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共12篇)
新丝绸之路 篇1
2013年9月7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 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13年10月8日, 李克强总理在接受东盟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 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丝绸之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把封建制度下的物流推到了顶峰。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从西汉开始, 繁荣于汉唐, 结束于12世纪;陆上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 南路到达印度, 北路到达中亚各国, 西路到达地中海与北非。海上丝绸之路起于秦汉, 兴于隋唐, 盛于宋元, 明初达到顶峰, 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东洋航线到达朝鲜与日本, 南洋航线到达东南亚各国, 西洋航线到达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各国。在打通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中, 有国家的意志, 有商人的参与, 更有像张骞、郑和这样的功臣。
丝绸之路的兴起有四个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从公元前1世纪到12世纪, 中国的封建社会经济繁荣, 需要与外国进行商品交换与文化交流;二是商人的出现;三是货币成为交易媒介;四是交通工具的发展, 特别是造船业。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以及对周边国家的经济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在世界已经进入了21世纪, 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中央领导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哪里呢?我提出五个基本看法。
其一, 这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 进一步融入世界的重大战略。小平同志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 这不仅中国需要, 所有的国家都需要, 这就是全球供应链。一个国家对全球资源与市场整合能力的强弱,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从线扩大到面, 是一种区域经济合作, 将产生新的区域性经济结构调整, 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二, 这是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分工进一步细化, 一个行业如此, 一个国家如此, 全世界也是如此, 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流通、全球消费。这就需要货畅其流、物尽其用, 需要打通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大通道, 实现贸易、服务与投资的便利化, 使各国之间开放包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其三, 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虽然目前世界并不太平, 各种矛盾并发, 经济发展也不均衡, 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贫困国家, 但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新丝绸之路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贫困国家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不分政治制度, 不分民族、肤色与宗教信仰, 为了一个共同目标, 互相学习, 互相交流, 携手共进。
其四, 新丝绸之路战略, 发展物流业首当其冲。欧亚大陆桥要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国际大通道, 但并不畅通, 物流成本太高。目前从重庆到德国的杜伊斯堡11179公里的渝新欧铁路首先打通, 受到了全球的关注。新的海上丝绸之路, 也不畅通, 使贸易便利化受阻。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所以中国政府提出建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加大对国际通道基础设施的投入。所以, 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 已处在风口浪尖上。
其五, 要紧紧抓住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机遇。对于如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五点意见:
一是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就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交流, 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
二是加强道路联通。打通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大通道, 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
三是加强贸易畅通。各方应该就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 并作出适当安排。
四是加强货币流通。推动实现本币兑换与结算, 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 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
五是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 增进相互了解与传统友谊。
这五个方面的落实, 要有一个过程, 但“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这既需要国家的意志, 更需要企业的参与, 新丝绸之路战略给了中国企业一个大好的机遇, 也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重大挑战。我希望有一批企业树立国际视野, 根据自身的力量, 去抢占制高点, 为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添砖加瓦, 作出贡献。
新丝绸之路 篇2
这篇是假期里写的,刚逛博客的时候看到其他人的博客里也有观后感,而且刚好也是假期里读的书,看着觉得帮助很大,《新丝绸之路》观后感:丝绸之路——永恒的记忆。我就寻思着把这篇也放上来,虽然矫揉造作了一点,但也凑凑数。
丝绸之路对于我们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它不仅仅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条甬道,还是历史长河中绚烂的一笔。那些经历了沧海桑田如今仍然赫赫有名的要塞,那些经历风霜雨雪如今仍然傲然伫立的物像,那些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如今仍然为津津乐道的人们,似乎都在诉说这一切从未走远。时间的车轮在此留下痕迹,而纪录片将这些痕迹一一还原,在百转千回且充满感染力的背景音乐中,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一)那些要塞
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和敦煌的古阳关西去,进入新疆后分成北道、中道、南道三条路线西行。北道经吐鲁番、吉木萨尔、伊宁前往里海沿岸;中道经楼兰、焉耆、轮台、库车、温宿、喀什,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地中海东岸地区;南道是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且末、民丰、和田、莎车,翻越世界屋脊,过阿姆河到伊朗,最终抵达伊斯坦布尔城,也就是昔日东罗马帝国的首府。它们如同散落的珍珠,而丝绸之路将其串成一线,每一颗都光芒四射,每一颗都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历史。
丝绸之路上的要塞常常是古代诗人的重要题材。这些要塞壮丽的塞外风光,恶劣的生活条件,独特的民俗民风都在诗句中得以体现。王之涣在《塞外》中吟诵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维《渭城曲》中留下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甫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大雪纷飞的姿态描绘得生动形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羌笛声,胡旋舞使苍凉的塞外多了几分魅力。
长安。
纪录片最后一集名为《永远的长安》,作为十三个王朝古都的西安,如今仍为交通要道。“九宫格局,轴线突出”,优良的城市格局自古以来广为诸多城市竞相模仿。历史的积淀,使如今的西安依然熠熠生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从那些历史遗存中遥想当年。这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地方。看着纪录片中时光交错,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这座城市承载了人们太多的记忆,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开始,经历了朝代的更迭,更经受了战乱的洗礼。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来来去去,只有这座城永远伫立在此,任时光洗涤。
楼兰。
楼兰这座城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神秘而又令人遐想。如今这座城在沙土之下沉睡千年,不复存在。人们只能从一点点遗存和历史资料中,凭吊它最初的模样。想象着曾经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熙熙攘攘的城镇街市如今已被风沙所侵蚀。环境的恶化,楼兰人的迁徙„„一幅幅画面在眼前流转,仿佛在向人类敲响警钟,想要永远拥有心爱的家园,就必须从身边的一点一滴保护起,才能使子孙后代不断地延续下去。
(二)那些物像
丝绸之路,是中西商贸交流的要道。而丝绸则成为了当时中国繁荣强盛的文明象征。高超的制作工艺使西方人叹为观止,人们纷纷争相购买。丝绸之路也因此愈加繁荣。纪录片中考古者发掘了大量的丝绸,依稀可见薄如蝉翼的丝绸上面的精美图案,使人感叹古人们的精巧做工。正是丝绸的传播使丝绸之路日久弥新,声名远扬。
丝绸之路闻名于世的不仅有丝绸,还有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令人向往的佛教圣地。精美的壁画,栩栩如生的彩塑都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产,是全人类的骄傲。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整整长达60华里,观后感《《新丝绸之路》观后感:丝绸之路——永恒的记忆》。◆分享好文◆多少画师几千个日日夜夜的不眠不休,呕心沥血才完成了如此杰作。镶嵌在山崖之中的莫高窟,显示出它的壮观气派,人们带着信仰前来,许下一个个心愿,祈求佛祖的保佑。上千个洞窟显示出磅礴的气势,庄严且肃穆。与周围漫天黄沙相比,巧夺天工的建筑更显出神秘的气息。一千多年的风雨洗礼,莫高窟看尽了世事的变化,愈加显示出它的珍贵。然而令人称赞的壁画、彩塑如今遭受着种种病害,深受人们关注。因此如何修复和保护这些历尽千年的壁画成了目前人们最急迫的问题。纪录片中这样感叹道:莫高窟一旦失去了作为其精神象征的壁画,就好比一个人的思想被抽空,生命就会变得苍白而无力。如果是这样的话,未来的敦煌将如何回首往事?
