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大实验

2024-08-03

VB大实验(通用5篇)

VB大实验 篇1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叶片结构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并掌握叶片的结构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

洋葱鳞茎﹑新鲜叶片(如橡皮树、天竺葵、吊兰等叶片); 叶片的永久切片

1.双子叶植物:接骨木、桔子、蚕豆、夹竹桃、棉花、天竺葵、马铃薯等叶横切片。

2.单子叶植物:玉米、小麦、水稻叶横切片。3.裸子植物:松针叶横切片、银杏叶横切片。(二)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双面刀片、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纱布,毛笔,小木板。(三)试剂

I2-KI溶液、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一)显微镜操作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1)把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2)在显微镜下分清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观察上下表皮的细胞有什么不同,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四、注意事项1、2、3、五、问题与思考

1、按绘图技术步骤和要求绘出洋葱鳞叶表皮细胞(3~4个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名称。

2、画出下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及其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这一对保卫细胞要详细画,周围的细胞只画出轮廓即可。

六、讨论

双子叶植物叶、单子叶植物叶、裸子植物松针叶以及不同生态类型叶的结构特点的区别。

实验二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一、目的要求

掌握临时装片制作和观察方法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

洋葱、红辣椒、马铃薯、印度橡皮树、蓖麻子、番茄(二)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双面刀片、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纱布,毛笔。(三)试剂

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1、2、3、四、注意事项1、2、3、五、问题与思考1、2、六、讨论

实验三 观察种子的结构

一、目的要求

通过解剖掌握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

松籽、瓜子、花生、浸软的蓖麻、大豆、玉米、小麦等植物的种子(二)器具

解剖刀、解剖针、镊子、显微镜、放大镜。(三)试剂

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1、2、3、四、注意事项1、2、3、五、问题与思考1、2、六、讨论

实验四 观察根尖和根毛的结构

一、目的要求

观察并掌握根尖和根毛的结构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

玉米、小麦等已经长出根毛的幼苗,根尖的永久切片。(二)器具

镊子、显微镜、放大镜。(三)试剂

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1、2、3、四、注意事项1、2、3、五、问题与思考1、2、六、讨论

比较根尖不同部位的细胞,说说幼根的伸长主要由哪些部位的细胞起作用。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VB大实验 篇2

1 确立指导思想

分析生物技术专业特征以及教学现状, 查找存在问题的症结, 探索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

传统的实验教学附属于专业理论课, 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相对陈旧, 各课程之间基础内容重复, 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与渐进性, 教学方法单一, 实验课安排分散, 整体性不强, 与实际应用特别是科技发展和企业需求相脱节等问题。因此近年来, 我院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从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开发设计性实验、实验内容与科研紧密结合及重视学生自主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5], 提出在实验教学中不应把学生培养成“操作工”, 而应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创新的能力, 努力使学生成为“设计分析师”的教学理念[6]。

2 安排课程体系

分层次, 分模块, 又相互衔接。

本课程的开设安排在系统的学完理论课程之后, 有专门编写的适合与农林类高校使用的《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教程》, 利用4周的时间集中进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如下图1。该课程实行模块式课程体系, 包括核酸提取模块、基因克隆模块、基因杂交检测模块、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模块。为学生构建清晰的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框架, 使学生认识每个独立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7]。主要突出各个模块 (知识单元) 相互间的关系, 使学生了解某一现象的原因结果与来龙去脉, 培养学生连续发展、系统分析的整体观念。而在同一模块内, 各小实验之间, 或者平行并列 (模块1) , 利于比较掌握;或者环环相扣 (模块2) , 突现生物技术实验的连续性;从模块1到4, 则是从简单到复杂, 既体现时空的渐进性, 也体现技术含量的渐进性;最后由4个模块共同完成一个产业化过程, 体现跨课程综合实验的整体性。

