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美文欣赏(精选15篇)
老照片美文欣赏 篇1
老照片,同学情诗歌欣赏
不知哪一个是我,
不辨哪一位是你,
陌生中有熟悉。
熟悉中兼陌生。
微信群里意外地看到
这张泛黄的老照片,
无限的惊喜与感动
瞬息间涌满我的两眼和心中。
时光飞逝,
三十四载春华秋实就像一场梦。
忆当年
你我本是纯真无瑕、朝气蓬勃的少女和少男,
“为振兴中华而读书!”伟大祖国的一声召唤,
让我们走出偏远的乡村、古老的街巷,
相聚在母校,
相聚在同一个教室,同一个操场,同一个食堂。
两年的.学习生涯同甘苦共进步,
手足般的情谊温暖了寒窗,温暖着一生。
毕业的日子如期而至,
年轻的同学们依依不舍,
却又非常的豁达潇洒充满豪情,
――前进的号角又一次吹响,
我们即将分别踏上新的征程。
手拉手走至校园板报前,
簇拥着我们敬爱的恩师,
或坐或立或蹲面对镜头,
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图画,
定格成为一道美丽而永恒的风景。
如今我们已不再青春年少,
但这张神奇的照片
依然可以令人神采飞扬热血沸腾。
那姿态,那眼神,那表情,那笑容,
一位一位在我的凝视中个性鲜明地活跃起来。
呵――
我喊出了一个名字,又一个名字,
还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可人,那样的耐听。
“多年不见,亲爱的老同学:
一向可好?一切顺利吧?!”
请接受我最真诚的
带着乡音的问候和祝福。
只盼望着能早日再聚首,
待到那一刻,
兄弟姐妹们一家亲,
纵情高歌,开怀畅饮,
共叙离别相思之情,
再话三十余年间的世事沧桑、风雨历程。
新华社2011年度照片欣赏 篇2
(国际)重大与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
2011年12月17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一名示威者向军警投掷石块。开罗16日发生的示威冲突已经导致8人死亡、317人受伤。 新华社发(纳赛尔·努里摄)
(国际)重大与突发新闻类二等奖
2011年8月5日,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救援人员打捞交通事故的遇难者。 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国际)重大与突发新闻类三等奖
2011年5月11日,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在希腊首都雅典向警察投掷燃烧瓶,警察释放催泪弹以驱散人群。 新华社发(马里奥斯·罗洛斯摄)
(国际)新闻人物类一等奖
2011年7月4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候任泰国总理人选英拉·西那瓦(中)抵达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国际)新闻人物类二等奖
2011年2月23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中)来到克里姆林宫旁的亚历山大花园准备向无名烈士墓献花。当日是俄罗斯的祖国保卫者日。 新华社记者鲁金博摄
(国际)日常新闻类三等奖
2011年10月12日,在与泰国首都曼谷北部相邻的巴吞他尼府三戈县,一名老人正在自家门口等待救援。 新华社记者宋振平摄
(国际)日常新闻类三等奖
2011年4月2日,意大利罗马纳沃纳广场一场喧嚣的反战集会上,一个小姑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新华社记者王庆钦摄
(国际)文化经济类二等奖
2011年4月9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身着牛仔裤的年轻人躺在街头晒太阳。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国际)年度专题类一等奖(组照选登)
在科特迪瓦阿比让阿提埃克比贫民区生活的孩子,渴望拥有像样一点的玩具。这是2011年8月16日拍摄的拼版照片,上图为9岁女孩基度·玛丽亚姆手中拿着她最喜爱的玩具。 下图为她平时玩的玩具。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国际)年度专题类二等奖(组照选登)
2011年9月30日,一名男子手扶写有“Wake up”(意为醒来)字样的标语牌坐在“占领华尔街”活动的大本营纽约祖科蒂公园内。2011年9月17日,“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在纽约爆发,声称代表99%普通民众的示威者在华尔街附近集会、游行,抗议大公司无节制的贪婪、指责美国政府对少数金融机构的救助导致民众陷入经济困境。11月15日,纽约警方对祖科蒂公园进行夜间突击清场后,该运动仍在各处小规模继续。(照片为彩色转黑白) 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国际)年度专题类二等奖(组照选登)
2011年8月22日,在南苏丹的小镇库达,一名从喀土穆返乡的双目失明老人由妻子牵引着行走在原野中。他们的返乡难民身份刚刚得到认可,即将获得建房材料。南苏丹独立后,自2010年10月以来,已有33万南苏丹人放弃了在苏丹的生活,通过各种方式艰难返乡,与这个初生之国一道开始新生。大规模的返乡潮仍在继续。 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国际)年度专题类三等奖(组照选登)
2011年12月13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瑞恩·贝尔维与家人回家。贝尔维一家有三个女儿,在瑞恩出征的日子里,妻子将9岁的大女儿送到密苏里的亲人家,独自带着两个小女儿过活。“这是一条漫长的路,现在终于结束,不用再担心了”。
当美国陆军第一装甲师第四旅的约250名官兵从伊拉克撤离,抵达美国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布利斯堡基地。其中33岁的机械修理师、上士瑞恩·贝尔维结束了他第三次在伊拉克的驻守。10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军将在年底前全部撤离伊拉克,结束这场持续近9年的战争。9年的伊拉克战争已经夺去4400多名美军士兵再次拥抱亲人的机会。 新华社记者张军摄
(国际)年度专题类三等奖(组照选登)
2011年11月21日,埃及开罗解放广场旁的穆罕默德·马哈茂德街,一名埃及青年在骚乱中诵读《古兰经》。当天,开罗示威者和军警冲突仍在继续,多人死伤。新华社记者韩冲摄
(机动记者)单幅优秀作品
2011年1月9日,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一名男子投票后展示手指上的墨水印迹。根据苏丹各方2002年达成的《全面和平协议》,苏丹于1月9日举行公投,以决定南部地区是否从苏丹分离。 新华社记者张传奇摄
(机动记者)单幅优秀作品
2011年2月8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一名示威男子在装甲车前祈祷。2011年1月初,埃及街头开始发生大规模骚乱,执政近30年的穆巴拉克面临巨大压力。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摄
(机动记者)单幅优秀作品
2011年3月15日,在日本大地震重灾区宫城县气仙沼市,一位老人站在废墟上。气仙沼市是日本大地震距离震中最近的几个城市之一,整个城市的三分之一被地震引发的大火焚毁。 新华社记者任正来摄
(机动记者)单幅优秀作品
2月9日,一名女士在北京地坛公园戴着面具帮朋友记录活动参与者的信息。由我国一家知名婚恋交友网站组织的春节万人相亲会活动于2月3日至9日在此举行,吸引了超过2.5万人参加。 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机动记者)组照优秀作品(选登)
