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知识心得体会

2024-05-10

禁毒知识心得体会(共12篇)

禁毒知识心得体会 篇1

禁毒知识心得体会

孙XXX

我想大家都见过刀,甚至有些人被刀伤过,这是物质性的,看得见的刀,伤的是外皮,你见过杀人不见血的刀?那就是毒品!什么是毒品?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这些都是毒品。比雪亮亮的刀更可怕的魔鬼。

我们民族,中华民族曾经受鸦片烟害,今天又即将面临毒品的侵蚀。面队毒品,我们唯一要做出的选择就是: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选择毒品就意味着选择了通向地狱之路。是生活当中的好奇与无知,让我们踏上了这条不归之路。每个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都是喜笑颜开的。这样的结局,怎么能不让人痛惜!

是啊,他们因吸毒众叛亲离,被亲人和朋友抛弃,时常受到自身后悔内疚感的折磨;时常受到戒断症状的折磨;时时为如何获得下一次毒品而谋划和忧虑;时时忍受因吸毒引起并发症的痛苦。我们知道他们是痛苦的,所以我们要必须远离毒品,更要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加美好!

当我第一次看到戒毒员的那一瞬间,我彻底震惊了!为什么都是如花似玉的青春女孩?她们美丽而又纯洁,怎么会和毒品染上关系?当我看到男戒毒员的时候,我的心忍不住的打颤!有的老老实实,有的像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有的像是个有钱有出息的人,有的像是不务正业的人,有的……太多的问题都出现在我脑海中!

后来,我听了他们的报告,才发现每位戒毒员背后都有一个辛酸而又无奈的故事!有的受朋友的出卖,有的是年幼无知受好奇心的趋势,有的是生活的压迫而放纵堕落,有的是……种种原因也让他们聚在一起,让他们感受人世间的沧桑!

当他们表达了自己想做一个自由正常人生活的时候,他们也想唱歌,也想和心爱的人逛街游玩,也想和家人团聚,也想挣钱做自己的事业,他们想的和我们一样的美好。

不仅如此,毒品还诱发犯罪,使国民素质下降,造成国家财产流失和经济衰退。

凡此种种是社会的险恶,还是人性的贪婪,还是毒品魔鬼般的诱惑?

国家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国家确定了“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的方针。每年都加大了惩治力度,与国际社会积极配合,尽最大努力消除毒品!

我们是毒品的直接受害者啊!爱惜自己的生命就要知道毒品,杜绝毒品,远离毒品!及时的了解国家发布的禁毒信息,做好防范!

毒品是人制造出来的,是人让毒品又死灰复燃,我们每个人都自觉预防和控制毒品,又怎么会给毒品可趁之机呢?

青少年占吸毒人数的百分之八十,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啊!我是祖国的未来啊,怎么能陷入毒品的旋涡?!那些可恶的毒贩子又怎么忍心摧残我们的青春啊?!社会的责任感在哪里?!

千言万语不如脚下的实践,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把毒品一网

打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我们的亲人和朋友,为了美好的明天,敬请戒毒!

禁毒知识心得体会 篇2

一、结合案例, 生动教学

实施案例教学, 将学生置于具体的社会情境并担当相应的社会角色,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将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播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流, 使静态的、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动态的、主动的共同探讨过程, 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 强化教学行为的目的性, 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选取案例:

(1) 从教材中选取。新编思想政治课教材波及几十部法律、法规, 编入了80多个案例, 为我们的教学需要提供了方便, 可以有选择地运用。 (2) 从报刊、影视中吸取。这些案例更贴近社会, 往往又是社会的热点, 若我们能把这些热点案例和教材中法律问题的最佳结合点找到进行教学, 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教学中用案例过渡到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使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 激发了学生对新知寻根究底的欲望, 增强了课堂教学吸引力, 形成了智力振奋、情绪激昂的课堂气氛后, 再去感知一些法律知识, 学生就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探究性。对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款、法律知识也会觉得有生气, 在感知法律的基础上, 再去讨论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 师生共同达成共识, 并使学生懂得了某一方面的法律知识, 使认识得到升华。在学习“公民在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这课时, 我引用教材75页中的案例设置一些问题进行教学。 (1) 蔡某的父母有没有义务偿还蔡某所欠下的债务? (2) 方经理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法律对此会有什么处理规定?从常理来看,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子债父还无可厚非, 但通过层层分析讨论, 学生明白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非法的债权债务关系法律是不予保护的。方经理首先违反了“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舞厅”, 因而不受法律保护, 不但如此, 他还受到法律制裁, 大出学生的意料, 这种与正常思维反差很大的结果, 更是引人入胜, 可触发学生的兴奋点, 并且在兴奋之余, 丰富了学生的法律知识, 并对每个学生起了警示作用。

二、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我们学习法律知识不仅仅是要懂法, 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懂法的基础上, 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我们把实体法教学与程序法教学相结合起来对学生来说带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学生愿意学, 要比单纯讲法律强得多, 并且会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如在讲“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时举了一例:某同学4岁时父母离异, 双方商定孩子由生父抚养, 但实际上她一直跟随母亲生活, 其父不管不问, 八年来未向女儿支付分文抚养费, 你在法律上如何去帮助她?这就是关于诉讼程序的问题。学生会意见不一, 这就营造了一种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然后教师再告知学生:首先帮助她写起诉状, 诉状要写上原告姓名、被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和证据的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然后向人民法院起诉并递交起诉状。课后还可尝试着让学生写起诉状, 学生在这种情境下积极性特别高, 会非常认真、主动地去完成, 这样让学生懂得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青少年实施的司法保护, 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办事的习惯。

