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分析

2024-11-26

微观经济分析(共12篇)

微观经济分析 篇1

福柯通过游走于正统理论的边缘领域, 比如“疯癫”、“疾病”、犯罪、性等, 却把目标瞄准了西方文化的中心。他认为知识——权力在不知不觉中奴役了人, 把人改造成为合乎标准的“现代人”, 福柯通过研究这些边缘领域, 从而来消解西方文学传统的“中心”。

一、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方法

福柯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纳入实践进行考察, 他把实践领域分为三大块:对物的控制关系领域、对他人的关系领域、对自身的关系领域。对应着福柯批判的是三大轴线:知识轴线、权力轴线和伦理轴线。这种研究不同于传统的认识论、科学史对知识的研究, 不同于传统的权力研究, 有别于传统的道德研究, 而采用了考古学和谱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从而达到了对启蒙实践全新的深刻理解。

福柯认为在现代社会出现了对某些制度、实践、话语的巨大的迅速增长的可批判性, 出现了一种普遍易碎性, 这种易碎的不连贯的局部批判, 对整体理论有抑制作用, 这种批判是一种自治的理论生产。通过这种局部的批判, 知识的回归得以实现。这种知识的回归分两种, 第一种是屈服的知识:被功能一致性和形式系统化所掩盖和化装的历史内容;第二种是人们的知识:普通人的没有被规范化的知识。而福柯所谓“谱系学”指的是“使那些局部的、不连贯的、被贬低的、不合法的知识得以运转起来, 来反对整体理论的法庭, 后者以真理认识的名义, 以控制在几个人手里的科学权利的名义把那些知识都过滤掉了, 对它们加以分级、整理”。福柯解释说, 谱系学是一种“反科学”, 指的是“知识的造反”。这种造反不是反对科学的内容、方法和概念, 而是首先反对“集中权力的作用”, 谱系学引导的斗争就是为了反对属于被认为是科学的话语自身的权力。

正是在这种谱系学的基础上, 福柯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微观权力分析。

二、福柯微观权力的特点

福柯将传统的权力理论视为宏观权力学, 它重视国家机构这样的权力中心, 从权力中心构成对局部的支配、控制, 形成单一的统治大厦。福柯反对权力中心化的这种模式, 而主张建立微观权力学, 将权力视作是非中心化的、多元化的、分散的关系存在。作为关系性的网络权力, 它在无数点上被运用, 在无数点上展开来的。

福柯认为传统的权力观把复杂的权力关系作了过于简化和宏观的处理, 要把握现代社会权力运作的特点, 就必须从全新的角度来理解权力。在他看来, 权力有以下特点:

首先, 权力是多形态的。福柯反对把权力看作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 权力不是集中性、总体性的。在现代社会, 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不同的局部领域, 如监狱、军队、工厂、学校以及话语、知识、肉体、性等等, 使用灵活多样的策略来运行, 其在政治、经济、教育、家庭、国家、生产关系中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其次, 权力是一种关系, 是一张相互交错的网, 它无处不在。传统的权力研究都关注权力在谁手里, 权力由谁来支配的统治权问题。事实上, 权力比这要复杂得多, 它是各种力量关系的、多形态的、流动的场。权力从未确定位置, 它从不在某些人手里, 权力在运转着。这种无处不在的权力关系, 不是一种自上而下地单向性控制的单纯关系, 而是一个相互交错的复杂网络。

再次, 权力是生产性的实践, 而不是压制性的外在控制。德勒兹将这一点视为福柯权力分析的首要特点。传统的权力分析总是强调权力消极否定和压制性的一面。但是福柯通过对监狱和性等文化边缘学科的研究发现, 权力应该首先被看作是一种生产性的实践, 在知识、话语的层面, 权力是产生效果的机制和技术。生产性的权力通过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技术, 驯顺了肉体, 生产了符合规范和纪律的对象、知识;它激发了活动, 而不是禁锢了思想;引发了话语, 而不是打断了话语。这为知识与权力的结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知识与权力的勾结

福柯在1972年《理论与刑法制度》的授课中明确提出了权力——知识理论, 传统的理论认为知识属于“真理和思想自由”领域, 在权力不发生作用的地方知识才存在和发生。而福柯在这里否定了知识和真理的纯洁性和客观性, 认为“权力生产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相互指涉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 不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

一方面, 权力对知识的产生、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权力与知识相互促进, 有规律地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权力的增长可以促进知识的发展, “任何权力的增长都可以在它们里面促成某种知识”, 通过对权力关系的加工, 实现一种认识“解冻”。知识的形成和积累, 也可以使权力的效应不断扩大。福柯将权力机制类似地视为某种以知识齿轮构成的机器, 一个齿轮带动另一齿轮, 又引发第三个齿轮的运转, 从而带动了整个庞大的权力机器的运转。

四、微观权力的出路

福柯提出的权力与我们以往对权力的理解截然不同, 这种权力是自在自为的, “它就在那里”, “作用在我们身上”。然而这种权力观虽然有别样的创见, 但是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弱点。

例如布尔迪厄就把谱系学概念看做是一种对社会史的委婉替代。福柯以一种否定的方式接受了典型的发生社会学的思维模式, 并为这些模式创造出接受。布尔迪厄认为, 这种否定模式不会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只不过引起一种“伪革命”的快感, 并且, 这种批判方式 (指与传统历史的决裂) , 会阻碍对美学倾向和艺术品基础的探索, 因为艺术品定位于艺术制度的历史之中。

在八十年代后期, 福柯发现对个人的约束、规范以及主体化, 这一切不仅是由权力造成的, 而且也是个人自己造成的。福柯的人学思想侧重于个体, 强调绝对的个人选择和个人创造, 这为个人反抗权力、突破“规范化”带来了启发。但是生存美学依然犯了唯美主义的错误。哈贝马斯就曾经称福柯为逃向美学、回避改革的“保守主义者”, 他说:“所有这些……都已证明自身是胡闹的实验。”

福柯提出权力问题, 始终是从一种批判的角度进行谈论, 但是他并没有设想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案。对于福柯来说, “哲学家的任务是成为权力的减速器”。作为一个“反抗者”的角色, 他没有提出一条具体的革命道路。但是尽管如此, 正如福柯所言, 福柯提出的微观权力, 与传统的宏观权力之间, “不存在断裂”, “一个立足于微观权力角度的分析, 能够毫无困难地和以一个类似于管理和国家问题的分析相一致”。从这个角度而言, 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对现代权力的理解和改良则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福柯.必须保卫社会[M].钱翰,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2]德勒兹.德勒兹论福柯[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3]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 杨远婴, 译.三联书店, 2007.

[4]福柯.不正常的人[M].钱翰,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5]激进美学的锋芒[M].周宪,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6]岳川, 尚水.后现代主义与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7]福柯.安全、领土、人口[M].钱翰,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微观经济分析 篇2

微观经济学开篇就提到了机会成本的概念,通俗的解释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我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或者个人喜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常常必须放弃另一样喜欢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在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一个最普通的例子就是关于比尔盖茨在路上看到地上有一百美元会不会弯腰捡起的故事。众所周知,比尔盖茨旗下的微软公司每秒钟盈利过千万,比尔盖茨花一秒钟弯腰捡起这一百美元就要相应的损失近千万,所以比尔盖茨是不会去捡这一百美元的。

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关于机会成本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关于我们的时间的利用。我们大学时间无比珍贵,在紧张的上课时间之外,课余时间的利用就体现了机会成本理论。

相同的一下午课余时间,如果用来学习高数就必须放弃睡眠娱乐的时间,如果用来参加课外活动就必须放弃学习高数。如果用来学习高数则可以巩固课内知识,期末复习轻松,但是无法得到参加课外娱乐活动带来的愉快的感觉,如果用来参加课外活动则可以提高自己各项素质,但是无法使高数水平得到提高。

跑步的微观经济学 篇3

为了多收获一对主动献上的膝盖,有人把计步器绑在了狗腿上,有人每天没事绑着手机在窗边缓缓降下又升起,有人把手机绑在鞋带上翘起二郎腿匀速抖腿,有人因运动过量差点导致截肢……

晒步数对你来说是一种风潮,对商人来说是一笔生意。

跑步也是大花销

今年你要跑北京马拉松没那么容易了,6万多人抢3万名额,基本是2比1的中签率,去年,上海国际马拉松,只有1.8万人的跑步名额,居然有200万人争抢。

“半马”报名费160元,“全马”200元,在不用抽签的2013年,北京马拉松3万个名额仅13个小时就被一抢而空。如果没抢到,你还可以淘宝找黄牛,一上海跑友愿意出价5000余元购买名额。

在田协注册的马拉松赛事,2011年全国为22场,2012年为33场,2013年有39场,2014年有53场。2014年全国马拉松参赛人数超过90万人次,狂热的跑步信徒让2014年“北马”总营收近3000万元,使其跻身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之列。

有预测说,中国的跑步经济市场份额在300亿元。除了各大城市的马拉松赛事以外,这个数额还包括跑步者长年累月的头巾、水壶、腰包、护膝、遮阳帽、防风镜、计步器、速干衣、压缩袜、心率计、运动鞋、智能手环、运动耳机,以及去参加比赛的高铁票、住宿费、保险费和App服务。

好的装备是新手坚持的动力

吴大萌手机中的Days Matter显示,她开始跑步已经605日了。两年前,她还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大四学生,“身边有个特别女神的姑娘天天在朋友圈晒自己跑步的截图和燃烧的卡路里”,大学800米测试没有达标让吴大萌痛下决心要在毕业前“完成一个牛逼的to do list”。故事的结局是,吴大萌同学最终跑了全程马拉松,在TNF 50公里越野中拿到了小金人,还用一个半夜刷了北京二环,后来又跑了二号线、三环,以及72公里的四环。

开始跑步时,吴大萌会带上耳机放一些喜欢听的音乐,后来经常在马路上跑步,边跑边听很不安全,就放弃了这个习惯。但运动手表是必须买的,从2200元的GARMIN620开始,虽然吴大萌并不怎么关心自己跑步时的心率。

跑步圈有很多女生,她们很容易因减肥而开始。到现在,跑步已经成为吴大萌的习惯。“很多时候为了缓解一天积累的情绪。有时天气好了,我就会出去跑20公里呼吸新鲜空气;心情好了,出去跑一圈庆祝;心情糟糕时,出去跑一下发泄。”

跑步最费鞋,跑鞋每800公里就要换一次,“说起跑步装备,这真是一大笔账,光跑鞋我就有十几双”。在这些装备里,除了1280元的Nike air zoom,就是3200元的GARMIN Fenix3运动手表,最便宜的是69元的小米手环。

Fenix3并不是必须的装备,吴大萌也不太喜欢研究自己的运动数据,但Fenix3绝对是跑步圈里“装X必备”,吴大萌说,“对于新手来说,好的装备无非就是花了大价钱给自己点坚持的动力”。

在《跑步圣经》的诞生地美国,Runners World杂志上有一篇《在美国跑上一辈子要花多少钱?》,把美国跑友分成三个档次:节俭型花费14358美元,资深型花费56942美元,土豪型花费为212872美元。有好事者算出了中国版本:节俭型14100元,资深型243000元,土豪型1101900元。

这样的消费量级能支撑起多少家上市公司?

