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评改(通用8篇)
作文的评改 篇1
作 文 的 评 改
关于作文批改,我们先来看一篇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写的文章:《作文——学生互相批改》
语文教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很多老师都回答说是批改作文。
教两班课,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就是两座大山。老师们说,愚公移山,还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这两座山搬去又搬回,真不知何年何月有尽头。
我从1979年3月起,发动我的上帝——学生们一起来搬这两座山。
开头有人议论纷纷,说我偷懒的有之,说学生水平低的有之,说作文水平会下降的有之。但我心里有数,我知道学生批改作文比我还认真,还仔细,学生积极性又高,大部分学生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关注我的批语的程度。既然这样,学生成绩一定能提高。
果然,半年以后我们班的成绩就遥遥领先了。领导、家长所关心的无非是成绩,学生成绩高了,又学得积极主动,你采用的方法,尽管他们不理解,也就不再干涉了。
自那时到现在,我已经有十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没批改一篇学生作文了。我明知道,倘我批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学生作文水平一定比现在还高,但我为了证明教师不批,学生作文水平一样能提高,就一直坚持不批一本。学生能学会批改吗?回答是肯定的。差学生也能学会吗?也能。
1、怎么批改作文?
我逐渐要求学生都能从以下十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评语,每个方面给5分,满分为50分。
①格式是否正确。刚入学,让学生感觉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也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任何一个人的。打开作文一看正确,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不减分,此文为满分50分。
②卷面是否整洁。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同学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③错别字几个。要将错别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挑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就搞流水作业。甲、乙、丙、丁轮换着批一篇文。甲批错别字六个,乙发现本文错别字不是六个,而是七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一百字的说明书。丙又发现本文错别字是八个,那么甲、乙同学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一百字的说明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惟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
④有几处病句。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 用。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1分,超过5分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这几条要求了。熟练掌握之后,再过渡到后五条要求。
⑥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论述过。批改指导时,再结合两三篇具体例文,加以指导,学生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⑦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1)是否围绕中心;2)是否符合生活实际;3)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首先强调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⑧看文章结构。包括三点:1)层次段落是否清晰;2)过渡是否自然;3)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⑨看表达方式。主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如写记叙文《他进步了》,要求夹叙夹议,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写说明文《芦苇》,要求说明中有描写的成分,文中有没有。写散文《家乡赞》,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中结合得怎么样。
⑩看语言是否简练、流畅、深刻。
语言简练就是不重复、不啰嗦、简要、精练。流畅是指文章读起来很顺,不疙里疙瘩。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精辟,能抓住事情或问题的本质。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减分。大多数情况下,批改作文都在语文课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面的具体批语,一般情况批语的篇幅都要有作文本的一页那么多。最多的批语,有的达到500字。
一名同学问我:“老师,你猜我最爱上什么课?”“不是体育,就是美
术!”“都不对,我最爱上批改作文这节课。”“为什么?”“我特别愿看别人的作文,又很愿给人家挑毛病。”
1984年,我让我的两班学生投票表决:是老师给批作文好,还
是互相批改好。共106名同学投票,98人认为互相批改好。只有8名同学生认为老师批改好。而对这8名同学,大家一分析,都是刚到班级不久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尝到互相批改的甜头。
2、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有什么好处呢?
①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作文能力。
②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借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③每次批改作文,抽签一般都换一个人,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次自己的作文本又换人批,看到同学们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增强了同学们发现错误的能力,还使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了。
④教师只看一部分同学的批语结果,当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将节省的时间用于研究新教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如果认真找,还可以找出互批作文更多的好处。不能否认,互批作文也会有弊端,特别是在学生自立能力不强的班级,弊端可能会更明显。但我十年实践的结果告诉我,互批作文利远远大于弊。
我是决不会再重走被两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老路子。如果有变化,那就是再探索更好、更科学、更节省时间的批改之路。
魏书生的经验启迪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在作文评改上,我们应该做到:
1、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体会到当一名小老师的成功与快乐。
2、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可结合“作文十要”细化具体要求。“作文十要”每条10分,共100分。①审题要准。主要看体裁及表达方式是否符合要求。如《一件()事》、《一个()人》就应该写成记叙文,表达方式应以记叙为主,不能以议论为主。评分可分“一般、好、很好”三个档次,分别记5分、8分、10分。以下各条(除⑥条⑩条外)类同。
②材料要新。材料符合中心记8分。
③立意要深。立意鲜明、集中并积极健康记8分以下,立意能更进一步做到深刻,记10分。
④构思要巧。如在情节结构、布局谋篇方面较为巧妙记8分以下,如更能在创意上构思巧妙记10分。
⑤段落要明。要求层次清楚,段落分明,过渡自然。
⑥语言要畅。要求语言流畅自然,有病句一处扣1分,扣满5分不再多扣。⑦感情要真。如文章真切感人,记10分。
⑧开头要妙。开头要开篇入事或开篇切题,一般用三、五个停顿句。⑨结尾要精。同以上①
⑩字要工整。错别字一处扣0.5分,扣完5分不再多扣。是否整洁设5分。“作文十要”作为评改作文的要求,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每次作文的具体要求和侧重点,进一步加强指导。
3、当好评判者
学生作文评改打分后,应签上自己的姓名交还作者本人。作者对同学的评改,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是什么,要写清楚并签名。教师给每一本作文应有两个评判结果:给作者打分,给评改者评定等级,如A+、A、B+、B等等。评判结果应以激励为主。可以作这样的规定:作文达到95分,记优秀一次;每增1分,再加一次。评改得A+,记优秀一次。教师每次要让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能记“优秀”一次,尤其在教师对作文评改进行指导,并要求学生再按要求做一次的情况下,学生得优秀的人次应超过班级80%。每次作文的得分和给同学评改的等级,就由学生各自登记。优秀作文和优秀评改可轮流传阅。
4、辅导学生作文的重点应放在指导作文的思路和方法方面。
作文的评改 篇2
对这种低效能高耗费的作文教学和评改模式,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教师也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的体会也跟我相同,都认为教师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可是大家还要继续干下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摆脱这种无意义的作文教学评改之痛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是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从老一辈的语文大家到当今的教育指导性文件都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很明确的方向,这无疑给语文教师的作文评改指明了道路,那就是应当让学生来成为作文评改的真正主体。
