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感想(共13篇)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感想 篇1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感想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我作为一名一线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那么,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语文教学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师生双边活动转变。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改革,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改革,要坚持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处理好讲授与练习、学习与运用、点拨与讨论的辩证关系;要坚持学以致用,实现知识向能力的不断迁移。
二、语文教学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学法指导不应该只看作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应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经过思考、生疑、答疑、创造等学习过程,才能使他们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学习动力。教师应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适时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加强能力迁移。
三、语文教学中必须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好书。要努力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激活他们创新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去求知。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所以作为老师,要学会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他们学习方法上的点拨,做一个优秀的引路人。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感想 篇2
一、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 突出语文学科特点,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如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的实用价值时,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为《新课标》) 提出:“在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努力选择高中学生关心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 创办文学刊物, 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 例如, 学做节目主持人, 给初学普通话的人正音、开设文章病院、举办语言的疑难杂症征答活动等”。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 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不意味着死记硬背一些诗词、段落文章, 语文离他们的生活也不那么遥远, 而是与他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使他们产生一种对学习语文的需要, 变“要我学”的思想为“我要学”的心态, 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对于如何让学生体验语文的人文性、感受语文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问题, 《新课标》也提出了一些相关措施。例如, “阅读文学作品, 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 重视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 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朗读和诵读, 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高中学生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人生阶段, 他们面临着许许多多的迷惑与困难, 他们可能因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痛苦彷徨, 他们可能因人际关系的不良而闷闷不乐, 他们可能因向往一份美好的感情却不能拥有而心烦意乱, 他们也可能面对自己的未来而迷惑。这时语文就是解开这一系列的心结的金钥匙, 因为很多优秀文章中蕴涵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和人生哲理, 学生通过阅读一系列的优秀文章和名人传记, 领悟人生的真谛, 感古今文人墨客, 体中外名流大家, 使之在情感上恋恋不舍。
2.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 他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教育实践证明,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实践能使学生产生疑问, 渴望从事活动, 探究问题的答案, 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成功的解决问题。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 由此产生的矛盾、疑惑、惊讶最能引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新课标》中就提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 提供良好的条件, 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 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 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这就告诉了广大教学者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情境的创设, 惟有在这设定的情境中, 浮想联翩,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如骨鲤在喉不吐不快, 要是离开了这具体可感的情境, 也就无话可说, 那阅读课也就只能变成干巴巴的讲授课了, 出现“老师在上面自我陶醉, 下面睡倒一大片”的悲哀情景了。
二、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维持学习动机。《学记》里有说“亲其师, 而信其道”, 对于学生来说, 最具有影响力和最富激励效用的就是好的老师了。“好的老师”不仅仅是指教师的人品师德, 更是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经常看到:一样的教学内容, 经过不同的教学处理, 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采取最佳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里提到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 在教学诗歌和散文时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 在小说与戏剧的教学时可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 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 等等。通过变化教学形式, 让学生对每节课的内容都有新鲜感, 处于欲罢不能的学习境地。
三、设置适合的目标,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新课标》中清楚的提到“选修课的设计, 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根据,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 既要有新内容新发展, 又不能超出学生可能接受的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对于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复习辅导课, 也不能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和必修课一样, 选修课的教学要求应该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关研究表明, 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 设置一定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 体验“自我有效感”, 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 有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产生一种“跳一跳, 摘桃子”的感觉, 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一次成功的体验又推动第二次, 语文教学可以在作文、口语交流等学习板块中, 给予学生启发诱导和鼓励, 帮助学生获得成就, 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学习语文的动机不断地加强。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 我国《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 并且这些措施是合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张晓东.论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J].语文建设.