中国人喜欢夜跑

持续的跑步热,让不少可穿戴智能设备公司把重兵布在了运动手环上,跑步数据记录和社交的App也走红。跑步App中用户较多的有Nike+、悦跑圈、腾米跑跑等,红杉资本、软银中国等VC都在跑步App里投入了赌注。小米手环也借着69元的小米价成为国内运动手环出货量最大的设备。

“我们公司报销所有跑步比赛的报名费。”华米科技北京总经理王辉在进入华米以前就是一个跑步爱好者。

2014年8月,小米手环第一个用户数据在华米公司的后台激活,随着用户人群的增加,华米的数据分析师发现跑步是手环人群的重要应用。“每周一次,跑三到五公里,我们把他定位为一个严肃跑者,”王辉说,“一千多万的累计用户,可能有20%的跑步发烧友。”

今年年初,华米开始成立“米动跑团”,后来还把千万级用户的跑步数据做成“米动指数”。在米动指数的监测里,“随着冬天到来,跑步频次大幅下降”,王辉说:“我们抽验了好多天,对比了北京市雾霾天气和跑步的关系,发现雾霾虽然有影响,但不如气温的影响大。”

让人们跑起来是华米的使命。“我们不像Nike、Adidas,卖出一双跑鞋就完成任务,我们的考核标准是手环的日活和月活。”王辉说,“华米不是一家传统硅谷的硬件公司,我们把用户以互联网方式来经营和运营。”

北上广才是跑步经济的核心区,总部在合肥的华米科技,把庞大的后期运营团队放在了北京,负责后台软件大数据以及以跑步为主的市场活动和体育运营。他们占了华米公司人力资源的30%。

与竞技体育不一样,跑步有着最广泛的市民基础以及社交倾向,这使跑步经济更有群众基础以及参与性。2014年,运动App咕咚发布了《2014年中国运动白皮书》,2000万注册用户中,有58%的人运动方式是跑步,走路和骑行分别是22%和13%。报告还显示,中国人喜欢夜跑,占总跑者的73.44%,尤以晚上8点至10点居多。

跑步数据其实是社交货币

跑步经济的直接受益者是Nike、Adidas以及New Balance。New Balance在广州开了全国第一家跑步系列主题店,Adidas也在上海“跑步圣地”的徐汇滨江设了Adidas Runbase。Nike跑步产品已经占到公司全部营收的20%,每年还有30%的增长率,远超足球和篮球两种品类。

以跑步为基础,充满互联网思维的Nike也开始了跑步粉丝的运营。Nike推出一系列的手机应用,涉及减肥、跑步社交、专业跑步训练。卖鞋虽然是主业,Nike也推出了跑步手表,可以计算卡路里、追踪速度、计算心率。

2015年7月,李宁跟华米科技合作,推出了两款智能跑鞋。据王辉透露,11月底,这些装有智能芯片的跑鞋已经出货26万双。“比如说你是前脚掌着地还是后脚掌着地,手环是没法测的。”

众安保险也费尽心思给跑步者设计了一款产品,每天跑一次步,就能抵扣你的保费费用,本月跑步步数越多,下个月需缴保费就越少。

“跑步经济的浪潮推动了智能硬件需求的具体化。”王辉说,“智能设备反过来拉动了跑步经济的前进,有些人是想试用我们的手环而开始跑步的,也有些人是为了试用某个App而跑步。每天向朋友圈上传的跑步数据,其实是你的社交货币。”

微观经济分析 篇4

1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指的是以研究生产及消费行为对城市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并且将这些内容利用均衡原理以及数学模型表现出来。

研究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 对整个社会及经济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1.1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推进了普通经济学发展

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 经济所包含的概念包括生产、分配、消费等等, 虽然目前这些内容仍然被我们使用, 但是已不能达到需求。城市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不能再继续式用广义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了, 城市体系中微观经济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根据城市独有的经济与社会机构创建的, 也是我们传统经济的延伸。

1.2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分析推动了传统经济学的发展和变革

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的发展都归根到劳动时间创造价值, 而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学在经济中加入了“空间”的概念, 让经济中的“空间”和“时间”成为不可分割的概念, 两者缺一不可。因此, 我们也可以说,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积极推动了传统经济学的发展。

1.3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填补了传统经济学的空白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不断的出现了新的经济概念。对于传统经济学来说, 它主要研究的是国民整体的收入、财政等内容, 对于城市中所出现的新经济内容无法涵盖。因此,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就能有效的填补传统经济学中的空白, 从微观经济入手, 为政府对城市的调控提供参考。

1.4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分析推动了城市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将城市与其周边地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对社会中的各项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 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也是完善城市及周边地区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

2 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作用

新经济地理学最早是由克鲁格曼提出, 以新贸易理论作为基础, 主要是以城市中各个微观经济例如规模经济等角度, 对城市经济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证明中心地理论的城市体系结构形成过程。新经济地理学的不断发展将地理学和经济学融合在一起, 通过各地区的实际经济结构进行经济分析, 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 新经济地理学是对过去的经济地理学的完善, 它有效的改进了经济地理学与目前经济需求中的差距, 其最终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新经济地理学也为经济地理学奠定了地位, 让所有学者意识到地理学在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2)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因为以一定的区域作为研究的基础, 所研究的内容与传统经济学更贴近与社会经济, 也能为各企业选择建厂地址提供重要的依据, 有效的推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3) 虽然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模型仍然比较抽象, 但是相比于过去的经济模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在新经济地理学中, 加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填补了传统经济模型的一些空白。

3 新经济地理学对城市体系微观经济分析的启示

城市体系微观经济分析的主要目标就是根据城市中的经济形成原因和经济结构组件合理的城市结构, 平衡各地区的资源配置, 推动经济发展。目前, 我国的经济市场不断的在发生变化, 而全球经济也在进行一体化的发展, 这也对新经济地理学不断地提出了要求。

(1) 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解决了原有的微观经济长期以来的报酬递增与竞争性一般均衡不兼容的问题。目前的新经济地理学中, 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为假设条件对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进行研究, 与之前的新古典经济相比较的话, 更贴近与人们的现实生活。 (2) 虽然目前新经济地理学中的部分模型十分抽象, 但是这些模型仍然推动了城市体系微观经济的发展。新经济地理学中所利用的数学模型能够有效地解释城市中经济体系的构成, 还能为城市的发展做出重要的参考, 例如我国西部城市的开发中, 我国根据新经济地理学能够通过对经济结构的分析, 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推动了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3) 新经济地理学以微观经济作为基础, 证明了城市中的经济体系是确实存在的。与此同时, 它还有效的分析出了推动城市经济体系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经济市场的区位选择以及辐射范围等内容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以陕西的第二产业结构为例, 陕西省的第二产业结构理不断的上升, 但是其中轻工业与之前相比下降了5.1%, 而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72.5%, 比值过大。数据表明, 陕西的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需要进行有效地调控。新经济地理学有效的完善了过去城市体系研究中的空白, 为城市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依据。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 只有对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才能对城市中的各经济体系做出正确的认识, 并且根据经济体系找到经济发展的规律, 进行宏观调控, 才能让城市经济得到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安国, 杨开忠.克鲁格曼的多中心城市空间自组织模型评析[J].地理科学, 2001 (04) .

[2]姚士谋, 王成新, 朱振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新的领域思考[J].经济地理, 2003 (05) .

公司宏微观环境分析 篇5

一、公司概况

奥克斯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前25强、中国信息化标杆企业、国家重点火炬高新技术企业,并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常设单位,在宁波、上海、深圳、南昌建立了四大研究院;拥有“三星”和“奥克斯”两项跨行业的中国驰名商标和2个中国名牌产品。集团坚持做大做强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方向,目前已成为在全球电力计量设备和中国家电行业具有较高市场地位、通讯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宏观环境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人口是市场的第一要素。人口数量直接决定市场规模和潜在容量,人口的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分布等也对市场格局产生着深刻影响,从而影响着企业的营销活动。企业应重视对人口环境的研究,密切关注人口特性及其发展动向,及时地调整营销策略以适应人口环境的变化。

(二)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它包括收入因素、消费支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银行利率、政府支出等因素,其中收入因素、消费结构对企业营销活动影响较大。

三、微观环境分析

(一)主要竞争对手分析(以空调产业为例)

格力:格力公司认为在国内外经济企稳回升的背景下,房地产、天气配合的可能性也会很大,如节能补贴等政策也有望提高进入门槛,进而扩大公司的竞争优势。明确2010年的销售目标。公司计划明年内销收入实现20%以上的增长,而出口量可恢复到08年的水平(600万台),2010新冷年出口较08冷年增长20%(09冷年出口下滑过大,不具可比性)下半年对产品价格进行下调,但明年均价趋势向上。作为行业龙头,公司对产品价格的调整一向慎重,而下半年价格下调10%左右

中央空调作为利润增长点。公司未来十分看好中央空调的发展前景,主要是基于相对于家用空调相对平稳的增长,中央空调的市场规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国内外资品牌的份额在下降。

空调出口是未来的工作重点。加大对出口业务人员的激励,并重新开始接受利润率偏低的订单,同时加强了与海外经销商和渠道商的合作,加快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自主品牌的拓展。

海尔空调确定三、四级市场翻番增长目标并启动新品新策略。专卖店是海尔空调三、四级市场的重主要渠道组成部分,重视专卖店建设,提升专卖店经营质量,与渠道商一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实现销售快速增长、共赢共存是海尔的追求目标。格兰仕目标:09年的中央空调市场,格兰仕年销售额逆势增长十倍,创造了一个行业奇迹。2010年格兰仕中央空调的目标是在2009年基础上翻一番,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跻身行业三甲之列。

竞争者优势和劣势

格力:老牌劲旅,缺乏后劲

优势:

1、规模大,专业化。格力空调产能1000万台,专业化生产,努力打造“好空调,格力造”高品质形象。

2、股份制,提款机。格力独特的股份制销售模式,好比渠道中的“提款机”,抢占了渠道中稀缺的商家资源,每年淡季格力一出政策,渠道商的款就被吸走一半。

劣势:产权不清,体制受限。格力集团是传统国企,格力电器虽是股份制企业,但国有股一股独大,管理层缺乏创业激情。

威胁:随着国美、苏宁等新业态大鳄的崛起,其渠道的话语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部份地区销售公司欺上瞒下,盘剥中小商家利润的恶劣做法,严重损害了其诚信形象,铁腕“董姐”的霸道作风也影响了其追随者及商家的积极性。

