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气象

2024-11-25

吉林气象(共4篇)

吉林气象 篇1

农作物产量的高低与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因素合理搭配有密切的关系, 农业的丰欠除了人为因素外, 主要是受气象因素的影响。研究农业的丰欠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是为了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 从而进一步探求如何利用气象因素, 减少或战胜气象因素, 实现高产稳产。笔者以吉林省吉林市为例, 对该地区农业丰欠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 旨在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1 资料来源

以吉林市气象台1971—2000年农作物实际产量为准, 根据单位面积产量确定丰年、平年与欠年。1971—2000年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农业措施改进而使产量逐年提高。在这30年中出现11个丰年, 10个欠年, 9个平年。在30年中丰年出现的频率占36.7%, 欠年占33.3%, 平年占30.0%, 丰年出现没有明显的规律,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温度升高, 作物生育期热量基本都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丰年频率逐年加大, 而欠年频率逐渐减少。从目前气候条件来看, 并非是逐年变好, 近年来, 由于自然灾害加重, 人们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来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获得农业的丰收。

2 农业丰欠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2.1 积温与农业丰欠的关系

5—9月是吉林地区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 5—9月积温与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积温的多少直接影响农业是丰年还是欠年。因此作物生育期的热量大小是决定农业丰欠的重要因素, 但由于热量在作物生育期内分布不同, 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作物生育前期的5月中旬和后期的9月中旬则是形成丰欠的关键时期 (图1) 。吉林地区30年5—9月积温平均值2 797.4℃, 11个丰年平均为2 891.0℃, 距平+100℃, 10个欠年平均值2 691.0, 距平-100℃, 9个平年平均值2 788.0℃, 距平+3℃。可见丰年平均值大于30年平均值, 而欠年平均值小于30年平均值, 平年接近平均值。年积温值距平±100℃, 可作为丰年和欠年的临界指标。

从欠年低温可以看出, 虽然某一时期气温很高, 但其他时期都低, 全年积温不足也造成欠年, 如1972年虽然前期、中期和后期都出现过高温阶段, 但是, 由于热量分配不当, 特别是5月中旬过于低温, 也没有出现丰年。因此, 认为全年总积温不低于2 797.4℃, 而且在5月中旬距平≥1.3℃, 9月中旬距平≥2.0℃则是丰年, 反之, 全年总积温低于2 797.4℃, 而且在5月中旬距平≥-1.3℃, 同时9月中旬距平又≥-2.0℃则是欠年。积温在农业生产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影响。顾红等利用黑龙江省81个气象观测站点43年的气象资料, 以积温和降水作为主要因子, 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 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积温、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和年代际变化。黑龙江省呈变暖趋势, 聚类分析的结果将全省划分成5个种植带。胡玲等利用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5个气象站1961—2002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 统计分析了日平均气温≥0℃、≥10℃积温近40年的变化特征, 研究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平均气温≥0℃、≥10%界限温度初日普遍提前, 终日稳定推后, 积温显著增多, 生长季明显延长。平均而言, 20世纪90年代≥0℃初、终日与多年平均相比, 初日平均提前5.5 d, 终日推后5.4 d;≥10℃初日平均提前4.3 d, 终日推后5.9 d;全年≥0℃积温平均增加136℃、≥10℃增加166℃。

2.2 降雨与农业丰欠的关系

降雨量的多少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在农作物生长的各个关键期, 由于降水量的不足, 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造成农作物籽粒不实、千粒重低、单产下降, 此时降水减少将对农作物产量有较大影响。谯捷研究结果表明, 成都地区盛夏降雨逐年减少, 伏旱会越来越多, 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杨启国等利用甘肃雨养农业区19个代表站点的40年降雨量资料, 结合weibull、gringorfen等概率统计分析的方法, 对这一地区的降雨概率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甘肃雨养农业区各站年降雨量与其概率对数相关显著;甘肃雨养农业区年平均有效降雨量理论上可以满足小麦生育期的作物需水量, 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宋晋燕研究认为, 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天然降水, 走旱作农业高产稳产之路。蔡焕杰等研究表明, 大力开发利用雨水资源是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缺水的主要途径。

