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通用8篇)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 篇1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
(十一)国际环境法
1.甲国白鹭公司与乙国黑鹰公司签订了一项进口化工废料到甲国的合同。该化工废料是被《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列为附件中的危险废物,现位于乙国境内。甲乙两国都是公约的缔约国。根据相关的国际法规则,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2004年卷一多选第68题)
A.乙国政府或黑鹰公司应将拟出口废料事项通知甲国政府,并得到甲国政府的书面准许,才能出口
B.甲国政府必须证实黑鹰公司和白鹭公司对该废料已作出无害环境的处置安排,包括详尽的处置办法和相关合同,才准许进口
C.该种废料如果进行越境转移,必须有相关的保险或担保
D.如果甲国退出了《巴塞尔公约》,这种废料就不得再由乙国向甲国出口
答案:A、B、C、D
解析:国际环境保护法中关于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规则《巴塞尔公约》公约规定了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的3项条件,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辅导用书。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公约》从三个
方面出发规制有关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概括而言,越境转移的条件包括:进口国的允许→处理方法无害环境→不得与非缔约国间转移废物。法律^教*育网公约也详细规定了关于越境转移的程序事项:
(1)出口国或者危险废物的生产者或出口者,应将拟出口的废物的越境转移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国家的主管部门。进口国应作出书面答复;
(2)出口国应当证实通知人已得到进口国的书面同意,并且进口国已证实出口者和处置者之间已订立合同,详细说明对废物的无害环境的处置办法,才能开始越境转移;
(3)如果越境转移的废物不能按照合同的条件完成,如无其他合法安排,应运回出口国;
(4)危险废物的任何越境转移都必须有相关的保险、保证或担保。
具体到本案例中,甲国、乙国均是公约缔约国,将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套用在《公约》可以得出A、B、C项分别是关于越境转移程序中第一、二、四项内容;D项是《公约》规定的不得与非缔约国进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所以本题答案为A、B、C、D项。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 篇2
(一) 《中国古代史》部分
考查试题类型分选择、材料解析、问答三类。其中选择5小题共15分, 材料解析一题12分, 问答一题11分。总计分值38分, 与去年的44分相比略有降低。
1. 具体涉及的知识点对照教材体系结构分析
(1) 先秦史部分: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盘庚迁殷、牧野之战、葵丘会盟、吴越争霸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再认, 特别强调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空间概念。
(2) 秦朝的统治:
考查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的史实。以问答题中一小问的形式出现, 能力要求除对基础知识掌握准确外, 还涉及考生是否具备简洁有序的表述问题的能力。
(3)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西汉元帝昭君出塞、东汉光武帝倭奴国奉贡朝贺历史事件基本史实的再认。
(4) 秦汉时期的文化:
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史实再认。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手工业史中几个基本史实的再认, 包括吴国、蜀国的丝织业地位, 建业、扬州是著名的造纸中心, 青瓷技术的成熟。
(6) 短暂的隋朝:
考查了隋朝修建大运河的目的及对其的评价。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出现, 要求正确理解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说明、论证历史观点;运用唯物主义历史理论分析历史、揭示本质、阐述规律。
(7) 隋唐制度的革新:
选择题考查了隋文帝时,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武则天时, 首创武举和殿试两件史实的再认。问答题考查了唐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具体措施, 要求精确提炼课文内容, 最后简洁有序地表述成文。
(8)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隋唐造船业能造推进器的战舰这一基本史实的再认。
(9)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选择题考查了北宋科举制发展的一个基本史实———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问答题考查了北宋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具体措施, 要求精确提炼课文内容, 最后简洁有序地表述成文。
(10)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上普遍使用基本史实的再认。
(11) 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选择题考查了明朝科举制度的变化———科举试卷仅从儒家四书五经中命题基本史实的再认。问答题考查了明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具体措施, 要求精确提炼课文内容, 最后简洁有序地表述成文。
2. 今年《古代史》考题的特点
(1) 试卷设计平实, 范围和题型稳定。
如今年所考查的知识点没有超纲或冷僻知识点, 预示着给中学教学一个宽松的前景, 覆盖面广且均匀地按顺序分布在各单元中。在继续坚持注重考查知识的同时, 适当发掘教材的内涵, 灵活设问, 如问答题虽然不避猜题出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古代史最基本的专题上, 但却巧妙地进行了内容的裁剪:只考其中历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内容, 注重考生的分析、推理、归纳, 以及知识的迁移。
(2) 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
材料提和问答题考查学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初步史学研究能力, 体现了坚持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方向, 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如今年给出的历史上三位诗人对大运河评价的材料, 让考生评判材料的观点。要求考生看懂, 会分析, 会评论,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教材的依托不多, 体现考题的科学、灵活、开放。
(3) 继续体现地方特色, 发掘乡土历史资源。
这显然是地方自主命题的特点, 如“吴越争霸”、“隋朝大运河”。
3. 在今后的古代史高考复习中应该注意
(1) 重要的学科主体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才是根本的。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透彻、深入理解和训练, 合理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增加基础知识的理解因素, 减少盲目记忆的时间消耗。同时加强对学生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的训练, 训练要多层面、多角度地进行, 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 复习过程中, 以单元为体系, 做好单元过关。
注重对重要的历史名词、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理解和记忆。加强历史与地理学科的整合, 尤其是有关地理方位的学习。注意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少做偏题、怪题。
(二) 《中国近现代史》及《世界近现代史》部分
考查试题类型分选择、材料解析、问答三类。
《中国近现代史》选择10小题共30分, 材料解析1题14分, 问答1题16分。总计分值60分, 与去年的55分相比有所升高。
《世界近现代史》选择8小题共24分, 材料解析1题13分, 问答1题15分。总计分值52分, 比去年的51分略有所升高。
这两部分的考查难度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明显高于中国古代史, 不再像古代史那样基本上以章节知识体系为框架, 几乎完全依托教材出题, 而是从选择题开始即涵盖专题内容。如考查了列强侵华史中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比较;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中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与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两个阶段出现原因的比较;中国共产党史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与敌后抗日根据地时期的比较;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三次科技革命, 等等。材料题考查了中美关系史;战后法德关系史;战后欧美关系史, 等等。问答题考查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史各阶级的土地政策;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专题。
1. 试题在各单元分布情况
2. 试题特点及对策
(1) 选择题:
(1) 有6道比较选择题, 注重考查考生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2) 重视对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考查, 强调高考与高中教学较强的相关性, 以及中学教学的基础性特点。考有关事物本质或实质的只有1道题。 (3) 单纯考查识记能力的试题分值比较多, 旨在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档次的题目7题共21分。 (4) 强化现代意识、凸显人文意识, 第10题要求准确掌握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鲁迅等历史人物的肖像。现代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要做一个具有独立、成熟与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 此题轻轻一点即带出了人文精神在文本的呈现, 体现了人文素养的考查、人本关怀的疏导。
(2) 材料解析。
(1) 不回避重点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 如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1931年中共土地政策;近现代历史上中美关系, 等等, 有的甚至成为近年命题热点; (2) 注重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对策: (1) 注重联系时事政治; (2) 注重了解、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 (3) 注重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4) 注重文字表达的简洁。
(3) 问答题:
(1) 以小切口深分析的题为主, 分布在同一单元中 (29题) ; (2) 问题明确, 结构清晰; (3) 与各地的信息题密切相关 (28、29题) 。对策: (1) 加强单元知识体系的复习, 如把握每一单元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 (2) 平时注意做题的规范 (如段落化、要点化) ; (3) 少做或不做大跨度、高难度的题目; (4) 注意收集和整理各地的信息。
二、整个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 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 切实提高对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
准确记忆历史基础知识, 正确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 深入掌握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立相对完整的综合知识结构, 上述每一个环节都不应忽视。还应注意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应是灵活的、开放的, 可以根据问题情境进行联想、迁移或重组, 用以说明新的问题。
(二) 重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过程, 切实提高历史思维的质量。
学习历史切忌只会背观点, 生套理论, 关键要把科学的理论转化为自己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思想观念, 以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 论证历史观点, 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从根本上提高运用理论独立分析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 提高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有:
1. 正确审题和理解题意的能力, 这是极为关键的, 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2. 史论结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这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要求。
3. 比较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这是最为一般的能力要求, 但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4. 综合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这是试题中考查最为普遍, 分量最重的, 也是最需要我们下工夫的。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 篇3
一、考查it作形式主语和形式宾语
1. ____ felt funny watching myself on TV. (全国II)
A. One B. ThisC. It D. That
解析:答案为C。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本句是it作形式主语,watching myself on TV作真正主语的句型。one, this, that都不能在句中作形式主语。
2. ____ worries me the way he keeps changing his mind.(山东)
A. This B. ThatC. WhatD. It
解析:答案为D。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本句是it作形式主语,the way he keeps changing his mind作真正主语的句型。this, that, what都不能在句中作形式主语。
3. He didn’t make ____ clear when and where the meeting would be held.(天津)
A. this B. that C. it D. these
解析:答案为C。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本句是it作形式宾语,when and where the meeting would be held作真正宾语的句型。this, that, these都不能在句中作形式宾语。
TIPS:
(1)一般来说,当it作形式宾语,其后常接形容词、少数名词作宾语补足语。能够后接it作形式宾语的通常是表示“认为”的谓语动词,如:think,consider, feel, find以及make(使)等。
(2)在谓语动词appreciate, like, dislike, hate, enjoy, love, prefer, see to(保证), think of, depend on等词或词组后也可接it作形式宾语,指代if,when或that从句所包含的内容。
①I’d appreciate ____ if you would like to teach me how to use the
computer.(06山东)
A. that B. it C. this D. you
②I like ____ in the autumn when the weather is clear and bright.(04河南)
A. this B. that C. itD. one
③I’ll see to ____ that there are enough tickets for you.
A. one B. thatC. itD. this
[参考答案]①B ②C ③C
(3)使用it作形式宾语的常用句型结构为:主语+think(consider, feel,find, make)+it(形式宾语)+形容词或名词(宾补)+不定式复合结构或名词性从句(真正宾语)。
①I think it a duty for us to help others in trouble.
我认为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是我们的一种职责。
②They want to make it clear to the public that they do an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job.
他们想要使公众明白,他们做的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工作。
二、考查it强调句型
1. I don’t mind her criticizing me, but ____ is how she does it that I
object to.(江西)
A. it B. that C. this D. which
解析:答案为A。这是it强调句型,强调宾语从句“how she does it”,将原句还原后为“I object to how she does it”。
2. It ____ we had stayed together for a couple of weeks ____ I found we had a lot in common.(浙江)
A. was until; when B. was until; that
C. wasn’t until; when D. wasn’t until; that
解析:答案为D。这是it强调句型,强调的是时间状语从句“not until we had stayed together for a couple of weeks”,将原句还原后为“I didn’t find we had a lot in common until we had stayed together for a couple of weeks”。题意为“直到呆在一起若干星期后,才发现我们之间有这么多的相似点”。
3. It is not who is right but what is right ____ is of importance.
(重庆)
A. which B. it C. that D. this
解析:答案为C。这是it强调句型,强调的是主语从句“not who is right but what is right”,将原句还原后为“Not who is right but what is right is of importance”。
TIPS:
(1)判断是it强调句型还是定语从句的方法是:去掉“It is(was)…that”后,若全句语法、语意仍然完整,即可断定为强调句型,否则,可当定语从句来处理。
(2)强调句型中的it无词义,但绝不可用this, that代替。
(3)is/was(不可用are/were代替)由原句的谓语时态来决定,现在时与将来时用is,过去时用was。
(4)强调主语时,原句谓语应与强调的主语在人称、数上保持不变。
(5)被强调的对象为人时,可用that/who(若强调的对象人作宾语,也可用whom)。其他情况一律用that。
(6)对人称代词强调时,应保持人称代词格不变。
(7)强调句型的陈述式为It is/was+被强调的成分+that/who+原句的其他成分。
(8)强调句型的一般疑问式为Is/Was it+被强调的成分+that/who+原句的其他成分?
