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政策明白纸(精选10篇)
教育扶贫政策明白纸 篇1
教育扶贫政策明白纸
一、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一)资助项目:减免保教费
(二)资助对象:在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优先资助持有效证件的建档立卡家庭子女、孤儿、低保家庭子女、贫困残疾儿童。
二、义务教育资助政策
(一)资助项目: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寄宿生生活补助。
(二)资助对象:
1、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的资助范围是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2、寄宿生生活补助的资助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优先资助持有效证件的建档立卡家庭、孤儿、低保家庭、残疾家庭的贫困住宿学生及因灾因病等重大变故致贫的贫困住宿学生。
(三)资助标准:寄宿生生活补助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中学每生每年1250元。
三、高中教育资助政策
(一)资助项目: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减免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
(二)资助对象:
1、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单亲贫困家庭学生、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农村绝对贫困或低收入家庭学生、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和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2、免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的资助对象为在河北省普通高中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注册学籍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和经济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每年秋季学期凭相关证件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经扶贫、民政和残联等部门审核确认后办理免缴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手续。
(三)资助标准:国家助学金按家庭贫困程度分三个档次,每生每年一档1500元,二档2000元,三档2500元。
四、中职教育资助政策
(一)资助项目:免学费,助学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减免住宿费、教科书费
(二)资助对象:
1、免学费政策的减免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学生。
2、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免住宿费、教科书费的资助对象为在河北省内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注册学籍的河北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每年秋季学期凭相关证件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经扶贫等部门审核确认后办理免缴住宿费、教科书费手续。
(三)资助标准:中职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
五、高等教育资助政策
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补偿代偿以及校内各种奖、助、补等全方位的资助制度。
1、拿到大学录取通知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可以申请新生入学资助,解决路费和入校后的短期生活费问题。资助标准为省内院校一次性补助500元,省外院校一次性补助1000元。
2、可以向当地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大学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大学生每生每年可以贷款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可以贷款12000元。贷款还款期限延长至最长20年,学生读书期间由国家支付利息,学生毕业后自己承担银行利息。
3、入学后学校资助部门将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并依此确定资助措施。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解决生活费问题,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解决临时性困难,可以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如果你想提高综合能力,并赚取生活补助,还可以申请勤工助学。
4、自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对考入河北省公办高校、在河北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学费、住宿费和教科书费,并可申请国家助学金。
教育扶贫政策明白纸 篇2
1 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契机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到村到户”与“五个精准”,分别指基础、产业、教育与金融扶贫到村到户,并从扶贫的对象、内容、目标、措施、考评等环节实施精准扶贫到位。精准扶贫政策中教育扶贫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能培训方面,提出了针对初、高中毕业生“两后生”的相关农业技术、职业技能与其他技术的培训;二是中等职业教育方面,针对中专、中等职业教育加大资金扶持,实现学费免除与助学金全额补助政策;三是基础教育方面,实现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中西部农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面临良机,主要得力于相关资金、技能等扶持政策的倾斜。目前,我国中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相关问题尤为突出,实现农村经济起飞的坚实基础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而农村教育问题的重点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因此,在精准教育扶贫政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迎来契机。
2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
2.1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由西向东”迁移,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多指60后、70后、80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东部城市就业,而由于经济条件、户籍制度、家庭结构等原因,无法选择“举家迁移”的农民工,只能让孩子选择留守农村,由老人、亲戚托管教育的一个特殊的儿童弱势群体;同时,由于代际差异理论可知,老人在管理、抚养、教育孩子时会存在较多的问题;由此,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相关问题也随即产生。
2.2 农村留守儿教育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与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总体数量约为2290万;2013年,总数迅猛上升,高达6000万,13年间增长了3710万人,年均增长约为285.38万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2.5%;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留守儿童的总量达到6102.55万,约占全国儿童数量的五分之一,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37.7%。也即是,受到较差农村教育的儿童比重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而多于三分之一的农村儿童处于代际抚养、教育环境下,产生的“隔代教育”问题尤为严重,如普遍面临着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片面发展,情感慰藉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安全保障缺乏、心理健康缺护等问题。
2.3 农村留守儿教育特征
农村留守儿教育特征主要可以从年龄、性别、家庭、地区等角度来进行剖析;一是农村留守儿教育的年龄特征:以“00后”为主;数据显示,0~17周岁约占95%;二是农村留守儿教育的性别特征以男性为主;数据显示,在2015年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女性别比为114:75,其中,男孩数量较多,约占53.71%,女孩占46.29%;三是农村留守儿教育的家庭特征以父母外出、父亲独自外出为主,合计占32.8%;四是农村留守儿教育的区域特征以中部地区为主,且集中分布;中部农村留守儿童占比最大,高达到49.7%。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四川、广东等6省的留守儿童占总体的52%,是主要集中分布的省份。
3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3.1 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缺乏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绩,实现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但我国中西部农村教育大多数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社会、家庭多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不注重其他方面,如舞蹈、艺术等的学习,问题较为严重。一是农村“三方”过分看重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有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仍然有近三分之一的中西部农村学校仅仅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三门主课,其他课程并未开设,也缺乏相应的教学设施与施教教师;而90%农村家庭、社会仅仅以农村留守儿童的成绩,评价其人品、素质;往往表现为“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受到了全村人的喜爱;而成绩较差者是经常被看不起的对象,成为谈资,严重打击这部留守儿童的积极性。”二是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差,且留守儿童其他方面的天赋被埋没。比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成绩差,但是唱歌、跳舞等具有天资,由于家庭经济、学校条件等无法进行因材施教,培养成才。多数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学条件差,教室、课桌、课外书籍缺乏,多媒体设备更是稀缺,信息不畅通;三是课余学习时间较少,且获取家长的指导较少。
