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企业的伦理责任(通用6篇)
公共企业的伦理责任 篇1
一、公共行政伦理责任的现实需求
随着经济繁荣、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的数值化、定量化、规范化、精确化不仅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而被广泛接受, 而且导致了人们对工具理性的强调。在公共行政领域中, 工具理性的张扬完全把价值因素剔除了出去, 使行政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技术领域, 从而过于强调行政的制度化设计, 把公共行政人变成了官僚机器中的齿轮, 忽略了公共行政人的道德主体性。
理论上的“技治主义”、“工具理性”, 现实中行政制度化的偏重, 伦理、德性价值关怀的削弱, 造成了公共行政腐败和行政不作为现象的大量发生, 贿赂、权力兜售、信息兜售、财政交易等等行为不断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需要制度之外某种超越制度的力量来起作用, 这就是行政正当性的理念与价值, 即公共行政的出路必须诉诸于公共行政的伦理责任。我们在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的同时, 公共行政必须寻求被“现代”边缘化的伦理、德性的价值关怀。在强调法律责任、岗位责任等这些消极责任的同时, 更要贯彻积极的公共行政伦理责任。只有践行公共行政伦理责任, 才能更好地履行法律责任和岗位责任, 提高公共行政能力, 也才能在行政伦理困境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因为岗位责任、法律责任只“是一种最低限度的责任, 他只是出于抑制行政人作为人的恶的一面表现而做出的设置, 但对于张扬行政人善的一面来说, 却无法发挥作用”[1]。法律责任是由公共行政人被动接受的消极责任, 而伦理责任则是主动的积极责任。只有伦理责任才能把服务精神、公益取向、公正立场内化为公共行政人员内心的价值尺度, 只有公共行政人践履行政伦理责任, 才能建立起高效、为民的责任政府, 解决公共行政领域存在的大量的行政道德失范和道德责任感缺失的问题。
二、公共行政人的伦理责任
1.执政为民, 处事公正
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表明, 公共行政人的权力来源于公众意愿, 公共行政人的职能就是代表公众利益、为公众服务。“说到底, 政府的任何行动都被看作是公民自身通过他们的代表所进行的行动。公共利益的追求‘需要一种精心设计的责任结构以确保以公民名义行事的人为公民的利益付出最大的努力’”[2]。作为社会公众权益的代言人, 公共行政人应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 杜绝一些公共行政人, 变“百姓的公仆” 为“百姓的主人”, 只对上级负责, 为自己服务, 而不对下级和普通公众负责的行为。
公共行政人不仅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行政管理职能的担负者, 而且是社会伦理文化的承担者和公共道德指令的践履者, 一个社会的伦理文化的良性运行首先需要公共行政主体的支持、维护和践履来发挥表率作用。公共行政人是社会正义的维护者和提供者, 是社会公正的基本支柱, 以公正为公共行政的价值基础, 践履公共行政伦理责任, 就可以排除以权谋私和部门利益化, 防止权力腐败的蔓延。为此, 公共行政人公正行政, 处事公平,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以民为本, 树立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为民的观念。其次, 立身惟正, 做“行公行正”的表率。其三, 处事公正无私。第一, 秉公执法, 按章办事。在法规政策面前人人平等, 不论职务高低, 不分亲疏, 不阿亲戚, 不循私情, 不避权贵, 一律照章办事, 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秉公执政。第二, 赏罚公平。第三, 用人公正。用人要出以公心, 能者上, 庸者下, 不搞任人唯亲, 要任贤使能, 俊杰在位, 因任而授官。
2.廉洁奉公, 锐意进取
礼、义、廉、耻, 被古人称之为“四维”, 有“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之说。而作为四维之一的“廉”, 被视为“仕者之德”、“人生大纲”、“为政之本”、“为官之宝”, 直到今天仍是关系到国家兴亡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头等大事。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上特别提出廉政问题, 他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 摧不垮的,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 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 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警钟长鸣。”官员能否廉洁从政, 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廉洁奉公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权力的公共行政人在行使权力时秉公执法, 办事公道, 不贪赃枉法, 权力只能而且必须完全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 绝不能用来为自己、亲属及小集团谋利益。
在这个知识更新加快, 万物日新月异的今天, 公共行政人所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建设性工程, 这就要求公共行政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勇于开拓、勇于创新。要“在其位, 谋其政”、“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3.恪尽职守, 勤政为民
恪尽职守, 勤政为民, 被视为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为官之道, 也是千百年来人民对官吏的一种道德诉求, 古时的大禹治水“八年于外, 三过其门而不入” (《滕文公上》) 、“周公相武王诛讨, 伐奄三年讨其君” (《滕文公下》) 的敬业精神成为千古之佳话。
恪尽职守, 勤政为民, 是公共行政人的一种工作态度, 一种工作作风, 是公共行政人做好本职工作必须承担的伦理责任, 这是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恪尽职守, 勤政为民, 要求公共行政人要勤于政务、勤于调研、勤于思考、善于谋划, 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切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 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不搞形式主义, 不搞官僚主义, 踏踏实实地把工作搞上去。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 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 杜绝玩忽职守、敷衍塞责行为的发生。我们的好干部孔繁森、焦裕禄可谓恪尽职守, 敬业勤政的楷模, 他们忠实地履行自己一个公务员的神圣职责,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工作态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三、公共行政伦理责任的实现
在现实中, 公共行政伦理责任的实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因在于公共行政伦理责任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 而非外在的强制机制。虽然实现公共行政伦理责任的过程很艰难, 但这并不表明公共行政伦理责任无法实现, 相反还是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要保证公共行政伦理责任的实现需要构建公共行政伦理责任的实现机制。
首先, 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建设, 树立行政伦理责任的法律权威。“尽管法律对于伦理问题的解决存在许多缺陷, 已建立起的伦理法规也存在着固有的虚弱性, 诸如法律不能够总是反映处于变动中的伦理问题情境, 而且大多数伦理法规对于特殊情况都规定得模棱两可或是留有太大的空间, 同时对于公共行政人的道德行为, 它们也常常不能达到公众的预期值, 等等。”[3]但是法律的努力仍然被当作为预防行政人非伦理行为的第一步,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这也是控制政府腐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其次, 在政府内部加强制度建设, 督促公共行政伦理责任的实现。任何良好的愿望和计划都需要具体的制度来落实, 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水中仙月。责任行政原则也不例外, 它同样需要具体的制度来提供支持。
最后, 发挥公共行政人行政良心的自律作用, 发挥其伦理自主性, 鼓励行政人的“自我关注”和“自我实现”。同时, 还要加强行政组织文化建设, 为行政伦理责任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环境养成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260.
[2] (澳)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264.
[3]李晓光.行政伦理责任探究[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3, (5) :92.
