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家庭材料(通用7篇)
社区志愿者家庭材料 篇1
武侯区xxxx标准化社区
志愿服务站工作方案
为了在社区内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区精神,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服务优势,发挥社区志愿者尊老、敬老、扶残助弱的作用,让志愿者的服务有效深入的开展,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我们将以社区“爱心加油站 ”的品牌志愿者活动为依托,围绕社区各类服务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群众、构建美好家园为宗旨,倡导社区志愿者服务理念,大力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发展招募社区志愿者队伍,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工作体系及运行机制,推进社区志愿者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通过规范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发挥社区组织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社区志愿者更好地服务居民、服务民生。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对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的领导,认真贯彻社区关于志愿者服务的决策和部署,坚持从社区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工作水平。
三、目标任务
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站”,通过服务站开展一系列志愿者活动,切实做好社区志愿者服务,乐于奉献、团结友爱,服务广大群众,让每个居民感受到“社区志愿者服务就在我身边”。
四、活动载体
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由社区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校学生、双挂单位党员干部、辖区内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社区干部、街道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其他社会热心人士等组成。志愿者不计报酬,有一定的服务能力。
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是由玉林东路社区居委会组织成立,志愿者服务站在社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开展工作,服务站的志愿者上下齐心协力,本着居民所需求,开展便民服务。
五、服务内容:
1、开展面向社区未成年人的“爱心助成长”互助活动,在社区内对社区青少年的家庭教育进行指导、青少年心理教育辅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课外兴趣辅导等教育,将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为未成年创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2、开展面向社区孤寡、空巢老年人的结对帮扶活动,定期上门帮助老人做家务、陪老人聊天读报、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外出陪伴等服务,为社区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健”提供优良的服务;
3、开展面向社区困难人员定期走访活动,对辖区内的困难人员、低保户、计生“三结合”户、残疾人、矫正对象由社区党员带头和社区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定期走访,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开展送爱心活动,捐款捐物、就业培训和心理咨询,开展一对一帮扶,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觉到社区的关心,对生活充满信心。
4、开展邻里互助活动,发动社区居民居家生活互助互动互帮,和谐邻里关系;
5、开展创建“学习家庭”活动,倡导社区居民资源共享,家庭精神文明共建共享。并在社区内组织群众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等活动。
6、随时应急服务。开通志愿者服务热线,成立一支志愿者应急队伍,随时参与应急服务活动,重点是对孤寡、空巢独居老人、重度残障人员家庭发生突发事件,或身体出现紧急情况急救等,随时提供应急服务。
7、开展志愿者文明劝导活动。志愿者向群众发出倡议,呼吁大家共同携手行动起来、全民参与,以实际行动推进环境卫生建设,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志愿者并定期对社区内的野广告、白色垃圾、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清理。
8、开展志愿者植树活动。在当今社会,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作为新世纪的社区志愿者,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组织开展植树活动,为改善温室效应做一些贡献,倡导大家保护环境。
六、组织保障:
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将把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社区妇联工作的重头戏,以此志愿服务促进社区妇女儿童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加强居民自治,将在人员配置和经费上给予相应匹配:
1、利用社区“ 爱心加油站”的品牌志愿服务,广泛调动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性。
2、利用社区内的青年志愿者资源优势,将之与社区居民家庭服务融为一体,将志愿者服务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社区现有的面向居民家庭服务的绿叶保洁中心、面向社区青少年家庭服务的春雨小学生托管中心等,为社区家庭志愿者服务提供专业指导和持续性的低偿服务。
3、项目启动后,将在一至二月之内将硬件设施及人员组织到位。并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项目实施一个季度之内将组建好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并能正常开展志愿者服务,在社区内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半年之内,对社区内的各类群体展开系统的志愿服务,形成独具特色 “爱心加油站”品牌志愿服务体系。一年之内,形成面向社区内各类受众的综合志愿服务,广泛吸引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同,打造社区志愿服务大平台。
七、硬件投入及经费保障:
1、组建社区家庭服务综合网站,购买相应的居家水电汽维修方面的简单设施,为志愿者及社区家庭提供物资保障。预计成本费用5000元。
2、组建社区青少年教育站,购买基础设施相关儿童读物及书籍。预计成本费用为10000元。
3、组建社区标准志愿志愿服务站,配置相关办公设施及电脑,预计费用为15000元。
Xxxx社区居委会2012年1月
社区志愿者家庭材料 篇2
社会工作是以专业社会工作者和专业机构为主体, 以需求者、求助者及社区为案主对象, 以利他主义和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 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 以专门的方法和技巧为手段, 以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源、帮助解决案主的困难、提供及增进其福利为追求, 以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及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助人活动。 (1) 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具有亲缘关系, 社会工作是社会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阶段, 志愿服务是社会工作的萌芽阶段。 (2) 社会工作要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 必须选择其它社会力量进行合作, 而作为服务理念相近的志愿者资源, 有着先天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是社会工作选择联动合作对象的首选。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以下简称“家综”) 是围绕社区居民多样化、灵活性的需求, 通过“3+X”即青少年服务、老年人服务、低收入家庭服务加自选服务项目的方式, 为本地居民、外来人口提供专业帮助, 实现社区和谐、生活幸福。青少年服务是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必选项目, 包括关心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也包括引导青少年参与社会服务。