(9)强调句型的特殊疑问式为疑问词+is/was it that/who+原句的其他成分?
三、考查it时间句型中状语从句连词的选用
1. ——He got his first book published. It turned out to be a bestseller.
——When was ____?
——____ was in 2000 when he was still in college.(浙江)
A. that; This B. this; It C. it; This D. that; It
解析:答案为D。由第二空得知此处考查的是It+be+时间+when引导时间状语从句,it用来表示时间,故排除A、C;又因为两人叙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要用that来表示,this常用于表示下文要提到的事。
2. He was told that it would be at least three more months ____ he could recover and return to work.(江西)
A. when B. before C. since D. that
解析:答案为B。“It+be+一段时间+before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肯定式意为“多久以后才……”;否定式意为“没过多久就……”。本句句意为“他被告知至少在三个多月后他才能康复并重新工作”。
3. The field research will take Joan and Paul about five months; it will be a long time ____ we meet them again.(安徽)
A. after B. before C. since D. when
解析:答案为B。“It+be+一段时间+befor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肯定式意为“多久以后才……”;否定式意为“没过多久就……”。本句句意为“很长时间以后我们才能再次见面”。
TIPS:
(1)“It+be+一段时间+befor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肯定式意为“多久以后才……”;否定式意为“没过多久就……”。
(2)“It+be+时间+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it指时间,一般具体时间前无介词,主从句谓语时态一致,意为“当某事发生时,时间是……”。
——Did Jack come back early last night?
——Yes, it was not yet eight o’clock ____ he arrived home.(05福建)
A. before B. when C. that D. until
(3)“It+be+一段时间+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since从句谓语时态必须是一般过去时或过去完成时,若since与延续性动词连用,则意为“某人不做某事已多久了”;若since与短暂性动词连用,则意为“某人做某事已多久了”。
That was really a splendid evening. It’s years ____ I enjoyed myself
so much.(05安徽)
A. when B. that C. before D. since
四、考查it与one、that的区别
1. ——Have you heard the latest news?
——No, what ____?(全国I)
A. is it B. is there C. are they D. are those
解析:答案为A。news为不可数名词,it用来代替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特指前面提到的“同类同物”。
2. In my opinion,lif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much easier than ____.(安徽)
A. that used to be B. it is used to
C. it was used to D. it used to be
解析:答案为D。it用来代替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特指前面提到的“同类同物”;that常用来替代带定冠词的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构成that of…的形式,表示“同类异物”;used to be 表示“过去曾经是”;be used to则表示“习惯于”。
3. Little joy can equal ____ of a surprising ending when you read
stories.(四川)
A. that B. those C. any D. some
解析:答案为A。that 常用来替代带定冠词的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构成that of…的形式,表示“同类异物”。此句中that=the joy。句意为:没有什么比得上读到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更快乐的事。
4. Th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gets around much more rapidly than ____ in the newspaper.(辽宁)
A. it B. those C. one D. that
解析:答案为D。it用来代替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特指前面提到的“同类同物”;one一般用来替代带不定冠词的可数名词,表示“同类异物”,泛指同一类中的一个;that 常用来替代带定冠词的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表示“同类异物”。the one=that;the ones=those, that不能指代人的概念,而those既可以替代人也可以替代物。此处that替代the information。
5. ——There is still a copy of the book in the library. Will you go and borrow ____?
——No, I’d rather buy ____ in the bookstore.(陕西)
A. it; one B. one; one C. one; itD. it; it
解析:答案为A。it用来代替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特指前面提到的“同类同物”,第一空与a copy of the book指同一物,用it;one一般用来替代带不定冠词的可数名词,表示“同类异物”,泛指同一类中的一个,第二空符合此点,则用one。
演练PK台:
1. ____ is our belief that improvements in health care will lead to a stronger, more prosperous economy. (06浙江)
A. AsB. ThatC. ThisD. It
2. As the busiest woman in Norton, she made ____ her duty to look
after all the other people’s affairs in that town.(06湖南)
A. this B. that C. one D. it
3. If I can help ____, I don’t like working late into the night.(06全国I)
A. so B. that C. it D. them
4. It was after he got what he had desired ____ he realized it was not so important. (06辽宁)
A. that B. when C. since D. as
5. It was some time ____ we realized the truth.(05山东)
A. when B. until C. since D. before
6. I prefer a flat in Inverness to ____ in Perth, because I want to live near my mom’s.(05天津)
A. one B. that C. itD. this
7. The Parkers bought a new house but ____ will need a lot of work before they can move in.(01 全国)
A. they B. it C. one D. which
8. It is what you do rather than what you say ____ matters.(05天津)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this
9. ——____ that he managed to get the information?