机会:加快国企改造步伐,理清产权关系,管理层持股经营,责任到位。

海尔:高价战略,故事营销

优势:

1、强势品牌,高价战略。海尔是中国家电的强势品牌,也是中国家电产品价格最高的企业,海尔坚持“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成功地树立起了高价高质的市场形象。

2、文化传播,故事营销。海尔也是中国家电业最会讲故事的企业,海尔的每个理念下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海尔的故事营销为海尔赢得了巨大的传播效应和良好口碑,许多人认同海尔喜欢海尔,是因为听信了海尔的故事,相信海尔的产品质量是最好的,服务是最好的。

劣势:

1、价格弱势。在中国家电市场,价格战占据主流,消费者忠诚度低,营销大师科特勒曾提醒海尔:“没有降价二分钱能保持住的忠诚度”。

2、服务过度。海尔空调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无微不至的服务,但西门子说:“最好服务就是不要服务,好质量是不需要服务的”。一些理性的消费者对海尔过剩的服务也颇有怨言,干扰了其正常的生活。

威胁:海尔进军IT、房地产、金融、医药、餐饮,大都不成功,拖累了白色家电主营业务,海尔先难后易,海外设厂的国际化战略,成本高,风险大。

机会:收缩战线,突出主业,稳打稳扎,明晰产权。

格兰仕:后来居上,内外双修

优势:

1、规模实力。格兰仕进军空调业,5年走完了传统企业10年,甚至20年的路,随着中山空调基地的投产,格兰仕跻身空调军团“1000万台俱乐部”,成为后来居上“新势力”的领跑者。

2、专业制造。格兰仕十年只做一件事,专心专业专注制造,做大做强做深做细,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世界第一,是家电业少数的“偏执狂”。

劣势:

1、内销乏力。格兰仕空调出口一枝独秀,遥遥领先其他对手,但其内销却停滞不前,拖累了大发展的“后腿”。

2、品牌形象单一。由于媒体的过度炒作,格兰仕几乎成为“微波炉”、“价格战”的代名词,淡化剥弱了格兰仕空调形象的拓展与深化。

威胁:过分依赖外销,随着欧盟环保令、回收令的实施,出口成本上升,风险加大;巨大的空调产能需要释放,内外销的不平衡构成极大的考验。

机会:大象变身,组织变革,做大制造,做强内销。

志高:浮躁冒进,欲速不达

优势:

1、自下而上,领先一步。志高从二三级市场起家,重点布局做深做透,资源重点向二三级市场倾斜,形成主推力量,实现了局部市场的突破与先手效应。

2、内外均衡,保修配件。志高空调内外销比例均衡,承诺空调配件保修13年,保修期限大大超过其他空调企业,努力打造放心空调新形象。

劣势:志高品牌在一级市场、中心市场影响力薄弱,号召力不足;从维修服务、配件配套起家,专业性、技术性形象不足。

威胁:近几年,志高高举高打,高调激进,过度透支资源做形象,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管理粗放,盲目炒作,战略模糊,管理面临“瓶径”,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机会:明确战略,夯实基础,强化管理,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理性。

(二)供应商分析

奥克斯空调在倡导技术回归,积极完成品牌战略升级,作为产品核心零部件压缩机的供应商,我们同奥克斯一起从战略层面共同审视产品供应链的体系,深度合作,强强联手,有力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产品的全球首发,彰显了奥克斯空调在行业的领先地位,能够与奥克斯一起努力,成就辉煌,我们感觉万分荣幸。

奥克斯空调壹计划发布和壹系列产品上市,让我们对今后的合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我们衷心希望与奥克斯建立更加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进行产品零部件的研发时,与奥克斯空调品牌战略无缝对接,把最专业、最领先的压缩机产品提供给奥克斯,让这个跳动的心在奥克斯健硕的身体里散发能量,保证奥克斯空调的完美质量,成为消费者满意健康、绿色、环保的产品。

(三)目标顾客分析

随着空调消费日趋理性,空调器的实际功能成为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因素。与往年明显不同的是,关注空调节能、健康、环保、静音功效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不少前来商场购买空调的消费者,都能明确说出1到2个具有此类功能的空调品牌名称,并表示进商场以后要首先看看这类空调产品。

品牌因素仍在空调选购过程中占据主导。这是因为美誉度高的品牌通常都实力雄厚,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处于领先位置,消费者一旦选购了高美誉度品牌,往往同时就得到了信誉、质量保证,因此“品牌+功能”仍是不少消费者在选购空调时同时看重的因素。

价格因素位置后移,反映出价格对空调消费的决定力量越来越弱,消费者更多的是看重功能、品牌,而不是价格高低,高性价比的空调才会得到消费者认可。

外观因素走入前台,则是消费者越来越对空调与家居搭配和谐,以及追求空调外观时尚化的表现。这也是国内空调企业开始导入时尚外观元素,逐渐注重空调外观设计的重要原因。

奥克斯空调在给力市场供给方面:85后和更新换代的需求是当前最主要的需求。这样的需求表明了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和品牌,而我们认为的变频和健康是消费者需求的主题,和奥克斯整个推进战略密切相关。

所以,奥克斯空调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前进,空调市场的几个瓶颈逐渐得到解决之后,变频将会得到飞速的发展。在变频竞争中,奥克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基于微观层面的地理新教材分析 篇6

一、微观层面的地理新教材分析

1.教材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

(1)结构分析。即将教材章节划分为若干教学知识点的过程,为教学进程的合理安排(如明确教材内容中地理概念、规律等知识点的数量、课时分配、教学内容的详略等)提供依据。首先,在分析教材教学因子基础上,用知识结构图或框架图形式,呈现教材各节知识点之间的并列联系、主从联系、因果联系等,以明确单元教学知识体系及知识结构特征,为把握和突破单元教学重难点内容提供依据。其次,划分单元教材各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数量,合理分配单元教学课时。

(2)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是明确单元教材中与教学目标密切的知识点,即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识,原理性、成因性、规律性知识。难点分析是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学习障碍的知识点,即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存在一定困难的内容。分析教材单元的重难点,既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法和媒体选择、教学过程的把握、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又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促进知识迁移、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2.教材双层系统分析

(1)表层系统分析。即对地理教材课文、图像、作业系统进行分析,深究课文、图像与作业系统之间的联系,掌握课文系统中的基础知识点,挖掘图像与作业系统蕴含的教学功能与价值。

(2)深层系统分析。地理教材的深层系统,是指含有地理智能和思想教育意义的地理知识系统,是由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地理原理、地理理论等构成的。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角度阐述的,地理教学目标的达成则以地理教材内容为载体,所以地理教材深层系统分析应以地理教材内容为载体、以三维目标为核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角度进行分析。

二、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的微观层面分析

1.高中地理必修2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

依据课标,围绕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个主题设置了6个单元,突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主线。现以第四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例,说明如何进行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

步骤一:划分单元教学因子

本章共有6个教学因子,分别是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2个;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2个;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2个,具体内容分别是①工业区位因素;②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③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④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⑤传统工业区;⑥新兴工业区。

步骤二:画出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图(图1)

步骤三:教材单元分析详解

本单元是第三单元内容的延续,是后面学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及人地关系的基础。本单元教材具体内容安排顺序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三节内容之间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在此节之后安排工业地域形成的内容,讲述主要工业地域类型,以案例补充讲解,接着安排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两种典型的工业地域类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学科内容内在逻辑顺序。这两种工业地域类型的讲述分别从代表地区、形成特点、代表性工业等方面组织,安排了3个典型案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教师可以利用教材问题研究的材料,从而使学生深化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认识,更好地完成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步骤四:教材单元重难点分析

结合以上分析和教材内容安排设计,依据学生认知心理发展水平和教师教学推进的预期过程,得出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表1)。

步骤五:结合教材结构和重难点,提出教学建议,分配课时

基于教材结构和重难点分析,提出单元教材内容的具体教学建议与课时分配,为高中地理课堂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表1)。

2.高中地理必修2双层系统分析

(1)表层系统分析。必修2的课文系统尤以活动性课文最典型、最直观。活动性课文参与性强,“活动”内容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地理活动过程中的教育价值,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养成,重视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乐趣;同时,活动性课文多联系社会实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具有开放性。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节活动性课文(包括2个案例、2个活动、1个读图思考),由于学科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和丰富性,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在分析、组织教材基础上设计各种活动。

必修2的图像系统横向上与课文系统、作业系统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纵向上自身相互配合使用。如“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教学因子包含六段文字、1个案例、1个活动,其中含有课文、图像、作业系统,且存在一定逻辑关系。图像系统内在配合使用有图片的对比使用、平面图与立体图的配合使用、空间包容性的图像使用等,如教材图2.2香港的高级住宅区(a)和低级住宅区(b)、图2.3纽约的CBD——曼哈顿、图3.1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等。

必修2的作业系统设置灵活,类型多样,注重探究性和参与性,兼顾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突出技能训练和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把作业融进教材不同的栏目中,使作业系统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技能训练、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参与地理学习过程服务,同时兼有现实性和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活动1、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活动2、第二章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活动1、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活动2、第六章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等。

(2)深层系统分析。必修2的深层系统分析以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为例说明。

知识与技能分析

步骤一:浏览教材,明确教学因子,合理安排课时

第一节是“人口的数量变化”,包含两个教学因子: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结合课标要求及活动建议,本节可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即第一个教学因子,主要讲人口的自然增长(包括2个读图思考、1个活动、1个阅读,3幅表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增长示意图)

第二课时:即第二个教学因子,主要讲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包括1个读图思考、1个案例、1个活动,1幅人口增长及其转变示意图)

步骤二:分析第二课时教材内容的地位,明确课标对学生的要求

第二课时“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教学重点是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其分布,对应课标要求,具体含义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二是需要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每种模式的特点;三是需要知道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

步骤三:分析教材内容的知识联系,建立本课时内容的知识结构(图2)

步骤四: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阅读相关统计图(教材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列表加以比较;知道世界不同地区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说出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讨论交流,说出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利用教材相应文字资料和练习题目,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学生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特点和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分析 篇7

一、进口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关系

在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所有路径中, 最主要的一条路径是通过进口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

按照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定义, 全要素生产率是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即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这一指标经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又称为广义的技术进步, 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 制度创新, 狭义的技术进步, 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等, 而这些因素都与进口有密切关系。总体上来看, 进口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促进T F P的增长:

第一条路径是通过进口更好的中间产品, 有效的促进生产率的提高。这里更好的中间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指更高质量的中间品, 二是指更多种类的中间品。一方面, 当进口国进口到更高质量的中间品时, 技术外溢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就会产生, 所谓技术外溢效应是指进口国通过对一些进口品的模仿与研究, 开发出这种产品甚至是生产出具有更高质量的类似产品, 从而促进进口国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 中间品的种类的增加, 更多种类的中间品能够直接增加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因为从节约成本的角度看, 由于进口的中间品的种类增加, 进口国在其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对新的中间品支付额外的费用。所以进口贸易通过减少进口国对中间品的投入提高了最终产品的生产率。

第二条路径是进口国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从而直接促进了T F P的增长。当进口国进口外国产品时, 外国企业自然就会与国内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发生激烈的竞争,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国内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要想继续生存下去, 就必须学会在与外国企业竞争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和创新, 使自己的产品具有更高的规格和品位来满足客户更为挑剔的要求。显然, 这条路径与第一条路径相比更为直接, 它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意识, 激发本国企业的潜在竞争力, 促进进口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T F P) 的提高。

第三条路径是通过进口贸易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 从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增长。在进口国进口某些先进的技术设备的同时, 其本国的加工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才能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产品质量, 增强国际竞争力, 同时占有产品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 由于进口国生产的产品逐步向产品价值链的高端转移, 使得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能够引起生产函数的移动, 这就意味着全要素生产率 (T F P) 的增长。

二、进口贸易与物价、FDI的关系

1、进口与物价的关系

进口贸易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进口可以起到稳定物价的作用。通过进口稳定进口国的物价总水平, 从而保证本国资本的积累, 促进经济增长。

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因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上涨, 工资也会随之逐渐上涨。在物价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工资的上涨必然会减少厂商的利润, 从而妨碍积累。而如果进口国通过贸易从国外能够获得较便宜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 就能稳定物价, 阻止工资上涨和利润下降的趋势, 这就能够保证国内的资本积累, 而资本的积累对于一国经济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

2、进口与FDI的互动效应推动经济增长

F D I能够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已成为学术界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基本原理是F D I能够增加东道国的资本积累, 促进先进技术向东道国的转移和扩散, 同时东道国能通过“干中学”等效应提高本国的生产率。而进口贸易与F D I之间存在所谓的“互动效应”, 这就是进口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 进口贸易会促进F D I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 一国对于原材料, 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进口需求会不断的增长, 由于进口会给厂商增加运输成本, 同时进口商还会面临各种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 因此出于减少这些方面成本的考虑, 外商会选择向东道国直接进行海外投资的策略, 从而提高其利润率, 这也就是市场驱动型的FDI。因此, 进口贸易会通过促进FDI的扩大来间接的推动本国经济的增长。

另一方面, F D I的流入又会促进本国的进口贸易。如果一家外国子公司是跨行业的生产, 那么它可能会对东道国多种产业的产品产生进口需求。如果有的外商出于利用我国廉价的生产成本的考虑, 从海外进口原料或半成品, 经过加工后再出口销售, 这样就自然会增加本国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

三、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之间的互动效应分析

在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知道进口贸易与F D I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互动效应, 由此推进经济的螺旋式的增长, 同样, 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之间也存在着这种互动效应。

进口贸易会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出口贸易的增加: (1) 进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市场上外汇需求随之不断增加, 从而有助于缓解本币升值的压力, 而我们知道本币的升值会降低本国出口竞争力, 从而不利于本国产品的出口的。 (2) 在出口产品的生产生产过程中, 需要很多高质量的中间产品, 包括精密的仪器和原材料等, 而进口贸易是获取这些高质量的中间产品的最快速有效的途径之一, 这些高质量的中间产品的进口有助于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从而推动出口贸易的增长。 (3) 由于一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对同种产品会产生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 进口能满足一部分国内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潜在需求, 也能逐步改变本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形成新的生产领域。

在进口促进出口增加的同时, 出口也同样会推动进口的扩大。这是因为: (1) 出口国通过扩大出口贸易提高了外汇储备, 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扩大进口贸易的有利保障。 (2) 出口企业有时为了生产符合国外要求的产品, 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可见, 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两者之间的这种相互促进同样会推动经济的螺旋式增长。

因此, 从理论角度来看, 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是存在的, 并且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也很丰富, 本文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探讨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 对进口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起运、陈璋 (2006) :《投入产出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焦俊会、任桂仙 (2002) :《进口对G D P及其增长的贡献分析》, 《2001年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 中国统计出版社。

[3]、张亚斌等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11:63-65

[4]、张远鹏 (2005) :进口贸易与美国经济增长[J]。国际贸易问题2005.5:30-34

[5]、刘起运 (2002) :《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1年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 中国统计出版社。

就业难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篇8

一、二元化劳动力市场造成的工资差别

中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化经济结构, 整个经济可以区分为两个发展水平显著不同的部门:相对现代化的资本密集的高工资的工业部门与较为贫困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2006年已经达到了3.3∶1。这种收入差别对经济中的劳动力配置产生了重大影响。

工资差别对经济中劳动力的配置, 可以通过一个模型来加以说明。假设相对现代化、资本密集型、高工资的工业部门为制成品部门, 制成品使用劳动力和资本生产出来。相对落后的农业部门生产粮食, 粮食生产需要劳动和土地的投入。于是, 资源配置可以如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纵轴表示工资率和边际产品价值, 横轴表示经济中雇用的劳动力的数量, 制造业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以OM为原点来度量, 农业部门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以OF为原点来度量。MPLM是制造业的劳动边际产出, MPLF为农业的劳动边际产出。PM是制成品价格, PF是粮食价格。图1中的两条直线PF×MPLF和PM×MPLM分别代表两部门工人的边际产品价值。在二元化经济中, 制造业部门的工人总能获得比农业部门工人更高的工资水平。图1中WM表示制造业部门工人的工资率, WF表示农业部门的工资率。制造业部门的雇主会选择把劳动力使用量确定在WM=PM×MPLM的OML1, 农业部门劳动力就业量就是WF=PF×MPLF的OFL1。另外,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不存在二元化劳动力市场情况下, 劳动力在两部门的分配会分别是OML2和OFL2。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 有数量为L1L2的劳动力被滞留在生产效率低下的农业部门, 从而造成农村中巨大的隐性失业。

再进一步分析, 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导致的制造业部门的高工资和农业部门的低工资, 使得整个经济雇用了太少的制造业工人和太多的农业劳动者, 造成了相当于阴影三角形ABC的生产产值损失。

二、行业垄断导致的高工资对就业难的影响

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并造成了生产的损失。同时, 持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会强化劳动力的市场分割, 加强处于制造业部门的行业垄断地位, 从而使得工资差异更加明显。我国现阶段国有垄断行业居高不下的工资率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它对就业可以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 这些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流动, 使得就业量明显低于没有垄断工资时的就业量, 这可以从图2中加以分析。DL表示劳动力需求曲线, MR表示垄断行业中劳动力的边际收入曲线, SL表示劳动力供给曲线, 同时也代表了被雇佣工人的机会成本。由于中国垄断行业中企业所有权大部分属于国家所有, 企业的职工是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 类似于强大的工会组织, 他们的目标同样是为了争取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个最大化利益, 这些垄断行业会把工资确定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交处, 即W1上。同时, 图2中的阴影部分则表示工人获得的经济租金, 而这些正是给这些垄断行业带来了令人羡慕的高工资和高福利。而此时, 劳动力雇用量却只有L1的数量, 大大少于竞争性工资率W*对应的劳动雇用量L*的数量。

第二, 国有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福利政策向劳动力市场就业者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 使人们向往高工资而不愿意接受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决定的低工资。上面分析了产生高工资的一个原因, 那就是整个行业类似于一个具有强大讨价还价力量的工会组织。其实,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垄断行业还是卖方垄断者。垄断企业凭借垄断实力而获得垄断利润, 这可以用图3来说明。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即PC=MC时的产量QC, 而垄断势力会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 即MR=MC条件下确定价格和产量, 分别为PM和QM, 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势力而获得相当于图阴影部分面积的垄断利润。

国外的垄断性行业工人的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并没有像中国差距这么大, 出现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国有垄断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并不完全属于这些行业中的工人所有, 而是属于全体人民所有, 这些利润理应由全体人民享有, 而不只是这些垄断行业的工人所有。那为什么会出现垄断利润由这些垄断企业独占呢?原因在于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明确, 所有权只是笼统地归国家所有, 而缺少真正行使所有权的所有者。这也正是现在要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由国资委或其代理机构行使国家所有权的原因。既然现在已经明确这些垄断行业的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 那么由资产所有权形成的资产收益权理应由所有权人行使。因此, 这些垄断行业的垄断利润毫无疑问应该上缴国家财政, 而不是留在企业, 国家应该把“丢失”的利润“拾”回去。采取了这一措施后, 国有垄断企业的工资率上升就会得到抑制。同时国家扶植其他产业发展, 其工资会同这些垄断行业的工资率趋同。在没有垄断企业高工资预期的情况下, 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也会乐意选择其他行业。

三、基尼系数偏高

基尼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程度, 基尼系数越高, 表明贫富差距越大, 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小部分人手中。基尼系数偏高会对微观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导致消费不足, 进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除少数生活必需品外, 大部分消费品对于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需求弹性是不同的。同一商品对于高收入者的需求弹性较小, 对于低收入者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大 (见图4) 。

D1表示高收入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 它的斜率较大, 表示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小。D2表示低收入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 它的斜率较小, 表示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大。现在, 两个消费者的收入都同时从Y1增加到Y2, 高收入者对该商品的购买增加了Q1Q2, 而低收入者对该商品的购买增加了Q3Q4, 购买增加量Q3Q4明显大于Q1Q2。可见, 低收入者收入的提高比高收入者收入的提高更能增加对商品的购买, 从而增加对产品的一致需求-劳动力的需求。

如果降低我国的基尼系数, 缩小贫富差距, 必将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摘要:就业难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就业难问题, 二元化劳动力市场、行业垄断导致的高工资、基尼系数偏高是形成就业难的三个原因。

关键词:就业难,二元化,行业垄断,基尼系数

参考文献

[1].平狄克, 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保罗.R.克鲁格曼, 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我国农村信贷的微观博弈分析 篇9

一、农村信贷关系的简单博弈

假设博弈的参与人为金融机构 (B) 和农户 (F) o农户需要一笔信贷资金L以支持某项农业项目, 贷款利率为ro不妨假设此项目完全依靠信贷资金支持, 即农户的自有资金投入为0。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为v, 假设v为外生变量。信贷关系达成所需的交易成本为c, 金融机构为了放贷所进行的征信工作需要农户的参与和双方的沟通, 不妨假设双方都承担此成本;且Lr-c>0, 这是金融机构的参与约束。

