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工作站

2024-09-28

院士专家工作站(共12篇)

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1

摘要: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一种新型产学研合作形式,它使专家团队与企业合作关系明确化、长期化、机制化。工作站的迅速兴起是在需求支撑下,企业、专家、政府和科协等社会组织共同推动的结果。

关键词:院士专家工作站,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0 引言

2003年院士工作站首现于沈阳市,在中国科协等单位的引导和推动下,各地因地制宜,先后出现了院士企业专家工作站、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专家工作站和院士工作室等多种类型。这些站大部分都建立在企业中,由院士或知名专家领衔,专家团队与企业科技人员联合开展研发工作,本文通称这些站为院士专家工作站,简称工作站。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国已建立工作站1284个,进站院士专家4790人次,工作站覆盖除了西藏和青海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

1 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作用

1.1 引领攻克核心技术,形成创新成果

“需求为基础,项目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实效为根本”是各地提出的建站基本原则。工作站的项目有的是企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有的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但它们都与进站创新团队的专业积累和研发方向一致,是院士专家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的载体。工作站邀请院士专家进站后,企业围绕具体研发目标与专家团队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发挥院士专家的统领作用,依托项目,制定规划,重点攻关,实现了一批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突破,成功研发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产品。

1.2 及时掌握关键信息,优化发展战略

信息获取的及时、准确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特别是那些战略性的竞争信息对企业的战略至关重要。院士和顶级专家拥有较广的技术信息渠道,清楚行业发展动态,企业家对市场需求有较强的感知和掌控能力,他们的沟通有利于企业的战略形成。各地的实践表明,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产学研用各方建立信任的交流平台。院士专家借助工作站可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方便、快捷和准确地把握企业的经济实力、生产条件、工艺特点等,可为企业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企业也可借助此平台,一方面及时了解高校、科研院所和专家的研究专长、研究实力、科技成果及其应用前景、成熟程度等情况,另一方面委托专家专题研究产业发展路径和企业战略规划。不少企业家感觉和进站专家的非正式交流比其他渠道得到的信息更有效,一些自己思考很久的问题在不经意间就解决了。

1.3 培育创新团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调研表明,企业科技人员受环境制约,通常难以全面掌握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和最新的科技成果。建立在科技人员身边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创造了条件。很多建站单位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在院士专家工作站筹建和运行过程中,依托重大项目,培育了创新团队;举办各类论坛、沙龙、讲座或培训活动,向广大基层科技人员传递最新科技信息;通过办班进修,也为企业培养高端人才打开了绿色通道。当然,这种人才培养是双向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也在工作站项目中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苏州市两年中共建立41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引入院士团队413人,与企业的641名技术人员结成了创新团队。

2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和运行机理

2.1 有效需求是工作站建立基石

有效需求是1800年马尔萨斯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他用这一概念来阐述并解释失业现象,以及财富增长问题。事实上这一概念也适用于产学研合作创新。在合作技术创新中的有效需求是指企业既有合作创新能力又有合作欲望的需求。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经济行为上表现为它对R&D的投入;在技术上则表现为企业现有的技术设施、研发水平和科研人员数量等。至于合作创新欲望则与企业领导人的创新理念、创新措施以及企业的创新文化等密切相关,创新欲望在建站问题突出表现为企业领导对邀请专家的态度上。建站需求的有效性还与拟邀专家对拟研课题的掌握程度相关,特别超前或常规性技术开发一般都不是工作站合适的选题。

按照西方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技术创新是一种追求利润的经济行为,技术创新是市场需求和技术供给双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需求导向、需求规模与盈利能力的变化是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活动的最有效内在激励机制。企业家在将市场产品需求表达为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时有很多路径,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就是表达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求的一种简易方式。建站既可以表明企业的创新欲望,也间接说明了企业的技术实力,这对提升企业形象,增加无形资产非常重要。

2.2 理解信任是工作站运行关键

项目质量、数量和交流活动的频繁程度等是工作站生命力的主要体现,这些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的产生和完成本质上是一种技术交易行为。理论和实践都表明,选择技术交易对象比选择技术交易方式更重要。这是因为:首先,技术在实现之前的经济绩效存在着很高的不确定性;其次,相对于其它商品,一项关键技术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很有限;再者,技术的质量难评估、扩散难控制,技术交易过程中常存在严重的机会主义行为(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进站专家或通过他们介绍的专家和企业家之间在交流过程中建立起的信任为企业选择交易对象提供了支持。对于企业而言,院士专家的能力和品行是重要的先验信息,据此选择可以显著降低技术交易费用。