3.2 代际抚养为主,家庭教育缺位
多数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相关的监护人自身素质普遍偏低,与流动性强等共同导致家庭教育缺失。一是代际抚养教育问题。目前,已经入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多是在“二胎”政策放开以前,多为独生子女,受到多数老人的溺爱,因此,会导致留守儿童被过度溺爱,产生一系列厌学、逃学、对学习敷衍了事等问题。二是家庭教育缺位问题。家庭教育缺位是指本应该由外出农民工自己照顾孩子,避免隔代抚养产生的系列问题,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差,无法完成举家链式迁移,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普遍缺位。因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大部分留守儿童必须承担部分家庭劳动,包括农事生产、牲口养殖、日常生活琐事等,无法专心学习;同时由于“隔代教育”,农村老人们普遍文化素质较低、且常年忙于农事生产,无法给留守儿童教育提供应有的课余帮助。三是学校与家庭无法形成互补性教育问题。多数农村学校与监护人缺乏有效沟通,导致教育目标、整体性不一致,无法相辅相成。
3.3 学习两极分化,情感慰藉缺失
总体来讲,我国农村中西部留守儿童面临又一个重要问题是:学习成绩已经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但与城市同龄儿童相比,普遍较差;同时,留守儿童的情感慰藉普遍缺失。一是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主要表现为较少留守儿童学习天赋异禀,成绩从小非常好,可以一直延续到大学毕业,但这部分孩子多数都生活、学习压力大、早熟;而另外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性外出,家庭教育与父母关爱缺爱,而监护老人普遍对留守儿童溺爱,又加上农事活动任务重,多数学生从小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成绩差;在这种状况下,又存在“累积因果循环”想象,得不到监护人的正确指导与周围社会人的认可,破罐子破摔,成绩越差,约不愿意学习,故辍学率高;总体上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状态。二是情感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留守儿童的孤独情感、焦虑、早恋以及与父母缺少基本的沟通,常年缺少父爱母爱等;同时,边缘化与被边缘化也会导致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情感问题凸显。
3.4 道德品质较差,心理问题缺护
一是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普遍较差。有调查数据显示,56.5%的留守儿童的品行较差,远高于同区域的非留守儿童,更无法与城市同龄儿童的综合素质、道德素质相比;可能的原因还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周围成长环境两个方面的综合影响;而有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受生活的社区小环境,监护人、同龄儿童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且存在“羊群效应”与“学习效应”。二是留守儿童普遍性格内向,感情无助于孤独。主要表为,留守儿童与监护老人、与父母双亲、亲戚朋友、同龄人之间等严重缺乏生活、情感方面的正常沟通;加之往往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时,无法及时发现,无法正确引导,导致心理阴影面积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问题愈来愈严重。三是心理问题缺护导致心理偏差。有调查数据显示,约7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约10%的的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
4 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分析
4.1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升留守儿童综合素质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升留守儿童综合素质。一是通过专项教育资金项目,加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扶持力度。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加大对农村教育扶贫资金项目,鼓励私人、企业、社会等多方通过入股、众筹、捐赠等形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办学、基建、生活条件改善等。二是鼓励学校重点开展留守儿童全面的素质教育,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改善教师办公设施条件、优待农村留守儿童教师专项薪资待遇如专项资金用于招本引硕等方式,吸引拥有农村户籍的大批本科师范生、研究生返乡参与家乡教育建设,按照城市教育模式,结合当地教育历史实际,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三是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建设新学校、开展信息化与多媒体教学、完善学校网络等多方面设施建设。
4.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民工的返乡进程
一是鼓励农学专业大学生返乡充实职业农民队伍。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可以通过制定针对大学生的专项扶持资金、创业培训优先参加、信用贷款优先安排、土地流转优先满足等政策,以充实职业农民队伍,提升整体文化水平。二是形成常态化的新型农民职业化教育。通过短期培训,学历教育、职业门槛等多种方式,推进农民职业化教育并形成常态,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推进农民工的返乡进程,逐步解决因不能举家迁移导致隔代教育问题。三是建设公共性农村技术培训中心,强化实践技能培训。鼓励政府选派精准扶贫技术队伍,在每个村,按照实际情况,配置1~2名农业技术人员留住,并实现其待遇与乡镇公务员对等,同时实行绩效考核体系,量化农技人员的薪资结构,以此为基础建设村级技术培训中心。
4.3 强化父母监护责任,构建社会大众关爱网络
一是强化父母监护责任。通过精准扶贫专项补贴,尽量确保父母双方共同留守(可放宽条件至少父母一方留守,监护家庭教育),强化其监护责任,逐步缓解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归宿问题。二是积极构建社会大众相互关爱网络。村集体、监护人、学校、其他人士与政府共同搭建专项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成才的社会性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大众集资,民主管理等实现平台建设。该平台定期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地方特色等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一系列对关爱教育以及相关活动。开通常年性、全天候的“亲情热线”电话,开展“面对面自由式座谈”等活动,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及时与监护人、教师、社会亲戚以及其他人进行无障碍沟通,实现留守儿童心情舒畅、零心理阴影面积的目标。三是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扶贫制度。建立帮扶机制,成立专门帮护小组,由财政补贴帮扶资金,同时,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4.4 重点开展心理课程,共同关爱儿童心理健康
一是鼓励农村学校普及简单的心理课程。各地方政府部门、相关教育部门,组织专业人才,加强适合当地民俗文化的心理教材编写,活动策划;通过选择试点学校开展心理课程等形式,并后期逐步推广。二是全面加强家庭监护人心理培训,主动掌握日常心理知识。通过开展定期心理上门一对一辅导、举办村级心理文化活动等,加强农村家庭心理培训,确保心理知识成为常识。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共同构建社会呵护关爱网络。在社会基层组织中,建立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绩效考核制度,提升基层组织解决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同时,在各镇(乡)以及村集体,建设留守儿童成长、教育专项档案,进行档案管理,全面掌握各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有关情况,针对各类具体问题采取不同有效措施,实现精准对接、精准呵护。
摘要:实现教育培训到村到户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核心环节,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首要目标;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特征、教育现状、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06):78-81.
[2]陶然,周敏慧.父母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基于安徽、江西两省调查实证分析的新发现与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12(08):68-77.
[3]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03):37-49.
[4]赵景欣,刘霞,张文新.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3(07):797-810.
[5]吕利丹.从“留守儿童”到“新生代农民工”--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终止及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14(01):37-50.
[5]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1(09):29-33.
[6]蒋家琼.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目标、主体及类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03):47-50.
[7]姚志,谢云.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6(09):202-204.
