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共12篇)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 篇1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
亲爱的家长您好,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此调查表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投入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请依据孩子此时的实际情况完成此卷,谢谢您的合作!
基本信息:班级:姓名:时间:
1、在课堂上,你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吗?□是□不是□无所谓
2、在课堂上,你希望老师批评您吗?□是□不是□无所谓
3、在学校里,你希望得到同学的表扬和肯定吗?□是□不是□无所谓
4、在学校里,你希望同学讨厌您吗?□是□不是□无所谓
5、在学习上,你希望得到家长的表扬和肯定吗?□是□不是□无所谓
6、在学习上,你希望家长批评您吗?□是□不是□无所谓
7、你喜欢上小学吗?□是□不是□不知道
8、你喜欢老师吗?□是□不是□不知道□有些
9、你觉得老师的话说得都有道理吗?□是□不是□不知道□有些
10、你喜欢上课做游戏吗?□是□不是□无所谓
11、你喜欢怎么样的老师?□宽容□严肃□和蔼□其他
12、上学后,你觉得自己能成为班级里哪一类学生?
□受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被老师批评但受同学喜欢的□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的□其他
13、一节课40分钟,你都能坐的牢吗?
□坐不住,累□想去玩□能坚持□自己有兴趣的能坐牢
14、你现在的爱好有哪些?
□做游戏□弹琴画画□看电视□听故事□其他
15、即将步入三年级了,你觉得自己
□紧张□害怕□高兴□期待□其他
16、你喜欢那种类型的作业?
□书写□实践(如测量、购物、设计方案等)□竞赛(跟爸妈比一比)□其他
17、你能自觉主动地完成回家作业吗?
□能□不能□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18、平时您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吗?(此题请家长做)
□关注□只关注兴趣□只关注习惯□有时□未关注
19、您觉得需要关注孩子的那些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此题请家长做)
□听,听老师、听同学;□说,语言表达、上课发言;□读,读题能力;读书习惯;□写,书写格式、姿势;□其他
20、在平时的教育中,成绩、习惯态度、兴趣您最为关注的是哪一样?(此题请家长做)□成绩□习惯态度□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 篇2
一、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既在进行认知性学习, 又在进行情感学习和交流, 学生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学识水平, 而且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和期待。
二、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新任务。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 其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 从而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在语言精练的基础上用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和风格以及丰富的表情来帮助表达情感,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将枯燥、抽象的内容置于有趣的情景当中。
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同时, 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
一、养成每天朗读的习惯
要想学好英语, 首先要把单词读准, 这样才能把句子读准。做朗读训练是为了在培养语感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养成勤听勤说的习惯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是进行交流的工具, 因此听、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建议同学之间用英语进行交流, 主动参与英语活动。
三、养成勤写勤记的习惯
英语是需要积累的, 课堂上要记一些语言点、知识点, 以便课后复习, 这就需要勤记。课外还要注意收集一些名言警句来扩大知识面, 亦可以用写日记、周记等方式来达到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学好英语还得掌握一定的词汇, 这就要求学生想法扩大自己的词汇量。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五、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篇3
关键词:培养英语兴趣、培养英语学习习惯
G633.41
培养英语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自身英语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其他各科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爱好。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到英语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英语教學来培养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与习惯,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一点点培养学生终生树立“英语学习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由于初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积极创设有效的情境,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能有的人会说,学生上英语课兴趣浓得很,还用培养吗?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更多的是对英语基础知识阅读、单词、写作、听力、口语等知识的学习,如何将学生往好的方面进行引导,怎样更好的培养学生英语兴趣与良好的习惯呢?
