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读书报告

2024-08-19

《论语译注》读书报告(精选9篇)

《论语译注》读书报告 篇1

《论语译注》读书报告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儒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而《论语》也可算作是儒学的精髓部分了。《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论语》在初中、高中都有相关的课程学习,但终究只停留在浅尝辄止,拾人牙慧的阶段,所获有限而零碎。现拜读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更深入地认识了这一经典,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收获。

总体来说,以前对论语的认识只停留在“语录体”的书面概念中,而今细读,渐品出了其中况味,发现其中人物其实也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机敏善辩的子贡,率直的子路,潇洒曽皙。当然,形象最为鲜明的还是孔子。虽然书中对话体占绝大部分,极少有动作神态描写,但读过之后,觉得孔子不再是高高悬于庙堂之上的画像,遥远地立于时间深处的历史人物。有着鲜活的抱负追求、喜怒哀乐。

《公孙长篇》中“匿怨而与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可以看到孔子明澈的内心与坦荡的胸怀;《先进篇》记载: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可以看到孔子失去爱徒的悲痛欲绝;“朽木不可雕也”的训斥,可以看到恨铁不成钢的肝火,《子罕篇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以看出孔子的困顿和无奈;《雍也篇》“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可以看到孔子高远的抱负和不得志的孤寂,可以领略到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和气魄。正是这些,让我感到这位笼罩着神圣光环的至圣先师,也是位更为亲切可感的师者和榜样。

君子,是儒家理想道德规范的外化和集成。《论语》中,君子道德行为标准出现的频率极高。其中,“忠”、“恕”是反复出现的概括和总结。通过阅读,我对孔子这一伦理道德核心思想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刻地了解,这主要体现和应用与自己、他人关系的处理。

我的理解是,撇开政治,在个人修养上“忠”,主要是对自己生命和人格的负责。每个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生来对自己灵魂的保洁负责。“忠”就是忠于自己的本心,虔诚于人格境界的提升,克服锱铢世事加诸欣赏的虚妄。除了鄙弃“匿怨而与其人”之外,更多地体现在对待自己的错误和不足,遵时守信上。孔子说“过,则勿惮改”,《述而篇》记载陈司败指责孔子偏袒鲁君,孔子闻之,“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可以看出,孔子不认为犯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去避讳或掩饰,而是视错误为财富,视被别人指出错误为自己的收获。他把错误当作完善自身,致知修身的必须途径。《论语·为

/ 3

政篇》孔子答子贡问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强调言行一致,也是强调表里如一,强调待人行事与追求完美人格的统一。

“恕”,则是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他人,留存人之初的本善,即满满的同情心,并将其实在化为具体的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行为表现。如杨伯峻先生在备注中提到的,其消极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积极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何对待他人的误解便是“恕”的重要体现。《论语·学而篇》中,有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为“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人不知己,自是无碍,可这里的人,通常是和自己有交集的人,这些人若不知,误解就会产生,尤其无端的误解着实会让人窝气。此时,克服心头负气虚妄,做到“不愠”,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涵养与心性,其实也是最终消弭误解,达到和谐愉快相处的最佳结果。

在《论语》中,孔子对“忠”、“恕”的结合也做了阐述和要求。《宪问篇》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的说法,译为“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卫灵公篇》也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生命个体真正的自由与独立,是尊重他者的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完整,便是在“忠”、“恕”之间达到高尚的纯粹——直指本心的纯粹。

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对当前生活姿态很有启发的语句。时有豁然开朗,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之感。

《卫灵公篇》孔子说道“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像是对我们高一新生语重心长的告诫。劝解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想法,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生活状态要有所规划。《阳货篇》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挥霍光阴中,看到这话,仿佛就听见“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啊”的话以亲友和自己的声音出现在耳畔。