以上内容纵向呈模块, 横向成体系。例如实际实验中以抗除草剂BAR基因为主线, 将生物技术常用的实验技术连接起来。包括目的基因克隆、载体制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片段纯化、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重组质粒转化、阳性克隆筛选、酶切图谱分析、蛋白质体外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分离和纯化、DNA印迹 (Shouthern blot) 和蛋白质印迹 (Western blot) 等一系列实验。第一个实验得到的产物就是第二个实验所需的材料。四周实验连续完成, 一环扣一环, 使实验过程充满悬念和期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既熟练地掌握了上游的核酸操作和分子克隆技术, 又系统地了解了下游蛋白质分离纯化鉴定的方法。以知识体系的形式易于学生掌握, 而不是填鸭式的给学生各种零散杂碎。

3 审查内容的实用性

与科研内容紧密相连, 实现了科研与教学双赢。

课程组将学术研究比较成熟的研究结果改造成符合实验教学要求和特点的综合性实验, 培养学生进行自主科研, 突出实验教学的实用价值。这样的内容安排才能更加体现将理论原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 进而解决现实科研问题的目的性。尽一切努力拉近校内教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教学不会脱离实际, 学为所用, 学能所用的观念。

例如, 猕猴桃的分子育种是我国猕猴桃专家梁红的课题, 是我校的科研特色, 也是广东和平地区致富的主要产业。目前该地不仅成为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践基地, 也是学生自主科研的重要项目来源:如猕猴桃表型聚类分析, 猕猴桃SSR分析, 猕猴桃性别决定及其分子机制等。其中的RNA提取, RT-PCR, 全长cDNA的获得等程序已经用于实验教学之中。

实践表明, 该教学模式可以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有效避免教学实验资源的浪费;同时,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科研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求知与探索, 给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较好条件。

4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给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空间;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法, 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维, 归纳推理的能力。

自主性。首先在做某个实验前, 允许学生自主的组织科研小组, 一般2~4人;然后每个小组分别独立的承当某系列实验中的一个模块, 如蛋白的垂直板电泳;同样再分配每个人承担一个实验中的某部分工作, 比如药品的配置、灌胶或上样等工作。这样每个同学在享受自主权的同时也增加了使命感, 督促他必须把自己的部分做好, 才能进行下面的工作, 人人做好了, 也才能最后有很好的结果。例如, 有一组同学灌胶时屡屡失败:漏胶了, 不凝固或EDMED加早了等等, 直到第4次终于成功了。表面上看这是失败, 但对他们来说更感欣慰, 毕竟他们的能力最终被承认了。尽管, 中间药品用完需要重新配置;时间不够需要利用午休;没饭吃了, 一个组员负责去校外买等等。这也正是团队精神的具体体现。

综合性。大实验中总是包含了不同层次的多个小实验, 这样做起来会觉得步骤复杂。学生必须心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 步步为营的做好每一个单元, 最后再综合的加以分析结果, 这样最后成功了知道经验在那些方面, 失败了也知道教训在哪个步骤。这里的综合性指实验内容的综合安排和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两层意义。可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工作和综合分析结果的能力。其中综合分析能力尤为重要, 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或抱住大个头冬瓜, 丢了精品芝麻的做法。科学正确地分析才能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 也为以后的工作指明方向;否则, 云里雾里乱作一通, 事倍功半。

设计性。做具体某个实验的时候, 充分鼓励学生自行设计, 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如抗生素浓度配比, 不同组可以配置不同浓度的母液, 只要同学明白, 不同浓度母液要使最后溶液浓度相同必须使用不同的 (与所配母液对应的) 母液量就可以。再例如组培时, 更可以让学生设计不同的培养基成分或更细到激素的不同浓度等, 最后让学生比较哪种配比最好。这样学生在做好自己的同时, 为了最后的比较也有兴趣去了解别人的做法。设计性还可以体现在学生对四周大实验内容如何自主分成小的单元模块来写实验报告方面。如大实验一般比较长, 三天完成一个实验, 那就得把三天的内容安排在一个报告里才比较合理。还有学生可以把类似的三个实验 (如RNA、DNA和质粒的提取) 放在一起, 再把同一天做的电泳成像结果和核酸含量测定结果也放进来, 几乎是一周的工作, 题目是三种核酸提取方法比较, 这就不失为一个很完善的综合性实验报告。

当然, 为突出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实验室对学生在实验时间、实验仪器、试剂药品方面全部开放, 最终实现了实验内容的开放, 学生除完成必做实验外, 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设计, 选择指导老师, 适当改变实验条件, 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

