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文明办投诉

2024-05-19

合肥市文明办投诉(通用4篇)

合肥市文明办投诉 篇1

合肥市召开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

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现场 魏俊杰 摄 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现场 魏俊杰 摄 为迅速贯彻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宋国权关于加强“五一”期间文明创建指示精神,年4月19日下午,合肥市召开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合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魏玉萍,市文明办副主任吴晓滨、陈春强,市文明办副调研员T承毅和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各县(市)区文明办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合肥市文明办正县级干部许爱文主持。会上合肥市文明办综合处通报合肥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十条”实施细则;创建处通报近期三次文明创建暗访督查情况,部署“五一”期间文明创建工作安排;指导处通报赴河南省商丘市学习考察情况,按照中央文明办要求,对合肥市各县市区好人主题公园、广场、街区建设作出安排;志愿服务处部署近期志愿服务工作重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处布置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优秀童谣征集推广工作。(合肥文明网)

合肥市文明办投诉 篇2

生态文明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惠互利、协调发展, 力图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应当尊重和珍爱自然,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生态文化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点,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口与环境、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良性循环,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世代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是掌握新知识、新科技的主要群体, 他们处于时代的最前沿, 思想活跃, 思维敏捷, 是新事物的接收者, 是本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理应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和监督者, 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

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养, 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 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高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一代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更应该成为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弘扬生态文明精神、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对于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了解其生态文明意识, 掌握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向, 分析特点, 发现不足, 将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2 调查过程和方法

笔者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 收回有效问卷99份, 有效率为99%, 调查对象为合肥市5所高校学生。调查内容涉及受访者的日常行为 (是否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否关注垃圾的分类、是否践踏草坪、是否关注塑料袋降解性)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情况、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是否与自己有关、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途径 (相关课程、参与环保社团、宣传、电视等) 、大学生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态度 (积极制止、举报投诉、不愿多管、无所谓) 、大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现状的满意程度 (满意、基本满意、非常不满意) 。分别从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行为及态度、对当前生态文明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设计了26项选择题, 题量适中, 难易程度一般, 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代表性, 基本上能反映调查对象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及特点。

3 调查结果分析

此项调查的结果显示, 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和意识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生态文明意识未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现状的满意度不高。

3.1 生态文明知识欠缺

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方面知识欠缺, 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缺乏。简单的表现是对基本环保知识的欠缺, 如有些同学对于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等都不了解。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 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程度, 不了解的人数占34%, 了解的占66%, 如: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等生态文明知识, 30%的大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 这些问题并不难, 但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回答的正确率却不是很高, 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水平一般,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还不牢固。

3.2 生态文明意识未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调查中, 绝大多数同学表示自己有这样的意识, 但在实际生活中, 乱扔垃圾的现象却随处可见, 生态文明意识没有最终落实到行动上。关于大学生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态度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有所欠缺,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也只是处于一种非经常化、非主动化的状态。经常采取各种生态环保行为的比例没有超过28%, 主动制止违背生态文明行为的只有被调查学生的24%, 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占53%的人持“不愿多管”的态度, 5%的人“举报投诉”, 还有18%的人认为“无所谓”。但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有62%的被调查学生愿意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

从受访者的日常行为以及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否与自己有关的两项调查结果来看, 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 但是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比例较低。如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有关系的比例达到85%, 然而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如偶尔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比例45%, 偶尔践踏草坪的比例高达84%。可见, 当代大学生缺乏践行生态文明的主动性。

3.3 大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现状的满意度不高

部分大学生肯定了我国生态文明的总体现状较好的同时, 也肯定了不同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 但是对于这些成绩大学生并不太满意, 认为还有改善的空间。合肥作为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 大学生对本市的生态文明满意度主要集中在比较满意上, 但是从宏观的角度上即对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状况的满意度不高。

综上所述, 此项调查显示, 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欠缺,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作为具备一定环境知识、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律常识的群体, 理应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同时也要成为环保民主监督方面的重要力量, 不应仅仅止步于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更重要的是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共同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大学生在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意识欠佳, 这一现状和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骨干力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 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行为的水平, 加强生态保护的知行转化能力刻不容缓。

