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用水(通用12篇)
农村用水 篇1
1 引言
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珍惜利用好每一滴水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趋势,目前农田灌溉中普遍使用的满水满灌方法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一些地区采用节水微灌技术,虽然效果好,但成本却太高,并且在一些特殊地区无法使用,实施农村灌溉用水控制和管理是满足节水节电的要求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在灌溉用水管理上的具体体现,也是分配灌溉用水使用权的基本依据。
2 系统概述
农村灌溉用水管理电气配套装置的设计目标是求解决农村大范围灌溉区的灌溉用水问题,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设计思路,在灌区全面实行先交水费后放水的制度,在农村田间地头每一口机井上面安装一台控制器,需要用水的用户通过刷卡的方式定量取水,从而做到了水资源的按需而用,很好的杜绝了不必要的浪费。而每口井的供水信息又可以通过远程网络上传到管理办公室的数据库中,这样管理人员就能够对每口井的供水信息进行查询、统计,从而实现了灌溉用水的精细化管理和灌溉面积的估算。整个系统的使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可以实现无人值守,系统稳定可靠,通过系统管理软件,可实现对IC卡的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
3 系统设计要求
(1)系统通过传感器对灌溉用水或用电的计量,以I C卡为交费媒体,通过控制器对水泵电机进行控制,实现收费管理的控制系统。
(2)系统控制器有比较大的用户容量,可以多用户卡使用(非同时),实行预付费管理(先充值,后用水),按实际使用流量和电量收费。
(3)系统有显示系统(LED或触摸屏),其性能要稳定可靠,操作需简单方便,并且无需专人值守,能够实现完全自动化。
(4)通过管理软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合理的收费价格(最小计费时间1秒,最小计费金额0.01元,最小计费流量1升)及系统运行参数(运行状态:流量、温度、压力等),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管理的要求,可实现不同时间的阶梯价格。
(5)可以实现统计汇总IC卡的注册、补卡、充值收入和每个用户的充值明细,方便查询和打印。
(6)根据需要实现多台水泵的控制(如一控二、一控三等)
4 系统总体构成
整个装置主要包括二个部分:管理端和用户端。如图1所示。
管理端系统管理软件能根据需要设置合理的收费价格及系统运行参数,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管理的要求,可实现不同时间的阶梯价格,并可实现统计汇总IC卡的注册、补卡、充值收入和每个用户的充值明细,方便查询和打印。管理端可实现:
(1)授权用户管理:用于添加新用户与设置密码操作;
(2)信息窗:显示用户与软件交互操作的信息;
(3)远程数据采集:采集每口井的电表读数信息;
(4)读卡:读出用户卡中的水量信息,单位为立方米;
(5)充值:对用户卡进行水量的充值,单位为立方米;
(6)注册:开一张新用户卡,保存与之对应的用户信息。
用户端可实现:
用户IC卡:可存储用户的信息、充值和使用金额等详细信息。
刷卡供水:用户持有效的供水资费卡,在箱体所标刷卡区刷卡,此时显示屏将显示出用户资费卡中。
水泵房控制部分:存储用户信息,按要求对水量和电量进行监测,对水泵房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将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系统管理软件,可实现对多台电机控制,配套有相应的显示和操作按钮,性能稳定,使用操作方便。
5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
用户IC卡采用接触式IC卡,具有工作可靠、设计灵活等特点,可方便在卡上加入各种LOGO信息,卡采用厚膜电路封装,高性能单片机控制,保密性强。
水泵房控制采用带48 5通信三相有功电度表采集电量信息,流量计采集水量信息,用户操作采用矩阵键盘,信息通过液晶屏中文显示,以简单、实用、可靠为设计制作方向,采用手机网络与总控制器连接。
总控制器为整套系统的控制中枢,卡信息、每个水泵房信息都由总控制器完成接收与汇总,配合电脑软件实现数据的存储于管理。
6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实现如图5所示功能。
上位机管理主界面如图6所示,完全实现系统要求功能。
7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农村灌溉用水管理系统硬件构成、软件设计,使用IC卡方式缴费,使用传感器对灌溉用水或用电的计量,控制用水量,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传输,通过管理系统对用户数据进行管理,整个系统性能稳定,操作方便,主要特点有:
1、实用性:可以解决大范围灌溉区的灌溉用水问题,在灌区全面实行先交水费后放水的制度,交多少费供多少水,不交不用,不用不交。
2、节水性:通过严格的计费系统,加强了用户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杜绝浪费。
3、易于操作:整个系统的上位机软件使用方便,终端设备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4、智能化管理:终端设备可以实现无人值守,系统稳定可靠,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实现智能化管理。
5、庞大的数据管理功能:方便查询I C用户信息和各井用水信息:通过系统管理软件,可实现对IC卡和各井信息的管理和数据查询、存储。
对于居民家庭水、电、燃气等的使用也可通过本系统对大范围内的居民进行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水表设计》[J].蒋慧武汉理工大学报,2006.(8):35-38.
[2]《远传水表中的常用传感器概述》[J].初振云;周国庆中国住宅设施2004.(4):33-34.
[3]槐利.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06.
农村用水 篇2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大致为东部70%,中部40%,西部不到40%,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
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河水、井水、泉水等,基本不采取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调查结果表明,到2004年底,全国尚有
3.23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的有
2.27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的近9 600万人。
2.27亿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 37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 850万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涉及9 080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的有4 410万人。
一、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因素
1、工业污染
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多表现在感观和细菌学指标方面,现在由于工业污染,饮用水水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直接饮用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一些农村靠近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废水经过多种途径直接进入村民饮用水源,工厂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降雨、直接沉降等多种方式也进入到饮用水源。
2、农业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是指在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以及人畜粪便和垃圾随意排放,使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或农田渗漏,造成对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影响范围大、因素多、方式复杂、强度难以定量评估等特点。
3、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
我国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东北及西北地区的部分省(自治区),长期饮用高氟水,会产生地方性氟中毒,包括氟斑牙和氟骨症等,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湖南、江西、吉林等省(自治区),饮用高砷水不仅损害近期人体健康,尤为严重的是,会引起人体长期恶性化改变,如癌变、突变和畸变。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长期饮用苦咸水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4、供水方式落后,水质监测不力
据初步统计,全国9亿多村镇居民的自来水普及率约为40%,其中镇区约50%,村庄仅30%左右。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低,大部分地区都是直接从河道、坑塘、山泉、水库、浅层地下水取水,供水设施简单,几乎无净水处理设施,饮水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设施不完善,造成饮用水中细菌学指标污染物、有害矿物成分超标等严重问题。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存在底数不清、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二、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政府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水源保护
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加强对农村水污染的防治,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在严格控制点污染源和全面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特点,实行农资、农技一体化,推广高浓度的复合肥及作物专用配方肥,运用科学施肥技术及优化耕作制度,减少氮肥施用量。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态养殖,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有效防治来自农村与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3]。
3、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
进一步加大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工作力度,采取集中供水、分质供水、分散供水以及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等工程措施,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和污染水以及严重缺水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继续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投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扶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东部较发达地区要率先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尽早实现城乡统筹供水。要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管理,切实做好前期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建设程序实施。要建立良性循环的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4、建立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
农村用水 篇3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中占着相当大的比重,而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又是其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农村人口饮水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一环。根据有关统计,我国还有很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饮用水的环境急需改善。同时,这些经常饮用不安全饮用水的农村人口主要居住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和一些偏远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较差,并且交通也很不方面,因而对这些地区的饮用水安全保护也很困难。因此,这些地区的饮用水一般是井水和储存起来的雨水,因而无法达到现代饮用水安全的标准。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环境日益恶化,环境污染给农村饮用水安全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截止本世纪初,我国已经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建立了自来水厂,即使某些地区农村的自来水厂对饮用水的处理技术比较落后,与经济落后地区农村饮用水相比,农村自来水的安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环境问题对农村饮用水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这些农村自来水安全环境保护问题依然很严重。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投资,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而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在整体上还很严峻。所以,改善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环境问题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并且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二、农村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的饮用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