[3]王晓英.国有民办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调查与教学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我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篇3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64-01
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处在新课改的前沿,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所以,我们应义不容辞的配合课程改革。我认为,首要任务应是对语文课“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稿)的简称》要有一定认识、了解。“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本次课程改革,将沿用已久的、教育工作者熟悉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以全新的视觉揭示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发展疗向,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第一次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三重”之一的位置,对我们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历届大纲相比,人文性是“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与整个“课程标准”之中。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关注“过程和方法",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l、它遵循了人的“道德修养”的发展规律。“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习领会的能力,更好地培养个人道德修养。“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要我们充分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长期性、复杂性,在每个阶段都给予学习帮助和支持,使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它遵循了人“思维品质”的发展规律。语文在对人的感性思维方面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以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品质。“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过程,做到因材施教,积极引导。
3、它遵循了人“行为习惯”的发展规律。“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是让学生学习正确的行为规范,利用好语文这个交际工具,做个文明人。“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真抓好每个环节,反复抓,抓反复,真正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做出应尽之力。
二、关注“过程和方法”,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1、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过程和方法”,就是要求我们准确把握语文学习的特点,用心钻研语文学习的方法,积极研究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正确运用合理的方法,从中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语文学习靠的是日积月累,习惯的培养,要遵循这一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就是提醒我们,语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目标,老师只做学习点拨、方法的指导,绝不能包办代替,使学生成为简单的接受器。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语文学习是长期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拔高要求。因为欲速则不达。
三、关注“过程和方法",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深化
“课程标准”把它们列为“三重”之一,就是要强化观念,坚决落实,以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化。
1、它能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首先,“过程和方法”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把视觉中心转到学生身上,要认真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还要考虑给他创造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
其次,“过程和方法”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教法向学法转向。过去,老师们设计的教案,研究的教法,中心点就是如何教会学生,即使老师们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效率,学生大多还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教的东西。现在,“课程标准”强化“过程和方法”,就促使老师要把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方法解决实践问题,即要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法的指导上。为此,“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不要搞一刀切,要求老师“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它能促进教学途径的拓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些思想告诉我们,要大力拓展教学途径,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课程标准”提升“过程和方法”的地位,对于教学评价的改革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突破了长期以来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要求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不能简单的用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水平的高低。因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加强是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课程标准”的这些思想,正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从语文学习的规律出发,让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给予支持,使得评价起来更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成现代社会所需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定作课程目标的“三重”之一,正是处于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这一高度,让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人教养,使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正走在素养过程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篇4
参加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但高中语文新课程在中学的实施情况却并不乐观,好多教师仍是一头雾水,而且经常能够听到老教师这样说:“真是不知道怎么教才好,越改越迷茫啦”,其实,并不是改革不好,而是好多人还没有彻底地去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老观念,以至觉得无从下手。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次学习中的一点体会。
心得一:高中语文因该把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和旨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上。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课的教学设计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因素,教学目标从单纯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转向情感、能力、审美情趣的同步发展。语文课堂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均衡发展,因此我们要敢于“跳出”语文看语文。
心得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教师和学生在自由愉悦的心态下积极参与教学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设法创设愉快的学习情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人”的现代师生关系观,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准确,在自己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同时,尽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允许学生用自己特有的方法学习课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不断把教学引向深入。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力求有所创新。使用同桌伙伴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提高课堂上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效率。
心得三: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与写相结合。
我们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用“以读为主、自悟自得、读法渗透”为特色的现代阅读新模式代替以“内容分析、烦琐提问、写法分析”为特征的阅读教学旧模式,使阅读教学返璞归真,成为真正的阅读能力训练课,语言文化修养课。教师在阅读指导上,要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出发,注重诵读、感悟和积累,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
心得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阅读小课堂”引向“阅读大课堂”。
