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发明 传统节日 名人伟人简介(精选10篇)
中国四大发明 传统节日 名人伟人简介 篇1
出国小编为大家介绍瑞士留学 四大重要节日礼仪简介,希望对出国留学的同学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留学精彩内容,出国为你详细解答。天主教祭典
瑞士的天主教祭典流传至今。在祭典日,人们穿着民族服,唱歌、跳舞和祈祷。儿童节祭典又称疯狂的`祭典,参加人戴上假面具,把装有青豌豆的袋子绑在裤子上,互相追打。此时连神父也戴上假面具,和人们一同参加祭典。在山岳地带,村民穿上华丽的服饰,乐团奏乐。祭典完毕,神父还到居民家为人和牲畜的兴旺而祈祷、祝福。
Corpus Christi节日
罗马天主教区在白色礼拜日后的第二个星期四庆祝Corpus Christi节日在瑞士人的发祥地施维次,男性一般穿过膝的长裤,袖子宽大的衬衫和短夹克;女性着丝质上衣,长裙,天鹅绒背心。
葱头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的星期一在伯尔尼举行。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是仅次于圣诞节的大节日。这天除了进行葱头交易外,其他市场也很活跃。
牧人节
阿尔卑斯山区牧人将牛羊赶到山上放牧的日子。在秋天牛肥羊壮时举行。这一天牧民们把最好的牛羊赶到镇上公开展览,进行评比,优胜的披红挂花。
名人伟人励志故事 篇2
他是一个苦命的孩子,5岁那年,母亲得了肺病,因为家境贫寒得不到医治,一年后,母亲握着他的手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不久,他的父亲也患了重病。知道自己要不久于人世,这一天,父亲把他叫到跟前,看着他瘦弱的样子,父亲哽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久才平静下来,抚摸着他的头,对他说:“孩子,我们都不在的时候,你一定要学会把困难踩在脚下,坚强地走下去……”就在这一天晚上,父亲离开了人世,他使劲地摇着父亲让他醒来,可一切都是徒劳……就在那天晚上,幼小的他便在心中种下了誓言,他要成为一名最好的医生。
一位亲戚收养了他。七岁那年,他终于可以上学了,可不想,因为生活窘迫,那位亲戚却把他交给了农场主每天放牛。那一天,他看着别的孩子快乐地上学,可自己却要在荒野里放牛,就在一个没人的角落里大哭了一场。可他突然想起了父亲走时说的话,无论什么时候,一定要把困难踩在脚下。于是,就在那片荒野里,他发誓,即使自己每天放牛,也不能放弃学医的梦想,早晚,他都要走进学校。
这一年他10岁,收养他的亲戚也得病去世了,他含着泪离开了农场,回到了自己的家,从此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这一天,他找到了村长,托村长卖掉家里的房子,拿到钱的第一天,他立即走了三个小时的路,到学校里找校长,请求上学。好心的校长被他渴望上学的心打动了,收留了他,并把一个库房留给他,让他在里面住。从此,他和一帮比他小几岁的孩子从起步学习并开始了梦想之旅。
为了交够学费,每天放学后,他都要跑五英里给一家富人打扫院子,然后再到一家餐馆洗盘子……每天回仓库的时候都是大半夜,回来后又要立即复习功课。长期的奔波让他瘦弱不堪,他已不知有多少次晕倒在路上,醒来后再坚强地爬起来,他知道,是父亲走时告诉他的话一直在激励着他,让他浑身充满了力量……
18岁那年,他终于梦想成真,考上了医学院。再后来他医术越来越高,被任命为法国南特大学医学院的院长,成为法国医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189月的一天,他给一位贵族小姐诊病,他怀疑她得了心脏病。此时,最好的诊断方法是贴在她的胸前听心音,可他面对是一位未婚的贵族小姐,当时的法国风俗根本不允许这种诊断方式……他十分无奈,法国封建的陋习让他深恶痛绝,可他又改变不了现实,只能草草地给这位贵族小姐开了一些药。
两天后,贵族小姐的死讯传来,他的心头不禁一颤,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说不上还会有多少人这样死去。他突然想,能不能发明一种仪器,不靠近身体也能听心音呢?他越来越坚定这个想法的正确性,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决心来搞这项发明。
从此,他白天坚持行医看病,晚上查找资料从零起步搞发明,可两年过去了,发明的进展却十分缓慢。后来,他倾尽积蓄把它交给了一个科研公司,可不幸的是,他却被骗得血本无归。他渐渐穷困,因为常常处于高度疲惫的状态,造成了几次误诊,赔偿后他已负债累累。生活上穷困,发明没有进展,几次医疗事故让他名誉扫地无法再行医,他已无法继续生活在那里,于是决定离开这里,继续他的发明梦。
这一天,他来到卢浮宫广场,想最后看一眼这个他最喜欢的地方。就在这时,他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一种游戏,一个孩子把耳朵贴在一根长木扶手的一端,另外一个孩子轻轻敲打木扶手的另一端,听的孩子就能明白另一个孩子敲打木椅的意思。是不是可以借鉴这个方法呢?他灵光一闪,他激动的快要跳起来,如果能制造一个东西把一端放在病人胸前,另一端放在自己的耳朵里的仪器,再找一个传导性很好的介质,所有问题不都解决了吗?