农户通过农业项目获得收入Lv, 金融机构只有在预期到农户可以偿还L (1+r) 时才会对其进行放贷。所以, Lv>L (1+r) 即v> (1+r) 是借贷方农户的参与约束。当金融机构贷款, 农户还款时, 金融机构获得Lr-c, 农户获得Lv-L (1+r) -c。当金融机构贷款, 农户不还款时, 金融机构获得-L (1+r) -c, 农户获得Lv-c。当农户准备还贷款时他会做积极的申请贷款准备, 费用为c;若没有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则其收益为-c。当农户不准备还贷款, 金融机构也不准备贷款时, 没有发生信贷关系, 双方收益均为0。容易求得, 此时博弈的纳什均衡为 (不贷款, 不还款) , 见图1。

在双方的完全信息动态单次博弈中, 若没有有效的监督承诺机制, 农户的占优策略将是获得贷款后抵赖不还款。而金融机构预期到这种情况时, 其最优策略是初始阶段不贷款。双方陷入“囚徒困境”, 农村金融处于抑制状态。因此, 农村金融的发展关键就是要如何破解这一囚徒困境, 经济学的逻辑就是设计合理的机制使合作行为成为双方的最优策略。[2]

二、多阶段农村信贷关系博弈

稳定的纳什均衡 (不贷款, 不还款) 是金融机构和农户的短期利益所在。但当上述博弈可以多次重复进行时, 情况也许就不同了。在现实中, 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相对稳定和固定, 金融机构和农户的信贷关系也并非简单的单次博弈;一般来说, 金融机构和农户的信贷关系是多次发生的。而在多阶段重复博弈中, 可能存在解决“囚徒困境”的办法。

1.有限次重复博弈:“囚徒困境”的延续

假定金融机构和农户都知道信贷博弈只能重复有限次, 我们来想一想双方在进行最后一轮博弈中的推理。此时, 每个局中人都认为是在进行一次性博弈, 是最后一次采取行动, 不会再考虑对方将来如何行动;于是, 均衡的标准逻辑得以应用, 其结果是最后一轮博弈中局中人双方都选择“不合作”的策略。

再考虑到数第二轮博弈。这里似乎每个局中人都为了得到长期利益而重视合作, 以便能在下一轮 (最后一轮) 博弈中继续合作。然而根据对最后一轮博弈的分析可知, 最后一轮博弈中双方都将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如此一来, “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的逻辑得以应用, 到数第二轮博弈中合作没有什么优势, 结果双方都不合作。同理, 不断向后归纳, 合作都没有优势可言, 合作不会带来长期利益, 金融机构和农户惟有相信对方在最后一轮博弈中肯定不合作, 用现在的善意去影响下一轮博弈肯定无利可图。因此, 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 每一轮结局都是双方不合作, 稳定的纳什均衡 (不贷款, 不还款) 是最优解, “囚徒困境”仍然存在。

2.无限次重复博弈:合作的可能

当信贷博弈可以无限次重复时, 情况将大不相同。此时, 金融机构和农户在每一轮博弈中都知道还要进行下一轮博弈, 因而合作以实现长期利益的前景在望。金融机构和农户的策略都是函数序列, 它表明每个局中人在每个阶段的选择都是此阶段之前博弈历史的函数。

无限次重复博弈中, 局中人的收益是各阶段收益的现值 (向时刻0贴现) 之总和——贴现和, 假设贴现率为e, 贴现因子为δ。为了说明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我们采用前面的收益表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并假定在前T轮博弈中, 金融机构和农户一直合作, 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 农户也没有违约记录。

假设金融机构采取“触发策略” (trigger strategy) , 如果在第T轮博弈中, 农户决定不合作了, 那么金融机构就会因为本轮博弈中采取合作策略而蒙受损失, 从而下次以后金融机构将永远采取不合作策略以惩罚对方。如果农户先不合作, 他虽然在本轮博弈中获得更多收益, 但却以今后无限次的0收益来毁灭自己。现在我们来考察何种情况下农户不会违约, 从而合作得以长期发展。

第T轮博弈中农户违约的长期收益RT为:undefined;如果农户永远合作下去, 任何时候都不会违约, 那么其收益为R:undefined。比较一下合作的收益R与违约的收益RT:undefined时, 解得undefined。可见, 只要贴现率undefined, 就有RT

这就说明, 只要贴现率e不很高, 那么当农户违约时, 金融机构也以不合作来对其进行惩罚, 就能使违约者偿其苦果。由此看来, 双方只有永远合作下去。贴现率不高, 说明农户重视未来, 比较有耐心。因此, 在农户重视未来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最优解是金融机构和农户永远采取合作策略, 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 农户按时还款。

3.重复博弈的结论:声誉制约机制下的合作

通过运用博弈论方法, 农村金融信贷关系可以得到深度揭示, 博弈的最优解代表着农村金融博弈的每个局中人的短期或长期利益之所在。对于信贷关系博弈, (贷款, 还款) 和 (不贷款, 不还款) 都是博弈的最优解。后者是稳定的最优解, 前者是不稳定的最优解, 双方合作。现实中究竟会实现哪一种结局?上面的分析表明, 稳定的最优解是局中人双方的短期利益之所在, 不稳定的最优解则是局中人双方的长期利益之所在。如果博弈只能重复进行有限次, 那么博弈的结局是实现局中人双方的短期利益;如果博弈可以无限次地重复进行下去, 那么博弈的结局就是实现局中人双方的长期利益。

这一结论的现实含义是:如果从长期考虑, 信贷交易成本c的降低、贷款利率r的降低, 能够扩大贴现率e的合作区间, 农户违约的概率会降低, 从而有助于长期合作局面的出现。如果只是从短期出发, 金融机构和农户的行为随时都可能变化, 那么农村金融的结局就只能是金融机构“惜贷”与农户违约并存, 这就解释了农村金融的“囚徒困境”。

信贷交易成本c的降低、贷款利率r的降低,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金融供给的角度看, 农村金融之所以成为金融业务的“鸡肋”, 主要原因就在于风险大、成本高。有人认为要实现农村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应当提高信贷利率, 使利率市场化。本文研究则认为, 从公司金融角度来理解的财务可持续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根本不同于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带有补贴性质的低息贷款, 过高的利率反而不利于农村金融的长期良性发展, 而农业项目相对于工业项目、商业项目的较低回报率本来就不能够长期支持高利率的信贷模式。

三、不确定环境下的农村信贷关系博弈

信誉制约机制下的重复博弈可以解决农村金融的“囚徒困境”, 促进金融机构和农户的长期合作。下面将就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引入信誉制约机制并评价其对农村金融信贷的影响。

1.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完美贝叶斯均衡

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之一在于自然因素、市场波动等客观原因造成农业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中国农村经济对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很高, 农业自然灾害的大小,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贷款风险的大小。据统计, 自然灾害平均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600亿左右, 粮食损失约400亿公斤, 这必然给我国农业贷款带来较大风险。[3]

这里依然假定博弈的参与人为金融机构 (B) 和农户 (F) , 农户向金融机构贷款L开展某一农业项目 (农户没有自有资金的投入) , 受客观因素影响, 农业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并不确定, 不妨假设农业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为高回报率和低回报率的概率相同, 该项目的具体收益情况为农户的私人信息, 金融机构并不知道。农户首先行动, 选择“申请贷款”还是“不申请贷款”, 金融机构根据农户的行动来选择自己贷款还是不贷款。

这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为了描述该博弈, 我们采用“海萨尼转换”, 引入“自然”, 自然首先行动, 决定该农业项目是好项目 (G) 还是差项目 (B) , 好项目获得高投资回报率VH, 差项目获得低投资回报率VL;好项目 (G) 时农户按时还款, 而差项目 (B) 时农户无法按时还款, 属于“非意愿”违约。在此博弈见图2所示。金融机构有两个策略:SB1:{贷款}、SB2:{不贷款}。

如果农户不申请贷款, 信贷关系没有发生, 双方收益均为0。如果农户申请贷款, 而金融机构不贷款, 金融机构收益为0, 农户收益为-C。如果农户申请贷款, 而金融机构也发放贷款:在好项目 (G) 情况下, 金融机构收益为Lr-C, 农户收益为L (VH-1-r) -C;在差项目 (B) 情况下, 金融机构收益为-L (1+r) -C, 农户收益为LVL-C (假设L (VH-1-r) -C>0, LVL-C>0) 。博弈如图2。

图2所描述的博弈中, 由于金融机构不知道该农业项目是好项目 (G) 还是差项目 (B) , 其对自己在博弈中所处节点的位置会有一个判断:处于上面节点的概率为P, 处于下面节点的概率为1-p。下面, 我们来求解此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 (PBE) 。

(1) 给定金融机构的判断 (Belief) , 确定双方的最优策略组合

①给定金融机构的判断 (Belief) , 求解金融机构的最优策略, 采取逆向归纳法得, 如果undefined, 金融机构将选择策略SB1;如果undefined, 金融机构将选择策略SB2。②给定金融机构的判断 (Belief) , 求解农户的最优策略。如果undefined, 金融机构选择策略SB1时:很明显, UF (SF1) 最大, 农户将选择策略SF1。同理, 可以求得, undefined时, 农户的最优策略是SF4。综上, 如果undefined, 最优策略组合为:S*= (SF1, SB1) ;如果undefined, 最优策略组合为:S*= (SF4, SB2) 。

(2) 给定最优策略组合, 求解金融机构的初始判断 (Belief)

根据序贯理性, 结合前向推导:S*= (SF1, SB1) 时, 易知p=1, 由于undefined, 所以{ (SF1, SB1) , p=1}构成该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 (PBE) 。S*= (SF4, SB2) 时, 可知p=0, 由于undefined, 所以{ (SF4, SB2) , p=0}也构成该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 (PBE) 。所以, 该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 (PBE) 有两个:{ (SF1, SB1) , p=1}, { (SF4, SB2) , p=0}。

2.完美贝叶斯均衡结果的分析

上面所解出的两个完美贝叶斯均衡 (PBE) 的含义是:如果“风调雨顺”, 农业项目的预期投资回报率高, 农户选择申请贷款,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一旦“天有不测风云”, 农业项目的预期投资回报率较低时, 农户选择不申请贷款, 而金融机构不发放贷款。

这两个完美贝叶斯均衡 (PBE) 结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际上这对商业性农村金融和政策性农村金融进行了区分。通过信誉制约建立的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能够保证良好、稳定的农业项目融资从金融机构顺利获得信贷支持。而预期回报较低的农业项目不宜于依靠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进一步分析, 要解决此问题, 政策性金融、财政补贴是必要的。金融机构为较差的农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会造成自身利益的损失, 一旦出现这样一种博弈结果, 农村金融很可能又会陷入“囚徒困境”, 这也部分解释了现实中农村金融困境的原因。谢平 (2006) 等人[4]的研究已经表明, 在公共财政未发挥应有作用的情况下, 将金融机构作为支农的工具, 效率低下, 道德风险严重。可见, “良好”的农业项目可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而农业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需要相应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社会保障机制, 不但可以起到“支农”作用, 也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风险、提高农业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

