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道德与武器》读后感(通用5篇)
《动物的道德与武器》读后感 篇1
造物主创造了万千生灵,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生存法则,“国有国法,家有家法”遵循自然规律就像人类要遵循法律一样。文中所说,凶猛的动物有致命的武器,如果没有一定的禁忌,这种物种肯定会在短期内灭绝。另外动物不伤害自己的同类,就像乌鸦不啄另一只乌鸦眼睛,狗不咬同类的脖子一样。但斑尾林鸽和狍等,它们之所以没有相应的禁忌,是因为它们生性温和,攻击性较差,且有强大的生存能力,无法造成大规模拼杀。可是反观人类,人类作为食物链之顶,生性算不上温和且攻击性强,是强大的狩猎者,本应禁止同类相残。反之还发动大规模战争,严重威胁种族生存。
自然社会中除了有法则,还需有道德。道德是为人之本,动物也一样。就像雄性火鸡之间的比赛,胜者就算想要啄、踢落败者,但出于道德,他不会那样做。同样人类之间的为了生存,或许会威胁到同类,但我们要有道德,尽可能不要与同类为敌。竞争中求和平。在竞争中,如果对方屈服了,胜者就应停止伤害。
《动物的道德和武器》让我们不禁从动物身上开始沉思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与人应该和平相处,这大概就是大自然不赋予我们强大武器的初衷吧。在未来的时光里,我们不应将研发武器看得过重,应将和平视为我们相处的基本准则。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做有损同类的事!
动物的道德与武器 篇2
斑尾林鸽并不需要这种禁忌,因为它无法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这种鸟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哪怕是遇到了装备强大武器的敌人,它也能逃脱。只有在非自然条件下,比如关在笼子里时,落败的鸽子无处可逃,而胜者又没有什么禁忌,才会伤害甚至折磨自己的同类。还有很多“无害”的食草动物,一旦关到了狭小的空间,就变得肆无忌惮。
社会性的鸟兽摆出屈从的姿势,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为什么进攻者见状就会自我约束起来?狼与狼之间酣战时,双方都会竭力保护身体上最脆弱的部位,可是落败之后,弱者会主动把这个部位呈现给胜者,实际上方便了胜者杀死它。根据我们现有的了解,社会性动物在表达顺从态度时,都使用同样的原则:乞怜者总是把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呈现给敌人,更准确地说,是暴露致命性部分。
在很多鸡形目的鸟类中,如果雄鸟之间发生争斗,结局一般是其中一只被掀翻在地,按在那里,身上的羽毛被拔掉,就像斑尾林鸽那样。只有一种鸟会宽恕败者,那就是火鸡。雄性火鸡经常进行疯狂的摔跤比赛,如果有一只服输了,它就蹲在地上,伸长脖子贴在地面。而胜者的行为和狼很像,它显然想去啄、踢落败的敌人,但却不能这么做。它一圈又一圈地绕着落败的敌手,气势汹汹的,还试探性地去啄对方,但并不会真正碰到对方。
这种反应尽管有利于火鸡种族的生存,却也可能酿成悲剧。比如火鸡和孔雀打起来时,当棕红色的美洲火鸡鼓起肌肉、准备开始摔跤时,蓝色的东印度孔雀已经飞到了它身上,用尖嘴开始啄它。火鸡肯定会觉得这么做违反了交战规则,很不公平。虽然它浑身是劲儿,却像海绵一样瘫软下来。这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这种姿势并不会抑制孔雀的战斗激情,孔雀会对着无助的火鸡又啄又踢。如果没有人来救火鸡,它肯定就完蛋了,因为火鸡遭受的打击越多,它的生理机制上的顺从心理就会越强烈,抑制了本能的逃生反应。火鸡不会想到、也无法想到要逃走。
不同的鸟类形成了不同的“符号机制”,来引发这种社会禁忌,这充分说明这些顺从性姿势是与生俱来的动作,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才形成的。
人类乞求宽恕的本质是什么呢?在荷马史诗中,如果一位武士打算屈服,乞求宽恕,他就会摘下头盔,丢掉盾牌,单膝跪地,并低下头,这一系列行为会让敌人更容易杀死他。可是,实际上这么做会阻止强者杀死他。
如果古代史诗记载属实,那么,乞求宽恕并不一定会在对方内心引发无法逾越的“障碍”。一直到了骑士时代,人们才觉得杀死求饶者是不恰当的。基督教骑士的行为出于传统和宗教道德,而狼则发自自然冲动和禁忌。这是多么自相矛盾的事情。
在进化的过程中,如果动物形成了能致同类于死地的武器,那么这种动物为了生存,就必须形成一种相应的社会禁忌,避免这种武器危及种族的生存。
人类毫无节制地研发武器,在几十年前,这些武器就已经相当恐怖,数量惊人。可是天生的冲动和禁忌,就像身体结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我们并未从自然界得到武器,我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制造武器。未来哪件事情会更容易呢,是研发武器,还是培养与之同步的责任感?如果没有这些禁忌,人类肯定会因为自己的发明创造而毁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建立这些禁忌,因为我们不能依赖本能。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篇3
