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檀迦利》经典语录

2024-06-29

《吉檀迦利》经典语录(精选5篇)

《吉檀迦利》经典语录 篇1

“Eyes are raining for her,heart is holding umbrella for her,this is love”.

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泰戈尔《吉檀迦利》

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泰戈尔《吉檀迦利》

尘世上那些爱我的人,用尽方法拉住我

你的爱就不是那样,你的爱比他们伟大的多,你让我自由

——泰戈尔《吉檀迦利》

只要我仍尚存一息,我就称呼你为我的世界。

只要我仍心怀一愿,我就能感觉到你无处不在。任何事情都出现在你身边,任何时刻都给你我的爱。

只要我仍尚存一息,我就永远不会把你藏匿。

只要我仍有一丝羁绊,我都会与你的愿望捆绑在一起,你的心愿将在我的生命中实现,而这份羁绊便是你的爱。

——泰戈尔《吉檀迦利》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

——泰戈尔《吉檀迦利》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住在这里。”

——泰戈尔《吉檀迦利》

正如风暴用权力来冲击平静,却寻求终止于平静。我的反抗冲击着你的爱,而它的呼声也还是,我需要你,我只需要你。

——泰戈尔《吉檀迦利》

我不住地凝望渺远的阴空,我的心和不宁的风一同彷徨悲叹。

——泰戈尔《吉檀迦利》

你爱我的爱情仍然在等待着我的爱。

——泰戈尔《吉檀迦利》

在你的世界中我无事可做;我无用的生命只能释放出无目的的歌声。

——泰戈尔《吉檀迦利》

我的一切存在,一切所有,一切希望,和一切的爱,总在深深的秘密中向你奔流。你的眼睛向我最后一盼,我的生命永远是你的。

——泰戈尔《吉檀迦利》

我的欲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哀怜,但你永远用坚决的拒绝来拯救我,这刚强的慈悲已经紧密地交织在我的生命里。

——泰戈尔《吉檀迦利》

当我乞丐似的心,蹲闭在屋角的时候,我的国王,请你以王者的威仪破户而入。

——泰戈尔《吉檀迦利》

刹那的闪电

将我的视线拖进黑暗的深渊

我的心摸索着前行

寻找那夜之音召唤我的地方

——泰戈尔《吉檀迦利》

不要让时光在黑暗中逝去。

——泰戈尔《吉檀迦利》

到达离你自己最近的地方,道路最为遥远。达到音调单纯朴素的极境,经过的训练最为复杂艰巨。

旅人叩过了每一个陌生人的门才来到他自己家的门口。人要踏遍外边儿的大千世界,临了才到达藏的最深的圣殿。

——泰戈尔《吉檀迦利》

白露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泰戈尔《吉檀迦利》

我追寻而未得到的东西

和我已经得到的东西——

让它们过去吧

那些我所轻视

和忽略的东西

——泰戈尔《吉檀迦利》

我生活在和他相会的希望中,但这相会的日子还没有来到。

——泰戈尔《吉檀迦利》

如果今生我无法与你相逢,

那么,我将感到这是永远的遗憾——

让我时刻不忘

让我带着这悲哀的痛苦

不管在醒时或梦中

——泰戈尔《吉檀迦利》

我不知道从久远的什么时候,你就一直走近来迎接我。

——泰戈尔《吉檀迦利》

时光像海浪般的翻涌,激荡着欢乐与悲哀。

——泰戈尔《吉檀迦利》

日来年往,就是他永远以种种名字,种种姿态,种种深悲和极乐,来打动我的心。

——泰戈尔《吉檀迦利》

我只在等候着爱,要最终把我交付到它手里。这是我迟误的原因,我对这延误负疚。

——泰戈尔《吉檀迦利》

你已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快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的以新的生命来充满。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吉檀迦利》

人们从诗人的字句里,选取自己心爱的意义;但诗句的最终意义是指向着你。

——泰戈尔《吉檀迦利》

我只在等候着爱,要最终把我交到他手里

——泰戈尔《吉檀迦利》

时间还没有来到,歌词也未填好;只有愿望的痛苦在我心中。

花蕊还未开放;只有风儿从旁边叹息走过。

——泰戈尔《吉檀迦利》

清风的光辉涌进我的眼睛——这是你传给我心的消息。你的脸容下俯,你的眼睛下望着我的眼睛,我的心接触到了你的双足。

——泰戈尔《吉檀迦利》

当生命失去恩宠的时候,请赐我以欢歌

——泰戈尔《吉檀迦利》

我的欲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可怜,但你永远用坚决的拒绝来拯救我,这刚强的慈悲已经紧密地交织在我的生命里。 你使我一天一天地更配领受你自动的简单伟大的赐予——这天空和光明,这躯体和生命与心灵——把我从极欲的危险中拯救了出来。 有时候我懈怠地捱延,有时候我急忙警觉寻找我的路向;但是你却忍心地躲藏起来。你不断地拒绝我,从软弱动摇的欲望的危险中拯救了我,使我一天一天地更配得你完全的接纳。