公共企业的伦理责任 篇2
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道德自律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道德自律两者之间评价要求、标准不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的是“必须”、“硬性的”规定,客观上规范着会计人员及其他当事人的工作行为,会计道德自律要求是“应该、、“软性的”约束,是靠理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系的。但要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以落实,还必须依靠会计道德自律的力量。执行制度的是人不是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好坏与否,重要的还取决于会计道德自律水准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道德是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保证。
正确处理传统内部控制方式与新型内部控制方式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会计技术手段全面更新,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准确性、效率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都被计算机这个新型内部控制方式轻而易举地替代。但任何先进手段都是被人所指挥、所掌握,一些传统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等仍有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仍将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在采用新型内部控制手段时,要结合坚持传统有效的内部控制方式。否则,已经出现多起的利用高新技术和电脑舞弊犯罪之类的活动还会继续在我们身边发生。
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与控制成本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与成本应该是正相关的,但也并非绝对。如按职务分离控制要求,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业务程序控制要求每项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从发生到终结都要按照事先规定的授权——执行——记录——复核等互相牵制的程序进行办理,特别是执行、记录、复核不得由一人包办等等。所有这些控制效果,是建立在一定的内部控制人员成本和其它相应成本基础之上的。但也并不是内控人员愈多,耗费成本愈大,效果就愈佳,关键在于内控人员职责要明确,权限要清晰并要尽责尽力。要在实践中逐步探寻一个内控效果与内控成本的合理结构比例,同时借助于企业“外控”(外部审计和外部其它控制手段)的压力与动力支持,既取得良好的内控效果,又能尽可能地节约内控所耗费的成本。
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公共企业的伦理责任 篇3
1公共体育管理事业中的社会责任以及伦理问题
1 . 1利益驱使, 采取非法手段
就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我国体育管理中存在着系列体育团体或者是个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利用非法手段,通过非正常渠道去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例如在体育竞技中, 个别体育团体为了取得体育赛事中的冠军宝座,耗费大量资金去收买裁判或者是利用不法手段去伤害参赛队员的身体,阻止其继续参加比赛,又或者是私自服下兴奋剂等能增加体力的药物的不光明手段。此类行为都代表公共体育管理中道德伦理的丧失,只因为自身的一点私心,利用卑鄙的手段,破坏了本该持有的体育精神。
1 . 2过度追求经济, 忽略社会效益
由于体育经济的日趋发展,将其逐渐融入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之中,使得体育公益事业逐渐走向商业化发展机制,其开始慢慢实现商业创收,开拓出更具效能的经济来源。就我国现有情况而言,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运用系类体育活动的开展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从主观意义上来讲,其是科学的发展模式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可事实并非如此,在商业日益激烈化的市场竞争中,体育经济管理逐渐偏离原始的运行轨道,开始偏向利益化的发展趋势。部分体育从业者,由于利益的驱使,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把经济收入作为自己从事体育事业的动力源泉,常常会忽视掉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体育对社会产生的积极效益,从而在不断的体育经济活动忘记了本该持有的体育初衷。
1 . 3违背竞技精神, 破坏体育风气
体育比赛是一项有活力、公平、正义的竞技项目。在正规的体育赛事中,其具体要求运动员保有一颗平常心,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同时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 它总体上需要裁判员的公正裁决,运动团队的相互合作。但是就我国现有情况调查显示,其体育管理中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破坏体育精神的事情发生。例如:谎报自身情况,违背体育真实性;裁判人员丧失公平、正义,刻意作假;在体育经济中,投机取巧,违背竞技规则等。
2公共体育管理问题的根源
2 . 1体育经济的反作用
随着体育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管理逐渐融入市场经济商品利益化发展模式,从而使其不论在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上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同时延伸到体育活动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一些内心不坚定的体育从业人员,在金钱的诱惑下,为了实现自我利益,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伤害竞争对手或者是竞争团体,从而使得体育竞赛中的禁药、假球等事件屡见不鲜。
2 . 2体育道德宣传管理有待提高
就我国现有情况调查发现,在相对公平、正义的体育大环境中,仍然存在一些受利益驱使不惜伤害他人,违背体育精神的现象存在。具体化的看待这一问题,其实这类问题的产生大多是与体育道德管理宣传力度息息相关。部分思维容易动摇的体育从业人员, 一旦没有积极的道德宣传,其很能受到金钱的驱使,转变自我价值理念,通过错误的思想定位,从而使得破坏体育精神的事件屡屡发生。
2 . 3社会体育机制不完善
建立高度集中的体育决策权以及系统化的法律机制是建立健全社会制约制度的必要途径之一。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普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进一步制约有违道德理念发生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体育项目长期、稳定的发展。
3促进公共体育管理社会责任与伦理的有效措施
在现代化经济改革历程中,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逐步显露出其系统优势和相关弊病。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茁壮成长,体育经济开始崭露头角,日趋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使得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弊病也渐渐在体育事业中凸显。因此,这一现象的出现为相关体育人员不法行为提供了滋生环境,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方案。
3 . 1树立形象
在公共体育管理事业中,其昂扬进取的社会面貌,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与建立完善的体育管理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只有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以提供现代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体育需求为终身目标,在不断的奉献与分享的过程中,逐渐得到群众的爱戴,从而树立更好的社会形象。就如中国热门项目乒乓球,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以国家利益为重心,创建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在日常的体育中,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从而在中国体育乃至世界体育赛事中冠上了耀眼的光环,被誉为中国国球。使之在今后的体育竞技中,不断获取丰硕的果实,在为国家争取荣誉的基础上, 发挥着中国特有的体育文化。