一、授之以渔——让教师成为作文评改的引导者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授之以渔”,新课程改革对所有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即教师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容器”,而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所以要实现教师的课堂身份角色转变,从传统教师成为一个现代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摆脱过去的身份角色,成为学生作文评改的引路人,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阅读能力。
(一)教师示范,学生评阅有蓝本
要让学生来修改作文,即使制定了明确细致的标准、要求,但若没有教师的示范,高中学生一开始还是很难把握好批改的尺度,往往流于形式,所以示范评改是指导学生批改作文的第一步。在教学实验课上,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例如实物投影仪和摄像头,可以将教师评改作文全部过程实时的传达给学生。首先教师按照传统的批改作文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份如何评改作文的范本,因为是模本,教师一定要认真、仔细对学生作文进行评改,要有微批、眉批、总批,要更正错别字,要注意修改文章中错误的标点符号,不仅要写出对学生本次作文的指导评语,还应有针对性从宏观角度对学生个人发展——人生价值观提出建议,并打出合适的分数。为了便于学生更实在的学习,教师可以随机挑选出几篇不同类型的(好、中、差)的作文,一起做示范批改,圈出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优缺点,分析文章思想内容、谋篇布局,对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的方案。教师的示范评阅作文,将成为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技术性基本模板,长期坚持,无疑能正确引导学生提高自主评阅作文的能力。
(二)明确标准,学生评阅有方向
作为普通高中生来说,本身的写作能力不强,欣赏阅读水平也不高,因此要学生对学生作文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往往很难,即使有也存在着泛泛而谈,空洞无物,或者离开作文话题谈其他——评语跑题,打人情分,印象分。为了增加学生评改作文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以制定量化操作表,让学生逐项打分,保持评改的公正性。
参考评分细则如下:
标题:有标题2分,标题有新意5分,无标题0分。
格式:标题位置正确,分段清晰,文章字数达到要求10分,不合要求酌情减分。
卷面:字迹工整美观,卷面整洁无涂改5分,如卷面看起来不舒服,得0分。
错别字: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圈好并在旁边改正。
病句:语句不通顺,出现病句,每处扣1分,扣完为止。挑出病句,标上记号,在旁批中给予纠正。
标点项: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评改时进行改正。
立意:主旨明确,没有跑题,立意有创新得15分,立意反动或跑题0分。
选材:内容围绕中心,符合生活实际,有典型性,有时代感得10分,其他酌情扣分。
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首尾照应得15分。
语言:符合文体,简练、通顺、准确、连贯、优美,有特别动人语句得15分。
通过给学生具体的评分细则,从而做到学生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具有实际操作可行性,也在另一个角度给学生提供了一篇如何写好一篇好文章的标准,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选好对象,作文评阅出真效
教师在给学生明确了如何评阅作文之后,最重要的就是选“演员”了,谁能成为评阅作文的主角呢?这是语文教师必须要考虑的,所以教师必须对班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有很好的了解,不能随意的把作文本一律发下去,到时候可能没有人承担任务,导致作文评阅无效。总体原则是:学期之初,教师主动批改,熟悉学生;学期之中,课代表和作文写得较好的学生帮助教师评改,进一步培养学生;后半学期,分组评阅,让每一个学生熟悉评改作文流程,选一个工作认真的学生为组长,共同评改。总而言之,语文教师一定要学会培养学生,让学生逐渐成为小先生,才能在解放自己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水平,真正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一类:作文优秀、积极性高的学生——小组长,领袖人物,指导本组同学,老师的最大帮手。
第二类:写作积极分子,兴趣爱好者——小组核心成员,评改作文的中心力量,班级作文提高的重要成员。
第三类:每个学生——自主评阅者,学会在交流合作中成长,作文教学评改中最终要实现提高的真正对象。
二、让学生成为评改作文的主人——让作者成为评卷者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结果证明,每个人都有许多潜在的智能,只是某些智能还暂时没有显示,以多元智能的观点看学生,每个学生都很有天赋。加德纳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所以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多元智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符合新课程标准全面培养素质人才的要求。每个人天生具有语言能力,只要能充分发挥学生本身具有的语言智能,他们就能够从别人的作文中发现问题,找到作文写作的真谛。
(一)自批自改——自己当老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因此培养学生自己作好文应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在学生自评之前,教师可以先根据本次作文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评改的意见,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意见或自己的见解来修改作文,逐步提高自改文章质量,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教师布置的命题作文。第二种做法是学生自己写完作文之后,自己主动去修改评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通过一次次的推敲修改,最后达到完善作文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学生的平时习作或教师布置的小作文。评改完之后,学生可以将评阅情况通过表格形式汇报给教师,以便教师进行总结。
(二)分组评改
新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交际中树立自信,敏捷应对。根据研究表明,4—6人的小组工作效率最高,指导学生评改作文必须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首先,教师须进行摸底,大至了解班内各位学生的作文水平、性格爱好等,然后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每组学生作文水平好中差搭配,每小组中务必有一倍水平较高者任组长,做好领导、协调组员及总体把握的工作。分好组之后,每次作文评改课,学生就以小组为单位坐到相应的位置上,以组长为中心,讨论开展评改工作。
(1)小组内互评,实行小组内的轮流循环评改,每个人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完3—4篇文章,然后写出评语交组长汇总,统一对各文评分。
(2)组与组之间互评,甲组和乙组相互评分,通过讨论商量,写出总批,不足处写出修改意见,打上分数,写上日期,并签上批改者姓名。在此基础上提名几组进行交流,让某组成员边读自己批改的作文,边读评语,其他同学仔细聆听后加以评论,若对评改有异议可讲出理由,通过大家的评论来评定该组批改得是否准确恰当。
(3)作文评卷组对全班同学作文进行评定,各小组可以轮流评阅作文,待试卷评阅完毕后,各组组长对本次作文情况做一个反馈小结,然后教师可着手统计各档次作文情况,并记录下反馈信息记录,以便及时与学生交流。
(三)班级评改
在现代网络教学环境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学生将习作传到网络,通过博客、QQ空间或其他学习论坛,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对文章进行评阅,教师也可以在线点评,及时了解学生写作动态,适时的指点学生评阅作文。
三、作文评改创新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读写能力
《新课标》指出:“作文批改和讲评应讲求实效,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以激励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意愿,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在这场创新作文评改实践中,教师只是主持人,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和演员。正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摆脱了过去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死气沉沉,一言堂现象,广大学生才能积极投身于作文的评改中,并且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能力,认真细致的评改过程中灵感四射,妙语连珠。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讲评的主角,以评促写,以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通过讲评使学生获得作文的愉悦感。
(二)减轻教学负担,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语文教师的最大负担就是改作文,现在学生的主动参与评改作文极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时间更加充足,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作文批改的周期。以往一次大作文收上来,两个班的作文,教师最快也要两个星期才能反馈下去,这样学生早就对过去所写的作文没有了印象,因此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和期待感,无法及时反馈作文信息。
