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季度工作总结

2024-07-11

户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季度工作总结(共10篇)

户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季度工作总结 篇1

创城办一季度工作总结及二季度工作计划

2011年一季度县创城办工作在市创城办的正确指导,县人社局的正确领导,就业局各科室的大力配合下,紧紧围绕创建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着力开展创建工作中的“五大体系建设”。加上之前的努力,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工作考核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创业活动指数达107%,创业培训人数达1603人,成功帮扶创业贷款者612人,发放创业贷款2453万元,带动就业3672人。现就今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工作目标,建立考核制度。制定并下发了„2010‟6号文件,通过多种方式与各乡镇人民政府(旅游区管委会),各园区,各成员单位进行联系,催收各单位2010年创城年终工作总结及2011年创城工作思路。我们根据各单位上报的资料,认真对照《关于做好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县创城办发„2010‟2号)文件,对其承担的各项考核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分,逐月考核,按季通报。把创建工作纳入了各乡镇、各部门的考核体系,从组织领导、时间要求、工 1

作项目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开展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春节后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建创业型城市宣传活动。在人民路广场设置咨询台,向各界群众发放宣传单500余份,耐心解答政策法规;借县人社局举办的“2011春风行动比亚迪大型招聘会”契机,向前来求职者大力宣传创城工作,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利用创业培训开班期间,向学员发放创城宣传单及调查问卷150余份;深入县草堂路社区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创业政策宣传,并发放创城调查问卷60份,努力使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加强统计分析,完善基础资料。为了及时、准确掌握我县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一季度我们要求各成员单位指定专人进行资料、数字统计,按月报送,由县创城办统一分析汇总,使创建工作信息得到及时交流和回馈,并按时向市创城办上报。

(四)认真做好迎检资料整理归档工作。按照《西安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完成创建工作任务情况考评表》的要求,我们对照创城五大体系积极收集整理创城工作资料,细化项目,分工到人,逐条对照检查,查漏补缺,确保各项资料的完整、装订规范,存档统一。同时,我们加

强与市创城办的联系,按照市上的要求认真收集整理、及时报送所需的各项文件和资料。目前,我县的迎检资料已基本整理到位。

(五)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和创业项目资源库的概况。

1、创业孵化基地是指由政府或社会投资兴建,通过市场化运营,为创业者提供经营场所、配套公共设施和相关创业服务、具备孵化与培育企业功能的特定区域。目前我县已经过前期考察初步确立了3个孵化基地,总面积为8000㎡,届时可为有创业愿望的创业者提供价位低廉的经营场所,通过创业孵化培养创业带头人,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机制。

2、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推动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为创业者提供各项支持和服务,进一步激发全民自主创业的活力,我县已初步组建了20人创业指导专家。他们由财政、工商、税务、经贸、银行等有关部门推荐,是各行各业的创业典型代表。

3、为积极引导和鼓励劳动者成功创业,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和活力,全面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服务,拟向社会征集、引进一批“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的创业项目,免费向社会推介,为创业者搭建一个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平台。我县已征集项目资源库创业项目18个。

二、存在问题

(一)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宣传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由于受经费、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全县广泛宣传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二)开展全民创业服务的一些基础设施工作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如县级创业服务平台、创业项目库及专家志愿团等。

(三)由于创业孵化基地的工作在我县还刚刚起步,很多工作还处于启动阶段,其帮助创业者成功创业的职能还未充分发挥。

三、2011年第二季度工作计划

(一)加大政策宣传,全力营造自主创业新风尚。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宣传单、标语横幅等宣传形式和专题会议,将我县扶持创业的政策送到千家万户;继续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落实场地安排、行政性收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鼓励创业的支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帮助劳动者提高创业成功率,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积极创业;加强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观念宣传,总结和借鉴好的经验方法,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弘扬先进创业文化,广泛宣传创业促就业的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帮助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社会新风尚。

(二)抓紧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根据市创城办发„2011‟1号《西安市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城区、闲置厂房和场地、专业化市场,建设创业基地,围绕创业激励政策的落实,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符合条件的,落实租金补贴。坚持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各类闲置场地、厂房、楼宇等适合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通过政府出资、民间资本投资、社会资本入股等多种形式投资建设创业工(农)业园区、门面或市场型孵化基地及楼宇型科技孵化基地等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在面向全县所有初始创业者开放的基础上,优先安置下岗失业、退伍军人和高校毕业生等创业人员入场经营,比例要在80%以上。