5 论文报告

严格的科研论文式实验报告。

无论实验报告内容是如何设计分割的, 每个报告在形式上必须以科研论文形式, 包括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和参考文献。需要更细到药品的计算、称量与溶解配置方法;还有结果中附图、计算和分析的过程;以及分析实验结果时与先人结果的比对等内容。例如有个同学在写简单的“酶活力测定”报告时, 查阅26篇资料, 把实验中每种药品的作用, 每个步骤的目的分析得清清楚楚;并且在得出结果时进行仔细地分析推理, 使得到的结论严密而合理。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一览无余。为他们即将进入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打下正确的科学分析的基础。

6 “生物技术大实验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本“生物技术大实验教学模式”形成过程符合教育部 “本科生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所要求的从设计质量 (课程体系的合理适用) 过程质量 (教学过程中独立、综合与设计性) 产品质量 (人才能力的形成) 这样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 任何一步都至关重要, 但任何合理的模式, 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 将达不到目的, 因此其中“过程质量”尤为重要。需要有严格而细化的实验教学实施方案。这种科学程序培养出来的学生从理论上应该具有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独立操作的能力, 有正确科学的科研工作方法, 也有团结合作的态度。这就是能力的体现, 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的体现。我想这就是我们学校虽然名气不大, 但学生能得到“有动手能力”的评价的原因。我们也会不断地反省与改进, 培养出真正有能力的与时俱进的生物技术优秀人才。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大实验教学模式”形成的步骤, 从设计质量到过程质量再到产品质量, 强调科学合理的模式形成过程对模式效应的重要性;并详细在课程体系、内容实用性、教学方法、论文报告方面探讨其突出能力培养的理念。

关键词: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许金华, 何淑雅, 刘四春, 虞佳, 周弟先, 策晓英, 文红波.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8 (5) :534-536

[2]刘石泉, 龙立平, 雷存喜, 赵新民, 徐玲.生物技术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2008, 15 (7) :99-101

[3]朱道立, 王康乐, 陈佩林, 马以桐, 蒋建国.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研究[J].2008, 27 (2) :134-136

[4]王厚伟.《生物土程概论》实验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7, 15 (2) :283-285

[5]郑世英.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衡水学院学报, 2009, 11 (1) :109-111

[6]陈晓玲, 刘胜洪, 梁佳勇.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 2009, (5) :48-49

伯南克的大实验 篇3

本周美国联储局议息,各方关注。其实,还有比议息更受到国际关注的,就是联储局主席伯南克的退出策略。

伯南克曾说,去年九、十月间,他深受煎熬,往往就睡在办公室里,且未必安眠。此刻,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美国经济稍现春芽的此时,伯南克一定时时在盘算:庞大的救市计划何时退出?如何退出?退出后的结果又会如何?会不会退早了以致前功尽弃?或者,退晚了,导致明后年出现大麻烦?

伯南克要考虑的不单纯是经济。他的任期明年一月届满,政策界、舆论界中赞成及反对他续任的声音都有,但最终取决于奥巴马,奥巴马显然更关注的是明年的期中选举,而他的支持度正在下降,这个形势自然也是伯南克需要费神的地方。

在担任美国联储局主席之前,伯南克在学术界一直是位出色的教授,上个世纪1930年代的大萧条正是他专精的领域之一。他的结论是,大萧条之所以发生,是货币政策收得太紧的结果;面对大衰退的骤然来临,必要的做法是立即而大量的释出流动性,“即便以直升机大洒钞票亦未尝不可”。

2008百年一遇的经济大危机显然给了伯南克一个同样也是百年一遇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伯南克几乎在第一时间内就将美国的利率调整到了接近零的水平,但市场中还是借不到钱,因为金融体系已经崩解了,于是一方面注资救金融体系,一方面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直接释出流动性,与此同时,与财政部“合作”,由盖特纳编列空前巨大救市方案,发行国债,再由联储局“印出钞票”来购买,将赤字财政货币化。这一轮下来,不仅将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用到了极致,还再加上了伯南克自己的“直升机”扩张货币政策。目前,巨大流动性的释出似乎终于出现了一些“春芽”,零售略见起色,失业率也略为回降,由于下的药极猛,总会担心它的滞后性的副作用,因此,在适当时机,就必须减轻药量,也就是这些超猛的政策该适时“退出”。比较伤脑筋的是(1)何时;(2)如何。

