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共11篇)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 篇1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这类课的主要任务是:(1)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本单元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技巧(3)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课中,江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复习课中的练习设计更有针对性与目的性。下面就《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这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列表整理,提高素质。复习课,虽然说是帮助学生复习与整理单元知识,但往往多数教师会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以机械训练代替认知策略,从而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的需要。这节复习课,江老师试图让学生自己先整理单元知识,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不足。课中大部分同学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也进一步学会了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培养了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和互相交流的能力,锻炼了大胆表达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初步培养小学生积累自己在学习单元知识时的发现,及时总结,温故知新,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这将有利于适应中学紧凑的学习及学习方式,为中小学生在学习方式的衔接上做好准备。
二.了解学生,增强应用。全面了解学生,可帮助教师找准复习的起点,有的放矢。借助材料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沉淀,并以此为复习基点展开整理,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通过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在这一单元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上的不足----从树立前面的旧知到揭示课题,再提出“会有所遗漏,有没有什么补充,有什么方法整理”,进而展开复习,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重视材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三.渗透习惯,提高技能。很多老师都知道,学生在计算上经常出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在课堂上进行计算练习时,江老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等,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不断接受计算习惯这一潜意识教育的渗透,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和除法”在五年级上册共分成两个单元,先教学小数乘整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教学小数乘小数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在这两个单元中间插入“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内容多。例如用竖式计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在用竖式计算中又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除数是整数、除数是小数等各种情况,其中小数除法还涉及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等知识;为了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还要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的知识,等等。如果把全部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教学,大约需要二十几个课时。在这样的大单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容易稳定持久。分成两个单元后,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公顷和平方千米都是较大的面积单位,在进行土地面积计算时经常要进行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与平方米的单位换算。这时,就可以应用第七单元里教学的移动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这一规律是探索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具体目标,这两个单元精简了有关循环小数知识的教学。在第七单元里不出现除不尽的除法,在第九单元里只结合小数除法中除不尽的实例,指出循环小数的特点,讲述循环小数的概念。在“你知道吗”里介绍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等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有所了解,不作为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教学是以整数乘、除法的计算作为知识基础。只是计算时多了小数点的处理这一“新问题”。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应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进行小数乘整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学生有了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积、商的变化规律,以及小数乘整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等基础,就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应用四则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1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单元的知识特点,可以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会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并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3)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主动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并能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小数乘整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借助计算器探索,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积、商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相应的转化,逐步掌握合乎逻辑的思考方法和计算方法;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逐步突破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的难点,学会正确计算,并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引导学生采用已经掌握了的“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典型课例分析
(注:南师大附小贲友林执教)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68、69页“小数和整数相乘”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
2在观察、探究、应用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学生带计算器。
教学过程:
师:大家买过东西吗?看屏幕(出示购物场景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铅笔,每支0.3元;橡皮筋,每根0.06元;羽毛球,每只0.8元。
出示问题:买2支铅笔要多少元?买9根橡皮筋需要多少元?买3只羽毛球要多少元?
师:你会算吗?
师:请大家观察这3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是的,3道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小数,一个因数是整数,都是小数和整数相乘。(板书课题:小数和整数相乘)
评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师:为什么这3题都用乘法算?
师:3个问题中,如买3只羽毛球要多少元,就是求3个0.8是多少。请看屏幕,我们在正方形中涂色表示3个0.8。
师:通过涂色,我们进一步知道:求3个0.8,用乘法算。从图中我们也能看出:0.8×3=2.4。刚才我们同学在口答算式时,也说出了这几道算式的结果,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师:大家的算法差不多。这样算,其实凭借的是感觉。但从同学们刚才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时候,都是把它先看做——整数乘整数。
评析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学生
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师:我们再看一个问题。(屏幕出示)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妈妈买了一个西瓜,正好3千克,每千克2.35元。
出示:5元,够吗?10元呢?
师:你能口算这一题,不简单!如果估算,把2.35元看做3元——
师:也就是说,买3千克西瓜的钱数,比6元多,比9元——少。
师:要用多少元,能不能用竖式计算?请大家试着在作业本上用竖式计算2.35×3。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试做情况。学生出现了两种写法,视频展示。
师:请大家比较,两种写法的计算结果相同,都是7.05,但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
师:说说你们在写竖式时是怎样想的?
写法1的学生:写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乘法的竖式也要相同数位对齐。
写法2的学生:我在课前预习时,看到书上的竖式是末尾对齐。
师:你认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竖式应怎样写呢?
学生争执不下,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师:我们一起对照竖式,口述回顾刚才的计算过程。(学生说至“三五十五,写五进一,三三得九,加一得十,写零进一,二三得六,加一得七”,教师示意学生“暂停”)这一段计算过程,我们特别熟悉——
师:对!刚才口述的这一段内容,是按照整数乘法的算法在进行计算。所以在写竖式时,末位对齐。当成整数乘法计算之后,还要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师:这一题的积中的小数点点在什么位置?
师:联系这之前我们的估算,7.05元,比6元多,比9元少。积是两位小数,小数点点在7的右下角。关于在积中点小数点,你有什么想法?
师:大家的想法也就是说,积有几位小数,要看——因数。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这是大家现在的猜想。我们来看先前所算的3道题……我们发现与猜想一致。
评析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竖式笔算。
师:再看几题(屏幕出示)。
师:这几题,算完了吗?