2011年10月18日,16岁的返乡流浪女孩拉古尔(化名,前左)回身和伙伴们告别,在家人陪同下离开新疆莎车县未成年人救助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救助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新疆每年救助的流浪儿童在3000人左右,逾九成是被诱拐离家,大多为来自喀什、和田、阿克苏等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儿童。此前5年间,中央政府共下拨3460万元资金,资助新疆新建15个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增加了1533张床位。新疆还将投资新建流浪未成年人安置培训中心,向返乡青少年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新华社记者孟晨光摄
(机动记者)组照优秀作品(选登)
2011年7月1日,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产科医生央宗(左二)来到门巴乡牧区,对分娩后一周的产妇格桑进行回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西藏自治区推出农牧区妇女可在县级人民医院免费产检及分娩的政策,越来越多的藏族妇女选择到医院分娩。做了18年产科医生的央宗说:“现在我们每天接生一两个孩子很正常,多的时候一天接生6个……我很高兴看到她们能安全分娩,因为每一个新生命,都是高原上的一个新希望。”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机动记者)组照优秀作品(选登)
世界矾都的矽肺病人
历经几百年的粗放开采,温州苍南矾山镇矾矿鸡笼山开采区资源已近枯竭,留下腐蚀后惨淡的山体和一批老弱病残的矿工。早年间“干式打眼”爆破,井下漫天粉尘,职工得矽肺病者众多,高峰时达1100余人,至今存世仍有300余人,其中长期住院57人。矽肺病人几乎生活不能自理,连洗脸洗脚都需要帮忙。 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nlc202309011153
(机动记者)组照优秀作品(选登)
团圆有多远
(上图)陕西省靖边县席麻湾乡,67岁的田云秀(左)和65岁的老伴刘德珍在村里的荞麦地边(2011年8月24日摄)。田云秀夫妇有6个孩子离开农村出去打工。 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下图)在深圳市横岗区一处出租屋,来自乐山市夹江县歇马乡甘溪村的农民工张社贵(左一)、张建芳坐在儿女的照片旁(2011年12月11日摄)。看着照片中小女儿因头部受伤缠上的绷带,张建芳忍不住掉下眼泪。张社贵和张建芳2000年结婚,此前已各自在外打工多年。2001年他们带着3个月大的孩子和老母亲到深圳打工,9个月后由于经济压力大,老母亲带着孩子返回四川老家。由于回家过年花费太高,他们打工10年只回过4次老家,其中一次还是因为孩子得了重病而临时请假。夫妻俩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周末还找了一份零工。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机动记者)组照优秀作品(选登)
北京最后一座公共澡堂
位于北京南苑棚户区的南苑浴池原名“双兴堂”,由满清镶黄旗子弟王双奎在1916年建立。1998年张扬电影《洗澡》便在这里实景拍摄,而该片剧照也被悬挂在墙壁上,成了浴池的活招牌。2004年,这里的新老板熊志忠按照老澡友建议重新修建了老式泡澡池,捅开盖住休息大厅正中的PVC板,露出澡堂子正中的中式天窗, 6米高的挑空使这里敞亮又透气。一池清水、24个厢座,澡客赤裸相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起侃大山、下象棋、喝茶、抽烟、搓澡、修脚、拔火罐。熊志忠认为,除了价格便宜,自然光线和平等的社交活动才是双兴堂的主要文化内涵。 新华社记者王申 摄
(机动记者)组照优秀作品(选登)
7月13日,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情况介绍会,总经理潘庄秀华(中)在会上哭诉其创业史,始终没有正面回应在场消费者对其产品涉嫌伪造产地、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质疑,致使部分消费者愤怒离场,会议中途结束。 新华社记者李方宇 摄
(机动记者)单幅优秀作品
建筑·音符
新华社记者崔新钰 摄
(图片总汇)突发事件类二等奖
2011年5月26日拍摄的浙江松阳县交通事故现场,农田里浓雾弥漫。当日凌晨5时35分许,在浙江松阳县城附近一个路口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装满液氮的槽罐车与一辆电动车相撞后翻入路边农田,导致液氮泄漏并造成4人死亡。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救援,周边村庄200多人被紧急疏散。(徐念龙 摄)
(图片总汇)突发事件类三等奖
2011年8月7日早,在浙江台州大麦屿海域,救援人员驾驶救援船只靠近触礁搁浅渔船施救。当日凌晨1点半左右,浙江温岭一艘约50米长的灯光捕渔船在归途中触礁搁浅。当地边防派出所接到报警后,会同海事、渔政部门,组织开展海上联合施救,搁浅渔船上的9名船员全部获救。(林楚炳 摄)
(图片总汇)突发事件类二等奖
2011年7月16日拍摄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火灾现场。当日14时25分,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厂区内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并引起大火。(吕文正 摄)
(图片总汇)突发事件类三等奖
这是2011年7月24日航拍的事故救援现场。7月23日20时38分,甬温线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陈斌 摄)
(图片总汇)自然环境类一等奖
2011年6月23日,在北京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内,人们在被雨水冲刷的台阶上行走。当日下午,北京遭遇强雷雨天气,白昼如夜,给行人出行带来不便。(杨迪 摄)
(图片总汇)自然环境类二等奖
2011年6月16日凌晨,一只螳螂在“欣赏”月全食。当日凌晨,11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和食分最大的月全食显现,我国西部、西南部分地区可见全过程,其他地区可见不同程度的“带食月落”。(徐勤涛 摄)
(图片总汇)自然环境类三等奖
2011年8月6日,游客在杭州西湖白堤“抱团”抵挡风雨。当日下午,受强台风“梅花”影响,杭州西湖骤降大雨,游客“抱团”躲避。(董旭明 摄)
(图片总汇)经济科技类一等奖
2011年1月21日,大型绞吸挖泥船在天津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港区航道和港池展开疏浚作业。十余艘大型绞吸挖泥船昼夜在冰海工作,港区航道、港池挖泥结合吹填造陆工程竣工后,将为南港工业区提供809万平方米的项目储备用地,同时形成5万吨级航道10公里,5000吨级航道9公里。(王广荣 摄)
(图片总汇)经济科技类二等奖
2011年2月9日,众多招工者在义乌人力资源市场举牌招工。当日是春节长假后第一天,义乌本地及来自绍兴、台州、东阳、浦江等周边县市的数千企业由于工人短缺而不能开工或开工不足,因此纷纷抓紧时间举牌招工。(张建成 摄)
(图片总汇)经济科技类三等奖
2011年2月19日,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宜昌输电公司的电力质检人员在空中徒步检查三峡地下电站外送特高压电流线路,检查项目包括导线外层是否有划痕、刮伤和断股等问题。据了解,质检人员脚下的电缆截面为500平方毫米,其中最低的电缆距离地面最近12米,最高的达800米,安检人员每天需要在空中行走3.6公里。 (刘曙松 摄)
(图片总汇)社会日常类三等奖
张文端老人坐在地上欣赏自己种的树(2011年3月20日摄)。河北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高寨镇张寨村的张文端今年83岁,15年前他看到村北边一片十几亩的大沙坑经常沙尘飞扬,便开始在这里挖井开沟,前后栽种柳树4万多棵。靠每年售卖成材柳树的万余元收益,他继续种树、养藕、养鱼,种植石榴等果树。张文端说,现在“睡觉都能笑醒了”。(傅新春 摄)