通过发放100份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运作问卷和1400份青少年服务需求问卷, 对于社工与志愿者联动参与社区青少年服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问题及解决对策有了较为清晰的把握。
1 天河区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服务青少年现状分析
城市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的兴起, 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广州借鉴学习外国、港澳地区经验, 集中探索和推行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成为社区服务的主要模式。这对将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模式引入青少年服务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因为“家综”的出现解决了模式推行缺乏合适平台的问题, 但在现实调查中, 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模式的推行仍面临许多困难、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家综”平台与基层团组织联系不够紧密。从100多份家综工作人员调查问卷的数据看, 将近90%认为家综服务与团工作应该结合, 相互促进。从1400多份青少年调查问卷的数据看, 大多数青少年希望家综提供的服务类型, 都与团组织传统活动有关联, 需要团组织介入。共青团组织内有着丰厚的资源, 也有心落实有关政策和尝试推广各类服务, 但苦于与分布在社区的基层青年组织尤其家综平台, 无直接隶属和管理关系, 合作仅能是沟通和期望, 没过多的展示平台, 资源无法做到最大化利用。在调研中, 家综社工在资源方面也表示希望得到资金、专业技能、宣传、志愿者、个案转介系统等方面的支持。在工作建议上则提出的更多是合作期望, 大部分人认为团组织与家综的青少年服务联系不深, 未能很好地切合如何加强联系。
(2) 社工与志愿者缺乏足够交流。从调查数据看 (图1) , 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的原因, 主要是“提升能力”、“奉献和回报社会”、“体验生活”;但是如何实现这些愿望, 如何发挥自身能量, 却面临种种难题。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工与志愿者缺乏足够的交流, 导致了志愿者因为服务水平缺乏专业性而丧失服务热情。从家综服务发展的初期看, “两张皮”、“两条腿”分离的状况较为严重。专业社工人数少、经验缺, 深入居民家庭、外来人口群体的服务遇到许多难题;志愿者人数散、专业性不强, 面向居民和外来人口的服务缺乏效益。就试点情况而言, 大部分社工与志愿者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合作与交流。大多社工刚走出大学校门, 虽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职业定位不清。而志愿者在从事公益服务中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但是由于其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等因素, 难于同社工进行有效合作。一些资深志愿者在接受社工引导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
(3) 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服务内容不够丰富, 途径较为单一。通过调查发现 (图2) , 青少年对于希望得到的服务类型众多, 依次有娱乐 (23%) 、提升类 (16%) 、学习类 (15%) 、培训类 (15%) 、比赛类 (11%) 、歌舞类 (8%) 、婚恋交友 (7%) 等等, 在占比最大的娱乐中又分运动 (20.20%) 、看电影 (17.30%) 、阅读 (13.50%) 、朋友逛街聊天 (12.50%) 等等。相较于青少年多远丰富的服务需求, 社工与志愿者为社区青少年举办的活动内容则显得缺乏创新, 对于青少年缺乏吸引力, 这直接影响了联动模式的实行效果。此外, 青少年活动在实体空间和网络空间的迅速发展, 让传统社区服务、志愿服务方法面临极大挑战, 当前“家综”青少年服务仍几乎完全依赖实体空间, 线上服务较为滞后, 这极大限制了联动服务的服务范围, 从而无法让更多青少年享受到基层团组织和社区的相关服务。
2 天河区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服务青少年模式的对策
作为一种新兴治理模式, 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服务青少年模式在运作之初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正是这些问题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基层社区青少年服务的方式方法提供了更多的思考。针对上述问题, 为进一步改善天河区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服务青少年模式, 笔者认为,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制度建设——区社工委、团委、民政局制定街道团组织与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合作的制度措施。在区社工委的统筹协调下, 团区委、区民政局联合制定街道团组织与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合作, 共同开展青少年事务与青少年服务的各项制度。共青团要动员志愿者力量、青少年力量、热心人士力量, 为家综的青少年事务发展提供社会化支持;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要发挥专业社工人员、心理人员、法律人员的优势, 为青少年事务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团委与家综合作建立青少年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社会环境。
(2) 社志联动——推动社工与志愿者合作, 针对青少年群体的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的服务。积极探索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服务的经验, 吸引青少年参加家综的志愿服务, 创造富有新意、富有魅力的志愿服务品牌。鼓励家综的专业社工担任各类志愿组织的专业讲师、专业协调, 运用助人自助的价值观, 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品质。利用家综的场地和设施, 开展社区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员工志愿者、公务员志愿者的培训, 不断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水平, 更好地帮助社会人群。
(3) 项目创新——通过青少年公益项目的创投活动, 发掘形式新颖、富有实效的服务项目。区团委联合慈善总会、福利基金等, 设立“天河区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 吸引辖区内的各类青少年社团、公益机构、社工机构参加大赛, 开发丰富多样、新颖活泼的服务项目, 扩大青少年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满足新生代日益变化发展的需求。通过一届届公益项目的创投和实施, 逐渐形成天河区持续发展的公益品牌。
参考文献
[1]谭建光.做好的志愿者[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谭建光, 李森.志愿组织管理[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11.
家庭志愿者:给生活加点儿暖 篇3
夜晚露宿海滩数星星的度假计划,
早已经被“志愿者之旅”的“时尚风潮”所取代……
志愿者?话题老了吧。
NO。
往大了去,看海地震灾的国际援军,往小了说,瞅瞅那些默默扶助弱者的无名氏。距离2008年的“志愿者元年”已经两年,这两年,志愿者思想,已逐渐渗入到我们小“屁民”的行动中。
小编做志愿者的时候,心里曾有过波动,看网上这些那些的新闻,曾一度怀疑人的本心。但后来想,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就是因为它的鲜少。倘若人间没了善良与真爱,大概连活着也会很难过。俗语说得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回,我们“搜”出这几位“特别”的志愿者:有帮助单亲妈妈的大学生,有一直做义工的小朋友,还有跑到贫穷的利比里亚做医生的美丽姑娘,更有一位跑来做社区大妈的“海归”。而他们的所为,并非一时冲动。
最常见的,是有组织的志愿者团队。全国妇联一直在倡导的“家庭志愿者”行动,如今就已经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社区与乡镇,这也是今年最新潮的“志愿者风向”。
用生命影响生命
□文/赵真
2008年6月,雷阳参加了阳光家庭服务项目。项目由济南基爱女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资金,山东5所大学的76名师生与济南市市中区妇联合作,打算用3年时间帮扶筛选出来的14户单亲特困家庭。
