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学科简介

2024-11-23

浙江农林大学学科简介(通用7篇)

浙江农林大学学科简介 篇1

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F University),简称“浙农林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 “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0年与浙江农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农业大学,1966年更名为浙江林学院,1970年7月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1979年2月恢复独立办学,更名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名单

排名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等级 入选年份
1 浙江农林大学 园艺 国家级  
2 浙江农林大学 林学 国家级 2019
3 浙江农林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国家级 2019
4 浙江农林大学 木材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 2019
5 浙江农林大学 风景园林 国家级 2019
6 浙江农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 2019
7 浙江农林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级  
8 浙江农林大学 园林 国家级 2020
9 浙江农林大学 农学 国家级 2020
10 浙江农林大学 动物医学 国家级 2020
11 浙江农林大学 生态学 国家级 2020
12 浙江农林大学 生物技术 省级 2019
13 浙江农林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 2019
14 浙江农林大学 法学 省级 2019
15 浙江农林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 省级 2019
16 浙江农林大学 中药学 省级 2019
17 浙江农林大学 会计学 省级 2019
18 浙江农林大学 应用化学 省级 2019
19 浙江农林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省级 2019
20 浙江农林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 2020
21 浙江农林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省级 2020
22 浙江农林大学 工商管理 省级 2020
23 浙江农林大学 广告学 省级 2020
24 浙江农林大学 数字媒体艺术 省级 2020

浙江农林大学学科简介 篇2

●学科是大学组织的细胞,学科组织的整体水平反映了大学的水平。学科评价的标准,应该注重“体用结合”。不但要关注学科这个细胞的功能发挥好不好,也要关注细胞组织本身的健康水平。评价学科的“体”就是看学科的组织化程度,首先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是不是聚焦的,其次学科的人财物是否集聚到学科的使命、方向上,再次学科是否有一套规范化的制度。

学科组织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生成期的学科组织首要的任务是学科方向的凝炼、学科使命的选择和资源的获取;生长期的学科组织面临的主导任务是自身知识产出能力的提升;成熟期的学科组织的主导任务是学科内部的制度建设;后成熟期的学科组织的主导任务是战略规划,重点在于学科方向的调整、学科队伍的整合等。

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人,而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打造学科组织核心竞争力关键中的关键。学科布局主要涉及在国家宏观层面上的政府和中观层面上的大学这两个主体,要考虑到协调好国家、学术和市场这三个方面的现实需求。

《大学》:宣书记您好!通常判断一所大学的水准,要以学科的整体水平为评价标准。您认为,学科发展水平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宣勇书记(以下简称宣书记):学科与专业是构成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是大学组织的细胞,一所大学的学科建设,本质上是学科的组织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科知识生产的能力与水平,学科组织的整体水平反映了大学的水平。是否有若干个学科能称为世界一流的学科,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级人物并做出杰出的贡献,都可以成为判断一所大学水平的观察点或者标准。学科评价的标准,我认为应该注重“体用结合”。不但要关注学科这个细胞的功能发挥好不好,也要关注细胞组织本身的健康水平。

现在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科“功用”的评价,主要从外在的、显性的角度来判断,比如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这中间当前关注较多的是学科的科研水平,科研水平一般体现在重大研究领域承担的课题、有无原创性的成果、参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在重要的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以及一些重大的奖项和对产业的贡献等,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水平的标志。而当下又是非常片面地注重高水平论文,从过去的SCI到如今的ESI,成为了我国大学学科评价的唯一标准,简单地以论文发表作为学科评价指标,是不全面的也是值得警惕的。事实上,论文只是学科知识生产能力与水平的一个方面而已,不是全部。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科能不能为专业建设提供一批国际化的高质量课程,让学生广泛参与研究活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衡量学科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重要标准。

至于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方面,对于世界一流学科而言,我认为应该具备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进程的能力。比如,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能不能作为智库参与并影响政府的重大决策,能不能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能不能引领社会的风尚,能不能做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自然科学学科,从事基础研究的学科研究方向是不是在世界的前沿领域有原创性的成果,研究的成果能否参与到知识体系的建构,建立概念、范式、体系、理论,能够为同行的研究提供研究方法或研究体系?从事应用研究的学科则是通过研究获得的技术、工艺、设备、产品在行业产业领域中是否是引领性的?拿生命科学领域来说,最为核心的评判标准应该是:有没有重要的原创性发现,有没有开创一个新的领域;有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生物学问题;有没有做出对本学科甚至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科学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突破;有没有对人类的疾病提出新的认识、新的治疗方法;有没有做出对实际应用有巨大和明显意义的工作,等等。其他科学领域评价标准也类似。

《大学》:从事物的体用关系而言,除了关注学科“功用”的评价外,是否还应关注学科发展的“本体”评价?

宣书记:除了上面提到的“功用”外,学科评价还应关注学科组织是否有可持续产出的能力。一些学科可能偶尔或者短期能产出一些高水平的成果,但是不能做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产出。这就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评价学科,涉及到学科组织本“体”的方面。何为“体”?作为大学的学科组织,与一般意义上的作为知识分类体系的学科是不一样的,它是围绕特定的知识生产领域,通过人、财、物的配置构建而成的一个实体组织。

评价学科的“体”就是看学科的组织化程度,首先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是不是聚焦的,其次学科的人财物是否集聚到学科的使命、方向上,再次学科是否有一套规范化的制度。我过去曾经对成熟的学科组织提出八个方面的指标:研究领域、方向和水平的不可替代性;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可持续的知识产出;稳定的资源获取;明晰的组织结构;规范的学科制度;良好的学科文化与传统;较高的国际化程度。我认为这八个方面,可以作为学科组织“体”的建设的评价标准。在当下对大学学科的评价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评价对象的使命价值模糊,组织边界不清,教师的学科组织归属随机、松散,成果堆积和拚凑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科评价与建设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学科建设的碎片化。

《大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您认为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什么?

宣书记:学科组织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与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有共通之处,一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矛盾,关键是要在特定的阶段采取对应的发展策略。例如青春期的孩子会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出现成长的烦恼,中年期的成人会面临事业和生活的各种压力。所以,学科建设也要结合学科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科组织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有所区别的。

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依据组织生命周期的一般理论,着眼于学科组织管理诊断的需要,根据知识产出能力的不同来区分学科所处的发展阶段,将大学学科组织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生成期、生长期、成熟期与蜕变期四个阶段。并且通过对国家重点学科的调查,归纳出学科组织生命周期各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主要矛盾。

生成期的学科组织首要的任务是要回答“干什么”是有价值的?怎样才能干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方向的凝炼与学科使命的选择,同时面临生存的压力,因此资源获取是这一阶段的主导任务,包括人才的引进、经费的支持、学术物质资料的配备等。生长期的学科组织面临的主导任务是自身知识产出能力的提升,这也体现了学科生长的本质,学科生长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自然渐进式的增长,有的善于借助外部资源,还有的模仿借鉴标杆学科(如国家重点学科)的发展路径。成熟期的学科组织知识产出能力已经到达较高水准,这时候更关注的是知识产出的可持续性,因而其主导任务是学科内部的制度建设,例如学科文化建设、内部评价激励制度的完善、内部决策制度的完善等。后成熟期的学科组织可能会面临知识生产活动与社会对知识的需求或知识本身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这时候学科组织就面临蜕变的需要,学科组织的蜕变往往体现为知识劳动领域的重大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科具体使命、存在方式的变化。这个阶段的主导任务是战略规划,重点在于学科方向的调整、学科队伍的整合等。

总的来说,学科组织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决定了学科组织的发展策略,与阶段特征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促进学科的发展,与之相背离的策略则牵制学科的发展。学科建设的目标、手段应该针对学科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有所差别。这对于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建设十分重要。

《大学》:您认为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什么?