开放语文课堂,实施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搞好课堂阅读教学改革,“向40分钟要质量”。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把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希望全部寄托于课堂教学,把学生的阅读视线限制在课本上。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课堂上所获得的内容远远达不到广泛阅读的标准,所以阅读课堂教学必须是开放性的,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跳出教材,放大阅读范围,把“阅读小课堂”引向“阅读大课堂”。引导学生读书报杂志、“电子书”(电脑、网络、光盘)和“无字书”(自然万物、人情世故等),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阅读、积累感悟、提高能力。
心得五: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音像材料和文字材料互相补充,实现超文本阅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但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要慎用。曾看过这样一事例:一堂优质课《蘑菇该奖给谁》,一开课教师就让媒体展示了故事的动画,师复述内容,生提问,就是不让学生读书,用多媒体取代了对文本的解读。阅读,就是把文字符号转换成图象,多媒体运用得不当,剥夺了学生转换语言符号的训练。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5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人研究。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自尊心日益增强,他们喜欢受人尊重,渴望获得人们的信任;进入高年级后,更是什么都想自己独立地试一试,干一干,这时正是他们的个性与创造力萌发和发展的好时机。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如果你多问问学生的意见,多采取他们提出的建议,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 崔老师在教学《白鹅 》一课时,抓住漫画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找中心句把书读薄,还有他扎实的字词教学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讲得生动有趣,学生配合默契 。
2、珍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呈现出千差万别、色彩斑斓的审美情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千万不可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如李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围绕重点词“不可估量”进行教学,一堂课以读代讲,注重学生读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而且注意了教学资源的整合。 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提高。
通过培训,我还明白了语文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境,阅读课文也是语文的实践活动,然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仅是阅读,借助课文内容和情境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来说,显得更加重要。语文课主要应该由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构成。要让学生通过听听、读读、背背,动嘴说说,动笔写写,在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课文中规范的语言,通过模仿或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运用的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真正体现我手写我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写作课程的设计,写作教学的过程,都要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关注写作过程的愉快,让他”愿意“”高兴“”能够“”容易“进行书面表达。就如专家说的那样,给孩子一百分的作文那又如何?只要孩子愿意学、乐学,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今后,我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实践工作中,应不断总结反思,经常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学心得等;并和同事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积极探讨,总结经验,积极推广。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感想 篇6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想准确把握课标就要不断深入学习,特别是新的课标对语文教学工作提纲挈领性的指导值得我们一线教师仔细学习,对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022年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做了比较多的调整,增加和细化了许多项目。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更加强化了我对语文教学的多面性认识:
一、新课标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变化过程看,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新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的,语文能力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陪伴学生终身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相互贯通,又互为支撑。如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在“双减”政策下语文教学要提质增效就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在复杂问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注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能够得体清楚表达,以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灵活、自信、专注、合作的良好品质,因为在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能力评价充斥在学习的过程中,而非简单的注重成绩。二、有效融合多门课程开展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载体形式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存在于语文课本中的。我们现行的某一门教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科目相互贯通的。新课程标准立德树人的目标是贯穿于各个科目的。语文教学可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结合开展的多种课程,如:书法、劳动、综合实践、特色地方课程等促进有效融合。如在提高学生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方面,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感受并表达要比在课堂上枯燥的讲说来得有效。感受自然与社会其实是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亲身体会理解永远比想象来的自然,也更吸引人。三、重视德育、爱国主义教育。
细读新的语文课本不难发现,从一年级课本到六年级课本,不乏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文化传统教育的选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的三个学段都作出了清楚的指导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阅读并学习讲述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爱国志士的童年故事,表达敬仰之情和向他们学习的愿望,让爱国主义教育植根于学生小小的心灵,为日后树立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奠定扎实的基础。进而在第二学段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心中油然而生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与我们新课程提出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阅读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表现他们事迹的诗歌,小说,影视作品等,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伟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学生通过学习重新定位并认识生命的价值,不难看出小学阶段的德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与心智的逐渐成熟,也在一步步拓宽层面,也在提高要求,真正把立德树人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四、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核心地位。
大量的阅读是学习语文,甚至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新课标中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就提到“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进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比如一二年级,我们鼓励学生阅读朗诵优秀的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味和童趣,也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故事中的画面,学习讲述书中的故事,三四年级可以介绍学生读《小英雄雨来》、《稻草人》、《爱的教育》等相关图书,并鼓励学生口头或书面分享自己获得的启示,五六年级介绍学生阅读《可爱的中国》、《闪闪的红星》、《海底两万里》等图书,可组织学生梳理作品的基本内容,针对作品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学生大量的阅读不仅是对课本学习的有力支撑,更是拓展了知识面,对于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感想 篇7
课程改革中, 语文老师注意“文道结合”的同时, 还要调整好师生关系, 改变学习方式, 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培养和提高以下几种能力。
一、阅读积累能力
