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创设教学情境(共12篇)
科学的创设教学情境 篇1
摘要: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获知, 不过自主不等于完全自由, 也需要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 本文就教师如何科学创设教学情境, 帮助学生培养并提升自主探究能力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历史,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竞争情境,自主意识,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不过如何实现自主学习呢?社会认知理论强调, 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学生先天所具有的, 而是伴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而逐步形成的, 并在解决问题中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 良性竞争环境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快速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科学的引导, 通过情境的创设从感观上刺激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唤醒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意识。本文就“如何创设情境?”这一话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望能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一、创设故事情境,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 讲得都是过去完成时态的事件, 而且史实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性。结合这一特点, 最简单、最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 就是采用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组织教学, 或在教学内容讲解过程中穿插些故事;或是将教学内容隐喻在与之相关的故事情境中, 借助于故事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 提高课堂参与度。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除了教师讲故事给学生听以外, 还可以使由学生讲故事给大家听。
1. 教师讲、学生听
由教师讲故事这一故事情境创设的优点在于预设性强, 语言描述更为生动准确, 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把握程度高, 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听讲的兴趣, 不知不觉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的重点知识, 同时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往往要超出对知识本身, 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轻松突破教学难点。当然, 教师在讲故事的时候也要注意与学生互动, 留一点空间和悬念给学生, 而这个空间和悬念恰恰所指向的就是教学的重点, 借此长时间维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2. 学生讲、大家听
由学生讲述故事是笔者基于新课程生本教学理念的一个尝试, 实践经验表明, 虽然学生所讲的故事不如我们教师那么细腻和生动,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学生为了讲故事所付出的劳动,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学生为了能够讲好故事, 课前会分析教材, 搜索素材, 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的过程, 而且是饶有兴趣地在完成, 学生主观能动性高。
例如, 笔者在和学生一起探究和处理“商鞅变法”这一知识内容时, 就采用的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组织教学, 笔者要求学生课前自主收集关于“商鞅”的资料, 重点要从材料中提炼出能突显商鞅个性且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小故事。在课堂学生讲故事的环节上, 有两个学生给大家讲了商鞅“徙木立信”和“舌战群雄”两个小故事, 课堂气氛积极而充满激情, 商鞅变法结果和意义在故事分析和讨论中很自然地生成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弊端凸显, 灌输难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思维也得不到发展, 为此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成为了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科学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 有助于探究活动的组织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设置问题情境呢?
知识具有连贯性, 新旧知识间总存在着一些联系和差异, 我们在设置问题时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细致分析教材前后内容, 在衔接处设疑置难, 启发学生的思维, 增强其求知欲, 在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同化或顺应。
例如, 对于“西安事变”这历史内容的教学, 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制造悬念:“自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后, 蒋介石杀害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计其数, 按道理中共方面对蒋介石是恨之入骨, 为何‘西安事变’不借机说服张学良杀了蒋介石以解心头之很, 反而出面调解呢?”不细致的分析, 这的确是个疑惑, 学习教材内容前, 透过这一问题, 学生的思维被有效打开, 再结合教材和对问题的思考,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就牢牢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设置问题的目的在于连通知识, 维系学生的好奇心,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设计成问题链, 让学生踏着问题的答案拾级而上, 揭开历史事件神秘的面纱, 感受“拨开云雾见天明”的快感。
三、创设竞争情境, 激励学生参与探究
除了上述两种情境的创设外, 结合初中生好胜心强的特点, 我们还应适当创设竞争情境, 借此调动学生的学习正情绪, 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参与度。实践经验表明, 竞争情境的创设有小组竞争和组员竞争两种方式。前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 后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竞争情境的创设必须要让学生看到获胜的可能, 借此调动学生的好胜心, 同时学生们为了在竞争中获胜, 在课前会充分调动起学习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潜能, 用个性化视角去思考历史问题, 只要有了争取获胜的这一过程, 每一学生的课堂学习就都是成功的, 竞争情境下没有失败者。
参考文献
[1]文敏.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教育家.2008, 1.
[2]孙萍.激发学史兴趣, 促进自主学习[J].历史教学问题.2003, 5.
[3]叶小兵.论历史学习策略与历史学习方法[J].历史教学问题.2004, 3.
科学的创设教学情境 篇2
周凌云
(金华教育学院 321000)
摘要: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针对初中科学教学中“把科学学习视为一种负担,一种强迫,学起来枯燥乏味,没兴趣”的问题,提出“在创设相关的情景中导学,是使学生乐学会学的有效途径”的论点,推出了科学情景教学设计的六种方法。
关键词: 科学教学; 教学情景; 情境创设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科学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好的教师总是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能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条件,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听得懂,有自己的观察、分析,有自己的见解,从而掌握思维脉络,激发学生的思考,突出基本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不仅“学会”科学,而且“会学”科学,会提出问题、争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显然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一、情境创设的定义和意义
所谓情境创设?笔者认为,情境创设即通过声像、模拟表演、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便于让读者、观众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创设的意义。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其实质就是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发现,成为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要使课堂鲜活起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提出创设教学情景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情景教学,促进知识的迁移
传统学习中学生对于脱离情景的知识的理解也仅仅限于字面上,只懂得用它解决课堂上或是试卷中的问题。而情景认知能意识到思维中的疑惑困难及产生背景,并能揭示真实的生活情景在学习中的内在意义。2.情景教学,促进学生真实的学习
传统学习中人为的,简化的“情境”是为固定的认知路径而设计的,这一路径是课程编著者与教师预设的,而且常常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有效的,有序的,科学的。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了在日常环境中,人们倾向于采用实用的策略,如:个人在采购食品杂货时,很少应用正式数学,他们基本上是通过杂货店的环境和购货活动建构自己的策略。3.情景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建构
置身情境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寻找,确证,评价甚至开发信息要素,自主建构认知的途径,这种路径是个性化独特的。
二、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的策略
1、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观察、归纳为基础的学科,传统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和教师演 示实验,虽然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地提高,但无法体现二期课改的理 念。由于中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从众心理,因此设计实验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 学过程,通过实验探究亲身体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发生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和科学 的物理方法。如:在讲授惯性时,我用生鸡蛋代替钢球置于硬纸片上,将惯性演示仪换成装 有纸的玻璃杯,然后一手扶着杯子,一手迅速地抽去纸片,在我抽去纸片的一刹那,我发现 同学们都为鸡蛋的命运而担忧,当鸡蛋安全地落在玻璃杯里时,大家如释重担地呼出一口气,同时感到惯性现象实在有趣。再如:在讲授《滑轮》这节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演 示实验,学生通过弹簧秤的读数和力的方向分析得出滑轮的特点。在这节课中,我把演示实 验变成了学生实验,使学生们明了实验目的后,通过小组讨论后,自行设计实验表格,把数 据、力的三要素填入表格,分析表格得出使用滑轮的特点,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使学生亲 身体验过程,从表格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创设科技情境,增强直观形象
