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

2024-11-03

上枢密韩太尉书(共4篇)

上枢密韩太尉书 篇1

教学目标:

1、读:学生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一、二节。

2、说:学生能结合课文下注释和教师指导翻译课文。

3、议:师生共同讨论,理解此封书信是怎样打动韩太尉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假如让你写一封自荐信给一位有名望的人士,你打算从何人手,打算采用什么办法打动对方,让他接纳你?当年,年仅19岁的新科进士苏辙,竟以一篇《上枢密韩太尉书》的信,让当时身居要职的枢密使韩琦为之击节称诵,从而对他刮目相看。苏辙在信中都说了些什么?怎样说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书信(板书课题、作者)。

说起书信,我想问大家一下,一封书信应由哪几部分组成?(称呼、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大家迅速扫描一下课文,此封书信都有这几部分吗?

解题:此文系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任枢密使(掌管军事大权)。“太尉”,秦、汉时官名,掌兵权。枢密使相当于太尉,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二、导学:

(一)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的音,不能通读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自读情况:

生字读音:辙生好(hao4)为文动向乎其言而见(xian4)乎其文嵩、华(hua4)之高

难读通的句子:根据学生提出的不能通读的地方,或请学生帮助读,或教师作范读指导。

3、教师范读课文。进一步帮学生为生字正音,排除不能通读的地方。

4、学生自读:要求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读熟课文。

5、指名朗读课文。

6、学生对照注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翻译课文:

1、质疑:学生问疑不能翻译的句子,然后由学生或教师为问疑学生解疑。

2、指名分节翻译课文。

3、指导学生注意下列词语:

一词多义:

生:生性、平生。辙生好为文

出生。辙生十有九年矣

见:拜见。而辙也未之见焉

同“现”。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故决然舍去

连词,但是。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虽:虽然虽无所不读

即使虽多而何为

顾:看、望北顾黄河之奔流

回头看顾野有麦场

拜访三顾茅庐

古今词义:

党:古义:五百家为党。邻里乡党人今义:政党、集团。

向:古义:以前,先前。向之来今义:方向。

游:古义:交往。其居家所与游者今义:游览,游泳。

三、学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苏辙在1057年科举考试中以《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进士,但他写给韩琦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这封求见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他那篇应试文章所无法相比的。

苏辙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

苏辙当时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他是怎样向韩太尉表达希望得到他的接见这个意思的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品读课文。

二、品读:

(一)再次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能背诵课文第一、二节,然后小组讨论,苏辙是怎样向韩太尉表达希望得到他接见这个意思的呢?

(二)交流讨论结果:只要学生能大致讲出理由即可,不要求准确、全面。(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分析问题的机会,只要能说出以下内容就说明学生已初步读懂了课文:苏辙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然后谈自己养气的方法,从而很自然的把拜见韩太尉纳入谈论的话题,从而表达出了自己希望得到太尉接见的意思。)

(三)深入理解课文:

1、提问:苏辙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说的明白些就是:文章要有“文气”,写文章的方法不是学会的,写文章的人要善于“养气”。“文气”是就作品而言,指充盈于作品中的充沛的精神力量;“养气”是就作者而言,指文章作者培养自己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修养。苏辙的观点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文章要有充沛的精神力量,写文章的方法不是学会的,写文章的人要善于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和提高艺术修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个问题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主要观点:文章的语言、技巧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学会,但文章中所体现出作者的思想、精神、气质则必须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不是学会的。)

2、提问: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作者提出观点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内在修养→养气

司马迁:行天下→丰富外在阅历→养气

二人养气的途径不同,但都使他们的文章达到了文气充沛的效果。(学生读相关内容)作者在第一节末总结孟子、司马迁二人的文章,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因为养气的结果。(学生读相关内容。)

3、提问:作者在第二段中为什么说“决然舍去”呢?首先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讨论并归纳:1)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2)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3)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教师小结:因为在苏辙看来,外在阅历不足以增长见识,内在修养不足以激发志气,总之对他来说不足以养气。所以苏辙“决然舍去”。

4、提问:作者马上道明了“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呢?