宣书记:关键是人,而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打造学科组织核心竞争力关键中的关键。纵观国内外,任何一个一流学科的发展,与其学科带头人密不可分。我把学科带头人称为“领导型学者”,也有学者称作“战略科学家”,即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能根据科学前沿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提出本学科的发展愿景,整合资源,率领学科成员共同解决重大问题的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首先是一名学者,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有精深学术造诣,有坚实而广博的学科知识积累和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其次,学科带头人是学科的统帅,能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善于提出和凝聚学科发展方向,制定规划,并有效组织实施,推动学科和学科团队的发展。学科带头人的基本职责是提出学科发展的愿景,为实现学科发展愿景做出战略安排,建立学科资源协作体系,整合学科队伍。

学科带头人需要具备学术实力、战略管理能力、组织和资源配置能力、学科制度和文化建设能力、包容的领导风格和沟通协调活动能力。学科带头人的战略眼光决定了学科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决定学科的学术声誉;学科带头人的领导风格将影响学科的文化氛围和人气;学科带头人的组织和资源配置能力将决定学科的组织化程度和运作效率。我们过去对158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调查表明,94.9%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是构成学科组织最主要的因素;76.6%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志向与感召力对学科组织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57.0%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社会活动能力是影响学科组织资源获取的最主要的因素;68.0%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管理水平是影响学科能力提升的最主要的自身因素;70.9%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领导风格是影响学科制度建设的最主要因素;58.9%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战略意识是影响学科战略方向调整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总体上看我国大学中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存在总量不足、青黄不接、新兴学科带头人缺乏、重引进缺培养等问题。现状往往是有学术的实力但缺乏组织的能力,有领导的才能却又缺少学界的影响力。目前各高校的学科带头大部分是自然产生形成的,尽管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科带头人才的引进,但对潜在和未来的学科带头人缺乏系统科学的培养体系。因此如何加大学科带头人人才队伍建设,对学科带头人进行系统培训和开发,建立学科带头人才的继任计划,根据学科带头人的胜任能力要求构建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培养和考核体系,是一流学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学科建设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学科布局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宣书记:我想学科布局主要涉及到在国家宏观层面上的政府和中观层面上的大学这两个主体,要考虑到协调好国家、学术和市场这三个方面的现实需求。从国家层面来说,首先,学科布局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于代表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对民族、国家和人类有着重要影响的关键学科进行重点布局,重点投入,做大做强,这需要前瞻性眼光和战略性的顶层设计。第二,学科的布局还应该遵循学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学科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任何学科都不是凭空生长出来的,而是离不开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强有力支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夯实了基础,才能建立起高耸入云的大楼。学科布局切不可急功近利,需要从基础做起,对于一些在短期内难以见效,但对于未来和整体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如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等,应该从国家的宏观层面重点支持和投入。第三,国家的学科布局应该有利于形成我国高等教育分层分类的生态系统,学科布局需要与高校的类型、能力和特色有效的对接。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分层分类的发展,既要有重视基础学科为主的大学,也要有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大学,既要有瞄准世界一流的学科,也要有满足市场需求的学科,既要有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也要引导部分大学服务地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科布局应该特别注意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资源投入,通过行政手段来“抓”学科建设的路子,而是通过建制度和机制的方式引导学科建设。

就大学这个主体而言,学科的布局同样需要考虑如何满足国家、学术和市场的需求。大学在进行学科布局的时候要坚持与自身定位相一致的原则。学科布局不是说所有的大学都面面俱到,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盲目求全求大,盲目攀比的状况,大学在进行学科布局的时候应该首先要对自身的层次、办学目标和使命有清晰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来谈学科规划和布局才是有意义的,有时候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有价值,在这一前提下再来看大学自身到底能够与国家战略的哪些内容以及地方发展中的哪些重要问题做出回应,有什么样的金刚钻就揽什么样的瓷器活,从而做出学科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布局。同样,从学术发展的逻辑看,基于自身的定位,对于一些支撑性的基础性学科也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布点。部分大学的学科布局还应该重视基于市场导向的原则,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向市场开放,与区域及地方经济互动,让学科布局更加合乎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让市场选择来决定学科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立体的、生态的学科布局体系。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竞争选优”与“要素驱动”是我国前一阶段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模式。有三个倾向值得重视,一是重点建设的学科结构不够合理;二是“择需”不足,缺少顶层设计;三是学科建设投入的“见物不见人”。

“竞争选优”和“要素驱动”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碎片化,导致学科建设目标离散、效率低下,重复投入,与学科建设的初衷大相径庭。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遴选从单一的“竞争选优”到与“择需布局”相结合转变;二是经费投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三是学科组建从“自发组合”向“自觉组织”转变。

要实现这三个转变,关键是要制度创新。一是政府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引导机制和投入机制的创新;二是大学在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上要创新;三是学科自身的建设机制要创新。具体就是政府出“好”题,大学搭“好”台,学者唱“大”戏。共同治理,应该成为我国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在学科建设管理上要特别重视转变“管理的时态”,即从评选重视“过去时”为中心,建设注重“现在时”为中心,转变到评选和建设都以“将来时”为中心。

《大学》:您认为我国大学的学科发展模式具有怎样的特点?