(图片总汇)社会日常类一等奖
湖北省巴东县清太坪镇姜家湾教学点48岁的代课教师谭定才拄着双拐给学生上课(2011年10月8日摄),这个教学点目前共有一、二年级学生18名。1983年,谭定才在村支书劝说下成为一名乡村代课教师,工资从最初的39元到现在的每月500元,家里必须同时依靠每年养猪、养羊、种魔芋的四五千元收入,才能勉强维持生计。2005年,谭定才因过度劳累从自家平台上摔下,由于经济拮据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引发了下肢骨髓炎及一系列后遗症,但他仍然拄着双拐坚持到学校代课。可以坐着轮椅集中精力给孩子们上课,是他眼下最大的心愿。(杨顺丕 摄)
(图片总汇)社会日常类二等奖
2011年9月,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海边,渔民踩着高跷捕捞小虾。踩着高跷推网能到更深水面作业,捕捞到更多的小虾。随着海水养殖规模的扩大和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这项作业正淡出人们的视线。(陈为峰 摄)
(图片总汇)社会日常类二等奖
2011年6月11日,在由青岛开往菏泽的列车上,车厢内拥挤不堪,一位乘客爬上车座靠背小憩。2011年10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达2.12亿,“80后”正逐步成为主角。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农民工整体的47.0%,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8年,其中46.3%是产业工人,比老一代农民工高出10多个百分点。未来10年我国累计需转移农村人口1亿以上。(田卫涛 摄)
(图片总汇)社会日常类三等奖
2011年6月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在江西省九江县城子镇,农民扦插中稻秧苗的身影映在稻田的水面上(此图编辑时平面翻转180度)。(胡国林 摄)
(图片总汇)文娱民俗类一等奖
2011年3月1日,江苏省泰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出土明代女尸抬出棺外。近日,在江苏泰州市春兰路施工现场发掘出三副明代棺木,其中一具棺木打开后发现了保存完整的女尸,五官完整,连头发都没有脱落。据介绍,此前,泰州已出土3具不腐尸体,均为明代人。(顾祥忠 摄)
(图片总汇)文娱民俗类二等奖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63岁的柯尔克孜族牧民巴依萨克在驯鹰(2011年3月20日摄)。在过去没有枪支的年代,猎狗和猎鹰是柯尔克孜族群众传统的捕猎工具。目前,阿合奇县仍然拥有2000多只猎鹰和猎隼,苏木塔什乡400多户牧民,几乎都会驯鹰捕猎。一些驯鹰能手每月还能得到政府200~500元的生活补助,以使这项绝技世代相传。(金炜 摄)
(图片总汇)文娱民俗类三等奖
2011年5月23日,在西藏日喀则市甲措雄乡占堆村旁的红歌会现场,一名小女孩挥动着手中的红旗。当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甲措雄乡红歌会在占堆村举行,该乡6000多名群众齐聚欢歌。(何胜科 摄)
(图片总汇)文娱民俗类三等奖
2011年2月7日,人们在武汉归元寺内烧香祈福。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五,民间传说是财神的生日。约30万市民在这一天来到湖北武汉归元寺“拜财神”,祈求在新年里有好的财运。(周超 摄)
《欣赏照片看成长》教学设计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电子工业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中第二单元的第5课欣赏照片看成长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既承上一单元学习的鼠标的基本操作的回顾,又对后面的学习电脑的其他应用方面做好基础。相比较而言,欣赏照片是利用鼠标的基本操作的简单应用。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他们是刚开始接触电脑学习,是有些陌生却又不陌生。陌生的是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不陌生的是电脑。对于现在计算机的普及,大多数学生是见过甚至摸过、操作过电脑的。所以学生电脑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这将对课堂教学带来避免不了的麻烦。老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利用“小老师”帮扶更多有困难的学生,共同进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我的电脑”窗口。
2、了解“最大化”按钮与“还原”按钮的作用。
3、理解图标、硬盘、文件夹、文件等电脑术语。
4、了解图片查看器的一般性操作。【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我的电脑”窗口打开指定的文件夹。
2、学会对窗口的最大化、还原及关闭操作。
3、使用快捷菜单运行相应的看图软件。
4、尝试使用看图软件来查看图片。
5、熟练使用图片查看器的控制按钮浏览图片。【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以丰富的图片来增加学生操作的持续性,提高学生兴趣。
2、以生活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通过欣赏成长照片,提高学生学习电脑的目的性,明白并学会使用电脑欣赏各种图片。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我的电脑”窗口。
2、看图软件的基本操作。教学难点:
看图软件的基本操作。
五、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是带领学生温习鼠标的指向、拖动、单击、双击等基本操作,同时告诉学生鼠标的操作除了玩游戏,还有很多应用方面。从本单元开始学习利用鼠标的基本操作来完成欣赏照片、听音乐、看动画片以及看电子杂志等。为了抓住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学习电脑的用途,而不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电脑的新鲜上,本节课着重在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去欣赏成长中的照片,以及这样的电脑操作的意义何在。所以,在教学设计环节这方面,通过不断地故事情节引入,诱导学生去用电脑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电脑的针对性,而不是盲目性。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演示法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平时学习、做操、游戏的照片、班级中某一学生的成长照片(课前从家长中获取)、部分卡通动画人物的图片、一次游玩经历的照片并发到学生机。
八、教学过程
一、回忆点滴生活,引入“新朋友”。
1、教师以幻灯片展示:开学后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的点滴。边展示边询问学生,“这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这都是哪些同学?”等等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总结:这些照片都记录了老师和同学们朝夕相处的美好日子,非常的有纪念意义。对不对啊?同学们,前不久老师也收集了我们班XXX同学的成长照片,想不想现在就来看一看呢?(同学们都非常期待)
老师把这些照片保存在电脑的D盘里了,让我们现在就到电脑里去找找看吧!