讨论并归纳:“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5、提问: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1)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2)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3)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4)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从这里看到苏辙认为养气的途径(养气的途径有加强内在修养和丰富外在阅历两条)哪个更重要?(丰富外在阅历)这样作者就很自然的将结识韩琦纳入丰富个人外在阅历的话题之中。

6、提问: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仰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教师补充:苏辙的赞颂是否言过其实。“太尉以才略冠天下”数句,并非对韩琦的溢美之辞。《宋史·韩琦传》载:“琦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当时民间还流传“军中有一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的谚语。可见苏辙的赞颂是实事求是的。)

至此,苏辙非常曲折而委婉地将自己希望得到韩太尉接见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7、后两节中作者进一步将希望得到韩琦接见之意明确表达了出来。请说说是哪些地方?

8、小结: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以及离开家乡壮游天下的所见,并希望见到韩太尉,得到他的指教。这封信写得汪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四)韩琦对这封信为什么会击节称诵,归纳写作上的特点:

1、作者的切入点好,从自己独到的见解问题写起(还可以从名人感兴趣的话题谈起);

2、对太尉的称赞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过分的吹捧之嫌;

3、作者非常尊重太尉,委婉地提出见面请求。

教学反思:教学本文,我注意让学生与作者对话,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远大的志向以及精妙的语言,从而真正读懂全文。进而树立远大的抱负。

上枢密韩太尉书 篇2

《荆州书》是李白写给韩朝宗的一封自荐书。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度过, 二十五六岁时怀着“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的报国理想出蜀漫游, 34岁时来到襄阳。为求见时任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并得到他的引荐, 便写了这封自荐书。书中李白一开始就借用天下谈士“生不用封万户侯, 但愿一识韩荆州”之语, 极力赞美韩朝宗的谦恭下士、识拔人才之举。接着作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 表现了作者“虽长不满七尺, 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 倚马可待”的才气, 以及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傲狂性格。文章虽然写得气势雄壮且历来广为传诵, 然而从自荐角度看却是一篇失败之作, 因为后来的李白始终没有得到韩朝宗的引荐, 而且尽管他一生中“徧干诸侯”“历抵卿相”却至死也没能实现他那宏伟的政治抱负。

《太尉书》是苏辙进士中第后写给韩琦的自荐书。1056年, 苏轼、苏辙兄弟俩随父苏洵赴京师赶考, 第二年兄弟二人便双双高中, “三苏”之名随之享誉天下。虽然兄弟同科进士一时显得荣耀无比, 但要取得朝廷重视必须有得力之人推荐, 新科进士逐一拜见朝中显要展示才华以自荐已成惯例。当时朝中文有欧阳修, 武有韩琦, 能获得两人的支持和帮助是苏氏兄弟在政坛站稳脚跟的基础。之前苏轼已因一篇文章让欧阳修赞不绝口而收为弟子, 苏辙便想通过这封自荐信取得位尊权重的韩琦的引荐。苏辙在信中一开始不是吹棒对方而是提出了一个令时人耳目一新的原创观点——文气说, 然后阐述“养气”理论、自己的养气经历及其所获和遗憾, 最后委婉地提出了得到对方引荐的想法。后来的事实证明, 《太尉书》是自荐的成功之作, 苏辙受到了对方的青睐, 这在他的仕途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后来苏辙也遭受过不少坎坷, 但与李白在政治理想的失意相比当有天差地别。

从文学的角度讲, 李白和苏辙都是名垂千古之大家, 《荆州书》和《太尉书》这两篇文章也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它们不仅被选入《古文观止》也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然而在其艺术价值之外,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 为什么同样出自名人笔下、同为传世名作, 有着相同的作文目的和写作背景, 且表达的对象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而最后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呢?探讨这个问题, 有助于面临就业选择或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们提高自己的自荐水平。

自荐, 说到底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表达即言语的实际运用, 要想取得表达的成功, 需要表达者具有较高的表达能力。需要说明的是, 表达不是“表现”, 并非文思泉涌、倚马万言或伶牙利齿、口若悬河就能顺利实现表达目的。从理论上讲, 言语表达即表达者根据自己的表达目的, 针对特定的表达对象, 结合具体的时境, 对相关内容的有机组合和对形式的最佳选择。看准对象、有的放矢是言语表达中的“铁的定律”。李白自荐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就在于他没有做到“看准对象、有的放矢”。其主要体现在虚、狂两个方面。

