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材分析

2024-12-05

地理教材分析(共9篇)

地理教材分析 篇1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4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共计五章,: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习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四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四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习压力加大,小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习习惯都比较不好。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应对策略: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四、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习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五、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和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转化后进生。

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七、教学进度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主要学习区域性地理知识。从认识大洲到了解地区到走近国家,根据区域面积大小同,根据地理学科整体性与区域性的特征,在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基础上,对比各区域不同的特征。在教法上抓住以读图为关键,提取一定的地理信息,从而分析该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以及经济的发展。

教材的第一大部分“认识大洲”,以大陆为单元,介绍欧亚大陆上的亚洲与欧洲,非洲大陆上的非洲,美洲大陆上的北美洲和南美洲。在整体上反映了亚欧大陆的东西差异;美洲大陆的南北差异;非洲大陆的对称特征。在局部上从地形为切入口,分析气候、河流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的内容为主体在人文地理上也突出了各个地区的特点。如亚洲、欧洲的人口与国家、非洲的亟待发展的经济以及美洲大陆的移民结构。

教材的第二大部分“了解地区”,综合自然与人文地理的内容,但又突出了人文地理的差异。如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与华人聚集地、南亚的人口与宗教、西亚的地理位置和石油、欧洲西部的发达经济与旅游业、两极地区原始生态的科学研究。

教材的第三部分“走进国家”,除南极洲无国家外,每个大洲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如亚洲的日本、非洲的埃及、欧洲的法国、北美洲的美国、南美洲的巴西、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世界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日本的地狭人稠与进出口经济、法国的工农业与核电、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与旅游、美国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巴西热带面积、农产品和水电、澳大利亚的独占大陆与工矿业、农牧业、服务业、俄罗斯的地广人稀与西伯利亚的开发。综合这方方面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出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及相互关系;运用事例说明某个大洲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2.了解地区:

利用地图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分析自然条件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列举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并指出其分布;了解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以及两极地区的科考与环境保护。

3.走进国家:

读图说出该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该国家的特有的自然现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说出交通运输的特点和主要城市、居民。

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教材内容是中国地理为主,分为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区域差异四大部分。根据近些年来中考改革,地理为开卷考试形式,就更加重视对地理知识的综合与运用方面,更加重视学习对地理信息的处理,对地理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八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教材更多篇幅的图片和活动的训练。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

例如:我国的疆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东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带来了冬季气候上的南北差异也带来了东西的时间差异。

例如: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但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存在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降水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带来了各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区的能源与工业,南方地区的商业与农业,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与畜牧业,青藏地区的高寒景观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区差异。

又例如: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东西差距较大,许多重要的资源分布不均,在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浪费。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可更新能源,保护好现有的能源是我们在这一章节不可忽略的主题思想。

教学建议: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应以从如何处理地理信息入手,来获得地理知识,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根据地理有关数据绘制曲线图。(人口增长图、各种数据的比较以及经济生产的增长等等。)

2.根据阅读材料获得地理知识。(对阅读材料的整理,提取相关的地理知识。)

3.根据图例说出某种地理事物的分析,并归纳出其分布的规律。

4.利于图表回答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各章节的教学建议如下:(一)疆域与人口

1.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2.人口与民族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以此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说明: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一项,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2.自然资源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季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搜集有关土地资源方面的资料,与俄罗斯、美国、印度等国进行对比。

●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

说明:

●“标准”没有要求面面俱到地讲述各种类型的自然资源。教学中应注意以水、土资源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并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

(三)经济与文化

1.经济发展

●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观看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特色的录像,搜集有关我国工业生产现状的图文资料,讨论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前景。

●参观本地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工矿企业或车站、码头。

●搜集有关各地风土人情的图片资料,观看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表演或录像,谈一谈对地方文化特色的认识。

(四)地理差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进行专题讨论或知识竞赛。

●观看反映四大地理单元自然景观特色的影像资料片。

●列表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区域差异。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湘教版教育部2013审定义务教课书,内容比以往有所变化,根据教材设置,我作以下教材分析

一、关于区域的选择

讲述中国的区域地理部分是本册教科书的主体。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地理课程标准》的设计具有开创性的变革。与以往同类地理教学大纲的省区罗列或地区分列方式不同,《地理课程标准》只是列出了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个别特殊的除外)。这就为教科书的编写留有较大的空间。