吉林地区30年5—9月平均降雨量561.0 mm, 丰年为473.2 mm, 平年为557.3 mm, 欠年为580.4 mm。从丰平欠年降雨量可看出, 丰年降雨量低于平年和欠年的降雨量, 同时可看出低于均值。总体上, 480 mm左右是丰年的降雨指标。

从逐年降雨量具体分析, 农业丰收要求量是不宜过多, 也不宜过少。如1981年由于5—9月降雨高达667 mm, 造成涝灾, 使农业比上年减收30%。又如1976年5—9月降雨仅429.8 mm, 由于干旱使粮豆比上年减收22.4%, 说明农业丰产要求雨的适时和适量。

由丰欠年的降水分配规律分析 (图2) 可以看出, 吉林地区5月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和9月中下旬有足够的降雨, 其他时期降雨偏少, 则是丰产年的降雨分配规律;5—9月降雨量高于均值, 而且在5月下旬、7月中旬和9月中下旬降雨不足, 则是欠年降雨分配规律。

5月下旬正是农作物的苗期, 雨水足, 能够满足幼苗的生长, 促使苗全苗壮, 给丰收打下基础。6月旱时, 幼苗已经度过了成活期, 适当的干旱有利于作物蹲苗, 还有利于田间管理。7月上中旬有充沛的降雨, 是农业丰产的关键降雨时期, 该期正是农作物旺盛生长期, 对雨水需求量大。后期9月有一定的降雨, 有利于灌浆和籽粒成熟, 能够通过增加百粒重而实现高产。因此, 丰年降雨指标是5月下旬距平+6 mm, 7月上、中旬距平+10 mm, 8月中旬距平+6 mm, 9月中下旬距平+6 mm左右;欠年降雨特点是全年降雨偏多, 但在5月下旬、7月中旬和9月偏低。

2.3 日照与农业丰欠的关系

日照是作物实现生物积累的基础, 日照的多少对农作物生长和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有不同的影响, 吉林地区30年5—9月的日照时数为970.9~1 244.8 h, 平均为1 088.9 h。11个丰年平均日照为1 126.6 h, 10个欠年平均日照为957.4 h, 可见丰年需要足够的日照时数, 只有高于日照时数平均值才是丰年, 反之, 日照低于平均值的则是欠年。

从丰欠年日照分配规律 (图3) 看, 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下旬至9月上旬有足够的光照则是丰年的关键时期。作物生长后期对光照的要求高, 这是由于作物光合器官都已形成, 光合作用能力强, 对产量影响重大。说明只有足够的日照时数, 作物才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 形成高产。

2.4 无霜期与农业丰欠的关系

霜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的初、终霜日决定当年的无霜期, 而无霜期又是制约农作物对光、热资源利用的重要因素, 因此, 初、终霜日和无霜期与农作物生长密切相关。万军等研究表明, 无霜期延长, 热量资源增加。在无霜期稳定延长的情况下, 可适当考虑增加复种指数改变以往的耕作模式, 引进生育期较长的作物, 使热量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创造经济效益。李春光等研究发现, 无霜期的延长, 使农耕期热量资源和喜温作物生长期热量资源显著增加。但同时一些赶季节早播的作物、蔬菜, 早发的花草树木也更容易受到致命的危害。于文立等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临江市1961—2010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临江市初霜日明显延后, 气候倾向率达2.43 d/10a;终霜日也有明显提前趋势, 气候倾向率仅为-2.16 d/10a, 主要受初霜日延后的影响, 临江市无霜期明显增加, 气候倾向率为4.4 d/10a;临江市利用无霜期长短调整了作物品种布局, 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作物的生育期长短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吉林地区30年平均无霜期为134 d。丰年平均为145.4 d, 欠年平均为130.8 d。说明丰年作物要有足够的生育日数, 如果生育日数不足, 则会造成减产。由于降霜程度不同对于作物生育影响也不同, 有的年份由于严霜而造成减产。无霜期在150 d以上是丰年指标, 达不到130 d则会造成减产年。