2.2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条件比较落后,供水系统的消毒安全性较差,进而给我国农村地区的农民饮水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3由于不同地区受到水质等饮水的影响,水中本来就存在的有毒物质对人们的健康威胁更大。
2.4由于农村地区农药和化肥的随意使用,导致农村饮用水中存在有毒化学药品,进而影响到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
2.5农村的固体废物被回收和利用的效率不高。导致农村很多固体废物被大量排放而未能被综合利用,经雨水冲入就到河流。这种情况也影响到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
2.6有的农村地区为了发展经济,不重视该地区环境的保护,尤其的一些技术比较落后的工业被引入后,对这些农村地区的水污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因此,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的建设和管理,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还很严重,解决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问题显得很有必要。
三、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由于农村地区人民的观念和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并且农村地区的人们对饮用水安全的认识不够。同时,由于农村地区对饮用水的资金管理不足,因而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问题。
第二,由于我国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地方政府对农村地区饮用水的管理监督力量也不够,从而很难对农村饮用水进行比较完善的管理。
第三,农村地区对农村饮用水的水源控制管理不到位。目前,我国还只是加强了对城市地区饮用水的监管,而忽视了对农村饮用水的监测。由于农村地区分布比较分散,并且饮用水的规模比价小,从而给农村饮用水的监测带来了困难。
第四,农村地区饮用水的科技含量较低,尤其是对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水处理技术,我国的技术储备还远远不够,从而导致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监测不到位。
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的高速全面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如何快速有效的改善和解决这些情况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四、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措施
4.1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
对于农村饮用水的布局,农村水环保局应该认识到水源的布局应该保证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由于饮用水关系到人们的长远利益,因而只有将饮用水的水源布置合理,才能满足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环境保护要求。但是,对于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建立高质量标准的水源比较困难,因而这些地区的饮用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农村地区的人们应该珍惜深层地下水的利用,还需要保证对地下水利用的平衡性,以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保证农村饮用水水源的可持续性是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性的重大举措。
4.2保证水源工程的可持续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进行,农村水环保局承受了更大的农村饮用水建设方面的压力。但是,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环境保护始终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农村饮用水质量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选择农村饮用水资源时,还应该保证水源工程的可持续性,进而提高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
4.3统筹规划,防治结合
目前,对农村饮用水的管理还需要做到统筹规划和防治结合。首先,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农村地区的水利局应该规划好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尤其应该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周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严禁农村饮用水周围使用有毒有害的化肥,进而防止饮用水水源被污染。其次,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对于一些饮用水供水设备比较简陋的地区,应该加强对自来水工程的建设。对于已经污染的饮用水水源,农村饮用水环保局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以改善农村饮用水的质量。
4.4加大工程建设方案优化力度
为了进一步保证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农村饮用水的质量,第一,尽量采用地面上的水作为饮用水的水源,减少地下水的利用。第二,水利设备应该尽量简单可靠,在农村地区,可以采取修建小型水库的方式进行饮用水的存储。第三,当需要利用地下水作为农村饮用水时,一般需要建设大口井作为存水设施,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情况而制定合理的饮用水工程建设方案。因此,加大对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方案的优化力度对于提高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显得非常重要。
五、总结
总而言之,为了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问题,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的要点进行了阐述,并且重点介绍了农村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环境保护还与地方饮用水环保局的管理存在很大的关系。当然,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后,还需要保持饮用水的卫生和洁净,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因此,现阶段研究农村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雷刚,崔彩贤,田义文.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5(5):1481-1482.
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分析 篇4
1 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安全现状
中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 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我国的农村饮用水问题基本已经得到解决。但是, 虽然大部分的农村地区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 但仍然没有解决饮水的卫生安全问题, 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水质安全仍然令人担忧, 一些农村地区仍然没有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 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由于经济的落后, 这些地区的饮用水水质严重不达标, 长期饮用对人体容易造成严重的危害, 甚至导致一系列地方病的出现, 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砷中毒等。相较于城市, 农村的饮用水来源复杂多样, 主要为山上饮水和自挖井, 这些水源并不是全部都能够直接饮用, 很大一部分水源是需要经过进一步净化处理的。水资源监测结果表明, 这些水中含有含量过高的铁、锌、锰、铅, 不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造成农村的水质安全问题十分严峻。
与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同样严峻的问题, 是人们对于水资源的认识。长期以来, 人们大多关注于有没有水和有多少水, 但很少关注水的质量。所以, 我国农村安全饮用水的普及率较低。在一些中等发达国家, 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了70%, 发达国家达到了90%。而我国的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较低, 仅东部地区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西部地区远达不到50%。所以, 我国农村饮用水状况目前存在2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彻底解决农村地区喝水难的问题, 二是让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水平, 甚至赶超发达国家和地区。
2 农村饮用水污染的原因
首先, 农村地区饮用水来源多为临近的江河湖海及山泉, 这些水中所含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较多, 往往严重超出国家饮用水安全标准。另外,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水污染也不在少数, 农村地广人稀, 很适合建立化工厂, 一旦工厂主将工业废水违法排入附近水源, 将对当地的水源造成短时间内不可逆的破坏影响。农业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导致大量的有害物质残留于土壤, 污染土壤的同时渗透到地下水层也污染了地下水。近年来, 农村畜牧业的发展速度飞快, 渐渐从分散的农户个体养殖转变为大规模、工厂化养殖, 养殖工厂产生的大量牲畜排泄物, 以及冲洗水的不适当处理都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 影响水质安全[1]。此外, 农村地区的垃圾回收流程不完善, 没有相关的部门负责此项工作, 农村居民不合理地倾倒垃圾, 随意丢弃的污染物如化学电池等不可降解物, 甚至随意将垃圾丢弃到河中, 严重影响了农村当地的水资源安全。
除了由于水资源本身或者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水资源安全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外,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水处理过程中的种种因素造成水质不达标。例如, 部分农村地区已经采用的集中式供水方案, 一般都没有完善的水处理工艺和设施, 所谓的自来水实际上不过是未经完善处理的水源。未使用集中供水的农村地区大多是分散式供水, 即一家一口水井, 同样也是未经处理的水源, 农民未考虑到自家周围的污染源, 如农药、化肥、牲畜粪便等, 通过雨水等冲刷下渗透到地下水中造成饮用水严重污染。无论是哪种供水方式, 农民喝的水都是没有经过完善的水处理工艺处理过的水, 极易引起水传染病爆发, 后果不堪设想。
3 农村饮用水的水质解决策略
解决农村饮用水的水质问题主要分为2个方面, 一是从水的源头防止污染, 二是完善农村水处理工艺和设施。根据农村水污染的原因,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严禁农民随意丢弃垃圾废物。同时, 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垃圾回收和处理方案, 减少生活垃圾对水资源的污染;加强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 减少农民不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的现象, 避免导致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政府要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养殖业产生的生产废物, 比如可以建立沼气池等。对于建立在农村地区的工厂, 尤其是临近水源的工厂, 政府相关部门要彻底排查违法排水排污的行为, 一经发现严厉处罚, 坚决杜绝乱排乱放现象, 从根源上彻底消灭一切水污染的可能因素[2]。
在完善农村处理水设施方面, 相关政府部门要提高重视, 在农村净水系统建筑工程上要增大投资力度, 提高净水系统工程的建设质量, 完善相关配套的设施[3]。只有这样, 净水系统才能够真正起到净水作用。同时, 对于农村已经进入使用状态的净水系统要加强管理, 及时进行净水系统的维护, 避免水质净化不彻底, 由此造成菌种残留的现象。另外, 为了使全国都可以饮用健康安全的水, 政府要加强水源的检测工作, 最好是相关的机构可以成立专门的水质监测系统, 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规定范围内的水质监测, 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水质问题。只有这样, 既加强农村水处理设施的完善, 又有效防止水污染, 农村的水质安全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总之, 我国目前的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农村饮用水的水资源保护和净水设施的维护, 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不要忘记水质建设, 充分利用科技来创新工艺和改进技术, 从而净化饮用水,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摘要: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峻, 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化的工业发展造成饮用水污染严重, 水质安全成为需要改善的主要问题, 尤其是农村的水质安全问题, 近年来更是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所以, 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安全问题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基于此, 分析我国农村水质安全现状及其原因, 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晓娜, 朱林阁, 高璟钰.黔西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现状及对策——以贵州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6 (4) :12-13.
