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奋斗的励志文章

2024-11-17

关于奋斗的励志文章(精选7篇)

关于奋斗的励志文章 篇1

关于青年励志奋斗的文章

志当存高远

湖北司念鉴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国也有“志当存高远”之古语。今人说:“立大志得中志,立中志得小志,立小志不得志。”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树立远大的志向。

青年朋友们,读了下面慷慨激昂的文章,相信你不会无动于衷的。

【美文一】

英雄之所以为英雄

奥里森·马登

是不是意志力、勇气与决心会使所有的情况为之改观?否则为什么贺雷修斯只带领两名战士就能让9万托斯卡纳军队惊慌失措,瑟瑟发抖?为什么莱奥尼达斯能够以寡敌众,在温泉关阻遏波斯的百万大军?为什么德米斯托克利能够在希腊的海边让波斯的战舰粉身碎骨,沉入海底?为什么恺撒在发现自己的军队几近溃散时,挺起长矛,紧握盾牌,勇敢地战斗,使得军队又迅速集结,最终反败为胜?为什么温克尔里德的胸前深深扎入了长矛时,依旧傲然挺立,为战友们杀出一条血路,让他们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胜利?为什么内伊在大大小小100多场战斗中总能化险为夷,大获全胜?为什么威灵顿公爵历经沙场从未被打败过?为什么佩里能够离开劳伦斯河,独自摇桨前往尼亚加拉大瀑布,让英国人的枪声从此销声匿迹?为什么在联邦军不断溃败时,谢里丹将军赶到温彻斯特,独自策马前往前线,从而力挽狂澜?为什么谢尔曼将军单枪匹马冲往阵地,向士兵们挥手致意,要他们挺住,坚守住阵地时,立刻军心大振,真的保住了阵地?

历史无声地留给我们与此类似的千千万万个例子,告诉我们有无数英雄伟人在别人畏手畏脚、面对机会犹豫不决时,果敢地抓住了机会,取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伟大业绩。( )这些人总能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全身心地投入到行动中去,让世界为之喝彩。

是的,你可以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拿破仑,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当今任何人所面对的困难与艰险,都没有这位伟大的科西嘉小个子所跨越的阿尔卑斯山那么高、那么险。

(摘自《中学·学科网》)

【赏析】

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力挽狂澜的英雄。古有深入大漠大破匈奴的卫青、霍去病,今有小米加步枪以120万人打败拥有飞机大炮等精良装备的800万国民党军的共产党人,他们都是具有超强意志力、勇气和决心的英雄。作为炎黄子孙的青年学子也应志存高远,拥有英雄豪杰的气魄。

这篇文章气势宏大、振奋人心,如同一支兴奋剂。文章以设问起笔,然后用一组反问句排比作答,语气强烈,不容置疑。

【美文二】

论志存高远

张新海

志存高远,是韬光养晦的代名词。智者,遭遇困阻,一时难以前进时,会修身养性,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于是将大志寄存于高远,暂作“安息”,常人起居;一旦时机来临,便顺势而出,东山再起!

志存高远者,绝不放弃生平大志。他们可以拐几个弯前进,他们有超凡的意志力,常人对他们的行为与毅力感到不可思议,而对他们而言,那太正常不过了!那种投入、专注和痴迷,正是其追求高远志向的内驱力!

志存高远者,也有痛哭流涕时。不过,他们的眼泪不会轻易被人看见。他们会躲在角落或在无人可见的黑夜里,奔放地流淌或悄悄地哭泣,让泪水洗涤心灵!

志存高远者,也有嬉皮笑脸时。那是暂时的自我减压和缓冲。志远者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委靡不振。他会反思,会坚韧不拔地进取,而不会丢弃希望与理想的羽翼!

他们昂然屹立,永不言败;他们意志坚定,所向披靡;他们选准了方向,义无反顾,绝不回头;他们在义勇军进行曲中点燃心中熊熊的火焰,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们是追求真理的楷模,他们是大义凛然的典范,他们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进行曲……

历尽悲苦却不言苦,承担世难却不居功,创造伟业却不恋位。他们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义之勇,他们有世人皆浊我独醒的清明;他们拥有超凡的智慧、大义的情怀、过人的意志力与坚强的品格;他们善于锻炼身体,以增强其体魄;他们善于锤炼心志,以雄浑其气魄!

亲爱的朋友们,请唤醒你心中的神鹰,与它翱翔天宇,创造奇迹,共建理想的寰宇!

(摘自张新海的博客)

【赏析】

本文着重论述了什么是“志存高远”和“志存高远者”的性格特点,见解独到,论述深刻,语言精准。文章大气磅礴,是一篇很好的励志文。

关于奋斗的励志文章 篇2

一、文章不少于 1500 字,不少于三篇参考文献,文章主题明确,三到五个关键词,文章摘要部分不少于三十字, 符合论文的基本格式。

二、文章范围可包括

1、整形美容与医学美容范畴

2、医疗美容人才建设

3、医疗美容发展方向

4、如何规范主诊医师制度

5、医疗美容专科医师培养

6、交叉科学在医疗美容领域的作用

7、抗衰老领域的发展方向

8、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

9、民营医疗机构的经营策略

10、行业培训对于医生的作用

11、会议展览对行业发展影响

12、协会与学会对行业的发展作用

13、其他

来稿一经采用将给予作者每篇文章不少于1000元人民币的奖金,并颁发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国医疗美容》 杂志社共同盖章的荣誉证书。

联系方式

电话:010-82755419

投稿邮箱 :ylmr@vip.163.com

文章的积极姿态:奋斗在当下 篇3

那些屏幕上的挣扎与迷惘,文章也曾经历过,正如他的自我调侃:“我就是蚁族的前辈——城漂。”提起那些压抑自卑、前途未卜的日子,他说:“幸好有那段经历,我才有机会沉淀下来自我拷问。

刚进中戏那一阵,文章很不得志。上课一如既往地迟到,趁着老师转头赶紧溜到教室最后一排。期末全班汇报演出,他永远都担当在幕后放音效的角色,从不上台展示自己。

压抑自卑的日子在大三终于告一段落。大三期末的汇报演出前,班主任特意找到他:“你已经荒废了两年,第三年是不是该有点儿动静了?”老师递给他《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剧本,希望他以此作为期末考试的素材。文章拿着剧本研读了一段日子,表演欲望油然而生,他头一次尝试着向逆境迎头痛击,而不是萎靡逃避。文章开始积极地在班里寻找搭档,他的排演片段,终于在大三下学期,第一次拿到了台词课全年级第一,表演课全班第一的好成绩。尽管那段日子里因为排练拒绝了能挣钱的演出机会,文章却并不后悔:“演艺圈里朝三暮四的恭维话算不了什么,反倒是象牙塔里最单纯的掌声要重要得多。”

找到自信的文章在演藝路上越走越顺。大三那年,他主演了由王朔小说改编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大四毕业前又参演了赵宝刚导演的《奋斗》,即将走出校门的文章看上去是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奋斗》一拍完,刚毕业的文章就遭遇了失业危机,他戏称自己一夜之间成了标准的“城漂”。长期接不到戏,让文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毕业之初,孝顺的他把《奋斗》的大部分片酬都寄给了父母,只给自己留了1万元的生活费。为了省钱,他每天的伙食都是方便面,“27块钱一箱,每箱24包外加附送的6包,正好吃一个星期”。

有一天早上,文章忽然接到了一个电话,一部正在筹拍的电影希望他当天下午去试镜。虽然片酬只有2万元,但面临断粮的文章还是满口答应下来。为了省车钱,文章一路从东南三环走到了北二环。到了约定时间,他接到电话,对方临时更改了见面地点。文章只得狠狠心,打了辆出租车往那头赶,刚到半路,又接到通知:“这边事情太多,改天再谈吧。”挂了电话,文章赶快让司机停车,一看计价器已经跳到了20元。交钱下车,他失魂落魄地往家走,走着走着突然蹲在路边哭了:“我不是委屈,而是后悔就这么白白浪费了一个礼拜的方便面钱!”

幸运的是,文章遇到了新的机遇——《蜗居》。为了在这部剧中更好地展现80后特质,同为80后、同样奋斗过的他给编剧六六提了不少点子,让小贝这个角色苦中有乐,更加喜感。在文章看来,这也是一种“奋斗在当下”的积极姿态。

如今,文章已经收获了奋斗的成果。他主演的电影《走着瞧》在今年的大学生电影节上广受好评;暑假期间,他与李连杰联袂主演的电影《海洋天堂》也已上映。在这部电影中,文章首次尝试自闭症角色,为了达到人物对游泳技能的高要求,他每天超负荷地练习游泳和潜水。有一次因为水压过大,他的耳膜穿孔连续发烧7天,脓水20多天才排清,现在坐飞机时耳朵还会隐隐作痛。

关于奋斗梦想励志文章 篇4

1

有个兄弟,一直很懒,毕业后换了不知道多少份工作,由于没有什么技能,只能跑业务。

昨天,他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不想再这样下去了,现在已经辞职,准备踏踏实实地学一门本事,“重新做人”。

我大惊,你个贱人受什么刺激了?

