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起源

2024-09-30

母亲节的起源(精选9篇)

母亲节的起源 篇1

母亲节的起源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母亲节在我国最早是港澳台地区有此节日。改革开放后,母亲节也为内地所接受。广东省于1988年开始,杭州等城市于1989年开始,都由各级妇联组织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节日的内容之一。

在母亲节许多人将康乃馨赠给母亲,这是源于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起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

母亲节的起源 篇2

音乐的起源问题一直是音乐史学界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研究中国音乐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河南舞阳贾湖骨笛、浙江余姚河姆渡陶埙、湖北随县曾侯乙编钟等等展示了我国灿烂悠久的音乐文化。但是,音乐究竟何时起源尚无定论。李纯一先生认为音乐在旧石器时代已产生。冯文慈先生则认为在新石器时代以前,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存尚成问题,审美便无从谈起。新石器时代,审美观点才开始萌芽,这一时期才应是几千年来人类艺术创造的起点。郑祖襄先生则把音乐起源的时间精确到新石器时代早期(11000—7500年前)。

关于音乐是怎样起源的,更是众说纷纭,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都做了各种不同的解释。

异性求爱说便是其中之一,持这一观点的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他认为音乐起源于鸟鸣声,“史前动物往往以鸣声追求异性,声音越优美则越能吸引异性,于是争相发出更美丽的声音。动物,特别是鸟类的鸣声已具有乐音或节奏的因素。”⑤在研究了音乐起源和鸟的鸣叫后,达尔文得出这样的结论:"从遗传关系的基本原则上讲,音调必然有可能引起一种长久以来积淀下来的、深层的、模糊而又强烈的情绪。”⑥我想他这里所指的“情绪”便是从动物进化成人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异性间互相吸引的性冲动。这一学说轰动一时。但是,反对达尔文学说的理由也很多。一些人认为,既然生物界遵循进化原则,那么比鸟类高等的动物发出的叫声应该更动听,更富有音乐性。因此,类人猿的求爱喊叫声应当更具有音乐的特征。但事实上,类人猿的叫喊声听上去似乎不具任何美感,更谈不上音乐性。无论是鸟类还是类人猿,他们的叫声是否富有音乐性,只是人类自己的看法,是用人类的审美标准去衡量而得出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是否科学,我认为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语言抑扬说是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出的,他认为初期的语言是表情的语言,而后期的文化的语言是退化了的语言。人类在感情兴奋、激动时所产生的昂扬语调即是歌曲。因为此时,他们的语言已经具有了音乐的特征,有了固定的音调,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保持了相对不变的振动频率。《乐记》中关于远古歌唱起源的论述:“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也是这个意思:感情在内心激动起来,就表现为声音;用歌唱代替语言,实际是说话声音的延伸扩展。但有人认为如果音乐是从慷慨激昂的语言中发展而来的,那么人们平时的语言也应当具有一定的音乐特征。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后来,学者们对音乐和语言联系很有兴趣,又提出音乐是由有声调的语言发展而来的。但是这一观点也遭到了反对,因为在大部分地区,把声调作为一种手段来区别不同的词义并不是在远古时就有的,而是随着人类的进步才出现的。

持模仿说的人则认为人类是从自然的音响中得到了灵感,创造了音乐。英国的音乐出版家克罗威斯特是此说的代表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里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那里学会了唱歌。”⑨《吕氏春秋?古乐》中也有“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的记载。

德国的音乐心理学家修顿普佛在著作《音乐的起源》中提到,原始时代人们为了与远方联络,相互喊叫所发出的声音若保持一定的时间,则变成音乐。这种音乐化的语言比普通的语言形式传出的距离要远。为了证实普佛的理论,人们曾到一些原始部落中调查,但是在这些部落中并没找到这种保持一定时间的音调,因此这一理论同样缺乏有力的实证。

法国的音乐学家孔百流主张音乐是从原始民族巫术中产生出来的。从《吕氏春秋?古乐》中所记载的资料来看,很多的原始乐舞的内容都反映了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原始人祈求草木、谷物丰茂、人畜兴旺发达、以及对祖先、灵物和自然的祭祀和崇拜。这一理论把音乐和宗教联系了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两者之间有着共同之处,都充满了神秘色彩。但是有人认为现存的原始宗教音乐已经高度发达,若把它作为音乐的源头不合乎逻辑。我认为这种看法有些“形而上学”,宗教音乐并不是标本.一成不变,它也在发展,也在变化。现在的宗教音乐同古代的巫术音乐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因为现存的原始宗教音乐高度发达而否认音乐起源于它同样不合乎逻辑。

