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精选12篇)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 篇1
摘要:现代文阅读试题中,无论是题目材料的选择,还是考题设置,基本承袭前些年全国卷的模式。
关键词:命题特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应试对策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分量较重,共三十分,占总分的20%,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一些学生形容做此部分题目如“雾里看花”心中无数。那么如何“拨开迷雾,得庐山真面目”,圆满完成现代文阅读试题作答呢? 根据几年复习应考的体会,我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明确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
所谓命题特点,说到底就是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考什么首先是题目材料选择的问题,对此《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高考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福建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选文与往年保持一致,体现对学生阅读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对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具有很好的导向性,体现高考遵循“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命题指导思想。
现代文阅读考什么? 材料选择仅是一个前提,最重要的是考点定位。高考现代文阅读不考死记硬背的知识和概念,而考阅读能力。2014年福建省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设置与往年全国卷大致相同。第1卷仍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辨别分析文意,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以及归纳重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第II卷主要考查阅读作品整体感知的基本能力,重点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筛选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和鉴贵作品表达技巧等能力。
了解高考现代文阅读考什么,只是认识现代文阅读命题的特点之一,不仅要全面认识命题特点,还要了解怎么考。选择题无论是选错或选对, 命题思路都是渗入一些与题干要求不相合的干扰项,用以迷惑考生。这些错误答案主要从逻辑角度设误,常用设误方法有曲解原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以全概偏或以偏概全、因果混乱。如果第1卷选择题考查侧重思维的逻辑性、理解的准确性和推断的严密性,那么第II卷的简答题则侧重考查思维的深刻性、分析的透彻性和联想的广泛性,不但考查学生是否读懂材料, 还考查学生的表达是否准确恰当。这类题目的题干不但交代命题的指向性,而且指出一些技术性要求,更重要的是命题的编制常和文章体裁紧密相关,特别对语言、结构、形象等艺术特点的分析,注重鉴赏评价。
总而言之,福建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紧扣《考试说明》,大体如旧,略有创新,难度平和。
二、应试对策
1.加强整体阅读 ,提高整体阅读文章的能力 。
所谓整体阅读,指通过阅读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这种把握应根据不同文体提出不同要求。阅读科技文,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阅读社科文,应从议论说明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什么材料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点。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事)等。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实践活动,这个活动之所以强调整体阅读、整体把握,是因为学生接受现代文阅读考查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认识问题或者认识理解不到位,则对具体题目的解答难以准确到位。所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答好现代文阅读试题,树立整体阅读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2.分 段把握 ,定位对比 ,相互印证 。
通过整体阅读文章,大致抓住文章主旨,对其内容已基本清楚,但要调察细微,辨识细节、正确判断作答,必须分段把握,定位对比。“分段把握”就是在充分了解全文和命题指向、解题要求后,逐段把握重点、对应句段,仔细分析。所谓定位对比即让关键词、关键句或者解释关键词、关键句的试题备选答案与相关词或句“定位对比”,通过比较找出答案。
3.掌握分析和综合方法 。
分析和综合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方法。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对每个部分做具体阐释;综合,就是概括,就是再现各部分内在本质的联系。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中,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思路的认识,对信息的筛选,多用分析方法;而对信息的提取,对文章中心思想及作品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则需综合运用分析和综合方法。那么怎样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呢? 如何分析,在方法上没有一定之规,但要分析准确,首先应明确分析对象是什么,对象确定了,再依据逻辑关系,找出构成对象的具体因素及综合特点。要对一个事物、一种说理进行恰当的分析,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注意综合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提高文化修养。
4.提 高评价 、鉴赏能力 。
评价、鉴赏能力是语文诸能力层级中的最高层级。在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中,对评价、鉴赏能力的考查已是高考的一个热点。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评价、鉴赏能力尤为重要。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评价鉴赏能力, 首先要了解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因各自特点不同,阅读理解应各有侧重。小说阅读就是把握作者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通过怎样情节,塑造什么样性格特点的人物,从而反映怎样的社会生活;散文阅读则需要揣摩作者通过怎样的表达方式,传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同时学生理论素养不够,对评价标准不了解是做题的一大障碍。
5.针 对命题特点 ,加强针对性训练 。
针对选择题目设计方面的特点,平时训练要克服材料选择上的盲目性。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兼顾科技文和社科类文章,更重要的是在题型上使之与高考一致,从信息筛选、提取角度设计练习,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针对文学作品阅读材料的特点,增加相关体裁的文学理论素材,加强对相关体裁的阅读训练。
针对试题编制的特点,可以强化两方面练习:第一,对选择题,做完明确答案后,从命题角度加以审视,明确命题意图和设题角度,认识干扰项编制的特点,增强对选择性命题方式的理性认识。第二,做简答题,提出详细审题、准确答题的要求,克服答题的随意性。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要明确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训练,就一定能拨开迷雾,识得“庐山真面目”,“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考试中取得满意成绩。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 篇2
安徽黄山市黄山二中 方金先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内容,占试卷三分之一的分值,同时又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部分。近两年来,为与新课改接轨,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现代文阅读考查变化最大,其中渗透了不少新课改的思想。打破了原来三种文体并进,课内外结合的框架,突出能力的检测。我们现在处在实行新课改,使用老教材的尴尬境地,中考现代文复习成了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分析近两年来安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思路,采取合理可行的复习方法,尤为必要。
一、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题型变化。
(一)、考查材料由课内外并存向课外转变,由语段向整篇文章转变,有增加阅读量的趋势。以往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一篇或一段。其中一则是课内语段,两则为课外材料。文段篇幅一般都不长。安徽省中考改变了这种形式,减少一个文段,两则材料全出自课外,阅读量有所加大,内容加深。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强化综合能力的考查,强化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另外,从外省市试卷来看,以后有考查整篇文章的趋势 ,阅读量还要加大。上海、武汉这几年的阅读题表现尤其突出。对速读提出更高要求。
(二)、考查重点由侧重文体阅读转向文章整体理解体悟的检测,有淡化文体的趋势。以往阅读题多为围绕文体知识解读语段,考查学生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能力。如说明文考查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内容;议论文考查论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内容。去年安徽现代文阅读没有像以往那样偏重文体阅读,没有如“这段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或“这段的说明对象(论点)是什么”之类直接考查文体知识的题目。而是将考查的视点较多地集中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内容概括、信息提炼、语言品味、再造利用等方面,间接考查学生的文体知识运用能力。侧重检测学生信息素养,加大了考查难度。
(三)、考查内容体现人文关怀,教育导向。人文性和教育性是中考语文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近几年来,包括安徽省在内的多数省市现代文阅读无不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或引导学生关注生命与环境;或剖析生命的价值,颂扬向上不屈、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或歌颂无私的爱,揭示生活的哲理,等等。如去年安徽省试题中《阳光,是一种语言》,让人看到乐观进取,感受生活、用心生活的希望。《大自然的智慧》则把人类看成大自然的一个肌体,告诉我们人类要如爱护自己一样地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形象生动,有种温馨的感觉。这很可能是今年以至今后命题的一个方向。在复习备考中要结合教材中相关文章强化这方面的训练。
(四)、考查方式由主客观题并存向纯主观题转变,加大了开放性试题考查力度。每小题分值增多,提高了答题要求。这两年安徽现代文阅读题都体现了这一点,以后更甚。
二、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及复习设想。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答涉及到方方面面,就一般常规,我认为要做好这几点工作。
(一)、快速阅读,整体感知。登临绝顶,方能一览无余;读懂全文,才可参透细微,解读一篇现代文必须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学生在考现代文阅读时,往往先看“题”再读“文”,甚至带“题”读“文”,看一题读一段做一题。这样看起来省时,但对全文没有把握理解的前提下仓促答题,很容易顾此失彼,一叶障目,造成失误。有些题目必须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如“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等内容考查,没有整体感受,是难做好的。一般来说,在答题前至少要通读两遍文章。第一遍快速浏览全文,迅速捕捉信息。这一次一般最好不带题目,在自由状态下获得基本信息,诸如内容、思路、观点、态度、情感、方法等,看懂文章。重点把握文章写什么,怎么写,表达一种什么意思,做到心中有数。有时最初印象是最鲜明的,也是准确的。抓住关键语句(如中心句),迅速捕捉信息,简要归纳文章内容,最好是每段内容。这是解题的前提。失去了这个前提,就会造成答题的失误。如去年试卷中有一题:“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个词的用意是什么?”不从整体把握文章,就往往是认为强调人大脑的重要性,而忽视“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这一点。第二遍再依题读文答题。找出题目在文中涉及的段落内容,细加揣摩。有了第一步的归纳信息,解题时定向就更明确了。