雷阳是个娇柔的南方姑娘,曾经很不适应济南的气候,冬冷夏热,出门一趟,浅色的衣服满是星星点点的脏。但她每周日都要从东到西穿越半个济南市,花几十分钟倒两趟公交车,到小鹏家辅导,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
13岁的小鹏上初一,学习很刻苦,还是个班干部。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像个小大人,显得早熟。他的妈妈是保洁员,每天早出晚归,常常累得骨头像散了架。她离婚了,没有房子,也没什么钱,几乎把所有人生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回到家,要是看到小鹏没在写作业或者看书,就要生气发火。
有一次,小鹏写完作业想休息一会,妈妈看见了就唠叨小鹏学习不刻苦:“我整天累死累活,不为别的,就希望你好好学习。你要是光贪玩,将来没出息!”小鹏皱着眉头,幽幽说了句:“你整天这样,烦不烦啊!我一点都不快乐!”妈妈看着儿子厌烦的眼神,一下爆发了:“你不快乐,我还不快乐呢!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妈妈把母子俩的“战争”告诉雷阳。听见那句“不快乐”,雷阳心都疼了。小小的少年心里得装了多少沉重的心事!她和小鹏谈心,引导着小鹏找到了那个最好的沟通方法:每周六下午开个家庭恳谈会。小鹏和妈妈互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说说各自的烦恼,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向对方道歉,提出改进的方法。这样,小鹏和妈妈都心情舒畅多了,笑容也多了。小鹏的妈妈觉得这种帮助太有用了,是自己力不能及的。
“现在关注单亲家庭很多只是送送温暖,其实他们需要贴身的、持续的、专业的全方位帮扶。做家庭志愿者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我发现孩子往往是一个家庭的焦点,我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帮一个孩子就是帮了他们一家人。名义上,他们是在接受我们的服务与帮助,但是我更倾向于认为是他们教会我们坚强。”雷阳感触很深。
也许,在别人哭泣的时候,你耐心倾听,说几句劝慰的话,递上干净的纸巾;也许,孩子被难题困住了,你适时指点几句……一点点温暖,足以撼动人心。做家庭志愿者,就这么简单。
(文中孩子的名字为化名)
当然,做志愿者,不只付出行动那么轻松,你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吗?小编先自曝“内情”好了。
我会一直做“蚂蚁”
□文/赵萍
我很喜欢做志愿者,帮助别人的时候,内心会获得安宁。但最初,我也曾有过挣扎与彷徨。
杂志社有个幸福志愿者义工团,QQ群联络,同事们几乎都参加了。确定好第一次活动时,我兴奋得好几天都在琢磨:要不要带礼物?“蚂蚁”们(义工团成员的爱称)会不会像网上那样俏皮?跟群主确认时间那会儿,激动得嘴巴都哆嗦。
但与预想的一样,一二百人嚷嚷,实际到的不过七八个。大概因为冬末气温低,又定在周日早上8点,地方偏僻,我准时打车到那里,等着的只有几位同事。磨蹭到8点半,帮扶对象小姑娘阿米都打电话来催了,才聚齐了人。
虽然早有准备,但见到阿米,我还是有些心酸。阿米家家徒四壁。最值钱的,就是一台冰箱和一台电脑,还都是之前的志愿者们送的。
她本该有个幸福的家。但爸爸因为一场车祸成了植物人,翻身起卧都得人照顾。更不幸的是,阿米拿到中考通知书时,也病倒了,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这辈子只能在床上度过。
但阿米很坚强,虽然她的右手没有知觉,左手也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就是用这三根手指,她学会了上网,交朋友,写文章,帮助有心理困惑的人,甚至还为求助的朋友开了一部小小的热线电话。
阿米的妈妈是家里的唯一支柱,40出头,头发花白。看见我们,她高兴地哭了。
阿米半躺在床上,面部肌肉已有些瘫痪,但见到我们时,眼神里还是透出兴奋与热情。或许是接触过太多的志愿者和媒体,讲起自己的故事,阿米连个磕巴都没打。我默默地从阿米的故事中挤出人群,凑过去看阿米的爸爸。阿米妈妈小声说:“其实,我很怕有人来,她爸爸不怎么能撑得住这么聒噪。而且,家里地方小,有人在就得开门,他又受不得冷,就会不高兴,有了便意也不好处理。”
本来喧嚷的人群一下静了。大家都有些小尴尬。的确,我们以为自己是在献爱心,却可能影响了人家的正常生活呢。
好在27岁的阿米很会调节气氛,马上要我们每个人给她写下地址、联络方式和祝福的话,说是珍藏起来。临走,我们几个凑了些钱,打算让阿米妈妈买点药品。阿米妈妈的眼神一直在躲闪,想推掉我们的好意却又有些为难。大概家里也的确需要经济支援吧,阿米礼节性地收下了。
第二天,阿米就在QQ上加了我。因为是上班,没有跟她多说话。但等了没一个小时,她就打来电话,说想让我帮她看看心理咨询师是怎么考的。我连忙答应下班就查。可偏偏那天活儿很多,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或许是等太久,阿米的语气有些抱怨。累了一天的我情绪开始有些波动,甚至怀疑起她求助的目的:她会上网,怎么不知道从网上搜一下呢?
后来的几次电话,她一直说家里这困难那困难,可我也只是一个“漂泊客”,经济的大笔援助,怎能做得到?她给我的感觉,怎么那么像别人帮她是理所当然的?这算不算是传说中的“道德绑架”?
很快,我就被一件事触动了,内疚自己那些丢人的小念头。
那次是骑车回家,我的大摆裙忽然被卷进了后车轮里,刺拉一下,大半幅裙子成了碎片。我慌手慌脚地停车去拽裙子,在车水马龙的街头,难过得要哭。一个骑电动车的阿姨见状,停下车子,给我披上外套,帮我拽出了搅在车轮里的裙子。除了谢谢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走了一小段路,报摊的大妈叫住了我:“姑娘,你这样收裙子,会卷进去的。”她拿了几个别针帮我把裙子别好。
世上还是好人多呀。我暗自决定,不管是不是什么“绑架”,下次志愿者活动还是要参加。毕竟对别人的好,是本心的善意,哪能总想什么回报呢?
第二次做周末义工,是去看小洁。26岁的她患脑瘫,智商一直停留在四五岁,出门只能靠轮椅。她妈妈对我们说,有人能陪陪孩子,就是很大的帮助了。
我们推着小洁来到泉城广场,她兴奋得发出尖叫。这时,走来一位问路的日本男子,很纳闷:“你们是她的家人吗?”正柔声细语逗小丫头开心的“蚂蚁”老大骄傲地说:“不!我们是义工!”日本男子吃惊地扶了扶眼镜:“义工?想不到……”走了好远还回头看。不知为什么,我们感到特开心。中午聚餐的时候,老大总结说:“他的想不到就是我们的价值。”
(本文帮扶对象均用化名)
带孩子做义工
□文/张秀格
问过很多做志愿者的朋友,不少也经历过类似的心理起伏。有的,没有迈过这些“心坎”的,做过一两次就“罢工”了。有的,却坚持了下来。毕竟,长期做志愿者,是需要毅力的。看这个小朋友,在妈妈的带领下,成为“资深义工”了呢。
□ 受访人:张兆红,QQ名百合, 36岁,济南天桥区政府公务员
五年前,儿子聪聪上幼儿园之后,百合忽然发现日子空空荡荡的。老公一个月起码有半个月在出差;儿子呢,有外公外婆接送。周末,老人还带着聪聪游山玩水,百合觉得日子冗长而空白。
她一遍遍向身边的朋友抱怨日子无聊。“没事你就去福利院、养老院、贫困山区转转,你就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了!”朋友揶揄她。
朋友的话提醒了她。她真的跑到了养老院。那个冬天的所有周末,百合都是在养老院度过的。她给老人们梳头、做按摩,老人们给她讲自己的生活经历。他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在百合看来就像传奇一样精彩。她渐渐变得平和而乐观。
那时还没有义工QQ群,能联系到一起去做义工的朋友很少。她常常费很多嘴皮子才能让朋友理解她的所作所为。而在很多朋友眼里,百合是“闲”得没事找事。朋友们的挖苦也好称赞也好,百合都以微笑作答。
带7岁的儿子一起去做义工是很偶然的事。前年暑假,百合在某个网上社区论坛里逛,看到几个妈妈讨论孩子太任性,我行我素,能否通过做义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百合忽然想到自家的“小霸王”,看到路上的矿泉水瓶子他会用脚踢着走,如果说他两句,他就会更倔,干脆把瓶子踢到大马路上,看一辆辆汽车从瓶身上碾过。儿子的淘气和倔劲一度让百合崩溃。她用了很多办法惩治他,但儿子有外公外婆的庇护,很难改“邪”归正。
百合决定带儿子去做义工。
她首选福利院。但儿子听说做义工没有肯德基没有游乐园一撒欢就跑了。百合费了一晚上口舌才把儿子说服,而且承诺如果他去福利院就奖励一顿肯德基套餐,再把他上周看中的玩具买回来。
那一上午,儿子都拒绝跟那些小朋友玩。百合把小朋友抱到他跟前,他都扭扭捏捏地往后退。义工群里的大哥哥大姐姐跟那些孩子玩得很开心,儿子却只是看着,一句话也不说。
活动完,百合带儿子去吃肯德基,儿子问了百合很多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没有爸爸妈妈?为什么有的孩子全身是白的(白化病)?那些生病的孩子有人照顾吗?……百合觉得儿子肯定受触动很大,只是不会表达罢了。他一直都以为,所有的孩子都跟他和小伙伴一样:有很多玩具,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生日和过年的时候收到很多礼物。
百合瞅准这个机会,给儿子讲了很多福利院和贫困山区孩子的故事。儿子眼睛眨呀眨,一副懵懂的样子。随后的几天,饭桌上、电视前,儿子总是会提起福利院那些孩子。
第二次去的时候,儿子就不那么抗拒了,他甚至带上了他的一些玩具。在义工群里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的帮助下,他开始跟那些小朋友玩游戏,但话仍然很少。不过,小朋友冲他笑得很开心,他也不自觉地笑着。
那天回家的路上,儿子哼了一路的歌,进家门就搂着姥姥的脖子说起福利院的事。
现在,只要不上补习班,儿子就会跟着百合参加义工活动。他跟着大哥哥大姐姐把马路上的垃圾捡起来,他给那些脑瘫儿唱歌、背诗,看着他们高兴,自己也乐得手舞足蹈。现在,聪聪已经成了两个QQ义工群里的“资深”人士。每次参加活动,群里的人都会问:“小聪聪来不来?”
