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改革刍议

2024-08-30

艺术教育改革刍议(共12篇)

艺术教育改革刍议 篇1

一、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各类艺术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音乐教育的勃兴,提升了广大受教育者的思想和道德水准,提高广大受教育者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启迪广大受教育者的智慧和创新思维,促进广大受教育者的身心和情感发展。舞蹈教育的勃兴,培养了广大受教育者的控制力、观察力及审美能力,提高了广大受教育者的动手与协调能力。而戏剧教育的勃兴,对于广大受教育者的文化品格、创新精神、角色观念、表述能力、组织才能等各个方面,均能带来相当的惠益。仅以广西高等艺术教育为例,截止到2012 年,广西共有64 所高等学校开办各类高等艺术教育,占全区高校总数的84%。其中有3 所高校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有23 所高校开办普通本科教育,有50 所高校开办普通专科(高职)教育,有13 所高校开办成人本科教育,有17 所高校开办成人专科教育。广西已经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涵盖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包含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从全国的角度看,国内的艺术教育也是风生水起,形势大好。尽管如此,我国现阶段的艺术教育依然还是问题多多。很多人对艺术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艺术教育可有可无的思想观念在国人心中还有很大的市场。经济条件落后的城镇、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还存在大量空白。高等学校虽然普遍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多为点缀之用,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忽略了艺术教育在全面育人中的意义和作用。“据调查,我国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较低,在大学生当中,60%以上同学不识谱,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乐器的只占1.5%,大多数同学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为了解决我国艺术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了推动我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善用法律的手段,完善艺术教育法制建设,尤其是要出台专门的《艺术教育法》。在教育法治的新时代,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立法是教育法制建设的重心。艺术教育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昭示了艺术教育执法与艺术教育普法的美好前景。

二、《艺术教育法》立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

1.这是发展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艺术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依然很多,缺陷依然不少,且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有效促进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艺术教育立法必须跟进,才能成为推进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加速器和防波堤。

立足基本国情、教情,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完善艺术教育立法,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如能成功出台一部《艺术教育法》,必可成为我国艺术教育法制建设的重大里程碑。

研议中的《艺术教育法》,自应紧紧围绕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用法律手段引导、促进和保障艺术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应当及时将党和政府有关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些重大决策上升为法律规定,成为国家意志,以立法推动改革,以立法固化改革成果。对于不合时宜的现行法律规范,及时予以修订乃至废止。尤应强调的是,《艺术教育法》的立法不能仅仅是跟上教育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而应适度超前,保障艺术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与科学发展。

2.这是完善我国教育立法体系的重大步骤。教育立法是对教育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教育法治的基础。以1980 年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学位条例》为起点,我国相继制定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国务院先后制定了《教师资格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十多项行政法规。教育部作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70 多项部门规章。地方人大和政府在立法权限内,也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可以说,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框架体系基本成形。

尽管如此,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依然很不健全。伴随时代的变迁和情况的变化,现行的一些法律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须作重大修订。立法空白之处依然较多,甚至存在不少重大的立法空白。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依然要把推动教育立法作为教育法制建设的重点工作,以立法巩固改革成果,完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尤应聚焦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加强制度供给,以立法推动和保障教育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抓紧制订《艺术教育法》,这是完善我国教育立法体系的重大步骤,体现了我国教育立法的针对性和前瞻性。通过增强《艺术教育法》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完全可以确保这部法律有很高的质量和很好的实效。

3.这是繁荣我国文化产业的深切需要。2011 年10 月,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与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我们所知,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艺术含量较高的文化产业更是如此。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短板”现象,呼唤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跟进,呼唤着《艺术教育法》的出台。研议中的《艺术教育法》,应当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高等艺术院校开设文化创意、数字动漫、新技术、新媒体等专业,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提倡和指导高等艺术院校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把引进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纳入引进高层次人才工程;奖助和推动高等艺术院校革新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既通文化又懂市场,既通艺术又懂经营的创新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努力搭建包括短期培训、学历教育、高级人才培训、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的立体教育体系。

加大艺术消费的引导和开发,充分挖掘我国艺术消费的巨大潜力,这是我国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着力点。艺术消费市场的展拓,呼唤着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的跟进,呼唤着《艺术教育法》的出台。研议中的《艺术教育法》,应该出台系统、完整的政策措施,有力支持中小学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的大幅发展。全面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不仅是培养未来的文化艺术的创造者,更是培养文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全面推进公共艺术教育,促使更多的民众成为文化艺术的欣赏者,进而也能转换为文化艺术事业的参与者以及文化艺术产业的消费者。