《述而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不仅是孔子之忧,更应是每个在校学生之忧。有内在目标,有外在要求,要修德,要讲学,要求善。可是,正在做吗?做到了吗?这句话,提醒我们,永远在路上,可以放松,当不能松懈,上下求索之行不能断绝搁置。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这也是很多人畏葸不前、得过且过是找的借口。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吧,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意思是“如果真的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便会再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没有开步走。” 鞭辟入里,道理温和中性却能让偷懒者无地自容。当没开始就打算放弃时,这句话能截断懦弱的退路。

那么,如何开步前行?我在这里找到答案:《雍也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原意虽偏向政治,但也能给予方法论的启示。目标在前,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近取譬”,就是从当前就近的必要之事做起,做好资本积累,一步步朝前迈进。

曾子的名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则是一盏指明灯。以厚实的担当为底座,散发着浪漫与理想的光芒,每一

/ 3

遍读完,都能给人以精神力量。

读《论语》让我收获很多,我会继续读下去。

/ 3

论语译注的读书笔记 篇2

论语译注的读书笔记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首推崇儒家,成为百家之首。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必先了解儒家文化;欲了解儒家文化,必先了解孔子;欲了解孔子,则必须从读《论语》开始。杨伯峻先生译注的《论语译注》,是在参考了古今考据注释《论语》的诸多著作之后,给《论语》中的每一条都加了相当恰当的现代译文,对我们这样的读者理解孔子的思想有极大的帮助,对于一些条目,还在注释里详尽的说明了该条目发生的背景。

孔子注重”克己复礼”的,何为”礼”?《论语》里有这样的话:”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篇》)--意思是”礼啊礼啊,只是指玉帛的礼物吗?乐啊乐啊,只是指钟鼓等乐器吗?”看得出相对于表面的现象,孔子对于”礼”的本质是更重视的。这种”礼”的本质就是”仁”,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八佾篇》)--”人如果不能做到仁,那么懂得礼仪的制度又能怎么样?”;”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篇》)--”能够以礼让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不能以礼让的精神治国,那礼仪的形式又有什么意义呢?”孔子认为”礼”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没有”仁”、”礼让”的本质为内容,那么具体礼仪的形式是没有作用的。

由此可知,孔子是一个重视内容实质的人。《论语》里的一些记载可以让我们看到孔子的态度:”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篇》);”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时候的人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害怕自己做不到;”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篇》)--司马牛问仁德,孔子说:”仁人的言语迟钝。”“做起来不容易,(当初)说话(许诺)的时候能不(因为谨慎而)迟钝吗?”;”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君子以言过其行为耻。从这些话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相当实际的人,他认为应该言行一致,不能以胡乱的夸张来抬高自己、以不存在的事迹夸耀自己,相对于多说少做,他更支持少说多做。

总之,不断阅读《论语》,则对孔子的认识越充分。孔子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会发怒、会骂人、立体丰满的,充满了人性光辉和人生情趣的”普通人”,这在《论语》中的字里行间中缓缓的透纸而出。

论语译注的读书笔记

我在《论语译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译注》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

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

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乡党》译注评析 篇3

第十篇乡党

【本篇引语】

本篇共27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例如孔子在面见国君时、面见大夫时的态度;他出入于公门和出使别国时的表现,都显示出正直、仁德的品格。本篇中还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原文】

101孔子于乡党,恂恂(1)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2)言,唯谨尔。

【注释】

(1)恂恂:音xù,温和恭顺。

(2)便便:辩,善于辞令。

【译文】

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原文】

10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1)如也;与上大夫言,(2)如也。君在,qe(3)如也,与与(4)如也。

【注释】

(1)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不卑不亢,温和快乐的样子。

(2):音yín,正直,和颜悦色而又能直言诤辩。

(3)qe:音cú 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4)与与:小心谨慎、威仪适中的样子。

【译文】

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原文】

103君召使摈(1),色勃如也(2);足j(3)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b(4)如也。趋进,翼如也(5)。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释】

(1)摈:音bìn,动词,负责招待国君的官员。

(2)色勃如也:脸色立即庄重起来。

(3)足j:j,音jué,脚步快的样子。

(4)b:音chān,整齐之貌。

(5)翼如也:如鸟儿展翅一样。

【译文】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脸色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宾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原文】