3 . 2确立思想理念
要树立好规范的公共体育社会责任与道德管理,其前提是必须以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前提条件,着实建立人文思想,树立集体荣誉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构建更为公平、正义的体育竞技环境。其具体要求相关体育从业人员必须积极重视体育赛事中存在的各类道德管理问题,增强体育责任教育,完善体育管理机制,在有效杜绝一切不公平的体育竞赛活动中,更好地维系体育管理良好的发展环境。
3 . 3构建团队精神
就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来看,团队精神是构建和谐体育环境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日常的体育赛事中,一场竞技的胜利不是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而取得的,它是由后勤支持、团队训练、公平的赛事环境共同构建而成的,因此,体育团队的协同合作是极其必要的,它不仅是体育队员收取胜利果实的单纯承载机制,同时也是实现体育精神、体育价值最好的表现。
3 . 4创新科技
创新科技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能为公共体育管理事业开拓更为宽广的领域,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跟上世界体育科技的发展轨道,确保融入世界一流的体育项目中,其能有效地促进体育价值的展现。就拿我国国球乒乓球而言,在很长的发展史中,其不断创就辉煌,给中华民族带了极大的荣誉,然而在这之中其技术创新的奖项就占总体奖项一半的比例,使我国乒乓产业在世界体育赛事中遥遥领先。
3 . 5融入群众, 加强素质建设
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其整体性的体育团队组织大多是充满青春活力的,是通过一个个充满激情、活力四射、热爱运动的青少年共同组建而成的,他们不拘小节、大方开朗是一支高素质体育队伍。因此,只有积极引导,促进其体育潜能的发挥,帮助其展现自我别具特色的体育才艺,在群众中寻找,从少年抓其,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辉煌发展。
3 . 6优化体育精神, 发扬民族文化
就公共体育而言,其发掘自身优势,树立强大的民族荣誉感, 在增强民族责任的同时,加大全体人民的凝聚力是发扬民族体育精神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就我国在国际体育赛事中所取得的荣誉而言,其体操王子、跳水王后、乒乓精神的名号逐渐打入世界,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更是中国体育品牌最显著的代表。因此,只有团结一致,以宣扬中华文化作为根本发展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
4结语
总的来说,不完善的公共体育管理制度是影响体育事业发展, 造成社会责任与伦理问题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其整体的发展走向日益引起人民群众的深入思考。本文就体育管理中的道德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站在客观的角度,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创建更为和谐的体育发展环境。
摘要:最近几年,由于教育制度的改革,我国体育事业也开始受到广大人民的热切关注,呈现出了高速的发展模式。本文将有针对性的对体育管理中的社会责任以及伦理道德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积极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公共企业的伦理责任 篇4
我国企业建立环境伦理社会责任的制度选择
倡导企业环境伦理是防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这意味着企业要主动承担起环保的社会责任,向社会表明了企业对待环境的态度,这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需求.企业倡导环境伦理与企业利益是互利共生的,形成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伦理观,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作 者:夏亚芳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251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18)分类号:X1关键词:企业 环境伦理 社会责任
公共企业的伦理责任 篇5
夜深人静, 茶吧里弥漫着茗茶的芬芳, 传来时而热烈时而和缓的谈话声。以爆料“重磅炸弹”的重大社会新闻著称的某首席记者, 还有同来的总经理H, 正在与吧主切磋企业安全文化的话题。
总经理H对品茶用的白瓷茶具情有独钟, 一个劲地赞扬图案清新俊朗, 造型精巧, 别致美观。可是, 被吧主戏谑称为“滨城名记”的这位媒体新锐, 却热衷于茶品, 用深情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调, 感叹炭韵黑珍珠香气浓郁, 醇干鲜爽。
【话题】企业安全管理是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缩影/企业安全文化不等同于常规安全管理/全球化大格局及产业链模式下企业安全责任的新挑战/企业安全事故成了引发社会公共事件的一大诱因/何时能跳出为富不仁、无商不奸的魔咒/权谋文化及法不责众的投机心理是深层祸根/社会信用体系缺失与管理放任导致泛滥成灾/大安全文化观是现代企业基业长青的根基。
某首席记者:说到安全管理, 未免有些令人心情沉重, 与窗外美丽的夜色不相协调, 总感觉到有些灰蒙蒙的。
吧主:前些日子, 企业文化协会举办了企业人为本管理论坛, 论题———企业安全管理体现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几位学者发起这个论坛的初衷, 一是想纠正企业全面安全管理的认知和误区, 二是为企业持续发展校正“定盘星”, 三是倡导构建现代企业的安全文化。
这不是在不久前, 国内爆出全球超级连锁快餐麦当劳、肯德基长期使用过期原料的安全丑闻, 一下子击碎了跨国公司一贯坚持严苛标准及流程、可以信赖的口碑, 竟然也在安全文化上沦落到如此地步。加之骇人听闻的韩国“岁月号”沉船事故, 所带来的恐惧尚未彻底消散, 挑战着当今世界人们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神经。看来, 这个论坛的主题不仅切中时弊, 况且还有国际化的普遍意义!
某首席记者:一说到企业安全管理, 往往会习惯性的理解为狭隘的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管理, 甚至与传统意义上的防火防盗划等号, 还习惯于出了大事之后就例行公事的一番疾风暴雨式的大检查, 很快又是雨过地皮干;可祸根在哪里, 是不是仅仅在于每个捅娄子的具体部位, 怎样才能建立起长效机制?一连串的问题还都摆在那里哪!
我更关注构建覆盖企业全员、全流程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安全观理念, 它包括产品安全、人身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多方面, 几乎囊括了所有影响企业自身发展、危及公共安全乃至社会和谐的诱发因素, 早已应该提升到企业社会责任层面上来, 更是一个现代企业公民的体现。
近日采访过的一户煤矿企业, 本来煤矿透水多发, 防不胜防, 可恨的是这家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后, 黑心矿主蓄意隐瞒被困矿工人数, 几个小时后查出来竟然多出了50多人, 况且还煞费苦心封锁消息, 竟然将矿工家属用出租车转移到外地, 浪费了抢救矿工生命的宝贵时间, 无异于草菅人命。
(显然, 某报首席记者说话的表情有些激动, 几次端起品茗杯又放下, 嘴唇轻轻地颤抖着。)
职业道德和良知促使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 企业老板为什么会置员工人身安全、消费者安全健康于不顾, 简直成了与义绝缘的人类品种, 到底有哪些深层的文化原因?眼下正酝酿一篇有份量的稿子, 不瞒你说, 这也是我特意约请企业界知名人士总经理H拜访茶吧的目的之一。
吧主:无事不登三宝殿, 请您先品茶!
(听罢, 某报首席记者急忙笑双手抱拳向吧主鞠躬, 忙不迭地解释一番, 那略带滑稽的姿态引来一阵笑声。)
某首席记者:从大安全观的视角上看, 当今企业危及安全的行为, 大体上可以分为几大类型:
第一类:劳动环境极其恶劣, 黑心老板不顾员工死活, 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曾报道过一个金矿, 老板富的腰包鼓鼓富可敌“县”, 开着上百万的豪华车威风八面, 头上还闪烁着各种各样光环, 招摇过市;可在这些背后却是一番凄惨的景象, 一阵阵声泪俱下的哭诉:金矿上班的员工患矽肺病的不在少数, 一个村庄中竟然有几十个民工因患矽肺病相继死亡。一个个鲜活的的生命消失了, 一个本来圆满的家庭毁掉了, 一大堆沉重的包袱推给了社会。
吧主:民间广为流传的顺口溜:“老板发财, 政府发丧”, 早成了不争的事实。媒体披露一份令人触目惊心的贵州某煤矿的《瓦斯日报表》, 一个月内, 几乎每天瓦斯浓度都严重超标, 其中最大值为4.00, 报警71次之多, 18日那一天因为瓦斯严重超标竟然报警1241次, 可还是不顾工人的死活照常进行生产, 带血的“乌金”变成了老板兜里的黄金。不仅有违人间常理, 也为商业伦理所不容呀!