在科学课上,像《保护濒危野生动物》这样传统的环保类型的课程无非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教法刻板,课堂容量小,并且说教的味道比较浓厚,学生处于被动的参与,简单的说教没有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必要性。课上说得好好的,课下该怎么做还照样怎么做。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如教学《我们吃什么》一课,在学生掌握了每种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后,利用多网络动画分组训练学生在众多的食物中根据其主要营养成分,以游戏的形式将食物“拖
拽”到相应的营养成分栏里。选对的小组教师立即给予鼓励,不正确的发挥集体智慧合作解决。这样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不难看出,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习,不仅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而且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创设故事情景,培养创新精神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科学教材中一些著名实验,发现事例,是情景教学的优质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穿插讲一些生动有趣的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看一些科学家的照片或插图,能够使学生终生难忘,他们会追踪科学家的思维,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例如在教《电流》时,结合课文讲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教《生物进化》时,讲达尔文从小热爱大自然,课余时间常到野外捕捉昆虫,寻找矿石,拾贝壳和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故事;教《水的压强和浮力》时讲阿基米德从浴桶水溢出来的启发而获得一种“直觉的顿悟”,发现了物体的沉浮规律的故事~~~这些丰富的史料,扣人心弦,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能够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景,再现科学家们的忘我探索情境,激励学生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养发现精神。
4、利用学生旧知,激发学习兴趣。
巴甫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多种新情境,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例如在讲解“导体”这一新知识中,教师先出示一电路板,紧接着设问“在以前我们学过的电路知识中,有什么方法能使这电路板上的小灯泡发亮,蜂鸣器发声?”学生答:“合上开关。”进一步追问“合上开关为什么就亮了响了?”“电路通了。”“假如把电路开关断开,有没有办法在不合开关的情况下,也能使灯泡变亮?”学生即答:“用一铜丝接在开关两端,就能使小灯泡变亮。”这时教师请他们试试,果然亮了。教师顺势导出导体的概念:“导体就是能导电的物体。象铜丝这样能通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再出示其它材料:玻璃棒,橡胶棒,铅笔心,碳棒,塑料棒等,观察小灯泡亮与不亮来证明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学生通过这一情景的桥梁,从旧知识走进了新知识。
5、创设想象情境,培养科幻意识
每个儿童的思维是由大大小小的问题组成的,科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之一就是使这些杂乱的问题慢慢形成有结构的体系。教师要勤于回答学生的问题,避免不答学生的问题或者简单的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例如进行《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的探究活动时,教师引领学生经历物体沉浮与
重量有关系又没有关系,进一步验证又有关系又没有关系的思维过程后,这节课下课了,那到底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这就给学生留下一个生动的问题和思维的空间。学生在后续的研究中就会去找资料、问大人等途径寻找答案。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大胆想象有理有据的提出问题和推理。在教学中我注意尽量分解难点,通过学习能看得懂,学得会,并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6、创设游戏情境,培养愉快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但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游戏活动一般有比赛、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例如,在教《怎样认出它们》一课时,在学习了用摸的方法认识东西之后,设计一个摸袋子游戏,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有铅笔、橡皮、糖、小刀、硬币、花生等东西,要求学生不准看,只能用手伸进去模,比一比谁摸出的东西最多,最后把东西倒出来看,究竟摸对多少,摸对了的同学开心得不得了,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了对科学课的理解,在学中玩,玩中学,学的有劲,玩的开心,增强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结语
科学课程中教师行为变化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是教师行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不仅是已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者。新课程中一些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其中体验理性释放的愉悦和创造性冲动所浸透着的欣喜。在新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科学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已经不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教育情境的规定,一种课程发展的趋势,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将铸造一代新型的教师。
科学课是提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沃土,是众多教学中一朵奇葩,我们教师应该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展现的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现特长,培养特长。让每株希望之苗都茁壮成长,让每片绚丽的花瓣去散发出他们特有的芳香吧!
参考文献
创设科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实践 篇3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学生的主动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束的。这种活动不仅是让学生将已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而且要从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
例如,在讲授“运动和能的形式”时,我通过实验首先设置如下问题情境:“请同学们先用手指分别将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火柴盒和一个1千克的砝码推动同样的距离,感觉是否相同?再将1千克的砝码分别推动1厘米与推动1米,感觉是否相同?”然后展开问题研讨:“你由看到的情景(或体验的情境)想到了什么?手指的感觉相同吗?为什么呢?”学生通过的自己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考,可以发现包含在实验过程中的两个独立的要素——力和距离,从而认识到为什么要引人“能”这一新的科学概念。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科学课堂情境创设的重要方面,通过情境引入问题,刺激学生思考,使学生从熟悉或感兴趣的科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主要途径。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设生活情境就是构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化学生体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活情境包括日常生活现象,也包括日常生活经验。
如在学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时,针对“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有的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这样的画面: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等等。从而创设出“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白气”“白气在什么情况下又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而引出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写科学周记。这样不但使学生熟悉、掌握了生活中常见的知识,还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材料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三、创设实验与操作情境,使学生“做”中悟“趣”
操作、实验就是把学生学习的情感与生活经验融为一体,展现知识的无穷魅力。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电最容易掌握其中的性质和规律、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探求新知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创意。
例如,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准备如下材料:伊乐藻、2个试管、水(先烧沸再冷却)、2支蜡笔、大口烧杯、灯(任选)、碳酸氢钠溶液;然后再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观察光合作用
1.用蜡笔把两个试管分别标记为1和2。在1号试管中加满碳酸氢钠溶液,这种溶液将作为二氧化碳的来源。
2.把碳酸氢钠溶液加到烧杯的3/4处。
3.用拇指堵住1号试管的管口,再把试管倒转,放到烧杯底部。注意试管内不要放进空气。如果有必要,就把这一步重复一遍,以确保1号试管中没有空气。注意:玻璃试管易碎,拿试管时要小心。
4.2号试管中也加满碳酸氢钠溶液,再把一株从茎处切断的伊乐藻放到试管中,切口朝着试管底部。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放到烧杯底部,注意不要放进空气。然后把手洗干净。
5.把放入两个试管的烧杯放到灯光下。几分钟后,检查两个试管中有没有气泡产生。
6.如果2号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请观察伊乐藻的茎处有没有气泡产生。请注意这些气泡就是氧气,氧气的产生意味着发生了光合作用。
7.把整个装置在灯光下放置30分钟,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并记录结果。
[第二部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
8.教师会提供煮沸后再冷却的水。煮沸是为了将溶解在水中的气体赶跑,其中包括二氧化碳。
9.根据第一部分的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实验前,先征得教师的同意,然后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第三部分]光合作用还需要哪些其他条件?
10.列出其他可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例如光、植株的大小以及叶片数等。
11.从所列的表中选出一个因素,然后设计实验来证明它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做实验前,先征得教师的同意,然后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分析与结论]
1.第一部分的实验中,观察到的气泡是在哪个过程中产生的?
2.在第一部分的实验中,1号试管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实验的第二部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
4.通过实验的第三部分,能得出什么结论?