三、《艺术教育法》的立法建议

1.清晰界定艺术教育的性质和地位。我国应当出台《艺术教育法》,确立“大艺术教育”的理念。无论是中小学艺术教育抑或是高等艺术教育,无论是公共艺术教育抑或是专业艺术教育,均受《艺术教育法》的调整与规范。《艺术教育法》的调整范围涵及音乐、舞蹈、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播音、摄影乃至东方传统的书法、篆刻等门类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绝非简单的技能教育,而是典型的素质教育。研议中的《艺术教育法》应对此作出确认,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的艺术人才为己任。艺术是我国第13 个学科门类,是一门既综合又交叉的学科,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艺术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有着独特的素质教育功能,能够全面推进对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思维、创造、能力素质,心理、身体素质,以及社会交往素质、生活素质、审美素质等。

关于艺术教育的地位,应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科学界定艺术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艺术教育法》应郑重宣示艺术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国民教育的发展有着支柱性的作用。由于艺术教育在我国积弱日久,急需大力补强,亟需政策倾斜。这是补偿历史“旧债”的需要,这是克服我国教育“短板”现象的需要,同样也是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2.明确宣示艺术教育的大政方针。研议中的《艺术教育法》,应该总结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艺术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参酌国外境外艺术教育的成果,明确宣示艺术教育的大政方针,把实践中证明符合艺术教育内在规律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定型化和条文化。《艺术教育法》应该确立重“技”也重“道”的启发式教育观念,鼓励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支持构建合理的课程架构,包括整合与重置基础课程、推动实验教学以及艺术教学资源共享、增强人文理论课程设置等。对于高等艺术教育,尤应切实盘整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避免专业设置重复过多现象,提高师资数量和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学质量。

艺术教育是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类型教育,适于采行具备学分测量、弹性学制、课程组合模块化、专业可选择、课程选读具自由度等特征的学分制。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代表的高等本科艺术院校在学分制改革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学分制的优长。所以,笔者主张《艺术教育法》应该大力倡行学分制,这也有利于新兴文化产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如演艺产业的发展要求从业者有复合的艺术技能,涉及音乐、舞蹈、戏曲、曲艺、主持、小品甚至杂技,这绝非教学计划固定的学年制教学体系所能满足。当然,采行学分制也需要一些必备条件,包括完备的课程资源、充裕的高水平教师、完善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等。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艺术院校,应该大力改革学年制,增强转专业、选修课等方面的制度设计,采行具备学分制若干特征的学年学分制。

3.系统规定促进艺术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艺术教育法》本质上就是艺术教育促进法,应围绕“促进”二字规定系列的扶持措施。《高等教育法》第七章即专章规定了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同时对高等学校进口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以及举办校办产业实行以税收优惠为主的优惠政策。《职业教育法》第四章也专章规定了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宣示国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要求企业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扶持发展职业教育。《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章专章规定了扶持与奖励,促进措施尤为周全,涵及政府设立专项基金、经费资助和转让国有资产扶持、税收优惠政策、接受捐赠、信贷扶持、委托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用地及建设优惠、合理回报、鼓励到少数民族和边远贫困地区举办民办学校等方方面面,为 《艺术教育法》的立法提供的借鉴意义可谓最大。

研议中的《艺术教育法》,对于促进措施亦应作专章规定,形成周全的制度安排。税务机关应当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适当倾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可以专项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艺术教育。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或专项资金,用于资助艺术院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支持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艺术教育奖学金、贷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对艺术教育捐资助学,鼓励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对艺术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提供的资助和捐赠,必须用于艺术教育。鼓励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艺术教育事业,支持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民族民间艺术教育事业。

4.高度重视《艺术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协调与衔接。《艺术教育法》的立法工作,应该高度重视与相关法律的协调与衔接,提高立法质量,避免法律规范冲突的乱象,确保教育法律体系的内在和谐统一。依笔者看来,尤应重视与《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协调与衔接。