美国的音乐学家内特尔认为音乐和语言同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交流方式。这些声音听起来像婴儿发出的声音,既无元音和辅音的区别,也没有音乐性。经过一个很长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语言和音乐产生了。

德国的经济学者布赫将音乐起源归纳为人类的集体劳动。而目前大部分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都认为音乐起源于劳动。诚然,劳动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把音乐起源也归结为劳动,似乎有些牵强。高明恺在《语言论》中提到:“事物总有它的来源,但这来源总有其历史继承性。”事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都是从其源头的诸多特征中变化、发展而来的,两者之间有着亲缘关系。而音乐和劳动之间根本不具备这种“历史继承性。”

除了这些,还有精力过剩说,社会创造说等。

对于音乐的“近亲”一一语言的研究给了我们很多提示。长期以来,语言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语言的产生和语言的获得问题。与音乐不同的是,研究语言的学者们不仅注意到外界的影响和人类的行为,还注意到人类的心理。他们已在不同程度上承认了遗传的作用,并且也已倾向于放弃极端的观点,而采用综合的观点来研究语言的获得问题。如认知派认为人类的认知条件是遗传的,这些遗传潜能是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展开的,正是由于遗传了这种认知的条件,人类在儿童时代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语言。

音乐从主观方面讲是人心理活动的外化,从客观讲,是一种物理振动或是波动。地球上的生物无论是高等生物还是低等生物都能对声波产生感应,反应形式从“感应性反应”、“本能反应”进化到“信号刺激反应”。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的音乐感知是在多种水平上实现的,是物种进化的不同阶段的遗传积淀。人体的皮肤肌肉都可以感受音乐的振动,音乐的听觉能刺激情绪的产生,大脑可以感知音乐。这说明人可以在躯体、情绪、意识等多种生理、心理水平上接受音乐,从而创作音乐,参与音乐活动。因此音乐与语言不同.它有物种进化的沉淀,是人类原始本能的体现。关于遗传积淀与音乐的关系,还有人从遗传基因的构成中有了奇异的发现,认为DNA与音符的排列极为相似。在遗传基因和DN A的其它部分之间,常可发现许多完全相同的或非常相似的排列顺序,这与作曲原理是相同的。有的科学家作出大胆的设想,认为音乐是人对自身遗传密码的不自觉破译的释放。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内因、外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音乐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人类为表达思想感情、交流信息而创造和选择的,以乐音和噪音为表现媒介和载体的超越语词功能之外的一种成系统的行为方式。可见,音乐活动的主体是人。因此,我认为,寻找音乐起源的内因是否也可以从人自身入手。由此看来,科学家们的“幽默”也并非不是认真的,这也许对音乐的生物学起源的破解给予某些重要的提示。这个人类基因库里的音乐因子就像一颗种子一样,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以及物种进化的不同阶段的遗传积淀才形成,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就开始萌发。而相对于此来说,劳动、对自然界的模仿、感情的抒发、交流、异性间的吸引等都可能是外因,它们就像土壤、空气、阳光和水一样是种子萌发不可缺少的条件。

总之,音乐的起源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各家之说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似乎又都有不足之处。不过,既然这是一个复复杂的问题,那么也许正是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音乐才产生的。我看到现在有些古代史著作中对音乐起源问题只作描述,而不下定论,也许也是这个原因吧。

摘要:音乐的起源问题一直是音乐史学界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研究中国音乐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关于音乐何时起源尚无定论,各家之说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似乎又都有不足之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内因、外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也许正是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音乐才产生的。

关键词:音乐,起源

参考文献

[1][2]《吕氏春秋·古乐》

[3]《世本·作篇》

[4][7][8][10](11)Bruno Nettl《Music in Primitive Culture》,134-136页。

[5][9]刘再生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3 -4页。

[6][英]朱丽叶特·阿尔文著,高天、黄欣编译《音乐治疗》,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9页。

(12)(14)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6月,2页

(13)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二卷。

张鸿懿著《音乐治疗学基础》,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年10月。

母亲节的起源 篇3

1876年,美国一所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查维斯夫人在礼拜堂讲授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她望着讲台下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庞,一个想法猛然涌上心头:这么多英勇的战士,养育他们的,教育他们的,不正是他们的母亲吗?于是她祈祷说:“但愿在某处、某时,会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

查维斯夫人逝世后,她的女儿安娜,立志实现母亲多年前的心愿。她坚持不懈地写信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要求他们支持设立母亲节,以发扬孝道。终于在1907年5月12日,安德烈卫理教堂应安娜之邀,为母亲们举行一个礼拜仪式。