人们常说:和田有三宝:玉石、丝绸和地毯。其中,地毯西传而来,丝绸东传而至,唯有玉石产于和田本地。和田玉以它羊脂般的温润洁白闻名于世,看着和田人沿街叫卖做玉石生意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和田玉市场的欣欣向荣。“君子比德于玉。”自古以来,玉在中国人心中占有很大的份量,玉的高雅、包容、沉静仿佛都在诉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人们讲究玉如其人。纪录片中所描述的玉石商人阿里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辛勤经营着自己的生意,诚信买卖,从不贪财。赚的钱中,很大一部分都用来帮助村里的贫困人家。他的善心如同和田玉石般纯洁无暇,高尚的道德比玉石更加珍贵难得。阿里木作为和田人中的普通一员,使我们看到了如同和田玉般祥和的高尚品质。
(三)那些人
时间的车轮在丝绸之路上碾过,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这些痕迹的主角们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得不提的是那些与莫高窟息息相关的人们。王圆箓,俗称王道士,那个发现满洞文物,却又将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拱手让给别人的千古罪人。斯坦因、伯希等西方探险家于20世纪初获取了大量藏经洞内的经卷、文书、绢画,最令人气愤的是,华尔纳用化学胶水将洞内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壁画剥离,留下了惨白丑陋的墙壁。他们是敦煌的强盗,以“美好” 的童话来骗取无知的王道士,赤裸裸地掳掠那些宝藏。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有这样一段话: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耻辱。然而,在当时那样**的年代,即使在京城也存在着令人揪心的画面:圆明园的烧毁、故宫内文物被掠夺„„清朝官员的无能使京城的文物分崩离析,更别提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敦煌。它远远在那里,被当时的人们所遗忘,然而它的光芒却被西方的探险家们所青睐。如今的我们唯有愤怒和叹息,敦煌研究者们唯有更加努力地钻研,保护那仅存的遗产。
与那些令人所不齿的人们相比,丝绸之路上同样存在着那么一群执着着自己理想的人们。他们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只为心中的光。鸠摩罗什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一个人的龟兹。他的博学多才令龟兹的男女老少折服,他只身一人前来东方,辗转到达了长安,专心翻译浩繁的经文,同时带来了丰富的佛学文化。可以说他是佛学文化传播的先行者,是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同样,值得我们敬佩的还有另外一位僧人,玄奘。他从东方而来,一人一马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到达了天竺国。以他为蓝本的《西游记》为我们描绘出路途的艰辛。与书中不同的是,这是玄奘一个人的跋涉,难度可想而知。一个人的旅程,同样也是强者不断磨练的过程。没有强大信念的人,是无法做到的。他的一生立志于佛学的研究和经文的翻译,为人们带来了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这也注定了他的故事将长久留在人们的心中,同经文一样世代流传。
新丝绸之路 篇3
这样的路线,有过达喀尔拉力赛横穿非洲的巴黎-好望角之旅,而另外一次,就是著名的巴莫京拉力赛了。穿越人类文明的摇篮,这样一条横贯欧亚的路线听起来就够诱惑了,所以,自从本世纪初,各种各样的尝试就没有间断过。最著名的,无疑是老头儿梅杰在1995年和1997年举办的两届了。
好多年之后,我们在达喀尔的营地里,谈起来这样的故事,梅杰还意犹未尽。这个举办过上百次各种比赛的传奇人物,一再地慨叹,这是自己最光辉的记忆。于是,就有了2008年的穿越东方拉力赛。这项比赛几乎是巴黎莫斯科北京的翻版,只是采用了其中最精华的部分,简化为圣彼得堡-北京。
那一年,这个比赛并没有获得特别的成功。我们都有一个特别的遗憾,好兄弟徐浪,就永远地留在了路上。那时候IP还没有像现在这样高频率地挂在嘴边,但是,这个路线背后所掩藏的故事却引起了另外行家的注意。这就是达喀尔7届卡车冠军得主的查金,他有个喜欢车的哥们,叫普京。
于是,2009年,第一届丝绸之路拉力赛横空出世。我作为特邀媒体嘉宾参加了全程的比赛,普京总理,对,那时候他还是总理,亲自到营地探望。而当时的总统梅德韦杰夫则会同乌克兰总统和土库曼总统一起到黑海探营,那样的热度,几乎不亚于索契冬奥会。有趣的是,我们的终点大本营就设在了索契,那种豪华气魄,也就只有我们中国可以媲美了。
我们都以为,这项比赛可以像当年的丝绸之路一样永不停息。所以,才叫作丝绸之路的啊!当时,还有很多赞助商,都盼望着这项比赛把他们带到已经不再古老的中央帝国。有一个高速公路公司,甚至还给我们每个人送了一个银质的像章,并且允诺会把高速公路一直修到中国。
丝绸之路拉力赛在2013年举办了最后一届,然后就悄无声息地按下了暂停键。我记得那时候正是标致车队重返达喀尔的时候,他们的两个参赛目标就是丝绸之路和大越野。格外有趣的是,大越野从第三届比赛开始,改名为中国丝绸之路越野拉力赛。而就在这项比赛开始之前,俄罗斯人吹起了丝绸之路重新起跑的号角。
在此前一天,秘鲁宣布退出达喀尔拉力赛。这一切,是不是过于偶然?丝绸之路的宣布的契机的选择,第一,是叫板占据了越野拉力赛半壁以上江山的达喀尔拉力赛,第二,是和中国丝绸之路越野拉力赛争回自己的名份。虽然如果叫作丝绸之路的话,莫斯科和北京这样豪迈的路线,也似乎有点牵强。不管怎样,我们不得不佩服,查金早在2009年就执意选择了这个名字的先见之明。
而在政治和经济的含义之外,这样一条路线带给我们的,实在是一个属于越野拉力赛的探险之旅。俄罗斯和乌克兰无边无际的森林和草地,加上中国的浩瀚沙漠,数不清的七巧板,我们不用多少的想象力,就可以拼出无数的路线。
现在,已经确定的是2016年7月从莫斯科的红场出发,那么,终点是不是要设定在天安门呢?如果这样的假设显得过于乐观的话,那么,看一看这次比赛的举办阵容就可以找到理由了。两家主赞助商分别是俄罗斯石油天然公司和中石油,其他的,还有卡玛兹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清一色的国字头,好吧,我们得承认,就像奥运会或者世界杯一样,我们仅仅是这些巨头的一个筹码,或者是一个棋子。那又怎样呢?我倒是觉得,这是他们在寡头垄断之外,对于这个传统的世界的一个善良的动作。
“新丝绸之路”助推区域平衡发展 篇4
所谓区域经济带, 就是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 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 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 推进梯度发展, 包括依托黄金水道, 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 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 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 推动产业转移, 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 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 经甘肃、新疆, 到中亚、西亚, 并联结地中海各国形成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是和平、友好、开放和包容;目的是合作共赢, 打造利益共同体。而当今时代的新丝绸之路则表达了中国与世界持续开展经济合作的意愿, 与外界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联系, 这种联系具有包容性和文化内涵。
二、“新丝绸之路”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设“新丝路”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经济方面。我国目前国内能源紧缺, 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更为短缺, 而中亚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 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新丝路”的建设能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充分利用和进口中亚国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长期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可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联通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桥头堡, 以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东中西地区交流, 缩小西部与中部、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推进西部大开发。
(2) 政治方面。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中亚地区稳定的毒瘤, 进而将影响新疆地区的稳定,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消除分裂势力存在的思想土壤和社会经济土壤。同时还有助于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信任, 加强国家间的相互合作。
(3) 文化方面。“新丝路”将是多元文化的大融合, 将极大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使得民间交往越来越密切。我国西部许多少数民族与中亚国家有着相近的风俗习惯, 有的甚至语言相通, 血缘相近, 能够在在交流中不断增强相互的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认同感, 促进区域文化融合。同时, 还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科教事业的发展, 把“新丝绸之路”拓展好、完善好, 不仅能够让国人产生文化自豪感, 也可以大力推进我国能源产业、航空产业、交通运输产业等的发展, 在多方面发挥“新丝绸之路”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新丝绸之路”如何推进区域平衡发展
“新丝路”不同于以往的丝绸之路, 重在“新”上。“新”不单纯强调贸易方式的多样化, 不简单强调区域的扩大化, 而是更注重实现区域的协调、平衡发展。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扶持政策之后, 新丝绸之路的提出无疑为实现东中心地区协调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地区发展又提供了广阔的契机。
上个世纪90年代, 京九铁路的建成, 不仅实现了河北、河南、安徽、湖南、广东等省份的互动互联, 更促进了大别山、沂蒙山区等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起了一条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隆起带;本世纪初,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出台, 为东北重工业焕发新生机提供了机遇, 在经历短期的亏损之后, 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而新丝绸之路, 不仅横快河南、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 还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紧密相连, 由此推知, 新丝绸之路也将会为西部省份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实现东西互补, 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
然而, 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的过程中, 必然会存在诸多问题, 影响平衡发展的实现。各地区可能受经济利益的诱惑, 各自为政, 争抢利益, 事倍功半, 无法统一行动。因此, 推进新丝绸之路建设, 实现地区平衡发展, 必须要完善顶层设计。新丝绸之路涉及不同利益群体, 由于各省份的出发点和目标不尽一致, 必然需要中央政府的统一安排, 建立联动协调机制, 各省市要共享信息, 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同时, 也要健全我国与中亚国家的政策衔接, 搁置争议, 统一行动, 统一步伐, 减少建设成本。
同时, 推进新丝绸之路建设, 实现地区平衡发展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原因,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通讯、铁路等建设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 限制了地区发展。新疆地区铁路建设、银川至西安的快速铁路项目的批复都在加速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 必然助推地区的平衡发展。
同时, 通过发展新丝绸之路, 实现各国、各地区的道路联通, 加强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往来;实现各国、各地区政策互通, 减少交流障碍;实现各国、各地区贸易畅通, 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各国、各地区民心相通, 实现社会和谐, 真正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四、结语
“新丝路”并不仅仅是物质和交通上的互通, 更重要的是经济、政策、民心的互通。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的精髓, 充分发挥新丝路的辐射带动作用, 不仅要借力加速, 还要统筹合作, 实现和平共赢, 促进欧亚各国的经济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跨越多重障碍, 融合各国文化, 使“一路驼铃响到西”的传奇重新绽放光彩。
摘要:“新丝绸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和发展, 它的建设是构建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必然选择, 是促进欧亚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 是推动区域平衡发展的关键一招。“新丝路”对于沿线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沿线各国应团结互信、合作共赢, 共同打造区域的平衡发展, 实现和平共赢。
关键词:新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区域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鹏程.畅通新丝路, 需要新思维[J].人民日报, 2014.