山东姑娘闯非洲
□文/赵真
除了像百合和聪聪这样自发的母子“草根志愿者”,还有的人,将温暖送到了国外。通过qq连线,本刊独家采访了援非志愿者李昭凤。
嗨,大家好!我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利比里亚问候你们。
我是《祝你幸福》的粉丝哦。利比里亚共和国号称非洲的天然橡胶王国、非洲大门、商船王国。国徽上的绶带用英文写着“热爱自由使我们来到这里”。
Q 你为什么想做志愿者?
A 我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英语老师宋爽曾到津巴布韦做了一年的海外志愿者,回来给我们讲述非洲见闻,我就非常感兴趣。2009年,通过网络和新闻了解到赴利比里亚志愿者项目,我积极报名,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做了海外志愿者。
Q 家里人支持你吗?
A 非常支持。我爸爸当时还在船上(他是船员),在他回国靠港的短短的几天里,给我打电话说西非很艰苦,如果想好了,锻炼锻炼也好。爸爸同意之后,妈妈的工作就简单多了。
Q 你在当地主要做什么工作?有什么感受?
A 我和中国医疗队的针灸大夫一起在当地最大的公立医院——首都蒙罗维亚JFK医院对当地人和国际友人进行针灸服务。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穷!这里物价奇高,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国外进口的。战争对经济的摧残、对人性的扭曲,真是非常残酷。当地人说:“中国好,因为人们一天能吃三顿饭。”
医院条件差到像解放前的野战医院一样。针灸需要的酒精和棉花,必须限量供应。诊室里面有一些脑瘫的小孩子急需治疗,但常常缺医少药。
Q 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A 走在路上,有很多黑人用中文生硬地打招呼:“你好!”有的人会说:“谢谢你,中国。”这里有孔子学院,我们有志愿者在这里教授中文。很多当地人想到咱们中国旅游,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很少。他们很向往中国。
Q 生活怎么样?
A 这个国家之前经历了14年内战。刚刚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利比里亚基础设施基本瘫痪,没有自来水,电力也不能保证24小时,各家只能用发电水泵抽水。志愿者服务队驻地发电机经常坏,晚上时常水电全无,也就没法烧水煮饭。于是我们就拜托当地的中资企业给做了两个炭炉子,从当地人那里买了几袋木炭烧水做饭。日用品的价格比之欧美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常吃的蔬菜种类也很少,而且贵得吓人。为了让大家在这一年中能够吃得好些,我们用有限的生活补助自己买菜做饭,我的手艺迅速提高啊。
更要命的是,利比里亚气候炎热,各种传染病如疟疾、伤寒、结核、艾滋病等发病率很高。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虽然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常驻这里,但是周围四处可见的路障和被炮火轰炸过的楼房时刻提醒我们,在这个国家人身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虽然条件艰苦,但是队友们始终保持着一颗火热乐观的心,并把热情传递给周围的人。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就回国了,但志愿生活还会继续滴,呵呵。
“海归”张靖:我的“后大妈时代”
□文/Celina
有人支援海外,有人从海外带来新鲜的义工理念,帮扶社区。就像张靖,之前,她是著名国企的外事接待骨干、外企公司的高薪白领、随夫赴日的有闲太太。归国后,她选择了做“居委会大妈”的工作。
张靖从日本回国后,成了“居委会大妈”。她抛弃了往日来往的“上流闺密”,扔掉了平日最喜欢的名牌时装,就连一贯小女人的细弱嗓音,也从此抬高了八度……
这一切,都源于在日本度过的六年。“1997年,我跟着老公辞职来到日本留学。在那里,我经历了‘从云端到地狱’的日子。每天打工回家,我都对丈夫抹眼泪。当地一个社工组织‘公民馆’,帮我这种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习惯当地生活。逢年过节,他们还会组织外国人和本地人一起包饺子、吃月饼。在日本,几乎每个县城都有类似的组织。而社工们,大都是自发报名、免费服务的。”
在日本,丈夫纳税到达一定额度,在家里养尊处优的太太就必须出来,为社会义务服务。藤原就是这样一个被“发配”出来做义工的女人。她专门负责服务社区里的外国人,教外国人日语,告诉他们日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
“也许是年龄相仿,性格相似,藤原对我格外照顾。”这让张靖在饱受一年多冷漠、轻视之后,第一回心情舒展下来。从此,她慢慢融进原本格格不入的日本社会……
回国之后,不自觉地,张靖也想像藤原那样,解除居民的心理困境。
“我借上门送报的机会,和老人们聊天。时间长了,他们不愿意和子女说的话,都会跟我说。那些困扰他们的无尽烦恼,看似平常、实则揪心,常常比老年疾病还要折磨他们。如果无人疏导.郁积的情绪就像火山,不知哪天会轰然爆发……”
张靖发现周围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生活无法自理的独居残疾人、刚刚从工作岗位退下来茫然不知所措的中年人、还有对复杂婚姻家庭问题束手无策的年轻人。他们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弱势群体,如果不是挨家挨户拜访,简直都没法相信,那一扇扇半开半合的窗户后面,藏着那么多无奈的叹息。
想到自己在异国接受的志愿服务,张靖走进了居委会,成了这里最年轻的工作者。从日本社区带回的先进理念,帮张靖赢得了居委会主任竞选的胜利。小区778户投票者,有747户都把选票投给了她。也有人当着她的面,就把选票团成纸球,丢进门口的废纸篓。“我的心情—下就降到了冰点。”这样的藐视和侮辱,一直伴随着她三年的社工生涯。
曾经,张靖是一个简单、内向的女人,从不会主动和人搭讪,也不知道如何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三年的社工经历,把张靖历练成一个更多面的人,她能使一张冰冷的面孔渐渐焕发出真诚,也懂得小心翼翼地绕开一些人际关系的礁石。在这个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不是她该呆的地方,她坚持了整整三年,今后可能会更久…… 编辑 赵萍
助人,不是施舍是自救
□文/乌耕
一位朋友的儿子在省城读大二,经常在周末来看我。前不久,他讲了一次自己做志愿者的经历。
他参与的这次行动,听上去似乎很像过去的做“好人好事”。被帮助的家庭不算穷,但有几分特殊,大致情况是,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面馆,日子接近小康,但一场车祸改变了这一切:丈夫下肢瘫痪,面馆也不开了,妻子不仅死死攥着补偿款,还在外面养了个小白脸。丈夫万念俱灰,打开煤气要跟老婆孩子同归于尽,因被及时发现才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当然,最惨的是硝烟弥漫中的孩子,她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自闭症,而大学生们想帮助的,主要也是这个孩子。通过几次接触他们发现,如果不解决这对夫妻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便无从谈起,因为家庭是“皮”,孩子是“毛”,但要解决这张“皮”,难度很大,毫无社会经验和很少人生阅历的大学生感到力不从心。
