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申请条件及留学费用

2024-11-07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申请条件及留学费用(精选3篇)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申请条件及留学费用 篇1

中美国高等教育交流近年来非常频繁, 中国在美国留学生数量逐年飙升。《中国日报》报道:2011年, 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人数上升至157558人, 占国际学生总人数的22%;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国际学生和学者办公室 (OISS) 的提供的数据表明, 在过去的两年里, 中国大学生数量在UCSB连续翻倍, UCSB所有的国际学生中, 55%来自中国大陆, 本科层次的国际学生中, 81%来自中国大陆 (OISS UCSB 2012) 。

尽管在赴美国际航班的终点站等待他们的是无数的不确定, 但是每年依然有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学生, 浩浩荡荡如过江之鲫, 勇敢地奔赴美国的各个大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 出国上大学已成为一种潮流。国内媒体惊叹:“仅仅数年时间, 出国留学就已经从少数人的行为变成社会和普通民众热议的话题。” (腾讯教育, 2012) 被父母庇护的独生子, 离开舒适的家, 到离家万里的陌生国度留学, 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在美国高校数量逐年庞大的中国留学生群有两类:一类是本科层次的中国学生, 多数来自中国城市富裕家庭的独生子女;另一类是硕士生或者博士研究生, 多数毕业于中国国内顶尖大学。尽管年龄不同, 来美国的途径不同, 但是所有中国留学生的身上都承载着父母沉重的期望, 还有那些无法和他们一起踏上美国大学朝圣之旅的同龄人艳羡的目光。

源源不断涌入美国高校的中国学生的高额学费和日常开支给美国带来巨大经济收益, 也使美国的校园文化更丰富和多元化。但是由于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 这些在中国完成中学或者大学本科教育的留学生, 不乏一些昔日的学术佼佼者, 在新的教育文化环境中面临怎样的挑战, 会出现哪些学术上的不适应呢?美国大学都提供学术支持,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吗?随着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的迅猛增长, 中美双方都迫切想知道“我们能做什么来帮助学生开始他们在美国的新的学术之旅”。对中国留学生的社会文化和学术适应问题的探讨已经不仅仅是学术兴趣, 更是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

2. 文献综述

2.1 影响中国留学生学术适应的主要因素述评

有关中国留学生学术适应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非常多。这些研究者, 有来自东道国, 如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的, 还有一大批在国外攻读学位的中国学者。庞红梅 (2008) 总结了影响中国留学生适应的五个主要因素:语言、学术、心理社会文化、资金和政治问题。其中, 留学生的语言困难, 跨文化交际障碍, 包括不熟悉的课堂互动模式、缺乏学术范式和学术常规知识, 学习支持不充分、与东道国同学很难交朋友, 缺乏归属感等都造成留学生的学术适应困难。

2.1.1 东西方教育理念的文化差异

影响中国留学生学术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因为大多数学生所受的中国式教育主张依赖外在的引导和规范, 当他们面临如此多的挑战时常常不知所措, 给人以被动顺从的印象。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活动安排和师生关系中, 同时也表现在学习技巧上。中国传统课堂是“教师的讲坛”。教师的角色是“神圣讲坛上的知识权威”, 典型的课堂活动是教师进行详细的讲授, 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师生双方均不习惯共同讨论与答疑。欧美课堂是“学生的论坛”, 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权威和拥有者。教师应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给学生自由表达不同的想法的机会。教师还要求学生做大量的阅读, 寻找相关信息, 以便参与课堂讨论。在师生关系上东西方有不同的期待。中国传统师生关系中, 教师被尊为“师长”, 是“传道授业解惑”受人尊敬的“长辈”, 学生必须“尊重”老师, 所谓“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课堂上要维持和谐的气氛, 不能挑战和质疑老师, 避免“失面子”等。而西方的师生关系平等, 提倡“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师生可以就某一个问题辩论。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比较亲密, 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找老师提供帮助, 不必预约。但是欧美国家倾向于把学生见老师的时间限定在特定的时间段里 (office hour) 。学生不能随时找老师, 必须事先预约。学习技巧将反映两种文化的差异。中国教育方式强调对文章的理解和背诵, 西方教育方式注重创新思维和质疑能力的培养。上述种种差异使那些习惯于被动灌输的中国学生来到北美这种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 主张“批判性思维”, 提倡“质疑”和“辩论”的西方教学环境很难适应。