——泰戈尔《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经典语录 篇2

诗人证悟神的心情是急切的, 于是, 在月华尚未褪色, 朝阳仍在酣眠之时, 他便背起行囊, 鼓起膜拜的风帆, 溯流而上:“穿遍广漠的世界, 在许多星球之上, 留下辙痕。” (第12篇) 诗人对神的世界也是充满了期待的, 这是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思想是自由的, 世界是沟通的, 心灵是和谐的, 真理是完善的。 (第35篇) 可是证悟神的道路是异常曲折和艰难的。

偷彻的领悟, 来源于透彻的人生目的, 更来源于透彻的灵魂, 要想证悟无限, 首现须摒弃自我人性的有限性, 净化自己的灵魂。诗人决心剔除心灵的污垢, 表现神的伟力, 用躯体的净洁, 心灵的纯美和行动的忠诚来达到生命的完善和升华 (第4篇) 。诗人渴求自我完善, 但内心又充满了矛盾和惶惑, 他想打破自我人性的桎梏, 但又不舍得清除环绕自己的俗物 (第28篇) , 在这里, 我们能感受到诗人情感的痛苦与挣扎, 真我追求的是一个超脱的灵性的自我, 任何世俗的约束便是对它的无形枷锁。然而小我却往往把眼光瞄向世俗, 所以, 在小我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 也在打造捆绑真我的锁链。小我的世俗性愈是扩张, 真我就被束缚的越紧。 (第31篇) 。诗人始终想摆脱小我的纠缠又躲不开它:“我走开躲它, 但我却逃不掉……我说出的每一个字里, 都掺杂着他的喊叫, 他就是我的小我, 我的主, 他恬不知耻……” (第30篇) , 为挣脱小我对自己的束缚, 使本我向灵的境界飞奔, 诗人一次次向神呼救, 为把自己从极端的危险中拯救出来, 他祈求神挟着雷霆和闪电降临。 (第39篇) 可见, 人只有借助神的力量, 才能打破有限对自己束缚, 摆脱小我的纠缠, 获得心灵的自由与欢畅, 向神靠拢。