他说,他觉得自己三十岁了,还混得这么糟糕,心里很难受,于是想给以前的兄弟挨个打电话,告诉大家,自己想改变了。

当他联系到一个高中同学的时候,在qq上问人家现在电话多少,对方回过来一句:你是要推销什么还是要借钱?

看到这句话,他没有再聊下去,欲哭无泪,憋了很久,然后想起了我,觉得我是个不会放弃兄弟的人。

2

这兄弟跟我说,这些年他一直害怕改变,觉得要是改变以后失败了怎么办,于是就混到了三十岁。

听完这句话,我立马破口大骂,你他妈的哪是害怕改变,害怕失败,根本就是懒!你就是一屌丝,失败了大不了做回屌丝,你能失去啥?

他沉默了一会儿,开始狂笑,笑声止了以后,跟我来一句,还是你最好啊,每次都跟我说真话,而且一针见血,看来我这电话打对了。

是是是是是,我说的就是真话,他这么多年一直很懒,频繁换地方换工作,没有核心竞争力,更谈不上有什么积蓄了,再这样下去,找老婆都是问题。

通话接近尾声的时候,我问他,你知道摩西奶奶吗?就是那个七十多岁开始绘画,然后变得特别牛逼的美国人,据说大名鼎鼎的渡边淳一曾受她鼓舞,弃医从文。

他说,我知道啊,这人很厉害。

我用略带低沉的声音对他说,是啊,我想送你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她的书名--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3

挂完电话以后,我想起了我自己,有人经常问我,你一个学法律的为什么会去教英语?文字功底不行的情况下,快三十的人了,为何又开始写作啦?

其实,人生哪里有什么一定要怎么样,或者一定不怎么样的,除了每个人都会死这一事实之外,谁都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我们只能是在当时那个阶段做出自己认为对的决定,然后采取行动。

我想去教英语的时候,我就认真学,认真教,自己肯定会得到很多锻炼。

我想练演讲的时候,我就坚持练,坚持向高人请教,我的讲话能力肯定会得到提升。

虽然文笔不好,文章没有文采,但又怎么样?我正尽力地表达我想表达的,只要我坚持写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会突破,就算不能文采斐然,那也比现在好。

做了,能改变一点是一点,不去做,永远不可能怎么样。

4

最近收到一些留言,意思都差不多,就是,我今年要怎么样,要成为什么,但是我现在各种不行,请问我该怎么办?

讲真,我得跟这些读者大人说声对不起,看到你们这样的留言,我内心是痛苦的。

你能怎么办啊?你能做的,无非就是先把眼前的生存问题解决好,然后利用你发呆看手机玩游戏的时间提升自己啊!

我不是说你的想法不切实际,每一个为实现自己理想而奋斗的人,都值得去理解,去尊重。

但是,你做了吗?

也许你跟我说之前,已经想了大半年了,已经跟很多人说过你的想法了。

但是,你做了吗?

想法谁都有,大话谁都会说,但能坚持行动的有几个?

别去问怎么办了,没人能给你正确答案,其实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你只是迟迟不去做罢了。

结束语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但是,你总得开始啊!

励志文章2:哪有什么天生幸运

这几天,好些朋友来和我交流写文章的经验。我从两个月前开始在网上写文,第二篇文章就有幸上了微博热搜,转发破十万,后来陆陆续续写过一些转发很广的文章,前几天一篇文章仅在一个公众号上就已经点击破百万。我算蛮幸运的。于是不少人来问我,有什么心得吗?

我真的说不出什么来。讲来讲去,也就是“内容为王”和“很幸运”这两句话了。

其实,还有未曾说过的。比如,别人看到我是写了短短两个月,就攒到了两万关注,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写了岂止两个月。我收到第一本样刊在。到现在,满打满算快十年了。这些年里,我收过的样刊摞满了书架。今年过年回家,我试图把新的样刊放进去,发现已经塞不下了。

可是,就像我会把样刊封存在角落里的书架一样,我一直讳谈自己是个写作者。如果有亲戚朋友问起,我都只推说自己是写了玩玩的。其实我写得很认真,却不愿提及这份认真。因为我害怕,怕被问起笔名,对方得知后茫然地摇摇头,说没听说过。十年之间,我陆陆续续换了几个笔名,躲在无人知晓的一隅,写着无人问津的文字。

得知我在写文的朋友们,最经常问的是:“你出过书吗?”抱歉,没有。我想写长篇,编辑A对我说:“你没有名气,所以你如果想写,我们只能让你替有名气的作者代笔。”我拒绝了。

后来在一家杂志连续发表了一些文章,编辑B跟我约长篇。我每天想梗想到凌晨,几易其稿,好不容易折腾出详尽的人物设计和大纲给她,她却再也没跟我提过。这件事就此被搁置了。

我想出一本自己的短篇小说,把十几篇文章发给编辑C,C对我说:“你粉丝不够多,我们要慎重考虑。”一考虑,就是大半年毫无音信。过了很久后我再问她,这才得知,她一直晾着我的稿子,还没有送审。

有一个因为写作而认识的朋友,走红了。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之前每天都在朋友圈发自拍的他,似乎销声匿迹了。我好奇地点进他的头像,发现里面什么消息都没有,只有一条浅灰色的横线,休止符一样。我这才知道,原来他已经屏蔽了我,或者删除了好友。

遭到冷遇的经历,三言两语难以言尽。可是说真的,即使时时碰壁,我也从没有想过要停笔。

其实,我是一个挺务实的人,甚至有点功利。但是对文字,我却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我不敢说“十年如一日”,但过去的这些年里,哪怕我知道可能再怎么写都摆脱不了小透明的命运,哪怕我知道自己可以拿写文的时间去做性价比更高的事情,我也从来没想过要放弃。

印象最深刻的高中时代,我租住在学校附近,学业压力繁重,自然没有人支持我写东西,于是我就偷偷地写。那时候我还没有笔记本电脑,便跟闺蜜借电脑,顶着冬日刺骨的寒风,骑车去附近大学的自习室,一个人一写就是一整天。听着键盘被敲击时发出的微弱响声,我会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

我随时随地将生活中的故事记录下来,即使最后大部分没能成为素材,现在看着那些生活记录,会有一种“噢!我原来还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的奇妙感慨。

寂寂无闻的漫长岁月里,我靠着一份愚钝的热爱,一直坚持到现在。如果说两个月攒到两万关注是幸运的,那如果把战线拉长到十年,或许就没多少人会羡慕我了吧。

去年在台湾,我遇到一个身障者。他在人烟稀少的山上开了一家餐饮店,从当初的无人问津,做到如今风生水起,很多文人雅士慕名来访。记者的长枪短炮架在他的面前,问他是如何做出这个传奇品牌的。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做就对了,做久了就对了。

人人羡慕他的幸运,才开餐厅没几年就备受关注。谁曾知晓,起步阶段,所有事情都要他一个行动不便的身障者亲力亲为,甚至连抽水马桶都要亲自打扫。他特地用手机拍下被自己打扫得光洁如新的坐便器,投影到屏幕上,在分享会时,乐呵呵地说:“辛苦,但心不苦!”我竟然听得鼻子泛酸。

还遇到一个即将退休的导演,他说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极深。他说:“喜欢什么,就把它玩下去,玩一辈子,就对了。”他还说:“要有耐心,恒心。”每当想起这话时,我心中总是涌起一阵感动。他的话,对每一个追梦的人来说,是慰藉,亦是鼓舞。

我的云盘里,有个文件夹,叫“英雄梦想”。里面存放着我曾经写过的所有文字,有被录用的,有被拒稿的,林林总总,许许多多。

杜拉斯有这样一句话——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我把文字当做我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它曾经是藏在书柜里、无人看见的小小梦想,如今是被小小的一撮人订阅着的小小梦想。即使只是这样小小的成绩,我也深感自己非常幸运。因为这世上一定还有很多比我还努力的人,获得的关注却寥寥无几。

我有一个好朋友,十九岁就出第一本书,可以说是幸运儿。可是鲜有人知,她是在实习上下班的地铁上,写完了一本书。

我有一个喜欢的作者,几年前,她的主职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工作忙碌,但她一直坚持写作,甚至有时候地铁上挤得连座位都没有,她就站着拿着电脑打字。

这样的人,受到命运的青睐,也在意料之中。

我看过一个朋友的采访,当时他在的团队拿了一个全国性比赛的金奖,采访者问他们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他们归结于“幸运”。于是,采访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幸运,从来都是强者的谦辞。每个幸运者的背后,都有着与幸运无关的故事。

我非常钦佩那些靠努力付出得来成绩,却愿意归功于走运的人。他们很少在朋友圈发一些自怜求安慰的内容,心无怨尤,往往默默地把事给做了,却从不居功自傲。他们没有人定胜天的骄横,对生活永远抱着一种感激的、谦卑的心情。就算有天生幸运,也只有这样的人,当得起此等幸运吧。

有句话说,你只有足够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而我想说,你只有足够努力,才有机会拥有好运气。

励志文章3:你只是在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大概因为毕业的学校还不错,又干着实际上苦逼但外人看来高大上的创业,网络上和现实中经常有人向我取经。

小A是我的邻居,刚毕业两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有件事让他愤愤不平:公司有位和他同期入职的同事刚刚升职了,但在小A看来不管从哪方面看升职的都应该是他。

“我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的,几乎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而他每天都是掐着点来,掐着点离开。论勤奋程度,我甩他几条街。论个人能力,我也绝对不比他差。为什么老板就是看不到这一点,反而提拔他了呢?”

