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报道

2024-09-25

灾害报道(精选13篇)

灾害报道 篇1

气象灾害电视报道策划

分析气象灾害的`电视报道特点,探讨扬长避短发挥电视媒介优势,归纳气象灾害各阶段电视报道策划着眼点和侧重点,提出增强传播和服务效果的一些思路,供策划人员参考.

作 者:罗桂湘 LUO Gui-xiang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广西气象台,广西,南宁,530022刊 名:气象研究与应用英文刊名: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年,卷(期):28(2)分类号:N8关键词:气象灾害 电视报道 策划 直播 互动

灾害报道 篇2

关键词:灾害报道,舆论,正能量,传播

海西晨报是厦门的主流都市报。在抗击“莫兰蒂”台风的报道中, 发挥都市报生动、鲜活的特色, 充分按照融合创新、讲好故事的报道思路, 重点围绕“小”、重点突破“小”, 以小见大。通过“小镜头”“小故事”“小策划”生动展示了这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灾大片, 凝聚了一座城市众志成城面对风雨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也突出了一张主流都市报应有的特色和影响。

一、“小”镜头, 统筹引领灾中舆论正能量

在迎战“莫兰蒂”台风的夜晚,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通宵坐镇厦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 可以说, 防患、抗击台风的一个个决策主要是从这里向全市部署。如何用一种更自然、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 准确将党委政府的决策经过、决策意图公之于众?晨报用“解密”的方式, 通过几个精彩的“小”镜头来折射党委科学有序的部署。在9月15日, 晨报的《彻夜值守一道道指令迅速发出》一文, 晨报记者通过探访防汛抗旱指挥部, 为读者揭秘防抗台风信息如何“上传下达”。“莫兰蒂”登陆后的第一天, 海西晨报在《科学调度24小时指挥救灾》专题报道中, 通过厦门防患台风中的“疏散、封桥、登陆、救人、抢险”等一个个小镜头, 全程直击、生动地记录下指挥中枢24小时争分夺秒的运作情景。这些文章, 没有生硬, 只有生动。以“解密”的巧妙方式, 既能展现灾中的有序调度、科学决策, 又充分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

在重建家园进入新的节点, 各界在总结、反思抗击台风的经验和不足时, 晨报又及时推出《八大镜头见证厦门速度十天奋战谱写厦门奇迹——厦门抗击超强台风“莫兰蒂”重建家园的史诗点读》专题报道。报道依然是通过“小”镜头来折射一座城市如何科学而有效地迎对大灾害。

二、“小”故事, 创新文本讲好灾中鲜活好故事

在此次抗击“莫兰蒂”台风的系列报道中, 海西晨报之所以做出了自身的特色, 就是紧紧围绕大灾难背后的这些发生在百姓身边感人的“小”故事, 并通过文本创新讲好这些“小”故事。

这方面, 此次系列报道中, 海西晨报有一系列成功的尝试。在《台风宝宝欢迎来到温情厦门》中, 其报道了“众人爱心接力, 翔安一名产妇在台风夜顺利产下‘小公主’”的小故事, 生动地展现了台风来袭时的不眠之夜, 大家热情相助, 展开了一场场爱的接力赛。《人体红绿灯守望风雨中》一文, 通过报道一位交警在红绿灯被破坏的十字路口值勤, 展现民警用生命来维持交通畅通的感人故事。《一场没有旗杆的“升”国旗仪式》, 则通过灾后第一课, 讲述学校以不同形式教孩子们感恩与成长。通过一个个小故事, 传递大爱。

最有代表性的是晨报9月18日的《感动全城的红鸡蛋》图文专题报道。9月17日, 仙阁社区侨建花园外的休息点, 救灾官兵发现两排军用包上都放着一个红色福袋。打开一看, 里面是两颗红鸡蛋。这是一位妈妈带着小孩把这些红色福袋悄悄放在兵哥哥背包上的。在军民携手重建家园的关键时刻, 这样的暖心事, 这颗凝聚着城市体温的红蛋, 折射出的是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的厦门背后深深的军民鱼水情。

可以说, 大灾难中, 到处都是新闻, 到处都有鲜活的新闻素材。如何取舍?对于都市报来说, 就是拿着放大镜, 去寻找这些灾害背后的小故事, 记录这些小故事、记录身边的小感动, 来展现大灾害中最触动人心的画面。这些画面, 鲜活而富有生命力, 通常也能被广为传播, 成为最有力量的报道。

三、“小”策划, 搭建与读者互动的大桥梁

如果说, 在此次的抗击“莫兰蒂”台风报道中, 当很多媒体还停留在报道中时, 海西晨报在报道的同时, 还用具体的策划、具体的行动来展现一家媒体的社会担当、有效作为。这些策划, 踩准了政府的决策步调, 帮忙而不添乱, 为读者互动搭建了一座大桥梁。这些行动, 正是灾害性报道中体现媒体影响力、公信力的最好注脚。

从灾后报道开始, 海西晨报主动与有关部门对接, 在灾后第二天, 与厦门市委文明办在全市率先联合发出“重建家园你我行动”的倡议, 掀起了“满城都是志愿红”的高潮。在厦门发布防台风防汛3号动员令后, 又在第一时间与市委文明办、厦门市红十字会发起“点对点直接帮”行动, 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爱心单位, 为身边的受灾群众送去爱心、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之后短短的几天里, 募集的近5万瓶矿泉水, 真正帮一些停水小区的困难户“解渴”;为遇害环卫工募集的近10万爱心款, 给这个不幸的家庭送去了温暖。