(二)、明确阅读目的,快速筛选信息。这是解答阅读题的关键之处。如果说上面的归纳信息是无明确指向的,那么这里筛选信息就是扣题阅读文章,在相应的段落里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整合,概括要点。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每年都要涉及的.考查内容。一般来说,大多问题的解答与此有关。如去年安徽现代文阅读题中至少有五道题与之有直接关系。概括要点主要有三种形式:1、摘引文中原句,即用文中现成的语句概括要点作为答案。2、选取文中的重要词语,组成符合要求的答案。如阅读《阳光,是一种语言》,从1--4段中概括阳光“语言”有哪些特点?就可从文中“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等句子提炼出“明亮、透彻、动情、充满智慧”来答题。3、根据要求自行组织语言,自行概括。这一步是最难的。如阅读《阳光,是一种语言》,作者说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从第⑦段看,怎样才能“听懂”呢?第⑦段语言比较形象、含蓄,需要从“辛勤”、“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是阳光的朋友”等语词中提炼主要信息,归结为“做阳光的朋友,对阳光语言用心把握,真实感知”的结论。其化如分析重点语词的含义,也要求联系上下文,扣住主要内容来解答,也是个信息提炼问题。
(三)、依据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明确答题要领。一篇文章的内容总是顺着一定思路来安排的,总有点规律可循,如中心句后往往有支撑句对其进行解说,对中心句的理解就可定向在其后的支撑句上。散文中抒情、议论性文字往往表达主旨,抓住它就抓住文章的核心。就一些知识点来说,其作用也有规律的,如记叙这一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作用不同。在记叙文中通过事例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或人物的感情等;在说明文中往往是举例子,说明事物特征;在议论文中是举例论证,阐述事理。同是写景,有的对自然景物的喜爱,有的借物言志说理,等等。又如现在提倡多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一般来说,我们可从主人公的性格、地位;从社会背景;从主人公和次要人物的关系;从次要人物的言行等方面入手去理解。《孔乙已》、《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都体现这一点。就拿修辞来说,比喻在不同文体中作用也不同。如分析独立段的作用,可从内容、结构方面入手,就结构而言,处在段首有总领下文的作用;处在段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段末有总结上文的作用。学生在复习时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解题会很快切入要点,不至于无从下手。同时还要明确一些答题规范,知道一道题从哪些方面来解。有道中考题要求说明拟人手法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可从“描述对象”和“表达效果”两方面阐述。而大多学生往往重解“表达效果”而忽视“描述对象”。另外解题时还要结合文章内容(上下文),学生特别在理解词语的含义上容易忽视这一点,误认为解释词语,不知道品味词语是结合语境反复体味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是的意义和作用。如这道题:“‘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有深意的,’这种‘深意’应怎样理解?”就不是解为“深刻的含义”这么简单, 而要写出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的目的。
(四)、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要树立写作意识。解答主观题不仅有要对文章内容理解准确,还要能把自己消化吸收的结果表达出来。学生在解题时往往追求简单化,三言两语甚至几个词语就完事了,答案不成句子。或表述混乱,言不达意。造成不必要有失分。这在语文答题时是一大忌。一般题目要用准确、具体、完整、通畅的语句来表述答案。在解答开放性题目时,更要注意这一点。开放性题目的答案,就是一篇小短文。去年安徽试卷有道题是要学生就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谈一点看法,答题就要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讲究思路、文采。现在主观表述题的“评分标准”不求唯一答案,“符合题意即可”。要求不仅答得对,还要答得好,答得妙。对语言表达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应学会用恰当句式、修辞增强文字表现力。如这样一道题:阅读《牵着母亲过马路》,谈谈受到的启发和教育。有个考生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正是这样伟大的母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我当孝敬她--在我生活的每一天。’很有文学美。现在不少省市的主观题本身就是片断作文,如上海市去年中考就有一题要求学生根据一个词“百感交集”写内心独白。
现代文阅读复习头绪也很多,我想这些方面工作还是要做的。
(一)、研究近两年的《中考说明》,找出现代文阅读考查要求及考查层次。编选体现这些考查要求的阅读材料有针对性地复习。这里不多说了。
(二)、让学生写点赏析性的小文章,从内容、结构、语言分析材料,养成对材料整体把握的习惯,
(三)、重视开放性题目答题指导,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一孔之见,难登大雅之堂,疏漏和错误之处不少,望大家批评、指正。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 篇3
一、高考作文命题存在问题研究
(一)研究对象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会成为社会的热点,其占分之重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风向标,而高考作文命题又是作文教与学的指挥棒。也就是说,学生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很大程度上看高考命题出得怎么样。但是当前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的命题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存在问题
1. 导向问题:指向不明,作文题考的是审题
综观我国现行的高考作文题目,以新材料作文占据了半壁江山,且不论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同样存在着相似的弊端:作文题设计的重心不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是审题。
以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为例,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现代诗《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单这一则材料,考生就得花大量时间去理解诗意,外加诗意朦胧,逻辑混乱,难以想象考生在短短的40来分钟内如何完成作文。此外,这则诗歌对文艺天生不敏感的考生,除去诗歌鉴赏,在写作道路上又来一拦路虎,这是何等为难?若认为用诗歌作为材料不够典型,更多的作文会引用一段或几段大家都看得懂的材料,多元解读蕴含其中。本着考查考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却规定考生在这设定的框框里转,材料里有预设的各种立意,如若考生没踩点其上,就是审错题。为求稳,学生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去理解作文给定的材料,在选择角度后搜寻资料再联结成品。更有甚者,要衡量自己脑子里的资料储存情况去碰可以有的立意,用普遍认同且不失偏颇的观点完成作文。如此一来,考场作文成了一项技术活,讲究快速成文的生产策略,审题能力便是生产完成的关键。
鉴此,教师的猜题风流行,谁猜中了题目关键词,作文的分数就有了保障。命题人为了不让题目被猜中,努力避开重大事件,变形扭转题目材料,使高考命题变得模糊多义,如此一来,教师拼命猜,命题组极力躲,学生一个劲儿地在圈里转,形成恶性循环。
2. 脱离实际:作文与生活无关
不少语文教师反映,不少平时写作较好的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求稳的心态让他们在高考作文中选择了大众化路线,一般会选用平时有把握的,或是老师提倡的套路去完成作文。导致选用的例子、文章的架构相似性大,材料重复出现的比率增加,一些多年现身的古老例子依然变换着形式出现,学生谈自身体验的少,能写出新意的不多,导致最终的得分区分度变小,枣核型的分数分布更趋明显。背材料套用材料的应试方法让学生致力于思考材料的变型运用和与论点的联结,为材料而作文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力便逐渐下降,表现为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忽视,难以建立知识与生活的个人体验,漠视与同学、家人的沟通,脱离组织,习惯单干。
“为考而教”的思想观念侵入,加上可分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十分有限,《满分作文》《作文材料分类大全》等快速提高作文成绩的书目成为教作文和写作文的宝典,教师致力于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应试能力,以保证大部分人的分数水平;学生也不愿通过广泛的阅读、踏踏实实地练笔来提高作文水平,热衷于拼凑与模仿。急功近利的思想腐蚀着作文教学,程式化的作文教学与模式化的写作,远远地脱离了作文考查的初衷,无益于学生勾连学习与生活、与个人的关系,活脱脱成为一种应试工具。
3. 压制个性:我的作文不是我的作文
从高考作文的反馈来看,高考作文宿构、套用情况严重,模板化和假大空的现象普遍。学生存在两种写作倾向:重形式而轻思维,发空话而非作文。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文训练中,独立感缺失,由为自己写作文变成为题目材料而作文,逐渐沦为技术作文的牺牲者,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同时也困死了该有的思考判断力。以至于作文越写越僵化,越写越陌生,当作文不是为了表达个人思想而是为迎合阅卷人而写时,作文的模式化便日益显现了。再者,以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富翁捐款》为例,题目材料简单易懂,内容和含义也容易把握,但材料已经给定了价值观,且价值维度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独特的个人思考,加之材料的限定,他们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组织各种论据丰富预定的观点,不断地证实公认的“真理”,成为社会的传声筒,文章里所该体现的自主性、创新性思维由此受抑。此外,在题目、文体的选择上,考生都只有被选择的份。我国的高考题目仅有一题,不论考生的兴趣与类型,统一作答。从文体上看,历年的作文题目的设置更多地体现了多元性、思辨性,采用的文体尤以议论文为佳,导致高中语文教师多侧重训练学生的议论文体写作,疏于辅导学生记叙文等文体的再提高,以至于高考中议论文占绝大多数,记叙文能写好的学生少之又少,这对于爱好文学创作的学生存在很大的限制性。
(三)中美高考作文题目对比
1. 美国部分高考作文题
2. 命题分析
对照上面作文题可以看出,美国作文题目长、字符多,内容新奇古怪,富于挑战性。题目的设置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是给学生指明了一个展开思路的方向,此举有利于发挥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锻炼发散性思维并为今后的研究性学习打下基础。命题人还大胆地采用可能有异议的题目,考生需发挥多元性思维,结合自身体验选择要论述的事情,坚持自己的观点,观点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关键还是要看他如何用实例圆自己所说。尽管题目的设计灵活、形式不一,但“写什么”是清晰明了的,学生看了题目不容易产生歧义、误解,从而容易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所发表的言辞也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更不需担心命题人的想法和潜在的评分标准。作文对考生的写作风格并没有做要求,考生按自己的个人喜好选择正式语言或者非正式语言,可引用历史材料或文学上的例子,也可以把自身的阅历作为例子进行阐述,默认的多样行为形式明显是要为被表达的思想服务的。此外,作文题目是可供选择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选择,更具自主性和人性化。
(四)调整建议
根据当前作文命题存在的问题,参考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作文命题,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可作以下调整。
1. 题目清晰明确,减少学生在审题上所花费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切实考察学生的写作水平。
2. 命题应更加开放,多联系实际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少讲空话、套话,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学生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
3. 命题更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提供具有批判性或思辨性的题目,切实考察学生运用语言清晰有效地表达观点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命题存在问题研究
(一)研究对象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要部分,分值与比例仅次于写作部分,但其题目考查的却不能真正反映出作为高中毕业生应有的语文素养。
(二)存在问题
1. 所考查的能力出现严重重复,缺乏对学生阅读批判能力的考察
现代文阅读分为必考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与选考题(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由上图可见,现代文阅读考点固化,在同一文本阅读中,考查的各能力层级存在着严重的重复,而选考题与必考题所考查的能力也存在着重复。福建卷的必考阅读,两道都是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所考查的能力完全相同;山东卷和辽宁卷的必考题全是选择题,不仅考查能力有所重复,而且题型也较为固定。