伯南克此番巨大的实验,无论在经济理论及经济发展上都具有非凡的意义。首先,就经济理论而言,一贯的理解是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与价值的储藏,它本身不是一个生产要素,因此,作为货币发行的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管理好货币的发行以确保物价的稳定。货币发行既不能太少以致影响到经济的运行,又不能太多以致造成通货膨胀。如果根据这样的理论,当前这一次金融危机其实就是过往美国采取过于宽松货币政策以致形成了泡沫而泡沫终于破灭的结果,而伯南克的对策,就好比是用更多的货币去解决因为过多货币所造成的麻烦,有点接近“以毒攻毒”的意思。伯南克如果成功,肯定是经济理论上的一大突破,凭这点,就有资格拿一尊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次,再就经济发展的历史而言,百年一遇的经济大萧条,真的是一个世纪才只有一次,20世纪的那次就是众所皆知的1929—1932:19世纪的那次是1873—1879。由于20世纪的那次被称作为“大萧条”,因此,19世纪那次就只能称作为“长萧条”了,因为它的时间比大萧条的32个月还长了一倍,达65个月。

VB大实验 篇4

关键词:兽医传染病学课程实验,综合大实验,准备要点,衔接,生物防护

兽医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的方法的科学,是兽医科学学生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兽医传染病学与兽医科学中的其他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家畜传染病学是动物医学、动物检疫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 因此实验课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家畜传染病学实验是促使学生把在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实验课。而传染病综合大实验,更是将实验的准备、实验的设计、实验的操作、问题分析、总结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操作技能更加规范,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操作以往的实验步骤。因此,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家畜传染病学理论课的内容,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熟练掌握诊断畜禽传染病的各项操作技能,为今后的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1传染病学单项实验准备要点

由于家畜传染病学是以兽医微生物学知识作为基础的; 因此,在进行家畜传染病学实验过程中,有些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基本上与兽医微生物学实验相同, 只是出发点和内容有些区别而已,其他实验是最为基础、最贴近生产实践的能体现传染病特色的实验。虽然单项实验操作具有简单方便、对检测环境要求不高、快速灵敏的特点,但是不可忽视前期的实验准备, 现将几点心得总结如下。

1.1实验开展前做好计划和安排

实验开展之前,应提前拿到实验课程安排的时间和内容,以便按照实验计划准备材料,这一步很关键。 因为课时和实验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对实验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本学科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实验课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 而且不同的代课教师上同一门实验课时,采用的方法和实验器械也略有不同。因此,为了防止实验课程内容的变动,导致实验材料准备不充分或者缺失,与每位授课教师进行沟通是十分必要的。

1.2注重实验仪器的维护

按照实验计划,购买和准备实验试剂和材料,查缺补漏,相关实验备品要做出多个备份,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因实验材料使用不当造成浪费导致的不足。传染病实验仪器的维护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实验仪器不同于一次性物品,需要多次常年使用,因此在上课之前将仪器调试好,保证使用状态,课后做好实验仪器的维护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鸡的接种实验中所用的接种枪,用后必须将其各个零件拆分,用生理盐水浸泡后,再用乙醇擦拭干净,待晾干后组装收好; 在准备某个实验前一定要认真研究实验指导,要彻底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所需要的药品、动物,预测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明确应该注意的事项等,以减少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

1.3预实验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生实验之前进行的预实验中,实验技术人员会发现有许多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总结预实验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例如,法氏囊的琼脂扩散实验中, 每次配制的琼脂粉的浓度应该尽可能保证一致。这是由于琼脂粉的浓度直接影响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产生部位; 抗原和抗体同样做不同比例的稀释,逐一做对比,否则同样影响结果的观察。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沉淀线最清晰,如果过了最佳观察时间,沉淀线就会分解消失,学生因此观察不到正确的结果而导致实验失败。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课效果的好坏实际上与实验准备是否充分是密切相关的, 而预实验对提高实验准备的工作效率,保证实验教学按时、优质完成以及提升实验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预实验应得到充分重视。