104入公门,鞠躬如(1)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2)。过位,色勃如也,足j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3)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4),逞(5)颜色,怡怡如也。没阶(6),趋进,翼如也。复其位,qe如也。

【注释】

(1)鞠躬如:谨慎而恭敬的样子。

(2)履阈:阈,音yù,门槛,脚踩门坎。

(3)摄齐:齐,音zī,衣服的下摆。摄,提起。提起衣服的下摆。

(4)降一等:从台阶上走下一级。

(5)逞:舒展开,松口气。

(6)没阶:走完了台阶。

【译文】

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原文】

105执圭(1),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2),足(3),如有循(4)。享礼(5),有容色。私觌(6),愉愉如也。

【注释】

(1)圭: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器,举行典礼时,不同身份的人拿着不同的圭。出使邻国,大夫拿着圭作为代表君主的凭信。

(2)战色:战战兢兢的样子。

(3):小步走路的样子。

(4)如有循:循,沿着。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一样。

(5)享礼:享,献上。指向对方贡献礼物的仪式。使者受到接见后,接着举行献礼仪式。

(6)觌:音dí,会见。

【译文】

(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拿着圭,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更轻松愉快了。

【评析】

以上这五章,集中记载了孔子在朝、在乡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态、言行都不同。他在家乡时,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和善的老实人;他在朝廷上,则态度恭敬而有威仪,不卑不亢,敢于讲话,他在国君面前,温和恭顺,局促不安,庄重严肃又诚惶诚恐。所有这些,为人们深入研究孔子,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原文】

106君子不以绀j饰(1),红紫不以为亵服(2)。当暑,(3),必表而出之(4)。缁衣(5),羔裘(6);素衣,(7)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8)。必有寝衣(9),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10)。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11),必杀之(12)。羔裘玄冠(13)不以吊(14)。吉月(15),必服而朝。

【注释】

(1)不以绀j饰:绀,音gàn,深青透红,斋戒时服装的颜色。j,音zōu,黑中透红,丧服的颜色。这里是说,不以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颜色布给平常穿的衣服镶上边作饰物。

(2)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平时在家里穿的衣服。古人认为,红紫不是正色,便服不宜用红紫色。

(3):,音zhěn,单衣。,音chī,细葛布。,音xì,粗葛布。这里是说,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

(4)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单衣穿在外面,里面还要衬有内衣。

(5)缁衣:黑色的衣服。

(6)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7):音ní,小鹿,白色。

(8)短右袂:袂,音mè,袖子。右袖短一点,是为了便于做事。

(9)寝衣:睡衣。

(10)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厚毛的狐貉皮。居,坐。

(11)帷裳: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用整幅布制作,不加以裁剪。折叠缝上。

(12)必杀之: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杀,裁。

(13)羔裘玄冠:黑色皮礼貌。

(14)不以吊:不用于丧事。

(15)吉月:每月初一。一说正月初一。

【译文】

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原文】

107齐(1),必有明衣(2),布。齐必变食(3),居必迁坐(4)。

【注释】

(1)齐:同斋。

(2)明衣:斋前沐浴后穿的浴衣。

(3)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指不饮酒,不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东西。

(4)居必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译文】

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房)。

【原文】

108食不厌精,脍(1)不厌细。食(2)而g(3),鱼馁(4)而肉败(5),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6),不食。不时(7),不食,割不正(8),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9)。唯酒无量,不及乱(10)。沽酒市脯(11),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