企业发展需要三类资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企业的社会资本主要是指企业通过社会网络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信任和认同是社会资本中最重要的因素。基于院士专家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准等方面的信任也是工作站项目争取各种社会资源的基础。

2.3 协同创新是工作站成功核心

创新是一个需要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既需要技术和人才,也需要政策、资金、文化、制度等要素的支持。在我国,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大量的创新要素游离于企业之外。所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对于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非常重要。各地实践证明,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先是技术协同平台,工作站可以邀请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院士专家与企业开展技术对接。其次,工作站是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协同平台,院士和顶级专家是行业领军人才,备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尊重,专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社会资本可以相互转化,进站专家尤其是院士在整合创新资源中可以发挥独特的协调作用。除企业自身资源外,专家所在单位甚至专家各种私人关系中的创新资源都能在专家的协调下为企业创新项目服务,这是很多企业家特别看重的一点。

协同创新可以降低R&D成本、分散技术创新风险、将技术创新成果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弥补创新资源的不足、获得规模经济等。工作站的协同作用更体现在企业项目推进和企业创新文化形成等方面。“和而不同”是成功的工作站中进站专家和企业科技科技人员之间开展合作创新时的一种精神风貌。来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与企业科技工作者由于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合作处理技术创新问题时,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方面冲突比较多。大家同在院士专家工作站这样一个组织内创新,可以有效化解合作中的矛盾特别是潜在的利益冲突。

2.4 政策资金是工作站兴起保障

政策是表明政府态度的体现。建站既是企业的一种经济技术活动,也是地方政府继“招商引资”后的一项“招才引智”活动。通过柔性引进高端人才进站,可以为地方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服务。基于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地方党委和政府都对建站促进创新给予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建站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国共有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其中有21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近60个工作站的相关政策文件或管理办法。

资金既是工作站启动和运营的需要,也是推动建站工作的主要手段。企业关注市场需求,专家有自己的专业工作,两者往往没有足够的合作动力,适量的启动引导资金才可能让专家和企业能坐下来认真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工作站的创建和运营需要在企业内外开展大量的组织协调,这都需要资金。

2.5 专业服务是工作站长效措施

工作站的创建和运营涉及到企业需求调研、技术难题凝练、院士专家推荐、公共关系协调、项目跟踪服务、项目资金筹措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是一项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系统服务工程。服务者一方面要热情、善于沟通,另一方面要具备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化服务能根据企业和院士专家的特点,策划推动工作站的成立,为企业提供机会识别,为进站专家提供决策支持,为工作站项目实施提供信息服务,从而降低企业合作创新机会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维护院士专家的名誉和利益,使工作站能良性发展。

在实践中,宁波、杭州、扬州等地建立院士工作共享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平台涵盖以院士专家为重点,覆盖各领域人才、分类管理的“院士工作站信息库”、“院士专家人才库”、“企业技术需求库”和“科技成果库”,增强院士专家和企业对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郑州市科协在建站需求调研时,坚持“细”字;在邀请院士时,突出“诚”字;在筹备建站时,注重“实”字;在跟踪服务时,强调“勤”字。这些专业化服务为工作站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创新要素高效集聚。

总之,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它通过在企业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这种柔性组织,为企业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将院士专家个人及其团队和企业法人之间合作关系明确化、长期化、机制化,有利于化解双方合作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冲突,提升技术交易的质量和效率,增加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实现了专家、企业的共赢,得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郭小川.合作技术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赵维双.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与机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林筠等.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1.

[4][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4年中译本.

[5]季学猷.清华大学的技术转移-合同模式和衍生模式研究[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5.

[6]http://www.jstd.gov.cn/zwgk/fggw/ck345/2009/10/1411035750552.html.

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2

第一条 为加强我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管理,按照择优录用、保证质量的原则,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企业科协为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工作站的建设及日常事务,协调有关部门及协助做好科研管理工作。

第三条 申请资格:凡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40岁以下,有志于为我公司科技事业做出贡献者,均可申请进入院士专家工作站,特殊情况条件可适当放宽。

第四条 申请材料:申请人应在每年的三月底前向企业科协提出进站申请。

1、个人申请材料。

2、学历证明、工作简历。

3、身体健康证明。第五条 审批程序:

1、公司行政人事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提出是否同意招收的意见;单位同意后,填写《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研究人员审查意见表》。

2、公司行政人事部将申请人有关材料汇总整理,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报企业科协审批。

第六条 科研人员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在站期间,应严格按照与培养单位签订的《协议》内容进行研究工作,特殊情况需改变研究计划的,由本人提出申请,指导研究员初审,企业科协审核,培养单位同意后,报院审批。