从试题内容看,现代文的阅读题目除了考查学生对个别文句的理解、在文句中找出相关的信息的能力,和考查学生通过语言感悟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外,绝大多数都没有涉及阅读批判能力的考查。
且看2000年香港高级程度会考(文化问题)的一道题目,学生先阅读一段唐君毅先生对夫妇一伦看法的材料,然后回答三个问题:“人伦有夫妻,禽兽也有伴侣,究竟怎样的夫妻关系才算‘别于禽兽,高于禽兽(第4行)?试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夫妇可以合二姓之好(第6行)的说法是否适用于现代社会?试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析论。”“你是否同意以下的看法?试加以阐析。‘现代社会以离婚作为解决婚姻问题的手段,这才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这种类型的题目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并分析问题,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精神。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更应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批评能力和个别内容形式和意义的批判能力。
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能力,现今两篇阅读的题目却在各能力层级上存在重复,学生要在短时间内阅读两篇文章,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阅读负担。现代文阅读完全可以由两篇改为一篇,根据考试能力要求加大题量,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又能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2. 表面上选考内容自由,实际上使学生阅读范围固定化
必考内容为论述类文本,选考内容则提供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从表面上看,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阅读各种文体,实际上二选一却已经让学生固定了文体,学生完全可以选定一种文本进行复习,这样也就只能检测出学生的备考应试能力。
根据对高考资料的分析,从2007年至2013年里文学类文本都是考查散文与小说,散文选取中国现当代名家的经典作品,文学韵味深厚,小说则选取外国当代名家的作品,主题含蓄深沉,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实用类文本涵盖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等,与论述类文本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选文易于理解,因此大多数学生选择实用类文本而不选择文学类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和学生产生侥幸心理而投机取巧,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学生则认为只需学好实用类文本掌握解题技巧便足以应对高考,这显然与高中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能阅读并鉴赏实用类、文学类多种文体的要求相背离。
(三)调整建议
1. 要切实有效地让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文本,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高考现代文阅读就应该多种文体随机考,只需一篇阅读即可,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从多种文本出发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学生能学习多种类型的文本,掌握各种阅读方法,有利于改进语文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 现代文阅读的题目设计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批判能力,突破传统的现代文试题结构模式,进行适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在一篇阅读中设置更加多样的题目,切实考察学生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等多方面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考查学生应具备的各种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科学准确地反映出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邹韵文
从试题内容看,现代文的阅读题目除了考查学生对个别文句的理解、在文句中找出相关的信息的能力,和考查学生通过语言感悟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外,绝大多数都没有涉及阅读批判能力的考查。
且看2000年香港高级程度会考(文化问题)的一道题目,学生先阅读一段唐君毅先生对夫妇一伦看法的材料,然后回答三个问题:“人伦有夫妻,禽兽也有伴侣,究竟怎样的夫妻关系才算‘别于禽兽,高于禽兽(第4行)?试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夫妇可以合二姓之好(第6行)的说法是否适用于现代社会?试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析论。”“你是否同意以下的看法?试加以阐析。‘现代社会以离婚作为解决婚姻问题的手段,这才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这种类型的题目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并分析问题,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精神。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更应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批评能力和个别内容形式和意义的批判能力。
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能力,现今两篇阅读的题目却在各能力层级上存在重复,学生要在短时间内阅读两篇文章,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阅读负担。现代文阅读完全可以由两篇改为一篇,根据考试能力要求加大题量,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又能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2. 表面上选考内容自由,实际上使学生阅读范围固定化
必考内容为论述类文本,选考内容则提供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从表面上看,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阅读各种文体,实际上二选一却已经让学生固定了文体,学生完全可以选定一种文本进行复习,这样也就只能检测出学生的备考应试能力。
根据对高考资料的分析,从2007年至2013年里文学类文本都是考查散文与小说,散文选取中国现当代名家的经典作品,文学韵味深厚,小说则选取外国当代名家的作品,主题含蓄深沉,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实用类文本涵盖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等,与论述类文本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选文易于理解,因此大多数学生选择实用类文本而不选择文学类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和学生产生侥幸心理而投机取巧,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学生则认为只需学好实用类文本掌握解题技巧便足以应对高考,这显然与高中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能阅读并鉴赏实用类、文学类多种文体的要求相背离。
(三)调整建议
1. 要切实有效地让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文本,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高考现代文阅读就应该多种文体随机考,只需一篇阅读即可,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从多种文本出发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学生能学习多种类型的文本,掌握各种阅读方法,有利于改进语文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 现代文阅读的题目设计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批判能力,突破传统的现代文试题结构模式,进行适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在一篇阅读中设置更加多样的题目,切实考察学生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等多方面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考查学生应具备的各种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科学准确地反映出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邹韵文
从试题内容看,现代文的阅读题目除了考查学生对个别文句的理解、在文句中找出相关的信息的能力,和考查学生通过语言感悟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外,绝大多数都没有涉及阅读批判能力的考查。
且看2000年香港高级程度会考(文化问题)的一道题目,学生先阅读一段唐君毅先生对夫妇一伦看法的材料,然后回答三个问题:“人伦有夫妻,禽兽也有伴侣,究竟怎样的夫妻关系才算‘别于禽兽,高于禽兽(第4行)?试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夫妇可以合二姓之好(第6行)的说法是否适用于现代社会?试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析论。”“你是否同意以下的看法?试加以阐析。‘现代社会以离婚作为解决婚姻问题的手段,这才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这种类型的题目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并分析问题,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精神。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更应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批评能力和个别内容形式和意义的批判能力。
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能力,现今两篇阅读的题目却在各能力层级上存在重复,学生要在短时间内阅读两篇文章,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阅读负担。现代文阅读完全可以由两篇改为一篇,根据考试能力要求加大题量,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又能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2. 表面上选考内容自由,实际上使学生阅读范围固定化
必考内容为论述类文本,选考内容则提供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从表面上看,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阅读各种文体,实际上二选一却已经让学生固定了文体,学生完全可以选定一种文本进行复习,这样也就只能检测出学生的备考应试能力。
根据对高考资料的分析,从2007年至2013年里文学类文本都是考查散文与小说,散文选取中国现当代名家的经典作品,文学韵味深厚,小说则选取外国当代名家的作品,主题含蓄深沉,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实用类文本涵盖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等,与论述类文本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选文易于理解,因此大多数学生选择实用类文本而不选择文学类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和学生产生侥幸心理而投机取巧,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学生则认为只需学好实用类文本掌握解题技巧便足以应对高考,这显然与高中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能阅读并鉴赏实用类、文学类多种文体的要求相背离。
(三)调整建议
1. 要切实有效地让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文本,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高考现代文阅读就应该多种文体随机考,只需一篇阅读即可,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从多种文本出发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学生能学习多种类型的文本,掌握各种阅读方法,有利于改进语文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 现代文阅读的题目设计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批判能力,突破传统的现代文试题结构模式,进行适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在一篇阅读中设置更加多样的题目,切实考察学生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等多方面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考查学生应具备的各种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科学准确地反映出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学现代文阅读测试的命题研究 篇4