2.1.2 英语语言能力

朱佳妮 (2008) 指出, 留学生的外语能力与学业进步之间关系密切。对自己外语能力评价好的留学生对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业进步和按时完成学业更有信心, 与外国教师、学生交流相对容易。大量调查研究发现, 英语语言能力, 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的能力欠缺是造成在美留学生面临巨大学术压力和适应困难的主要原因。王电建 (2011) 调查发现, 中国学生在参与美国课堂活动方面普遍存在困难。如听懂课堂上美国老师的口音、听懂美国同学的课堂陈述、在美国课堂上的口头表述、用英语写作业、考试和写论文、课内外专业阅读和英文报纸杂志, 和美国学生一起课堂讨论, 听懂美国人之间的日常对话等。语言障碍不仅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而且影响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糟糕的英语书面表达直接影响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和学术写作成绩。Huang jin-yan (2009) 调查发现一些对学术写作要求更高的文科类专业的学生, 如教育学、政治研究和宗教研究专业的学生的学术焦虑比更依赖图表、数字和符号的专业, 如数学、生物学和化学专业的学生的学术焦虑更高。

2.2 目前的研究局限

通过在美中国留学生社会文化和学术适应的问题的文献梳理, 研究者发现, 多数从事留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者就有留学经历, 如清华大学的陈向明、庞红梅、阎琨等。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在美中国留学生学术适应问题的参照。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 研究者发现国内有关在美中国前留学生学术适应研究存在以下问题:研究者多数是在互联网还没有在中国普遍的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美国留学, 他们现在所做的留学生学术适应方面的研究多是在传统模式下的适应研究, 对网络环境下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适应的情况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目前中国学术界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大多没有考虑互联网特别是虚拟社交网络的这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者发现, 目前学界的研究重点, 从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的现象探讨转向具体的问题的研究。但总体而言, 目前我国学界有关在美国留学生的研究还偏向于理论和文献研究, 缺乏实证研究, 用实例和数据支撑研究观点的论文很少。而目前不多的实证研究多集中于量化研究, 针对留学生的适应问题的个性化的质的研究比较少见。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采集及处理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 研究者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采集和数据分析。首先进行文献研究, 了解当前中国留学生学术适应问题的研究现状, 找出研究空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步进行问卷和访谈设计, 通过开放型访谈和非正式交谈等方式进行预研究, 了解中国在美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 (UCSB) 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 (CSSA) 的帮助下, 我们招募了15位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国留学生进行访谈。访谈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入手, 从留学动机、所知觉的主要困难和障碍、与教授、同学和学校工作人员的人际交往情况、课堂互动, 学术参与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术参与和适应状况, 探索影响留学生学术适应的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中, 本研究重点考查留学生的性别、外语水平、留学时间、先前海外生活经历等因素对留学生学术适应的影响。学术支持和学术参与因素方面, 研究者主要考查留学生参与学校学术生活的程度, 并让留学生自评在美国获得的学术支持情况, 倾听留学生的心声和他们的学习经历, 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探讨中国留学生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看法。访谈中进行录音, 对录音后的文本逐句进行整理, 对录音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 寻找主题。

3.2 研究对象

在选取访谈学生中, 我们注意选取不同的年龄、性别、专业、英语水平、教育水平和财务状况的学生, 试图全面理解中国学生的社会和学术适应问题。参加访谈的学生个人情况:

