幼儿教师演讲稿怎么写

2024-09-07

幼儿教师演讲稿怎么写(共12篇)

幼儿教师演讲稿怎么写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年轻的时候经常迷迷糊糊的看着星星:长大了会做什么?做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兵,一个光鲜亮丽的明星,还是一个成功的女企业家?但是她长大了,考上了一个师范学校——,就是我。五年前,带着对生活的憧憬,带着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一开始心里有点虚,觉得自己的野心很难付出。直到我真正站在神圣的讲台前,我才发现“才三尺,学问非凡”。短短的五年教学让我认识了很多,改变了很多。

毕业的时候,我接手了四个班的英语。刚开始花小钱,孩子基础很差,几乎意味着不学。此外,我每天至少要上五节英语课。慢慢的,我的声音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整天嘶哑着嗓子教学生。我记得有一次我穿了一件新衣服。我一进教室,学生们就围了过来,大喊大叫。我只是张开嘴让他们安静。老师声音嘶哑!老师嗓子哑了!”突然整个教室安静下来,孩子们笔直地坐在座位上,静静地看着我。当我张嘴让他们跟着我念单词的时候,另一个同学举手提议:“老师,今天我们来学唱英文歌吧!我们可以自己从磁带上学习,这样你的声音会变得更好更快。妈妈说嗓子哑就少说话!“孩子多懂事,我只知道他们平时惹我生气,却不知道他们关心我!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几十颗幼小心灵的慰藉,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作为小学老师,我愿意!

我还记得我当时忙着准备期末考试,紧张地排练老师的美术表演,准备元旦英语晚会。他们英语懂得很少,以至于我无法写下台词让他们背诵。紧张的排练和不规律的加班几乎让我不知所措。我真的很想退出。有一天,排练了几次,孩子们已经气喘吁吁了。我说:“累了就早点睡吧!”但是没有一个孩子离开我。他们小脸朝上围在我身边,恳切地说:“老师,我们练一会儿吧!我们不累!真的,我们不怕累!”看着孩子们汗津津的小脸,我突然觉得好无力。我说,你不怕,老师也不怕。让我们一起练习。彩排结束后,我笑着和孩子们开玩笑,心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我知道孩子们帮助了我,激励了我。当我在舞台下看着他们成功的表演时,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这是我,一个普通的小学英语老师。我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但我希望我能发挥我的能力。我会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强调英语的重要性,但衷心希望他们能为初中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我还会花两周的时间记住班上近200名学生的名字,只是希望能更快地了解他们。我会一次又一次的给领导建议,用我薄弱的实力改变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因为这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小学英语老师的使命。

幼儿教师演讲稿怎么写 篇2

一、强化读者意识,体现功能写作

从写作教学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是一种倡导在近似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这个“读者”,包括“为自己写作”的“自己”和“为不同的读者写作”的“他者”。具有读者意识的写作,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不会说假话、空话、套话,更贴近学生日常功能性的语言运用,此类习作学生完成起来比较轻松,也感到很有意思。

在一次毕业班家长会前后,我曾经布置过这样三篇习作:

第一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当学生拿到家长会的通知后,我发现学生的表情特别丰富:紧张、担心、犹豫、矛盾……我眼前一亮,问学生有什么话要在家长会上转告家长的,学生纷纷说有。于是,我让学生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下来。第二天习作收上来一看,全班作文水平都有提高,表现在:情感真实,语句通顺,错别字很少,平均字数在400~500字之间。连平时畏惧习作的学生也写出较好的文章。家长会召开了,我把交流这篇习作作为会议的一项内容,并挑选了一篇习作在会上朗读:“亲爱的妈妈:您虽不像伟人那样有名,但在儿子的心里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这些出自孩子内心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家长,他们纷纷要求看看自己孩子写的文章。

第二篇:《爸爸、妈妈开家长会去了》

开家长会的那天,我向学生布置了习作《爸爸、妈妈开家长会去了》,并一再要求等家长走后才能写,结果这又是一篇成功的侧重于心理描写的习作。学生都写出了真实的想法,有的期待老师表扬自己,有的担心老师“告状”,有的因不知结果怎样而着急……个个写得情真意切,细腻丰富。家长会结束时,我告诉家长: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你的孩子,可以回家看看今天晚上的习作。使孩子与家长之间又一次得到沟通与交流。

第三篇:《爸爸、妈妈变了》

开完家长会的第二天一早,我布置学生一个观察作业:仔细观察爸爸、妈妈有什么变化,随时记下观察内容,完成一份观察记录表。一个星期后,我又布置一篇习作《爸爸、妈妈变了》。因为有了观察记录,习作内容有了,学生很轻松就完成了。有的写爸爸一大早起来做了丰富的早餐,有的写妈妈不再因为我的成绩偶尔退步而唠叨,有的写爸爸开始重视我的体育锻炼。一位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写道:“变了,都变了,变得使我感到更亲切,变得使我更熟悉了。”可见,习作达到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思想沟通的目的。

围绕家长会设计的三篇习作,都有明确的读者,都是为了日常的表达与交流,教师并没有做过多的指导,因为有了读者的关注、评价与交流,学生一直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因此,明确的读者意识更能激发学生写的兴趣,有预想读者的写作更能给写作者以动力,让学生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选择表达,体会到习作的真正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爱写、不会写”这一难题。

二、依托阅读教材,打开习作思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展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问题。“破”有两层含义:一是要达到一定的量;二是对阅读的材料要通透。阅读教学中不能把阅读的终极目标定位在理解,应该主动、有意识地从阅读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的营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很多阅读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打开习作的思路。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习作内容: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从教材编写意图看,这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幅与秋天有关的图画,图画内容很宽泛。应该选择一幅怎样的秋天图画?学生在选择或画秋天的图画时往往会受惯性思维的约束:大雁南飞、果子熟了、稻子黄了、枫叶红了……如何让学生从思维的框框中跳出来?本组课文对于这次习作选材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专题,由四篇课文组成,从多角度描写秋天:《古诗两首》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抒写秋之情;《风筝》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描写秋之事;《秋天的雨》描写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呈现秋之景;《听听,秋的声音》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这是秋之声。四篇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秋,可以很好地为学生选材打开思路。