师:对!按照大家刚才的猜想,这几题在积中如何点上小数点呢?
学生口答,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点小数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闪烁显示所点的小数点,因数和积中小数部分的数字添加底色。
生:我觉得这几题还没有做完,乘的过程中要点上小数点。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例如第11题,4.76乘2时,积是9.52;4.76乘10时,积是47.6。952、476,都要点小数点。
师:计算过程中点不点小数点,大家的想法呢?
学生陷入思考中。少顷,一位学生起立发言:我认为,计算过程中不点小数点,只要在积里点小数点。计算4.76×12,先算476×12。用竖式计算时,我们是先把小数乘法看作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评析本课以图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算之道理:凭感觉“先看做——整数乘整数”,让学生道出算之情理;在教与学的进程中,学生自然获得切身体验,即“小数和整数相乘”与“整数和整数相乘”尽管存在差别,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师:我也赞同他的想法。谢谢刚才两位同学,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另一位同学通过思考,很圆满地解决了问题,而且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生:第三题,103×0.025,积比103小,这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乘法不同。以前,积比因数大;这道题,积比因数小。这就像商场卖东西打折,打折后的价钱比原来少。
师:你学数学的感觉真好!商场打折,计算时可以转化成小数乘法计算的问题,还有你谈到的因数和积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这些在今后的学习中都将要探讨。继续看这3道题,积是不是这样点小数点?我们大家所猜想的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对不对呢?请大家用计算器计算这3道题,看看计算结果是多少?
师:通过验证,我们初步确认: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我们在后面学习小数乘法时,还要探讨“为什么相同”这个问题。现在,请大家同桌之间说一说: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同桌互说后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后
(学生独立完成。屏幕出示这几题的完整计算过程,学生核对,全对的学生为自己鼓掌祝贺。反馈学生做错的题目,其余学生分析错因。)
评析这里的设计,跳出了教材,又深化了教材,是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灵活处理教材的体现。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积,再研究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最终得出了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法则。
典型习题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数学的理解层面上总结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综合运用整数乘法法则、乘法中积的变化和由于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3项知识,从计算小数乘法的过程中,归纳小数乘法法则。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给予学生3点提示,引导学生领会教材中的
(3)判断积扩大了多少倍,再缩小相同的倍数。
由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积5694扩大了100×10=1000倍。为了使积等于4.38×1.3,根据积的变化,把整数积5694÷1000=5.694。所以4.38×1.3=5.694。
按照教材引导学生领会“试一试”的3个步骤,再计算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部分需要补0),如0.038×0.25;计算整数乘以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相同),如106×1.25;计算小数乘以整数(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相同),如0.024×35。
从而得出,做小数乘法,先把小数转化为整数,再做整数乘法,最后在整数积上点上小数点。当小数乘小数时,积的小数点位数等于因数小数点位数之和;当整数乘以小数时,积的小数点位数等于乘数小数位数;当小数乘以整数时,积的小数点位数等于被乘数小数位数。
最后,按照乘法的法则结构归纳小数乘法法则。小数乘法法则结构与整数乘法法则结构相同:乘法法则分为计算范围(数的范围和运算范围)和计算过程(计算顺序和结果表示的方法)。
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评课稿 篇3
这节课,梁老师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重视口算、估算和笔算的结合。老师在出示例1:92÷30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估计商是多少,并且说出估计的方法。而后进行笔算以后,又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商3乘除数30是90,说明商3是正确的。
二、重视算理。在教学时,教师以清晰的理论、与直观图形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
三、教师重难点讲解点拨到位,计算步骤明确。每次在进行计算时,梁老师总是先让学生观察除数是两位,然后让学生看被除的前两位数是否够除,不够除怎么办?最后引导学生准确找到除数和商的位置。
三、重视计算练习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有直接计算题,有列式计算题,有判断题,而且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教师总结及时到位,让学生明白计算方法和容易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最后,教师从除的顺序、商的位置和余数的大小三方面,让学生更加清楚了笔算除法,配上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
五.整堂课教师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鼓励大家积极踊跃发言,书写要规范,教师的板书也为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
建议:
1、xx里最大填几?“几”应该强调是哪个整数。