二、双击,双击,再双击。
1、到电脑里找照片,首先就需要打开“我的电脑”,有哪位同学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提示:将鼠标指向“我的电脑”,尝试单击或者双击会出现什么结果? 学生不断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双击打开“我的电脑”。学生自主尝试完成任务一:双击打开“我的电脑”。
2、教师解说“我的电脑”窗口组成部分。
教师演示、师生互动,认识‘我的电脑’窗口组成。讲解硬盘盘符:‘我的电脑’就象我的家,盘符呢?就象家里的四个房间。(学生认真听讲)
3、组织学生大胆尝试标题栏的几个按钮的使用,并讲解按钮使用后的变化,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不断尝试单击按钮,观察变化)
4、打开电脑后,我们发现有很多的硬盘,那我们所需要的照片存放在D盘中,下面我们还要做的是:打开D盘
提示:按照打开“我的电脑”的方法继续尝试打开D盘。学生完成任务二:双击打开D盘。(同学之间互帮互助)
5、教师讲解文件夹的术语及其图标。圈点‘文件夹’,说:咦?房间里放的这是什么呢?它们就是电脑里的文件夹,文件夹是用来存放文件的地方,图标一般是这样。文件夹就象是我们房间里的柜子、箱子、皮包。不同的文件夹都存放不同的内容。
6、组织学生打开“个人照片”文件夹。让我们打开‘个人照片’这个文件夹,(双击‘个人照片’文件夹),哇,照片都在这里面呢!
完成任务三:双击打开“个人照片”文件夹。
7、教师点评哪些学生操作的又准确又迅速。
三、学习新工具,细细欣赏。
1、原来我们想看的照片就在这里了,这些照片什么样子呢?怎么欣赏呢? 提示:刚才我们一直都采用鼠标的双击操作,不如让我们再双击照片试试吧。
2、除了双击打开照片外,老师还有一种选择打开方式的方法,同样也能看到照片,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操作的呢?
很多同学都想着用不同种方式去查看照片,那现在就看看老师是怎么操作的吧。还可以右键单击文件夹,指向打开方式,单击‘WINDOWS 图片和传真查看器’。
3、组织学生练习快捷菜单方式打开照片。鼓励勇于尝试,利用快捷菜单打开照片。
4、欣赏照片:下一张按钮。
针对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学生学习各种控制按钮的使用,加深理解与记忆。
5、有同学想观看前面看过的照片,那怎样返回呢?演示:上一张按钮。
6、这张是XXX同学吃东西的照片,非常可爱,有同学很好奇XXX同学吃东西的表情是怎样,那我们可不可以帮他达成这个心愿呢?图片查看器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演示:放大镜按钮。
7、这张是XXX同学走路的样子,但是照片中XXX同学被车子挡住了半个身子,照的不好看,我们不想保存了,那么图片查看器应该怎么做呢?演示:删除按钮。
8、这个照片怎么是横着的呢?这可怎么办呢?演示:顺时针、逆时针按钮。
9、除了这些照片,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游玩经历的照片,分享给大家。提示:首先请单击关闭按钮,结束浏览。
其次查找D盘“游玩”文件夹,开始浏览照片。
组织学生浏览其他照片,温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加强练习。
10、教师巡视查看学生的共性问题,解决个别困难。或者与学生们共同分享照片的喜悦。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5、欣赏照片看成长
寻找照片 双击、双击、双击
双击 浏览照片 右击
本课知识点让学生认识“我的电脑”,会在“我的电脑”里寻找照片,以及通过Windows 图片和传真查看器来浏览图片文件。
教学时,我用学生在校学习、做操、游戏的情境照片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学生是刚接触电脑不久,对“我的电脑”和文件夹的概念还搞不清楚,我将“我的电脑”比作一栋房子,把本地盘符比作是房间,把文件夹比作是柜子、箱子„„让学生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来查找文件,感觉比用专业的语言来进行教学要好得多!
在浏览照片时,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双击”的打开方式来进行查看图片,让学生认识软件的窗口组成以及每个按钮的功能作用。然后介绍了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打开图片,使学生了解打开图片的方法是多样的,电脑的功能是很强大的,只有我们去认真学习他,掌握它才能更好的运用它!