于漪老师说过:“文化是语言文字的命脉, 教语文, 是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因此, 语文老师应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让学生多读书, 在阅读中积累文化, 并让阅读积累成为一种习惯, 成为一种能力。不要以老师为中心“满堂灌”而占用学生阅读积累的时间, 人们经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的要求, 还附录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编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二、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吕叔湘先生也说: “教学, 就是‘教’学生‘学’, 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 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自觉学习, 自己会学”。语文的母语地位使它在“教学生学习”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企及的作用。从“语文是工具”这一命题出发, 语文科的教学目的至少应包括这样的两个层次:一是教学生认识和掌握工具;二是指导学生运用工具进行语文实践, 进行广泛的文化知识 (不仅是语文知识) 的学习实践。通过实践, 培养能力, 提高素养。如介绍了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后应及时组织大量的“使用实践”活动, 由学生自己去解决以后碰到的生字、新词。又如现代文阅读, 基本的阅读规律、方法、思路介绍后应放手让学生到现代文的海洋里去自己“游泳”。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只有这样, 才能“教给学生渔, 而不是鱼”。
三、思维能力
半个世纪前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 ? 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责任, 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责任, 对于一个问题, 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 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是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 指导他, 使他以最短的时间, 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联想, 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 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到别的方法, 解决别的问题。”老师不要只告诉学生思维的结果 (结论性的知识) , 而忽视了思维活动的过程, 更要教育学生摒弃那种奴隶式的接受服从, 要具有思维的批判精神, 敢于大胆质疑, 大胆否定, 大胆辩论, 大胆陈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语文教学应根据科学特点更新思想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如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敏捷性;还有合理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注意相关思维能力的发展, 激发创造潜能。
四、审美能力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我们宁静的校园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学生的阅读视野不是有限的校园围墙能够挡得住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所生活的环境也不是那么纯净, 五颜六色的影视文化, 良莠混杂的书刊市场, 形形色色的文化垃圾, 都会对审美心理尚未健全的中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所以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
五、口语交际能力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日常生活、工作交往、社交礼仪、交际公关、广告宣传、营销推荐、商务谈判等等都离不开表达交际素质。正如张志公先生说的:“经济改革的人潮开始把口头交际推入了语文教学的视野, 并且提出了一些有待我们去解决的课题。”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中很重要的一种素质, 它外在地反映着一个人的能力, 在改革开放的当今社会, 我们必须重视对它的培养。我们现在使用的实验教材对此项内容的编写比较弱, 老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创设真实情景来实践、完善教材。
六、综合实践能力
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学科的共同能力 (如探究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 语文科的综合实践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科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老师建议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培养合作精神和策划、组织、协调、实施能力, 提倡跨领域学习, 拓宽学习空间, 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 期间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不仅是个专才, 还得广泛涉猎, 更新知识, 尽量是个全才。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感想 篇8
当前,已经有不少教学单位和编写单位陆续推出了新课标,这是近年来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和探索取得的可喜成果。但是,与传统语文教材相比而言,这些新生事物毕竟还不能完全成熟,以致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仍然感受到诸多的遗憾和不便。目前,改革传统的教材教法、编写新的课程标准等工作仍然在各地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为了使新的职教课标能更加完美和适用,现特将自己在使用课标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与思考粗略列出,以求教于各同仁与专家。
一、应准确把握好语文课在中职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性”与“实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与合理比重
语文课是公共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它由普教中的主角地位转而变成了配角,而且经过这几年来的努力,它事实上也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这一角色的转换。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偏颇倾向,表现在:一是教材的编写方面虽然突出了“实用性”,但却淡化了“基础性”。譬如许多教学单位完全取消了传统的“语文”内容,将之改成了《口语训练》和《应用文写作》两门。这样,虽然表面上实现了语文课的“实用性”,但实际上仍然“实用”不起来,因为学生的语文基础太差,以致出现了“口语”说不出、“应用文”写不了的情况。因为学生缺乏词汇量,构词造句都还不通,叫他如何去“说”去“写”呢?就比如跑步和带球都还不会,却一味着去追求上篮的完美一样,这实在是脱离实际的“大跃进”或“拔苗助长”,这样的“实用性”能取得真正的教学效果吗?二是教学过程中过于倾向于实用能力的训练,而完全忽视了基础性知识的积累和培养。如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议论性读物逻辑思维训练都取消了,其结果自然就是讲起话来没油没盐、语无伦次。
语文课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在什么场合,它的特点、作用和优势始终都在于其“基础性”。而基础性又主要体现在词汇量的积累、词语的准确理解、句子的合理对接及段落的逻辑联系上,这些能力构成了学生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基础。由于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为中考的落选生,他们在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学习原本已有缺失,这是当今中职生的客观现实,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这一现实,不能在中职阶段适当地进行补缺,势必会直接削弱学生在其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能力掌握及理解能力,这也是当前中职教育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端和问题。
二、应充分考虑和处理好语文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知识渗透与对接
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新教法的具体实施及需求,新教材新学材也随之不断涌现,但新事物难免有瑕疵。笔者浏览了案前正用的和备用参考的以及一些交流、推销而来的材料来看,都存在着一个几乎相同的特点和问题——都是“语文人”所说的话!都是语文本行的通用话语!除了增加了社交、求职等一些实用性的材料之外,在内容和语言方面仍如普教语文一般,没有体现出职教自身的特色来。在如今的中职学校里,每校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结构和优势、特色,各个专业、学科也有其自身独具的与人有别的“语言”。“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每个“山”都有自己的“山歌”,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它仅仅是一种通用的“基础乐理”,若要与山歌合唱,就不能各唱各的调,而必须互相通融。中职语文课既然以配合与服务为自己的职责,就必须主动融入专业课的“大合唱”之中具体而言,就是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去做好与各专业学科的知识衔接。具体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专业知识渗透法,也就是将各专业学科(尤其是重点专业)的专业知识渗透入语文课的教材与学材之中,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和训练时感受和接触到专业知识的内容。这样,可以为他们在专业学习时清除词句理解上的障碍。而这也正是语文课的基础性、服务性和工具性特点的具体体现。二是穿插法(或叫嵌入法),即将专业教材中句式较复杂和句意较难解者直接引入语文教材之中,作为学生理解、分析、训练与应用的材料。譬如在口语训练课或应用文写作训练中,直接将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的内容作为说话或写作的训练材料,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解说、说明、介绍等等,使专业课的内容成为语文课训练的材料。三是对接法,即将专业课的理论学习与语文课的口语或写作训练在时间安排上尽量同步或紧密承接地进行,使得专业课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能及时地延伸入语文课中,或将语文课中的语文能力直接运用到专业课中,解决实际问题。这类例子很多,过去往往由于两者对应连接不上,以致出现了语文课与专业课各走各的路,各唱各的调,所学的用不了,要用的学不到。譬如:在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以后,工科及财经类专业在第一学期就开始进行产品和程序的说明了,而语文课的这类知识和训练是直到第二学期甚至二年级时才安排到。而求职信和职场应对训练是安排在第一学期,但学生直到毕业时才能用得到上。如此等等,怎么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和信心呢?