同样的策划, 还在于重建家园进程中关键节点的及时策划。在各界纷纷点赞厦门速度时, 晨报策划推出的《昨天, 痛你的满目疮痍;今天, 欣慰你的快速伤愈》图文报道, 引起了广泛反响, 被人民日报官微等媒体转载使用;当厦门号召各界积极扶树时, 晨报策划推出的《受伤树木的一封“求救信”》, 介绍了科学的扶树过程;而在灾后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时, 晨报在9月27日推出《绿色希望》图文报道, “断树上的新芽”的图片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大家纷纷为灾后重建的厦门速度, 以及在困难面前厦门依旧能保持难得的淡定从容而点赞。在灾后生产生活恢复阶段, 发起的“寻找重建家园中的最美志愿者”和“寻找重建家园中的经典瞬间”征集评选活动, 再次用一个个抗台的身影、一幕幕感人的瞬间、一段段美丽的故事, 传递着重建家园进程中的正能量。

日本媒体如何报道灾害 篇3

“灾害报道是日本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所有媒体都十分重视。”横滨国立大学教师凌庆成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我当电视记者,首先接受的训练是朗读地震、台风方面灾害的稿子。”原NHK记者岩浪隆夫告诉本刊记者。

能从事灾害报道,这在日本是媒体从业人员的基本功。日本媒体对灾害报道分工很细。每个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杂志,都特别重视本地区的自然灾害情况。

追问地震到来前政府干什么去了

日本地震多发,记者报道的时候,会更加关心那些已经倒塌的房屋。住房是私有财产,政府基本上无权干涉个人建房,但法律规定了建房的最基本标准,政府部门据此执行。在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大海啸时,很多房屋倒塌,或被海水卷走,常常能听到记者追问:地震到来前政府干什么去了?他们是不是很好地执行了建房标准?

每逢灾害报道,日本电视台就会把以往同类灾害的图像调出,通过对比,让人们了解这次灾害的破坏程度。比如此次日本各电视台播放雅安地震新闻时,都同时播出了汶川地震的图像。

宣传量力而行的志愿活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在日本也是一样。

21日,日本电视台播出了很多救援者去雅安被堵在路上的情况。在两年前东日本地区地震时,也有很多志愿者直奔灾区,同样出现了道路拥堵。

“当时看到电视上说希望大家带上几天的生活用水、干粮,尽可能乘公交车或者电车去灾区。我自己也是在地震平稳后才去灾区参加救援的。”曾在日本电力公司工作、现已退休的田中正昭先生告诉本刊记者。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NHK等日本电视台更重视像田中这样去灾区做义工的救助方式。田中在企业中做过董事,他的特长是组织和指挥,而不是直接搬开木材、收拾震后现场。但他一心要支援灾区,“至少可以去听听那些和我一样年纪的老人唠嗑。”

那是一种在心理上对灾区的支援。在人们把较多的精力放在灾区重建之时,那些留在灾民心中的阴影,并不会因为有了新的房屋而消除。“很多时候,说出自己的痛苦,比把痛苦埋在心里更难。”田中说。

成了负担的豆沙包

短期内灾区物资有限,因此不是要千军万马奔赴灾区,而是通过一点点民众力所能及的支援,为救灾添砖加瓦。日本媒体及时疏导,让灾区救灾效率特别高。

“地震过后的几天,天天吃方便面,味感都麻木了。有一天电视台来采访,问到想吃点什么,我说能吃个豆沙包就好了。没想到从日本各地寄来了数不清的豆沙包,让我们吃了一个多星期。”福岛的一位大妈曾这样对本刊说。

善意变成了负担。后来有关部门开始疏导、提醒。

“我们需要三床厚一些的被子。快递前请先来信来电确认。”一些日本募集救援物资的网站,会发布这样的信息,以避免好事变麻烦。

灾区需要长期关注

和日本同行外出采访时,发现他们不论去哪里,书包里都会放一瓶水、一些糖果、一个带收音机功能的LED手电。日本人最亲近的媒体还是广播,在没有电视的地方,甚至接收不到手机信号的地方,半导体收音机还能把信息传播过来。

和日本记者在灾区采访,尽管手机信号很好,他们赶路时还是会在车中收听广播。把车停在海边休息时,也总会开着广播。“一旦有新闻,或是将要发生海啸,广播会第一个播出。”日本同行说。

自然灾害突发时大家都很关注,但报道一个地区的受灾情况是长期的工作。过去两年多,日本媒体关于东日本大地震、核电事故等的报道始终未间断。只有不断关心灾区民众、探讨减灾防灾救灾的方式方法,人类才能进步。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气象灾害总结 篇4

(一).干旱: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1、干旱和旱灾的区别:干旱多发生于降水不稳定的地区,比如季风区。年雨型、少雨型气候均不宜形成旱灾。干旱地区由于长期处于干旱状态,已适应当地环境,缺乏受灾体,难以成灾。

2、旱灾的特点:渐发性。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3、危害:人和牲畜饮水困难,危机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造成湖泊、河流干涸和断流,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旅游景观受损;加重土地草场的退化,土地荒漠化;使森林火险等级提高,引发森林大火

4、防御: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旱灾预报;提高人的防灾减灾意识,及时做好防御准备;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和农业;加强水利建设,兴建水库;推广耐旱作物,营造防护林;调整生产结构,改善干旱区生态环境。

5、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中国旱灾灾情严重原因分析(农牧业灾情严重):

①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农作物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

②水土组合不平衡,北方耕地多,城市人口密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

6、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江淮地区

7.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A春旱:华北,(4、5月),原因:自然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未到,降水稀少;大风天气多,加剧了水分蒸发。冬季降雪少,土壤含水量小;华北大型河流湖泊较少。人为:华北地区人口多,工业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春季正值作物返青期,农作物需水量大。东北无春旱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B伏旱:江淮(7、8月),原因:季风进退,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少雨;夏季农作物需水量大。C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a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 b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但东北地区在盛夏季节,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的旱灾。

D.西北地区的干旱缺水: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较少;

b风力大,蒸发强等因素有关。

E.华南地区广东等地冬旱:a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b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c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仅供参考)

F.我国云贵高原降水多,但干旱较严重的原因为:

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下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渗漏严重。(云贵高原不是普遍干旱)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8.旱涝关系