三、模拟教学

法制课强烈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决定了教学必须纳入实践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法律素质, 培养其“法治”观念, 锻炼学生依法办事的习惯。教学中对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可开展模拟法庭教学。在学习“公民依法继承私有财产”时, 可先设计案例, 再确定律师、法官、检察官、原告、被告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例如, 王某因意外事故死亡, 生前曾承包经营一家企业, 留下存款10万, 房屋三室一厅一套。早年曾领养一子, 后生有四子一女, 除了小儿子还在读书, 其他均已成家。王某妻子体弱多病, 一直由大儿子夫妇服侍、照顾, 二儿子也曾因意外事故死亡, 留下孤儿寡母, 三儿子成家后从不顾家。王某死后, 子女们对遗产继承发生纠纷而诉诸公堂, 若你是法官你该怎么去主持公道?在这个案例的决断中涉及遗产继承中的诸多法律知识, 如遗产的范围, 继承人, 遗产继承中的男女平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养老育幼、互谅互让原则。在模拟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 他们能学以致用, 对案例分析得有理有据, 并且律师、法官、检察官、原告、被告等远离校园的各种形象在学生的模拟法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展示, 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法律的创新能力, 并培养了学生学习法律的浓厚兴趣, 也使一些学生立下志向, 长大了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官、律师。

四、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

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效果, 能使兴趣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这就是环境育人的作用和功能。为了营造好法律氛围, 激发学生学法兴趣, 我们可以强化第二课堂中的环境育人功能: (1) 利用墙报、黑板报办好法制宣传栏, 登一些法律条文或案例启示, 从而创设出良好的法律氛围, 加强学生的正面舆论宣传引导, 提高法律意识。 (2) 布置学生经常性收看法制电教专题, 如中央电视台1套的《今日说法》、2套的《经济与法》等栏目, 都是一些以社会、道德、法律为内容,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好栏目, 教师可以挑出一些和学生联系比较密切的节目录制下来, 交给学生课代表, 课余时间定期播放, 弥补本课程理论性太强、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缺陷, 使学生受到法制教育的熏陶。 (3) 开设法律知识讲座, 实施法律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必须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只有这样才真正把第二课堂的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教学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技术, 卢梭曾说:“教学的艺术, 是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而艺术的生命之源在于创造,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途径应该是多方面的, 它全在老师的匠心独运、剪裁运化, 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走教改之路, 这样, 我们法律基础知识课教学一定会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我们教学才会在轻松愉快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体会知识结构 把握知识要点 篇3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是学好平面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怎样才能掌握这一章节,我建议同学们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一、 体会知识结构

二、 明确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探究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探索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和应用.难点则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条件和结论易混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过程中应用的化归思想需深入领会.

三、 理解知识要点

1. 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 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边,在被截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向,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同位角.如图2中的∠1和∠2分别在直线c的同一边,并且都在直线a、b的上方.同位角是指两个角的位置关系,在判别“同位角”时,注意位置上的两个“同”: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边,在被截两直线的同一方向.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2) 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在被截两条直线之间,在第三条直线的两旁,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内错角.如图2中的∠2和∠7分别在直线a、b之间,并且在直线c的两旁.内错角是指两个角的位置关系,内错角的特征:在被截两直线之间,在截线的两旁.内错角不一定相等.

(3) 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在被截两条直线之间,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如图2中的∠2和∠5分别在直线a、b之间,并且在直线c的同旁.同旁内角是指两个角的位置关系,同旁内角的特征:在被截两直线之间,在截线的同旁.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

(4)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都是由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将其分别从图中分解出来,得出其基本图形可分别形象地记为“F” 形、“Z”形、“C” 形.当图形较为复杂时,一定要观察清楚同位角(或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的.另外这三种角讲的只是位置关系,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大小关系.

2. 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①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利用角的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具体做法:要判断两条直线平行,首先需要两个角,并且这两个角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成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其次是要具备角的大小相等或互补.在两者都具备的前提下,两条被截的直线互相平行.

3.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①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是平行线特有的性质.不要误认为凡同位角、内错角都相等,凡同旁内角都互补.

4. 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与平行线的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1) 平行线的性质和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前提和结论恰好相反,运用时关键是弄清楚它们各自的前提和结论.

(2)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由角的数量和位置关系推得直线的位置关系,而平行线的性质则是由直线的位置关系推得角的数量关系.

5. 图形的平移

(1) 图形的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平移运动时,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沿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图形的平移由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决定.平移的距离是指对应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2) 图形平移的性质:①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即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平移只改变了图形的位置.② 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相等.③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3)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两条平行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 画平移图形:画平移后的新图形,要首先确定平移方向和距离,再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位置,最后按原有的方式依次连接,就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作图的依据是平移的性质.

(5) 图形平移的应用:利用平移的性质可以巧算某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还可以设计美丽的图案.

6. 认识三角形

(1) 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是由3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接组成的图形.三角形有3条边、3个内角和3个顶点.

(2) 三角形分类:① 按边分类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② 按角分类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要判断所给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可以用两条较小的线段长之和与最大线段长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否则,不能构成三角形.