(三)加强创业服务指导工作。一是完善项目推介制度。向社会广泛征集创业项目,对全县征集的创业项目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点评,举办项目推介,向广大创业者推介。二是组织专家志愿团成员对创业项目进行信息、技术和政策咨询等方面服务,帮助解决企业落户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三是组织创业者联谊活动,加强创业者沟通交流。

(四)加大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将我县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力全部纳入实施创业培训范

围,帮助社会各类群体提高创业能力,力争在培训方式、培训成效、创业成功上有大的突破。

(五)加大工作考核,确保创城成功。一是建立工作考核机制。认真执行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考核标准的具体实施办法,把相关指标细化到相关部门、单位抓好落实。二是开展自评自查。按照阶段性工作要求,组织各部门开展自评工作,查找差距,边查边改。三是做好跟踪督查。进一步加强对各乡镇和部门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的跟踪督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

总之,我们要认真落实省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文件精神,拓展创业服务功能,加强创业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创业促就业功能;加快落实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切实搞好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全面推动我县创建工作向更广、更深层次迈进!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户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季度工作总结 篇2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创建工作形成合力

南宁市为打造创新型城市、创业型城市,年年都有大动作,年年推出大载体,通过高端引领,推进创业工作深入开展。在2007-2008年实施“全民创新”、“全民创业” 工程的基础上,2009年,组织实施了“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发展环境年”等主题活动。在创建活动中,南宁市在“五个落实”上下功夫:一是落实领导。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48个成员单位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强有力的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二是落实责任。市政府与各县(区)、各有关部门签订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状,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形成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力推进的良好态势。三是落实制度。充分利用就业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督查制度和联络员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落实项目。将新增就业岗位、万名小老板创业培训计划、每个城区建设1-2条创业街等纳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由市政府具体督办。五是落实经费。各级财政落实了1500多万元作为创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安排创业培训补贴、创业项目推介服务、小额担保贷款基金、扶持各项创业基地等,为创建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不断改善创业环境

从2009年开始,南宁市立足于统筹城乡,打破创业政策城乡分割,拓宽创业扶持政策覆盖面,取得了“五个更加”的新变化。一是创业政策覆盖对象更加广泛。将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水库移民、残疾人、复转军人和退役士兵等群体纳入创业政策覆盖范围,实现创业政策全覆盖。二是鼓励创业的条件更加宽松。通过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机关行政效能,降低创业门槛,城乡劳动者参与创业更加便捷。三是扶持创业的政策更加优惠。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根据相关政策可享受一次性创业补助、培训补贴、社保补贴、鉴定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系列优惠政策。四是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加到位。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为企业和创业者解决创业资金困难牵线搭桥,形成了多渠道融资扶持创业的新格局。五是参与创业的群体更加踊跃。通过政策扶持、服务引导、宣传指导,城乡劳动者的创业意识明显增强。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南宁市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帮助8000多名农民工成功实现返乡创业,吸纳近5万人就近就地就业,对南宁市成功化解当年26万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建立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

南宁市以启动实施“万名小老板创业培训计划”为抓手,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体系。突出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好扩大创业培训覆盖面的环节。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并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菜单式”培训。2009年以来,南宁市累计开办SIYB创业培训520多个班次,培训人数1.3万人。二是抓好激发创业热情的环节。近两年来,共举办200多场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青年创业活动、创业演讲、创业风采展示、创业典型表彰等活动,激发创业者投身创业、展示自我、奉献社会的激情。三是抓好培育孵化基地的环节。积极鼓励和引导工业园区和民营企业参与创业,重点培育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失业人员三类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政策咨询、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服务。南宁市创建的“南宁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基地”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目前,首期引进了20多家大学生创业孵化企业,为大学生创业搭建了集优惠政策、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