关键词:中学,现代文,命题
一、前言: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了解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阅读测试是检测考生阅读能力的手段。只有科学的测试方法才能检测出考生真正的阅读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促进教学。
在内地中学阅读测试中现代文阅读阅读测试的重中之重。然而, 我们为现代文命题时并不是简单的出几篇短文、让学生做几道选择题、填空题, 很多因素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在常模参照测试设计中, 怎么准确区分考生的优良中差, 用什么办法避免其他因素的负面作用, 提高测试的效度, 下面就这些方面试着进行论述。
测试类型可以有很多种, 祝新华教授提出:按测试方式分可以分为分立式测试, 综合式测试, 交际性测试三种;按答题形式分可以分为口语测试, 书面测试;按目的要求分可以分为能力测试和速度测试;按实施时间和功能分可以分为形成性测试和总结性测试;按分数参照点分可以分为常模参照测试和目标参照测试;最后按测试组织者分可以分为标准化测试和教师自编测试。这么多种测试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讨论现代文阅读测试在常模参照测试中的命题。
二、现代文阅读命题中出现的问题
1、容量不均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阅读短文的测试一般安排在基础知识测试之后, 但是短文有多少字数, 是比较合理的他们是否来得及阅读并积极地思考?一直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2、题材狭窄
所选的语言材料, 大都来自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媒体”, 而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己经远远超过这个范畴, 生活性和实用性不是很强, 但是还要兼顾到这个材料本身在语言文字上的典型性和可测试性, 所以在选材方面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
3、体裁单一
不同的体裁, 映射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叙事类体裁在选文中占了绝大多数, 但是说明文, 诗歌要不要考, 怎么考, 还待进一步的讨论研究。
4、难度不等
学生的年级数应该对应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材料, 很多学校的阅读测试的试卷编制十分混乱, 同样一篇文章, 有的放在了初三, 有的放在了小学。这样肯定不可能准确的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
5、阅读材料丢掉课本
由于阅读选材不重视课本, 导致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不重视语文教材的教学, 反而把教材集中在大量的课外语段分析上, 使得原本最富有文学性的语文教学越来越乏味。课文内容只是粗略一讲, 接着便是讲题, 用题海战术锤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6、舍弃基础求新奇
由于有的命题者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把曾经考过的选取段或选文统统排除出去, 因为重点的阅读文章本就不是很多, 这样选来选去, 基础和重点的被逐渐的淘汰, 剩下的只是旁枝末节。
考试始终是根指挥棒, 指令怎么下, 教学便怎么教, 这样的命题会导致在教学中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课外时髦语段的分析上, 而忽视了基础课本教学。 (王新华, 2005)
三、命题设计及分析:
1、现代文的命题:
(1) 题量:根据欧琼2008年的研究:2004~2007年课改实验区抽样的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考查的统计数据用表格来看, 如图,
每份试卷的现代文篇数为2.4篇, 可以理解为2篇或3篇为宜。
(2) 分值:根据欧琼2008年的研究, 如图
现代文阅读占全卷总分的比例区间应该为15%-41%。 (欧琼, 2008, P8)
(3) 题型:说到题型, 不得不先说一下主观题和客观题的优缺点。
客观题的不足:客观题难于有效地、直接地测量学生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过程以及创造能力的学习成就。优点是评分信度高。
主观题的不足:是作答过程有大量书写任务, 容易造成忙于书写无心遐想, 手指不累头脑轻松的状况。单位时间内施测的题量较少, 限制了测验内容的覆盖面, 不利于测验效率的提高。
在具体命题中, 康舒静认为选择、判断、填空和简答等客观题应尽量减少, 以主观题为主导。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 为发挥考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空间。题目大致类型为与阅读有关的仿句、摘抄、积累、感悟、补充、联想、话题、想象、评析、欣赏。 (康舒静, 2009)
现代文进一步细分课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在命题考查目的性方面有以下三点要求:
1.3.1记叙文, 散文, 小说等文体需围绕学生对文章的线索的把握、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语言的赏析方面出题, 充分调动学生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 课外阅读的知识答题, 可以试着出开放性试题。
1.3.2说明文则要更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如人类的生存环境, 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等。考点训练讲究精确。比如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3议论文要更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拥有健康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等。 (顾江亚, 2009)
1.4选材:
现代文阅读题的材料来源逐渐由课内向课外扩展, 但不应该完全脱离课本, 造成教学时对教材的不重视。然而课外阅读语文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华丽的辞章, 清新的文风不仅给人以知识的熏陶, 也是题目更具有鲜活的人文特征。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作文的技能”。课外课内二者缺一不可。如某市99年语文中考卷中现代文阅读题课内课外部分各占27%和73%, 按这样的比例命题既可以促进课本教学,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试题的提示语和题干的表述
命题人员在命题时要尊重学生, 努力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试卷。考生的心态, 考场氛围也是命题者的关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一些地区在试题说明上为了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 用鼓励、温馨的话语提醒学生, 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与命令式的说明、冰冷的要求相比, 这样的提示语让学生感到亲切,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这是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平等参与评价活动的体现
从题干表述来看, 在达到明确、得当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 试卷还须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一、语言具有亲和力, 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二、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利, 例如“任选一题, 从五题中选三题”等。试题的范围越大, 对各个层次学生的适应性就越大, 这也是以学生为本的一种表现。
2、开放性试题
加强试题的开放式是真正落实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现在开放式试题题量也越来越多。要使学生在考场上不再只是被动地再现所学内容来完成试题, 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不光要体现出开放性的价值取向, 应该重视选取材料本身的开放性、命题点的多样化, 以及答案和试题呈现形式的开放性。
3、学科整合性试题
近来一些地区的阅读试题出现了数学公式或者物理的电路图等内容, 这样的学科整合性试题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语文阅读就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其他的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1) 命题要从语文学习和运用角度出发, 要有较强的语文价值取向。
(2) 体现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整合。
(3) 其他科目的内容不能影响阅读试题的难度与效度。
结论
当然, 现代文阅读测试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如试题内容与学生的情感、态度的问题。笔者认为, 阅读测试归根结底关注的是如何能更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测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公正性, 更鲜明体现出人文关怀。从理论上讲, 测试中所反映出的学生的水平应该与其实际水平完全相同, 使阅读测试成为衡量学生阅读水平有效的可靠的手段一直是语文教育者为之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新华, (2005) , 中考语文阅读命题之误区, 《新课程》, 综合刊, P52。
[2]欧琼, (2008) , 中考语文议论性现代文阅读测试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硕士论文, P8。
[3]康舒静, (2009) , 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应考策略, 《新课程》, 中学, P14。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案 篇5
午门外
祝勇
①在中国的古迹中,没有一处像故宫这样拥有显赫的位置。
②对于许多从没进去过的人来说,故宫是他们想象中的天堂。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有少数身份高贵的人才能走进它,才能目睹它的华丽与神圣。绝大多数普通人,只有蹲在故宫外的筒子河边,通过高于树梢的城堞,揣测它的细节。宫墙保守着宫廷的秘密。即使站在合适的角度上,他们也只能看到故宫上面的白云。
③我看见一片白云停在午门的正上方。红色城墙以蓝天为背景,显得格外夺目。手里攥着一张门票,我迟迟不往里走。我望着午门发呆,想象着很多年前的天朝子民对于故宫的想象。
④高大的午门为这种想象确定了最初的比例尺。我们仅仅根据巨人的脚印就能推知巨人的高度。由午门,我们大抵可以知道,这里的度量单位远远超出我们的日常经验。午门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院门,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供人出入,它代表着一种权威、一种信仰,甚至一种宗教。
⑤人们为什么要建造巨大的宫殿?是与广阔的疆域形成几何上的比例关系,还是与丰富的世界构成视觉上的平衡?无疑,宫殿改变了人与自然的比例尺。即使从远处观看,宫殿依然显得威武和高大,因与宫殿相比,那些参照物显得那么弱小。帝王站在宫墙上,会看到什么?他是否会通过空间来索取时间,观察到未来的秘密?时间的谜底是死亡。死不是瞬间的事,它永远是正在进行时。从出生那一天起,死亡的进程就开始了,每一天都在靠近那个黑色的终点。但是绝大多数帝王看不到这些。从宫殿中他们看到了基业的永恒。那是他们的错觉。场面宏大的宫殿迷惑了他们,他们往往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迷宫的规模越大,丢失自己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宫殿像是一个欺骗性极强的巨大的谎言。
⑥在一部清廷电影中,有皇帝站在午门城楼上的镜头。那时的他,正沉浸在君临天下的神圣感中。显然,巨大的宫殿改变了皇帝注视世界的视角。是宫殿,使得神圣君主不再像俗众那样,只是葡匐在万物脚下的一只生灵。然而,令我怀疑的却是,那欢腾的万从,是否能看清他们皇帝的身影?宫殿将他托举到最高点的同时,也将他的身影弱化为最小,这并非仅仅取决于物理的法则,更合乎哲学的辩证法。也许,这就是城楼的意义,它将一个具体的肉躯抽象为一个符号式的图腾。
⑦注视着午门的时候,我胡思乱想,如果我有选择颜色的自由,我会给午门漆上什么颜色?是土地似的棕黄,还是天空似的瓦蓝?那样的童话色彩无疑会消解帝王的尊严。只有血的颜色,是对权力最恰当的注解。它既诠释了权力的来路,又标明了权力的价值。如果有人对宫殿所庇护的权威感到质疑,那么,请你用等量的血来交换。宫殿简单明了地注明了权力的暴力内涵。如果你不进入权力系统,宫墙只是视线中的风景,那大跨度的直线与大弧度的曲线展现着世界上最大胆的设计;如果你对皇权发出挑战,那被残阳照亮的城墙便时刻提醒你,你所准备的勇气和牺牲是否足够。
⑧我曾见过黑色的午门。是在一个风大的夜里,我从午门外走过。天上没有星辰和月亮,午门的广场上没有路灯和行人,只有高高的城楼,寂寞地兀立着。在深蓝的.夜空下,午门的剪影轮廓清晰。那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黑影,如一个黑洞,看不见里面包容的任何细节。我感到莫名的恐惧,只因那无以复加的空旷和黑暗。我不敢叫喊,我知道哪怕是轻微的呻吟和呼喊,在这里都会被惊人放大。
1.作者为什么用“高大的午门”作为王朝子民对于故宫想象的“比例尺”?