4 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建议与对策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要求。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应该从学校教育、具体实践和自我修养三个方面入手,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大学生活, 并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

4.1 学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学校环境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高校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的现状, 开设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系列课程和定期讲座,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只有让大学生懂得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的资源能源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才能在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高校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并不是对生态文明作最简单的描述, 而是要将生态文明知识与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给予大学生关于生态文明的最科学、最严谨的知识讲解,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至关重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和创造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时时处于一种良好的生态氛围之中, 能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 通过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此, 学校党团组织应积极开展有关生态文明活动, 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和规模, 提高生态文明活动的质量, 培养大学生自愿参加生态文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体验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例如, 学校可以利用专题讲座, 观看生态科普电影、电视片、知识竞赛等活动, 让学生充分融入到一种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氛围之中。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学生社团组织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及其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感化学生, 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融入校园文化, 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4.2 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活动, 使生态文明意识落到实处

实践对于心灵的启迪要远大于书本知识。实践比书本更真切, 更能启迪人的心灵, 与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 也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的情感, 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古人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能让我们获得在书本中所收获不到的知识。因此, “高校应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坚持实践育人, 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 经常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活动, 加大活动的频率和规模, 培养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生态文明本身是一个实践认知的过程, 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活动对我国生态文明现状进行亲身体验, 让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 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 引导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 教育学生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重在参与,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不奢侈、不浪费, 节约用水用电, 不随手扔废弃物, 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不践踏草坪等等。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生态文明素质。

同时, 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大学生的共识, 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 提高生态文明的践行能力,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过程中坚持“育人”为先,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

4.3 加强生态文化修养, 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 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生态保护课程, 浏览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和网页, 了解生态文明知识、政策、方针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和重要性, 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 注重自身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倡导适度消费、循环消费, 养成不浪费、不破坏的良好生活习惯, 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树立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系统, 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 保护生态环境, 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 注意平时的生活小节, 节约用水用电、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 从现在做起, 努力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 注重循环利用,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积极推进和参与学校及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理论主要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核心, 主张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价值, 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至上要义, 其精髓主要是:尊崇自然“好生之德”, 效法天地“厚德载物”。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来源之一, 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宝贵资源。加强自身的生态文化修养, 还依靠扎根于内心的生态环保理念, 所谓君子“慎独”。就是要运用道德的规范作为调节机制, 需要人类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当然, 单纯地依靠内心的革命是不现实的, 所以, 为了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还需要法律的约束和保障, 强化对学生的环境法制教育, 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 成为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

5 结语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应参与其中, 相互交流、协作、提高, 彼此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大学生自觉地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 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生态环保的活动, 让自己在这些活动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 同时也要将这些意识付诸实践, 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重在参与, 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做一个生态文明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只要人人参与, 从身边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起,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必将不断提高。

摘要: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依赖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局, 因此, 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分析, 了解其生态文明行为和态度, 有利于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 有助于高校有的放矢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化

参考文献

[1]http://www.qstheory.cn/zxdk/2008/200802/200906/t20090609_1052.htm.

[2]王民.环境问题及测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301.

[3]http://wenku.baidu.com/link?url=n RUyhs Nf BIYw MP7KC49Tsmy SNv MY_F-0k6i35lgwad Cz Hg Ma TYtum BG_uo XC9a Qsk6ngewkx9w K6KJPnsyu SK4Cho FSjpy YH7myk ZCPbv IK.

[4]杨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高校理论战线, 2009 (11) .

[6]谢红晖.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报) , 2008 (6) .