第七条 科研人员进站两个月内,应在指导研究员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课题,并作开题报告。研究方向原则上应与所在单位研究方向一致,也可自行选题,以书面形式明确所承担工作的任务、目标等。

第八条 科研人员进站后,根据工作需要,凭人事部门介绍信和其它有效证明材料,到当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随本人一起流动。

第九条 各培养单位负责科研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科研活动和相关管理工作;设立科研培养基金,用于资助研究人员的科研经费及生活费。

1、资助科研经费每人每年2万元。

2、配备台式电脑1台和相应的办公设备。

3、提供必须的科研、实验室条件。

第十条 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公司科协对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和其他方面进行中期考核,报公司核定后,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

第十一条 科研人员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专业论文,应将所在培养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成果经转让或开发获得经济效益的,可按进站时签定的协议分享产权和参与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出站时,应提交研究工作成果,如论文、手稿、鉴定成果、专利及其他材料,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和我院的有关要求对研究成果中的技术秘密予以保密,违者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十二条 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享受国家规定的研究人员的一切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十三条 科研人员工作期满时,由培养单位会同工作站组织有关专家对其进行认真考评,考评的主要内容:

1、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

2、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工作表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及组织管理的能力。

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3

一、院士专家工作站助力创新驱动取得显著成效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一个全新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它将建站主体企业的实际创新需求与院士专家及其科研团队的技术专长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院士专家与企业项目对接、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产品与市场对接,既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又为各类人才施展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实现了持续双向互动、合作共赢。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旨在满足企业和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需求,探索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间交流合作的新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

院士专家工作站助力创新驱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5年的实践,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助力创新驱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聚集高端人才,促进企业创新转型升级,借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外脑”,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和战略决策创造了条件;二是发挥院士及团队专业专长,为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建综合性平台;三是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组织形式和合作氛围,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是“产学研”长效结合的不可或缺的综合创新性平台;四是为企业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创造条件,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互动形式,企业派出多名年轻技术骨干与行业领军的院士专家共同参与技术难题攻关,促进企业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五是促进军民融合推进产业发展。如某航联电连接器公司在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和高尖端产品的研发中,深感人才缺乏,技术支撑不够。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引入院士专家团队,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填补了国内应用技术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推动了军用技术在民用领域的成果转化,同步拓展了军民品市场,不断培育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始于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省科协、组织部等七部门共建。截至2015年底,全省建站总数达到230个,其中省级工作站40个,建站数呈逐年递增趋势,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优质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解决企业核心技术瓶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站单位借助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雄厚研发实力,围绕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争取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支持,发明专利及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大幅增加,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截至2015年底,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1200多项,取得发明专利1000多项,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励近500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300多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00项。如中水电顾问集团某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站“高速滑坡致灾机理及抢险加固技术研究”等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0等多项。

指导企业战略决策,助力企业成为行业“龙头”。进站院士专家发挥智力支持作用,立足行业或产业发展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确定研发方向,提高研发精准点。某汽轮机公司建站以来,在数名院士的指导下,在重型燃机热端部件研发和高参数超临界机组用材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抢占国内和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企业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企业研发人员参与项目联合攻关,有效地吸收院士专家的科研思路、理念、方法及模式。如某电器集团工作站先后培养硕士70人,博士10人以上,为公司的创新发展培养了自主创新人才。

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开展行业、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某集团公司工作站与院士及国外专家联合攻关,研发出汽车漆专用钛白、塑料专用钛白等新产品,新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总收入70%,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某麻业公司,通过与院士及团队合作,改进苎麻纺纱关键生产工艺和优化苎麻种植技术,提升了苎麻纤维的品质、产量,同时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不仅有效带动了苎麻种植农户增收致富,还促进了当地苎麻纺织产业链的升级和地区经济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四川省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成效,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不平衡,与各地发展战略、产业技术重大创新需要不相适应。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近几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从总体而言,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分布不尽合理等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站建设地区差距较大,较发达地区建站数量较多,欠发达地区建站数量偏少;二是建站地区、领域分布不均,工作站多分布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63%集中在成德绵三市,领域分布不尽合理,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等传统优势领域;三是引进院士专家区域性差异明显,引进院士、专家,主要在成德绵三市。建站发展不平衡、分布不合理,势必与相关地区整体发展战略、产业技术创新总体规划的不协调。

nlc202309091136

协同推进机制不健全,横向联动、纵向联动的工作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从5 年的运行情况看,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工作体系已基本形成,然而各部门共同推进工作站建设的协同性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联席会议制度不够健全,部门联动缺乏实质性、长效性的支持和行动,没有真正把工作站建设与相关业务部门实际工作直接挂钩;二是省市县三级之间的联动缺乏必要的支撑条件和激励机制。