2.5 丰欠年主要因素

根据分析, 积温、降雨、日照时数及无霜期与农业丰欠都有密切的关系。积温、日照时数和无霜期都与农业丰欠呈正相关, 而降雨则呈负相关。气象因素与丰欠年都有密切的关系, 但是降雨和积温的关系比较重要。从30年产量分析得出, 在高温年, 不论5—9月总降雨量的多少, 增产的年次远多于减产的年次, 低温年, 不论5—9月总降雨量的大小, 减产的年次远多于增产的年次。由此可见, 在上述5种气象因素中, 积温是影响吉林市农业丰欠的主要气象因素。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积温、降雨、日照时数及无霜期4个气象因素中, 积温是影响农业丰欠的主要因素。高温年多是丰产年, 低温年多是欠产年, 5月和9月气温的高低是影响农业丰欠的关键, 该期的积温能够有效满足作物旺盛生长期与灌浆结实期的温度需求。与30年平均降雨量比较, 5—9月降雨偏多>561 mm, 而且分配不宜则多是欠年。5—9月降雨偏少, 前期和中期适时、适量, 后期偏多则多是丰年。吉林地区太阳能幅射资源丰富, 作物生育前期的5月和6月太阳幅射值较高, 但是由于作物矮小, 光合能力很弱, 对光能浪费严重, 有待于通过农业技术措施来解决。

吉林气象 篇2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小题)

1.雷达天线采用了个ф0.8m的抛物面天线阻阵。(B)

A.2

B.4

C.6

D、8 高湿活化湿度片时,基测箱显示的阻值应大于。(A)A、400

B、500

C、300

D、200

3、施放仪器前,必须使开关置于自动状态,确保雷达天线自动跟踪信号。(C)

A.显示切换、天控手/自动

B.频率手/自动、距离手/自动自动 C.天控手/自动、增益手/自动

D、频率手/自动、增益手/自动

4、制氢室的建筑应孤立,离其它建筑物在米以上。(D)A、60

B、80

C、100

D、50

5、对流层顶是对流层与间的过渡层。(A)

A、平流层

B、规定层

C、特性层

D、大气层

6、主瓣抓球叫真定向,旁瓣抓球叫假定向,两种在角度上度以上的差异。(C)

A.4°

B.6°

C.8°

D、10°

7、记录未达500百帕和不足分钟必须重放球。(B)A.5

B.10

C.15

8、GFE(L)1型测风雷达功耗:。(B)

A、≤3kW

B、≤1kWC、≤0.5kW

D、≤2kW对比法

9、使用“放球软件”调入参数文件,要认真校验。(C)

A、所有数据

B、dT0-dR0值

C、dD0-dD5值

D、dT0-dD5值 10、500hpa以下,湿度失测时间大于5分钟必须重放球,但遇到情况时,可不重放球。(B)A.温度低于0℃

B、湿度大于90%

C、湿度小于90%

11、按考核办法规定,迟测是指放球时间超过规定时间。(B)

A、3分钟或以上

B、5分钟以上

C、7分钟以上

D、10分钟以上

12、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对计算机系统所要求的最低显示分辨率为,颜色数最低为256色。(C)

A、1400×1050

B、1440×900

C、1024×768

D、1440×768 13.GFE(L)1型测风雷达工作频率范围(A)

A、1675 ±6MHz

B、1673±6MHz

C、1671 ±6MHz

D、1690±6MHz

14、第二对流层顶在间的选取。(B)

A、160 hPa—40hPa

B、150 hPa—40hPa

C、170 hPa—40hPa

D、180 hPa—40hPa

15、氢气是一种易燃气体当空气中混有的氢气时,一旦遇有火花,即可引起燃烧或爆炸。(D)

A、8%—80%

B、9%—8

C、9%—80%

D、9%—70%

16、GTS1型数字探空仪发射功率:。(A)

A、P≥400mW

B、P≥500mW

C、P≥600mW

D、P≥700Mw

17、L波段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是公里。(D)A、不小于 300

B、不小于 500

C、不小于 400

D、不小于 200

18、处理软件”中修改温度、气压、湿度数据时,在状态下进行。(B)

A.每分钟数据

B.手工修正探空曲线

C.显示探空曲线

19、制氢室照明灯最好用防暴灯,电灯开关须

。(B)A、安装在室

B、安装在室外

C、安装在角落

20、在0—20分钟内失测

分钟,记录不作失测处理。

(A)

A、1

B、C、3

D、4

21、极地类对流层顶是

对流层顶。(B)

A、零度层

B、第一

C、第二

D、特性层 22重放球的时间,最多不得超过正点时间的。(D)