(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

(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

灾害报道 篇5

黄鹏

摘要: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自古就是一个“无灾不成年、无大灾不成年”的省份,由于其江河众多,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气候立体交叉,使得多种自然灾害伴随而生,成为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本文从其地理环境条件、不同灾害特点、防灾减灾措施等多个角度,对云南省不同种自然灾害进行探究。关键词:云南省;自然灾害;防治措施;防灾减灾云南省地理环境特点及其灾害特点

1.1 云南省地理环境特点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分,全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各种类型的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0 %,加上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4%左右[1]。兼跨七个气候带,地势崎岖,气候多样,新构造活跃,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海拔最高点为德钦县梅里雪山主峰6740米,最低点为河口县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76.4米,海拔高差达6664 米,呈现十分典型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气候类型中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均有分布,往往是一个县境内既有干热河谷又有高寒冷凉山区。受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全省总体上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极易形成单点暴雨、风雹等强对流天气,进而导致严重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风雹等自然灾害。同时,云南地处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新构造与现代构造运动强烈,导致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这种极其复杂的地形、气候特征和特殊的地质构造,使云南成为一个典型的多灾省份。

1.2 云南灾害特点

一是灾害种类多。除台风和海啸外,其余各类灾种都曾在云南出现。干旱、洪 涝、风雹、雪灾、低温冷冻、地震、泥石流骨坡、病虫害等灾害都频繁发生。在 各灾种中,尤以干旱、地震、泥石流滑坡对云南危害最大。二是灾害分布广。根

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云南全省均处于6 度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其中,7 — 9 烈度设防区面积占84%,全省基本找不到不发生5 级地震的安全地带。由于地质构造松疏,加之山高谷深,泥石流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原有129 座县城中,有41座受到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危害,1986年以来已有7 座因此而撤销县制或易地搬迁。据省民政厅、省国土资源厅2003 年调查,全省有160 余个乡(镇)政府驻地、近9000 个自然村、约30 万山区农村人口直接受到泥石流滑坡的威胁或危害。三是灾害发生频率高。据省地震局提供的数据,仅1970— 2003年的30多年间,全省共发生里氏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5次、7 级以上大地震8次,地震灾害发生频率之高为我国大陆所罕见。云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而地震释放的能量则占全国的30%。由于无雨就旱、有雨则涝,干旱、洪涝、泥石流滑坡、病虫害、低温冷冻、风雹等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四是灾害强度大。云南自然灾害中重特大灾害居多,每年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多年统计,地震造成的损失和死亡人数云南占全国的一半,泥石流滑坡造成的损失云南也居全国首位。据省民政厅统计资料显示,1994 — 2003 年的10 年间,云南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735.49 亿元,年均73.55 亿元,损失最大的2000 年达到128.24 亿元。[2]。云南省主要灾情

云南省具有灾种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灾害重等特点。根据对近40年来主要自然灾害的调查结果, 因灾害造成4万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400 亿元以上。据估算,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当, 如:1981~1986年平均每年损失12.2亿元, 占同期工农业平均总产值的6.8%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损失有同步增长的趋势。1993年损失极为严重, 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高达36.6亿元, 是多年平均损失的3倍。严重的自然灾害成为制约云南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

2.1 气象灾害

云南各类气象灾害频繁, 造成的损失严重。尤其是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包括3 月倒春寒、8 月低温、霜冻)、冰雹等对云南农业生产危害特别严重。1949 一19 91 年, 全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 亿元, 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3.3 亿亩, 死亡1.4 万人。在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 气象灾害

占30 %。其中:(1)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最大的气象灾害。42 年中, 云南共出现大小旱年38 年, 其中大早年18 年,平均每年有50 多个县区受到程度不同的干旱影响, 受旱面积达1.37 亿亩, 占气象灾害总面积的41 %;(2)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很严重。全省因水灾受灾面积达7 8 0 0 万亩, 占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的23 %;(3)低温、霜冻灾害, 主要是指冬季的强寒潮、重霜冻、3 月的倒春寒和8 月低温等与冷空气活动有关的寒冷天气造成的灾害。42 年中, 全省农作物因低温冷害受灾面积达5 0 0 0 万亩, 占因气象灾害受灾总面积的15%;(4)风雹灾大多数在局部地区出现。风灾造成的农业损失平均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1 %以上。全省受冰雹面积6 7 0 0 万亩, 占各种气象灾害总面积的20 %。

2.2 地震灾害

在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推挤碰撞作用下, 地壳运动剧烈, 使云南地震活动极为频繁, 地震灾情十分严重。40 年来, 全省共发生5 级以上地震1 92 次,平均每年近5 次;6 级以上地震38 次, 占同期我国大陆6 级以上地震的20 %;7 级以上地震7 次。根据对6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 共死亡1 8 8 5 2 人, 伤3 4 1 1 人, 房屋倒塌92 万间, 严重破坏156 万间, 损坏约2 5 万间, 大牲畜死亡2 万多头, 直接经济损失达1 30 亿元。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 9 9 0)》, 云南全省国土都在6 度以上的地震危险区内。其中: 9 度设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 % , 包括15 个县市;8 度区面积占27 %。包括37 个县市;7度区面积占51% , 包括57个县市。

2.3 地质灾害

云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呈阶梯递降。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 % , 造成十分严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长期以来, 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一直持续不断, 有规模较大的崩塌2 71 4 处、滑坡1 1 2 1 处、泥石流沟2 3 8 2 条。有关水土流失资料表明, 在1 9 7 3 ~ 1 9 8 4 年间, 全省平均侵蚀模数为8 49 吨/平方千米·年, 1 9 7 3 年三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9 1 0 0平方千米、19 8 4 年为2 8 1 2 8平方千米。近几年有明显上升;二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14 万平方千米, 占全省总面积的38 %。地质灾害已造成了7000余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达85亿元以上。防灾减灾措施