他回到家里后立即着手做这个仪器……半年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仪器产生了,他将病人胸腔里的声音听得一清二楚,甚至是一点点杂音,又经过了一年的改进,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便诞生了。
他叫雷奈克,正是靠着这个发明,他开启了现代医学的新时代。当有人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总是说:“任何时候,都要把困难踩在脚下,坚强地走下去。”
王宝强:一个真实的青春励志故事
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外表看上去与在城市打工的千千万万农民工没有任何区别,没有受过任何与演员这个职业有关的培训,也没有哪怕一点点在一般人看来是成功必须的一些“社会资源”,甚至没有一个“城里人”亲戚,唯一有的只是一个要靠演电影来摆脱贫困生活的梦想。他的梦想实现的几率有多大?
当许许多多都市青年沉迷于港台、韩国的那些胡编乱造到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青春励志”电视剧,为剧中人物唏嘘长叹,继而感怀自己的时候,王宝强却用他的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演绎了一个真实的青春励志故事。
“以前大家看到我,都‘傻根’‘傻根’地叫,现在他们都改叫‘许三多’了———这是我最骄傲的事情,因为它说明我这几年的努力没白费。”王宝强特有的笑容中,带着些许自豪地说。
“我就是许三多”
让普通观众熟知王宝强的,是《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和《暗算》中的“阿炳”。在王宝强自己看来,“完全可以代表我王宝强”的则是“许三多”。
王宝强说:“‘傻根’、‘阿炳’只能说有我自己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我不可能像傻根那样。而‘许三多’完全可以代表我王宝强,因为无论从举止还是内心,他是一个很丰富很现实的人,而且跟我很像。”
8岁那年,王宝强“决定不能在村里待一辈子,一辈子种地没意义,一定要出去闯。”于是他去了少林寺,因为深受李连杰电影《少林寺》的影响,王宝强以为去了那里就可以拍电影。
在少林寺当了6年的俗家弟子,除了练了一身“真功夫”之外,王宝强连“拍电影”都没有见过一次。这时,他才相信了寺里的和尚对他说的话:这里真的不是拍电影的地方。
16岁的时候,王宝强决定去“能拍电影的地方”——北京。当时,他的父母对他说:你这没头没脑的孩子能闯出个什么天地来?的确,一个农民的儿子,没有任何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背景,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演员的训练,想通过演电影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当时看来他这个理想的确有些不可思议。
“北漂”生活是极端艰苦的。那时王宝强每天生活的主旋律是在北影门口等待一个群众演员的机会。如果等到了,每天可以挣20块钱,还有剧组的盒饭吃。这个机会不是经常有的,为了生活,王宝强就在北京的各个建筑工地上做起了农民工。
让王宝强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一个除夕。当时他口袋里只剩下2元钱,在这个举国欢度春节的时刻,他只能选择躺在工棚里睡觉,用睡觉来熬过那阵阵袭来的饥饿和孤独。王宝强说他那个时候从来不告诉父母他在北京做什么,只说自己挺好的,因为怕父母担心。
王宝强说:“我跟许三多的经历很像,他在当兵前被他爹叫‘龟儿子’,都不敢言语,我刚从老家到北京去做北漂时,也很懦弱,怕被别人瞧不起,因为俺家是农村的,没有背景,没有条件。我做武行,却又长了一个苦瓜脸,他们都嘲笑我,说我一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我很自卑,但也很好强,所以刚到北京那会,经常打架。”
一个偶然的机会,导演李扬在众多的试镜资料片中看到了王宝强,于是,18岁的王宝强被选中出演处女作《盲井》。这部电影于获金马奖“最佳新人奖”,获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和泰国金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王宝强说:“我很幸运,不光是因为我等到了机会,还因为这个机会是在我最单纯的年代降临的。我不敢保证,假如换了今天的我,我还会不会相信这个机会最终真的会到来。
凿壁偷光
名人伟人成功的事例精选 篇3
在此期间,布鲁诺阅读了不少“禁书”,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哥白尼的学说。作为神学博士和僧侣的布鲁诺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所感动了。他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吸引,开始对自然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逐渐对宗教神学产生了怀疑。他还写了一些论文,严厉批判《圣经》中荒谬的地方。
布鲁诺的言行触怒了教廷,有人向罗马教廷控告布鲁诺是“异端”,由于受到教廷极端守旧人士的迫害,乔尔丹诺·布鲁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逃亡到国外去。他离开家乡后就被教廷革除了教籍,从此开始了逃亡的生涯。他到了罗马,又转到威尼斯,他越过高耸的阿尔卑斯山,到达瑞士。此后他又到过法国、德国和英国,一路上颠沛流离、风餐雨宿、居无定所。但布鲁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一路写下了十来部批判教会的书,继续向人们宣传自然科学和新的宇宙观。也正是在长时间的流亡岁月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宇宙的理论:
“星星,这不是嵌镶在天空上的金色的小灯,这是跟我们的太阳一样大、一样亮的太阳,只不过因为它们离地球非常远,因而看上去就仿佛是小点点了。”
“无数的世界在无穷无尽的宇宙的广阔胸怀中产生、发展、灭亡,又重新产生……宇宙中有无数绕着自己的太阳运转的地球,就像那些绕着我们的太阳运转的行星一样。”
乔尔丹诺·布鲁诺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时代,他非常大胆地提出,在别的行星上,也有生物,甚至还有像人一样的智慧动物。
这些举动进一步引起了罗马教廷的不满和恐慌。几年后,罗马教徒利用阴谋将他诱骗回国,布鲁诺一回到意大利就遭到了教廷的逮捕。16罗马的春天。宗教裁判所阴暗的囚房里,几个穿着黑色长袍的所谓教士围在一条板凳四周。板凳上捆着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残破成一片片的人。在他脚下,有一锅热腾腾的油,其中一个穿黑长袍的人把油一勺勺地泼到他的脚上,每泼一下,板凳上的人就抽搐一下。这个正在遭受酷刑的人就是布鲁诺。
布鲁诺昏迷过去了,到晚上,他才醒过来,脚上像有几千把刀在剜割着。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向同狱的人说道,“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教会向他许诺:“只要你公开宣布放弃日心说,就免你一死,并且给你足够的生活费安度晚年。”
布鲁诺说:“你们不要白费力气了,我是不会为了讨好罗马教皇而说谎的。”
此后,布鲁诺度过了长达八年的监禁生活,其间受尽折磨,但是这一切依然未能改变他那坚持真理的良心。最后,罗马教会恼羞成怒,宣布将布鲁诺判处火刑。
1600年2月17日凌晨,通往鲜花广场行刑台的街道两旁站满了群众,布鲁诺被绑在广场中央的火刑柱上。在高高的十字架上,从被火焰和浓烟包围着的布鲁诺口中,吐出的却是这样一句话:“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到了这时,他仍然没有屈服。他向围观的人们庄严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
刽子手用木塞堵上了他的嘴,鲜花广场燃起了熊熊的烈火。
布鲁诺死后,罗马教廷害怕人们抢走这位伟大思想家的骨灰来纪念他,就匆匆忙忙地把他的骨灰连同泥土一起收集起来,抛洒到了河里。
名人故事素材:和平伟人周恩来 篇4
1924年秋回国后,曾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兼军事部长。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共5人)。国共全面分裂后,他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当时中共中央在上海处于秘密状态下工作。他为保证中共中央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
1931年后,历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县城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1936年12月,当时驻在陕西西安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由于反对蒋介石拒绝抵抗日本侵略,发动了武力拘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周恩来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在中国出现。