习作指导时,可以这样教:

1.请学生浏览第三组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写了与秋有关的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上述每篇课文写秋的不同角度。

2.组织讨论:你们认为秋天的图画中可以画哪些内容?(秋天的景、秋天里发生的事、秋天里的活动、秋天中特有的声音)

3.教师总结:如果写秋天里发生的事、经历的活动,可以学《风筝》一课,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写下来;如果写秋天的景,可以像《秋天的雨》一课那样从几个方面(缤纷的色彩、丰收景象、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写秋天,也可以像《听听,秋的声音》那样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写秋天。

这种基于阅读材料的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教版教材的编写优势,凸显一组教材中可以为习作借鉴的因素,让学生从阅读中得到启发,打开习作思路,将抽象的构思过程具体化。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说:“阅读对写作的意义,是不经意间渐渐发生的。你读的那些故事,故事里的语句、词汇,故事里人物说的话,故事里含有的道理和感情……多多少少会留在你的记忆里,这都是不经意的,渐渐的。你不用去想的,它们会来。”这是阅读与写作之间无痕的交融,在指导学生“怎么写”时,可以充分利用阅读教材,迁移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与特点。

三、针对习作难点,点拨表达技巧

经常在部分教师的习作课中看到这样一些板书:“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仔细观察、语言生动、内容具体”,这些理性的写作概念,是不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需要具体的案例、可操作的步骤、有效的提示为他们搭建习作的“脚手架”。要提高学生“怎么写”的效率,关键是教师的指导要吻合学生的习作难点,要有全程指导的意识,在习作前的观察、习作中的指导、习作后的评改等环节,努力针对学生习作难点进行表达技巧上的巧妙点拨。

如,学生观察事物的难点是不会调动多种感官,不会运用多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教师可以呈现典型的观察日记,点拨学生掌握观察方法。

11月6日 星期日 小雨

今天我在窗前做功课, 忽然听到身后有奇怪的动静。转头一看,原来是小猫在爬窗帘。只见它纵身一跃,蹿到了窗帘上,离地足有一米多。它还不甘心,左前爪抓着窗帘,右爪往前探,然后两只后爪使劲一蹬,又蹿上了半米多。它发现我在看它,也毫不怯懦,低头俯视着我,“喵”地叫了一声,好像在说:“看什么看,你也来试试看啊!”我被它调皮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

这则观察日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可以抓住动作(如文中加点的动词),动物不会说话,观察时也可以加入自己的联想(如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0月27日 星期三 阴

我们的教室门前有一片紫色的花。它的枝是紫色的,很细。叶子上有细细的毛,摸起来软软的。一阵风吹来,三角形的叶子就像一条条紫色的小船在风中飘荡。花心是几根紫色的细丝,头上顶着一颗颗黄色的“星星”。我凑过去闻了一下,有一股淡淡的花香。这种花可真美丽啊!

这则观察日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可以按照“枝、叶子、花心”的顺序观察,除了眼观,还可以手摸(如“摸起来软软的”)、鼻嗅(如“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在具体可感的范例中,学生逐渐感悟到:仔细观察要用到多种方法;观察要有顺序,写出来才会层次清楚;观察要边看边想,有时还需要长期、连续的观察;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又如,动作描写是学生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学生的难点是不会把一个连贯动作分解且选用准确的动词进行表达。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是“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教学目标定位在“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运用联想、夸张、反复等方法,把人物特点写具体”。如何指导学生抓住动作写出人物特点?可以这样教:

1.请班级“跳绳高手”现场表演“跳双飞”,学生仔细观察动作。

2.观察后,学生抓住动作,用两三句话把跳绳技艺高超的特点写出来。

3.选择典型片段点评,关注学生怎样把一个连贯动作分解且选用准确的动词表达。

片段1:只见她猛地跃起,离地甚高,两手拼命一甩,一次,两次!那绳像是有了灵气,从她腿下飞速钻过,极快!最后她如鸿毛落地,甚轻盈,完成一次双飞!

点评:语言干脆利落,有力度感;“猛地跃起、拼命一甩”非常符合跳双飞的动作,用词很准确。

片段2:她面带微笑,一点也不着急,她的下巴微微上扬,做好跳绳的准备。她开始跳了!她腾空而起,手在空中快速甩了两下,脚迅速地点在了地上,膝盖微微弯曲,蓄力,再起跳。她像一只轻盈的小鹿在敏捷地跳跃着。

点评:展现了“跳双飞”的全过程,“微微上扬、腾空而起、甩了两下、点在了地上、微微弯曲、蓄力再起跳”观察到更多的细微动作,很有现场感,选用动词也非常准确。

教师创设了现场跳绳活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动作。在两个片段的比较中,直观而自然地让学生明白动作描写的丰富性与准确性,也渗透了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为学生细节描写的举一反三打下了基础。

如果教师在学生的习作全过程中能够研究学情,敏锐把握学生习作的一个个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定会提高。也许有人会担心,教师教得多了,学生的习作是否会千人一面。孟子说得好,“大匠能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世间懂规矩而不能巧者有之,万万没有离规矩而能巧者。所能教人的只有规矩。

竞聘演讲稿怎么写 篇3

大家是否还在为怎么写竞聘演讲稿发愁,为了解决大家的烦恼,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搜索了写竞聘演讲稿格式方法的文章,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怎么写竞聘演讲稿:写竞聘演讲稿格式方法

竞聘演讲稿是竞聘者在竞聘演讲之前写成的准备用作口头发表的文稿。竞聘演讲的目的,就是要使听众对演讲者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从而鉴别其是否能胜任该职位。演讲稿的撰写,是竞聘上岗演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值得每一位竞聘者注意。

一、竞聘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1、气势要先声夺人

竞聘演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竞争性,而竞争的实质,是争取听众的响应和支持。而做到这一点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要有气势,“气盛宜言”。这气势不是霸气,不是骄气,不是傲气,而是浩然正气。有了渊博的才识、正大的精神和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的深厚的感情,作者就不难找到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