(1)脍:音kuài,切细的鱼、肉。

(2):音yì,陈旧。食物放置时间长了。

(3)g:音ài,变味了。

(4)馁:音něi,鱼腐烂,这里指鱼不新鲜。

(5)败:肉腐烂,这里指肉不新鲜。

(6)饪:烹调制作饭菜。

(7)不时:应时,时鲜。

(8)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

(9)气:同“饩”,音xì,即粮食。

(10)不及乱:乱,指酒醉。不到酒醉时。

(11)脯:音fǔ,熟肉干「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原文】

109祭于公,不宿肉(1),祭肉(2)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释】

(1)不宿肉:不使肉过夜。古代大夫参加国君祭祀以后,可以得到国君赐的祭肉。但祭祀活动一般要持续二三天,所以这些肉就已经不新鲜,不能再过夜了。超过三天,就不能再过夜了。

(2)祭肉:这是祭祀用的肉。

【译文】

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评析】

以上4章里,记述了孔子的衣着和饮食习惯。孔子对“礼”的遵循,不仅表现在与国君和大夫们见面时的言谈举止和仪式,而且表现在衣着方面。他对祭祀时、服丧时和平时所穿的衣服都有不同的要求,如单衣、罩衣、麻衣、皮袍、睡衣、浴衣、礼服、便服等,都有不同的规定。在吃的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且对于食物,有八种他不吃。吃了,就有害于健康。

【原文】

1010 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原文】

1011虽疏食菜羹(1),瓜祭(2),必齐(3)如也。

【注释】

(1)菜羹:用菜做成的汤。

(2)瓜祭:古人在吃饭前,把席上各种食品分出少许,放在食具之间祭祖。

(3)齐:同斋。

【译文】

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原文】

1012 席(1)不正,不坐。

【注释】

(1)席:古代没有椅子和桌子,都坐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

【译文】

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原文】

1013乡人饮酒(1),杖者(2)出,斯出矣。

【注释】

(1)乡人饮酒:指当时的乡饮酒礼。

(2)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

【译文】

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原文】

1014 乡人傩(1),朝服而立于阼阶(2)。

【注释】

(1)傩:音nuó。古代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

(2)阼阶:阼,音zuò,东面的台阶。主人立在大堂东面的台阶,在这里欢迎客人。

【译文】

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原文】

1015问(1)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2)。

【注释】

(1)问:问候。古代人在问候时往往要致送礼物。

(2)再拜而送之:在送别客人时,两次拜别。

【译文】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评析】

以上6章中,记载了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他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礼的规定。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一投足、一举手都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

【原文】

1016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译文】

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原文】

10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

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评析】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原文】

1018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1),必熟而荐(2)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注释】

(1)腥:牛肉。

(2)荐:供奉。

【译文】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先尝一尝。

【评析】

古时候君主吃饭前,要有人先尝一尝,君主才吃。孔子对国君十分尊重。他在与国君吃饭时,都主动尝一下,表明他对礼的遵从。

【原文】

1019疾,君视之,东首(1),加朝服,拖绅(2)。

【注释】

(1)东首:头朝东。

(2)绅: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译文】

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

【评析】

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国君来探视他,他无法起身穿朝服,这似乎对国君不尊重,有违于礼,于是他就把朝服盖在身上。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不会失礼于国君。

【原文】

1020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译文】

国君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原文】

1021入太庙,每事问(1)。

【注释】

(1)此章重出。译文参见《八佾》篇第三之第15章。

【原文】

1022朋友(1)死,无所归,曰:“于我殡(2)。”

【注释】

(1)朋友:指与孔子志同道合的人。

(2)殡: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这里是泛指丧葬事务。

【译文】

(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亲属负责敛埋,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吧。”

【原文】

1023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译文】

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

【评析】

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祭肉关系到“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

【原文】

1024寝不尸,居不客。

【译文】

(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

【原文】

1025见齐衰(1)者,虽狎(2),必变。见冕者与瞽者(3),虽亵(4),必以貌。凶服(5)者式(6)之。式负版者(7)。有盛馔(8),必变色而作(9)。迅雷风烈必变。