三、教材与学材不必求全责备,应留存一定的活动范围和发展空间
笔者近年来所选用的一些教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其中的内容过于完备,凡教者学者该说该做的都已一一列出,教者只需点点,学者只需看看,便可完事,不必再费事费心。如有一套口语训练教材,在“应聘面谈”这一训练中,竟将问话与应答全部列出,这还让学生练什么呢?这大概是编者过于好心,生怕使用者不会用。但要知道,这样包办会让使用者感到无事可做,无所适从。
其实,行动导向等新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是开放式的,它更侧重于学生通过商量、讨论和配合,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完成,这种探索的途径和方法是不确定性和无限性的,也只有这种开放式无限性的方法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教材与学材应该侧重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在教学与训练的内容设置上要尽量加大对所有专业学科的覆盖面,让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在语文课中见到自己熟悉的“面孔”,以增强语文课的亲和力。二是在教学与训练的模式选择上也不能过于统一,而是先提供一些示范或样板,使教者与学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选择与发挥,应尽量淡化教学过程中对活动结果的评价,而更侧重于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思维发展与实际能力的锻炼与培养。过去的教材在这方面所提供的活动选择和活动空间往往过于狭窄甚至缺乏,因而在教学和训练活动中就难以更有效地开展与发挥,这就必然导致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与封闭性,难以适应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的。
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中职教育,开放式的中职教育需要开放式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教学模式。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设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才能适应新的市场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也惟其如此,才能赢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感想 篇9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通过这次国培学习,我收获颇深,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反复的与旧课程标准对照,我发现几个让自己惊喜之极的改变:
一、降低知识的难度。
虽然新旧语文课标均要求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但是新课标则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成低限――800字。
二、阅读量的增加。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新课标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课程标准的这一调整并非增加了“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传承传统文化。
三、习作教学的创新。
课程标准将一二年级写作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套话。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渗透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这是语文学科新课改的一面旗帜。
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三维目标既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维度的工具性目标,又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人文性目标。明确要求在语文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两者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偏废任何一个目标都将阻碍语文教育任务的全方位实现。
从语文教学内容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定的多套新教材存在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文本难度降低了,文体界限淡化了,随笔小品文的数量增加了等等。在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倾听的一方,也是对话的参与者;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习得,也将自己的感受、思想向对话的另一方(文本、老师、同学等)倾诉、表达。
从语文学习方式看,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语文评价标准看,课程标准规定评价机制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五、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2011版新课标的表述中再次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如:
1.在“课程性质”中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六、新课程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循序渐进。
新课标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自身发展对年段要求进行一些微调。虽然是微微的小调整,但是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来说,感觉新课标真的是替学生着想的。比如:新课标对中段学生的要求,在阅读方面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关于让学生学会默读,不出声,不指读。这原来属于第一学段的要求,而这样的要求,说实话对于低段学生来讲,确实比较困难,过早让学生学习默读,只会让学生养成走马观花的阅读习惯,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语,他们只能知道得事实而非,甚至还会挫败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现在的新课标将此要求下放到中段,这样孩子能有更长的时间来学习、练习默读,新课标把难度适当降低,有利于保护学生阅读积极性和阅读兴趣,在循序渐进中,自然而然地学会默读这样一种阅读方式。
六、新课标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新课标注重打好基础,从而降低了写作教学要求,不再要求小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叙文”。中年级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高年级仅仅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只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和“能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这些都比过去低得多了。作文的本质在于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2011版课标回归“习作”的定位,删去2001年版本中高年级“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的要求,有利于贴近学生实际,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扎扎实实打好作文的基础。