(4) 三角形中的特殊线段:①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垂直于三角形的一边,一个三角形有3条高,并且3条高相交于一点.②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分三角形一角所成的两个角相等, 一个三角形有3条角平分线,并且3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③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分三角形一边为相等的两条线段, 一个三角形有3条中线,并且3条中线相交于一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

7. 三角形的内角和

(1)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这个结论揭示了3个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2)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3) 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① 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就是三角形某个内角的邻补角.②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 多边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

禁毒知识宣传心得体会精选 篇4

周密计划,创新行动

根据本地实际,__街道禁毒办特将春节期间的“流动课堂”活动构建两大工作体系。

1、立体化的防控体系

预防是禁毒工作的重中之重,禁毒办结合本街道“发现机制”,一方面发动最广大的人们群众,让他们在发现疑似涉毒人员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另一方面,走访社区康复、社区戒毒人员,动员这些高危人群的家属,请他们做好春节期间的监督工作,防止他们与之前的“狐朋狗友”交往,重新涉毒。

2、多元化的宣传体系

春节期间返乡流、学生流、探亲流“三流”重合,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对禁毒预防知识的不同需求,禁毒办分别通过发放禁毒宣传材料,悬挂禁毒标语,猜灯谜,讲述历史故事等多种宣传方式,确保人人接受教育,个个识毒拒毒。

全员宣传,效果显著

1、1月底,各大中小学校正准备放假,禁毒办邀请了部分中小学生来到街道观看禁毒电影。影片中“瘾君子”的痛苦现状给了学生们巨大的震撼,离开会场时还向禁毒办询问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希望下次能够带朋友一起参加;

2、__月__日,正是传统元宵佳节前夕,街道禁毒办联合__社区,在社区中心小花园开展了“防范新型毒品,共享美好生活”的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社区工作者们冒雨拉起了防毒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并向在座的居民们发放宣传材料100余份,有些居民还特意向社工索要宣传资料,说可以带回去给邻居、亲戚朋友看,大家一起提高认识。在一些地方,新型毒品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海洛因等毒品,严重危害整个社会。为了让居民们能够看清新型毒品的真面目和危害后果,此次宣传活动向居民们介绍了新型毒品的种类、危害及其与传统毒品的区别。居民们一边吃着社区为大家准备的美味元宵,欣赏文艺表演,一边阅读防毒宣传材料。不少群众都说以后会提高对新型毒品的警惕,识毒防毒拒毒,共同建设“无毒社区”,共享美好生活;

3、__月__日元宵节当天,禁毒办在__立交桥下__超市门口开展了“你我防毒拒毒,共建平安南星”的禁毒宣传活动。

此次宣传得到了__社区的大力支持,社区童主任、治保委员和一些禁毒志愿者也加入到禁毒宣传的队伍中来。他们说,这样的活动团结了更多的禁毒力量,为广大热心禁毒事业的有识之士提供了平台,切实地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而进一步壮大了禁毒的社会力量;

4、在各大中小学校开学之际,街道禁毒办组织部分禁毒志愿者为辖区内的青少年宣讲禁毒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志愿者从“虎门销烟”等历史时间说起,向在场的小学生们讲述了我国的禁毒历史,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会后,这些小学生们说听志愿者讲故事生动有趣,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增长了自己的禁毒知识,回家以后还会向父母、同学宣传,提醒大家远离毒品。

禁毒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篇5

东四沟小学 刘丽萍

毒品像幽灵,它荡过乡村,掠过城市,挥舞着罪恶的魔爪,留下数不清的罪行,它的肆虐,威胁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中华民族曾经受鸦片烟害,今天毒品又成了世界三大公害之一,面队毒品,我们唯一要做出的选择就是: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毒品主要有海洛因、冰毒、鸦片、摇头丸、吗啡等,它们祸害无穷。吸毒者不仅是在毁灭自己,还在祸及家庭,危害整个社会。首先,吸毒者是在毁灭自己,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种毒副反应及戒断症状,对身体造成的严重损害,吸毒过量,甚至会使人死亡。此外,由于毒品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都有严重的影响,吸食毒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毒品在对人的身体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还会使吸毒者产生生理依赖与心理依赖性,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的生活唯一目标就是想方设法获得毒品,为此,丢掉工作,丧失生活的兴趣与能力。长期吸毒者,往往精神萎靡,形影枯槁,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吸毒成瘾后,吸毒者往往变得十分自私而不诚实。性格变得烦燥易怒,他们淡漠了对亲人的关心体贴,淡漠了对家庭和对子女的责任,往往导致幸福美满的家庭最终破裂。生活在吸毒家庭的孩子,因缺少家庭关爱,常伴有不健康的心理。行动上具有攻击性和反抗性,往往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再次吸毒危害社会,导致吸毒者丧失基本的劳动能力,从而影响社会生产,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选择毒品就意味着选择了通向地狱之路。要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能用毒品麻醉自己,不能借用毒品来解脱苦闷,千万要警惕别人利用毒品对你进行安慰和引诱,要相信,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如果以坚定的意志去战胜它们,你注会获得人生的宝贵财富。要谨慎交友,克服逆反和从众心理。我们在交友时,一定要谨防“瘾君子”,更不要在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的支配下,沾染毒品。

禁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斗争,任重而道远,全社会人人有责。加强禁毒教育,增强禁毒意识,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面对美好的生命,面对邪恶的毒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唱响“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主旋律,构筑严密的拒毒防线,开展有效的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毒品是极具诱惑力的东西,毒贩也在无孔不入地诱惑他人吸毒,我们每人个都可能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诱惑和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然而,走上邪路的只是极少数人,因此,拒绝毒品,免受侵害,最重要的是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构筑拒毒的坚强防线。为了明天的美好幸福生活,管好自己,决不可吸食一口毒品。