小A是个性格很不错的小伙子,能让他都感到如此气愤,显然在他心中觉得那位同事跟自己是有比较大差距的。

无独有偶,有个亲戚婶婶最近也特别烦恼。她家小孩眼看就要上高三,面临高考了。孩子学习特别刻苦,几乎每天都要学到十一二点钟,但成绩就是不上不下。甚至有些原来成绩不如他,也远不如他勤奋的同学都纷纷反超。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挺多这样的例子:明明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别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爷也没看到,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

身边人的求助让我开始思考这个奇怪的现象,最后还真找到了原因。这里并不想探讨“勤奋”与“结果”之间的哲学关系,而是让我思考,到底怎样的“勤奋”才算是真正的勤奋。

我发现的情况是:大部分人的勤奋往往流于形式,并且容易自我陶醉于“我在进步”的假象当中,反而疏忽了去做那些真正有助于自我提升的事情。

说得更不好听一点,这些人其实是在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懒惰。

你是个加班狗,每天7点半就到公司,吭哧吭哧干到下午6点下班。出去吃个盒饭,回到公司接着拼命到晚上十一点才回家。

这样很辛苦,但不叫勤奋。

你每天早起晨跑、读书、冥想。你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俯视周围芸芸众生,觉得唯有自己卓尔不群,优秀得耀眼。

你是个有追求的孩子,但这也不叫勤奋。

大部分人对勤奋的理解,都肤浅地停留在这种表面的仪式感上面,而忽视了勤奋的本质意义。更可怕的是一旦你习惯了这样的过程,便很容易从中得到满足,最后当发现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的时候开始怨天尤人,觉得天道不公。

什么是对勤奋肤浅的认识呢?

重复性的做一件事情,却缺乏思考。

长时间的做一件事情,却缺乏思考。

以上两种便是最为常见的勤奋误区,也是大部分勤奋却平庸者陷入发展困境的本质原因。

重复且长时间的做事情其实并不难,只要条件具备,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难的其实是思考。

工作大概3年的时候,因为应酬工作太多,我体重剧增。大学毕业那会儿差不多是110多斤,可巅峰时期差不多到了150斤。

我决定减肥,采取的方式是每天早上7点钟起来去跑步。

自己意志力还算是不错的,启动减肥计划后的一个月,每天都准时去跑步,每次3到5公里,但减肥效果并不理想。客观地说,收效甚微。

去请教一位运动和减肥方面特别专业的朋友,他了解完我的具体状况后说,你这样跑步身体素质是会提升的,但减肥是没戏的,方法完全就错了。

后来他给了我一堆资料,硬着头皮全部看完,我这个门外汉才开始了解什么是无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什么是正确的跑步方式,该给自己配置什么样的装备。我开始学会计算自己的摄入热量,知道大部分食物的卡路里。

后面的一个月状况完全不一样了,体重开始有规律的下降,而且跑起来更加轻松,完全不像原来感觉就像是在服苦役一样。

但在外人看来,这两段时期我的“勤奋”程度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结果是天壤之别。一般来说,后面好的结果会被解释为“这是坚持的力量”。

只有我自己明白,这是思考的力量。

有益的思考+坚持做事情,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勤奋。

勤奋不是为了努力,是为了偷懒!

怎样的偷懒?就是更快的把事情做完,做好,是让自己能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创业的第二年,我开掉了公司一位挺“努力”的员工。有些同事,甚至是我爱人都不是很理解。勤奋的员工不是所有老板都喜欢的吗,我为什么没有耐心再给他多些时间,而是采取如此决绝的手段?

原因很简单:这名员工已经中了很深的“勤奋病”,尽管和他有过多次沟通,但仍然没法改变,最后只好痛下杀手了。

他每天7点多一些就到公司了,大部分员工下午6点下班,但他每次都差不多8,9点才会离开。但问题是,他所在岗位的工作量根本没这么大,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时间用在工作上呢?我便开始观察他。

首先我发现的一个状况是:因为每天起的太早(他家到公司差不多要1个小时的车程),所以上午的工作效率是极低的。差不多到10点钟开始,就会频频打呵欠,直到午休后才会有所改观。

所以大部分的工作,他其实都是在下午的时间完成的。如此仓促,完成的质量自然一般。有时候实在弄不完,还会弄到更晚,这也是为什么他必须比别人迟下班的其中一个原因。

有的时候按时完成了工作,下班后他留在办公室,其实也并没有拿这段时间来学习提升,或者总结工作。他干的最多的,还是提前去做明天的工作。有几次他下班后甚至开始打扫办公室,干阿姨做的事情。

很多次和他交流的时候,我都有意无意提醒他每天不用那么早来上班,同时每天能干好当天的活就可以了,与其加班去做更多的活,还不如多学点专业方面的知识,提高下自己的水平。

可惜的是提醒没啥效果,最后的结果是:他每天工作时间是最长的,但专业水准提升在同期员工中却是最慢的。后面加薪、职位提升如果不照顾他的话,肯定会心理失衡,影响公司整个氛围,没办法只好劝退。

这个员工最大的问题就是:沉迷于无效的勤奋,而忽略的勤奋的目的本身。

看完一本书很容易,看懂一本书很难。

看懂一本书,还能把书里的知识、方法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更难!

看书不是目的,学以致用,重点是后面的致用。

所以每天都看书,一个月看多少本书,其实都不是勤奋。

勤奋之前,要想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目的就是看书本身,当然也是没问题的。

但你就别抱怨别人看书比你少,掌握的知识却比你多。

问题在于:大多数人流于表面的勤奋,偏偏要求真正勤奋才能得到的东西。

坚持做事情很重要,但做事情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快、更好地把事情做好更重要。

再次强调:勤奋的目的不是勤奋,是偷懒,是为了把原来需要1个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情半个小时做完,是为了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而不是把最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持续下去。

我跟小A说,如果你老板不是傻子,你那同事不是关系户,那么他这样做肯定有你不知道的原因。

根据对小A的了解,以及他对那同事的描述,其实我大体知道原因是什么。

就算小A是在我的企业工作,我的选择可能都会差不多:我会更乐意给小A这样的员工加薪,而让他同事那种类型的人做管理岗位。

小A的长处是善于钻研专业,研究细节。这样的人是专家型人才,可以很好地把本职工作做好。但他的弱势在于大局观和“方向感”较差,同时人际关系处理上属于一般。

他那位同事虽然看起来“没那么勤奋”,但对业务方向的发展却相当敏锐,同时也具有人际关系管理的潜质。

小A有努力,也有思考,只是他勤奋的方向不同,最终得到的东西也不同。不出意外的话,老板应该很快会给他涨薪。

而婶婶的小孩就属于典型的“懒惰式勤奋”,将勤奋肤浅的理解为“每晚学习到几点”,将刷题库作为唯一的学习手段,做错的题不思考,做对的题不总结,成绩无法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反思我们,有时候难道不是同样陶醉于这样的勤奋?

如果真的想要进步,请别再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懒惰,真正开动起来吧!

励志文章4: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平静努力的人

昨天,我在家呆了一天,从早到晚,拖鞋都没换。盯着电脑,看着屏幕改课件。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一动没动,除了喝了一杯浓浓的咖啡,丝毫未进食。

夜深人静,忽然发现肚子饿了,于是起身出门,开门刹那,发现天早已黑透,熟悉的小店都关了门,我晃晃悠悠走到便利店买了一个面包,在路边就吃了起来。

我教了五年四六级听力课,学生的评价一直不错,这次四六级听力改革,我讲了五年的课要打乱重排。这几天,几乎每天在刷题,然后盯着电脑做ppt排版,接着剪音频编号,最后查阅大量资料引申知识点。其实在课上一个小时,背后至少要花出十倍或者更长的寂寞时光。

我蹲在马路边,看着夜色,眼圈红了,忽然明白一件事:这世界上所有光鲜亮丽的背后,都透着无比都寂寞。但每段平静安详的努力之后,都映射着人生轨迹的跳跃。

刚开始当老师时,我不知道如何备课,以为我的应变能力很强,想,课上不过两个小时,只要我保持精力充沛逻辑清晰,仅仅是两个小时的演讲,对我来说搓搓有余。

第一堂课,我自信的走进教室,讲完后,却垂头丧气的看着台下横七竖八的学生。我背着包,走进教师休息室。

后来明白,台上不可控的东西太多,这世上哪有什么凭白无故的横空出世,不过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必然结果。

后来,我把每次课对着墙讲十遍,用录音笔录下来反复听,每个知识点查阅大量信息,甚至课上的每一个段子都写下逐字稿,连停几秒都提前演练。终于,学生的评价开始明显好了起来。

一次在教室休息室,我看到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前辈,他问我,看学生对你的评价很好啊,你两小时的课一般备课多久,我自豪的说,至少20个小时。

他猥琐的笑了一下,说,我备40个。

这些正能量的人在我身边给了我无穷的动力,这世上最可怕的就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我开始明白,只有偏执狂,才能创造卓越。你很难想一个人。

在夜深人静时,喝着咖啡40个小时一遍又一遍跟自己死磕的寂寞。那些安静的夜晚,只因他的心中有一颗照亮自己的太阳。

的确,只有耐住寂寞,才能看到曙光。

上大学那几年,我认识了一个警校的大学生,英文和口才一等一。在英语演讲现场上,评委现场问的问题,他对答如流,仿佛准备了很久。

之后,我问他是不是学英语专业的。

他说,不是,他是学刑侦的。

我问他,那你英语和应变能力怎么这么好。

他告诉我,一开始没人教他怎么练口语,更没老师给他捷径和方法。于是,他笨重的把托福口语题库里面几千道题每一道都背一遍。

我听呆了,于是问:你花了多久?