[2]陆桦, 竹建国, 许卫东.长三角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探析--以杭州市富阳区为例[J].科技风, 2015 (26) :45-46.
农村灌溉用水协议书 篇5
乙方:
一、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为明确双方
各自的权利、义务和经济责任,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签订本合同。
二、合同双方应认真履行合同规定之内容。
三、本施工合同为**镇**村村内管网改造工程,乙方应完
成的工作内容包括:
(一) 村内管网改造,包括对管道沟(水表井以上部分)
的破路、土方开挖、管道铺设、管道沟回填、水表井、截门井、排气井、泄水井、消防井的砌筑、管道冲洗、打压。
(二) 村内入户段工程(水表井以下至入户墙外壹米)。
包括水表井以下部分至入户墙外壹米的土方开挖、管道沟回填等。该村合同户数为**户。
四、乙方负责提供村内供水管网至入户墙外壹米的农民改水工程所需各种管材管件及材料费的筹集(该材料费由区财政补贴给甲方,待工程完工后由甲方拨付给乙方 元)。甲方负责提供改水中发生的居民差价;管道施工费用;主干管、分支干管破路、开挖、回填费用;水表井以下部分至入户墙外壹米的土方开挖、管道沟回填等。甲方出资费用总计为 元。
五、乙方在施工当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听从驻地监理要求,如有违反施工要求造成返工、原材料浪费等问题,后果由乙方自行负责。
六、甲方在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后,一次性拨付给乙方工程费款 。
七、施工期间,沙河镇政府应同该村村委会签订安全协议书,明确安全责任。由镇政府委托该村协调具体施工事宜。
八、施工期间,乙方应注意施工安全,如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由乙方自行负责。
九、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乙方自签订合同后,应立
即组织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施工,本合同施工工期为**天,如逾期未完成施工任务,应写出书面原因。
十、本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盖章 盖章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实施的现状 篇6
一、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存在问题
太康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人民的饮用水条件,使农村家庭和个人卫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工程规模和投资力度不够。农村人口较多,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
(2)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中自动化管理程度较低。农村人口较多,如果采用“一户一水表,挨家挨户收水费”的模式管理,导致管理人员工作量增加,管理效率较低。
(3)用水价格执行不到位。一些农民家庭困难,收入较低,农村又多是老人和孩子,所以水价高了不好收费,甚至低于成本价,导致更新改造资金以及工程折旧费等严重不足,无法使工程很好的良性运行。
二、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
1.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和工程设计方案,突出规模,分期实施,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将农村饮用水质量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不断改善农村的饮用水环境,强化饮用水设施建设,使农村安全用水体系逐步完善,为农村安全饮用水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2.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供应水的质量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人民饮用水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单位技术要求和设计图纸施工。通过层层管理,才能保证质量,充分发挥效益。
3.保护水源。由于工农业生产和污水的随意排放,地表水和浅层水均出现污染加重趋势,所以,保护水源周边环境,防治污染,采取各种办法,改善水质,为广大人民提供安全的高质量的饮用水。
4.严格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是关键,保证建设资金安全,是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根本,保证建设资金安全,是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根本,为此,在项目资金管理上要专款专用。
三、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
1.&要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饮用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性,要多方协调,统一管理。增大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的节约用水意识增强,使供水实施的自觉性提高。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要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程中的主导地位。采用大部分供水工程由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农村供水由村委会代管,农户家的由农户自行管理。
3.合理制定水价,加强水费的管理,加强征收力度。合理制定水价,足额收取水费,确保工程发挥效益。所有工程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4.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生活安全,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保障,并且能够促进和保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加强管理水质,完善净化设施、消毒,使之走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道路,是水利主管部门的主要任务。
平阳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对策 篇7
平阳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 辖区有31个乡镇, 包括17个镇、14个乡 (一个民族乡) 、65个居民区、590个行政村。根据水利部、卫生部颁布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规定标准, 农村饮用水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保证率四项指标来衡量, 四项指标中只有一项指标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 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在水质方面, 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安全, 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基本安全;在水量方面, 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 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在方便程度方面, 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 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在保证率方面, 供水保证不低于95%为安全, 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通过该县本次农村饮用水现状调查, 该县农村饮用水现状如下:
1. 农村饮用水安全普及程度及自来水普及率。
该县农村人口共计861422人, 其中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650229人, 自来水的普及率为75.5%;饮用合格的自来水人口为606979人, 饮用合格自来水的比例为93.3%;另还有43250人是靠集中供水, 占自来水普及率的6.7%。全县还有211193人未喝上自来水, 其中靠井、泉、集雨的有203462人, 占未喝上自来水人口的96.3%。另外还有7731人因无设施而直接取河水、溪水、塘水。
2. 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
(1) 集中式供水。通过调查分析, 该县群众通过集中式供水方式喝上自来水的人口为606979人, 其中正规自来水供水为349354人, 占集中式供水总人口的54.2%;简易自来水供水为257625人, 占集中式供水总人口的39.1%;集中供水点供水的人为43250人, 占集中供水总人口的6.7%。 (2) 分散式供水。该县有211193人采用分散式供水, 其中有设施供水的人有203462人, 占分散式总人口数的96.3%;无设施供水的人有7751人, 占分散式总人口的3.7%。
3. 工程数量和供水水质。
本次调查的供水工程共有261个, 其中水厂有16个, 供水能力在8.09万t/d左右。在全县的供水工程中有225个工程引用地表水做水源, 供水量为25300万立方米, 占总供水的89.06%;因用地下水做水源的工程有36个, 供水量为3108万立方米, 占总供水的10.84%。在供水方式上我县有349354人的供水来至正规的自来水厂, 占全县人口的45.56%。有300875人的供水来至水塔、水池、村蓄水池, 占全县人口的34.93%。在全县的261个供水工程中抽取6个地表水水样, 3个地下水样和4个分散式供水点水样进行化验分析发现:有5个行政村和3个水厂的水质浑浊度超标;有2个行政村和1个水厂铁含量超标。4个水厂中有2个水厂细菌总数不合格。其他的水样化验都达到生活卫生标准。
(二) 农村饮用水安全面临的问题
1. 供水水质的卫生合格率不高。
虽然大部分人在形式上用上了自来水, 但水质和供水保证率不稳定, 主要原因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一些村镇虽建了集中供水站, 但水厂不标准, 没有过滤、消毒等措施或仅作简单的消毒处理;二类是一些丘陵山区的村镇依托地形从溪流和山泉中引水, 兴建集中供水点, 水源水质虽然比较好, 但是没有规范的净化措施。
2. 供水工程规模小, 供水范围难以扩大。
发现不少乡镇和行政村建有一定规模的饮用水工程, 但是受到经济或当地地形条件的限制, 供水管道难以延伸, 供水规模范围不大, 水厂在实际运行中供水量小于设计规模, 造成水厂有能力供水, 区域内又有很大一部分人的用水得不到保证。
3. 供水工程管理不善, 资金不足。
大多数乡镇的农村供水多头管理, 造成资源的浪费, 责任不落实。致使不少村级自来水站倒闭, 原供水区域内的群众又回到打浅层井或手压井取水;另外, 村镇的财政比较困难, 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资金不足, 致使一部分的村级集中供水点因此停止供水。