新丝绸之路 篇5
A.能源化工
B.装备制造
C.扶贫开发
D.水土保持
2.【单选题】 解决中国与中亚、俄罗斯等国家铁路轨道规格不一致的问题,我国采取的做法是(D)。【3 分】
A.劝说各国改用国际标准轨
B.建立高效的列车轮毂更换系统
C.进行货物换车二次运输
D.修建新的高铁线路
3.【单选题】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展现活力后,(D)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隆起地带。【3 分】
A.大都市
B.环新疆
C.环黄海
D.环渤海
4.【单选题】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是要发展和(A)国家的合作。【3 分】
A.上合组织
B.东亚邻国
C.东盟
D.欧盟
5.【单选题】 本课程认为,服务业中,陕西省应注重发展的是(D)。【3 分】
A.高新服务业
B.传统服务业
C.生产性服务业
D.以上均衡发展
6.【单选题】 关中城市群的副中心是(B)。【3 分】
A.咸阳
B.宝鸡
C.渭南
D.铜川
7.【单选题】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为了应对美国提出的(B)战略。【3 分】
A.国际反恐
B.重返亚太
C.环太平洋自由贸易区
D.石油运输控制
8.【单选题】 本课程认为,我省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得益于重视(C)。【3 分】
A.重视高新技术产业
B.大力发展文教事业
C.富民强省两手抓
D.建设一流装备制造业
9.【单选题】 为保证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签署(B)类国际协议。【3 分】
A.交通工具统一化
B.道路运输便利化
C.运输标准统一化
D.通关贸易自由化
10.【单选题】 甘肃省被国家批准为(A)示范区。【3 分】
A.循环经济
B.能源化工
C.原材料工业
D.内陆开放
11.【单选题】 最能反映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是(A)。【3 分】
A.县域经济水平
B.人口数量
C.第三产业规模
D.劳动者技能水平
12.【单选题】 低碳经济技术,最发达的是(A)。【3 分】
A.美国
B.日本
C.欧盟
D.中国
13.【单选题】 河南省依据自身优势,发展起来的本省第一大产业是(B)。【3 分】
A.装备制造业
B.农产品加工业
C.物流业
D.第三产业
14.【单选题】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出口起到的是(D)作用。【3 分】
A.关键性
B.基础性
C.支柱性
D.支撑性
15.【单选题】 本课程认为,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陕西省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态度应该是(B)。【3 分】
A.落后产业尽快淘汰
B.抓住机遇大力发展
C.尽快转移到其他西部省份
D.保持现状
16.【单选题】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首先考虑的是和(D)的经贸合作。【3 分】
A.欧洲各国
B.印度
C.西部邻国
D.俄罗斯
17.【单选题】 在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B)在经济增长促进中都起到了首要作用。【3 分】
A.出口
B.投资
C.消费
D.掠夺
18.【单选题】 从经济联系的角度来说,西藏和(D)地区联系更紧密。【3 分】
A.西北
B.西南
C.西部
D.中部
19.【单选题】 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一定时期后,经济无法保持中高速增长,跌入(A)。【3 分】
A.中等收入陷阱
B.低速发展洼地
C.长期震荡经济
D.疲惫经济陷阱
20.【单选题】 目前新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仍以(B)为主。【3 分】
A.原材料加工业
B.原材料采掘业
C.农产品加工业
D.装备制造业
21.【多选题】 本课程提到陕西省目前的总体情况是(ABCE)。【4 分】
A.科教大省
B.经济总量全国中等
C.农民人均收入全国靠后
D.经济大省
E.人均收入全国中上
22.【多选题】 本课程认为,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速度进入了全国的第一梯队,是因为同时并重了(ABCDE)。【4 分】
A.能源经济
B.第三产业
C.以人为本
D.对外开放
E.创新发展
23.【多选题】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是指(CDE)。【4 分】
A.土地财政
B.税收
C.外需出口
D.投资
E.消费
24.【多选题】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比陆路具有的优势在于(ABCDE)。【4 分】
A.运输效率高
B.公海自由通航
C.联通国家广泛
D.船只运输能力更强
E.不需长期建设
25.【多选题】 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由(BDE)几国共同申报的。【4 分】
A.塔吉克斯坦
B.中国
C.俄罗斯
D.哈萨克斯坦
E.吉尔吉斯斯坦
26.【多选题】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ABC)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4 分】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E.海南
27.【多选题】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在(BCD)方面已经超越了陕西省。【4 分】
A.人口总量
B.经济总量
C.人均GDP
D.人均收入
E.教育水平
28.【多选题】 东盟十国包括中南半岛上的(ABDE)和越南、马来西亚6国及太平洋上的新加坡、汶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4国。【4 分】
A.老挝
B.柬埔寨
C.美国
D.泰国
E.缅甸
29.【多选题】 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对于(ABCD)有很大意义。【4 分】
A.西部大开发
B.巩固周边国家关系
C.我国能源安全
D.加强亚欧合作
E.提高国民素质
30.【多选题】 本课程认为,我国沿海地区目前经济发展遇到的主要阻力包括(ABCE)。【4 分】
A.国际经济不景气
B.劳动力成本上升
C.出口收缩
D.土地价格上升
E.产业升级压力大
第二套
1.【单选题】 新亚欧大陆桥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D)。【3 分】
A.哈尔滨、阿姆斯特丹
B.西安、鹿特丹
C.连云港、汉堡
D.连云港、鹿特丹
2.【单选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会建设一条从包头经过西安,到达(A)的高铁。【3 分】
A.海南
B.广东
C.广西
D.云南
3.【单选题】 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一定时期后,经济无法保持中高速增长,跌入(A)。【3 分】
A.中等收入陷阱
B.低速发展洼地
C.长期震荡经济
D.疲惫经济陷阱
4.【单选题】 美丽陕西,是建设“三个陕西”,实现“陕西梦”的(D)。【3 分】
A.根本保障
B.前提条件
C.主要内涵
D.重要支撑
5.【单选题】 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新经济带,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困难是(A)。【3 分】
A.车不同轨
B.语言不通
C.文化差异
D.货币政策
6.【单选题】 “三个陕西”的建设目标中,首要目标是(B)。【3 分】
A.美丽陕西
B.富裕陕西
C.和谐陕西
D.均衡发展
7.【单选题】 为保证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签署(B)类国际协议。【3 分】
A.交通工具统一化
B.道路运输便利化
C.运输标准统一化
D.通关贸易自由化
8.【单选题】 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人口大国,目前中国遥遥领先印度,根本原因是(A)。【3 分】
A.发展道路的选择
B.自然资源优势
C.科技实力差距
D.劳动者技能素质优势
9.【单选题】 古代“咸阳”的位置,在现在就是(A)。【3 分】
A.咸阳市
B.兴平
C.周至
D.西安市
10.【单选题】 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位于我国和(C)的边境。【3 分】
A.吉尔吉斯斯坦
B.俄罗斯
C.哈萨克斯坦
D.塔吉克斯坦
11.【单选题】 中国目前是世界(D)石油进口国。【3 分】
A.第三大
B.第四大
C.第一大
D.第二大
12.【单选题】 甘肃省被国家批准为(A)示范区。【3 分】
A.循环经济
B.能源化工
C.原材料工业
D.内陆开放
13.【单选题】 “大西安”规划提出,在10年内要建成人口(D)的国际化大都市。【3 分】
A.500万以上
B.600万以上
C.800万以上
D.1000万以上
14.【单选题】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重要性区别是(D)。【3 分】
A.要均衡发展
B.以投资为主
C.以外需出口为主
D.以消费为主
15.【单选题】 本课程认为,要将西安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首先要(A)。【3 分】
A.打造大西安
B.推进产业升级
C.扩大开放程度
D.加强与东部的合作
16.【单选题】 榆林市的建设目标,是要将榆林打造成百万人口的(D)城市 【3 分】
A.能源产业
B.农产品加工业
C.装备制造业
D.区域中心
17.【单选题】 从经济联系的角度来说,西藏和(D)地区联系更紧密。【3 分】
A.西北
B.西南
C.西部
D.中部
18.【单选题】 河南省依据自身优势,发展起来的本省第一大产业是(B)。【3 分】
A.装备制造业
B.农产品加工业
C.物流业
D.第三产业
19.【单选题】 解决中国与中亚、俄罗斯等国家铁路轨道规格不一致的问题,我国采取的做法是(B)。【3 分】
A.劝说各国改用国际标准轨
B.建立高效的列车轮毂更换系统
C.进行货物换车二次运输
D.修建新的高铁线路
20.【单选题】 丝绸之路到达欧洲地区后,首先需要经过的海港国家是(C)。【3 分】
A.意大利
B.西班牙
C.希腊
D.德国
21.【多选题】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是指(CDE)。【4 分】
A.土地财政
B.税收
C.外需出口
D.投资
E.消费
22.【多选题】 渤海经济区,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沿环渤海海岸及部分黄海海岸分布的、包括(ABCDE)的经济区域。【4 分】
A.北京市
B.天津市
C.河北
D.辽宁
E.山东
23.【多选题】 “三个陕西”是指(ACE)。【4 分】
A.富裕陕西
B.文化陕西
C.美丽陕西
D.强盛陕西
E.和谐陕西
24.【多选题】 本课程认为,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速度进入了全国的第一梯队,是因为同时并重了(ABCDE)。【4 分】
A.能源经济
B.第三产业
C.以人为本
D.对外开放
E.创新发展
25.【多选题】 乌兹别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是(ACDE)。【4 分】
A.石油
B.棉花
C.天然气
D.黄金
E.铜
26.【多选题】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加强和东盟国家的合作同时也和(ABCDE)加强合作。【4 分】
A.南亚国家
B.西亚国家
C.北非国家
D.欧洲国家
E.北美国家
27.【多选题】 本课程认为,陕西省要建设成丝绸之路新起点,在发展方向上应(ABCDE)。【4 分】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创新发展
C.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充分发挥我省科技实力
E.完全依靠创新发展
28.【多选题】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E)。【4 分】
A.资源总量丰富
B.资源人均量不足
C.耕地资源稀缺
D.矿产需要大量进口
E.人均耕地面积少于世界平均水平
29.【多选题】 以下高速公路中,途径西安的有(ABCDE)。【4 分】
A.连霍高速
B.包茂高速
C.京昆高速
D.福银高速
E.沪陕高速
30.【多选题】 关中-天水经济圈规划要求西安率先发展,实现(ABDE)。【4 分】
A.发展大陕西
B.建设大西安
C.惠及大西部
D.带动大关中
E.引领大西北
1.【单选题】 将关中地区建立成国家的能源储备中心,首要考虑是(A)。【3 分】
A.能源安全问题
B.交通便利问题
C.支持西部发展
D.东部空间不足
2.【单选题】 古代茶马古道的官道,在现在的(A)。【3 分】
A.云南
B.四川
C.关中
D.陕南
3.【单选题】 从经济联系的角度来说,西藏和(A)地区联系更紧密。【3 分】
A.西北
B.西南
C.西部
D.中部
4.【单选题】 和东南亚诸国的领土主权争议,其解决途径是(B)。【3 分】
A.国际法判决
B.发展经贸合作
C.建立文化交流
D.加强军事建设
5.【单选题】 本课程认为,陕南地区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A)。【3 分】
A.保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安全
B.区域连片发展
C.扶贫开发
D.农业经济开发
6.【单选题】 丝绸之路东起(C),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经中亚部分的独联体、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
【3 分】
A.黑龙江
B.长安
C.连云港
D.开封
7.【单选题】 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新经济带,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困难是(A)。【3 分】
A.车不同轨
B.语言不通
C.文化差异
D.货币政策
8.【单选题】 宝鸡是陕西省重要的(C)基地。【3 分】
A.高新技术产业
B.电子信息技术
C.装备制造业
D.国防科技产业
9.【单选题】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设目标是打造(B)。【3 分】
A.辐射西北各省的内陆港
B.中国最大国际内陆港
C.丝绸之路起点的内陆港
D.西部资源贸易内陆港
10.【单选题】 本课程认为,服务业中,陕西省应注重发展的是(D)。【3 分】
A.高新服务业
B.传统服务业
C.生产性服务业
D.以上均衡发展
11.【单选题】 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人口大国,目前中国遥遥领先印度,根本原因是(A)。【3 分】
A.发展道路的选择
B.自然资源优势
C.科技实力差距
D.劳动者技能素质优势
12.【单选题】 河南省依据自身优势,发展起来的本省第一大产业是(B)。【3 分】
A.装备制造业
B.农产品加工业
C.物流业
D.第三产业
13.【单选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会建设一条从包头经过西安,到达(A)的高铁。【3 分】
A.海南
B.广东
C.广西
D.云南
14.【单选题】 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位于我国和(C)的边境。【3 分】
A.吉尔吉斯斯坦
B.俄罗斯
C.哈萨克斯坦
D.塔吉克斯坦
15.【单选题】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提出要建成国家(A)基地。【3 分】
A.能源化工
B.装备制造
C.扶贫开发
D.水土保持
16.【单选题】 陕西要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关键是要发挥西安的(C)作用。【3 分】
A.历史文化名城
B.西部重镇
C.中心城市
D.内陆港口
17.【单选题】 “大西安”规划提出,在10年内要建成人口(D)的国际化大都市。【3 分】
A.500万以上
B.600万以上
C.800万以上
D.1000万以上
18.【单选题】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为了应对美国提出的(B)战略。【3 分】
A.国际反恐
B.重返亚太
C.环太平洋自由贸易区
D.石油运输控制