政策扶贫?教育扶志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扶助对策;心理辅导;教育管理
一、案例简介
小辉,女,会计专业学生,江苏泗阳人,单亲家庭,家境贫困,性格内向、自卑。因家庭经济和精神压力醉酒入院,并萌生退学打工之念。
2013年9月新生入学季,笔者担任小辉的班主任,按照惯例逐一了解每个申请贫困同学的证明材料并当面谈话。从村委会的贫困证明中了解:她来自于苏北农村的一个单亲家庭,从小父母离异,她和两个姐姐随着父亲与爷爷奶奶生活,不久后父亲精神失常,便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家里缺少青壮年劳力,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种田。面谈那天,一个衣着十分朴素的女孩来到笔者办公室。“初来学校一切还习惯吗?”笔者先引入了话题。“挺好的,我高中就住校,自理能力很强……”她回答道,但言谈中不愿过多透露家庭情况,只提到了两个姐姐很早就辍学打工挣钱,现在都已成家,她是家中唯一的大学生,大一的学费主要是靠助亲戚资助。
她被认定为贫困生后,申请到了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在接下来的班干竞选中,她以高票当选为劳动委员。她的竞选词很朴素,但很有说服力:“我来自于农村的贫困家庭,从小自理能力就很强,热爱劳动,我会带领大家把班级的教室卫生打扫好,大家有事都可以找我来帮忙,我一定尽力……”随后的日子一切都向正面发展,她担任劳动委员,工作认真负责,工作也得到同学的认可。周末她去校外兼职,赚取生活费。一切看似都很顺利,但在大一下学期发生了一件事。一天中午,她突然一口气喝下了半斤白酒,在宿舍昏迷过去,被120送去了医院抢救。笔者及时赶到医院探望并找宿舍同学了解情况,得知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她萌生了退学的念头。同时,她突然得知自己暗恋的男生结婚了。各种事情夹杂在一起,她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姐姐都已成家,父亲患精神病,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低),想一醉解千愁,没想到差点丢了性命。事发后宿舍同学对她很关心,在医院全程陪护。
事后,笔者和小辉的大姐联系上,了解了小辉家中状况,并让大姐劝导她。我又找她谈心开导,并帮她申请了2000元阳光助学资助,以及学校的送温暖等一系列补助,让她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学校会帮她一起解决。她也表示只是一时有些郁闷,以后会乐观向上,完成学业,不会再做傻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辉表现也很积极。在大二的班干改选中,她表示要继续担任班干部为同学们服务。她还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也考到会计从业资格证,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二、案例分析处理
1.原因探析
(1)单亲家庭,缺少关爱,没有能倾诉心事的对象,选择自我承受
从小父母离异,小辉和姐姐跟着患精神疾病的父亲生活,爷爷奶奶只能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但无法替代父母的教育职能。女孩子在青春期、成长期很需要母亲的关怀与呵护,这正是她所缺少的。父亲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与她交流,而姐姐们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又很早成家离开了她,使得本来唯一能够交流的对象也变得遥不可及。因此,当遇到压力,想要缓解时,就找不到亲人诉说,而这样的家事她又不想让外人知晓更多,因此也不便找同学老师倾诉,自然就会想到用酒精来麻痹一时的痛苦。
(2)贫困家庭,生活压力巨大,看不到光明的未来,选择退学打工
小辉家中无青壮年劳动力,爷爷奶奶种田收入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父亲常年卧病在床还需要医疗费用,家中可谓一贫如洗。学费靠亲戚接济,生活费用都是靠平日自己打工赚取和学校的各类补助。边学习边打工,很辛苦,她已过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姐姐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要负担,她也不想增加姐姐的压力;问亲戚借钱又欠人情,她自然不愿。因此,她萌生了退学之念,想早点赚钱独立。
(3)环境因素,形成自卑心理,不敢面对现实,选择逃避退缩
小辉由于家境贫困,相貌普通,对喜欢的男生不敢表白,更不会主动争取,只是默默地关注。当某一天突然发现对方要结婚了,顿时感到失落无比,再联想到家中的困境,更是觉得屋漏偏逢连夜雨。环境因素使小辉产生自卑心理,她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不利、消极的方面,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分析事物的信心。总是与周围的人进行各方面的比较。正是由于这种比较,轻易地让自己发现了别人的优点,从而更容易体会自己的缺点。正因如此,她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希望,更不会主动争取机会。面对经济贫困、生活困难的现实,她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
2.采取措施
(1)构建“朋辈互助”的集体,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体现同学间情谊
作为班主任,笔者定期通过谈心、QQ空间等多方面了解小辉的状况,并且把握好尺度,不能让她觉得自己是个“特殊体”,但同时也要让她体会到被人关心的温暖。班级同学属于同一个社会群体,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在笔者的牵头下,班委干部和舍友组成“朋辈互助小组”,对像小辉这样的同学加以特别关心,形成关系融洽、有信任感的伙伴关系,帮助其处理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小型、深度的分享会使之宣泄负面情感、分担烦恼、消解不良情绪。身处这样的集体会使小辉觉得并不是孤身一人,身边有很多可以交心的朋友与她分享心事,帮她解决困难,当她再遇到坎儿时,就不会再一个人扛着,而是会寻求朋友、同学的帮助。当她被120送医院急救,宿舍全体成员日夜陪伴左右之时,她就已经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这正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她所渴望的关爱。正是这样一个互爱互助的班级氛围,使得这个集体充满暖意,活力四射,被评为了2014年“江苏省活力团支部”、2014年“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2)创设发挥才能的环境,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克服自卑感,逐步树立自信心
小辉在担任班级劳动委员期间,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在同学心目中是热心助人的大姐姐,是踏实能干的好班委。大二进行班委改选,她曾经问我是否要继续担任班干部,我鼓励她参加竞选,果真不负众望,她几乎以全票连任。当公布票数的时候,我看到了她脸上自信的笑容。小辉的歌声也很好听,在舍友的鼓励下,她在班级联欢会上一展歌喉,展示了她多才多艺的一面。学习方面,她一直很努力,打工之余总是抓紧时间学习,大一两个学期综合测评都在班级前十,还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她所在的宿舍同学关系也非常融洽,6个同学中有4个班干部,5个入党积极分子,3名同学获得奖学金,是班级最优秀的一个宿舍。这些在工作、学业、生活等方面的成绩,逐步使小辉建立起了自信心,发觉自己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差,自己虽然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有助人为乐的品质,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同样是一个有人缘,让人喜爱的女孩。
(3)利用多元化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营造良好的帮困助学氛围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从 奖、贷、助、补、减方面构成多元化资助体系。我省大学生资助政策措施可以概括为“以财政资助为保障、助学贷款做辅助、高校与社会资助共同发展”。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外,学校还特别给予小辉阳光助学金,除此之外,小辉还获得了学校冬日送温暖、二级学院党总支送温暖、校友资助等活动的补助。有了这些奖助学金加上自己平时打工所得,目前小辉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已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她对继续完成学业也充满了信心。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圆满实现了对省委省政府“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三、案例思考与建议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其中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学生约占五分之一,而这些贫困学生中又有相当部分是单亲甚至孤儿,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资助,更需要情感关怀。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经济贫困和家庭环境的压力会导致一些大学生在个性特征和心理方面出现负性变化。学校和社会在努力为贫困大学生解困时,往往忽视了贫困生中的“心理贫穷”现象。这种贫困是隐性的,但如果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陷入“心理贫穷”的大学生是难以成才的。
作为从事学生工作的一线辅导员,我们在面对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时,要让贫困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就需要我们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这些同学的特殊情况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活动,做到提前干预,远离心理危机。同时我们也要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他们,使他们以健康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注重班级、宿舍文化建设,让贫困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支持;提高贫困生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团组织,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找到自信,在奉献中升华自我。
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所存在的问题,学校、社会要变单向的经济扶持为经济、心理双向脱贫。学校和社会除了为贫困生提供奖助学金外,更应为他们提供应用知识和发展才能的机会,使贫困大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乐观向上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金来,刘红.高职贫困生心理扶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17-218.
[2] 倪可.高校贫困学生群体教育管理及资助保障体系分析[J].商业文化,2012(5):191.
[3]于秀丽,杨文新.构建高效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新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9):36-38.