一、树立学生的英语课中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信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动力。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英语学习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前提。学生的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这样是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信任下,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懂得他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教师关心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使他们得到重视,教师要创设情竟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地去学习去实践去尝试,让他们多一些表现和发挥的机会。如果课堂提问或需要示范,表演时,易答题可让他们先回答,简单句子可让他们先来示范读。要为学生创建学习的氛围,更多的展示自己英语水平的机会,一点点的树立榜样,鼓励他们。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上讲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小故事、小笑话和学生感兴趣教学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英语课上感受到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并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和表达能力。学生在平时课堂上关于英语学习的材料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关英语学习的材料,同时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力,渐渐树立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英语感兴趣,也愿意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来,慢慢的英语兴趣也会建立起来。
自己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温暖。因而,为了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英语学习兴趣,平时从热爱学生开始,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做起,与学生平等相处,肯定、鼓励他们,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凭着无私的爱,与学生建立起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更好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在平时工作中,坚持以“真心、耐心、细心、”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做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积极培养学生兴趣。同时注意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模式,重视对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做到让学生自我管理,对每一名学生一视同仁。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入手,注重对学生成长内在英语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入手,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注重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英语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培养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合作学习的习惯,平时鼓励每一名学生能在合作前独立思考英语问题和知识点,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要培养交流与表达的能力,在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后要用自己的话表达合作学习的收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达到相互鼓励、相互支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只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就一定会不断的进步和提高。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为了学生要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更好地树立英语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上必然是意志与毅力的坚持不懈,并且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提高单词量和认真参与课堂中的互动,勇敢锻炼自己才能形成。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都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生活,他们是温室中的花朵,经不得半点风雨,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养成一些不良习惯,这种不良习惯主要体现在“任性、懒惰、”,作为教师,特别是我们英语教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从用于课入手,结合英语学习习惯要求,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我在英语课上着重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单词、写作、听力、口语表达等学习习惯。从这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英语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 篇4
多年来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认识到,真正的体育教学,并非是从单纯的传授体育知识、体育基本技术技能开始的,而是从情感开始,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入手的。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生都能够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但是,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从哪里而来,又应该怎样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呢?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学校的体育教育课是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统编的体育教学大纲上课,完成该大纲的教学任务已十分繁重,体育教师在此条件下怎样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改进组织教法,并同课外相配合,促使学生对体育有兴趣、爱好,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学校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改革深入发展,良性循环,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是 1 奠定终生体育基础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首先应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和习惯。
一、热爱学生,唤起兴趣
(一)关心热爱学生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对自己所从教的体育学科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二)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备课、上课、改作、辅导等认真负责,工作兢兢业业,治学勤奋严谨,处处为人师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不歧视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而且还能够从老师的身上看到希望、看到榜样,就能够从老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从而密切师生的感情,唤起对学习某门学科的兴趣。反之,如果一个学科教师对自己所从教的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工作马虎应付,对学生老是责备基础差、脑瓜子笨、朽木不可雕,那么,师生间的感情就不可能融洽,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什么兴趣,甚至还会失去信心,更严重的还会厌恶你这门学科,一到上这门课时就感到头痛,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
二、对体育兴趣的培养
(一)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充分掌握好课堂的节奏,调节好课堂气氛。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保持一定程度的兴奋,保持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才能有 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课堂教学组织又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信息差的原则。所谓信息差是指人们对信息掌握的差距。学生是抱着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的目的来上体育课的,那么师生之间的信息差越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大。因此,我在体育教学中,能充分利用信息差的原则,通过新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学生充分明确自己学习目的的基础上,激发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加强有意注意。然后逐步使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发生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并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空,让学习充分体会独立完成技术动作的满足感。另一个则是寓教于乐的原则。体育教育教学是一项需要教师们付出艰苦努力的劳动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艰苦的反复的练习过程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呢?最重要的是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及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与此同时,作为体育教师应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并在多项教学内容的实施中和环节的转换中,给学生一些新异的刺激,让学生独立钻研问题和进行一些探索性的尝试。既不失教师的主导作用,防止了“放羊”,又能让学生多得“自由”,学生由于有了主动探索练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浓厚,课堂气氛就会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也使其“课伊始,趣已生”、“课已尽、趣犹存”。