19.【单选题】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是要发展和(A)国家的合作。【3 分】
A.上合组织
B.东亚邻国
C.东盟
D.欧盟
20.【单选题】 本课程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龙头带动城市是(C)。【3 分】
A.连云港
B.郑州
C.西安
D.没有龙头带动城市
21.【多选题】 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由(BDE)几国共同申报的。【4 分】
A.塔吉克斯坦
B.中国
C.俄罗斯
D.哈萨克斯坦
E.吉尔吉斯斯坦
22.【多选题】 以下朝代,在西安建都的有(BCDE)。【4 分】
A.商
B.周C.秦
D.汉
E.唐
23.【多选题】 本课程认为,陕西应大力发展与西部省区的经贸联系,因为陕西省(ABCDE)。【4 分】
A.工业产品较东部不具优势
B.本身具有西部区位优势
C.产业结构与西部各省互补
D.东部地区市场饱和程度高
E.向西交通比向东便利
24.【多选题】 西安要成为丝绸之路新起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E)。【4 分】
A.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B.城市规模不足
C.经济体量不足
D.较郑州、成都更为发达
E.还需要大西安的加速建设
25.【多选题】 东盟十国包括中南半岛上的(ABDE)和越南、马来西亚6国及太平洋上的新加坡、汶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4国。【4 分】
A.老挝
B.柬埔寨
C.美国
D.泰国
E.缅甸
26.【多选题】 本课程提到陕西省目前的总体情况是(ABCE)。【4 分】
A.科教大省
B.经济总量全国中等
C.农民人均收入全国靠后
D.经济大省
E.人均收入全国中上
27.【多选题】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在(BCD)方面已经超越了陕西省。【4 分】
A.人口总量
B.经济总量
C.人均GDP
D.人均收入
E.教育水平
28.【多选题】 西安北部的新区、新城包括(ABCDE)。【4 分】
A.西安市经开区
B.国际港务区
C.渭北工业区
D.西咸新区秦汉新城
E.西咸新区沣东新城
29.【多选题】 以下关于西部7省区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BCED)。【4 分】
A.幅员辽阔
B.物产丰富
C.边界并不安定
D.发展潜力巨大
E.天然地理优势
30.【多选题】 通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与欧盟合作,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包括(ABCED)。【4 分】
A.开拓新市场
B.推动产业升级
C.引进先进技术
D.国际战略需要
E.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1.【单选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是指(B)。【3 分】
A.陕西
B.新疆
C.甘肃
D.青海
2.【单选题】 “大西安”规划提出,在10年内要建成人口(D)的国际化大都市。【3 分】
A.500万以上
B.600万以上
C.800万以上
D.1000万以上
3.【单选题】 丝绸之路东起(C),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经中亚部分的独联体、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
【3 分】
A.黑龙江
B.长安
C.连云港
D.开封
4.【单选题】 丝绸之路新经济带,是(A)战略的深化。【3 分】
A.西部大开发
B.产业升级
C.对外开放
D.国际合作
5.【单选题】 西部7省区占全国版图面积的(C)。【3 分】
A.32%
B.56%
C.65%
D.43%
6.【单选题】 我国首先在(C)内部推动签署了道路运输便利化相关协议。【3 分】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合组织
D.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7.【单选题】 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新经济带,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困难是(A)。【3 分】
A.车不同轨
B.语言不通
C.文化差异
D.货币政策
8.【单选题】 延长石油集团是我国第(D)大石油集团。【3 分】
A.一
B.二
C.三
D.四
9.【单选题】 目前新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仍以(B)为主。【3 分】
A.原材料加工业
B.原材料采掘业
C.农产品加工业
D.装备制造业
10.【单选题】 宝鸡是陕西省重要的(C)基地。【3 分】
A.高新技术产业
B.电子信息技术
C.装备制造业
D.国防科技产业
11.【单选题】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消费起到的是(B)作用。【3 分】
A.关键性
B.基础性
C.支撑性
D.支柱性
12.【单选题】 本课程认为,我省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得益于重视(C)。【3 分】
A.重视高新技术产业
B.大力发展文教事业
C.富民强省两手抓
D.建设一流装备制造业
13.【单选题】 消除暴恐威胁,首要的是要和西部邻国发展(D)。【3 分】
A.民族融合 B.反恐法案
C.文化交流
D.经贸合作
14.【单选题】 目前,西安的经济总量基本是成都的(C)。【3 分】
A.持平
B.两倍
C.一半
D.三分之一
15.【单选题】 我国西部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是(A)。【3 分】
A.延长石油集团
B.长虹电子集团
C.陕煤化
D.神府煤田
16.【单选题】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出口起到的是(D)作用。【3 分】
A.关键性
B.基础性
C.支柱性
D.支撑性
17.【单选题】 在创新发展方面,本课程认为,陕西作为西部省份,应该更加重视的是(D)。【3 分】
A.原始创新
B.全面创新
C.自主创新
D.整合再创新
18.【单选题】 古代茶马古道的官道,在现在的(A)。【3 分】
A.云南
B.四川
C.关中
D.陕南
19.【单选题】 河南省依据自身优势,发展起来的本省第一大产业是(B)。【3 分】
A.装备制造业
B.农产品加工业
C.物流业
D.第三产业
20.【单选题】 本课程认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核心是建设(A)。【3 分】
A.西咸一体化的大西安
B.西安市
C.关中平原
D.渭北工业区
21.【多选题】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比陆路具有的优势在于(ABCDE)。【4 分】
A.运输效率高
B.公海自由通航
C.联通国家广泛
D.船只运输能力更强
E.不需长期建设
22.【多选题】 本课程认为,可以争取纳入大关中经济圈,加强和西安联系的城市包括(BCD)。【4 分】
A.商洛
B.三门峡
C.安康
D.运城
E.洛阳
23.【多选题】 我省提出,要坚持按照(ABCDE)的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4 分】
A.建好西安
B.做美城市
C.做强县城
D.做大集镇
E.做好社区
24.【多选题】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在陕西省内的范围包括(ABC)。【4 分】
A.榆林
B.延安
C.铜川
D.宝鸡
E.咸阳
25.【多选题】 通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与欧盟合作,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包括(ABCDE)。【4 分】
A.开拓新市场
B.推动产业升级
C.引进先进技术
D.国际战略需要
E.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26.【多选题】 下列关于消费对经济促进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CDE)。【4 分】
A.是发展中国家崛起的首要因素
B.是可以长期高速拉动经济的C.需要与出口、投资均衡发展
D.是西方经济危机的部分原因
E.只靠消费拉动不能实现高增长
27.【多选题】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加强和东盟国家的合作同时也和(ABCDE)加强合作。【4 分】
A.南亚国家
B.西亚国家
C.北非国家
D.欧洲国家
E.北美国家
28.【多选题】 本课程对于丝绸之路新起点的看法,包括以下观点(ABCDE)。【4 分】
A.只靠西安市是不够的B.要靠大关中发展
C.仅靠大西安也是不够的D.西安目前并不占绝对优势
E.只能靠区域实力获取
29.【多选题】 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由(BDE)几国共同申报的。【4 分】
A.塔吉克斯坦
B.中国
C.俄罗斯
D.哈萨克斯坦
E.吉尔吉斯斯坦
30.【多选题】 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对于(ABCD)有很大意义。【4 分】
A.西部大开发
B.巩固周边国家关系
C.我国能源安全
D.加强亚欧合作
关注新丝绸之路主题 篇6
陆地丝绸之路:始于周秦,盛于汉唐,是东西方的重要文化交流通道。其从中国西安开始,伸向西域的以丝绸为主的贸易商路,中国的丝绸、茶叶、铁器就是从这里走向西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对区域经济形成实质性利好。具体受益的是新疆板块、陕西板块、甘肃板块、宁夏板块。近期国家发改委在京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思路研究座谈会,标志着从国家层面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问题正式启动。建议关注相关的油气、旅游、基建等。具体标的建议关注:曲江文旅、国际实业、伊力特、银星能源、新疆城建、达刚路机。
海上丝绸之路:始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其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南海丝路是唐宋以后中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最主要通道。具体路线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波斯湾、红海到非洲和西方各国,交换我国的陶瓷、茶叶、丝绸等。
笔者认为未来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城市群,将面临较大发展机遇。相关的沿海城市:长吉图、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深圳、珠海、北海、湛江、海南岛等地区和城市。同时《决定》中还提及: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自贸区的投资机会特别关注:深圳、天津、青岛、宁波、厦门、重庆、横琴、南宁等潜在可能的自贸区。另外还提及: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未来这些沿海城市会将这些串起来,形成最大的沿海城市群,并对接内陆巴蜀、中原等城市群。通过海上的丝绸之路,以及四通八达的水系,铁路、航空等手段,加上各地的自贸区,逐步形成珍珠链形态的沿海延边城市群格局。结合业绩情况,相关个股如:深赤湾A、天津港、唐山港、厦门港务、营口港、盐田港等。
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是我国先人对外交流的伟大成就,承上启下,再次提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军事和经济有重大意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该主题投资机会建议长期关注。
新丝绸之路 篇7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它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这个经济大走廊中,新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贸易和旅游业能否得到较好的发展,将关系到丝绸之路复兴的成败。如果沿线地区的贸易和旅游得不到发展,那么它们的经济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做为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北五省区,必将会借助筑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契机,推动本地区的旅游业开发。那么西北旅游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
一、政策优势
(一)新一届政府领导人,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设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中国和中亚国家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将是一个东起西太平洋沿岸、西到波罗的海、横跨欧亚大陆的新兴经济合作区。中国政府的基本设想是,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逐步启动。首先,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就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交流,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其次,加强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第三,加强贸易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方应该就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适当安排。第四,加强货币流通。推动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不难看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我国西北旅游区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西部大开发优势
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本来又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重要地点,具有强力的政策保障支持。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西部所有省区市旅游资源总量占全国40%。10年间,西部地区旅游业总收入增长了近5倍,(年)平均增长超过20%,高于同期西部GDP的增长率。旅游业已成为西部各省区市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同时,国家旅游局将加大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旅游业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二个10年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并且支持,并上升到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众所周知,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据统计,2012年国内出游人数近30亿人次,直接就业人数1300万,关联就业人数5000多万,国内旅游收入超过2万亿元。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第一出境旅游购买力国,也将成为国际上第一旅游目的地国。
不难看出,为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颁布,对于促进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地理位置优势