1.4实验中注意细节,实验结束后善于分析总结

平时的单项实验过程应该遵循细致、认真、严谨的态度。传染病学本科实验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完整地完成实验并且得出预期结果,但是有个别学生懒于动手,甚至不动手,做不出结果也不找出原因,上课只是应付,这样不但浪费了宝贵的实验材料,自己也没得到锻炼。实验结束后,不应该只是单纯地观察一下结果,简单记录就行了,还应该善于分析和总结。例如,禽法氏囊的琼脂扩散实验,结果是单条带还是多条带,如果是多条带,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还有如果加了相同量的抗原抗体后条带出现的位置不同,或者有的阳性,有的阴性,就一定要对结果加以分析,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实验内容。

2传染病学综合大实验准备要点

以往的家畜传染病学实验都是一些设计好的单项实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甚至实验现象均较为详细,学生做实验时只是被动地验证、机械地重复,缺乏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传染病综合大实验不同于以往的单项实验,实验涉及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连贯性, 上游实验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游的操作,并且涉及到的实验内容丰富,包括病毒性传染病和细菌性传染病的全部诊断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容易激发学生动脑、动手的积极性。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学生完成,实验教师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因此,综合大实验是非常耗时耗力的,要想成功完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提前和学生沟通,做好实验物品准备

这一步是和平时的单项实验所不同的,平时的单项实验的物品准备都是由实验教师完成的,而综合大实验的物品准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工作量非常大,综合大实验涉及的药品、器材、实验动物、 实验试剂等种类非常多,如果不提前做好计划,通常会出现试剂、药品或者其他物品准备不充分或者缺失的情况,特别容易耽误实验进程,导致实验无法正常进行; 因此,实验指导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提前将所需要的物品列好清单,分门别类地放好,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步实验的顺利进行。

2.2提前进行实验步骤设计

要使综合大实验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最终观察到结果,必须做好详细的规划。传染病综合实验的内容有细菌学诊断、鸡胚接种实验以及病毒学诊断。这三项实验可以同时开展,但是必须错开时间段。例如: 从鸡胚的接种到收获病毒,至少需要5 d的时间, 最后还需要做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来鉴定收获的病毒,这就要求第1天必须把疫苗毒或者弱毒接种上; 同时,细菌学实验所需要的细菌必须要提前活化,然后注射给小鼠,从肝脏分离纯菌,然后扩大培养,这就要求提前配制好活化培养基,配制新鲜的血平板; 小鼠解剖等实验项目涉及的小实验项目非常多,很有可能会出现实验混乱。

2.3实验进行阶段,布置分工很关键

前期准备结束后,正式进入操作阶段,最好提前分组,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分工。本科实验一般是5个人一组,每班共6组。例如,在一次冬季综合大实验中,有个小组在配制培养基的时候由于没有相互沟通好,导致少加入琼脂粉,指示培养基无法凝固,影响了血平板的制作,最后只得利用休息时间重新配制。说明实验前没有进行分工,通常会导致混乱,影响后续实验。

2.4加强实验过程的监督与指导

学生毕竟是第1次参与综合大实验,虽然经过有计划的设计和准备,但是由于综合实验所需大量的物品、药品、实验器械,操作步骤非常复杂,每个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实验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对调整的原因进行细致讲解,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对于不规范的操作及时纠正并进行示范。

3传染病实验课生物安全防护工作要点

家畜传染病学实验涉及到很多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如布氏杆菌、新城疫病毒等,如果在实验中操作不当就会危害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引起疫病流行,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实验课的生物安全防护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以供参考。

3.1合理的安全防护

无论是操作对人有感染性的病原微生物还是没有感染性的病原微生物,都应该做好最基本的防护措施,上课时必须身穿白服,带好隔离口罩、工作帽以及手套,白服上课之后立即就地清洗消毒,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有的学生贪图省事,用完的白服随便乱放, 甚至带到食堂和寝室,这样非常容易将病原体携带至他处,造成污染。

