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通用8篇)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篇1
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皖西烈士陵园)解说词
导游指南:概况介绍,旅游线路: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大别山革命文化馆——辉煌历史——将军摇蓝——浩气长存——红韵流长。
各位来宾,欢迎你们来六安参观考察,在进入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之前,请允许我将纪念馆所在地——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作一简单介绍。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总面积为135000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90000平方米,水面面积约45000平方米。陆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北侧的30000平方米地均为六安市人民政府旧址,经改造后建为人民广场;南侧的60000平方米地块为原皖西纪念馆区,现已改造成集纪念、休闲、健身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园。公园分为纪念活动区和休闲区两个功能区。纪念活动区包括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和纪念像(许继慎)广场;休闲区包括环园道路、景观道路及12个小广场,园内绿化覆盖率达85.5%。如今,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已成为我市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处处欢歌笑语,尽展兴兴向荣之气象。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国家AAA级景区——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前身为皖西烈士陵园)。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六安市中心风光旖旎的九墩塘畔,是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的核心景点。始建于1952年,是安徽省建国后兴建的第一所陈列全省各地著名烈士褒扬场所。陵园占地108亩(水面40亩),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原建有烈士纪念
赵朴初等社会名流题字,原苏联、东欧、朝鲜等国际友人留言(有译文),周狷之、詹谷堂等烈士诗词、手书镌刻在大理石碑、假山、大型块石上,分别立于亭廊或绿草坪上。整个纪念馆投资7000万元,于2006年底竣工。如今,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已成为安徽一流的,具有感染力、震撼力的高品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下面,我们一起参观纪念馆。大家知道,大别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相继点燃了黄麻、商南,六霍起义的烽火,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在这里走出了341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也留下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光辉足迹。这里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现在的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分为上下两层,陈展内容分为辉煌历史、将军摇篮、浩气长存和红韵流长四大部分。
这浮雕上的十五位名人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董必武、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红一军军长许继慎等。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沙盘。大别山方圆800里,曾发动了黄麻、商南,六霍三大农民起义,组建了三个红军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创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包括湖北的红安、大悟,河南的新县、光山,安徽的金寨、霍山等30个市县区,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
现在,请大家跟我走进“辉煌历史”,参观革命斗争史的第一部分:星火燎原。
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风云变换,广大人民群众身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强烈要求革命。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顺应民众,肩负起历史的重任,点燃了星星之火。
了3年游击战争,为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位是金刚台妇女排成员之一张敏烈士。在敌人疯狂的追剿下,为了不使自己孩子的哭声暴露目标,在给孩子哺完最后一次乳后,含泪将孩子闷死在自己的怀里。这就是张敏烈士最后一次为孩子哺乳的情景。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三部分:抗日烽火。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十八军军长高敬亭向国民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倡议,并在停战协议书上签了字。1938年春,红二十八军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皖东,成为一支抗日的主力军。这就是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队伍图。
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的成立,是国共合作抗日在安徽省的具体体现。这位是第五战区委员会主任李宗仁。
富金山阻击战、鹿吐石铺阻击围歼战、寿州保卫战都是国民党将士在皖西写下的可歌可泣的抗日篇章。
这一部分是千里跃进,也是整个革命斗争史的最后一个部分。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7年夏,刘邓大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兵分三路,强渡淮河,迅速挺进大别山,取得了高山铺战役和张家店战役的胜利。
这是邓小平在金寨县下楼房居住过的房子,他在这里居住了一个多月,制定了许多战略、方针、政策。这是刘邓大军强渡淮河的情景。
刘邓大军在皖西得到了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迅速完成了战略展开任务,巩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1949年1月22日,大别山区人民终于赢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将军分布图。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来被成为红军故乡、将军摇篮。在1955年和1964年两次授衔将军总共有341位,其中皖西籍108位,占全省130位的83%。全国有九个将军县,大别山区有5个,六安就占了2个。
将军们的革命斗争业绩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要为中华的振兴而不懈奋斗。
滕海清中将和詹大南少将,一生省吃俭用,为家乡捐款30万元兴建了两所希望小学:海清希望小学和杨桥希望小学。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341位将军名录。这是展厅的第三部分:浩气长存。陈列的是皖西籍和牺牲在皖西的著名烈士事迹和遗物。
这座雕像的人物有革命军人、农民、知识分子,他们是大别山区千千万万为革命而英勇献身的英烈的代表。
在坚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皖西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有30多万共产党员、爱国志士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发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我们从25000余名注册烈士中选展了一百多位著名烈士的史料,供大家瞻仰学习。
这些都是早期党组织的创建者。
这位就是曹蕴真烈士,寿县人,曾在上海大学读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冬回乡组建了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1927年因积劳成疾而病逝于寿县。
这是小甸集特支成员薛卓汉和方运炽两位烈士,都是小甸集的特支
元帅亲自为他题字“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许继慎。”
方永乐,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政委,他是红军指挥员中较为年轻的将领,英勇善战,被誉为红二十八军军魂。
这位是车厚桥烈士,六霍赤卫师师长,1930年不幸被捕,在敌人的威胁利诱下,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恼羞成怒的敌人竟惨无人道的用数十根大铁钉将他活活钉死在六安城北门上,年近24岁,这是车厚桥烈士的手迹:“要为实现苏维埃中国而奋斗终生”。
这台展柜陈列的是红军当时所用过的武器。有指挥员用的双管土手枪,战士用的土枪,有肉搏战使用的大刀片,有赤卫军使用的钢叉、钢锥、长矛、九节鞭等等。他们就是手拿着这些武器,挺身作战,粉粹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剿。