——Oh, a friend of his helped him. (05山东)
A. Where was it B. What was it
C. How was it D. Why was it
10. I have always been honest and straightforward, and it doesn't matter ____ I'm talking to. (04广东)
A. who is it B. who it is C. it is who D. it is whom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 篇4
笔试模块考试时间120分钟,笔试加听力总分100分,考试得分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语言模块考试时间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得分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考试中心根据需要使用以下部分题型作为考试题型。
听力:应试者根据所听的内容,完成试题中的选择、判断问题,主要测试考生获取词汇、语法和短句、文章的口头信息的理解能力。
阅读与理解:应试者通过快速阅读句子或短文,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从A、B、C、D、4个选项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测试考生在一定阅读速度的前提下获取正确的文字信息的能力。
完成句子:此题型是测试应试者的语言综合能力,了解句子之间连接关系。此题型关系到语法、常用句型、句子形式等。测试考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逻辑推导能力。
改错:此题型是测试应试者的语言词汇、语法、句型能力,了解词 的选择与句子之间连接关系。此题型关系到语法、常用句型、句子形式等。测试考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逻辑推导能力。
翻译:此部分是语言能力的综合表达,主要是中、韩文和韩、中文互译。要求应试者有词汇的积累,表达能力的体现及习惯用语的熟练程度。
司法考试考前试题及答案解析 篇5
A、李某
B、李某和徐某
C、李某和该中心
D、李某、徐某和该中心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民诉解释》第五十九条规定,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为当事人。有字号的,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但应同时注明该字号经营者的基本信息。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登记的经营者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据此可知,本案适格的被告是徐某和李某。
题目二:中国某法院审理一起涉外民事纠纷,需要向作为被告的外国某公司进行送达。根据《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海牙《送达公约》)、中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该案件的涉外送达,法院的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
A、应首先按照海牙《送达公约》规定的方式进行送达
B、不得对被告采用邮寄送达方式
C、可通过中国驻被告所在国使领馆向被告进行送达
D、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被告送达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错误。根据《海牙送达公约》规定,在所有民事或商事案件中,如有必须递送司法文书或司法外文书以便向国外送达的情形,才适用本公约。因此,如果该外国公司在中国领域内设有代表机构的,可以直接向该代表机构送达而不必根据《海牙送达公约》向国外送达。
选项B错误。《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六)项规定,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送达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
选项C错误。《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三)项规定,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据此可知,使领馆送达必须针对具有中国国籍的受送达人。
选项D正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七)项规定,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受送达人收悉的方式送达。
题目三:关于宪法规范,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
C、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D、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相互结合为一体,是我国宪法规范的鲜明特色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选项A说法正确。在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母法、基础法,其他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制定依据,因而宪法规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
选项B说法错误。我国并非判例法国家,且法院不能直接适用宪法审理案件,故不存在宪法判例。
选项C说法正确。由于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有两大特点:一是调整的对象非常广泛,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二是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一方通常总是国家或国家机关。因此,可以将宪法规范定义为:宪法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选项D说法正确。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在这类规范中,权利于义务互为一体,表现其特殊的调整方式,是我国宪法规范的鲜明特色。
题目四:经夏某申请,某县社保局作出认定,夏某晚上下班途中驾驶摩托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受重伤,属于工伤。夏某供职的公司认为其发生交通事故系醉酒所致,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认定。某县社保局向法院提交了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事故认定书、夏某住院的病案和夏某同事孙某的证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某为本案的第三人
B、某县社保局提供的证据均系书证
C、法院对夏某住院的病案是否为原件的审查,系对证据真实性的审查
D、如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确系夏某醉酒所致,法院应判决撤销某县社保局的认定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选项A正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据此可知,被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是社保局对夏某工伤的认定,夏某是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是本案的第三人,可以主动参加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选项B错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试听资料、鉴定意见、电子数据、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所记载或表示的内容、含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自己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它可以以口头形式表现,也可以以书面方式呈现。据此可知,社保局提供的夏某同孙某的证言,应为证人证言而非书证。
选项C正确。审核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包括:(一)证据形成的原因;(二)发现证据时的客观环境;(三)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四)提供证据的人或者证人与当事人是否具有利害关系;(五)影响证据真实性的其他因素。据此,法院对夏某住院的病案是否为原件的审查,属于对证据真实性的审查。
选项D正确。《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一)主要证据不足的;(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超越职权的;(五)滥用职权的;(六)明显不当的。据此可知,若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确系夏某醉酒所致,那认定夏某工伤为证据不足,法院应判决撤销某县社保局的认定。
题目五:李某与保险代理人张某洽谈车辆保险事宜,谈妥后李某即与张某签署了盖有保险公司印章的合同并缴付了保费,但张某表示需将保费交回公司后才能签发保单。后李某发生保险事故向该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称张某已离职,且其未将保险合同和保费交回公司,故保险公司不能赔偿。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保险公司应当支付保险金,保费由保险公司向张某索赔
B、李某应当向张某索赔车辆损失
C、李某向保险公司补缴保费后可以获得保险赔偿
D、待保险公司找到张某追回保费后,李某可以获得赔偿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保险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并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中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该法第十四条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本题中,张某与李某已经就保险事宜达成协议,保险合同已经成立。
选项C错误。李某已经缴付了保费,是由于保险代理人张某的原因未交回公司,保险公司无权要求李某再补缴保费。
选项D错误。《保险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人的授权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行为,由保险人承担责任。保险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保险人名义订立合同,使投保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保险人可以依法追究越权的保险代理人的责任。据此可知,保险公司向李某支付保险金是其应承担的责任,并不能以保险公司找不到张某追回保费为条件。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后,可以向张某索赔。
题目六:法院审理一起受贿案时,被告人石某称因侦查人员刑讯不得已承认犯罪事实,并讲述受到刑讯的具体时间。检察机关为证明侦查讯问程序合法,当庭播放了有关讯问的录音录像,并提交了书面说明。关于该录音录像的证据种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B、视听资料
C、书证