讲完“故事”后,这小子开始发感慨: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很不幸,高考前,老爸还是那么专横,老妈更爱唠叨,跟他们的关系都很紧张,学习压力又那么大,我甚至想过自杀,现在想想真幼稚。跟那个可怜的孩子比,我应该很幸运了。
见我苦笑,这小子有些发毛,问道,难道我想的不对吗?我说,不能说不对,但比较浅,这种幸福感的基础,还很容易动摇。时下,很多人的幸福感,往往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比如看见要饭的,而你每天都吃得很饱,便觉得自己很幸福;到医院去看看,到处都是被病痛折磨的病人,而你很健康,于是幸福指数开始上升;参加一个亲友的葬礼后,你忽然大彻大悟:他已经死了,而我还活着,这个世界多么美好!
这种“比较幸福观”,其实更容易走向另一面,即所谓“人往高处走”:要饭的和生病的人,或者英年早逝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人的眼睛是往上瞅的:你看人家,官做得多大,钱包多鼓,老公多能干,老婆多贤惠,孩子多优秀——诸如此类。最近20年,大家的生活水平是过去没法比的,但多数人的幸福感并没有增加,包括很多混得很阔的人。原因可能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所谓幸与不幸,常常是比较的结果,同时也是物化的结果,而不是从自己的心里长出来的。因为根扎得太浅,所以随便一阵风就会把幸福感吹走。
人是肉体的存在,但更是心灵的存在,人们常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里所谓的“世界”,本质上是“心界”。我们可以忍受差一点的饭菜,但很难忍受不屑的白眼;更多人不是因为物质匮乏,而是因为情感问题而导致精神分裂;一怒之下,有人选择了轻生,这个怒,当然只与心有关。
人都渴望爱,也有爱他人的“本能”,心是在这个爱的磁场中呼吸的。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呵护的话语,困境中一只主动伸来的手,都会成为心灵的财富,而在爱的互动中,心会成为一个温柔的流动的湖。所谓心如死灰,所谓心如止水,就是这个湖不流动甚至干涸了。客观的原因会有千万条,而根本的原因是一个人的心首先自我窒息了。所以,一个自私的人不会幸福,而那些容易罹患精神和心理疾患的人,一般会是心胸狭隘而有自闭倾向的人。
做一个阳光而豁达的志愿者,或者善待周围所有的人,不是施舍而是自救,甚至也不要高喊“助人为乐”。其实,你是在学着做心灵的“有氧运动”,一如晨练时做深呼吸。特雷莎做了一生志愿者,没有一颗博大的爱心是施舍不起的,并不是诺贝尔奖而是87岁的高寿,更好地说明了她的心和人生是多么饱满。
社区志愿者家庭材料 篇4
庭事迹材料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共建和谐家庭,同享文明时代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起走过艰难困苦的从容,是一种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态,是默默无语相伴一生的美丽!幸福不是在别人的眼里,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我们家5口人,我,王晓丽,万荣二中教师。丈夫,丁彦民,贾村乡武装部长。女儿,丁怡阳,实验中学学生。公公去年3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9岁。婆婆今年79岁,身体还算可以。一直以来,我们家家人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爱岗敬业,文明向上,团结邻里。
一、家庭成员积极奋进,事争一流。
我们夫妇在生活及各自的岗位上都很优秀,受到社会、单位、学校的普遍认可。我在校多次被评为校级模范教师,甚至县级模范教师。丈夫在乡里的工作,受到领导及下属的一致肯定,参加市县专武干部集训,每次都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嘉奖。
二、家庭成员尊老爱幼、家庭和谐,关爱他人、邻里和睦已成风气。
我们家是一个困难重重的家庭,但我们从不给组织领导添麻烦。2016年9月,姑娘她大伯去世,这时距我们夫妻买房仅9个月,买房时我们手头仅2万元,借了7万凑够首付,银行7万按揭。我们手里仅有积攒的1万元准备还借款。听到大伯去世的消息时,真的感
觉天塌啦!大伯远在重庆,走的时候是活生生的人,回来能带个骨灰盒么!年迈的公婆如何接受!我们家是困难的,但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亲人都很好。丈夫有个堂哥,还有个本家侄子
是我们丁家里最有钱的,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们第一时间赶往重庆,多方交涉最终堂哥与侄子花费8万元多将大伯遗体拉回万荣寄放在万荣医院,谁花了多少至今不给我们透漏半个字。在重庆的亲人们交涉时,我在家里找关系比较好的大姐帮我忙准备大伯的铺的,盖的,用的,买了棉花,我和姐缝了被子,褥子。然后又急急忙忙联系医院,交押金。安置好大伯,我们开始做老人工作,公公很坚强,想法长远,没想到的是婆婆因母子连心早有预感,也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大姑姐一家都是很好的人,在刚买了房子的情况下,和我们夫妻二人凑了1万元放在礼房账面上,将大伯入土为安。过完事后,账面剩2万8000多,我和丈夫商量后给存了3万元的支票。第二年给大侄子买房时正好派上用场。哥走了,还有两个侄子未结婚。我和丈夫商量,缩减一切开支一年之内还上按揭。然后我还公积金,并攒钱准备装修房子,他的钱攒下来准备侄子婚礼。我
们俩工资差不多,但他上班路远开销也大,还因开车不小心惹了个碰瓷的,被讹了4000多,我给了丈夫5000补上这个缺。2016年腊月,我们操办了两个侄子的大婚典礼。侄子们没有一分外债,他叔背上了几万的人情债,为此,我们没有一丝怨言,只为老人心里好受点,受到村里乡亲的一致好评。嫂子受人闲言说我们借侄子婚礼收了很多礼金,要求清算我们花了多少让侄子他舅还我们。丈夫是个做事很心细的人,把所有开销都列了明细,两天收
礼6万多一点,婚礼花费8万多,嫂子不吭气了。我们明面花费不多,但战友每人1000,村里加入的赞助会,每人500,他单位的人很多都是来上个礼,不吃一口就走啦!我们夫妻二人对此只能在心里默默记住这份人情。第二年国庆假期内丈夫上礼3000多,人情啊!一定得还!2016年,可能孙子结婚啦,公公心里大石头落了地,病魔缠上了他,多次住院,虽然公公有一些退休金,但
远远不够。为此我们宁苦自己,也绝不让老人受一丝委屈,我平时工作忙,照顾不了老人,但只要一有空,便做一些、买一些老人爱吃的,给老人送去。今年高考我放假早,嫂子在美食馆租了个摊位卖荣河拌菜,我常常去帮忙,妯娌之间关系很好。亲人之间哪能计较那么多,以心换心,甚至以德报怨又何尝不可!