宣书记:所谓大学学科发展本质上就是大学学科组织实现了成长,在知识发现、应用和传播方面有了更强的能力和更显著的表现。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竞争选优”与“要素驱动”是我国前一阶段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模式。我国大学学科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同一性,表现为大学学科发展在目标上趋同,在建设内容上指标化,在建设方式上以学科要素投入与赶超为基本特征。

大家都知道,我国大学学科建设是由政府发起,政府推动和政府主导的。1987 年,为了贯彻1985 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在高等学校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的要求,国家教委组织了全国第一次重点学科评选,从5 大学科门类中择优选出了416 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之后在2002 年和2006 年第二轮、第三轮的评选中又选出了964 和963 个重点学科(不含培育)。国家开展重点学科评选之后,各地方政府为了地方上有更多的大学学科进入“国家队”,仿而效之建立省一级的重点学科梯队,按照类似的方式投入了大量经费和倾斜政策来建设学科。这样从国家到地方,通过对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无形中勾画出中国大学学科的层次结构,也使重点学科所在的高等学校被纳入各类高层次大学发展序列中获得了先机,这是比重点学科自身获得政府大量经费投入,获得巨大的人才吸纳能力更为重要的收益。这就造成了在客观上重点学科的评选不仅在“台面”上非常激烈,甚至在未上“台面”之前也变得非常激烈,国家重点学科的“选优”标准,实际上把高端人才、学位点和各类平台等等这些学科构成要素,逐渐转化为各类学科建设的基本指标(比如SCI论文数、专利数、政府奖项等),在重点学科上保级或者升级都要达标,短时间、高效率地追赶“指标”成为学科发展的理性选择。

毫无疑问,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大大促进了大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也整体提升了中国大学的水平。从政策科学的角度来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系列政策建构了一套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符号话语体系,规范了我国学科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形成了“举国重视”的影响,吸纳了从大量社会资源,大学和学科被拉动着奔跑起来。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过去30 年中,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欠缺,大学学科建设的首先任务是用少部分资源做最需要的事情,完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历史使命,因此在“选优”理念的导引下,采取同一性模式有其现实性。但是,从高等教育亟需深化综合改革的要求来看,从全面建设的要求来看,学科发展的同一性模式是有问题的。

《大学》:您认为现有的这种学科发展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宣书记: 我以为有三个倾向是值得重视的。第一个倾向就是重点建设的学科结构不够合理。一方面,重点学科集中在少数高校里面,比如在第一次评选中,地方高校仅占4.3%;在96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北京大学一所大学就拥有81个,占了总数的8.4%。而且,重点学科集中在少数学科门类里面,比如,第一轮评选的416 个重点学科中理科和工科相加占总数的59.8%,第二轮评选增加的544 个重点学科中理科和工科相加约占51.7%,学科密集度非常高。但同时又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同一个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被同时建在多所学校当中,最多的一个一级学科被同时建在16 所大学当中,最多的一个二级学科被同时建在超过21 所大学当中,这还不包括重点培育学科。这说明什么呢?一方面,当然反映出学校和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是否能反映出学科建设中存在局部过剩问题呢?这样就导致了一个很不好的结果,那就是这种分散建设把这一个学科领域里面最好的头脑分散在不同的大学里面,竞争有余而协作不足,从而失去了在同一个学科领域里面进行互补发展、系统发展的坚实基础。看上去表面繁荣,多而不强,离散没有高度。

第二个倾向是“择需”不足,缺少顶层设计。1985 年中共中央提出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改革开放重大战略举措的顺利实施,培养高水平建设人才。也就是说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是国家开展大学学科建设的初衷,绝对不是让大学你争我夺看热闹,更不是为了满足大学组织和学者的自娱自乐。因此不但要有“选优”,更要有“择需”,而且在顺序上应该是先“择需”,再“选优”。什么是“择需”?就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的紧缺急需优先选择需要快速发展的学科,直接服务于解决国家重大战略中实际问题。事实上,“急需的”未必就是“强大的”,“强大的”也未必是“急需的”,如果在评选之前没有做好顶层设计,没有考虑好如何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那么越是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选优”的结果就越是会选出所有“强大的”学科,这样很有可能会脱离国家花大力气开展大学学科建设的初衷。这种“选优助强”的学科建设路径实际造成一些学科反复被重点建设,重复投入。

第三个倾向是学科建设投入的 “见物不见人”。重视实验设备和条件的改善,忽视智力的价值与投入,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缺少制度性的财政保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投入经费的边际收益递减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在相当多的高校已经暴露出来了,重点建设的学科设备经费花不完,到了年底学科突击花钱的现象比较普遍。

《大学》:要改变现有这种以“竞争选优”和“要素驱动”为特征的学科建设模式,您认为我国学科建设发展的创新方向是什么?

宣书记:“竞争选优”和“要素驱动”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碎片化,导致学科建设目标离散、效率低下,重复投入,与学科建设的初衷大相径庭。我非常担心,这些问题会在接下来的一流学科的遴选与建设中再次出现。我认为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遴选从单一的“竞争选优”到与“择需布局”相结合转变,二是经费投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三是学科组建从“自发组合”向“自觉组织”转变。

要实现这三个转变,关键是要制度创新。共同治理,应该成为我国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以体现学科建设中的“管、办、评”分离,建立区分政府、学校、学者等相关利益者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权、责、利的制度设计,通过投入、评价、考核等环节的制度变革,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学科要素集聚,形成资源的协作体系,实现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模式。

在规划和选建一批一流学科的过程中,一旦对“事实判断”的呼声大过了对“价值判断”的理性思考,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碎片化的局面可能会很难避免。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在学科建设管理上要特别重视转变“管理的时态”,即从评选重视“过去时”为中心,建设注重“现在时”为中心,转变到评选和建设都以“将来时”为中心。什么意思呢?“选优”是过去时的,考察的是过去的成绩;“要素”建设是现在时的,建设的重点是目前薄弱的学科要素;“指标”赶超也是现在时的,指标都是针对学科要素设计的。把管理的时态定位在“过去时”和“现在时”上的好处是让学科建设管理简单、方便,但这样的管理,我们很难认可它是科学的。现代管理科学告诉我们,基于预测、基于计划的管理才可能是科学的,这就需要把管理的时态定位在“将来时”,比如基于国家战略和重大问题的“择需”,比如基于学科规划的学科组织建设。

《大学》:在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进程中,政府、大学和学科本身各自应承担怎样的角色?

宣书记:首先,是政府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引导机制和投入机制的创新,政府不但要吸引大学和各类学科建设资源集聚到国家最需要的领域,解决最迫切的问题,还要使学科建设经费的效率最大化。转变“只见物不见人”的投入方式,重视智力的价值,进一步下放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大学自主权。其次,是大学在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上要创新,应当明确学科建设的组织边界,建立基于学科组织的评价机制、问责机制和理财制度,引导学科面向重大战略和重大问题协同发展,避免散、小、弱,进一步明晰学科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学科权力,让学科从表格中拚凑组合的虚拟组合,真正成为一个大学的基层组织实体,成为围绕共同科学使命而自觉集聚的有机体。最后,是学科自身的建设机制要创新,要明确学科的使命和规划,把一流的学者们都组织协同起来,而不是为了申报、完成指标的临时组合,长期分工合作,运转有序。

好的制度,要能保障学科建设主体的合理分工,让不同主体各司其职,做自己最擅长也是最有可能做好的工作,形成良性的协同建设体系。具体而言,就是政府出“好”题,大学搭“好”台,学者唱“大”戏。政府的职责首先就是明确国家需要什么,要针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紧缺急需”把一流学科建设要解决的题目出好,并且设计一套好的机制想方设法把大学吸引过来,一方面通过这个过程破除学校间的壁垒,使同领域的学科集聚起来,互补起来,协同起来;另一方面,加快急需发展但基础弱或新兴学科的发展,为国家重大战略举措的顺利实施布好点,打好基础。大学的职责是把学科建设的平台搭好,设计合理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孕育良好的学科文化,让学者能安心研究。政府和大学的工作做好了,学者就能专心致志来唱大戏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没有特效药,但我相信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架构一个好的学科建设制度,把现在已有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我们想要的世界一流学科就会早日到来。