相信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推动之下,在“新课标”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逐步远离偏、繁、难,并且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综合、运用等方面发展。总之,我要我的课堂有浓厚的语文味和快乐的笑声,在今后语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感想 篇10
听了新课程培训三堂课后,我认为我们的老师已经融入新课程的理念中,已经把理念渗透于实践中。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遗憾,但是,课堂上轻松的氛围,活跃的气氛,学生开心的笑脸足以说明课堂是健康的、是科学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感悟和启发。
一、教师不断体现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
1、朗读文本
激活学生的心
识字是低年级的重点,但不是唯一的重点。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也是写作的基础。陈欢老师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语文环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生不同的朗读来表达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对主人公拿到饱含妈妈爱的雨衣轻轻遮在蔷薇花上,这样的行为,你们又读到了什么?陈老师处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归纳好给学生。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答案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教师“给”知识,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老师做到真正地关注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保证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提供给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
2、角色扮演 促进课堂互动
角色扮演是低段学生的最爱,也最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更快地使学生进入状态。第二实验小学的陈晓艳老师通过角色扮演,与学生进行互动,老师扮演记者来采访爱劳动的学生,扮演妈妈与学生对话,学生帮小朋友劝妈妈等各种形式,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小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地想办法说明自己的是能干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是能干的,是快乐的。课堂是活跃的,轻松的。
3、利用课件 达到形象直观
三位老师都针对自己课的需要准备了相应的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陈欢老师把课文中的比较难理解的重点句大屏幕上打出来,让学生在回答后声情并貌地读,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新世纪小学的吴咏梅老师这节课,通过课件把学生平时未曾注意和发现的身边的事物,景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陈晓艳老师则把本堂课的主题,要求学生完成的如何来劝说用课件展现出来。达到形象直观的目的。
4、语文的确来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学到的语文,才是实用的语文。
三位老师从选文到设计教学无不以生活为基点。口语交际课《我该怎么办?》从日常的家务着手,组织学生演示如何说服妈妈进行口语交际。从而使学生更爱劳动,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是最能干的。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下雨,妈妈给最小的孩子穿雨衣的事。激发学生不甘为弱者,萌发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而《夸家乡》通过夸夸家乡本土的一些特产,美丽的风景来赞美家乡,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二、听课者获取知识无限
任何老师的课,就是再不成功,都会有可取之处。在听课过程中每每觉得有学不完的东西。更何况这三堂磨练了许久,倾注了三位老师多少心血的精彩的课。语言的抑扬顿挫,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教师知识的丰富,学生课外延伸的灵活多变,都是学习的地方。可以这样说:常听课,常受益;集众家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听课百十节,胜教十年书。新世纪小学的吴咏梅老师这节课教师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录像充分把嘉善的美丽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到自己的故乡的确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但是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就一直思考:能不能把其中的几幅图拿出来,(可以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特别熟悉的,特别贴近学生生活的。)让学生进行练说,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也就有东西可写,也就更明白对具体某样事物是如何描写的。我们说:口头作文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会说了,自然就会写了。
三、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听完课后进行说课、评课,讲课老师对自己的课经验性反思是一种提高,听课的老师给讲课的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提出来。在这样的环节中,既把对方的优点吸取了,也给对方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对于听课和讲课双方都是大有益处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探讨是陈晓艳老师的口语交际课《我该怎么办?》和孔明娟老师的点评。陈老师以记者采访的方式进行教学,并让学生找老师、同学进行说服,让自己做家务。并对一学生与听课老师的对话进行演示,感觉新颖,学生的劝说方式有相当的说服力。但是陈老师认为这个环节是最不成功的地方,比较乱,有的学生也比较胆小。但是孔老师认为是一个成功之处,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口语交际的平台,也锻炼了学生的胆子。并提出如果在学生与学生互动时,接受评价的孩子能再发表一些感受,哪怕说声“谢谢”,这样,口语交际的味道就更浓了。如果在师生互动时,生生互动时多注意些礼仪、仪态,而不光只是说话就更好了。由此可见,听课后的相互探讨、商榷,确实促进了听、讲双方在教学上的共同提高。听课可以改变老师的课程观念,可以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可以增进老师的奋进精神。听课、评课有利于教学发展,有利于教学发展。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感想 篇11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科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学科,语文老师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义不容辞地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德育显性或隐性的课文都要注意选取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以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社会主义思想品质、爱国主义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当然,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注意潜移默化,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如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课程改革中,语文老师注意“文道结合”的同时,还要调整好师生关系,改变学习方式,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培养和提高以下几种能力。