3.2禁止实验室内进食

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课堂间隙,都禁止在实验室内进食。这种情况在平时的小实验中基本没有这种情况,但是在综合大实验中,为了保证实验的连续性,通常实验持续的时间较长,或者由于实验的性质, 有时会占用中午吃饭的时间。例如,在血液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每组学生的配制时间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基本都在中午才进行高压灭菌,这时需要有人看守高压时间,以保证在后续的采血时候的温度控制在50 ℃ 左右,个别学生在等待间隙吃东西,经过教师制止才意识到错误。后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轮流去吃饭,这样就保证了安全。

3.3发生危险及时有效的处理

在家畜传染病学实验中,每年的实验都会有一到两个人由于各种原因划伤: 有的是在综合大实验的剖检过程中,会用到解剖剪刀和镊子等工具,操作不当被划伤; 有的是在细菌观察实验中,将划线平皿不小心打碎被划伤; 还有的是拿盖玻片的时候被划伤。这个时候是非常危险的,很多细菌都是通过血液进入人体,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因此, 本学院专门配备了医药箱,内有消毒纱布、碘伏、过氧化氢、75% 医用乙醇等,以便学生及时处理伤口。

3.4注意实验结束后的消毒

当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洗手,并对实验器械进行统一消毒,同时对实验室台面及地面进行清扫和消毒。本实验室采用2% 的来苏儿进行洗涤,采用5% 的石碳酸水溶液对台面、手术器械以及地面进行擦拭,消毒后的器械待干燥后统一回收。

3.5严格控制实验动物的来源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购买途径非常关键,来源不明的实验动物很有可能携带致病原,有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直接危害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兽医传染病综合大实验所用的实验动物均购自有检疫合格证的饲养场,购买后放于学院提供的动物房统一饲养,这样保证了实验的稳定性,也保证了相关人员的健康安全。

3.6实验动物的处理

兽医传染病学综合大实验中,通常会用到鸡、小鼠及兔子等小型实验动物,它们按照实验要求被接种细菌或者病毒以便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结束后,解剖过的动物尸体及内脏病料等一定保证不能随便丢弃, 由专门负责的人回收,集中到指定地点进行焚烧,暂时不能回收的应该装进密封袋里放进冰柜冷冻,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接种病毒的鸡胚,需要放入高压锅内进行充分灭菌后,然后放到同一地点存放, 严禁随处放置导致环境污染。

4结语

VB大实验 篇5

关键词:生物技术,综合性大实验,实验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下实验是分散在理论课程中的,实验项目的设置一般是验证性实验,侧重于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的提升,因此,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对实验课程独立设课,加强实践、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高能人才势在必行。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互相交融和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具有涉及领域广、涵盖面宽、基础性强等特点[1]。而且实验教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等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重要手段;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保障[2]。

一、生物技术综合性大实验建设的必要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肩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随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实验已经在向综合性、能力型、创新型等方向发展[3]。生物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首先,以往单独设置生物技术各门实验课程存在较大弊端,不能兼顾各课程之间的联系,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条,从而无法使实验技能得到系统的训练。其次,由于各门实验课程彼此之间没有建立联系,因此,在实验项目的选择设置及技术手段的运用上容易出现雷同的现象。鉴于以上原因,优化整合生物技术实验课程,构建综合性大实验尤为必要。综合性大实验不仅可以夯实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科理念、大项目思维。

二、生物技术综合性大实验的教学体系的架构

1. 合理设置实验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把生物学科相关课程中分散的单项实验整合在一起,形成内容上连贯、操作上前后衔接的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的开设,是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安排实验进度,连贯实施整个实验,最终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报告。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对学生也具有一定挑战,挑战性来源于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掌控。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教师要用极强的业务能力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解决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远比传统的实验教学具有挑战性。

设置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要精选实验项目,优化实验模块,使实验内容整体上具有系统性、联系性和创新性。可以在基因工程实验、发酵工程实验以及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形成综合性超大实验模块,该模块包含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可以整合成一个更大、更具有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平台。例如,通过生物技术上游模块,PCR的扩增、表达载体的构建、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等一系列实验措施,得到目的菌;生物技术中游模块,对该菌种的发酵条件进行合理优化,发酵大量菌体;生物技术下游模块,对中游得到的菌体进行蛋白的分离、纯化、鉴定等。由此,学生通过系统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可以学习到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实践理论,更好地掌握基础实验方法及原理。