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有效服务

南宁市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建设中,着力加强“四项建设”:一是加强基层创业服务平台建设。2009年,我们在全市139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搭建了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创业政策、创业信息、创业服务等“一杆子”插入基层提供了有力抓手。二是加强创业指导专家队伍建设。市、县(区)相继成立了创业服务指导中心,组建了一支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有关部门业务骨干等241人组成的创业专家队伍,开设创业咨询服务专线,实行专家轮岗“坐诊”和上门“问诊”、“会诊”制度,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服务。三是加强创业项目推介机制建设。定期采集涵盖一、二、三产业,具有地方特色、适应不同群体创办的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库,收集了5921个创业项目,并将40多场创业项目推介会开进校园、开进社区、开进农村,为创业者提供了“零距离”创业服务。四是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重点抓好南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融资平台、南宁市企业信用协会推介平台、南宁市南方担保公司担保平台的“三大平台”建设,在帮助融资、信用证明、担保贷款等方面,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在个人申请贷款方面采取“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联动方式,切实为自主创业人员解决贷款融资难题。

五、强化督促检查,实施典型引导营造创业氛围

关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汇报 篇3

今年4月,我市被确认为首批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以来,在大丰市委、市政府和盐城市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五大体系”建设,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建体系

1、构建创建组织体系。大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盐城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范大玉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落实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推进工作。市政府成立以范大玉为组长,市政府办、人社局、经信委等28个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大丰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和出台创建工作方案,围绕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工作考核体系五大体系66项标准,明确部门职责,制定工作和考核目标,细化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2、完善创建政策。为全面推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大发[2013]48号),就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放宽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大学生创业等18个方面出台了含金量高、激励作用强的政策,同时市财政设立1个亿的全民创业专项资金扶持创业。为进一步抓好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在大丰日报刊登政策解读,相关部门公开进行服务承诺。同时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围绕资金补贴、申请流程等方面,专门出台了《大丰市扶持创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补贴标准,简化申报流程,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3、强势组织推进。为推进全民创业,我市将全民创业工作和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创业带动就业纳入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盐城市全民创业大会召开后,我市市委书记倪峰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我市全民创业和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情况,要求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全民发动,重点重抓,形成合力,迅速掀起全民创业新高潮。9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全民创业大会,现场为100名企业者免费发放工商营业执照。市政府还多次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制定鼓励创业政策,及时解决创建中的实际问题。9月26日,在市新词广场举办’2013促进创业就业暨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市领导范大玉、袁冬青等到现场视察。会上进行了创业政策宣传和创业项目推介活动,吸引4000多名群众到场。

二、加大宣传力度,造浓创业氛围

一是宣传创业政策。为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激情,造浓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氛围。充分利用报社、电视台、网络、电子广告屏等宣传创业政策、意义,同时向社会发放政策简单、宣传页10000多份,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宣传创业典型。树立创业典型,带动群众创业热情和创业信心,在《盐阜大众报》对我市两位创业典型进行宣传、在《大丰日报》上连续一个月刊登创业政策和创业典型事迹。组织全市全民创业典型巡回宣讲团在全市开展创业宣讲活动,已在我市大中、新丰等镇组织宣讲活动6场,3000多名群众、村组干部、企业工作人员、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以及有创业愿望人员到场学习。

三是创新宣传载体。在市政府网站《中国大丰》开设创业型城市专题板块,包括创建动态、政策文件等栏目,进行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典型、创业园区等宣传,该专题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采用;通过市镇村三级人社基层平台加强宣传政策,特别宣传身边的创业典型,在全市开展征集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征集和展示、发放创业政策宣传页、开办创业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宣传全民创业。

三、加快载体建设,培植创业典型

今年,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工作,把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年初专门发文将全市12个镇工业集中区集体更名为创业园,将我市商业街更名为全民创业街,在项目、土地、资金等方面向创业载体倾斜,加大创业载体建设扶持力度,促进全民创业。

1、大力培植创业孵化基地。一是放大留学生创业园效应。为了集聚高层次人才,孵化高成长企业,培育高科技企业,在经济开发区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园区包括层高24层的国际商务大厦、标准厂房40000平方米和多个专业技术研发和实验平台,目前已有德国留学回国的李臣创办的盐城丰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日本留学回国的李浩杰创办的大丰市金诺机械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入驻园区。二是培植科技型创业孵化基地。为推动科技创业能力向创业成果转变,我市建立了“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以创意产业集聚为支撑,以文化创意产业和工业设计为抓手,建立科技型创业孵化基地,推进科技人才向创业人才转变,目前该创业园内已有37家企业入驻。三是培植农民创业园。为发展农业项目,鼓励农民创业,向农民创业提供合适的平台,今年我市加大农业创业园建设,在草庙镇建立的农业创业园“希望田野”已形成一定规模,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已有总投资7000万元的农业观光园、植物园等3个农业创业项目进驻园区。目前东方1号、希望田野正在积极申报省和盐城市创业载体;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政策倾斜,鼓励部门、企业建设生产型、市场型等类型的创业园,建立多元化的创业发展模式。