2、例题教学时,因为前后单位不一样,教师应做适当强调。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口算练习 篇4
5.4÷10
0.45÷0.15
3.6÷0.1
3.2÷100
8.5÷ 1.7
1.2÷0.3
0.49÷0.7 0.096÷0.03
84÷4.2
0÷0.25
1÷0.01
7.2÷0.9
9.3÷0.3
4÷0.4
0.45÷0.5 0.2÷0.01
1.4÷0.5
1.55÷0.5
3.15÷0.7
1.86÷0.2
1.04÷0.8
0.38÷0.1
1.36÷0.2 1.16÷0.4
0.12÷0.6
0.27÷0.9
0.48÷0.2
8.73÷0.9
0.72÷0.3
0.46÷0.1
0.22÷0.2 3.45÷0.5
4.62÷0.6
1.92÷0.4
0.9÷0.5.11÷0.7
0.35÷0.1
3.92÷0.8
4.32÷0.9 0.24÷0.8
3.15÷0.7
0.98÷0.7
1.8÷0.6
1.76÷0.4
2.64÷0.4
7.56÷0.9
0.125÷5 0.24÷0.2
0.4÷0.01
0.57÷19
0.7÷0.01
0.9÷0.01
0.9÷0.15 0.96÷0.03 0.96÷0.3 0.96÷3
1.08÷0.4
1.1÷0.5
1.28÷3.2
1.47÷0.7 1.55÷3.9 1.84÷0.2
1÷0.5 10.1÷3.3
10.75÷1.25 10÷2.5
10÷25
100÷1.25
12.3÷0.03 2.4÷0.2
2.4÷2 12÷0.3
120÷0.24
123÷1.23
128÷0.4
15.4÷0.4 15÷0.06
15÷1.5
16.2÷0.06 19.6÷2
19.6÷4
19.76÷5.2
2.17÷0.7
2.7÷7.5
2.87÷0.7
20.8÷0.2
21÷1.4
3.2÷0.04
3.2÷1.6
24÷0.24
24÷2.4
36÷0.6
36÷3.6
39÷0.003
4.2÷0.1
4.8÷0.6
4.8÷6
4÷0.8
41.8÷0.2
492÷0.4
5.05÷0.5
5.2÷0.5
5.22÷0.29 5.98÷0.23 54.5÷0.9
54÷0.12
6.3÷21
7.5÷2
7.5÷5
7.56÷0.36
7.8÷0.03
8.4÷0.84 8.4÷4.2
8.6÷0.002
8.6÷0.43
9.6÷0.3
9.6÷0.6 = 9.6÷3.2
9.6÷3
0.48÷6
4.6÷23
14×0.5
6.8÷4
5.2÷13
12.5÷5
0.12×5
8÷0.5
6.3÷2.1
0.92÷4
6÷1.2
0.4÷8
84÷0.04
0.49÷0.7
6.3÷3.1
96÷0.6
1.8×0.5
0.05×4 0
13.2÷6
33.5÷5
2.5×4
0.13× 4
5.4÷10
0.18×0.3
8.5÷ 1.7
3.2÷100
1.2÷0.3
0.49÷7
0.5×100
0÷0.25
1÷0.01
1.25×8
4÷0.4
0.45÷0.5
0.2÷0.01 0.9×6
0.2×0.5 60×0.5
0.05×1.6 0.5×1.1
0.4÷8 1.8×0.5 8÷0.5 0.32÷16
6.2+1.7 0.56÷14 1.6÷0.8 6.3÷9 1.2×5
0.7×0.01 2.5×0.4 1.25×8 2.5÷0.5 6.45÷0.01 0.36÷0.03 0.08÷0.01 0.75÷0.5
2.6÷2 9.6÷4.8 1.5÷2
16.9×0.3 2.37+6.3 2.37+3.7
2.5×1.25 2.3×0.15 4.39×10 0.1×4.39 0.7×23
13.95÷3.1
13÷4
133÷.0.7
15.1÷0.05 ÷0.13 16÷1.6
18.63÷0.03 18.72÷3.6 2.2÷0.11
2.5÷0.5
2.5÷0.7
2.7÷4 22.8÷3
246.4÷13 25.8÷6
26÷0.13 81÷7
96÷1.2
32÷0.4
36÷0.18 4.2÷3.5
329÷6
4.5÷0.05 4.6÷0.023 42÷0.3
45÷0.5
46÷0.23
48÷0.6 5.4÷6
5.5÷0.55
5.6÷7
7.4÷0.02 6.6÷0.03 6.6÷0.66 64.32÷16
65÷0.05 7÷0.25
72.8÷0.8
78÷0.06
78÷0.6 8.6÷2
8.8÷2.2
8÷10
81÷0.03
9.8÷0.7
9÷0.5
90.75÷3.3
1.2÷3
0.72÷12
0.7×1.1
0.72÷4
9.6÷6
0.32÷16
0.5×1.1
0.5+0.14
1.25×4 7.6-3.8
6.8÷1.7
0.56÷14
2.4÷0.6
1.55÷0.5
0.35÷0.07
36÷1.2
4.8÷3
3.6÷18
0.54÷2.7
1.5×4
0.16×5 4.2×1000
0.45÷0.15
3.6÷0.1
8.5×100 0.04×25
0.096÷0.03
84÷4.2
1000×0.756 3.8×2
7.2÷0.9
1.6×0.2 9.3÷0.3 2.1×0.3
7×0.08 1.87×0 0.245÷5 0.8×0.5 6÷0.12 1.25×4
4×0.25 2.5÷10
6.3÷2.1 0.92÷4 80÷1.6 0.15×8 7.2÷0.6
6.6×0.6
1.78×2 5.37×5 9.6×0.6
3.9×7 53×2 0.01÷0.2 7.5÷2.5
8.8÷2.2 0.96÷6 2.4÷2 6.4—4 0.6÷3
55×3 4.4×25 2.64×5 3.8×10.1 0.98×0.7 0.47×0.7 0.7×0.57 1.21×3
0.78×5
16.9
= 5.3×4.2= 5.24×0.99= 10.65×0.22= 1×0.125= 0.125×11= 12 ×
0.03= 3 ×
0.121= 8.6 × 0.7= 7.6 ×
16.73×2.5 8.53×0.99 18= 1.4 × 15=
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小数乘法计算(2)
0.1 ×
0.2= 3.57 × 5= 4.2 × 0.1= 99 ×
0.35= 0.05 ×
0.8= 1.23 × 3= 0.36 ×
12= 1.7
×5 5.8×0.29 5.8×2.9 8.6×18 1.42× 7.3×
0.43= 1.2 × 0.4= 7.5 × 2.5 × 4= 0.4 ×
1.3= 5.43 × 0.86= 0.85 ×
1.01= 5.29 ×
2.3= 0.1 × 0.01= 0.28 ×
35= 4.68 ×
4.5= 0.25 × 0.5= 2.5 ×
1.25= 25.7 ×
3.29= 6.71 × 25.7= 6.5 ×
56.5= 1 × 0.85= 4.73 × 3.9= 47.3 ×
39= 47.3 ×
0.39= 0.473 × 0.39= 2.4 × 5= 1 ×
1.25= 0.45 × 0.09= 6.2 ×
0.03= 9 ×
0.18= 0.25 × 16= 0.125 ×
0.125= 0.7 × 8= 9.9 × 2.5 × 4= 3.05 × 4= 6.8 ×
2= 1.05 × 0.1= 4.2 ×
21= 5.64 —
2.1= 1.25 × 80= 17.5 × 7.5 × 2= 0.77 ×
1.1= 1.2 —
0.08=
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小数的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6)
0.5 - 0.35 ÷ 0.7 = 0.7 - 0.09 ÷ 0.3 =
0.8 - 0.2 ÷ 0.4 = 7 - 0.35 ÷ 0.5 =
6.3 ÷ 0.9 - 0.6 = 0.18 ÷ 0.2 - 0.3 =
5.4 ÷ 0.9 - 0.2 = 2 ÷ 0.4 - 0.4 =