一、阅读积累能力
于漪老师说过:“文化是语言文字的命脉,教语文,是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因此,语文老师应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多读书,在阅读中积累文化,并让阅读积累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能力。不要以老师为中心“满堂灌”而占用学生阅读积累的时间,人们经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的要求,还附录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编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二、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吕叔湘先生也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自己会学”。语文的母语地位使它在“教学生学习”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企及的作用。从“语文是工具”这一命题出发,语文科的教学目的至少应包括这样的两个层次:一是教学生认识和掌握工具;二是指导学生运用工具进行语文实践,进行广泛的文化知识(不仅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实践。通过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养。如介绍了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后应及时组织大量的“使用实践”活动,由学生自己去解决以后碰到的生字、新词。又如现代文阅读,基本的阅读规律、方法、思路介绍后应放手让学生到现代文的海洋里去自己“游泳”。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渔,而不是鱼”。
三、思维能力
半个世纪前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是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到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老师不要只告诉学生思维的结果(结论性的知识),而忽视了思维活动的过程,更要教育学生摒弃那种奴隶式的接受服从,要具有思维的批判精神,敢于大胆质疑,大胆否定,大胆辩论,大胆陈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语文教学应根据科学特点更新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如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敏捷性;还有合理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注意相关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创造潜能。
四、审美能力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宁静的校园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不是有限的校园围墙能够挡得住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所生活的环境也不是那么纯净,五颜六色的影视文化,良莠混杂的书刊市场,形形色色的文化垃圾,都会对审美心理尚未健全的中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
五、口语交际能力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日常生活、工作交往、社交礼仪、交际公关、广告宣传、营销推荐、商务谈判等等都离不开表达交际素质。正如张志公先生说的:“经济改革的人潮开始把口头交际推入了语文教学的视野,并且提出了一些有待我们去解决的课题。”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中很重要的一种素质,它外在地反映着一个人的能力,在改革开放的当今社会,我们必须重视对它的培养。我们现在使用的实验教材对此项内容的编写比较弱,老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真实情景来实践、完善教材。
六、综合实践能力
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学科的共同能力(如探究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语文科的综合实践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科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老师建议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策划、组织、协调、实施能力,提倡跨领域学习,拓宽学习空间,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期间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不仅是个专才,还得广泛涉猎,更新知识,尽量是个全才。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面向全体,让其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其本质是让学生会学习、会做人、会思考、会审美、会交际,它是一种素养,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能说会写”。可见,语文素养在人的全部素质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因此乘课改的东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时代对语文老师的挑战。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感想 篇12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有这样一段话:“在阅读中, 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提升审美境界……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新课改在强调阅读的基础上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更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没有丰厚的阅读体验, 没有真切的生命体悟, 所谓的能力培养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然而, 生命的体悟在我们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中, 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一种“游离”的现状。人们没能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物的情感、命运化作自己的生命体悟, 融进自己的感知世界, 而仅是作为知识的共同载体, 代代传承罢了。为此, 我们可以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大略了解一番:
一、从教师角度来说, 教师对所讲读的内容没有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的体悟, 没有透贴的融以为一的感受, 经典文学中的个体形态没能成为教师生命体悟中的一部分, 即便是有, 又由于教师个人能力的局限性、职业的枯燥性, 甚至是感知的疲惫性, 只是简简单单、干巴巴地照本宣科式地将统一的共识及所谓的争鸣灌输给学生。看似“游刃有余”“货真价实”的一节课, 又怎能让学生为之动容, 又如何让学生从中体味出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这样的教学便真成了味同嚼蜡, 虽然孔子带领学生“游赏泗水”的教育故事是“生命体悟”的最好明证, 可这样的壮举在当今我们又看到了多少呢?我们不是因为或这或那的教学形式而拐进胡同里, 就是因为或那或这的教学手段失去本真, 深思教师的如此行为, 这叫中学语文教学又如何不走上“游离”的道路?