高端人才支撑后劲不足,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亟待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关键在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一是院士,院士等高层次人才资源有限,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对口难、对接难、邀请难等问题;二是行业领域的高层次“能人”,同样存在对接难、邀请难等问题。

政策缺位,缺乏一定的保障支撑条件。到目前为止,四川省已建工作站230个,与兄弟省市相比,差距甚大,与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一是大部分市州科协没有专门机构承担工作站具体工作,人员缺位、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影响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正常开展;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四川省仅对获批建立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民营企业给予资助奖励经费,而国有企业建立的工作站没有资助奖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站的积极性;三是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经费投入方式、与科研规律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对工作站新内涵的认识。院士专家工作站是院士专家及其团队与企业内生驱动的产学研创新结合的有效模式,特别是高端引领集聚和无缝对接、互动互利协同创新,其功能和特点是其它创新平台不具备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能够有效集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富有潜力的后备力量;能够快速搭建高水平、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相互交叉的,综合性的战略决策咨询和创新平台;能够实现经济与科技相结合,“智本”和资本的有机融合;能够促使与海内外优秀人才、高等院校、科技社团、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吸纳更多优秀人才为我所用[2]。

2.联手推进开放创新,加快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格局。一是进一步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成员单位的联动集成,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申报立项上有所倾斜,加大支持力度;二是省市县尤其是各级科协应当加强纵向联合,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三是各级科协要制定完善工作站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研项目激励办法、工作站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督促和帮助建站单位建立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站管理办法,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实施高端智力汇集工程,制定引进培育的相关政策。加快人才资源支撑体系建设,建立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形成科协、组织等部门的人才资源共享机制,针对院士专家工作站需求,完善《院士专家信息库》等,逐步形成工作站建立与发展的人才与技术的支撑体系,夯实建站工作基础,建立人才、成果、需求等畅通的对接机制[3]。

4.以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为保障,构建工作站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站项层设计,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形成党委、人才部门牵头形成合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切实落实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和发展,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工作站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较广,需要做好统筹协调;三是借鉴兄弟省市县设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的成功经验,结合四川省部分市设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的成功做法,设立专门机构承担工作站具体工作;四是将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纳入各省(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五是在加强工作站动态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产业行业特征和科研规律,制定并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

5.加大支持、强化保障,构建具有科协特色面向服务企业创新的服务体系。 一是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各级政府应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的精神,借鉴兄弟省市县和总结我省有关市州经验,建议省级财政将省级工作站的资助奖励经费列入专项资金管理;二是探索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设备设施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大力推广“银站合作”、院士专家技术入股等协同创新模式经验,探索有利于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川创新创业的激励保障机制。

(作者系四川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咨询业协会秘书长。)

责编/刘红伟

参考文献

[1]任代祥. 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 助推创新驱动发展[N].四川科技报, 2015-08-19(6).

[2]项宇琳.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模式探究—以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3(16):155-156 .

[3] 隗斌贤. 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 今日科技,2014(9):49-50 .

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4

于2011年2月16日在西安举行。该工作站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张彦敏秘书长带队, 综合技术处处长高炉、科技奖励处处长梅熠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国家工信部景晓波副司长, 国家发改委经济局李晋处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温顺如处长, 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王诚副主任, 陕西省人才工作领导办公室陈平社副主任, 西安交通大学卢天健副校长、蒋庄德副校长, 以及陕西省和西安市的相关领导、陕鼓集团员工代表等100余人。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现场签订了《联合共建“陕鼓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框架协议》。院士代表、张彦敏秘书长和陕鼓集团印建安董事长共同为“陕鼓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首批进站的院士有中国工程院的汪应洛、王玉明、高金吉和卢秉恒。

张彦敏秘书长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工作站的工作内容, 主要包括: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及产业布局, 提供决策咨询;开展技术合作、技术转移、现场技术研讨、培训、学术讲座等服务活动, 提供管理和技术咨询;协助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端管理及研发人才;协助和指导企业申报科研项目、技术奖励;不定期提供行业资料以及行业相关信息等。

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5

一、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8月份,XXXXX有限公司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在政府科技部门的帮助下,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现对2013年有关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基础建设

1、制度建设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初期,制定了工作站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规定站长、学术委员会、管理办公室为工作站的常设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站长全面领导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工作。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确保了工作站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外,为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工作站制定技术培训管理制度,规范对相关技术部门的技术培训工作。

2、配套条件建设

本院士工作站成立院士专家办公室,购置办公设备,配置办公场所,为进站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实验和生活条件。