这边展橱陈列的是赵策烈士的血垫单。赵策烈士在被捕以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宁死不屈。在刑场上,心狠手辣的敌人竟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当时鲜血横流,其状惨不忍睹。他英勇就义以后,当地老乡就用这块垫单到刑场上为他包裹尸体的。
曹渊,寿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受周恩来指派到叶挺独立团任第一营营长。这是周恩来给曹渊儿子的信,让他继承父志,投身革命。
这是黄埔军校的旧址。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当时在黄埔军校就学的皖西籍学生共有83人。
这些都是八年抗战中的民族先锋。
田守尧,六安县人,1931年参加红军,任鄂豫陕省委委员,红五军团七十八师师长。1943年赴延安学习途中遭日寇阻击,在激战中以身殉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纪念馆的尾厅“红韵流长”。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别山从此结束了漫长的战争岁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六安人民发扬革命传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这些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皖西视察留影:毛主席视察舒城,邓小平视察梅山水库。
这是六安的发展史,这是六安的昨天、今天、明天。
1998年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地区撤地建市。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总人口680万余人。如今的六安,高楼林立,市场繁荣,工农业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实现三大跨越。
这是红色旅游景点沙盘。大别山蕴藏着独特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把“大别山红色旅游”列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
这是六安市烈士陵园区位图。这是皖西烈士陵园全景图和金寨县烈士陵园、独山革命旧址群,红25军军部,红28军军部旧址。
这是烈士的英名册。大别山在册烈士共有13.5万名烈士永垂不朽。毛泽东为他们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各位来宾,20世纪已经成为历史,在大别山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一个全心的六安正在崛起,大别山人民将在新的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篇2
一、六安形成革命文物时期
六安地处安徽西部, 大别山北麓, 这里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六安是革命老区, 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片红色的土地被称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这里曾走出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及新四军四支队等革命队伍。
1919年革命志士朱蕴山等人在六安开办了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 他们在学员中传播进步思想, 介绍列宁、高尔基、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人物, 培养了刘淠西、吴干才、陈绍禹 (王明) 等一批革命志士。1923年, 中共六安寿县小甸特别支部成立, 1925年, 中共六安特别支部成立, 1927年, 中共六安特别区委成立, 1929年, 六安独山打响了六霍起义第一枪, 成立了六安苏维埃革命政府。形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2年徐向前指挥红四方面军取得苏家埠大捷。1938年, 张劲夫、朱蕴山等号召组织六安人民统一抗战, 促使第五战区最高长官李宗仁在六安成立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会。八年抗战期间高敬亭带领新四军四支队在六安周边一带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指挥部队在无后方依托的情况下, 一举歼敌正规军八十八师师部及一个正规旅, 取得张家店战役的胜利。
总言之, 六安三十年武装斗争从未间断, 三十年红旗不倒, 这三十年也是革命文物形成时期。
二、六安拥有大量革命文物的原因
革命文物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产生的遗物, 有很鲜明时代特征和色彩。
六安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向来人才辈出, 同时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徐海东以及朱蕴山、蒋光慈等人士早年革命活动和战斗过的地方。他们为革命南征北战, 出生入死, 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中国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 英雄的六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 前仆后继, 英勇奋斗, 先后有30多万优秀儿女投身革命或为党为国捐躯。其中建国后被追认的在册烈士就达26000余名, 涌现出许继慎、舒传贤、周维炯、刘淠西等一批革命英烈, 革命烈士的鲜血洒遍了皖西大地, 他们用宝贵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诗篇, 同时也留下的大量革命遗址和众多珍贵的革命文物。为了永远纪念革命先烈, 党和政府于1953年在革命烈士殉难地六安兴建了皖西烈士陵园和皖西烈士纪念馆, 征集收藏可移动革命文物和烈士遗物2100多件。这些革命文物大多是大刀长矛和长枪短炮, 记载了六安人民的奋斗历程, 记载了革命战争时期老区人民的血和泪。特别是经有关部门鉴定13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更是无比珍贵的无价之宝。为保护这些革命文物, 在反动势力统治时期, 老区人民东藏西躲, 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当1953年皖西烈士纪念馆建成后需要革命文物时, 老区人民不讲代价, 踊跃捐献, 这也是六安拥有大量革命文物的原因。
三、13件珍贵的一级革命文物
1953年皖西烈士纪念馆建成以来, 每年数十万人民群众来此瞻仰祭拜和参观, 六安的革命文物和烈士事迹使参观者受到强烈的震撼, 皖西烈士陵园是全国最早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别是皖西烈士纪念馆的十三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更是那段峥嵘岁月最强力的见证。
1. 为红军东下告群众书
“为红军东下告群众书”是皖西北道区苏维埃政府政治部, 为配合红四方面军东进皖西准备苏家埠战役的油印16开版宣传材料。
皖西北道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于1931年5月1日, 主席吴宝才。1932年3月20日四方面军总部在六安独山镇召开团、县以上干部军事会议。“为红军东下告群众书”在会议上传达公布。其主要内容:号召工农劳苦群众与红军一起向反动恶势力的反动集团作坚决的斗争;明确指出:红军第二次东下就是要消灭反动军阀陈调元部, 解放六安与霍山县城。
该藏品为土地革命时期, 皖西苏维埃政府宣传品, 存世极少, 十分珍贵。
2. 战场日报
《战场日报》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1932年6月19日编印的钢版刻写的油印报刊, 共有两个版面, 漫画刊头刻“战场日报”四个美术大字, 用多种字体和格式登载了数篇文章, 形式较为活泼。
战报主要报道了由徐向前指挥的历经48个日日夜夜歼灭敌人三万多人的苏家埠战役的重大胜利, 还报道了国内其他地方罢工、罢课的消息和苏区红军的评论, 还有一篇是张国焘授意撰写的《坚决的肃清反革命派别》文章, 意在强制推行“左”倾机会主义, 把“肃反”的矛头转向红四方面军内部, 是扩大打击面制造冤案的重要证据。
3. 苏维埃政府村民户口册
《苏维埃政府村民户口册》是李为安烈士生前保管的鄂豫皖苏区六安县三区五乡五村的村民户口册。
1930年, 李为安任六安县三区五乡五村的苏维埃政府村长。户口册为长方形书本状的小册, 有毛边纸4页, 内用毛笔行书共登记六安县三区五乡各户户主姓名及全村人数, 以及各村各户的阶级状况。户口册反映了鄂豫皖苏区村级机构人员、土地、阶级成分等重要情况。
4. 皖西北特区苏维埃封条
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5月1日成立。中央指定方英任特委书记, 选举吴宝才为政府主席, 特区管辖六安、霍山、霍邱、商城四个苏区县。此封条是苏维埃政府统一制作的封条, 为纸质46厘米长14厘米宽的长条状, 手书正楷“这是穷人的房屋不准他人进内乱拿一针一线”。反映出当时苏维埃政府、红军铁的纪律。
5. 拥护第三国际实行社会革命的袖章
六安独山镇于1929年举行了独山暴动起义, 打响了六霍起义第一枪。起义胜利之后, 宣告六安县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为配合第三共产国际革命运动, 发行了拥护第三国际实行社会革命的袖章, 袖章为红色布质筒状, 中楷黑字书写“拥护第三国际实行社会革命”字样, 反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与世界革命相照应。据老红军回忆, 此袖章发行量不大, 只在红军高层中佩戴。
6. 许继慎烈士皮毛垫
许继慎原名许绍周, 字旦如 (1901-1931) , 六安土门店人,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杰出将领, 军事家。2009年许继慎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30年3月许继慎来鄂豫皖组建红一军并任军长, 对开创鄂豫皖苏区起过重大作用。1931年在“白雀园大肃反”中被诬陷为改左派遭杀害。