禁毒心得体会 篇6

五年级王玲 “禁毒防艾,远离毒品,关爱未来”,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像是一口警钟。时时刻刻在你的耳边响起。提醒你那些五颜六色药丸后的隐患,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朋友们,愿这些文字永远在你们心中回荡,把毒品永远杜绝在我们真善美的大门外,为我们的理想而奋斗!品,致命的恶魔,吸毒是人类赶上地狱的快车,是人类慢性自杀的行为。

这些年由于国际毒品的泛滥,毒品像一头张开血盆大嘴的猛兽,正飞快地吞蚀着年轻一代。从近来年资料发现:吸毒的人中青少年就占了80%以上。这些年,青少年学生吸毒分子被毒品诱惑上瘾,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泥坑,成为人类特级的恐怖组织。然而,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禁毒知识心得体会 篇7

1 竞赛的组织

病原生物学技能大赛由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和基础学院学生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 由于我校专业较多, 为便于组织, 竞赛主要在完成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学习的临床专业中开展。参赛时间为结课考试前的复习阶段。参赛学生采用自愿报名和班级推荐的方式, 不限制名额。比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部分:初赛的方法为笔试, 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绘图题, 考察学生对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相关实验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的掌握;复赛包括知识竞赛和实验操作两部分, 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出题, 除考察基础知识外, 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现场发挥能力。所有题目制成PPT课件, 将题目和答案进行超链接。评委为教研室4名副高级以上教师组成, 现场对选手的表现进行评分, 对竞赛中的题目进行点评。比赛地点选择在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和实验室, 提前发出比赛通知, 欢迎教师和各年级同学观看比赛。比赛过程中设计观众答题环节并赠送小礼品以活跃现场气氛。

2 竞赛规则

由于参赛人数较多, 通过笔试优中选优, 根据学生的初赛成绩选拔出11名成绩优秀选手参加决赛。11名学生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产生参赛顺序。比赛共设7关, 第一关:探求真相;第二关:明辨是非;第三关:慧眼识虫;第四关:眼明手快;第五关:妙笔生花, 第六关:再创新高;第七关最后冲刺。前两关为简答题, 主要涉及寄生虫学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方面的知识和医学微生物学中细菌、病毒及真菌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等基本知识。第三关和第四关为形态学题目, 第三关为在3 min内识别镜下6种寄生虫标本, 并写出其名称;第四关主要考察学生对寄生虫及医学微生物形态的把握, 要求学生在混合标本中寻找出指定标本。第五关为绘图题, 要求学生正确绘出虫卵形态并正确标注各部分结构。第六关考察学生能否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油镜,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指定标本。第七关为微生物学基本技能测试, 要求在20 min内完成革兰染色的操作。比赛采用淘汰制, 规则为:第一关和第二关为必答题, 每人2题, 每题20分;第三关每个标本10分;第四至六关满分为100分;评委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扣分;第七关将革兰染色的操作及标本观察分为14个步骤, 每缺一步扣10分。从第三关开始, 根据选手成绩, 每关淘汰1人, 经过3-6关, 最后剩余7名选手进入第7关。最终, 评委们通过对选手完成操作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综合评分, 评选出6名优胜选手, 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3 知识竞赛的效果

通过对学生的反馈意见情况可以看出, 他们对开展知识和技能比赛反应热烈, 学生认为此项活动相当有意义, 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赛学生普遍感觉收获很大。竞赛引入竞争机制, 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参赛学生提前都做了充分准备,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不仅对理论知识有系统、深入的把握, 实验基本技能也有提高, 激励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成绩上看, 参赛学生的结课成绩为 (88.58±9.34) 分, 未参赛学生平均成绩为 (76.45±8.82) 分, 参赛选手的结课成绩明显高于未参赛学生的成绩。通过举办知识竞赛这种形式,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在赛场上选手快速思考、踊跃做答, 气氛紧张而热烈, 营造别样学习气氛, 在比赛中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临场应变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1]。

知识竞赛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竞赛前教师对赛制设计、竞赛方式、竞赛内容、竞赛范围与标准等进行分析讨论, 群策群力, 增加了教研室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竞赛题目的选择提高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知识了解的深度和广度, 也是对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的一个良好的平台, 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促进作用。通过竞赛, 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实现了面对面的互动, 拉近了师生间的交流, 增进师生间的了解, 评委在点评时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灌输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学生在赛场上的表现也促使教师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改进,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提高了教学的效果[2]。

4 存在的问题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病原生物学知识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工作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主要包括: (1) 我校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学不在同一学期开课, 参赛学生除了复习人体寄生虫学知识外还要复习上一学期结课的医学微生物学。 (2) 比赛时间临近期末考试, 学生反映负担较重, 建议在不同的学期里分别举办人体寄生虫知识竞赛和医学微生物技能比赛。 (3) 由于涉及知识点较多, 所选试题容易出现难易不均衡, 尤其是必答题, 对选手存在是否公平的问题。学生建议增大同等难度的试题量, 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精心筛选题目, 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4) 本次比赛各班报名人数不均衡, 多者10人、少者1人, 决赛主要以个人参赛, 缺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建议将竞赛成绩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调动学生参加竞赛、学习病原生物学的积极性。

以知识竞赛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在各学科教学中受到关注[3], 鉴于每个学科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要因地制宜的发挥这种方法的长处, 以便更好地利用竞赛这一开放、互动的平台, 使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 让学习变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1]梁宏, 贺菊香.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知识竞赛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9) :228-229.