在一战中,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到意大利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相识相爱。无奈战火不断蔓延,他们逃到了瑞士躲避战乱。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凯瑟琳难产死后,留下了亨利一人在外流亡……读到这里,我的心不由得一颤,唏嘘不已,与作者海明威共鸣,对战争充满了厌恶和批判。回想1939年,德国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进攻奥地利,引发了二战浩劫。这场空前绝后的灾难致使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多达9000万人。战火蔓延了欧亚大陆,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天空阴沉灰蒙,大地一片死寂,只有轰鸣的炮火声、飞机的轰炸声和群众无助的哭喊声......战争持续了六年,终于和平回来了!但是很多人因为残酷的战争,骨肉相离,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是的,和平回来了,但那些因为战争逝去的生命能回来吗?特别是那些失去亲人的孤儿,他们的家庭能够重圆吗?战争就是这样的无情,让幸福与痛苦,生存与死亡只在咫尺之遥。战争已在每一个幸存者心灵深处留下永远抹不掉的阴影,也让世界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使历史的车轮不再前进。
如今,二战的硝烟已吹散了,可令人痛心的是,尽管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可依然还有不少国家恃强凌弱,正赤裸裸地上演着残酷的“丛林法则”,掀起一场场血雨腥风的战争,如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巴印战争、叙以战争、美伊战争等。硝烟弥漫之处,更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侵略者,野蛮的强盗。不要侵略!不要战争!让我们放下武器,熄灭战火,驱散硝烟,还地球一片祥和安宁。这是每一个生活在无情战火中的人们的呼唤,这更是全世界祈盼和平的人们的心声。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篇4
比起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外语就单调了,但在翻译这个平台上,二度创作,又给了汉语的发挥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据说懂外语的人喜欢读原版,电影也是如此。可是,于我而言,汉语外语都不行的我,还是喜欢高手翻译家的二次创作,他们让我扩展了想象力,省去了阅读上的生涩。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读了三遍,还看了几遍电影,载体的不同,得到的愉悦各有不同,收获多少,就看汲取者自身的文化修养了。
因为喜欢《永别了,武器》,常常会去网上读那些精彩的节选,特别是对场景的描述,不次于一场旅游。
摘一段:“故事从那年夏天开始。当时我们住在乡村的一幢房子里,隔着河流和平原,可以看得见远处的高山。河床里铺满了鹅卵石和大的圆石,阳光下白得闪闪发光;河水清澈,流速很快,水深的地方呈现一种静谧的幽蓝色。部队就从我们的房子旁边经过,上了大路,到处尘土飞扬,连树叶和树干上都落满了尘埃。那年秋天似乎来得较早,树叶都提前飘落。我们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在路上激起漫天尘土,微风中树叶纷纷落下,部队过后,空荡荡的路上堆满了落叶。”反复阅读,有景有声,再闭目畅想,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也找出原文磕磕巴巴的读过,像个初小学生一样,能念通句子就很幸福了,根本享受不到山影、河流、色彩和阳光。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读后感 篇5
寒假里,我看了许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因为它很搞笑,还告诉我们知识。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姜坦坦和喵喵。姜坦坦虽然喜欢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但几乎没有与其有关的基本知识。喵喵比坦坦聪明,经常装作了不起。
这本书有许多故事,其中我最喜欢《为什么鳄鱼吃食物会流眼泪》。
故事主要讲了:有一天,在烤肉之家,坦坦、喵喵、绿鳄正在吃一块猪肉。绿鳄边吃边哭,还说着:“好好吃!”喵喵和坦坦大叫:“好吃就好吃吧,干吗边哭边吃啊?”绿鳄说:“我们鳄鱼吃食物时会流泪。”然后解释:“鳄鱼的泪腺神经和唾液腺神经是彼此缠绕的,所以吃食物时泪腺也会受到刺激,从而留下眼泪。”“那眼泪和唾液是一起分泌的吗?”坦坦问。他看了看其他鳄鱼,说:“所以吃饭时才哭成这样呀。”在回去的路上,坦坦他们遇到了一位叔叔,叔叔发现了走在后面的绿鳄,说:“啊!巨人还藏着这种人才!”又说:“这部电影正在寻找嘴巴大的演员呢。要不要拍电影呢?”不等绿鳄回答,叔叔递给它一张纸,说:“好!现在要拍的是大嘴的你和女朋友分手的场景。必须哭得伤心点。”绿鳄说:“让我突然怎么哭啊。”但还是大声读出来了:“居然弃我而去了……我曾多么爱你……”叔叔基地地说:“好!调动情绪哭出来吧!”绿鳄拿出一串楼,边吃边哭,还说:“呜呜……回来吧!”叔叔生气了:“停下!怎么吃着东西哭呢!”
在坦坦的生日会上,有两种鳄鱼边吃边哭,还说:“呜呜……坦坦啊,生日快乐!”“坦坦啊!”坦坦说:“是谁……在生日时把鳄鱼叫来的?这里有人去世了吗?”
【《动物的道德与武器》读后感】推荐阅读:
《道德与利益不可调和?》读后感11-13
「寒假读后感」《法律与道德》读后感10-23
读《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后感11-07
《员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读后感08-24
动物农庄的读后感10-24
道德的法——法律与道德的互动06-25
西顿动物记的读后感06-13
人与动物的世界07-01
与动物的趣事作文11-18
动物的运动教后感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