皮毛垫为双层, 长方形, 表面层是棉布, 绣着红色菱形花纹, 里层为黑灰色动物皮毛, 边缘已破损脱落。皮毛垫是许继慎烈士生前贴身用品。据回忆说, 许继慎骑马时把毛垫放在马背上, 宿营时又铺在地上防寒。许继慎牺牲后有战友将该毛垫转交给许继慎夫人汪贤清, 1959年六安征集革命文物时, 由许继慎烈士遗孀汪贤清捐献。
7. 新四军抗日宣传画
新四军抗日宣传画共有两幅, 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晥中庐江县所散发的宣传品。
该物品共2幅画, 第一幅19×23厘米, 内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 国共两支部队战场相逢握手的场面, 有简单的涂彩, 还附有小楷文字说明。第二幅:11×12厘米, 画有象征国共两支武装内斗, 另有一头戴钢盔的日本鬼子露出狰狞面孔哈哈哈大笑, 并有文字说明:“兄弟不合作, 上了鬼子当”。此两件作品反映了我新四军坚决反对内战, 一致抗日决心。
这两幅新四军抗日宣传画, 由烈士徐自清亲属保存, 1959年9月捐献给皖西革命烈士纪念馆收藏。
8. 建设苏维埃政府宣传大纲
《建设苏维埃政府宣传大纲》是六安第二区 (原金家寨) 苏维埃政府于1930年4月13日成立当天向群众宣传教育的文件, 《宣传大纲》为16开版, 石印仿宋体字约750个。内容提纲四条:一, 为什么要建设苏维埃政府。二, 怎样建设苏维埃。三, 苏维埃政府怎样。四, 苏维埃政府的将来。
1959年六安县狮子岗乡档案室征集上交。
9. 赤色邮政印戳
“赤色邮政印戳”是鄂豫皖苏维埃政府设立邮局的重要物件, 是苏区内部通信用的邮政用品, 在信件上加盖印戳, 表明信件已经过赤色邮政实施作业程序后, 可以在革命苏区通信的凭据。
这件印戳为铁件制作, 是鄂豫皖苏区建立的赤色邮政机关所通信件时所用的重要物件。1959年皖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征集收藏。
1 0.“大江月刊”
《大江月刊》是新四军七师政治部出版重要的刊物, 由钢版蜡纸油印后装订成册, 是新四军内部的刊物, 内容有军事动态和新四军官兵写的评论文章, 发行量和发行范围都很小, 限于新四军中高级干部阅读。
1959年皖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征集收藏。
1 1. 红军战士书信
“红军战士书信”是通过赤色邮政邮递的红军战士卢炳银给父亲卢义章的家书, 信封有赤色邮政的印戳。
信中叙述红军战士卢炳银在红军队伍的情况, 还有描述红一军东征时和敌人作战的情形, 再有是向家人报平安的问候。
1959年烈士家属向政府捐献了这封很珍贵的红军战士书信。
1 2. 红领带
“红领带”是老红军战士汪若义佩戴使用的物品, 是当时青年团员的象征。1929年, 汪若义是鄂豫皖苏区六安县六区第一个由少先队员发展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在一次的军民联欢会上, 苏维埃政府领导为其授予佩戴。同年冬汪若义参加红军, 此领带交给父亲收藏。
“红领带”为红色布质长条形, 宽3.5厘米, 背面有楷书口号“为苏维埃政权而战斗”, “红军家属联欢会六安六区苏维埃政府赠”等字样。
1955年汪若义同志病退回乡, 1959年9月他亲自捐献给皖西革命烈士纪念馆收藏。
1 3. 列宁学生公社印章
“列宁学生公社印章”是鄂豫皖苏区商城一区十三乡列宁学生公社团体的印章, 是苏区成立学生群众团体的证明。该组织为发展苏区教育文化事业, 帮助工农参加识字运动, 抵制反革命的进攻和破坏, 保障文化政策的顺利实施,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该印章木质的长方体, 上刻仿宋体“商城一区十三乡列宁学生公社”的印文。
1959年, 此印章由金寨县吴家店罗少先同志捐献。
四、革命文物的意义和价值
革命文物是现实版的教科书, 参观这些革命文物就会把我们带回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就会想起那些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革命文物作为我国各族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物见证, 凝聚着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抵御外侮、威武不屈, 热爱祖国、维护统一, 追求真理、舍身取义, 自尊自信、自强不息, 励精图治、无私奉献, 艰苦奋斗、勤劳勇敢, 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革命文物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 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生存、奋斗和发展的光辉历程, 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情感相系的巨大力量。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篇3
刘伯坚是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诗人,被毛泽东同志称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他1920年就投身革命,旅欧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与周恩来、赵世炎共事,组织旅欧少年共产党,曾任旅欧书记、旅欧总支书记、旅欧支部书记。受共产国际和党中央派遣,改造西北军,参与五原誓师,功勋卓著,策动宁都起义,震惊中外,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5年3月在赣南仁凤地区突围受伤不幸被俘,1935年3月在江西大余县英勇就义。
刘伯坚烈士故乡人民为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于1983年修建刘伯坚烈士纪念碑,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修建刘伯坚烈士纪念碑十分关心,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碑名,叶剑英、聂荣臻、陆定一分别为纪念碑题词,黄镇同志书写碑文。1986年,杨尚昆同志代表党中央专程前来参加落成典礼,邓小平、姬鹏飞、黄镇等中央领导向刘伯坚烈士敬献了花圈;李鹏总理来函致意。
纪念碑以“忠魂盛开革命花,正气凛然照万代”为主题,选定以绽开的白玉兰花来展现,造型新颖,别具一格。
刘伯坚生平事迹陈列室征集了烈士生前的珍贵照片、文物、遗物、亲笔书简和手稿1000余件,内容翔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好场所。1991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批准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TIPS
门票:免费
地址:平昌县城北佛头山森林公园内,距县城2公里。
交通:从平昌县城出发,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几分钟即可到达;若有兴致,步行看沿途风景,也是不错的选择。从成都出发,经成(都)广(元)高速转广(元)巴(中)高速至巴州区或经南充、新政镇、恩阳镇至巴州区—水宁寺镇—平昌县城,到达刘伯坚烈士陵园,行程约6个小时。
咨询电话: 0827—6227969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篇4
南昌,历史赋予了她一个神圣的称号—红色英雄城,即使不懂史的人身临在高耸屹立的八一纪念碑下和广场中央,都会被一股红色的革命气息熏染。在我来到南昌之前,南昌是我心目中很向往的革命圣地,因为史载着我们的和平是用鲜血换来的;现在我来到南昌两年了,最熟悉的还是八一广场,也算是我体验红色革命之地了,也许是高楼大厦的缘故,太多的革命区都不显眼,在今天出于学习的需要,我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感触也颇深„„ 有人说太多的现代元素的掺杂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革命先辈的不尊,比如馆内安保需要摄像头布置的森严戒备的,馆内安装了做解说用的电视机„„这些元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的教育效果。然而我们是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植入的现代元素是在所难免的,那就要我们真正用心去领略那份红色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早已在心中涌起,在馆前,有历史的烙印历历在目:“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革命烈火们不朽的英名,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里,全省人民誓以坚强的决心,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江西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通过的决议。”没有庄严地宣言,但能感受到这是发自人民肺腑的铮铮誓言,对历史革命精神的继承之心,对接班人的斗志激扬之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我,不能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今天对这个遗址拆迁,明天对那个革命圣地改造„„时刻怀有感恩的心,感恩在战场上洒热血的同胞们,感恩在国家建设中献身的同胞们。我们要秉承革命精神去参与国家的建设中,这样才会有长久的发展。
步入堂内,前厅展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土万岁!”。遒劲有力的墨迹更是斗志激昂的写照,人民顽强战斗的精神。在正厅祭坛的纪念碑上,有朱德司令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一句简短却震撼心灵的话,表达的是司令对烈士的崇敬,对后人的警醒之情。
在堂内给我心灵震撼的不得不说是那一座座铮铮铁骨的烈士雕塑,一幅幅烈士队伍的战斗图画,也许是阅的史书少,了解的只是大众熟知的英雄代表,更多牺牲在战场的烈士为人不知。现在可以给我知识空缺的修补,史书用的是数字形式来记载,现在馆内呈现的是活生生的写照,是血肉的写照,无形中我们已沐浴在烈士的队伍中,足以让我想象当年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参与革命场景,顿时也震慑了我的灵魂。