5.找出第二、三部分实验中的操纵变量和反应变量。说一说实验是否为对照实验。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增强课堂感染力
多媒体可以辅助科学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因为科学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都是比较广阔的,不是每一种科学事物或现象都能够进行实地观察,而且很多知识仅靠书本上的静态图片和文字说明要想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是比较难的。但通过多媒体技术所拥有的特殊效果,例如动态模拟、录像剪辑、背景拟音、图文并用、问题显示、超级链接等,通过画面的展示、切换、组合、停顿、重复、叠加等方式,能突破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达到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
浅谈科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度” 篇4
一、教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学启于思, 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 思维起于问题, 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是一个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活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往往来源于一个具体的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是科学情境化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必要环节。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情境中来, 诱发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准备, 在学生新知和旧知之间建立实质性的桥梁, 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主动构建新知识, 这种学习才是有效的。对学生来说, 教学情境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对教师来说, 教学情境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离开了情境的创设, 学生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各个方面, 找出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所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 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之中, 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深入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 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创造与应用。因此, 作为科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把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作为自觉设计教学过程的产物, 从而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全过程。
二、教学情境创设的泛化
随着科学新课程的实施, 很多教师都能自觉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活动。经常可以发现在公开课或教学评比活动中, 很多科学教师都注重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构建新知, 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让科学课堂呈现勃勃生机。但是, 我们也同样发现, 不少教师仅仅模仿了新课改的“形”, 并未真正领略其“神”。“教学情境”对于一些教师来说只是一个点缀, 一种包上新课程外衣的旧酒, 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因此陷入了教学“情境化”的泥沼。
1、空洞化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 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科学课堂, 于是遇“课”必设, 不去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和有效性, 导致创设情境浮于表面, 纯粹为了情境而“情境”, 反而远离科学新课程的要求。
2、机械化
教学情境不仅包含各种具体生动的场景, 而且还内含情感。任何情境如果没有教师与学生的感情投入, 它的教学功能也就随之失去。有些情境从认知层面上看, 是有价值的, 也符合其内在教学逻辑, 但是有些教师却用一种公式化的形式创设并展示它, 反而取得反效果。正如斯卡特金所说:“我们建立了很有逻辑性、很合理的教学过程, 但它给的积极情感太少, 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 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3、虚假化
创设的教学情境虚假, 也就是平时常说的不是情境的“情境”。具体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所创设的情境脱离生活实际, 甚至有悖于生活常理, 是教师随意编造的, 现实生活中很少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一种是真情境中的假活动, 是指情境是真实可信的, 但是情境中的活动是用其他手段模拟的, 结果仍然是纸上谈兵。这样的教学情境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科学的目标确认。同时, 因为这是教师“精心设计”出的“谎言”, 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所产生的潜在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完全偏离了科学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4、游戏化
创设的教学情境没有内涵, 仅满足于展示图片, 做做游戏, 甚至有些教师创设的情境只是兜圈子、猜谜语, 让学生不知所云, 不能真正起到优化教、深化学的效果, 使所创设的情境只能成为课堂的装饰或摆设。过度追求课堂的热热闹闹, 却忽略了科学课堂应有的科学味和科学本质的体验与展示。从实际效果看, 这种情境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或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5、技术化
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普遍接受,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其特有的优势, 是传统教育技术手段所不具备的。但当创设的情境技术性过了头, 加上色彩、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的介入, 使教学情境如动画片一样吸引人, 尽管情境设计蕴含科学教学价值, 但是鲜艳色彩、美妙的音乐、优美的动画常常让初中学生兴奋不已, 使得学生在多姿多彩地情境中“流连忘返”, 不能很好地针对情境展示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
6、复杂化
教学情境复杂化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创设的教学情境情节设计冗长, 出现了过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 冲淡了教学情境展现的主题和主要的教学目标。二是创设过多的相似或相反的情境, 导致各种情境的展示充斥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师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教学情境, 制作课件, 直接增加工作量。同时, 因为教学情境的实际运作挤占了过多的课堂时间, 教学情境的功能无从体现, 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下降。
7、形式化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 忽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 过于加大文字、图片等背景信息量, 追求在短时间内完整展示整个教学情境;或者创设过时的情境, 不具备时代生活气息, 却使学生思维活动明显受到了限制, 学生缺乏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只是被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学生的探究意识也被扼杀, 使教学情境的创设形同虚设。
8、离散化
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课程目标、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 只是人为地披上一件“情境化”的外衣。内容决定形式, 但是当内容和形式的不统一时, 学生可能只是被“抢夺眼球”的“情境”所迷惑, 对“情境”的表现形式感到兴趣十足, 却对“情境”展示的内容全然不知。一旦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 情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 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服务教学的功能, 甚至成为课堂教学的干扰因素。
三、教学情境创设的“适度”
郑毓信教授曾指出, 情境设置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不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 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由此可见,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不仅应该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内容, 帮助学生建构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而且应该蕴含着促进非智力品质发展的情感内容和实践内容, 能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环境、群体环境、生活环境和实践环境。
凡事都要适度, 要注意掌握分寸。“度”体现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在这个数量界限之内, 事物的质保持不变, 超出了这个数量界限, 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有三句成语说得好:一句叫做“适可而止”, 就是说办什么事都要适度, 在“度”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不能越度。另一句叫做“过犹不及”, 意思是说, 事情做过头了, 就跟做得不够一样, 都是不对的。再一句叫做“物极必反”, 意思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端, 越过了度, 就会走向反面。那么, 应该怎样创设“适度”的课堂教学情境呢?
笔者认为要把握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合适的“度”, 必须根据特定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 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 把握“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 创设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最适度的教学情境。具体应把握七个维度:效度、信度、精度、梯度、难度、频度、密度。
1、效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最高目标。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情境的有效性则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保障。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效, 应该以是否能实现教学目标为标准, 讲究实效性。科学课程有其内在的科学本质教育目标,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 要能引导学生信服并受益于科学思维, 体验并认同科学精神, 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宁愿舍弃, 宁缺毋滥。
案例1:《相对原子质量》
通过多媒体提供几种原子的真实质量,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千克。然后提问: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实际质量是多少?学生进行计算之后叫他们谈一谈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学生算是都算出来了, 但是都觉得计算和记忆很麻烦。通过寻找更简单并符合实际需求的方案, 创设一个技术改进的教学情境。通过这么一个过渡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体会到人们要改变这种现状的必要性。明确了这个目的之后, 再继续创设一个情境, 那就是人们在表达岁数的时候总是以365天为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年。一个人生活着的天数除以365天再取整数就是他的岁数。因为符合“相对”这一概念的运用, 并且生活中人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的, 使学生觉得亲切更容易接受。每一个教学情境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从而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很好的得以落实。
2、信度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构建活动, 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真实、可信的情境下学习, 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新知识。因此, 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符合客观事实,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是真实、可信的。不能盲目提高趣味性或吸引眼球而忽略了情境的真实性。有时为了教学的需要, 我们创设的情境在生活中又不能找到原型, 此时可以虚拟一些情境, 但虚拟的情境必须符合事物规律。
案例2:《水污染的秘密》
教师设置情境:水力发电厂附近的河里, 发现成千上万的鱼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死亡, 从表皮向外流血冒泡 (通过计算机网络展示有关图片) 。死鱼包括斜齿鳊、河魲和鲤鱼。河水看上去并无异样和怪味, 把水样过滤后未发现有特别物质, 表层也没有浮游物。
运用“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根据展示的情境, 提出问题:造成鱼突然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异质分组, 4人一组, 制定探究计划。教师将有关资料制成课件, 供学生自行搜寻。以图表的形式提供资料, 包括:河水的离子浓度, 河里常见鱼可生存的最高温度, 河水的pH值, 水中氧气的溶解度曲线, 河水每月最高温度和氧气溶解量, 适于鱼生存的氧气浓度和温度情况等等。将真实情况展示给学生, 探寻其内在原因, 从而使学生思考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正确对待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3、精度
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要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 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的目标和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因此, 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从教材出发, 准确理解知识的含义及科学思想方法, 恰当的组织素材, 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情境所发现的问题和所提出的问题正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切不可随心所欲。