他说,一年多吧,从大一开始,一直到快大三了。那段时间,几乎没参加任何活动,甚至没有太多社交,平时休息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图书馆和没人的角落里咆哮着度过。

我很难想象他耐住了多少寂寞,直到这些年,我看到他横扫了很多电视节目,许多人夸他口才一等一,说他是演讲天才。他总是不开心的回应:你才是天才。

我终于明白,这些寂寞的日子,终究会得到回报。

这是个快餐的年代,快到你总希望今天努力明天就要有结果;快到你总喜欢明天考试今天才开始复习;快到你总觉得今天跑步明天就能减肥成功。

可是,就算是再快的年代,也需要平静不计回报的寂寞时光去积淀,去一步步安静的积累,随着时间的堆积,才能有明显的改变。

一个人坚持跑步一周不难,坚持学英语几天不难,难的是把优秀养成习惯,坚持7、8个月,坚持一年,坚持更久。

这世界其实可以很公平,你想一年减肥十斤,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吃饭。

你想三个月呢,少吃饭,多运动。

你想一个月呢,不吃饭,狂跑步。

可如果你想一天就减肥十斤,恐怕除了节食之外,就要抽脂、动刀了。

学习也是这样,为什么我昨天看书了文化素养还是没有提高;为什么我这两天背单词了英语还是没有突破;为什么我昨天突击了,考试还是没过。

那些闪着光芒的人,谁知道他在阴暗的角落里遭受过多少寂寞。

那些在台上辉煌的人,谁知道他经历了多少无人问津的努力。

这世上没有毫无理由的横空出世,世间的美好,不过是耐住寂寞,坚定不移而已。你要相信,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平静努力的人。

励志文章5:你只有足够强大,你说的NO才有用

曾经的写文章《令你为难的事,越早拒绝越好》,在我朋友圈里刷了屏。很多原先沉寂在朋友圈里的同学也纷纷冒出泡泡,大家说得最多的感受就是“痛快,爽!”,我心里却有些悲哀,可见有多少人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苦苦挣扎在传统习俗和日益苏醒的自我意识边缘。

昨天晚上有个同学找我聊天,她说我比你写的更惨呢,你是拒绝了就完事了,可我这里是我拒绝了,她们还会对我死缠烂打。

我挺惊讶,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别人已经明确拒绝了还纠缠不休的,没有足够的脸皮,也很难做到。

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婆婆带着离婚的女儿住在她家已经三年,还有一个5岁的男孩,母女俩经常联合起来欺负她。

但再问下去,我就理解了,因为她和老公结婚的房子是公婆出资买的,家务是婆婆做的,孩子是婆婆带的。人家根本不觉得这是住在她家,人家完全认为这是住在自己家,凭什么要搬走?凭什么要按照你的要求生活?

这使我想起一件事,记得多年前一个夏天的早晨,我陪80高龄的爷爷在阳台聊天,上了年纪后,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给我讲各种人生道理。

他对我说:“如果你活在这个世上,你希望十个人里有十个人都说你好,那么结果就是没有一个人会觉得你好,你若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就一定会死在别人的嘴巴上。”

爷爷并没有念过多少书,但这辈子的经历和生活早就让他看清了太多人情世故和人性本质。

我问他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他捧着那把古老的紫砂壶问我:“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呢?”

我想了想说我只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他笑了笑,满脸的皱纹更深了:“你这个要求可高了,一个人活在世上,最高要求不就是身心自由吗?”

我表示,再高再难我也要努力做到,他点点头说:“那你就要学会拒绝,你两个姑姑一辈子为人奔忙,但念她们好的人有几个?她们就是永远不明白我的话,所以吃力不讨好。”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一个人的生存法则,绝不是有求必应,敢于拒绝勉强你的人,敢于拒绝你做不到的事,才是立身之本,永远不要去想人人满意的局面,你找遍古往今来的圣贤伟人,你都找不出一个。”

我点点头,表示记住他的话了,他又说:“这只是其中一点,我接下来对你说的话,你更要记住,拒绝别人其实没什么难的,但不是人人都有资格说‘不’,你首先就要具备说‘不’的底气。如果你之前就欠别人太多的人情,你根本无法拒绝,拒绝了就是忘恩负义,所以欠什么都不要欠人情,人情债还不清啊;如果你的生活决定权不在你手里,你更没资格说‘不’,你的生活都捏在人家手里,人家才有资格说‘不’。所以,你一定明白,只有你不欠别人的情,不欠别人的钱,不靠别人生活,你才有底气说‘不’。”

那次的话,对我影响很大。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遇到不喜欢、不情愿的事,所有人都知道,要想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那就得学会拒绝。可是,很多人却忽略了一点,说“不”其实很容易,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说“不”背后需要具备的条件,才是真正不容易的事。

当一个女人,住的房子不是自己买的,家务不是自己做的,孩子不是自己带的,处处要依靠别人生活,你怎么对那个人说不?就算对方真的接受你的拒绝,果断搬走了,家务没人做了,家里乱成一团糟,你有心无力,孩子扔还给你,你应付不来,你到底是爽了还是懵了呢?

以前有个朋友,父母早逝,生孩子时婆婆过来照顾她,孩子出生后,也是婆婆带的,但老人和年轻人有很多地方不一样,朋友就很不满意。她婆婆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不等她说,人家就自己收拾东西回家去了。

朋友没开心两天,发现饭没人做,孩子没人接,夫妻俩为家务如何分配,孩子如何带,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不得不买了礼品,赔上笑脸,恭恭敬敬地把婆婆请了回来。这一回合输了之后,从此家里就是婆婆做主了。

她经常哭丧着脸问我该怎么夺回主动权?我的回答永远只有两个字:赚钱!

前段时间,一位好朋友生下了双胞胎。我们过去祝贺,聊天时自然问起两个孩子如何抚养的问题。

她笑着说月子里有月嫂,出了月子还有保姆,但父母看多了保姆虐待孩子的新闻,坚持要过来帮她照顾孩子,就算具体的活不干,有个自家人在,总归放心一些。

她想了想答应了父母的要求。

我沉思了一下,问她考虑清楚了吗?因为,我实在见过太多父母搬过来后,家庭矛盾剧增的婚姻。

她拍拍我的手,示意我别担心,告诉我这一点她早就考虑过无数次了,虽然现在不和父母同住,但他们迟早有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子女照顾的一天,为了这一天,她早就做了无数准备。

我这朋友很帅地做出一个决定:买下了自己小区的另一套房子供父母居住,又给父母请了保姆,如此一来,既能相互照应,又能保证自己的独立空间。

但是,为了这一天,她放弃了悠闲体面的公务员编制,而是选择创业,在一个性别观念很重的社会里,女孩子创业的难度要远远高于男性。她曾经三天三夜只睡了两小时,只为抓紧时间做出计划书,也曾边打吊针边看资料,至于烈日下东奔西走,寒风中紧赶慢赶,更是家常便饭。

这所有所有的努力,只位换取一份自己满意的婚姻和生活。

我动情地拥抱她:你值得现在所有的圆满,我要向你学习。

经常会有人问我:其实你家条件挺好的呀,你何必这么努力,这么辛苦呢?

我们都知道,努力确实很辛苦,面对好玩的事,你得学会自律,面对人性中的惰性,你得学会克服。很多人都输给了自己的惰性,浑浑噩噩地生活,变成面目模糊,眼中迷茫的人。可是他们的人生真的就轻松吗?不,事实上努力奋斗很累,不努力的人生其实更累。

不努力的时候,确实很安逸,可是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你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你只有被动的接受。

当你面对不喜欢的上司和同事时,你虽不满,却只能隐忍,因为你害怕辞职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当你遇到婚姻中的一地鸡毛时,你只能抱怨,因为除了抱怨,你实在无力解决这些问题;当你遇到各种闹心时,你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因为你们相互渗透、互为依赖,早已无法剥离。

我们婚前努力,是希望我们的爱情永远不必去将就面包;

我们婚后努力,是为了当有一天,爱情婚姻不如意时,还有足够的选择余地,虽然我们内心无比希望这一天永远都不必遇上;

我们中年努力,是为了将来亲人老了,我们能够在负起该负的责任时,依然有能力过我们想过的生活。

努力奋斗励志的文章 篇5

作者:莫晚心

五年前,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坐在12层办公楼的休息室里喝水,身边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同事过来小憩,聊的话题无外乎工作上的烦心事。

同事A:我告诉你啊,今天早晨刚上班,我就遇到了个傻蛋客户,他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了好几遍,可是他还在一个劲的重复问这同一个问题,他难道是聋子吗?是弱智吗?他就是故意的好吗!气的我到现在还在消化不良。

同事B:别提了,我上午遇到个升级版的骚扰,客户说他的卡被他家藏獒吃了问我咋办,我正规流程回答,可他说他在野营没法补卡,又舍不得把藏獒宰了,万一宰了卡已经被消化掉怎么办,怎么办?我比他更想知道该怎么办!墨迹了快20分钟啊!烦的我快把鼠标摔烂了!