在众多烈士同胞中,刘和珍和方志敏同志的英雄事迹是大家熟知的,但这次身临在烈士的一幅幅插画的真实写照中,这样来重温她们的英雄事迹是更能震撼人心的,在这我把我的感想用文字来刻画。
我们初次接触刘和珍时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鲁迅笔下的《纪念刘和珍君》课文中,所以她的生平事迹在我们大脑中产生了烙印。在她的生平中,有这样的描述: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可以看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身上的高贵品质,满怀着报国的远大志向,体现了一个知识青年风范。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为悼念刘和珍及一同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中,最为悲壮沉痛的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
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是给死者安息最后的告白,给生者最深刻的觉醒,给我们接班人的忠言。历史已载入史册,我们不能左右,但能够不让它重演的斗志,有新一代接班人的标兵典范。
也许是馆内建了他被囚时简单的生活写照,小学就有老师戏剧性的故事讲解,对他的崇敬之情也由此更深。在囚牢里面,我们看到他一脸疲惫的表情人手持着笔在进行思索作业,囚牢环境的恶劣不在话下,还要时刻受着皮肉之苦,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塑象征着在敌对势力下不服输的英雄气概,一个永不被敌势力和困难险阻打倒的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是对革命烈士的歌颂与讴歌,更主要的是对后人的思想警醒和品质塑造标兵典范作用。翻阅方志敏同志的遗著更是一中精神的提高,在《可爱的中国》文章中: 他这样描写自己的祖国:“这位母亲蛮可爱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意趣的表达。这更是一个共产党人“积极的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过清贫、朴素、洁白的生活。可以看出方志敏时代讲爱国是为了救国。时代赋予爱国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内涵,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支撑方志敏等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精神力量就是爱党、爱国这个强大的信念。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篇5
暑假期间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我来到了革命烈士关向应的家乡金州,来到了关向应纪念馆。我们以此来纪念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此来告慰创造了历史的五四先驱们,以此来传承伟大的五四精神,以此来激励我们自己。
走进纪念馆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向应同志的半身铜像,上面有毛主席题的挽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礼毕后通过讲解员的细心介绍,我又对关向应烈士有了更深的了解。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受党中央委派到苏联东方劳动大学留学,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陈列馆内的老照片,历史实物都被赋予了“生命”每一张照片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件实物都诠释着一段历史。还有关向应故居,延安窑洞,满族风情院等地方。
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心得 篇6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这个学期学习了中国近代史,4月19日,我们来到了这里进行参观和学习。
步入堂内,前厅展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土万岁!”。遒劲有力的墨迹更是斗志激昂的写照,人民顽强战斗的精神。在正厅祭坛的纪念碑上,有朱德司令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一句简短却震撼心灵的话,表达的是司令对烈士的崇敬,对后人的警醒之情。
在堂内给我心灵震撼的不得不说是那一座座铮铮铁骨的烈士雕塑,一幅幅烈士队伍的战斗图画,也许是阅的史书少,了解的只是大众熟知的英雄代表,更多牺牲在战场的烈士为人不知。现在可以给我知识空缺的修补,史书用的是数字形式来记载,现在馆内呈现的是活生生的写照,是血肉的写照,无形中我们已沐浴在烈士的队伍中,足以让我想象当年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参与革命场景,顿时也震慑了我的灵魂。
在众多烈士同胞中,刘和珍和方志敏同志的英雄事迹是大家熟知的,但这次身临在烈士的一幅幅插画的真实写照中,这样来重温她们的英雄事迹是更能震撼人心的,在这我把我的感想用文字来刻画。
我们初次接触刘和珍时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鲁迅笔下的《纪念刘和珍君》课文中,所以她的生平事迹在我们大脑中产生了烙印。在她的生平中,有这样的描述: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可以看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身上的高贵品质,满怀着报国的远大志向,体现了一个知识青年风范。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为悼念刘和珍及一同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中,最为悲壮沉痛的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是给死者安息最后的告白,给生者最深刻的觉醒,给我们接班人的忠言。历史已载入史册,我们不能左右,但能够不让它重演的斗志,有新一代接班人的标兵典范。
也许是馆内建了他被囚时简单的生活写照,小学就有老师戏剧性的故事讲解,对他的崇敬之情也由此更深。在囚牢里面,我们看到他一脸疲惫的表情人手持着笔在进行思索作业,囚牢环境的恶劣不在话下,还要时刻受着皮肉之苦,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塑象征着在敌对势力下不服输的英雄气概,一个永不被敌势力和困难险阻打倒的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是对革命烈士的歌颂与讴歌,更主要的是对后人的思想警醒和品质塑造标兵典范作用。翻阅方志敏同志的遗著更是一中精神的提高,在《可爱的中国》文章中: 他这样描写自己的祖国:“这位母亲蛮可爱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意趣的表达。这更是一个共产党人“积极的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过清贫、朴素、洁白的生活。
上饶集中营的老虎凳和钉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面沾满了烈士的鲜血,看到这一幕使人从心底顿生寒意。看到了战争的无比残酷,和革命烈士的英勇。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篇7
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是鄂豫皖人民群众对自己故土家园深厚感情的一种集中体现, 它包含了大别山地区人民对自己家乡、传统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每个个体生活在现实社会实践中, 都要考虑在实践生活中的生存、发展问题, 而要生存、发展就要获取维持生存、提供发展的物质资源, 同时还要谋求能够慰藉精神的心灵家园, 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故土家园。古人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国, 家就失去了根基;没有家, 就没有个人。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家国一体, 故土家园不仅是满足个体物质需求的大本营, 也是个体精神思想的发源地。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 大别山的儿女立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把封建、落后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幸福的新中国[1]。
一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别山的山水资源滋养哺育着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儿女后代, “禾苗离土即死, 国家无土难存”。而中国的锦绣山河不仅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而且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是国家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物质载体。有着爱国情怀的中华儿女, 都把“保家卫国”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2]。