三、家庭成员自觉参与最美家庭创建活动,为构建家庭、邻里、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全家在创建活动中争先参与献爱心活动,今年全家多次为周边贫困户捐款捐物。姑娘她爸多次义务献血,为拯救病人尽自己的一份血和热。
如何体现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幸福安康?我认为:只要一家人,不分长幼,彼此心中都互相牵挂对方,互相谅解,且时刻替对方考虑,则家庭能不和谐、健康、幸福、平安吗?前年,我家被评为县级平安示范家庭,今年参加最美家庭巡回演讲,这是妇联及领导对我家的
肯
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个人事迹材料 篇5
由xx市xx区xx街道办事处及香港社会福利机构xx辅导会携手创办的xx社区服务中心,是1998年5月经xx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社会福利会员单位。近五年来,xx中心实践“以人为本,服务社群”宗旨,吸收香港义务工作先进经验,开拓创新,先后组织了青年志愿者和长者义工队伍,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的志愿者活动,在xx街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扶贫济困、帮老助残、互助友爱、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新风尚,增进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民政部、省市区民政部门的充分肯定,被授予“全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xx区青年文明号”、“xx区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日本、澳洲、港澳等国内外的社会团体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学者纷纷到中心考察调研。
一、立足社区不断创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的地位日益重要,社区建设被列入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重要议事日程。社区建设离不开社区居民和广大社区志愿者的广泛参与,中心树立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明确工作的重点和落脚点应该放在社区,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组织了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建设服务。
(一)立足街情创新模式
xx街位于xx市xx老城区,老年人多,孤寡老人、特困残疾人士多。~年,街总人口约6.5万,60岁以上老年人约1.1万人,占全街总人口16.8%,今年街总人口6.2万多人,60岁以上老年人达1.7万人,老年人比例上升到27%,是一个典型的人口老龄化社区。尤其是随着改革改革深化,许多离退休老人已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对社区照顾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十分重视老龄工作,把它列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来抓紧抓好,投入10万元,配备6名专职工作人员,与香港xx辅导会合办xx中心,引进香港的人才、管理、资金和社会工作专业的操守、理论、知识及技能,学习借鉴香港老人服务的丰富经验,创立x港两地合办社区福利事业新模式。通过多姿多彩、多元化的活动,鼓励长者积极参与群体生活及社区活动,互相帮助,使他们能在一个“关怀的社区”内安渡积极幸福的晚年,促进社会稳定。
(二)以人为本拓展服务
xx中心在组织老人开展各种丰富多彩活动的同时,更注重引导老人从单纯享受社区福利服务向参与社区服务的转变,即引导老人从服务受益者过渡为服务者,鼓励老人善用余暇,发挥个人潜能,力所能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既服务他人,也使自己晚年生活多姿多彩,为此中心成立了xx市首支长者义工队。我们还根据实际,以人为本,将参与中心服务的志愿者分为长者义工组、青年义工组和香港青年义工组、妇女义工组四个小组,开展全方位的老年人服务。包括社交及康乐服务、家务助理服务、社区教育、长者支援服务,逐步把xx中心建设成我街老年人的精神乐园,构建了一个互相关怀和充满爱心的社区,逐步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使社区老人活得精彩。
在重点做好老年人服务的同时,我们根据群众需求,不断拓展服务,把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纳入服务范围,将服务对象延伸到残疾、特困、失业人士和全体社区居民,组织志愿者长期无偿提供精神、文化、体育、医疗、保舰康复等综合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为弱势群体提供多项服务和转介服务30,000多人次,为社区群众服务达50,000人次共30,000多小时,其中长者义工服务的总时间达11138小时,志愿者队伍成了我街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长青携手服务社群
我街在1996年成立xx市首个街道慈善会,并成为中华慈善总会唯一的街道一级团体会员,慈善事业的推行,使扶贫济困、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成为感召和支配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社区公益事业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也为志愿者服务的开展提供道德基矗中心充分发挥慈善效应,在辖区内大力弘扬创新、实干、合作和奉献四种精神,尤其是奉献精神。在慈善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党团员、大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消防战士、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业主、退休人员、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行列,形成一支6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常年开展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不论寒冬酷暑,不论刮风下雨,闪耀的团徽,飘扬的红领巾,活跃的银发,出现在大街小巷,出现在千家万户,出现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他们服务社区,献身于社区,不图名利,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一)打造品牌晚霞争辉
我街长者义工联队是xx市首支长者义工队伍,凡热心社会公益服务的60岁以上长者均可申请加入,年龄最大94岁,发展至今有211名。中心根据长者的兴趣和专长编成7个小组开展特色活动和兴趣班组活动。“爱心大使组”服务社区内孤老和残疾人士;“亲善大使组”探访患病或家庭发生变故会员;“关怀义工组”策划、排练和表演文娱节目;“xx探射灯”担当义务记者,采访中心各项活动、编印中心月刊《会员通讯》;“园丁组”担任各班组导师、编订课程和教材,教授各种知识和技能;“乐善组”协助策划和支援中心各项活动;“万能组”则负责会员健康检查、维修中心设施等事务。
长者义工以积极的行动,独特的服务,获得社会各界的赞赏,是志愿者队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社区群众信赖的一个品牌,在志愿者服务中凸显了鲜明的特色。
94岁的长者义工xxx坐着轮椅探访患病老人,92岁的xxx老人则常常为社区群众和老人们讲授“xxx趣谈”,长者xxx坚持几年上门照顾残疾且患有严重皮肤病的孤老xxx,退休医生xxx女士坚持每周3个上午到老人院义诊,还有多名长者义工主动协助居委会做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宣传工作。长者空余时
间多,人生阅历丰富,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开展长者义工服务,不仅使被服务的长者成为服务的人力资源,改变社会人士认为老年人只是“包袱”的负面态度,而且使老年人认识到自己仍可以学习新鲜知识,发挥潜能,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从而提高自尊感,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不再消极地等待生命终结,而是积极地度过有意义的晚年。