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积极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制止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在1945年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他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发。此后他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直任政府,曾兼任外交部长,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头几个五年计划,都是他主持制定和组织实施的。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积极稳妥,综合平衡。他对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和科学文化工作给予特殊的关注,指导这些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他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使越南(除南方外)、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他代表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与国间关系的准则。1955年在亚非29国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他先后访问过欧、亚、非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中国传统节日简介 篇5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 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 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 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 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 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 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 “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 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 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 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 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 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 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 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 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 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 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 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 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 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 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 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 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 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 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 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 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 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 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 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 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 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 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 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 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 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 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 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 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 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 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 《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 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 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 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 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在七月七日晚,已有文另载,不赘。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 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按佛经,这个故事说:
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 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 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 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 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 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 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 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 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 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 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 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 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
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 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 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 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 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 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 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 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 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 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 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 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所以想到长寿。
重阳节解放后已经不再有庆祝活动。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 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 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 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 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 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 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
佛教抵制“邪教”的动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类活动完全消灭了,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还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 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觋拿着苕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身 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在《荆楚岁时 记》里还看见有记载,可是到了《东京梦华录》里,已经看不出有 这样欢乐的庆祝场面了。
倒是“腊八粥”流传下来了,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 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 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至今在神州 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 氛。
在《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
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 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些守岁饭,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 到大路边或街道旁;认为有吐故纳新的意思。
看来那时的人团年和现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岁。
而在《东京梦华录》里,我们看到除夕的庆祝活动又有了新的发展,上面说: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书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金副金虾铜甲装将军。用镇 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 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士庶之家,围炉团 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这个傩仪,就是假面表演,只是那时没法现场转播,也拍不成电影,诚是憾事。附:七夕话乞巧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简介 篇6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简介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
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并非自古有之。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相传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清朝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月饼寓意团圆,应该是明朝开始的。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中秋为什么要吃月饼
最初的月饼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最传统的月饼是圆形的,寓意着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演变成现在每年一度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核,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月饼在我国早就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历史。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爷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传开。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中国四大发明 传统节日 名人伟人简介 篇7
1847年3月3日,亚历山大·贝尔出生在英国的爱丁堡。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颇有名气的语言学家。
受家庭的影响,贝尔小时候就对语言很感兴趣。他喜欢养麻雀、老鼠之类的小动物。他觉得动物的叫声美妙动听。上小学时,他的书本里,除了装课本书外,还经常装有昆虫、小老鼠等。有一次,老师正在讲《圣经》的故事,忽然他书包里的老鼠窜了出来,同学们躲的躲,叫的叫,弄得教室内大乱。老师怒不可遏,觉得这样的学生不可教。
不久,贝尔的父亲就将贝尔送到伦敦祖父那儿。这位慈祥的老人虽然很疼爱孙子,但对孙子的管教十分严厉。祖父深谙少年的学习心理,他不采用填鸭式的方法,硬逼贝尔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从培养贝尔的学习兴趣入手。渐渐地,贝尔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成绩也上去了,成了优等生。贝尔后来回忆道:“祖父使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应该懂得的普通功课,我却不知道,这是一种耻辱。他唤起我努力学习的愿望。”
一年之后,贝尔又回到了故乡爱丁堡。在他家附近,有一座磨坊。贝尔觉得这种老式水磨太费劲了,要改进改进。于是,他查阅各种图书资料,设计出一幅改良水磨的草图。这图虽然画得不规范,但构想却十分巧妙。经过工匠的加工,水磨果然变得十分灵活,比原来省力多了。从此,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发明家”。
贝尔从这里看到了发明创造的意义。每一项的发明,都将使很大一部分人受益,都是人类向前迈进的一块基石。
1869年,22岁的贝尔受聘美国波土顿大学,成为这所大学的语音学教授。贝尔在教学之余,还研究教学器材。
有一次,贝尔在做聋哑人用的“可视语言”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电流流通和截止时,螺旋线圈会发出噪声,就像电报机发送莫尔斯电码时发出的“嘀答”声一样。
“电可以发出声音!思维敏捷的贝尔马上想到,“如果能够使电流的强度变化,模拟出人在讲话时的声波变化,那么,电流将不仅可像电报机那样输送信号,还能输送人发出的声音,这也就是说,人类可以用电传送声音。”
贝尔越想越激动。他想:“这一定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想法。”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电学界的朋友,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有益的建议。然而,当这些电学专家听到这个奇怪的设想后,有的不以为然,有的付之一笑,甚至有一位不客气地说:“只要你多读几本《电学常识》之类的书,就不会有这种幻想了。”
贝尔碰了一鼻子灰,但并不沮丧。他决定向电磁学泰斗亨利先生请教。
亨利听了贝尔的一五一十的介绍后,微笑着说:“这是一个好主意!我想你会成功的!”