2、态度要真诚老实

竞聘演讲其实就是“毛遂自荐”。自荐,当然应该将自己优良的方面展示出来,让他人了解自己。但要注意的是,在“展示”时,态度要真诚老实,有一分能耐说一分能耐,不能为了自荐成功而说大话,说谎话。

3、语言要简练有力

老舍先生说:“简练就是话说得少,而意包含得多。”竞聘演讲虽是宣传自己的好时机,但也决不可“长篇累牍”。应该用简练有力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4、内心要充满自信

著名演说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不要怕推销自己。只要你认为自己有才华,你就应该认为自己有资格担任这个或那个职务。”当你充满自信时,你站在演讲台上,面对众人,就会从容不迫,就会以最好的心态来展示你自己。当然,自信必须建筑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这样的自信,才会成为你竞聘的力量,变成你工作的动力。

二、竞聘演讲稿的写作方法

1、竞聘演讲稿的开头方法

竞聘演讲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因此,精彩而有力的开头便显得非常重要。有经验的竞聘

者常用下面的方法来开头:

(1)用诚挚的心情表达自己的谢意。这种方法能使竞聘者和听众产生心理相融的效果。例如:

我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同志们给了我这次竞聘的机会。

(2)简要介绍自己的有关情况,如姓名、学历、职务、经历等。例如:

我叫李明新,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哲学教研室副主任。

(3)概述竞聘演讲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能使评选者一开始就能明了演讲者演讲的主旨。例如:

我今天的演讲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我竞聘人事局副局长的优势;二是谈谈做好人事局副局长工作的思路。

2、竞聘演讲稿的主体内容

竞聘演讲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介绍给评选者,让评选者了解你的基本情况,了解你对竞聘岗位的认识和当选后的打算。所以,竞聘演讲的主体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介绍自己应聘的基本条件

所谓基本条件就是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等。这一部分实际上是要说明为什么要应聘,凭什么应聘的问题。竞聘者在介绍自己的情况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即针对(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竞聘的岗位来介绍自己的学历、经历、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已有的政绩等等。并非要面面俱到,而应根据竞聘职务的职能情况有所取舍。

(2)简要介绍自身的不足之处

竞聘者在介绍自己应聘的基本条件时,要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长处,但不是对自身的不足之处,闭口不言。请看某竞聘者的表述:

我从没有担任过班干部,缺少经验。这是劣势,但正因为从未在“官场”混过,一身干净,没有“官相官态”,“官腔官气”;少的是畏首畏尾的私虑,多的是敢作敢为的闯劲。正因为我一向生活在最底层,从未有过“高高在上”的体验,对摆“官架子”看不惯,弄不来,就特别具有民主作风。因此,我的口号是“做一个彻底的平民班长”。

(3)表明自己任职后的打算

评选者更关心的还是竞聘者任职后的打算。因此,竞聘者在竞聘演讲时,一定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亮明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要紧紧围绕着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明

确的工作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请看某竞聘老干部处副处长职务竞聘人的演讲:

总结我自身的情况,我认为我有条件、有能力胜任副处长的工作。如果我能竞聘成功,我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协助处长继续做好老干部工作。解决老干部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问题,老干部的晚年教育问题。

其次,积极组织老干部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和健身活动,使他们老有所乐。

第三,积极开展家访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孤寡老人的服务工作,安排工作人员与他们结成帮助对子,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第四,设立一个处意见箱,了解老人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将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并及时解决问题。

3、竞聘演讲稿的结尾方法

好的结束语能加深评选者对竞聘者的良好印象,从而有利于竞聘成功。竞聘演讲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表明对竞聘成败的态度。这种方法能使评选者感受到竞聘者的坦诚。例如:

作为这次竞聘上岗的积极参与者,我希望在竞争中获得成功。但是,我绝不会回避失败。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都将“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

(2)表达自己对竞聘上岗的信心。例如:

我今天的演讲虽然是毛遂自荐,但却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只是想向各位领导展示一个真实的我。我相信,凭着我的政治素质,我的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精神,我的工作热情,我的管理经验,我一定能把副处长的工作做好。如果各位有疑虑,那就请给我一个机会,我决不会让大家失望。

(3)希望得到评选者的支持。例如:

竞聘演讲稿怎么写 篇4

要对竞聘演讲辞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首先要搞清楚竞争上岗的内在涵义。所谓竞争上岗,就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职务晋升、轮岗交流过程中,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的公开竞争、群众评议、组织考察等环节,确定拟晋升、留任、轮岗、交流的人选,然后按有关管理权限决定任命的一种领导选拔任用方式。竞聘演讲辞,是竞争上岗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参加竞聘者为了达到上岗目的,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面对特殊的听众,就本人的竞聘条件、竞争优势、施政方案等内容发表的公开演讲。

具体来说,竞争上岗的演讲有五个特点:

首先,竞聘演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任何讲话都有其目的性,但是竞争上岗演讲的目的更为明确,这就是为了竞选成功。通过演讲,可以使广大群众和评委了解竞选者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能力素质和工作谋略等,从而认可你,推荐你,使你达到能胜任所竞争岗位的目的。这就要求竞选者在演讲中始终围绕中心,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办法进行准确的语言表达,达到这个预期目的。

其次,竞聘演讲具有激烈的竞争性。竞争上岗演讲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竞争者用语言表述个人的基本素质、能力优势、施政方案,从而与对手进行公开竞争的过程,所以竞争性贯穿在整个演讲的始终。竞选者在演讲时不仅要考虑个人的情况,而且还要认真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使你能在比较中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和项目,并且加以表现,以展示自身更具竞争性的方面。

再次,竞聘演讲具有独特的创造性。为了更好地展示个人的才能,每位竞选者的演讲都要根据个人特点展示独创性。这就要求参加竞争者在演讲时,无论是对个人基本情况的陈述,还是对工作的设想和安排,都力求显示出个性化特征。特别是对今后工作的安排和设想,更要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创新,使听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后,竞聘演讲具有真实的质朴性。竞争上岗演讲鲜明的目的性和激烈的竞争性,决定它具有真实的质朴性特点。一般来讲,有关竞争上岗的演讲不能用夸张、虚浮的态度来粉饰自己,也不可用华丽的词藻和极富鼓动性的语言来表达。竞聘演讲辞主要是靠竞选者真实的才能、诚恳的态度、严谨的思想和创新的思维来表现自己,说服群众,因此实事求是的质朴性就十分突出。