●成就世界一流学科需要两个方面的制度支持,一个就是能够基于世界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大项目、大研究,另一个就是能够将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与协同。国外的一些科研制度其实是以学科为基础运转的,并且实现了高度的组织化与制度化,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目标明确,选题一流;二是高平台、高起点、高效益;三是集聚世界顶尖学者。

我国目前也建成了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批重点学科,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就要建立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明确的“学术使命”为基础,以“集聚人才”“协同合作”为中心的学科制度。

只有真正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才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际化才会变成大学的血液融入大学的躯体。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推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是个系统性问题。首先是制度设计的问题,其次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从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综合推进。

《大学》:根据您的观察,世界一流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宣书记:成就世界一流学科需要两个方面的制度支持,一个就是能够基于世界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大项目、大研究,另一个就是能够将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与协同。从这点上来看,国外确实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将其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目标明确,选题一流。世界一流学科的使命是推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帮助国家实现重大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目标明确、选题一流。例如,美国能源部管理着17 个美国国家实验室,其中有9 个是美国最重要的国家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使命非常明确,就是为符合能源部使命的长期性目标提供可持续研究支持。除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之外,这些实验室均按照“政府所有——合同制管理”的形式运行,即国家能源部代表国家与负责国家实验室具体运行管理的机构签订“管理与运行”合同,决定每个实验室的使命,并提供运行经费。美国能源部的17 家实验室中有16 家的研究开发经费80% 以上来自于能源部,这些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能源部支持的长期的、前沿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

第二,高平台、高起点、高效益。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制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该制度将高水平人才、高水平仪器设备与大型科研项目紧密结合,成为美国保持旺盛的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例如,坐落于斯坦福大学校园内的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579 人,主要从事高能粒子物理、宇宙线和天体无力、同步辐射及其应用研究、加速器新技术研究等,该中心自1962 年建成以来,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其中,1974 年,伯顿·李希特(Burton Richter)领导的实验小组在该中心所进行的正负电子非对称加速环上利用复杂的探测器开展物质与反物质的对装研究发现了一种以前位置的基本粒子,该发现使李希特获得了1976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第三,集聚世界顶尖学者。人才是最重要的学术资源,要实现大科学、大项目、大成果的目标,就要建立能够集聚世界顶尖研究人才的制度。美国国家实验室采取灵活的用人政策,旨在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国家实验室一般采用聘用合同制,人员竞争上岗,除了固定的工作人员之外,流动人员如博士后、研究生等也以合同形式招聘,还以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为例,该实验室目前拥有1,579 个全职员工、21 位联合聘用研究人员、70 个博士后、135 个研究生、3,112 个仪器用户以及30 个访问学者。实验室的雇员按照项目制进行管理,其薪酬由政府发放,分为两个部分,基本薪酬和奖金,实验室每年会对员工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奖金的分配情况。

以上三点使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研究组织的边界划分清晰,避免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避免散、小、弱,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学》: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与国外一流大学学科发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宣书记:“学科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一个词,另一个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国外并没有“学科建设”这样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中国独有的,但是国外的一些科研制度其实是以学科为基础运转的,并且实现了高度的组织化与制度化,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我国目前也建成了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批重点学科,但是,这些重点实验室和学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科重复布点、造成资源浪费;研究领域太窄,学科单一,规模太小,学科方向老化、陈旧;与其他学科或实验室的合作太少,缺乏协同合作等等。这些问题使我们的学科建设难以形成大科学、大项目、大成果的局面,而大多表现为散、小、弱。因此,要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就要建立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明确的“学术使命”为基础,以“集聚人才”“协同合作”为中心的学科制度。

《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语境下,如何理解学科国际化的含义?

宣书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提出其实不是一个新命题。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国际化的进程中,无非是“化”哪个国际的问题,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建立得益于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一批大学管理者大多有留学于欧美的经历,因此,那个时期是“欧美化”;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我们主要是“苏联化”;改革开放后,开始以“美国化”为主,所以我们的国际化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如果我们把国际化简单地理解为“有留学经历的师资的比例”“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的比例”“是否有孔子学院”等指标是远远不够的,这不是国际化的真正内涵。我一直认为只有真正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才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际化才会变成大学的血液融入大学的躯体。

《大学》:如何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实现学科的国际化,进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

宣书记: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推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是个系统性问题。教育的现代化其实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后进向先进学习与追赶的过程。一方面是制度设计的问题,从宏观上看要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是对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扬弃,按黑格尔的说法就是保留好的部分,剔除不适合的东西,以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学术治理、组织方式、学术评价与考核、教师聘任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遴选等等方面遵循国际经验和国际规则。

另一方面是具体操作层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从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综合推进。第一,从科学研究方面来看,主要看研究的选题是否站在国际前沿,是否被国际同行所认可和推崇。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是否被国际同行普遍承认和应用,实验条件是否达到了同领域的国际领先标准;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要看学者们是否活跃在同领域的“国际圈子”里,是否与国际同行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是否担任了本领域国际学术组织、学会等主要职务、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编委,是否经常受邀参加本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

第二,从人才培养来看,要看我们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是否与国际接轨。其中,培养目标是最重要的,因为,世界一流学科培养的人才是要与国际人才进行竞争的,因此我们的培养目标要与国际作为参照系,以此为基础,我们的教学内容才能保持与其他世界一流大学同步的知识更新,我们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才能实现与国际接轨。另外,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确实需要给学生提供很多的交流机会和项目,开拓学生学术的国际视野,像浙江大学将国外校园学习体验称为第四课堂。

第三,从社会服务方面来看,要看学科能否引领与解决相关产业、行业的关键问题与共性技术,是否能够为相关行业的国际一流企业进行服务并与之合作,学科研究是否能够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实现进行服务、提供基础研究支持,是否能够为解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研究支持等等。只有从以上这些方面开展系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够有效地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进展。

●就大学的学科发展而言,无论是努力适应社会需求还是执着追求真理,无论是侧重于基础学科还是侧重于应用学科,从国家整体层面来看,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当然,具体到特定的学校、特定的学科,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很难四面出击,这时候就必须认真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关键要充分考虑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学校发展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两个基本前提, 一个是需要, 一个是可能。

学科组织为专业提供课程,而专业是课程的组合,所以一个专业的建设它是需要由若干个不同的学科来支撑的。这就是学科与专业的关系。由此,也就回答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我常引用的一句话是:教授不上课,到大学干什么?教授不研究,到大学讲什么?

