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之恋-初二作文

2025-03-24|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精灵之恋-初二作文(精选2篇)

精灵之恋-初二作文 篇1

精灵之恋作文1600字

不知蝴蝶是不是可爱的,但的确是美丽的。独一无二的色彩,轻盈欢快的飞动,美得令人窒息。

以前观赏过一个蝴蝶标本的展览,一只只或大或小色彩各异的蝴蝶,平展着它们的双翅。或如朝阳一般的充满生气的红色,点缀在深色的背景上,互相映衬,是一种神秘的美丽;或是天一般清澈的蓝色,很随意地抹在纯白色的双翅上,似是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素雅之美;还有一些如同枯木一般的颜色,映出清晰的双翅的斑纹,是一种还旧的美感,掺着一丝的落寞与寂寥,是一种楚楚动人的美……总之,“美丽”二字,是最能够诠释“蝴蝶”的。这些汇聚大自然灵气的色彩,配上那些欲飞般的双翅,让人总觉得满是飞舞闪动着的蝶的精魂,空气中流溢着那种洒脱的灿烂之美。可是,那些双翅被钉子束缚着,这种美,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却又是极真实极惨烈的.。灵魂的束缚与挣扎,碰击出让人心碎的响声。

有人说,黑蝴蝶是精魂的化身,美丽、冷酷的色彩,俊秀的体形,大方的双翅,飞过你的眼前,心总是猛地一惊,摄了魂一般,但只不过是瞬间的感受。可能是那总看似安详却极富煽动力的飞翔姿势,深沉又引人注目的深黑色,甚至于宽大的双翅拍打时的响声,令人心底一震,诡异的美丽,美得让人陶醉、迷醉……我觉得,这种蝶是最美的。

小时候有一次捉蝶的经历,在杂草中,耐心的等待了许久,终于捕捉到了一只小蝴蝶。我只敢用双指掐住它灵巧的双翅,心一下一下的跳,因为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它鼓动的脉搏、它沸腾的血液。它扑着翅膀,一次次的试图挣脱、飞翔。它全身都在使劲的挣脱,那透明单薄的双持已经破碎了,最后,我在慌乱之中松了手,因为我的心跳到极点,我害怕了这种为了挣脱死亡而奋力反抗的力量,虽然是从一个微笑的生灵爆发出的,但我那两只沾满了花粉的手指在微微颤动、发烫。眼看着那只最终如一只薄纸片般平躺在脚边的蝴蝶,一下子平静下来,那花粉的气息让我昏眩。

很多人认为蝴蝶是矫情的,是舞台上喧嚣浮华的招摇者。其实,蝴蝶的美或许是一种悲哀,因为它的美束缚了它飞的灵魂。它轻盈透明闪亮的双翅使它不堪一击,而蝴蝶内在的一种坚强和反抗的气质是令人震撼的,而它深藏在俊美的外表里,留给人的,或许只是形态上的神秘美。

不要让外表的美成为灵魂自由飞翔的阻碍,让蝴蝶的斑斓双翅展开我们的心窗,飞进飞出。

精灵之恋-初二作文 篇2

《柳叶儿》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习了解

二、完成课后习题

二、教学课题《柳叶儿》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章的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文中“乐”、“苦中带涩”的情感内涵。

3、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的生活。重难点:

体会文中“乐”、“苦中带涩”的情感内涵。

三、教材分析

《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二单元从写作体例上说是散文单元,本单元要点是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柳叶儿》这篇课文属于时令行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我们讲述了关于柳叶儿的故事,把人们带入了那个苦涩的时代。设喻精巧,将精致描写可以说发挥到了一种极致。学生通过前面散文的学习,已积累了一些关于散文意境的欣赏方法,这篇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赏析的绝佳文本。通过赏析,唤起同学们对那段困难岁月的关注,体会到过去父辈的艰辛,从而能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

四、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学领悟和心里体验的思维方法,运用引导探究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