A、1小时

B、1小时45分

C、1小时30分

D、1小时15分 23、59型探空仪开箱后发现电码筒脱落在温度指针上,则该仪器。(B)A、报废

B、正常使用

C、仪器所有元件重新检定后使用

D、温度元件重新检定后使用

24、离地面900米以上,等于或低于拔海6000米的规定层,可以用距它米或以内的量得风层代替。(B)

A、100

B、200

C、300

D、500

25、水银气压表的读数须按的顺序进行订正,以求得本站气压值。(B)A、温度差,仪器差,重力差

B、仪器差,温度差,重力差 C、重力差,温度差,仪器差

D、仪器差,重力差,温度差

26、在不同飞升中,相对取向和后向散射辐射的变动所产生的探空仪误差,对所有各类探空仪来说都是。(C)

A 夜间大于白天

B 夜间和白天一样

C 白天大于夜间

D 无法比较

27、下面规定等压面对应的平均高度正确的是(B)

A 925hpa(850m)B 250hpa(10500)C 600hpa(3000m)

D 300hpa(7000m)

28、当调入的探空仪参数文件数据与厂家配发的纸质所列参数不一样,则。

(C)A 以纸质为准

B 以调入数据文件为准

C 立即更换探空仪

29、在大多数现代探空系统中,在资料处理过程中都应用来补偿太阳辐射加热作用。

(A)A 软件修正结果

B 好的感应材料

C 多用几层辐射罩 30、光轴与电轴一致性检查时,如偏离大于度就需进行调整。(B)A

0.01°;

B:

0.1°;

C:

0.3°;

D:

0.5°;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5小题)1|TTAA的更正报时限为每日的。(AD)

A、10:30

B、8:30

C、20:30

D、22:30

2、经纬仪方位调整的方法分。(ABC)

A、北极星法

B、固定目标物法C、磁针法

D、对比法

3、经纬仪安置步骤分为架设三角架、水平调整、、、和五个步骤。(B C D)

A、大、小镜头调整

B、焦距调整

C、方位调整

D、安装固定经纬仪

4、高空气候观测要素包括,部分台站开展大气水汽、云特征和臭氧垂直廓线观测。(ABCD)

A:气压

B:湿度

C:风向、风速

D:高空大气温度

5、对高空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要求 ,包括以下(A B C D)

A、高空风观测场的四周障碍物(特别是本台站盛行风的下风方)的仰角不得超过5°;

B、高空压、温、湿观测场四周除四周障碍物(特别是本台站盛行风的下风方)的仰角不得超过5°外,半径20米范围内应平坦,不种作物;半径50米范围内,不能有架空电线,高大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特别是本台站盛行风的下风方必须空旷无阻;

C、附近不应有无线电台或探空讯号受干扰的单位。

D.制氢室周围50米内,不应有住房,办公室等建筑物和火源。

6、探空仪基值测定的要求正确的是。(ABCD)A、基值测定的环境要稳定,避免阳光直射

B、探空仪和标准仪表都要在基值测定的环境中充分感应

C、对探空数据进行平均的时间要与标准仪表的时间响应特性相对应

D、探空仪测得的气压、温度、湿度值与标准仪表值比较,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

7、储存探空气球库房要求:。(ABD)

A、通风记录良好

B、温度保持在0-28度之间

C、湿度60%以下

D、避免阳光直射

8、影响测风气球升速的因素有:。(ABCD)

A、净举力

B、空气密度

C、升速系数

D、附加物重量

9、在经纬仪测风时,气球颜色应与天空背景区别开来,选择颜色正确的方法是。(ABCD)A、天空多高、中云,或有轻度烟、雾现象选用红色 B、天空多低云,阴天或明暗交界时选用黑色 C、晴天选用白色

D、高、中云量在1-2成选用白色

10、规定等压面、规定高度和对流层顶风失测时,可用最接近的量得风层的风代替,代替范围正确的是。(ABD)

A、规定高度≤900米(距地)代替范围±100米

B、规定高度>900米(距地)至6000米(拔海)代替范围±200米 C、规定高度>6000米(拔海)代替范围±300米 D、规定高度>6000米(拔海)代替范围±500米