3.1 发展林业恢复生态

发展林业恢复生态, 抓好工程造林, 包括主要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库周围、河流沿岸等工程造林;抓好营造水源林、防护林、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等, 注重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和整体经济效益;抓好小流域治理, 综合规划, 分步实施, 搞一片, 成一片, 强化造林护林责任制, 包括领导目标责任制、林业主管部门责任制和林区干部管理责任制, 采取行政、经济、法制等手段, 多管齐下, 切实改变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状况,真正做到既轰轰烈烈, 又扎扎实实, 逐年增加绿化面积。这是减少洪涝、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4]。

3.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是抵御农业灾害损失的基础性工程。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 中, 劳动人民创造了通过兴修水利, 蓄洪排涝, 建立稳产高产粮田, 抵抗和减轻灾害损失的丰富经验。

3.3 提高群众互助互济能力

几十年来,我们单靠各级政府的财力投入来救灾, 一方面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造成了“ 大锅饭” ,平均主义的弊端, 使国家的包袱越来越重;另一方面, 也使一些群众产生了依赖心理。处在改革的年代, 在救灾的机制上也需要探索, 需要改革。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个积极性, 在于增强群众互济互救的自力更生, 自我抗灾的能力。改革优化救灾机制的基本路子: 一是改革救灾 物资的发放办法, 强化救灾粮款发放的监督机制, 增加透明度。二是改革救灾组织方式。三是群众互助互济, 储粮储金备灾。

3.4 制定防灾预案

实践证明, 在云南这样多灾的省份, 注意不断修改、完善防灾抗灾预案, 是研究灾害发生规律, 增强防灾抗灾的预见性、主动性的好办法。这项工作需要坚持下去, 使我们的预案逐步搞得更加切合实际, 使各种防灾抗灾力量更加有效地组织起来。这样, 积若干年的努力, 我们将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 增强驾驭自然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3.5 提高灾情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我省气象、地震等部门多年来在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中, 克服困难, 积极工作, 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为加强中长期气象预报、地震预报, 为领导抗灾决策服务等方面, 作出了贡献。但由于人们对气象变化、地壳运动规律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也由于装备设施还不够完善, 因而在抓好短期特别是临灾前的预报,提高灾情预报发生时间、地点、程度的准确性方面, 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3.6 加强灾害科研

成立灾害学会, 网络各部门、多学科、多方面的人才, 网络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力量进行灾害学的研究, 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 形成和完善

有我省特色的、有理论指导意义的。适用性很强的《云南灾害学》。在条件成熟 后, 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并把是关学科列为学校教材和干部培训教材, 在某些高等院校设立灾害专业, 积极培养人才。

3.7 建立健全法制

要实现防灾抗灾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少数领导者的繁忙转为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需要有相对固定的制度力量来推动, 用法制的力量来保障。

参考文献:

[1] 明庆忠,云南山地自然灾害类型及防治对策,自然灾害学报1992年7月,1

卷3期

[2] 李国材,关注云南自然灾害,《关注2005》年第3期

[3] 杨光宇 王景来 杨子汉,云南省自然灾害成因探讨及减灾对策.自然灾害学

报,1994年10月,3卷4期

地震灾害预案 篇6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为切实避免和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特制定本预案。

一、各班都要进行地震预防演练。班主任在讲台上发出预报,学生进行演练,由学校领导进行验收。

二、教育学生不轻信地震谣言,地震发生后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作出敏捷的反应。

三、地震发生时,若在上课时,各班要在任课教师的组织下迅速作出反应,不要盲目地向外跑,要迅速钻到桌下,等待第一次地震后迅速打开教室门有秩序地撤离教学楼,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若在室外活动或课间休息,要迅速跑到空旷地带,远离围墙、电杆、篮球架等。

四、地震后,学校按照应急小组分工,各负其责,作好学生的疏散、撤离工作。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宣讲,稳定情绪,组织学生疏散。

五、应急分工:

学校成立灾情查看、学生疏散、信息报送、广播宣传、后勤保障5个小组,由校长任总指挥兼预警员,各小组各负其责,震后迅速开展自救及疏散工作。灾情查看组负责到各班教室查看,有无困在教室内的学生,信息报送组负责将灾情及有关数据及时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广播宣传组负责迅速将广播设备移至室外,对学生进行宣讲,稳定情绪,学生疏散组负责疏散学生到楼外空旷的安全地带,不要乱动,后勤保障组负责震后的后勤保障工作。

总指挥:郑栋云(兼预警员)

灾情查看组:张明德 郑栋云

学生疏散组:朱希朝朱希贵马爱玲

信息报送组:王玉莲

广播宣传组:陈新德 孙勤盘

后勤保障组:王 珍 王振权

六、震后值班

灾害报道 篇7

在我国2008年新春伊始发生的南方冰雪灾害中, 广播媒体冲在了各种媒体的前面, 爆发了巨大的威力并成为突发事件应急的主力军。中国人民大学周小普教授用“广播的拐点”来形容其所带来的冲击, 认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率的《爱心守望风雪同行》特别直播确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稳定人心、信息沟通、鼓舞士气方面, 广播起到了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作用。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广播更是彰显了它的作用, 建立了良好的公信形象。《快讯:温家宝总理抵达贵州8天内第三次亲赴灾区》、《胡锦涛关心灾区群众生活强调坚决打胜抗灾硬仗》等系列报道, 更是通过电波带给埋在地下的灾民一种精神力量, 就是主席、总理在我们身边、国家在我们身边, 高效地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声音。

广播媒介在重大突发事件管理中的优势地位其实自广播媒介产生之日起就已经得到充分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 重大突发事件管理是广播媒介出生的摇篮。“泰坦尼克”沉船事件直接刺激了第一台收音机与广播事业的诞生。美国为了避免民众因核弹攻击而受害, 建构了紧急广播系统, 希望以广播与电视网络来传递紧急信息。“9·11”恐怖袭击与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灾难之后, 美国的紧急广播系统通过更多外围与通讯网路, 希望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讯息的发布和传达。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一种体制。因此中国广播电视体制也反映了中国的国情, 它基本上与我国国情是相适应的。自然, 目前的体制有他必然的优势,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国际环境的变化, 原来的电视体制也出现了与新情况不相适应的地方, 在新的竞争环境中, 也必然呈现出其不足的地方。