1911年,庆祝母亲节的活动不仅席卷美国的每一个州,而且影响到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国家。1913年,美国国会正式确立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法定的母亲节,全国公民在自己的住宅上悬挂国旗,表达对全体美国母亲的热爱和尊敬。此后,母亲节便在各国传播开来。

20世纪末,随着中国与国际日益接轨,母亲节这一节日在中国大陆逐渐推广开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现在世界流行的母亲节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在这一天,无数的中国人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样,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2022年母亲节节日起源介绍 篇4

母亲节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用来纪念和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美国女孩安娜为纪念去世的母亲举办追思活动,并鼓励其他人一同进行,从而扩大范围形成了母亲节。节日当天,孩子们会为母亲献花表达爱意,减轻母亲的劳累。

母亲节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用来纪念和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美国女孩安娜为纪念去世的母亲举办追思活动,并鼓励其他人一同进行,从而扩大范围形成了母亲节。

节日当天,孩子们会为母亲献花表达爱意,并且会力所能及的减轻母亲的劳累。在母亲节的代表花有康乃馨和萱草花,18支康乃馨和满天星组成的花束,表达了孩子们对母亲健康的祈祷祝福。

中国古代有大量与母亲相关的颂母古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孟郊的《游子吟》,与母爱相关的故事则有孟母三迁、孟母刺字等。孝道是中国的传统,而中国人民在节日当天也会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亲情。

母亲节送妈妈什么礼物最贴心

送三餐。

如果你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居住地比较近,你可以一大早起来为妈妈做一顿早餐,让妈妈也能睡一回懒觉。之后,你要去菜市场买妈妈最爱吃的菜,中午和晚上都要你亲自下厨,今天的家务你包了,不要再让你亲爱的妈妈动手了。

送安慰。

这一天的空闲时间,你可以拉着妈妈唠唠嗑,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烦恼的事情,你平时工作忙,可能也没机会听妈妈的倾诉,那么在这一天你就做个耐心的倾听者吧!对于妈妈的倾诉要给于开导和安慰,让妈妈能够释怀,能够开心起来。也可以带妈妈去公园散散心,舒缓一下自己的心情。

送吃穿。

妈妈平时爱吃什么你知道吗?那些平时妈妈爱吃的东东,看看价钱怎么也不舍得买的食物,今天你也可以买来满足一下妈妈啦!除了吃的当然也少不了穿的啦!平时掌握好妈妈穿的衣服和鞋子的尺寸,了解妈妈爱穿的款式,今天就可以买来送给妈妈啦!

送生活品。

很多家庭必备生活用品或生活家居,妈妈都不舍得花钱购买或花钱更换,那么你就可以为妈妈购置生活必备品哦!比如给妈妈买个带预约功能的电饭煲,让妈妈前一天晚上,就把稀饭煲上,第二天一早醒来就可以直接吃粥,不用每天早上起早煮粥啦!也可以给妈妈买一个榨汁机,让妈妈自己榨果汁喝,有利于健康。

康乃馨

康乃馨传说是圣母玛利亚看到耶稣受到苦难流下伤心的泪水,眼泪掉下的地方就长出来康乃馨,因此康乃馨成为了不朽的母爱的象征。在母亲节人们常将康乃馨作为送给母亲的礼物,用它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与祝福。母亲节送花,记得夸母亲人比花更娇哦。

保健枕头抱枕

操劳一生的母亲在年华慢慢逝去的时候,身体因为劳累而留下的各种病患,不停的消磨母亲的身体,而在母亲节当天送给母亲一个号的保健抱枕和枕头,虽然不能直接改变她的身体状况,但却可以很好的起到保健和辅助作用,能让劳累后的母亲得到短暂的放松和舒适就是儿女的最大心愿。

梳子

送妈妈梳子代表祝愿健康长寿。篦梳头养生、古已有之。,养生家将日常梳头当作自我保健之法和养生的重要手段。为孩子的成长,父母操了多少心,白了多少头发。送一把质量好的梳子给母亲,每天都用的着,而且有缓解头皮,促进睡眠等作用。

巧克力礼盒

甜蜜巧克力,致意无私母爱,您有月季永远秀不完的颜色,您如暖冬风靡心灵的暖阳,愿您以后的日子如同巧克力一般甜蜜,愿您永远幸福、安康!