同事C:今天上午骚扰客户好像特别多,我们组目前为止已经出了12个不满意,通话均长也没拉下来,这次出游活动我们组别指望了,唉……

我放下水杯,抄起公文包逃也似的出了休息室,我快要被她们吵死了!我想。我开始烦躁的想接下来我要怎么上班呢?今天是周五,肯定又有一些人为了庆祝接下来短暂的周末而疯狂的“骚扰”我们,以表达他们的兴奋之情,比起其他时候此时他们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和你耗着!

忘了说,当时我是一名移动公司客服工作者。你打10086按0号键接入,有可能就是我接听的(限山东的朋友)。

作为一名称职的客服人员,本着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的原则,就算客户骂的你狗血淋头,你都要专业镇定的微笑回复,哪怕你此时已泪流满面,已泣不成声,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在这种压力山大的工作情绪下不产生抱怨才怪呢!

那个时候的我,好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整天活在抱怨里而不自知。早晨起来我可能会抱怨天气不好,白天被来自工作和周围同事的抱怨波及,简直就像经历一场瘟疫一样,每次都被腐蚀的连渣渣都不剩,睡觉前还会经常因为琐事给朋友打电话抱怨一番以寻得一丝丝的慰藉。

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就像当时的我一样。说来也好笑,那个时候我一边告诉别人我是一个多么乐观的人,一边对生活里处处充满抱怨。一直到后来几年我换了几份工作,才发现一个事实: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身处什么位置,只要你与他人相处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就会引发我们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抱怨。比如有人抱怨老板不好相处,有人抱怨工作不顺心,有人抱怨丈夫自私,有人抱怨同事小气,有人抱怨员工不作为,有人抱怨考试没考好……

然而抱怨有用吗?后来我发现,没用,情况甚至变得更糟糕。事情没解决不说,还让别人看了热闹,影响了其他人。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给自己一直寻找各种不作为的理由,整天处在消极的情绪里,不去实质性解决问题,甚至会因此缺了情趣,丢了工作,把自己陷在一个低沉的情绪里,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却得不到想要的。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美好了!

两年前偶然的一个机会,我读了威尔·鲍恩著作的全球畅销书《不抱怨的世界》系列,我才重获新生。从书中得到的爱和喜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这本让我受益终生的书彻底改变了我。最近又翻开重新读了一遍,仍觉得满满的正能量,我把我认为一些对大家有用的用比较好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帮到一直在抱怨的你。

抱怨是一种负能量的体现。抱怨会扭曲、削弱,有时甚至会破坏那些对我们幸福安宁至关重要的关系。很多人认为自己是积极乐观的,可事实并非如此。人们觉得自己已经努力朝好的方面想了,可实际上,大多数人依旧悲观沮丧,他们不断地抱怨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消极思考的倾向,最终导致各种令人不快的关系。

下面我们先做个测试热热身:一位商人入住一家酒店,白天出去忙着见客户,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洗刷完毕躺到床上准备睡觉,可是房间窗户上方看不见的地方一直“吱呀吱呀”的响,可能是排风扇坏掉了,这样导致他无法休息,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里,我把自己想象成那位商人之后,我的脑海里顿时出现了一个炸毛的披头散发的女人正烦躁的在房里走来走去打电话:“是的,你知道我有多倒霉吗?窗户一直响,我怎么睡觉?什么?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鬼东西!真是烦透了!……”我可能会给很多人打电话,向每个人诉说我多么倒霉,抱怨完实在困得受不了了捂上被子睡去。或者实在睡不着,我会穿上衣服跑到酒店前台愤怒的指责一番:“你们这是什么酒店,为什么会有噪音,这样叫我怎么睡觉!你去听听看……”作为一名正常的前台,如果他够专业,可能不会当面反驳你的大声抱怨,虽不知你为什么这么说但心里肯定对你打了个大大的叉号,别指望他愿意给你实质性的解决问题。

书中的作者是这么做的:他听到声音后来到酒店前台说道:“您可能不知道,不过我房间里一直有个声音导致我无法休息。”语气里并没有一点抱怨,只做了简单的陈述。前台工作人员几分钟后便告诉作者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另外一间更好的空套房,即刻可以搬过去。也就是说,问题只用了几分钟就解决了,作者在更好的房间里可以好好休息了。

卓越的人,都不抱怨。你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1.一切改变,由你开始。

我们同他人的关系,都是建立在自己对别人的描述和再现基础之上的。你所说的话,只对你自己或是同意你观点的人起作用。要想改变一个人,首先,你得改变自己对他的看法——这是改变别人的唯一途径。

闺蜜打电话告诉我她和丈夫之间有些问题,我建议她做些改变来改善他们的夫妻关系。她很气愤的说道:“为什么我要去改变呢?那我丈夫呢?他那些行为就由他去吗?应该他去改变才对吧?!”我明确表示:“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善夫妻关系,就必须做些努力,与其浪费时间去抱怨,坚持认为别人毫不领情,白费力气却改善不了关系,不如你试着改变对他的成见,试试看。”

过了些日子,闺蜜打电话告诉我,他们已经相处的越来越愉悦。

你对别人的态度,最终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而你,应当勇于成为那个改变的人。你必须成为愿意改变的人。

2.正向评价。

文章开头我的同事A在抱怨客户一直重复问她同一个问题,这让她很恼火,她一旦认为这个客户是个“骚扰”,是故意的,立马会在头脑中存储这一想法,然后会一次又一次地向自己强调那些“骚扰”的证据。之后在每一次与这个客户的互动中,她都会带着这种想法与他交流,而客户能觉察到她的不友善情绪,便真的变成“骚扰”,甚至更糟,比如,给她回复个非常不满意!

然而事实可能是这位客户年纪较大,真的没有理解这位同事的话所以再次发问。就像之前那个测试,作者没有抱怨而是直接陈述给前台这个事实,可能前台工作人员之前也并不知道那个排风扇坏掉了。

因此,正向评价,可避免很多不愉快的关系。

3.开心或愤怒,精彩二选一。

无论你做什么,总会有人认为你做错了。当别人对你不满,开始向你抱怨时,你可以自己对自己说一句:那只不过是对方一时忘记你的优点只看到了自己不好的一面罢了,是对方的问题,然后你再次问自己,那些愤恨和不满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如果以牙还牙又有何好处?在疼痛依旧深刻的时候,问自己,是哪些经历让你成长,为你指明了方向。然后开始学会感恩,去感谢那些伤痛。

一开始你的思维可能会拒绝这样做。宽恕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它却能让你在关系中寻找到快乐和成功。而憎恨别人,就好像为了赶走一只老鼠而把自己的房子烧掉一样。

请学会忘掉伤痛,重新上路。

4.不要因为现实争辩,你有你的“现实”,别人有别人的“现实”。

“你告诉我电影几点开始?”“六点半啊。”

“你告诉我六点!我早早的就来了!”

“没有,我告诉你的是六点半。”

“你没有!”“我有!”

我们的生活因为类似的争吵产生了太多没完没了的争吵抱怨。其实,到底是一方说错了还是另一方听错了已经不重要了,接下来的争论毫无意义。只要一方有点幽默感:“不管是我说错了还是你听错了,我们都会在六点半看电影。”关系马上就缓和了。

宽恕他人的冒犯,热爱自己的世界,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世界和现实。当你跟别人意见不和时,问你自己:“我们怎样才能以一种和谐一致的方式相处下去?”让这句话成为你的箴言,并在头脑里不断重复它。

5.您可能不知道……

“您可能不知道……”这是个很神奇的句子。当你准备向别人陈述不满时,它能让你的评价听起来不针对任何一个人,有了这句话,说明你对这件事充分理解,知道别人不是为了让你烦恼才这样做的。

如果你正试图消除与他人之间的隔阂,那么一定要十分注重语言的作用和影响。

直接而且只和能解决问题的人谈话,可以为你提供一条不用抱怨就能实现目的的捷径。

6.发泄愤怒不会让怒气有所减少。

一些人认为,愤怒的人通过捶枕头或摔东西来发泄情绪有助于释放压力,不过有些人不予认同,他们认为这样可能会起反作用:当人们试图以抱怨来释放情感,把自己的愤怒告诉他人时,结果常常愤怒未缓解,问题反而变得更顽固、更持久。倾听者听完抱怨后,常常为了附和抱怨者的意思,加上自己的评论,这些评论又会增加抱怨者的愤怒。形成“不满︎抱怨”的恶性循环。

7.别总把抱怨当做人身攻击

“你又把袜子扔到地上了!”

“你又埋怨我!”

“你这样不对,重新做一遍!”