“尊敬的先生,可我是学语音的,不懂电磁学。”贝尔怯怯地说,“恐怕很难变成现实。”“那你就学会它吧。”亨利斩钉截铁地说。
得到亨利的肯定和鼓励,贝尔觉得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了,决心也更大了。他暗暗打定主意:“我一定要发明电话。”
此后,贝尔便一头扎进图书馆,从阅读《电学常识》开始,直至掌握了最新的电磁研究动态。
有了坚实的电磁学理论知识,贝尔便开始筹备试验。他请来18岁的电器技师沃特森做试验助手。
接着,贝尔和沃特森开始试验。他们终日关在试验室里,反复设计方案、加工制作,可一次次都失败了。“我想你会成功的”,亨利的话时时回荡在贝尔的耳边,激励着贝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研制工作中去。
光阴如流水,两个春秋过去了。
1875年5月,贝尔和沃特森研制出两台粗糙的样机。这两台样机是在一个圆筒底部蒙上一张薄膜,薄膜中央垂直连接一根炭杆,插在硫酸液里。这样,人对着它讲话时,薄膜受到振动,炭杆与硫酸接触的地方电阻发生变化,随之电流也发生变化;接收时,因电流变化,也就产生变化的声波。由此实现了声音的传送。
可是,经过验证,这两台样机还是不能通话。试验再次失败。
经反复研究、检查,贝尔确认样机设计、制作没有什么问题。“可为什么失败了呢?”贝尔苦苦思索着。
一天夜晚,贝尔站在窗前,锁眉沉思。忽然,从远处传来了悠扬的吉他声。那声音清脆而又深沉,美妙极了!
“对了,沃特森,我们应该制作一个音箱,提高声音的灵敏度。”贝尔从吉他声中得到启迪。
于是,两人马上设计了一个制作方案。一时没有材料,他们把床板拆了。几个小时奋战之后,音箱制成了。
1875年6月2日,他们又对带音箱的样机进行试验。贝尔在实验室里,沃特森在隔着几个房间的另一头。贝尔一面在调整机器,一面对着送话器呼唤起来。
忽然,贝尔在操作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腿上,他情不自禁地喊道:“沃特森先生,快来呀,我需要你!”
“我听到了,我听到了。”沃特森高兴地从那一头冲过来。他顾不上看贝尔受伤的地方,把贝尔紧紧拥抱住。贝尔此时也忘了疼痛,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天夜里,贝尔怎么也睡不着。他半夜爬起来,给母亲写一封信。信中他写道:
“今天对我来说,是个重大的日子。我们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未来,电话将像自来水和煤气一样进入家庭。人们各自在家里,不用出门,也可以进行交谈了。”
可是,人们对这新生事物的诞生反应冷漠,觉得它只能用来做做游戏,没什么实用价值。
贝尔一方面对样机进行完善,另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宣传电话的使用价值。
历史名人发明的故事 篇8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设计师,他们为开创现代航空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他们小时候,有天父亲出差回家,带回一件礼物:一个会飞的玩具蝴蝶。父亲轻轻地给玩具上了上劲,小东西便在空中飞舞起来,兄弟俩高兴得不得了,但是他们觉得它飞的不够远,于是仿造玩具的样子又做了几个更大一些的。这些仿制品有的能够飞越树稍,有的飞了几十米远,但兄弟俩的一个尺寸很大的仿制品却遭到了失败。但这没有让他们难过,反而激起了兄弟俩制造飞机的念头。
1900年10月,他们的第一架滑翔机试飞了,但是,试飞的结果不尽人意,飞机只能勉强升空而且很不稳定,问题出在哪儿呢?经过认真的分析才知道,原来他们所沿用的前人数据有理论上的错误。于是,他们制造了一个风洞,以便通过实验修正数据,设计飞机。
这个风洞仅仅是一个6尺长,每边12寸宽的木箱,箱子的一端,鼓风机以一定的速度向里吹气。与现代的高速风洞相比,它真是简陋至极,然而就是这个小小的辅助工具却帮了兄弟俩大忙,他们通过它得出了许多新的结论。根据它,兄弟俩设计出的第三架滑翔机获得了成功,无论是在强风还是微风的情况下,它都可以安全而平稳地飞行。
滑翔机的留空时间毕竟有限,但假如给飞机加装动力并带上足够的燃料,那么它就可以自由地飞翔、起降。于是,兄弟俩又开始了动力飞机的研制。莱特兄弟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不久,他们便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和高效率的螺旋桨,然后成功以把各个部件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
富尔顿和蒸汽的故事
富尔顿生于美国的一个农场工人家庭。他在少年时代,就曾幻想制造一种不用人力和风力,便能自动在水上行驶的船只。
有一天,他划着船在海上游玩。划累了,就坐在船舷上休息一会儿,在不知不觉中,他感觉到船儿游动起来。没有划桨,风平浪静,船儿为什么会游动呢?富尔顿蓦然看到自己伸在水中的双脚,由于他脚伸入海水之中不停地戏耍,起到了桨的作用,推动了船儿漂转。富尔顿高兴极了,他幻想一定要造出一只大船,船只由大轮子做桨推动行驶,所以富尔顿叫他的船为“轮船”。他又从这件事中受到启发:若用蒸汽机带动这个大轮子,不就可以驱动船只向前航行了吗?