【注释】

(1)齐衰:zī cuī,指丧服。

(2)狎:音xiá,亲近的意思。

(3)瞽者:盲人,指乐师。

(4)亵:音xiè,常见、熟悉。

(5)凶服:丧服。

(6)式:同轼,古代车辆前部的横木。这里作动词用。遇见地位高的人或其他人时,驭手身子向前微俯,伏在横木上,以示尊敬或者同情。这在当时是一种礼节。

(7)负版者:背负国家图籍的人。当时无纸,用木版来书写,故称“版”。

(8)馔:音zhuàn,饮食。盛馔,盛大的宴席。

(9)作:站起来。

【译文】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也一定要把态度变得严肃起来。看见当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一起的,也一定要有礼貌。在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便俯伏在车前横木上(以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这样做(以示敬意)。(作客时,)如果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致谢。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变神色(以示对上天的敬畏)。

【原文】

1026升车,必正立,执绥(1)。车中,不内顾(2),不疾言(3),不亲指(4)。

【注释】

(1)绥: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

(2)内顾:回头看。

(3)疾言:大声说话。

(4)不亲指:不用自己的手指划。

【译文】

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自己的手指指点点。

【评析】

以上这几章,讲的都是孔子如何遵从周礼的。在许多举动上,他都能按礼行事,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什么语言,他都一丝不苟,准确而妥贴。所以,孔子的学生们在谈起这些时,津津乐道,极其佩服。

【原文】

1027色斯举矣(1),翔而后集(2)。曰:“山梁雌雉(3),时哉时哉!(4)”子路共(5)之,三嗅而作(6)。

【注释】

(1)色斯举矣:色,脸色。举,鸟飞起来。

(2)翔而后集:飞翔一阵,然后落到树上。鸟群停在树上叫“集”。

(3)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鸡。

(4)时哉时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这是说野鸡时运好,能自由飞翔,自由落下。

(5)共:同“拱”。

(6)三嗅而作:嗅应为笞种误。螅音jù,鸟张开两翅。一本作“戛”字,鸟的长叫声。

【译文】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几声飞走了。

【评析】

《论语译注》读后感 篇4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忠,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 这正验证了孔子的一句话,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谨而信 论语读后感

洁而经典的语句是中国古诗文的特点,正因如此,意义至大。“三人行,出则弟,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社会会更加和谐。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令我受益匪浅。今后,不远游;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 可是,就如孔子说的,而亲仁。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而亲仁,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泛爱众,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没有德与孝不行,好知不好学,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读《论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就再去学习知识、是否被偷走。”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山之所以高;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谨而信

,使父母担心,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观其志,不会整天杞人忧天地担心钱是否被用光,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就像读《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信,快乐的事有很多,我不怨恨、恼怒、严谨、实事求是,更注重物质化的世界,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但在社会上做事,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小人常戚戚,因为他们很快活,从此,那名学生开始被同学们排斥,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 这些便是给我感受最深的语句、治国、为政,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是有必要一读的:“父在、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却忽略了我国的传统观念,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泛爱众。像“父母在,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则弟;海之所以阔,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那个学生学习很好,很受同学与老师们的欢迎,但是却有同学发现那个学生偷同学们的笔和钱,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传不习乎?” 现在的大人们,最终不得不转学,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道不同,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不正是一种谦虚。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弟子入则孝,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要观察他的志向,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却恰似给我们亮了一盏明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的课外英语辅导班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有关她的学生的故事。”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贫穷的人羡慕富豪,因为他有让他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而富豪却羡慕那些平凡的人。君子坦荡荡。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绘画巧匠、书法好手,是因

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子曰:“弟子入则孝: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中国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瞩目。我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中,《论语》便是其中精品之一、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曾子曰。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高山,是那样地雄伟,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 曾子提出的自省方法,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儒家思想DD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德,人之本也。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敏而好学。道德永远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齐家的孔门秘传,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我要细读论语,细读这中华悠悠千年智慧,读懂这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品尝这暖暖的心灵鸡汤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 篇5

有时候,我们会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是对自己的三观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孔子提出了他的想法,供我们参考:

1、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去学习它、实践它,捍卫它。在深入研究和对比之前,不要别人说哪个好,就信哪个,要自己去选择和验证。

2、居住在太平之地。可以放眼全球,不必拘泥于一个地方。

3、在清明之国,不努力以致贫贱,是个人的耻辱;在黑暗之国,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也是耻辱。

论语译注读后感心得 篇6

这“神于天,圣于地”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人的意义跟天和地是一样的,天地人并称为“三才”。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天地给予我们的力量。

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他的学生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

孔子的回答说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

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这个学生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先去什么?

