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市毕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本市就业

2024-05-30

直辖市毕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本市就业(共2篇)

直辖市毕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本市就业 篇1

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到千家万户。政府、社会、学校、毕业生自身应当齐心协力来促成这一问题的解决。

1.教育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转变观念,树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就业观和吸纳人才理念

就业是毕业生面临的一次重要的人生抉择,能否使毕业生充分做好走向社会的思想、心理和技能准备,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至关重要。一是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帮助毕业生认清形势,了解政策,客观定位,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要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职业市场的变化和用人信息情况,引导毕业生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明确“首先是劳动力,其次是人才”的道理,以确定适合的职业种类;要通过就业指导逐步调整、自觉降低就业期望值,让毕业生逐步接受“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新理念,鼓励毕业生到各类用人单位去工作。二是要引导用人单位树立人才战略观,通过分析引进毕业生利弊得失,帮助企业经营者摒弃用人短视症,使他们重视毕业生引进、储备、培养工作。

2.健全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1 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就业及相关配套政策,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实实在在的保障

一是落实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小额贷款支持,享受一定期限的免税政策,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并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指导。二是制订促进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公经济、民营企业自主择业。三是建立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新增加的就业岗位,应优先录用符合相应职业资格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

2.2 完善服务机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相关职能部门要努力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周到的服务。一要加强宣传和指导。广泛宣传毕业生生源、就业政策、市场供求等方面信息,让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了解创业途径,掌握有关政策、法规,减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的盲目性,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二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作。人事劳动、公安、教育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通力合作,简化毕业生就业手续、为毕业生代办落户、保险等手续。在规范人才市场的管理的同时,加快发展民间人才服务市场、中介组织,拓宽服务领域和渠道。三要强化信息服务。加快建设大中专毕业生需求数据库,积极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将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和参加就业毕业生的专业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加强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

2.3 建立过渡性鼓励安置制度,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

针对当前部分毕业生对失业承受能力较差的情况,采取一些过渡性的安置措施。如可以考虑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期限内,鼓励企业和用人单位实行毕业生见习制度,用人单位按超计划录用的规模接收见习人员,在见习期内,企业支付见习工资,政府对企业给予税费减免和岗位补贴等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多吸收大中专毕业生,同时也给毕业生一个积累就业经验,提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了解的机会。

2.4 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人力资源的市场化是促进就业的大势所趋,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要挂靠人力资源市场成立人力派遣公司,专门为用人单位提供专业性、季节性、临时性劳务用工的信息发布、招聘等服务工作,由毕业生根据用人信息自由择业。

2.5 健全鼓励毕业生创业制度,开辟就业新渠道

大中专毕业生是具有较高科技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潜在生产力,发挥他们的创业能力,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这方面少数民族毕业生优势尤为突出,要鼓励他们在农业生产、流通、营销、特色旅游等领域去创业,政府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宣传、动员毕业生尤其是少数民族毕业生开创就业之路,开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新天地。

3.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吸引毕业生就业

3.1 向乡镇基层、村队派遣大中专毕业生

基层是锻炼人才的大舞台,也是各类潜在的就业岗位的聚集地。要把开发乡村基层就业岗位作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向乡镇基层、村队派遣毕业生,使他们在基层发挥积极作用。要把1998年以来的适合农村工作的农、林、牧类专业的毕业生作为派遣的重点对象。派遣毕业生经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受乡镇委托,担任农技、园艺、畜牧、兽医等技术员职务,并允许毕业生与农民、村组联办乡镇企业、科技实体、农场、牧场、林场或租赁承包土地,也可与乡镇站所、村队及农户协作,从事农业科技承包的有偿服务。派遣毕业生在享受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险待遇的同时,还可通过举办经济实体和有偿服务的方式自行创收。派遣毕业生实行聘任制管理,在基层工作期间保留原有身份,工龄连续计算,其转正定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年度考核、工资晋升均由乡镇按照程序报批后存入本人档案。派遣毕业生见习期为三个月,见习期满合格者留用,不合格者,由乡镇场报人事部门进入人力资源市场自谋职业。

3.2 建立经济实体

可将现有的闲置土地、荒山、荒坡等未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鼓励大中专毕业生、技校生租赁承包土地,创办青年农场、牧场、林场等经济实体,使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有利资源,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促使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和谐发展。

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既要依靠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更要充分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服务大局,务实创新,互促共进,才能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调节器。

直辖市毕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本市就业 篇2

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2005年08月15日 09:0

4发文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文号:内政发[2000]42号

发布日期:2000-4-24

执行日期:2000-4-24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计委等5部门关于做好2000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金融机构,各大企业、事 业单位:

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计委、教育厅、人事厅、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编办提出的《关于做好2000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自治区计委、教育厅、人事厅、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编办(二○○○年四月十七日)

为进一步做好2000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2000年大中专院校毕业就业工作的基本原则

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为基本政策依据,妥善处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稳定大局的关系,千方百计做好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继续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力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合理配置毕业生资源,进一步疏通毕业生就业渠道,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领域,为建立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创造条件,使毕业生就

业工作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应届国家任务毕业生,按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定向毕业生,原则上定向就业,也可协商调整就业;国家计划内自费毕业生,自主择业;委托培养的毕业生,按合同就业;破产企业的委培生,按照计划内自费生的有关政策执行。

(二)继续贯彻“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继续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

(三)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和非师范类院校师资班毕业生,原则上到教育战线就业,其中绝大部分应充实到基层中小学任教。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对服从分配到旗县以下中小学任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实行毕业生派遣的办法。