11、作为特殊情况当分钟失测时,其相应的量得风层作失测处理。(ABCD)A:20

B:21

C:39—40

D:40—43

12、禁止穿戴由等织物制作的内外衣裤、服装、鞋帽、手套的人员进入涉氢作业现场。(ABC)A 腈纶

B尼龙

C化纤

D棉麻

13、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它。(ABCD)

A 粘度最小

B导热系数最高

C化学性质活泼

D渗透性和扩散性强

14、由无线电探空仪产生的测量误差可分为。

(ABC)A:一般类型无线电探空仪所产生的系统误差 B:探空仪误差,由特定类型无线电探空仪,从一次飞升到下一次飞升,在垂直方向持续穿过较厚层次所表示的误差的变化

C:单次观测结果中的随机误差 D:计算误差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四十条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气象台站的工作人员由于,依法给予行政处分。(GADB)

A:导致重大漏报

B:造成重大事故

C:错报公众气象预报

D:以及丢失或者毁坏原始气象探测资料

E:伪造气象资料等事故的 F:灾害性天气警报

G:玩忽职守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小题)

1、TTAA编报500hpa层及其以下各规定等压面层、对流层顶和最大风层的资料。(X)

2、在0—20分钟内失测1分钟,记录不作失测处理。(√)

3、删除下沉记录需在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

4、顺时针旋转GTS1探空仪发射机的频率调节螺丝,可使载波频率升高。(×)

5、镁电池活化必须注入含盐水.(×)

6、零度层只选一个(√)

7、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采样周期是:≤ 1.5 s。(√)

8、测距分系统的功能是对探空仪的应答器信号进行自动和手动距离跟踪。(√)

9、天线两个波瓣交点所对方向的射线称为天线的机械轴。(×)

10、雷达出现高仰角丢球现象一般原因是:和差箱下面的29芯电缆内部程序方波导线断裂或者是接触不好。(√)

11、经纬仪仰角器差<0.3时,照常使用。(√)

12、当42分测风记录终止,应该用38与42两点来计算量得风层的风向和风速。量得风层时间是40。(()

13、计算机时间错误,影响辐射订正,影响一个发报错统计1个错情,一个非发报错统计0.5个错情,但最多只统计10个错情。(√)

14、某次高空气象探测记录,在对流层顶以下厚度为500米的等温层其起始点和终止点要选取特性层。(√)

15、L波段探测系统放球后,发现基测、瞬间和探空仪参数输入错误,不可以更改,记录错误无法挽回。(×)

16、某测探测时,连续出现重放球,以探测高度最高的为准,编发报文和制作报表。(√)

17、如果某次观测到对流层顶,则必然有第一对流层顶。(×)18、701雷达的工作频率为400±3兆周。(√)

19、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的区别在于测定的目标物是有源的还是无源的。(√)

20、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数据处理时会出现特性层上出现温度等于0℃,但该特性层上的气压与零度层上的气压可能不相同。

(√)

四、简答题(每题5分)

1、如果探空提前终止,且测风探测无斜距,测风如何处理? 测风也应该终止。

2、某次高空气象探测850百帕的高度是1472米,气温19.8度,湿度80%,露点差3.6度,风向199,风速20,请写出850百帕的电码? 85472 19936

20020

3、质量考核办法中所指重大差错包括哪些?

重大差错指制(用)氢事故、人为原因造成记录缺测、损坏重大仪器设备、丢失原始记录、伪造涂改原始记录等严重事件。

4、雷达故障、感应元件变性(仪器故障)及台风过境等原因造成记录未达到球炸,是否统计个人球炸率?

吉林气象 篇3

关键词:气象远程培训培训效果

1.前言

气象部门建设了技术先进的远程教学系统。自2005年基于Internet的气象远程教学管理平台投入使用,构建了以国家级主站、省级二级站、地县级学习点组成的三级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系统。我省二级站设在省气象培训中心,主要负责接受国家级主站举办的远程培训和下发的远程课件,并组织本省学员进行网上学习,负责平台使用辅导、督促学习、总结上报等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我省三级站设在地市级气象局,主要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参加远程学习。吉林省气象部门作为科技型部门,从省、地、县各级气象部门都具备包括计算机、网络等专门用于远程学习的硬件条件,在远程培训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2.吉林省气象远程培训工作现状