案例3:《动物的行为》
教学内容就是讲清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性行为, 当以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为载体, 从身边熟悉的生物着手, 创设情境:生物为什么有这些行为?——为了“生存和繁殖”, 如何才能更好的“生存和繁殖”?——引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引出科学知识产生。继续创设情境:生物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殖, 必须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产生哪些现象?——动物的某些先天性行为得以退化, 而有些后天学习行为得以巩固, 这就是动物的进化, 是生物对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教师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 紧扣课堂教学目标, 准确地展示课堂教学内容。而学生也能准确地体验情境中所展示的内容, 非常精准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并融入整个学习过程,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4:《力》
学习“压力”和“摩擦力”这两个概念后, 在认识不同性质力的区别与联系时创设情境:物体相互接触一定有压力吗?两物体间存在摩擦力时一定有压力吗?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吗?然后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压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相互接触发生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时产生压力”。而摩擦力必须是两物体间产生压力后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会产生。并且摩擦力也可以是使物体运动的动力, 如传送带传送货物。通过列表方式进行对比, 找特点, 抓关键;让学生明确概念的界限、概念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概念, 层次清楚的认知结构。
4、梯度
因学生个体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导致不同学生对于教学情境所展示的内容的理解上存在差异。教师要准确把握不同学生“愤”和“悱”的状态, 才能使大多数学生各自进入“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境界。因此, 情境的创设要考虑梯度, 由表及里, 层层递进, 一步一步进行深入地思考, 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情境中得到“启”和“发”, 发挥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的功能。梯度跨越过大, 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梯度跨越过小, 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该面向全体, 切忌专为少数人创设教学情境。
案例5:《透镜》
第一次创设情景: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 (凸、凹) 透镜方向怎样?经实验得出结论后, 再创设第二次情景:不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射入 (凸、凹) 透镜后又会怎样?又经实验得出结论。创设情景:非平行光线射入 (凸、凹) 透镜后又怎样?再次实验验证, 最后总结得出结论。这样创设情境后, 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对学生的致使与心理把握比较明确, 使学生对透镜的认识就更加清晰。
5、难度
皮亚杰认为:当感情的输入和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 学生兴趣最大, 情绪最高。我们不能把所创设的教学情境的主要功能停留在学生已学的基本知识的水平上, 这样的情境只能使学生停留在低层次思考的状态中, 很难激起学生高水平、强烈的求知欲。因此, 需要教师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去创设教学情境, 要从提高学生思维层次的角度来考虑, 使学生能够“跳一跳, 从而摘到苹果”。
案例6:《沸点》
展示实验情境:在一个纸盒内放入水, 然后教师问学生:“如果用酒精灯给纸盒加热, 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只有纸会烧着。接着演示实验, 学生在事实面前与原有的观念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产生了强烈的求知心理。这样的情境创设必然会引起反差强烈的认知冲突, 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吻合, 学生会在冲突和矛盾中产生惊讶, 在惊奇中产生探索的意念, 激发探索未知与学习知识的动机。
6、频度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充分说明了情境创设时机的重要性。因此, 要注意教学情境创设的时机, 设置的时间要恰当, 情境的更替不可过快, 也不可慢, 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案例7:《力的存在》
在分析力能使物体形变时创设情境一:如果手中的橡皮泥被我拉断, 这说明了什么?展示情境二:观察放在桌子上的物体, 大家看看桌子有没有发生形变?展示情境三:生长中的植物长时间视频记录正常速度播放和快速播放。然后展示情境四:挤压装满红色液体, 上面插入一根导管的玻璃瓶, 观察导管中水位的变化情况 (实物投影台放大展示) 。通过几个情境的有序展示, 引导学生应用思考现象的联系与区别, 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体验科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从而达到张弛有度, 抑扬有序的目的。
7、密度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教学情境的容量也是有限的。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追求创设教学情境数量的多少, 应该追求质的优劣。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 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 不应过多, 不能让学生应接不暇。与教学内容匹配的教学情境可能不止一个, 当多个教学情境可供选择的时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客观的环境条件等加以适当的取舍。不可以纯粹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和体验, 采用“拿来主义”, 甚至围绕一个问题创设多个类似的情境或冗长、复杂的情境, 导致过多过滥的重复情境冲淡了教学内容, 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案例8:《能源》
创设“神舟七号”飞船升空的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飞船升空的巨大能量来自哪里?其中的能量如何实现转化的?当进入预定轨道后, 飞船的能量应来自哪里?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应该如何实现?飞船回归进入大气层时的散热机制如何实现?等等。直接进入能量的转化的相关教学内容, 不需要其他类似的情境创设, 既落实了教学目标, 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摘要:初中科学的情境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得到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公认。教学情境是情境化教学的主要元素。有些教师陷入了“情境化”的误区。凡事都要适度, 要注意掌握分寸。创设适度的教学情境应把握七个维度:效度、信度、精度、梯度、难度、频度、密度。
关键词:教学情境,创设,适度
参考文献
[1]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2]佘玉春.新课改背景下的情境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 2004, (7) .
[3]崔金赋.情境教学的功能及运用原则[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0, (3) .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篇5
“创设情境”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一、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
古人云:“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创设的一大优势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普遍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在高年级如果还创设“逛超市”、“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的情境就未免让学生觉得太过“小儿科”,提不起兴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在情境的内容选取与呈现方式的安排上必须有所侧重,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放矢”才能真正焕发课堂活力。
二、创设连贯性的教学情境。
科学的创设教学情境 篇6
一、巧妙利用科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科学是一门自然的、科学的学科知识,在科学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小实验,运用这种简单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为此,在我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一定要重视实验环节,充分利用科学实验来为学生营造得天独厚的学习情境,体现出科学学科的知识优势。各种科学实验都充满了惊奇和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带来的惊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呈现形式将实验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运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来巧妙地安排实验,争取做到标新立异,给学生更多的惊奇和意外,有效地触动学生探索的心弦,推动着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科学知识中的奥秘,从而为学生创设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更加喜爱上科学实验,更加喜爱上科学知识,也更加喜爱上传授科学知识的课堂。同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验过程中,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方式。
例如,在学习科学知识“气体的热胀冷缩”时,我首先给学生演示一个被压扁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能够鼓起来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其中包含的奥秘,在这种充满好奇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发挥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富有科学知识的小实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动力和欲望。
二、充分利用科技的历史来创设故事情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不断发展创造
科学知识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得到的,它需要科学家不断地努力和探索,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为此,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很多科学家的英雄事迹,有很多科学家为了探索科学知识发生的感人故事。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在科学教学课堂中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些感人故事中得到启示和启发,从而更加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和探索动力。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在他们这个阶段正是对故事感兴趣的时期,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这个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的内容,为学生准备一些动人的、有趣的历史故事或是一些科学人物的探索故事,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科学家的照片或是一些实验的情境,增加学生的印象和感想,从而使学生追随着科学家的脚步去体验科学探索和创造。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述达尔文热爱大自然,喜欢去郊外游玩,去观看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捕捉一些小昆虫,和小松鼠一起玩耍的故事,运用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索《生物进化》的知识。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十分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料,有很多都能够触动学生的心弦,激励着学生不断地探索和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鼓舞学生产生勇敢的斗志,让学生勇于发现和探索。教师运用这些事迹的再现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三、重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不断探究新知的学习情境
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个新问题的探索和应用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的。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我们教师要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与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学生设置一些有趣的悬念,从而帮助学生创设一种探索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过学习经验迁移和对比能够在新的学习情境中探索到新的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在旧知识的不断运用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运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新知识的探索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物体的导电性时,我们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些运用电能才能工作的物体,然后利用最常见的小灯泡来让学生设计和验证一些物体的导电性能如何。这样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自己动手操作,通过灯泡的亮与不亮或者是亮暗的程度来判断物体的导电性能如何,这样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提高了自己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