4. 村民的卫生观念不到位。
许多没有喝上自来水的村民家中都备有水井或直接引泉水, 他们认为水井的水或泉水是比较卫生的而且方便。水厂的水质还没有自己井水好, 故对自来水的要求不是十分迫切。
(三) 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总体思路
由于平阳县平原河网地区、丘陵山区、偏远山区和海岛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条件差异极大, 不能采用单一模式, 而要根据当地经济与水源条件, 采用不同模式分类解决。
1. 平原河网区, 通过撤并镇 (乡) 、村小水厂, 整合资源,
扩大乡镇集中供水工程规模和供水能力, 管网向农村辐射延伸, 逐步建成联片集中供水体系, 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农村饮用水与城镇同网同质。现平阳河网区由于近几年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越来越多的排入河网, 致使部分河网水质严重污染, 水质在Ⅳ类水以下, 部分河段水质为Ⅴ类或超Ⅴ类, 不能满足其功能水质类别要求。针对平原河网区水质的实际情况, 目前饮用水源采用引水为主 (如赵渡山引水工程, 顺溪五十丈引水工程) 和适量开采地下水工程并举方案开发水源, 同时进行污水治理和河道综合整治, 改善河道水质, 为饮用水提供后备水源。
2. 规模较大的丘陵山区, 以镇 (乡) 的集中供水向周边
农村辐射为主, 行政村为单元建设分散供水为辅的原则, 建成城乡分片集中供水工程体系, 合理布局供水网络, 改善农民饮用水条件。
3. 偏远山区, 对偏远山区采用“下山脱贫”的办法, 实
施异地致富、异地解决饮水问题, 部分短期内无法迁移又居住人口集中的村落, 通过建山塘、蓄水池等小型供水工程, 以及运用选进净水技术, 配套相应的净水和消毒设施, 建成一批小型独立供水体系, 以解决当地农民的饮用水困难。
4. 海岛区 (南麂镇) , 采用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相结合, 广泛兴建拦蓄水工程, 通过管道供水到各用水户。
由于南麂列岛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但由于丘陵地貌坡度大, 植被条件差, 地表蓄水量低, 海岛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需水的时空要求的相逆, 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海岛上居民生活用水基本能满足, 但渔汛期间渔业及生活用水需要节制, 尤其是夏季旅游旺季, 局部地区淡水供应显得有些紧张。现主要措施是限制耗水量大的产业和兴建拦蓄水工程并举, 将来可考虑实施海水淡化工程, 作为对淡水资源的补充。
(四) 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几点措施
1. 加强领导, 明确职责。
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规划的实施, 对促进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县委、县政府把饮用水安全项目纳入政府目标管理, 各乡镇成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 由乡镇分管领导挂帅, 水利、卫生、环保、计划、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参加, 通力协作, 同时明确工程建设任务和要求。乡镇两级要把工程建设任务分阶段、分地域落实到位, 并把年度指标任务分解细化、责任到人, 将其纳入年度考核考评体系, 从而使规划的实施从组织上得到保障。
2. 积极引导, 多渠道筹措资金。
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 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制定资金筹措计划。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 事关千家万户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事业, 所需投资较多, 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 政府部门要从财政上增加专项投资, 扶持引导, 确保农村饮用水工程所需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并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 组织受益农民的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 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同时, 在工程建设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 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 防治并重。
保障饮用水水安全, 首先要从源头抓起, 要保护好饮用水水源, 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 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理范围, 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 防止污染,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对平原区的水源水质改善, 应在经济发展建设中,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 完善对县城及重点镇的排水管网系统建设, 实行雨污分流, 按城镇规划新建或拆建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集中处理后排入附近水域。同时进行河道综合整治, 改善河道水质, 为饮用水提供后备水源。今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 应根据具体情况, 设置的水处理和水净化设施, 向用户提供水质达标、卫生的生活饮用水。同时, 应建立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 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 提供水质检测服务, 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 保证饮用水安全。
4. 饮用水工程建设的管理。
饮用水工程开工前, 为管好用好工程, 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 要广泛进行社会动员, 对于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工程建后的水价以及良性运行等问题, 采用“一事一议”制度让用水户广泛参与, 征求他们的意见, 尊重群众意愿, 征得广大干群的认可。在选择技术方案时, 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 在保证供水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优先选择建设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方案。在工程建设中, 我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施工, 应由县水利局通过招投标确定符合条件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规模较小的工程, 条件不具备时, 可由有类似工程经验的单位承担施工。施工前, 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施工质量负责人和施工安全负责人, 经批准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后, 方可实施。施工过程中, 应作好材料设备、隐蔽工程等中间阶段的质量验收, 作好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验收等记录。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需要变更设计时, 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 由设计单位负责完成。通过层层管理, 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一处, 成一处, 发挥效益一处。
5. 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 工程能否持久发挥效益关键在于管理。由于当地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多、规模小、分布面广, 群众管理观念淡薄, 建后管理难度也大。为确保工程长期运行, 就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 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 有利于工程发挥和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方式, 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 建立用水户参与者的自主管理体制。以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为目标, 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 建立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农村饮用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管理主体到位、责权利相统一, 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供水水质监测体系, 积极鼓励用户参与水质监督, 加大公众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信息获取程度和公众的参与程度。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了农村供水基金会或协会, 建立水费收缴专账, 实行水费收缴制度, 走以水养水之路。由协会对工程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维修和保养, 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 保证工程长期运行。
6. 加大节水和护水意识的宣传。
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不断增加社会各界节水和依法护水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经常组织开展保护生活饮用水环境的志愿者活动, 加大依法护水创建节水型社会的宣传力度, 形成保护生活饮用水环境光荣, 污染、破坏生活饮用水环境可耻的社会氛围, 把节水和依法护水作为一种社会公德, 增强人民群众节水和依法护水的自觉性。增强人民群众节水和依法护水的使命感、责任感。