(四)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同实施人才开发战略结合起来,吸引区外院校高层次毕业生来我区就业,为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五)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把接收毕业生同优化、调整自身人才结构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减人增效和提高员工素质、储备人才的关系,积极接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六)事业单位在有空编的情况下,可按年度进人计划接收急需专业的毕业生,其中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应根据需求情况放宽接收条件。接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不受编制和进入计划限制。

(七)国家行政机关接收毕业生要执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坚持考试录用,在搞好定岗分流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编制情况,尽量吸收优秀毕业生补充空缺岗位,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

继续做好选拔毕业生到农村牧区基层锻炼的工作。

(八)中央部委和部队驻自治区各单位,在接收本系统院校毕业生的同时,应尽可能多地接收地方院校的毕业生。

(九)少数民族毕业生,特别是蒙语授课的少数民族毕业生,要优先予以推荐。

(十)重视女性毕业生就业问题,同等条件下,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拒绝接收女性毕业生。

(十一)学校应积极帮助残疾毕业生就业,确有困难的,按照有关规定由生源所在地残联协助安置。

二、具体政策及措施

(一)培育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在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下,有关部门、大中专院校应密切配合,为毕业生自主择业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学校和用人单位组织专业性洽谈会,参加人才交流洽谈会。

(二)引导、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就业。

到上述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各有关部门要在计划、接收、落户、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保证,户籍管理部门要凭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相关材料及时予以落户(非生源地毕业生为集体户口)。非国有企业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社会保障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统筹,为毕业生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手续。

自治区院校定向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就业,不受定向生原则限制。

(三)旗县以上政府人事部门人才交流机构要面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搞好人事代理工作,提供人事关系、人事档案、户籍暂存等方面的服务。对应届毕业生的人事代理,两年内按自治区物价部门规定标准半价收费。

(四)回到盟市就业的应届毕业生,要按规定时间到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报到。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就业机会。一年之内,毕业生在当地未能就业,但自己在其它地区找到工作单位的,仍可以到学校重新办理有关就业手续。

(五)鼓励区外院校内蒙古生源的毕业生返回我区就业,吸引区外院校非我区生源的毕业生来我区就业。以上毕业生在制定我区毕业生就业计划时已找到工作单位的,统一列入毕业生就业计划;未找到工作单位的,只要找到工作单位,随时办理有关手续。

区外院校非我区生源的短线专业毕业生(本科以上学历)到内蒙古就业,可先在我区自选城

市落户,后找工作。

(六)拓宽毕业生就业领域,鼓励多种形式就业。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工商、金融等部门应给予支持。对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两年内保留毕业生身份。毕业生申请从事临时经营的,临时经营期限最长为一年;一年后愿继续经营的,换发正式营业执照。不愿继续经

营并在毕业之日起两年内重新找到工作单位的,由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重新办理有关手续。

(七)引导毕业生到农村牧区和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就业,鼓励、支持组织毕业生到农村牧区搞农牧业综合开发。毕业生到农村牧区基层工作,人事关系可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户口关系可留在城市。

(八)鼓励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到艰苦、边远地区苏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工资待遇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内政发〔1994〕67号)规定执行,即在试用(见习)期间执行定级

工资,试用(见习)期满履行定级手续后,仍留在艰苦、边远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其职务工资在定级工资的基础上可高定一档。

(九)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已正式签约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均不得擅自单方毁约。

三、毕业生就业计划的制定

(一)制定毕业生就业计划要以学校编制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桥梁作用,自治区有关部门只进行汇总平衡。

(二)充分发挥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控制区内院校短线专业的毕业生出区就业,短线专业根据近几年的需求情况确定。

(三)重点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急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

(四)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实行毕业生就业计划单列,保证这部分毕业生一次到位,并解决好落户问题。

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

(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建立责任制,明确职责,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地要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各用人单位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各

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大中专院校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做好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二)各大中专院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充分认识就业形势,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非国有企业和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去建功立业。

(三)各盟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为毕业生在盟市间的流动创造条件,毕业生在非生源地就业,只要找到接收企业,接收单位所在盟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

(四)各有关部门、院校和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毕业生收取不合理费用,物价、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监督,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乱收费行为。为此,重申以下要求:

1.高校毕业生是国家按计划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有执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根据需要为国家提供服务的义务。属于国家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的毕业生,如由于本人原因不到定向、委培单位就业的(到非国有企业的定向生除外),应向学校缴纳相应培养费。享受师范、农林、民族、体育等国家专业奖学金和享受艰苦行业、地区或特殊岗位定向奖学金的毕业生,凡不服从学校派遣的,应补缴在校学习期间的普通专业学费并返还定向奖学金、专业奖学金。除此之外,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不得对毕业生收取其它费用。

2.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设立的毕业生就业分配收费项目,一律取消。

3.禁止任何地区、部门和院校向毕业生收取教育补偿费和城市增容费,任何用人单位不得向毕业生收取上岗抵押金、风险抵押金等费用。

4.旗县以上物价管理部门要设立毕业生就业收费监督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

(五)自治区有关部门通过全国行业会议落实的国家部委院校毕业生接收情况,以及毕业生按照“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原则在人才市场达成就业协议的情况,要及时报送自治区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部门。自治区内各院校必须按规定内容和要求时间上报毕业生就业计划,以便自治

区有关部门及时汇总、衔接。

【直辖市毕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本市就业】推荐阅读:

感受重庆直辖十年08-31

上一篇:这一春,够我一辈子去记忆散文下一篇:马布里退役仪感言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