二、竞聘演讲辞的内容

竞聘演讲辞的内容根据个人情况、岗位设置和组织要求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种演讲方式,有一些基本内容却是一般都应具备的,而且也应有一定的特点。

1.简洁的称呼

竞选者为了尊重评委和听众,在竞聘演讲辞的开头前一般都应有一个称呼,例如可以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大家好!’,“同志们,你们好!”由于竞争上岗的演讲比较严肃,所以不太适于用“女士们、先生们”的称呼。

2.谦虚的开头

竞聘演讲辞开头要质朴无华,自然亲切,干净利落,特别是要讲究适度的谦虚性。一般可采用礼节性致词进行导入,如可以从个人的感受开头“能参加今天的竞争我很荣幸”;可以从感谢的角度开头“首先感谢领导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接受挑战、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可用比较谦和的语气开头“大家早就熟悉了我,但是今天我想让大家更好地认识我”;此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说“我希望各位评委及与会同志对我的演讲给予指教。”总而言之,开头是缩短与听众距离的桥梁,虽然竞争上岗的演讲不像其他演讲那样,要精心地设计一个有艺术性的开头,但是用一种比较谦虚的口气开好头,是成功的基础之一。当然谦虚也要适度,不要过分,否则会给听众带来反感,进而影响演讲效果。

3.充实的主体

竞聘演讲辞的主体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其基本内容应该非常充实,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简单介绍个人简历。这部分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基本情况介绍,即籍贯、年龄、学历等,这是参加竞聘的基本条件。二是介绍自己与竞聘岗位有联系的工作经历、资历,这点要注意有针对性,在繁多的个人经历中选出那些与岗位关系密切的内容做比较详细的说明。

其次,说明参加竞聘的理由。竞聘理由可以是多方面的,如通过竞争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同时也使大家了解自己。竞聘理由可视情况而定,不一定非要写。

再次,阐述个人的优势。优势是决定竞聘者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这方面要花工夫。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对竞聘者的基本要求进行表述,一般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在阐述优势时要有所侧重,特别要注重和岗位的特点相联系。

最后,提出工作设想和方案。这部分内容是假设自己能竞争成功,对所竞争岗位的工作提出的施政方案。这部分内容要比较具体、实在,不要讲一些不切实际的设想。

4.精炼的结尾

竞聘演讲辞的结尾一般表述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如果竞争成功,表明干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如果不成功,表达能上能下的态度。如“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以这次竞聘为契机,发现不足,一如既往地做好我目前的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请同志们支持我、关心我、鼓励我、监督我”。总之,结尾要精炼简洁,不要拖泥带水。

三、竞聘演讲辞的语言技巧

1.展示自身优势

竞聘演讲辞是通过自信地“说我行”来展示个人优势,从而达到竞选成功的目的,所以自信心是竞聘演讲辞成功的重要基础。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说我行”这一观念,并没有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中国古代虽有的“毛遂自荐”的故事,但自我推荐、表现自我,一直都不是个褒义词,“说我行”一不留神就会落下个“好表现”、“好出风头”的骂名。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必须在“说我行”中走上历史舞台的前台。竞争上岗的演讲,就是要非常自信地“说我行”,通过介绍个人的条件、个人的优势、个人的工作谋略来成功地展现自我,从而达到竞选成功的目的。如一位参加竞选处长的应聘者在竞争上岗的演讲中是这样“说我行”的:“今天,我竞争的职位是综合处长,我认为自己具备担当该职务所必需的政治素养和个人品质。理由有四:第一,我的敬业精神非常强,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尤其是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我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这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第二,我思想非常活跃,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爱学习、爱思考、爱出点子,工作中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超前意识强,善于开拓工作新局面。第三,我办事稳妥,处世严谨,廉洁自律,对自己要求严格,第四,我信奉诚实、正派的做人宗旨,能够与人团结共事,而且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

2.适应岗位特点

竞选者在作演讲时要针对所竞争岗位的特点,说明个人的适应性和优势。这就要求在整个演讲中都不离本岗位的特点。一般说来,每个岗都有每个岗的工作特点和业务特点,但是作为领导岗位,主要应该掌握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该岗位的业务特点。各行各业有自己的业务特点,在演讲时要对不同岗的业务情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如司法部门、审计部门、文化部门、民政部门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特点,在演讲中就要根据这些业务特点来展示自己的长处。如竞选办公室主任,竞选者就要对办公室的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参谋助手等业务有所了解,才能在演讲中有针对性地发表见解。

其二是该岗位的管理特点。这里说的竞争上岗是指各级领导岗位的“岗”。“领导”的特点就是对被领导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引导的管理过程,因此在演讲时就要了解管理科学的特点并适应这种管理特点。如善于决策、精于组织、巧于指挥、善于创新、工于应变等,可有所侧重地针对这些管理特点陈述对“岗”的认识。

3.了解竞争对手

竞聘演讲辞还须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在比较中突出自己的强项。如你的学历比对方高,就可以突出学历的特长;如进行的是本行业本部门岗位的竞争,你就要突出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如你的年龄比对方小,就可突出年轻有为的特点;如是跨行业、跨部门的竞争,就要突出横向联系的优势等等。总之,从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人手,能较好参与竞争,赢得竞争。例如,有两位军人竞选国会议员。一位是将军,他功勋卓著,曾任过二三次国会议员;而另一位则是名普通士兵,他曾是将军的部下。在参加竞聘演讲辞时,将军说:“诸位同胞们,记得战争时期的一个晚上,我曾带兵与敌人激战,经过激烈的血战后,我在山上的树丛里睡了一个晚上。如果大家还没有忘记那次艰苦卓绝的战斗,请在选举中也不要忘记那位吃尽苦头,餐风宿露的、造就伟大战功的人。”他的讲话很精彩,博得了大家的掌声。这时,轮到那名普通士兵演讲了,他走上台说:“同胞们,将军说得不错,他确实在那次战争中立下奇功。我当时是他手下的一个无名小卒,替他出生人死,冲锋陷阵。但这还不算,当他在树林里安睡时,我还得携带武器,站在荒野上,饱尝风寒露冷的味儿,来保护他。”士兵的演讲建立在将军演讲的基础上,说明了如果不是他的保护,将军是不可能“造就伟大战功的”,由于他对对手的熟悉和了解,最终那名普通士兵获得了竞选成功。