(五) 结语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不仅是平阳县水利工作中切实存在的问题, 也是整个浙江省及至全国农村饮用水工作“十一五”期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积极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的管理, 加大对水法律法规的宣传, 不断探索农村饮用水工程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谐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必须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积极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的管理, 加大对水法律法规的宣传, 不断探索农村饮用水工程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谐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的思考 篇8
关键词:饮水安全,农村水价,承受能力,支付意愿
0 前 言
目前,我国对城市供水水价、工业水价、农业灌溉水价的研究比较多,而对农村供水工程水价的研究尚不多见。农村供水工程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部分,是服务于农村广大农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民的一项准公益性质的工程。因此,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的实施对于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促进农村饮水工程的良性运行、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让农民群众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安全的饮用水,维护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 水价制定的基本模型综述
1.1 水价制定的基本模型综述
国内外学者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许多水价制定的方法与模型: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詹恩·丁伯根和前苏联的康特罗维奇提出了影子价格模型,该模型是以资源有限性作为出发点,将资源充分合理分配并有效利用作为核心,以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测算价格,是对资源使用价值的定量分析[1];60年代末在宏观政策分析和数量经济领域出现了CGE模型,运用该模型能输出某一地区的经济在均衡条件下的各部门生产和消费情况,通常用来研究和计算部门和商品的价格[2];边际机会成本(简称MOC)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从事某项经济活动而必须放弃其他活动的价值,该理论认为,MOC表示由社会所承担的消耗一种自然资源的费用,在理论上应是使用者为资源消耗行为所付出的价格P,当P小于MOC时,会刺激资源过度使用,当P大于MOC时,会抑制资源的正常消费[2];美国的L.Dauglas Tanes和Robert.R.Lee提出了供求定价模型,该模型认为供水是商品[2];姜文(1995年)提出了水资源价值模糊数学模型,他认为水资源价值系统是一个复杂且模糊的系统,处理这样的复杂系统,适宜于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处理[2]。在应用方面,沈大军(1999年)利用CEG模型实现了对邯郸市的水价的计算和分析[3];施熙灿(2002年)利用影子价格模型分建设项目投入物、供水工程产出物计算了水的影子价格[4]。
1.2 基本水价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几种水价制定模型虽然是目前水价制定的常用方法,但是应用于农村安全饮水水价的制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2],分析如下。
(1)影子价格模型。
根据影子价格的定义,影子价格与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差别很大,它只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资源与总体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因此不能代替水资源本身的价值。另外,从理论上讲,可以通过求解线性规划来获得水资源影子价格,但是在实践上困难太大,主要是由于线性规划中涉及到几百种资源、几万种甚至几百万种产品相联系的庞大模型,水资源只是众多资源中的一种。
(2)CGE模型。
CGE模型虽然能输出某一区域经济均衡条件下的各部门商品的相对价格,但同时必须看到,CGE模型所能要求的资料量是十分大的,模型一般要求区域部门投入产出系数、劳动力分配、总投资及部门投资分配、消费额及政府与居民间分配以及各种弹性系数。因此,对于某一区域,为计算水资源的价格收集和处理资料的工作是十分艰难的。
(3)边际机会成本模型。
该模型的应用很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降水的不确定性、用途多样性、水资源不可替代性、供求的区域性以及利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目前尚难全面把握。有些学者试图利用替代的方法间接测算从而解决计算的困难问题,但仍然存在缺乏可比性、忽略水质等问题。
(4)供求定价模型。
供求定价模型通过水资源量来决定水资源价值,水资源量在决定水资源价值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但不是决定地位,量的多少决定了供需矛盾的尖锐程度,因此仅仅通过水资源量决定水资源价值是不完善的。另外,该公式中没有考虑用水功能及污水排放因素。
(5)水资源价值模糊数学模型。
该模型从资源租金角度体现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但是,水的供求弹性在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中的差异很大,有关参数确定比较困难。因此,只是一种理论框架,无法应用到水价计算中。
2 农村水价的制定
2.1 水价的基本构成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水价组成的认识比较一致。2000年10月22日,水利部汪恕诚部长在水利学会年会上提出:水价由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3个部分组成[5]。
资源水价是商品水资源边际使用成本的表征,是水资源所有者防止水资源的原始价值减损征收的调节费用以及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和其所有权利益的体现。资源水价受到水资源总量、可供水资源的数量和结构、水资源的需求数量和结构、用水效率和效益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资源水价才能真正和完全地反映出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反映出水资源的供求关系[6]。
工程水价就是通过具体的或抽象的物化劳动把资源水变成产品水,进入市场成为商品水所花费的代价,包括工程费(勘测、设计和施工等),服务费(包括运行、经营、管理、维护和修理等)和资本费(利息和折旧等)的代价。具体体现为供水价格[5]。
环境水价就是经使用的水体排出用户范围后污染了他人或公共的水环境,为污染治理和水水环境保护所需要的代价。王文珂[6]认为环境水价可以考虑2个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弥补污水排放处理的成本费用,属于污水处理企业的合理收入,体现的实际上也是对污水处理企业的成本和利润的约束;另一部分则是由于引用水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的补偿,它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水价具有相同的性质,体现了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2.2 农村水价制定的影响因素
在制定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的时候,除了要坚持成本回收、保障供水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等原则外,还应该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1) 供水工程所在地。
因为全国各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水价的制定还应根据地区进行分类指导。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将农村划分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及经济落后地区,然后结合当地农民的支付能力,分别采取不同的水价制定方法。
(2) 用水户的支付能力。
用水户的支付能力是影响水价制定的客观因素。王浩等认为,水价支付能力是指用水户能够承受某种水价水平下的水费支出能力,即用水户支付水费后其生存与发展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影响。对于生活用水而言,支付能力就是水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水价应在用户的承受能力之内,用户才能接受,如果水价超过承载力,就会引起各种问题。
(3)用水户的支付意愿。
支付意愿是用水户为获得某种效用而愿付出的代价,只有当用水户具有这种支付能力时才是有效的。可以根据用水户群体总的支付意愿除以用水量得出用水户平均意愿水价。支付意愿可以用直接调查、同类比较来确定。直接调查是通过对特定群体的用水户进行抽样调查,看其意愿为用水支付的最高价格为多少。同类比较是比较相同类型的用水户,参照其实际接受的水价价位。
2.3 农村水价的制定
通过现有水价制定方法的比较,笔者认为可采用下面的方法来计算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首先,根据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水价的制定应该分以下3个档次,即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水价采用全成本加利润来确定;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水价只采用运行成本来确定;对于少数经济落后地区,水价也采用运行成本来确定,但还应采用政府补贴电价的方法使水价在农民的承受范围之内以维持工程的良性运行。其次,在同一地区内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农民进行支付能力的界定,将农民划分为“有支付能力”和“无支付能力”2种情况,针对不同支付能力的农民制定不同的水价,对于“有支付能力”的农民水价的计算方法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对于“无支付能力”的农民水价的计算方法应相应的降低一个档次。以下对水价计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分别进行说明。
(1)成本。