以上的两个完美贝叶斯均衡 (PBE) 是比较强的结论。这要求农户必须要对农业项目的好坏、对预期投资回报率要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知。而在现实当中, 由于各种局限, 农户不太可能对此做出完美的评估和预测。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户的判断能力呢?除了自然因素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 完善农产品市场结构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 一个价格稳定、信息透明的农产品市场可以促使农户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四、结论

本文就农村金融的信贷博弈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联系现实对博弈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解释。至于如何缓解农村金融抑制问题, 本文基于信贷博弈的分析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第一, 建立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长期信贷合作关系。信贷交易成本的降低、贷款利率的降低有助于促进双方长期信贷合作关系的建立, 农村金融的规模经济效益有助于信贷交易成本和贷款利率的降低。

第二, 建立和完善信誉约束机制, 保证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长期良性合作关系。信誉约束机制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时间不一致性所造成的道德风险, 而对农户违约状况的准确把握和及时的信息披露是建立信誉约束机制的前提。

第三,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等机制, 将商业性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政策性农村金融区分开来。

第四, 改善农业市场结构, 完善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 控制因非市场因素所导致的未预料到的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

农村金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金融机构和农户双方的信贷博弈, 今后还应加强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拓展商业性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的模式、探索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监管制度等, 通过金融资源的调配, 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摘要:目前,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的理论分析往往过于侧重宏观金融体系的研究, 而较为忽视从微观层面上研究单个金融机构或金融组织的激励机制。本文以农村金融信贷关系的利益博弈分析为基础, 对农村金融主体的选择进行微观决策分析, 通过寻求最优均衡从而为农村金融困境的缓解提供一些基本理论探讨。

关键词:农村金融,重复博弈,贝叶斯均衡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效率分析[J].管理世界, 2006, (07) .

[2]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于海.中外农业金融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金融出版社, 2006.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微观结构分析 篇10

材料的宏观性能是其微观性能的具体反映, 是内在微观性能的外在表现[1,2,3]。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性能决定了无机-有机复合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材料的力学行为和耐久性能。通过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材料的孔结构分析、SEM分析, 以及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与混凝土界面结合方式的分析研究, 得出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材料微观结构和组成砂浆材料与种类密切相关。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复合材料微观性能的认识, 进一步提高该材料的技术开发与应用水平。

2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孔结构分析

孔结构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结构体系中重要的组成之一, 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结构体系中存在大量孔径大小不等、形貌不同和空间排列各异的不同空隙及孔结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中的空隙及孔结构包含有硬化水泥石中的空隙、界面区中的空隙、砂浆搅拌中引入的空气以及由引气剂引入的空气等形成的空隙及孔结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空隙与孔的结构特征对砂浆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等宏观行为具有重要影响。通常, 空隙率越小, 强度和耐久性能越高;在总空隙率相同的情况下, 小孔的比例越大或平均孔径尺寸越小, 强度和耐久性能越高。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28 d抗压强度与孔隙率之间的关系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28 d抗压强度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减小。既然空隙与孔结构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宏观行为影响重大, 那么研究砂浆空隙与孔结构, 包括孔径大小、孔径分布及空隙总面积等就尤为重要。结合不同组成材料及不同砂浆配合比, 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孔结构进行研究。

乳化沥青是组成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关键材料, 不同性能品质乳化沥青与细骨料界面结合方式及紧密结合程度不同, 不同性能品质乳化沥青与水泥水化产物的交互作用及紧密结合程度不同。这些不同的界面结合方式、交互作用及紧密结合程度, 直接影响着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孔径大小、孔形貌及孔的空间排列状况, 并最终影响其空隙结构。

由2种不同乳化沥青材料所制备而得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其孔结构特征见表1。其中砂浆S1、S2采用乳化沥青R1, 砂浆S3、S4采用乳化沥青R2。

由表1可以看出, 采用不同乳化沥青所制得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其总空隙面积、体积中间孔径、面积中间孔径、平均孔径和特征长度有着显著的差异。

S1、S2和S3、S4砂浆空隙结构见图2, 其中曲线1、2为S1、S2砂浆空隙结构曲线, 采用R1乳化沥青, 曲线3、4为S3、S4砂浆空隙结构曲线, 采用R2乳化沥青。

由图2可以看出, 同一种乳化沥青配制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其孔结构相似, 不同乳化沥青配制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孔隙结构差异显著。

不同砂浆孔径分布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 不同乳化沥青制得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其孔径分布大不相同, 而且S1、S2砂浆中小于200μm孔径约占全部孔径50%;S3、S4砂浆孔径较大, 小于200μm孔径约占全部孔径13%, 大于200μm孔径约占全部孔径87%。按照美国学者Mehta P K的孔径理论, 认为孔径大于100μm, 对材料强度和渗透性会有消极影响[4,5,6,7,8,9,10];藉此理论, 可以判断采用原材料R1乳化沥青所制得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所形成的空隙和孔结构较采用原材料R2乳化沥青所制得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所形成的空隙和孔结构更为合理, 具有更优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但是, 由于砂浆中各个组分存在不同的迭加效应和相互作用, 因此, 不能简单的认为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宏观行为 (强度、耐久性) 只决定于砂浆的孔隙率和孔结构。

研究还发现, 当采用不同砂浆配合比时, 只要所制得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满足暂行条件技术要求, 其空隙分布尽管有所不同, 但差异不是特别显著。

3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SEM分析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是一个非匀质的多相复合体, 主要由硬化水泥浆体、细骨料、沥青颗粒、空隙和孔等组成。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物质结构体系中, 存在砂1/4水泥浆体、砂1/4沥青颗粒和沥青颗粒1/4水泥浆体等多种结合方式, 各种组成材料及水泥水化矿物俩俩结合相互作用。由于硬化水泥浆体、沥青微粒和骨料的膨胀变形不一致, 或因骨料表面包裹水膜, 骨料与水泥浆体粘结, 沥青微粒与水泥浆体胶结、沥青微粒与骨料粘结等结合方式各不相同, 以及一定的空隙存在等因素, 致使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内部各组分之间会产生细微的缝隙和微弱结构界面。该裂纹或微弱结构界面是砂浆中的最薄弱环节, 是直接影响砂浆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观察砂浆内部矿物及界面结构的状况, 本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砂浆内部矿物及砂浆界面的28 d形貌特征 (见图4—图7) 。

由图4、图5可以看出, 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结构体系中, 骨料和沥青微粒均匀分散在水泥浆体中;由图6可以看出, 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结构体系中, 存在大量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孔结构及不同的多相结合界面;由图7可以看出, 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各组分、矿物结合界面及孔隙中, 存在大量反应生成物, 且相互黏结螯合。从实物形貌结构上进一步解释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强度形成机理。

4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与混凝土界面结构分析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与混凝土的结合情况影响着砂浆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 决定着无砟轨道结构使用性能和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新拌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浆体在压应力、自流渗透和浸渍作用下, 由混凝土表面侵入内部空隙和毛细孔道, 在结合界面处与原生混凝土组分及水化矿物发生二次反应及二次水化反应, 形成新的反应物, 各反应物之间相互结合填充, 形成新的界面网络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龄期 (7 d和28 d)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与混凝土界面结合情况的形貌特征 (见图8、图9) 。

由图8、图9可以看出, 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和原生混凝土间存在一明显界面, 随着水化反应和二次反应的不断发展, 界面逐渐被反应物密实填, 相互结合成网络构架, 产生一定的粘结强度, 从实物形貌结构上进一步解释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与原生混凝土界面连接较好, 结构相对紧凑密实。

图10—图13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与原生混凝土界面结合情况宏观图片及断裂图片。

从图10—图13可以清晰看出,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与混凝土紧密结合, 在外力破坏作用下, 其断裂位置并不局限在砂浆与混凝土结合界面, 大部分断裂位置在原生混凝土自身界面, 说明砂浆与原生混凝土之间结合紧密, 粘接有力。

5 结论

(1) 孔结构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微观结构体系中重要组成结构之一, 空隙率越小, 强度和耐久性能越高;在总空隙率相同的情况下, 小孔的比例越大或者平均孔径尺寸越小, 强度和耐久性能越高;

(2) 采用不同乳化沥青所制得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其总空隙面积、体积中间孔径、面积中间孔径、评均孔径和特征长度有着显著的差异;

(3) 采用R1乳化沥青所制得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与R2乳化沥青所制得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相比较, 由于其所形成的空隙和孔结构更为合理, 故具有更优的力学和耐久性能;

(4) 砂浆中各个组分存在不同的迭加效应和相互作用, 不能简单的认为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宏观行为 (强度、耐久性) 只决定于砂浆的孔隙率和孔结构;

(5) 裂纹或微弱结构界面是砂浆中的最薄弱环节, 是直接影响砂浆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6) 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各组分、矿物结合界面及孔隙中, 存在大量反应生成物, 且相互黏结螯合;

(7) 新拌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浆体在压应力、自流渗透和浸渍作用下, 侵入原生混凝土内部空隙和毛细孔道, 在结合界面处与原生混凝土组分及水化矿物发生二次反应及二次水化反应, 形成新的反应物, 各反应物之间相互结合填充, 形成新的界面网络结构;

(8)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与原生混凝土界面连接较好, 界面结构紧凑密实。

参考文献

[1]谈育煦, 胡志忠.材料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周馨我.功能材料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3]余焜.材料结构分析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4]陈立军, 王永平, 尹新生, 等.混凝土孔径尺寸对其抗渗性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 2005, 33 (4) :500-505.

[5]Johannesson BF.A theoretical model describing diffusion of a mixture of different types of ions in pore solution of concrete coupled to moisture transport[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3 (33) :481-483.

[6]Sugiyama T, Ritthichauy W, Yukikazu T.Simultaneous transport of chloride and calcium ions in hydrated cement systems[J].Journal of 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 2003, 1 (2) :127-138.

[7]Liang M-T, Lin S-M.Modelling the transport of multiple corrosive chemicals in concrete structures:synergetic effect study[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3 (33) :1 917-1 924.

[8]Tang, L.and Nilsson, L.-O.Chloride Diffusivity in High Strength Concrete at different ages[J].Nordic Concr.Res., 1992 (11) :162-170.

[9]Mangat P S, Molloy B T.Prediction of long term chloride concentration in concrete[J].Mater.and Struct, 1994 (27) :338-346.