4.语言质朴纯真

竞聘演讲辞中,竞选者要把服务群众的思想表现在竞争上岗的演讲中,从而取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同时,在表述过程中也须注意语言的质朴纯真。如“办公室副主任不是官,如果要用一个词描述这一岗位,我认为最贴切的是两个字,那就是:服务。要全心全意地为办公室的同志们服务,为师生服务,为领导服务。树立了服务意识,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就会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如“我深知,个人总是微不足道的,只有把个人融入集体,虚心讨教,不断自省,勇于负责,乐于吃苦,持公正之心,纳逆耳之言,扎扎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对工作有春天般的热情,对他人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对名利像湖水那样平静,对自己像旁观者一样清醒,才可能事业有成,这既是我始终追求的为人之道,同时也是我对这个岗位的一点认识。”由此可见,如果竞选者真实地表述对岗位的热爱,就一定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

至于基层干部的竞聘演讲辞,就更要与群众密切联系,质朴地表达施政纲领。例如某地进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竞选者老张最后一位上场,这位朴实的农民走上讲台后,很平静地说道:“我只讲两句话。第一句,如果大家选我干,我一定玩命干,好好干。第二句,如果大家不选我,我屋里还有两万斤谷,400只鸭,每年也有两万块钱的收入。我讲的完了。”这段质朴的语言,赢来了在场的村民的一片掌声。在此后的投票中,老张以的票数顺利当选。这虽然是短短的两句话,但是村民们从第一句话中感受到老张为他们服务的真诚和好好干的决心。第二句话使人感到他的淳朴和高尚。如果不能当选,决不在背后搞名堂,而是好好生活。这位农民用他那发自内心的真诚,向村民们质朴地表达了他服务群众的施政纲领,深深地打动了大家,所以获胜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5.感情真挚深切

竞聘演讲辞一般都比较平实,但是在平实中适当地倾注感情,使听众能在被感动的情况下接受你,并进一步在情感上认同你,也是竞选者惯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如一位竞争护林队队长的演讲是这样说的:

演讲稿怎么写详细讲解 篇5

如果说有机会演讲的话,那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演讲的过程能够为你带来很多的帮助,而且这也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在演讲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去展示自己,但是想要成功的完成一次演讲必须要有演讲搞才可以。在这里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演讲搞怎么写,因为成功的演讲,必须要从演讲搞入手。

想要学好演讲搞的话第一步就是要估算演讲搞得字数一定要调整好字数字数要根据自己演讲的要求以及时间,还有语速来决定留说十分钟的演讲,最好字数在2000字左右,因为平均每分钟都能够读200字。接下来就是确定好思路和主题演讲搞得主题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自己的演讲内容来抒发感情,比如说主题是以青春,或者是以理想为主的主题,那么你就要从青春理想开始入手。首先第一段的内容主要就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客套话,这里的内容主要就是要表达对听众的一个感谢,然后在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接下来就可以直接进入主题了,第二段就可以渲染自己的主题,利用一些比较实用的写作手法来进行辅助。[老师QQ:811034323]

其实写好一篇演讲稿,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只要前期调整好内容以及演讲方向就能够写好一篇演讲稿开头,中间部分,结尾部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尤其是结尾部分,可以再次将自己的主题进行升华,充分地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往事”怎么写 篇6

“清楚”是指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完整”指什么呢?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总是有开始,有经过,有结果。记叙事情,就必须有头有尾,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既不能不写事情的开始,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人摸不着头脑,也不能事情写个半截就扔下不写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即使写事情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也要考虑这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完整性。

二、要讲求波澜,引人入胜

叙事的文章最忌平铺直叙,中间没有一点波澜,枯燥得让人不愿看下去。我们在写往事时可尝试使用下列叙述方法:

一是改序法。写文章时,改变叙述的时间顺序,运用倒序、插叙和补叙,或者采用大故事包含小故事等手法,就能使文章结构错综变化,避免单调,能使故事情节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引人入胜。

二是悬念法。一位同学记叙了一位老师退休后为贫困山村的学校献爱心,用自己卖鸡的钱悄悄地为班级换玻璃的事。他的作文开头就采用了设悬念的手法:“王老师的鸡又丢了一只,奇怪,怎么不见王老师四处找?”开篇设题,吸引读者。

三是误会巧合法,也是一种悬念法。如班上某同学的文具不见了,恰巧“我”正在使用同一款;邻居家的一只母鸡跑进了“我”家的院子,母鸡主人寻到这里,正赶上妈妈刚宰杀了一只母鸡……都属于误会巧合法。悬念设置时需要考虑是否合情合理,应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信访干部演讲稿怎么写 篇7

屈指算来,走上信访干部之路已经 个月零 天了。这些日子里,我也曾为日常的忙碌劳累而心烦意乱,也曾为工作的委屈辛酸而心浮气躁,也曾为生活的清苦贫寒而心灰意冷。然而,更多的时候,我的心却被洋洋的温暖包围。因为,看着弱势群体维护了权益,我便从忙碌中品味到了充实;看着一触即发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我便从平淡中感悟到了激越;看着悬而未决的难题迎刃而解,我便从清贫中体验到了幸福!

刚到信访办公室上班,见得最多的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他的面孔饱经沧桑,他的眼神呆滞麻木,他的身形佝偻瘦弱,简直就是一位地道的老农。然而三十多年前,他却曾是省建设局的工程师。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他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严重冲击,被迫背井离乡,亡命天涯。当他流落到湄江时,已是饥寒交迫、奄奄一息,被一位善良的老太太收留,才保住了一条命。三十年前,他风华正茂,前途无量;三十年来,他穷困潦倒,一无所有;三十年后,他孤苦伶仃,老无所依。他的遭遇,真是叫人恻隐之心油然而生。通过信访,他恢复了单位职工身份,解决了部分工资待遇,总算是晚年生活有所保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为他所做的不多,也就是倒茶时热情些,交谈时耐心些,汇报时用心些,却也赢得了他的尊重和感谢。想想自己能为弱势群体解决困难略尽微薄之力,总是止不住心头一热!