教育扶贫政策明白纸 篇4
茶陵县的学生资助工作始于2004年的 “两免一补”,至2008年已经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了“两免”,目前义务教育阶段资助工作的重点就是“一补”暨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实施生活补助。
界定特困的基本条件是:(1)无生活来源的孤儿或弃儿;(2)重病、重灾等意外事故造成的家庭负责较多;(3)父母双残;(4)父母均智障;(5)父母一方亡故,另一方无创收能力;
(6)持有民政特困救助证或低保证并经家访属实的。
界定一般困难的基本条件是:(1)本人残疾;(2)单亲家庭;(3)家庭遭受较大的灾害或变故;(4)因征地、拆迁等造成的家庭贫困;(5)父母有一方无劳动能力;(6)父母均无创收能力,家庭十分困难;
7、其它原因造成十分困难的。
下列情况不予资助:(1)父母均有固定收入,且家庭没有发生重大变故;(2)因建房或购房造成的负债。
资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随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对资助人员及类型进行调整,每年分春秋两季发放资助金。分别是:小学特困1200元,一般困难375元;初中特困1400元,一般困难500元。
资助工作流程:学生或家长填写《助学申请表》,学校组织教师(或以义工形式)家访,村委会或居委会据实出示证明,学校根据困难程度排序,公示拟资助名单及资助类型(七天),在无异议后上报县资助中心,资助中心审核经财政非税局核实拨款到校,学校组织集中发放(家长到校领取),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再次公示发放表(七天),上交电子和纸质文档及活动图片等资料,资助中心上报市、省主管部门备案。
口号:应助尽助,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校长负责、专人实施、专账管理,公开、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欢迎社会各界监督我们的工作举报电话:25245325
茶陵县学生资助中心
教育扶贫补助政策问答 篇5
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前教育可享受什么教育补助?享受该补助办理程序是什么?
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接受学前教育的可享受1000元/人/年教育补助。
办理程序:本市内就学的,幼儿家长携带精准扶贫系统截图、户口本复印件在幼儿园申报,幼儿园统计上报教育学生资助中心,资助中心汇总后上报扶贫办申请资金,资金拨付后,资助中心后通过银行发放到学生个人账户。
在外县市就读的,通过各镇(办、处、区)扶贫部门上报扶贫办统一汇总发放。
政策依据:湖北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教财【2013】9号。
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接受义务教育可享受什么教育补助? 享受该补助办理程序是什么?
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接受小学教育的可享受1000元/人/年教育补助;接受初中、特校教育的可享受1250元/人/年教育补助;同时根据教育部门营养改善计划农村中小学可(含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享受4元/人/天营养补助。
办理程序:本市内就学的,学生携带精准扶贫系统截图、户口本复印件在学校申报,学校统计上报教育学生资助中心,资助中心汇总后上报扶贫办申请资金,资金拨付后,资助中心后通过银行发放到学生个人账户。营养补助直接补学校食堂;在外县市就读的,通过各镇(办、处、区)扶贫部门上报,扶贫办汇总发放。
政策依据:《湖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疾速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鄂财教规„2017‟6号)
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接受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可享 受什么教育补助?享受该补助办理程序是什么?
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最高可享受2500元/人/年助学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教育的,除免学费外发放3000元/人/年“雨露计划”补助资金,发放一、二年级2000元/人/年助学金,安排三年级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
办理程序:本市内就读的,到学校携带精准扶贫系统截图、户口本复印件在幼儿园申报,学校统计上报教育学生资助中心,资助中心汇总后上报扶贫办申请资金,资金拨付资助中心后通过银行发放到学生个人账户。在外县市就读的通过各镇办处区扶贫部门上报(中职“雨露计划”在网上申请),扶贫办统一汇总发放。
政策依据:湖北省财政厅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鄂财教规„2017‟7号),《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鄂财教发„2015‟ 115号)。
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可享受什么教育补助? 享受该补助办理程序是什么? 答: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日制普通大学生最高8000元/人/年、全日制研究生最高12000元/人/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办理程序:每年8-9月学生先在网上申请,后携带申请表、学生身份证、新贷(录取通知书,共同借款人身份证)、贫困证明到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申请办理。
政策依据:《财政部 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的通知》(财教„2007‟135号)
教育扶贫政策明白纸 篇6
教师姓名: 得分:
请老师们认真答题,每空4分,共25空,计100分。
凡建立卡贫困学生,有5个学段的学生进行资助,分别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和(高校)
1、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是:
每生每学年 800 元。领取方式是:家长粮补卡。
2、义务教育资助政策是:
(1)四免: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免教辅费,免作业本费。
(2)寄宿生生活补助,小学每生每学年 1000 元,初中每生每学年 1250 元。(3)非寄宿生助学补助,小学每生每学年 400 元,初中每生每学年 600 元。
3、普通高中资助政策是:(1)免除学杂费。
(2)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学年 3000 元。领取方式是学生资助专用卡。
4、中职学校资助政策是:(1)免学费。(2)国家助学金,一、二年级每生每学年 2000 元。(3)区政府助学金,三年级每生每学年 2000 元。(4)雨露计划,每生每学年 3000 元。
5、高等教育资助政策是:
(1)生源地助学贷款,本专科(高职)最高每生每学年 8000 元,研究生最高每生每学年 12000 元。
(2)新生入学路费资助,考入省内高校一次性安排 500 元路费,考入省外高校一次性安排1000 元路费。
金融扶贫的政策研究 篇7
农村金融扶贫, 就是借助市场的力量, 创造一种新的激励机制和金融机制, 让贫困农户能够依靠自身力量, 有尊严地脱贫致富。这种模式有效地发挥了金融杠杆的作用, 改变传统单一的扶贫模式, 将生活式扶贫转变为生产式扶贫, 将救济式扶贫转变为资本式扶贫, 将对外争取单一式扶贫转变为对外争取和自力更生共建式扶贫。
二、我国选择金融扶贫的原因
(一) 金融扶贫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国仍然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拥有7000多万的贫困人口。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就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采用普惠式的扶贫政策。发达国家的国家财政能力强, 贫困人口少, 采用高福利的普惠式扶贫可以取得良好的减贫效果。而我国贫困人口众多, 国家财政能力有限, 只能利用金融扶贫政策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所以, 现阶段我国实行金融扶贫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实际的。
(二) 产业扶贫导致金融扶贫的产生
我国的贫困人口比较多, 必须依靠产业的发展进行脱贫, 产业的发展必然要依靠政府的指导与金融扶贫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对于偿债能力比较差的贫困户至关重要, 只有有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贫困户才能更好的去发展产业, 尽快的脱离贫困。只有真正的将产业扶贫落到实处, 才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产业扶贫在初期必要要依靠金融扶贫的支持。
三、金融扶贫的制度保障
金融扶贫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国必须建立完整有效的金融扶贫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金融扶贫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
(一) 精准定位扶贫对象是金融扶贫的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金融资本不会自动瞄准和流向贫困地区, 并形成天然的“自阻力”。精准定位扶贫对象, 建立贫困人口的档案, 确保资金的准确流向是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金融扶贫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 与基层的村干部建立的贫困档案息息相关, 能否公正、公平的建立贫困档案, 建立合理的贫困人口划分标准与制度是关键。只有找到贫困人口, 找准贫困人口, 才能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金融扶贫的前提。
(二) 建立贫困人口的信用担保体系是关键