(二)科学运用“无错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体育教师要创设平等和谐与相对宽松的环境。在教学中,要尊重、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承认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体育学习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是正常的。这时不要急于对 学生作出评价,而是重在帮助学习弄清存在的问题原因,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队列队形的练习中,有的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动作不符合要求,我采取表扬旁边一个动作正确的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就会引导动作不正确的学生自觉地纠正错误动作。小学生的年龄虽小,但自尊心很强,对他们的教育,我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这样才有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材要有实效性。一个优秀的体育教材,应该能够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体育活动中项目很多,涉及的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也很多。体育学科的教育教学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气候特点,学生实际,选择一些锻炼身体行之有效的内容。如拔河、跳绳、做操、跑、游戏等,以及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如俯卧撑、引体向上、双臂屈伸、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这些练习内容,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条件,同样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经过短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学生看到了自己锻炼效果,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四)充分利用教学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体育课,要提倡多组练习的组织形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作为教师,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体育骨干。例如:一堂篮球课,即有组织集体新授,又有分组复习,结合个别指导,穿插教学比赛等,使整个课堂教学展现生动活泼的运动场面。我们不需要担心学生不好组织,更不要怕“乱”,要相信学生自己能管理自己。我 们在小巷里不是也经常看到成群的孩子,自发的有组织地进行各种游戏吗?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即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也确实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三、游戏中的体育
(一)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之处甚多,其区别主要在于,室外课较多,学生活动情况明显,对此,教师教学时应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身体特点,对学生的活动做好安排,尤其是针对学生活泼好动、可塑性极强的这些特点教师应准备好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游戏,使学生能在游戏中既学到技能、技巧,锻炼了身体,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如在讲授篮球挡拆过人技巧时,先将学生分成三至四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具体如下:二人进攻,一人或二人防守,攻方二人相互配合,一人由前方推进,另一人看准时机上前挡住防守人,待本队队员运球过防守人后,向后撤步接球准备投篮,传球队员迅速向篮下跑动,准备接第二传或抢篮板球。如果投篮不中或者被对方抢断,则攻防位置互换。将此配合融入于游戏中,既提高了运动技能,又激发了学生兴趣。
(二)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体育学科最新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爱好,体育游戏来源于生活,创造于实践中,它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 质、发展思维能力的功能。根据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制作一些既符合教学要求,又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小卡片、小动物头像,设置在体育游戏中。如老鹰捉小鸡这一游戏,可将“老鹰”“母鸡”和“小鸡”的头像让学生戴在头上进行练习。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收获成功的喜乐。使学生情绪倍增,教学效果良好。
(三)多利用游戏手段,这样会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体操横箱分腿腾跃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准备活动中安排了“跳人马接力”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以游戏中领会了技术要领,克服了跳横箱怕摔跤的恐惧心理,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又如在上短跑教学中,我们多利用“让距离跑”、“50米往返接力”等。使不同水平的参与者受到竞争气氛的影响,逐渐提高参加运动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效果。
四、教学形式的改革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改变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手段。从学校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而对课外活动重视远远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形成单调划一。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使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累赘,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因此,改革体育教学形式,丰富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投身体育、培养兴趣、戒除厌 学行为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首先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能力,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棋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的教师进行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是学校辅导体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这种辅导模式是体育课教育教学的补充,足可以完成体育课授课计划内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提高学生体育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三是学校组织建立体育特长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选拔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根据年龄和运动项目,组成各个专项体育集训队,由体育教师任各集训队的教练,逐步形成自己学校体育的传统。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 篇5
学校体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式程,它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单靠某种教学形式或某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了,学校体育要为培养二十一 世纪人才服务,已经成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十五年的改革,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是确有成效的。
然而,无需讳言,学校体育到底如何去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服务?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服务?并未找到可供操作的依托,下一步该怎么办?人们依然感到茫然。我们也在为此在总结、在反思、在寻求、在探索。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兴趣、爱好是心理学范畴的课题,在诸多心理学专著与教材中均有论述,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无疑也应是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
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
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
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可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同其它文化课一样体育教学也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
体育教学,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体育乐趣,培养终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它是作为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
学校的体育教学应同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基本途径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三基”,具体目标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而体育课却有各种类型的课,应根据各种类型课的特点与任务要求进行组织上课。具体衡量一堂课的质量,总的应从这次课的类型与具体课的任务考虑,而评定整个体育课的质量,却离不开学校体育课在整个学校体育中所占的地位作用这个大前提,因此确定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首先,就应明确学校体育课在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或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建立相适应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再具体深入研究学校体育课的上法。
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但一 味强调体育教学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而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这样,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矗能力同兴趣、爱好和习惯一样,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的,能力同兴趣、爱好、习惯虽有上述的共同点互相联系之外,但仍有严格的区别,而不能相互代替。
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那么从小培养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爱“玩”,会“玩”的习惯,加以正确引导,鞭策与鼓励其成效也就愈大。
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而且,应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之,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于奏效。
学校的体育课是按国家教委颁布的统编的体育教学大纲上课,完成该大纲的教学任务已十分繁重,体育教师在此条件下怎样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改进组织教法,并同课外相配合,促使学生对体育有兴趣、爱好,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 篇6
导语:高中是每个学生一生中很重要的一段时期,将来的高考甚至能决定你一生的走向。那么,我们在高中应养成什么好的学习习惯呢?