《高等教育法》是在1998 年8 月29 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内容包括总则、高等教育基本制度、高等学校的设立、高等学校的组织和活动、高等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高等学校的学生、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附则等,是教育领域内的一部重要法律。如我们所知,高等艺术教育在整个艺术教育体系中位列高端,是我国艺术教育的“领头羊”。《艺术教育法》应与《高等教育法》作有效对接,以期形成合力,共同调整和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职业教育法》是在1996 年5 月15 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内容包括总则、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实施、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附则等,是教育领域内的另一部重要法律。如我们所知,国内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把报考艺术类院校和专业理解为文化成绩不够好的考生报考大学的渠道,不少人认为艺术只能当作特长而不能当作职业,这些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社会现实。为使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拥有深厚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必须大力强化艺术教育的职教属性,必须大力开展艺术职业教育。现行的《职业教育法》的若干制度安排,对于《艺术教育法》的立法而言,可资借鉴、移植、翻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在2011 年2 月25 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内容包括总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附则等,是文化领域内的一部重要法律。由于该法继承、弘扬、保护、保存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所以和艺术教育以及研议中的《艺术教育法》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关联。《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34 条第1 款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议中的《艺术教育法》对此应作呼应,对于艺术遗产教育作出具体规定。关于艺术遗产的调查、艺术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立、艺术遗产的传承与传播、艺术遗产的整理、研究及学术交流等事宜,亦可藉由《艺术教育法》作出相关规定,以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之不逮。

参考文献

[1]陈应鑫.广西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和发展战略研究.艺术探索,2013(4)

[2]王丽娜.论我国当代大学生音乐文化的构建.中国音乐,2009(1)

[3]刘海飒.对当代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考.艺术探索,2013(4)

[4]王涛.论高职综合艺术院校的学分制改革及走向.艺术探索,2013(4)

[5]陈庚,傅才武.论文化强国战略的确立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趋势.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

艺术教育改革刍议 篇2

三、对影视艺术教育的一点看法

正当电视进入青春辉煌的时候,电影已是垂暮之年。影视合流,一方面依赖于两者在形态上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得力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影像技术的不断成熟,最终将使电影和电视的载体合二为一,电影和电视届时很难有明确的界限。作为影像娱乐的又一支生力军――电子游戏在影像表现上的生动和情节设置上的跌宕起伏以及利用网络进行传输的传播方式,使之将成为与电影电视同样重要的影音媒体。鉴于影视艺术与技术和实践越加紧密结合的趋势,影视艺术教育不能再囿于书斋的教育方式,应该开放办学,教学科研与影音产品的生产结合起来,走一条真正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笔者认为,影视艺术的教育部门既可以是教学研究部门,也可以是创作部门,特别是在实行制播分离的大背景下,影视艺术的教育部门可以发挥人才优势,有效地利用实验设备,把教师的创作实践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为电视台制作较高水准的影视节目,使导、表、摄、录、美各专业的学生在没有走出校门前就已经成为一个能独立操作的专业人员,缩短学生的成才周期。近两年设立的电脑动画专业主要培养电脑动画与电子游戏的设计制作人才。这个专业与软件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计算机软件企业都在开发不同版本的动画软件推向市场,所以,这个专业的教学如果能与动画软件的开发商联手,对于学校来说可以获得设备、资金投入,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则是在培植未来的客户,并且还可以直接获得使用者对软件修改的建议。

关于影视艺术的教育方法,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受到教育界的谴责,尽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填鸭式教学仍然大行其道。现在大家提倡的是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师启发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主动积极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传统的艺术教育继承了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带有一定的家长作风,与现代高等教育的观念是相左的,因而也不具有普遍意义。笔者认为,影视艺术教育既不能完全沿用启发式教育,也不能照搬学徒式教育,应该主张“激发式教育”。影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影视作品的创作人才,而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使用影视创作的语言技巧,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作业的不断否定,激发他们不断超越自己,最终能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完美作品。对于影视艺术教育来说,平庸的学生绝不是好学生,但学生平庸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的观念和态度。

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学科相比,还处在摸索和完善的阶段,这篇小文章仅从宏观的角度谈了一些个人看法,不当之处,希望能与影视艺术教育的专家商榷。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

[责任编辑 李立]