2.第⑥段中“宫殿将他托举到最高点的同时,也将他的身影弱化为最小”,从物理法则的角度看,它的意思是: 。
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看,他的深层含意是:
3.大家都知道,北京申奥宣传片中开始的镜头就是宏伟的故宫建筑群,这表明如今时代已经赋予了故宫崭新的象征意义。请简述故宫的象征意义过去、今天有何不同。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宫殿像是一个欺骗性极强的巨大的谎言”(第⑤段)意思是说封建帝王被威武高大的宫殿所蒙蔽,看不到必然被历史遗弃的命运。
B.“宫墙简单明了地注明了权力的暴力内涵”(第⑦段),意思是宫墙的血色表明皇权的建立付出了血的代价,挑战皇权也要付出同样的代价。
C.在文章结尾处作者描写了阴森恐怖的午门,是为了说明故宫不是想象中的天堂,由此,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得以扩充和深化。
D.作者以站在午门外展开想象开篇,以走过午门外感到恐惧作结,全文旨在探究皇权的影响。脉络清晰,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E.本文语言隽永,耐人寻味。一方面,运用形象的描述,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另一方面,提出了理性的反问,加强了语言的深刻性。
1.因为午门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院门,(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供人出入,)它代表着一种权威,一种信仰,甚至一种宗教。
2.意思是:皇帝所处的位置越高,他的影像在万众眼中就越小。
含意一:宫殿把皇帝托举到君临天下的极至之日,也就是皇朝开始走向灭亡之时。
含意二:虽然宫殿将皇帝的身影弱化为最小,但皇权的威严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思对即可)
3.答题要点:过去的故宫是皇权的象征,是帝王尊严的象征,是暴力的象征,今天的故宫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具有广阔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象征,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沉稳、坚定、奋发精神的象征。
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 篇6
全国课标卷第一题“现代文阅读”共3题9分(试卷第1题~3题),为选择题。主要涉及到 “理解”和“分析”两个能力点,要么要求辨析文章的某个概念,要么让我们判断文章的大意,要么要求辨识某个观点。本期我们安排了4篇文章,分别从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概念题”的比对、“观点辨析题”的解题规律和文意归纳的方法分别进行解读,栏目还附了一个专项练习。请大家仔细阅读并认真训练。
(本期栏目特约编辑 华中师大一附中黄桢老师)
全国课标卷“现代文阅读”版块近四年的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题型稳定,均设置3个小题,且以单项选择为主。二是所选文本难度稳定,文本不仅兼顾了知识性与人文性,且考虑了我们的知识面和接受能力,难度适中。即使是讲述“科技黑箱”(2012年)、“悲剧的审美价值”(2014年)这类文章,也没有多少高深的理性阐述,至于关于老子及《老子》时代的探讨(2013年)和宋代货币流通的介绍(2015年),就更为浅易了。
现代文阅读到底考什么?《考试说明》说得很清楚:理解;分析综合。全国卷似乎更青睐前者。4年里的12个小题中,题干上直接提到“理解”的有8个,虽然这里面有6个题干中是“理解”和“分析”一起出现的,但命题者在兼顾“分析”的同时,其着力点还是“理解”。因为其它4个小题,题干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理解”,但实质是在考查“理解”,比如2014年高考第一小题(文本见本期P20-21):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A.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 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 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 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所列4个选项均是实际事例,涉及到“悲剧”的外延,借此考查我们对“悲剧”的内涵是否已经全面理解。
我们知道,作为一种思维能力,理解分两种:一种是应用感性知识来揭露事物的外部联系,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在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中,命题者往往通过列举一些特殊实例,要我们与某一概念挂钩,比如上题即为此种理解。如果我们通过阅读文章,真正全面掌握了“悲剧”的内涵,就可以判断出答案为B项,因为甲午海战中虽然有“冲突、抗争、毁灭”这些悲剧的关键因素,但是还缺少文中提到的“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这个前提条件。
还有一种理解是应用理性思维揭露事物的内在联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比如2012年高考的第一小题就属此类:
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 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 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 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可能有人认为,做这种题目,只要理解了“科技黑箱”这个概念的内涵即可,实际上却并不是这么简单。在上述4个选项中,真正揭示了“科技黑箱”这个概念内涵的是C项的前半句,而这道题的答案恰恰就是C项。为什么呢?因为该选项的后半句在原文中是这样的: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显然,选项后半句的“修正”一词替换了“选择”,故错。但这是在讲述“科技黑箱”的生产,不是阐述“科技黑箱”的内涵。
如果我们再综合该小题其他三个选项来看,就可发现,命题者实际上只是从文本中筛选出有关“科技黑箱”的信息,诸如背景信息、功能信息、内涵信息等,加工整合成A、B、C、D四个选项。由此,我们就自然想到一个问题:现代文选择题题干上提到的对某个概念、某个句子、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似乎都不是需要我们简单而直接地“应用理性思维揭露事物的内在联系”,而是对命题者理解的“再理解”。
为什么呢?
因为选择题中所有选项的文字,无论是“理解”,还是“理解和分析”,都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静态的“理解”“分析”,而是命题者以所选文本为基础而加工出来的,或者说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命题者的烙印。比如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的第3小题(文本见本期P18页):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放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 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 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按题干要求,需要“理解和分析”,但我们面对的却是无一不留下了命题者加工痕迹的四个选项。如C选项中“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的表述,就与原文不符,原文是“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后来在信用票据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纸币”。
面对这种需要再理解、再分析的选择题,我们如何有效地应对呢?
大而言之,认真解读文本。此类辅导材料甚多,毋庸赘述。小而言之,学会题文对照。就是要把被命题者加过工的文字与相应的原文进行比对,看看发生的改动是不是在条件、因果、时态等这些关键点上,从而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比如,上述小题的B选项,原文中就是这样的:
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典权存续期间典权人不向出典人支付租金,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经过对照,可以发现,与原文相比,B选项不仅文字大为减少,有的词语也有了改变(如“收益支配权”变成“出租权”),且整个句群的内部结构都有变化,但是,在 “出典人”“典权人”之间的权利关系这个关键点的表述上,两者依然是一致的,故正确。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 篇7
一.命题形式
认真研究两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题, 联系以往有关省份高考中的探究性试题, 笔者认为, 探究题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六种命题形式:
1.多角发掘型。这种题目要求立足文本,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理解、审视、阐发、评价和质疑作品中的形象、情感和表达形式, 领悟作品内涵的多义性、丰富性和模糊性, 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例1. (2008年江苏卷现代文阅读必考第15题) 小说题为“侯银匠”, 但写侯菊的文字多,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案要点】 (1) 从人物的品质看, 侯家父女相依为命, 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 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同时也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 (2) 从故事情节看, 女儿出嫁是主人公侯银匠生活中的大事, 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 重点突出, 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3) 从表达技巧看, 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 正面描写侯菊, 实际上是间接描写侯银匠, 虚实相生, 烘托出主人公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这道探究题, 命题者正是根据小说的主要特点, 从主要人物———侯银匠的品质, 主要情节———女儿出嫁, 表达技巧———烘托、虚实结合等角度来考查学生的, 同时小说所呈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能让考生探究出中国的传统道德及文化在人物身上的传承。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对全文整体把握, 前后勾连,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真正弄清文本背后包含的奥妙, 同时也不必面面俱到, 能抓住一点说清说透即可。
2.个性阅读型。这类题目主观性强, 开放性大, 它鼓励多角度、有个性地认识文本的内涵, 鼓励考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既能使阅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也能使解读活动全面深刻而充满智慧。
例2. (2008年宁夏、海南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4题) 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 在“情与法”的冲突中, 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 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 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答案要点】 (1) 鲍勃值得同情, 因为他重情守信; (2) 鲍勃罪有应得, 因为他是通缉犯; (3) 吉米忠于职守, 因为他不徇私情; (4) 吉米背叛了友谊, 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探究能力。笔者认为, 这一题目的价值在于, 其命题形式应看作是考查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解读的一种命题范例。“题干以假说的形式, 分别对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了二元对立的评价, 意在启发考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并就自己感受较多、体会较深的一点展开探究。” (余闻《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 这样既使高考这一特殊情境下的探究题目降低了难度, 又预留了一定的探究空间, 提高了题目的可操作性。题目所给的四种观点, 其理由的充足性可能是不等值的, 但却都是有话可说的, 该题就是要求考生立足文本将这些观点具体化, 从文本中寻找到所认同观点的具体内容及其认同理由的依据。无论认同哪种观点, 答题时都要做到观点明确, 紧扣文本组织理由。
3.内外联系型。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首先对文本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 对立足于文本从内容或形式等各个角度提出的问题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然后再联系自身实际谈出文本所给与自己的具体启示。题目要求考生由文本出发自然地向文本之外自己的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拓展和延伸。
例3. (2008年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2题)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 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答案要点】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启示主要有两点。 (1) 要善于观察, 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 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 (2) 要精于思考, 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 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该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这一探究能力。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和感受作品。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作家, 歌德有很多可写的地方, 但作者却从一个很小的细节 (即“歌德之勺”) 切入, 来挖掘其蕴含的深刻内容, 可谓以小见大。联系自身实际谈写作启示, 实际上就是回溯一下作者形成这种突出写作特色的根本原因, 寻找到文本所带给自己的写作艺术滋养。可以首先谈寻找最佳切入点的问题, 然后再深入挖掘一下能寻找出这样巧妙切入点的原因, 那就是精于思考。如此, 这一题目就可以顺利作答了。
4.空白补充型。任何一个文本都有一些未定点或空白点, 有的可能是作者未作评判的意见分歧, 有的可能是作者提出的疑点或难点, 有的可能是作者为激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实现二次创造而故意留出的空白……这些方面常常成为用以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强弱、思维品质高低的命题点。
例4. (2007年上海卷阅读第12题) 文末说“不, 不仅是一种享受……”, 请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因为享受只是对生活、对环境的浅层感知。西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 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走进它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还蕴藏着一种精神, 一种坚守正义、追求光明的精神, 走进它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在感染着你, 启迪着你, 鼓舞着你, 可以让你感受到一种责任。多在西湖边走走吧, 因为你那是与高尚同行。
该题亦属于挖掘文本丰富意蕴的探究题, 它可以自由发挥但又必须符合作品的整体内容。回答本题要从三个方面注意:一是恰当的内容, 如“人在湖边走, 边走边与那湖对话”除“享受”外的传承文化、承担责任等;二是语气要与原文衔接;三是语言要优美、通畅、得体。