1、以学为先。在我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
2、随处学习。善用零碎时间,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排队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破解疑难,调整情绪。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很可观。
3、讲究条理。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书立或指向装好,分类存放,避免用时东翻西找。每天有天计划,每周有周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
4、学会阅读。学会速读和精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目录、图解和插图,提前了解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要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
5、合理安排。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比如坚持勤睁眼常开口,对课本上的东西多看,对未懂的内容能多问。
6、善做笔记。学会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要认真记录。能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麼问题。
7、作业规范。认真审题,冷静应答,把每次作业当作高考,作业工整,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规范不仅训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
8、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一条是重中之重,应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阶段。比如: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应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要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怎样才能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9、学习互助。与同学开心地相处,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豁达;珍视同学间的友谊,在学习中互相支持和帮助,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有了这种和谐的同学关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10、自我调整。不回避问题,遇到问题能通过找老师、同学或者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调节,摒弃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自觉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压力为动力,不管是课业繁重还是轻松顺利时,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这样不断的积极心理暗示下,信心值就不断上升,从一点信心都没有逐渐到有了坚强的不可动摇的信心,通过努力,去想了、去做了,Nothing is impossible!。
情绪千万不能浮躁,要用良好的方法从容应对。一旦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心情变得非常急躁时,就暂时停止学习,一个人静静地思索,进行心态的调整,不断地在告诫自己——“宁可不打仗,绝不打乱仗”。备考阶段与前期一样,每一天都努力学习,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追求高效每一天,不把时间浪费在焦虑上。
高中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俗说话:“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上课、读书、练习” 三个环节抓起。
上课环节
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在现在的高中生群中十分严重,有些甚至还做“白日梦”,头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对老师讲的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至于只听老师讲不动脑去分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其解的同学就大有人在。这就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良好的上课习惯有哪些呢?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其次,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读书环节
对于教科书,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想读而读不好”或“不会读”。其 一,认为“教科书难读,不会读”;其二,认为“老师已经讲了,没有新意,高考也不考书本,不必再读”;其三,读书障碍很多,不想读。其实,读书这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要提高读书的效果,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即“上课前要先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问进课堂;做作业之前要再读,即复习,要求“细读”;在训练中遇到疑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要反复读,要求“精读”。另外,读教科书还要从中把握好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把零碎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同学们可亲自去体验品尝读书的味道,真正认识到“书本是最好的教师”,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自学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对于这些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一定要告诉学生,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和按时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同学们都知道高中的学习和初中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就是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大量的增加,于是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干点什么,出现了自习课无所事事的表现,经常做一些无关学习的事情,实际上这也是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表现。高中的课程不论从广度和深度上讲都不能和初中同日而语,不在自习课上花大量的时间去巩固复习是很难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的,表现在考试上是明明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可就是考不好,我想关键的原因是你没有利用好自习课的时间,基础不够扎实。
抓好以上三个环节(即上课、读书、练习),是提高高中生学习效果、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对高一的学生尤为重要。当然,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如:能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自觉做到每门课进行预习;课内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和讨论,并能完整回答;能作好必要的笔记;认真复习,整理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作业,偶有错题,但每次认真订正;时间观念强,不拖拉;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认真系统复习,作好单元小结;„„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不要一遇挫折就轻易放弃。
高中学生学习规范要求
高中的学习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及早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优良学风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制定《学生学习规范要求》,希全体学生遵照执行。总体要求:
1.课前规范要求:勤预习、早准备、足休息、思目标; 2.课堂规范要求:情境美、参与多、求卓越、讲效率; 3.课后规范要求:早复习、理笔记、勤思考、善质疑; 4.作业规范要求:先复习、后作业、字迹清、求效率; 5.考试规范要求:考风正、讲诚信、求规范、出成绩; 具体细则:
一、预习
1、坚持每天或者课前抽出适当时间预习新课。
2、预习时对照注释、例题、课后练习题仔细阅读新课内容,及时完成预习书面作业。
3、预习时力争自己弄懂教材中的知识点,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备注不懂的知识点。以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听课。
二、上课
4、上新课之前,要仔细思考学习任务和目标,了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等知识。
5、提前在教室候课,保持教室安静,不交谈,不离座位,准备好上课需用的课本、笔记本、练习册、讲义和文具用品,做好上课准备。
6、上课铃响,老师宣布上课,学生起立。师生相互问好。迟到学生须报告,在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从前门进入教室。
7、听课时,坐姿端正,身体微向前倾,手拿笔,眼看书、黑板或老师;不翘脚,不背向后仰靠椅背或仰靠墙壁,不伏在桌上听课。
8、课堂中,积极思考、提问或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回答老师提问时,迅速端正起立。声音洪亮,一律用普通话。如不能回答,要及时向老师说明。其他同学应注意听讲,不随便讲话。
9、学生上黑板时。应动作迅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没有上黑板的学生,根据老师要求认真做题,或看书思考问题,不得东张西望,无事可做。
10、每门功课都要有课堂笔记,部分学科必须建错题集,课上记录可抓条纲,课后及时整理补充。
11、课堂练习应做在专门的笔记本上。有错及时订正,并用红笔标出错误处,妥善保管,以备自我复习之用和老师查阅。
12、观察演示实验时,不得讲话,后排学生若看不到,可选择适当位置认真观察,所有学生必须精心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和规律。
13、体育课应按体育老师要求着装。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整好队伍,清点人数,并向体育老师汇报,中途不得无故离开运动场,因故不能上课,需向体育老师请假。
14、课间必须文明休息,不得在教室内外追逐打闹,大声喧哗;不得利用课间吃零食,不得随便打开平台教学电脑,不得看课外无聊报刊书籍。
三、早读、自习、晚自习课
15、早晨按时起床,早读按要求大声朗读语文或英语等,用心记忆或熟读相关内容,不睡觉,不相互讲话。
16、早读课开始后,根据老师预先布置的任务,大声朗读,用心记忆。
17、晚自习第一节课要提前进入教室,不串班,保持安静,不讲话,不串桌,做好晚自习课的准备。
18、自习、晚自习坐姿端正,认真做作业,不伏在课桌上,不向后仰靠椅背或墙壁。
19、自习、晚自习期间,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认真完成作业,如有不懂可找时间问老师,老师在解答学生问题时,周围其他学生应做自己的作业。20、早读、自习、晚自习上不准看课外书籍,不准玩电子辞典,不跑位,不睡觉,不看窗外,不随意倒水喝茶和喝饮料,不准吃零食,不随便进出教室。
四、作业
21、先复习当天所学相关内容。在复习基础上独立及时完成作业,不得抄作业,按时上交各科作业,如遇特殊情况未能完成作业,需向课代表讲明原因,及时补交。
22、书写端正,行款整齐,一律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
23、直线和图形必须使用作图工具,图形大小适当,一律使用铅笔或自动笔。
24、每次作业应做到书写严谨规范,并参照各科特殊要求。
25、作业中若有错误,经老师批改发现后,必须及时纠正,避免再犯。老师未评讲,可由课代表及时公布答案,以便自行纠错。
26、作业本必须保持整洁完好,不得随意涂写、撕页、更换。
27、每天所发案单要分科用铁夹或文件夹按顺序保管整理好,以备复习之用。
五、考试
28、提前进入考场。保持安静,不准闲谈,不跑位,准备好考试用品。
29、依照高考要求,课本、复习资料、胶带、修正液、计算器、电子辞典等一律不能带入考场,若带入必须交于监考老师处。
30、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严禁舞弊,诚信对待各类考试。
31、卷面保持整洁,在规定地方填写姓名、班级、考号,规范答题,书写工整,要求同作业要求。除作图、答题卡外不得用铅笔答卷。
32、考试中途如无非常特殊情况不得随便上厕所。
33、考试讲评时认真订正错误,及时整理、保管好各科试卷。
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篇7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课本成为很好的指路灯
在语文教学中, 我不仅千方百计地教学生爱读课文, 还教学生会读课文, 指导他们有目的、有步骤地读课文。我一般按以下方法步骤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一是读课题、讲课题, 想想课文会告诉我们什么;二是轻声读课文或听教师范读 (或听录音) , 听后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粗知课文大意, 了解课文脉络;三是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利用拼音、字典学习字、词、句、段的意思, 找出不懂的词句和问题;四是带着问题深入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五是练习读课文, 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有的要熟读成诵。每一步都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 并告诉学生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怎样做。经过长时间的培养, 学生学会了怎样读课文, 并养成了认真阅读的习惯。
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 我不仅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 还重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积累运用》的口语交际中, 提到“如何保护好地球”这一话题, 为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 提出问题。然后, 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和阅读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环保知识后, 在课堂上学生都能根据各自所收集的材料纷纷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并能谈出自己对环保的感受。在阅读中学生了解了许多中外保护环境的事例、资料,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达到了教书育人的双赢目的。实践证明, 只要教师启发得当, 引导有方, 是可以打开学生喜欢阅读的大门的。
三、鼓励学生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籍, 拓展学生的视野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在教好课文的同时, 还要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文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 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 才能在运用中化方法为能力, 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 学生每学一篇课文, 我都要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关的课外书, 让学生去阅读, 并指导学生怎样去阅读。比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这些课文, 我就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让他们去阅读。学了《示儿》, 我就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并让学生去阅读有关陆游的其他古诗……通过大量阅读, 使学生学会了怎样阅读, 同时知识增多了, 眼界开阔了, 词汇丰富了, 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习惯 篇8
【关键词】培养自信心创设目标情景;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1
培养体育学习兴趣与良好的锻炼习惯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其他各科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与习惯,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一点点培养学生终生树立“体育意识”从而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由于初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积极创设有效的情境,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能有的人会说,学生上体育课兴趣浓得很,还用培养吗?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不喜欢学习体育锻炼与体育知识的学习,如何将学生往好的方面进行引导,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良好的习惯呢?