刍议公共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篇3

摘要:公共艺术是以音乐、美术为主要形式的能帮助全体学生建立艺术审美意识和一般艺术实践能力的艺术课程内容,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泛指中职学校整体的艺术教育工作。虽然中职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顶层设计的缺位、推进保障的缺失和教育主体的偏向及学生主体的轻视,职业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推进并不理想,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尤其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可以通过机制建设、策略设计、教研支持、外界参与和资源共建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公共艺术;职业教育;教学大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148-03在艺术领域,公共艺术是一个外来概念,英语国家称Public art,通常是指为公共空间创作的艺术作品。例如公园里的纪念碑,人行道上的雕塑,小区公共景观,也可以是公共场所的艺术行为等。从价值取向上看,公共艺术通过公众的艺术参与介入对哲学、美学和社会问题的讨论。在教育领域,依据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对公共艺术课程的界定,公共艺术是指以音乐、美术为主要形式的能帮助全体学生建立艺术审美意识和一般艺术实践能力的艺术课程内容。其公共性与艺术性在教学内容上要反映所有艺术门类的普遍规律,教学对象中要体现所有专业学生的全员参与,课程设置上要反映公共课程的基础性。对于中职艺术教师尤其是担任公共艺术课程的艺术教师对公共艺术这一概念的清晰认识和正确理解至关重要,我们讨论的公共艺术教育泛指中职学校的整体艺术教育工作。

一、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989年国家教委颁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2005年颁发《普通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评估方案(试行)》,这些文件都对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具体的要求。2013年3月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义务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要求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纳入教学计划。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文件,再次强调中等职业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内容和要求。在国外,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艺术教育,美国1959年组建艺术教育委员会 ,1977年发表 《我们的领悟——艺术对美国教育的重要性》的报告,1994年立法通过《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指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将艺术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进步评估”体系。法国1987年通过《艺术教育法》, 以指导全国艺术教育管理工作。日本则以国家价值追求定位艺术教育目的,日本教育学家铃木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培养他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的性格”。中外国家对艺术赋予如此高的教育地位,旨在将培养21世纪的国家核心竞争力,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二、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尽管学校对艺术教育有着积极的共识,但长期以来由于顶层设计的缺位、推进保障的缺失和教育主体的偏向及学生主体的轻视,职业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推进并不理想,目前中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社会的教育偏见和职业教育的理解偏差造成学校和学生的双重不重视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但职业教育绝不直接等同于就业教育,职业教育除了职业的特性外还有教育的重要属性,人不能因为生存而把自己沦为技术异化的工具。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导致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不高,加上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出口压力,学校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就业技能的培养,学生也容易将学习仅仅当成未来就业的工具,这种功利性的教育文化往往忽略学校对艺术审美、人文修养方面的培养,造成促成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双重不重视。

2.基础薄弱和投入不足,学校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动力缺乏、难度大虽然国家教育部近期出台了中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指引和顶层设计,但由于长期以来艺术教育的基础薄弱和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顶层设计不易着地、区域性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得不到有力保障,影响了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关注度、积极性和投入量,驱动学校大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动力不足。尽管有的地区和学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而言,艺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的非常薄弱的环节,中职公共艺术课的开课率仍然非常低,艺术教育器材欠缺、设施不完善也严重制约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正常开展与发展。

3.缺乏教研引领和区域交流,公共艺术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水平不高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艺术课程偏向专业的设计与专业的音乐领域,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水平不高,以选修课方式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不够清晰,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较大,教学方式方法研究比较滞后,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即使成功的艺术教育经验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榜样动力,不能形成优势互补、产生联动合力,难以全面提升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公共艺术教师缺乏强有力的教研组织保障,造成公共艺术教师发展空间受限,尤其是没有艺术类专业的学校师资匮乏,有的音乐和美术教师没课上而被迫转型。可见,教研机制的缺乏也制约了公共艺术的教育教学水平质量。

4.学校艺术活动较缺乏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直接介入,艺术的审美、认知和教育功能未能凸显

实践表明,职业学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活动能力高、身心精力充沛、个性发展迫切,拓展空间大,愿意积极投入艺术、人文、社交等社团活动,在职业教育普及艺术教育,加强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艺术活动开展,最有利于职业教育的生态发展,最有利于整体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艺术教育离不开艺术家和艺术品,职业院校的艺术活动目前缺乏艺术家的直接参与,不直接与艺术作品发生互动,艺术参与和体验不多、不够深刻,造成了艺术的审美、认知和教育价值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三、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策略与措施

1. 在国际视野下建立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广东经济发展瞩目,近邻香港、澳门,处于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地,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岭南文化中心,人力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利用香港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M+博物馆计划、国际演艺活动丰富艺术教育的资源,尤其是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岭南文化中心,人力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可以建立粤港艺术教育交流机制,并加强岭南工艺美术、广东音乐等区域艺术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借鉴香港教育局艺术教育成功经验,逐步建立健全公共艺术教育的机制,保障艺术教育的长效发展。