贫困人口之所以无法取得金融贷款, 关键在于没有信用担保。在金融扶贫过程中创新担保方式是关键, 在担保方面积极采用多户联保、“公司+农户”、自然人担保、林权抵押、房地产抵押等担保方式, 创新贷款担保模式。只有引入多种担保方式才能有力的保障金融扶贫的实施与推行。贫困人口贷款的一大阻力就是偿债能力比较差, 贷款风险比较大, 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将款项贷出。只有创新担保方式, 降低贷款风险, 才能有效的实施金融扶贫。
(三) 加强指导监控是保障
将资金贷给贫困人口, 风险是比较高的, 因为贫困人口的盈利能力比较差。金融机构想要规避风险, 必须加强监督与管理。具体的做法主要包括:一是严格贷款准入, 对不符合该行贷款条件的申请不予受理;二是加强贷前调查和贷中审查, 确保贷款安全发放;三是加强贷后管理和服务, 降低贷款资金风险。同时, 金融机构应安排专人与村干部一起指导监督贷款的使用, 确保贷款的安全与收益性, 真正做到以金融扶贫带动脱贫致富之路。
四、金融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过分强调政绩化, 忽视扶贫实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地方的官员往往将本地区盈利能力比较好的贫困户作为脱贫典型进行报导。将扶贫资金用于这些盈利能力比较好的贫困户, 形成自己的脱贫政绩, 忽视了真正的贫困人群。政绩化工程会造成金融扶贫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造成资源的浪费, 不能做到真扶贫, 扶真贫。
(二)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落后
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落后, 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能够实现销售, 从而无法实现自我的脱贫。没有好的开发项目, 金融扶贫的资金都无法运用, 从而无法真正的从“输血”式扶贫走到“造血”式扶贫。真对无法以金融扶贫带动产业扶贫的地区, 不能盲目的推行金融扶贫, 否则只能造成资源浪费, 给金融机构带来大量的不良贷款, 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金融扶贫也要因地制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盲目。
(三) 农村信用环境差
贫困人口的信用档案尚不健全, 记录系统不完善, 部分农户、涉农企业缺乏诚信意识, 依然有故意逃债的倾向。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建立系统的农村信用评级机构, 导致金融机构构对农户和涉农企业的信用信息掌握不充分。从而影响金融扶贫的推进。建立贫困人口的信用评级制度, 是金融扶贫的助力器。
五、建议与措施
(一) 金融扶贫资金来源多样性
金融扶贫资金不应当只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 还应该来源于社会大众的集资以及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多元化的资金组成可以增强扶贫资金的力量, 同时多元化的资金组成还可以有利于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同时,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可以降低金融扶贫的风险。
(二) 金融扶贫资金使用规范性
金融扶贫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是能否取得扶贫效果的关键。要做到真扶贫, 扶真贫, 就要让扶贫资金使用规范。要建立专门的部门对扶贫资金进行监督与审计, 保证扶贫资金能够精准化的扶贫。规范的引导金融扶贫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同时可以降低金融扶贫的风险。
(三) 政府应当加强金融扶贫的政策激励
商业金融资金天生具有逐利性, 而将资金运用到贫困地区, 往往与金融机构的盈利性相悖。所以, 在金融扶贫中我们加强对扶贫机构进行政策激励。同时, 加强政策性金融扶贫, 政策性金融不以利润为目标, 不追求利润最大化, 按政府的意图安排金融活动, 具有指令性、公益性、长期性。
参考文献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篇8
全县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后期攻坚难度较大,任务十分艰巨。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短板依然明显。水利设施滞后,河谷川坝区农业生产中水资源利用率低,抗灾能力差;半山干旱区缺乏蓄水、引水设施,农业生产不稳定,靠天吃饭的耕种方式没有改变;农村群众仍存在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如泰山乡李山村人饮工程由于干旱造成季节性吃水困难。通讯不畅,站儿巷、云屏、泰山、太阳等深山区手机信号差、通讯质量不稳定,广金4个村不通手机信号,电信宽带覆盖58个村、移动宽带覆盖18个村,50%的村不通宽带或宽带只通到村级活动室,农村群众信息闭塞。全县有1343户需要进行危旧房改造,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55%,有的建在圈舍旁,设施较为简陋,卫生条件较差。所调研的11个村除左家乡左家村、金洞乡新潮村群众居住相对集中之外,站儿巷镇管江村、云屏乡元山村、广金工作站龙王庙村等深山区村,组与组之间距离达到几公里,户与户之间居住分散,导致公共设施配套困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难以全覆盖,脱贫成本不断加大,建成的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村卫生室等公益设施使用率低。
二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不足。近年来,农村人口持续减少,2013年全县农村人口3.68万人,比2005年3.93万人减少2500人。再加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为支撑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全县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12万人,有劳务技能资质的只有2059人。留守农村的多为老、妇、幼、残群体,产业发展需的劳动力支撑严重不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导致村两委班子缺乏后备人才支持,存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
三是特色优势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小生产不能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特色产业受自然、市场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下。如广金工作站大鲵养殖受市场价格波动,养殖户损失惨重,户均亏损20多万。全县“两主四辅”产业只有香茹产业由黄波菌业订单收购,其他的均为农户分散经营;全县获得“三认证”的农业企业只有2家,发展的115个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发挥有限,产业发展基地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低,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弱。全县特色产业获得注册商标的只有2个,获得无公害认证的只有3个,获得产地认证的只有4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只有1个,除了狼牙蜜之外其他产业的商品化率低,市场准入困难,多以初级产品参与市场交换,利润低,缺乏竞争力。
四是农村金融整体上缺乏。虽然2014年全县各项贷款达到了11.45亿元、同比增长19.4,涉农贷款达到了9.59亿元、同比增长12%,但全县20.69亿元各项存款中44.7%的金融资金没有用于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各项惠农金融扶贫贷款审批放款周期较长,而特色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大多在备耕期间,致使群众年初发展产业急需贷款时贷不到款,迫使一部分群众放弃发展产业,一部分群众不得不从农村信用社或民间借贷年息一分多的贷款,享受不到金融扶贫政策。同时,全县39个村级扶贫互助协会只有26个正常运行,13个因办理不了机构代码证,扶贫互助资金无法拨付到村,影响了农户小额信贷需求。
五是因学、因病和因婚等致贫问题突出。在就学方面,由于村级教学点的撤并,学生只能到乡镇中心学校上学,也有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孩子较小的还要租房子陪读,既造成了劳动力闲置,又增加了家庭开支。以小学生为例,除学杂费外,全年生活、购买文具书籍和住宿交通等费用近7千元,加上家长陪读的生活和房租开支5千元,小学生的教育成本就达到1.2万元,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年教育支出分别达到了1万元和3万元,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沉重。在就医方面,乡镇医疗设施闲置情况严重,广金卫生院只有3名医生,一个月能收治4、5名病人,还存在有医无药的问题。虽然村级卫生室覆盖率较高,但医疗水平及服务能力有限。农村群众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2014年全县农村群众患癌症的有47人,年人均医疗花费达1.8万元,个别大病患者花费在10万元以上,因病致贫或返贫问题突出。在婚丧嫁娶方面,农村结婚费用高涨,动辄十几万元的花费成为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同时,受性别结构失衡、贫困乡村女青年外出务工、婚姻迁移等影响,导致农村30岁以上单身汉比例较高,这些人没有生活的希望和发展的动力,脱贫致富的意识不强烈。
二、对策及建议
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把产业扶贫作为重点,把精神扶贫作为关键,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保障,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