西北五省区地域辽阔,行政上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面积共计304.3万平方公里,占西部总面积的57.7%,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1.7%。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同时,丝绸之路、兰新铁路与欧亚大陆桥都由此经过。无论从战略地位还是旅游地理位置来讲,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区域优越性。
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陆,集中了雪山、大漠、戈壁、草原、森林等多种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遗迹更是本区不可或缺的人文化旅游资源:
(一)风成地貌景观:
风成地貌是风力对地表物质的吹蚀、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多种地貌形态,本区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中的“魔鬼城”、塔克拉玛干沙漠、毛乌素沙漠以及敦煌的鸣沙山,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也是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之一。
(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
本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有维吾尔族、回、哈萨克、东乡等40多个少数民族。多民族不同的民风民俗,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新疆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古尔邦节”及清真风味美食、甘肃规模盛大的“花儿会”,无不吸引着广大旅游爱好者前来观赏和体验!
(三)丝绸之路,古迹众多:
本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地区,沿途各地遗留下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文物古迹。秦长城遗址、汉代阳关、玉门关无不引发旅游者对历史的追思;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举世闻名,此外宁夏的西夏王陵和新疆的楼兰古国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四、历史渊源悠长,地区交流活动频繁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打通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非洲、欧洲的“古丝绸之路”,并将古老的黄河流域文化与恒河流域文化、古波斯文化、古希腊文化联系起来。做为丝绸之路的中心和前沿地区的西北地区,对整个亚欧大陆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交融沟通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做为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北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由于该区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历史等遗留因素,西北区域内的旅游业的开发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存在较大困难:
(一)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沙漠戈壁纵横。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联系不紧密,基础设施或不联不通,或联而不通,或通而不畅,难以满足经贸合作的要求,成为制约区域合作升级的一大短板。
(二)缺乏成熟的旅游线路,宣传力度不够
西北地区是丝绸之路沿线最早推出的旅游线路的地区之一,尽管旅游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究其原因是:西北旅游长期以历史文化旅游为主,沿途自然风光相对单调,干旱缺水,植被稀疏,荒山秃岭,戈壁沙漠,让游客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再加上沿途的旅游景点分布不集中,大部分景区离旅游客源地相距较远,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游客前往的兴趣。
(三)线路长、省市多、沿线景点分散,旅游市场开发和管理的难度很大
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长度大约5000公里,包括各类共33处遗迹,申报遗产区总面积为42680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为234464公顷。其中,西北区域内有18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
众所周知,形成旅游活动的因素之一就是有充足的闲暇时间,漫长的旅游线路使得游客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游览完景点难度颇大;同时不同的省市的跨越,也会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旅游费用,让游客在一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漫长的旅途中,从而削弱了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和动机。
另外,尽管西北地区的旅游景点众多,但景点分布零散。加上沿线的省市较多,这给旅游市场的开发和管理增加了困难。由于各省区旅游资源特点和相对于丝绸之路所具有的地位不同,所以各地区制定和执行的政策会有所差异,地区间为争夺更多的客源而产生的“区域利益”,也会加剧省市间的“不良竞争”,从而无法有效地形成合力,增加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难度。
五、受外界政治影响因素大
安全是旅游活动的生命线,没有安全,旅游则无从谈起。丝绸之路无可比拟的地理位置,使得美国、欧盟、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等国际力量在新“丝绸之路”等领域展开的外交争夺,从而增加了地缘政治形势的不稳定性。中东部分国家之间的领土、领海等争端阻碍了它们之间在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合作;阿富汗远远没有实现稳定,巴基斯坦的政治局势也岌岌可危,这些都给西北旅游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兴趣。
由此可见,西北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是困难重重的,而且有些困难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的。但习总书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给西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美好憧憬。那么面对内外重重困难,西北地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
(一)树立整体发展战略思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1、西部五省区应发挥地区优势。
西部五省区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它的要素禀赋各不相同,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那么这就要求西北各省区明确各自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清醒把握自身的优势,科学定位自身发展目标。
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西部五省正在掀起发展旅游业的新浪潮,在这种背景下一定要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发展规律为导向,来开发旅游产品:重组旅游产品,整合优势机制,发挥一体化的效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打破“小我”观念,顾全大局,平等互利,实现多赢;共同编制跨区域的旅游规划,加强地区的旅游合作,对旅游资源的布局与开发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设计,实现最佳的旅游资源配置。如新疆和宁夏可以充分利用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奇观吸引游客,而甘肃、陕西做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可以用灿烂的人文历史做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依据。
2、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制度。
目前国家旅游局“金旅”工程已启动,西北地区各省区应抓住这一新兴媒体,强化认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宣传,实现网上互联互通,共筑旅游品牌,将跨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搞下去。建立一体化的旅游互动网络营销平台,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不同内容进行网上互宣,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二)利用旅游推介会及论坛,加大宣传,打造国际品牌。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西北地区只有深入发掘丝路文化内涵,全面开展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才能充分借助文物、文化资源优势,将历史性与现实性融为一体,大力推进经济带文化、旅游、商贸等交流合作,打造各国广泛认同的旅游品牌。
1、依托丝绸之路,搭建政府对话平台。
如2005年上海合作组织在西安举办首届欧亚经济论坛、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市长圆桌会议。西北地区只有全面加强务实合作,搭建互惠互利的合作平台,才能抓住一切机遇,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政府间合作共赢创造更多机会。
2、围绕文化合作搭建多元交流平台。
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印度、波斯、希腊、罗马文明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特色各异,在2000多年的交流互动中彼此汲取营养,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地区应分发挥这一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交流,进一步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如经国家批准的2014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活动,对强化区域形象宣传,拓宽客源市场,塑造西北旅游的美好形象,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广泛开展国际旅游合作。
坚持利用外资,开发国际旅游合作,是我国旅游生产力快速增长并在质量上不断有提高的一个基本经验。西北地区应借助本区无可比拟的位置优越性,积极招商引资,扩大利用外资,实现旅游基础实施和资源开发的新突破。
(三)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造,打造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枢纽。
西北地区发展旅游业基础在路。如果说古丝绸之路是在探索中不断延伸的话,那么,今天的西北地区建设则应在交通上主动作为、先行一步。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西北地区应着力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努力把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全面提升亚欧大陆桥西北区域的通行和辐射能力、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建立直达、便捷的,以亚欧大陆桥为中心的铁路、航空、公路网综合旅游交通体系。交通运输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命脉,它决定着旅游业的兴衰。只有重视并加大西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打造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才能为游客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的保障。
(四)加强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1、西北五省区应精心搭建务实互利的合作平台要自觉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区域旅游要素的优化整合,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同时,建立和完善旅游产品的促销手段,制造出内容新颖、丰富的旅游产品,增加吸引力。
2、打造知名旅游线路,西北地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旅游业现状,就必须从产品性质、功能等方面着手。
根据旅游消费需求大众化、特色化、个性化、生态化等基本趋势,从产品的内涵入手,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社会风貌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内地特别是东南沿海和亚洲东南部的旅游者,到西北去领略大漠戈壁、高山雪峰、草原湖泊的雄浑壮丽,去感受西北各民族特别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去学习丝绸之路沿线从古代到今天积累的灿烂文化,去了解西北地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去借鉴交流西北地区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智慧。使丝绸之路旅游产品从以历史文化旅游为主、以中高端文化旅游市场为主,升华为包括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社会等丰富内涵,观光、休闲、专项旅游同时并举,能够比较全面比较好地适应包括普通大众在内的所有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需求的综合性、复合型和高度便利化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五)加大对新丝绸之路旅游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策是改善区域发展的软环境,也是指导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原则和依据。西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缺资金、缺经验、缺人才、缺创新能力,尤其是旅游开发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旅游企业的实力还比较弱。只有制订和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才能更有效地把丰富的资源与外部先进的理念、充足的资金、领先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广阔的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旅游绿色通道、强化区域旅游合作、配套出台从财税、投融资、用地、产业融合等扶持办法。