四、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运用游戏创设融洽轻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正是爱玩的年龄阶段,在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玩”,为此,我们在科学课堂中要满足学生这一爱玩的心理,教师要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出适宜的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娱乐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产生轻松的学习体验。在这种比较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不但会快速地吸收知识,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以及独立的思考能力,还能够在游戏中不断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让学生积极地开展科学知识的探索活动,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学习得更加有劲,玩得也更加具有教育意义,达到双丰收的良好效果。加深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课堂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论科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篇7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景的原则
由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师在课前设计的, 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应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问题的意识, 还必须把握有效问题情境的一些基本特征;依据科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在创设有效问题情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问题情境内容要科学,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以相应的科学知识点为依托, 不可随意编造, 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其次表述要科学, 应简洁明确。
2. 适度性原则。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那些与学生已有知识, 经验密切联系, 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与思维强度的, 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景才是有效的、适度的, 因此有效的问题情境难度要适宜、适时——设计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但趋向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 使学生可以“跳一跳, 摘桃子”;其次设置时间要恰当, 要把握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3. 探究性原则。
有效的问题情境要具有启发性, 置学生于“愤”与“悱”的状态, 启迪学生思维;其次要有开放性与挑战性——开放的问题情景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 紧扣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生长点来设计问题, 引发学生产生认识冲突和学习心向,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接受问题的挑战。
4. 有效性原则。
问题情境要有效果, 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要有效率, 教学效果和教学投入有较高的比值;要有效益, 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学需求相吻合.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景的途径
1. 生活现象——激发疑问。
科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 而生活又促使科学不断发展。只有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科学, 才能使他们体会到科学的价值, 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科学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创设他们乐于接受的、比较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有时也令学生感到困惑, 这些都成为学生心中的一个个解不开的谜。这些“谜”对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 会激励他们去探索其中的规律与奥秘。
2. 科学实验——探究热情。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 往往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 促使学生迅速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结合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思维。科学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 创设实验问题情境, 科学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多变的实验方法, 巧妙地安排新异有趣的实验, 通过学生动手、动脑, 创设寓教于乐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动力, 主动探索。
3. 热点新闻——开放思维。
萨其曼探究教学模式认为:探究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能集中学生注意的焦点, 最好是一个能引起学生惊异的事件或现象。2008北京奥运、四川汶川7.8级地震、环保知识、能源危机、新材料和新科学等社会热点问题与新闻事件, 也是学生关心的话题, 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兴趣。
4. 科学史实——科学精神。
科学给人以知识, 科学史给人以智慧。现代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探究物质世界的历史, 其中很多故事能启迪智慧, 引发探究。科学学科中有许多科学故事、科学典故, 这些故事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 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景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而且科学家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遇到的系列问题, 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为科学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是创设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问题源于情境, 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能够调动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来。在科学教学中, 我们要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联想, 萌发出科学问题;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究、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 体会到科学学习的快乐, 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小英.谈初中科学教学中有效情景的创设[J].网络科技时代.2007 (22) .
[2]刘宇.郑芳玲.如何创设问题情景[J].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07 (07) .
[3]吴梅花.浅谈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 (03) .
谈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篇8
一、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师设计出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疑难问题会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认知心理, 激发求知欲望。一般以阶梯型问题和扩散型问题为主, 能够诱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阶梯型问题是教师在一堂课中的不同阶段, 设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够较好地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
例如, 在《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节中“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中, 为了使学生对叶片的结构和功能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1)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叶片都是扁平状的? (2) 叶片表面的颜色为什么上面的比下面的深? (3) 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取决于什么结构?这样一步一个台阶设置问题, 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知识,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扩散型问题是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 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 使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扩散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例如, 在学完《碱的通性》, 了解“碱+酸性氧化物→盐+水”这个知识点后,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怎样证明CO2与Na2CO3反应了?”学生经过积极思考与讨论, 设计出了多种不同方案。然后再组织学生验证和评价, 发挥学生之间的激励作用。这样不仅能从多方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 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事实情境
事实情境包括科学史实、日常生活、社会热点、工农业问题, 以及能体现科学与社会、经济、人类文明发展等有关的事实和材料。创设事实情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 在学习完《月球与月相》后的探究课题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P73) “日食和月食”, 为了引导学生从天文现象中分析日食的分类、发生时间以及形成的原因, 可以创设这样的事实情境:2009年7月22日, 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迎来了“百年日全食”的天文奇象。半年后, 2010年1月15日, 在中国云南一带发生“千年日环食”的天象, 由于宁波不在环食带上, 所以迎来的是“日偏食”现象。此时, 教师利用大家都经历过的天文现象, 提问:日食有几种分类?发生的时间在什么时候?日食又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这些事实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总之, 教师平时应多关注生活, 并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注意从报刊、广播和网络上获得鲜活的素材。
三、实验情境
实验情境指的是给学生们创设多种真实、生动、直观的实验教学情境, 巧妙地安排新异有趣的教具实验, 使学生动手、动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从而主动探索知识。
例如, 教学《电磁感应》这一课时, 事先做好教具:一根长45cm的空心棒, 外面缠绕线圈约3cm宽, 间隔3cm, 共七个线圈 (图中用黑色表示缠绕线圈) , 线圈两端都接一个发光二极管LED (共7个) , 如图所示。
将一圆柱形磁铁, 放入空心棒中, 两手心捂住空心棒两端, 使劲左右来回晃动, 发现LED灯一闪一闪的。通过实验演示, 让学生仔细观察后, 得知没有电源也能使灯发光。这一新奇的实验情境把学生的好奇心都吸引住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沉浸在探索知识的欲望之中, 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
四、矛盾情境
矛盾情境就是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矛盾, 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教师应充分运用和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认知结构的重建, 转变错误的原有认知结构, 帮助学生加深对原有知识的认识, 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 探究“灯泡亮度的决定因素”的活动, 取两只灯泡, 一只标有“PZ220-60”, 另一只标有“PZ220-15”。先问学生:将两只灯泡并联接在电路中, 闭合开关, 哪一只灯泡亮?学生可能会说:“60W的灯泡。”再把这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 闭合开关后, 学生看到的却是15W的电灯亮。由此提出:灯泡的亮度究竟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此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被破坏, 这就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为进一步讨论做好了铺垫。在课堂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启发学生思维,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有意义的生活实践中, 既巩固了课堂效果,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学教学情境设计方式、方法多样, 因人因课而异。一般来说, 情境创设越接近学生的实际和生活体验, 越容易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受和经验。总之, 初中科学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这一重要方法扩展教学形式, 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
摘要: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其效果的好坏除了取决于课堂教学设计外, 还取决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基于此, 着重研究初中科学教学情境创设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情境,创设
参考文献
[1]余文森主编.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夏俊生主编.创新教法与经典案例评析[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
科学的创设教学情境 篇9
关键词:初中科学,情境创设,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是一门艺术, 通过生动具体的情境设计, 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 然而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情境创设却存在误区。