某首席记者:第二类, 限制人身自由, 黑心工厂明目张胆人格歧视, 无视法律法规。我暗访过一个工厂, 周围铁栅栏, 高墙深远, 从外观上似乎给人以为这里不象是工厂, 倒像是座戒备森严的监狱。工人入厂后, 十几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不得离开岗位, 工作场所更是化学品毒气弥漫, 让人透不过气来。这种人格歧视现象, 在一些企业以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如超市搜身行为, 工人下班时搜身检查等等。更有登峰造极的奇闻, 广东一家企业进厂员工必须签订“牲畜协议”, 违反工厂规定就被视同为“牲畜”一般。
第三类, 吝啬技术投入进行野蛮生产, 黑心老板宁愿吃喝嫖赌一掷千金, 却不愿在员工安全保障上花些本钱, 绞尽脑汁压榨廉价劳动力获取利益。一些企业对技术进步是心里揣着明白装糊涂, 老板热衷于原始的工作方式、生产方式, 进行野蛮掠夺性生产经营, 反正能凑合干一天就多赚一天钱, 何必把大把的钞票砸在技术设备上, 还额外增加一块费用支出。对于这个技术改造成本的小九九, 老板算得比谁都精道, 在低廉劳动力红利丰厚的环境下, 这样做最简单划算, 能够最大限度地敲诈劳动者的血汗, 昧着良心求得利润最大化。
第四类, 原料和辅料掺杂使假, 企业有恃无恐地怎么赚钱怎么干, 致使产品安全成了危及社会的一大公害。食品添加剂明令禁用的“苏丹红”案尚未平息, 水产养殖消毒剂“孔雀石绿”又浮出水面;“工业酒精”勾兑酒毒死人事件刚刚曝光, 海鲜品“福尔马林”又吓坏了消费者;染色馒头叫让老百姓心生畏惧, 更有那有毒大米、问题奶粉等惹得老百姓防不胜防, 民怨沸腾。之所以食品、药品行业引起普遍的关注, 不过因其涉及面宽、关乎千家万户的一日三餐, 其实别的行业假冒伪劣的问题产品并不逊色多少。难怪人们抱怨就差没有人象《水浒传》里的狮子坡, 孙二娘开黑店专卖“人肉包子”了, 让人听起来真的有几分恐怖。
吧主:有谁敢相信江苏一家具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黄酒制造企业, 竟然想出一个歪点子, 大量购进国家明确规定饲料用的万余吨低价陈化粮大米, 酿造出4800万瓶的“毒黄酒”, 且全部销售一空。众所周知, 陈化粮大米中含有大量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 会对人体内造成极大的伤害, 早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列为强致癌物质。
按照市场逻辑可能让人解释不通, 企业决策者为什么如此肆意践踏品牌价值?只是为了降低一大块原料成本增加利润, 难道真的不清楚这一块令人眼红的黑心钱, 怎能抵得上几十年形成的产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者相比到底是哪一个更值钱呢?市场逻辑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 有钱可以随时随地购进原料, 但却无法复制漫长的光阴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的印记呀!
某首席记者:第五类, 肆意“三废”排放, 无视环境保护法规, 以污染生态的社会代价换取企业利益。这类环境生态事件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 近日来媒体曝光的频次也多了起来。人们记忆犹新的那起震惊中外的松花江污染事件, 2000多公里的一条大江, 由于上游工厂不负责任的泄漏, 牵动了几个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污染了全流域几千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和健康, 闻之心有余悸。
哎, 安全责任对于企业老板来说, 是横亘在面前的一条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 孰丑孰美, 一目了然。令人揪心的是, 诸如此类的丑陋行为何时休哇!
(一直在那里静静地品茶, 认真听着谈话的总经理H, 终于开口插话了)
总经理H:说实在话, 心地善良的人都不会这样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按说, 那个企业老板不做梦都想赚取更多的利润, 赚钱这玩意容易成瘾, 但是不能损人利己挣昧心钱, 于心不忍。
刚才, 记者老弟不是谈到要挖掘一下根源吗!俗话说“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挖来挖去, 还不是一个“利”字作怪。但赚钱也得看怎么个赚法,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决不能丧失伦理, 不择手段, 吧主你说对不对?
记得你在一次管理讲座上强调的人性化管理, 这可能恰好属于人性丑恶的那一面吧!
吧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 企业家身临其境, 现身说法, 更有说服力, 还得多听听你的高见, 扫除那些阻碍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些误区。
总经理H:企业界里普遍泛滥着一种“成本障碍论”, 这恐怕是最现实的、排在第一号的不得不挑明的误区。
实施安全管理会直接影响产品成本的提升, 不利于与对手竞争, 干还是不干?真干还是假干?坚持还是不坚持?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实打实的事情呀!你说也难怪, 凡是企业涉及到安全管理达标, 没有一项不是直接增加产品成本, 原料货真价实, 肯定比人家单项成本就要高出一些;产品质量高标准, 成本自然就的上升一块;技术工艺设备升级, 那可是没说的要投入资金增加折旧;环保清洁生产涉及污染排放达标, 增加成本更是明摆着的事情;这里的那一项最终都要反映在产品市场价格上, 否则那就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如今在过剩经济大背景下, 竞争异常惨烈, 买卖难做, 市场上同类产品遍地都是, 消费者总是货比三家, 那家便宜就买哪家的, 你的价格比人家高出哪怕是一点点, 那不仅赚不到钱甚至随时都有被挤出市场大浪淘沙的危险。
我们本身就是生产食品的厂家, 深受市场恶性的无序竞争之害, 吃尽了苦头。论规模设备和信誉, 咱们都是响当当的行业一流, 可是就是干不过人家那些无名鼠辈的“地下小厂”, 怎么回事?人家明目张胆地在食品添加剂上使用违规产品, 似乎人体健康安全跟他没有关系。违规添加剂产品成本低, 且产品外观上还能吸引顾客, 这样在销售价格上就差了一大块, 你说怎么跟他竞争!因为消费者并不知晓有没有危害身体健康的添加剂, 即便知道一些也很难现场验证, 所以谁的价格低就买谁的呗。你货真价实, “老实人吃亏”, 到头来还比不上那些玩歪门邪道的赚钱, 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某首席记者:“假币驱除良币”的“假币效应”, 毁掉了市场优胜劣汰的良性机制, 甚至能导致市场秩序乃至社会公共秩序的紊乱!