[2]严海芹, 孙美群, 邹维艳, 等.知识竞赛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尝试[J].基础医学教育, 2013, 15 (2) :107-108.

高中函数知识点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教學;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6

0 引言

函数是描述数学规律的一种数学模型,它与物理、化学等各学科联系密切。函数中变量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依赖关系,变量与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当某一个变量取一定值时,依赖于这个变量的另一个变量只有唯一的一个确定的值。反映变量与变量之间的这种依赖关系是函数的基本属性,所以说,函数是描述自然规律的数学模型。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把抽象的函数概念具体化,首先使学生对函数概念的实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用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的定义,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一个理性的认识[1]。

1 高中函数教学现状

高中数学的函数知识一直以来就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一方面,函数本身比较抽象。对于初次接触函数的学生来说,函数的概念很难建立,很难理解函数的本质,这些因素导致学生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对学习函数表现出排斥的心理。另一方面,教学的方法是决定学生学习水平的关键,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很难把这一高中数学的难点攻破[2]。为了能够在教学函数知识的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许多教师也尝试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干脆把函数的概念、函数性质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牢牢记住,留到以后的学习中慢慢理解。这种方法虽然表面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学生总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真正领会函数的精髓,这就对日后应用函数造成了障碍。有很多人认为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缺乏创新,主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更活跃的教学方式。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笔者认为并不适用于高中函数的初期教学。对于初学者来说,函数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尽管在初中数学中已经涉及了一些初级的函数知识,但是并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函数的概念。

2 函数知识点讲解策略

2.1函数概念的讲解

教师应遵循高中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加强函数概念与性质的引入,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函数概念与性质的过程,合理设置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背景和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也能使学生加深对函数概念与性质的记忆和理解。在解决函数问题,对概念理解不清,在解题时就会出现错误;对概念理解不透彻,常会遇到问题束手无策,要正确深刻地理解概念绝非易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从多方面着手,适当引导学生剖析概念,抓住概念的实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语,结合正反例子,做好概念理解;2)注意数学语言的翻译,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有较强的概括性,更能反映概念的本质.函数的符号,定义域、值域的集合表示与区间表示法,单调区间的写法等;3)逆向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一般情形下已知函数来研究函数的性质,反之通过函数的性质可以求表达式中的字母参数的值(或者范围);4)对比相似概念,明确其联系和区别,函数与映射,增函数与减函数,奇函数与偶函数等。

2.2函数单调性的解法

高中数学教材中,对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是: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且区间IA。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和x2,如果当x1f(x2),那么y=f(x)在区间I中就是单调减函数,区间I就是函数y=f(x)的单调减区间。如果y=f(x)在区间I中是单调增函数或单调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区间I中具有单调性。在函数的单调区间内,如果是单调增函数,其函数图像是上升的,如果是单调减函数,则其图像是下降的。

在高中数学当中,对于复合函数的定义是:函数y=f(g(x))是由函数y=f(t)和函数t=g(x)两部分组成的。其中t=g(x)是其内层函数,y=f(t)是其外层函数。根据定义,如果内层函数和外层函数的单调性不一致,该复合函数就单调递减。如果内层函数和外层函数的单调性一致,该复合函数就单调递增。此外,导数是解决函数单调性问题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数学工具,它为解答函数单调性问题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中可导,且其导函数大于0,就可得出函数y=f(x)在区间(a,b)中单调递增。如果其导函数小于0,就可得出函数y=f(x)在区间(a,b)中单调递减。

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是一种比较直接、有效的解题方法。要想解析函数的单调性,首先就要确定其区间范围。其次要注意对于带有无理式的函数,在利用定义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无理式的有理化。在函数的图形中,在特定区间内,如果y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y随着x的增加而减少,那么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减。试题当中对于函数单调性的考察虽然比较灵活,但究其根本也只是对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进行结合。因此,高中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要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函数单调性相关的基础知识,并且学会将其融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和理解[3]。

3 结束语

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函数是引进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这一模型在其他学科或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深远的影响,尤为重要的一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重点之一。高中数学的函数部分作为高中数学的开端,对于高中生三年的数学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有质量地完成函数部分的学习,本文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季晓东.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思考和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3):29.

[2]郑雄鹰.轮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1):63.

[3]陈海东.关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几点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2,(11):19.

知识心得体会 篇9

首先,知识点比较联系。较之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来说,中国古代史由于年代久远,朝代多变,人物繁多,因而呈现出知识纷繁复杂的特点,这也就对学生的记忆力提出了挑战。但这并不代表同学们对其束手无策,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古代史中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问题,汉、唐、元三大朝代均在西北地区休养生息,那么当同学们复习到唐朝的民族关系时就要与汉代进行比较,依次类推,进行元与唐的比较,元与汉的比较;各个朝代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等知识点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从而最终达到记忆的目的。

其次,古文材料的阅读。古代史的复习,自然少不了古文的阅读,而且通过对历年高考历史真题的研究,不难发现古代文献材料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同学们在此方面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充分理解课本中所有的古文材料是第一步,再者就是对所做过的历史试卷中一些材料进行分析。那么如何加强同学们的古文基础呢?这就要与语文的复习相结合,语文考试中因为有文言文阅读这类题型,所以对文言文的复习也就成为语文整体复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此同学们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攻破历史古文阅读难关。

知识竞赛心得体会 篇10

在迎接共青团成立90周年的光辉日子里,内蒙古大学工业大学理学院举行了以“庆祝建团九十周年”为主题的的团员知识竞赛。这次团知识活动对我们的影响很大。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了团员的意义,团员的权利、义务,等等。