当前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在面对突发性自然灾害时, 由于媒体国有性质, 在具体的报道中能够很好地完成信息传递、引导舆论的任务, 有利于政府对危机过程的管理;但由于目前国内媒体合作主要是垂直合作, 在南方暴风雪灾害中, 中央级媒体成为媒介资源整合的主要平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湖南、江西、广州、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各地的交通广播电台并机联播, 相形之下, 区域性媒体横向合作较少。由于区域性媒体相比中央级媒体有更大的灵活性、贴近性和亲和力, 也有更多的时段和节目资源, 因此在报道当地受众关注的灾情变化和民生方面, 理应比中央台有更好的表现。而雪灾中的各级电台的节目暴露出区域媒体跨省合作联动能力不足, 各个区域媒体各自为阵, 尤其是相邻省市间 (如贵州、四川、广东、湖南) 未能形成一个跨区域协作的新闻联动网络, 从而无法实现相互之间对交通、电力、生活必需品等共同关注问题的信息交流, 从而产生咫尺天涯的“信息屏蔽”现象。

在面对突发性自然灾害时, 广播媒介一方面要自行纳入到国家施政系统内, 同时广播媒介自身也在探索构建一套立体的应急机制。部分地方媒体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 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的要求, 起草了相关的广播电视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但只是把广播从媒体角度发挥的应急媒体效应纳入国家应急管理的总体框架中, 预案中涉及到的内容更多从政府角度起草, 对媒体实践缺乏指导意义。

我国广播系统的灾害报道应急机制在此次汶川地震中崭露头角。大部分电台还以自己的应急预案作为报道依据, 但整体看来, 广播在灾害报道中的应急机制已具雏形。针对具体实践操作, 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 建立突发事件报道的领导机制

国家危机管理组织在很多西方国家也成为单独的政府部门, 一旦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等公共事件时, 迅速调配各部门进行救助工作。广播系统也应该在特定组织的支持下, 建立广播在灾害报道中的应急机制, 并在国家危机管理组织的调配下, 由受灾地区的广播电台迅速响应执行。广播电台应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确保对事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 该机构无需专人专岗, 仅在危机时刻启动。

(二) 报道人员配备中以“一线”为重

在面对突发性自然灾害时, 采访队伍必须集合奔赴现场。因此作为应急机制中的重要单元——广播电台, 要加大对编辑、记者、主持人的培训, 提高记者的灾害报道水平。在日常的工作中, 着重加强编辑、记者、主持人的统筹调配, 协调配合。常规报道中一般是把导播系统设置在后方的编辑部, 但是面临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 如汶川地震, 中央电台把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设在都江堰的尝试是非常成功的, 报道主题的策划, 包括人员的后期资金、车辆这些方面的保障, 都由指挥部作为运作中枢在前方做决断、决策, 对指令的传达节省了时间, 能够做到及时高效, 在这样准战时的条件下, 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做法。

(三) 预案提前策划并随时更新

危难事件总是突然发生, 但应急报道预案应当早作策划。根据自身和特点, 有多套方案在手,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危难都能自如应对。同时灾害发生后, 随着事态的发展, 媒体报道重点随之转移, 这对电台的报道策划及团体的通力合作要求大大提高。广播电台在日常的节目编排中应把防灾救灾的知识作为常规进行普及, 也就是说广播电台自身就应该对此类突发性自然灾害前的自然现象、灾难中受众的防护救助方法等进行资料汇总, 通过广播电台和其他媒介平台向受众传递应急知识。

(四) 灾害报道中的技术支持

广播电台内的设备要有应急的设置。记者的装备也要能提供应急时的必备支持。同时根据技术的发展, 将最新的技术支持广泛用于突发性自然灾害中的营救, 媒体要根据最新的营救技术进行装备的更新。广播电台在常态工作状态下, 加强采访人员对装备的使用, 提高其使用的熟练程度。

(五) 建立机制内部的信息流通网络

日本的广播电台为建立灾情信息收集系统, 有的建立了“出租车防灾报告人制度”和“美容美发店防灾联络制度”, 有的在一些单位和学校建立安全信息服务系统。西方广播媒体将校园等社区广播纳入到整体的突发报道系统。近年来广播在很多中心城市得到了复兴, 但边远地区的有线广播和中短波广播的发展却停滞不前, 甚至还在退步。许多地区的“村村通”简化为“电视通”, 农村广播受众正在不断流失。由于信息基础设施的薄弱和媒介结构的单一, 一旦遭遇突发事件, 这些最需要救助的地区往往成为信息孤岛, 从而使得救助难度加大。在我国, 农村基层广播的恢复和发展是建立传递灾害信息网络的关键。

(六) 灾后总结得失进一步完善机制

地质灾害请示 篇8

祥云县国土资源分局:

禾大村位于祥城镇东边山脚,全村所辖五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998户,总人口3294人,总面积5.2km2,其中耕地面积2274亩,至2010年底,经济总收入167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3992元。禾大七组(花果山)总人口165人,总户数46户,耕地面积150亩,总收入85万元,人均纯入3818元。

花果山村因座落在新海子和小箐以下,每年雨季海子泄洪及山箐发水都从本村道路与后山之间的沟内经过,由于多年的洪水冲涮,山沟变成了山箐,近年来村子后山发生山体部分土层沙石与山体分散滑动倒塌现象,导致大量泥沙沿箐流动,造成村庄道路部分断裂倒塌,交通受阻,严重威胁全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山体滑坡地段长370米,山箐宽4米,深6米,灾害体与建筑物相距4米;沟宽:上段2米—3米,下段3米—4米;沟深:上段1.5米,中段2米,下段3米—5米。如不进行治理,道路将会被冲毁,本村46户房屋206间,大牲畜130头和人民生命财产,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现特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给予治理,确保花果山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害,全村人民感激之至。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示。此呈