一要夯实发展基础。针对高寒山区、深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的问题,建议加快贫困县重点镇、中心村的规划建设,结合生态移民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群众向重点镇和中心村集聚。同时,加大整合力度,将各项涉农资金和项目聚集起来,推进扶贫开发财力和物力向特困片区倾斜,确保每年9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和80%以上的涉农项目投入到特困片区,加快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步伐。继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解决好农业产业灌溉问题。继续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升通行等级和能力,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出行环境和产业发展交通条件。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快农村厨房、圈舍、厕所的改造;坚持“建新拆旧”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等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电信、联通、移动基站及宽带等通讯设施建设,实现信息化到村到户。
二要突出人才建设。根据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结合山区农业发展特点,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用工量少的生态农业。同时,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加大“雨露计划”、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和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力争实现 “一户一个技术能手”, 切实提高群众产业发展能力。加大农林牧等行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强县乡教育、卫生人才引培工作,努力提升全县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服务保障能力。
三要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发展“三型四化”(生态型、特色性、效益型、规模化、设施化、复合化、品牌化)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变、单纯农业向产业融合(一二三产融合)转变、低附加值农业向高附加值农业转变、重生产向重生产与重市场并重转变,不断完善农地产权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组织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继续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等组织的发展,努力培育3至5户能够支撑带动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增强产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突出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优势,着力加强“一注册三认证”工作,切实解决好产业发展的市场准入问题,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拓展产业扶贫思路,加快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新亮点。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将农村新建的闲置住房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引进旅游服务公司、扶持大户、群众自营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促进农村群众返乡创业,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尽快研发一批旅游消费纪念品和具有市场准入条件的电商销售产品。同时,把山野菜加工、土蜂蜜养殖和加工纳入产业扶贫范围,并给予一定补助,拓宽农村群众的增收渠道。继续加强电商平台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运用平台建设,建设全县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开通景点门票、酒店、农家乐、农特产品团购预定等服务,积极推进农特产品网上销售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
四要强化金融支持。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等农村资产的登记确权颁证工作,积极做好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工作。设立双联贷款周转基金,用于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贷款周转。按照产业发展实际,调整各项贷款的发放时间进度,适当延长贴息贷款的期限和还贷方式。切实发挥好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的作用,尽快解决好13个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的运行问题。发挥互助资金协会贷款灵活的优势,鼓励社会资本加入互助资金池,赋予互助资金担保功能,允许乡镇统筹使用互助资金,最大限度挖掘互助资金的潜能。探索试点中药材、经济林果、养殖等特色农业保险,有效防控贫困户产业发展风险。
五要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寄宿制学校和乡镇幼儿园建设,解决家长陪读问题,释放更多农村劳动力,增加家庭收入。严格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学生营养餐和贫困大学生生源地贷款项目,减轻农村家庭经济负担。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县乡村医疗、妇幼保健服务功能,抓好农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对未建卫生室的贫困村,进行整合后在相对集中点建设。建立贫困人口法律援助、生活救助、人文關怀等制度,完善贫困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扶持措施,切实把各项民生措施覆盖全部贫困人口。继续深入开展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新形象“四新”竞赛活动,将群众脱贫致富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文明新风创建相结合,实现村容村貌和农民精神风貌双提升,让广大群众成为扶贫攻坚工作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六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提高村两委班子服务群众、带头致富的工作能力。千方百计增加村级积累,在加大基层工作经费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探索基层组织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挂钩的机制,把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的财政扶持资金作为股份投入进行分红,产业发展效益纳入村级资金积累,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管护和村级公益设施管护的支出,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按照目标精准、对象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核精准、保障精准的要求,加大对基层组织考核力度,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
教育扶贫政策明白纸 篇9
(2018年2月24日更新)
资助政策:
1.学前教育:在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幼儿园就读的贫困幼儿免收保教费和生活费。
2.义务教育:①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一档每生每期小学500元、初中625元,特困生享受二档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其中未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的城区学校寄宿建卡学生从2017年秋季起每期另补生活费400元);②建卡走读生生活补助:已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的农村学校从2017年秋季起每生每期小学350元、初中475元,未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的城区学校每生每期小学750元、初中875元。
3.高中教育(不含复读生):①助学金:贫困生每生每期一档500元,二档1000元,建卡户学生和特困生享受三档1500元;② 免学费:建卡、低保、孤儿、残疾学生每生每期重点高中800元,普通高中400元; ③免教科书:建卡户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4.中职教育:①助学金:
一、二年级建卡户学生每生每期1500元,其他学生1000元;②免学费:所有学生;③补住宿费:
一、二年级和三年级上期贫困寄宿学生每生每期250元;④免教科书:建卡户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期限最长不超过2.5年。
5.大学阶段:①大学新生资助:云阳籍贫困大学新生资助按当年政策执行;②学费补助:就读全日制本专科学历教育的重庆籍建卡户大学生,实际学费标准在8000元以内的全额补助,超过8000元的定额补助8000元;③助学贷款:贫困大学本、专科生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每生每年1000-8000元,研究生可提高到12000元,还款期最长延至20年。建卡、低保家庭贫困大学生可申请补充贷款。
说明:贫困生是指建卡户、低保户、孤儿、残疾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困生指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致贫面临失学的学生。
资助程序:1.学生申请2.学校初审3.部门认定4.学校落实5.乡镇核实