这世上,每个人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工人要做好工,农民要种好地,学生要读好书,这既是天经地义之理,又是人之良心所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青团员,我们又该如何呢?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我对共产党拥护的炽热之心是不变的,为党旗增辉的坚定决心是不变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全党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共青团,一个熟悉的名字,青年的先进组织是对她的注解,它意味着一个阵地、一项事业,神圣而又神秘。中国共青团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踏寻历史的足迹,我们依然可以听到广大爱国青年在她的带领下吹响进军的号角,依然清晰地记得她凝聚青年在现代化建设中用血汗演绎的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每当听到雄壮的国歌声,每当看到胸前佩戴着的团徽,我们总能感受到心底激情的涌动和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没有忘记自己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我们光荣,我们自豪!在这个拥有光荣称号的组织中,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隆重召开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志存高远,明德修身。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注意优良品德和文明习惯的养成,立志为校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形象。当前,全团正在深入推进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是共青团服务党的先进性建设,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和要求贯彻落实到团内的重要举措,是从源头上切实加强党的后备军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举措,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增强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举措,对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团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精神,就要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广大团员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此次开展的团章、团史、团情团员知识竞赛活动督促激励了我学好团章、了解团史、明确团情、提高理论修养,激发了作为共青团员的确光荣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了团员意识,提高了我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我意识到作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一个优秀的团员一定要履行团的义务,服从团的指示,提高自身修养。从第一批党课结束后我发现我的思想更进步了,这与团给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因此我要争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一名优秀的团员

“知识储存”与“知识提取” 篇11

关 键 词: “知识储存” ;“知识提取”; 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

多年努力教学,困惑于学生成绩不见提高,兴趣剧减。执教前,呆了几年印刷厂,熟悉输出流程工艺及问题,理应游刃有余。事实遇到挫折:选用生产实际案例课题一体化教学,耳提面授示范多次,学生表示领悟,一到独立操作,丢三落四问题层出不穷,一上考场又败阵。

问题引起我兴趣,思考寻求症结。

生活中越需要某东西,越难找出,气急败坏时抱怨:放时怎不考虑找它!与教学问题相似:平时教学中,不管方法逻辑,只要学生记住就大吉。学生身处考场,储存的知识,跳不出来,努力也找不到。原因就是教时未考虑学生日后如何提取使用。

基于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理论可知:知识提取重要性理为突出。个体社会地位的获得转向竞争,学习功能从知识内化转向竞争,不再是储存量的竞争,而是提取量的竞争。

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储存”向“知识提取”的转变。怎样才能做到考前百分之百掌握知识点!

周彬教授的《课堂密码》中提出一个比较关系,让我改变观念:

“试想以下两种情况:

一、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占应该掌握知点的70%,通过最近两三个月师生共同查漏补缺,将这个比例提高到90%,而学生在考试中能将所掌握知识点的 60%提取出来;

二、在最近两三个月中,师生并不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而将对知识点的提取比例提高到80%。

如果学生只掌握70%的知识点,但能够提取其中的80%,学生得分为56;如果学生掌握了90%,但只能提取其中的60%,学生得分仅为54。

两相比较,我们发现,在学生前期学习中,存储知识的能力肯定比提取知识能力更重要;但在后期学习中,提取知识的能力就显得更有价值了。当然,只是根据学习阶段来区分知识储存与提取哪个更有价值,既不科学也不全面,因为不管是知识的储存还是知识的提取,都是贯穿于学习、教学的整个过程的。”

终于对这个教学现象不再困惑:将学习分为知识储存与提取两阶段,上课听懂了,表明把讲的知识储存进去,作业不是检测学生储存多少知识,而是检測他能提取出多少知识。学生会做作业,表明在做作业这种环境中能够提取知识;上考场后,提取知识的环境变化,可能无法提取出知识。

以往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知识储存,强调死记硬背、重视机械操练,不注重逻辑清晰性,难怪学生做作业时,考试中知识提取困难!

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储存知识方法,还要教给学生有效提取知识方法!

对我是个挑战!因为个别教学有利于知识储存,越独立越好。而现有班级授课制却有利于知识提取。一个缺少与人交流的学生,无法站在学科知识之外来整合与提取学科知识,“一个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真正单独生活的人,很少有机会或者没有机会去反省他过去的经验,抽取经验的精义” 。针对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要求,具备印刷理论知识,一定设计能力,熟练掌握平面软件。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实现两者平衡?

回顾以往,教学中针对不同印刷品种版式设计特点,恨不得将学生今后工作中常会碰到的所有问题写成武林秘籍,一一传授!“普遍撒网,各个都是大鱼(重点)!”对广告招贴、画册、期刊排版、纸盒设计、宣传单页等都进行详细独立讲解,并作为实验内容进行操作,希望学生掌握印前共性常识如:出血位预留、拼版规范、装订要求。

恰恰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所以结果与初衷总是背道而驰,播下希望收获失望。

决定从《黑白场定标》内容入手,进行一次激发学生内在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尝试。

图像扫描输入是整个印前处理技术的起点,控制得当,直接影响处理和输出质量,进而影响印刷品质量,黑、白场设置是图像扫描控制技术关键,掌握黑、白场设置方法和要点十分重要。

教学对象是图文专业二年级学生,已完成《印刷概论》、《分色制版》学习,有一定印前基础。具备了一定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需对原稿、印刷产品中的颜色、层次、中性灰的评判学习提升。