1.5 ÷ 0.3 - 0.4 = 0.42 ÷ 0.6 - 0.4 =
0.9 - 0.42 ÷ 0.6 = 0.2 - 0.08 ÷ 0.4 =
0.4 ÷ 0.5 - 0.2 = 1.6 ÷ 0.2 - 0.6 =
0.42 ÷ 0.7 - 0.2 = 8 - 0.06 ÷ 0.3 =
0.5 - 0.12 ÷ 0.3 = 0.4 - 0.12 ÷ 0.6 =
0.9 - 0.12 ÷ 0.2 = 5 - 0.25 ÷ 0.5 =- 0.1 ÷ 0.5 = 8 - 0.32 ÷ 0.4 =- 0.12 ÷ 0.3 = 0.4 - 0.04 ÷ 0.2 = 6.43 - 1.43 + 2.33 = 7.64 - 2.64 + 13.3 =×(3.5 + 1.5)=(0.5 + 4.3)× 0.2 =
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小数的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7)
0.08 × 0.125 × 0.8 = 0.5 × 0.2 × 0.2 =
8.31 - 0.49 - 7.31 = 7.01 + 6.3 - 0.31 =
7.63 - 4.54 - 0.46 = 8.51 - 4.51 + 6.57 =
5.32 - 1.32 + 6.83 = 0.02 × 0.5 × 0.2 =
8.64 - 2.64 + 2.24 = 2 × 0.3 + 2 × 2.2 =
5.01 + 0.4 - 0.08 = 72.2 - 32.2 - 0.4 =
7.13 - 6.38 - 0.62 = 5.43 - 1.43 + 31.2 =
0.04 × 0.25 × 0.5 = 5 × 0.2 × 0.2 =
8.15 - 0.61 - 2.15 = 7.65 - 1.65 + 76.2 = 0.04 × 0.25 × 0.8 = 61.2 - 0.7 - 59.3 =
8.55 - 7.62 - 0.38 = 4.21 - 1.21 + 4.73 =
(3.5 + 2.3)× 0.2 = 65.8 - 3.3 - 36.7 = 0.2 × 0.005 × 0.9 = 0.2 × 0.005 × 0.2 =
4.53 - 0.07 - 0.93 = 7.93 - 5.93 - 0.36 =
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小数的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8)
4.3 × 0.3 + 4 = 1.6 × 0.5 + 6 = 2 × 3.5+3= 4.7 × 0.2 + 2 = 6 × 0.9 + 8.8 = 5 × 0.7 + 5.4 =
2.2 × 0.2 + 6 = 9 × 0.8 + 8.2 = 1 + 0.8 × 1.1 =
3.4 × 0.3 + 3 = 7 + 0.7 × 1.5 = 7.7 × 0.5 + 8 =
6.8 × 0.3 + 5 = 6 + 0.9 × 7.5 = 5 × 0.8 + 4.4 =+ 0.9 × 5.1 = 3 × 0.9 + 1.4 = 5 × 0.9 + 4.6 =
9.4 × 0.1 + 7 = 8.7 × 0.5 + 1 = 4 × 0.8 + 7.4 =
4.6 × 0.3 + 1 = 1 × 0.6 + 3.2 = 3.5 × 0.3 + 7 =+ 0.7 × 4.7 = 2.1 × 0.4 + 2 = 3 × 0.7 + 1.6 =+ 0.7 × 8.3 = 2 + 0.6 × 8.5 = 4.7 × 0.4 + 7 =
3.5 × 0.3 + 4 = 2.8 × 0.2 + 6 = 5 + 0.8 × 3.1 =+ 0.7 × 5.1 = 4.4 × 0.3 + 4 = 6 × 0.7 + 8.4 =+ 0.9 × 3.5 = 2.5 ×
4+0.125= 1.25 × 8-0.5= 10 ÷
4+0.5= 10 ×
0.12-0.12= 0.36 ÷ 0.3+1.8=
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五年级数学口算综合一
3.4 -
1.4= 7.82 -
7.2= 2.19 + 9.1= 10.1 -
0.89= 0.68 +
0.42= 8.1 -
5.1= 0.728 -
0.24= 0.8 +
0.18= 0.89 - 0.25= 1 -
0.98= 0.048 + 0.52= 5×400= 19.9+11.1= 187÷1000= 1+3.89= 0.081×10=
75÷10=
0.96÷0.8= 0.8×7=
1.5×7=
1.32×8=
0.7×8=
10.3×2= 5×0.6=
0.9×0.3=
3.5×0.2=
2.01×0=
10×0.05=
0.13×7=
0.21×100=
0.7×4=
0.05×4=
4×0.3=
430-250= 0.17+0.06= 1.02-0.09= 7200÷800= 0.17+0.6= 0.83-0.6= 17×300= 0.98-0.09= 0.2+0.78= 600×700= 10.2+0.02= 0.15+0.7=
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五年级数学口算综合二
670+250= 0.2+0.2= 9.2-6= 8500÷500= 3.2-3.2= 3.7+2.3= 25×100= 3.2-0.32= 2+2.8= 380-290= 0.35+0.5= 0.35+0.63= 3500÷70= 3.1+3= 3.8+0.38= 7500÷250= 3.8+1= 0.95-0.05= 450+780= 3.1+0.3= 3+0.3= 630÷9= 4.5-0.4= 9.5-5= 330×9= 9.53-1.53= 9.5-0.5= 3.5+2.4= 1-0.95= 0.3+0.27= 0.47+0.13= 4.5+4= 4-0.6= 0.95+0.05= 2.5+3.2= 0.74+0.16= 23×100= 9.8-4.8= 480÷40=
0.53÷100= 5.1+2.3= 125×80= 0.078÷10= 0.52+0.4= 70×12=
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五年级数学口算综合三
0.25×100= 3.4-2.8= 0.6-0.37= 0.052×10= 10+0.08= 1-0.75= 0.5×1000= 7.82+0.3= 13.5+6.5= 3.05×100= 1.2-0.8= 21.6-12.6= 63÷100= 0.83-0.5= 0.76+0.14= 80÷1000= 2.7+0.4= 0.72-0.43= 30×100= 0.92-0.2= 3.5+4.8= 3.5+2.4= 5+0.07= 1-0.61= 0.47+0.23= 0.25+0.75= 3.7+0.33= 0.51+0.33= 1-0.6= 1.2+3.6= 0.175 +
0.0225= 8 ×
0.125= 5.6 + 3.8= 0.62 - 0.32= 0.02 ×
0.5= 0.75 ÷ 0.25= 16.8 ÷
4= 0.04 ×
2.5= 0.25 × 8= 5.9 -
2.5= 0.1 +
0.01= 0.125 × 8= 3.08×0.01=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 篇5
11月7日,我们在金茵小学报告厅听了李永杰老师执教的《平均分和除法》的练习课,感触很深。从这节课看出李老师教学基本功很扎实,能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效果很好。另外,对于这节课我有几个想法想和各位老师探讨一下:
1、重视学生的操作