对学校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请家长和学生认真阅读以上信息。凡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务必在每年秋季学期报名时向就读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贫困证明材料。若逾期不申请,视为自愿放弃。
学生姓名:
就读年级:
家长或监护人(签名):
联系电话:
就读学校(签章):
****年**月**日
扶贫政策政策大培训稿 篇10
1、关于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标准及程序
2、关于贫困人口脱贫标准及程序
3、贫困村出列标准及程序
4、上级考核评估口径
5、驻村工作队“五要”
6、帮扶干部“五让五做”
7、信访维稳工作特点及处理方式
8、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到户扶持政策标准
精准扶贫政策大培训通稿
各位
:
为提高各级干部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率,能够更好、更专业、更高效的投身于脱贫攻坚,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扎实有效落实到位。按照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部署,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大培训活动。下面我就相关精准扶贫政策标准作相应解读,请在具体工作中把握。
一、关于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标准及程序
(一)贫困人口识别标准。贫困人口以户为单位整户纳入。对象的“认定标准”是逐年提升延展的,如从2014年以单纯收入上限为标准,以后逐年逐步增加它附加条件,至2017年标准是“收入+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困难”等。1、2014年标准。省以2013年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作为扶贫对象的识别标准。我县下发了《关于印发郧西县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西扶组发〔2014〕8号)文件,并附加了“八不评、八优先”条件(“八不评”:即
1、因赌博、吸毒、好逸恶劳等原因致贫且屡教不改的户不评;
2、县城或集镇购置或建有门面及住房的户不评;
3、拥有非生活必须的高档消费品不评<如机动车、空调等>或大中型农业机械、运输工具的家庭<赠予的除外>不评;
4、长期不在本地居住生活<含外出打工>无法取得联系的户不评;
5、家庭成员有自费出国的户不评;
6、长期雇佣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户不评;
7、现任村干部不评<特别困难的户除外>; 的农户;五是家庭拥有工程机械及大型农机具从事有偿经营服务的农户;六是长期雇佣他人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经营户,经营公司的农户;七是子女完全具备赡养能力,分户居住且无慢性病、大病的农户;八是举家多年在外打工不归的农户。若有特殊困难,经群众评议,村委会上报乡镇研究决定,可纳入建档立卡对象)。3、2016年标准。国家扶贫标准2855元。2016年8月24日,根据全省审计整改要求,对贫困人口又附加了“九条”识别负面清单(即:①在城镇购置商品房或异地自建<购买>住房的;②家庭拥有价值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且能正常使用的家用小汽车、大型农机具<赠予除外>的;③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国企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④私营业主和股东的;⑤连续性缴纳住房公积金、社保费和领取养老金基数高的;⑥现任村两委主职干部及其家属的;⑦家庭成员具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不愿从事劳动的,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有赌博、吸毒、好逸恶劳、家庭不和谐等行为之一的;⑧家庭承包耕地常年抛荒、流转、委托或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两年以上未回来居住的;⑨对群众有质疑不能做出合理解释或群众举报其不符合扶贫对象情形的。对虽有上述情形,但因特殊情况,经综合衡量,未达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标准,生活仍确处于贫困线之下,需保留其贫困身份的,须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集体研究,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公告公示后,按程序申报乡镇人民政府核查,报县级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审批,并经县、乡人民政府
期时间为准,子女是贫困对象或个别子女有赡养能力的,老人可作为评议认定对象,并纳入)。
(二)贫困人口识别程序。按照“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程序进行。村评议时,以村民小组评议的,评议人数不低于10-15人。以村为单位评议的,评议人数不低于25人,评议以票决形势进行逐户评定,根据得票高低对得票数不能过半的对象不能作为贫困对象上报,公示公告时间不得少于7天。
二、关于贫困人口脱贫标准及程序
(一)贫困人口脱贫标准。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达到国家规定的“一有、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
1、一有。指有稳定达标的收入来源,即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分国家扶贫标准为超过贫困线标准,即2014年超过2736元、2015年超过2800元、2016年超过2855元、2017年超过2952元,至2020年超过4000元),我县2017年脱贫对象人均纯收入下限标准为4000元以上。
2、两不愁。“指农户吃饭和穿衣有保障,能够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主要评判依据:(1)“不愁吃”,指根据居住地饮食习惯,农户有能力通过自产或自购,满足口粮需求及补充一定的肉、蛋、豆制品等必要营养食物;饮水有保障。(2)“不愁穿”,指根据居住地环境,农户有能力自主购买或通过亲属购买,做到四季有换季衣服、日常有换洗衣服。穿衣主要靠社会捐赠、接济的,不属于穿衣有保障。
3、三保障。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三、贫困村出列标准及程序
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在乡镇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主要评估检查有4项指标:即贫困发生率必须低于2%、脱贫人口错退率必须低于2%、贫困人口漏评率必须低于2%和群众认可度必须高于90%,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条件的,不予退出。
贫困村脱贫出列程序:“村“两委”自查→组织群众问卷调查→村级代表决议→村级公示→村“两委”申报→乡镇核查、公示、批复、上报→县级评估→县级审核、批复、公示、申报→市审核验收销号”。
四、上级考核评估口径
(一)三率一度。贫困县摘帽主要看“三率一度”,即:一是综合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内(贫困发生率=[错退人口总数量(脱贫人口错退率×所有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漏评人口总数量(贫困人口漏评率×非建档立卡农村人口数)+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2014年底农业户籍人口数据×100%);二是脱贫人口错退率控制在2%以内(脱贫人口错退率=抽样错退人口数/抽样脱贫人口数×100%),严控虚假脱贫、数字脱贫、被脱贫,达不到标准做假脱贫是虚假脱贫,唯收入算脱贫为数字脱贫,脱贫户自己不认可为被脱贫。同时,特别注意的是脱贫程序不到位也是错退;三是贫困人口漏评率不超过2%(贫困人口漏评率=调查核实的漏评人口数/抽查村未建档立卡的农村人口数×100%),漏户、漏人或信息不准也属漏评;四是群
4、转移性收入。长期性、有稳定来源的转移性收入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短期性、临时性收入不计入。具体如下:
A、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项目:①离退休金;②赡养金;③五保金和一年及以上低保金;④养老金;⑤长期抚恤金;⑥稳定性的补贴收入(如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款、生态林补贴、农业综合补贴等);⑦残疾补贴;⑧三年以上的资产性收入(如土地整治、旅游园区、光伏、设施农业、水力发电、矿产等);⑨其他具有稳定长期的转移性收入。
B、不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项目:①政府为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发放的现金及实物,如产业项目补助资金、奖励资金等,种子、种苗、种畜、化肥、农药等;②危房改造补贴;③易地扶贫搬迁补助;④扶贫小额信贷;⑤保险赔付资金;⑥临时性慰问金;⑦临时救助金;⑧帮扶干部给予的帮扶资金;⑨社会各界给予的帮扶赠与、捐助资金;⑩亲友偶尔赠与的资金;⑪医疗报销、大病救助补助资金;⑫教育补贴;⑬“雨露计划”补助;⑭“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补贴;⑮一年期以下的低保;⑯其他。
五、驻村工作队“五要”
一要走村串户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政策。要通过发宣传单、刷标语、召开会议、登门座谈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脱贫攻坚实践;细致入微地讲解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使广大群众对党的十九精神和各项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熟悉、实的驻村工作作风赢得群众满意和信任,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
六、帮扶干部“五让五做”
(一)五让。一让贫困户知道驻村工作队是哪个单位的?包户干部是哪个单位?哪个干部?二让贫困户知道是哪年评的贫困户?哪年脱贫?三让贫困户知道自己致贫原因(为啥被评为贫困户)?四让贫困户知道有哪些扶贫政策?自己享受了哪些扶贫政策?知道自己加入的了什么合作社?五让贫困户知道你的手机号,知道你怎么帮他的?留守老人知道有困难有人帮助他?