这几个月里,我跟着主管领导肖志葵书记和信访办李玲主任主动下访,把不少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有位群众跟我们开玩笑说:“我的上访报告还没开始写呢,你们就进了门,这也太神通广大了吧!”这话听起来朴实,却让我自豪了好一阵子。这几个月来,我也遇到一些情绪激烈的上访群众,看过怒气冲冲的脸色,听过埋怨数落的话语,见过哭闹叫骂的阵势,有时候真是叫我委屈得说不出话来。但我的同事们总是镇定自如,笑脸相对,让情绪失控的上访群众慢慢冷静下来。现在,我感觉自己嘴越来越甜,腿越来越勤,处事越来越从容。我想,我的这些进步,主要应该归功于我融入的这个务实创新的团队,归功于信访工作对我的磨练和启发。

有人说,信访干部坐的是“清水衙门”的位,当的是无钱无权的“差”,干的是“机关第一难”的活。还有人说,信访工作是“吃亏不讨好,劳苦而无功。”刚走上信访岗位的时候,这些说法对我多少有些影响,心中难免有点打退堂鼓。但是这几个月的信访工作经验,给我的体会真是蛮深,感慨也挺多。我想,这些话确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信访工作的艰难苦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信访干部的委屈清贫,但这绝不应该成为信访工作者敷衍塞责的理由。因为我们既是代表党和政府行使职责,也是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行政办事,我们就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一座“连心桥”。 我们每为群众解决一个困难,就是送去党和政府的一份关怀;我们每化解一个矛盾,就是为党分担了一份责任;我们每调解一个纠纷,就是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一份保障。但是,如果我们对工作稍有松弛大意,就很可能让小事闹大,让大事闹难,让难事闹乱,“连心桥”就变成了“导火索”。所以,信访岗位不是放逐冷宫,而是组织的重用信任;信访工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群众的迫切需要!

励志青春演讲稿怎么写 篇8

在庄严的国歌中,我们仰望五星红旗,它在微风中飘扬,如此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此鼓舞人心,它不仅让我们想起了许多……阳光下的绿色田野,升起了烟雾,但面对朝气蓬勃的人物,我们的心在沸腾,但最打动我们的是辛勤的工作。

奋斗应该是每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有的精神。面对每一个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撤退吗?不,我们需要的是努力。奋斗就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下不逃避,在坎坷的道路上前行。奋斗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空洞的呐喊。奋斗是长期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坚定的信心引导。今天的学习是对生命的漫长考验。对我们来说,长期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拼搏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让我们在成就的肩膀上迈向另一个目标,它让我们的追求永无止境。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所以要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努力工作。不要逃避压力,因为这不是解决一般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只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不断进步。也许你觉得很累,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力量已经到了尽头。所以,我的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充满烟雾和硝酸盐的足球场。你看,球多厉害多快,几乎没有被挡住的可能。但是选手们毫不犹豫的高高跳起,用自己的身体顶住。这个时候他在想什么?是因为你跳的不高,一点希望都没有吗?还瞄不准?不,时间不允许他多想。他只知道他在尽力挡球,会成功的!同学们,今天站在国旗下,我们要让永不熄灭的红火重新点燃我们的心。

对话,应该怎么写? 篇9

我们在欣赏小说的时候,常常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就是艺术创作的了不起之处。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对话呢?

我们知道,不同性格的人说话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幽默,有的人尖刻,有的人爽直,有的人委婉,有的人谦逊……不同的人,说话的用词、语气都不一样,张飞不可能像诸葛亮那样说一些文绉绉的话,诸葛亮也不可能像张飞那样对兵士们大喊大叫。孙悟空一开口就是“俺老孙”如何如何的,而唐僧呢,不可能开口就说“和尚我怎样怎样”。这就是性格决定语言,或者说,语言表现性格。

人物语言除了表现其性格特征,还传递着更为丰富的信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经说过:小说只是写出了冰山的一角,露出水面的只是冰山的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隐藏在水面下。而这八分之七,很多时候可以通过人物对话传达出来。海明威有一篇小说是对话描写的典范之作,叫《白象似的群山》,对这篇小说的研究评论也相当多,分析得非常透彻,同学们可以上网搜来阅读。

我国的传统小说非常讲究描写人物对话。如中国的四大名著,无一不是描写人物语言的典范。你知道吗,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从来没有和赵云说过话!这说明了什么?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赵云是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小弟,关羽打心里是看不起他的。再比如《红楼梦》,真是各人有各人的语言,而从这些语言中又可以分析出这些人物的性格、心理,甚至地位。我们来看看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一个场景。

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她,但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这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众姊妹都忙告诉黛玉道:“这是琏二嫂子。”黛玉虽不曾识面,听见她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叫作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只在她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她们歇歇儿去。”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熙凤亲自布让。又见二舅母问她:“月钱放完了没有?”熙凤道:“放完了。刚才带了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半日也没见昨儿太太说的那个。想必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啊。等晚上想着再叫人去拿罢。”熙凤道:“我倒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必到,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这一段虽然是写黛玉进贾府,却浓墨重彩地把王熙凤推出场,从语言、动作等几个角度来刻画这一豪爽、能干、善于应对的女性形象。在这里,曹雪芹用语言来表现王熙凤各个方面的性格特点,刻画得真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综上所述,用语言来描写人物,一是其话语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符合其性格特点,二是要从对话中传达更为丰富的信息,让读者从对话中去发现更多的秘密。

好了,说了这么多名家作品中的对话描写,下面来看看同龄人是怎么练习写对话的。

演讲稿简单结尾怎么写 篇10

演讲本身是一种思想和激情的燃烧,用诗情画意的语言结尾,最易激起听众心中感情的浪花,给听众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2、名言式

演讲稿《谈毅力》的结尾:“毅力是攀登智慧高峰的手杖;毅力是穿越苦海的舟揖,毅力是理想的春雨催出的鲜花。朋友,或许你正在向成功努力,那么,运用你的毅力吧。这法宝可以推动你不断地前进,可以扶持你度过一切苦难。记住:‘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座高峰!”通过引用名言、警句、谚语、格言、诗句等作为结尾,不仅使语言隶达得精炼、生动,富有节奏和韵律,而且还可以便演讲的内容丰富充实,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3、决心式

演讲稿《无愧于伟大的时代》的结尾是:“同学们,让我们高举起,‘五四’的火炬,弘扬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救国之行,用我们的热血和汗水、青春和智慧,甚至是生命,向我们的先辈和后代,向我们的祖国和民族呐喊:我们将无愧于伟大的时代,无愧为炎黄子孙[我们将无愧为垮世纪的中国人!谢谢!”