孔夫子说:“去兵。”咱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

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

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这个故事在《论语》里叫做“子贡问政”。

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这种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让每个人心里都开出了一片乐土。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

子贡问了孔子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 ”

孔子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什么叫“恕”呢?孔子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但是,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所以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大家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是“仁”字。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去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

樊迟又问什么叫智?老师说:“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这么简单。

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有一则托尔斯泰写的小寓言,说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 就这三个问题,举朝大臣,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

他很苦闷。后来有一天,出去微服私访,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投宿到一个陌生的老汉家。

半夜里,他被一阵喧闹声惊醒,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汉家。

那个人说,后面有人追我。老汉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来了。

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看见追兵来了。追兵问老汉,有没有看到一个人跑过来?老头说,不知道,我家里没有别人。

后来追兵走了,那个被追捕的人说了一些感激的话也走了。老汉关上门继续睡觉。

第二天国王问老汉说,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

老汉淡淡地跟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一下都解决了。

实际上,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总结出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

论语译注读后感1500字 篇7

论语译注读后感1500字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当时没对答上来。孔子听说后对子路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思是,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啊,发愤用功,连吃饭都会忘记,学得高兴了,一切忧愁都忘到脑后,不知不觉,就上了年纪了,如此而已。

孔子作为一代圣人终其一生都奋发好学,他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圣人回首一生对自己的评价。孔子在离开鲁国后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他这一生有诸般挫折却毫不气馁,仍然刻苦好学、积极进取。“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老夫子如此勤奋,后人自是不敢懈怠的。“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这是那头悬梁的孙敬。“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这个是锥刺股的苏秦。此二人一人为汉朝大儒,一人游说六国合纵抗秦,身任六国宰相,皆为名留青史的人物。抛却二人本身才思不说,勤奋好学确是其身后功名的重要推动。

中学时期听说过一个曾国藩与贼人的故事,至今铭记在心。据说曾先生小时候天分不高,想要背下一篇文章需要重复不知多少遍。一天晚上曾先生在家读书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贼人,那贼人想等曾先生睡着之后从屋里捞点好处,便藏在了屋檐下面,谁知左等右等曾先生还是反复背诵那篇文章。贼人便大怒,跳着脚蹦出来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说着把那篇文章背诵一遍后扬长而去。那时候是把这个故事当笑话来听的,后来才明白,贼人即使有这样的天资也只能成为贼人,而曾先生确是连毛泽东都佩服的人物。曾先生论天赋不如贼人,但要比勤奋和坚持贼人自是比不上曾先生的。他曾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这些都是曾先生对后辈们的谆谆教导了。

我想我是要学孔老夫子,学孙敬苏秦,学曾国藩先生那样勤奋好学无止息的。如方仲永和贼人那样的天赋我不曾有,更要学吕子明让人赞叹“非复吴下阿蒙”的。即使不能得愿,也应是“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然而,孔老夫子给人的指示不止勤奋,更兼有学习的方法。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这是强调兴趣的重要行了。后来肖复兴又说:“学习不是苦差事,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你就会发现学习,是一块馍,你能嚼出它的香味来。”在学习态度方面,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在学习方法方面孔子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德行好或有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在我看来,孔老夫子必然不会为时间流逝而感慨伤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就像奔腾翻滚的河流,不舍昼夜的向前奔流,不知疲倦。人生会有很多挫折,你必须为你所做的每个决定的结果负责,如果做错了也不必悲伤,只当做日后行为的参考。人生苦短,也许日子就在你春悲秋之时过去了。过去的怎么也挽不回,将来的还不确定,我们可以做的惟有把握当下了。在该有的迷茫都过去之后,是不是该好好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呢?