一、树立学生的体育课中的自信心
信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动力。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学生的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这样是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信任下,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懂得他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教师关心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使他们得到重视,教师要创设情竟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地去学习去实践去尝试,让他们多一些表现和发挥的机会。如果课堂提问或需要示范,表演时,易答题可让他们先回答,简单动作可让他们先来示范。讨论辩论时总是让他们积极参与,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运动乐趣,在体育锻炼中体会到勇敢与顽强、竞争与合作、挑战与拼搏带来的学习乐趣与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在同学中建立威信,一点点的树立榜样。
俗话说,爱玩是人的天性。而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在教学中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角度来看,具有浓厚的兴趣教材内容,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体育教材中各项球类运动、田径、体操、武术、游戏等都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所以教师要充分地选好教材,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地区季节特点等来选择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强、竞争性激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知识或游戏形式,在富有乐趣的情境中向他们传授体育知识,这样可以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二、体育课上创设目标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创设出具有新意的教学情境,情境创设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动机它是唤起学习者行为并导向一定方向的原动力,是一个人的需要和愿望的具体体现。创设目标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需要我们的教师建设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或校本教材,创设出适合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目标情境。目标情境的取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及体育知识与技术的学习,如队列队形的知识学习,在学习队列对形时教师给每组提供明确的动作要领,首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目标然后让各组同学讨论交流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把下达口令准和动作做的标准。在教师的主导下同学们各抒己见。就这样,在这一问一答的轻松环境下教师参与并适时展示正确的示范动作,课堂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的。当然,创设教学情境还有很多种方式,不管哪种方法都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兴趣情境,只要能恰如其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好的方法。
三、多媒体在体育课上的辅助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可以尝试多媒体在体育课堂上的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他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年来,我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爱好。
学生要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必然是意志与毅力的坚持不懈,并且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认真实践才能形成。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都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生活,他们是温室中的花朵,经不得半点风雨,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养成一些不良习惯,这种不良习惯主要体现在“任性、懒惰、吃不得苦”,作为教师,特別是我们体育教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从体育课入手,结合学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要求,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在体育课上,我着重从课前习惯,良好的课前习惯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课堂习惯,课堂习惯的完善是体育课完美的保障,课后习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始有终,体育课上的习惯培养还应有课后的习惯,体育课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体育课的课后习惯也不同于其它学科,我在体育课上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整理放松习惯和归还器材的习惯。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 篇9
【摘要】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可以促进听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要想通过数学教学来发展听障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就要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词】听障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语言学习习惯
一、加强数学语言习惯培养教学对促进听障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数学教育是为了促进听障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听障学生要学好数学,首先就要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听障学生由于受自身特殊条件的限制,造成他们抽象思维能力弱,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也使得他们的数学能力存在着普遍较差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听障学生学好数学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才能促进听障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和发展听障学生学习习惯时存在的问题
1.手语表达的局限性。
数学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进行数学的学习时,需要具备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数学语言也是抽象的。而听障学生学习数学时一般都是通过手语来进行交流,而手语的一大特点就是形象化。这种手语语言的形象化正好与数学语言的抽象画相冲突,致使手语不能够完全的、严密的表达出数学语言,所以手语在进行数学语言的表达时,往往会造成信息传递的弱化。
2.语言的转换存在困难
由于手语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所以在进行手语的表达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将数学语言通过手语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数学语言由于手语的局限性而不能够完全的表达出来,听障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在两种比较困难的语言间进行转换,难度也就在增加。
3.不良的阅读习惯根深蒂固
一些听障学生存在着不良的阅读习惯,主要表现是这些学生在进行数学教材的阅读时,他们更加重视的是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步骤,而忽视了题目的文字描述;在解题的过程中,他们不会仔细的分析题目给出的具体要求,只是大概的浏览。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往往也就使得他们在做题时,会出现答非所问和错误率偏高的现象。
三、有效对策
听障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培养听障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促使听障学生学习数学时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听障学生的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可以针对的布置一些预习提纲或预习内容,要求听障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预习任务,引导听障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发现问题,从而对数学新知识有所了解,提高数学效率。
2、养成熟读教材内容的学习习惯