合肥市文明办投诉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践行文明风尚、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创建、全员参与、共同享有的指导思想和创建原则。全面提升全体师生员工文明素质,提升合肥市金融学校整体文明程度,为创建文明单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机构

为做好此项工作,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校文明风尚传播领导小组:

组长:崔栋

副组长:岳志勇彭凌龄

成员:范贤平陈文革孙进朱华宽 贺晓茜施光美 周华 张剑 凌红 孙文凯 陈开宇

何宝华 杨楠楠及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内容

1.营造浓厚道文明风尚氛围。在校园内设置引人崇德修身、向善向上的道德宣传牌或温馨提示语,充分利用校内宣传栏、黑板报、LED电子屏、走廊、墙壁、绿地、建筑物、道路等文明提示牌,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定期开展与“文明风尚传播”相关的主题活动。

2.结合实际开展网上和手机文明传播行动,(1)在网站上开辟多项与“文明风尚传播”相关的栏目。

(2)建立学校文明风尚传播微博,在学生会和校团委中,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积极配合中国文明网开展重大网上宣传活动,努力搭建文明风尚传播网络平台。

(3)积极参与“中国好人榜”和“安徽好人榜”的学习和投票活动.3.制定教职工文明上网规范要求,引导教职工恪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

4.及时开展校内外相关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树立学习典型,弘扬社会正气。

合肥市金融学校

合肥市文明办投诉 篇4

合肥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12月8日

编者按:日前,瑶海区被中国关工委、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十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据悉,全国仅有8个县区获此殊荣。自2008年11月以来,瑶海区开展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活动,30多所中小学、数万名青少年参与了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瑶海区开展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的做法、经验、成果转发,希望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树立文明礼貌、注重礼仪、热情友善的良好风尚,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盛开怒放,让文明礼仪在合肥蔚然成风。

扬文明之帆行礼仪之路

——瑶海区积极开展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

示范区”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并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从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入手,引导全区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瑶海区于2008年11月启动了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的工作。

一、区情介绍

(一)瑶海概况

瑶海区位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的合肥市的东部,是合肥融入长三角的东大门。瑶海区辖10个街道、2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合肥瑶海工业园区),三个乡镇工业集聚区,总面积142.9平方公里,人口43.1万。

瑶海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座落于区内的合肥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合肥新港,穿境而过的合徐、合宁、合芜等高速公路,只有10分钟车程的合肥骆岗机场,以及通江达海的南淝河水运,共同构成了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瑶海区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瑶海区是清代洋务运动领军人物李鸿章、民国志士王亚樵的出生地,境内有李鸿章享堂、李氏祠堂、王亚樵墓等人文景观和安徽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和平广场、胜利广场、新海广场以及瑶海公园、花冲公园、生态公园似一块块翡翠镶嵌瑶海,南淝河风光旖旎,鸿章文化街徽派建筑群、少荃湖景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等都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

关键时刻用生命掩护战友、用生命践行对党和人民承诺的新时期道德楷模王庆平和被称为“中国的保尔”的全国自强模范丁晓兵更让这片热土处处闪耀道德之光,遍地盛开文明之花。

(二)教育概况

近年来,瑶海区委、区政府紧扣“跨越发展、加快崛起”的主题,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在努力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根据《瑶海区中小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等要求,先后完成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第41中学、第38中学新海分校等3所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撤并薄弱学校10所,投资520万元,对合肥市铜陵新村小学等13所薄弱学校的校舍进行维修改造。2007年,总投资900多万元,新建农民工定点学校合肥市第40中学和裕溪路学校教学楼。2008年,投资2000万元,新建占地50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并以新时期道德楷模王庆平同志命名的新农村示范学校——庆平希望学校;又投资1000万元,新建合肥市第55中学、合肥市隆岗小学综合教学楼。目前,瑶海区现有中学(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1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中心校以上小学20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33538人,教职工1522人。全区教育资源现呈“三线三片”分布,即长江东路、和平路、合裕路3条交通主干道沿线和大兴、磨店和瑶海工业园区3片。

经过长期努力,我区教育工作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示范区、安徽省“两基”工作先进区、省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省少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三)创示工作

长期以来,瑶海区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工作。2007年,瑶海区的瑶海实验小学成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学校。以此为契机,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区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水平,着力塑造青少年讲文明、重礼仪、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良好形象,推动素质教育扎实有效开展,瑶海区于2008年11月全面启动了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制订并下发了《合肥市瑶海区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职责,扎实推进活动开展。区属各中小学根据《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制定并报送了本校的活动方案和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具有各自特色的文明礼仪教育系列活动,效果初显。根据“创示”领导小组工作安排,2009年2月还成立了“文明礼仪伴我行”调研指导小组,具体对各校“创示”工作进行实地督查指导,推广有益经验,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目前,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的各项工作正在全区稳步推进。