申请单位:禾大村委会

气象灾害教案 篇9

教学重点: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发生的规律及有效的防御。

教学方法:

及时收集全球范围内的气象灾害消息,让学生具体了解其危害;组织学生收看关于我国1998年“三江”特大洪涝灾害的影视资料,进行具体分析防御措施。如《挥师三江》。

教学过程: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为了加强我们对灾害的意识,提高对减灾、防灾的认识,我们将气象灾害专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的严重性,逐步了解其发生的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防御。

一、台风: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为逆时针辐合的大旋涡。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或以上。若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近海可用雷达监视其动向,指导学生识别台风中心位置及移动的路径,做到及时预报,减轻灾害损失。

二、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暴雨的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源源不断地水汽供应;

b.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c.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防洪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三、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农、林、牧结合,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建筑,营造防护要,改进耕作制度等。

四、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灾害有:农作物冻害,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破坏通信线路,交通受阻等。

对寒潮的防御要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做好准备,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课堂小结:

将几种自然灾害进行对比,了解其主要内容。

课后活动:

让学生及时收集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特点。

板书设计:

灾害报道 篇10

实现信息即时性、全过程传递,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新闻事件现场信息的需求

2012年7月21日,61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灾害突降北京:中午时分,持续的狂风暴雨过后,城市道路积水,下凹式立体桥被淹,汽车被泡,司机被困……房山、门头沟等山区山洪暴发、泥石流肆虐,一棵棵大树被连根拔起,一栋栋房屋被推倒,正在行驶的汽车被掀翻……

这是个周末,住在北京城区的人们只是觉得这只是一场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雨量相对较大的降雨,没人过多地在意。然而当下午一点多钟打开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雨中进行时》直播目睹到上述一幕幕惨状后惊呆了,直播过程中不断有多路记者用3G包回传的现场实时灾情画面,有交管局的探头实时路况和下凹式立体桥被淹情况,有气象局的最新会商实时数据,还有市民通过微博和微信传来的补充信息,有市防汛办的专家第一时间解读,这种多点多角度全景式的报道,将北京的灾情即时的、直接的、多角度的和全方位的呈现给电视机前观众,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全市受灾情况。一些打算出行尤其是到郊区或经过下凹式立体桥的市民改变了出行计划,正在外面的市民接到家里或朋友忠告也做到提防。这一切都是源自电视直播全景式、多角度呈现暴雨灾情。

这场直播由于山区桥毁路断,卫星直播车根本开不进去,小巧轻便的3G包派上了大用场,14路记者,每路配置一个3G包,奔波在大街小巷、郊外山区采访一线,即传回的现场实时音视频。与此同时,适时切入市交管局散布在全市各个路口听路况摄像头画面,滚动播发热心市民通过微博、微信不断发来视频、图片、文字,全市雨情灾情即时全方位呈现在荧屏上。这种全景式的现场直播动用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全部最新成果:在暴雨中,为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而触电身亡的房山区李方洪所长的感人画面是3G技术实时传输回台的;在广渠门桥下一位越野车被淹,司机被困车中,救援人员施救,交管局的一处路况摄像头正好对准被淹车辆,演播室一边观看,一边解说;房山一座村庄被山洪围困,危及村民生命,这一场景是市民手机拍摄、3G回传到演播室的……这些第一现场的画面是传统的直播设备难以实现的,在全媒体时代变得方便、容易多了。

全媒体时代带来技术手段的多样性、互补性,才能实现现场直播的全方位、高速度、贴近性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障碍、运营模式的限制,电视直播一是录制难,必须依靠直播车,除记者、摄像外,还有技术保障,最主要的是移动、架设不便。二是传输难,必须依靠卫星、光缆和微波等手段。三是互动难,没能与观众进行直播互动交流。这些均大大制约了电视媒体直播规律作用的发挥。即使现在直播设备小型化,如,SNG(卫星新闻采集车),甚至微型化,如FLYAWAY(便携式箱载直播设备),但遇到暴雨、大雪、地震等灾害天气,点多、线长、道路不畅,需要频繁转换现场直播报道点,这些设备还是显得笨重,人员涉及多,启动速度慢,制作成本高。

2009年,随着电信3G技术的出现,尤其是3G技术渗透到音频信号传输中,这无疑给电视直播带来革命性变化。2013年底,4G技术的商用和普及,带宽成倍数增加,全媒体电视直播更可谓如虎添翼。

所谓“全媒体”可理解为: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一直以来,广播电台通过电信传输声音直播,电视台直播使用直播车通过卫星、光缆传输视频信号,网络通过文字图片直播,再后来,微博、微信的出现,则通过网络和电信直播文字、图片和声音。这些直播有其优势,但也有各自缺陷。但如果将其综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效果就会发生重大变化,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现场感更强。使用全媒体现场直播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电信技术和智能手机的突飞猛进才得以实现。全媒体伴随着电信3G和4G技术的商用和普及,尤其是这项技术渗透到电视直播中,电视直播便捷化,随时化。一位记者和一位摄像肩背3G或4G包即可实现现场出镜报道和现场直播,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就能直播。市民手持手机除了传输文字、图片、语音外,还可向电视台传送实时音视频,这时小小的手机就变成了一个应急直播点了。除了移动技术传输信号外,网民在家中通过宽带QQ语音、视频与电视台互动交流。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快速发展给电视台带来的不仅是冲击更是机遇,关键是传统电视人要学会拿来