目前计算成本的方法很多,张仁田[7]认为计算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时可以分为供水成本、经济成本和全成本3种情况,经济成本是供水成本加上机会成本及经济外部性。全成本是在经济成本的基础上加上环境的外部性。
①供水成本。
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规定,供水工程按经济性质分类的总成本费用包括:材料和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维护费、折旧费、管理费、利息支出、水资源费、税金等。其中:材料和燃料费、工资及福利费、管理费在供水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且与供水量变化不大,可视为固定成本;折旧费和维护费虽也是固定成本,但它们数额较大;动力费、水资源费数额也较大,且与供水量成正向关系,可视为变动资本。
②机会成本。
当某用户消耗性使用水资源时,将剥夺其他用户的用水权,如果其他用水户能产生更高的价值,那么存在由于水资源误分配而造成的机会成本。
③经济的外部性。
是指那些与资源使用无直接关联者所产生的效益和损失,这些效益和损失既包括当前也包括将来。
④环境的外部性。
与公共健康和生态系统维护有关。如果有污染,引起下游生产和消耗成本的增加,这是经济的外部性。但如果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即为环境的外部性。
(2)利润。
目前,供水工程的利润均按照下式来计算:
利润=供水成本×行业利润率
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农业用水价格按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和税金。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和依法计税的基础上,按供水净资产计提利润,利润率按国内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利率加2%~3%确定。因此,农村安全饮用水利润率可参照非农业用水利润率进行计算,并宜取低值。
(3)用水户的承受能力。
水价只有在用户承受力范围之内,用户才能接受,如果水价超过承载力,就会引起各种问题。根据世界银行和一些国际贷款机构的研究,家庭或个人水费支出(家庭或个人用量×水价)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为3%~5%时是现实可行的。我国的一些调查研究认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费支出占家庭平均收入的2.5%~3%比较合适,可以促使她们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关于工业用水水费,国际上一些研究成果表明,水费占工业生产企业生产总值的6.5%时,可促使企业节约用水。国内研究认为,可以取工业企业水费占企业生产总值的5%,来核算水价的最低值[8]。按照经济发展情况可知,农村用水户的承受能力应低于城市用水户的承受能力,也即农村或个人水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应低于2.5%~3%。
(4)支付能力的界定。
环境经济学有两种基本的非市场方法,可以用来推求消费者的需求和对生活供水服务的支付意愿,一种是“间接的方法”,即基于对消费者用水行为的观察来收集各类基础数据,进而分析得到消费者对相应商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另一种是“直接的方法”,即通过建立假设的市场,采用意愿调查的方法直接询问消费者的偏好和支付意愿。对我国现状农村供水而言,采用“间接的方法”,不仅在数据收集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由于现状农村供水市场尚未建立且水价标准过低,若采用实际发生的数据来推求支付意愿会导致结果偏低或不准确。因此建议采用“直接的方法”,可以选用条件价值评估法(简称CVM)。同时应用扩展性支出系统(Extended Linear Expendnditure System,简称ELES),分析农民基本消费需求与支出结构及其对水费的支付能力,以此界定出不同支付能力水平的标准[9]。
3 结 论
价格是优化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经济调节杠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水价是重要的水资源配置手段,合理的水价也是工程良性运行的关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作为一项准公益性质的工程,其水价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供水企业的发展以及村民的生活用水。本文提出以成本水价加微利来确定供水水价,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村民的支付意愿及承受能力。如此计算的水价,不仅保证了供水企业的发展,也考虑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最终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程志宏.城市水价模型及其应用[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5.
[2]张龙云.饮水安全与水价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8.
[3]沈大军,梁瑞驹.水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施熙灿.影子水价与影子电价测算[J].水力发电学报,2002,(2):1-8.
[5]徐得潜,张乐英.制定合理水价的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4):83-84.
[6]王文珂.当前水价改革中迫切需要注意的问题[J].中国水利,2001,(7):22-23.
[7]张仁田,童利.全成本水价制定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江苏水利,2002,(1):45-46.
[8]陈裕伟,黄河.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水价问题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01,(4):22-23.
[9]陈丹.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灌溉水价与农民承受能力研究[D].江苏:河海大学,2007.
[10]孟戈,王先甲.激励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水价机制[J].节水灌溉,2008,(9):8-9.
洪灾后农村饮用水消毒效果探讨 篇9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县受灾的7个乡镇96个集中式供水末梢水。
1.2 检测项目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毒理学指标:砷、镉、铬 (六价) 、汞、铅、氟化物;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
1.3 方法及评价
分别采集96份样品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1.4 消毒方法
按照说明书, 将二氧化氯泡腾消毒片 (1 g/片) 完全溶解后, 倒入盛水的容器中, 每片加入200 kg水, 静置30 min。
2结果
2.1 消毒前后基本情况
本次灾后集中式供水取消毒前后的末梢水, 各项指标的合格情况见表1。
2.2 微生物检测结果
消毒前合格率15.63% (15/96) , 消毒后合格率89.58% (86/96) , 消毒后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有显著性改善 (χ2=105.31, P<0.05) 。
2.3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检测结果
主要是浑浊度、铁、锰、耗氧量、氨氮等指标超标, 消毒前合格率60.42% (58/96) , 消毒后合格率82.29% (79/96) , 消毒后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有显著性改善 (χ2=11.24, P<0.05) 。
2.4 毒理指标指标检测结果
主要是氟超标, 消毒前合格率82.29% (79/96) , 消毒后合格率83.33% (80/96) , 毒理指标消毒前后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χ2=0.04, P>0.05) 。
3讨论
本次调查消毒前总合格率为9.38% (9/96) , 消毒后总合格率为77.08% (74/96) , 表明洪灾对农村饮用水能够造成较大安全隐患。用二氧化氯泡腾消毒片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消毒后效果显著, 不仅能保证消毒效果, 又能减少水中三卤甲烷等氯化副产物的形成, 可有效防止氯化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1]。本次调查发现, 采用该方法消毒后, 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感官性状和化学指标在消毒前后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该方法是控制此类指标的有效手段。由于是在受灾期间, 大部分水厂无消毒设施, 故对末梢水直接进行消毒, 但消毒后还有10.42% (10/96) 微生物学指标超标;可能因为是在受灾期间, 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 消毒药品剂量不够, 还有村民将溶解后未用完的消毒液放在日光下放置, 使消毒效果降低。
大量研究表明, 介水传染病与饮水和环境卫生状况呈负相关[2], 为有效防止灾后传染病的发生, 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显得十分重要。感官性状和化学指标消毒后还有17.71% (17/96) 超标, 主要是铁、锰超标, 消毒前后虽然有统计学意义, 但铁、锰超标还占相当比例。毒理学指标主要是氟超标, 消毒前后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消毒对降低毒理学指标中的氟无效。通过对毒理学指标、感官和化学指标检测显示, 本县山区氟、铁、锰本底值过高:铁超过1 mg/L, 水有明显的金属味, 用其洗涤物品可使物品着色并产生沉淀;锰超过0.15 mg/L时水呈黄褐色, 感官性状不良;氟含量超过1.0 mg/L时, 可使氟斑牙患病率大大提高, 严重时可使人体患氟骨症, 改饮低氟水是饮水性氟中毒的根本措施[3]。综上所述, 政府要高度重视, 增加资金投入, 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特别是在灾害期间, 要加强对饮用水的消毒工作, 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 日常也要加强降低饮用水中的氟、铁、锰含量的处理工作, 从而确保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克敌.环境卫生学 (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77.
(2) 赵艳玲, 姚伟, 陶勇.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性研究 (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 26 (1) :6-7.