2、加快培训基地建设。为进一步加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建立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让我市有创业意愿的人都能得到创业培训的机会,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联合在市职教中心共建创业培训基地,计划三年投资1000万元,目前已投入 300多万元用于购买培训设备设施并投入使用,设立导师咨询工作室、创业培训教室、创业实训教室、学生创业园,安排32名专业教师负责全民创业培训工作。

3、大力培植创业典型。在各镇开展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征集和展示活动,共征集项目43个,并选取其中3个申报盐城市优秀小本创业项目。联合市妇联、市团委推荐20个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在我市新词广场进行推介和展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份,受到群众的热烈的欢迎。

四、切实优化服务,狠抓政策落实

1、加强创业服务。健全服务网络,利用现有市镇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平台,专门挂牌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市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专门服务窗口,解答创业咨询,受理创业相关业务,及时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加大创业培训力度。9月,邀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胡谊教授为全市科级以上干部进行《成功创业的心理准备》专题讲座。组织创业培训师资参加盐城市创业讲师培训班学习,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在每月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中加入创业意识培训课程;联合各镇组织开办创业培训班,先后在南阳等镇开展创业培训活动。今年已累计开办创业培训班13期,培训学员1000多人。

2、强化政策落实。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为进一步扶持全民创业,从今年起,我市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小额贴息贷款不受总量控制。今年预计对初次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超1000万元;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根据我市出台的创业相关政策,抓好初次创业补贴、房租水电补贴、创业孵化基地、实训基地等建设补贴标准和申请流程,确保年底兑现相关奖励和补贴。

3、严格考核督查。在日常创建工作中,定期制作工作简报,组织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及时通报创建工作进度,研究解决问题。对创建工作目标,年终由市政府办和市考核办对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终绩效考核。

五、下一阶段工作

1、进一步培植宣传创业典型。通过举办“创业之星”评选、举办创业成果展、编印创业典型事迹小册子等活动,加大表彰和宣传创业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大丰日报》、大丰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开辟创业专栏,加大宣传,用创业精神激励人,用创业经验鼓舞人,引导更多人投身创业。

2、进一步优化创业培训服务。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确保2013年创业培训2000人,2014年创业培训人数达3000人。整合培训力量,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创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和对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培养,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实现较高的培训后创业成功率,确保到2014年全市创业培训师资队伍规模不少于40人。

3、进一步加快创业载体建设。加大留学生创业园、东方一号科技创业园、职教中心等现有创业载体建设力度,根据创业群体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在全市建设农民创业园、下岗失业人员小本创业园、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街区等创业载体,以此引领和推动全民创业工作。确保2014年底建成建成省级创业产业园2个,市级创业产业园4个,镇级创业产业园区8个。

户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季度工作总结 篇4

工作总结

2011年,团市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密切联系青年的优势,按照《六盘水市委办公室、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办发[2011]30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相关工作。

一、建机构。

团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为认真开展好此项工作,专门成立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团市委书记任组长,团市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分管具体工作,市青年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各部室相互配合的工作体系。在团市委的带动下,各县区团委也迅速成立在团县委领导下的青年就业指导中心,并明确专人负责。青年就业工作有了组织保障。

二、抓载体。

以大学生见习基地、青年创业带富工程、青年创业导师、青年小额贷款工作为载体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1)大学生见习基地工作开展有成效。2011年,新建贵州天能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市千惠职校、六盘水市广丰职校、水城心悦幼儿园等十个青年见习基地。通过见习基地的建设,搭建青年见习近平台,为我市各类种养殖业,煤焦化企业、民营教育行业等提供见习人员,为我市各高校、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截止目前,已有397名大中专毕业生、青年农民参加见习工作。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见习基地的管理,通过建章立制,规范见习合同等形式,进一步细化见习基地管理工作。