二、关于区域编排的逻辑结构 本册教科书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地理区域差异的宏观介绍。简略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等内容。希望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

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以偏盖全。

第二部分是认识区域位置、联系、环境,讲述不同区域的不同关系 第三部分建设永续的美丽中国

三、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该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 ;.2、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该地区域地理特征;

3、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认识这些地理特征的成因;

4、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

地理教材分析 篇2

一、插图顺应潮流, 特点突出

(一) 插图篇幅巨大, 文字描述减少

目前使用的高中地理 (鲁教版) 教材与以前版本相比, 教材中插图比例增大, 对地理事像的文字描述有所减少。这种以图代文, 以图释文的编写方式留给了师生更多思考的空间, 不仅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有发挥自己能力的余地, 而且学生在读图、析图、绘图的学习过程中基本能力与技能也得到了培养与拔高。据统计必修插图151幅;必修二插图159幅;必修三插图108幅。

(二) 插图呈现方式略有变化

其一, 教材中部分插图被安插在课堂导入这一窗口中, 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刺击学生的视觉感官, 使学生能看着图片阅读文字, 带着问题迅速融入教学情境中。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没有问题学习就会停留在表层与形式上。教材插图呈现方式的巧妙设计,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问题探求的欲望。

其二, 在“活动”中穿插大量的插图。据统计, 必修Ⅰ计32幅, 必修Ⅱ计27幅, 必修Ⅲ计18幅。而且穿插的很多图片贴近学生的生活, 贴近社会, 这样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感受自然和社会。

(三) 插图彰显地理特色

鲁教版地理教材插图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 凸显地理事物的特点。部分插图不仅体现了一个地理事物或一个地理场景, 而且还体现学科知识的发现过程, 应用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中意义与价值, 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地理学科知识的内涵方面作用较大。如必修Ⅰ中1-3-1“阳光花园”正午阳光变化图。该插图最大意义是能够让学生在读图析图的过程中明白了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太阳直射点运行规律, 正午太阳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条件。此图一改传统教学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失衡状态与现象。

(四) 赋予知识的时代性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变迁, 不同的时代对知识的内涵理解不同。鲁教版教材插图体现了知识的时代性的气息。这一点在人文地理中体现尤为明显。如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地理位置这一插图诠释了全球变暖的内涵。嫦娥探月工程、天宫一号对接、神州八号、神州九号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等热点渗透了3s插图相关知识点。

(五) 类型多样, 层次丰富

高中地理教材“以图代文”, 用图像解说、分析、说明相关的地理知识。插图不仅有传统的地图、统计图, 景观图, 概念图, 而且还增设了联系图, 框图甚至还穿插漫画。形式多样, 设计新颖, 层次丰富。景观图直观性较强, 用图示的方法展示正文的内容, 形象、直观, 一目了然, 助解功能较强。概念图是对概念的加深理解, 凸显概念的内涵。如黄赤交角图。联系图主要反映地理要素彼此间的联系。如人口增长和植被破坏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漫画讽刺性较强, 艺术形式独特, 寓意深远。如插图“将来我们住哪里”。

二、对教材中插图改进建议

高中地理 (鲁教版) 教材插图编者匠心独运, 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但本人对部分插图有点不成熟的建议, 现提出, 以供大家商榷。

(一) 拉近插图的美感与现实间的距离

鲁教版中的部分插图过于唯美。唯美图片固然可以吸引眼球, 吸引学生向往、追求美好的生活, 但在现实生活中, 人类的某些不当行为, 导致部分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学生在生活中寻不到插图中的理想的画面, 心理产生极大落差, 极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观的扭曲, 这样的图片安插往往会适得其反。

如在“流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一节中图4-1-10, 图4-1-11过于唯美, 极易使学生产生“目前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已经已搞得有声有色, 为何下游泥沙淤积还要归结于中上游的防护林遭到破坏?”的疑问, 如果换张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插图, 可能效果会更好。

(二) 适度渗透传统文化要素

教材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教材的内容最好贴近生活现实, 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特别人文地理中应多安插些富含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可穿插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三大传统佳节的图片, 中国民俗建筑:四合院, 客家土楼等传统建筑, 京剧脸谱等传统艺术的图片。建议鲁教版教材编写中再安插些富含传统文化的插图。