二、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宣传动员,统一思想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视、开展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已经成为我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11月,瑶海区教育局转发《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的通知》,制定《合肥市瑶海区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举行全区“创示”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展开“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的创建活动,着力把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蚌埠路第三小学于2009年初隆重举行“文明礼仪争章活动”启动仪式。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安徽组委会周广学主任、瑶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芮成清、瑶海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及教育局专家组到会指导工作。

同时,我们瑶海区在成功创建省级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区之后,又以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活动为抓手、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把我区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过程扎实,成效初显

自瑶海区创建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启动仪式举行后,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区教育局迅速成立了“创示”活动领导小组,积极宣传动员,切实加强对“创示”活动的组织领导。

各中小学也相继成立了“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团委、少先队大队部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组织实施。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在瑶海区呈现开展时间长、参加人数多,工作途径广、普及方式多、活动成效大等特点。

区内各学校都举行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启动仪式,拉开了争创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示范基地的序幕。瑶海实验小学作为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示范基地,为全区的创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知识普及中,各学校开辟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专栏,利用校园宣传栏、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站、升旗仪式和班会课等途径加大文明礼仪宣传力度。铜陵新村小学进行文明礼仪教师培训、编写文明礼仪教案,每天广播关于文明礼仪的内容都有详细的记录;兴集小学结合农远工程进行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庐东学校将《读本》作为学生政治品德课的补充教材,充分利用班队会和礼仪课等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巩固和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的认识水平,有部分学校一度出现《读本》短缺的局面。

有的学校结合《读本》,开展体验活动。大部分学校都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知识竞赛、“向不良习惯告别”、“礼仪在我心中”、“小手牵大手,文明你我他” “站好文明岗,展示新形象”等活动;进行了文明礼仪现状调查问卷;举办中小学生文明礼仪风采大赛、书画征文活动。如少儿艺校举办的师生文明礼仪书画展,38中的“百千万”(百名教师、千名学生、万名家长)大型文明礼仪签名活动等,师生和家长的文明礼仪意识都得到了强化。

在“创示”活动中,各校都十分注意创建资料的收集整理。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学校从一开始就注意收集整理原始资料,除教师教案、学生文明日记和师生好人好事簿等一般文字材料之外,还有卡片、情景剧、图片和影像等材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三)特色活动,异彩纷呈

开展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普及活动以来,各学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使得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异彩纷呈。如:

38中学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转化后进生工作之中,促进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该校还号召全体学生和家长互签“文明礼仪承诺书”,家长给学生做榜样,学生监督家长的文明礼仪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滁州路小学开展的“校园每日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表扬面广,示范作用明显。该校每一周各班级通过投票评选出3-5名班级“文明礼仪之星”,并将事迹材料报送大队部。大队部再根据“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之星”考核量标,每天评选出6名事迹不同的“校园每日文明礼仪之星”并颁发光荣花与奖状。评选活动开展至今已评选出100多名“校园每日文明礼仪之星”。

少儿艺校作为一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自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开展以来,积极营造“爱在文明、美在礼仪”的良好氛围。从班级文明标兵光荣榜、文明板报设计,到校园里悬挂的师生文明书法、绘画作品及学生们自制的文明卡……处处都展示着该校师生良好的文明礼仪风采。

和平小学是我区的窗口学校。在该校开展的“我是和小小主人”活动中,校园处处可见红袖章(卫生监督岗)、绿袖章(环境监督岗)、黄袖章(文明礼仪监督岗),“文明示范员”、“红领巾志愿者”的身影,不卫生的地方有人打扫,不文明行为有人制止,校园文明蔚然成风。