母亲节温馨的祝福

1、母爱是一杯热茶,清香而温暖。母爱是一首老歌,优美又动听。母爱是一汪清泉,平淡却清甜。母爱是一弯明月,宁静却温柔。母亲节之际,祝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2、妈妈,您是一棵大树,我时常依偎在您的怀里,是您把我庇护;您是一把雨伞,我经常在您的呵护下,为我支撑一片蓝天!我亲爱的妈妈,母亲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3、母爱,让平凡创造奇迹;母爱,让阳光不分昼夜;母爱,让笑容战胜阴霾。母爱,让快乐升级为幸福。母爱是穷尽一生也无法报答的恩情,祝母亲节日快乐,健康幸福。

4、亲爱的妈妈:您曾用您坚实的臂弯为我撑起一片蓝天;而今,我也要用我日益丰满的羽翼为您遮挡风雨。妈妈,我永远爱您!祝您健康快乐!

5、千山万水,割不开您对我的牵念;时光流逝,剪不断您对我的疼爱;一句谢谢,表不完我对您的感激;永远爱你,述不尽我对您的爱意。母亲节,祝愿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6、她总是唠叨,但唠叨的主旋律永远都是爱;她总是婆妈,但婆妈的背后永远都是关怀;她总是着急,但着急的原因永远都是牵挂。母亲节到了,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健康长寿,乐享天伦。

7、有您关心,是我一生的幸运;有您爱护,是我一生的幸福;有您牵挂,世间母爱最伟大;母亲节到,祝母亲生活幸福,开心无数,身体健康,永远吉祥。

8、是谁,在夜晚为儿女点着不眠的灯;是谁,即使在荆棘上还做着儿女的梦;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化作满天感恩的雨。母亲,我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我对您的爱,只有轻轻说一声:母亲节快乐!一生平安,是儿女最大的心愿!

9、一路上有你,就不会孤寂。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一路上有你,是我最美好的回忆。感谢母亲赋予我们生命,感谢生命中有您!母亲节快乐!