纵观现在的公开课, 很多教师为了出奇制胜, 追求新颖, 一堂课中情境引入用时过长, 活动形式过于花哨, 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创设, 只是学生玩耍的游戏而已。在一定程度上, 还分散了学生思维, 让学生的科学思考淹没在玩的乐趣中, 课堂看似很热闹、气氛活跃, 但实效性不强。科学来源于生活, 还应回归生活, 新课程强调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就地取材, 创设喜闻乐见、富有悬念的生活情境, 为理论与实践架起一座桥梁, 但是有些教师将生活情境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上来, 过多的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 使学生不知所云。严峻的课堂教学现实让我们看到, 体现新课程理念, 适应新教材特点, 认真研究情境创设的方法, 是摆在每一位一线教师眼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在科学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所采取的有效策略和应用。
二理论依据
1.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都应是情境化的, 知识不能脱离它所依赖的情境而被学生获得, 学习应该是情境、文化和活动的共同作用过程。依据情境学习和情境认知理论, 知识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在一定情境中传授的知识和技能, 更能有效地迁移到多种情境中去。另外学习也需要社会性的交互作用与合作, 以便获得更全面、更完整的知识和观点。情境认知对学习和迁移的本质有这样的解释:学习是学习者和知识得以产生的情境互动的结果, 迁移指学生在学校学得的知识向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迁移, 是一种实践知识的能力。情境认知的灵魂是“学以致用”, 因此该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使学生把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去成功地解决问题, 实现知识的迁移, 而迁移易于发生的前提是知识必须在它所依赖的情境中获得。
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认为,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见解。知识并非是主体对客观现实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 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以及周围环境 (即学习的情境) 都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认知结构是不断发展的。建构主义强调教师提供资源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自主进行问题探究学习, 强调协作活动、意义构建, 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地学习知识内容。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 并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3. 情境创设的原则
第一, 科学性原则。情境内容要科学,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以相应的科学知识点为依托, 不可随意编造, 具有一定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且表述要科学, 应简洁明确。
第二, 适度性原则。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密切联系, 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 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才是有效的、适度的。
第三, 探究性原则。创设的情境要具有启发性, 置学生于“愤”与“悱”的状态, 能启发学生思维;还应要有开放性与挑战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和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接受问题的挑战。
第四, 有效性原则。情境创设要有效果, 要使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要有效率, 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要有较高的比值;要有效益, 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学需求相吻合。
三情境创设策略的探索和应用
1. 巧用实验, 创设真实情境
科学实验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 创设实验教学情境, 科学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效的实验教学情境, 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 使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关系和谐, 往往使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教师在教学中, 除了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来创设情境外, 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实验来创设情境, 巧妙地安排新颖有趣的实验,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动脑, 创设寓教于乐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动力主动探索。
课例1:浙教版《科学》第三册第二章第3节“大气压强”。
师:今天我给大家变个魔术
出示装有两种酒的带两个小孔的酒壶, 透明的一次性杯子。
师: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演示:堵住酒壶的两个孔往外倒。
生: (观察) 什么都没有, 感到奇怪, 开始相互交流。
师:现在我能让它倒出白酒来。
演示:堵住酒壶的一个孔, 倒出白酒。
生:观察到有白酒倒出, 感到惊奇, 思考。
师:我还能让它倒出红酒。
演示:堵住酒壶的另一个孔, 倒出红酒。
生: (观察) 真的有红酒倒出, 更加感到惊奇, 思考。
师: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其实是大气压强帮了我的忙。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笔者通过一个小魔术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通过实验将抽象的, 不可感知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魔术紧扣大气压这一主题, 为后面应用规律解释现象作铺垫。
课例2:浙教版《科学》第二册第一章第5节“光的反射”
师:在教室后用激光笔发出的光正对着黑板上画的靶子打靶心。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
师:想一想刚才这个实验利用了什么知识?
学生: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师:如果在老师和靶子之间设置一个障碍物, 这时激光笔发出的光沿直线不可能传播到靶心上, 哪位同学还能站在刚才老师这个位置, 使激光笔发出的光线绕过障碍物再次打中靶心?
学生思考、讨论。有同学跃跃欲试要上来实验, 有一位同学用激光笔发出的光对着平面镜打靶。
这一教学环节笔者利用学生熟悉的激光打靶的实验创设真实情境引入新课, 设计新颖,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很自然、不着痕迹、不知不觉之中就把学生带进了科学的殿堂, 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2. 运用故事, 创设生动情境
初中生是介于儿童和青年之间的一个特殊年龄段, 将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融入与科学知识其中, 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尝试着用创设几个相关情境, 融合成一个故事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使课堂就像在讲述一个故事, 并以此吸引着学生, 达成教学。
课例3:浙教版《科学》第三册第一章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以懒羊羊的一段回忆引入:一天蛋蛋和懒羊羊在玩耍时, 蛋蛋不下心落入水中, 蛋蛋沉在水底不能上来, 蛋蛋大喊:“谁能浮我起来?”在一旁的懒羊羊无计可施, 刚巧灰太郎经过, 灰太郎在水中加入了一些盐, 蛋蛋就从水底浮了上来。灰太郎取笑懒羊羊, 懒羊羊大哭了一场, 决定回学校好好学习溶解的知识。新课讲授以懒羊羊的学习作为主线, 学习溶解度、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等级、溶解度曲线等相关知识。最后以懒羊羊再战灰太郎作为本节课的小结。
“溶解度”这一教学内容相对学生而言很抽象、枯燥乏味。笔者在整节课中以懒羊羊为主线创设了几个相关情境, 融合成一个故事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 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教学效果较好, 因此, 运用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3. 借用实物, 创设直观情境
实物直观、形象, 在教学中利用现实世界的真实材料或实物, 刺激学生的感官, 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 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某种形象和概念,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 能快速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且印象深刻。
课例4:浙教版《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第3节“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师:俗话说“好花不常开”, 那么植物开花仅仅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花朵吗?
学生不是的, 是为了结果实。
师:我们平时所吃的蔬菜和水果中有哪些是植物的果实?
生: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
师: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植物的果实, 你们可以把它剥开来, 观察一下这些果实有哪些不同。
把准备好的果实发给学生。
学生剥开后仔细的观察。
师:你们发现这些种子有什么不同?
生:松果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 花生、苹果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课本上虽然给出了一些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果实、种子的图片, 这样学生可通过观察图片分析两者的区别, 一是比较枯燥, 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够, 难以真正理解两者的区别。笔者在上课时, 准备了花生、苹果、松球果等实物, 让学生动手剥一剥, 仔细观察。通过实物, 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思维活跃, 自主建构了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 而不是对课本知识的被动接受。
4. 引用科学史, 创设科学情境
在科学发展史中有许多著名实验、经典发现事例, 也有一些科学家的生动感人故事, 教师们可以运用这些良好素材, 来创设科学情境, 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 都是真实可信的, 也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比简单重复的说教有用得多。如在“细胞结构发现”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讲述细胞结构发现的过程, 英国人胡克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 发现有许多小孔如蜂窝状, 他便称之为细胞, 现在知道其实是死细胞的细胞壁。以后, 许多学者在不同的生物体中都观察到了细胞, 后来布朗从兰科植物的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 之后又有科学家在多孔虫的细胞中发现了细胞质, 这样,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形态逐步为人所知, 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探索过程。又如在“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节课中, 可以讲述阿基米德发现浮力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这则科学史故事, 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然后自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学生自然会提出科学的猜想。在“探索宇宙”中, 可以结合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在载人航天上所取得成就等, 这些丰富的史事, 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而且自然而然地进入教学情境, 沿着科学家思维的足迹, 去体验科学的乐趣, 去发现新知。
5. 联系生活, 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的边界就是生活的边界。”教学来源于生活, 还应回归生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有时也令学生感到困惑, 运用实际生活场景来创设问题情境,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有助于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理解新知识使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例5:浙教版《科学》第五册第一章第4节“碱的复习”
在学习“石灰水”时, 笔者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石灰水能够保鲜鸡蛋呢?引导学生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查找资料、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组织学生仔细观察鸡蛋外壳, 可知鸡蛋壳表面看似严密, 其实蛋壳上有无数小孔, 鸡蛋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刚一露出小孔, 就和石灰水里的氢氧化钙反应, 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封住小孔, 使蛋壳表面不透气, 外面的细菌钻不进去, 使鸡蛋得以保鲜。
课例6:浙教版《科学》第二册第一章第5节“光的反射”
在学习“光的反射”时,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一位老奶奶在一个有月光的晚上要出门, 可是刚下过雨, 路面虽然干了, 但是仍有不少水坑, 谁能帮她想想办法, 怎么走就不会踩到水坑里?教师要引导学生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光射到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 而光射到地面上发射漫反射, 组织学生讨论运用作图的方法, 得到迎着月光走, 亮处是水坑, 暗处是地面, 背着月光走, 亮处是地面, 暗处是水坑。
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创设了石灰水保鲜鸡蛋、老奶奶在月光下走路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来理解所学知识, 体现了课堂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 从实际生活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不仅使学生知其然, 还能知其所以然, 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6. 拓展探究渠道, 创设实践情境