(2)青年创业导师工作有进展。与工商联、各商会多方联系,聘请热心青年就业创业公益事业的专家、企业家、技术人员、行业老总为青年创业者导师。2012年,新礼聘创业导师22名,为创业青年在观念引导、信息咨询、就业辅导、创业指导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3)小额贷款工作有突破。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与协调,加大对创业青年的金融扶持力度。通过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截止12月19日,今年全市各级团组织发放小额贷款1029.5万元(460笔),为我市青年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4)青年创业培训求实效。

12月,团市委到六枝随却乡开展了一期42人的青年创业就业培训班,授课内容主要为马铃薯市场拓展、种植等,通过培训,学员们得到了更好的交流,大家感觉受益匪浅。全市各级县乡团委也积极与农业、林业等部门联合,共同开展各类青年种养殖、园林、园艺培训,培训人数达500余名,为青年创业在意识引导、专业指导、信息交流、技能培训方面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三、重落实。

为使各项工作有效执行,团市委制定了《团市委重点工作月调制度》,要求各县区团委将每月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报送团市委,并要求将新建见习基地情况、见习人员基本资料按要求填录团中央城市共青团网站。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今后的打算。

1、进一步加大创业就业工作宣传力度。各级团组织要从服务青年的角度出发,主动联合相关单位和媒体,通过树立典型、开展培训、见习实习、举办论坛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转变就业创业观念。

2、加大青年培训力度。联系劳动部门及各级各类社会培训、劳务中介机构,扩大对各类青年群体的培训规模,要特别针对城市青年、大学生及农村返乡青年,开展各种岗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他们就业创业的技能。通过组织导师、专家到基层开展相关志愿服务,为农村、社区创业青年推广科普知识,提供信息、技术、营销等服务,着力提高农村、社区青年的科技素质,提高创业能力。

3、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园

各级团组织要联合组织、人社等部门在工业园区、街道、社区建立创业孵化园。由团组织牵头为创业青年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方案评估、经营管理指导和融资担保等一系列的支持服务,切实创新扶持青年创业方式。通过整合现有的政策扶持、产业联盟及专家顾问等资源,为创业青年提供“陪伴式”服务,确保扶持一个,成功一个。

共青团六盘水市委

户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季度工作总结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欢迎来到**街道检查指导!

**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近两年多来,一直按照县

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目标,围绕“强素质、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争一流”的工作思路,抓住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契机,大力扶持发展创业工作,不断提高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水平。截至目

前,街道共有私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户,近两年新发展私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户,组织各类人员培训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人。今年以来,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亿元,利税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我们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抓手,以返乡农民工、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复退军人为重点,推进全民创业,实现区域充分就业。为了使更多的劳动者乐于创业,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扶持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创业,带动更多失业人员就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主动与想创业或已创业人员联系,发放《创业扶持政策问答》宣传册,广泛宣传创业优惠政策,让他们知道创业是政府鼓励的,是有政策保障的,是社会关心支持的;二是通过入户对富余劳动力的调查,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班,为想创业但不知怎么创业的人员提供服务;三是在向创业者宣传扶持政策的同时,不断收集就业岗位信息,推荐失业人员再就业,搭起就业桥梁,积极营造创业带动就业的大环境;四是将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为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收集材料,将政府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为创业者提供政策

户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季度工作总结 篇6

是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开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市发改委认真履行职责,力促经济回升和社会协调发展,努力为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提供经济动力和社会保障。

一、抓好基础产业项目,夯实创业设施基础

荣乌高速荣文段、青荣城际铁路、威海机场国

际航站楼及综合服务设施、威海港客运中心及航运服务中心、石岛核电、大唐风电、华能风电、华能威海电厂三期等一批重要的交通能源项目获得国家、省核准,工程建设陆续展开,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创业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环境支撑。

二、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创业结构层次

以科技创新产业化、产业结构升级和节能减排为切入点,争取拓展公司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威高集团医用植入器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获批,确立了企业在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军地位;争取三角集团高性能子午胎和新北洋打印机及相关产品两个省级工程实验室以及北洋集团光纤传感器等5个高技术产业示范项目;争取华东数控金切机床制造基地等18个重点产业振兴、能源装备制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在获得国家无偿扶持资金2亿多元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产业结构层次,加快了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为高水平创业工作的开展打造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三、抓好服务业发展,优化创业服务领域