记忆起源记忆研究的起源和发展 篇5

自从有了人类之后,记忆便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中了。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就要记住周围的环境,要分辨出哪些动物、植物对人们有害,哪些有益,如何寻找食物,如何应付各种自然灾害。把这些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就需要保存住记忆。同时,增强记忆力,也成了十分重要的学问,倘若发生什么大灾害,人类自身及所有知识记录惨遭毁灭性打击的时候,如果氏族首领侥幸存活的话,他们就需要尽一切努力去恢复一切已经失去的知识,所以他们平时要训练增强记忆的能力,把一切圣典记在自己的大脑中。据记载,新西兰毛利族的首领卡马塔那能背诵全族长达10的,包括45代人的历史,这些内容足足够他背上3天3夜,而他却从不看笔记之类的东西。   为了解决记忆问题,古人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据说印加人能够用结绳记下十分复杂的长篇史诗。   但是人们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记忆力的,现在人们已很难说清楚了。不过关于记忆力的第一批概念的形成却应该归功于古希腊人。尽管有些理论在现代人看来显得很幼稚,但他们的确是第一批提出记忆力的学术概念的人。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帕蒙尼德认为,人的记忆是由明暗(或冷热)两种物质构成的混合体,只要混合体没有受到干扰,记忆就是完整的,一旦混合体发生变化就会出现遗忘现象。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迪奥泽尼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记忆是由使体内空气保持均匀分布的东西所组成的,与帕蒙尼德一样,他也认为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遗忘现象。   在记忆问题上提出重要概念的第一人是公元前4世纪的思想家柏拉图。他的理论被称为“蜡板假说”。他认为,人对事物获得印象,就象有棱角的硬物放在蜡版上所留下的印记一样。人对事物获得了印象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印象将缓慢的淡薄下去乃至完全消失。这就象蜡版表面逐渐恢复了光滑一样。所谓“光滑的蜡版”相当与完全遗忘。这种学说虽然也不完善准确,但还是影响了许多人。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末,提出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概念。今天我们所认为的一些的大脑的功能,在他那时主要被当作了心脏的功能。他认识到了心脏的部分功能与血液有关,而记忆则是以血液流动为基础的。遗忘的发生主要是血液流动减缓所致。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联想法则,这是他在记忆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直到现在,有些联想法则还在影响着我们。   古罗马人在记忆理论上的研究很少,不过他们使用的“罗马家居法”和“直接联想法”一直传到了今天。这几种方法很实用,现在许多书上讲的快速记忆方法都有这两种方法的影子,有的只是变通了叫法或则略加了改进,但实质内容是一样的。   一直到公元17世纪,记忆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17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以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派。霍布斯对记忆现象做了唯物主义的分析;洛克则在欧洲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重要的记忆现象——“联想”一词,此后“联想”便成了专门的术语了。   第一个在心理学史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对记忆进行严格数量化的测定,二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885年他出版了《论记忆》一书。从此,记忆成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记忆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美、英、日、苏等国家或设立记忆法专科学校,或开办函授教学,开始对人们进行增进记忆的普及教育。   我国从1980年左右开始,有关记忆研究的专著、译著相继出版问世,1984年我国第一家记忆研究会-锦州市记忆研究会在辽宁省锦州市成立。1984年末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举办了最早的快速记忆函授。梦真、王维、曾宪礼、王进收等第一批有影响力的记忆专家们对于中国快速记忆方法的普及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后的倪新威至今在中国快速记忆领域也仍旧很有影响力。近几年,快速记忆培训班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传播快速记忆方法的阵营中,也使得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现在,人们对记忆的研究仍在继续,尽管当今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离揭开记忆之谜还相距甚远,在探索记忆内在机理的同时,我们现在谈的快速记忆多是指运用那些经过实践后能有效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技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普通人能熟练应用这些技巧和方法就可以了,至于大脑是如何记忆的等内在机理就留给科学家们去研究吧。   记忆研究在当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和方法的进步。自50年代开始研究记忆现象的生物学基础。这种理论认为,在记忆过程中有一种复杂的分子——核糖核酸,由它来充当化学介质。核糖核酸产生于一种决定着遗传物质的脱氧核糖核酸中。人的眼睛的颜色就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决定的。人们已经对核糖核酸做了一些实验来支持核糖核酸与记忆很有关系的观点。例如人们发现,对动物进行一定的训练,其某些细胞中的核糖核酸就会发生变化。此外,如果动物体内的核糖核酸的产生被停止下来,它就会失去学习和记忆的能力。还有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实验:当把一只老鼠的核糖核酸取出来移植给另一只老鼠时,第二只老鼠就能“想起”第一只老鼠学过的而它本身从未学过的东西。`   直接刺激脑细胞的研究工作是由加拿大的潘费尔博士开始的。他在为癫痫病患者实施开颅手术时(需切除一小部分脑子),第一次取下了部分脑壳骨。手术之前,潘费尔对打开的脑子进行了全面的电刺激,意识清醒的病人则回答每次刺激后的感觉。在早期的一次案例中,当潘费尔刺激患者脑子的颞叶部分时,病人说自己想起了童年的经历。   潘费尔发现,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所得到的反应都很多,但只有刺激颞叶部分才能产生清晰而集中的记忆感觉。这些感觉常常是很全面的,包括了以往体验过的那些色彩、声音、动作和情感等等。   这些研究中有一个特别值得一提的事实是:潘费尔教授通过电刺激所引发出来的记忆,在正常回想条件下却想不起来。此外,刺激出来的回忆体验要比正常的回想准确、清晰、全面得多。这使得我们相信,一个人在下意识中注意的任何事物都会记录在脑子里,而且这种记录基本是永久性的,尽管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被“遗忘”了。

对联的起源 篇6

备课人:朱国朝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概况及含义;掌握对偶、对仗、对联的区别联系。

2、了解对联的特点;掌握对联的格律要求及写作。【教学重点】了解对联的起源、含义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对联含义及特点,会赏析对联,明白对联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双边互动式创造课教学 【教学设想】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载体,其含义及特点,甚至最基本的解读,都不为学生所熟知。值此新春开学的第一堂语文课,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学会对联的鉴赏,实在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二、激趣:对联故事

(1)古时候,有个人很喜欢附庸风雅。一天晚上,浓云遮月,伸手不见五指。他随口吟道:“黑白难分,叫我怎知南北?” 这时,恰好隔壁的穷秀才来向他借一样东西。听明来意,他让秀才对出下联,方肯借物与他。秀才想了想,脱口说: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主人一听,正是佳对,于是高兴地把东西借给了秀才。

(2)五十年代,毛泽东与周恩来在湖南视察工作时即兴吟诵对联,是一段颇具情趣的佳话。据说,有一天,毛泽东和周恩来同车游览长沙市容,车行至湘江橘子洲畔,毛泽东诗兴勃发,提出要与周恩来作对联,并随即吟出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小车离开橘子洲,直驶市区各处名胜古迹,行至天心阁,恰遇一群鸽子从阁中飞出,周恩来见景立即悟出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副对联作得如此工整对仗,又珠联璧合,足见两位伟人文学艺术功底之深厚。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4)清朝才子纪晓岚更是作对联的高手。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纪晓岚见皇帝直猜到他心里,非常激动,马上叩头谢恩,以下联道谢:“寸身言谢,谢天 谢地谢君王。”