学生互批作文教学,解决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付出多、耗时大、效率低、评改不及时的弊端,教师学生共同批改,发现的优缺点更多,面批的面更广。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写作个别指导,为因材施教提供了较充分的时空可能,教学效果进步很快。
(三)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学评价多元化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来促进教学发展,在创新型作文评改的教学中,明显可以看出充分开发和利用了课堂内的教育资源,广泛地聚集了师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激励。使传统教学的信息交流由单向、双向转化为多向,课堂的师生双边活动扩大到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同时这又使课堂教学评价实现了多元化,即由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评价向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外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转换;由单纯的分数评价向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合作效果的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转换。使评价更加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客观性、民主性、广泛性、导向性和激励性。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配合,可扬长避短、相辅相成。面临新形势,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同时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要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自己逐渐转变角色身份。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潜能,只要我们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激情和潜能,那么我们的教学会更加好。课堂作文批改创新的天空才会灿烂纷呈。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12).
[3]赵世金.怎样让学生评改作文[J].语文教学通讯,1995(8).
[4]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
作文的评改 篇3
【关键词】多元化评改方式;初中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在各种层次的考试中所占分数比例都是较大的,而作为语文考试结构中占分数最高的作文,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大部分教师对于语文作文教学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份见解,但是在语文作文评改方式上,大多是千篇一律的,都是以教师评改,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这一评改模式不仅较为单一,同时也因为方式较为单一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从事语文教育事业多年,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得出结论,想要将语文作文评改制度落实到实处,给学生带来实质上的收益,就必须让评改多元化。
一、旧式评改方式所存在的弊端
曹宗祺教授这样说:阅读教学确实需要讨论文本的思想情感内容,不过这种讨论应该和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初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采取一种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学生作业并进行讲解,这样的一套教学模式。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我国学校中普遍采取大班型的教育模式,一个班级基本都会有五十余名学生,如此庞大的学生量就造成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时会浪费掉许多时间,而且还不能保质保量的将每一名学生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批改。
这种教学模式是大部分学校一直在采用的,同时这也是一种十分浪费教师时间的教育方式。长时间的按照一套模式进行作业修改,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批注产生审美疲劳,所以说,这是一种劳神伤心,又事倍功半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代,需要改进。
二、多样化评改方式的优势
(一)节省教师的个人时间
多样化的评改方式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化整为零批改式,既将班级学生这一整体划分为若干个小群体,并选出组长负责小群体的作业审查工作。这样化整为零就可以直接跳过教师批改几十份作业的尴尬局面,从而让教师节省下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如何提升作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提升学生对作文的学习兴趣
作文本身就是对文章作者心理状态以及对事物看法的一种书面体现,所以在作文教学当中,除却教授学生一些修辞手法等写作要领之外,教师也一定要摆正自己的身份,将自己与学生摆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平等的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小组内部人员自行评点组员的文章,初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学生争强好胜的心十分强烈,通过组内点评,选出一篇最为优秀的文章,之后所有组的最优秀文章再进行全班内的整体评比,不仅满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对于那一颗争强好胜的心,成功激起学生学习作文的欲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三、多样化评改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一)教师从书面文字上进行多样化评改
目前语文评改手段之所以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千篇一律的修改方式。这种修改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并且长期一样的评语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并不重视他的作文成绩,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不认真学习,作文成绩下滑。想要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要做到多样化批改, 既在批改学生作业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作文完成质量高低写出专业评语,优秀的文章要予以表扬,差强人意的文章要及时指出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不要以简单的分数来评判学生的文章。
(二)讲评方式多样化
每一次的作文在批改后都要当堂进行一次讲评,在讲评方面一定要做到多样化。首先针对整体写作情况进行一次评价,指出学生群体整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针对优秀的文章进行集体表扬,并具体指出相应个体,将这部分学生文章中优秀的地方拿出来进行讲解,做以普及,让学生学习。最后对于文章完成较差的同学也要进行针对性的批评,将这部分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单独拿出来进行分析,教师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让学生自行进行解答,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三)进行互动式评改
语文教学总体上是比较枯燥的,不符合初中生的性格。所以在进行作文评改时就要力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找出一部分作文有问题学生的文稿,在课堂上朗读出来,之后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法进行点评,在点评之后教师再从最为完美的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改正,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理解从教师角度讲如何去看待文章,并且学生可以在心中做一个对比,找出自己思想中所存在的不足。活跃的课堂氛围才是初中生最为喜欢的,所以通过点评文章这一互动环节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是一种可行之策。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旧式作文教育课堂已经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所以就需要我们教育教育工作者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式,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笔者认为,多样化评改方式在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中非常适用,完全可以满足新课标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可行之策。
参考文献
[1]吴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革作文评改方式,以自主模式全面提升初中作文教学成效-对当前初中作文评改教学的反思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2]袁晓悦.向轻负高效之路行进-有关作文评改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9).