新丝绸之路 篇8
第一,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为构想建设提供契机。二战以来, “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 但到目前为止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学者沙建宇认为“多极化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区域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理查德·库柏 ( 1968) 从国际关系角度提出相互依存理论。再加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比较优势不同, 要素禀赋等不同, 这种不平衡规律作用对国际合作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 通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区域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激发区域内较落后国家快速发展, 达到互利共赢, 使国际分工更加公正、合理。
第二,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凸显中国优势。上世纪90年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态势, 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 其欲主导、支配世界, 先是奉行“萝卜加大棒”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政策, 现在逐步演变为“硬实力+ 软实力”的“巧实力”政策, 但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没变, 且受2008 年金融危机影响和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拖累, 美国实力遭受削弱。而以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和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一面旗帜, 尤其是中国经济竞争力显著提升。2015 年中国经济规模已达到10. 8 万亿美元, 我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率仅次于美国。中国以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勇负责任的形象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日、韩———东盟“10 + 3”合作机制, 中韩、中澳自贸区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人民币纳入SDR篮子等, 都体现中国元素, 也体现中国优胜。
第三, 经济带沿线国家发展趋势为构想建设奠定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区域合作甚霄日上, 尤其是经济带沿线国家区域发展的互联互通, 如蒙古国“草原之路”愿景、阿富汗“2015 至2024 年的十年规划”、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此外, 中国近年加强与经济带沿线国家务实合作, 积极推动区域发展, 如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最大贸易伙伴, 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韩自贸区建立, 与韩国“欧亚倡议”对接, 并初步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经济合作走廊。这些不同区域规划及互联互通规划的对接与合作, 将极大地促进双方相互协同, 为构想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由于沿线国家利益差异和地缘政治等的影响, 这一进程还面临诸多挑战。
第一, 经济带沿线建设面临多计划、多设想竞争。目前, 在国际上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相似倡议主要有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欧盟“中亚伙伴关系”、日本“丝绸之路外交”、土耳其“脱欧入亚”战略、印度“西进战略”、联合国“丝绸之路倡议”、东南亚国家联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计划等计划或设想, 它们与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形成竞争关系。
第二, 经济带沿线建设面临安全挑战。沿线部分相关国家政局动荡, 宗教极端势力强大, 对于经济带沿线建设带来巨大安全挑战, 如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很可能导致阿富汗境内冲突升级, 阿富汗冲突和难民、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可能“溢出”, 影响中亚稳定, 中亚国家间关系也威胁地区稳定, 国家之间矛盾多, 中亚各国领导人之间不信任, 甚至有走到战争边缘的趋势; 俄罗斯与欧美发达国家冲突日趋升级, 与原苏联国家局部冲突不断, 商业环境受到影响; 部分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经常挑衅与我国还有领土争端, 这些对跨国贸易发展将带来重重阻力; 中东国家土耳其等国宗教与世俗化政治对抗, 使相关地区常年游行抗议、战乱不断, 这对于经济带沿线建设是巨大隐患等。
第三, 经济带沿线一些国家政权、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纵观经济带沿线国家, 其中有很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 劳动力素质低下, 基础设施简陋, 法制水平、商业环境及契约精神的发展远落后于中国, 甚至有些国家政局动荡、领导人换届频繁, 部分国家存在“颜色革命”风险, “老人政治”也使其未来存在不确定性, 使得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对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合约能否履行并顺利完成已成首要问题, 也增加建设投资风险。
总之,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建设是一项涉及多个国家的区域合作战略规划, 虽为沿线多个国家创造合作机会和造福的蓝图, 但由于涉及国家数量较多, 各个国家之间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利益诉求、文化、制度等存在差异, 加之国际上一些西方国家对这个构想持怀疑、批评态度, 使得其建设充满困难与挑战。中国作为构想战略主要倡导者, 应该深入研究, 广泛合作, 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积极性, 循序渐进推动这一事业走向成功。
摘要: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设想, 为沿线多个国家创造合作机会和造福的蓝图, 体现我国大国外交的主动性, 给沿线国家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受到沿线国家欢迎, 但是由于涉及到国家数量较多, 经济带沿线建设面临多计划、多设想的竞争以及安全等挑战。
关键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白永秀, 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J].改革, 2014 (3) .
新丝绸之路 篇9
1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一体化路径
在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的战略中, “发展”是其核心的目标, 但与传统发展观的定义不同。新丝绸之路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并不只是单纯的将经济作为发展的中心, 同样还有着社会发展、人性发展、自然发展等综合多元的发展理念, 其中心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贫困, 促进区域建设并最终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在这一目标的参照下, 我国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的战略一体化做出了如下规划:产业的一体化;交通的一体化;金融的一体化;能源的一体化;贸易的一体化;城市的一体化;生态的低碳化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化。这八个方面就构成了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的战略路径, 并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有机整体。同时, 在跨国的经济区域发展中, 一体化战略必将面临着多重严峻的考验, 这也决定了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体化建设从低向高, 低开高走的发展趋势。在这之中, 通信、交通等基础建设是战略实施的先决条件, 必须有力的先执行交通信息的一体化才能保证战略工程的有序开展。其次, 能源的一体化是新经济带建设的重点, 是整个建设过程中所应兼顾的核心内容, 着重能源的一体化建设就是更加有力地推进经济带建设的发展。除此之外, 金融与贸易的一体化是经济战略的实现形式, 金融与贸易的一体化直接反映出了经济区域的建设水平, 是贸易国际化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特征。
2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一体化的实施重点与步骤
2.1 初级战略实施阶段
2.1.1 推进交通的一体化。
在新经济策略中, 有效规划了产业一体化、能源一体化以及交通一体化的方针, 这其实是奠定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以产业、能源、交通为代表的经济化实体模式。目前, 在新亚欧大陆桥的交通建设领域中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由我国连云港到霍尔果斯的公路干线, 以及由精河到尹宁再转至霍尔果斯的铁路干线等已经基本落实,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区域站点初步形成。
2.1.2 促进通讯信息与能源一体化。
在通讯信息方面, 中亚各国与我国优势互补, 实现了电信通讯的现代化与私有化进程, 更好的推动着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能源一体化指在特定经济区域内, 以各成员间不同的优势进行相互合作, 弥补了经济策略中成员本身的先天弊端, 推进了战略的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计划是我国经济能源计划的关键组成, 促进能源的一体化将使得战略计划更好的贯彻。
2.1.3 加强产业一体化合作。
我国与中亚各国就合作层次的问题拟定出了新的思路方针:以政府作为产业的指导, 而能源工业及农业作为开展的基础, 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开放性合作。
2.2 高级战略实施阶段
2.2.1 加强贸易一体化进程。
我国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指将中亚、东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所相互连接, 形成一个新的交通、经济、贸易网络体系。这个体系蕴藏着巨大的贸易潜力和隐藏价值, 并酝酿着一个新兴的经济市场。我国在发展战略计划时, 要不断开辟海外市场, 扩大贸易能动力, 使得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价值得到有效吸收。同时, 由于交通一体化的基本落实, 新亚欧大陆桥的交通已全面畅通, 这有效的降低了贸易成本, 加快了贸易一体化进程。
2.2.2 以经济区域化为基础, 加强金融一体化建设。
区域性的金融一体化, 泛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 金融活动、金融资源以及金融市场的相互聚集和融合。要有效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一体化建设, 就必须以区域经济化作为核心战略, 集结金融信息、优化经济资源, 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预防, 有效提升区域城市的竞争能力和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2.2.3 进一步加强能源一体化建设。
在低碳经济、环保经济的发展背景下, 能源的集约问题成为了我国乃至全球性的重要问题。以能源的一体化建设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经济发展方针中的重要举措,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及政治格局的动荡, 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了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隐患, 我国与多个国家也逐步达成了在能源领域上的合作共识。因此, 新丝绸之路不仅仅只是代表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 更肩负着国内产品的输出任务, 是中亚地区经济贸易交流的桥头堡。在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日益紧张的今天, 我国能源一体化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3 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总结
第一, 加强政府间的互信合作。随着市场化改革趋势的日益体制化, 各国政府深刻的意识到, 必须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中才能更好的促进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而在区域经济的合作中, 就需要各国政府间加强务实合作与政治互信, 其具体的内容包括:稳定局势, 缓解冲突;推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区域性集团建设和组织建设。在如今的局势中, 只有有效完善了以上内容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不断区域化、层次化, 从中获得经济建设的实质收益。
第二, 加入WTO贸易组织。WTO贸易组织的核心理念是经济贸易的合作化、区域化和自由化, 这些正好符合了各国之间形成的经济共识, 是经济贸易重要的发展平台。目前, 因为WTO不可预测的谈判前景, 这也为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也使得更多经济体系融入其中, 提升了全球经济集团的竞争能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一体化也应该以WTO为核心平台不断促成各国经济合作一体化, 有效发展双边及多边性经济。
结束语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体化建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战略, 在有效开展的同时必须遵循战略路径的秩序化, 抓准目标, 理清层次, 在不断完善一体化的过程中促进我国经济贸易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保忠, 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J].经济纵横, 2013 (11) :60-65.