时下,微博、微信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微博控、微信群、朋友圈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网络随时上,手机不离手,心中的感慨写上两句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现感兴趣的场景拍下来发送出去与朋友共享。渐渐地,每个人、每个单位成为自媒体。尤其是随着政府纷纷开通微博、微信,来自公安、交管、消防、城管等部门的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发布出去,国务院公报通过微信发布,让全社会通过新媒体及时了解相关信息。2012年4月20日,在“雅安地震”刚发生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通讯中断,灾区与外部的联系被切断,微博成为反映灾区灾情、沟通内外最便捷有效的工具。8点2分53秒,也就是地震发生后不到1分钟,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而在随后的将近一小时内,有1300余条微博发出了雅安发生较为剧烈地震的最新消息。2013年08月22日,济南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微博对薄熙来案庭审情况进行了现场直播,受到网友广泛关注。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第一个发出消息的则是来自微信,并不断有最新消息从微信向微信群传播。这标志着新媒体抢占传统媒体高地开始进入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2014年3月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飞机失事,新浪、搜狐等门户网从马航发布消息那一刻起,天天图文置顶直播……

这些新媒体对新闻事件的迅速反应进而通过自媒体进行直播,已经吸引了更多的网民。许多电视台的从业人员坐不住了,惊呼“狼来了”。新媒体对传统电视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关键是要学会拿来主义,充分吸纳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电视台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如同一张大网,突发事件发生后,自媒体上的普通人,则成为消息网上若干个点,网罗最新的消息源。在直播中,有效利用这些最新的消息源并及时为我所用。

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从新媒体的应用中尝到了甜头,2011年京沪高铁通车、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灾害、2013年特大暴风雪以及地铁新线通车现场直播过程中,新媒体已经嵌入其中并充当主力。其它电视台包括中央媒体也纷纷引入新媒体。江苏电视台首批招募的120名全媒体记者来自总台新闻中心、江苏卫视、城市频道、综艺频道等多个部门。传播渠道涵盖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手机等。全媒体记者在奔赴新闻现场同时,可使用最新配备的通讯设备,借助运营商提供的高质量网络传输支持,随时随地将最新的消息、资讯用图文、视频、实时现场直播等手段上传到江苏总台全媒体平台,供各频道、频率新闻栏目以及网站等选用,同时受众也可以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了解最新鲜快捷的资讯。中央电视台也在引入微博微信,甚至“新闻联播”中都经常有来自自媒体的声音和画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微博粉丝总数已经达到265万人。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篇11

为了保障我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新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有关规定和《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要求及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应急

本预案所称的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应急是指为应付突发性地质灾害而采取的灾前应急准备、临灾应急防范措施和灾后应急救援等应急反应行动。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质灾害应急分应急准备、临灾应急、灾后应急。

地质灾害应急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

二、应急机构及职责分工

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为三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突发性地质灾害后为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

总 指 挥:矿 长、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开拓矿长、后勤矿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总会计师

成员:矿其他副总以上领导及调度室、武装部、水电公司、技术科、通防科、供应科、机运科、医院、行政科、保卫科、安质科等科长。

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的职责:

建立健全处置地质灾害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小型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矿属各单位做好地质灾害的处置工作;配合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协调大中型地质灾害处置工作;负责组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按有关规定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督促检查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落实情况。

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专业组划分及主要职责:

1、技术工作组

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各专业副总及技术科、地测科、通防科、机运科科长。

主要职责:1)预测预报可能要发生的地质灾害。2)制定防范地质灾害发生的预案。3)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及方案。4)提供所需技术资料。

2、人员抢救、工程抢险组

组长:后勤矿长

成员:保卫科科长、武装部部长

主要职责:1)负责调集民兵赶赴地质灾害发生地。2)抢救被压埋人员。3)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3、特种抢险组

组长:后勤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丰达公司副总经理

预防自然灾害 篇12

近几年,全球气候日渐极端化,地质灾害不绝于耳,从智力地震到日本海啸,从舟曲泥石流到冰岛火山喷发,这些让人措手不及的自然灾害,一次次地给我们敲响警钟。不仅如此,这次S市的公寓楼火灾,更将城市安全隐患和应急能力不足问题,推到了我们面前,检视这些天灾人祸,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环境破坏铺垫了自然灾难。人类发展至今,基本以消耗性经济模式为主导,社会经济飞跃式进步的背后,是巨大能耗和严重污染。但以环境为牺牲的后果也日渐显现,气候异常就是最好的例子。

二、利益私心造就人为祸害。在高速发达和快节奏的的全球经济背景下,一些不良企业甚至是政府官员,为了发展,为了利益,疏忽了安全保障,监督执法有漏洞,法律体制不完善,这些都给人为祸害做了温床。另外,民众的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低下,城市应急反应疲软,等等这些问题营造了滋生人祸的大环境。

在自然灾难面前,我们可能束手无策,但我们可以以预防为主;在人为灾害面前,我们要综合科技与人为力量,坚决杜绝它们的发生。

一、预防自然灾害。首先要健全和完善一套自然灾害预测系统,加大科技力量和人才的投入,最大程度减少伤亡。同时还应开展学习国外应急救援技术和经验,比如这次日本民众所表现出来的地震自我保护措施,日本政府的应急救援行动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次,我们需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自然灾难的工作领域,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杜绝人为祸害。首先政府应严把质量关,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建立企业和领导的问责制度,坚决杜绝豆腐工程,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好广大人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整合好公共应急资源,减少部门职能重叠,增强城市应急系统的救援力和反应速度。其次,“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扩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民众应急疏散活动对增强民众危机应变能力也十分重要。政府,社会团体组织因联合起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民众的安全危机意识,保险意识,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山洪灾害预警预案 篇13

一、基本情况

桥头村位于三阁司乡西南部,辖6个组,220户,1020人,地域面积2397亩,耕地1113亩,其中水田713亩,旱土400亩。配备警报喇叭1只,铜锣3面,手摇报警器1台,口哨7个,是隆回县110个山洪灾害易发村之一。桥头村滑坡体位于2组新屋里,2003年8月开始出现裂缝,威胁2组共2户1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落实上级有关避灾、减灾的要求,按照县防指的部署,特开展本次演习。