研究者发现,对他人行为举止的抱怨在所有抱怨中占到72%,而尽管绝大多数抱怨的是别人的行为,听到抱怨的人却很容易把此抱怨当做人身攻击,他们认为这简直是在贬低自己。

所以,如果有人对你抱怨,切勿条件反射的认为是对你的人身攻击,他极有可能只是评论你的某个行为。

以下是引起抱怨的几种特定原因:

1.渴望得到关注

“嘿,今天这雨还能停吗?都下了两天了!”你刚出门遇到邻居,这么说道。

“老兄,巨人队昨晚都把咱们这搞臭了吧?”两个陌生人同乘一部电梯,其中一人说道。

我们很多人都已习惯了用消极的陈述展开一段对话,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我们抱怨工作、抱怨孩子的行为、抱怨天气、政治……总之,有那么多东西可以抱怨,可以作为开场白,可以发起聊天,这简直成了吸引别人关注的默认模式,不管我们说什么,想要传递的真正信息是:“嘿,快来注意我呀!”

2.推卸责任

某员工接到任务正在商场楼外张贴公司海报,经理走过来想看看进度,员工此时过来汇报:“经理,真的是风太大了!怎么起这么大的风呢!”然后指了指身后不算稳当的海报。如果这时经理问员工:你打算如何改善这个情况?员工就可能会有些不知所措:做什么呢?我不是已经做了吗?我把问题告诉你了啊,这个问题是你的了!

人们之所以抱怨,就是为了把自己从某种责任中解脱出来。这些抱怨似乎是在告诉别人“这不是我的工作,我没有错,我不负责任。”

3.引人艳羡

抱怨:“我的新老板一点也不称职。”

潜台词:“我比他有能力多了。”

抱怨:“你老是用很长时间才能准备好。”

潜台词:“我很有效率,很守时。”

抱怨:“你真蠢。”

潜台词:“我很机灵。”

人们为了让别人羡慕自己,就会开始抱怨。你或许正消极的讨论着某个人,可你真正想说的就是自己比他强,你希望别人能够注意并欣赏你的这种优越性。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你就是这样做了,也许是因为你心中的不安全感,通过这种“抱怨着的自夸”想告诉别人:“请告诉我,我很好吧,因为现在或目前这个阶段,我感觉糟透了。”

4.操纵别人

某经理在会议上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方案,但是会议上总有那么几个人表现出很困扰的样子,而且,他们的抱怨声越来越大。一开始经理听到后很关注,担心这几个人说的事他没有考虑到。可是后来他发现,这几个人并不是直接跟他讲,而是他们自己相互抱怨。

其实,抱怨的这几个人明白,他们通过抱怨虽不能改变行进轨迹,却可以让不作为合理化,他们想努力挽回面子,没有什么比留住面子更要紧的了。然而,周围的人就需要警惕这种抱怨,不要轻易的顺从了抱怨者,他只是想利用抱怨来操纵你站在他那一边,和他统一战线。

5.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糟透了……邻居家的狗整晚都在叫,结果我一觉睡过了头,急急忙忙起床,可是刷牙时一不小心,牙膏沾到了领口!我又去换了件白衬衣,可发现它满是褶皱……”说话者越说声调越高,没完没了。

这也许就是你的员工迟到了,在不停的向你抱怨时的情形。他描述夸张,讽刺自己的手忙脚乱,言下之意是说:“别指望我今天还能高高兴兴,工作富有成效!”

以下是针对这五种抱怨的解剖和对应的处理方法。

1.著名作家乔·维塔尔在知道了人们喜欢用抱怨开始一段联系的倾向后,就设计出了一种“破冰”的全新战略:赞美。

遇到你的邻居,不必再抱怨天气,你可以试着赞美她:“呀,你的裙子真漂亮!”这比费时费力的抱怨不是好很多吗?

不管什么时候,赞美别人都不会错。

2.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威廉·亚瑟·沃德写道:悲观者埋怨刮风;乐观者静候风变;现实者调整风帆。我们要对关系的过程负责,而抱怨改变不了什么,你的责任仍然在那里。

共勉一句话: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刻尽力做,下一刻容易做。

3.如果有人用抱怨达到吹嘘的目的,去听听他在批评或抨击什么,说不定他正是这方面不太自信,才会去抱怨。比如,你哪个朋友对别人的衣着发表了一番恶意评价,你就得思考一下,是不是他觉得自己穿的不够好看呢?这时,你要试着赞美他,让他自信一点。

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时,请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在用这些抱怨来抬高自己?是不是在向别人暗示你更聪明、更有效率、更友好、更会打扮……如果真是这样,就说明你在这方面感到自卑了。

4.要警惕抱怨,它们常被人利用来操纵你或其他人。在人际关系中,别让自己为他人的抱怨所左右,而轻易的顺从了他人,应当了解真相,自己做决定。

5.有句话肯定是对的,最会抱怨的员工也是工作效率最低的员工。因为欠佳的表现而找借口一直抱怨,你永远得不到持续好评。

回到文章开头我讲的三位同事的抱怨问题上,你会发现,她们的抱怨同时包含了推卸责任(出了不满意那是因为骚扰多),操纵别人(这些骚扰多么让人气愤,你们也是这么觉得吧?),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因为骚扰多,所以成绩不好,所以活动会失败)。

请丢掉你的励志书,试着先学会不抱怨吧。

不抱怨需要勇气。当你发现你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自己不抱怨,那么请保持一颗爱心——爱能治愈一切。

我相信:当有一天你能真正做到不再抱怨,你的内心一定充满了爱和力量,那时你已成为一块真正的璞玉,不需修饰自能耀眼夺目!

努力奋斗励志的文章:春光正好,你想红没错

作者:李筱懿

曾经有档节目准备邀请我做心理老师,先发来一段被点评人的VCR。VCR的主角是一个在横店做演员的女孩,和身边绝大多数普通姑娘一样,不美不高不白不瘦,她独自漂泊多年,抱有一腔明星梦,在各种各样的影视剧里跑龙套,从20岁跑到29岁,有一点积蓄,和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独来独往自得其乐,只是没有男朋友,作为一个大龄女青年而被父母唠叨,所以,上节目找男友。

她娓娓叙述着自己的经历,思路清晰,谈吐良好,编导问她最大的梦想是什么。这时,她才流露出难得有些情绪起伏的样子,双手交叉,紧紧互握了一下,很真诚地看着镜头,略微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我想红。‌‌”

VCR到这儿就结束了。

很显然,是故意到这儿结束的。

以致于视角是并不特别友好的俯视。

编导打来电话:‌‌“老师,你觉得这个人物的标签是什么?能不能设定成普通姑娘距离明星梦有多远,甚至为此蹉跎多年找不到男友?提醒女孩们过得现实一点,然后现场你再做一些解读,问她一些相对尖锐的问题。‌‌”

我听完后很老实地说:‌‌“我不喜欢这个预设的立场。‌‌”

是的,我不太喜欢这段带着自以为是的精英视角有点嘲讽小人物的努力的VCR,即便我知道这个点会满足不少人窥探他人生活,或者在对比中找到心理充实感的愿望而提升收视率。

我不喜欢故意让一个没有任何错失的女孩在大庭广众下出丑,用所谓的专业审视她的欠缺,围观她的紧张和不知所措,让她在思维混乱中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再断章取义成所谓的‌‌“爆点‌‌”,当了20xx年媒体人,我了解‌‌“炒作‌‌”的方式和威力,但是,正因如此,才更尊重一个人原本的面貌和真实的心愿。

我对编导说:‌‌“你是否觉得这个设定太武断?如果她长得像范冰冰一样美,或者很有钱,我们预设的角度又不同了吧?因为她是个普通人,即便她在自己的基础上尽力,即便她的愿望有点不切实际,我们就要选择否定和嘲笑的眼光吗?‌‌”

编导小声地说:‌‌“可是,她怎么可能红?‌‌”

我客气地结束谈话没有再争论,知道又遇上了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资源歧视‌‌”——因为人微,所以言轻;因为人丑,所以作怪。

对美貌、财富、学识等资源的拥有者怀有盲目的崇拜、敬意和宽容,对芸芸众多的所谓‌‌“小人物‌‌”却缺乏起码的尊重和同理心。

是的,即便她不能红,做做有关红的无伤大雅的梦有什么不行?为什么要招来哂笑呢?小个子的拿破仑当年也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假如他没有当上元帅,这肯定不是名言和励志故事而是笑话,他确实是千千万万想当元帅的普通士兵中的幸运者,可是,如果没有这千千万万庞大的基数,他成功的概率也会降低吧?最可怕的不是怀有微渺的奢望,而是连一点向好的心都没有,心甘情愿活成一滩稀软的泥;或者,只有空想,没有行动,躺着做白日梦。

现实有点冷,普通人需要个念想取暖,他们不是不明白梦想到现实的距离,只是自我调节生活的角度。

前几天实习编辑请我看电影,旁边一对普通中年男女,样貌寻常穿着平凡,俩人看电影的时候一直紧紧握着对方的手,还常常会心相视而笑,电影散场,他们手挽着手亲昵离开。

编辑望着他们的背影,语气轻蔑地说:‌‌“老年人都是这样谈恋爱的吗?‌‌”