蚌埠路第三小学成立礼仪示范队,规范礼仪教育。学校成立了教师礼仪示范队和学生礼仪示范队,定期向全校师生展示文明礼仪行为,使学生们的学礼仪行为变静为动,提高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礼仪示范队的演示作用,使全校师生学习到更加规范的文明礼仪行为。该校还根据文明礼仪读本和学生实际,开展文明礼仪争章活动。学校为每位学生制作了争章手册,学生根据争章手册上的文明礼仪标准,学礼仪行礼仪,通过每周的学生互评、自评、家长评、教师评、社区评,达到标准后由班主任老师颁发文明章,粘贴于争章手册的争章栏中。同时,争章手册中还设臵了“我的文明日记”,同学们每天记录自己所做的文明事即感受,让同学即时总结自己的文明行为。旨在通过这样的争章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自觉行礼仪,最后养成文明习惯。

全区像这样通过特色教育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普及活动的学校比比皆是。“创示”活动,使得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都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文明礼仪的宣传普及活动逐步深入,教育效果越来越明显。

三、我们的活动体验

开展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活动,是一项牵涉面广、过程复杂、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全面协调,在规划方案、有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人员和活动的安排上要周密部署,以保障创建活动的成功开展和各项创建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安徽组委会周广学主任、瑶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芮成清等各级领导多次亲临瑶海区指导工作,为我区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各校党政主要领导要对文明礼仪教育加大领导力度,制定完备的实施方案,各部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同时,广大教职工要按照学校要求,做好表率、为人师表。

(二)健全各项制度

区教育局及时出台《合肥市瑶海区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安排和考评制度。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文明礼仪知识学习制度》、《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宣传制度》、《文明礼仪检查评比制度》、《文明礼仪实践体验制度》、《文明之星评比制度》、《教师文明礼仪规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文明礼仪教育制度》等。明确参与人员的各项职责,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过程评价体系。

(三)注重过程指导

区教育局根据创建活动开展情况,适时成立了“文明礼仪伴我行”调研指导组,实地对全区中小学创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2009年3月,指导组对全区33所中小学第一阶段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细致的督查指导,要求各校对创建活动中显现的特色及时进行总结整理,做经验交流;对检查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好不避讳,及时进行梳理、上报,并积极研究对策,向学校提供合理化建议。

(四)突显活动效果

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文明礼仪普及教育,广大师生的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率达到了100%。活动中,全区学生订购《读本》约18000本;上文明礼仪课程教师数达500多人,书写了大量的教案。各校学生书写了百万字数的《文明日记》,目前评选了5000多名“校园文明之星”,学生文明礼仪卡片、书画作品近2万件。各校还印刷发放校本文明礼仪手册20000多册;向社会各类媒体发送宣传报道达2000余次;通过家校通向家长发送信息达5万余条;发放《致家长一封信》33000多封;向社会发放宣传品50000多件;发放“家庭文明礼仪问卷”30000余份。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文明礼仪常识,并带动家长、辐射社会,反响良好。同时各校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还加大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力度,力争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率达到95%以上。

(五)彰显特色魅力

瑶海区人文厚重,文明礼仪基础厚实。各校在完成创建活动各项规定动作的同时,有重点地开展了一些具有本校特点的自选活动,诸如把创建工作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和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和课题研究相结合、和城乡特点相结合等,创新表现形式。既突出了主题、彰显了特色,又开创了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四、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创示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区教育局切实把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建立长效机制,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位臵,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对学校的综合考评和学“一站式检查”工作当中。在创建活动过程中,区教育局继续充分发挥“文明礼仪伴我行”调研指导组的作用,坚持定期下校进行实地的阶段性验收、定期组织开展区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的评比表彰工作,调动各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学校按照创建文明礼仪示范基地的要求,加强领导,建章立制,重视过程,彰显特色,使得此项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各校还注重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把“创示”工作和提高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我区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报:王金山、王三运、孙金龙、臧世凯、贺懋燮同志,省文明办;吴存荣、黄同文、董昭礼、熊建辉、安列、张晓麟、杨思松、林存安、雍成瀚、凌云、张进、司久水、梁虹、杨增权、卢仕仁、李红、江洪、盛志刚同志

上一篇:一说课汤下一篇:枯树枝头也发芽小学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