这种表决心的结尾方式,感情饱满,态度鲜明,激情奔放,有助于坚定听众的信念,增加演讲的感召力。

4、号召式

值日班长竞选演讲稿怎么写 篇11

大家好!我竞选的职位是值日班长。

假如我是值日班长,我一定会在我管理的那一天尽职尽责。早早到校,带领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使朗朗的读书声成为我们班一道靓丽的晨景。课间我要带好班级的纪律,不让同学们打打闹闹。上课的时候,要是老师还没有来,我就在站在讲台上,管住班级里的纪律,给上课的老师一个好的印象。中午,我会提醒卫生委员监督值日生做好值日;放学了,我会有秩序地带领同学们到达学校门口,提醒乘车的同学注意安全,把家长没有来接的同学带回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做作业或者看书。在不是我管理的日子里,我会像管理其他同学一样管好我自己,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

假如我是值日班长,我一定会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的好榜样!

请大家因为信任我,投我一票。谢谢!!

怎么抗战,如何写史? 篇12

历史研究是向后看的学问,但是,历史研究者是站在当下回望过去的历史,因此,历史研究从来都不缺少“当代性”的意义,抗战史研究更是如此。说到底,研究抗战,通过研究者的“主观”思考反映出的“客观”历史,或可集中在当年我们怎样抗战,以及由此发端的今天我们如何写史。

八十年代以前的抗战史研究,多半建基于“人民战争”的概念,以敌后战场为中心。例如敌后战场的“麻雀战”,以三五成群、出没无常、打了就跑式的零散出击,不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于历史事实而言,这确实是当年抗战中的敌后游击战所走过的路。抗日战争的“人民战争”论,是以阶级论为基础,强调抗日战争的革命意义,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战胜了日本侵略者,而且随之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因此,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具有一气呵成的连贯性,由中共革命建政的视角观察,其间有机的逻辑联系,一目了然。

以一九八五年抗战胜利四十周年而发端的抗战史研究大潮的来临,在新时期思想解放浪潮的推动下,着眼点开始大幅度扩展,抗战时期的正面战场以及与正面战场相关的诸多问题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诸如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抗战决策、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国民政府的战时因应、正面战场的历次会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国共合作及全民族抗战的意义、抗战中的国际关系,等等,得到了学界的重新审视,出现了众多研究成果。抗日战争的国家意义—这场战争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在战争中得到了什么?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主题,并大体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中国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但是也得到了辉煌的胜利成果,如中国大国地位的确定,在相当程度上,便是这场战争留给后人的胜利成果,尽管这样的大国地位那时还是有点虚幻。一九九五年,著名史学家刘大年先生主编的《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明确将抗战的意义定位于近代中国的“复兴枢纽”,体现了学界对抗战于中国国家意义的高度评价。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抗战的国家意义论述,并不似抗战的革命意义论述那般简洁明快,能够得到一致的认同(即便是不认同共产党领导的台湾和海外学者,也认同抗战对于共产党革命的意义)。战时中国,客观上存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政治领导力量,两者既有对外坚持抗战的一致性,又有对内政治斗争的分歧性,更由于战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结果,曾经的执政党国民党失去了大陆政权,因此,抗战的国家意义,便有了相当的争议性。毕竟,国家不是个虚空的概念,国家是由具体的社会尤其是在社会中活动的人所构成的,战争对他们的影响未必都那么一致,因此他们对战争的看法也自然有别。例如,当国民党作为执政党接受各国对于抗战的援助时,心态是坦然而乐意的,但是当这些援助有可能为了战争的需要给予其政治对手共产党时,其心态又是抗拒而忐忑的。反之亦然。这并不决定于某个个人的喜怒好恶,但如此这般的历史事实反映到抗战史研究中,如何解读便也成了颇具争议性的话题,最直白的说法就是,谁领导了抗战?

“谁领导了抗战”,这样的话题固然有其争议性,但其能够进入学界研究的视野,恰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研究的重大进步,因为在过去的年代,讨论这样具有相当政治敏感性的话题是不可能的。早在抗战史研究刚刚开始起步的一九八八年,著名史学家胡绳先生就曾言简意赅地评论道:“说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过于简单。总不能说共产党领导了国民党,领导了国民党的反共政策,领导了湘桂大溃退,等等。”胡绳先生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强调要深入研究,尤其要研究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对于领导权的争夺,“不研究这个过程,是说不清领导权问题的”。胡绳先生不愧是史学大家,三言两语,要言不烦,便点明了抗战领导权问题争执的关键所在,将近三十年过去了,如果我们仍然还是就事论事地争执领导权问题,我们又能比胡绳先生当年的提示进步多少呢?