我瞥了眼她年轻饱满的脸,认真回答:‌‌“如果你面前走过的是84岁的默多克和他59岁的新太太,或者48岁的邓文迪和她31岁的小鲜肉男友,恐怕你就不这样想了吧?等你到了中年,就明白不是所有的爱情都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绣,更不是只有好看和有钱的人才有爱情的自由和权利,生活不是偶像剧,宋仲基和宋慧乔都是用来满足普通人爱情梦的。‌‌”

这么多年,《简爱》的那段台词依旧经典: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于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爱情、努力和争取,即便这样的扑腾就像不起眼的河流里一朵微弱的水花,也不应该被轻视。

而我们欠缺的,恰恰是给普通人足够的尊重,我们的眼光、角度和精神,都有点势利。

一直到现在,我都特别喜欢一个段子:

将军遇到下士,骄傲地说:‌‌“汤姆,如果不是因为你爱喝酒,估计现在已经是上士了。‌‌”

下士敬了个礼,同样骄傲地回答:‌‌“亲爱的将军,每当我喝完酒就觉得自己已经是将军了。‌‌”

每次想起这个段子,我都在心底哈哈哈,我喜欢‌‌“汤姆‌‌”,因为他充满了小人物的智慧,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满足,未必堂皇高远,却乐天知足。

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只不过是这个苍茫世界上的‌‌“小人物‌‌”。

我谢绝了那期节目。

在心底,我尊重每个普通人微小的努力,和希望改变自己的热望,哪怕那有点与众不同。

另外,我还特别想对那个女孩说:

春光正好,你想红没错。

努力奋斗励志的文章:哪有那么多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作者:左小侠

写网文的麦子姑娘和我抱怨:“如果我也能千字二百的话,那我一天绝对能码两万字。”

麦子的抱怨让我想到了在很早之前关注过的一个小主播。只有两千的粉丝,每天要直播八个小时,要打赏,要关注,生病了,来例假,从没有断播的时候。不到一年的时间,她的粉丝涨到了七十万。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心理。看起来很努力,却没有大进步;艳羡牛人月入百万,又可怜自己不得赏识;自己一狠心,一咬牙,但凡拼命了一点,马上就又会心疼自己,委屈到掉眼泪。仔细想一想,你看起来的努力都不及牛人的日常。你一天能码两万字,你早晚会千字二百。

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存在的不劳而获心理,承认吧,你就是想成功又不想努力。

后来我和麦子姑娘沟通了这件事,麦子姑娘有所启发。半年后的麦子姑娘已由日更5000变成了日更一万,千字二十涨到了千字八十。麦子的书时常出现在各大销售榜单上。

年底,麦子从作家年会回来,我去接她。麦子坐在车后面拿出笔记本开始码字。我问麦子:“这么努力,这是要成神了吗?”麦子说:“我还差得远呢,那些大神们可比我努力多了。”

以前,总是觉得自己是匹黑马,只是没有遇到伯乐。发表过几篇文章就觉得自己小有名气,写过两个故事,就认为可以卖字为生。当我投稿十连退,故事没人理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什么都不是,只是自大。多年以后再回想,我是伯乐,我也不会喜欢这匹马。你还一无所有的时候,你至少应该有一颗踏实努力的心。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比你厉害的人比你还要努力,那些天赋过人的天才们,他们其实一直在低头学习。

世界是公平的。你订好闹钟,你又点了十分钟后提醒;你去自习室学习,又掏出了充好电的手机;你在图书馆借了几本书,两周后又原封不动的还回去;你要考英语四级,一套真题没做完就又去追美剧;你让自己看起来很忙碌,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做;发誓要好好学习,你却没有静下心来看书,而在忙着发朋友圈,告诉大家你在努力。所以你还是老时间起床,所以你四级几次没过,所以你在自习室玩了一下午手机,所以你朋友圈有赞有鼓励,你还是没有成绩。

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张导,做网剧,喜欢和我们聊一些电影的前景,和一些大师的作品。

每每讲到当下的某部电影导演和他是同一时期的同行时,总不忘感叹两句,别人的运气太好,自己就遇不到大方的投资方。

这些年,他拍过几个宣传片,接过几个小网剧。想做一些像样的网络大电影,不是缺剧本,就是没投资。

我问他:“那你这么久都在忙些什么?”

他想了想,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其实,他只是在忙着见编剧谈剧本,忙着找老板拉投资。从没有停下来认认真真的做部电影,想一想自己是差在了哪里。

好不容易想认真做个电影了,坚持了没两天,就又想质量什么的都不要紧,先把钱赚了再说。

别人在努力的时候,你在发呆。别人有成就了,你又怪自己运气不好。哪有那么多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把闹钟订好,把手机关掉,把真题摞成册,写不完就不吃饭。在火车上,也要摆好笔记本写一篇稿。不要在别人玩的时候就想劝自己,歇一会吧,大家都在玩,他在背后努力的时候,你又看不到。你要知道,你在努力的时候还有人比你更努力,你感觉自己很辛苦的时候,他们也还在咬牙学习。从来都是天助自助者,你那些努力的时光,是不是也要看心情,看天气?

工作奋斗励志的简短文章 篇6

工作奋斗励志的简短文章:关系好也成升职障碍?

几乎没有人不为处理人际关系而头痛,中国人擅长“窝里斗”的“劣根性”是无庸讳言的。人际关系成了现实的生产力,成了一些人升官发财的捷径。但是,最近听到我的几位同学的升职喜讯时,我却有点糊涂了:因为这几位同学并不是那种长袖善舞的交际家,除了任劳任怨地工作外,可以说并无过人之处,与那些把领导“哄”得眉开眼笑的同学们相比,他们并不被自己的同学或同事看成是“当官”的料,其人际关系处理得并不好,其中还有一位是在再三拒绝领导的越级提拔后才担当校长职务的,谁知一上任就大放异彩。

关系不好也能得到提拔吗?一位姓任的经理在他的经验著述中作了这样一个解释:当他舍弃威信较高的苟某而提拔了威信不高的李某时,不少职员认为他不顺应民情,而他则笑着说:“这个问题你们提得好,苟某有时确比李某做得好,比李某的人际关系也好多了,但不如李某的办事能力强和原则性强。如李某的女朋友想让他作证多报销100元的出差费,他不仅不作证,而且还不准女朋友找别人作证,宁愿得罪女朋友也不说假话。有一次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如期收回款项,他便背着领导和同事,几百里乘车回到家中,凑齐款项如期交了上来。而苟某热衷于交情,完不成任务总有一些看似圆满的借口,找客观理由,往别人身上推。这说明李某就像一只烂沿桶,表面难看,其它部分则完好无缺,能盛将近一桶水,而苟某则如一只烂底桶,表面好看,实际上无法盛水。”员工们心悦诚服地说:“你重视的是桶底,这是关键部分,是问题的实质,而我们只看到了非关键性的桶沿。”

最近播出的《雍正皇朝》也颇发人深省,康熙为什么传位于四阿哥而不是八阿哥呢?按理说八阿哥八面玲珑,精明干练,在朝野上下深得众望,皇子中附从者也甚众,而康熙大帝却认为善长拉关系者必不能根除其晚年因精力不济而留下的种种积弊,故出人意料地提拔了一向敢作敢当,不怕得罪人的四皇子。雍正担负着种种恶名,励精图治,痛下杀手涮新吏治,出色地完成了康熙的遗愿。

搞好关系是重要的,但为了工作也不能怕得罪人,如果本末倒置的话,即使在群众中有个好印象,也不能得到领导的真正重用。除了少数私心很重的领导外,绝大多数领导在用人时是一切从工作出发的,因为企业毕竟不是交友俱乐部。

工作奋斗励志的简短文章:没有永久的搭档

要探寻一对搭档如何做才能永远亲密无间,就如同探寻一对夫妻如何做才能永远幸福美满一样困难。《BOSS》杂志在描写莱顿公司两位已经合作了30年的亲密搭档时,用的标题是“上坡比赛的竞争者”。这对搭档,维尔·金是公司的CEO,迪特·亚当斯是CFO,兼任公司副总裁。从个人层面上而言,成为搭档的双方,在才智方面有时候几乎相当,而最后在职位上,就如同在婚姻关系中一样,却必然略有高低。到了这种时候,其中一方必然要有相当的宽容和忍让,这种关系才能继续下去。迪特在采访中说,每次两人有异议的时候,如果实在争执不下,到了当天结束的时候,由维尔做主,因为他是CEO,他有最后决定权。

“人们都希望找到一个完美的机制,来保证两个合伙做生意的人能够一直和睦共处下去,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宁向东说。在中国公司的高层管理问题上,宁向东已经做了将近六年的研究。他认为公司高层的搭档关系,核心问题是“收益分配”,关键在于搭档双方事先的约定与实际应该执行的利益分配是否一致。如果一开始双方约定,收益分配五五分成,后来其中一方的贡献更大,就会引发矛盾。因此,搭档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合久必分”。

出现争议的时候,一方面,公司要有良好的争议机制。这就像婚姻中的夫妻双方一样,在一方盛怒的情况下,能够马上出现一个第三方的力量,让另一方及时回避,那就可以避免冲突升级。但是良好的争议机制仅仅是一小方面,更多情况下,公司高层搭档更像一对关起房门吵架的夫妻,主要是两个人之间的谈判和博弈。在这个过程中,理性和妥协是非常重要的两点。