建立重点产业项目推进机制,全面推进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21个市级重点服务业项目全部开工,实际完成投资67亿元,占计划的144%,全市服务业投资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服务业项目上级引导资金争取、本级引导资金管理及项目融资工作规范开展,城区、园区和企业三大载体的统计监测稳步推开,在全省服务业三大载体考核中,威海市区获得优秀中心城区奖,荣成市、文登市获得先进城区奖,家家悦、西霞口获得优秀重点企业奖。服务业的持续发展,为创业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平台。

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增加创业投资机遇

重点项目建设是保增长促发展的主抓手,保持适度的社会投资增量,能够有效增加创业、就业产业空间。一年来,发改委立足本职,建立健全配合联动、协调推进、稽查督导和考核约束四项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对市级重点项目的调度管理,确保项目运作规范、管理有序、进展顺利。百项市级重点工程总投资871亿元,97项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资350亿元,华泰汽车、黄海造船、蓝星玻璃等一批过亿元投资项目竣工投资或部分投产,成为拉动投资增长、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创业、就业的强劲动力。

五、抓好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一是坚持“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终生学习有基础”的培养思路,突出招生计划的源头引导作用,会同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努力做好普通高、中等学校和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的编制和争取工作,在全省招生计划比上年缩减1.5%的情况下,争取省下达我市招生额度增长11%。二是跑项争资,搞好我市中等职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学校实训、培训能力,形成系统、规范、实用的创业培训机制。威海工业技校利用国家扶持资金200万元新建数控实习车间及购置部分设备项目全面完成,实训工位达到400个,年培训规模达到4500人次以上;争取文登高级职教中心实习车间及宿舍楼项目列入中央投资中等职业教育储备,申请中央扶持资金800万元,建设实习车间8000平方米、学生宿舍3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非学历培训可达4000人次,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六、抓好农村民生项目,改善农民创业致富条件

通过提供技术和产业扶持,鼓励农民开展规模种植、养殖等创业活动,推动创业型新农村建设。一是争取专项资金1.5亿元,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动物防疫、苹果非疫区疫情检验检测水平等,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创业致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争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金余万元,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民创业增收提供强力支持;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基地2.3万亩,年增产粮食100万公斤、花生40万公斤、果菜36万公斤;建设小麦、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各2万亩,年增产小麦良种50万公斤,年产优质出口花生良种560万公斤;推动黑鸭保种及选育、奶牛生猪良种改良及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改良达到100%,奶牛产奶年均提高0.5吨以上,生猪出栏年增加8800头。

七、抓好项目审批,提高创业服务效率

户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季度工作总结 篇7

工作督查情况汇报

市委(市政府)督查室:

为全面推进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我市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办发„2011‟30号)、《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办发„2011‟30号)等相关文件,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2012年1月9—13日,对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体系建立情况。我市被列为创建省级创业型试点城市后,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12月召开了创建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委组织部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4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六盘水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资社保局。各县、区(特区)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创建工作正式启动。

(二)政策支持体系建立情况。2011年,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促进创业型城市建-1-

设的意见》(市府发„2011‟23号)、《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市府发„2011‟29号)、《关于保障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发展用地的通知》(市国土资通„2011‟102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创业扶持补贴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市府发„2011‟111号)等政策性文件。六枝、水城在打破创业壁垒、城乡界限和户籍限制方面,能结合具体情况,较好的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创业培训体系建立情况。2010年以来,我市建立了115人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在此基础上,2011年认定全市创业培训机构11家,搭建了SYB创业培训平台。在开展创业培训工作中,我们严格统一培训教材,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调配师资,统一颁发结业证书,进一步完善了创业培训体系。市级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分别举办了4个农村党员和2个农村妇女创业培训示范班。2010至2011年共开展创业培训3300人。各县、区都能按要求,将具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并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创业引导培训。

(四)创业服务体系建立情况:一是搭建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各有关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和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同形式的成立了相应的创业指导机构,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投资软环境。二是建立市级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从各行业选聘27人做为首批创业指导专家库入库

专家,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服务。三是动员民间力量搭建了创业促进组织,先后成立了盘县创业促进会、市师院创业协会、市职院创业协会、六盘水创业促进会、六盘水创业发展协会等民间创业促进组织,对创业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帮助解决经营中的有关问题,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支持。