二是爱自己的骨肉同胞。革命者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革命者对骨肉同胞的爱, 反映的是其对整个民族的爱。大别山的革命者将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他们认为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 是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的。鄂豫陕苏区创建人吴焕先, 河南省新县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后接受党的派遣, 回到家乡组建贫下中农的革命协会, 后来又发展了农民武装组织。为了发展、壮大大别山地区的革命组织和革命工作, 他有6个家人被国民党地方反动民团残忍杀害。潘忠汝是黄麻起义领导人。他立志革命、不怕牺牲流血, 在其自勉诗中写道:“尧天舜日事经过, 世态崎岖要整磨。不肯昏庸同草木, 愿输血汗改山河。”1927年12月5日遭敌围攻, 率部由黄安激战突围, 先后6次杀进城门, 7次护送战士们冲出突围。战斗中大腿被击中, 血流不止仍坚持战斗在前线, 激战中他的后背、腰腹相继中弹, 肠子流出体外仍不退缩, 英勇地向敌人继续射击。最终因伤势过重, 不幸牺牲, 当时仅仅只有21岁。共产党人对骨肉同胞的爱表现为对人民群众的爱, 对战友的爱, 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大爱”。[3]大别山的革命先烈们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对人民群众、对故土家园、对祖国都有深厚的感情, 他们始终将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始终和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战斗在一起。
三是爱自己的祖国。中华儿女每个个体的发展、进步都是同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爱自己的国家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爱自己的国家就要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发展, 把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和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无私奉献和牺牲。大别山的英雄吴焕先是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的楷模。他的父亲、大哥、二哥、五弟、大嫂和小侄一家6人被丧失人性的反动地主豪绅残酷杀害。但吴焕先的革命热情和顽强斗志并没有在此严酷的打击之下而丧失和动摇, 他舍掉了自己的小家、心心念念为大家, 勇敢地领导大别山的人民开展革命斗争, 组建了大别山地区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队伍。1927年他率领部分有志之士和革命群众在黄麻地区和光山南部开展武装斗争, 为开辟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苏区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1931年11月, 他奉中共中央的委派, 带领革命队伍开启长征之途, 一路奋勇杀敌, 粉碎了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 为粉碎国民党军队2次重兵“围剿”, 开创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在发展、壮大红25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做出了重大贡献。1935年8月21日, 吴焕先同志在甘肃泾川县王村镇四坡村和羊圈洼战斗中不幸牺牲, 为了革命事业牺牲时仅仅28岁。[4]
二、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的时代价值
第一, 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源泉。在谋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道路上, 100多万大别山的儿女前赴后继, 英勇献身, 但革命火种从没有熄灭, 反而越烧越旺, 大别山的儿女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成为中华民族革命史上的一道奇观。毋庸置疑的是, 深深融入大别山儿女思想意识之中的红色革命传统, 是激励大别山儿女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伟大精神财富。新时期新阶段, 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 要复兴中华民族, 建设伟大的祖国, 必须集中各个民族的才智和力量。而英勇的大别山儿女为了祖国的繁荣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自己的热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大别山的红色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源泉。
第二, 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近代以来, 祖国遭受多次外国列强的欺凌和侵略, 被迫接受多个外国列强的奴役压榨, 在一段时间内内忧外患严重, 阻碍了国家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得不到保障, 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陷入国破家亡的危险境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大别山的爱国志士和革命群众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 发愤图强, 努力探索和寻求民族复兴的道路, 100多万的大别山儿女经过28年坚持不懈的斗争, 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 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新世纪新情况, 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一直非常激烈。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国际舞台, 处于不败之地, 就要继续并弘扬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 激发人民群众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 “人心齐, 泰山移”, 全国各族儿女只要万众一心, 奋发图强, 艰苦奋斗, 众志成城, 肯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高校教师的担当认识误区及其表现
目前, 高校教师对担当存在认识误区, 尤其是一些80后、90后的年青教师, 他们对党的革命历史不清楚、对党的指导思想及党规党纪认识不深刻, 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党性原则, 没有很好地领会并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继承和弘扬党的红色革命传统的思想意识有待加强, 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为理想信念不坚定、不明确, 价值观扭曲, 人生观和世界观存在问题, 缺乏对生活和社会的关心和参与, 没有生活激情和工作热情, 自我管控能力较差, 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有待提高。高校教师群体中还有部分教师认为, 自己是专业课教师就可以不参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认为那是辅导员的工作;自己是普通教师, 只要教好课就行了, 不参与学生管理工作, 认为那是辅导员和系部领导的工作;在教学中, 对学业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放松要求, 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 部分学生上课说话、晚来早退等现象采取包庇的态度;把担当分内外之别, 认为是自己工作职责之内的事情就做, 完成本职工作就万事大吉, 工作中不思进取, 认为是他人的事情就不关心、不参与、不配合、不支持, 置身事外;把做成才叫担当, 不敢尝试, 不敢实践, 不愿探索、争取, 安于现状, 缺乏创新探索的精神, 与现在国家提倡的创新改革背道而驰。凡此种种, 对担当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导致高校教师在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逃避等问题。新时期, 党中央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要求, 要求大家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率先垂范, 敢作敢当, 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高校教师应纠正对担当的认识误区, 与时俱进, 培养坚忍执着、胸怀大局、勇挑重担的精神,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素质, 争取成为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四、继承和弘扬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 培养高校教师的担当精神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实践中, 高校教师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 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同时, 注意吸收和借鉴中国革命发展历程中的一切优秀成果, 其中就包括地处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只有认真学习, 深刻体会,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进行深入反思, 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 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为培养素质优良的大学生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培养高校教师追求真理的精神。