本节课以学生操作为主。虽然是学生操作,但每一次操作之前,老师都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知道本次操作的内容及操作后的要求,因此课堂上学生操作不是无序的`,而是紧张有序地在进行,这就使操作具有了实效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带着问题,动手中又积极地思维,达到动与静的结合,观察与思考的有机结合。
2、重视练习设计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 篇6
今天有幸听了张老师的《小数加减法》一课,让我收益匪浅。张老师教学目标的设计,既有知识技能目标又有过程性目标,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以下谈谈本人对本节课的想法。
第一、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计算教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章老师很好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教学目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计算题中的一部分,因此具有计算题的普遍特征,学生较易掌握,但枯燥、乏味。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练,学生的兴致会提不起来,学习就显得很被动。而王老师的情景创设比较成功。课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了起来。让学生在主动中探索,在快乐中求知。超市购物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而且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然后运用学生最喜爱的闯关题和抽卡比大小游戏,不断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成为本课的最大特点。
第二、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看,张老师创设了现实超市购物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有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这样的教学是建立在旧知迁移的基础上的。这里的基础主要有第一、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第二、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第三、小数与元、角、分的化聚的关系。而这种情境的创设,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到“教材中的数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能为探究新知识服务。另外,教学完小数加减法后,老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让学生在做中,说中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学数学、用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情感态度上来看,张老师开展了一连串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新知,让学生在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的基础上进行闯关游戏。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总结收获,巩固新知。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评课
张教导执教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是整个小数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下面我谈一谈
我的三点听课感受。
第一、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计算教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张教导很好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此基础
上制定了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看,张教导创设了现实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有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比方说:张教导在新课引入中,选取了“小吃店”活动,这种情境的创设,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到“教材中的数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能为探究新知识服务。另外,教学完小数加减法后,老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出示了“用竹竿测水深”的题目,再一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从情感态度上来看,张教导开展了一连串的数学活动,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这种“探究新知”的过程,能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张教导主要让学生进行了3次讨论。第一次是在一开始收集、整理信息的时候,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将商品的价格以“元”作单位该怎样表示,通过交流,学生熟悉了零点几元与几角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算理的揭示起了铺垫作用。第二次讨论集中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知道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很容易与整数加减法知识想融合。第三次讨论是在教学小数减法计算时,老师提问: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进一步归纳了算法。
第二、教师适时的引导有利于重难点的教学。《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老师在教学中,要学会使用启发性的语言,巧妙的设问和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张教导在教学过程中就通过了这种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了重点和突破了难点。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时,通过学生独立尝试,老师提出了三个有价值的问题。
1、竖式计算时你是这样对齐数位的?