泰戈尔认为要想真正证悟神, 只清除自我的欲望是不够的, 还需要通过爱和劳作等无私的活动来与神结合。诗人认为爱是实现神人合一的重要途径, 只有凭着爱, 才可以真正达到神人交融的至高境界。因此, 对神爱的执著等候, 便成了生命的要义, 在众人为物质利益奔忙时, 诗人却守候在路旁, 一心一意地注视着爱的方向。哪怕暮色四合, 哪怕众人背弃, 这执著的等候从未稍离。 (第17篇) 在诗人看来, 尘世的爱是一种庸俗的爱, 这种爱只是一种束缚, 一种羁绊, 而来自神的爱则是无比伟大的, 无比高尚的, 超越一切的。 (第32篇) 诗人的伟大之处在于, 他所主张的这种对神的爱并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即爱神要体现在爱人身上, 要为人类和社会尽责。这种爱是一种道德力, 一种意志力, 一种社会责任感。诗人认为, 神为每个人安排了不同的工作来助神行善, 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种种无私活动在自己的人性中揭示‘至高无上的原人’。” (《泰戈尔全集》卷20, 第316页) , 人只有创造了生命的果实, 才能返回神的殿堂。因此, 神是与劳动者在一起的:他在锄着枯地的农夫那里, 在敲石的铁路工人那里。只用祷告是不可能寻求到解脱的, 和神一起劳动创造才能永生, 只有在劳作里才能得到神深情的抚慰, 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精神才能自救 (第11篇) 。神交给诗人的工作是歌唱, 在诗歌的田野中劳作, 诗人也曾虚荣地渴望以精美的文字堆砌豪华的殿堂, 殊不知正是自己营造的文字的殿堂封锁了诗的翅膀。诗句在误区的荒野中越走越远, 诗人首先领悟到需把歌曲的无用的妆饰去掉, 只有简单, 歌词与曲调才能水乳交融, 唯其简单, 人神合一才会和谐圆满。 (第7篇) , 诗人坚信, 只要他要唱的歌已经唱出, 相会的日子就要到来。所以一直“生活在和他相会的希望中” (第15篇) , 诗人为完成歌唱的任务竭尽全力, 可是神一直隐匿不见, 在神缺席、退避的日子里, 诗人几乎丧魂落魄, 他在苍茫天地间伫立远望, 凝神静听, 向神发出了如泣如诉的责怨:你只是“静默地站在他们背后吗?我只能哭泣着等待, 把我的心折磨在空虚的伫望之中吗?” (第41篇) 。终于, 诗人唱出来了, 他的歌唱得到了神的赏识, 只因他的一支忧郁的小调, 和世界的伟大音乐融合了, 神带来花朵作为奖赏, 下了宝座停留在他的草舍门前 (第49篇) , 诗人满怀惊喜而又不无惶恐地出来迎接:“灯火在哪里呢, 花环在哪里呢?给他预备的宝座在哪里呢?” (第51篇) , 神给诗人留下一把巨剑作为礼物, 诗人明白了他的用意, 从柔弱中坚强起来, 用这把宝剑斩断沉重的羁绊。终于诗人看到自己与神合一了 (第56篇) 。于是, 光明普照, 诗人为之癫狂出神地歌唱:“光明, 我的光明, 充满世界的光明, 吻着眼目的光明, 甜沁心腹的光明!” (第57篇) 诗人在出神的歌唱中, 真正实现了与神的合一, 以致他现在能够笑对死亡的最后圆成, 并渴望死于不死之中 (第91篇) , 诗人对神祈盼, 对神追慕和求索的所有诗歌汇成洪流, 倾入大海, 使自己的生命运程回归到永恒的家乡, 最后, 诗人双手合十, 向神顶礼膜拜, 从命我走向神我, 从有限人格走向无限人格, 完成了生命本质的升华。 (第篇)

参考文献

(1) 刘建, 《论<吉檀迦利>》[J], 《南亚研究》1987年

(2) 欧东明, 《泰戈尔<吉檀迦利>的宗教思想试析》[J], 《南亚研究季刊》2001年第4期

《吉檀迦利》经典语录 篇3

关键词:吉檀迦利 文本 泰戈尔 人文价值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为印度近代文学赢得世界声誉。二十世纪初,泰戈尔仅凭《吉檀迦利》就征服了西方文化,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诗歌富有东方情调的纯洁和自然等特质,犹如一股清凉的风,为处于深度焦虑、冲突挣扎、迷茫失落和异化的西方人熨帖心灵、慰藉灵魂,提供最后的精神家园;西方学者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被泰戈尔诗歌中洋溢的普遍价值和“自然美感”深深地震撼了。从此东方文化的“他者”真正进入了优越感很强的欧洲文化,也为中西方文明的对话提供了互动的平台。在西方人从《吉檀迦利》中品到和谐宁静、自然神秘等精神性东方特质时,东方学者却又品出了其中亦蕴含着西方最崇高的“绝对精神”或者“理念世界”,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着觉醒的潜力和振兴民族的自信心,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对光明自由的梦想。于是,泰戈尔便是不只属于东方,也不只属于西方,属于东西方的融合;不仅属于当下的时代,更属于永恒的未来。然而,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泰戈尔灵魂深处充满矛盾,既主张与殖民主义者进行斗争又害怕暴力革命,他的思想与甘地的思想如出一辙,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独立。所以,在泰戈尔的诗歌中内心的矛盾和焦躁是很明显的,但这不影响诗歌的价值,相反还显示出艺术上的高度成熟。《吉檀迦利》很能代表泰戈尔这个时期的创作水准,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普世的人文价值。

《吉檀迦利》的普遍价值是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相统一的价值,是泰戈尔追求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它包含真善美三个方面。第一,真的价值。《吉檀迦利》的发展主线类似于一个人的精神历程,越到后面,对真理的认知就越深刻。就像诗集后半部分关于“死亡”的诗,反映了诗人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真的追求。第二,善的价值。《吉檀迦利》中的善的价值综合了苏格拉底和尼采的观点,苏格拉底认为“德性至善”,尼采则认为“生命至善”,泰戈尔在诗歌中对善的定义集两人之长。诗集中表达的对劳苦大众的关爱,对追求名利的贬斥,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接近;对自由、光明的渴望,对力量、勇敢的追求,和尼采的思想接近,体现了诗人对善的追求。第三,美的价值。《吉檀迦利》内容上抒发的是同一的感情而艺术上又各有千秋,具有美学价值。