(二)情系孤老青年争先
青年义工组和妇女义工组的志愿者对辖内329名孤老和特困老人倾注了无限的感情,冬天送温暖,夏天送清凉,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以慰问探访、精神慰藉、家务助理为主的“一对一”、“一对几”的结对子上门服务,风雨不改。xx市护士学校的数百名学生坚持利用课余时间,上门为老人量血压、测脉搏、搞卫生,护理有病的孤老虽然学生毕业了一届一届,但服务从未间断。区中医院的团员利用休息时间为老人送医、送药,举办保健讲座。xx酒家团员经常送点心、节日礼品给孤老。街机关团员响应慈善会的号召,带头为孤老和特困老人捐款,认养孤老,组织老人游览xx市容,参观城市建设新成就,春节带老人逛花市。住在外区的热心人士xxx、xxx一年来坚持骑自行车到我街探访孤老。在前几年抗击“非典”期间,志愿者多次上门为孤老讲授预防非典知识、清洁消毒家居。志愿者还积极参与街道举办的“xx长者xx两岸游”、“夏日缤纷耆老乐”音乐欣赏会、“爱心耀千禧”认养孤老活动、慈善拍卖和慈善会周年志庆等大型活动,策划组织“x港长幼互关怀送暖行动”、“长者趣味运动会”、“美丽人生”——晚妆拍摄展览,受到老人的欢迎。在举办“孤老生日会”时,有一位76岁的特困老人xxx感动得热泪盈眶,一遍遍地说着“今天是我第一次有这么多人为我过生日,真开心啊1
此外青年志愿者还教老年人学习英语、电脑、手工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青年义工组的义工利用节假日专程到xx为长者提供服务,协助中心推行活动设计,如展览设计、网页设计。老年人纷纷感叹,“想不到现在的青年人这么能干、这么有爱心、这么细致1
(三)恤孤助困爱心奉献
中心同时关注社区中的孤儿和特困家庭的子女和边缘青少年,发动志愿者不仅从生活上关心他们,还从精神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如街辖内有一名孤儿叫xxx,刚上中学,父母双亡,唯一能照顾他的爷爷也因病去世,他终日流落街头。青年义工组获悉该情况后,多方与其亲戚联系,安排其表姐与他同住,积极联系区财税局团委资助该孤儿,又专门派出一名志愿者帮助他复习功课,令这名孤儿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又如对xx社区居委会的孤儿xxx,青年志愿者不但关心他的生活起居,节假日还带他一起上茶楼喝茶聊天,辅导他学习功课,让他拥有了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的生活。再如辖内吸毒人员遗孤xx,其母不知所踪,爷爷、奶奶不肯供养他,派出所干警、居委会的志愿者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一个月,直至xx幼儿园带他体检,同意接收其读学前班,后还多方联系送他到一间小学寄宿读书,星期
六、日由志愿者探望他,使孤儿不孤,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使他们避免走上邪道。此外与街妇联、街工会联合组织街辖内孤儿、特困家庭子女40多人参观xx市新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公~识。志愿者用爱心去与孩子们沟通,得到他们的充分信任。
(四)便民利民无处不在在xx地区,哪里有需要,那里就有我们的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创一流服务水平,建文明和谐社区”活动,向失业人员宣传政策就业政策,提供就业服务;指导残疾人士进行康复训练;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疑难,对孤老、特困、残疾人士减收甚至免收费用法律诉讼;开设“一线通”热线电话,热情为辖内居民提供各类便民咨询服务;组织环保清洁行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抗击“非典”;积极参与晚上治安联防执勤和清理文化音像市场等行动,为社区建设保驾护航。
三、优化机制规范服务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使志愿者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就要不断增强志愿服务号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就必须建立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市区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制订了义工招募制度、义工管理制度、义工服务规则、义工培训与交流制度、义工奖励制度等多项制度。中心向社会公开招募义工,根据义工的专长和技能进行分组,并建卡立册,从而实行系统化、制度化的管理,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增强了志愿服务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志愿者活动走向经常化、规范化、长期化。
二是切实加强对义工的培训与交流,提升义工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定期举办义工培训班,由香港注册社工和专业导师授课,在课程中引入游戏和讨论,培养义工与人沟通技巧,训练他们担任活动主持,让他们认识参加义务工作不仅能够奉献社会、丰富生活体验,而且获得个人学习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xx中心成了一所学校,为广大青少年了解社区、服务社群、展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而吸引辖外的xxxx、xx中学多所学校的学生甚至香港青少年长期到我街服务。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对外交流、长青义工交流、长青义工一起活动等形式,开阔义工的视野,发挥长者义工示范作用,促进青年志愿者和长者共同提高服务水平。今年1月份,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长者义工30多位精英赴港交流,受到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的亲切接见,在交流分享会上,长者纷纷表示收益良多,终生难忘。
社区“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篇6
东林社区 张淑敏
东林社区富强小区住着一个杨大爷,老人家今年82岁了,每当和左邻右舍谈论起儿媳妇的事情时,总是深情地说,“儿媳妇与我从来没吵过架,也没有红过脸。我能有这样一个好儿媳妇,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啊!”。杨大爷谈的这个儿媳妇,是老儿子杨兆华的妻子,名字叫张淑敏。杨兆华在翠翁山上班,妻子张淑敏去年退休。在左邻右舍的心目中,张淑敏可是个孝敬公婆的好儿媳、疼爱丈夫的好妻子、关心女儿的好妈妈。
有一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这句话在杨兆华和张淑敏夫妇这里,得到了新的诠释,注入了不同寻常的意义。2002年开春的一天,张淑敏的婆婆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难受,当时,杨兆华正在井下工作,另外两个儿子也远在天津。为了不让哥几个担心,影响他们工作,张淑敏没有打电话告诉他们,而是和公公一起把婆婆送到了医院。由于入院及时,婆婆的病得到了控制,但医院建议应到上一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为使婆婆尽快康复,张淑敏又和公公带着婆婆转到了市医院,经过医院的检查,最后确诊婆婆得了鼻咽癌。
鼻咽癌,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来说,无疑是晴空霹雳,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又增添了困难,婆婆得了鼻咽癌,预示着家里将有一笔巨大的费用要支出了。当时公公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杨兆华在井下也挣得不多;公公、婆婆辛苦了一辈子,还没有享受天伦之乐。张淑敏和丈夫商量,一定要尽其所能,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为婆婆治病,以尽晚辈的孝心。就这样,张淑敏夫妇把存有的积蓄全部拿出,又从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为婆婆开始了漫长的治疗。历时近半年时间,先后在市医院、南岔医院治病,共花去医疗费用8万余元。住院期间,张淑敏隔三差五看望婆婆,每次看望,都买上一些婆婆爱吃爱喝的营养品。一次,到南岔医院,正赶上婆婆刚化疗完,把吃下去的饭全都吐在了身上和被子上,张淑敏赶紧用毛巾为婆婆擦洗,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脏,到让婆婆有些不好意思。同病房的病友见到后对她的婆婆说,“你的儿媳妇比闺女还孝顺呀!”