二、演习目的本次防御山洪地质灾害演习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乡干部群众的防汛安全意识,提高人民群众遇到山洪地质灾害时的自救能力和逃生能力,检验我乡防汛预案和防汛措施的可行性,锻炼我乡防汛抢险队伍和民兵应急能力。

三、演习任务

根据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的要求和乡水务站结合该村制订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演习从雨情发布到山洪地质灾害发生至灾害结束,乡属各部门、村、组要协同完成预警、警报、组织群众安全转移、逃生自救、及时救治受伤群众、抢救受伤人员,直到警报解除。安全转移人员10人。

四、演习时间

2010年5月24日上午10时30分开始,上午11时15分结束。

五、演习地点

三阁司乡桥头二组滑坡区。

六、参加演习单位和人员

1、参加演习单位:

防汛办、村党支部、村委会、国土资源所、民政办、林业站、水务站、派出所、供电所、卫生院。

2、单位职责:

⑴国土资源所和水务站负责山洪地质灾害的信息收集和预案的制定。

⑵林业站负责防洪抢险木材准备。

⑶供电所负责抢险用电安全和照明用电器材保障。

⑷派出所负责交通、安全和灾后治安管理。

⑸卫生院负责抢救受伤群众,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搞好灾区卫生消毒工作。

⑹民政办负责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

3、参加演习人员:桥头村部分村民

七、指挥机构

乡党委、政府成立防御山洪地质灾害演习指挥部,黄胜军同志任政委,戴恩森同志任指挥长,胡德智、陈书琴、黄晓晖、黄漾波、邹嵩、黄水长、王熙华(常务)、马宗勇、文晴岚、罗红星任副指挥长,文本林、王跃华、邹争龙、许小华、郭永平、郑锦文、彭元勇、刘石华、谭利勇、肖时训、邹立荣、钱战教、马乐成、孙孝校、刘玉央等同志为成员。主要职责是负责避灾演习调度指挥,指挥部下设5个组1队,各自职责如下:

1、政委、指挥长:负责全乡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全盘工作,检查督促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各级职责的落实,并根据山洪预警汛情的需要,行使指挥调度、发布命令,调集抢险物资器材和全乡总动员等指挥权。

2、常务副指挥长:负责桥头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全盘工作和本次演习的指挥调度。

3、副指挥长:负责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警戒区的监测和洪灾抢险,随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险情动态,落实政委和指挥长发布的防御抢险命令,指挥群众安全转移,避灾躲灾,并负责灾前灾后各种应急抢险、工程设施修复等工作。

4、物资保障组:王熙华任组长,王跃华、黄 磊、王祝娥为成员。具体职责:负责所需防汛抢险及观摩现场的物资购买、调度、发放和布置,确保防汛抢险和观摩有序进行。

5、信息调查联络组:黄漾波任组长,罗红星任副组长,龚波、邹争龙为信息员。具体职责是:负责收集和传递县防指、气象、水文、地质等部门汛前各种信息;负责场地布置;掌握本乡区域内各村组巡察信号员反馈的山体开裂、滑坡、溃坝、决堤等迹象和暴雨洪水预警预报及险情灾情动态,为指挥长指挥提供依据;联系乡村组巡察信号员迅速将信息、命令、警报信号传递到转移安置组各指导员和组长;安装并调试好高音喇叭及警报装置。

6、转移安置组

黄晓晖任组长,罗建刚、马勇、丁念和、袁新善、陈四清、肖增银、陆升见、陆正明、黄大勇、刘善、谭利勇、幸召明、王建华、范丁红、蒲红军为成员。胡中孝为巡察信号员,张祈负责鸣锣,陆生扬负责手摇报警器,钱战教负责音响设备。

转移安置组主要职责是:按照演习指挥部的命令、预警及警报,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组织群众按预定的安全转移路线有序转移并安置。转移时,按先人员后财产,先转移老、弱、病、残、少儿、妇女,后转移一般人员的原则进行,同时确保转移后群众财产的安全。联系村组转移安置责任人员。

7、医疗救护组:邹嵩任组长,孙孝校任副组长。卫生院医生6人为成员。主要职责是:负责抢救受伤群众,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好受灾区域卫生消毒工作。

8、秩序维护和转移保障组:黄水长任组长,许小华、焦青松、陈惟华、王丽芳、刘玉央等人为成员。主要职责:负责安全转移过程中交通秩序、通讯设施、照明和电力设施的临时处置,在各转移路线实行道路清障,维护社会治安,确保演习有序进行。

9、村级民兵应急抢险分队:桥头村成立民兵应急分队,宣传、动员、群众按要求转移;帮助老弱病残人员安全转移,抢救受伤人员。

队长:蒋业社

队员:全体民兵应急分队人员(名单略)

八、转移线路及责任人员安排(详见细则)

九、演习纪律

1、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2、坚守岗位,任何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岗。

3、各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加强配合。

十、演习程序

1、预警。5月24日上午10时40分指挥长发布“各位乡亲,现在正在下暴雨,请全体人员提高警惕,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的指令三遍,拉响警报器,三次均匀间断5秒鸣警,各组以“咣咣”鸣锣为预警信号,参加演习的工作人员和群众到岗到位。

2、警报。上午10时45分指挥长发布“各位乡亲,现在正在下暴雨,可能发生山洪地质灾害,请全体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的指令三遍,拉响警报器,连续不断时间1分钟鸣警,各组以长鸣口哨为“咣咣咣”鸣锣为转移信号。

3、警报声、哨声发出后立即组织全体人员10分钟内有序快速转移至指挥地点。转移原则:先老弱病残,后一般人员;先危险区后警戒区。

4、各转移安置小组指导员和组长逐户核查转移人员是否全部转移至安全区。

上一篇:电视剧作品分析与评论下一篇:《千与千寻》的中学生观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