所谓虚即多不实之词。

首先, 是李白在文中对韩朝宗写了太多而且华而不实的溢美之词。爱听好听话是人之常情, 人际沟通中善于赞美对方是表达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尤其是有求于人或做自我推荐之时, 给对方戴点“高帽子”也实为必要之举, 但这个“高帽子”一定要大小合适才能让对方感觉舒服, 否则都会适得其反。李白一上来就用“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 但愿一识韩荆州’”给对方扣了一顶令人肉麻的“高帽子”, 并将对方与周公相提并论。对方之所以感觉不舒服, 是因为它不符合实际, 因为据相关文献所载, 韩朝宗虽然也有善提拔后进的美名, 但毕竟还没有达到让天下之士宁肯不做万户侯也要与其见上一面的程度。接着李白又夸对方“制作侔神明, 德行动天地, 笔参造化, 学究天人”——这显然也是虚妄之词。苏辙在自荐信中虽然也给韩琦戴了高帽, 称对方“以才略冠天下, 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入则周公、召公, 出则方叔、召虎”, 但据历史记载这个高帽子做得比较合适, 因为时任宰相的韩琦曾屹立四朝, 确实为国之柱石。而且, 这种赞美是一步一步自然而然提出的, 并不让人有突兀之感:他先提出“文者气之所形”“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 接着叙述自己“过秦、汉之故都, 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北顾黄河之奔流”, “至京师……知天下之巨丽”, “见翰林欧阳公……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的“养气”经历, 以及“太尉以才略冠天下……而辙也未之见”之缺憾, 至此, 才水到渠成地提出求见对方以“尽天下之大观”的愿望。

其次, 李白对自己能力和才华的介绍也有自夸之嫌。说什么“十五好剑术, 徧干诸侯;三十成文章, 历抵卿相……心雄万夫。王公大人, 许与气义”等等, 这些都只能说明他曾经有过这些经历, 但实际能力究竟如何人们无法知晓。即使此时的他已是大有名气的浪漫诗人, 但这也并非做官的必备素质。而且浪漫之人多狂傲, 即便作了官也未必长久, 李白后来在长安的三年为官经历也能说明这一点。而苏辙一上来不是像李白那样给对方戴高帽, 而是提出了一个当时天下人闻所未闻、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纯原创的“文气说”, 不仅一下子震住了对方, 而且也让人觉得此绝非没有真才实学之人——这就不动声色地显示了自己的真才实学, 况且作文是做官的必备素质之一。《太尉书》中苏辙没有刻意推荐自己, 但真实水平尽然显现, 而李白自我吹嘘却得不到对方响应。这一点苏辙比李白要高明得多。

所谓狂即谦让不足。

自荐信是地位低下者对地位高贵者的一种“上行”文体, 自荐是一种有求于对方的言语表达活动, 因此自荐信的作者必须谦虚礼让而不能盲目自大, 否则容易先入为主造成对方的反感。但李白不懂这一点, 在《荆州书》中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对方提出要求:一开始既赞美对方因有周公之风致天下之士人所“景慕”, 又提出“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 寒贱而忽之”的希望——言外之意是对方这方面做得不够, 让他向周公学习——既显得自相矛盾也让对方感到不快。而且自己所想求见的大人物, 岂是可以随便指责的?接着, 他又要求对方对自己“开张心颜, 不以长揖见拒”, 而且“必若接之以高宴, 纵之以清谈”, 还“请日试万言, 倚马可待”。更有甚者, 他还责问对方“何惜阶前盈尺之地, 不使白扬眉吐气, 激昂青云耶”?文中他更是不着边际地来了一句“傥急难有用, 敢效微躯”。试问:作为一州刺史的韩朝宗, 用得着一个十四五岁时学了点剑术的人来解急救难么?——确实有点自不量力。最后, 李白还一再向对方提出“幸惟下流, 大开奖饰, 惟君侯图之”的要求。虽然李在这封自荐书中表现了多为人称道的“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 但这绝对无补于他希望通过对方引荐而实现入仕的目的。