(二)团队建设

1、专家团队

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史铁林教授及其创新团队入驻本院士专家工作站。

2、配套团队建设

工作站成立学术委员会以及管理办公室,学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引进院士及其科研团队总体规划与政策,监督和检查院士工作站的运作情况。管理办公室负责院士工作站科研工作管理以及对外联络等工作。

(三)科技成果

1、在院士工作站入驻专家的指导下,本公司申请并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

和1项发明专利。专利名称如下:

(1)一种渗铝钢及制备方法,(ZL201310284195.2),费新成,韩孟岩,刘凤生,陈学辉,张雷,刘丹;(2)一种高频脉冲低温快速除锈装置,(ZL201320402967.3),费新成,刘凤生,韩孟岩,张雷,陈学辉,刘丹;(3)一种渗铝钢板网,(ZL201320403192.1),费新成,张雷,韩孟岩,刘凤生,陈学辉,刘丹;(4)一种渗铝钢扣件式脚手架钢管,(ZL201320403586.7),费新成,张雷,韩孟岩,刘凤生,陈学辉,刘丹;(5)一种渗铝波纹瓦,(ZL201320403174.3),费新成,张雷,韩孟岩,刘凤生,陈学辉,刘丹;(6)一种渗铝高速公路护栏,(ZL201320403010.0),费新成,刘凤生,韩孟岩,张雷,陈学辉,刘丹;(7)一种渗铝钢,(ZL201320403029.5),费新成,韩孟岩,刘凤生,陈学辉,张雷,刘丹;

2、在院士专家的能帮助下,本公司被评为“宜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试点企业”。

二、2014年工作计划

在上一工作基础上,2014年公司加大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投入,进一步发挥院士专家对本公司的技术指导作用,对院士专家工作站做出如下规划:

(一)基础建设

1、制度建设

院士专家工作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工作高效运行。

2、配套条件建设

建设配套实验室,购置检测设备包括:盐雾试验箱、超声波清洗机、恒温水浴箱、箱式电阻炉、金相抛光机、金相显微镜等,做好实验平台搭建,为试验以及检测提供支持。

(二)团队建设

本院士专家工作站继续加大与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史铁林教授合作,与此同时,工作站积极与其他科研单位展开产学研合作,聘请相关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入驻工作站,为我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以及试验支持。

为充分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资源,由院士专家工作站安排外部或内部讲师进行培训以及专题讲座,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三)项目开发

针对公司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难题,构建研发项目组,项目组成员由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以及本公司研发工程师组成,院士专家对项目实施技术指导,计划启动如下研发项目:

1、渗铝钢焊接性研究

由于渗铝钢与普通的低碳钢相比,其焊接性能较差,渗铝钢焊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种优质材料的应用推广,为解决渗铝钢焊接问题,本公司与三峡大学展开合作,深入系统研究渗铝钢焊接问题,杨叔子院士进行技术指导。

本项目主要针对不同焊接工件的焊接工艺研究,输出渗铝钢主要产品的焊接工艺,包括焊接操作说明、工艺指导书等,同时要进行必要的焊接工艺评定,输出权威机构出具的渗铝钢焊接工艺检测报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完成复杂结构渗铝钢产品焊接夹具的设计,保证焊接的稳定性,提高焊接质量以及焊接效率。

2、渗铝钢在建筑行业的应用研究

钢材被广泛用于波纹瓦、脚手架、檩条等建筑产品,钢材受到腐蚀后,其抗冷脆的性能下降,疲劳强度降低,还会产生断面减薄的现象,成为建筑物坍塌的隐患。建筑钢铁材料的腐蚀不仅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本公司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进行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研究。

3、科技项目攻关

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申请科技项目,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本公司申请的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提供技术支持,保

证项目按时按量完成。

(1)合作申请863课题《面向海洋建筑结构的耐氯离子腐蚀渗铝高强钢筋的开发及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2)合作申请省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型绿色节能防火防腐渗铝波纹瓦产品的开发和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三)科技成果

1、在院士工作站入驻专家的指导下,计划申请专利3项以上;

2、发表科技论文2篇以上;

3、在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的指导下,力争使本公司达到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并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XXXXX科技有限公司

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6

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南有色金属管理局所管“三院一校一企”中的一家集探、采、选为一体的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在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与院士专家资源实现成功对接的重大举措,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整合技术资源、引入智力支持,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对提升“两型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广西师范大学组织科技人员参加校企对接会

日前,由广西师范大学科协组织的广西桂林市创新发展校企对接会—广西师范大学专场在广西桂林市科技局五楼会议室举行。广西桂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人,桂林市8家高新技术企业领导与技术负责人,广西师范大学科技专家、科技处有关人员等参加会议。