二、从学生角度来说, 我们知道, 知识情感体悟的愉悦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有生命体悟的东西首先会被感知, 然后才是消化、理解, 如果没有这样的生命体悟来打开求知的大门, 学生是很难融入其中的。再说, 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人文性的语文必然饱含着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命运, 缺乏细腻的生命体悟的学生, 绝不可能很好地解读课文、理解课文甚至走近作者, 他们在承载作者太多感悟的文章中仅仅停留在“懂”的层面, 在堆满了“含情脉脉”“义愤填膺”的神情之下, 内心却依旧“宁静”一片。试问, 这种“无识少年强说愁”式的求学, 又怎能让我们的学生不“游离”其中啊。
正当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走向这样的尴尬的时候, 新课改的到来, 给我们注入了新的活力, 它在诸多方面都渗透了“生命体悟”的理念。
一、从改革以往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 到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目标来看, 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都少不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体悟”, 因为学生的自主性的生命体悟是教、学的先决条件, 在这样的教学中, 我们不应再过分看重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 理解了哪个知识点, 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体悟的深度和精神世界的拓展及提升, 在这种生命体悟下身心的健康发展, 更是体现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二、从改革以往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 到如今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这一目标来看, 课程内容的调整更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性, 而这种“联系性”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进行“生命体悟”, 以往的那些虽是经典名篇的课程内容, 由于时间或空间的距离, 对于这些90后的学生来说, 实在难以解读。虽然我们经常教导他们“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可远离的感觉实在让他们难以有生命的体悟, 这种没有体悟的求知能让我们的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吗?而这一具有选择性、时代性且切合学生生命体悟的改革, 正应了学生心灵深处久违了的呼声。
三、从改革以往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 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 到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这一目标来看, 这是对生命体悟最直接的呼唤。我们必须对以前的脱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材, 进行有力的改革。关于这一点, 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将当代先锋作家的作品选入就是最好的说明。如此, 我们的学生就有了更为广阔的体悟空间, 这也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在生命体悟的基础上, 一方面通过反思与感悟改造自我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又以内化的文本价值、情感为起点, 通过生命体悟实现文本情意、价值的个体意义。
四、从改革以往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 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 改进学习方式,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目标来看, 学生的生命体悟不仅能使精神振奋、思想活跃, 产生新的联想, 更能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 增强学习的效果, 也能使学习中的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 实现对艺术形象的富有诗意的超越, 从而向形而上的精神境界推进。而那些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也会因学生真切的生命体悟, 而更富有生机, 其学习主人翁的姿态也就因之确立了起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 篇13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4.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6.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子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7.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8.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避免模式化,鼓励灵活多样,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9.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关于识字与写字与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还应注意学主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主。
3.关于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4.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5.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四、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
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二)阅读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2.朗读、默读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3.精读的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4.略读、浏览的评价。
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5.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6.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写作
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课内外作文外,还应记录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四)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差异。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语文的性质与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表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生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特创新的理解。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文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长期以来,汉语和汉字对中华相互影响,也相互适应,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对语文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向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像、质疑和创新;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语文课程的其他理念
中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系统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的一面,忽视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和家长曾对语文教育现状提出尖锐的批评。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此次课程改革,重点进行了语文课程功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二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中;三是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性质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比如,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语文能力:方方面面很现代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在研究国际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如强调学会阅读和朗读,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根据需要快速搜集所需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突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吸纳与宽容、欣赏与质疑。重视写作实践,提出了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比如,小学高年级学生40分钟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初中生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初中
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此次课程改革更新了教学内容,注重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强调选文的时代性、实用性、广泛性。并且提出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提出了综合性学习方式,提倡独立阅读、自由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语文教学:要有新策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比如,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口语交际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实践: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
以往,不少地方的语文教学,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设计大量练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造成了语文课程的繁、难、深、多,而实际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语文课程标准从三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强调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二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三是突出整体性。
语文课程标准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整合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尤其提倡多读书,少做题。如何学好语文,有专家认为,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学生的储存量,二是发展学生思维加工能力。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此次语文课程标准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为加强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
增加阅读推荐篇目,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阅读推荐篇目小学、初中、高中通盘考虑,互相衔接,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强调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同时,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
在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此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小学淡化文体,鼓励不受拘束地表达,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在具体要求上,不再从中心、条理等方面提过高的要求,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用的书面表达能力。初中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要改变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的弊端,就必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泛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特别强调家庭也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此次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淡化分析性操作,不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这些要求都切中时弊,体现了全新的语文教育观。
教学评价:定性多于定量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方面有了显著突破,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过去,语文学习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听、说、读、写能力及基础知识的掌握,评价注重近期的显性的效果,衡量的指标是刚性的、偏于理性的,评价方法单一,强调定量分析,大多是笔试题、客观题。此次课程改革,强调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把语文教育长远的隐性的效果放到重要位置考虑。
比如,对识字与写字的评价,要求从音、形、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重视评价学生识字和写字的兴趣与习惯。对阅读的评价,要求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在口语交际方面,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对于写作的评价,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同时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查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通过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感想】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报告07-09
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09-25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09-04
陈毅集中学习资料----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之我见09-10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08-14
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97210-25
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09-03
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06-20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