吧主:这就涉及到了落实安全责任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规模大小对履行安全责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一般而言, 企业规模小, 又以经营初级产品项目, 行业利润低, 加上产品结构趋同性突出, 与竞争对手之间严重同质化, 所以承当安全责任成本的能力较弱, 当行业竞争达到盈亏的临界线时, 在老板的内心世界里, 就开始在道德伦理和贪婪野蛮的临界线边缘上挣扎着,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一旦见利忘义的洪水冲破道德堤坝而决口, 失守底线的老板们自然就会采取损人利己的方式, 此时的安全责任就被无情地抛到了脑后, 金钱成了左右决策行为的唯一动力, 人性里边本来就略显脆弱和稀缺的善良成分, 很快就被利益之水稀释掉, 人性中丑恶的部分浓度越来越高, 扭曲了灵魂, 才会出现刚才所例举的种种事件的发生。
某首席记者:有资料表述, 大企业的出现, 扮演且承担起安全责任的角色和功能, 这是不是与你刚才讲的安全责任与企业规模和产业层次有关系?
吧主:正是这样, 市场竞争机制造就了一批大规模的企业, 同时也赋予了大企业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社会职责, 幕后的伟大的推手就是市场内在机制;诚然, 评价安全责任不能简单地以企业规模大小来划线。
这并不是因为大企业规模大就会如此高尚?首先是因为大企业具备了承担安全责任的能力和实力, 基于多产业、多领域、多渠道、多个企业的利润收益可以互相弥补, 东方不亮西方亮, 较比单一经营的中小企业优势明显;其次是大企业如果发生安全责任事件, 相对中小企业而言风险成本极高, 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甚至波及到公司旗下的多个领域和项目, 所以它不值得从事瓜田李下、偷鸡摸狗的勾当;再次是大企业为了相对垄断市场的利益诉求, 会担当起现代市场秩序维护者的社会新使命, 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会自觉约束企业行为。总之, 当市场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时, 大企业集团的组织架构中已经植入了安全责任机制, 客观上在一定范围内克服了政府和执法部门管理成本高的难题。
某首席记者:全球领先的数码影像公司爱普生, 主导产品打印机、投影机和液晶显示设备, 生产过程需要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该公司依靠科技突破“绿色壁垒”, 在全球率先提出“无氟里昂”宣言。有97%的产品所使用的原料达到了欧盟ROHS环保指令要求, 提前领取了进入欧盟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吧主:但是, 强调大企业担当现代市场秩序维护者的社会新使命的同时, 有两点需要澄清:第一, 这并不等于说所有的中小企业就一定会漠视安全责任, 不论企业规模大小, 在商业伦理底线与追求企业增长面前, 所有的老板都会面临着同一道选择题, 就看你是打“∨”还是划“×”了。第二, 这并不等于说大企业会自然而然的“清一色”的完美无缺, 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往往也会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一定的管理群体面前, 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 酿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闻来。刚才提到的麦当劳不就是如此吗!
总经理H:在全球化大背景下, 跨国企业普遍采取产业链的全球采购模式, 这也无疑加大了大企业管控安全责任的难度;这个曾被奉为质量控制管理圭臬的产业运行模式, 为什么下游供应商的违规行为, 就直接导致终端产品的安全责任事故, 使得整个供应链责任管控系统显得那样的不堪一击, 令人困惑不解。说来说去, 又归结到人性上来, 任何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离不开人, 确实值得认真探讨一番。
吧主:话题引领到了一个新的层面:现代管理模式更需要现代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保障;打一个比方, 可以把现代企业安全文化比作水, 现代管理模式则是行驶在水上之舟, 无水则舟停, 逆水舟难行, 如遇上波浪滔天则舟会倾覆。在产业链运行环境下, 单个企业的特定行为将决定整个产业运行体系的走向, 甚至导致体系发生癌变。如果企业安全文化没有覆盖到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所有部位, 或者说某个企业与整个产业链的安全文化不对接, 或者是其中某一户制度执行不到位出现漏洞, 那么肯定会殃及整个供应链系统, 即便领袖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如何的正确、管理手段如何的到位, 同样难免陷入被动尴尬的局面中。一个“福喜”的安全事故, 就把全球连锁快餐巨无霸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企业永远以追求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为了实现效率最大化, 企业时刻要把提高效率和安全系数放在一个临界点上, 并且实现在稳定状态的相对平衡, 一旦天平失衡严重倾斜向每一方, 所有的效率和效益都会化为子虚乌有, 而发生天平失衡最大的几率是倾向于效率一边, 这时的安全责任就十之八九成了次要, 大麻烦也就随之不请自来, 只不过是早晚的事罢了。
尽管企业安全文化投入体现为刚性成本支出, 直接减少当期利润, 但安全与效益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有远见的企业家, 从来不把构建安全文化方面的投入, 消极地视为企业的成本和负担, 也不可能当成负资产, 而是企业合理效益的基本保障。
总经理H:第二种误区是“不钻空子吃亏论”, 不仅在国内企业中很有市场, 就连那些大名鼎鼎的跨国公司也照方抓药, 不甘人后。一些企业老板的注意力聚焦到投机取巧、乱中取胜、钻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空子上, 奉为企业成长的“葵花宝典”, 这种文化氛围在群体中不断地扩散发酵, 那些不甘沦落或同流合污者必定走人, 哪还有现代安全文化生存的空间和土壤呀!一些商家把“家家卖烧酒, 不漏是好手”当做成功之道, 侥幸取利, 捞一把是一把, 抓不住就干, 干一把就赚, 抓住就算, 反正是大家都这么干, 身边发大财的例子不少, 咱不干白不干呀!你说都这样做的话, 那能不泛滥成灾!