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见》等相关文件,通过组织参加科技活动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行动、广西发明创造展览会、举办论坛等多种方式,推动校企对接及产学研合作发展。此次学校组织参加学校企业对接会,为科技人员与企业搭建了良好的联系与合作平台,是学校进一步推动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一项重要活动。

广西科协领导深入基层考察企业科协服务技术创新工作

8月1日,广西科协副主席方芳带领科协学会部一行6人到来宾市,深入当地企业科协,考察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在广西铁合金有限公司,来宾市科协主席兰焕才及该公司董事长安汉民陪同广西科协一行实地考察了企业生产情况,并与车间科技人员进行了交流。

方芳说,此次考察组到广西铁合金公司,主要就标杆企业科协开展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情况进行考察。她表示,企业科协是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联系企业科技工作者、企业领导者和企业员工的纽带,也是沟通企业与学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的坚实桥梁。当前,企业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普遍重视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创新人才培养和发挥科技工作者作用等方面,科协组织能做很多工作。要高举“讲理想、比贡献”这一企业科协工作的旗帜,配合党政组织,根据科技工作者的不同需求,提供有效服务,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7

近日, 陕西省首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包括秦川发展在内的11家省属大型国企和工业园区成立。

近年来, 秦川发展坚持自主创新战略, 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重点, 在自主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并逐步形成了创新工作机制, 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后, 将使全国顶尖的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业形成更为长期稳定的合作, 共同进行重大项目课题技术攻关、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等。据悉, 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旨在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 将为该公司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8

技术和知识产权是中国打印耗材行业发展的两大瓶颈。而专业人才的缺乏使改变这一现状,显得尤为困难。

中国最早、全球最大的通用耗材制造商之一,天威拥有中国专利金奖86T墨盒系列等专利产品,国内外专利注册数量达1100件,居全球通用耗材行业领先地位。

天威飞马负责人认为,建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是广东省政府和相关职能机构,为建设创新型广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进高端人才或技术的重要措施。建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通过政府相关机构介绍与引进高端人才,不仅提升了企业行为的可信度,双方合作的模式和机制也更易被对方接纳,将使产学研项目合作成功率大大提升。

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9

2014年6月18日, 第十二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隆重举行, 福清市永诚畜牧有限公司、福建一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生猪产业首批“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授牌, 扩展了福建区域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行业覆盖领域。两家企业分别与由江西农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签约, 开展技术项目联合攻关。

福清市永诚畜牧有限公司自2008年起就与江西农业大学校长黄路生院士及其团队展开合作, 是国内为数不多坚持分子育种6年以上的种猪育种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后, 主要就“抗腹泻 (MUC13基因) 、多肋骨数 (VRTN基因) 种猪新品系培育及美系猪多产仔数基因研究及应用”项目开展合作攻关, 以期运用分子育种技术, 培育具有高抗病力、高产仔数及多产肉的种猪。

福建一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后, 将重点开展分子育种改良研究, 系统定位养猪生产中的多肋骨数基因 (VRTN) 位点、仔猪断乳腹泻 (K88) 等抗病基因位点, 进行种猪生长、肉质及抗病性状选育改良的分子育种专利技术研究。一春农业生猪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与黄路生院士专家团队合作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重大项目研发、科技交流与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工作, 把院士专家工作站打造成集科研、生产、培训、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全新平台, 使其在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科技支撑、高端引领的重大作用。

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10

浙江省开展建站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 院士专家工作站在职能上已经拓展提升到发展战略咨询、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国家重大专项合作承接、高层次创新人才合作培养, 真正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智本与资本的交融, 形成了高效的协同创新系统, 为浙江省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1 柔性引进了院士专家高端人才

通过工作站这一平台, 近年来共有190名院士及其团队与我省企业等创新主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之为“浙籍院士回归工程”。引进院士的专业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等紧缺专业, 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

1.2 共同搭建了产学研用创新平台

一是通过院士专家直接引入一批国家级“大院名所”和创新团队参与企业科技创新。二是依托合作单位的科研资源优势, 改造提升建站主体的科研机构, 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1.3 协同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通过工作站的有效运行, 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业研发团队的联合攻关, 有效破解核心技术难题,

1.4 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通过工作站这一载体, 在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依站办学”, 实行“传帮带”模式, 帮助企业凝聚培养创新人才;“借站留学”, 实施“走出去”战略, 帮助企业提升创新人才;“驻站求学”, 采取“请进来”方式, 在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李依依、清华大学费维扬、南京林业大学张齐生等院士相继在企业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实现联合互动培养新模式。