[3]宣晓艳.作文评改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作者简介:何朝旭,1978年生,男,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上中学,本科,中高职称。
学生作文评改的量化标准 篇4
一、作文评改要求:
1.作文评改采用百分制。2.用红笔评改。
3.统一标识符号:错字圈起并在评语栏内改在方框内;病句划线并在线末打叉;好句佳句划波浪线线并在句末打勾。
4.请按要求分项给分,并分项简评,最后算出总分并写好总评。
二、量化评分细则如下(每项10分,满分100分),请参照进行评分或评语:
1、标题项:拟题恰当6分;拟题醒目、有新意4分。
2、格式项:标题位置正确2分。首尾行数得当,一般不超过三行,2分;段落数目得当,全文一般不少于四段,2分;全文字数合乎要求,不少于600字,4分。
3、卷面项:文面整洁、没有涂抹,5分,(涂抹一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书写规范、工整,不写连笔字,5分(书写潦草酌情扣分,最多扣5分)。
4、错别字项:发现错字、别字,每一个扣1分,最多扣10分。作上标记并在批语处改正。
5、病句项:挑出病句,划直线标记,在原句处给予纠正,并在总评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扣1分(扣完10分为止)。
6、标点项:注意标点的书写位置是否正确,一处扣2分;标点的运用是否恰当,一处扣1分。扣完10分为止。
7、中心项:中心鲜明、集中6分;立意深刻、新颖4分。
8、选材项:能紧扣中心选材2分;选材具有典型性3分;材料符
合生活实际2分;选材新颖、富有时代意义3分。
9、结构项:开头新颖,直入主题、有文采,3分;段落之间衔接自然,2分;铺垫得当,2分;结尾点题、有深意、有文采3分。
作文评改模式研究性的论文 篇5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深入进行,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也应改变做法,打破常规,改革创新。早在1982年,钱梦龙先生就提出了一个教学原则,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如今新的课程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不但在课堂教学上是如此,就是在写作及其评改活动中,也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学生评改作文的步骤。
第一步,教师初改。这是学生评改作文的准备步骤,主要通过教师批改少部分作文以了解学生当次作文的大致情况,为下一步的集体评改作好准备。
一个语文教师一般教两个班,每次作文约有120篇。由于学生年龄相当,社会活动面相似,认识问题的能力没有太大区别,因而学生作文水平总体来说相差不大,作文中出现共同问题也比较多。所以可将作文分成若干个组,每次教师只详批一组,并注意抽出好中差作文各一至两篇待集体评改时用。
第二步,学生小组试改。这是学生评改作文的关键一步,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前一天将未做任何批改标记(实际老师已改过)的好中差三篇作文及评改标准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评改要求,从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分别给三篇作文打分,并写简评。然后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同学们分组对三篇作文的评改进行讨论交流,再由小组定出三篇作文的分数等级及给分依据。
学生经历了一个个人评改--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达成共识的阶段后,文章的好坏尺度,心中就基本有数了。
第三步,学生正式互评。就是学生依据第二步的批改经验及标准进行互相评改。教师应对错字、病句、佳句的批改符号作统一规定,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格式对所评改作文进行标记,分项评分并写出评语,最后加出总分并写出总评,并签上姓名。初次评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讨论、提问。若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按同样的格式交换再评,做第二读者。若堂上没有时间,学生的互评或者再评也可留作当天作业。笔者就试过几次,因为课后不受时间限制,效果往往更好。
第四步,对比自省。作文评改本身就含有两个步骤,就是“评”和“改”。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一次作文,一次收获”,还可以布置学生拿到自己作文后,比照分数评语及自己修改作文的经验,写出200字的“对比自省”,要求学生自行总结作文的得失优劣及修改意见,有不少同学甚至将当次作文重写一篇。这个步骤一般安排在晚修完成。然后,教师收上作文,抽查部分作文的评改情况,并挑出优秀作文,装订成册传阅或者张贴出去观摩,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以上四步就完成了作文评改的一个循环。为避免评改方式的单一化,教师也可适当变通做法,如由学生先课外互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评改情况抽出典型,堂上共评,同时总结。学生互评一环可以是“自选式”,即学生自愿结成“对子”;也可以是“指定式”,即由老师安排小组之间或者前后排之间互评;或者“帮教式”,即由师生事先协商,确定好“好生”和“差生”。如此一来,学生“厌写厌评”自然变成“乐写乐评”。
二.学生作文评改标准的量化操作。
为使学生评依,避免“打印象分”情况,也为了增加学生评改作文的可行性和实效性,那么,教师将作文评改标准事先分项分等,改作文有“法”可量化操作是很必要的。
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作文方面主要训练基础,因此我设计了如下量化评改标准:
评改人:___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____
1.标题(10分)评分___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
2.格式(10分)评分____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
3.卷面(10分)评分____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
4.错字(10分)评分____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
5.病句(10分)评分____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
6.标点(10分)评分____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
7.中心(10分)评分____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
8.选材(10分)评分____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
9.结构(10分)评分___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
10.语言(10分)评分____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
一句话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作文评改采用百分制。
2.用红笔评改。
3.统一标识符号:错字圈起并改正,病句划线并在线末打叉,好句佳句划线并在句末打勾。
4.请按要求分项给分,并分项简评,最后算出总分并写好总评。
5.另附评分细则如下,请参照进行评分或评语:
标题项:是否有标题,标题是否醒目,是否引人入胜,是否有新意。
格式项:标题位置,首尾行数,段落开头,段落数目,全文字数等是否合乎要求。
卷面项:卷面是否整洁,有无污损,书写质量如何。
错字项:发现错字,每一个扣1分,最多扣10分。作上标记并写到批语处再改正。
病句项:挑出病句,标上记号,给予纠正,并在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扣1分。
标点项:一处扣一分,最多扣10分。
中心项:要求有鲜明集中的主旨。
选材项: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有时代意义。
结构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语言项: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是否简练、通顺、准确、连贯。