《老照片,新照片》教案 篇4
学情分析
班级中学生好、中、差都有,基础不一,智力因素和认知水平都有差异。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做事有片面性,还需老师指导。对于本科,家长不重视,课前不预习,不收集材料,课后不复习巩固。所以造成课上提问回答不准确。更需要老师的及时指导和引导。
学习目标及实现方法 学习目标 实现方法
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知道自己家乡的经济条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自己的父母一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比较一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实现方法:图片展示和让学生收集老一辈的生活资料包括文字等。
2、通过研究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了解家乡经济和人们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实现方法:教师介绍改革开放的背景,以及给老百姓的带来的变化,让学生体会目标。
3、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变化是因为我们我们的国家富强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实现方法:通过自己家的“三大件”的更新换代来深刻体会国富民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习重点:感受家乡变化的原因。学习难点:切实感受到家乡变化。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70、80、90年代的衣食住行的老照片和一些实物 学生:准备爷爷奶奶,父母是用的东西或者当时的实物及其他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今天是个好日子》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你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生:《今天是个好日子》
/ 4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就像这首歌唱的一样正在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像魔术一样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不信你看看你手里的老照片和新照片。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来说说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变化。老师已让大家课下做了搜集、调查,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
二、新授(此环节顺序依课堂学生的回答来进行调整、安排)
师: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手中的衣服,老师能问一下吗,这是谁穿过的衣服?
生:父母或者祖母外祖母 或外公外婆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个年代的衣服吧!(可见出示)
师:谁能说说那个年代的衣服和我们现在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生:颜色单一,样式不漂亮,质量不好等 师:我们来看看我们同学自己的衣服,漂亮吗? 生:漂亮
小结: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颜色、款式更加多种多样,让我们目不暇接。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个年代我们的衣服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课件展示)总结:我们的衣服变漂亮了,但总是觉得还是不够穿。追求漂亮是人的本能,但我们现在还是小学生,学习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太注重衣着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并造成一定的浪费。希望我们班都能做一名勤俭朴素的好孩子!
师:我们刚刚谈到了衣服越来越漂亮了,下面我们再谈谈“吃”。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基本的要求。在爷爷奶奶 的那个年代我国粮食短缺。有的被迫吃草根、树皮,人们吃不饱,有的甚至饿死了。这个时期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生:红军过草地是吃草根,皮带充饥
师:同学们,想想昨天晚上你们都吃了什么? 生:鸡 鱼 罐头 KFC 师:我们吃的是越老越有营养了,食品也越老越丰富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 4
通过图片来比较一下过去和现在人们吃的有什么变化?总结: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师:我们刚刚谈到了吃的,我们发现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讲究食品的营养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再谈谈“住”的变化。注:(学生展示老房子或新房子的照片,如果学生的照片不能体现过去旧房子的样式,老师可先播放资料,让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这些旧房子你可能没见过,但在当时却解决了 我们爷爷奶奶是的住房问题。如今,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农村住的瓦房,北京平。城市的楼房,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师:现在我们住在舒适的环境里,更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下面,我们一起老谈谈“行”。出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买东西,上学,上班等等,都需要使用一种代步工具。从最早到的步行,到开始的步行,到马车,牛车,再到汽车,火车,飞机。无不体现一种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改革开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下面请同学自己讲讲自己家的交通工具。
生:(展示照片或讲讲自己家的交通工具)
师:同学们,老师也给大家总结了一些交通工具及道路的变化。(课件展示交通工具的变化图片)
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但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污染,交通拥堵。我们要从小学会绿色出行,节能环保。在不久的将来,世界会在我们眼中会变得越来越小,周游世界再也不是梦。
师:畅谈汽车发展历程,下面接着让我们谈谈其它方面吧
师:同学们,刚才展示了许多过去的很久远的家电、家具,厨具等很多方面的变化,现在找同学来说说你家的家用电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 4
生:(谈谈自家或先进的家电、厨具)
师:同学说了很多,老师也感觉到了越来越先进的家电和厨具等生活 用品的变化,老师也总结了一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展示电器,厨具,家具的变化)
总结: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生了变化,而每一次的变化,都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和汗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更先进的生活用品还要靠大家来创造,让我们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吧。
三:拓展延伸
师:昨天已经过去了,我们要把握好今天,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去
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下面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一幅我们心中的美好家乡的蓝图吧!
生:(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力,创造一个未来的漂亮家乡)四:作业
完成“未来的家乡”图画 板书设计
老照片,新照片 家乡变化先从住房说起 衣:越来越漂亮 食:越来越营养 住:越老越舒适 行:越来越便捷
第九部分:教学设计评价
本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概念变成通俗易懂的图形文字,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达到学习目标。本教学设计是一个实用的教学设计。
老照片作文 篇5
手中的老照片在阴霾的气息里渐渐沉重。我的脚步像被灌了铅,泪珠也一颗一颗滚落下来。不知道哪里传来的哀哀乐声,弦似帛一般地断了。姥姥给我最后的回忆,成为我无比珍贵的怀念。
“她是记事起就弯下的腰,是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的背影。”外公早逝,养育子女的重任全落在她的头上。一年年不分四季,不分昼夜,腰压得低低地在麦田里劳作着。风来,她在;雨打,她在;她弯曲了的脊梁,手上被磨破了的旧茧,脸上饱经捶打的疤痕,谁说这不是她永远美丽的象征。在某个闲暇的晌午,她蜷在沙发的一角细细品味这闲下来的愉悦,看看电视,看看手边的老照片,再望向天空,看看天的另一边的外公。
在老照片里,色彩的斑斓构成她青春的容貌,花一样的灿烂笑容与现在的她有着太大的出入。我不禁呆了。是什么让她成了如今这个模样?