2、得数中的小数点可不可以不写?
3、比较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你发现了什么?正是这三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领会了小数计算的重要方法,即相同数位对
齐,按照整数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第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整节课中,全体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的适时引导,使原本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了生机。小数加减法评课稿
张剑波
今天听了何晓云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减法》这堂课,《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四下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曾在三下学习过小数的初步认识及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四下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习了小数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是比较轻松的。何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因此在教学上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老师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盛会奥运会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爱好。让学生提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爱好。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练习环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
第四:在学法指导上,教师的课堂突出“四让”的特色:(1)问题让学生提出;(2)算理让学生发现;(3)疑难让学生研讨;(4)评价让学生参与。这样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特色。
第五、有一个想法:是否在本节课中加入第二个加数或减数比第一个数位少的,如3.68-0.4,这样是不是会更全面一点。观点不成熟,仅供参考。总之,听完这节课,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过去,我们一直提倡“精讲多练”。如果用现在的理念重新分析这句话,发现它存在许多问题。我们所说的“精讲多练”是指教师尽量少讲些,讲到关键处,尤其是要把规律、结论性的知识讲明白讲透彻,然后,开始大量练习,在练习中见识不同题型,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其实这就是在培养一种应试的人才,会做题,但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开发,智慧没有得到启迪。纵观张老师的这节课,她并没有大量的练习,也不是用很短的时间就结束了新课的学习。她是怎样做的呢?她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上,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情况问题,教师能引导学生有条理的呈现、解决。所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把众多的情况问题都见识、解决了,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所以在练习时,教师只出了很少量却有代表性的、针对本课重点的练习,学生很轻松就巩固了知识,效果很好。如果经常这样上课,学生的课业负担会很轻的。所以,我觉得“精讲多练”应改为“重探究精练习”。
今天听了王老师的《小数加减法》一课,让我很受启发。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既有知识技能目标又有过程性目标,充分体现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以下谈谈本人对本节课的想法。
一、备课充分,对教学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
整节课,可以看出,老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包括学生有哪些知识基础,学生尝试学习中会出现哪些种情况,学生可能会怎样思考回答,学生哪儿有疑问,教师应如何引导等等,教师做了充分地考虑,所以课堂得心应手。如:在解决一个例题的小数减法后,老师让学生自己编题,要求要出现跟这种不一样的情况,学生编出了各种各样的小数加减法算式,跟老师预想的一样,有两位数减一位数;一位数减两位数;得数的结果末尾有零的;没零的等等情况,都在老师的预设之中,整堂课上得非常流畅,学生们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二、摆正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老师在教学中,要学会使用启发性的语言,巧妙的设问和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主体,是学习探究的主人。教师是什么?教师是服务者,是引导者,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启发。所以,课堂是学生的,就要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去研究、思考、发现。学生没有经历学习的过程,所以获得的知识必然肤浅的、机械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启发和锻炼。数学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真正使学生思维受到锻炼和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就通过了这种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了重点和突破了难点。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老师尝试了跟以往不同的方法,而是用自己编题,同桌交流,尝试解决的方法来探究出了小数加减法的法则,1、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2、得数中的小数点末尾的零可以不用写。
3、按照整数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正是这些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领会了小数计算的重要方法,并通过比较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发现了小数加减法更要注意小数点的对齐。本节课,老师没有多讲,她所做的只是在关键处设疑和恰当的总结,引着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学生始终处在探究的主体地位,所以,学生真正得到了锻炼。老师讲得少,学生得到的反而多。
三、努力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
《小数加减法》这样一节课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都会觉得没什么讲头。但这节课让人耳目一新,让我看到了怎样从简单的、没什么可讲的课中,挖掘思维含量,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老师的课就在于不只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所以然,引导学生探究出法则背后的知识。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这种“探究新知”的过程,能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如:在学生编出各种不同情况的算式时,让学生当小老师去巡视,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通过同桌的交流、合作、板演,去发现、探究一一解决了各种难题,学生的思维总是在老师的设疑中步步深入,学生经历了刨根问底、追本溯源的思考过程,这就是科学的探究过程,就是在研究科学、自主建构知识。所以,这样的设计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和锻炼。有了学生的精彩发言,老师的适时引导,使原本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了生机。
四、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第89页例5以及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2.能力目标: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2÷21 120÷12 96÷48 250÷50
374÷34 192÷16 125÷25 1050÷5
2.计算:2250÷18
说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小数除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妈妈买鸡蛋用去7.98元。买鸡蛋多少千克?