高一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后,不仅能明确明确一篇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能深刻内化理解优秀作文的标准。一些学生甚至还能指导别人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这样他自己自然也就提高了写作能力。有了高一上学期的基础训练,我们可以从下学期或者高二开始进行系列化训练,先从记叙文开始,再到说明文,然后到议论文,集中训练,各个击破。在高二时,我又设计了几款作文评改的量化标准来进行文体训练。
记叙文评分量化标准说明文评分量化标准议论文评分量化标准
标题(5分)标题(5分)标题拟定(5分)
主旨(10分)说明对象及特征(10分)论点(10分)
选材(10分)说明方法的运用(10分)论据的选用(10分)
结构(10分)说明顺序及结构(10分)论证的方法(10分)
语言(10分)语言表达(10分)结构的安排(10分)
特长(5分)特长加分(5分)语言表达(5分)
以上三款作文评改量化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贴近考试要求,总分60分,另外10分放在该次作文的训练项上,做到一次作文一个训练重点。
第二,在给学生量化评分标准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各项的评分评语细则,让学生的操作尽量公平公正。
第三,开始实施时要尽量使学生明确评改要求和评改细则。
到了高三,就可以进入到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训练了。在作文的评改上也应作相应的变动。下面将本人材料作文训练的评改量化标准附录于下:
1.审题(10分)给分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立意(10分)给分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10分)给分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10分)给分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特长(10分)给分__________简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总分(100分)给分__________总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生评改作文模式的效果。
经过几年的训练,本人运用此种作文批改模式已取得了较好效果。
1.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使他们不再重复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语文教师不必整天沉浸在批改作文的阴影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更有效的教学工作中,比如准备作文的评讲事宜。
2.大大缩短了作文批改的周期。以往一次大作文收上来,两个班的作文,教师最快也要两个星期才能反馈下去,如稍一耽搁,就个把月才能批完。这样学生早已没有了新鲜感,甚至忘得一干二净了,至于修改的兴趣更无从谈起了。而上述作文批改模式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及时反馈,缩短周期。
3.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学生作文的长处不能及时的肯定,作文中的问题依然存在,那么作文水平是难以提高的。而采用集体评改法,一周内即将作文反馈给学生,学生写作的新鲜感依然存在,满足学生心理渴望。
4.大大减少了学生写作时选材立意上的偏差。由于经常训练,学生对于各类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能做到心中有数,写文章时在选材、立意、表达方面的偏差明显减少了。
5.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学习的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受学生欢迎。
作文的评改 篇6
江畔小学校
《多元化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组
2009年10月20日
“开源、引路、评改”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多元化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组
课改以来,阅读教学研究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出现了众多的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模式,然而,相对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研究却显得门庭冷清。作文指导课究竟该怎么上?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探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可以说是耗时巨大,然而学生的写作水平却普遍较低。刚刚确立课题后,对我校1-5年级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归纳:
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我们碰到的最大困难是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作文指导不力。所以我们感觉到构建一种科学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最佳方案。
带着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我们课题的教师们广泛阅读相关教学书刊。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尤其精读关于作文方面的内容;拜读了吴立岗教授的《素描作文》、张化万老师有关“个性化作文”“实验作文”等方面的文章;观摩并研究了于永正、贾志敏的作文教学案例„„通过广泛的阅读,深入的反思,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和积累,教师作文指导不力,忽视作文的讲评,这是造成教学耗时低效的关键。在实践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我校以课题负责人为核心,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讨和论证,最后我们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适合我校校情的作文教学模式。那就是“开源、引路、评改”的作文教学模式。
开源即拓宽源头,积累内化,让学生有话可写。
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意思是说要多观察,多说多听多思考,多练习。这“四到”恰是一条很好的积累作文材料的经验。
我们课题组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就特别注意这些方面的训练,例如在指导积累的方法时,我们采用背诵积累、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和观察笔记等等,通过以上多种渠道的积累,让学生能够做到胸中有材料,写作文时就会得心应手。其次还要培养积累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种子,通过我们课题组的研究讨论,总结出以下方法,首先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素材,接着创造生活,捕捉素材。然后参加活动,获得素材。聆听谈论,搜集素材。最后学会选择,使用素材。只有这样才能积少成多,为学生有话可写,找到了创作的源头。