(三) 主辅插图相结合

高一学生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建立, 内容过于简单或内容不明的插图可能会挫伤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必修Ⅰ图1-1-1设置的问题为“你能看懂图中所表达的含义吗?如果请你画一幅画与外星人对话, 你最想告诉他们有关人类与地球的哪些信息?”用“人类的信息图”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图, 估计学完第一节内容学生也很难看出插图中表达的内容的意思。再如图1-4-8利用手表辨别方向设计问题为“借助手表辨别方向往往受到哪些条件限制?为什么?”笔者觉得这些问题设置太深, 虽新颖但不适当。单纯用一个插图导引, 很难让学生完成问题, 即使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 其理解的过程也有难度, 很难激起学生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建议降低问题难度或再安插辅图帮助学生理解。

(四) 尽量减少一图多用现象

鲁教版必修Ⅲ中图1-3-1”美丽的上海”在必修Ⅲ中重复使用三次, 分别安插在教材的目录部分, 第一单元引言部分和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导引部分。建议第一单元第三节导引插图换一张。因为第二、三、四单元引言插图皆与相应单元中的章节插图不重复, 唯有第一单元所用的插图存在重复现象。换掉插图后能保证教材单元结构的对称性。

简述高中地理教材分析方法 篇3

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地理教材宏观分析法、地理教材微观分析法以及地理教材专题分析法。本文主要以教学活动中常用的地理教材微观分析法为例进行简单分析。

一、分析课程标准的作用

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用“分析”,表明对本条“标准”的要求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

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叠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因此,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地分析某种运动。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从成因分析,这些地理现象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的。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

本条“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因此,不仅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且后者更为重要。其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因涉及较深的物理知识,“标准”没有制定要求。

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

(1)学生已有储备: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2)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3)学生存在问题:空间感、动态感不强;归纳概括能力不强。

(4)解决方法:提供素材、合作学习、方法指导。

四、分析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并能在日照图上指出相应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至少说出3种正午太阳高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能够在相应的日照图上指出昼弧、夜弧;晨线、昏线;昼半球、夜半球;极昼、极夜;昼长时数、夜长时数。

4.能够说出四季更替的原因和五带划分的依据,并能准确画出五带的接线及填出五带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图解法求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及相关文字内容,学会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2.通过分析“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回归线)示意”3个图,分别归纳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及季节变化规律。

3.运用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及相应的地理现象,更好地理解相关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地球是运动的,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

2.通过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学习,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科学世界观。

五、分析教材重点、难点

1.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省介休市第一中学)

地理教材分析 篇4

重视乡土地理

提高两考成绩

——谈谈新形势下的乡土地理教学

纵观近十多年来的各省会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都带有很浓郁的乡土地理气息。这实际上也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即对学生进行国情、省情和乡情的教育。从现在实行的“3+X”考试来看,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为从近两年开始,作为综合科目的地理将由各省自己命题,那么乡土地理内容也必然会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时刻关注我们身边的乡土地理知识,特别是在后期的复习中,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突出对乡土地理的复习,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在高考和会考中对此内容感到得心应手,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下面就目前形势下的乡土地理教学问题,谈几点个人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视

21世纪的建设者,应该是适应性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这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学科、多渠道的共同培养才能完成。重视乡土地理和乡土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则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这是由于地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地理学内容既涉及到自然科学也涉及到社会科学,综合性很强,而乡土地理的教学,在综合性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它的实践性,课外内容十分丰富,这就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点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乡土地理教学要求通过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了解家乡人民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初步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好家乡的人地关系以及家乡经济建设的战略方向和美好前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乡土地理教学从某种意义来说,既是考生去参加考试制胜的需求,也是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意义所在,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挖掘教材内容,加强乡土地理知识与考点的有机联系