2.列式。
7.98÷4.2= ( )
3.讨论。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
试做。
可以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吗?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同的倍数,商怎么样?(不变)怎样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把7.98和4.2都乘10,变成79.8÷42。
4.总结:
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注意做题之前审题: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有几位小数?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一练。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12÷0.3=( )÷3 6.72÷0.28=( )÷28
0.12÷0.03=( )÷3 0.672÷0.28=( )÷28
2.计算下面各题。
4.83÷ 0.7 0.756÷1.8 0.196÷0.56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 篇8
一、填空
5厘米=()米0.25千克=()克3.02吨=()千克25毫升=()升0.213千米=()米15厘米=()分米 32.5千克=(6.03吨=(0.003千克=(15毫米=(13克=(二、竖式计算
26×0.8239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 篇9
不足之处:
1、教学容量过大,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没有完成。
2、由于赶时间,对教学重难点没有突出,在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时,过快,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去理解,而是在学生阅读完一遍之后直接提问、解答、做题,使得学生思维混乱,搞不清那是循环小数,小数部分哪些是循环节,还有怎样简便写循环小数。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对于新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一定要让学生吃透搞懂。
3、制作课件时没有对每个题目进行推敲,如小数0.6776,再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循环小数时,很多学生都认为是,这里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是学生对省略号省略的部分搞不清,第二个是学生认为有省略号的就是循环小数,究根结底就是学生还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循环小数,对定义理解不够透彻。也同时说明了在设计课件时对于这种学生会出现模拟两可认知混乱的题目没有事先进行推敲,没能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出现后又急着去解决,耗费了不少时间。
4、由于内容过大,加上学生前面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速度比较慢,就出现了催促学生的现象,使得部分学生比较慌。
5、这堂课也反映出了,平时在给学生上课时没能严格要求学生,导致很多学生生养成了懒惰思想,做题时玩儿,不做,或者是做得过程中非常的摸,不认真,不用心,这在以后一定要严厉起来。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 篇10
一、填空: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四位,然后向右移动了三位,再倍扩大了100倍,则最后的得数是原来的( )倍。
2.13.65扩大( )倍是1365;6.8缩小( )倍是0.068。
3.把7.4343434343……用简便方法写出来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4.把7.1687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5.在乘法中,如果两个因数都不为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 ),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 )。
6.不用计算,写出:
(1),1.8×0.27的积有( )位小数。
(2),9.12÷0.2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 )位上。
7.0.7除以0.3,商求到十分位,商是( ),余数是( )。
8.在○里填上“>”、“<”或“=”。
1.46×0.99○1.46 54÷0.18○54 0.57×1○0.57
7.6×1.01○7.6 4.8÷1.5○4.8 35÷0.1○35×10
9. 由48×32=1536,可知480×0.32=( ),0.48×3.2=( )
10.由21.45÷15=1.43,可知2.145÷15=( ),214.5÷0.15=( )。
11.一根铁丝一半一半地剪,剪了两次后还剩4.25米,这根铁丝原来长( )米。
12.一个小数,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数比原来增加了69.84,这个小数原来是( )。
13.运动会跳远比赛,小红的成绩是2.85米,小明比小红多跳1.25米,小红比小菊多跳0.23米.这次跳远比赛第一是( )。
14.每一个油桶最多装4.5千克油,购买62千克油,至少要准备( )只这样的油桶。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0.03与0.04的积是0.12。 ( )
2.53.78保留一位小数是53.8。 ( )
3.一个数乘小于1的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
4.5.095精确到百分位是5.10。 ( )
5.求商的近似值的时候,一般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右移动2位,再向左移动3位,这个小数( )。
A、扩大了10倍B、缩小10倍C、扩大100倍 D、缩小1000倍
2.下面各题,积比△大的是( )。(△是一个大于0的数)
A、△×0.98 B、△×1 C、△×1.01
3.□÷0.6=0.12,方框内应填( )。
A、0.72 B、5 C、0.072
4.一个小数扩大3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 7.2,原来的小数是( )。
A、21.6 B、3.6 C、2.4
5.一个学校办公室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4.15米,宽是3.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A、12 B、13 C、 14
四、计算
324.57÷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7.525÷0.3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9÷11≈(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32÷6≈ (得数保留整数)
五、列式计算。(列综合算式)
(1)3.06 除以0.25与68的积,商是多少?
(2)2.5与0.4 的积,乘以2.5 除0.4 的商,积是多少?
六、应用题。
1.甲乙丙城相距263.2千米,一辆客车行了3小时,每小时行76.5千米。这辆客车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2.服装厂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现在有42米布料,最多可以做多少件这样的男上衣?
3.张师傅3.5小时生产28个零件,照这样计算,生产140个零件要多少小时?
4.一间课室,长7.5米,长是宽的1.25倍,里面坐48个学生,平均每个学生占地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学校购买每张单价是140元的课桌,买了30张还多480元。如果用这笔钱买椅子,可以买40把。每把椅子的单价是多少元?
6.一个周长是300米的长方形鱼塘,长是宽的2倍。如果每平方米产鱼2.25千克,一共产鱼多少千克?