我校的图书室的开放也对学生作文的积累,开辟了很大的上升空间。经课题组的研究和校领导的安排,学生图书每周制定合理的开放时间,每个班级轮流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各类书籍,并用积累本记录下书中的好词好句以及好段;低年级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读一些注音读物,适当的积累,记录,写读书卡,提高阅读兴趣。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建立了素材库,其中主要包括图片、看图写话,影像资料、作文课件和教学网址等素材。我们建议各位老师在上网浏览,报刊杂志,甚至教师在街道上看到的有利于作文教学的图片、影像收集起来,把作文教学成功典范的课件整理出来,并上传到作文教学素材库。现在作文教学素材库里面有图片有1000余张,看图写话100多份,影像资料50余个,作文课件20多个,作文教学网站10余个,里面收集了大量的有关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内容。如:好词好句,词汇积累,作文指导,作文写作等有关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可供教师使用,还可以让学生浏览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随着课题组作文教学的深入开展,作文教学素材库的素材还会不断的增多,还会更加的丰富。素材库的建立及使用,节省了教师在网上查找资料的大量时间,方便了作文教学,同时也让学生受益匪浅,这就好比,积累如泉源,文章如溪
流,只有源头更加丰盈,溪流才能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引路即精心点拨、注重写法指导,让学生会写。
一、读写迁移课
将典型文本作为仿写“蓝本”,也就是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感知、积累、生成、掌握一些精要有用的、最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方法技巧。这种课型的基本框架是:
第一步,精选“蓝本”。精选在写法等方面具有借鉴价值的典型范例。第二步,品读揣摩归纳特色。精研典型文本,认真揣摩其观察、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特色。师生共同讨论、发现、归纳材料的特色,确定仿写点。第三步,仿说发散互动完善。学生抓住重点,尝试仿说。教师适时点拨,下水示范。师生、生生针对仿说情况进行评议、补充,完善仿写思路。第四步,个性仿写。学生进行独立仿写实践,强调做到有仿有创。例如《太阳,你是粉刷匠吗》一课,课文的形式整齐优美,句式易于学生模仿。首先指导学生朗读文本,感受如诗如歌的课文,提出太阳都粉刷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重复运用了那个句式,学生很容易找到 “你把----粉刷得----就像-----”这一排比句式。找出课文中表示颜色的叠词,学生马上说出金黄金黄、碧蓝碧蓝、黝黑黝黑,这些叠词的使用使课文具有音韵美。这样师生共同品读揣摩文本,归纳了写作特色,为下一步仿说做充分的铺垫。这样学生就抓住了课文的句式特点和叠词的运用进行仿说。在以上仿写的基础上拓展迁移课的类型如续写、改写、扩写、缩写、写读后感等练笔形式,借助课本的范文作用,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融为一体。
另一种课型导思、导说、导写式的作文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解决了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例如四年级作文指导课《描写春天》一课,首先课前观察体
验,写作教学之前布置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变化,留下自己特有的体验,并且指导学生阅读关于描写春天的文章,为后面写作做好铺垫,这就是课的导思。然后借助媒体情景再现,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春天的不同场景和人们的活动两方面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表达欲望,学生看着图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画面进行描绘。学生在交流评议中不仅确定了自己文章的重点部分即自己的个性体验,又对其他学生眼中的春天也有了感知,这就是导说。最后理清思路、下笔成文。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自拟写作提纲,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做到详略得当,寓情与文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描写春天的精选范文,引导学生对范文进行剖析,体会范文的写作方法,受到启迪、引发灵感。这就是导写。通过实践这种课型解决了学生怎样写作文的难题。我们的目标是让优等生的作文大放光彩,让一般生的作文出点光彩,让平庸生的作文基本成文。
评改即多元评价,改中提升,让学生乐写。
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在讲评时主要采取重点讲评和集体讲评两种方式。重点讲评:选本次作文主要优点作为讲评重点,讲评时,由教师或学生朗读后,教师针对文章实际,分项、说明。让学生充分认识好文章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好;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评论,使学生对作文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集体讲评: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作文,放大或印发给大家,依靠集体的智慧,共同讨论,集体修改,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把握重点,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加以修改、补充,再交老师复阅。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保护学生写作积极性我们还尝试了多元化的作文
评价模式。纵向评价,用来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情况,对于优生,我们应该看他们的作文是否能表达真情实感,是否有创新意识。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来说,只要比以前有所进步,教师就给予最积极的响应——肯定他。单项评价,从一篇作文的思想内容上看可以得高分,但从语言文字的运用上看,则可能显得不足;从结构层次的布局来说可能一般,但从某一段落、或开头、或结尾来说又别具一格„„因此,我们进行单项评价,如:开头、结尾精彩即得优,其他不足再委婉提出。过程评价,我们为每个试验班的学生建立了实验生档案,针对不同学年的习作要求设置阶段性成长性的目标,这是对学生习作成长的一个综合性纪实性的评价,这里面包括学生的积累摘抄,也就是开源中提到的来自于学生的习作素材,每一篇习作的完成时间,字数,课堂上的参与状态的量化记载,对这篇习作的多元评价,一段时间的试验每个学生通过这成长档案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建立了多元化作文评价表,每一篇文章,通过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组合,让学生在交流中优势互补,家长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价正确认识孩子在写作方面的强与弱,发挥家校的合力作用,学生本人在这种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中丰富自己的思想,明确改进措施。
然而,作文教学不仅仅是狭隘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它远远超过“课堂教学”的范围。写作不只是文字表达的技巧与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与多种思维能力的问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有许多事情需要过细地去做,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作法还很不完善,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江畔小学课题组
作文评改的有效策略初探 篇7
一、读改结合, 以读促改策略
“读”是修改文章的一种好方法, 即放开声音去读自己写的文章, 文章经自己一读, 好多毛病就发现了。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练习3”中有这样的两句话:
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 一个东西写完了, 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 念给别人听, 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