在平时,张淑敏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可在孝敬公婆身上,她却非常的大方。每月不仅给婆婆百儿八十的零花钱,逢年过节,还为公婆添上一两件新衣服,以表孝心。其他的儿子、女儿也都特别孝顺。看到儿子、儿媳们对老两口如此孝敬,婆婆感动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她逢人就讲,“我的儿媳妇比闺女还好啊!”张淑敏始终让老人的房间里保持着洁净舒适。她端屎接尿洗衣喂饭,翻身子换被褥,帮婆婆洗脸、擦身、换衣服。一日三餐都由她来张罗,每餐都要亲自端到老人面前,甚至喂到老人口中,凡是老人不能自理的,全由她来为其服务。婆婆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她坚持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候,从不厌烦。可惜婆婆病情严重,在南岔治了半年多,又转化为肠癌、淋巴癌,一年多就去世了。
婆婆走后,张淑敏把公公更是照顾的无微不至。她怕公公寂寞,每天都要给公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这几年公公岁数越来越大了,有点脑梗和小脑萎缩,在吃饭的问题上张淑敏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公公吃的可口。公公是个爱干净的人,但是由于得病,公公大小便失禁,经常拉尿在被褥上,她从不叫苦叫累,从不嫌脏怕臭,不厌其烦地将床上用品和衣服搓洗干净。每天一边给公公刮脸,一边和他谈心,一边按摩,一边拉家常,始终让老人开心。为了照顾老人,她很少象自己的姐妹一样逛街,她从无怨言总是把公公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听说吃橙子对小脑萎缩的老人有好处,她总是成箱的买回来给老人吃。这么多年,老人无论大病小病,总是第一个把她叫来说说。如今,老人已经80多岁了,身体硬朗、精神舒畅,走起路来根本不像80多岁的老人,邻居说他有福气,他说:“都是媳妇照顾的好!”张淑敏自己也40多岁了,也患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严重失眠,患有风湿,尽管这样也没有影响到她对老人的照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张淑敏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女儿。上大学的女儿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在她的影响下,女儿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每次买了最喜欢吃的东西,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奶奶去世时,十多岁的女儿跪在奶奶的身旁郑重地给奶奶磕了三个头,以回报奶奶对自己的疼爱之情。爷爷病了,女儿一晚上不离爷爷左右,把爷爷感动的只掉眼泪。
社区志愿者家庭材料 篇7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全区东部、西部和中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抽取4名医护人员作为一级培训对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共抽取12名,包括全科医 生 、 护士及公 卫人员 , 男性3名 , 女性9名 , 年龄(32.71±5.86)岁,均为中专以上文化。并从相同的乡镇中各抽取3个社区,3个社区各抽取10名社区志愿者作为二级培训对象,社区志愿者共抽取30名,包括社区居委会干部、村干部及乡村医生,男性10名, 女性20名,年龄(35.11±6.96)岁,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1.2方法
培训内容主要为健康素养66条、授课技巧及教案设计等。培训方式:对学员进行“集体健康教育”和“一对一健康教育”的能力培训,集中培训2天,模拟训练2天,共计4天。模拟场景要求受训者独立完成一份简单的教案设计,进行一次授课和现场的“一对一”健康教育。模拟场景现场对受训者进行摄像,随后由专家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最后对受训人员再次进行授课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
1.3效果评估
考评组(30名社区居民和5名健康教育专家)对学员培训前后的授课技巧、教案设计及“一对一”的健康教育能力等进行评分,每个项目设1~5分,最高分为5分;学员对培训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接受学员健康教育指导的社区居民于培训前及接受培训1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使用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1.4数据录入与分析软件
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双录入,经核对一致性符合要求,对数据库进行整理后,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 12名医护学员的培训效果
培训后,12名医护学员的教案设计、授课内容、课堂气氛及授课技巧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P<0.01),见表1。“一对一健康教育”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对居民的帮助性、行为影响及知识面有显著提高(P<0.01),见表2。 12名医护学员的健康教育能力明显提升,接受社区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指导的社区居民,培训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提高(P<0.01),见表3。12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学员认为此次培训效果很好的达90%以上,见表4。
分
%
2.2 30名社区志愿者的培训效果
培训后 , 30名社区志 愿者的教 案设计 、 授课内容、课堂气氛及授课技巧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P< 0.01) , 见表5 。“ 一对一健 康教育 ” 能力得到 明显提升,对居民的帮助性、行为影响及知识面有显著提高 (P < 0.01) ,见表6 。 30名社区志愿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提升,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 影响明显 提高 , 差异均有 显著性意 义 (P< 0.01) ,见表7 。 30名社区志愿者认为此次培训效果很好的达85%以上,见表8。
分
%
%
3讨论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演练教学,在模拟的场景中不仅演练如何操作和处置,更重要的是体会所担当角色肩负的责任和心理活动,在本位思考外达到换位思考。通过此次培训可知,体验式教学法得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的一致好评,12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学员对培训方法、培训内容、授课安排和培训材料的满意度均为90%以上。30名社区志愿者对培训方法、培训内容、授课安排和培训材料的满意度均为80%以上,他们均认为这种非填鸭式、互动性强的受教方式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技巧。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是社区健康促进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工作技能及组织指导能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都有重要的影响[5]。 因此,提升他们的能力,对于普及健康知识、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中,体验式教学法运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训,通过将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时存在的问题一一记录,并在专家和社区居民两个层面予以现场指导,使得社区医生能清楚了解自身不足,并及时予以改正,使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学员在实际工作能力上得到了提升。培训前后12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学员“集体健康教育”和“一对一健康教育”能力均得到提升(P<0.01)。通过访谈得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学员认为四天的培训时间合适,期望下次再有机会参加类似培训。
【社区志愿者家庭材料】推荐阅读:
社区志愿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个人事迹09-29
环保志愿者进社区07-30
社区志愿者队伍汇报08-12
社区优秀志愿者感言11-12
社区志愿者调研报告08-01
社区志愿者工作职责08-16
社区志愿者教育培训08-23
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08-29
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申请10-24
社区矫正志愿者协议书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