2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内涵分析

2.1 工作站建设是企业内生需求的体现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有效需求是指企业既有合作创新能力又有合作愿望的需求。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经济行为上表现为它对R&D的投入;在技术上则表现为企业现有的技术设施、研发水平和科研人员数量等。合作创新愿望则与企业领导人的创新理念、创新措施以及企业的创新文化等密切相关。按照西方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 技术创新是一种追求利润的经济行为, 技术创新是市场需求和技术供给双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需求导向、需求规模与盈利能力的变化是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活动的最有效内在激励机制。企业家在将市场产品需求表达为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时有很多路径, 创建院上专家工作站就是表达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求的一种方式。建站既表明企业的创新欲望, 也说明了企业的技术实力。浙江以民营企业为主, 在新经济形势下, 很多中小型企业急迫转型升级, 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尤为强烈。

2.2 工作站建设的核心是协同创新

创新是一个需要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 既需要技术和人才, 也需要政策、资金、文化、制度等要素的支持。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 大量的创新要素游离于企业之外。所以,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对于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非常重要。实践证明, 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先是技术协同平台, 工作站可以邀请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院士专家与企业开展技术对接。其次, 工作站是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协同平台, 院士和顶级专家是行业领军人才, 备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尊重, 专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社会资本可以相互转化, 进站专家尤其是院士在整合创新资源中可以发挥独特的协调作用。协同创新可以降低R&D成本、分散技术创新风险、将技术创新成果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弥补创新资源的不足、获得规模经济等。工作站的协同作用更体现在企业项目推进和企业创新文化形成等方面。大家同在院士专家工作站这样一个组织内创新, 可以有效化解合作中的矛盾特别是潜在的利益冲突。

2.3 政府引导和政策保障促进工作站持续健康发展

浙江省党委和政府都对建站促进创新给予高度重视, 省委组织部、经信委、科技厅、教育厅、人保厅、财政厅、省科协等部门合力有序地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两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对工作站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方面做出全面、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制度建设上, 从制定管理办法到建立完善的评审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 根据工作的进展和站点的发展同步进行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在完善管理上, 从成立协调小组办公室到成立独立的事业单位, 使院士专家站建设的日常管理服务经常化。

3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建议

对工作站的内涵建设要有新的认识和提升。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已经成为基于院士及团队与企业双方内生驱动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有效模式, 特别是高端引领集聚集成的功能和直接无缝对接、双向内生驱动、互动互利协同创新的特点是其它创新平台所不具有的。从本质上讲, 工作站是有助于推动形成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是基于内生驱动的产学研用的有机统一。这是符合党的十八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 从而是符合国家推进创新的路径与政策方向的。院士及团队与企业紧密合作所构建的工作站平台可以做到三个能够:

一是能够汇集一流的专家和富有潜力的后备力量;二是能够搭建高水平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交叉综合的战略决策咨询平台;三是能够真正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智本和资本的交融。工作站就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平台、智本与资本交融的载体。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 我们就会增强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也就弄清楚了工作站是一种怎样的协同创新组织形式或合作模式, 应该如何推动院士团队与企业结成基于有效需求和内生驱动的协同创新机制。

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站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站建设是实践中自发产生的, 缺乏顶层设计, 因此, 一方面要继续以“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 集中各部门的职能与优势, 在党委人才部门的旗帜下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切实落实各部门对工作站支持扶持的政策与措施。另一方面又要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 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动工作站建设与发展, 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成熟一家建一家, 不能攀比、不求数量、更不能徒有形式, 对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院士团队建站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数量控制;申请建站的单位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条件, 有内在的有效需求, 还要对区域、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带动、产业集聚与提升、科技辐射与推动作用, 从而放大工作站的成效。

三是加强工作站建设的机制建设。工作站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协同创新的各方面。从当前工作来看, 一是要加强协同创新需求的调研, 针对地方的发展战略布局和科技创新重点, 帮助建站企业和行业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合理选聘院士专家和好的合作项目、合作领域等;二是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经验、企业的成功模式, 对作出突出成绩的院士团队、成效显著的工作站给予奖励宣传表彰、扩大示范效应;三是要加强与海内外院士、科技社团、科研院所及高校的联络联系, 树立“天下院士为我所用”的理念;四是要健全服务体系, 提升服务能力;五是要强化信息服务, 加快工作站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完善科技信息传导机制;六是要加强调查与研究, 弄清其实质、内涵及其体制机制要求, 以便更好地推动和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 科学学研究, 2012.2

[2]冯叶成、刘嘉、张虎, 政府-高校-企业协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1

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11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施仲衡、梁文灏、杜彦良、聂建国,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仲建华,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重庆大学副校长刘汉龙,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资深专家周庆瑞9人作为首批特聘院士专家进站。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北京市科协副巡视员陈维成,丰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鑫,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委会工委副书记管洪波、副主任孙永文等专家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北京市科协科普部、北京科技咨询中心、丰台园管委会企业服务中心、中国中铁公司、中铁咨询集团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活动。揭牌仪式由中铁咨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武主持。