坚信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取得最终的胜利, 而广大的有志之士前赴后继、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是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的一个重要精神。战斗在大别山的无数的革命先烈, 为了解放全中国, 为了全中国的贫苦百姓过上有饭吃、有衣穿的好日子, 英勇奋斗, 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天, 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国际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的“西化”和“分化”图谋, 面对着建设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种种困难, 面对着中国梦的伟大复兴的征途, 高校教师应该继承并弘扬大别山革命志士为了共产主义而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主动培养自己的担当素质, 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奋斗终生!
二是培养高校教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爱护人民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中国革命传统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内涵。这也是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大别山的革命先烈们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献出自己甚至家人的宝贵生命。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体现了党始终是与广大劳苦大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时刻都在维护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在革命战争时期, 大别山的革命志士们, 忠于人民、忠于党、忠于祖国, 把生命、财产等都毫不犹豫的奉献给了解救劳苦大众的革命事业, 红田惨案令人热泪盈眶, 吴焕先、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等无数的革命者用热血和青春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过去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 曾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5]。在今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进程中, 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发扬这种精神。高校教师学习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 就是要深入学习体现在大别山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身上的那种为人民解放事业、为人民利益献身的高尚道德品质, 培养自己的担当素质, 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三是培养高校教师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英勇顽强、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不死就要干革命的奋斗精神, 是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 从一开始就是在极其残酷的斗争环境中进行的。大别山的革命志士和人民群众,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屠刀, 毫不动摇, 前赴后继, 涌现出了被敌人钉在墙上仍痛骂敌人的农民赤卫队队长程儒香, 就义时年仅16岁被誉为“大别山刘胡兰”的肖国清等英雄人物, 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年轻生命。大别山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说明革命斗争环境愈是险恶和残酷, 也就愈能使人们锻炼和形成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在跨越世纪的征途上, 面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挑战, 高校教师要勇于担当, 继承并弘扬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 发扬顽强拼搏、坚忍不拔干事业的精神。
四是培养高校教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对工作和事业的极端负责精神, 也是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长期的革命征程中, 既有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也有许许多多的日常工作, 按照革命事业的分工, 每个革命工作者都要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 从事自己的工作。例如, 在大革命时期, 湖北省黄安县 (今红安县) 的共产党员方进贤、梅光荣等人利用亲友之间人情来往的风俗, 在鄂豫边区想方设法地开展革命工作, 发展革命力量。曹学楷是黄麻起义领导人, 鄂豫边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他在家乡建立中共基层组织和农民协会, 领导农民义勇军和自卫军, 展开与土豪劣绅的斗争。河南商城上楼房 (今属安徽金寨) 人周维炯, 1926年底受党组织派遣, 设法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在校内开展革命活动。第二年夏季, 他又接受委派返回家乡, 以教书工作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 积极地组织开展农民运动。1928年, 周维炯设法打入了丁家埠武装反动民团, 开展秘密的地下革命活动。他借助民团军事教练的身份, 拉近和下层士兵的关系, 积极做下层士兵的思想工作, 成效显著, 在民团中成立了党支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 一个革命者, 不仅要不怕牺牲, 在革命斗争中表现的英勇顽强, 而且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还要认真做好细致琐碎的工作[6]。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跨越, 培养高素质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高校教师必须大力弘扬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中这种对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
五、结语
大别山的红色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道德建设中, 继承和弘扬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入学习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 能够帮助高校教师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培养高校教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利于批判和抵制社会上流行的个人主义、个人本位和形形色色的利己主义思想对高校教师队伍的腐蚀和引诱, 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水平, 净化高校教师队伍, 提升高校教师整体素质。
摘要: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源泉,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新时期, 党中央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要求, 要求大家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履行义务。高校教师应纠正对担当的认识误区, 注意吸收和借鉴中国革命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只有认真学习, 深刻体会,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进行深入反思, 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 培养坚忍执着、胸怀大局、勇挑重担的精神, 成为素质优良的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大别山,红色革命传统,高校,教师素质,担当精神
参考文献
[1]郭亚丁.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从“红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的历史思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 (4) :99-105.