[2]李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一体化战略路径及实施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16) :110-111.
新丝绸之路 篇10
1 西安旅游体育文化与新丝绸之路的关系
2009年“关天经济区”经国务院批复通过,西安成为首批明确定位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三大城市之一。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四国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构想,之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确认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由于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殊地理位置,西安迎来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指明了方向。9月29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发布,1 1月9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实施方案》开始制定,11月29日西安市正式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西安在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建设中,力图打造“一高地六中心”。“六中心”其中之一是文化旅游中心,西安要打造成以“汉风古韵”为主题的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旅游区。
旅游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与西安城市文化的结合,是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旅游体育文化建设隐性因素与显性因素并存,是城市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旅游体育文化以及形成的第三产业无论对于国际化大都市,还是丝路经济带的建设都非常必须的,它不仅可以发展一个城市的经济,甚至还能塑造成城市的一个名片。如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的英国温布尔登草地网球比赛,既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又成为了别具特色的城市旅游体育文化。研究和挖掘西安市旅游体育文化现状对于以形成以体育文化为导向,塑造特色的体育名片,增强城市的影响,树立的城市形象有着重要作用。
2 西安市旅游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2.1 以西安市古文化遗迹为依托的体育文化旅游现状
西安市历史悠久,有着众多的文化古迹,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打造古文化遗址与体育旅游相结合的模式。[1]
西安环城公园是一处包括明清西安城墙、护城河、环城林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公园,具有独特的风貌,是西安独有的公园景观。围绕长达14公里的环城遗址公园打造了一个装有1400余件健身器材,古代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体育休闲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人文景观,成为西安城市的新亮点。
同时作为全球唯一在古城墙上举办的马拉松赛,中国体育总局和中国旅游局将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命名为“全国体育旅游金牌”项目。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从1993起开始举办,总参赛人数超过4万人,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余名外籍运动员参加过比赛,还有多国家和地区的政要、知名人士和著名运动员作为参赛嘉宾莅临赛场,西安国际城墙马拉松赛将越来越作为西安的一个靓丽的体育名片。
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青龙寺遗址公园等等,这些公园有历史文化韵味,又包含自然景观,既包含旅游观光也有休闲文化的创意,满足了人民群众健身需要,促进了健身设施在旅游热点区域和大型文化广场的重点布局与建设,以此为基础开展体育赛事,扩大城市吸引力,也许是古文化遗址开发的一个新的途径。
2.2 以国际化大都市名片和自然景观开展具有西安特色的高水准体育旅游项目
西安城市发展迅速,向着国际化大都市迈进,西安体育也通过众多赛事来擦亮西安的“国际化”名片。
围绕山,西安每年举办的秦岭、翠华山和骊山登山活动,利用华山、太白山等利用自身独特的山体优势,连续几年举力园内的,乃至亚洲及国际的登山、攀岩大赛,有效地提高了自身在国内乃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展示绿色秦岭的英姿;围绕水,每年举办的公开水域游泳赛、西安交大和第四军医大学的赛艇对抗赛、灞河和汉城湖龙舟赛,早在2007年,在灞河公园举行了世界F1摩托艇锦标赛,让世界了解“八水润西安”的成果。
围绕城,西安作为起点城市连续4年承办了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通过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有力宣传了西安城市建设发展新貌,扩大了西安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历史文化优势,创国际品牌赛事。
围绕路,西安市承办和举办的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西安城市赛、全国自行车锦标赛、渭河和世博园千人自行车健身骑行、洪庆山自行车赛等。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已经举办数届,参赛选手主要来自中国各个省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人气和规模,尽管没有在西安举行,但是以环中国自行车西安站为切入点,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既能将丰富赛程,又能依托自然环境对西安进行宣传。
以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为依托,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并选取其中能够发展为高级别赛事的项目进行重点培养,形成西安特色旅游体育文化。
2.3 利用地理文化优势,积极开展以丝绸之路冠名高级别比赛
西安处于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连接丝绸之路国家的陇海兰新铁路沿线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利用地理和文化的特殊地位,积极开展以丝绸之路冠名的高级别赛事,可以提高西安市的城市影响力。
将要在西安举行丝绸之路国际男篮邀请赛,我省篮协筹备的一项寄希望于能打造成媲美斯坦科维奇杯的赛事,以此成为我省篮球的一张烫金名片。计划邀请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8支国家队来参加比赛,甚至可能会邀请一些国家的顶尖俱乐部来参赛,以此扩大比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且号召丝路沿线国家来接力承办,让赛事真正成为一个跨地区、跨国家,融篮球,集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品牌。
在西安已经成功举办的2014年“秦岭杯”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城市围棋邀请赛,有来自11个国家的16座城市的近百名棋手将参加了比赛。
利用地理文化优势以“丝绸之路”冠名,借此扩大赛事的规模,提高影响力。
2.4 组建职业体育运动俱乐部,培养体育人口
西安目前有些职业的足球俱乐部如:陕西信达职业篮球俱乐部等,但是没有那种运动项目能像足球一样调动人们的激情。西安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一波三折,从最早的宝鸡三和,西安安馨园到国力,浐灞再到大秦,老城根,都或多或少的在西安存在了一段时间,不管参赛级别高低都曾在中国足球职业史上留下过痕迹。而如今陕西五洲连被足协认可为职业俱乐部的资格都没有完成,就匆匆离开了。[2]
尽管投资足球俱乐部是企业的事情,需要大笔的资金,但是政府也应该在其中发挥必要的作用,建立一支职业足球俱乐部,可以带动更多的体育人口,刺激体育消费,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没有任何一种体育运动能够胜过足球![3]
3 新丝路西安旅游体育文化的精髓
古丝绸之路因长安而不朽,西安因新丝绸之路的复兴而迎来历史性的机遇。西安作为首批定位为三个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历史地位。在建设丝绸之路大潮簇拥中,西安迎来了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西安的文化、体育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定位。[4]
西安以古文化遗址和浓重的历史底蕴为基础,积极开发和拓展新的体育旅游形式,以大秦岭为背景发展现有的体育旅游赛事,开拓新的体育旅游,以现代化城市建设为背景,将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相结合,配合以政府的大力支持,引进和支持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结合新丝绸之路的建设的历史洪流,形成具有西安特色的体育旅游文化。
参考文献
[1]史兵.陕西体育产业发展体制与观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4):5-7.