气象部门提出了“人才强局战略”和“建设一流台站”的目标 ,对气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就我省气象部门的现状而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台站分布广泛,人员少,任务重,不利于长期或频繁集中面授培训。传统的面授方式已不能满足气象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气象远程教育的优势。

2.1我省远程培训环境建设情况

2.1.1 2013年我省建成远程多媒体教室

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建设,在省局培训中心建成了远程多媒体教室,包括一台教师机和35台最新配置的学生机,可同时上因特网和气象内部网;还配备了一套高清录播系统,可以利用因特网在全省实现录播和直播。

2.1.2基层台站远程学习设备完善

经调查全省61个基层台站,全部具有上网学习的条件,大多数备有专门用来远程学习的机器,有些基层台站还设有专门的学习室。

2.1.3国家级远程示范点建设情况

2013年我省初步完成长春市气象局、和龙市气象局两个国家级远程示范点的建设,并投入运行。从远程学习设备的更新到远程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都取得一定成效。

2.2 近年来我省气象职工参加远程培训情况及分析

通过远程教学平台统计职工在线学习情况,对2006年到2013年我省学员在中国气象远程教学平台学习总人数进行统计,通过对“省局及直属单位”和“地区局及县局”参加远程学习人数的对比,可以看出基层台站参加远程学习人数的比例不断增加,尤其是2013年有大幅度的提升; 2007、2011因为举办了《现代气象业务远程培训》、《气象部门基层台站职工科学发展观主题远程培训》,这两个远程培训各级领导非常重视,要求学习人员广泛,所以学习的人数比较多。近两年一些远程培训采取了不用平台登录即可参加学习的方式,这部分学习是不能在平台管理中统计到人数的,所以综合考虑我省参加远程培训的人数是逐年增加的。

3.我省远程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我省的气象远程培训情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问题。

3.1职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远程学习,还主要是被动学习。职工既缺少个人学习的动力,也缺少集体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这势必影响远程学习的质量。

3.2我省对气象远程培训的宣传力度还不够

对于远程学习,有些职工只是把远程培训当任务来完成,平时很少上气象远程教学网,对远程教学平台的资源也了解不够,以至于不能按需求去学习对有自己有用的资源。

3.3主管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远程培训效果

通过对以往远程培训的比较不难发现,对于领导重视的远程培训,宣传力度加大、各级主管分工明确、学习制度完善,因此学习人数增多,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3.4作为二级站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我省自主的课件资源有限,还没有全面开展本省的远程培训。培训形式还是以传统的面授为主,能参加学习的职工只能占少数,其他职工不能及时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这势必影响气象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3.5针对气象远程培训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

对于远程培训的评估标准,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体系,无法科学、及时地掌握远程培训效果,对于提高远程培训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4.气象远程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针对上述气象远程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4.1探索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职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内因出发,帮助职工认识学习的必要性,分析自身业务知识水平与气象事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对远程学习积极、成效突出的职工和单位,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在评优、职称晋升上给予优先考虑。

4.2建设我省远程示范点,带动全省远程学习的积极性

为推动基层台站学习型单位的建设,中国气象局采取了“工作上加强指导、政策上加以倾斜、资金上加以扶持”的方式。我省已建成2个国家级远程学习示范点,让远程学习示范点起到示范和带头的作用,从而以点带面,建设省级远程示范点,推动我省气象远程教育的全面发展。

4.3利用远程培训,进一步提高我省的培训效果

我省今年已建成远程多媒体教室,拥有高清流媒体课件制作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制作适合本省职工学习的流媒体课件,就可以让那些没有参加面授学习的职工也可以在远程教学平台上学习到同样的内容。

可以利用远程培训开展职工面授培训的预培训,或者面授培训后在实际应用中的答疑活动等。能够进一步提高面授培训效果,为我省气象部门职工提供高质量的培训。

4.4探讨对远程培训效果的评估

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远程培训,采取按学时考核和网上考试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对远程学习效果突出者,从知识的掌握到素质的提高,都应包含在效果评估范围内。

5.结束语

进一步探讨我省气象远程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才能做好下一步的气象远程培训工作。利用有效机制提高远程培训的效果,让远程培训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其传播快、受众广、效率高的优势,为我省气象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邹立尧,候锦芳.关于提高中国气象远程教育效果的几点思考. 继续教育.2011,(10).