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师资建设的方向是推动教师朝学者转型,要注意引进或培养学者型的教师。学者要具备“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品质,能将学术作为天职,将自己的生命学术化,并且追求沉醉而热烈的精神意境,将学术活动赋予超越现实的涵义。

《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应如何处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做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宣书记:我们知道,大学学科组织是以承担知识劳动为目的的学术性组织,而知识劳动是分层次的,一般认为知识劳动可划分为知识的发现、知识的整合与应用、知识的传播等三个层次。尽管学科组织都或多或少包含了知识劳动的三个层次,但是由于各个学科所在大学处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之中, 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水平, 导致实际上各个学科组织所承担的知识劳动的层次各有侧重。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类学科注重与产业界的合作,以应用学科见长,耶鲁大学则逐渐形成重基础研究、轻应用技术的文化传统,以至于至今仍没有独立设置的工学院,但这些并不妨碍两所大学各自拥有自己的世界一流学科且各具特色。因此,在我看来,无论是努力适应社会需求还是执着追求真理,无论是侧重于基础学科还是侧重于应用学科,从国家整体层面来看,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比如,最近欧洲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公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入选2015 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并名列榜首,这是一个物理学的基础研究,但是,利用量子进行通信在原理上可以保证信息传输和沟通的安全性。这项成果将大大促进量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刚刚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中国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 量子通信跻身国家战略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将量子通信商用,量子通信可能成为高铁、核电外又一张国家“名片”。

当然,具体到特定的学校、特定的学科,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很难四面出击,这时候就必须认真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我认为关键要充分考虑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学校发展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两个基本前提, 一个是需要, 一个是可能。确定学科发展的重点首先要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术发展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需要的前提下, 有多大的能力在多大程度上能获取多少资源和政策支持来实现预期的目标, 这就需要有所取舍。无论学校层面还是学科层面,在学科建设上要有使命的自觉并有坚守使命的恒心, 才可能出特色、上水平。

《大学》:如何处理学科与专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宣书记:特别高兴地注意到,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任务有五项,其中人才培养就是其中一项,方案提出: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方案将人才培养放到核心地位,可见其重要性,这也是以前在讲学科建设中所欠缺的。过去我们在谈学科建设的时候,谈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提高比较多,但是对人才培养谈的比较少,认为那是专业建设的事情,但实际上,人才培养是学科组织的重要使命之一,这是在过去的学科建设中容易被忽视的。

作为构成大学的基本元素,大学的质量、水平和能力都体现在专业和学科上,但是学科与专业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是在大学中它们划分设立的依据上有差别,专业设立的依据是社会职业分工。大学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专业?这些专业从哪里来?它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而来的,所以我们的专业往往对应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是知识分类。它是按照不同的一门门知识而来设立的知识劳动组织。

二是构成要素不一样,学科形成要素要有概念原理、命题范式、研究方法等等,专业是由课程组合而成的。所以学科建设围绕使命(方向)、学术梯队、学术信息、物质生产资料支撑等等;专业的建设主要是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确立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及实验训练条件的建设。

三是发展目标不一样。学科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围绕知识体系的增长,学术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专业发展目标主要是要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它是两个不同的元素。但是它们怎么样发生关系呢?学科是大学的组织,是大学的体,专业是大学的用,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一个职能,一个功用。学科组织在人才培养上的职能是通过提供课程实现的,所以课程是联系学科与专业的纽带,学科组织为专业提供课程。而专业是课程的组合,所以一个专业的建设它是需要由若干个不同的学科来支撑的。这就是学科与专业的关系。由此,也就回答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我常引用的一句话是:教授不上课,到大学干什么?教授不研究,到大学讲什么?

《大学》:您如何看待大学教师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科研与教学中的角色?

宣书记: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相同的,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教师才是最直接进行大学传播、应用、融合和发现高深学问的活动主体。因此,历来国内外著名大学校长都把聘请第一流的教授、学者作为办校的最基本决策。一个一流大学,只有拥有一批有名望、有实力的教授、学者,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创造出学术成果,充分实现大学的功能。正如季羡林所说:“根据中外各著名大学的经验, 一所大学或其中某一个系,倘若有一个在全国或全世界都著名的大学者,则这一所大学或者这一个系就成为全国或全世界的重点和‘圣地’。全国和全世界学者都以与之有联系为光荣。访问学者趋之若鹜。一时门庭鼎盛,车马盈门。倘若这个学者去世或去职,而又没有找到地位相同的继任人,则这所大学或这个系身价立即下降,几乎门可罗雀了。”

教师是学科为专业提供课程从而完成人才培养职能的具体承担人,他们通过承担课程教学任务进行知识传播、实施人才培养。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想要从学生中培养出未来学界或业界的领袖,为专业提供高水平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仅仅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播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有高水平的知识发现、融合与应用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还要有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并具备相应的社会服务经验与能力。三者共同作用于人才培养。

《大学》:相对于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大学的师资建设应往哪个方向发展?

宣书记:基于以上关系,回过头来看,我们又可以明确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师资建设的方向,那就是推动教师朝学者转型,我们要注意引进或培养学者型的教师。何谓学者?学者是以学术为业的人。第一, 学者的工作职责是从事知识劳动并且其劳动成果是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第二, 学者将从事知识劳动作为自己的“志业”。而不仅仅是“职业”,以学术为志业,学者是怀着一种宗教般虔诚的心情去从事这个职业的。实现了“学术化生存”,将“劳动”和“自由生命”融于一体,从而激发出更具创新性和主体性的精神生产和学术研究。大学教师处于把学术当作谋生手段的较低级的境界;但是学者必须超越这一阶段,把学术当作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发自内心地热爱学术、献身于学术,这种知识劳动本身就是为了人的自由生命和自我实现。如果只是用学术活动来获取金钱、名利等, 那么这种知识劳动就无法超越功利性,无法使人真正体验到自由生命的涵义,也就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因此学者要具备“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品质,能将学术作为天职,将自己的生命学术化,并且追求沉醉而热烈的精神意境,将学术活动赋予超越现实的涵义。

浙江农林大学使用竹制通知书 篇3

“刨切微薄竹制造技术是由我校自主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竹材精深加工新技术。”农林大负责通知书制作的倪建均老师介绍,该技术是以竹材为原料,经过软化、刨切、薄竹强化等工序,制成大幅面薄片状竹质材料。两层刨切微薄竹中镶夹无纺纱布后,再经热压、防腐、印刷等技术处理,印刷字迹更清晰、 耐压耐折、方便保存的录取通知书就大功告成了。

据了解,浙江农林大学刨切微薄竹制造技术在耐湿耐温和柔韧性胶粘剂的研制、竹方快速增湿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先后获得8项国家专利,并于200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目前,刨切微薄竹主要用于家具、建筑装饰装修等领域,对缓解木材供需紧张矛盾、节约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这封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录取通知书引来了师生们的羡慕目光,不少同学表示,录取通知书不仅独特,更蕴含着生态、文化和科技的理念,更具收藏价值。

教育就是创新,这是一个教育家对学校的理解。显然,浙江农林大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做了件创新的工作——在目前各个大学竞相在录取通知书上“想心事”的时候,让我们眼睛为之一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介 篇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于1934年,所在地——陕西杨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是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被誉为“中国农科城”。校园占地6000余亩,四季风景秀美,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享有“生态园林式大学城”美誉,是青年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之地。