年龄:参加访谈的学生的年龄跨度从18岁到28岁, 平均年龄23岁;

性别分布:女生8人, 男生7人;

来美国之前的生活区域:所有参加访谈的学生, 全部出生或者长期生活在城市。

教育水平:5位博士生, 3位硕士研究生 (MA/MS) 学生, 7位本科生。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学生多数来自中国的顶尖大学, 如清华大学 (2名) 、北京大学 (1名) 、中国人民大学 (2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名) 。在本科生中, 有3人从社区学院转学到UCSB, 其余4人毕业于中国的高中。

专业分布:6人从事理工类专业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 , 其他9名学生的专业属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如国际研究, 东亚语言和文化研究、教育、政治科学、历史、地理科学和经济学。

经济状况:15人中, 2人是全奖博士研究生, 2人是半奖博士研究生, 其余均为全自费生。

英语语言能力:研究者让学生自评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6人是高级水平, 其中一位10岁随父母移民至美国, 具备双语能力;5人自评英语水平属于中级水平, 4人自评为低水平。

在美国居住时间, 到接受我们采访为止, 4人在美国生活的时间还不到六个月, 6个人在美国待过两年, 5人在美国的时间超过三年。

来美国之前的过渡经验:8位学生来美国之前从来没有出过国, 也没有显著的搬迁经验, 另外的7位学生中, 3个人曾在国外住了超过三个月 (其中一位博士生是在德国完成了本科教育, 申请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 4个人来美国之前在国外生活不到三个月。

3.3 研究工具

本课题的研究主题是留学生的学术参与和学术适应和美国高校学术支持情况。采用半结构性访谈, 访谈大纲分为留学动机和期望, 所知觉的学术上的困难和障碍;学术参与及与教授、同学和和学校工作人员的互动, 适应策略等方面。访谈主题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的动机和期望是什么? (2) 中国学生在美国参与学术和社会生活所感知的障碍和壁垒是什么? (3) 他们如何利用学术支持资源?他们使用什么策略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4. 所知觉的学术上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4.1 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是留学生普遍感到的压力。由于中国学生认为国外大学的学术要求高、师生互动节奏快, 而预期的课堂环境又与出国前的教学环境迥然相异, 因此容易出现焦虑状况 (朱佳妮, 2008) 。我们和留学生讨论:“来美国之前最担忧的是什么?”很多学生的回答都印证了这种普遍存在的“学习压力”。中国学生超负荷努力学习的原因是“好成绩可以带来自我价值感”、“教育是在美国获取社会承认和经济保障的唯一途径”及“父母对自己学业的大量牺牲和极高的期望值” (阎琨, 2011) 。

黄:“为了保持较高的GPA, 我要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如果你不能达到GPA的要求, 你必须重修, 这在时间和金钱上都是巨大的浪费。我的父母花这么多钱给我, 我怎么能让他们对我失望呢?”

何芳:“你当TA, 他们要看你的成绩单的。所以这个是有影响的。所以这个确实是要读好才行。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 中国学生牺牲了许多社交时间, 专注于他们的学习。他们在美国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为获得学位和回到中国找到一份好工作。正如黄所说:‘反正在这里留不下来, 毕业之后要回国发展。是否能找到美国朋友, 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4.2. 语言问题

造成学生压力的第一个因素是语言问题。尽管参与调查的15位中国留学生中11位学生自评英语语言能力是中级或高级以上, 但是语言问题仍然阻碍中国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由于不能用英语自由表达, 学生上课的时候感到非常紧张, 压力很大, 甚至成为中国留学生自卑的“导火索”。

芳:“我感到沮丧, 我不知道如何参与课堂讨论, 当我发言时, 教授说你说的是另一个话题。也就是说我跑题了。当交流语言是英语, 你觉得自己非常无力和无能。” (芳, UCSB教育系博士)