(五)工作考核体系建立情况。一是在明确全市创建工作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明确了市直成员单位和各县、区的具体职责。二是纳入各县、区目标责任范围,各县区先后都召开了“省级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水城、六枝且已完成年度目标考核。三是将创建工作纳入了(县、区)党委、政策督查室督办事项。四是正在建立和完善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和统计报表制度。

(六)扶持发展微型企业工作开展情况。扶持发展微型企业工作是我市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2011年10月启动以来,全市明确了扶持发展微型企业200户(市本级80户、每个县区各25户、每个经济开发区各10户),实际完成14户(市本级)的工作目标。按照扶持计划,全市应到位微企扶持资金1000万元,实际到位650万元,其中:市本级400万元,水城县125万元,六枝特区125万元。

(七)创业基金到位情况。根据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目标任务,在同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创业基金。

全市筹集创业基金计划不少于4000万元,实际到位3000万元,其中,市本级安排创业基金2000万元,六枝特区500万元,水城县500万元到位。

二、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盘县、六枝特区创建办没有专职工作人员。

(二)创业基金未完全落实。盘县由于受领导班子调整的影响,本级财政500万创业基金未落实,钟山区本级财政500万创业基金问题虽经区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但未纳入2012年预算,资金未到位。

(三)创业孵化园建设认识滞后。一是对建立创业孵化园有畏难情绪,二是各县、特区、区未制定创业孵化园建设方案。

(四)各县、特区、区创建办及部分成员单位涉及报送的统计报表、工作台账、工作进度情况等材料上报不及时。

(五)盘县、钟山区未对乡镇及成员单位的年度创建工作目标进行考核。

三、整改建议

(一)建议盘县、六枝特区创建办专职工作人员必须在2012年3月31日前调整配备到位。

(二)创业基金未到位的单位于2012年4月底前安排到位,实行专户管理,并及时上报。

(三)各县、特区、区及红果、虹桥经济开发区于201

2年5月底前制定出台创业孵化园建设方案。

(四)各县、特区、区创建办和市直各成员单位今后须在每月5日前按要求报送相关创建材料。

(五)盘县、钟山区须在4月底前完成创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并将情况上报市创建办。

户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季度工作总结 篇8

太白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工作职责

一、负责制定全县全民创业和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实施办法、年

度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和考核奖惩办法。

二、负责全县全民创业和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组织、协调、指

导检查和考核评比,做好全县重大活动安排和组织实施工作。

三、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领导讲话、会议文件材料的起

草,领导小组会议及有关会议的筹备工作,收集、整理相关文件资料并归档。

四、掌握全县全民创业和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

结经验和解决存在问题,建立工作信息专报制度。

五、督促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做好创业服务指导工

作。

六、积极做好全县全民创业和创建创业型城市宣传工作,编发《全

民创业简报》,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做好创业政策、创业典型宣传,营造全民创业氛围。

八、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有关全民创业和创建创业型城市工

户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季度工作总结 篇9

调研报告

根据相关要求,为推动我乡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按照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的部署,我乡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迅速开展工作,努力搭建平台,培育创业主体,弘扬创业精神,营造创业环境,掀起了全乡创业的热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乡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乡已经制定出台部分相关带动创业的文件和措施

1.四府发【2014】45号关于成立四格乡就业小额担保贷款领导小组的通知

2、四府发【2014】10号关于成立四格乡2014年“一创三建一帮”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3、四府发【2014】66号四格乡关于成立四格乡“3155工程”刺梨种植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二、进展情况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乡委、乡政府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加速推进创建工作步伐,明确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全乡社会发展的规划当中,列为政府中心工作之一。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研究创建工作。召开的动员会上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并下发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科技副乡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乡创建办

三、存在问题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乡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民创业意识不强。受传统习惯思维的影响,总体上自主创业意识不够强,择业观念相对落后,多数人习惯于“找固定工作,吃稳定饭”,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二是创业人力财力有限。融资难、用工短缺等问题,制约群众创业积极性和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创业环境有待改善。与先进地乡相比,与投资者和企业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创业愿望相比,仍需要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四是措施上还不够有力。对照创建创业型城市的要求,我乡在服务体系、工作机制、平台支撑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差距,各村及各部门在落实有关扶持政策方面还不够平衡。