嵊州市农村饮用水水质评价 篇10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水源水,单因子和综合指数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然而,整治环境,治理污染的技术和工作却相对滞后,全国很多河流、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流域有一半以上的地表水不适合居民饮用[1],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十分严峻。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与广大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可反映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嵊州市位于绍兴市的东部的曹娥江上游,四面环山,中为盆地,水系复杂,有五江两库,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以水库水为主,分布于各个乡镇。随着水库周边区域的开发、住宅的兴建、人流量的增加及空气污染的加重,水源地的水质负荷也随之增加,因此,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质量进行监测评价是保障当地居民安全用水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往通常以水质检测合格率来反映水质质量,不能对水质质量进行综合全面的判断。现采用单因子和综合指数法对嵊州市2011-2015年水源地水质质量进行监测分析,以期为嵊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的选择
选取嵊州市的城关镇、三界镇、黄泽镇、崇仁镇、甘霖镇、石璜镇、北漳镇和下王镇共8个乡镇为监测点,于每年的4-6月在监测点采集5份或6份水源水水样。
1.2 水样采集、检测指标及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检测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浑浊度、p H值、铁、锰、锌),毒理指标[砷、铬(六价)、铅、汞、氰化物、氟化物)],微生物学指标(菌落总数5750-2006),进行检测。
1.3 评价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2006),采用单因子和综合指数法对农村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
1.4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录入,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表示。建立数据库,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比较,计算单因子污染指数,Pi=Ci/Si(式中Pi为第i种污染物的单因子指数;Ci为第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Si为第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计算综合污染指数P,按标准进行分级,P=1/n[2]。见表1。
2 结果
2.1 水质检测结果
检测的14项指标中,2011-2015年各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有不规则的波动趋势,大部分指标在限值范围内,超标的指标有浑浊度(2011年、2012年、2014年和2015年),锌(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菌落总数(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毒理学指标[砷、铬(六价)、铅、汞、氰化物]均低于检测限值。见表2。
2.2 水质评价
采用单因子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农村水源水水质,菌落总数均为不合格[计算公式为Pi=1+lg(Ci/100)][3]。2011-2015年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8,表明水质指标基本上能达到相应的功能标准,个别超标(1倍以内);2015年水质最好,综合污染指数为0.27。见表3。
3 讨论
由于不同类别水体的水质要求有所差别,利用单一标准来评价水体水质优劣是不科学的,故在计算水质污染指数时,按照水体功能对应的标准进行计算。
注:a表示超过国家标准的指标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是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考虑到嵊州市地表水污染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9项指标计算综合污染指数。因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是基于不同类别标准的基础计算得到的,所以综合污染指数的比较只可以在同一类别水体间比较,也可以进行年份间的比较。
分析发现,水源水的浑浊度、锌及菌落总数存在超标现象,浑浊度是由水源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未经滤除而存在的,水源水浑浊度的高低可以指导水厂选择经济有效的消毒方式。2011-2015年水源水浑浊度有超标现象,但含量均较低,所以部分采取前加氯消毒方式的水厂可根据水体浊度直接采用后加氯的消毒方式,以减少消毒副产物潜在的健康影响。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脑中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维持脑的正常功能所必需的。水源水被锌污染,可导致顽固性贫血,食欲下降,合并有血清脂肪酸及淀粉酶增高,发现2013年、2014年及2015年锌均存在超标现象。针对锌超标的水源,水厂应采取特殊的水处理方式,保证水体水质。菌落总数可作为评价水体清洁程度的指标,发现2011-2015年水源水菌落总数均超标,表明水体已经受到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及该水体传播疾病的风险程度。微生物指标超标,说明饮用水受人、畜粪便污染的可能性较大,这与国内外的部分报道相一致[4,5,6,7,8]。
综合分析单因子和综合指数,嵊州市2011-2015年水源水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8,表明水质指标基本上能达到相应的功能标准。2011-2015年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无明显变化趋势,以2015年水质最好,可能与嵊州市实施的饮用水安全计划(WSP)及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有关。二者是以风险评估及工程卫生学评价为基础,发现水源地潜在的影响饮水安全的风险因素和水厂不规范的运营管理,以期更好地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质量。
注:当测定值小于最低检出限时,单项水质指数为0.100
参考文献
[1]赵洪林.聊城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监测结果分析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李国丽,李君,佟俊旺,等.唐山市南湖中央生态公园水质质量监测、风险源预警及识别[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54-5260.
[3]张润松,应锡钧,刘锦卫.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嵊州市生活饮用水质量[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30(11):867-869.
[4]罗,吴晓红,何玲玲,等.2013年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4,4(3):283-291.
[5]黄亚琴.2007-2010年宁波市江北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11(5):1262-1263.
[6]詹萍.遵义市2010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9):1766-1768.
[7]Gwimbi P.The microbial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in Manonyane community:Maseru District(Lesotho)[J].African Health Sciences,2011,11(3):474-480.
农村用水 篇11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分析;解决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13-1
随着社会的发展,饮用水安全,已成为政府、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喝上干净水”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附近的乡镇,近年来靠政府的支持,结合棚户区改造工程,农村家家户户都喝上了自来水,但部分自来水并不是安全的饮用水。不安全的饮用水直接危害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 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造成水质问题的原因
1.1.1 机器设备 已有的集中供水工程有一部分缺少处理设备和消毒设施;另外集中式供水工程存在二次污染,管道腐蚀生锈后,造成管网末端水质不达标。我们五道江镇供水管网是日伪时期铺设的,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1.1.2 分散供水导致的水质问题更多 目前我国农村直接饮用的坑塘水、檐前水、沟道水、河道水等都存在着水质问题,水源污染比较严重,部分地下水有害矿物质成份过高,如(氟、砷、铁、锰、铅、含盐量)超标,饮用水的水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农村饮水安全的首要问题。
1.2 有工程性水量不足问题
有的村屯为了节省供水费用,一天只供1-2小时的水,造成供水量不足。也有资源性水量不足问题,即季节性缺水。保证率低。
1.3 水质检测体系不完善
现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饮用水消毒灭菌不够重视,有的根本就没有消毒灭菌的设备,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我们的水质检测工作主要由县疾病控制中心负责,定期对水质情况进行抽查检测,但由于存在面广点多等原因,有关部门对水源水质的跟踪监测投入不够,在农村显得较为突出,成为农村饮水不安全主要因素之一。
1.4 供水水源管理不善
农村自来水水源大部分设在离村屯较近的地方,生活垃圾、牲畜的粪便、死亡动物的尸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腐烂后的农作物的秸杆等都对地表水造成污染,污染后的水直接渗透地表冲积层中,使饮用水在源头就被污染。污水可使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造成藻类及其他生物的繁殖旺盛。生活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致病细菌较多,可以造成表面水域的富营养化和污染。
1.5 供水资金筹措困难
政府出资建设自来水供水系统,但长期维持供水系统的费用大部分要来自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有喝水不花钱的思想,没有把饮用水当成商品,水费收缴十分困难,并且节约用水的思想意思差。另一方面农村改水工程是政策性较强、所涉及的范围较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投资建设项目较多,资金投入量较大,地方政府难以筹措到所需资金,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改水工程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直接影响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
2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方法
2.1 强化节水意识的宣传
培养全民的节水意识,做好节水宣传。首先要从广大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抓起,在农村居民中宣传《水法》《自来水管理条例》及《吉林省自来水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饮用水的观念,树立居民安全饮水意识。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安全饮用水的领导,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安全饮用水的重要性,把节约用水、安全饮水作为一种社会公德。要让农村居民都知道水资源匮乏、不安全饮水的严重后果。