[2]张岩.体育市场理论与实践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金彤.关于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前景探讨[J].南京体育报,2001,15(5):136-137.'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篇11
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及意义
构建新丝绸之路,是西部大开发的深化和延伸,是国家开放发展的战略举措。关键在于新形势下,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而适时地提出的一种前瞻性的国际视野和战略构想。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变化。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战略大后方和欧亚战略大通道的地位再次凸显,西部开发及其西北大走廊的开发应在更大的战略格局中去进行系统性的定义、设计,进而调整其战略目标。
二是能源安全和能源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可以预见,传统能源及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生产使用将会极大地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产业、城镇布局,西部及西北地区作为上述二类能源的富集区和国际流通区,势必成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走廊和新型产业分布区,并可借助天上地下的能源优势极大地改善地面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形成经济开发和人口迁移的热土。
三是现代建设开发手段的变化。西北广袤无垠的幅员是中国高铁、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的大演场,互联网和高速交通干道将极大地缩小西部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使西北新型产业布点可以按“集中生产,全球分销”的新模式进行布置。
四是生态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需要。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将面对世界和国内民众承担起越来越实在的生态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责任。而西北沙漠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对富民惠民,民族团结,政治稳定,文化旅游交流等产生长远的积极意义,必须要有更强有力的国家行动,确保生态长廊的建设。
五是缩小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的需要。东西部发展差距是深刻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安定团结的老问题,只有使西部变成可游、可居、可业的乐土才可能真正消减发展的差距,而西部的综合环境改善乃是促进中国内需持久增长和改善人口分布格局的根本途径。
六是欧亚大通道建设的要求。和平崛起的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必须要有海上和陆上多种通道。一方面,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东南近海和太平洋地区现已成为长久的是非之地;另一方面,中亚、西亚诸国与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互补互惠方兴未艾,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在西北建设欧亚安全快捷的通道,为能源商贸、文化、旅游的广泛交流奠定路基,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欧亚综合交流互动的大走廊。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10月3日上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2014年索契冬奥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就俄罗斯跨欧亚铁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接问题达成了战略共识。
中国再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以下意义:一是通过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二是可以推进区域之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互联互通,有利于推进区域合作水平,尤其有利于消化中国严重过剩的各种产能;三是有利于构筑以开放促中国西部大开发,促中国东部再改革的新的倒逼格局。
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范围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连着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中间串着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西边通往欧洲发达经济体,“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最终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造福中国与东盟,而且能够辐射南亚和中东。
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在何处?
首先,其覆盖面积更广,路线更密集、发达,可以串联更广区域内的资源和市场。比如,从我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走丝绸之路比海运少9000多公里,时间缩短近一个月,运费节约近1/4。其次,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落差巨大,成为“塌陷地带”,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地区繁荣和世界经济平衡。同时,它也能带动我国经济实力较弱的西部地区。再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可兼顾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利益。
丝绸之路的发展潜力也吸引了其他国家。日本为保障能源来源多元化,于1997年提出“丝绸之路外交”,加强与中亚交往。美国国会1999年通过“丝绸之路战略法案”,支持中亚和南高加索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两国的设想都带有政治干涉色彩,而中国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不干涉别国内政,不针对第三方,也不排他。这一构想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和配合。
与陆上丝绸之路并存的,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它的历史甚至更长。我国东南沿海多山,古时交通不便,人们便向海上发展,逐渐形成海上的贸易通道,商船从我国东南沿海出境,经东南亚,抵达今天的中东地区。
2013年10月,习近平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根据这一设想,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支持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侧重于通过多边金融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其发展方向与建设方式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有所区别,但两者指导思想相通,并存不悖,均是我国新丝绸之路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新丝绸之路”战略地图
在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如何为未来的双边关系设计蓝图、夯实基础?在经济合作与地区安全保障上,中国将有怎样的思路与举措?习近平主席今年九月在中亚访问时,曾系统地向外界回答了这些问题。尤其是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设想,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解读。这一战略蓝图,不仅蕴含深邃长远的战略思考,同时也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与操作性。对中国和中亚甚至是中东欧来说,无疑是利好福音。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连接中亚、西亚、欧洲的“丝绸之路”,使中华文明因子远播异域,同时也吸收不同文明中的积极因素,使不同种族、文化、政权在这条国际大通道上加强了互动与交往,沿途商旅往来,烽烟不惊,各国友好交往,虚心相师,互通有无,互利共赢,奠定了汉王朝文治武功的基本格局。这是古代中国为地区合作、国际交往、文明对话所作的巨大贡献。
中亚是连通中国与欧洲的战略走廊,不仅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而且还有着重要的防务安全、交通通道、战略拓展等核心价值。地缘政治学鼻祖麦金德曾说,包括中亚在内的欧亚大陆是全球战略竞争的决胜点。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地区合作进入新里程的节点下,提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正体现了中国政府力求走出传统国际竞争窠臼的决心与自信。
主要大国和周边中小国家关系联系趋紧,交往变密,往往会有谋取“势力范围”之嫌,甚至会引起本地区大国的紧张与猜忌。需要指出的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外交与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秉持我国外交基本原则——不称霸,不扩张,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加紧与周边国家的利益融合,并不是利益攫夺,不是殖民扩张,也不是针对某一大国的狭隘结盟。相反,是在坚持“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前提下,不划分势力范围,不以邻为壑,将中国的核心利益与丝绸之路上的经济体紧密联系,休戚与共,互利互助。
中亚地区紧邻我国西北,又同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近些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不俗成绩,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显著提升。西部大开发战略又是我国的基本战略之一,加大西部地区的建设开发力度,促进西部开放战略的逐步推行,离不开更深层面的融入中亚地区。中国和中亚地区拥有的合作空间是超乎想象的,若能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风,将各项基础先行措施步步夯实,不仅对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防务安全、地区稳定大有裨益,对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也有重要意义。
五、“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走以下步骤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中国和中亚国家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将是一个东起西太平洋沿岸、西到波罗的海、横跨欧亚大陆的新兴经济合作区。中国政府的基本设想是,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逐步启动。首先,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就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交流,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其次,加强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第三,加强贸易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方应该就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适当安排。第四,加强货币流通。推动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
“丝绸之路经济带”集中体现了中国新政府在坚持全球经济开放、自由、合作主旨下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的新理念,也高度揭示了中国和中亚经济与能源合作进程中如何惠及其他区域、带动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新思路,更是中国站在全球经济繁荣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与中亚合作跨区域效应的新举措。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低迷,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势头再度沉渣泛起。如何避免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推高贸易保护主义,是促进全球经济均衡增长的重要方向。中国新政府提出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显示了中国不谋求排他性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基本立场。不仅如此,中国对于今天全球经济繁荣的信仰,仍然是在市场经济驱动下、各国政府秉持自由贸易的原则,继续推动全球市场的开放和生产要素的合作性流动和增长。
新丝绸之路 篇12
关键词:物流,经济增长,影响
在中国古代发展的过程中,丝绸之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连接中国与亚欧非商业贸易的桥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着重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由此促使经济带涵盖的各个省市迎来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物流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发展现状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指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以古代丝绸之路为基础,涵盖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市,东部连接着亚太经济圈,西边连接着欧亚经济圈,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这个地区中,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物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贸易是丝绸之路发起的基础,同时,也是丝绸之路兴盛发展的推动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之后,经济带所覆盖的省市与亚太经济圈及欧洲经济圈的经济贸易往来也逐渐增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物流所面临的要求逐渐提升,这就需要物流改进自身的组织方式,使其变得更为合理,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技术来促进物流的发展,物流行业在此作用的推动下,运营方向逐渐的向着统一的网络化发展。物流网络在严格的操控之下,物流活动网络中各个点之间的紧密性越来越好,同时,一致性和系统性也逐渐的提升,提高了物流支持的便利性。物流行业属于一个综合体,其中涵盖了交通运输业、物资存储业、邮政业等多个行业,在物流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推动相关行业不断的进步,促使经济带涵盖的各个省份的经济水平及贸易能力增强,促进经济贸易的良好发展。以四川省为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之后,四川省因经济贸易往来的增多,促使物流行业不断的发展,且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经过相应的测算可知,2013年,物流行业带动力系数约为0.54,至2014年,其带动力指数上升至0.56,促使四川省的GDP快速增长。
2.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严重,东南部地区的经济水平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从资源方面来看,西部地区丰富于东南部地区,但基础设置建设比较落后,所能提供的服务有限,最终导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集群性差,阻碍经济水平的提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后,物流业得到繁荣的发展,且经济带所涵盖的省份集中于西部地区,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良好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使得与之相关的产业迅速发展,以交通行业为例,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运输方式建设得到繁荣,并实现联运,显著地提升了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数量,也提升了运输的速度,而物流所涉及的西部各个省市的经济也得到良好的发展,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增长。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的推动之下,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条件、气候条件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涵盖的甘肃和宁夏两省为例,在经济带物流发展的带动下,甘肃和宁夏的物流网络里程逐渐增加,物流业产值也逐渐的提升,在经济增长中,甘肃和宁县物流业产值所作出的贡献分别为0.45%和0.47%,且经过检验之后,此种共享率影响为正,可促进经济的增长,提升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结果。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涵盖的另一个大省新疆,由于地域辽阔,从东到西依次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5600公里。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带动作用下,新疆区域的交通得到了大力发展,并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打通了一条新的贸易通道,提高了交通建设,促使贸易流通速度加快,使该区域的经济更好地发展。
3.带动周边国家的经济重振。当前,从世界的整体经济发展来看,尚处于低迷的状态中,在此背景下,周边各个国家都在为经济重振探索有效地道路。在经济带物流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为高铁技术,起着辅助性作用的为高速公路、跨界桥梁、区间铁路、油气管道,随着经济带物流的发展,逐步形成跨境快速交通运输干线,从而使中亚、西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享受现代物流的便利性。在周边国家重振经济的过程中,为其基础物流设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包括贷款支持、代建支持、捐建支持等形式,同时,改造和升级现有的物流项目,将周边国家之间的距离及与我国的距离缩短,进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促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资金放置在周边国家的物流建设中,最终,推动周边国家经济的重振,实现经济复苏。
三、结论
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作用下,经济带所覆盖的各个省市的物流得到繁荣的发展,而物流行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交通运输业、包装业、搬运业等,进而促使各个省市的经济增长,缩短东中西部经济的差距,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同时,经济带物流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周边国家经济的重振,增加周边国家与我国经济贸易往来,再次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