四、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一是严格落实部门职责。强化人社部门牵头作用,密切与各级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妥善安排各阶段创建工作重点;督促有关部门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二是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不少于一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联络员会议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步工作。乡创城办每季至少召开一次创建工作推进会,通过现场点评、经验交流等形式,以点带面,实行专项指导加以推进。三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宣传部门根据创建工作的推进进度,加大力度宣传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创业典型,邀请知名人士举办创业论坛,制作创建工作公益宣传栏、录制创业纪实短片等,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知晓率,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热潮。

(二)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政策落实。一是完善政策。各村及各部门根据创业相关文件精神,抓紧完善相关政策的实施意见和具体的操作办法。二是落实政策。各村、及各部门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国家、市出台的扶持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要落实好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小额贷款贴息政策,把积极的促进创业政策变为推进全民创业的法宝。

(三)加大工作考核,确保成功。一是建立工作考核机制。认真实施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考核标准的具体实施办法,把相关指标细化到相关部门、单位抓好落实。二是开展自评自查。按照阶段性工作要求,组织各村各部门开展自评工作,查找差距,边查边改。三是建立跟踪督查。进一步加强对各乡、街道及各相关部门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的跟踪督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

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篇10

为了进一步全面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国家人社部确定金华市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浙政发〔〕59号)、《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金政发〔〕

75号)、婺城区政发〔〕21号文件精神,切实推动“创业型社区”工作的落实,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经镇政府研究,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请各村、社区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要决策的主要抓手,以达到“创业富民,创新强镇”为根本目标。

二、工作计划

(一)舆论引导,加强宣传

金华市被定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试点单位,是人社部等12个部委报经国务院同意出台《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新时期就业工作中推动工作基础较好、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率先开展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创建。

1.要借助国务院、人社部对金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契机,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2.要积极利用黑板报、墙报、网络信息、新闻媒体等媒介充分宣传中央、省、市、有关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创业型社区(村)建设的氛围。

3.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进家入户活动,广泛宣传市新一轮就业政策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创建工作,为每进一步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宣传发动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投身创业创新事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创业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良好的创业平台,全面启动创业型村、社区创建活动。

(二)制定目标,抓落实

制定创建创业型社区(村)工作方案,成立村、社区创建组织。明确创建职责,落实创建责任,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拟定落实创建方案。广泛开展创建动员工作,形成良好创建氛围。

三、创建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

成立白龙桥镇创建“创业型社区”领导小组,由镇长吴见孙任组长,徐爱娟、孙佳海、程增发、叶伟斌、郑象吉、钱福华、申松青、朱旭全为副组长,包春女、杨菁、郑传锋、倪小妹、陈玉英、郭宛华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汪道勇,办公室成员徐艳春、童小红、阙梅生。各申报行政村(社区)书记、主任、共建单位、联点干部、就业援助员为镇就业联席会成员。

(二)创建创建平台

以浙江省在金华市婺城区城西街道七里殿社区的试点经验为参考,帮助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困难高校毕业生和低保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小额贷款、自主创业扶持,帮助来料加工人员进行业务联系,采取送政策上门、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政策落实到位,使符合享受条件的创业者100%享受到创业扶持政策。根据白龙桥镇各村、社区实际情况,对有创业意向的人员进行创业指导,比如,种养殖户比较多的村采取帮扶政策,打出自己的品牌。对失地农民等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有创业意向的困难人员,采取帮扶政策,介绍工作,与企业单位进行社区共建,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可以由培训机构提供技术,由创业服务体系提供创业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实行边创边改,打造自己的创业模式。每个申报的村(社区)要建立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并专人负责。全区计划通过2年整合1000万创业基金,培育25个社区、30个创业项目、10个创业品牌、10个创业先锋、20个创业阵地。

(三)具体实施和验审

1.12月1日—1月31日,申报的村、社区要制定创建方案,根据创建标准,由镇组织所属村、社区进行自查,然后向婺城区劳动局推荐,并进行审核。

2.12月16日—12月31日,由区人劳社保局对各申报的村、社区进行审核,对符合创建标准的村、社区予以公示并上报市劳动保障局。

3.1月1日—1月31日,由市劳动保障局对区人劳社保局上报的符合创建标准的村、社区进行评审验收。

(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

强化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优惠政策上门,建立责任人制度等方式,构建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各界公共服务机构及村、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室,对创业人员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培训指导、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突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政策支持、创业帮扶,提高特殊群体的创业成功率。

上一篇:o型密封圈的材料选择下一篇:基础定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