苏辙在《太尉书》中既不阿谀对方也不自吹自擂, 而是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想见到对方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自己“养气”经历中的不足并得到对方的教诲, 以使自己“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 就显得委婉而谦虚。苏辙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必然在对方心目中形成好感, 给了对方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细节决定成败。从两封自荐信的标题中的一“与”一“上”两字, 也能看出衡量两人在自荐水平高低的细微差别:“与”的对象一般指地位、身份平等的人, “上”则是地位低下的人向地位高贵的人的行文。

从某种意义上讲, 韩朝宗对李白的自荐不予理睬对李白不是好事, 而对历史却未必是坏事。因为如果韩朝宗向朝廷推荐李白并且仕途通达, 中国甚至世界的历史上就有可能少了一颗文化巨星。但无论如何, 李白的自荐能力确实令人不敢恭维。据说, 李白在上这封自荐信之前, 曾在一次招待宴会上, 不顾身份悬殊贸然起身直接与当时在场的最高长官韩朝宗碰杯, 企图以这种独特的举动引起对方对自己的关注, 结果却弄巧成拙——或许此时已经引起了对方的反感, 对其自荐不予理睬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然而, 倒霉的李白却用自己的神来之笔给对方做了一次永久性的免费广告, 一举让韩朝宗永远地活在了后人的心中!

总之, 自我推销是当今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常用手段之一, 自荐能力也是当今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探究李白和苏辙在《荆州书》和《太尉书》的具体PK, 尤其对当今学子涉世之际企图通过自荐推销自己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要想取得自荐的成功, 必须看准对象有的放矢, 既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真才实学或特长之处, 又要态度谦恭提出自己的想法, 还要恰如其分地赞美对方。只有这样, 才能比较顺利地取得自荐的成功。

王琴琴裴倩敏

《上枢密韩太尉书》读后感 篇3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时年,苏辙仅十九岁,就知道读“百氏之书”固然重要,但身体力行,广交义士,登览“高山大野”则更为必要。此外,竟上书“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身据要律,名满天下,诗文兼擅的宰辅大臣韩琦,可谓大气之至,深谙公共关系学之重要。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此言极是。君子,贵于气。“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则可以养而致。”信哉此言也!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豪俊交游……”思来无不钦佩而生敬慕。吾辈若能望其项背,为文不也可能“疏荡”而“颇有其气”乎! 苏辙十九岁就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我们只有掉口水的份了。而“决然舍去”,他能为,而我们很多人却不能为。为蝇头小利而失性灵、而失气节的比比皆是。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古代圣贤,陶渊明。――还是别提他的好,免得我们彼此都脸红。我自然是更为不齿了,虽然亦知“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却还在这里大放厥词;却还整日背躬膝曲,古佛青灯。

时年,辙十九岁,“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园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我们想想,这在当时是何等的不易啊。即使今天,吾辈中又有几人象苏辙这样一次大范围的游历过,又有几人会象苏辙那样可以参观国家的粮仓、国库,可以在“皇家园林”里徜徉。走很多很多的路,结交了很多很多的俊杰,又去了常人难以进入的很多地方,你说苏辙他能不有大见识吗?怕是想不有都不能吧! 此外,辙再去礼部“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啧啧,欧阳文忠公啊,文风汪洋纯正,容貌秀伟朗润。此乃君子风范,人中极品。这样的人,也让你见上一面,叙上几句,你会是什么感觉啊!我想,别说写文章,怕是吃饭走路都有了“六一宗风”吧。

上枢密韩太尉书 篇4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 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1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辙生好为文 ( ) ②称其气之小大 ( )

③浩然之气 ( ) ④故其文疏荡 ( )

19、翻译句子“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2分)

20、文中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1、从孟子和司马迁的`事迹中概括出“养气”的两种途径。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2分)

答案:

18、①喜好 ②相当,配合 ③正大刚直之气 ④疏朗宕荡 (2分,对两个得1分,意对即可。)

19、难道(他们)曾经拿起笔来故意学做这样的文章吗?(2分,意对即可。)

20、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2分)

上一篇:县局领导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老师,我爱你作文65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