国有企业内部产权改革的微观分析 篇11

【关键词】国有企业;适应性效率;生产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308-01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关键。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核心是对激励机制进行根本的转变。作为我国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国企长期面临着激励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产权改革成為造就真正市场主体的关键。如何理解国企改革的进程,为未来的改革积攒经验教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适应性效率理论为基础,对国企内部产权改革进程进行微观分析。

1 适应性效率理论

诺思是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人物。在2005年出版的《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一书中,诺思对适应性效率做了全面的阐述。“适应性效率——描述美国和西欧的那种类型的效率——需要一套能够迅速适应冲击、扰动、和普遍不确定性——这是每一个社会的历史特征——的制度体系。这种灵活的制度是以非正式约束所形成的信念为基础的。”[1](P71) 诺思通过对认知科学的学习,逐渐认识到“经济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参与者对自身行动结果的感知所塑造的深思熟虑的过程。”[1](P2) “当演化的信念体系创造出一个“良好的”人造结构,能够处理个人和社会面临的新奇经历,也能够很好地解决新的两难问题时,经济发展就能成功。对人造结构的研究越深入,我们就越有可能成功的解决新奇问题。这也是适应性效率的含义;创造必须的人造结构是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1](P64)可以看出,信念对于制度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构造制度的信念体系的变化也会导致制度的变更。

人们常常把意识分为两个层次:基本层次或者核心的意识以及更高层次或者扩展的意识。[1](p37)诺思认为,核心意识是大脑对世界事物的认识,扩展的意识包括认知,这种认知包含了一个人过去的、未来的以及现在的模型,展示了直接的认识。由于核心意识先天存在及扩展意识的不断发展,不同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心智结构来看待这个世界,而且心智结构也会随着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发展。随着人们心智结构的逐渐发展,渐渐的就形成了个体信念及共享信念。在人们形成信念体系的过程中,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认知的过程,一定程度的学习甚至能够改变人们的信仰。随着对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的要求增加,人们的信念体系逐渐要求一种人造结构来降低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反应到现实中就是制度结构。人类的信念产生了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它们的实施有效性。国有企业内部产权改革的过程也是人们的认知和信念体系不断改变的过程。因此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国企产权改革,对于提高产权制度与当前经济环境的适应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能够较大程度提高国企改革的适应性效率。

2 国企内部产权变革过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建立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也在国家的扶持中不断的成长壮大。但它的发展却是以计划统一决策来替代个体和组织独立决策,抑制微观个体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代价的。[2]国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国企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普遍出现偷懒和搭便车的行为,国有资本大量闲置和浪费,造成了严重的效率低下。为了提高效率或降低风险,国家必然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本文首先介绍两个基本概念:生产性知识和分配性知识。我们将能够使个人或组织形成积极努力的认知结构,有助于提高个体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努力增加生产,从而提高收益的知识称为生产性知识,反之则称为分配性知识。分配性知识的出现不利于改革的推进。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产权改革不是一步到位的,它的实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按照改革的时间顺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2.1 放权让利(1979-1987年)

这一阶段改革的基本特点是扩权和让利。放权的范围主要包括生产计划权、物资采购和产品自销权、用工权、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任免权等。权利下放的前提是必须执行国家计划,然后将一些次要的权力下放给企业。这样企业就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扩权的实质是通过给企业职工有限的权利来激励企业完成国家规定的计划安排。[3]虽然企业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但所有权和关系企业重大决策的经营权仍掌握在国家手中。利润留成是让利的具体形式。

在改革前,国有企业没有任何权力,它只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其盈利的大小与企业及其职工的发展没有任何影响,对个人和组织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抑制。在个人知识运用的方向上,不但没有引导个体知识向积极的方向——创新——发展,反而禁锢了个体知识的运用,使其长期滞留在某一阶段得不到发展。以上内容反映在经济上,就是国有企业利润低、效率低、亏损大、人浮于事。放权让利是产权改革道路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人们原有的心智结构随着自身权利的扩大及能够享有一定的利润进行着相应的变化,个体的积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个体知识也由原先的禁锢到一定程度的放开,生产性知识渐渐苏醒过来,所形成的新的心智结构逐渐产生新的认知。这种认知是针对当时的环境而产生的。

放权让利改革的后期,产生了很多的弊端:一是权利的分配上,虽然企业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决策权在国家;二是企业利润留成的比例是按不同的企业来决定的,这一比例甚至可以通过和政府讨价还价而得到;三是企业得到了一定的收益权,但应付的责任仍不清晰,企业仍然是负盈不负亏。可以看出这一改革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分配权力的多少不确定,分配收益的多少不确定,承担责任的多少不确定。此外改革的环境也具有不确定性,即这项政策持续的时间不确定。为了应对这些不确定性,个人只好抑制自己的生产性知识的发挥,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绝大多数国企职工虽然跃跃欲试,但仍持观望的态度。分配性知识仍然处于支配的地位,表现为:国家仍然承担了企业的责任,财政负担加重。此后,国家又采用了一种新的改革方式——利改税。但是利改税的实施与放权让利产生了同样的结果,不但国企的情况没有好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恶化。它的实行,强化了人们在放权让利时期产生的心智结构,进一步扭曲了个体共享信念的构筑,人们在错误的信念体系指导下进行活动必然造成国企改革的恶化,也迫使国家采取新的改革形式。

2.2 承包制(1987-1992年)

由于家庭联产责任制在农村改革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部分实行承包责任制企业的利润稳定增长,在两者的示范作用下,人们对承包制寄予了很大的期望。1986年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中正式提出推行承包制。承包制的根本原则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国家对企业保持控制权的同时,实行国企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国家和企业共同享有国企的收益。在承包制实行之初,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然而到了1991年,国有企业已有1/3明亏,虚盈实亏者也在1/3左右,大多数企业已是负债累累,许多企业已经资不抵债,陷入了深深的困境。[3]

在承包制初期,由于利改税时期造成企业利润低下,因此承包制的实行产生的收益必然超过利改税时期的收益。此外由于承包制突破性的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且对企业经营者存在着有效的责任约束,企业的经营权也比以前扩大了,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和收益。从个体知识的角度来讲,利改税时期,个体生产性知识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抑制,一旦这一新的改革措施出现,个体的生产性知识必然呈现喷薄式发展,分配性知识处于劣势地位。从适应性角度来讲,承包制由于在农村实行取得了成功,个体很熟悉这方面的制度知识——具有相同的信念体系,因此个体与制度存在着适应性,而且承包制也是在中央对国企有控制权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这一制度与制度结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性。正是有着这三方面的适应性,在实行初期才创造了良好的收益。但在后期,它的实行和扩权让利阶段后期的效果一样,制度效率也逐渐呈下降趋势。

2.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以后)

中央试图用国企与国家共同分享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方式,激励企业的积极性,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明确产权关系,即没有从根本上降低不确定性,或者该项制度本身就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结果企业面对这种制度对产权的不确定,反而将制度产生的激励转化为分配企业收益,引导个体或组织的知识向分配性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在这些政策实行之初,就清楚自己处于负盈不负亏的地位,在个体心智结构上首先明确了这一前提,个体知识的发挥要受到认知结构的限制,因此抑制了生产性知识的发挥。可见,必须根本上明晰产权,改变个体以往的认知结构,降低个体对国企制度变革的不确定性,才能引导个体知识向生产性知识发展。

199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选择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旨在建立企业法人制度和确立企业的所有权,确定企业的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以加强国家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的同时,也给予经营者资产完整的经营决策权。同时,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减轻企业债务负担,提高了国企的盈利能力。[3]更重要的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家虽然只掌握组织制度设立的决策权和重要人事的任免权,但却属于企业最高层次的决策权,所以虽然控制权的范围减小了,但强度却大了很多。在这一时期,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收益明显增加,国家对国企的控制权也呈上升趋势。[4]

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行明晰了产权,不但对企业造成了长久的激励,更重要的是约束了企业的行为。之前的改革使人们对以往的认知产生了怀疑,试图去寻找一种新的知识来解决激励与约束问题。当理论界首先意识到股份制的优越性之后,其次广大个体也普遍的在认知上接受,于是促进了股份制的实行。因此存在着个体与制度选择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经济几乎长期停滞,也迫切要求进行改革,因此制度与环境也存在着适应性。此外,确定了经营者资产完整的经营决策权,在一定程度上就強化了个体认知结构中生产性知识的地位,也降低了个体对收益权的不确定性。这样,就为生产性知识的发挥、运用和更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甚至引导了分配性知识向生产性知识的转换。此时,生产性知识占绝对的支配地位,分配性知识比例逐渐减小。

3 结论和建议

国有企业内部改革的过程表现为产权的逐渐明晰过程,其实质是个体生产性知识逐步占支配地位、分配性知识逐渐减弱的过程。一项改革措施的实行,能够与制度结构和制度环境相适应,从而使个体对外界的不确定性程度降低时,就能够通过引导个体生产性知识的发挥、创新、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反之,则会使分配性知识占支配地位,甚至使生产性知识向分配性知识转化,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提高制度与制度结构的适应性

一项制度的优劣并不完全在于该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制度与整个制度结构的适应性。如果该制度的实行和制度结构的核心制度相悖,或者与整个制度结构不能相融。那么即使该制度显示能够提供生产性知识发挥的空间,但它与制度结构的不相融,已经决定它巨大的不确定性。此时,生产性知识缺少产生的动力,这才是最根本的。

3.2 提高制度与经济环境的适应性

一项制度的实行之初,可能与经济环境产生了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通过引导个体生产性知识的发挥促进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该制度如果不随之发生变化,必然造成制度效率的下降。只有随着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去调整制度,使其不断抵消外界的不确定性,才能不断引导生产性知识的产生、发挥。

3.3 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有助于制度的实施。要努力营造一个崇尚劳动,鼓励创新,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社会氛围。加强个人道德约束,对违背道德行为的个人和组织给予批评和帮助。中国历来就是一个拥有良好风尚的文明古国,在全球化浪潮下,在吸收先进的国外文明的同时,更应该坚守自己优秀的道德文明。

げ慰嘉南:

[1] 道格拉斯•诺思. 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M]. 钟正生,刑华等,译. 杨瑞龙,郑江淮,校.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钟玉文. 平滑转型中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演化逻辑—产权结构理论视角的分析[D]. 天津:南开大学,2008.

[3] 景维民等编著. 转型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 P125-P132.