一、真的价值:从生活世界的有限走向梵的世界的无限

哲学界关于人类普遍价值的探寻从来没有中断过,从本体世界到意义世界,再回到生活世界,一旦普遍的价值标准被证明存在了,就可以以此引领生活、塑造未来。在《吉檀迦利》中就有一种普遍价值,这种价值存在于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边缘,用泰戈尔自己的话说就是“把泛神和泛爱”统合起来,“把生活世界中的有限”和“梵的世界中的无限”融为一体,实现“梵我合一”,跨越“无限之生”,用普遍价值建构人的意义世界,并指导人的生活世界。

在《吉檀迦利》中,神成了无限生命的象征,无限人格的象征。在泰戈尔的生命哲学中,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生命是统一的,无限生命与有限生命是统一的,无限在有限中并通过有限来表现自己。她也潜藏在诗人生命的深处:“我生命的荣枯围绕着她起落”。她使生命充满欢乐,显示出伟大的价值。诗人礼赞生命之神,在有限的生活世界中唱出生命之歌,实际上表达了诗人热爱人生、热爱自由、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无限的人生哲学。

在泰戈尔的世界里,梵是绝对的唯一,且处于发展和变动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创造了世界和芸芸众生。梵是一种存在,却又很难捕捉到,“从来没有看到他的脸,也没有听过他的声音”(第十三首),似乎只有心灵才能感觉,通过梵建构起具有精神属性的意义世界。正如黑格尔预设的“绝对精神”一样,梵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价值的世界,具有一切合理性,所有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所有对追求自由的梦想,都可以在这里最终实现。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静谧和谐的世界,更是一个价值得以彰显的世界,是生活世界的升华,同时对生活世界有着价值引领作用。正如泰戈尔自己所说“如果神是太阳,那么神的分身如同阳光”(第七十五首),梵的世界普摄生活世界的每一个细节,有着终极的价值意义,通过梵的世界,让人们知道还有一个可能的世界,这个世界比当下的生活世界更美好,只要付诸于努力,就有可能把这两个世界链接起来,从而获得更好生活的力量。

在那里,心灵是无畏的,头是昂得高高的;

在那里,知识是自由自在的;

在那里,世界不曾被狭小家宅的墙垣分割成一块一块的;

在那里,语言文字来自真理深處;

在那里,不倦的努力把胳膊伸向完美;

在那里,理智的清泉不曾迷失在积习的荒漠里;

在那里,心灵受你指引,走向日益开阔的思想和行动。(第三十五首节选)

在第三十五首中,泰戈尔把梵的世界描述成一个“自由的天堂”,在这个理想生活的园地里,每个人都能自由地活着。《吉檀迦利》中的梵,是意义世界的缩影,泰戈尔把爱的渴望编织到梵的世界中,梵的意志就是诗人自己的意志,梵的形象就是一个举着人道主义大旗的战士,梵的世界就是一个和谐甜美、自由幸福的世界。在诗人的认知中,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中的普遍价值已经同一,且达到了一个理想的高度。

二、善的价值:从包容一切的泛爱走向永恒价值的博爱

在泰戈尔的诗歌中,即便是给神献歌,也充满浓浓的人情味。神总是人的神,或者说是人格化的神,神不免要带有几分博爱的色彩。在泰戈尔的意识中,对博爱总是可以跨越生命本体来认识,《吉檀迦利》中不乏有这样的思想,要把博爱散播给芸芸众生:“永不抛弃穷人,也永不向淫威屈膝”,“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力量奉献给自己苦难的祖国”。(第三十六首节选)

这是你的足凳;最贫贱最潦倒的人们生活的地方,便是你的歇脚之处;

你歇脚在最贫困、最潦倒的人们中间,我竭力向你鞠躬致意,可我的致意达不到个中深处;

你穿着寒酸的衣服,行走在最贫贱、最潦倒的人们中间,骄傲可永远找不到这个地方。(第十首节选)