7.小明买了3千克梨和3千克苹果共付20.1元,小芳买了1千克梨和3千克苹果共付15.1元。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各多少元?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 篇11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第1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例1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 416÷32= 1380÷15=
二、导入新课:
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1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五、课堂小结:同学门,这节课你都学得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我们课后去探究。
六、课堂作业: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情境的创设要简明一些,把时间缩短,尽快切入主题。
2、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既要关注学生是否在听课,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在学生练习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
3、难点处理的不是很到位。在这个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算理,自己感悟到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数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课堂上虽然与生活联系起来了,但没有真正与生活联系,应让学生明白,购物时并不是量大优惠就买多的,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购买物品。
第2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例
2、例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意义。
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3.理解被除数个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4.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22.4÷4(2)21.45÷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课
1、教学例2.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2、教学例3。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师: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教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做教科书第25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1、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既要关注学生是否在听课,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在学生练习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
2、难点处理的不是很到位。在这个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算理,自己感悟到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我们以前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
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掌握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理及应用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13.8 4.67 0.725
2、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怎样怎样变化?
3、把5.34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4、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 15 150()除数 5 50 500 商()()3 学生小结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
一、引入新课: 学生做43.5÷5=8.7 然后改题:4.35÷0.5猜一猜得数是多少?为什么?
二、新授:
1、出示例4(1)教师: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 4
(2)问: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问:怎样转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组的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2、出示例6:12.6÷0.28 这道题又该怎样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改写,改写时注意比较一下,这道题和上一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教师适当小结。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28页“做一做”
2、练习:判断并改错:
1.44÷1.8=8 11.7÷2.6=4.5 4.48÷3.2=1.4
3、练习:书上29页的作业 课后反思: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不仅应重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应充分关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条件。在学习小数除法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性质和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商是否准确,比如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比1小,被除数比除数大,商就比1大,被除数除以小于一的数,商反而大,包括之前提到的商不变的性质。可是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并不能很灵活的利用这些性质和意义,在求出错误商时,不注意检查!
第4课时 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的例6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四的第10~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找到和“求积的近似值”的联系.
2、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2、72 4.18 5.25 6.03 7.98
3、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 5.347 8.785 2.864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2、做第3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2、81÷7 32÷42 246.4÷13
3、书上的作业。课后反思:
“求商的近似值”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学生不容易提起兴趣。而且学生刚初步学习小数除法,计算还不熟练,计算
常出错。这节课我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充满生活气息。通过教给学生计算技巧,利用现代化工具减轻学生的计算压力,帮助学生在数学课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5课时 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33-34页,练习八第6-10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会运用近似值或循环小数表示除不尽的商.
2、让学生能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3、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意识。
教学重点:无限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循环节的判断方法。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
1、余数总是“25”。
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 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4、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5、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学生评议。
6、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7、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8、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二、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全班练习:19÷11 1.08÷3.3 13.25÷10.6报名板演,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 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做得较好的:
1、注重创设情景,提高学习兴趣。这节课是概念课,大多数学生都对此不感兴趣。在这节课中,我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故事,找朋友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2、注重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算出1÷3这道算式后,给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尽量多给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但一节课后我也感觉有许多不足之处:
1、本节课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观察的材料较少,针对循环小数的重点“依次不断重复”这几个关键词语可以再出几道练习题,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
2、对于商是循环小数的竖式计算,有些学生往往不知道该除到哪一步就不用继续再除,这也是今后教学中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第6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商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let’s go!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9 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P37-38页练习八第12-15题。课后反思: “数学是美的王国”。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从一组组有趣的算式中寻找出了一个个固定不变的规律,即美的存在,感悟到数学的“统一美”,“12345679×9=
12345679×18=”这组等式中,学生会发现积里的数字都相同,感悟到数学的“数字美”,接着根据已发现的规律,让学生写出符合规律的等式,感悟到数学的“神奇美”,数学规律被发现、被理解,这个过程本身也会令学生兴奋和满足,引起审美喜悦。课上学生还能体验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美。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39页例10及练习九的第1、2、3题。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学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传人价值。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0)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九第1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做练习九第2题。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做练习九第3-4题。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作业:完成练习九第4-8题。
四、学生总结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相当于将这个单元的学习做一个总结应用。教材P39例10将数学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从两种题型进行分析,一个运用“进一”法、一个运用“去尾”法的思维来解答。
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情景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我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他们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学生主动建构新知。
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本节课中,我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意义。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要从小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本节课在设计教学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经历与他人 11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也反映出部分学生对小数除法的计算不够熟练,教师在引导方式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8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及练习十。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2、掌握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
3、通过学习整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意义,取商的近似值的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组内先说说整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2、小数除法有哪些类型?学生举例说说,你在解题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师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前面学习中易错题巩固。
3、什么是循环小数?请举例说明?如何将它保留一位、两位、三位小数?
4、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①学生独立作答,再小组讨论分析解答过程,请小组代表汇报。②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自主选择,重点练习。
1、根据自己的实际,从课本P42中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学生自主选择,组内讨论交流)。先出示“商就是24.6,求除数?”
再和原题比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
三、作业:完成练习十第1-7题。
四、总结
教师留心学困生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可根据本班情况,配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训练。课后反思: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
2、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数位对不齐。
3、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4、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时忘记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还有部分学生用余数再除一次。
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学生整数除法基础打得不够牢固,特别是中间有“0”这种类型;其二是课堂上对算理的理解还不够强调;其三是教学中在商的小数点的处理上没有具体的细化分析和引导,学生的理解也没有真正到位。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出现了纷繁的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总复习》评课稿】推荐阅读:
五年级数学小数的乘除法教学反思08-22
五年级数学《位置》评课稿08-29
《质数和合数》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评课稿05-09
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08-25
二年级小学数学评课稿0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评课稿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