就现行高中地理教材而言,有很多自然或人文地理事像和案例都选自于各省市的典型地区,那么,这些内容有些既是高考和会考中重要的考点(知识点),又是乡土地理知识的最好体现。如,就浙江省而言,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单从经济地理这块考虑,无论是高中的选修教材还是必修教材,要出题的内容都很多:⑴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问题;⑵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问题;⑶我国主要的工业地带(长三角、长江沿岸工业地带);⑷海岛资源的开发问题(舟山群岛);⑸与农业有关的水稻种植业问题;⑹新兴工业区问题(温州专业商品产销基地的分布与评价);⑺与交通运输内容有关的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等等。从自然地理角度而言,涉及内容更为广泛。如,⑴气象灾害中的台风问题;⑵海水运动中的潮汐问题(钱塘潮);⑶海洋资源问题(舟山渔场的成因);⑷海洋环境问题(赤潮的成因与分布)等,这些内容都有可能成为高考或者是会考的重要内容。

从上面列举的知识点可以看出,在中学地理教材中与本地区有联系的乡土地理知识有很多处,只要细心去挖掘并恰当好处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当然乡土地理知识内容很多,涉及面也很广,在高中教学中由于受时间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都讲到,因此需要把一些重点和难点讲深讲透,并加以适当地拓宽和加深,这对文科班的学生显得更为重要。

三、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加深对重点乡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限于高中地理的课时比较紧张,而要讲解和复习的内容又很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对课本中乡土地理内容的掌握,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使地理课变得轻松自由并富有情趣。如,由于舟山地处海岛,各种海岸地貌类很多,这样我结合高一所学的地质学有关内容,事先给学生印发一些相关内容的资料,再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查找一些和海岸内容相关的知识,然后利用春游或秋游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兴趣很浓,使他们在游玩中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又如我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交通运输知识、海洋渔业资源问题以及旅游和宗教等知识,分别联系舟山市目前正在实施的大陆连岛工程、渔民转产和海水养殖问题、普陀山的佛教文化和旅游开发问题,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小组进行调查或上网查寻等方法,撰写了多篇这方面的研究性小论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这些活动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开展。

四、精心选编典型试题,突出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复习

由于会考是一种水平性考试,不同于选拔性考试的高考,所以我觉得在编写试题 的过程中,高一年级要注意《会考纲要》中知识点与乡土地理知识的结合,但难度不能太大,要注重试题的基础性、实效性和新颖性。如,2004年浙江省会考题中有一题考的就是有关“长三角问题”,其中涉及到了 “钱塘潮问题”、“杭州湾跨海大桥问题”等乡土地理内容题。在高三阶段除了高一年级提到的几点要求外,更应该注重试题灵活性和梯度性,特别要注意乡土地理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如浙江省为我国东部的沿海省份,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那么结合大气和气象灾害等内容,我编写了如下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2004年8月12日第14号台风“云娜”袭击了浙江温岭石塘地区。它是1956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大的台风,灾害造成了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81亿多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台风属于热带气旋,中心风力大于12级 B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对人类百害无益 C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D东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 台风可能诱发一些其他自然灾害

B 目前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

C 当台风开始登临该省沿海地区时多刮偏南风,结束时多刮偏北风 D 在赤道地区一般不会形成台风

3.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台风过境气压变化的是:(C)

地理教学新教材任务计划 篇5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个班的地理教师,这次选择了新教材、也是一个最新的环境,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有压力才有动力,所以我们坚定的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为地理课程的进步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工作为指导加强课题教学,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完成本学期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授地理理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计划

本学期我将全力以赴,按学校要求,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竭尽全能,切实可行地开展学法指导,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效。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1.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地理课程标准,落实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设计。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准备充分的素材。并积极进行课前课后的反思。

3.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收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并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5.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讲,精炼,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6.加强平时测试,落实好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练习,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对重、难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细化知识点,注意知识点的比较和联系,加强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个别学生加强辅导,使他们更快地取得进步。

7.体现“以人为本”育人理念,处处为学生着想,特别是差生着想,树立他们的信心,帮他们找准人生的坐标和目标,并为之奋斗,让地理教学不仅仅是授业和解惑更能起到传道的作用。

上一学年度是初三学业水平考试的第三年,同时,初二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两个年级同时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因此,初二、初三教学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同时不放松初一教学。

1、落实教学常规方面。备课方面,教师能够独立提前进行个人研究,教研时根据安排的教研内容说课,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提前一周根据教研情况写出详细的个人教案。多数教师能根据上课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并写出教学反思。上课方面,能够按常规要求上好课,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培养学年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特别是复习课期间,加大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不是让学生背死题,因而从考试情况看,比以往有明显的进步。

落实常规方面的不足:

备课方面:部分教师的教后反思写的不多。

听课方面:第二学期总复习开始后,由于测试多,命题和批卷任务较重,个别教师听的课不多。

2.落实教研常规方面:组内风正、气顺、凝聚力强,合作意识强,责任心强。按规定开展常规教研内容。

教研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教师说课进步不大,有的认为已经教了多年,没有研究的必要,有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方面还不足,多数教师没有很好地研究课程标准,不知教材内容是怎样体现课程标准的,不能站在课程标准上把握教材。表现在说课时只能简单地看看应该讲什么,怎么讲,细节提不出来。二是只能研究本级部的课,别的级部说课时只顾看自己的,消化自己的,个别人甚至说话,需要组长提醒。

试谈新编地理教材的特色与教法 篇6

(程闽生 漳州一中,漳州363000)

摘要 新编地理教材,突出人地关系,图像系统增多,增设了“读”、“想”、“做”栏目,有利于教学 改革,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关键词 地理,教材教没,能力培养,主体

* * *

人教版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是一套既便于改革又利于学生学习的教科书。教材从内容、结构,形式 都进行了大胆改革,体现了地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突出了环境和发展问题,资料新颖,图像丰富,具有直观 性,可读性,趣味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何根据教材的特色,摸索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值得 探讨的。

1 突出人地关系,删繁言简,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能力要求

新教材的内容设置不同于以往单纯着眼于地理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侧重区域自然地理知识的传授。而 是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需要出发,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阐明人地关系,人文地理比 重增大。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地区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促进社会进步。及利用自然过程中出 现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例如:生活在炎热气候条件下的埃及人民,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所淤积 的肥沃土壤,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埃及古代文明。现在埃及人民,在尼罗河上建筑了阿斯旺水坝,利用水力 发电,发展现代工业,还带来了防洪、灌溉、养鱼、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但大坝建成后,尼罗河水不再泛 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盐渍化加重,三角洲受海浪侵蚀,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等一系列问题。教材较好 地表述了当代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重大而纷繁的问题。体现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的精神。

新教材在突出人地关系的同时,还在内容上进行删繁就简,去粗取精,选择有鲜明地理特征的国家作典型 分析。改变了世界地理教材“分洲列国志”,罗列地理事实的单调写法,新教材世界地理讲述的国家由原来28 个必学减少为15个必学,要求记忆的世界地名由原来448个减少到280个,大大减轻了学生记忆地名的负担。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科特迪瓦一节后,学生认识到该国经济的崛起不同于西亚北非国家石油致富,而 是因地制宜,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广泛种植和加工可可,一跃而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创造了非洲的奇 迹。另一方面因经济过分依赖可可,导致了经济发展曲折,表明了单一经济风险极大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深刻 地认识到科特迪瓦乃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发展农产品多样化的必要性。可见选择有鲜明地 理特征的国家作典型分析,学生的分析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转化的能力大大提高,达到了减 轻学生负担,提高能力要求的目的。

比较法在新教材的实施中仍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习新知识,联系旧知识,比较差异性,归纳共同性, 调度学生积累的感性、理性知识,引入新的原理、概念,使知识的迁移转化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如讲述瑞士 联系新加坡,对比两个地理位置截然不同的国家如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制宜发展本国经济,成为工业发达国 家;讲述我国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对比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讲述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联系加拿大,蒙古的人 口分布状况,分析人口稀少的原因等等。这样既达到温故而知新,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运用知识 的能力也提高了。

2 图像系统增多,图文并茂

图像系统增多,文字系统精练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这一变化更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各种彩色图,素描 图,示意图,分布图、统计图表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彩色图,素描图使教材充满可读性,趣味性 ;各种示意图使抽象的地理原理变得直观浅显,明了易懂;种类繁多的统计图表培养学生定量分析的能力;众 多的分布图有助于学生建立准确的空间概念。与各类图像对应的读图要求使教材又成了“学材”。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按读图要求的步骤,总结归纳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成因,从而学会从图上独立获得知识,由 简单的学会进步到会学。那些习惯于以文为主,以图为辅或将图弃之一旁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在新教材的实施 过程中则难以奏效。