英:“特别是刚开始, 我认为英语对我来讲是个非常大的问题。目前我的课堂或者学术方面的英语还可以。但是嗯……我想我仍然需要提高社交英语, 或者说英语会话能力。” (英, 清华大学本科毕业, UCSB环境工程硕士生在读) 。

即使是很想和美国同伴交流, 但表达的困难让参与交流的双方都感到很累。

展图:“人们讲话非常快, 我刚开始来的时候, 听力跟不上。他们讲话非常快。我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有的时候他们只是说个笑话, 但是我听不懂, 我会很在意。” (展图, UCSB本科生)

4.3 课堂参与

中国大部分学生坦陈英语课堂参与能力较差。王电建 (2011) 调查发现, 71%的中国留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课堂讨论;36%的学生不熟悉美国课堂学习的要求, 29%的学生认为中美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其课堂学习适应。美国的大学, 课堂讨论占学生学业总分的较大比重, 中国留学生虽然用功, 表现很好, 但课堂交流总是处于劣势地位, 很难拿到A。除了英语听说能力造成课堂参与能力较差之外, 从小养成的“上课不要插嘴, 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学习方法让中国学生来到美国课堂上不知所措, 在发言时总显羞涩。正如美国的华裔教授林晓东分析中国学生在课堂上非常安静, 不愿意课堂发言的原因:“我的父母和老师告诫我:‘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再讲出来。’‘在没想清楚就说出自己的看法是非常浅薄的表现。’当我发现我的答案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 我不好意思说出来。” (林晓东, 2008)

在UCSB攻读美国历史博士学位的何静说:“我一起做TA的另外一个男生他就内向, 他是那种谨慎的人, 他不愿意随便乱说, 有一个想法然后他觉得他要成熟了再说, 但他其实很认真很努力。”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一起做“项目”时, 不对老师和同伴提出质疑, 不能直面争论和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难以和教师和同学在课堂外互动。有的美国教授反映中国学生欠缺“批判性分析”能力, 只想“听教授讲课, 寻找‘正确’答案, 而不是针对问题, 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美国一位教授评价中国留学生:“大多数中国学生学习都很勤奋刻苦, 他们也很听话, 我布置的任何作业他们都会尽全力完成, 然而, 他们只是把我告诉他们的或者书上说的写下来, 他们太习惯于复述别人的观点, 却不能说出自己的故事, 形成自己的观点, 这是最大的问题。”一位纽约大学的教授说, 中国学生很善于总结, 但不擅长批评, 分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课堂表现一方面是语言障碍, 一方面是文化障碍。因为“大多数学生所受的中国式教育主张依赖外在的引导和规范, 所以当大多数学生面临如此挑战时常常不知所措” (阎琨, 2011) 。

4.4 学术写作

美国大学所有的在校生 (包括本科生, 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都必须参加各种级别的写作课程。无论是写一份简单的学期论文, 还是撰写博士论文, 学术写作能力对各阶段的学生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以UCSB为例, UCSB有专门的写作项目组, 负责全校的写作课程。面向全校开设的写作课有写作基础课程 (basic writing course) 、学术写作课程 (academic writing course) 、专业写作课程 (writing for special majors) 、写作技能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wring skills) 、社科类专业写作课程 (writing for social studies) 、人文类专业写作课程 (writing for humanities) 和科学和技术类专业写作课程 (writing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等各种类型的写作课程。除此之外, 学校的教育研究学院还有专门的写作方向的硕士项目和博士项目, 专门研究各年龄各种行业的写作问题。可以说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美国大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中国英语教学只强调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 英语学术写作未得到足够重视, 大学生缺乏系统的英语写作训练, 在访谈中, 大多数中国留学生认为在美国感到学术写作是最困难的事情, 一听到布置英语论文作业就发憷, 常常要花很长的时间也很难写出符合规范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有的学生告诉我他们选择科学和技术作为专业而不选择文科和人类和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不必写很多篇英语文章。

裘德:“阅读, 写作和口头交流, 参加考试和社会交往这几方面, 感到最困难的是哪一项?”