其实,在国共两党一致抗日的前提下,抗战的领导权确实有个“争夺”的过程,而且贯穿于抗战的全过程,因为两党各有其社会基础、政治理念及实践,这些都不因抗战而湮灭于无形,相反,更因抗战提供的同场竞争舞台而凸显出两党“争夺”的必然性。一九三七年全面抗战刚刚爆发不久,国民党内已经有人意识到这样的“争夺”不可避免及共产党影响的快速提升。据时任行政院参事陈克文的日记记载,他感觉:“战争中始终看不见国民党的活动,其他各党各派却乘这中心势力削弱的时候,大事活跃。许多人仿佛都在说,国民党不成了,共产党快要起来了!”甚至有人说:“政府改组,最好请毛泽东做行政院长,朱德做军政部长,他们的办法要多些。”国民政府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则认为:“全国对抗战心口如一,第八路军的人第一。”可见,国民党内当时即有不少人对国共“争夺”的前景不那么乐观。更不必说一九四四年,国民党指挥下的军队在全世界同盟国军队一路高歌猛进的氛围中,却在豫湘桂战役遭遇又一次大溃败,从而在其党内外引发巨大的政治震动,以致蒋介石在对高级干部训话时说:“我们国家和军队的地位,低落到这种地步,我们如果还有一点良心血性,还能够毫无感觉么?还能够因循下去么?” 所以,从抗战的全过程观察,国共两党在领导权方面的此降彼升,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与其纠结“谁领导了抗战”,不如踏实地研究抗战领导权转移的过程,或可使我们可以从长时段的角度,观察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历史全方位的意义。

nlc202309021324

新世纪以来的抗战史研究,民族战争的视角,得到更多的关注,在中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这是非常顺理成章之事。或许,这样的视角也有助于我们在革命的或国家的视角之外,对于这场战争有更宏大层面的观察,从而克服其过往有些单一性的面相。例如,抗战对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和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意义,已然被学界所关注。日本的入侵,使千千万万的普通中国人,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国破家亡”,从而自然而然地焕发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形成“中国不会亡”的高昂呼声,如同法国《人道报》当年的评论所言:“许多年以来,我们英勇的中国同志所不倦地呼吁的民族精神、统一精神,在这迷途的侵略者之前,突然像一道现代的新万里长城似的矗立了起来。”由此出发,抗战时期对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才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因此,对于抗战时期的叛国通敌者,仅仅以传统的“汉奸”论,其实是可以讨论的,与其说他们是“汉奸”,不如说他们是“国奸”。

三十多年来,抗战史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其间得益于研究环境的宽松、史料的大规模开放、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广泛而密切以及学者们孜孜以求的努力进取。以研究时段论,出产的论著数量最多(高峰年度著作出版数百种、发文数量数千篇);以研究主题论,涵盖了抗战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些过去很少有人关注的论题,如抗战时期的基层社会和民众生活,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以研究结果论,新见迭出,许多学术看法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也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如关于正面战场的作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等等,现在的争论较以前已经少了很多。但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抗战史研究有待发展的空间仍然十分广阔,研究空白及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仍然很多,诸如缺乏得到学界广泛认可的综合性、高水准的研究论著,有关战时大后方和沦陷区的综合研究与分类研究仍然比较薄弱,对于战争中的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的研究仍然不够细致入微,研究者有时仍然易受各种现实的、政治的、外部的因素的干扰(包括新兴网络空间讨论的影响)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待抗战史的研究者在未来以扎实可靠的个案研究为基础,以学术为本原,给出客观求实的分析与解读。

如果就宏观而论,未来的抗战史研究,至少在两个方面亟待深入。一是现代化的视角的战争观察。中国的抗战,确实打得非常艰难,甚至于在八年的全面战争中,中国军队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仍然没能守住一个想守住的大中城市(上海坚守了三个月,衡阳坚守四十七天,长沙四次会战最终仍然失守),与苏军在苏德战场坚守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的成功范例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为什么中国军队在上海以德式装备的最精锐的一个集团军(三个师)的压倒性数量优势主动发起进攻,仍然不能歼灭为数远少于己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撇开其他因素不论,其间反映出的,其实是中日两国当时巨大的全方位的现代化水准差异。须知,在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爆发的一九三七年,中国全年的钢产量不过数万吨,而日本的产量则几乎百倍于中国,建基于此,中国也无法形成可以抗衡日本装备的本国独立的军事工业体系。像苏德战场那样双方动辄出动数千辆坦克的会战,像太平洋战场那样双方不时出动上百艘军舰的海战,便难以发生在中国战场。抗战时期,日本飞机肆虐于后方各大都市上空,今天我们后人痛恨当年日军的残暴,痛惜无数平民无辜丧失的生命,其实那也是中国现代化程度低下而导致的军事能力低下的真切映照。更不必说,现代化是综合性水准的考量,以抗战时期最为后方民众所诟病的被强迫“抓壮丁”式的征兵制为例,也不过是现代化程度低下的某种反映而已。很难想象,一个连正常的人口普查和户籍制度都没能建立的国家,能够建立现代的征兵制度。因此,有关这场战争研究的现代化视角便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对此有透彻的研究,我们才能理解这场战争的多重面相。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战争观察角度,是国际化的视角。中国的抗日战争,自始便不仅是中日两国间的战争,而与远东国际关系及相关各大国的博弈有千丝万缕的纠葛,战争的进程既受到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强烈影响,又以自身的力量影响着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卷入战争,蒋介石认为,“抗战政略之成就已达于极点”。然而,美国的参战固然使蒋介石从此不再担心单独对日抗战的种种艰辛,但也使蒋介石在对美关系中因美国的强势而不时处在被动地位,直至发展到美苏协调订立“雅尔塔密约”,严重伤害到中国的主权。如果我们对国际关系和大国博弈没有深入的了解,我们就不能对中国战时外交的得失有充分的评判。再者,对于中国在战争中的对手—日本,现有的研究仍然比较欠缺,仅从现有研究中较少引用日文资料的现状,我们便可知在这方面能做的事其实还有很多。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今天我们回望历史,我们对当年怎样抗战知道了多少?又对当下如何写史有何样的感受?可能较之三十年前,有了巨大的进步,但较之理想的状态,仍然有着漫长的距离。美国史学家易劳逸教授曾有言:若不是嗣后的那场内战掩去了抗战胜利的大部分光彩,则全世界势利的历史学家们,都会把它当作一曲最为壮丽的史诗来加以歌颂。那么,作为战争发生地的中国历史学家,便责无旁贷,应该以更为开阔的心态,跳出简单的、功利的、纪念性的战争史叙述范式,以科学的立场,坦诚的研究,恢弘的笔调,写出我们民族这曲“壮丽的史诗”,从而真正做到以史为鉴,方不负千百万先人的无私奉献和壮烈牺牲!

上一篇:告知书施工单位下一篇:围城的个人读书心得体会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