(总经理H品了一口茶, 茶汤在口腔里滚动着, 下咽后又轻轻吸气, 享受着齿颊间的回口香, 让人一看便知是个老茶客)
某首席记者:说到这, 必须提到第三个误区, 即大家说烂了的行业潜规则, 或所谓的行规;这算不算误区虽有待商榷, 但起码是把前两个误区见诸行动的一种地下运行规则, 所以当某一个安全风险大败露之时, 总会是提起萝卜带起泥, 同行企业中一连串的瑕疵都紧跟着大白于天下。既然潜规则算是规则, 就足以说明了它是普遍存在的现实, 约定俗成, 如加上了一个“潜”字, 一是表明这种现实存在的规则见不得阳光, 属于“地下工作者”, 只能偷偷摸摸进行;二是也表明这种潜规则具有着约束企业行为的能量, 且有将公开规则架空的势头, 否则怎么会在行业内有那么大的市场哪!这些年的实际情况证明, 潜规则绝不是只纸老虎, 而是一条实实在在趴在市场的大门口、张着血盆大口的吊睛白额大虫;所以, 在每次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背后, 都能找到一大堆潜规则的影子, 这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吧主:潜规则之所以能无处不在“潜”得起来, 大行其道, 敢与公开的法律法规顶牛叫板, 拉出了“二奶”登堂入室取代原配的架势!依我看来, (1) 从制度安排上解析, 新旧规的交替过渡阶段, 新规则尚未到位或者说存在着缺位和漏洞, 给潜规则提供了“潜”的空间, 你留空子就有人会钻, 何况又是在强大的利益驱使之下呀;如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所言:“被制度化了的角色整合可以影响全局, 制度就是这些角色整合的复合体。”言下之意是在好的制度下, 人们被约定成俗的道德标准与法律规则所制约, 扮演规范化的角色;而在坏的制度下, 道德标准与法律规则皆丧失了控制力, 人们扮演的角色有多重面具, 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系统混乱失范。 (2) 从既得利益集团上解析, 新标准出台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 总是处于被动的延迟“慢几拍”状态, 也使得潜规则有了生长蔓延的空间, 不是新标准的推动者, 什么时候社会舆论压力不得已才进行研究, 维护了行业利益也保持了行业“保姆”的地位, 何乐而不为哪! (3) 从行政监管上解析, 企业安全责任立法缺位, 行政管理部门打击不力, 造成了安全违法犯罪案件成本太低, 管理不严, 惩罚有限。人们算过一笔账, 随便你罚款千八百元的, 而我冒一次险捞一把不知要多过多少倍呀!你说他干还是不干?假如让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身试法者, 倾家荡产, 身败名裂, 就不会感到违规违法更划算了。
某首席记者:这些年来又是什么导致政府监管不力哪?除了少数利益关联者们“顺拐”之外, 还不是一味追求本地区GDP增长的业绩观在作怪, GDP就是硬道理, 只要百分比窜不上去, 管他什么规矩不规矩呐!客观上为一些利欲熏心者无视企业安全责任, 打开了方便之门, 也自觉不自觉地点燃了安全事故频发的导火索。
为此, 政府作为规则的制定者首先是在制度安排上到位, 同时监管规则的执行也要到位, 进而强调企业道德伦理, 强调商业信誉, 强调社会责任, 才能收到实效。
吧主:这也符合制度经济学的理论逻辑, 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构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内在制度是产业群体内演化出的观念、习俗、礼貌、道德等行为规则, 而外在制度则是由政府执法的法律、规章、条文化的行为规范。
总经理H:一位美国大企业家曾说过“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 失去职业, 失去机会, 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
某首席记者:人家为什么把信誉看得比职业、机会还重要哪?而我们“仁义礼智信”讲了几千年了, 如今却成了这个样子哪?简单地从道德伦理的视角上去研判, 很可能落入了俗套, 换一个“在商言商”的角度好不好?信誉的魅力在那里呢?一言以蔽之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誉能给商家带来最低的交易成本。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环境中, 新社会媒体覆盖了整个社会的犄角旮旯, 使得屁大点事能在几分钟内可以让地球人都知道, 比传统的靠人口相传的速度快过了不知有多少倍, 想捂盖子“家丑不外扬”都难呀!为此, 企业和个人承担的社会安全责任越多, 社会公众对你的信赖感越来越浓厚, 你的个人信誉或商业信用也就越来越好;反之, 商家老板或企业本身总是麻烦不断、丑闻缠身, 谁还敢轻言信任呀!
吧主: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是根本, 微观的企业安全文化正是建立在这块宏观基石之上。不妨试想一下, 当社会中失信之人寸步难行, 失信企业四处碰壁找不到翻身的机会, 自然而然地强化了个人及企业对于规则的敬畏感, 有谁还敢把漠视规则、随心所欲冲撞规则当成家常便饭哪!
现实社会信用体系是很不完善, 一是人们对信用体系的依存度很低, 失信之人在社会上行走自如, 守不守信用无所谓呀!今天在一个地方或行业干了失信之事, 换一地方完全可以满血复活, 一旦个体不再敬畏规则, 机构的堕落也就不足为怪了。二是惩罚性赔偿机制不到位, 也就是大家都说的违法成本低, 起不到了杀一儆百的震慑。发达国家的企业最害怕的是消费者维权, 一旦发起集体诉讼可能让公司破产倒闭。
某首席记者:企业家恪守安全意识、安全理念, 是建立信誉的最起码基础, 也是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主导因素。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 要求现代企业必须担当起安全与社会的责任, 包括经济责任、文化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 等等。这不仅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起码要求, 也是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根本特征, 是安全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准绳。
当我们的企业还停留在安全管理上, 斤斤计较因此提高成本, 而不惜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和员工权益的时候,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早已把安全文化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勇敢而坚定地把社会责任放在自己企业的肩头。这并不是厚此薄彼的杜撰, 确实是现代企业行为的特征。
总经理H:如何把企业安全文化纳入发展战略?这个理念很有新意。
吧主:企业自觉地实现由传统安全管理提升为安全文化, 并等于说放弃了日常安全管理, 更不等于说放弃了利润。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发展和升华;大家都知道, 所谓组织内部文化一般意义上指组织成员之间共同认可的习惯和规范, 重视安全不是个别人的现象而是群体的自觉行动。
某首席记者:这破解了我一直感到困惑的谜团, 为什么跨国公司对于出现问题的产品, 采取毫不犹豫的召回制度, 甚至一下子赔上几个亿, 并不是人家不追求利润, 恰恰是在安全文化驱动下, 更关注企业的战略发展和长远利益。
吧主:比如说,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产品在欧洲出现安全问题, 索尼公司的数码相机发现明显缺陷, 汽车制造商被消费者投诉某款产品存有质量瑕疵, 都会毫不犹豫地启动召回程序, 因为他们知道这不仅仅事关商业信誉, 搞不好可能会由此诱发一场企业危机的“大海啸”。上边已经谈到的现代社会的信息转播速度是惊人的, 事件内幕真相转瞬之间会传遍全球, 况且在传播的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存在着被扭曲放大的可能, 如果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原有的产品市场就会象被咆哮的洪峰冲刷一样, 摧枯拉朽一般扫荡而空;到那个时候, 企业还谈什么追求利润回报哇!有句老话说得明明白白:“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某首席记者:企业创建安全文化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不是外界强加到企业头上的。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的必然。现代营销理论告诉我们, 广大公众对企业的口碑, 是对这户企业最好的奖赏。消费者们肯定不会积极购买连一点社会责任都没有的企业产品, 掏出口袋里的钞票去装满吸血鬼的钱包, 更何况在产品过剩可以随意选购的今天哪!试想, 当媒体披露某企业的产品发现“有害物质”, 你还会去购买那户企业的股票吗?还会向过去那样不加选择的“冒险”吗?前些时候麦当劳、肯德基的股票连跌多日, 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吗!