5.矛盾思辨型。这一类题, 需要对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思考、深入探究, 要透过语言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要根据两方面各自表达的角度及两方面的关系, 并结合语境, 在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基础上, 解释这两个方面的语句或内容的含意, 以将其辩证统一在一起。
例5. (2007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8题) 最后一段, 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 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 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要点】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 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 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 给人力量, 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 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 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本题要求从文本中表面看似矛盾的两句话切入深入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并探讨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从全文来看, 作者笔下的“泥泞”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 是“浑然天成”的;其次, 它还具有象征意义, 象征着“困难”、“挫折”、“逆境”等方面的意义。既然如此, 人们当然不能也不必去人为制造;但同时作者也写出了“泥泞”的作用, 比如当人们处于疲软、茫然、麻木等情状下, 它能带给人“磨砺和锻炼”“使人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等。抓住文本的这些内容, 则可形成较为全面准确的答案。
6.疑难探讨型。“探究文本中疑难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探究能力考查方面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 实用类文本阅读也往往围绕文中或内容或形式方面的疑难设计问题, 要求考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对疑难问题加以突破。
例6. (2007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1题) 根据傅聪的观点, 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 “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答案要点】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 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原作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 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 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 (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与再创造) 。
该题考查对文中重要、疑难句子含意的理解、探究能力。答案可以从傅聪对第四问和第七问的回答中寻找, 而最直接的答案应该在对第四问的回答中。第四问回答中的“师今人, 师古人”, 就是说演奏家首先要对音乐原作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 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然后就是“师造化”。“造化”, 这里指的就是对第七问回答中的“创造”和“个性”, 即在领悟作曲家的精神世界的前提下, 对原音乐作品不断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还是无穷尽的。只有将这些内容全面理解、融会贯通, 才能准确解答此题。
二.应对策略
注重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确立的课程基本理念, 积极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教学建议, 不断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是今后高考的大趋势。鉴此, 我们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1.“探究”的神秘色彩必须消除。“探究”是新课标中的新提法, 是高考中考查的最高能力层级, 探究题是高考试卷中的重点题目。从教学实际情况看, 往往是一提到“探究”二字, 就有许多学生感到高深莫测, 于是畏难发愁;一提笔去做探究题, 学生则又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试想, 抱有这样的心态, 怎么能搞好探究, 应对好探究题呢?“探究”其实并不神秘, 它简而言之就是探索、研究。一般来说, 这种“探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不能缺位的, 只要我们端起书本或投身实践进行学习, 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探究活动业已开始。对某一专题的深入研究是探究, 对某篇文章的探疑求新是探究, 而对一词一句的精心揣摩同样也是探究。只有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剥下加在“探究”身上的神秘外衣, 他们才能勇于探究, 并逐渐亲近探究。
2.“探究”应从平时做起。消除了探究的神秘色彩后, 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增强探究的兴趣, 进而树立起自觉探究的意识, 引导他们在平时自觉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除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主或合作探究外, 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经常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当然不是那种难于短时间内探究清楚的大问题, 而是切入角度巧妙、有思考价值的小问题) , 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荷花淀》水生嫂们“探夫遇敌”一部分内容时, 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水声的描写:“哗哗, 哗哗, 哗哗哗!”并且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颇具思考价值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的教材编者把最后一个“哗”字删去了, 作者孙犁为此专门写信说明那最后一个“哗”字删不得, 为什么?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到:水声越来越急反映的是妇女们在遭遇了日本鬼子后的心情越来越紧张。再例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 某教师针对文中没有“套中人”别里科夫墓志铭这一“空白点”, 要求学生以为别里科夫拟墓志铭的方式来对人物进行点评, 于是引出了学生众多睿智灵动的精妙点评。类似这种课堂上随机的探究设计, 看似无心, 实则有意,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真可谓“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 篇8
中考现代文阅读越来越注重语文自身因素的考查, 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从题型看, 主观性试题一路攀升, 客观性试题大为减少。从考查内容看, 加重了对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识记型试题减少;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尤其是对“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考查较多,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真正“读懂”、“读透”文章。从选材看, 阅读的材料选自课外, 选文更注重人文性, 强调以人为本。总之, 阅读考查无非是对学生基本辨识能力、基本分析能力、整体把握能力、概括提炼能力、语言品味能力、手法欣赏能力、感受评价能力等基本能力的考查。而学生的这些能力, 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出来的, 它是一个长期的语文积淀过程。
面临中考, 大多数老师采用传统的讲练结合的做法, 根据“考纲”和新课标要求, 亦步亦趋, 按部就班地分块复习, 课内外结合的框架, 突出能力的检测。选取的材料大多是历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阅读题。可是这样重复的演练, 往往事倍功半, 收效甚微, 缺少对学生答题中的盲点关注, 不可避免地走入了备考的误区。
那么, 怎样才能走出误区, 全面提高语文备考质量呢?现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复习实践来谈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及复习方法。
一、实现文本课外迁移
课文是教材编写者依据大纲或课标在众多文章中千淘万选而来的, 是我们学习语文的“范文”, 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让学生受到人文熏陶,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其绝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典范篇章。我们的课文, 注意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 注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色彩, 能够承担起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责任, 从而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正因为如此, 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从课文中获得知识。
聚焦课文, 对这些文质兼美的典范篇章精雕细凿, 深刻消化, 使之化为培养语文素养的“养分”。然后以此为基础, 眼光“向外”, 通过对大量富有新鲜气息的时文的阅读补充,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成功的花……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雪雨。”读到冰心这句诗时, 笔者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惊喜, 多富有诗情的语文呀!如果孩子们进行创造性仿写, 相信会有灵感的火花产生。再拿九年级的几篇课文来说, 《鼎湖山听泉》、《小石潭记》、《雪》……哪一篇不是文学类文本的精美范例?它们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还是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 都值得我们去品味, 对这些文章必须精读。
精读文章要深入钻研教材, 明确重点难点, 找好教材的切入点, 创设好教学情景, 以引发学生读书、思考和训练。教学时, 要注意文学欣赏的感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使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对古今中外名著的大量欣赏中, 学生可以尽情的在文字海洋中徜徉,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加强语言能力。引导学生对美文的写作特点、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及语言等进行品味赏析, 熟练掌握课内文章的思路方法, 以便在进行知识点的课外迁移时能迅速从脑海的“资料库”中搜索到相关信息。
二、拓宽课外阅读空间
立足文本之后, 加强课外阅读, 生活是唯一源泉, 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鲜明的作用。提高课外文章的阅读能力, 这是做好阅读题的根本保证。从笔者从教多年的经历来看, 凡是喜爱读课外书的学生, 阅读的速度、阅读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超过不爱读书的学生, 语文成绩没有不优秀的。因为语文学习是一种漫长的文化积淀。最为有效方便的积累办法, 就是读书。
近年来各地中考阅读试题的材料都选自课外, 大都是一些大家的文章。从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记叙文选材情况看, 所选的记叙文除了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之外, 还体现了人文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说明文阅读选材更注重了知识性、趣味性、可考性的结合, 并趋向于科技作品的阅读理解。所以, 我们平时要多留心具有这类特点的文章。
1. 化整为零, 坚持阅读。
初三虽然功课紧, 笔者一直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抽出一些时间读书看报, 至少每天坚持阅读浏览一篇文章, 把自己感兴趣或有价值的材料进行摘抄或剪贴, 有条件的话, 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适当交流。一周适当地抽出一点时间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的好文章, 如毕淑敏等名家的千字短文。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 让学生抓紧点滴时间坚持阅读, 同时也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中呼吸到一缕缕新鲜的空气。
2. 忙里偷闲, 适当摘录。
在平时的阅读中, 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 整理到摘录本上, 并利用晨读等时间让他们朗诵其中的片段。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 学习状态得到了调整, 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释放。
3. 纵横古今, 学科整合。
“语文”的范畴正在不断的变大, 一个知识全面的学生才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对待阅读。平时的学习中, 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注重各种知识间的联系, 灵活进行语文学习, 以广泛的阅读面和广博的知识来赢得胜利。
三、引导提炼阅读目标
回答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学生对一篇文章理解能胸有成竹, 能展现思维, 智慧的火花, 但若能从中走出来,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来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更能提升境界。为此, 在阅读课上笔者尝试让小组之间提供美文, 并大胆创新, 设计问题, 实行一种让学生直接介入对文本的提问和质疑现代文阅读训练课的模式。
教学中, 运用质疑的方法,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促使其积极思考, 认真读书, 达到导读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比如, 在提炼文章主线方面, 教师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如下的引导: (1) 从文章的题眼入手。如《鼎湖山听泉》中的哪个字是全文主旨? (2) 从提纲中提炼主线。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 为课文列出提纲, 尔后归并排列, 形成一条主线, 展开学习。如《春》一课的学习, 教师先让学生自学课文, 随后自主列出课文提纲, 根据内容归并出:盼春;迎春:一切——“草、花、风、雨、人”;赞春。借助这一条主线, 阅读课文就轻松了。 (3) 从主旨中提炼主线。这样, 让学生从被动答题的地位改变为主动实施者的地位, 在学习中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在平时的答题中能有意识地揣摩出题者的意图, 从而轻松自如地驾驭文章。