2.分层分步推进,加快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共同发展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不具备落实大纲的条件,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平衡发展决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须分步推进。对于艺术教育发展基础较好的学校总结成功经验,将现有必修课开好、选修课开活,艺术活动创出特色,为中职学校公共艺术必修课的全面开设做好准备,建立立体多样的公共艺术教育制度。对于条件较薄弱的学校,可以通过公共艺术学校帮扶计划、教师专业提升计划,1~2年内实现选修课的开设,逐步开展必修课试点工作,形成适合本校发展公共艺术教育计划。对于没有条件支持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须提供相应的条件支持,教研部门多采取区域性教研帮扶活动,2~3年内帮助学校逐步开设选修课,实现公共艺术进课堂。通过分层分步的方式三五年内基本落实教育部大纲要求,实现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共同发展。

3.建立健全常规教研制度和职称晋升机制,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育部门可以组建公共艺术教研团体,建立教研制度,提供相对独立与专业化的教研平台,促进教研交流、学习与资源开发,将学生喜闻乐见、趣味高雅、通俗易懂、乐于参与、易于体验的教学内容转化为课程实施配套资源推广,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提高公共艺术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健全公共艺术教师的职称晋升通道,为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科研成果多的教师提供平等、积极、畅通的职称晋升途径和机会,提高公共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4. 借力给力,开发“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提升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意识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聘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艺术家、大师和学者指导公共艺术教育工作,邀请他们到学校讲学或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工作坊,不定期开展教师公共艺术高端培训与专题讲座,加快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培养一批“德高技精、能做会说”的艺术教师精英,能够依托他们在学校之间开设“公共艺术流动讲堂”,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可以借鉴香港经验开展 “艺术家驻校计划”,邀请艺术家进驻学校工作室,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借助广东美术馆、星海音乐厅、广东博物馆、广州大剧院等公共艺术资源和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资源,开展“美术馆与音乐厅体验计划”、“艺术社团出校园”等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学生艺术活动,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质量,形成“内外联动、技艺交融”的职业教育艺术文化圈。

中职学校担当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艺术教育不可或缺。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深刻地阐明了艺术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艺术使技术增值”,在职业学校,艺术教育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Z].2013.

[2]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Z].2014.

[3]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署课程发展议会.艺术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Z].2002

[5]蔡晓燕.公共艺术的公共性[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

[6]赵健磊.公共艺术的文化功能[J].前言,2012(20).

[7]何亚峰.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2012(3).

[8]徐薇薇.评公共艺术的艺术取向与公共取向[J].作家杂志,2012(1).

[9]普通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评估方案(试行)[Z].2005.

[10]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Z].2002.

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刍议 篇4

一、加强艺术教育的“人文教育”

(一) 文化与思想的缺失

文化与思想的缺失是我们设计大环境的通病。想要改变这一问题, 最主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根基。熟悉自身文化, 并能够很好地发展, 使其具备鲜活生命力与个性, 会使设计更加迷人。

纪录片《圆明园》利用各种技术手段, 力图表现中国在清朝的繁华与幻梦。然而, 当我们看到八国联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泱泱大国俘虏, 伤痛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究其根本, 是科技落后造成的。中国民族是智慧而勤奋的民族, 是不断进取的民族。如今, 中国已跻身科技大国, 尽管与顶尖科技水平还有差距, 但也绝属上乘。过于强调技术的进步, 会使我们的人文精神丧失。“人文”对于人类社会进步、人类精神发展, 乃至我们现在提倡的“人性化”设计, 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文”与“科技”是辩证的, 技术需要人文为其提供精神指导, 人文也需要技术提供物质保障。

(二) 设计的“人文”

“设计以人为本”具有多重含义:一是好用, 即是指所设计的产品或者室内空间、景观环境、建筑等, 具备功能性;二是感动, 即是设计在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在思想和情感上, 能够使人得到启发、提高、慰藉、联想、升华……例如, 通过使用、接触、感受、了解, 所设计的产品、室内空间等, 感到幸福、快乐;联想到美好童年、喜欢的某个角色、英雄、性感明星等;使自己更加自信;满足自己孤芳自赏的小资情调……关于设计的“人文”给人们带来的感受还有许多, 而且这种由设计的“人文”所投射出来的丰富感受是微妙的。想要设计出具有“人文”风格的作品, 就要求设计师具备丰厚的文化知识底蕴。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 设计师的文化品位能决定未来技术的物质载体——人为事物的品位高低。

(三) 艺术教育“人文课程”设置

具体到学科, 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人文类学科。人文教育尽管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 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 但就学科范围而言, 它仍然有自己的核心学科, 这就是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类学科。