D、物证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以录音磁带、录像带、电影胶片或电子计算机相关设备存储的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音响、活动影像和图形,统称为“视听资料”。本题中,检察机关播放的录音录像是以音响、图像等动态的方式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属于视听资料。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司法考试水平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2.20司法考试《民法》考前习题及答案解析
3.司法考试卷二真题答案解析【官方版】
4.2016年司法考试考前冲刺题及答案
5.2016司法考试卷二真题答案解析【官方版】(2)
6.国家2016年司法考试卷二强化试题及解析
7.2016司法考试考前冲刺练习题及答案
8.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测试题(附答案)
9.2016司法考试真题卷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 篇6
A.李某可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B.被告为市公安局和区公安分局
C.市公安局所在地的法院对本案无管辖权
D.如李某的起诉状内容有欠缺,法院应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
2、关于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在不满14周岁时安放定时炸弹,炸弹于甲已满14周岁后爆炸,导致多人伤亡。甲对此不负刑事责任
B.乙在精神正常时着手实行故意伤害犯罪,伤害过程中精神病突然发作,在丧失责任能力时抢走被害人财物。对乙应以抢劫罪论处
C.丙将毒药投入丁的茶杯后精神病突然发作,丁在丙丧失责任能力时喝下毒药死亡。对丙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D.戊为给自己杀人壮胆而喝酒,大醉后杀害他人。戊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3、关于网络犯罪案件证据的收集与审查,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询问异地证人、被害人的,应由办案地公安机关通过远程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
B.收集、提取电子数据,能够获取原始存储介质的应封存原始存储介质,并对相关活动录像
C.远程提取电子数据的,应说明原因,并对相关活动录像
D.对电子数据涉及的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可由公安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4、李某乘正在遛狗的老妇人王某不备,抢下王某装有4000元现金的手包就跑。王某让名贵的宠物狗追咬李某。李某见状在距王某50米处转身将狗踢死后逃离。王某眼见一切,因激愤致心脏病发作而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李某将狗踢死,属事后抢劫中的暴力行为
B.李某将狗踢死,属对王某以暴力相威胁
C.李某的行为满足事后抢劫的当场性要件
D.对李某的行为应整体上评价为抢劫罪
5、孙某系甲省乙市海关科长,与走私集团通谋,利用职权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情节特别严重。关于本案管辖,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可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B.经甲省检察院决定,可由检察院立案侦查
C.甲省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后可根据案件情况自行侦查
D.甲省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后可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甲省丙市检察院侦查
6、公安局以田某等人哄抢一货车上的财物为由,对田某处以15日行政拘留处罚,田某不服申请复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田某的行为构成扰乱公共秩序
B.公安局对田某哄抢的财物应予以登记
C.公安局对田某传唤后询问查证不得超过12小时
D.田某申请复议的期限为6个月
7、下列哪些行为(不考虑数量),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
A.将白银从境外走私进入中国境内
B.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旧机动车
C.走私淫秽物品,有传播目的但无牟利目的
D.走私无法组装并使用(不属于废物)的弹头、弹壳
8、关于甲非法获利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擅自经营收费站收费业务,数额巨大,构成非法经营罪
B.即使收钱时冒充国有收费站工作人员,也不构成招摇撞骗罪
C.未使收费站工作人员基于认识错误免收司机过路费,不构成诈骗罪
D.骗吴某仅得20万元的行为,构成隐瞒犯罪所得罪
9、甲涉嫌盗窃室友乙存放在储物柜中的笔记本电脑一台并转卖他人,但甲辩称该电脑系其本人所有,只是暂存于乙处。下列哪一选项既属于原始证据,又属于直接证据?
A.侦查人员在乙储物柜的把手上提取的甲的一枚指纹
B.侦查人员在室友丙手机中直接提取的视频,内容为丙偶然拍下的甲打开储物柜取走电脑的过程
C.室友丁的证言,内容是曾看到甲将一台相同的笔记本电脑交给乙保管
D.甲转卖电脑时出具的现金收条
10、甲在乙骑摩托车必经的偏僻路段精心设置路障,欲让乙摔死。丙得知甲的杀人计划后,诱骗仇人丁骑车经过该路段,丁果真摔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和丁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甲有罪
B.甲的行为属对象错误,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丙对自己的行为无认识错误,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丙利用甲的行为造成丁死亡,可能成立间接正犯
11、甲市某县环保局与水利局对职责划分有异议,双方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关于异议的处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提请双方各自上一级主管机关协商确定
B.提请县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决定
C.提请县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协调意见,并由该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县政府决定
D.提请县政府提出处理方案,经甲市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甲市政府批准
12、我国刑事审判模式正处于由职权主义走向控辩式的改革过程之中,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内容中,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这一趋势?
A.扩大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B.延长第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
C.允许法院强制证人出庭作证
D.增设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13、李某乘正在遛狗的老妇人王某不备,抢下王某装有4000元现金的手包就跑。王某让名贵的宠物狗追咬李某。李某见状在距王某50米处转身将狗踢死后逃离。王某眼见一切,因激愤致心脏病发作而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李某将狗踢死,属事后抢劫中的暴力行为
B.李某将狗踢死,属对王某以暴力相威胁
C.李某的行为满足事后抢劫的当场性要件
D.对李某的行为应整体上评价为抢劫罪
14、关于审判监督程序中的申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二审法院裁定准许撤回上诉的案件,申诉人对一审判决提出的申诉,应由一审法院审理
B.上一级法院对未经终审法院审理的申诉,应直接审理
C.对经两级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复查均驳回的申诉,法院不再受理
D.对死刑案件的申诉,可由原核准的法院审查,也可交由原审法院审查
15、下列哪一选项成立自首?
A.甲挪用公款后主动向单位领导承认了全部犯罪事实,并请求单位领导不要将自己移送司法机关
B.乙涉嫌贪污被检察院讯问时,如实供述将该笔公款分给了国有单位职工,辩称其行为不是贪污
C.丙参与共同盗窃后,主动投案并供述其参与盗窃的具体情况。后查明,系因分赃太少、得知举报有奖才投案
D.丁因纠纷致程某轻伤后,报警说自己伤人了。报警后见程某举拳冲过来,丁以暴力致其死亡,并逃离现场
16、甲、乙、丙、丁四人涉嫌多次结伙盗窃,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后,甲突然死亡。检察院审查后发现,甲和乙共同盗窃1次,数额未达刑事立案标准;乙和丙共同盗窃1次,数额刚达刑事立案标准;甲、丙、丁三人共同盗窃1次,数额巨大,但经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仍证据不足;乙对其参与的2起盗窃有自首情节。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对甲可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
B.对乙可作出法定不起诉决定
C.对丙应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
D.对丁应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
17、关于李某脱逃后的诉讼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李某脱逃后,法院可中止审理
B.在通缉李某一年不到案后,甲市检察院可向甲市中级法院提出没收李某违法所得的申请
C.李某的近亲属只能在6个月的公告期内申请参加诉讼
D.在审理没收违法所得的案件过程中,李某被抓捕归案的,法院应裁定终止审理
18、关于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在不满14周岁时安放定时炸弹,炸弹于甲已满14周岁后爆炸,导致多人伤亡。甲对此不负刑事责任
B.乙在精神正常时着手实行故意伤害犯罪,伤害过程中精神病突然发作,在丧失责任能力时抢走被害人财物。对乙应以抢劫罪论处
C.丙将毒药投入丁的茶杯后精神病突然发作,丁在丙丧失责任能力时喝下毒药死亡。对丙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D.戊为给自己杀人壮胆而喝酒,大醉后杀害他人。戊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19、下列选项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A.方某在妻子失踪后向公安局报案要求立案侦查,遭拒绝后向法院起诉确认公安局的行为违法
B.区房管局以王某不履行双方签订的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为由向法院起诉
C.某企业以工商局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为由向法院起诉
D.黄某不服市政府发布的征收土地补偿费标准直接向法院起诉 20、关于行政诉讼简易程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对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
B.案件涉及款额2000元以下的发回重审案件和上诉案件,应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C.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D.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应当庭宣判
21、下列哪一选项成立自首?