总经理H:市场中,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 企业应对安全危机的劲头, 大大高于构建安全文化。大家都感觉到, 即便赶上倒霉发生了安全责任危机事件, 企业大不了进行一番危机公关, 在公益事业搞些动作, 破费一下也就过去了。
(总经理H的眼睛眯缝成一条缝, 用令人难以察觉的眼光扫了在座的几位, 低头思考着什么。)
吧主:这种现象算是潜规则中的一种, 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日前, 昆山那家发生大爆炸的台资轮毂企业, 就是遇到检查时靠公关的典型案例;这户企业早有举报操作现场粉尘飞扬, 每天工人都象“兵马俑”, 环境污染严重不说, 大爆炸之前就曾发生火灾而被“限期整改”, 最终酿成了几十人死亡的大祸端。
“刀口药再好, 也不如不拉口子”。企业出现了安全责任危机, 一则付出的代价太大, 不符合投入产出效益原则;二则安全责任危机必然带来信用危机, 遗留下的疤痕不是靠危机公关就能够抹掉的。参与公益事业是企业处理安全危机的一种策略, 有利于化解当时的危机。然而, 此时你在公益事业上做了多少, 实际收效也会大打折扣的, 甚至被理性的社会公众看成是负面的投机, “偷鸡不成倒丢了一把米”。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哪?
某首席记者:企业是社会环境中的法人组织, 占用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开展经营活动, 离开了社会资源的共享, 企业恐怕连一天都生存不不下去。所以, 企业从诞生那天起, 就是为了最优化利用资源, 为社会进步创造和积累更多的财富, 说穿了, 如果企业失去了社会资源, 老板口袋里的财富又靠什么积累哪!
因此, 企业承担安全责任本来是推卸不掉的社会责任, 是社会环境规则赋予的使命。创建安全文化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潮流, 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顶风上”自然会撞得个鼻青脸肿。
总经理H:安全文化为何物?不瞒你说, 还真是初次听到的。
吧主:倡导企业要跳出传统的就安全抓安全管理的局限, 而是在企业和全社会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
何谓安全文化?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
从这个定义出发, 可以引申出以下新的认识: (1)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2) 安全文化具有无形资产的精神力量; (3) 安全文化的功能是凝聚人心和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目标; (4) 安全文化是检验员工和组织的精神状态和素质能力的境界; (5) 安全文化是企业担当社会责任的价值体现; (6) 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管理的新的策略。
总经理H:传统的企业安全管理与现代的企业安全文化有什么不同之处?
(他歪着头看着吧主, 看来对吧主的刚才那番话还有些不解, 努了努嘴没有说出来。)
吧主:安全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产物, 是对传统企业安全管理的超越和创新, 创造性地把安全责任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系统, 弥补传统安全管理只是漂浮在执行层面的不足和缺陷。
首先, 传统安全管理是被动的成本支出型管理;企业认为承担安全责任就是增加成本支出, 而现代安全文化强调主动的创新效益型管理, 把企业安全文化与扩大市场需求增加收入紧密结合;其次, 传统的安全管理是属于经验型管理, 而现代安全文化则是系统科学型管理;再次, 传统安全管理是作业驱动型管理, 关注事故多发的环节, 而现代安全文化是项目驱动型管理, 贯穿于产品、市场、服务等全部流程细节。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在社会中的安全价值, 是安全文化的灵魂。正因为如此, 安全文化是一块凝聚员工的磁石和推进企业进步的精神动力。
某首席记者:安全文化是检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面镜子, 聚焦点反映在企业到底对人是尊重还是漠视, 是不是把人当成人来看。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必然左右企业对安全责任的认识和行为。那些漠视安全文化的老板, 不管嘴上说的天花烂坠, 砸大钱铺天盖地的广告吹破天, 但在安全管理上却总迟早会露出带臊气的“狐狸尾巴”。
(显然, 某报首席记者说话的表情有些激动, 几次端起品茗杯又放下, 嘴唇轻轻地颤抖着。)
吧主:说安全文化觉得太新鲜, 不足为奇。那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 国际原子能机构率先提出安全文化理论和安全科学方法。近年来, 安全文化理念引领企业界人士开始对传统安全管理进行反思, 认识到倡导安全文化不是当救火的“消防队”, 而是一项与市场收益和持续发展密不可分的新对策、新思路。
某首席记者:应该说是对传统安全管理的颠覆和突破, 尤其是在安全文化建设中, 找到了推动企业自觉承担安全责任的杠杆, 变包袱为动力。
吧主:安全文化除了能够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之外, 还必须看到企业创建安全文化, 依赖于企业老板的品性、道德、伦理、修养和态度。发达国家的权威学者把安全文化定义为“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 是多么的恰如其分。
总经理H:现在好多企业老板可能会认为, 什么安全文化, 不出事就是安全文化, 反正咱“鸭子过河随大流”, 保证不出什么大麻烦, 阿弥陀佛, 企业安全文化自然而然地就算建立起来了。
某首席记者:别说, 他提的这个问题真有普遍性, 就差没有说安全文化“多少钱一斤”哪?
吧主:企业没有安全事故并不等于建立起了安全文化。老板们的这些想法并不奇怪, 说穿了, 还是消极成本论作怪。企业安全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基础为前提, 致力于全面提升企业人员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法制观念和安全技术水平。倡导安全文化的战略意义, 对企业的好处有以下几条:
第一, 安全文化是企业持续长久发展的后劲, 目的在于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活力和生活热情。企业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价值。著名马斯洛学说把安全列为人的最基本的需求, 没有安全保障的企业, 员工会以怎样的心态去工作呢?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又怎么可能调动起来呀!失去了员工对岗位的忠诚和热爱, 又何谈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呀!
总经理H:老板善待员工, 等于善待自己, 善待钟爱的事业。“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黑心老板”毕竟还是少数的害群之马, 实在可恶!
吧主:第二, 安全文化是企业全新战略和科学发展理念。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 安全事故呈现出周期性增长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都经历了这一阶段, 教训是极其惨痛的。从优化资源配置上分析, 凡是违背安全文化规律的企业行为, 必然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可能达到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也不可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那些近乎原始落后的经营方式, 既表现出对资源的掠夺性, 也表现为对人的权益的野蛮性, 是一种典型的市场经营的非理性状态。
某首席记者:由此想到了第三条:安全文化是企业家道德伦理和野蛮贪婪之间的一条底线。有的老板信奉“丛林原则”, 认为, 他是专门吃肉的狼, 员工则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弱肉强食, 似乎天经地义, 心底里彻底颠覆了健康人格的道德伦理价值, 突破了做人的起码底线, 很可怕。
总经理H:钱是自己兜里的, 但资源却是全社会的。无视安全责任, 不仅直接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 损害劳动者及消费者的利益, 更会给企业带来危机。就拿近些年连续用工荒, 就是一个不小的警示。那个劳动者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血汗工厂打工呀!