———老舍修改稿子, 不要光是看, 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叶圣陶
这两位文学大家都用直白、浅显的语言讲了自己是如何修改作品的, 其中最关键的是“念”。老舍先生一口气用了五个“念”, 而且连续、反复地使用, 从这里可以看出, 在作文中“念”是何等重要!怎么念呢?要边念边想。想什么呢?要想语句通顺不通顺, 用词准确不准确, 语句别扭不别扭, 前后的逻辑关系强不强。可见, 要边读边想, 而不是有口无心地读一读。
二、教师评改策略
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要注意以下方法:
1. 认真批改, 反馈及时。
学生的作文有长短优劣之分, 但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 应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要满腔热情地去认真读、认真批, 要真正让自己的红圈红线红字化作真诚的笑脸、由衷的赞叹。并且教师要设法在短时间内批改完作文, 及时地进行反馈。
2. 多批少改, 旨在鼓励。
因此教师在看待学生作文时, 宜多批少改。即批改时, 除一些明显的错误予以订正外, 其它地方尽量少改。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写上一些合理、中肯、优美的鼓励性评语, 让学生看完评语后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 巧于点拨, 重在引导。
如在批改某学生作文《记一次有趣的实验》〉时, 写到自己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后, 听到爸爸妈妈的表扬时, 仅用了一句“我真的太高兴了”来写, 未免显得不够具体形象, 无法激起读者的共鸣。针对这种情况, 我在批改这位学生作文时, 在旁批中这样写道:“你的坚持不懈让人佩服;你的成功令人兴奋, 要是你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写你高兴的心情, 让我们一起分享, 那该多好呀!”这一评语既指出了学生作文的不当之处, 又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 显得亲切、平和, 容易让人接受, 达到一种和谐、民主的气氛, 促使学生乐于表达。
三、学生自评互改策略
新课标也强调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 取长补短, 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 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两者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 所以我们应该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构建“自改互评”的评改模式, 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自己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目的。
1. 引导学生自改。
自我修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看格式是否正确;二是看有无错别字;三是看有无添字漏字现象;四是看有几处语病;五是看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学生可按这些要求进行排查,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
2. 组织学生互改。
在自改的基础上, 教师收交上作文本,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评改。一般来说, 组成四人为一批改小组, 每组由一名组织能力强、作文水平高、有合作精神的人担当组长。将学生分好组后, 教师明确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 发下评分细则表, 并让组长从教师处通过抽签获得所要批改的四篇作文, 原则上不改组内成员的文章。批改时, 习作水平较弱的学生负责挑出错别字, 找出添字漏字的地方, 看看用词是否正确。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看看语句是否规范, 对文章的选材、中心、详略等进行推敲, 并负责评定习作等级和评语撰写。这种互改形式, 多数学生较为喜欢。因为这种互改法能满足学生对同龄人作文评价的好奇心, 并能让学生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作文, 促进共同发展。
3. 再次自行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在拿到同学互评后的作文本时, 要认真阅读同学给的圈点评语和建议, 并相应地改正。如有不同意见, 可与批改人员进行交流, 如不知怎样修改, 也可请教批阅者或教师来共同解决。
这种“自改互评”的作文教学模式, 不仅符合新课程下作文批改的新理念, 还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上好评讲课策略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 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一堂好的讲评课,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目标要少而精。
作文讲评课目标制订要少而精, 切忌面面俱到。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作文时目标明确, 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订, 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
2. 讲评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谈我的作文评改教学 篇8
一、学生自评互改作文的标准
我对学生自评互改文章的方法做了系统、具体的指导,一篇好文章应该是有物、有序、有文采的。于是我从书写和标点、内容、结构、表达、创意等几方面,分文体教会学生赏析文章以及评判文章的标准。
1.书写和标点。书写要清楚,在清楚的前提下力求美观;不能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確。
2.内容。中心鲜明、集中、突出;中心切合题意;内容充实,材料真实可信,思路开阔;选材围绕中心,典型新颖;感情丰富。
3.结构。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顺序井然,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4.表达。语言简练、通顺、准确,最高境界是文采斐然。具体来说表达可根据文体做出具体的要求。
如记叙文,要求做到夹叙夹议,有议论、抒情、描写,多种表达方法综合运用,对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或感情,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议论文,要求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有议有据,能自圆其说,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如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有丰富的说明方法,有恰当的说明顺序。
5.创意。新、巧,有时代气息,有个性。
二、作文自评互改的方法步骤
有了方法和步骤,可以让学生自评互改有法可效、有章可循,避免茫然和无所适从。
1.美文导引,赏析先行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得好:“遇见一个作品,我们只说:‘我觉得它好’还不够,我们还应说出我何以觉得它好的道理。”探究“好的道理”,亦即探究作品的审美效果是怎样实现的,探究它为什么优美。学生学会赏析不仅能提高认识,受到教育,还能得到优美的词语、动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描写的熏陶,更能提高写作技巧和水平。
每次作文前,教师可以先用和习作有关联的美文导引,然后引导学生按照自评互改作文的方式赏析文章,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也为下一个环节的自评互改作了铺垫。作文教学也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明确要求,制定本次评改细则