[2]邱小云.论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史[J].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 :120-123.
[3]李江源.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J].理论导报, 2006, (1) :11-15.
[4]杨少华.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力量源泉[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 (6) :88-93.
[5]李君如.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怎样铸就的?[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6, (4) :22-26.
父亲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篇8
父亲靳明德(又名靳存太)1900年出生于晋城市泽州县南村镇原家村,1942年10月30日被日军杀害,时年42岁。父亲牺牲时,我才11岁,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父亲为什么牺牲在外地?他为什么去外地?邻里们没有人知晓。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是为国家、为穷人而死的。”当我再往下问时,她默然了,并说:“不要再问了,否则,咱们也要被杀头的,等你长大了以后就知道了。”当然,还有人知道,那就是和父亲经常在一起的人,但他们谁也不敢说出口。
父亲牺牲以后,由于生活所迫,我们一家背井离乡,逃荒到潞城落脚。我由原名靳树生更名为于太成。不久母亲去世。这样,父亲之死,在我心灵中就成了个谜。
1947年我参加了革命工作,但父亲之死因,却一直在我心中徘徊,竟成了我的一块心病。为了了却这块心病,我走上漫无边际的调查之路。首先从潞城返回晋城了解情况,在故乡的老人中寻找线索。但大家只知道父亲是为抗日牺牲的,却不知道真实情况。由于工作在身,我只能抽时间前往。每去一次,都一无所获。但我没有灰心,10次、20次、一年又一年,往返于长治、晋城途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1966年“文革”前夕,我终于找到了第一个真正的知情人李斌。
李斌曾是晋城市 工会主席,当时已离职休养,他1938年入党,是晋城地区较早的中共党员之一。在我姨父张金福的引领下,我找到了这位资深的革命老前辈。说明来意后,老人惊奇地说:“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我赶快走近老人身边,高声向老人说:“我是靳明德的儿子,从长治来看您来了。”这时,老人用颤抖着的手抚摸着我的头,眼里含着泪水,一时说不出话来。然后,他向着里屋喊:“快出来,老靳的儿子回来了。明德还有后人,真是老天有眼!老靳有灵!保佑你长大成人。老靳可以安眠九泉了。”这时,老婶端来茶水,我等问候几句后,一边喝茶,一边认真地听着李斌老人对往事的回忆:
“你父亲1937年参加牺盟会,1938年经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们均在晋北县二区工作,都是区分委书记,我分管农会工作。你父亲分管工会工作。当然,我们的主要工作还是南村一带的抗日宣传、动员工作。当时,咱这一带就只有我们两个党员,日本鬼子疯狂得很,再加上汉奸、走狗的猖狂活动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我们只能非常秘密地行动。如果有要事,需要联系,就是你婶子和你母亲来回跑,她们两人就成了我们的交通员了。我和你父亲是单线联系,我的上线是一个外乡人,叫崔子林,这事你父亲不知道,我的下线是你父亲,当然崔子林也不知道。另外,你父亲是挑八股绳走乡串户做买卖的,这样,他和群众的联系就比我方便多了。再加上他积极热情,工作很出色,特别是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曾多次受到县上表扬。仅1941年和1942年,经他动员就有30多人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和八路军。大概是1942年秋,我们又接到命令,继续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老靳先后到马匠、寨西、南村等地进行动员,经过几天的努力,动员了十几个人。为了躲避敌人、汉奸的视线,这些人由老靳带队黑夜出发,到区上报到后,区上又命令老靳再回来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就在返回南村途中,老靳被日军杀害了。靳明德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而牺牲的,是很光荣的。待我好好回忆一下,给你写个材料。”
这时,我才懂得了母亲所说的是为国家、为穷人而死的真正含义。不久“文革”开始,李斌老人材料没有写成就去世了。
“文革”以后,我要继续了结我的心愿,继续找知情人。几年问,我先后在晋城、长治找了20余人,均无线索。此后,我北上太原、阳泉,南下郑州、洛阳等地询问,先后访问了山西省政协的副秘书长徐一贯、山西省总工会的王维庄、洛阳市委党校的卫老伯,还有曾南下到福建工作的尚凯老人等,但均未了解到第一手材料。
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老家有人捎信给我说:“你父亲1942年送去当兵的10个人中,有一个叫靳明贵的,听说还健在,据说在湖北恩施地区水利局工作。”1986年,通过询问有关人员,了解到靳明贵的工作单位和住址,我立即写信询问,老人马上回了信。信中说:“你父亲是牺盟会员我知道,在南村一带做秘密工作我也清楚。他是共产党员,这是我在他牺牲以后才知道的。1942年秋天的一个黑夜,你父亲对我说:‘明贵!当兵去吧,打日本鬼子去吧,不然咱们祖祖辈辈都得受日本鬼子的欺辱,只要咱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就一定能打败小日本。’此外,他还讲了好多共产党救穷人的道理。我听了以后,觉得在理,就同意前去当兵。一天下午,你父亲对我说:‘今日天黑后,咱们一块到后山集中。’到了后山,我才知道有十几个人,是分三路来的。在后山吃了些饭,并说明到区游击队当兵,在沿路上应注意的事项等。我们十几个人,跟着你父亲一直往西走,第二天的下午才到了区游击队所在地的阳城县半坡村。当天黑夜,我们去的人就有10个人编入了十八团。听区游击队长说,你父亲还需要回去再动员人前来参军,这样,我们就分手了。”另外,他在信中提供了除他之外,其他9个人的姓名与籍贯,以及当时区游击队长兼区长阎家玉等人的情况。并通过组织给我写回了证明材料。