吧主:第四, 安全文化是企业规避市场和环境风险的运行规则。企业必须具备风险管理意识, 提高现代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风险管理效率和措施, 时时刻刻处理突如其来的风险的冲击。企业家要学一点灾害经济学, 研究探讨安全经济学, 把所有的风险纳入企业安全文化管理的范畴中来。
某首席记者:第五, 安全文化是和谐企业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安全文化, 实际上体现出一种现代市场经济的文明程度。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织, 安全责任如何, 直接影响和制约社会和谐, 从全社会而言, 要健全企业安全责任的法制体系, 完善法治秩序;要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健全企业诚信机制;要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总经理H: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企业和, 万事兴。创建安全文化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总格局中, 使企业文化更生动、更具特色、更有凝聚力。
吧主:说得好!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系统, 囊括了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习惯、安全素养、安全价值观、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科技手段、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
【尾声】智能型专用“水泡”茶壶不止一次地又沸腾起来, 蒸汽鼓动壶盖上下颤动了几下, 显示断电的红灯熄灭了。
伦理学视角下的企业道德责任缺失 篇6
企业道德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履行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企业道德责任是较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分为内、外两个方面:从企业内部来讲,主要包括善待员工,关注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改善工作环境,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注重职工事业成长,让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从企业外部来讲,包括遵守商业道德、平等交易、诚实守信,以及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节约资源能源等。
企业道德责任的含义大体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较为广泛和普遍的意义上,企业的道德责任是体现在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精神文化责任之中的,同时又是同企业伦理建设密切相关的诸种责任的有机统一。而从狭义的视角来看,企业的道德责任是企业所肩负的对自己、对同道和对社会的道德义务的自觉承担和精神担纲,它在其精神实质上可以用“敬业求精、贵和乐群”来概括。企业道德责任的内化即为企业良心。企业良心就是企业道德责任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它由企业爱心、企业诚心和企业义心或公正之心所构成。企业道德责任的内化即为企业良心。企业良心是企业伦理中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企业须承担三种责任:1、对消费者的关心,比如能否满足使用方便、产品安全等要求;2、对环境的关心;3、对最低工作条件的关心。
普拉利还将企业的这三种道德责任视为企业活动最低限度的核心道德责任,认为首先企业有义务承担最基本的道德责任,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而又性能良好的商品和服务。其次企业应当关心环境和减少资源消耗。最后一个层次的道德责任指的是企业作为共同体的责任。
二、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的现状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安全、放心。然而在市场上,“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瘦肉精”猪肉等有毒害的食品屡见不鲜、防不胜防。一系列公共食品安全事件背后,人们拷问政府和企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此类事件频发,酿成了“大头娃娃”、“婴儿尿结石”等悲剧。同时肯德基、麦当劳的卫生问题也让消费者对快餐失去信心,无独有偶,日本品牌味千拉面也未能“幸免”。味千拉面承认所售拉面的汤底是由浓缩液兑制,而不是他们宣称的现场用骨头熬制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凸显企业道德缺失。
据有关报道,在我国,由于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生产假冒商品,消费者为此而损失的福利每年在2500—2700亿元,占GDP比重的3-3.5%。企业如此的道德理念,不仅使自己的发展难以为继,岌岌可危,而且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009年2月2日温总理在剑桥演讲时指出,他希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道德的血液”。应该说,这是对全体企业家的最基本的要求。要解决像食品安全这一关系亿万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既要靠企业的道德自律,也要靠政府部门的有力监管。自律与他律的结合,是企业道德建设和完善的关键。
三、激发企业道德责任:经济伦理学的使命
一个健康的市场,总必须有能支撑它的道德基础。经济伦理学就必须承担起这样的使命:经济伦理学应使企业认识到他们自身承担的道德责任,同时还要为企业承担相应道德责任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我们需要完善的外在制度去约束企业的行为,但也需要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毕竟,“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再严格的制度和法律,都难免百密一疏,不可能规范企业的每一个行为。因此,作为企业公民,应当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让其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表率和榜样,引导和促进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转变和提高。
1、推动企业实施伦理管理
企业的伦理管理不仅仅意味着构建一个规范的伦理或合规管理框架,要在组织中建立成功的伦理文化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伦理发展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有益的企业伦理管理经验。
迈克·霍夫曼教授等人用一个金字塔形的图来描述企业伦理的发展过程。
如图中所示,第一个层次同时也是最低的层次是伦理意识,即要从伦理的角度开看待和思考相关议题。在没有伦理意识的企业中,很多伦理议题无法被意识到并得到及时处理,道德丑闻可以在没有人意识到得情况下继续存在。第二个层次是伦理推理,在这一层次,企业已经具备伦理意识并能从伦理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但是否能有效处理问题则有待进一步考量。第三个层次是伦理行动,即作出伦理决策。当企业高层管理者及雇员能够做出正确的伦理决策时,企业的伦理文化就基本实现了。伦理领导则是最高层次。
2、推动企业建立以诚信为本的伦理道德体系
企业诚信是企业维持其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诚信就没有市场经济秩序,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发展就难以实现。企业诚信是企业遵循市场经济法则,自觉维护市场秩序的一种表现,也是解决目前企业伦理道德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企业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企业理念与文化,以先进的企业文化教育人,以正确的企业商业理念引导人,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培养企业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制度的形式使之成为企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提高企业经理人的商誉意识,对企业经理人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宣传和引导,提高经营者素质,尤其是诚信素质,最终提高企业诚信经营意识。
3、完善政府对企业道德管理的政策制度体制
制度是用来约束那些人们不期望发生的行为,是事后的,也是消极的。而伦理约束则用于激励人们从事那种众人所期望发生的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约束,二者必须相互融合,平行发展,才会有积极的效果。
目前可以仿效美国《Sarbanes—Oxley法案》,在我国上市公司先行一步,可立法要求制定伦理准则以开展伦理管理,非上市企业可参考执行。此外,美国对制定伦理准则后出现伦理问题的企业执行罚金上明显减轻。例如,原来应处罚金6000美元的事件。
如果建立了企业伦理准则,罚金仅为标准的0.05倍,即300美元;如果没有建立该制度,罚金则为原标准的4倍即2400O美元。我国也可出台鼓励措施,对制定伦理准则的企业出现伦理问题时适当减轻惩罚。
参考文献
[1]苗莉.经济伦理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07-6-25.
[2]王淑芹.企业道德责任论[J].伦理学研究,2006(6).
[3]P·普拉利.商业伦理[M].洪成文,译.中信出版社,1999.
[4]王蕾.企业道德的两个基本问题[J].伦理学研究,2010(01).
【公共企业的伦理责任】推荐阅读:
企业的公共关系促销10-19
企业社会责任与伦理10-05
网络中的公共伦理问题10-16
公共行政伦理09-18
公共服务企业论文08-05
企业组织公共关系05-22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09-06
公共关系与企业管理09-10
企业公共秩序维护部个人述职报告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