(5)一书生门对富人家的竹园,故在门上贴对联一幅: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富人见后将竹子全部砍去,此人在对联下各加一字,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人一见,干脆将竹子连根挖掉,此人又各加一字,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三、对联的起源

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发展而来的。远在周代,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画像,后来直接是名字,分别画或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是对联的萌芽。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茅亭客话》、《宋史蜀世家》均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一直到明代,人们才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春联之设始自明太祖朱元璋,《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京城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他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与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对楹联结构的规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南 怀瑾先生更是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

第二课时

一、关于对联起源的各种说法

对于对联的起源,楹界对此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还有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蜀梼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个中玄妙,恐非天意。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对联了。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这要比孟昶的那副对联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学者认为,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它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效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律诗(五代、唐代)以后,这种说法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之前已经得以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

二、名联传世

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除白居易外,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传世。如李白的题湖南岳阳楼联:

天水一色

风月无边

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

三顾频烦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

骆宾王题杭州观潮亭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藏有李世民的对联墨迹,为唐太宗御笔亲题: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到了宋代,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石在它的《元日》一诗中这样写到:“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赵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诗中这样写道:“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这说明,在当时联语作者已不在少数了。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像寺僧契盈陪吴越忠懿王钱倜游黄浦江时,为碧波亭题联: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到了元代,由于种种原因,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杨瑞、赵孟�等人的少数作品,如杨瑞的自题寓所联: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赵孟�题西湖灵隐寺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元代的对联形式,微妙地在元杂剧中得以运用,如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结尾处写到: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这也算对联的一种新的形式吧。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并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楹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楹联大家,如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解缙。

到了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乾隆皇帝是一个喜欢卖弄风雅的风流天子。他每逢出游总是到处题诗撰联,只是被称道的作品不多,只有题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的联写得还算不错,联曰:

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

兰草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

在清代300年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如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孙髯翁、梁章钜等都有杰作传世。在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又长于大观楼联。最长的要属钟云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长达1612字,为迄今为止的长联之最。晚清时期,对联的写作手法有了很大的创新,不过随着语言的变化和白话文、新体诗的出现,长联的平仄要求不像过去那么严格了。由于长联的出现,使得清代的对联在我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出现了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严复、王闿运、林则徐、张之洞、钟云舫等楹坛高手。随着对联的兴盛和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汇集、记叙对联的专家学者,梁章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楹联丛话》等几本专著,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资料,其他如梁恭辰、袁枚、王渔洋、谭嗣同、俞正燮等人也都有专著传世。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外寇的入侵,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忧国忧民之作。这之中尤以四川刘师亮为驰名。他于1929年创办《师亮随刊》,颇有影响。他气质洒脱,语言幽默、诙谐,作品讽刺性强,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其他还有冯玉祥、孙中山、柳亚子、郁达夫、郭沫若等,都写过较有影响的名联佳作。

解放以后,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传统文化得以复兴。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对联这一古老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全国各地楹联学会如雨后春笋,楹联爱好者越来越多,各地楹联大赛和征联活动纷纷举办。我们高兴地看到,对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第三课时

一、对联的含义

对联,雅一点称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例如: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

三、对联的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则要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 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四、王安石与对联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第四课时

对联欣赏:

1、名联欣赏(ppt课件展示)

①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②时御天风跨鸾凤,或入碧海掣鲸鱼。——康有为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④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李苦禅(ppt课件展示)

⑤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⑥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明)胡居仁

⑦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刘海粟

2、(ppt课件展示)2005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对联(选录)横批一:盛景争春

(1)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北京)

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上海)(2)朝天门喜迎天下客(重庆)

塘沽港笑纳万国风(天津)(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吉林)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辽宁)(4)雪域春秋扎西德勒(西藏)

天山南北乌鲁木齐(新疆)(ppt课件展示)横批二:世间同春(5)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广东)

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广西)(6)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东)

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西)(7)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南)

两千里赤壁,览黄鹤风流(湖北)(8)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河北)

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河南)

第五课时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1.请同学们谈谈对对联知识的理解。

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有关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能说多少说多少,一条也行。

2.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3.(ppt课件展示)对联的基本知识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还有不理解之处请学生提出)

生活中常见的对联——春联

春联是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它的内容须体现春节喜庆色彩。除上下联外,还多了个横批,它对上下联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横批贴在门楣正中,面对大门,上联贴在大门右侧,下联贴在大门左侧。春联示例: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知识应用

下面可以入联的语句打“√”,不能入联的打“〤”。(必答题,每题10分,每个小组任一人进行判断,并加以修改)