2、在学习中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发挥大家的智慧,来挖掘文本内涵。

3、充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南方北方、山谷河畔、田间地头、校园幽径,到处都可看见柳的身影。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1%F8%CA%F7 %CD%BC%C6%AC&in=13064&cl=2&lm=-1&st=-1&pn=0&rn=1&di=64558826235&ln=2000&fr=&fm=index&fmq=***36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http://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们对柳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学生畅所欲言)可是作家宋学孟对柳的感受与我们完全不同。他说:“柳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柳叶儿》一起去个感受那个时代。

二、新课学习

(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明确这篇叙事散文是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我”在饥荒岁月里的童年趣事。)

2、独立思考:作者围绕“柳叶儿”从哪几方面来写童年的?(试着用一个表示动作的字概括)

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咏柳叶儿

(二)合作学习,探究理解。

1、展示柳树美景图片http:///show/1/47/3712f75121237a38.赏析课文中写景句子 明确:

(1)美----第10小节:”天蒙蒙亮„„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这一段文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乡村清晨的美丽画卷,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段文字,领略一下这美丽的景色描写。其实在本文中景色美的句子不只是这一处,还有一处,把它找出来,告诉大家。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C1%F8%CA%F7%CF%A6%D1%F4&s=0

第11小节,“这时候,太阳出来了,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2)苦---咱们继续往后看,看看作者作者到底摘柳叶时的感受怎么样?(学生阅读课文)

“我走过去样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3)乐----作者那时除了觉得“美”、“苦涩”以外还有其他感受吗? 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13小节:“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里面的肠子回淌出来。”为什么当时人们的肚皮都会那么薄?

“于是我拼了命直吃的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师生齐读)从这一句话中,你都了解些什么?

(作者身体非常的瘦,当时人们饥荒的程度很严重)(出示图片)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三年饥荒

第8小节:“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为什么作者对自己童年爬树的情景记得那么清晰?(因为这样可以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主要是为了逞能。)

(4)香----我想提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拼了命的吃?(因为柳叶包子很好吃。)分析故事开头结尾的两段。(师生齐读)

小结:“柳叶儿”在宋学孟的眼中首先是救命粮,解开了开头的悬念,表达了对“柳叶儿”作为救命粮的留念之情。苦、乐相伴,正是本文作者要借“柳叶儿”传达给我们的深切体悟。

(三)自主讨论 领悟主旨

童年的生活应该是多彩多姿、无忧无虑的,那作者的童年呢?是苦多,还是乐多?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四)铭记岁月 感受幸福。

欣赏下面一组图片,感受那段苦乐年华„„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中国大饥荒

三、抒写幸福,内化主旨。

欣赏完图片,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幸福吗?把你所理解的幸福写到纸上。(要求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生动地描写)

四、小结本课内容

出示:教师寄语:

时光已流逝,抹不去苦涩的记忆; 柳叶又抽芽,牵动着如歌的情思。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柳叶的那个时代吧!但愿它能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珍惜现在的生活,用真正的幸福装点自己的人生。

五、布置作业

1、把本文故事将给父母听,并交流感受。

2、阅读张洁的《挖荠菜》,并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六、教学反思

《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属于时令行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我们讲述了关于柳叶儿的故事,把人们带入了那个苦涩的时代。设喻精巧,农村精致描写可以说到了发挥到了一种极致。通过赏析,唤起同学们对那段困难岁月的关注,体会到过去父辈的艰辛,从而能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

虽然这篇文章文字较为浅显,但学生大多只是从表面来理解而没能深入实质,理解较为肤浅,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系列问题,从而能够试小组而生更好地挖掘文章的主旨。阅读就像旅游,除了去观赏沿途美景,还要探究其美在何处,为什么美。欣赏一篇美文,我们除了捕捉它的表层信息,还应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等多个角度去品赏。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动物好朋友》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心理情景剧大赛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