对于听障学生来说,“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听障学生受到听力的限制,所以在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因此,教师要引导听障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熟读,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字逐词逐句的进行,不能够一门十行,一扫而过,要注重理解。通过读的学习习惯让听障掌握教材中重要的概念、术语以及应用题等,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3、养成数学练习的学习习惯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发展听障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只是单纯的依靠读和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数学题练习的方式来巩固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还要注重学生的练习,使听障学生养成练习的学习习惯,通过反复的练习,在练习中思考、理解,使数学学习效果更加的好,从而提高听障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结论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 篇10
一、把舞台留给学生,让语文教学不再是一个套子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就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一个套子式的过程。而要打破这种机械、沉闷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把“舞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导演”。如此,课堂气氛才能融洽、热烈,学生才能乐学、好思,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才能按质完成,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例如我在讲《雷雨》时,课前先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编自演小品《雷雨》,让他们都动起来,都参与进去;上课时演员用心演,观众用心体会;演完后,我趁热打铁,有目的地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大家讨论。如:①周朴园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 ②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 ③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他的态度,你看出什么问题? ④你怎样理解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让学生们都动脑筋思考,动口回答,并逐层深入地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都学进去了,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这就避开了那种对人物形象分析贴标签的传统套子式做法,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倾听他们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之道,贵在善导。一个良好的导语,让课堂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荷塘月色》一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全文通过描绘肃静、淡雅、冷清的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现实的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苦闷的心情。我首先引用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导入,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着引入课文,我说:六月的西湖荷叶满湖,别有一番情趣。那么,夏日的夜晚漫步在清华园的荷塘边,在朦胧的月色里又是怎样一种风韵呢?这样引用诗句来导入,无疑在学生心中激起了波澜,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同学们兴趣陡增。这节课大学非常认真,都努力去品味夏夜荷塘的风韵。
我曾在教授陈廷一的《“布衣总统”孙中山》时,结合学生熟悉的话题来引入课文,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三年后就要考大学了,如果是考广东省的学校,要考就考广东最好的大学——中山大学。同学们知道中山大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广东省历史名人中最有影响力,贡献最大的一个人——孙中山。提起孙中山,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并倡导了三民主义。那么,孙中山在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陈廷一的《“布衣总统”孙中山》来看看孙中山的日常生活怎么样。
事实证明,注重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利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
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新课标鲜明地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然而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电教媒体,便可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
电教媒体可听可视,形象直观,辅以音乐和动态画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和氛围,会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会让学生充分感知文章的内容。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利用软件和录像展现宁静幽美的荷塘,淡雅朦胧的月色,“亭亭的舞女的裙”般的荷叶,“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逼真的形象,美妙的意境感染学生。
又如我教学《长亭送别》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主人公“厚嘴辱”、“英子”的形象,我根据课文内容播放相关视频文件。学生看后都作品的内容理解得非常到位、深刻。
这种直观、生动、形象的动态教学、化难为易,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学习兴趣大增,似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此,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四、注意激励,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目的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因此,在生活方面对学生爱护体贴,在思想行为上理解尊重,在学习方面培养指导,让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形成一种积极、和谐、愉快的教学心理环境,以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我在作文评讲中,决不放过学生的每一处“优点” ,例如“你的作文语言活泼自然,如同你的人”,“读你的作文,简直是一种享受,谢谢你”,“你的文采真棒!”等等。在语文活动中,我及时地表扬、鼓励,“你的记忆力惊人”,“你的字好漂亮”,“你的音质真好”,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唤起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 篇11
一、全方位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
1.在情景学习中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情景教学能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活动环境,使学生人景动情、明理知味,产生优势兴奋中心,获得有意注意,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为练学生背跃式跳高的挺腹动作,我创设了“蚂蚁搬家”故事情景,配以欢快的音乐,按“小蚂蚁造房——小蚂蚁搬粮——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开展教学。当学生被这个情景吸引后,兴奋喜悦的情绪就笼罩全部身心,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我让学生双手头后撑住垫子,两脚蹬地,双手逐渐移动成“桥”。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一心想把桥造得高一些,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这种动作,练习得非常努力,腹背与腰腹肌肉得到锻炼,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了,挺腹动作就简单解决了。
2.在成功体验中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小学生自信心强、表现欲高,总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他人认可。教师应让每位学生拥有成功体验,让他们对活动更感兴趣。在训练铁饼时我有意降低难度,使每个队员都达到我设置的目标,得到我送出的小礼物。然后,我提出更高要求,尝到成功甜头的学生练习积极性就空前高涨,相互间不断讨论如何才能投得更远、更准,通过这种尝试,很好地引导了学生注重自己的练习质量,更学会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3.在快乐理念中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新课标下体育注重“健康第一”“快乐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以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要以充沛的感情、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组织得法的教学感染学生,让学生以愉悦心情参与体育运动。我带的是三年级,许多小朋友胆小,对自己没信心,他们在做后蹬跑、小步跑等时往往身体放不开,草草了事,这时我会热情地招呼他们,和他们一起练习,这样就拉近了学生和我的距离,我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