英:“最简单的是考试, 最难的是社会交往, 我感觉简单的写作还可以, 但是对研究生来讲, 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求的是专业写作, 我感到非常困难。”

燕说:“我东亚系担任TA (助教) , 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工作机会。我不想在回复我的学生的电子邮件中出现英语语法错误。我也不想用一个不恰当的词冒犯教授, 这样会很尴尬。所以写邮件花我很多的时间。”

在科学技术领域攻读博士学位的男博士剑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剑:“对我来讲学术写作是最难的。你写论文, 每个细节都必须正确。这是最难的事情, 非常难。”

4.5 与教授和同学的沟通和交流

留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与自己的教授交流不但可以完善自己的学术知识学习, 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教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 这对国际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利。但是访谈发现, 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和教授的沟通和交流非常少, 对许多中国学生来讲是非常挠头的事情。

英:“我觉得他们都挺好, 但是, 我觉得很难和他们变成很亲近的朋友。至于我的美国老师和同学, 我感觉和他们一起写作业, 或者在讲座上共同讨论, 这没有问题。但是, 课堂之外, 我们没有很多接触。对Bren学院来讲, 我们要共同完成一个研究生论文课题。所以六七个学生要结成一个小团队, 要做大概一年的多的研究。现在我们和小组中的其他同学都成了好朋友。我觉得美国学生和教师联系和互动看上去很自然。但是中国学生, 我感到, 我不知道怎么表达, 有点不知道怎么和他们打交道, 就像小组讨论。我觉得美国人想说什么就说, 不用犹豫。我却是要等着别人问我的观点和看法的时候, 我才说, 所以我觉得交流风格上也不同, 这是我感到和美国人交流的时候不习惯的地方。”

中国留学生表示与外国教师、学生的沟通“很困难” (占6%) 或“较困难” (占18%) , 另有36%的留学生表示“困难程度一般”, 即中国留学生在与外国教师、学生相处时仍然有一定的困难。这一方面与留学生的外语能力比较有限, 未达到正常交流、沟通水平有关, 另一方面可能与中国学生大多比较含蓄、害羞, 在跨文化交流中比较被动有关。此外, 访谈中留学生也谈到与外国教师、学生的交流与课堂人数相关, “比如小班形式上课的班级中, 留学生与教授之间的交流比较多, 有些专业班里就十几个学生, 大家和教授都很熟悉”。中国学生提到说美国人很好, 有礼貌, 但是他们与中国人保持距离, 让中国人感到冷。一个在UCSB读本科的男学生说美国人很容易和你交朋友, 但是彼此也很容易忘记。本科二年级就到德国留学, 然后又到美国读博士的振告诉我们:中国的大学环境和在德国和美国的大学是“相当不同的”。他说:“在中国读大学, 你有‘班级’, 一个班有40或50人。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天天一起上课, 一起做很多事情。七八个人住在一个宿舍, 年龄大的被称为大哥, 最小的是小弟, 像兄弟姐妹一样朝夕相处。感情非常深。”

美国的大学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学习计划去不同的教室或讲座的教室上课, 没有中国大学的班级管理体制, 学生没有机会终日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共同做很多事情。美国的文化尊重个人隐私。有的大学也为本科生提供宿舍, 但绝不会像中国的大学的集体宿舍那样七八个人住在一起, 朝夕相处。这种社会环境使中国学生感到孤立和冷落。振说:“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之间也会有冲突和争吵, 但是你不感到孤立。你不感觉孤独。”