学校从193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建校近80年来,为国家社会培养了12万多 名毕业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现设有23个学院(系、所、部),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63个本科专业。现有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利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2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以及25个部省级重点学科;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2个省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5个硕士点以及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4506人。其中,专任教师1665人,专职科研人员272人;教授347人,副教授426人;博士生导师379人,硕士生导师933人;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8人。

学校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多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1900余人,各类研究生9000余人。设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实验班”,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辅修专业制度,形成了“本-硕连读”、“硕-博连读”、“本-硕-博连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重视个性化培养,设有大学生创新基金,实行导师制。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指导学生进行学业和人生规划。建立了完备的资助体系, 设有20多项奖、助学金,每年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学生奖励和困难资助。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连续10多年就业率在90%以上,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每年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30%以上。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提高国际化水平。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获得部分国际留学基金组织的支持,广泛开展学术文化交流、科研合作、人员互访、学生培养等活动。学校是外交部和国务院港澳办授予一定外事审批权单位,也是国家留学基金委重要签约单位,每年选派200余名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出国深造;与1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项目协议,实施“2+2”、“3+1”、“1+2+1”等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留学项目。学校设有国际学院,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

学校始终瞄准高新科技前沿,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性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共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8项,培育出目前世界小麦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碧蚂一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我国自育苹果优良品种“秦冠”等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怀和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乔石、朱镕基、李瑞环、曾庆红、黄菊、吴官正、罗干、回良玉、刘延东等先后来校视察,李岚清曾7次来杨凌,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浙江农林大学学科简介 篇5

第一条 为规范招生工作,维护考生、学校的合法权益,依法治招,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各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简章。

第二条 学校全称为浙江农林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浙江省省属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是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农、工、管、文、理、法、经、艺、医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省属本科农林类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共建高校。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设有16个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优势专业2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项目2项,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5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6个;现有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5个。

第三条 学校位于杭州西郊临安市,占地面积25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生活条件完善。学校地址为浙江杭州临安市环城北路88号(东湖校区),杭州临安市衣锦街252号(衣锦校区),邮政编码311300。学校的国家代码为:10341,浙江省代码为:0011(普通招生)。

第四条 学生毕业后授予根据国家统一规格印制的“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浙江农林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浙江农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授予浙江农林大学学士学位。

第五条 学校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招生有关问题,组长由学校招生分管领导担任。

第六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协调处理学校招生日常事务。

第七条 学校招生监察办公室对招生录取全过程进行监督,同时接受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第八条 学校在各省(市、自治区)招生批次、招生计划以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为准。

学校20省外招收的艺术类专业为设计学类(新生入校一年后按环境设计(园林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4个专业进行分流);校考专业测试科目为素描、色彩、速写(每科满分100分),其中素描和色彩成绩合成计入专业成绩,速写成绩仅作录取参考。要求考生通过省联考。

第九条 招生录取工作严格遵守教育部、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实行“学校负责,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严格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十条 男女比例不限;同等对待录取往届生与应届生。

第十一条 学校严格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并按规定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体检复查。

第十二条 学校认可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的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第十三条 具体录取规则:

1.对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均上线的考生按综合总分排序,参考有关科目成绩及德智体综合衡量,择优录取。在考生综合总分相同的情况下,参考其专业课成绩;专业课成绩也相同的,参考其速写成绩;速写成绩也相同的,再参考其英语成绩。综合总分=文化总分×50% +专业总分×7.5×50%(本公式的文化总分按750分制计算,其他情况按比例折算),专业总分=素描分×50% +色彩分×50%(素描、色彩各科满分均为100分),速写成绩仅作录取参考。

2.考生外语语种原则上为英语;录取时,英语高考单科满分为150分的,要求英语高考成绩在60 (含60) 分以上,其它情况按比例折算。若符合英语成绩要求的生源不足,则适当降分至额满为止。

3.若教育部及各省教育考试院(招生办)的有关招生政策有调整,我校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相应调整录取规则。

第十四条 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严格执行浙江省高校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学校各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按照浙江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年艺术类专业学费标准为10350元/学年·人。

第十五条 学校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开通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第十六条 学校通过zs.zafu.edu.cn/公布录取结果。

第十七条 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www.zafu.edu.cn/;

学校本科招生网网址:zs.zafu.edu.cn/;

学校招生咨询电话:0571-63730908,63737417(传真);

招办电子邮箱:zlzsb@zafu.edu.cn

浙江农林大学学科简介 篇6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

今年暑期组织全校2010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要按照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方案提出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总体要求,积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引导大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走向社会、成就事业打好基础。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对此,在思想上要有充分的认识,组织上要做精心的安排,加强领导及任务落实。

一、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作为担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要与所在学院的党委书记(总支书记)及辅导员进行沟通,了解该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相关要求,及早作好思想准备。到学生中去组织动员,宣讲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展社会调研的方式、方法;选拔有工作能力、理论基础较好、社会实践热情高的学生,组建社会实践小分队。小分队出发前要专门召开会议,详细研究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制定具体方案,组织分工,并进行必要系统的培训。使小分队成员明确责任,明确目标,明确指导思想及工作意义。

二、确定鲜明的实践活动主题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喜迎党的十八大和学习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关注社会发展、心系民生和弘扬时代精神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红色体验、社会调研、科技服务、法律援助、支农支教、环境保护等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提升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积极成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四进三联”教学改革模式的深入,努力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因此,我们要根据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特点和需要,组织学生研究、讨论调研课题,力争使选题与学

1 校活动主题、社会需要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较好地结合起来,使社会实践具有鲜明的特色。

三、明确组织培训的工作任务

在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前,要根据有关要求,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指导教师要根据小分队的调研选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培训,使小分队的成员在有思想理论准备和知识技能准备的基础上去进行调研活动。

精心选择调研地点。重点小分队的社会实践要精心部署和准备,力争选择有较大影响的调研地点或调研对象;普通小分队的社会实践由于时间和资金的有限,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调研地点或调研对象。

各学院、系部负责指导教师如下:

[法政学院] [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李勇华、宋春春老师负责。(4+9=13)[工程学院]:张金凤、雷志松老师负责。(13)

[信息工程学院] [旅游与健康学院]:俞田荣、颜晓红老师负责。(7+5=12)[经济管理学院]:苏小明、宫瑜老师负责。(12)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许志红、张国泉、方朝明老师负责。(10+8+=18)

[外语学院] [理学院]:高君、程珂老师负责。(8+4=12)

[人文.茶文化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国际贸易)]:雷家军、吴广瑞老师负责。(7+5=12)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工程学院(工业设计、机械设计)] :田信桥、刘妙桃老师负责。(7+6=13)

[艺术设计学院] [天目生物系(城乡规划、中药学)]: 梁卫玲、安明霞老师负责。(8+4=12)

[天目经管系]:万泽民、王雪莉老师负责。(13)[天目人文系]:彭金玉、王文圣老师负责。(12)