扬琴的起源与演变 篇7

传统扬琴有“八音”(f—c2.实发24音)、“双十型”(d1—d3,实发30音)和”双十二型”(c—e3,实发36音)等型制。存在音域窄、音量小、调音难和不能转调等缺陷,表现力有限。

五十年代后,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师密切合作,在保留传统和“横五纵二”音位规律的基础上,相继研制出三种类型的改良扬琴:

1.变音扬琴。它通过变化音阶中的半音关系进行转调。有“大、小转调杨琴”、“转盘转调杨琴”、“扳键转调扬琴”、“401型杨琴”和“401改进型扬琴”、“蝶式扬琴”等。

2.十二平均律扬琴。它利用健全平均律中的半音进行转调。有“律吕式大扬琴”、“501型扬琴”、“红旗十二平均律扬琴”、“八一型扬琴”和“全律活码大扬琴”。

3.电扬琴。它通过拾音器将振动声波变为电讯号,经放大器美化音色,由扬声器发出琴声。有“电扬琴”和“多用电扬琴”。

同时,相继研制出“踏板式止音器”、“银色扬琴缠弦”、“新式扬琴铜弦”、“扬琴多功能练功槌”、“滑音指套”、翔龙系列新式单音、和音琴笕、便携式高级琴盒等。

在上述扬琴中,除电扬琴系特色乐器外,其余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音域宽广、音质优美、音响宏亮、调音迅速和转调方便等优点。经过反复实践,现阶段我国各文艺团体的艺术院校广泛采用的是“401型扬琴”及其改进型和“501型扬琴”。“红旗十二平均律扬琴”、“八一型扬琴”和“蝶式扬琴”亦在部分省市生根开花。

宇宙起源的神话 篇8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合而成的国家,有56个民族,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他漫长的社会生产及生活实践的发展史。因而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就显得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民族神话画卷。

汉文古籍《三五历记》、《五运历年纪》中叙述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天地本来像个鸡蛋,盘古生于其中。后来,天地开辟了,天每日高一丈,地每日厚一丈,盘古每日长一丈。18000年以后,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深,盘古也变得极长了。他怕天地又会合拢,就顶天立地拼命撑着,最后精疲力尽地死了。死后他的全身化成了万物: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太阳,右眼为月亮,血液为江河,肌肉为田土……。

蒙古族神话《麦德尔创世》中说:女神麦德尔骑着神马,踏遍三千个宇宙。马踏洪水溅起烈焰,将宇宙尘土烧成灰,灰尘越积越多形成大地,使天地从此分开,又将自己的一个化身落入大地,生出万物。

壮族神话《姆六甲》中说:天地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中旋转着一团大气,越转越快,变成了一个蛋。后来,蛋破开分成三片,一片飞到上头为天,一片飞到地下为水,一片留在中间为大地。

布依族《力戛撑天》神话中说,力戛撑住天后,将天钉住,力戛钉天的牙齿,就变成了满天星星;拔牙齿流下的血,就变成了彩云;喘出的气,就变成了风;淌下的汗,就变成了雨……

白族《创世纪》神话中说,盘古、盘生为兄弟,盘古变成天,盘生变成地。天不满西南,只好用云来补。地不满东北,只好用水来补。

瑶族《密洛陀》神话中记载,开天辟地女神密洛陀,创造天地的方法与众不同,用雨帽造天,用身体和两手两脚做柱,分成天地。

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也有关于天地起源和结构的种种传说。

古代巴比伦人认为大地像个巨大圆屋顶,或者是个无底深渊中升起的空心山。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由四头大象驮着,大象站在一只巨龟的背上,巨龟则浮在水中。

古代的埃及人设想大地是一个斜躺着的神,他的驱体上长满着植物;天则是一个弯着腰的古神;太阳每天乘船过天空。

古代的俄罗斯人认为大地像一个圆盾,由三条极大的鲸鱼驮着,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

古代各民族都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当作天体的中央,并各自独立地产生了关于宇宙结构的地心说。上面那些神话和传说,可以说是古代宇宙学的萌芽。如今人们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来探索它的结构、运动、起源和演化的学科叫做宇宙学。

对联的起源 篇9

篇一:对联的由来

对联的由来: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为它是正月初一,所以它是农历中一年的开始。每到这时,家人团聚,热烈庆祝,称为“过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写春联,贴春联,用吉祥的语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愿与期盼,因此,春联就成为了我国节日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