田:“我倒不认为很多中国学生拒绝美国文化。实际上他们展示美国文化很感兴趣。我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是他们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有的美国人从来没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 不能和他们分享我们的经历。而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除了学术, 我也不能参与。我有一些朋友来自台湾, 我们都是离家万里的国际学生, 所以都会遇到一些共同的问题, 有共同的话题。美国学生, 有时我想与他们交谈, 告诉他们, 我写一篇论文要比他们多花十倍的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我感到很大的压力, 但他们不会理解。还有大学收费的问题, 我们国际学生要交一大笔额外的费用, 这也是我感到压力大的原因。但是你说给美国学生, 他们不关心。所以一开始他们可能感兴趣和你谈话,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们的问题不是他们的问题, 我们之间就找不到共同的话题。这学期我们还做了一些小组项目, 上课大家讨论得挺热烈, 我们还在网络上进行一些上课的学习内容的交流, 但是私底下没有什么来往。确实是这样。所以, 除非有一些可以相互交换的东西, 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学习上的。这样才能和美国人有一些长期交往。”

对年轻的中国学生人来说, 很难跳出舒适区寻求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在来到这里之前, 他们充满激情地想体验美国文化, 了解美国人民, 提高他们的文化敏感性。由于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文化差异, 特别是语言障碍, 他们撤退到舒适区, 终日与中国学生同行, 在互联网上看中国音乐和视频, 试图缓解文化冲击带来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忘记了自己出国的最初的目标。

5. 中国学生的应对策略和存在问题

5.1 中国留学生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熟人”和网络, 不善于求助专业人士的帮助

调查发现, 中国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各种学术和社会支持资源了解不多, 不善于利用学校提供的这些社会支持资源, 遇到问题多是在中国的社交群中发帖咨询, 或者找老乡同学咨询。中国学生报告说他们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 如学校的网站, qq群, Googlegroup;通过“老乡”, “同学”“校友”和“同屋”寻求帮助。很少有学生提及到专门负责学生事务的各种专职咨询人员那里寻求帮助。

实际上,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UCSB) , 有着非常完备的学生学术支持系统。据学校统计, 学生对教师的学术建议满意度86%, 课程满意度83%。国际学生学者办公室 (OISS) 不仅是一个负责给留学生办理学生签证、移民身份证明等事务性手续的行政部门, 还可以为国际学生提供各种帮助。OISS办公室还特设了留学生顾问 (students advisor) 专门负责解决留学生的各种问题。此外, 学校还有职业发展顾问、心理咨询师等专职顾问。各学院和系部也有专业的学术顾问, 帮助学生理解学术要求和学校规章制度。每所学院还聘请学生助教和同伴咨询顾问 (peer advisor) 作为必要的补充。

5.2 中国留学生不善于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学术支持资源解决学习困难

中国国内多数大学都没有向学生免费开放的基于互联网资源的学术支持系统, 也未配备专门的学习指导人员为某些科目或者课程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专门的帮助。中国大学生大多是通过自我努力和勤奋克服学习困难。如果某些科目考试不合格, 学生只能重修甚至留级。实在因为某些课程未通过考试而无法完成学业的学生, 也只能结业处理。因此, 当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读书遭遇学业困难的时候, 就会显得比较退缩, 习惯性地用勤奋和努力克服困难, 不主动寻求学业支持。事实上, 美国大学针对不同科目所提供的学业支持开发的非常完善。UCSB的学术支持系统 (SASS) 是一个计算机辅助的学术帮助系统, 帮助学生按照普通教育和本科生学位要求追踪自己的学术进程。还有一个校园学习援助服务 (CLAS) , 为在册学生提供四大类免费辅导服务:辅导小组、随访辅导、技能辅导班和个人辅导。所有在学科的写作作业中遇到困难的学生都可以到CLAS的写作实验室寻求专职人员帮助, 或者使用“随访”服务, 谁先来, 先给谁辅导的方式。访谈中问及本科生对这些资源的使用情况时, 没有几个学生知道这个系统, 更不要说使用这种帮助系统提高写作水平。