[天目工程系] [天目经管系(国际贸易)]:张迪、王历荣老师负责。(9+4=13)[天目园林系] [天目生物系(环境工程、食品工程、)]:李明华、蓝强老师负责。(11+2=13)

四、指导调研报告写作和做好成绩评定、评优工作

在社会实践中,大量的文字材料和思想认识材料的汇总、分析、研究是一项重要工作。指导老师需根据调研课题,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同学们一道进行系统的研究、讨论、总结,指导学生写好调研报告。最后按时评定成绩,及时上报成绩单,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先进个人和优秀调研报告的评优工作。

五、时间安排 1、6月29日前,各小分队做好申报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组成人员、宣传报道、出发时间等)。

2、各学院、系部2010级学生,各自(个人)安排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调研报告于下学期开学前完成,开学报到后由各班级收齐,统一送交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科,由思政系教师批阅,进行成绩考核评定。

六、参考选题和学习书目(见附件)

3 附件:

浙江农林大学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参考选题

(标出★为重点选题

后附参考文献)

一、政治类

1、浙江省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调研 ★

2、浙江省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情况调研 ★

3、浙江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情况调研 ★

4、基层干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情况调研 ★

5、基层党组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情况调研 ★

6、浙江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情况调研 ★

7、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问题调研

8、浙江农村实践“两创”(创新强省创业富民)的内容、特点、形式调研

9、浙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状况调研

10、基层党组织政治文明建设情况调研

11、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浙江民营企业民主政治建设情况调研

12、农村司法机关执法状况调研

13、村支部党员人数、年龄结构以及从事产业的结构调研

14、村党支部活动情况(支部大会、支委会、民主生活会)调研

15、农村团组织建设情况调研

二、经济类

16、浙江省增强经济综合实力情况调研 ★

17、浙江省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状况调研 ★

18、浙江省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 ★

19、长江三角洲统筹区域发展情况调研

★ 20、浙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方略和成效情况调研 ★

21、目前浙江生态农业建设进展情况调研

22、浙江干部群众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情况调研

2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浙江城乡一体化调研

24、浙江进一步接轨上海,促进内外资互动融合问题调研

25、浙江农业产业化水平调研

26、杭州“旅游西进”战略对临安经济发展影响调研

27、浙江城乡居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情况调研

28、浙江民营企业对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解和实践调研

29、浙江民营企业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与实践调研

30、浙江民营企业对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期”的认识及其实践成果调研

三、社会类

31、浙江省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情况调研 ★

32、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进展情况调研

33、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及存在问题调研 ★

34、浙江城乡居社会养老保障建设状况调研

35、国际经融危机会给中国带来的社会影响情况调研 ★

36、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心态变化影响状况调研 ★

37、社会不同阶层对玉树大地震的反映情况调研 ★

38、浙江乡村知识分子社会作用问题调研

39、农村妇女社会作用和地位问题调研

40、浙江区域文化发展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调研

41、浙江公民对生态环省建设期望和认识状况调研

42、目前浙江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43、目前浙江城市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状况调研

44、目前浙江不同社会阶层利益关系及其社会声望研究

45、浙江老年知识分子工作生活状况调研

四、文化类

46、浙江省生态文化建设情况调研 ★

47、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调研

48、浙江省深入推进“811”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调研 ★

49、吴越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调研 ★ 50、生态旅游事业与宗教文化发展关系调研

51、“长三角”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论与实践调研 ★

52、浙江新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调研

53、农村家庭道德建设状况调研

54、农民村民诚信状况调研

55、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调研

56、临安市生态文化的基础与特点调研

57、浙江部分地区宗教快速发展与社会影响情况调研 58.基层单位对人才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要求调研

59、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60、目前浙江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经验和做法的调查研究

5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6月第2版

2、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6月2版

3、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4、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5、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6、邓小平:《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7、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8、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10、《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

1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1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200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等报刊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2月

14、《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2006年5月24日,《人民日报》等报刊

15、《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2008年6月8日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5-1813页,)

16、《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8-1865页。)

17、《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浙江日报,2012年6月7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

2012年6月8日

浙江农林大学学科简介 篇7

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国与国之间、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 因此, 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世界公民教育、培养有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势在必行。法国、英国、美国、韩国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地区都在实施世界公民教育。如英国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公民, 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活跃探索的头脑;能理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理解人类的成就和抱负;能了解现实世界, 关注世界性问题;了解国家、组织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韩国在1995年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提出, 要强调培养民主社会公民的共同意识和具有道德素养的国民基本教育, 培养学生对信息化、国际化的适应能力和积极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成为具备多元视角和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求, 也为我们大学生学好英语提出新的视角和挑战。本课题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调查大学生如何理解世界公民的概念, 世界公民应具备哪些要素, 如何将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我们的英语学习中, 激发我们的批判性思维, 提高跨文化意识和世界公民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备将来更好的融入全球化时代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2 大学生世界公民意识认知的现状调查与讨论

本课题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大学生对世界公民的认知, 内容涉及世界公民的特质、责任义务和应具备的技能以及英语学习对世界公民的培养所起的作用。研究对象主要是该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共发问卷调查表53份, 其中有效调查表53份。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量化分析, 其调查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大学生对世界公民意识认知的现状, 以及探讨如何将世界公民意识培养融入英语学习。

2.1 问卷设计

该问卷是采用韩慧教授课题问卷的基本内容, 针对我们课题组要调查的内容作了相应的的修改。本调查问卷由三个部分组成:1、对“公民”的理解 (3个开放性问题) ;2、对世界公民/跨文化公民认知 (2个问题) ;对“世界公民”这人义务的理解 (4个开放性问题) ;3、有无跨文化交流经历 (3个问题) 。

2.2 问卷分析与讨论

1) 对“公民”的理解

根据学生们对‘公民’的理解及文字表述, 我们进行了分类, 见表1。

表1的数据表明, 学生对于“公民”的理解主要认为公民应具有合法的身份及国籍;承担责任与义务;应有主人翁意识;权利与义务统一;品德良好。具有合法的身份及国籍和主人翁意识说明“公民”对于国家的从属关系和归属感, 当进行涉外交流时, 代表的是自己的国家, 并具有国家自豪感和维护国家荣誉的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和责任与义务则强调了“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权利, 负有对祖国的责任, 承担一定义务。品德良好则是对“公民”的素质文化要求。

《辞海》中对于“公民”的定义是:“具有或取得某国国籍, 并根据该国的法律规定, 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大英百科全书》将“公民”定义为:“公民乃一个个人与一个国家的关系, 受那个国家的法律所规范, 也在那国家拥有相应的义务及权利。”这里都提到了公民的三个要素, 具备一国国籍、遵守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从数据可看出, 学生对于“公民”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问卷整理中还发现了诸如“是个人”“追求、分享、快乐”等答案, 这也说明还是有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公民”的定义, 因此出现了模糊不清甚至偏离问题的答案。