原先五个按部就班的教学环节,如下:

一、印前工艺流程作为引言,承上启下,方便学习理解;

二、课件演示讲解《定黑、白场的工作原理》,掌握理论和原则;

三、分组实操学习应用对不同原稿定黑、白场;

四、分组竞赛,提高操作技能,巩固课题学习,提高协作能力;

五、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整理学习脉络,帮助理解记忆。

现在,以尝试教学理论 “先让学生试一试”为指导,以“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为核心,将教学流程设计成 “先试后导,先练后讲”,针对中职学生动手兴趣较强的事实,强调教学自主与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获取知识,重点培养学生自学兴趣和能力。把学习主动权还学生,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将五个教学环节重新调整秩序为:

一、设计教学:即准备练习,结合上课内容,注重尝试练习,目的是在失败体验感受寻找正确答案。设计本教学内容教学项目为:《2011年学校招生简章》,的图片素材按小组安排学生完成图片扫描任务。将学生推到课堂教学前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二、提出问题;教师检查扫描结果,记录所有出现的困惑与问题,进行板书。

三、教师讲解:针对出现的困惑与问题,进行《黑白场设定》教学内容讲授及正确技能示范。

四、学生第二次尝试;给出不同案例,根据教学内容提示完成作品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竞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给学生更多尝试机会,培养挑战精神,以先完成教师案例为胜。

五、效果评价:充分体现教师“引”和“导”,挑选最好作品交付,开展针对性、对比性教学,对每组的作业进行讲解,提高学生认知,使学生产生由开始的难变为简单,感觉变化。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堂呈现出不同平日的模仿少、探索多的热闹景象。学生按小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安排提出困惑和问题、制作作品,激情洋溢。竞赛中,情绪高涨,一扫往日懒散,自觉评比效率。结果始料未及的远远好于平日。

“梨子的滋味,亲口尝一尝”。看来学生要学到知识,亲身体验,亲自尝试,参与知识技能形成过程,是关键。掌握技能实操的专业课程,单靠“老师讲,学生听,而后练”的教学模式方法行不通。轻松愉快的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更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禁毒知识心得体会 篇12

1课题分析 (内容分析)

1) 本课题是联系函数、方程、三角、线性规划、直线与圆锥曲线以及导数等内容的桥梁和纽带.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建立在一元二次不等式正确求解的基础上.因此,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具有极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

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只需以初中所学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及二次函数图像等为基础, 因此本课题的教学基础较好.

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可看成是二次函数的一部分, 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或全体与部分的关系.这就有可能直接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去探究和发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4) 本课题常用的解法有:

1因式分解法, 即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求解.它要求学生会正确地对二次三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然后将不等式变形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最后确定解集.但是对二次三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而且有些时候给出的二次三项式, 在实数范围内并不能进行因式分解.所以, 降次虽好, 但有局限性.

2配方法, 即转化为绝对值不等式问题求解.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解法非常熟练基础上, 将一元二次方程中的等号改成不等号, 然后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得出的解法.这也是一种单纯的代数方法.

3图像法, 即作出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 通过“解方程—画图像—写解集”的方式求解.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主要体现出的是“数”的特征, 分别依据实数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不等式的性质;而图像法则把数与形有机结合, 形象直观, 学生印象深刻, 有利于记忆.正如华罗庚所说“数与形, 本是相倚依, 焉能分作两边飞;数无形时少直觉, 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离分家万事休”.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好素材.基于此, 本课题采用图像法.

2目标分析

2.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 能利用二次函数图像与二次方程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理解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2过程与方法

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函数图像、方程的根与不等式的解集之间的联系,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 使数形结合的思想直观化, 同时为求解不等式的过程提供技术支持,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等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研究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认识到抽象与具体、联系与转化、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树立辩证的世界观;通过探究和动手实践, 增强对数学的亲和力和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培养坚韧的意志和勇于探索、勇于挑战、不怕困难的精神.

3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关系 (也即“三个二次”的关系) 并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本课题的重难点.一元二次函数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本质源头, 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发现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所用的工具或“拐杖”, 应从分析图像入手, 紧扣图形, 引导学生勾通不等式、方程与函数的相互关联, 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知识纳入到二次函数的同一结构之中, 由旧知去发现新知, 用已知的揭示未知的, 进而突破难点.

借助函数图像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可以大大降低对不等式求解问题的理解, 利用图像的直观性, 引导学生观察二次图像上任意一点P (x, y) 在图像上移动, 随着点P的横坐标x的变化, 点P的纵坐标y的变化情况, 当y>0时, 图像位于x轴上方的点正投影到x轴上, 得出x的取值范围, 同理, 当y<0时, 图像位于x轴下方的点正投影到x轴上, 得到x的取值范围, 方程的根是二次函数的两个零点, 恰恰也是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前提下, 归纳出图像法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3个步骤, 即:

4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针对本课题的教学难点, 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借助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技术, 创设了生动、形像、直观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 进行探究, 将数与形紧密结合起来, 亲身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规律的发现过程.图2是动画演示的一个界面.

在该动画中, 自由地键入不等式a, b, c系数, 从而同步、即时改变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根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抽象的数学规律一下子变得直观、生动起来, 通过反复试验, 将一元二次不等式中抽象的“数形结合”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可以迅速获得“三个二次”的关系, 并由感知到理解.计算机交互技术将数形结合思想直观化,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探索平台, 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并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5教学策略与学法指导

本课题是在学生已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认知特点来看, 学生在理解“三个二次”的关系上, 应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形像地展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突破教学难点, 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采用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人机交互平台,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 亲自动手, 积极思考, 发现问题, 并归纳总结规律, 整个过程体现出由观察到分析、由定量到定性, 由直观到抽象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穿插着研究、讨论、交流及教师的点拨、启发、讲解, 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使学习是一个认知、体验、探究、建构知识的过程.