A.甲挪用公款后主动向单位领导承认了全部犯罪事实,并请求单位领导不要将自己移送司法机关
B.乙涉嫌贪污被检察院讯问时,如实供述将该笔公款分给了国有单位职工,辩称其行为不是贪污
C.丙参与共同盗窃后,主动投案并供述其参与盗窃的具体情况。后查明,系因分赃太少、得知举报有奖才投案
D.丁因纠纷致程某轻伤后,报警说自己伤人了。报警后见程某举拳冲过来,丁以暴力致其死亡,并逃离现场
22、关于故意与违法性的认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误以为买卖黄金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仍买卖黄金,但事实上该行为不违反《刑法》。甲有犯罪故意,成立犯罪未遂
B.甲误以为自己盗窃枪支的行为仅成立盗窃罪。甲对《刑法》规定存在认识错误,因而无盗窃枪支罪的犯罪故意,对甲的量刑不能重于盗窃罪
C.甲拘禁吸毒的陈某数日。甲认识到其行为剥夺了陈某的自由,但误以为《刑法》不禁止普通公民实施强制戒毒行为。甲有犯罪故意,应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刑事责任
D.甲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不知是否违反《刑法》,遂请教中学语文教师乙,被告知不违法后,甲实施了该行为。但事实上《刑法》禁止该行为。乙的回答不影响甲成立故意犯罪
23、关于甲非法获利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擅自经营收费站收费业务,数额巨大,构成非法经营罪
B.即使收钱时冒充国有收费站工作人员,也不构成招摇撞骗罪
C.未使收费站工作人员基于认识错误免收司机过路费,不构成诈骗罪
D.骗吴某仅得20万元的行为,构成隐瞒犯罪所得罪
24、甲以伤害故意砍乙两刀,随即心生杀意又砍两刀,但四刀中只有一刀砍中乙并致其死亡,且无法查明由前后四刀中的哪一刀造成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管是哪一刀造成致命伤,都应认定为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
B.不管是哪一刀造成致命伤,只能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既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
C.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应推定是后两刀中的一刀造成致命伤,故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与故意杀人罪既遂
D.根据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虽可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但杀人与伤害不是对立关系,故可按故意伤害(致死)罪处理本案
25、关于本案侦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本案经批准可采用控制下交付的侦查措施
B.对鲁某采取技术侦查的期限不得超过9个月
C.侦查机关只有在对鲁某与关某立案后,才能派遣侦查人员隐匿身份实施侦查
D.通过技术侦查措施收集到的证据材料可作为定案的依据,但须经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或由审判人员在庭外予以核实
26、关于补充侦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审查批捕阶段,只有不批准逮捕的,才能通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B.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
C.审判阶段检察院应自行侦查,不得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D.审判阶段法院不得建议检察院补充侦查
27、关于有效辩护原则,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A.有效辩护原则的确立有助于实现控辩平等对抗
B.有效辩护是一项主要适用于审判阶段的原则,但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对辩护****利的保障是审判阶段实现有效辩护的前提
C.根据有效辩护原则的要求,法庭审理过程中一般不应限制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发言的时间
D.指派没有刑事辩护经验的律师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有违有效辩护原则
28、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妇女的”构成****罪。按照文理解释,可将丈夫强行与妻子性交的行为解释为“****妇女”
B.《刑法》对抢劫罪与****罪的手段行为均使用了“暴力、胁迫”的表述,且二罪的法定刑相同,故对二罪中的“暴力、胁迫”应作相同解释
C.既然将为了自己饲养而抢劫他人宠物的行为认定为抢劫罪,那么,根据当然解释,对为了自己收养而抢劫他人婴儿的行为更应认定为抢劫罪,否则会导致罪刑不均衡
D.对中止犯中的“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既可解释为自动采取措施使得犯罪结果未发生;也可解释为自动采取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有效措施,而不管犯罪结果是否发生
29、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因抢劫罪和绑架罪被法院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0年,对甲的减刑,应由其服刑地高级法院作出裁定
B.乙因检举他人重大犯罪活动被报请减刑的,法院应通知乙参加减刑庭审
C.丙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丙的假释,可书面审理,但必须提讯丙
D.丁因****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对丁的减刑,可聘请律师到庭发表意见 30、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因抢劫罪和绑架罪被法院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0年,对甲的减刑,应由其服刑地高级法院作出裁定
B.乙因检举他人重大犯罪活动被报请减刑的,法院应通知乙参加减刑庭审
C.丙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丙的假释,可书面审理,但必须提讯丙
D.丁因****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对丁的减刑,可聘请律师到庭发表意见
31、菜贩刘某将蔬菜装入袋中,放在居民小区路旁长条桌上,写明“每袋20元,请将钱放在铁盒内”。然后,刘某去3公里外的市场卖菜。小区理发店的店员经常好奇地出来看看是否有人偷菜。甲数次公开拿走蔬菜时假装往铁盒里放钱。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乘人不备,公然拿走刘某所有的蔬菜,构成抢夺罪
B.蔬菜为经常出来查看的店员占有,甲构成盗窃罪
C.甲假装放钱而实际未放钱,属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
D.刘某虽距现场3公里,但仍占有蔬菜,甲构成盗窃罪
32、关于累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对累犯和犯罪集团的积极参加者,不适用缓刑
B.对累犯,如假释后对所居住的社区无不良影响的,法院可决定假释
C.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累犯,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法院可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D.犯恐怖活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刑罚执行完毕后的第12年又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成立累犯
33、在行政强制执行过程中,行政机关依法与甲达成执行协议。事后,甲应当履行协议而不履行,行政机关可采取下列哪一措施?