2. 注重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构建生物技术综合性大实验,要摒弃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可采用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对实验项目开展研究。确定实验小组后,以实验小组为单位,选择某一实验课题,自行查阅资料,探讨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由老师审核实验方案,确定是否可行,是否需要调整,最后按制定的方案进行实施。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又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其求知探索精神以及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小组各成员密切配合,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协作,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还需要网络平台资源的辅助,建立实验教学网站,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平台进行实验理论的学习、实验操作的模拟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3. 实验教学形式和教学时间安排的改变。

实验教学改革最关键的是转变理念。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形式比较刻板和陈旧,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制定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而且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需按照教师确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完成就可以了,往往做过就做过了,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要不然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的时代特点,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与时代格格不入。因此,构建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教学形式的改革毋容置疑。新的教学形式下,教师不再是实验的主导者,而真正变成了实验的指导者,学生才是实验的主体。学生从资料的查阅、方案的制定、试剂的配制、材料的培养、实验的操作,到结果的分析,整个实验周期,都要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综合性大实验的时间比较灵活,因此要求实验室全天开放,这样不仅可以很顺利地完成一个实验周期,而且对于有失误的实验环节可以进行及时修正。

综合性大实验内容多,学时长,在有限分散的学时内不利于完成实验任务,安排集中的时间进行实验,不仅利于学生集中精力专注进行实验,同时也利于各实验模块之间的连续性和连贯性。比如,可以在大四第一学期的下半学期集中进行,分别用3~4周时间连续进行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模块的实验。这样安排,学生既锻炼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的连贯性,又把科学研究融入到了实验课堂中,为即将在生物技术领域读研或就业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

4. 完善实验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完善的实验考核方式是通过衡量学生综合素质来评判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以前的考核制度往往采用平时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的方式,两者相加进行评定,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实验态度、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部分组成;实验考试成绩是最后对学生进行测定某一实验项目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过于陈旧和片面,对于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来讲,我们不仅考察学生对每个模块各实验环节的掌握程度,而且也注重学生对模块间相互联系的把握,所以考核方式也要兼顾以上两个方面。首先,对各模块进行独立考核,然后,要求学生综合三个模块,提交开题报告、实验方案、实验计划、预期实验结果,最后进行答辩,结合两方面的情况给出最终的评判结果。上述考核方式改变了以往死板的状态,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实验的整体情况进行考核。

三、建立实验创新平台与实验室开放运行体制

为了有效开展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不仅要对相关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也要对实验室资源进行优化和重组。通过实验室的调整、设备的添置,建立具有综合性功能的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室,真正为学生搭建起一个科研创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学到的厚重的生物技术理论知识可以得到夯实,也可以进一步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成扎实的实践技能。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要确保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实验课题研究任务,还可以和其他实验平台有效衔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在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实施的过程中,有部分实验需要长时间连续进行,如果按照常规上课的时间进行实验,就过于刻板,不利于实验的进行,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实验式开放运行体制,让学生根据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安排实验,自行管理实验进程,适时像老师汇报实验情况。这样不仅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成效

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在我们新乡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已经实施3年,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了夯实,而且学习到的实践操作技能是系统的、完整的、连贯的,通过一个完整实验周期的锻炼,真正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视野,大大提升了对实验的科学探索的意识,提高了动手动脑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施,加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也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原本枯燥的实验教学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整理数据、分析结果、撰写报告,使综合实验技能得到了全面提高。这种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实验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五、小结

对于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而言,非常明确该专业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因而都相当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知识范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实验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起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生物技术上游、中游、下游三大模块组成的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不同模块间互相渗透,逐步深入,最终成为连贯的整体,让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综合性实验创新平台,使实践和科研能力得到尽可能大的锻炼和提升。然而实验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断的探索和积累才能使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的教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孙翰昌,朱建勇,杨帆.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1):99-102.

[2]马细兰,周立斌,黄雁.生物技术大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2):81-89.

上一篇:英文简历中不能有的语句下一篇:端午节短信祝福更给力,端午节祝福真诚献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