“为什么有时候很想离婚的一对夫妻最后还是没离婚?因为他们如果有了孩子,就会为孩子着想。”宁向东说,“所以,在搭档问题上,企业本身就好比是一个孩子。如果两个人都得这个孩子非常重要,那么就不会轻易散伙。”

工作奋斗励志的简短文章:当上司需要被说服时

有时候,上司应该成为被说服的对象。比如,由于种种原因,上司产生偏见,作出错误决断时,作为有责任心的下级对他们的提醒和说服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既是对上司的爱护,又是对工作尽职尽责的表现,值得提倡。

对于部属来说,发现上司的问题,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敢不敢当面提出。通常情况下,人们存在一种消极防卫心理,即担心多嘴多舌触犯上司,会招致打击报复,故而对上司的问题佯装不见,听之任之,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其实,这种明哲保身、三缄其口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是不负责任的,应该抛弃它。一切称职的部属都应出于公心,多一点大无畏精神,敢于对上司的问题给以同志式的说服,哪怕上司一时想不通、不理解,甚至打击报复、给小鞋穿,也在所不惜。更何况,上司并不都主观固执,独断专行,绝大多数还是愿意倾听下属意见,希望把工作做好的。因此,要想说服上司,首先需要有一点勇气。

当然,由于彼此地位、职务的差异及隶属关系的制约,部属说服上司必然不同于说服下级或同事。他们只有善于把握上下级关系的特殊性,采取得体的口气、恰当的方式和技巧,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要“坐到一条板凳上”说话

一般说来,上司最讨厌部属站在对立面上挑剔、教训、指正自己。所以,要想说服上司改变主意,就要注意自己的立足点。要从关心、爱护的立场出发,在思想感情上向他们靠拢,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能理解你的诚意和善意,从内心感到你是和他“坐在一条板凳上”同舟共济的。这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就为你的说服铺平了道路,你的说服也就变得更易于被接受了。比如,1948年冬,我军平当真战役,为保护历史名城北平,我党敦促傅作义将军举行和谈,但他顾虑重重,拿不定主意。他手下的少将参议刘厚同老先生受我地下党员杜任之之托,出面说服傅作义。他语重心长为傅先生的前途着想,劝道:“宜生,是当机立断的时候了,要顺应人心,和平谈判。万万不可自我毁灭,万万不可。”他还针对傅作义怕被人看成是叛逆的顾虑,开导他,给他讲了商汤放桀、武王伐纣的故事,说:“汤与武王是桀、纣的重臣,后人不但不称汤与武王是叛逆,反而赞美他们。忠,应该忠于人民,而非忠于一人。目前国事败成这个样子,人民流离失所,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希望和平,如果你能顺应人心,倡导和平,天下人会箪食壶浆来欢迎你,谁还会说你是叛逆?”刘老先生这样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以情开路,以理攻心,使傅作义终于答应和谈。

对于说服的企图不应太直露,也不宜对他们正面讲大道理。有效的方法是针对具体问题,多陈述事实材料和自己的看法,让事实出来说话。只要摆出令人信服的确凿事实,上司便据此做出新的判断,并改变原有看法。比如某部五连协助地方电视台拍摄一部电视片,因时间紧,这天中午加班拍摄。五连赶到现场时团长发现少几件道具,不能折大场面,有些恼火,立即当着全连的面批评连长工作粗拉,影响拍摄。连长辩解了几句,团长更火了,说他目无领导,令他写检查,还要给处分。随行的丁参谋感到团长这样处理有些不妥,而且部队也有意见。当天下午找团长反映情况,但团长坚持自己的意见。丁参谋在指出连长不该当面顶撞之后,解释说:“我了解了一下情况,五连道具没带全,是因为布置道具的小李没交待清楚,责任不在他们。后来导演又临时作了镜头调整,并未影响拍摄。再说当着连长的部下狠批连长,你叫他以后怎么带兵?”丁参谋到这儿,团长沉思起来。当天晚上,团长对丁参谋说:“你说得对,我今天是有些不冷静,走,一块到五连去。”他面对全连长作了自我批评,连长很受感动,也检讨了自己的问题。这个事例说明,陈述事实具有很强的征服力,能收到明显的说服效果。

二、要顾及上司的“面子”

说服上司还应注意维护其尊严,切忌使用指责态度,使他们当众丢丑、难堪。与此同时还应把握分寸,适可而止,不要逼他们当场表态、认错,也不宜和他们进行辩论,若把上司驳得张口结舌才“鸣金收兵”,自以为得计,其实很蠢。因为这样说服非但不能改变其立场、观点,而且会因其自尊心受到挑战,而变得固执起来,使说服归于失败。因此把握说服的分寸感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只要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对方就会定夺,并以自认为恰当的方式予以接受。比如,1954年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开幕前,张治中听说毛泽东主席不准备在会讲话,便给毛泽东提建议,说服他讲话:这次人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人民代表大会,你是,开幕进是主持人,怎能不讲话?过了两天,毛泽东对张治中说:“就只你一个人希望我讲话。”张治中进一步说服他,并指出不是他一个人,是全体代表、全国人民都希望听到主席的讲话。毛泽东是不大同意讲话。但是到正式开大会时,毛泽东主席却讲话了,且讲得很全面、很有力量,受到热烈欢迎。会议会议休息时,毛泽东对张治中说:“你胜利了。本来不准备讲话,只因开幕式我是主持人,不能不说几句话,谁知一拿起笔来越写越多,就成了一篇讲话了。”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下属要相信领导,对于正确的意见、建议,他们会给以充分的考虑的。不过,下属不要企图“立竿见影”,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他们会权衡利弊,得出正确结论,这时,你的说服也就见效了。

三、要选准时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心境不同,对否定性意见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对上司的说服不能不考虑到这一心理因素。要善于选择他们心境最佳的时机,比如,他们遇到高兴事,心情愉快时;一项工作完满结束时;取得成绩,受到表扬时……此刻,上司易于听进不同意见,哪怕较尖锐的意见,也易于笑纳。相反,当他们心情郁闷、工作繁忙、情绪急躁时,最好不要进言;而在其他时候进言成功率就很高。

关于奋斗的励志文章 篇7

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现状

目前在高等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担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 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 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 在大学开设思想教育课程是必要的。

但是通过对各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走访调查,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在某些大学中, 往往一到了思想政治课就是诸多学生的“睡觉课”、“小说课”。但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 对于生命关怀教育、人格教育、自我意识教育较少, 通过传统课堂上的学习, 学生很难将学习的内容真正的消化吸收, 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学理念, 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 能否有一种新思想教育模式可以填补传统思想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呢?

二、励志类培训简介

励志的“励”是指激励、鼓励、勉励之意;“志”有志气、志向、意志之意, 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要求做成某事的气概, 表达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愿和决心, 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励志”意为振作精神, 奋发志气,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去实现远大目标。

励志培训主要通过讲授、讨论、案例、模拟角色、对抗辩论、专题讨论、参观学习、现场学习等有效结合的立体培训方式, 实施知识、能力、技巧全方位提升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方式, 直接、易于理解、有激情、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 往往形成一种轰动的效果。

在我国, 适合市场经济的励志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青年教育方面, 活跃在企业培训市场上的主要有陈安之、李践、李强、林伟贤等。在青年学生教育方面, 北京新东方做了有益的尝试, 其励志教育已经成为新东方学校的核心价值和品牌特色。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学习的课堂上使学生热血沸腾, 让学生们从心底有一种动力为美好的未来奋斗。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对青年的励志教育, 近20年来, 风靡全球的成功学教育就是一个例证。出现了包括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等成功学传播大师。全世界千百万人, 在他们的激励下,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对于大学生来说, 这样的教育效果更是明显, 这是由其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他们希望正确认识社会, 但又缺乏辩证思考的能力。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 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但是, 他们不太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民情, 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 容易出现心理困惑, 产生不满情绪。

2他们追求理想, 但动机趋向功利化。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 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上, 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想的实现途径上, 更注重个人的奋斗。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 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等问题上, 他们往往选择后者。

3他们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 但缺乏辨识能力。这个年龄段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 思想活跃, 反应敏捷, 善于独立思考, 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他们毕竟缺乏社会实践, 思想易脱离实际, 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往往不分是非, 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 缺乏分辨能力。

4他们的自我设计愿望强烈, 但自我评价片面。升入大学以后, 他们的许多苦恼和相互间的争论, 都常常围绕自己到底能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是, 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过高或过低估计自我, 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距离较大。

5他们要求独立, 但又存在依赖心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导向的弊端, 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 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时, 他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家, 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

三、将励志类培训同传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

在传统的思想教育教学中, 由于诸多的局限, 使得在教学方法整个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显得单一, 不容易激发出学生的激情和共振。而由于学生的心理特质, 励志培训可以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热情, 给与其直接的引导, 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 目前的励志培训基本上是在校外的, 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来约束, 其内容和教学方法往往和授课者个人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 要在校园内开展励志类培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在学校中开展励志类培训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 换句话说, 就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来约束励志类培训的内容。

2要注意培训中所产生的连带效果。在培训中, 由于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实践, 思想易脱离实际, 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在这样的培训中很有可能受到错误的引导。

上一篇:教师实践性知识下一篇:妈妈送我去医院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