6. 建议与思考

目前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数仍然呈迅速上升趋势, 美国各高校都在积极营建有效的跨文化教育的环境, 开发和完善国际学生学术和社会支持体系。美国老师很羡慕中国人那种互相之间特别亲近的感觉。一位美国教授说:“他们特别爱热闹, 会花很多时间来和朋友、家人相处, 一起聚伙吃饭, 一起打牌开派对。但这种聚会往往局限在中国学生间进行, 这不利于学生了解美国文化, 融入美国社会。”中国学生与美国人的社会交往有限。他们中的大多数甚至是“自愿”与美国人隔离。选择宿舍的时候, 他们多数选择和中国人住在一起, 特别是近年来美国许多大学的本次层面的留学生一半以上都来自中国大陆。他们说普通话, 与自己有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中国学生交往, 不可避免地陷入中国人的圈子中。中国留学学生要真正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培养自己的全球视野, 必须充分利用美国的各种学术支持资源, 积极参与美国的各种形式学术活动, 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学术收获更大。如果中国留学生不主动走出自己的熟悉的圈子积极融入东道国的文化, 总是待在自己国家的人组成的圈子里, 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出国留学的宝贵机会开阔自己的国际视野。

摘要:本文以中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UCSB) 留学的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 了解中国学生在美留学期间所面临的主要学术适应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及他们寻求社会支持的主要渠道和应对策略。调查发现, 在学术领域, 语言障碍是造成学生学业压力的主要因素, 因为语言不仅会影响学生听课和讲座、参与课堂讨论、学术写作, 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考试成绩, 使学生在竞争校内工作岗位如助教和研究助理岗位时处于劣势。调查还发现, 中国留学生和美国教师及同学的互动较少, 不善于利用学校提供的学术和社会支持资源解决困难。通过调查和分析中国学生在美国的学术困难, 希望为中国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美国的学术环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申请条件及留学费用 篇2

哥德堡大学1887年由社会捐助建立,最初命名为哥德堡高等教育学院,1891年正式建立班级制度,当时只有21名学生(其中4名女生)和7位教授。19,学校被确立为瑞典第三个国立大学。

1954年医学院并入,开始快速发展,学生人数猛增。今天哥德堡大学已成为瑞典课程设置完善的综合大学,共有8个学院,57个科系,24,900名全日制在校生和4,000多名教职工。随着城市的`扩大,郊区的新兴建筑与市中心的古旧砖楼遥相呼应,哥德堡大学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费用

生活费:约人民币4000-6000元/月

瑞典高校现对外国学生收取学费(10万左右)某些基金会,如瑞典学院(SI)会提供小额度奖学金。

入学要求

本科:高中毕业,TOEFL 550。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申请条件及留学费用 篇3

计划去美国留学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的同学,你们肯定都想知道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都有哪些?去哥大读研的费用需要多少?下面专家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一、哥伦比亚大学学校概况

学校名称: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所在位置:美国

学校设置类型:综合性大学

创建时间:1754年

学历:语言 本科 研究生 网络课程

学校性质:私立

学生人数:约24820人

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之申请材料

1.最高学历公证

2.成绩公证件(平均成绩不低于85分)

3.托福成绩(不低于600分)

4.GRE成绩(不低于1100分)

5.GMAT成绩(不低于680分)

6.个人陈述

7.两封推荐信

三、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之申请概况

语言要求:托福成绩100分以上

录取比率:7%

师生人数比例:1:7

所在州:纽约州

四、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学费及其它费用

学费:11750-15000美元/年

学杂费:约2300美元/年

食宿费:约11000美元/年

学校申请费:80美元

五、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申请奖学金情况

1.是否向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 是

2.人均获得财政帮助数额:38196美元

3.国际学生获得财政帮助比例:25.0%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申请条件及留学费用】推荐阅读:

索马里寒流07-18

马里成品油管道市场投资前景预测报告07-02

上一篇:新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下一篇:加拿大建筑专业排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