4.在科学评价中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多元化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宜、因事而宜,一味吹捧或贬低,都得不到良好效果。在训练短跑100水时,我记录了学生的原始记录,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前后一对此,发现学生是否进步,用发展眼光评价学生,孩子们兴趣提高很快。有时还适当运用激将法,如某些学生训练800米跑步到极点想放弃时,我会在一旁激将:“难道你是一头老牛?老虎生病了吗?”这一“反加油”效果很不错。
5.在学习创新中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让学生参与场景布置,创新运动器材,也能使情、景、教具生动形象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应充分准备每节课所需的场地器材。把枯燥乏味的训练课改成一节有趣的游戏课,如玩游戏《动物赛跑》,让学生带自己做成的小燕子、小马、老虎等面具参加长跑活动,孩子们就会你追我赶,1500米似乎变成了150米。
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培养兴趣固然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更重要。
二、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1.转变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进行培养
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统,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必须与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
3.学生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1)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教育学生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 篇12
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和标准
明确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和标准, 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集中体现在脑、口和手等方面, 能否主动地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 是能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和关键。为此,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们把“动”即“动脑想、动口说 、动手做”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内容, 并确定具体的标准, 运用在学生课堂学习和作业学习主要过程中, 帮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怎么做, 以便学生应用标准自我培养。同时, 为保证教师、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制定了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标准。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自我学习理论认为, 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反馈信息的作用非常重要。评价就是及时的反馈信息。通过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 形成互相反馈、互相促进的互动状态。因此, 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运用评价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评价过程中, 我们既注重过程性评价, 又注重终结性评价;既注重定性评价, 又注重定量评价;既注重自我评价, 又注重他人评价。在实践中, 我们探索了几种评价方法, 即观察记录;记录本和记录夹;测验。
1.观察记录。 主要用于了解掌握习惯的表象 , 它可以将教师的日常观察转化为系统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
教师每天都在观察学生, 并通过观察评价学生的进步, 使学生了解自己养成“三动”习惯的状况, 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和作业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的积极活动状态。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 让学生知道老师每天都在观察他们的进步。学生经常处在这种努力的环境中, 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好习惯。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为学生做一次课堂学习和作业学习“三动”习惯观察记录。为了帮助教师做好观察记录, 我们为每个班准备了一本学生课堂、作业“动”习惯观察记录本, 教师随时做观察记录, 学生随时翻看, 学期末装到学生的记录夹里, 以此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另外, 我们改变了作业本的设计, 封面印上了“自觉完成, 书写工整, 自己检查”的字样, 目的是提醒学生关注、观察自己的作业习惯, 而且每次写完作业要先作自我评价, 再由教师评价, 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做作业起, 就注重对自己作业的评价。
2.记录本和记录夹。 通过使用记录本和记录夹 , 挖掘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的内生动力。
记录本是指我们设计的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学生学习习惯记录本。使用记录本可以使评价操作更加具体化, 避免评价的盲目性, 使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每个记录本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即评价记录需知;平时观察记录;课堂学习记录;作业学习记录;家长跟踪记录;综合评价记录。每个部分都从几个方面去评价, 即动脑想的习惯、动口说的习惯、动手做的习惯。每页内容分为三项, 左上角或右上角是提示语, 提示多长时间做一次。中间是填空, 即关注记录变化的过程, 可以是自己的关注, 也可以是教师、同伴或家长的关注。下面是语言精选, 内容涉及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或习惯养成方法等。
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等级加激励性评语的方式评价。进行等级评价, 需要运用等级评价符号。低年级使用笑脸。中年级使用星, 高年级使用字母A, 根据学生的表现分别确定笑脸、星或字母A的个数。学期末教师组织学生把自己一学期得到的笑脸、星或A相加, 得到90%以上的笑脸或A为非常好, 70%以上的为比较好, 69%以下为需努力。同时, 课题组经常深入对学生的“三动”习惯进行观察, 每月全校总结一次, 每学期全校评选一次, 以便使刻意培养的好习惯忙内化为学习品质。
记录夹记录着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故事, 它是评价儿童发展水平、努力与进步过程及反省与改进状况的理想方式。记录夹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长处, 而不是暴露自己的短处。所以教师要从内容设置、时间安排、具体操作、结果运用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做一个记录夹使用打算。建立记录夹时, 教师要先致家长一封信, 以赢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使用时, 先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年龄特点确定主题。如语文:低年段以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为主;中年段以朗读、阅读为主;高年段以阅读、习作为主等。然后从知识与习惯、学科特长与其他特长两方面确定内容。在具体内容确定上要突出班级、学生特点和学生个性。
记录夹不是作品大汇总, 它主要收集能体现学生学习习惯进步的有关作业、测验样卷、照片、录音带、录像带、获奖证书等资料,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作品数量, 可以一个月收集一两个作品。学期末, 学生要对照自己的记录夹反思.总结自己已经提高或正在提高的方面,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3.测验。新课程评价中的测验不是单一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展示自己学习进步的平台。测验目的是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验中我们采用三种测验方式, 即纸笔、口头、特长。
纸笔方面:我们只进行平时和期末测验。在每次测验中,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 就可以申请二次测验。90分以上为“非常好”, 70分以上为“比较好”, 69以下为“需努力”。
口头方面:每学期期中以后我们随机进行学科口头测验。如语文:朗读、背诵、复述、即兴作文、抽签问题等;数学:选择一道你最有兴趣的问题, 讲给大家听等。
特长方面:开学初每个学生都要申报两项特长:一个是学科特长, 一个是其他特长。学校成立教师评审小组和学生评审小组, 学期末对学生的两项特长进行评定。
三个方面的结果, 我们都是进行等级评定。每个方面学生都可以分别选出最好的等级评定结果, 装入记录夹里, 作为自己进步的新起点。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推荐阅读:
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07-09
学生学习兴趣调查表08-19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论文07-31
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11-17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0-23
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07-09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08-17
浅谈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