“她是凝视窗外的飞鸟,是笑着说话的琴弦。”她爱凝视窗外,我每每与她坐下一同观望,却看不见除了树以外的趣物。她见我无聊还强自认真,便摸摸我的头,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张被摸得泛黄的照片。翻过去,在照片的背后,印着外公遒劲的钢笔字,“君子之交,其淡如水;问余何适,咫尺千里;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也许是我固执地想要明白这段话的意思,我看见她的眼眶又浸出了泪水,最后用叹息的语调说,都过去了。
我当时实在不该,没能理解她这句话的意思,无法回应她的感叹。
“她是风雨中飘摇的海燕,是朝霞映照中的玉兰。”当泪水席卷了原本平静的生活,生活中再也不会出现她的身影,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可时间如电影一般推进,她的墓边,清冷寂静。我的脑海中又浮现起她在病痛中毫不波澜的面孔,她在用她自己来告诉我:“不管面对多大的团难,都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
她的老照片上记录了她的一生,还有她还没来得及告诉我们的话以及新生的希望。
老照片修复 篇6
“妇人后来老了,往生前交代儿子要用这张照片当遗照,儿子找出照片,却发现受到严重破坏,原来是后来妇人离婚了,前夫心情坏,就把照片放在地上踩,才有那些痕迹。”没人知道为何她坚持用几十年前的照片当遗照,或许这是她自认最美的照片,也或许拍照时,她还拥有完整的家庭,是她最幸福的时光。总之老妇人的家人,找上张瑞隆,请他修复这张照片。
修复老照片并不难,只要用专业影像处理软件就能完成,“最主要是要细心,还要了解原照光源的方向与阴影,才能复原照_片的原貌,最好有关术底子。”他还曾为了修复一张八九十年前的古董照,研究当时的服饰与生活用品。
张瑞隆从事平面设计多年,3年前。朋友拿了一张自己童年的照片请他修复,照片修好,朋友很开心,他也觉得这工作很有意义。开始从事起这项工作。他又秀出一张画面严重受损的照片。“这个男人拍完照就被调去南洋打仗再也没回来了。他儿子拿修好的照片给妈妈看,她看到几十年没见的丈夫,感动得不得了。”张瑞隆说:“一看照片,对这个人的回忆就都回来了,也等于这个人又活过来了。”
深知修复老照片的好处,张瑞隆却无法修复自己的老照片。“我家不富有,第一张照片是小学3年级时邻居帮我拍的。我离开彰化老家到台北前,那张照片一直挂在家里一面墙上,墙上还有爸妈的结婚照和几张家人出游照,后来老家整修,那些照片就再也找不到了。”
老照片作文 篇7
这是二零零六年五月五日,在庐山含鄱口照的一张照片。远处,一座座山雄伟、挺拔地屹立着,它们都好像披着一件绒毛绿衣,显得格外有气质。粗看,如同强壮有力的战士,威武高大;细看,又似一位位窈窕淑女,温柔贤惠。
山与山之间有几根白色的柱子,仔细一看原来是缆车,它宛如一条游龙,神气活现地横亘在山之间,直通天际。近处,有一棵松树,它长得十分茂盛,就在照片的正中间,有两位老年人,一位站在一把黄色塑料椅的后面,一位坐在椅子上,两只手放在椅子两侧,他们就是我的爷爷和我的外公。
外公坐在椅子上,显得格外神气。虽然一根根苍白的头发已爬上了他的头上,虽然额头上布满了皱纹,虽然他的双手那么苍老,但是从的气质上,看不出一丝年迈。他一直埋头苦干了一生,并没有要求得到什么回报;他一生都那么老实,从未说过谎话,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
而如今,病魔却无情地侵蚀着他的身体,外公整日整夜地疼痛,躺都不能躺下,但他从没有喊过一声痛。昨天,我去看望外公,只见他躺在床上,嘴一直张开着,身上瘦骨嶙峋,他已经没有力气睁开眼睛来看我们了。外公已经一个多月不吃不喝了,只是用棉花蘸一点水擦擦嘴,这样自然就没有了营养。
老照片_ 篇8
拿上照片,我带着疑惑去找了妈妈,我想妈妈应该能知道照片上的两个人是谁?我将照片放到妈妈的眼前,当妈妈看到照片的时候,却也皱起了眉头,看样子也不知道,这下子,我更疑惑了,居然连妈妈也不知道。
妈妈也被这张照片勾起了好奇,朝我说着,一起去找了爸爸。爸爸一向都呆在书房里办公,当我和妈妈一起出现在书房的时候,爸爸瞧着我们排排站,还一脸严肃的样子,脸上的疑惑顿起,于是朝着我们问道:“出了什么事吗?”
我和妈妈没有说话,直接将那张老照片递给了爸爸,想让他来瞧瞧。爸爸看着那张照片眉头也皱了起来,“这张照片是哪的?”我回道:“我在房间的大箱子下找出来的。”爸爸的眉头皱得更深了,“这是家里的照片?”
显然,爸爸也不知道这张照片的含义,这下好了,我和妈妈的好奇心更大的,同时爸爸也被这张老照片勾起了好奇心。
下午的时候,为了求证这张照片,爸爸开车载着我们去了爷爷家,我们觉得或许爷爷知道呢?
对于我们的突然到访,爷爷显然高兴极了,当我们将老照片拿出来给爷爷看的时候,爷爷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瞧着我们居然激动了起来,“这张照片,你们从哪找到的?”我再次回道:“家里的箱子里找出来的。”
后来,我、妈妈、爸爸在当天晚上就听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夜里很是寂静,爷爷的故事讲完后,爸爸沉默了,妈妈哭了,至于我呆呆的望着窗外的月亮,他们的爱情真感人。
故事的主角就是照片上的两个人,他们是爷爷的爷爷与奶奶,已经有一段历史了。
老照片的回忆 篇9