四、强化阅读解题技巧
现代文中阅读中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特点的文章, 要结合文体特征的阅读难点进行训练。
1. 记叙文、散文类型的文章的阅读。
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一篇文章进行多层次地阅读。先是整体阅读, 从整体上把握作品。没有整体阅读, 就把握不了思考与解答具体小题的内容背景与语言环境。其次是文体阅读, 即将作品纳入文学体裁阅读中去理解把握, 是散文的就要从散文的形散神聚的角度去理解, 是小说的就应该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上去把握。这样可以更快捷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及艺术特色。第三, 立体阅读, 指的是把作品放置到自己既往的阅读同类题材或同一领域的作品中去, 调动平时的积累和生活体验, 找到阅读的感觉, 进行比较分析。
正确地阅读之后, 就要注意解题的技巧了。比如题目的含义及作用这一考点, 笔者专门选取了《父亲的斧头》、《老海棠树》等中考题给学生训练。如试分析文章标题“父亲的斧头”的作用。参考答案是:“是指父亲一生以锻造斧头为工作 (1分) ;“暗喻了我是父亲用他的实际行动教育出来的儿子” (2分) 。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全文后, 从中归纳出此类题的答题思路和要点:一是文章原文可能会有解释的表层含义。二是题目具有比喻、象征或引申的意义, 这就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寻找答案。题目的作用主要有概括内容、行文线索、表现主旨、设悬念、引发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等。如此专项训练, 学生应对这一考点时就不用盲目瞎扯了。像这样的考点很多, 如文章的线索的把握、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语言的赏析、开放题的答题思路等, 只要我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训练, 一定会效果显著。
2. 实用类文体的训练。
实用文体包括说明类和议论类两大类。
(1) 说明文更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如人类的生存环境, 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等。考点训练讲究精确, 比如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一考点, 我们通过训练, 引导学生归纳了如下答题要点: (1) 表态:不能删。 (2) 定性 (什么上的限制) + (替换法) 解词或解释句子。 (3) 若删去, 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 (太绝对了) 。 (4) 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样分点训练, 在答题技巧上给学生点拨, 在答题的过程上给学生细化成一定的模式、学生做题时就不会丢三落四, 错误百出了。
(2) 议论文更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拥有健康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等。因此, 平时应引导学生多关注一些时文, 对身边的一些现象形成正确的看法。考点训练中如何找准论点, 这是议论文考查的重点。要让学生明确论点的特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 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明确论点常常出现的位置: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 如《谈骨气》一开头就提出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 如《论美》。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 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除了以上分析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来找论点外, 还可以用以下方法: (1) 分析文章内容, 有助于找出论点; (2) 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 (3) 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
总之, 无论是哪一种文章的阅读都应遵循以下思路: (1) 阅读文章, 整体感知:通读材料, 思考并概括:基本内容、主旨, 大致脉络层次。 (2) 审明题干, 明确出处, 再找原文相关段落:明白出题者考查的知识点、题型及答题技巧;选准段落, 精读、分析、概括。 (3) 整体分析, 全面作答, 分点表述:结合主旨, 抓住关键词句, 理清答题步骤, 用术语分点作答。
3. 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常见问答题型。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自然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 句的主要作用;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用自己的话谈谈对句子的理解;文段中主人公的性格判断;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根据语境, 补写心理活动;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文段中事例的概括;划分段落、层次, 概括段意、层意;提炼中心、主题;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 (说明内容)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文段 (各种文体) 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辨识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 (分论点) 的句式, 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 篇9
1.联系上下文, 说说“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 我吃惊了”, “我”为什么“吃惊”?
2.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对“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做了怎样的“品读”?
3.文章叙述了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和年老女人生子的故事, 有什么作用?
4.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这篇散文特点和设题要求, 从以下几方面解读:
一、抓脉络, 理思路
抓文章脉络, 理文章思路, 是快速阅读散文的前提。《古藤》开篇写古藤的形态, 展现了“万般花样”、“不知多少轮回”的生命。由此看1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二、找主旨, 明态度
散文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因此只有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 答题才不会离题太远。要抓主旨, 必须抓关键词句。如统领句、过渡句、总结句、疑问句等。在《古藤》中, “人其实如同古藤一样”, “只要一息尚存, 就以藤的个性, 滋生、蔓延、上升、翻腾”就是中心句, 把握了这样的句子, 2题就不难回答了。
三、明手法, 细评价
鉴赏散文离不开表达技巧。首先要搞清用了哪些方法。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设问等;写作手法有铺垫、渲染、衬托、类比、对比、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谋篇布局角度有过渡、照应、详略、主次、点面结合等;表达方式上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其次是弄清这些表现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并作具体分析。
《古藤》运用了托物言志、拟人、设问等方法, 还用何仙姑与吕洞宾的神话传说和老年女子生子的故事增加了文章的神秘色彩。
浅议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训练方法 篇10
一、讲求方法, 把握套路
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的知识含量以及鉴赏评价的能力, 这就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教师必须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只有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这些能力, 才能够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发挥出好的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就必须讲求方法、把握套路, 通过科学的训练来逐步完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精读细读能力, 因为从高考现代文应试能力的训练角度来看, 精读细读不但是必须的基本功, 也是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所谓精读细读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吃透文章。教师要教会学生从整体入手, 局部理解, 最终完成整体把握、读懂吃透的目的。局部理解和把握整体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理解不了局部就无法把握整体, 而把握整体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局部, 学生在理解局部的时候不是片面的、孤立的理解, 而应该结合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去理解, 唯有如此才能够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训练的过程。
教师在训练学生精读细读能力的时候, 首先要精选一些现代文阅读训练题, 然后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先阅读三遍。第一遍要求学生先理解局部到整体的内容, 第二遍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住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要求学生去看文章后面的问题, 结合问题去读第三遍, 这样不但为答题寻找了依据, 还能够验证自己前两遍所读的效果。在对学生进行精读细读训练的时候, 要求学生先读懂吃透文章之后再去答题,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系统总结, 培养能力
近年来, 高考现代文阅读向着综合性、高层次的趋势发展,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要注重系统性、综合性, 要系统总结, 培养学生能力。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系统的、综合的基础知识系统。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 仅仅凭借零散的知识, 所谓的阅读能力培养根本无法实现。
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优势, 尤其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往往具有总结性, 是帮助学生系统归纳、加深理解的好材料。高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在归纳时切记不能够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名词术语, 还要向知识的纵深发展, 细致、深入地理解这些名词术语的意思和用途;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对一些知识难点进行归纳与迁移。学生在归纳总结的时候, 一定要把难点弄懂, 理解透彻, 杜绝一知半解的情况出现。对于学生不能够自己弄懂的地方, 教师要耐心指导, 帮助学生从深层次去理解, 把握阅读的内在规律, 从而使学生在形成基础知识系统化的同时, 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三、发散思维, 提高能力
知识是基础, 思维是关键, 教师在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现代文阅读而言,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当笔者要求学生概括总结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 大多数学生还只是段意的累加, 或是在文章中找相关的句子进行拼凑。如何在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主要内容, 且对字数加以限制, 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难做到的事情。学生们经常会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等。其实针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思维定式, 如叙事类文章, 可以按照“人+事件+结果”的格式来总结其主要内容。教师分专版分类别进行总结归纳, 找出规律, 反复练习, 久而久之, 能力就会培养出来了。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在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时讲求方法, 把握套路, 同时也要做到系统总结, 不能只为讲答案而做题, 而是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最终目的, 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地运用知识的能力。长此以往, 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还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教师可在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时要讲求方法, 把握套路, 同时也要做到系统总结, 不能只为讲答案而做题, 而是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最终目的, 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 篇11
一、探究题的呈现形式
探究试题在现代文阅读中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赋分5-8分。
例1:2007广东卷,选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是迟子健的散文《泥泞》,第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例2:2007山东卷,选做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是叶延滨的《灯火的温情》,第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例3:2007山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文杨明、马小林的《梦碎雅典》,第22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5分)
例4:2007宁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4题: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8分)
例5:2007宁夏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8题: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
二、探究题的价值取向
探究题的考查,是对新课标阅读能力培养情况的有效评价,这种试题的价值直接指向新课标。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方面提出如下几条新要求:第1条: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第3条: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考语文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究能力指探究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的能力。那么发现什么?如何创新?