6教学过程设计

6.1创设情境, 埋下伏笔

问题1 (1) 解方程3x+2=0;

(2) 作出函数y=3x+2的图像;

(3) 解不等式3x+2>0和3x+2<0.能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吗?请将结果填入表1.

设计说明由于学生在初中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这些基础知识都比较熟悉, 所以完成以上任务非常轻松.本环节是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根、不等式的解集, 都是特定的函数值之下对应的自变量取值的集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根就是一次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就是一次函数图像在x轴上方或下方的x的取值集合, 从而提炼出3个“一次”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3个“一次”的关系又是以一次函数为研究核心, 一次函数的图像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另外还强调了一次项的系数正负问题, 这些都为接下来用类比的思想方法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奠定了基础, 为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解法埋下伏笔.

6.2引入课题, 探索新知

问题2先看下面3个一元二次不等式, 求出其解集.

(1) x2-x-6<0;

(2) x2+2x+1>0;

(3) x2+2x+4>0.

提供一元二次不等式演示动画, 让学生自主输入a, b, c系数值, 从而改变研究对象.演示过程效果见图2所示.

设计说明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 已利用一次函数图像这个“形”找到了其求解方法, 把学生引进“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自然就水到渠成.对于提出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新问题, 学生思维正向迁移, 类比联想, 很自然地把它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 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这个“形”来寻找答案.其思维设想如图3所示.

利用所提供的演示动画, 学生动手实践, 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的变化, 获取信息, 积极探究, 对“数”在“形”上如何具体体现, “形”对“数”怎样细致刻画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一元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其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这正是揭示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三者关系的关键, 通过观测y>0, y<0发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正是相应的二次函数图像在x轴上方或下方的x的取值集合.这3个“二次”的关系中, 二次函数的图像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与形”的正确观察分析, 诱导学生认知冲突, 合理猜想, 同时指导学生进行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像语言之间的转换, 促进学生形成如下知识结构:

6.3归纳总结, 提炼方法

问题3已知函数y=ax2+bx+c (a≠0) , 试填写表2.

设计说明从特殊的情况入手, 寻求一般化的结论,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探究, 学生头脑中已不只是孤立地解不等式, 对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位置关系已心中有数甚至了然于心, 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概括、总结提炼, 不仅深化了对3个“二次”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而且将能深刻领悟到图像法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原理.本题由于系数是参数, 无法确定抛物线与x轴的位置关系, 所以必须分类讨论, 而方程的根是由Δ判别式决定, 所以以上表格按Δ来分类.表格中的内容皆有学生自主填写, 将会使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的基本步骤:“求根—画图—找解”不感到陌生, 对不等式解集和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小于取中间, 大于去两边”也不感到突兀.这一设计符合“螺旋上升”的教学理念, 也体现了现代数学教学理论的“再创造原理”.弗莱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这个设计环节就是指导学生完成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数学化过程.

6.4方法应用, 实践升华

问题4 (1) x2≤1;

(2) 2x2-3x-2>0;

(3) 4x2-4x+1>0;

(4) -3x2+6x>2;

(5) -x2-x<1;

(6) x2-2x+1≤0.

设计说明学生虽然在上一个环节中得出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结论, 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方法应用的过程中, 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向学生说明.1若不等式不是一般形式, 首先化成一般式;2二次项的系数若为负数, 用图像法照样可求解, 但是实际求解时, 还是化为正数作正处理, 这符合习惯, 也减少了出错的可能;3画图时, 只要注意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抛物线与轴公共点的横坐标, 其余细节都可以省略, 包括y轴都可以省略不画, 这样能快速抓住问题的本质, 使得图像更利于观察;4对求根—画图—找解的解题步骤, 在“成图在胸”的情况下, 可以不必再画图;5归纳形成的表格, 里面的内容不必死记硬背, 而是着重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领会图像法的要领.

从题型上, 这6个不同类型的题, 较为典型和精炼, 分别对应不等式的解集的6种形式: (1) 夹中间的形式, (2) 两边的形式, (3) 不等于某个零点的形式, (4) 空集, (5) 全体实数, (6) 等于某个零点的形式.其中第 (1) 题, 学生往往会想当然的认为{x|x≤±1}, 对此教师要及时纠正错误, 强调图像解法和基本步骤, 问题 (6) 的解集是{x|x=1}, 这种由不等式结构却解出等式来的结构对学生的心理有一定冲击, 但仍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总之, 对于这6题的求解, 都要鼓励学生画出图形, 从图形中观察结果得出答案, 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 鼓励与启发相结合, 使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更加完备, 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6.5拓展延伸, 留下思考

思考题解关于x的不等式:

(1) (x-a) (x-1) <0;

(2) a (x-a) (x-1) <0.

设计说明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是解二次不等式的重要构成部分, 系数为常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采用的的是图解法, 把系数变换成字母后该如何解?实际上, 含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与系数为常数的解法本质是相同的, 具有同源性, 布置思考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参数带来的影响, 考察学生“再创造”的能力, 为分类讨论教学做好准备.

7教学体会

上一篇:教师节快乐祝福语简短文案下一篇:双缝干涉实验测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