照片上靠沙发坐着一个可爱的胖娃娃,因坐不直,只好靠着沙发。瞧她那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简直就是一个小“弥勒佛”!那红彤彤的小脸蛋,像一个熟透了的苹果。(用“简直就是一个小‘弥勒佛’”“一个熟透了的苹果”写出了胖娃娃的可爱。)嘿,两只又黑又圆的眼睛,专注地凝视着前方,好像是因为爸爸妈妈没在身边而感到恐惧并努力地在寻找他们。(不仅写了胖娃娃的神态,还写出了“我”的联想,很好。)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胖娃娃的身后有一幅巨大的背景画,画上有三只可爱的羊,两只大羊中间那只幸福的小羊,正依偎在爸爸妈妈中间撒娇呢!仔细看,两只大羊口中还吐着泡泡呢!三只羊的下方写着:“我一百天了!我是小羊!”上方写着当天的日期。画画得非常精细,连老羊的胡须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小羊头上还扎着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呢!画中那个胖娃娃就是我,这幅画的作者是我那亲爱的爸爸,这是为庆祝我一百天画的。因为我们一家三口都是属羊的,所以,便有了这样的第一张“三羊开泰”全家福。(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了这张照片的内容,并交代画中全家福“三羊开泰”的来历,突出了文章中心。)
很普通的一幅画里,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沐浴其中,我像泡在糖罐里一样。
小时候,我家并不是很富裕,爸爸妈妈都舍不得花钱,但是为了我,他们却毫不吝啬。就拿照片来说,从那以后,爸爸妈妈每年都要在我生日那天奢侈地为我照一套生日照片,以此留下我成长的足迹。透过这些照片,我仿佛又看到了父母忙碌的身影,体会到了他们对我的悉心照料和谆谆教诲……(照片凝聚着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字里行间透露出“我”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
每当翻阅这些渐渐褪色的照片,一股温馨之情便油然而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依稀于眼前、耳边。置身于爱的海洋,我相信,我定能走过日后的风风雨雨,我也将以自己的辉煌抚慰爸爸妈妈不再年轻的脸庞。朦胧中,一个头戴博士帽的女孩向我款款走来,身边还伴有她的爸爸妈妈,他们笑得那么开心,那么幸福!那不是我们全家人的“梦想剧场”吗?向着那个美丽瞬间冲刺吧!一股莫名的力量充盈了我的全身,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爸爸妈妈的爱让“我”自信,让“我”勇敢地面对日后的风风雨雨。文章结尾充满力量。)
老照片的故事 篇10
时光匆匆,弹指间,我已经从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拥有理想懂得把晶莹的泪珠藏抑在深处的女生。成长的过程中,流逝的只是时光吗? 在我家的杂物堆里,有一个箱子,是个尘封了很久的老箱子,上面盖着厚厚的灰尘,在时光的偷袭之下,显得格外脆弱不堪。某个周末,我闲着没事干,准备打开那个沉睡已久的箱子。掸去上面的灰尘,箱子刚好裂开一条缝,好像在冲我笑,可没想到竟然是“笑里藏刀”,我“啊”的一声叫了起来,“元凶”是一只蜘蛛。要知道我最怕蜘蛛。我把它处理之后,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使我眼前一亮。出于好奇,我将这些照片整整齐齐排好,并挑出了一张我最喜欢的。照片里面并排站着两个年轻女子,她们是谁?这个疑问倏地闪过我的大脑。我突然发现站在右边的那一个和我外婆好像。照片里的她将两条粗粗的辫子盘在帽子里,睁着大大的眼睛。一瞬间,又有另一种感觉直奔我的心窝,让我有了一丝寒意:照片里两个人微微上扬的嘴和明亮的眼神里,又流露出一种忧郁,一种惆怅,一种意想不到的辛酸。我不禁自问,怎么会这样呢?也许,我太敏感了吧!
心里的不解压抑了我很久,这张照片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影响较大的故事发生。再细看照片,只发现照片上留着68.2.4.的时间,我并没有看出别的什么来。为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特地去问了外婆。当时,外婆正在做饭,看了看我手中的照片,又看了看我,缓缓地放下手中的活儿,亲切地说:“那个时期正是十年浩劫的起始时候,那时的农民不种地,学生不读书,工人不工作,所有的知识分子还要被拉去游街......。”外婆说完,抬起头,从窗外凝视着远方,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十年浩劫,当时的生活就像这张黑白照片吧——无色无味。俗话说得好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拒绝知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知识造就一切,这十年浩劫,它耽误的不止是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耽误了老一辈学习中国文化的宝贵时间啊!
老照片的故事 篇11
我留意翼翼的捧起它,看着一张张熟悉而有又很久很久没见的笑脸,以前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如今,仅仅在六年中,我们一齐长大了。六年的小学生活锻炼了我,成就了我,“送给”我了珍贵的友谊……
回想起拍照前,一丝酸楚就涌上心头。
这一天,我们穿好校服,佩戴好红领巾,个个精神抖擞。因为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在一齐拍照了。还没轮到我们班,老师先让我们自由活动。刚一解散,同学们就不约而同的拿出手机,将每一个同学,校园的每一处都珍藏在手机中,永远不要忘记。而此时,冤家变成了朋友;而此时,听到的是欢笑声;而此时,看到的是一片和睦;而此时,同学们的心中泛起酸楚……
“照相了,六班的同学快集合!”陈老师召集着我们。这时的我们很有默契,秩序井然地站好队。“大家都笑起来!”陈老师大声说道。小时候照过很多相,但从没有一次像此刻这样不舍,悲哀。我不想让照相师按下快门,不想听到那声“咔嚓”,因为这样就意味着我们要分别了,离开这生活了六年的学校和同学。但时光不允许我留恋。一张毕业照就这样诞生了!