这首诗字里行间颂扬的表面上是高高在上的神,实际上却是洒向人间的博爱,诗人把博爱之情借助人格化的神来表达,神与每一个人同在,在最潦倒的生活的地方,在最潦倒的人们中间,诗人甚至看到神“在叶子上跳舞”“翻过山岭、越过溪水”“在血管里奔腾”,随时都可能出现在每个人的身边,神属于每一个人,关爱每一个人,一旦神我合一,爱便撒播在生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钟鼎文先生的一句话“泰戈尔涵盖了东西方最崇高的精神领域”,是对泰戈尔博爱思想最好的诠释和赞扬。《吉檀迦利》中的博爱思想具有善的价值,让人有一种完美的感动。然而,博爱总是“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尽管诗人与神形成了共同体,借用向神的祈祷表达博爱、自由、平等的愿望,但是,通向神殿的阶梯却始终不似想象的那样通畅,意义世界中的价值不能很好地引领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们坚决地起来斗争,争取民族的解放与独立,这与诗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有关。终于有一天,诗人爆发了,在国内外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泰戈尔反思自己的博爱思想,认为泛爱不是一条走向自由和幸福的道路,要起来斗争,“反对那披着人皮的野兽”。泰戈尔的博爱,没有带给他心灵的宁静,因为诗人是矛盾的,总想和神接连在一起,获得神性,然后给人类广泛的爱,然而,“在有限之中达到与无限结合的欢娱”却如一枕黄粱那样的虚幻,想摆脱斗争直接获得自由和幸福,现实却总是要以斗争作为先决条件,无限和有限是矛盾的,梦想总是要在现实生活世界中不断地锤炼才能实现,且不会很丰满。

是你在这暴风雨之夜,在你那爱的旅途上跋涉,我的朋友?天空像个失望的人在呻吟哀号;

我今夜无眠,我再次打开门,向黑暗中张望,我的朋友;

我眼前什么也看不见,我不知道你走的道路在那里。(第二十三首节选)

在第二十三首中,诗人明显感到迷惘困惑,意义世界中的价值不能带来想象中的幸福,“听到神的声音,却看不到神的脸”,孜孜以求追寻梦想的价值,渴望泛爱在人间实现,“我需要你,只需要你”,但又总是不愿意走出不真實的意义世界,“我舍不得清除我满屋的俗物”(第二十八首),在一个和生活世界脱节的意义世界里,诗人很痛苦。

回到生活世界成为一种迫切的渴望,不是去皈依神的规律,而是去寻找生活世界中善的价值。生活世界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善的价值就蕴藏在其中,这种善的价值有别于泰戈尔所说的博爱,是人类生活中比较一致的价值,这样就可以摆脱超验意义上的博爱,把人和神之爱转化为人与人之爱,走向具有现世意义的幸福。

三、美的价值:从意义世界的唯美走向现实世界的真实

《吉檀迦利》首先是作为一种艺术品而存在的,在它的文字和韵律方面优美典雅,所表达的情致慕高追远,每读一遍,都会有常新的感受,总能体会到深邃而神圣的意蕴,究竟是什么东西给这些诗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呢?这还要从泰戈尔的宗教哲学思想剖析。泰戈尔身上有两种文化特质,印度文化中的泛爱和西方文化中的博爱,在他的骨子里都有很深的印记,在冲突中凸显出美的价值。西方文化所匮乏的品质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却存在着,而且是那么地自然而然,毫不造作。这是一种美的原基,以此不断酝酿出美的价值。

诗人在《吉檀迦利》的开篇时就说:“当你命令我歌唱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要因着骄傲而炸裂:我仰望着你的脸,眼泪涌上我的眶里……我知道你喜欢我歌唱。我知道只因为我是个歌者,才能走到你的面前。”

神职,容我俯下头,

抚摸你脚下的尘土。

用豪雨一般的泪水,

洗去我的傲慢与虚荣。(第一首诗)

在泰戈尔看来,自然万物都带有神意,茫茫尘世也是神所出没的场所。孤独的行者有他相伴,街道上吟唱的流浪者身边有他的身影,乡村道路上的匆匆过客也许就是他的化身。他穿着朴素的衣衫,在贫穷的人群中歇足,和流离失所的人们作伴。

光明,我的光明,充满世界的光明,吻着眼目的光明,甜沁心腑的光明!啊,我的宝贝,光明在我生命的一角跳舞;我的宝贝,光明在拨我爱的心弦。(第五十七首)

《吉檀迦利》提供了一个触发点,不断帮助西方人找寻关于西方文化潜在的、原始的记忆,以此形成美的印象和美的感觉。与此同时,东方人却更多地在泰戈尔的诗中发现了文化之“异”,一种苍茫、宁静和圣洁的印度文化,这种文化能使灵魂趋于平静和安宁,永远与自然生活协调一致,这是不断生发美的前提条件。诗歌始终围绕着“梵我合一”的主旋律,以无限饱满的激情,唱出深邃而高远微妙的诗歌之美。

参考文献:

[1]泰戈尔著,冰心译.泰戈尔诗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陶德臻.东方文学史[M].北京出版社,1985.