首先教师要浏览学生习作,了解学生写作情况,不同的题目学生的发挥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相应地拟定出评改时注意的事项。每一次习作都制定可操作的、有针对性的评改细则,突出两三个侧重点,以防面面俱到。其实面对面评反而会不到位。例如我在学生初次接触写景散文后,让学生仿写四季风景,我为学生制定的评改标准的重点是语言优美,层次井然有序,可用小标题或中心句的形式。这样学生评改后,也会在写作中注意到这两个方面。
3.示范引领,授之以渔
学生初学修改作文,必须有个模仿学习的过程,因此方法引导在七年级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我的做法是:在学生初稿完成后,挑选典型的文章打印好后分发给学生,再把打印好的文章做成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地批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删、添、改、调、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整个修改的过程,看懂每个修改符号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从批改作文依据的几个方面进行修改。最后示范写评语,写评语时教师要先肯定习作中的闪光点,真诚地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习作的关注,对他们的关心,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然后婉转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通过示范修改,示范写评语,学生在今后的自改和互改中就有章可循了。
4.团结协作,分组批改
建立作文评改小组。学生可采取自愿的方式,选择值得信任或想要学习的对象,形成评改小组,一般小组成员为四至六人,选出其中的一位学生担任组长,组织其他成员一起评改。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有序地进行,又增强了学生合作的意识。
每组改同组成员的作文,组长的作文可与其他组长交换批改。具体做法是,每人先轮流将自己的习作轻声地读一两遍,并要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在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漏字、错词、重复罗嗦、不连贯、不顺口的地方,先用铅笔进行初步修改。之后,组长安排本组成员以推磨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完本组所有作文,接着小组讨论,对每篇习作提出修改意见,达成小组共识后再用正确的修改符号改过来,商量出分数,并写上评语,要有旁批和总评。在这期间,修改小组成员可以轻声交谈、切磋研究、讨论修改,尤其是鼓励批改小组与作者进行对话,探讨最优的表达,让学生在讨论与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最后对本组改好的习作进行总结,把优缺点都记录在作文评改记录本上。教师注意在各小组修改的过程中要进行巡视,解决小组中指出的一些疑难问题,也可以参与某一小组的评改。
5.复查评议,总结提高
批改后各组代表总结在本次批改中发现的问题,推荐在评改中发现的优秀作品和精彩片断以及相应的批注在班上读给同学听,供大家欣赏品味,这样做对好的学生是个鞭策,对差的学生是个促进。最后,还可通过全班讨论评出最佳“批改小组”,以示表扬。
对学生批改后的作文,教师不能采取不闻不问的“放羊式”方法,而是应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参考学生的批语,再次批改。既批改学生的文章,还要批改小组的评语。教师的批语应尊重学生的观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不宜对学生的作文内容和批语作较大的改动,以防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要及时选取其中典型的一些文章为例进行点评,进一步深化互改习作的要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6.改后重写,培养能力
评改,只是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作文问题在哪里,怎样写作文就更好了,才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作文评改完毕后,就把作文发给学生,指导他们分析自己作文的评语,我要求学生在看过作文的评语后,对自己的文章作一番评价,重新认识自己作文的得失,然后要求学生重写自己的作文。坚持改后重写,让许多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在一次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中,田钰同学在重写时彻底推翻了原稿“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感恩有了独到的认识和感悟,构思立意有了创新。改后的题目为“感恩是一首歌”,主体部分为三个段落来表现,分别是“音符是一颗乐于奉献的心灵”,“音调一定是朴实无华的行动”,“旋律一定是感恩的传递”。“要传递感恩之情”的立意要远远高出了“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的立意,再加上语言优美、隽永,重写后就把平常的事写得很有诗意,含蓄唯美,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7.发现问题,随机处理
在这种模式进行一个阶段后,学生点评的积极性可能会有所下降,评语偏短,内容单一,而且点评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经常在小组内、班内受表扬学生相对固定,中下等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可能会有所下降。这时,我们就需要在点评方式上再做研究,力争不程式化,每次有所变化,给学生以新鲜感,让他们保持热情。评改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或侧重自评自改,或侧重互评互改,或班内互评,或班级间互评,或选择典型的、有争议的例文发在校园局域网,征求跟帖。
三、作文自评互改作文的收效
组织学生开展作文互评互改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评,学生看”的批改方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了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来说:
1.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作文批改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学生的自我对话,是生与生、师与生直接沟通,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被认可、被接受、被欣赏的心理感受,对学生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因为学生总会有一天要离开学校,在没有教师指导下写作,所以学生对文章的评改能力实在应该及早培养。同学分组自评互改方法,能激发学生的修改作文的意识,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逐渐养成其对文章的鉴赏力,从而不知不觉利用这种日渐成长的鉴赏力衡量自己的作品,因而又激起自己的修改和写作欲望,会出好文、出精品。
3.培养学生自主评判意识。学生自评互改作文的方法,促使学生在改正作文时,将语文的正确使用方法用心记住;如由老师改正错误,学生的心理可能继续去保存那些文章上不正确的格式,因为正确的格式未必能够将其取而代之。因为老师的改正只是写在纸上,对于仍然存在着的学生心理认知中的错误,可能完全不发生影响,而学生自评互改作文能培养学生自主评判意识,加深学生思考,最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4.营造愉快的学习情境。互评互改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而且还使他们学会了共处,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认识自己和他人等等。互评互改法将智商、情商、德商并重,为现行作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这是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收获。
【作文的评改】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