看着第一排严厉的校长,和蔼的语文老师,微胖的体育老师,帅气的英语老师,搞笑的.数学老师……是他们培育了我,使我健康成长。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再看看后几排一个个笑得很灿烂的同学,我好怀念他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个道理我明白,只是我觉得这个宴席有点早。
老照片凝聚的情感 篇12
1951年庆祝“五四”青年节,如东县掘港小学师生员工举行联欢,排练演出小话剧《工人之家》。这张照片(见图)就是摄于5月4日演出《工人之家》后的剧照。照片前排左起为徐家椿、陈兴国、沈俊杰,后排左起为朱自珍、张宜荪、任佩英、季室华、姚秉钊。除前排中间的陈兴国是一年级学生,其余都是掘港小学老师,年龄不过二十多岁,中间就有我的三叔姚秉钊和三婶朱自珍。三叔说,当时他们还是一般同事,双方感情尚处萌芽阶段。我问起三叔跟三婶的恋爱经过,三叔脸上突然泛起一抹红晕,想必那是一段非常值得回味的经历。
三叔1950年到掘港小学工作,起初做财务,后改教书,和三婶教同一年级语文。三婶毕业于南通女子师范,与三叔初中水平相比,算是专业人才了。他们在同一语文教研组备课,探讨业务,渐渐熟悉起来。那时学校没有电灯,俩人晚上常点亮一盏油灯共同备课。油灯的光闪烁而昏暗,要想看清书上的字,人必须尽量往灯前凑,无形中拉近了俩人的距离。尽管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灯下备课却让两颗心越贴越近。
据三叔回忆,演《工人之家》时,他与三婶的感情已处于微妙阶段,尽管没有挑明,但彼此心照不宣。俩人在剧中扮演一对夫妻,更增加了接触和了解。对剧情细节,三叔已记不清了,总之是反映一个工人家庭一家三代参加新中国建设的故事,其中不乏新旧思想斗争。三叔和三婶在剧中演一对夫妻,最后在现实生活中成为真夫妻,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至今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三叔说,季室华是《工人之家》的编剧,当时正追求张宜荪。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陌路人相逢还是陌路人,张宜荪后来和江苏扬州师专教师陈国甫结为夫妻。
2005年6月2日,姚秉钊家庭档案展在如东掘港开幕,三叔和三婶在老年大学音乐班的学友陈兴英、陆玉兰无意中看到这张照片,非常惊奇。因为照片中的陈兴国就是陈兴英的哥哥,照片中的张宜荪就是陆玉兰的舅妈。陆玉兰说,张宜荪已在1975年因患癌症去世,假如她能活着看到这张照片,该有多么高兴。6月12日,三叔将附有赠档感言的复制照片分赠给陈兴英和陆玉兰(见图)。陈国甫收到亡妻年轻时的照片后老泪纵横,致信三叔三婶说:“非常珍贵,万分感激!”他在信中详细介绍了张宜荪到扬州后的生活经历及患病过程。张宜荪去世后,起初他“如痴如呆地把她的骨灰放在卧室里”。1976年,骨灰才“在她领导与同志的护送下进入墓穴”。令人欣慰的是,张宜荪遗有一子一女,如今都已学有所成。
一张老照片凝聚的情感,有时浓得化不开,让人回味无穷。历时愈久,愈显示出其价值与岁月沧桑。
一张老照片 篇13
哎哟,别挤了!别挤了!”不要挤!都能上车,不要挤啦!”在拥挤的人群中,时不时传来人群的喧闹声。
不满五岁的阳阳和爸爸妈妈也在人群之中。爸爸给阳阳买了满满一罐糖,是准备留在路上吃的。被妈妈抱在进怀里的阳阳一个劲儿的亲爸爸。一家人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虽然面色均有些许苍白。
这时,蔚蓝的天空中出现了几个黑点”。开始时并不引人注意,随着黑点”越来越近,人们纷纷抬起头观望。上海的老百姓们以为是八路军派下飞机,来接他们逃离到安全地带,于是都争着往前拥,向他们挥手,还不住的大喊:八路军派飞机来接咱们啦!咱们有救了!”飞机越来越近,人们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天啊!是可恶的日本的战斗机!”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大家这才如梦初醒,急忙向后退。可是,为时已晚,几枚导弹向着密集的人群发射过来。轰隆隆”随着爆炸声不断传来的,还有血肉横飞以及鲜血四溅的画面。而这些猖狂的侵略者们却不住的哈哈大笑,仿佛得胜一般。
阳阳的父母本能的把阳阳往前一推。这时,一块巨石砸了下来,他们的身影顿时被淹没在巨石之下,生死不明。被眼前突发的一幕惊呆了的阳阳顿时慌了手脚,手足无措。他看着眼前的废墟,什么也不能说,什么也不能做,只能瘫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哭声似乎传的很远,很远。
一张老照片_照片的记叙文 篇14
原来,上海在19就发现了地面沉降,潮水上涨。解放后才开始建造了防汛墙,当时是用砖土建造的,高4.8米,到了1995年外滩已经建筑起了1500米长的防汛墙。听奶奶说这道防汛墙还记忆着许多人最幸福的美好时光,有小孩子和伙伴一起用小石头打水花、有人静静地带着狗一起散步、有人依着防汛墙观赏外滩那美丽动人的风景,还有人带着孩子在玩耍,就像一个盛大的典礼
奶奶说,这个就是有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外滩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有了现在的新容貌。因为只有改革内部机制,开放国门,跟上世界的发展,只有站在世界发展的前沿,才能有一个美丽而又强大的祖国。
四十多年前,从浦西向东望去,还只是低矮的房屋,以及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后的今天,外滩的防汛墙已经成了人们亲水观赏的一个邓静圣地,全长已有1.5公里了!还有一个绿色花园,有着浦江之睛之说呢!
晚上,各种大厦灯光齐明的时候,千万不要眨眼!仔细看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的灯光,它们就像女王头上的冠,美妙极了!
老照片:时光凝固的财富 篇15
影像收藏的门槛比较低。以老照片为例,目前市面上民国时期10英寸左右的照片一般价位在300~500元之间;20英寸以上的照片因量少则价位较高,一般每张在1000~2000元之间,若是尺寸很小的普通家庭的老照片,售价一般在50~70元左右。
不同于其他艺术,影像收藏可以是某摄影师的系列作品,也可以按照片的内容进行收藏,而且相比于摄影师的名气,大多数收藏者更注重照片本身内容。从近期老照片的成交价格看,就有三类老照片最受藏家重视:一是反映重大历史变化的事件以及相关名人;二是能体现时代变革的老建筑、老街道、老风景;三是记录社会发展各时期民俗风情的旧景。这三类作品在未来会继续走俏。有专家认为,那些中国摄影史上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的作品都值得收藏,像徐肖冰、侯波的《山河?岁月》、解海龙的《希望工程摄影纪实》等。
此外,影像收藏还有一些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年代:早期的作品年代越久越有收藏价值。另外,由于早期照相技术的限制,大尺寸的照片冲印不多,加之照片尺寸越大越不容易保存,因此尺寸越大的越值钱。
名家:名馆名家拍摄的照片存世量本来就很少,若拍摄的对象是名人则价值更高,有摄影师亲笔签名的当然更好。
相纸:相纸分为展览级和收藏级。展览级的相纸是不能收藏的,因为没有经过特殊处理,容易随着温度、湿度影响而变质、褪色。
【老照片美文欣赏】推荐阅读:
《欣赏照片看成长》教学设计11-29
第五课-欣赏成长的照片-教学设计10-20
湾沟煤矿中小学老照片07-16
爷爷的老照片三年级日记12-03
一张老照片小学五年级作文10-24
历年广州高考满分作文: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11-06
照片管理09-04
照片质量10-26
整理旧照片06-26
照片打出来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