图像系统的增多为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教学中还应重视课本文字的总结、归纳 ,既重图而不轻文。学生从图像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再结合课本文字学习,便可上升到理性知识,实现图 文互换,既能用图又能用文顺利重现,表达正确的.地理知识。因此教学中应发挥图像材料和文字材料各自的优 势,宜图则图,宜文则文,图文相辅相承。同时将地理填图作业完全纳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教与学,讲与练有 机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表述模式,即图像材料-→读图提问-→文字材料的总结,概括-→填图作业等。本人的 教学实践证明这表述模式与教材是相适的。

3 “读”、“想”、“做”栏目的设置,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化教材的整体功能

地理教材分析 篇7

一、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 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 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 而且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 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 教材的内 容可以看出, 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 总—分的传统 思维方式, 从一般到 具体, 先介绍中国的 产业, 包括上一 册的中国 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 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 内容繁杂, 追求面面俱到, 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 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 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 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 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 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 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 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 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 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 都体现了 “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 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 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 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 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 度的变化。旧 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 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 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 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 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 图注更加清晰, 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 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 比如在教材第12页, 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 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 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 观, 具有历史 的厚重感 和更强的 说服力。除此之外,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 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 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 时, 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 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 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 新版教材也肯 定存在着 许多不足, 它是“十年 磨一剑”的成果, 现在又正 返回实践 中去接受 实践的检 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 “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 怀抱着这样的期望, 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 为依据, 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 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 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基于微观层面的地理新教材分析 篇8

一、微观层面的地理新教材分析

1.教材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

(1)结构分析。即将教材章节划分为若干教学知识点的过程,为教学进程的合理安排(如明确教材内容中地理概念、规律等知识点的数量、课时分配、教学内容的详略等)提供依据。首先,在分析教材教学因子基础上,用知识结构图或框架图形式,呈现教材各节知识点之间的并列联系、主从联系、因果联系等,以明确单元教学知识体系及知识结构特征,为把握和突破单元教学重难点内容提供依据。其次,划分单元教材各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数量,合理分配单元教学课时。

(2)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是明确单元教材中与教学目标密切的知识点,即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识,原理性、成因性、规律性知识。难点分析是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学习障碍的知识点,即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存在一定困难的内容。分析教材单元的重难点,既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法和媒体选择、教学过程的把握、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又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促进知识迁移、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2.教材双层系统分析

(1)表层系统分析。即对地理教材课文、图像、作业系统进行分析,深究课文、图像与作业系统之间的联系,掌握课文系统中的基础知识点,挖掘图像与作业系统蕴含的教学功能与价值。

(2)深层系统分析。地理教材的深层系统,是指含有地理智能和思想教育意义的地理知识系统,是由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地理原理、地理理论等构成的。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角度阐述的,地理教学目标的达成则以地理教材内容为载体,所以地理教材深层系统分析应以地理教材内容为载体、以三维目标为核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角度进行分析。

二、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的微观层面分析

1.高中地理必修2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

依据课标,围绕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个主题设置了6个单元,突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主线。现以第四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例,说明如何进行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

步骤一:划分单元教学因子

本章共有6个教学因子,分别是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2个;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2个;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2个,具体内容分别是①工业区位因素;②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③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④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⑤传统工业区;⑥新兴工业区。

步骤二:画出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图(图1)

步骤三:教材单元分析详解

本单元是第三单元内容的延续,是后面学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及人地关系的基础。本单元教材具体内容安排顺序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三节内容之间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在此节之后安排工业地域形成的内容,讲述主要工业地域类型,以案例补充讲解,接着安排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两种典型的工业地域类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学科内容内在逻辑顺序。这两种工业地域类型的讲述分别从代表地区、形成特点、代表性工业等方面组织,安排了3个典型案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教师可以利用教材问题研究的材料,从而使学生深化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认识,更好地完成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步骤四:教材单元重难点分析

结合以上分析和教材内容安排设计,依据学生认知心理发展水平和教师教学推进的预期过程,得出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表1)。

步骤五:结合教材结构和重难点,提出教学建议,分配课时

基于教材结构和重难点分析,提出单元教材内容的具体教学建议与课时分配,为高中地理课堂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表1)。

2.高中地理必修2双层系统分析

(1)表层系统分析。必修2的课文系统尤以活动性课文最典型、最直观。活动性课文参与性强,“活动”内容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地理活动过程中的教育价值,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养成,重视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乐趣;同时,活动性课文多联系社会实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具有开放性。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节活动性课文(包括2个案例、2个活动、1个读图思考),由于学科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和丰富性,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在分析、组织教材基础上设计各种活动。