(二)五做。一是做到熟知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主要生产生活困难和需求,并知道每名家庭成员情况;二是做到每季度到贫困户家走访一次,落实“三同一定”,填好扶贫手册,做好帮扶记录。每月电话联系一次,了解贫困户思想动态,关心关注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身体、生活、学习情况,化解信访矛盾。三是做到年初和贫困户会商产业发展、就业增收规划,年中帮助落实规划,年底帮助销售农产品,算增收账;四是做到熟悉扶贫政策,帮助包联户落实产业、教育、医疗、就业等扶贫政策;五是做到帮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理念和市场理念,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参入小额扶贫贷款。帮助贫困户下载中国社会扶贫网,并及时上传包联户帮扶需求。让贫困户对国家扶贫政策和帮扶工作满意。
七、信访维稳工作特点及处理方式
1以上,扶持资金5000元;新、改建羊舍30平方米以上,扶持资金1000元。
2、黄牛。贫困户户年新增能繁母牛3头以上,扶持资金5000元。并按照县畜牧兽医局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协议书执行保险扶持政策。
3、生猪。贫困户户年新增生猪10头以上(每头30斤以上),扶持4000元;新、改建猪舍30平方米以上,扶持资金1000元。并按照县畜牧兽医局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协议书执行保险扶持政策。
4、中华蜜蜂。贫困户户年养殖中华蜜蜂10箱以上,且连续养蜂2年以上的,扶持5000元。
5、多种经营。贫困户发展多种经营且年净增收1万元以上,扶持4000元。(多种经营主指除粮食作物以外的庭院经济、经济作物、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转化)。
6、贫困户与恒达扫帚、三和农产品加工、武当红酒厂、真武酒业等企业直接(企业+农户)或间接(企业+合作社+农户)签订订单种植合同的可享受价格补贴,否则不能享受。
①铁扫帚。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企业直接或间接签订铁扫帚种植合同,按恒达扫帚加工企业从订单种植农户或合作社(含农户)手中收购铁扫帚实际数量,对订单种植农户按每公斤0.6元给予扶持。
②红薯。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企业签订红薯种植的合作社签订订单种植红薯协议,按三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从订单种植合作社(含农户)手中收购红薯实际数量,对订单种植农户
3以上奖扶政策扶持期限均截止至2020年底。到户产业扶持项目资金办理流程是:贫困户申请→帮扶责任人认可→乡镇农商支行贷前调查→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惠农金融服务站)初审推荐→乡镇(场、区)审定→县金融扶贫办公室审批→农商支行“一卡通”放贷→县级备案监督。
(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坚持做到“两公开”(公开评定搬迁对象、公开搬迁政策)、“两不准”(不准超面积建设、不准搬迁户因建房增贫)、“两配套”(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脱贫项目)、“一统配”(政府统一建设,实行“交钥匙工程”,即房子竣工验收后直接分配给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着力解决搬迁后的脱贫问题,防止住房一建了之,贫困人口一搬了之,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1、搬迁对象确定。对象条件。“居住在一方水土不养一方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就是生存环境差、通水、通电、通路难、就医、就学条件差、基础设施投入大的地方需要搬迁的对象。严禁原址拆建;基本原则。贫困户自愿原则;建新拆旧原则;不举债搬迁原则(超标准装修视为举债搬迁);政府统建“交钥匙(室内水通、灯亮,室外路通、场平硬化)”原则;认定程序。坚持群众自愿原则,要严格按照宣讲政策、农户申请、入户核查、初选名单、群众评议(参加评议的代表每个村民小组不少于5人)、村组公示、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批、报市级备案的规定程序组织实施。
2、建房面积。严格执行国家五部委规定,无论是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包括自主购房),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均不
5放贷款、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要协助主办银行跟踪监督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县乡镇两级政府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负责协助主办银行清收贷款本息和落实扶贫贴息政策)
(四)外出务工、培训就业政策
1、就业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男16-55周岁、女16-45周岁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实行全免费。培训机构具备食宿条件的,提供免费食宿。不具备免费提供食宿条件的,按城区及县外城区培训50元/人/天(在乡镇就近参加培训30元/人/天)标准给予生活补助(补助时间不超过30天)。对初次职业技能鉴定,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给予一次性补贴。
2、求职补贴。贫困户子女达到劳动年龄、自毕业学年起2年内在社会初次实现就业的可享受一次性求职补贴500元/人。
3、创业补贴。贫困人员创办经济实体的,经工商注册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5000元创业补贴。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新开办农家乐创业,带动就业3人、正常经营半年以上的,每户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半年以上的农家乐经营户,按每吸纳一人给予2000元、总额不超过2万元的吸纳就业补贴。
4、社保补贴。对失业后从事灵活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按照先缴后补的办法,给予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三项保险费60%的补贴。
7元。
2、短期技能培训补助。对全县接受1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短期技能培训并获得“两证”(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结业证和人社部门颁发或授权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经申请、审核通过后,一次性补助1000元/人。学历生享受资助期间不得重复享受短期技能培训补助。
(六)健康扶贫政策
1、住院报销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分段补偿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到2020年累计提高20%。
2、贫困大病住院兜底。对住院累计合规自付费用超过8000元的患者除去基本医疗保险常规核销、大病保险、医疗减免和民政救助费用后,剩余的所有费用(除第三方责任外)由大额补充保险进行90%兜底报销。
3、“三类”特殊对象兜底。对疑似尘肺病患者、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建档立卡、分类救治救助。一是对符合条件没有纳入低保的对象一律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对于家庭贫困无能力缴纳基本医疗保险的由民政部门代缴;三是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专业机构)住院治疗的,费用实行兜底保障。四是对疑似尘肺病患者、终末期肾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疑似尘肺病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及疾控中心门诊检查费优惠20%、人工检查费用全免,医疗保险报销20元,疑似尘肺、终末期肾病和重性精神病三类疾病患者在门诊治疗按照全市统一标准进行
9末期肾病等10种大病的患者,全市实行统一病种、统一定价、统一定点医院进行大病集中救治。
8、专病定点救治。对于我县农村贫困人口中患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白内障(青光眼)、终末期肾病、疑似尘肺、肺结核、精神病等7种疾病分别在县直三家定点医院和疾控中心实行专病集中救治。
9、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在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0、提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在家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00%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体检,具体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项目,对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及体检筛查出的慢病患者纳入重点人群,按服务规范要求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
11、提供母婴保健服务。为农村妇女提供“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确保妇女常见病检查率达到90%以上;为农村妇女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开展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
12、推行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医疗费用。
(七)教育扶贫政策
1、学前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每生每年按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
1款,在校和延期期间的利息由财政予以全部补贴。
7、研究生教育阶段。按硕士平均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生平均每生每年10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同时,按照贫困家庭学生意愿,帮助申请最高限额12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含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并延期2年还款,在校和延期期间的利息由财政予以全部补贴)。
8、县外就读的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生生活补助申请流程。贫困户持在读学籍证明、就读学校开具的未享受国家生活补助政策的证明到户籍地村委会申请,由村委会集中上报乡镇扶贫办审核、汇总、公示后,由乡镇中心学校报县教育局,教育局核实申请资金后,拨付到贫困户。
(八)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为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为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对纳入低保的残疾人按每人每月50元发放生活补贴,对重度残疾人按每人每月100元发放护理补贴。
(九)民政救助政策
1、完善社会救助保障兜底制度。所有建档立卡对象纳入民政医疗、临时、慈善等救助对象范围,加强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力度,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退尽退。
【教育扶贫政策明白纸】推荐阅读:
教育扶贫补助政策问答07-14
贵州省教育扶贫政策09-12
炉桥一小多措并举开展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工作07-15
教育扶贫简报05-27
教育扶贫纪实12-03
教育扶贫帮扶计划05-30
教育扶贫帮扶案例07-22
教育扶贫走访方案08-30
教育扶贫个人总结12-02
教育扶贫协作工作方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