1.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发现和探究的主要内容。如广东卷《泥泞》第18题(参考答案是: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又如山东卷《灯火的温情》第22题(参考答案是: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分别是对文本的内容、观点和相关因素质疑,考查考生从文章的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其意蕴的能力,试题的价值取向着眼于探讨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梦碎雅典》第22题(参考答案是:“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是在引导考生探索作品表现的人文精神。2007宁夏卷第14题(参考答案:两种身份:①教头身份,②配军身份。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通过人物言行了解人物形象,从林冲的身份及其性格和心理,探究封建社会背景下的民族心态。
2.探究题答案的开放性和不矛盾性体现它对个性化阅读的引导。各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试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即使命题者给出参考答案,也往往是多种多样互不矛盾的,属于“多解”的“开放题”,一般“言之成理即可”,“符合实际即可”。这种试题的考查,对阅读教学产生了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对于意蕴丰富的文本,提倡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多元解读,这是一种尊重自我和善于思考的阅读品质。
例6:扬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第4题:对文题“草原上的日出”有下列三种理解,你赞成哪一种?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理解,解说你赞成的理由。(5分)(1)草原上的日出,象征着小男孩当天在草原上目睹蚂蚁吞噬小鹿一事后获得了新想法。
(2)早晨的太阳起着烘托作用,渲染小鹿瞬间被蚂蚁吞噬的悲剧气氛。
(3)草原上的日出是每天都有的事情,象征新生命总是在旧生命消亡的基础上产生的。
3.探究题的价值取向还在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探究题题干的表述往往是先列举出作者、别人或前人对此问题的看法,然后问“你是如何认识的”(如2007广东卷第18题、山东卷第22题),这意味着答案鼓励创新,考生不可拘泥于文本中现成的观点或别人的说法,应深入挖掘作品,调动已有的积累,多角度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正如朱光潜先生关于“推敲”的评价,不盲从前人“敲”比“推”好的一般认识,提出“情况不同,各有奇妙”的创新见解,令人钦佩。这种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性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
例7:苏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试题现代文阅读第4题:作者不同意有些登山者在登顶之后说自己“征服了一座山”,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5分)答案略
三、探究题的解答技巧
1.有思。对文本的思想观点、社会价值等要能够多角度深入地理解,发掘其丰富的意蕴。如2006年重庆卷《说村落》第19题: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这是一道涉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题目,文章内涵较深,对于理解没有太大障碍,但是对于考生个人的看法,回答起来有一定难度。个人看法与作者的情感态度不能没有关系,与文化变迁方面的知识不能没有关系,不能仅在“同情”、“遗憾”、“无奈”等观点上打转,有必要联系当前社会实际,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这也是探究的终极指向,只是你的见解要符合社会发展实际。
再如例3,要求“结合奥林匹克精神”,你首先要了解奥林匹克精神。回答此类问题,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2.有文。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和创新理解,不能脱离文本。无论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还是探究,都是在做阅读题,因而都强调贴近文本,思维起于文本,归于文本,脱离文本的妄加发挥是不合宜的。如例4、例5,都强调依据文本内容,考生必须对文本整体感知,把握精髓,综合分析。对文本的观点可以赞同,可以反对,也可以高屋建瓴,另有高见。不可肢解文本,断章取义,使思路偏斜。
对文本的结构安排、艺术处理、标题技巧等问题进行探究,首先要明白选文的体裁,明确此种文体的一般特点。这样,个人观点才能有着落,符合章法,答到点子上。
3.有我。探究的问题多着眼于文本的难点、疑点,考查思辨能力,需要考生独具慧眼,不能人云亦云,重复现成的意见,失去自我。即是我的认识,则虽不一定有别他人,却也必须是“我的”,这才能发现,才是创新。
4.有层次。探究题考查发现能力和创新思维,目前尚属新题型,没有形成稳定的解题套路。但如果我们结合鉴赏评价等题型的答题经验用心揣摩,也多少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探究题在阅读中出现,一般5至8分,按点给分。那么,在认真审题的前提下作答,一般要有3至4个层次。要有明确的观点,针对问题,表明认识;要有理论的或事实的依据,并从不同方面作具体的分析;还要有规范的表达,有要点意识,层次清晰,语句通畅。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 篇12
现代文阅读题, 关键在于准确审题。抓住这个关键, 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的审题, 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 把握题目要求, 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文章中作者的话, 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的内容, 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 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 甚至限定了哪一段或哪些句子,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 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 锁定答题的区间, 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 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义, 准确抓住关键句, 准确把握住答案的信息, 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找到的。
一、凸显命题意图
现代文阅读题干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其中, 前两者是显现的;而后者则是隐性的, 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 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 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因此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而命题意图又融于创设情境和设问角度之中, 所以, 通过显现条件去揭示隐性因素, 就成了揣摩命题意图的必然途径。
以湖南2006年卷《在山阴道上》第四题为例。命题是“浙江绍兴, 古称山阴。《世说新语》曾载:从山阴道上行, 山川自相映发, 使人应接不暇。通观全文, 请回答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这个命题由两个材料和一个设问构成。材料一说“山阴”即绍兴, 中学生不难想象出绍兴即是鲁迅的故乡。材料二引用《世说新语》, 落脚点在“美景”“应接不暇”上。这些是命题者为考生创设的情境, 而设问的角度则是由果探因, 答出文章文题命名的原因。那么, 考生就应该想命题者为什么要提供这两个材料。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考卷上字字珠玑, 字字千金, 绝无多余赘语, 也就是说这些材料只可能是在引导你思考文题命名的原因。这就是考生必须挖掘出的隐含信息。结合文本来看, 这是一篇以时间为序, 以作者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文本具体写了参观鲁迅故居, 百草园以及三味书屋, 以及一路所见和平而壮美的山川, 美丽而和谐的田园风光, 恬静而幸福的人民生活, 表达了对鲁迅精神的颂扬和追寻, 对鲁迅当日心中“好的故事”在今天得以实现的欣慰, 从而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由此可见, “山阴道”是作者一天的行踪所在, “山阴道”也是鲁迅求索精神的折射, “山阴道”的美景折射的是鲁迅理想的美好和实现, “山阴道”美景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的反映。可以说以“山阴道”为题, 既是形式的需要, 亦是内容的诠释。参考答案为: (1) 与作者游历鲁迅故乡的旅程相吻合; (2) 暗寓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美不胜收”。题干的信息已然将答案要点隐含其中。
二、暗示答题方向
题干能暗示答题方向。把握方向, 遵循方向, 就能少走弯路, 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这个方向来自何处?就来自题干本身的暗示。当然, 题干中的答题方向同样是非显性的, 也同样需要我们对题干作出分析和挖掘。
让我们来看看2005年湖南卷《贝多芬:一个巨人》第一题。题干是:“贝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 是因为————”这个题干中设问的方向比较明确, 是由果探因。但如何做仍需分析, 要从已知条件去探寻隐含信息。情境之一是贝多芬对来访的客人的问话。文本中的贝多芬是一个怪异之人, 性格孤僻, 对外界采取不合作态度, 难于理解别人, 他也难于被外界理解。但实际上贝多芬内心又迫切渴望被外界理解。这是一个矛盾的内心世界。情境之二, 贝多芬对客人称自己是吓人的“老狮”, 把自己的居所称为“兽穴”, 很明显这是一个违背常理的说法。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如果这真是他内心的想法, 那么这句话是对来访者的拒绝甚或是恐吓。但“脸上浮现善良的微笑”“过来坐在我旁边”, 可见他对客人不是拒之千里的, 而是一种看似隔阂实则渴望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情境中的话实在是一种幽默, 一种调侃。通过分析, 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是:他知道别人把他视为难以接近, 难以了解的怪人, 厌恶别人的打扰;了解别人的来访意图后, 他感到欣慰, 语带幽默。
三、定位答题区间
答题的区位是指试题形成答案所在的语段或句子, 这是保证答案准确的前提条件。信息集中在何处呢?试题的题干往往会有所显示。因此, 要仔细分析题干, 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 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位的“彼信息”, 从而确定出答题的区位。
我们来看2003年全国高考卷《乡土情结》第一题。题干是“从文中看, 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不超过28个字) ”这道题问的是“哪些”, 是对文中的概念“童年的乡土情结”的外延的考查。那我们就要扣住“童年的烙印”这个关键信息。那么会在哪里呢?题干的情境是“从文中看”, 我们不难发现, 关于“童年的烙印”出现在第一段文末, 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也就是告诉我们信息集中在此段。对文本稍微整理会发现, 关于“童年的烙印”信息又集中于第五句到第九句。对信息进行概括整理后, 不难得到答案: (1) 父母亲族的爱; (2) 家乡的山水草木; (3) 悲欢离合的家史; (4) 邻里相亲。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11-22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08-31
统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研究11-08
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05-22
高考语文现代文主观题失误及对策08-28
高考现代散文阅读方法教案08-09
高考文综地理命题09-09
现代文阅读策略11-17
现代文阅读之散文阅读07-14
《月迹》现代文阅读答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