A.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B.恢复强制执行
C.以甲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
D.以甲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34、罗某作为人民陪审员参与D市中级法院的案件审理工作。关于罗某的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担任人民陪审员,必须经D市人大常委会任命
B.同法官享有同等权利,也能担任合议庭审判长
C.可参与中级法院二审案件审理,并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独立行使表决权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 篇7
(三)法国人丹尼与美国入泰尔按我国法律规定,各出资50万美元(其中丹尼的出资包括专利技术出资)在上海成立一公司,公司章程规定各方以该出资对公司债务负责。后该公司又在上海注册成立了二家分公司。请回答下列90-93题。
90.根据公司分类的原理,该公司应属于下列哪一选项的公司?
A.该公司居于中国公司、母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B.该公司属于外国公司、本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C.该公司属于中国公司、本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D.该公司属于跨国公司、母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
答案及解析:C 《公司法》第20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二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第75条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5人以上为发起人,其中须有过半数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以少于5人,但应当采取募集设立方式。”本题中,只有两个股东,所以不可能是股份有限公司,只可能是有限责任公司。应选C。
91.该公司已设定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而丹尼以其专利技术出资,则其至少要补出价值多少的现金或实物?
A.30万美元现金或等值的实物
B.25万美元资金或等值的实物
C.无需补出任何现金或实物
D.80万美元资金或等值的实物
答案及解析:A 《公司法》第24条第2款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92.下列有关该公司的成立与责任性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该公司需经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批准才能成立
B.该公司因出资人均为外商,故不需经主管部门批准即可成立
C.该公司由出资人直接向公司登记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即可成立
D.该公司因系个人投资设立,放出资人应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答案及解析:A 本题中公司股东都是外国人,所以其设立的公司是外商独资企业,适用《外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第6条规定:“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审查批准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90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所以B、C不正确。但A的表述也有问题,因为除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外,国务院授权的机关也有审批权,但由于其他选项明显不正确,故只能选A。
93.丹尼和泰尔的第一期投资额应当在下列哪一时间内缴清?
A.提出成立公司的申请之日
B.取得营业执照之日
C.取得营业执照前30日
D.营业执照签发之月起90日
答案及解析:D 《公司法》第18条规定:“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本法,有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故本题应以《外资企业法》为准。《外资企业法实施条例》第30条第1款规定:“外国投资者缴付出资的期限应当在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和外资企业章程中载明。外国投资者可以分期缴付出资,但最后一期出资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年内缴清。其中第一期出资不得少于外国投资者认缴出资额的15%,并应当在外资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90天内缴清。”因此,应选D。
()
(三)
甲股份有限公司经董事会决议,变更公司章程,在其营业范围中增加“制售成衣”一项,但尚未向工商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董事长刘某未经授权与乙纺织厂签订一项定购布料的合同,并代表公司签发以某银行为付款人、乙为收款人的汇票一张给乙,作为定金。乙因欠丙货款,将该票据背书转让给丙,丙又背书转让给丁。票据到期后,丁涂销了乙的背书。请回答以下89-92题。
89.对甲公司变更公司章程的行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因其是董事会作出的决议,故不能发生变更效力
B.董事会可以对此作出决议,但其未向工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而不发生变更效力
C.应由股东会作出决议,自决议生效时发生变更效力
D.应由董事会作出决议,并自办理变更登记时发生变更效力
答案及解析:C 第103条股东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三)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四)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五)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七)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八)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九)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十)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十一)修改公司章程。
第107条:“修改公司章程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90.对甲公司与乙纺织厂之间的购货合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因甲公司尚未办理营业范围的变更登记手续,故无效
B.因董事长刘某未经授权,故无效
C.尽管甲公司的行为违反了登记管理方面的规定,但购货合同有效
D.购货合同如获得甲公司的追认即有效
答案及解析:C 公司法第11条第3款规定,公司应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超出经营范围所实施的民事活动就绝对无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10条:“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
91.对甲公司董事长刘某代表公司签发的票据的效力,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因甲公司尚未办理营业范围的变更登记,故签发票据的行为无效
B.因刘某未经授权,故签发票据的行为无效
C.因该汇票以支付定金为目的,故该票据无效
D.该票据有效
答案及解析:D 票据是无因证券。票据上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单纯的金钱支付关系,权利人享有票据权利只以持有符合票据法规定的有效票据为必要。至于票据赖以发生的原因,在所不问。即使原因关系无效或有瑕疵,均不影响票的效力。
92.对于丁的涂销行为产生的后果,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丁提示付款时,某银行可以背书不连续而拒绝付款
B.若丁提示付款而某银行拒付时,丁可以向乙行使追索权
C.若丁提示付款而某银行拒付时,丁可以向丙行使追索权
D.丁的涂销行为导致该票据无效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 篇8
A.并非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B.危险物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C.危险物品的生产单位可以没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D.注册安全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
2、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说法错误的是()。A.应当强化职工的主体责任
B.应当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 C.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D.应当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3、全民守法与法治社会的关系正确是()A只有全民守法,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B法治社会要求全体公民只遵守国家法律。C只要法律体系完善,法治社会就会实现。
D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不在全民守法的范围内。
4、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D.车间标准
5、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说法错误的是()。A.应当强化职工的主体责任
B.应当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 C.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D.应当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6、关于分公司和子公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具有法人资格 B.分公司公司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C.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 D.子公司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7、关于安全生产标准的制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B.只有国务院才有权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C.地方政府有权制定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D.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都有权制定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8、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参加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参加工伤保险 B.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
C.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D.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9、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参加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参加工伤保险 B.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
C.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D.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10、关于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说法错误的是()。A.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需要承担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
B.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其他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C.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D.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必须遵守执业准则
11、关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B.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C.危险物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D.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
1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不包括()。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开展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3、按照是否发行股份可以将公司分为()。A.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 C.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 D.人合公司和资合公司
1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A.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B.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C.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D.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5、“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是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出自()。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C《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D《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16、“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是()的重要精神。