针对艺术教育, 自然不可能像专业的人文学院那样设置课程, 而是有选择地、系统化地进行设置。例如:针对环境艺术专业学生, 可以设置建筑美学、风水学、周易等课程;针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 可以设置中国民俗文化、宫廷服饰文化等课程。

除了安排专业针对性强的人文课程, 还要增加社会学。因为, “以人为本”的设计需要设计师, 关注人、人的行为、人的工作、人的情感、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革。

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分放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实态, 或是当代社会如何形成演进以至今日的过程, 不但注重描述现状, 也不忽略社会变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广泛, 小到几个人面对的日常互动, 大到全球化的社会趋势及潮流, 这些都是设计的依据与根本。设计的创新与个性化也源于此。

二、设计基础课的转变

艺术设计学生的最终培养方向是从事不同设计行业的专业设计人才。基础课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 要更进一步提高加强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另一方面, 也是最重要的, 即是彻底打开学生思路, 培养系统的设计创新思路。

1.基础课的创新设计思维表现

2009年7月, 林家阳教授在“艺术设计骨干教师培训”中讲到, 国外的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基本功 (素描、水粉色彩) 普遍低于我国的学生。但是, 不容忽视的是, 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 国外学生的设计能力远远超过我们。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林教授在“设计素描”课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素描”或者“速写”手法, 设计创作连环画, 从而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设计思维, 成功地把设计想法、造型训练、设计表达等, 系统地联系在一起。这是走出素描写实描摹的第一步。

因此, 基础课教学重在启发设计思维, 以及有效的技能训练项目和系统的训练环节。例如:可以设置基础素描——素描造型变形设计——物体联想表现——人物联想表现——故事联想表现——主题思维表现等训练环节, 系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设计造型表现能力, 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在实践教学中, 学生的具体接受能力, 个人的见识、环境都会有很大差异, 这更需要教学的具体微变、侧重, 从而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基础课程要与设计专业结合

基础课的坚实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 如果不能与后续的专业课程相互联系, 也会形同虚设。所以, 必须从宏观上考虑基础课所从属的专业课和设计市场的需要, 注意培养视觉反应力, 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 即感悟能力;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 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例如:针对“工业设计”专业, 可以设置“结构素描”, 在具体训练中可以侧重增加绘画对象难度, 例如:自行车、复杂机械结构图、自行车、电气设备内部等的结构素描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室外风景写生”、“建筑写生”等;“服装设计专业”设置“人体素描”、“人体速写”等;“动漫设计”专业则可以设置“动态素描”、“动态速写”等。

三、课程设置要针对设计市场需求

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起步晚, 发展快, 但是依然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设计市场的要求。

设计课程设置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 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 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体系中, 应主要进行以下几项改革:在不同专业的设计课程教学中, 注重理论教学, 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 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建设计算机设计中心;综合实训项目必须是实际的市场项目, 或者直接参加各类设计比赛, 使专业知识有的放矢, 发挥实战效应。

四、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传统的基础课程教育模式与方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设计的要求。例如, 传统的字体设计只是让学生在白卡纸上写写宋体、黑体、POP、变形体,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现代设计中的字体,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 有时是图标、图像、图案、群组背景, 等等。

因此, 设计专业课面临巨大的变革挑战。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不能指导实践, 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订改革方案时, 要根据设计市场要求, 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 着眼于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

“适合的, 就是最好的”, 对于艺术设计的教学来说, 适应设计市场的就是最好的, 所有的探讨、研究、实践都只为使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三官.高校美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及教育质量考核评估实用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艺术教育改革刍议 篇5

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如何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实施“艺术普及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如何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示出高等教育的艺术普教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对高等教育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普及教育

随着我国现代化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素质教育”日益备受关注,作为素质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一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这里所言的艺术教育并非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技法训练或纯抽象的艺术理论学习,是旨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综合艺术教育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到现代化今天纷繁复杂的多样化艺术形式,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发展,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经验对于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与人性中最深层面的意识紧密联系,艺术能给人以勇气和希望,能给人以精神慰藉,艺术也保证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之间得以心灵的沟通,艺术还能够保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所以说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体制也是不健全的,同样高等教育也需要艺术教育。在这里,我想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谈谈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思考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将艺术普及教育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当中。

一、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控制,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一直作为“副科”可有可无地存在,担任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师也大多数是“兼职”,并不是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和理论学习的专业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只是以简单的摹写或自由发挥来应付儿童对艺术的本性渴求,更谈不上系统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学习。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校艺术课的课时很少,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校每周只有一到二节甚至干脆砍掉艺术课。