陈维成向中铁咨询集团李寿兵总经理授予院士专家工作站牌匾。王梦恕、杜彦良、聂建国3位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中国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宋敏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刘辉,中铁咨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武及总经理李寿兵,共同为中国中铁“中国单轨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李寿兵为进站院士、专家颁发聘书,管洪波为中铁咨询集团颁发了建站及人才引进补贴。何华武、王梦恕、陈维成分别代表中国科协、进站院士专家和北京市科协到会表示祝贺并致辞。

中铁咨询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中国中铁“中国单轨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核心科技支持力量,将有效提升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特别是跨座式单轨方面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国单轨交通的战略发展、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不断推动中国轨道交通创新发展。

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12

沈昌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报告也重点提出了如下要求: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

同时, 近期出台的美国网络空间战略表明,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 也是国际战略在军事领域的演进。这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积极应对, 加快建设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捍卫我国信息安全国家主权。

总而言之, 做好我国信息安全保障, 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乃至国家安全与稳定的重大事宜。

必须指出的是,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作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 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 做到可信、可控、可管;并且, 高安全信息系统要具有抵御来自敌对组织高强度连续攻击 (APT) 的能力, 以及防止内部人员内外勾结攻击的能力。

当然, 我国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方面, 也早已有了相关文件出台。2004年9月15日由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和国信办联合下发《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实施等级保护的基本做法。2007年6月22日又由四单位联合下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43号文件) , 规范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

记者:我注意到您近期在相关报告中提到了有关“云计算”、“三网融合”以及“物联网”等在内的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话题。您认为, 我国信息安全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有哪些?您能具体谈谈吗?

沈昌祥:当前, 我国信息化发展正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 包括工业控制信息化、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在内的多种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给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新任务, 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形成了全面挑战。

在工业控制系统方面, 2010年“震网”病毒事件破坏了伊朗核设施, 震惊全球。这标志着网络攻击从传统“软攻击”阶段升级为直接攻击电力、金融、通信、核设施等核心要害系统的“硬摧毁”阶段。应对APT已成为确保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 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核心问题。而传统的封堵安全防护做法难以解决封闭实时处理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问题。

在三网融合方面, 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后, 信息安全风险将主要来自于网络开放性、终端复杂性、信息可信性等方面。信息量急剧增加, 信息内容控制将对信息保密防范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终端智能化和移动等多接入方式, 使其将面临更复杂的攻击。另外, 大规模的用户数量将给监管带来重大挑战。也存在原有法律与三网融合新要求相冲突的问题。建立新的监管体制和法律体系已迫在眉睫。

在物联网方面, 物联网将传感、通信和信息处理整合成网路系统。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这必然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物联网运用大量感知节点 (智能设备和传感器) , 将成为窃取情报、盗窃隐私的攻击对象, 而且庞大节点以集群方式连接将对网络通信的依赖更加敏感, 对分布式的物联网核心网络的管理平台安全性、可信性要求更高。另外, 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身份认证的可信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一个方面是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能够动态伸缩的虚拟化资源, 通过网络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计算模式, 用户不需要知道如何管理那些支持云计算的基础设施。类似宾馆服务模式, 其安全风险在于: (1) 由不可控、不可信的云经营商统管IT资源和计算基础设施。 (2) 更大规模异构共享和虚拟动态的运营环境难以控制。如何保证云中IT资源安全、用户隐私保护以及云计算环境的可信可靠, 已成为阻碍云计算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 制定相应的云计算法律法规, 明确用户和运营商法律责任也是发展云计算必不可少的。

记者:最后, 您认为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应遵循什么原则展开?如何构建等级保护技术框架, 您能给我们举个例子简单说一说吗?

沈昌祥:总的来说, 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技术路线, 从国情出发, 按需适度安全, 逐步发展完善。具体来讲, 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五点:首先, 要加强定级对象信息系统整体防护, 建设管理中心支持下的计算环境、区域边界、通信网络三重防护体系结构。第二, 要重点做好操作人员使用的终端防护, 把住攻击发起的源头关, 做到操作使用安全。第三, 防内为主, 内外兼防, 提高计算节点自身防护能力, 减少从外部入口上的封堵。第四, 加强技术平台支持下的安全管理, 应与业务处理、监控及日常安全管理制度相结合。第五, 为便于技术方案实施, 整改时不改或少改原有的应用系统。以信息处理流程制定安全策略, 实施访问控制。

上一篇: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下一篇:快速作文传统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