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即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神荼(tú;)和郁垒的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鬼辟邪,以求吉利。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有位君主叫孟昶(chǎng)。一年除夕时,他心情很好,便让身边的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庆话,想挂在自己卧房的门口。当辛寅逊写完后,孟昶看了不中意,于是提起笔来,亲自写了十个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字虽不多,但这两句话非常吉利。“余庆”就是余福。意思是新的一年又接受新的福气。第二句是美好的节日叫做春节,意味着温暖的春天永驻人间。这十个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新春佳节”四个字巧妙地嵌在了里边。所以当孟昶写完,身边的大臣们都叫好,孟昶自然也很高兴。

从这以后,桃符就逐渐演变成对联,后来桃木又被红纸所代替。一到春节,家家门上贴着鲜红耀眼的对联,喜庆的气氛自然更浓了。

有名的对联:

1、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上联指年少时好读书却不爱好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2、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3、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 纪晓岚即兴所对。

4、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下联: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

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在童年时就很有才气,而且又调皮,常与友童去偷摘桃子。有一年中秋节与友童在一起赏月时,其友童吟一上联戏笑他道:“。”郭沫若文思敏捷看看中秋圆月即反驳道:“。”对句针锋相对,浅显明快,工整自然。每逢佳节倍思亲。那又圆又亮的中秋月,常使游子望月思乡。

5、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

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6、四川眉山三苏祠:

上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下联:千古文章八大家

7、财神庙前对联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不知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真是教我为难!

8、千手千眼观音庙对联

上联:菩提今菩提,具大神通,忽现千般千眼

下联:自在观自在,是真佛力,总由一念慈悲

9、倒坐观音庙联

上联:问大士缘何倒坐?

下联:恨世人不肯回头!

10、休闲娱乐场所对联

上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下联: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

11、>里面最有名的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当谬误重复一千遍,变成真理的时侯,反而会把真理当成是谬误;当清净的人做烦恼事的时侯,事虽然烦恼,心还是清净。

12、玉兔出行满天春色;山君归隐一路雄风。

13、月里嫦娥舒袖舞,人间玉兔来报春。横批:吉祥如意。

14、坐落在南岳衡山下的南岳大庙里有一座古戏台,古戏台两侧挂着一付据说是古人流下来的对联,我在这古戏台前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付对联,思忖良久,感觉对联字里行间饱含人生哲理,值得与大家共同来品味。

上联: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

下联: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横批:古往今来

15、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16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17、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18、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19、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20、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21、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22、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23、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篇二:对联的历史

对联起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铺垫】

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

1、对偶

对偶语句是古已有之的。对偶的实质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哲学思想问题。我们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客观世界存在着对立的两个侧面,提出了阴、阳的学说。如传说伏羲画的八卦里,认为事物的正面为“阳”,反面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乃至天地都是“阳气”和“阴气”交合而生成的。“阳”与“阴”便是对偶了。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从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可以看出。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也有很多名句:“满招损,谦受益。”、“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等。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2、骈偶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像王勃的《滕王阁序》,除了“磋乎”、“呜乎”等九个字外,其它语句都是对偶;而且所有对偶句都讲究字的平仄关系,读起来声调极为和谐。对偶语句虽然出现很早,但像王勃那样有意识地注意对偶句中词语的平仄关系,则发端于南北朝。这又是对联格律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3、律偶

梁代诗人沈约的音乐造诣极高,他运用音乐的感受能力分析语言,创造了四声八病之说,用平、上、去、人四声互相调节的方法融人诗歌创作中,为格律诗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唐代格律诗就进入了全盛时期。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总之,这种诗律化的对偶句是对联产生的必要条件。

【起源】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后蜀广正二十七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自序)里说:“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

【发展兴盛】

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从此,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进入清代,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民国时,刘师亮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年”。上联‘袁世

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华民国’四个字是“对不齐(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篇三: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简介】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篆隶楷草行诸体,或以雄沉劲健、雍容端朴见长,或以俊秀潇洒、温婉流丽为胜,皆给人陶然兴会的雅逸美感。对联则字句凝练,整齐精严,联语字数四言至多言不一,以五、七言律诗及八言文句体为常见,内容涵盖丰富,几诗词、格言、警句、谚语乃至白话文皆可,典丽琳琅,文采映耀,实为照 人眼目、字字珠玑的篇章。因此,将书法与对联融为一体,翰墨之中品味美文的诗情哲理,词句之间赏观佳书的风神韵致,诚然是人文艺术的完美体现。古往今来,书家乐以此酬应赠答,文人好将此雅悬斋壁,当是其书文双美、艺趣相生的魅力,令人为之钟情而历久不衰。

【分类】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

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格式】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上举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

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词要对量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五.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简单说,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吸来江水煮新茗;

卖尽青山当画屏。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吸来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上一篇:五四歌唱比赛主持词下一篇:伤感友情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