高等教育中的艺术普及教育又怎样呢?事实上,刚入学的大学生对艺术史和美学理论知之甚少,对于高雅艺术普遍兴趣不高,甚至于不知如何欣赏,学校也将重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各课程的教学上,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文理分家,这势必严重地妨碍、制约、损害、摧残乃至扼杀人的本性、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极不有利于贯彻中央《决定》的精神”。众所周知,这种文理分裂,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严重失衡,最终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失衡会使各个物种急剧退化甚至于导致生物链的断裂,教育的失衡就会导致各学科之间丧失多元化之间的相互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了WTO,中国已进入了世界一体化竞争当中,实际上,经济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与世界先进的教育体制接轨,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科学实践当中缺乏冲动性的创造能力、外向性的表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协调能力。究其深层面的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艺术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国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就在《论大学教育》的演讲中指出:“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众所周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不仅是位杰出的艺术家,而且还是想像力、创造力极为丰富的科学家,他承认是艺术为其科学创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活动通过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既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热情,也能有效地诱发人的创造性”。“艺术活动所积淀于人们心中的艺术修养和正在进行的艺术活动,则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为人们灵感的产生提供契机和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多次著文阐述科学与美的相互关系,他说。在分子等微观世界里,分子结构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排列构成的,科学与美密不可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文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杨叔子先生也多次呼吁,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二、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提高艺术素养,开拓人文思想领域,由此担负起艺术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格局中重任,这一教育理念已得到有关教育专家的共识,目前,众多高等院校也已逐渐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但由于没有先前经验作参考,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实施这一教育理念的最终效果而言,收效甚微。总结起来原因有二:一、学生自身基础薄弱;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之中坚的艺术普教,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艺术院校的纯技法教学,又不同于抽象的美学理论训练,由于本身既是感性的又是精神的东西,其性质规定了对于它的学习必须经过感性的理性认识,方能登堂入室。可以设想,如果用数学的教学方法去教艺术课程,从理论到教条,弄不好就会把一种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变成干巴巴的东西,但又不能用教化学的`教学方法去具体对待艺术课程,弄不好又会走入纯技法训练的死胡同,最终落得空有技法而无思想的“匠人”。因此,在这一新的学科领域的拓展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明确确立艺术教育的教育目的。艺术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可以培养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终生受益,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视觉文化意识,使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文化世界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能够将艺术与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其他学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第二,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由于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大多并未具备多少艺术素养,基础相当薄弱,另一方面,目前高等院校普遍课程任务比较重,不可能让出太多的课时给艺术教育课程,因此,必须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使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效益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一般情况下,艺术教育的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欣赏与评论、美学理论、艺术实践与创作等四大部分,为了适应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其课程结构,使艺术教育的四大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合理分配至大学四个学年当中。大学一、二年级可侧重于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之初,从艺术的感性认识人手,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大学三、四年级可侧重于美学理论与艺术评论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高度,并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艺术史的课程教学可作为艺术普教的重点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期间。

第三,融合多学科,促进学科之间相互交流。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如果说在艺术史的教学中撇开历史背景、宗教特征、审美心理等不谈,只是就艺术特征而讲解艺术发展史的话,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了无生趣,学生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艺术教育要用跨学科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这样,可以把关于艺术作品以及关于政治、宗教、哲学、经济学等知识和社会结构结合起来。例如研究中国山水画的兴起不单单只是研究山水画的绘画风格,还要深入了解魏晋“玄学”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以及士大夫个性情趣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特征等等,研究达芬奇的《最后晚餐》、《蒙娜丽莎》不单单是研究作品的视觉风格,这些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活和时代,那是个发现和科学的时代,是探索空间观点的时代。画家在揭示直线透视系统的同时,也探索了空间。

所以对于艺术教育的教师而言,不仅仅要吸取文学、艺术、音乐、社会历史等知识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还要用社会学科的教育去传授学生研究、思维和决策的技巧。

第四,组织编写一套适合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教材。组织编写一套教学内容上适合于当前高等院校的艺术普教的艺术教材对实施艺术普及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就目前已经出版的艺术普教的教材来说,一是不够系统,只局限于艺术史、绘画欣赏等部分,并且不能很好地融合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对于艺术知识的介绍只能限于粗略、简化而已。二是内容上过于专业化,只是将艺术院校专业教材的内容加以删节、缩略,教材的文字语言过于专业,不够通俗易懂,如此教材会大大降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其阅读兴趣。如果把艺术史、作品欣赏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用故事情节串连在一起,肯定会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参与。三是过于注重艺术发展的连续性、时代性,忽略了不同艺术之间的比较性。例如大多数艺术史教材都是按时代顺序来叙述,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保证了时代的连续性,但其缺点是没有注意到艺术之间的比较,无意间就削弱了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的培养。