吉林气象 篇4

2003年, 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给东北三省带来了机遇。八年来, 随着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 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吉林省作为“东三省”的重要成员, 它的发展变革, 颇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作为老工业基地省份, 吉林省最大的优势就是工业, 工业的成败关系着吉林的兴衰。因此, 发展变革、调整结构、改造产业, 工业是重头戏。

建国以来,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吉林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吉林省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纵观吉林工业60年的发展史, 经过了曲折而又不平凡的历程,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吉林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也是工业经济总量扩张最快的五年。回望过去五年, 在国家继续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批准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政策环境下, 吉林省委、省政府实施了国企改革、“三化”统筹、“三动”战略、扩权强县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吉林省工信系统以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为主线, 抢抓机遇, 全力推动工业提速增效、工业项目年、工业节能降耗、民营经济发展、“两化”融合等重点工作, 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0年, 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 775.1亿元, 产值跃上万亿元台阶, 达到13 213.2亿元, 实现利润794.7亿元, 创历史最好水平,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 吉林省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工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 到2010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到43.8%, 比2005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提升产业功能构建产业发展格局

提起吉林省的产业, 我们总会习惯性地想起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的确, 在很长时期内, 这三大产业一直都是吉林省工业的主角。三大支柱产业2010年实现增加值2 222亿元, 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59%, 抗经济波动的能力逐步增强。但是, 三大产业在撑起吉林工业发展一片蓝天的同时, 也暴露出产业单一化的矛盾, 既制约了吉林省经济发展, 也增加了产业风险。在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过程中, 吉林省提出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 着力破解产业单一化的矛盾, 让更多的优势和特色产业脱颖而出, 构筑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让工业结构更趋合理。

从轻重结构看, “十一五”时期轻工业发展速度已快于重工业, 结构偏重的局面有了进一步改善, 与2005年相比, 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轻重工业比重由20.2∶79.8调整为2010年的27.9∶72.1。从所有制结构看, 出现了新格局, 2010年, 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41.3%, 股份制企业增加值比重为56.7%,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比重为24.6%。从所属结构看,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2010年, 在规模以上企业中, 吉林省县域工业完成产值所占比重达到51%, 产值超百亿元以上县 (市) 达到21个, 承载大项目建设的能力有所增强。

推进民营经济提高产业集聚效应

伴随着产业格局趋于多元化, 一大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吉林省企业群落中茁壮成长。

2010年, 吉林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9.2%, 上交税金占地方级财政收入比重达到68.4%;吉林省个体工商户达到122.8万户, 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470万人。吉林省民营企业户数达到11.5万户, 注册资本金亿元以上民营企业达到183户。

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步伐。工业园区的优势在于能够整合现有产业资源, 发挥产业比较优势, 推进国有企业及民营经济向特色工业园区聚集, 提高产业集群的质量, 起到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作用。截止2010年末, 吉林省共有省级特色工业园区81个, 累计入驻企业达3 045户, 安排就业人数超过29万人。吉林省初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纺织等一批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 成为促进区域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助推器。

加大技术改造推动工业技术进步

吉林省始终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以内涵增长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吉林省的技术改造经费不断增加, 技术改造对工业经济新增效益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10年, 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3 189.5亿元, 同比增长28.9%, 新产品产值率24.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企业首次投产新产品1 135种。“十一五”期间, 吉林省累计开发新产品5 506种, 完成新产品产值10 789亿元, 新产品产值率一直保持在24%以上,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吉林省重点组织实施了“五个一批”技术改造工程、2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建设工程50项、3 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工程1 000项、“五个一批”技术创新工程、“1155”企业技术创新计划等, 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 吉林省已建立省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187家, 比2005年增加83家, 其中, 国家级13家。同时, 吉林省共认定了14个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 还成功组建了汽车、轨道客车产业技术创新合作联盟, 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又一种新模式。

吉林省50%以上的大型企业使用了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汽车、石化、钢铁等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向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发展, 70%的中小企业应用了财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设效果明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吉林气象】推荐阅读:

吉林移动07-16

吉林伊通05-10

吉林延边06-30

吉林双辽07-23

吉林德惠07-27

吉林中部08-08

吉林桦甸08-24

吉林高校08-31

吉林森林10-08

吉林西部10-29

上一篇: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前预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