基于微观视角的公司债功能分析 篇12

本文重点从微观视角分析公司债券的公司治理功能,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债券融资与公司控制权的分配和转移

融资结构和公司债务数量影响公司控制权的分配和转移。一个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公司控制权乃至所有权的控制和转移有着密切关系。公司的所有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 (State-contingent Ownership) , 虽然在法律关系上为股东所有, 但在实践中并不必然为股东所控制。债券人可以通过破产机制或债券附带条款获得对公司的相机控制权 (Contingent Control) 。所以, 股权和债权既是重要的融资方式, 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司控制权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

假设一个公司的总收入为X, 根据劳动合同公司应该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A, 根据债权债务合同公司应支付给债权人的债务本金与利息为B, C为公司股东所要求的一个满意利润。一般而言, X>0, 并且工人对工资的索取权优于债权人对债务的索取权。

当X>或=A+B时, 则股东是公司所有权的控制者;

当X>或=A+B+C时, 则公司的管理层是公司的控制者;

当A≤X

当X

公司的控制权是一种典型的状态依从控制权, 一种相机控制权。所谓的状态是指公司经营状态或绩效, 相机是指随公司经营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谓相机控制, 实质是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变化而对公司控制权进行重新分配和安排。股东控制权存在于公司经营状态从良好至恶化到可能或已经无法满足债权实现之前的整个阶段。这样债权人控制权则是以公司至少能保持履行债务能力的经营状况为前提条件。事实上, 公司股东只有当公司经营状况不能够满足其对投资收益即股利分配的预期时, 股东才会实际行使控制权;当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能够达到股东“满意状态”时, 其实是由作为公司内部人的经营者实际掌握公司的控制权。当公司经营状况恶化陷入经营危机时, 借助公司破产制度和程序, 公司控制权转移到公司债权人手中, 此时公司债权人掌握公司控制权, 可通过债权人会议行使公司和解、公司重整、公司破产清算等重要事务的决定。

按照上述模型, 合适的债务规模, 包括发行公司债券的规模, 必须是与公司的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适应的, 这样, 公司股东在拥有公司所有权的同时, 才能真正拥有公司的控制权。

在承认契约的不完全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前提下, 投资者和管理者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潜在利益的不一致。投资者只关心货币收益, 而管理者还关心非货币收益。并且这种潜在的利益冲突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 并不能由事前的契约完全消除。公司控制权随经营业绩的变动所实现的“相机控制”是最有效的, 即公司破产时, 公司控制权从股东转移到债权人。公司较高的债务水平还可以阻止敌意接管, 从而对这一外部治理机制产生替代的作用。

二、限制内部人控制的特殊作用

与股权融资相比, 在公司治理中债券融资对限制内部人控制具有特殊作用。依据债券融资而产生的法律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债券持有人拥有对债务人公司的债权。债权在民法理论中属于请求权, 即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权利。依据股权融资而产生的法律关系是股权关系, 债权 (自愿性债权) 和股权同属民事权利中的财产权。股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 其内容极为丰富、表现形式复杂, 是多种权能的结合和统一体。一般认为股权既含控制权能, 又具有请求权能, 是两者的统一。股权中最典型和最主要的请求权是股利分配请求权和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虽然都是请求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 但是债权请求权和股权的请求权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第一, 债权请求权具有期限限制, 即债券有固定的履行期限, 债务人必须严格按照履行期限履行。而股权请求权通常无期限限制, 这样股东的股利分配请求权和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对作为债务人的公司而言并无固定、明确的履行期限。因此, 债权较之股权因具有期限限制而对债务人形成强大的期限压力, 从而对公司经营者形成硬性约束。

第二, 债权请求权具有现实性、确定性、优先性。债权一旦成立, 债权人即可现实地要求债务人履行确定的给付任务, 不论作为债务人的公司经营情况如何, 即是否赢利和赢利多少, 公司都必须按期或应债权人的要求随时履行债务。而股权请求权性质正好相反, 其只是一种不确定的期待权。股利分配请求权和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是一种抽象意义的期待性权利, 这种期待性权利要转化为具体的、确定的现实性权利, 还须满足特定、严格的条件:对于股利分配请求权而言, 要求公司当年有赢利且必须经董事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并由股东大会批准;对于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而言, 取决于公司终止时公司是否有剩余财产及剩余财产的多少。而且债权请求权较之股权请求权具有顺序上的优势地位, 即股东股利分配请求权和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的实现要以满足债权请求权为前提。这样债权较之股权能对公司形成强大的压力, 从而对公司经营者形成硬性约束。

第三, 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 债权请求权的转让受到较多限制。自愿债权原则上可以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 但是我国的债券转让市场极不发达。相比之下, 股权请求权因股票市场的发达和完善其流动性极强, 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因此债权请求权的实现更多的依赖于公司的给付行为, 缺乏充分、优序的退出机制 (即转让市场) , 较之股权请求权会对公司造成巨大的依赖压力, 从而对公司经营者形成硬约束。

由此可见, 债权请求权相比较股权请求权, 对公司经营者是一种硬性约束, 股权请求权是一种软性约束。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内部人控制是指公司内部人滥用其依法或事实上掌握的控制权, 甚至操纵、攫取公司外部人依法享有的控制权以追求自身利益, 损害公司外部人利益的行为和现象。

当公司处在正常或良好经营状况时, 公司债权人的债权以其硬性预算约束可有力的限制内部人控制, 防止公司内部人的偷懒和滥权行为。债务履行作为公司固定的、明确的、现实的支出负担, 一方面对经营者构成预算支付压力、支付不能时的诉讼和破产压力, 迫使经营者选择较高的经营努力水平以保证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从而保证债权的实现。另一方面, 固定、明确、现实的债务履行支出将减少经营者可自由支配的自由现金流, 进而抑制经营者为扩张公司规模而进行无效率的、过度的投资和并购行为, 避免其通过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加强自身控制权以获取更多的“控制利益”, 从而损害公司外部人尤其是债权人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 大部分国家都有债券市场发展落后于股票市场的现象, 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突出现象。究其原因, 与股权融资相比, 在公司治理中债券融资对抑制内部人控制有特殊作用。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 经营者可以让公司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进行融资决策, 即选择那些使自己受益最大而受到的约束最小化的融资方式。在经营业绩难以保证的情况下, 债券融资的刚性刚好对这些经营者的压力无疑是很大的。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 经营者能够比较容易的取得某些非货币性收入 (如过度的在职消费等) , 并且这种非货币性收入在我国经营者收入中占有相当比重。经营者的这种非货币性收入依赖于他的职位, 从而依赖于企业的生存, 一旦企业破产, 经营者就会丧失其任职好处。而债券融资不仅会因为其本身的刚性减少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 从而减少经营者可用之在职消费资源, 而且它会导致企业破产概率增加, 从而影响经营者对非货币性收入的攫取。反观股权融资, 由于它不用还本且没有固定利息负担, 所以它不会引发企业的破产风险, 这就减轻了经营者的压力并为其享有稳定的在职消费提供了条件。另外, 不受控制的经营者还可以通过操纵上市公司实施低股利分配政策, 以减少企业的流出, 从而实现在职消费好处的最大化。显然, 内部经营者必然会利用其控制地位操纵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融资, 而对公司债券融资采取漠视态度。

债券融资对公司治理中内部人控制的特殊作用理论, 既从内部经营者角度解释了我国债券融资大大落后于股票融资现象的原因, 同时也表明发展公司债融资对公司治理, 尤其是上市公司治理的特殊作用。

三、降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

财务经济学通过分析企业融资结构对公司经理人员的激励作用建立了企业融资结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认为, 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 对经营者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这是因为经营者不进行债务融资, 企业就不存在破产风险, 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会因此降低, 从而导致企业的市场评价降低和融资成本提高。相反, 经营者利用债券融资, 股东会认为经营者迫于债务压力而努力工作, 减少个人享受, 力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债券和股票对经营者提供了不同的激励, 只有在更大的债务压力下, 经营管理层才会变得更有效率。从这种意义上来看, 融资结构是一种对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

Jensen和Meckling (1976) 建立的代理成本模型把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产生的代理费用与企业的融资方式联系在一起。他们首先考察了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所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 认为融资方式不同, 代理成本不同。 (1) 外部股权的代理成本。他们比较了在管理者拥有100%的剩余索取权情况下, 管理者向外部出售部分索取剩余索取权的行为, 其结论是发行外部股票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假定a为经理人员所拥有剩余索取权的比例。当a=1时, 经理人员拥有100%的股权, 即经理人员既是完全的股东又是管理者, 此时经理人员无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当0≤a≤1时, 经理人员采取外部股权融资, 这时如果经理仍然向拥有100%股权时那样努力, 他就不能得到完全的剩余索取权, 只能得到其中的a部分, 此时经理人员偷懒和机会主义动机增加, 继而产生代理成本。但此时外部股东仍然投资于企业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有限责任的存在; (2) 债券的代理成本。他们考察了企业家只提供很小一部分资本却享有100%股权而其余资本靠借贷的情况。假定企业只有1万元资本, 其余1亿靠借贷。在这种情况下, 管理者一旦成功, 将获得大部分收益, 而一旦失败, 贷款人将承担绝大部分损失, 因而靠全部债务贷款的企业不存在。但是, 由于股权融资的分红约束是软性的, 其支出占公司总体现金流量的比重也比较低, 因此, 如果公司通过股权融资获得资金, 不仅给管理层带来的压力比较小, 而且是没有期限的。相比之下, 由于通过债券融资获得的资金必须在约定的期限内偿还, 就会迫使管理层在债权到期日必须准备足够的投资现金流以偿还债务本息, 避免出现不利的诉讼乃至破产。这样, 随着公司债券融资比例的上升, 或者说公司财务杠杆的上升, 将迫使管理层放弃可能给股东或债权人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损害他们的利益, 但是却可以满足管理层通过增加公司净现值, 盲目扩大公司规模, 进而能够在职业市场上显示他们管理大公司的能力。因此, 相对于股权融资而言, 债权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管理层的过度投资倾向。

综上, 公司债券所具有的公司治理作用使其大大优于银行贷款。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中, 公司债占据着主导地位, 而作为新兴资本市场的中国, “重股轻债”的传统观念和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公司债始终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块“短板”。大力发展公司债市场, 开拓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是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点。

摘要:2007年8月14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实施了《公司债发行试点办法》, 该办法表明了我国大力发展公司债的决心,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司债券和银行贷款均属于企业的债务融资工具, 但公司债券在稳定金融体系、化解银行业风险、公司治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银行贷款无法比拟的。本文从微观的层面分析了公司债券的功能, 以期能为我国公司债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司债券,控制权,公司治理,代理成本

参考文献

[1]Jensen, M.C.and W.H.Meckling, 1976,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Behavior, AgencyCosts, andOwnershipStructure, Journaloffinancial economics, 3 (4) :305-360.

[2]程合红.试论股权的客体——物、股份、公司.法学第1期, 49-51页, 2000

[3]刘凯.企业债券市场管理弊端剖析及政策建议.上海经济研究.第4期.43-47页, 2002

[4]刘迎霜《.公司债:法理与制度》.法律出版社, 2008年

[5]布莱恩.R.柴芬斯, 林华伟, 魏文译《.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法律出版社.第84页, 2001年

上一篇:后置处理设置论文下一篇:和谐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