2) 对“世界公民”的认知

表2的数据表明, 66%的学生听说过世界公民, 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经济全球化”等词汇也借由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传入人们耳中, 这也潜移默化的使学生们了解、习得了“世界公民”这一词汇, 具有了对“世界公民”的概念。但是仍有34%的学生没有没有听说过这一词汇, 说明对“世界公民”概念的普及仍有待加强。

“跨文化公民”从表2看是一个全新概念, 72%同学均没有听过。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跨文化公民教育的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贾玉新教授 (2012) 还有其他一些学者在去年上海师范大学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中国语境下的跨文化公民教育概念。

表3显示, 20%的学生认为世界公民就是要了解不同文化, 8%认为需正确对待不同文化, 作为世界公民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国内文化, 事物的了解, 而应站在更高的角度, 以国际化的意识去了解, 对待不同文化。10%认为世界公民应知识渊博, 9%认为应通晓世界通用语言, 这说明作为世界公民要不断的学习, 丰富知识储量, 掌握丰富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对于一个国家的认识及了解, 掌握世界通用语言则是我们融入世界文化的快速通道。

表4显示, 30%的学生认为世界公民的责任是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世界公民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而应运而生的新身份, 是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数据表明, 学生认为世界公民的责任还应包含尊重学习各国文化、促进世界和平等。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 必然要首先维护本国利益, 其次在此基础上发扬本国文化的同时学习并尊重其他国家文化, 进而促进世界和平, 文化大繁荣。从数据可看出学生对于世界公民所承担的责任具有一定的认知。

表5显示, 大多数学生认为世界公民应具备通晓多国语言、熟悉他国文化的技能。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世界各国间文化交流愈加频繁, 这也对学生的能力, 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仅有对本国的了解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与发展, 对知识文化的了解应从本国范围扩大到世界范围。从数据中我们还看到了有7%的学生认为应具备思辨、创新能力, 这一所占的比例虽然不是很大, 但是对于这一技能的认识, 有助于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说明学生对思辨、创新意识在提高, 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此外作为世界公民, 其三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即知、情、行能力: (知) 知识和能力:明白全球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认识全球发展与本土的关系, 了解贫穷与不公平的成因, 并且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具备有效讨论、批判思考、欣赏差异、调节分歧及纷争, 以及选取合适行动方案的能力。 (情) 情感/价值: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价值, 切身处地感受贫穷与不公平的情况, 反省个人对世界的关系, 并且思索个人世界的责任。 (行) 行动:身体力行, 为个人行为对世界的影响负责, 愿意在社区以及世界层面作出行动, 为建设更公平, 并且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努力。 (Oxfam, 2006)

表6显示, 大多数学生认为应以尊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包的态度对待其他文化和民族。世界各文化互相碰撞, 必定会产生冲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以“海纳百川”的态度看待接受其他文化, 说明了学生们对时代主题有一定了解, 强烈的国家自豪感以及“和”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学生们对待其他文化和民族的态度。

3) 跨文化交流经历及方式

表7显示, 53人中有45人有跨文化经历, 8人无。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家庭生活条件的提高以及大众传媒的普及使多学生有跨文化交流经历。

表8显示, 71%学生的跨文化经历来自结交外国朋友, 77%为与外教交流, 11%的学生短期出国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有13%的学生无跨文化经历。在国内的跨文化接触方式中, 96%的学生通过大众媒体了解西方文化;87%为接触外国朋友或学者;77%为参加外教讲座或课程, 15%为参与国际性交流活动, 13%为担任对外交流活动的翻译或志愿者。以上数据说明了当前的跨文化经历方式、国内的跨文化接触方式还是较为丰富, 但绝大多数经历方式都是来自与外国朋友的交流, 这与受访学生皆为外语专业有着直接联系, 也说明了我国的国际间文化交流活动频繁。此外, 大众传媒的普及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跨文化接触, 成为学生跨文化接触的主要方式, 出国交流的方式还只是属于较少部分。总体而言, 大多数学生都有过跨文化经历。跨文化经历对培养世界公民是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之一。

3 世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

世界各国对世界公民的教育越来越重视, 力争把世界公民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中。我们国家的公民教育主要在政治课, 思品课等课程中实施, 并没有将公民教育纳入到我们的学校教育里来。我们观察到国家对加强公民教育, 道德观, 价值观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

世界公民的教育对个人、国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 加强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针对目前绝大部分学生对于世界公民的意识较为薄弱, 培养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整个世界的格局, 有助于学生的跨地域和跨文化交流。大学生在具备世界公民意识的情况下, 能更好地承担起身为世界公民的责任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自我价值, 有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 加强大学生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国民的素质, 是中国能在思想层面上适应全球化的发展, 有助于中国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 同时也减少了人才的流失, 使中国在国际中与他国竞争不会处于劣势, 这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世界公民教育与英语学习结合

4.1 世界公民教育与外语学习的结合

外语的学习和教育是全球化下对一个国家的教育的趋势化要求, 也是一个国家实现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化选择。因此, 将培养世界公民纳入外语教育目标也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因此我们应努力尝试突破传统的外语学习和教育方式、方法, 以一种新的立体式外语学习方式, 探索如何把世界公民的三要素 (知、情、行) 融入到我们的外语学习中, 激发我们学生批判性思维、跨文化意识和世界公民意识。

4.2 世界公民教育与外语学习结合的立体式学习方式探索

4.2.1 小组讨论

外语课堂学习及课外学习中加入小组讨论的形式, 提供一个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 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思考,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面对不同的观点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整合, 加强学生间的合作, 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4.2.2 专题讨论

在外语的学习中适当加入专题讨论的形式, 帮助学生将知识点整合, 可以让学生对事物有比较全面的认知, 并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和研究, 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科研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4.2.3 跨文化体验

在校的跨文化体验一般是通过与外籍学生、外籍教师等跨文化群体交流的形式, 丰富我们的这种经历。虽然这种跨文化体验在如今的外语学习中已经较为常见, 但由于这种体验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学生的个人行为, 很多学生因此不愿自己去增加这种体验, 所以其作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而且从问卷中可以看出, 学生们的跨文化体验交流大多仅限于与外教交流, 交流方式较单一, 所以我们大学生应增加跨文化体验的同时应丰富我们的跨文化交流方法, 以提高交际和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培养我们的世界公民意识,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2.4 导师讲座

邀请导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 从横向扩充跨文化背景下的专业知识, 增加学生相应的知识储备, 同时加以纵向的深入讲解, 使学生在简单了解的基础上, 有方向地对跨文化知识进行深入探究, 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此基础上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

5 结束语

在当前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加频繁, 交流内容越加广泛, 世界公民教育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新趋势, 各国也愈发重视世界公民教育。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 积极融入世界市场, 经济飞跃发展, 这也对专业、精英人才有着很大需求, 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合格的世界公民以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势在必行。将世界公民教育融入大学生英语学习教育中, 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培养具备国际意识、了解国际事物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已成为当前大学生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辞海.1999年版.

[2]大英百科全书.2010年版本.

[3]世界公民活动手册.2006.

上一篇:敬爱老师的名言下一篇:全市重点项目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