必修2的图像系统横向上与课文系统、作业系统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纵向上自身相互配合使用。如“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教学因子包含六段文字、1个案例、1个活动,其中含有课文、图像、作业系统,且存在一定逻辑关系。图像系统内在配合使用有图片的对比使用、平面图与立体图的配合使用、空间包容性的图像使用等,如教材图2.2香港的高级住宅区(a)和低级住宅区(b)、图2.3纽约的CBD——曼哈顿、图3.1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等。

必修2的作业系统设置灵活,类型多样,注重探究性和参与性,兼顾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突出技能训练和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把作业融进教材不同的栏目中,使作业系统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技能训练、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参与地理学习过程服务,同时兼有现实性和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活动1、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活动2、第二章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活动1、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活动2、第六章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等。

(2)深层系统分析。必修2的深层系统分析以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为例说明。

知识与技能分析

步骤一:浏览教材,明确教学因子,合理安排课时

第一节是“人口的数量变化”,包含两个教学因子: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结合课标要求及活动建议,本节可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即第一个教学因子,主要讲人口的自然增长(包括2个读图思考、1个活动、1个阅读,3幅表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增长示意图)

第二课时:即第二个教学因子,主要讲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包括1个读图思考、1个案例、1个活动,1幅人口增长及其转变示意图)

步骤二:分析第二课时教材内容的地位,明确课标对学生的要求

第二课时“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教学重点是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其分布,对应课标要求,具体含义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二是需要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每种模式的特点;三是需要知道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

步骤三:分析教材内容的知识联系,建立本课时内容的知识结构(图2)

步骤四: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阅读相关统计图(教材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列表加以比较;知道世界不同地区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说出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讨论交流,说出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利用教材相应文字资料和练习题目,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学生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特点和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地理教材分析 篇9

2017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的历史课程标准相比,课程内容上有所增删。

必修课程由原来的专题史变成了通史,按时间排序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部分所增加的内容:

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汉朝开疆拓土

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民族融合、区域开发

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等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变化: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

世界史部分所删除的内容:

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

巴黎公社

1929年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苏联经济建设以及近现代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等内容

选择性必修课程主要新增了“文化传播与交流”模块、选修课程的“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大模块都是新增内容。

地理

1.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

旧版地理科学体系庞大,内容广泛,对于教材的选材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说内容多、难点多,重点不突出,实用性差,往往给学生带来繁杂的记忆烦恼。

地理新教材注重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做到了简化知识、综合考虑、突出重点。

2.将人地关系作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此次地理新教材,始终把人地关系放在首位,教材的编写,始终是在人地关系的思想指导下,不十分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选取教学内容,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密切结合实际

地理新教材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方面合格的人才,很注重其实用性、新颖性。

把学生新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密切联系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政治

1.课程性质变化

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怎样课程,这门课程讲授了哪些内容,目的是培养什么的学生,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的。

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中。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课程的基本理念变化

课程的基本理念由过去的五点变成了四点,而且在这四点中只能看到老的课程理念中的“政治方向”和“评价机制”的相关表述,但表述内容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变化如下:

(1)“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变为“坚持政治的思想政治方向”;

(2)由“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变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3)除此之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4)被删掉的基本理念有三点,分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往的基本理念是以课程为核心,而新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

3.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的内容,旧课标中没有核心素养的相关阐述。

新增“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学科课程之中。长期以来,宏观育人目标是明确的,中观的学科育人目标比较笼统,容易造成微观的教学目标只关注具体的知识学习。

4.课程目标发生改变

旧课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又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是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的,目标变成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科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目的在于培养四种学生:具有政治认同的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变化,将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将教学的唯一目的指向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5.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

旧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是六门课程。

新课标中在教考关系方面,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并规定了选择性必修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选修是《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最大的变化是将大学的很多知识放到了高中阶段。

6.学业质量要求的补充

(1)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学业质最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员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2)学业质量水平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

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三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学生到水平四的相关表现可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中予以呈现,作为普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自主招生的参考。

新课标增加“学业质量”,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确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

上一篇:集体荣誉高于一切下一篇:改造施工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