科学探究是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对学生亲身经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 是科学教学应采取的重要方法。在开展探究活动时, 情境设计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地传授,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条件和空间, 让他们在实践中自由发展。除了要认真设计课堂探究活动内容, 还要积极创设课后探究内容, 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与研究、网上点击、家庭小实验等。例如, 在上完“生物是怎样呼吸的”这一课后, 学生理解动物的呼吸作用还是有点难度, 课后布置同学亲手做一个“呼吸实物模型仪”, 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如, 在上完《二氧化碳》这一课后, 学习小组自发的从网上、书上查找有关二氧化碳的内容, 并且以小组为单位撰写科学小论文, 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 又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其实生活中现存的科学情境, 无处不有, 探究活动从课堂向课后延伸, 可以真正实现在“做中学, 乐中学”。
四情境创设的效果分析
教师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组织课堂教学, 设计出许多精彩的教学情境, 供学生表现, 激发学生产生一种参与课堂教学的冲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可能完美地表现自我。实践表明, 知识、能力或情感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才会成为一种必然。通过对所教班级一年多的情境教学尝试,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很大的变化, 以前的课堂教学比较沉闷, 基本上以教师讲为主, 教师说一点、写一点、学生就记一点、画一点, 这样学生非常被动, 非常机械, 当然就谈不上激情, 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 但是, 如果让学生去看一出精彩的表演, 或者听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么学生就兴奋了, 记忆也很深刻, 而教师创设的情境就好比是精彩的表演和动听的故事, 现在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 自觉主动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景观, 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很浓, 时而激烈争辩, 时而安静沉思, 学生的自我领悟能力明显提高, 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 将探索空间还给学生, 把自主还给学生, 使课堂教学与学生情感体验, 思维创新水乳交融, 大部分学生反映这样的学习学得有趣, 学得生动活泼, 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而是乐在其中。有一位学生说:“实验结果竟然与我们预期的差别这么大, 怪不得老师告诉我们不能想当然的看问题。”一位同学在周记本上写道:小学时, 我最讨厌上科学课, 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诵, 没想到初中的科学课, 这么有味道, 真有趣, 我一定要学好科学课。
五情境创设的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 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 教师一定要熟悉教材, 掌握知识的结构, 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了解自己学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 情境创设要力求简洁实用, 凸显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志伟、陈秉初.中学科学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1]陈志伟、陈秉初.中学科学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2]秦晓文.初中物理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秦晓文.初中物理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3]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马海珠.新课程·新教学·新备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4]马海珠.新课程·新教学·新备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5]潘法风.试谈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情境教学和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学物理教与学, 2007 (4) [5]潘法风.试谈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情境教学和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学物理教与学, 2007 (4)
科学的创设教学情境 篇10
一、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游戏情境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学生, 他们好奇心强, 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每一个细胞, 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学习之中。
在教学三年级“认识自己”时, 我请了4位学生排成一排, 让其他学生观察, 通过教师描述的某条特征, 能不能找出是这4位学生中的哪一位所具有的?谁还能描述出更多的区别于其他学生的特征。如“她是单眼皮”“这位学生不仅有长长的辫子, 笑起来还有可爱的酒窝”等, 通过创设这样的游戏情境, 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均有明显的提高,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了起来,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贴近生活的故事情境
创设贴近生活的故事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联系实际生活,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动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兴趣爱好, 真正实现导入“生活化”,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这样将生活融入科学课堂, 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有效性。
在四年级上册第15课的教学“昼夜的形成”时, 我首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昼夜的交替现象是我们每天生活中都要经历的,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有趣的现象呢?”在这样的思考中, 我先将科学家哥白尼认识天体运动的科学探索过程以Flash动画的形式播放给学生观看, 学生从中了解到了日心说的形成。接下来, 再请学生运用桌子上的日常工具:手电、地球仪、贴纸等, 像哥白尼一样探索天体的运动, 从中思考和模拟昼夜的形成。通过活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大家被哥白尼坚持科学真理、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深深触动, 学生都力争做现代的“小哥白尼”。
三、创设开拓思维的交流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搭建一个平台, 让学生在知识的混淆处、概念的模糊处、学习的重难点处“辩论”, 给学生较多讨论分析的机会, 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加深记忆。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集智取长、协作创新。让学生之间“互辩”, 能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在五年级上册第13课的教学“冷水和热水”中,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将桌子上的一杯热水快速变为冷水?“放冰块”“用电风扇吹”“再拿个杯子来回倒水”等等, “大家想了很多办法, 那么这些方法都可行吗?为什么呢?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大家在这样的问题中, 不断思考、分析、学习, 最后有学生说出可以利用桌子上的另一杯冷水, 把热水的热量传给冷水。
四、创设富有探索性的操作情境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 尤其是探求新知时,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索性的操作情境, 通过启发式的教学,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四年级教学“小吊车”一课时, 学生既好奇又兴奋, 之前看到生活中的吊车本事可真大, 能把重物不费力气地吊到高空, 运送到目的地。今天, 他们就要亲手制作出这个“大力士”, 而且还能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 为什么拥有这么大的力气。学生通过自制小吊车及进行小吊车实验, 发现小吊车臂的运动与牵引它的两根绳有关。当放松上牵引绳, 拉紧下牵引绳时, 吊臂向下运动;当放松下牵引绳, 拉紧上牵引绳时, 吊臂向上运动这一规律。这样, 学生通过操作小吊车的牵引绳, 使重物就在一上一下中被运送到了目的地。本来较为抽象的规律,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操作实践简单地理解了。
科学的创设教学情境 篇11
一、诱发主动性
传统教育的弊端告诫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面对当今新时期的青少年,服务于这样一种充满生气、有真挚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学习活动主体,教师决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情境教学就是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具体化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如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
某先生在购物时,甲商厦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乙商厦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领取九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这位先生出出主意,他究竟该到哪家商厦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所以,课堂上不论是设计提问、幽默,还是欣喜、竞争,都应考虑活动的启发性。
二、强化感受性
情境教学往往会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人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是动机的根源。”课堂上,教师创设与认知不协调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消除矛盾,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同时又要有适当的难度。此外,还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不能运用不恰当的比喻,否则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例如,在进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创设出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在等腰△ABC中,AB=AC,倘若不留神,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没了,只留下了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请问,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学生先画出残余图形并思索着如何画出被墨水涂没的部分。各种画法出现了,有的学生是先量出AC的度数,再以BC为一边,B点为顶点作∠B=∠C,B与c的边相交得顶点A;也有的是取BC中点D,过D点作BC的垂线,与∠C的一边相交得顶点A。这些画法的正确性要用“判定定理”来判定,而这正是学生要学的课题。于是教师便抓住“所画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引出课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法的实质,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即△ABC中,若∠B=∠c,则AB=AC。这样,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证明方法。
除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为自己精神的需要,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三、贯穿实践性
创设“情境化”的初中科学课堂 篇12
“情境化”教学作为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情景中来,诱发并触及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因此,科学教师应当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始终。
科学“情境化”教学也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初中科学是初中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科学课程的理念。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实际,为在教学中贯穿科学课程的新理念,我们在科学教学中不应再停留于对传统知识的继承与传播,而应更加关注新生知识,关注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精选其中对学生生活意义重大的内容,注重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也就是科学教学“情境化”。
二、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应注重“情境化”的创设和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情境是指学科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教学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它能够激发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和情感活动等,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有效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发展和认知特点,把一定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某种认知情境的情感氛围中,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达到教学有效性。
1. 利用真实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情境化”的课堂教学。
教师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学习情境,注意问题的真实性,以真实的生活实例为基础,如此学生才能切实明白知识的价值。如在“流体速度与压强的关系”教学中,笔者先创设了以下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情境1:(游戏)双手各拿住一张纸,相隔3—5厘米,对准它们中间吹气,两张纸之间的距离将发生什么变化?