A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C《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D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
17、全民守法与法治社会的关系正确是()A只有全民守法,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B法治社会要求全体公民只遵守国家法律。C只要法律体系完善,法治社会就会实现。
D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不在全民守法的范围内。
1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A.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B.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目标 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 D.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19、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说法错误的是()。A.应当强化职工的主体责任
B.应当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 C.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D.应当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20、转为公司股权的债权应当符合下列哪些情形?()
A.债权人已经履行债权所对应的合同义务,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或者公司章程的禁止性规定
B.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或者仲裁机构裁决确认
C.公司破产重整或者和解期间,列入经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者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D.以上均正确
21、有关公民信用记录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强阳光记录,全部公开透明
B在惩戒与隐私保护之间保持平衡,避免公民信用记录被违法利用。C信用记录事项应当不分标准,一视同仁,D任何国家机关都有权采集公民信息。
22、生产经营单位的()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分管安全工作负责人 B.主要负责人 C.安全部门负责人 D.所有出资人
23、一个自然人可以投资设立()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A.3 B.2 C.1 D.不受法律限制
24、出庭作证是证人的法定义务,一般情况下,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是()A A.违法行为 B.犯罪行为
C.不属于违法行为 D.无法定后果
25、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D.车间标准
26、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刑事处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A.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B.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C.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D.终身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27、下列那种情形的股权不得用作出资?()A.尚未被设立质权
B.公司章程约定可以转让
C.股东转让股权应当报经批准而未经批准 D.以上均正确
28、关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
B.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C.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2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法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但未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A.可以给予撤职处分 B.责令限期改正
C.直接予以行政罚款 D.直接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30、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时,()。
A.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B.可以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C.可以不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D.可以不通过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职责
31、有关公民信用记录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强阳光记录,全部公开透明
B在惩戒与隐私保护之间保持平衡,避免公民信用记录被违法利用。C信用记录事项应当不分标准,一视同仁,D任何国家机关都有权采集公民信息。
32、下列有关全民守法内涵表述错误的是()。A全民守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全民守法是实现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C全民守法是全体人民基于内心信仰而积极维护法律权威的良好社会状态 D全民守法仅仅体现为行为上遵守法律
33、出庭作证是证人的法定义务,一般情况下,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是()A A.违法行为 B.犯罪行为
C.不属于违法行为 D.无法定后果
34、下面的说法中没有损害全民守法建设的是()。A“潜规则”,B“官本位”、“权力崇拜” C“忍一时风平浪静”
D“市民公约、乡规民约也应当是依法治国的基本遵循”
35、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并按照()的规定缴纳出资。A.登记部门 B.法律 C.公司章程 D.证监会
36、有限责任公司的“有限责任”是指()。A.公司责任有限 B.股东责任有限 C.董事责任有限 D.职工责任有限
37、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时,()。
A.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B.可以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C.可以不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D.可以不通过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职责
38、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施()制度。A.审批 B.登记 C.淘汰 D.监管
39、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刑事处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A.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B.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C.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D.终身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40、我国各类公司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 B.资本具有股份性 C.设立程序的一致性 D.集团性
41、转为公司股权的债权应当符合下列哪些情形?()
A.债权人已经履行债权所对应的合同义务,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或者公司章程的禁止性规定
B.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或者仲裁机构裁决确认
C.公司破产重整或者和解期间,列入经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者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D.以上均正确
4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是()的重要精神。
A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C《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D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
43、公务人员应当带头学法、守法,()明确指出“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
A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C《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44、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45、关于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B.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C.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无须听取工会的意见 D.工会依法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46、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必须设立的公司组织机构是()。A.党委会 B.职代会 C.股东会 D.股东大会
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执政党带头守法是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B执政党在全民守法建设中仅仅是监督者而不是参与者。C是党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领导地位的体现 D执政党带头守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48、“全民守法”作为法治建设新16字方针的重要内容的首次提出是在()。A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 D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49、有限责任公司的“有限责任”是指()。A.公司责任有限 B.股东责任有限 C.董事责任有限 D.职工责任有限 50、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并按照()的规定缴纳出资。A.登记部门 B.法律 C.公司章程 D.证监会
51、下面说法中不在全民守法范围中的是()。A“杀人偿命”等同态复仇的传统观念 B国家法律
C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 D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必须遵守宪法
52、关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
B.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C.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53、有限责任公司的“有限责任”是指()。A.公司责任有限 B.股东责任有限 C.董事责任有限 D.职工责任有限
54、下列关于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赔偿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B.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C.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
D.受害人发现责任人有其他财产的,不能直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55、下列有关全民守法内涵表述错误的是()。A全民守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全民守法是实现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C全民守法是全体人民基于内心信仰而积极维护法律权威的良好社会状态 D全民守法仅仅体现为行为上遵守法律
56、下列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全民守法建设中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A吸收中华民主传统文化精华中的法治基因,推动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形成。B封建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不符,应当摒弃。C专制集权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特点,不能学习。
D古代社会十分落后,文化思维与现代是难以合拍。
57、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全体发起人()。
A.认购的股本总额 B.实收股本总额
C.认购的股本总额和实收股本总额中较大的一个 D.认购的股本总额和实收股本总额中较小的一个
58、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59、“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是()的重要精神。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第二次全体会议 D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60、“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是()的重要精神。
A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C《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推荐阅读:
国家司法考试民法试题评论解析07-05
2022年司法考试国际法考试热点解析之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01-01
司法考试试题(宪法)带答案和解析06-20
司法考试国际法考点解析:国际法主体每日一练(2014.12.25)03-24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详解带答案和解析09-27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详解带答案和解析11-18
2023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三试题完美解析03-22
2022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带解析10-19
司法考试国际法部分模拟试题5则范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