1802年,富尔顿结识了蒸汽机的发明人瓦特。1803年,富尔顿回到巴黎,在塞纳河上又建成了一艘船。可就在他准备试航的前一天,狂风将船打成两截,沉入了河底。富尔顿伤心极了,流下了眼泪。
1807年,富尔顿回到美国,他又造起一艘名为“克莱蒙特”号的轮船。人们把这个庞然大物看作是个怪物,把富尔顿看作是个疯子。富尔顿把各种奚落嘲讽丢在脑后。1807年的8月17日,“克莱蒙特”号正式下水试航。如潮水般的人群目睹着这个怪物。它长达40.5米,两侧各有一个大水车式的轮子,上面立着一个直冒黑烟和火星的大烟囱。富尔顿一声令下,船体徐徐离开船座向水中滑去,由富尔顿设计、瓦特亲手制造的发动机轰鸣起来,两侧的轮子转动起来拍打着河水,“克莱蒙特”号的远航开始了。
发明家名人名言 篇9
2) 生活不是静止,而是同静止作斗争,是创作,是创造,是对“永恒旧事物”的吸引力的永恒反抗
3) 人可以老而益壮,也可以未老先衰,关键不在岁数,而在于创造力的大小
4) 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
5) 天才的主要标记不是完美而是创造,天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6) “创造”包括万物的萌芽,经培育了生命和思想,正如树木的开花结果
7) 熟是经验,巧是创造
8) 无可否认,创造力的运用、自由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创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证明了这一点
9) 人可以老而益壮,也可以未老先衰,关键不在岁数,而在于创造力的大小
10) 具有超人的性格,绝不遵循通常人的思想和途径
11) 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
12) 欢乐的名字是创造
13)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创造力的果实
14) 唯有创造才是快乐。只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
15) 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16) 我创造,所以我生存。
17) 天才人物的条件之一是要有创造发明,发明了某一种形式,某一个体系或某一种原动力。
18) 这些学者共同工作的目标应该是给科学彻底打定一个基础,把智慧的光辉散播到全人类,使散播的成绩超越既往的成就,并以新鲜有用的发明去给人类谋福利;做这件事业一个人是不够的,一代人也不够,所以必需许多人一道工作,把前人的研究作为一个起点。
19) 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发明创造和联想。
发明与创造的名人名言 篇10
2) 创造包括万物的萌芽,经培育了生命和思想,正如树木的开花结果。——莫泊桑
3) 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温塞特
4) 这种创新代表着社会所需要的东西:首创性进取心和创造精神。——佚名
5) 生活不是静止,而是同静止作斗争,是创作,是创造,是对“永恒旧事物”的吸引力的永恒反抗。——《罗曼·罗兰传》
6) 旧事物只是表层的腐烂,它的根须在土内埋得很深,并且在不断地萌发着新芽。这些新芽只是在生活步伐迅速,生活矛盾冲突激化的地方才能枯萎。——高尔基
7) 唯有创造才是快乐。只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罗曼·罗兰
8) 毫无疑问,创造力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没有创造力,就没有进步,我们就会永远重复同样的模式。——爱德华·波诺
9) 无可否认,创造力的运用、自由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创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证明了这一点。——阿诺德
10) 欢乐的名字是创造。——希恩
11) 敢探未发明的真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陶行知
12) 人材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箴言
13) 唯有创造才是快乐。只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罗曼·罗兰
14) 开始走第一步的人,也许他脚下穿的鞋子就是他最后穿的一双。——雨果
15) 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费尔马
16) 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巴而扎克
17) 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18)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爱因斯坦
19) 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爱迪生
【中国四大发明 传统节日 名人伟人简介】推荐阅读:
中国国学四大名家话07-18
中国四大名著解析07-29
中国有关四大的知识11-26
中国企业面临四大挑战07-14
中国古代四大女中豪杰09-25
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作文700字10-07
中国四大名著小升初知识考点09-22
中国历史名人简介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