情境2:(动画展示)1912年秋季的一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之一“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离它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很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与它平行疾驶,突然,“豪克”一个劲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结果两船相撞。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笔者在情境展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科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科学。教师从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是生活经验情境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
课题:“试举生活中增大与减小摩擦的实例”
【播放】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讲述】它在发展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力学知识,探讨一下自行车有哪些地方可以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脚蹬、把套、车轮外胎、刹车皮采用表面压制花纹的办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增大有益摩擦。刹车时通过握紧刹车把手,增大刹车皮与车轮钢圈之间的正压力,增大摩擦。螺丝旋紧,亦可增大压力,增大摩擦。需要转动的地方,在轴与轴套之间有滚珠轴承,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在轴承和机件连接的地方加润滑油,并使机件的接触面尽可能光滑,减小有害摩擦,延长机件使用寿命。
这是有关“试举生活中增大与减小摩擦的实例”教学情境创设的一个片断,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课件和精心选择的照片,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高度的关注和兴趣。学生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探究、讨论、合作,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 利用生活常识和实验创设提出猜想、建立假说的情境。
科学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科学源于生活,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化”创设是一种基于特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需要,以学生的经验为着力点,以科学原始现象的创设和生活素材的选取为重要环节的信息加工过程,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经验平台,而且能架设一座联系“科学”与“生活”的桥梁。
例如,在教学“影响物体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笔者创设了以“情境化”问题。
师: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们在那个时候要吃什么?
生1:吃汤圆。
师:哪个同学会煮汤圆?
生2:老师,我会。先在锅里放一定数量的水,用火把它烧开,接着把汤圆放到烧开的水里,再煮一会儿就好了。
师:那怎么样的标准才算好了呢?
生3:老师,只要有汤圆浮在水面上就好了。
师:为什么汤圆会浮在水面上。
生4:因为汤圆受到水的浮力。
师:难道刚放进去的时候,汤圆就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生5:刚放进去的时候,汤圆也受到水的浮力,但随着加热,汤圆所受的浮力变大了,所以浮到水面上了。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呢?
学生议论纷纷。
师:汤圆刚放进去的时候,受到水的浮力;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它所受到的浮力增大了,所以汤圆就浮在水面上了。那汤圆所受的浮力为什么会增大呢?到底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每一小组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进行探究。)
又如,在探究“液体蒸发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时,笔者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晾衣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初步猜想。
设问:你自己晾过衣服或帮助你妈妈晾过衣服吗?
讨论:运用你的经验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让衣服更容易晾干吗?
(摊开、挂在朝阳处、通风、挂得开一些等。)
师:你能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有关蒸发的科学小问题吗?
生:液体蒸发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师: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我们提出了科学问题,接下来要针对该问题建立假设。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你能建立哪些假设?
生:液体蒸发的速度可能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至此,学生初步得出了“液体蒸发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基本猜想。
3. 科学课堂“情境化”教学应融入情感教学。
情感性是情境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维度,情感性是指教学情境应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良好的情感教育对学生优秀的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非凡的功能,在有血有肉的学习情境中,知识、思维与情感能有机地融合在事件中,因此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应仔细甄别与筛选,充分考虑其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如在“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中,笔者可以以一个真实的“女大学生救丹顶鹤的故事”作为整节课的一个课堂亮点,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MTV,设置问题情境,以真实感人的事件震撼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观看MTV时,笔者适时提出问题:一个大学生为了救一只丹顶鹤,牺牲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这值得吗?
在“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公开课教学中,笔者引入了可可西里的故事,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
情境一:介绍可可西里,亲近藏羚羊。
笔者让学生看多媒体上的介绍和图片展示,并让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达到图文、声情并茂的效果,让学生感知可可西里,感知藏羚羊生命的伟大。
走进可可西里:可可西里是世界上仅存的古老、原始而又完整的生态环境之一。作为我国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而且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空气稀薄,气压较低,氧气稀薄。
亲近藏羚羊: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我国特有物种。藏羚羊不同于大熊猫,它是一种优势动物,会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只要你看到它们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你不去管它,它就能活得好好的。令人痛心的是,自1984年以来,藏羚羊遭到了最残酷的猎杀,因为在它们身上长着最优质的羊绒。
情境二:播放可可西里的纪实短片。短片里有情感丰富、歌词优美的歌曲,唱得让人动心,心里有种别样的感觉。
短片里还有丰富多彩的视频材料,记录了人类是怎样杀戮藏羚羊,也展现了志愿者是如何保护藏羚羊的。
观摩这节公开课的教师,课后对这一环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些人生的领悟。人文的东西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科学教材从不缺乏人文、情感的内容,关键是教师要去挖掘、去创设这样的一个情境。
科学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经常关注、反思社会生活,特别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周围的生活世界,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事件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及时地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教学的最鲜活的素材。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定需要创设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使科学课充满科学味,这对情境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十分重要的。
三、科学教学中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应有“情境化”的思考
新课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不再强调以知识为本位,课程应置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等背景中,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作业的内容与涵义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教师应编制“情境化”的科学习题,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教师编制一些以真实的科学、生活和社会现象为依据的习题,既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联系自然、生产和生活的实际,体验问题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举几例说明。
例1.听听自己的声音: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出来。你认为播放的声音和你的声音相同吗?为什么听录音机放出自己的声音,会觉得不像是自己的声音,而听录下别人的声音却很像?
此题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考查声音的传播及听觉的形成,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从而会很感兴趣地去解决它。
例2.小明是一位喜欢观察和思考的同学,傍晚,家里打开日光灯时,总要过一段时间,日光灯才会慢慢变亮,有时甚至长时间不亮;而在其他时间打开日光灯,一般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此例联系常见的生活实际,学生若要正确解答,就要把家庭电路中的线路和用电器简化成串联电路的“模型”。通过对此类问题的解答,学生能培养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化成科学模型的能力,提高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境化”的习题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乐于解答,不再感到枯燥、厌烦、有压力。解答此类习题,学生能养成科学态度,理解科学的本质,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并且使学生不断地将新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释生活、社会和自然中的现象,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悟科学思想和方法,改进学习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化”的初中科学课堂,提高学生的素养
“情境化”科学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一种有效的科学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化”的科学课堂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趣”,激活学生探究的“思”,提高学生创新的“智”,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拥有自主成长的空间,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坚.中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3]盛群力, 马兰主译.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2006.7.
[4]迟艳杰.教学意味平“生活”, 教育研究, 2004, (11) , 31-34.
[5]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教育发展研究, 2001.
[6]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全球教育展望, 2002.
[7]许永强.教学情境也要打假教育科学研究, 2005.
【科学的创设教学情境】推荐阅读:
情境教学的创设07-30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05-27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07-12
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08-20
化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05-26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09-12
礼仪课教学情境的创设12-04
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06-13
创设教学情境的必要性05-20
创设语文课的教学情境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