《论语》读书报告 篇8

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知识载体,穿越了重重时代,以他日渐成熟完善的姿态展现在一代又一代的世人面前。一个人自出生以来,到他离开这个世界,或许都无法脱离与书的联系。因为书不仅给了我们生活在世界上的基本知识,更用它本身所承载的智慧影响着我们的立身行事,让我们学会怎么成为一个人。

随着历史的流动,越来越多的书像沙子一样沉淀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有更多的书凭着顽强的生命力依然随着史流奔涌激荡,穿越一个又一个时代,滋养着一代代人类的精神文明。因此,这些书是人类文明的珍贵财富,是我们引领高尚生活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建筑自身精神文明的良好基石。读之,终生受益;忽之,老来遗憾。

论及中国之经典,自然要数儒家宝典《论语》了。《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我小时候就已经初涉了《论语》里一些经典语句,像“知之而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等,可见其对道德启蒙的重要性。整本书因为使用文言撰述,因此略显简短,然而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不仅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盖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使得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都渗透着浓浓的儒家风度。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其内容涵盖了如何做人,君子人格的塑造,学习教育,务政治国与安邦等等方面,可谓塑人之宝典。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讲到做人,孔子要求是正直磊落,重视“仁德”和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讲到君子人格的塑造,孔子说“君子不器”和君子不党,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要重视自我修养,要重义避利;关于学习,孔子对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和目的都有独到深刻的睿见,如: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应学“文,行,忠,信”,“学以致用”等等,可谓新颖而又极具意义。关于教育,孔子更是擅长,他本身就有坐下三千弟子,个个有所长,《论语》因此大量记载了他在教育方面的言论。主要有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的基本方法,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后世影响极大。而在治国务正方面,孔子也讲到关于务政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主张言行一致,举止端庄,眼光远大,依次而进,“人伦纲常”。总而言之,《论语》涉及到人的自身方方面面,给后世人带来了巨大的启迪意义,至今长久不衰。

说到《菜根谭》,我开始并不熟悉,最近才开始读。读后才如获至宝。它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其书名《菜根谭》,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也,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实在是人生不可缺失的格言宝典。

我比较喜欢看林语堂的书,他的《生活的艺术》我自然也不会错过。林先生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所以,《生活的艺术》就是这么一种味道:旷怀达观,陶情遣兴,浪漫高雅。。《生活的艺术》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向东方人和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阅读其文,真乃美的享受。

《人性的弱点》,“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只要不断研读本书,相信我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无穷潜力,创造辉煌的人生。

《培根论人生》,是一部与《论语》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充满哲学的思辨,是作者人生智慧和经验的结晶。语言优美凝练,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自然不可不读。

当我看到书的题目《爱的艺术》时,我不禁疑惑:爱也有艺术可言?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那我不禁要失望了。可惜,读了,才知道,它是要说服我们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尽自己最大的能动性去发展自己的整个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倾向,那么所有爱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如果没有爱自己邻人的能力,如果没有的真正谦恭、真正的勇敢、真正的信心和真正的自制的话,那么人们在个人的爱中也就永远得不到成功。思之,似乎哲理十足。

我读《掌握人生的三把金钥匙》时,觉得犹在轻松的环境中沐浴着春风,很舒服,很干净。它借鉴中外名人早期成长和家庭教育的经验,广泛吸收众多名人家书和教子思想的精华基础上,通过大量通俗生动的事例和简明实用的理论,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了理想、信念和爱的人生智慧。因此,它可以说是教育孩子的家长们的得力助手。