有了线索,就顺藤摸瓜。接到信后,我先后用三年多时间找有关人员。同去参军的10人中,有一个人叫赵仁喜。他说:“当时的10人中,我年龄最小,只有16岁,编队后,开始训练,我天天哭,并要求回家,领导考虑我年龄小,就放我回家了。其它情况我什么也记不清了。”
唯一的希望是找阎家玉了。当时,我只知道此人原籍是环秀村人。经多番查找,1989年冬我和赵仁喜等在晋城市内的南街找到他。阎老已85岁高龄,身体还可以,脑子也清楚。当我们问到靳明德牺牲的情况时,他很激动动地问:“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问此事?”“我是靳明德的儿子,想了解一下父亲的牺牲情况。”我赶快解释说。老人喝了口水,停了一会,才颤抖着开始说话了:“靳明德是我们的好同志,是我们的区分委书记。”这时他翻开一个小本子边看边说:“那是1942年秋的事了,县政府又一次要求我们尽快再动员青壮年参军,以补充县游击大队和八路军的兵员短缺。当时,靳明德同志正好带着十几个当兵的来到区政府。当即我就对他说:‘明德同志,你还得回去,再多动员一些人来参军,这是县上的命令,就难为你了。’明德当时就说:‘没有事,我坚决服从命令,这就是咱们的任务。’他在区上住了一天,第二天就起
身到晋城。在返回途中,夜宿焦河村大庙,半夜时分,驻东沟的日本鬼子包围了大庙,明德同志被捕。在审讯中,明德坚贞不屈,并痛骂日本鬼子,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敌人无奈,狗急跳墙,将他砍头杀害,并将尸体推入煤井。”
“此事发生后,我们的地下情报员当天就把汉奸焦保金的告密情况报告给区政府。我们立即报告县政府,要求严厉处置汉奸。两三天后,县政府告诉我们,汉奸已被枪决,请你们转告死者家属,明德他们的血不会白流,这个仇要记在日本鬼子头上,这个仇我们一定要报。”同时,老人还提供了县上领导人的姓名和地址,并经单位出据了证明材料。
经查找,县上的领导人均已过世,听说当时给县长当交通员(也是警卫员)的李兴唐还健在,他住在岑西的道庄村,我和妹夫靳世魁步行几十里找到了他。此人也已80多岁,还住在农村的老房子里。我们给老人买了点吃的东西,说起焦河事件,老人记忆犹新:“这件事,你们算找对人了,我比县长都清楚,因为是我具体去办的,所以,一直记在心上。当时,县长让我去焦河了解事实的真相,并给我15块银元和一斗多小米,我用‘钱搭’背上这些东西,手拿赶牛鞭子,装成贩牛的农民上路了。一进焦河村,看到路边有个小饭铺,我进去了,先用一升米换了两碗汤面,边吃饭,边和饭店掌柜聊家常。当时,只有我们两人,我就有意问起前几天在该村发生的事。饭店掌柜瞄了一下店外没人,叹了一口气,低声对我说:‘现在有的人坏了良心,看着日本人厉害,就帮狗日的办坏事;我看你是外乡人,才敢和你说,要是本地人,打死我也不敢说,要让人家知道,我全家就没命了。’我说:‘不会有事的,我是贩牛的,只是听听而已。’这时,他走到我身旁低声对我说:‘村上出了个坏人叫焦保金,他早就和东沟的日本鬼子勾搭上了,村里人和周围村的人都怕他,此人好吃、懒做、赌博、嫖女人,什么坏事都干,前几天害人家那几个人,就是他报告的。老百姓都恨死他了。’我们正聊着,天已经黑下来了。这时进来两个吃饭的。饭店掌柜说:‘保金兄弟来了,吃点什么?’来人说:‘来两碗炉饽!’饭店掌柜给我使了个眼色,抿了抿嘴,意思是不要再谈原来的话题了。这时,我早已心领神会,知道此人就是焦保金。他们开始吃饭,我已吃完了,向饭店掌柜打问哪里有开店的。“前边有的是,好一点、差一点的都有。”饭店掌柜说。在我拿行李准备要走的时候,焦保金发现我带有“钱搭”,就和我说话了:‘这位老哥,我给你个地方住,保你满意。’饭店掌柜说:‘这位大哥是贩牛的……’话还没有说完,焦保金就急着说:‘那更好,到我那里,来两把。’我知道他是要和我赌钱,就顺水推舟答应了他。到他家后,我顺便看了他家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一个女人还炒了两个菜,拿了一壶酒。我们3人边赌边喝,高潮时,焦保金说:‘和日本人赌钱我都没有输过,今天我不能输给你。’一直玩到天亮时,我赢了他们17块大洋。当时我怕出事,就说:‘我得去买牛了。以后咱们再玩。赢的钱我还给你们,只当我付了店钱。’焦推辞不要,我为了急于脱身,放下钱就赶快走了。回到县上后,我汇报了详细情况,县政府立即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张县长命令:‘县游击大队派30余名队员,由你带队连夜出发到焦河村,不要惊动老百姓,只是包围焦的院落,逮捕焦保金。审讯后,立即枪决。’我们按照县长的命令,顺利逮捕了焦保金后,就在他家的楼上开始审讯,但他一概否认。游击队员怒火冲天,连推带打,焦却十分嘴硬。这时,我出现在焦的面前,当他一看到我,就低下了头,承认了当汉奸的具体事实。天明后,抗日县政府贴出布告,召开群众大会,说明情况,将焦押往村南的苇地里枪决了。”
李老停了片刻,继续说:“从此以后,焦河一带安稳得多了,给抗日政府送情报、送公粮的人也多了,报名参军参战的人也多了。老百姓高兴地说:‘枪毙焦保金,为当地除了一害,给日本鬼子砍了一条腿,真是大快人心。’”
老人并写了证明材料,还按上了自己的手章。
同时,焦河村党支部、焦河乡党委也出了材料,证明确有此事。
此外,还有一些村上老人的回忆,如原克信、赵仁喜、阎瑞玉以及村党支部、镇党委的证明材料。我将材料一并送郊区民政局。经郊区政府审理后,一致认为:材料具体、翔实。并立即上报山西省人民政府。
在几十年的奔波中,我曾得到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大力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得到了靳世魁、郊区党史办的董建玉、郊区民政局的赵忠祥等人的帮助,才圆满完成了我一生的心愿。在这里我向他们表示敬意和感谢。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推荐阅读:
大别山外出实践方案07-27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05-28
大别山天堂寨导游词讲解09-30
我的家乡大别山初一优秀作文11-25
在弘扬大别山精神党建专题培训班讲话06-03
大别造山带燕山期造山作用的岩浆岩石学证据11-14
别山小学治理乱收费整改报告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