2.2 多方筹资,保证供水费用
农村安全饮用水运转中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农村饮用水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议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保证供水费用的支付,按照市、镇、村以及受益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个人按时缴费、村镇集体筹措、政府补助的方法,尽量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也要考虑到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重,消除农民喝水不花钱的思想,加强水费收缴,也可以适当调整水价,以弥补财政资金不足。
2.3 防治污染,保护好水源
在水源管理上要科学规划,保证农村饮用水水源不受污染,也是农村安全饮用水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安全饮用水的水源管理。第一,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定管理办法及村民公约,保护好水源。第二,大力防治工业生产的污染。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第三,积极控制农药、化肥等对水源的污染。第四,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确保农村居民喝上安全的饮用水。
2.4 强化服务,严格管理
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以保障农民群众的安全饮水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要强化供水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想民之所想,干民之所需,结合农村饮水工作的特点,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做好供水服务工作;在管理上,要核定好饮用水成本,实行计量收费,可按市场化运作来制定农村饮水价格,确保长期发挥效益;水质监测是保障农村安全饮用水的重要手段,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机构建设,落实人员和经费,更新仪器设备,尽快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定期不定期地对各类饮水系统进行水质监测,通报水质状况,指导农民饮用安全水。对集中式供水,要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让广大的农村居民喝上安全的饮用自来水。
农村饮用水微污染处理技术展望 篇12
1 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污染现状
农村饮用水污染源主要包括乡镇企业排放污水的污染;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生活污水及人畜粪便的污染和固体废弃物随降雨产生的二次污染等。农村饮用水微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病原微生物污染物三大类[1,2,3]。
农村饮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据统计,全国农药施用总量由1991年的76.5万t增加至2000年的128万t,增幅近70%。2009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达到了5404.4万t,全国耕地化肥施用量远高于美国等其他国家[4]。农村饮用水中的无机污染物主要是氟化物、重金属污染物和硝酸盐污染物等。饮用水中的含氟量偏高或偏低对人体健康都是不利的,缺氟会引起龋齿,氟含量太高则要患不同程度的氟斑牙,甚至导致严重的氟骨症。重金属污染具有累积性,如当人体镉的富集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骨痛病。Gatseva等[5]研究发现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引起易感人群(尤其是农村的儿童和孕妇)甲状腺功能紊乱。此外,病原微生物对部分农村生活饮用水也存在污染[6]。
2 饮用水微污染处理技术
2.1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不同孔径的膜进行水与水中颗粒物质筛除分离的技术。按滤膜孔径大小分为微滤(MF)、超滤(UF)、反渗透(RO)、纳滤(NF),当前以纳滤膜的研究最为热门。Uyak等[7]认为纳滤技术是去除三卤甲烷(THM)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高效性和经济性的特点。Gao等[8]研究发现在敌草隆初始浓度为0.2~3.0mg/L、流速30L/h、温度20℃和压力0.3 MPa条件下纳滤膜对其的去除效率大于90%。
膜分离技术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供水行业中已经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但在我国还处于尝试阶段。该技术虽然被认为是解决水问题的有效方法,但膜污染和较高的膜成本限制了其应用推广。
2.2 活性炭组合技术
通常,单独使用活性炭吸附对水中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如不能去除极性短链含氧有机物,对卤代烃吸附能力也不高。因此常与其它方法组合,如臭氧活性炭技术、生物活性炭技术、光催化剂/活性炭复合技术和活性炭硅藻土联用(PDF技术)[9]等。
(1)臭氧活性炭技术
臭氧活性炭技术是利用臭氧的氧化能力和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降解长链、大分子的难降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较小且可降解的有机物,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Kawasaki等[10]研究比较了活性炭(AC)、臭氧(OZ)和臭氧活性碳组合(OZAC)处理技术对三卤甲烷前体物(THMF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AC或OZ处理可以分解或去除THMFP;然而,要实现THMFP高效去除还需在AC中加入OZ才行。
但该技术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如臭氧在破坏一些有机物结构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中间产物。研究结果表明,水经臭氧活性炭吸附处理,氯化后出水水质可能仍具有致突变性[11]。
(2)生物活性炭技术
生物活性炭技术是在活性炭上固定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利用活性炭吸附与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Yapsakli等[12]采用生物活性炭(BAC)过滤处理饮用水中的有机碳和氨氮,结果发现BAC能有效去除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同时硝化作用去除了部分氨氮,氯的投加量随之减少。Lou等[13]研究发现生物粉末状活性碳系统(BPACS)可以有效去除原水中的三卤甲烷前体物(THMFP)和卤乙酸前体物(HAAFP)消毒副产物。
但是,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微生物的存在,对进水水质和温度有一定要求;由于长期固定培养,细小活性炭颗粒上生长的细菌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对消毒有更大的抗性,氯化消毒往往难以杀死这些微生物,从而使出水水质不能完全达标[14]。
(3)光催化剂/活性炭复合技术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半导体催化剂,在紫外或可见光辐射下降解有机污染物,得到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等无机物。纳米TiO2光催化剂因光化学稳定性好和催化活性高,反应前后性质不变而被普遍研究。该技术具有强氧化性、对作用对象的无选择性与最终可使有机物完全矿化的特点[11]。但其在农村饮用水微污染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还不多。
TiO2/活性炭复合技术是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低浓度的有机物,使与活性炭复合的TiO2光催化剂表面的有机物浓度大大增加,从而显著提高TiO2光催化效率。用颗粒活性炭作为载体,还有助于解决光催化剂的流失、分离和回收问题。
李佑稷等[15]研究发现:吸附在TiO2/AC上的大肠杆菌数比吸附在活性炭和TiO2都多。Slimen等[16]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AC,在可见光辐射下降解亚甲蓝(MB)水溶液,结果发现TiO2/AC的光催化活性比单独使用TiO2提高了两倍多。我们实验室最近采用自组装方法制备纳米TiO2/AC复合材料,实验结果显示:0.2g/L的TiO2/AC在紫外光下和可见光下对5mg/L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99.7% 和71.19%,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2.3 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提高TiO2等光催化性能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
(1)TiO2光催化剂成膜技术的研究
TiO2光催化剂成膜可以很好的解决悬浮态TiO2易失活、回收难等问题,同时提高了其光催化性能[17]。 李青霞等[18]采用自组装方法在低温液相中制备出大尺寸二维纳米TiO2薄膜和掺铁TiO2薄膜,且研究发现掺铁TiO2薄膜对甲基橙溶液具有很高的降解效率。然而,制备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TiO2光催化剂膜将有助于其更广泛的推广应用,这将是今后成膜技术的一个研究方向。
(2)固化法制备负载型TiO2
用固化方法制备具有活性基体(活性炭、沸石、硅藻土等)的负载型TiO2,不仅可以固定TiO2防止流失,便于回收,还能协同TiO2增加污染物的吸附和去除,如前面我们提到的TiO2/AC复合技术。
(3)TiO2光催化剂改性研究
TiO2的带隙能较宽,电子和空穴容易发生复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光催化技术的推广。通过贵金属沉积、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表面光敏化和表面鳌合及衍生等改性手段可以提高TiO2的光谱响应范围和催化效率。
3 结论与展望
膜分离技术、活性炭组合技术和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当前国内外的饮用水微污染处理技术,将它们直接应用到农村饮用水微污染处理中还存在各自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纳滤膜技术可以得到优质饮用水,但较高的膜成本限制了其在农村饮用水微污染处理中应用。随着膜生产工艺的改进和膜成本下降,纳滤膜技术在农村饮用水微污染处理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活性炭组合技术中臭氧活性炭技术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中间产物;生物活性炭技术由于微生物的存在而相对增加了水处理的难度;光催化剂/活性炭复合技术因TiO2光催化剂化学稳定性好和催化活性高,在饮用水处理中显示出潜在的优势。
(3)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净化水质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这特别适合农村分散户储水水质的净化。但是,实现TiO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即可发生高效的光催化反应是该技术能否应用于农村饮用水微污染处理的关键,也是今后该领域研究工作的重点。
摘要:概述了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污染现状,阐述了近年来饮用水微污染处理新技术,主要包括膜分离技术、活性炭组合技术和光催化氧化技术,着重讨论了臭氧活性炭、生物活性炭和光催化/活性炭复合技术,以及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农村饮用水微污染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