《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进行的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爱情教育。这种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无疑是一大进步,但这种分期以及把德、智、体教育的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当然,书中的诸多教育思想不失为人们的醍醐。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花开的时候》是一群大学生对自己正在经历的大学生活的讲述。年少时盼着长大,对的未来的日子充满向往,等到年纪渐长,有了阅历,人又开始怀旧,喜欢上了回忆。向往和回忆都是人之常情,如同两岸朦胧飘渺的风光,需要一座坚实的桥梁来连接它们,那就是“现在”。和“过去”、“未来”相比,“现在”自有 一种“正在进行时”的个性,它最能把握,可塑性最强。过去时已经死去,但却是最美丽最温馨的。而将来时,充满期盼与向往,却像幻影一样可望不可触摸。我现在的生活是大学的进行时,这是最可庆幸的,因为我还可以把握,创造无悔,沉淀美好。

读书笔记之《孟子译注》 篇9

书名:孟子译注(简体字本)

译注者:杨伯峻

责任编辑:聂丽娟

出版发行: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版次):2008年12月北京第一版

初识“孟子”是在中学的课本中,知道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各代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到烂熟于心。确并未揣测他更深的意义。

再次走进“孟子”,又有了一种不同的感受。感到孟子有一种雄辩的气势,他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感受到他性善论、仁政、王道等重要思想。

其中民本也是其中之精华所在。“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摘自《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上p11》)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自《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下p258》)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是民心的向背,民心所向是一统天下的决定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摘自《孟子译注.离娄章句上p129》)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重要,所以他还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摘自《孟子译注.公孙丑章句下p64》)民本这一理念,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有联系、共同点的。“保民”“富民”“教民”,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的需求,促进全面发展。但是也有所不同,“以人为本”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比起民本的范围就扩大了,社会进步的体现,眼界也就放得更大了。“以人为本”就像是孟子思想的发展进步的成果,历史文化的借鉴与继承。

细细品味《孟子译注》,同时读到杨伯峻老师的注释,更加通俗地明白儒家思想,中华千年的文化精髓,倘佯在浓浓的“之乎者也”中,更觉一种享受。

《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33》: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34》译文:孟子说:“无一不是命运,但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有倾倒危险的墙壁之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受是不是正命。”

纷繁复杂,美丽奢华的大千世界,每个人的遭遇和经历相差甚远,怎样的生活,是苦是累,是快乐是难过,在孟子看来,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命运安排。但是他说,如果我们遵循命运发展的规律,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屈服,不懈努力,奋斗不止,无论结果怎么样,都符合“正命”。在主观努力中,顺其自然。相反的,如果有人明知危险,却偏要留恋于此,违背了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最终压于围墙,落得“非正命”。在我看来他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尽管人无法与命运抗衡,但是人们在命运面前也不是消极的,如果我们采取积极的心态,在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的最终结果,能够知道危墙即将倒塌的情况下,就会努力躲避开行将倒塌的危墙避免无谓的伤亡。同样的道理,不违法乱纪,不做坑蒙拐骗偷的坏事,坚持仁爱善良本性,认真的去对待生活,这就是孟子所谓的“知命。”

人身难免诸多的缺憾,人生难免诸多的坎坷。如果我们一味消极的听命于,等待于命运的安排,生命便会在命运的锁链下枯萎窒息,失去应有的光彩。让我们主动的去拥抱生活,热爱生活,这就是先哲遗训的丰富内涵了。

在孟子的言语中,似乎张口便是哲理,都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可以总结的真谛。

《孟子译注·尽心上p24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43》译文: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小了;所以对于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了;对于曾在圣人之门学习过的人,别的议论也就难以吸引他了。

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

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而“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译:“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的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都有光辉,一点儿缝隙都一定照到。流水这个东西不把洼地流满,不再向前流;君子的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达。”

这里,杨伯峻老师的翻译已经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怎样理解原文。想要自己能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们要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不能够盲目的寻找。有了目标、方法,我们就要有坚定的信念,朝着已定的方向,前进、前进!

并且,在此书中,我还可以扩展知识面,了解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谓受益匪浅。

上一篇:营销类辞职报告下一篇:英语爱护环境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