[3]朱维之.外国文学史(亚非部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4]泰戈尔著,倪培耕编选.在爱中亲证[A],泰戈尔集[C].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吉檀迦利》读后感 篇4

我喜欢他的这首:在那里,思想是无畏的,头颅是高昂的。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在那里,世界还未被狭长的国界切割成碎片。在那里,言语源于真理的深处。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完美展开双臂。在那里,理智的溪泉没有迷失在死板的荒漠中。在那里,心灵是受你指引向前,走至那不断拓宽的思想与行动里——走至那自由的天堂,我的父亲,请让我的祖国觉醒。

是表达了亡国之痛?是表达了对污秽世界的鄙夷?这目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作者心中有着这样一个乌托邦。那里拥有作为人最向往的东西——自由。

泰戈尔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正如瑞典诗人海登斯坦向评委们推荐时所说:“我不记得,过去20多年我是否读过如此优美的抒情诗歌,我从中真不知道得到多么久远的享受,仿佛我正在饮着一股清凉而新鲜的泉水……他的作品没有争执、尖锐的东西,没有伪善、高傲或低卑。如果任何时候,诗人能够拥有这些品质,那么他就有权得诺贝尔奖金……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具有真正伟大水平的一个理想诗人,他就是这位泰戈尔诗人。

“吉檀迦利”是印度语中“献歌”的意思,即献给神的诗歌。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献给那给他肉体光明和诗才之神的。”这个“神”十分神秘,究竟“他是谁”?诗人自己说“真的,我说不出来。”如同他自己的诗一样,朦胧而虚幻:你的世界在我心里织成言语,你的快乐又为他们配上了旋律。你在爱中把自己交付于我,又通过我来感受你全部的幸福。

每个人心中好似都有着这么一个神灵,他人看不到。但自己好像无时无刻感受到他的存在。有些人可能会说那是精神分裂。我不知道是与不是,但他会在你沮丧时,一拂手,就使你重拾信心。在你迷茫时,一吐气,就让你坚定目标。在你哭闹时,一凝视,就令你静如止水。他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那道光,那根精神支柱。

敬仰神、渴求与神结合是该诗集的一个基本主题,但是《吉檀迦利》又不是一般意义的宗教颂神诗,在这诗的世界里,有清新绚丽、变幻多姿的自然景观,有美妙神奇的彼岸世界的玄想,又记录着现实生命的体验,人世的欢乐与悲哀。既具圣徒的虔诚高洁,更不乏凡人的亲情爱心。而这一切既是诗人广博而细致、丰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表露,又处处展现着诗歌美的极致。

泰戈尔诗集《吉檀迦利》读书笔记 篇5

初读《吉檀迦利》是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冬日的晚上,脱了鞋子盘腿坐在椅子上,忘记了时间,听不到外面的风声,只是默默的感动。初读的时候满溢的都是感动,从来没有这样过。

最初是感动于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作者用轻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宁静和煦的风景画和人物画,在他的牵引下,我追随着他的脚步,进入了一个从未曾到过的仙境般的世界:在那里,“清晨的静海,漾起鸟语的`微波;路旁的繁花,争妍斗艳”,“云隙中散射出灿烂的金光”(第48章),“在那里,纯白的光辉统治着伸展着的、为灵魂翱翔的、无际的天空。在那里无昼无夜,无形无色,而且永远、永远无有言说。”(第67章)这是一个纯净的世外桃源,绝对没有黑暗、阴霾,也绝没有险恶的欺诈,那是一个绝对自由、完美的世界,“众星微笑着互相低语说――‘寻找是无用的,无缺的完美正笼盖着一切!’”(第78章)就像作者所言,他为我们“卷起的那重帘幕,是用昼和夜的画笔,绘出了无数的花样”(第71章),正如神在他面前所展现的图景,吸引着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觉地加入了和他一起追寻神的道路,我们从陌生的读者幻化成了作者的同路人,与他共同追求,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因了这满溢着激情的描绘,作者抒发了对这美妙纯净世界的向往,勾起了每个人心底潜藏着的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渴望,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使我们莫名的感动,心甘情愿的与他一同追随。

【《吉檀迦利》经典语录】推荐阅读:

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总结大全)经典台词05-24

上一篇:学习总结研修感悟下一篇:重邮暑期三下乡三七小分队采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