第五,探索形式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艺术教育在自身特点上不同于其他教育课程,它的教学载体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的,还有视觉的、听觉的;不仅有具象的,还有抽象的;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技法知识的传授;不仅可在课堂进行教学,也可走出户外,深入生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采用传统的口授教学方法,还应结合技法做示范教学、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艺术教师应在教学软件的制作上下功夫,结合课程的需求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程方案,引导学生对艺术课程教学的参与热情和互动热情。

随着艺术的发展,现代艺术也越来越关注人的自身,越来越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将艺术教育与我们周围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教会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这也是艺术教育的一个目标之一.

怎样合理地将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与艺术史、艺术欣赏、美学相结合也是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探索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是我们对艺术在实践、理论认识上的升华,它是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回归,这里所说的艺术创作、艺术评论可以是学生对自己周围感兴趣事物的艺术描述,对日常生活物品的艺术装饰或设计,对一件艺术品欣赏所产生的艺术感受等。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很好地吸收课堂的教学知识,有助于艺术教育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自然融合。

艺术教育改革刍议 篇6

关键词:色彩设计;环境艺术;隐喻性

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使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高。随着这种思想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无论是居民生活区还是景观建筑水平都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环境艺术设计成为人们讨论的主题,也成为设计师的主要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色彩的选择、设计、搭配都十分关键。具体影响和实施过程如下:

1.色彩设计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体现

色彩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隐喻性、地域性、象征性以及情感性等方面。以下我们将具体分析。

1.1 色彩设计的隐喻性

色彩设计的隐喻性是指其设计应是对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等审美信息的体现。色彩的隐喻以环境为基础,隐喻性设计既能准确体现出环境设计的主题,也能增加人们的想象空间,满足更多人的需要。另外,色彩设计的隐喻性也能更好的体现作品独有的特性,很多建筑设计具有明显的色彩特征,只要一提起就会令人想起这一建筑,这也是其隐喻性的作用。

1.2 色彩设计的地域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个人喜好都会对作品颜色的选择造成影响。色彩具有地域性,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不同,在设计时一定要避免使用其忌讳的颜色。地域性也是影响色彩变化的重要因素,环境设计师的任务就是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颜色选择上,要具有独特性,尊重其文化背景,这是其存在的价值,也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

1.3 色彩设计的象征性

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设计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其设计过程中对色彩的应用要求较高。色彩设计或选择往往具有深层次的象征意义,这一特点在很多环境艺术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中国的故宫,每一种色彩都具有其象征性,如黄色象征着权贵,这些都是其意境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中,色彩的运用讲究搭配和独特,很多作品色彩鲜明,体现了积极向上的意义。

1.4 色彩设计的情感性

色彩设计的情感性是其设计的最高境界,实现了其要满足人们的最终目的。不同的颜色或颜色搭配在环境艺术作品中往往能体现不同的情感,正确应用颜色设计能够使人的心情愉悦,反之,则会令人精神萎靡。对于办公室建筑设计来说,应采用积极的颜色,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色彩的设计还可以影响空间的大小,正确应用颜色可以扩大人们生存的感官空间,提高愉悦感。另外,颜色的情感性与人自身的认识和生活习惯有关,如在我国,红色常被认为是喜庆,使人精神振奋。事实证明,颜色不仅能影响人们的精神,还能影响其味觉。颜色中饱含了多种情感,需要环境设计人员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应用。

2.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搭配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正确的颜色搭配是其作用体现的关键。而这一过程中,色相对比尤为重要,只有通过色相对比,才能体现色彩的价值。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色相的搭配包括同类色相搭配和对比色相搭配。同类色相是指反映同一基调的颜色,如红色和橙色均代表热情,属于暖色系。同类色系的搭配使一些作品更加协调统一,体现作品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而对比色相搭配则是具有强烈反差的两种或多种颜色的搭配。通常这一搭配是体现作品的某一独特个性或特征。当然,色彩搭配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并不拘于一种方式,但其都能使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不同特征得以体现。

在颜色搭配过程中,除了借用不同颜色的搭配之外,还可以利用色彩的明度、纯度的不同来诠释作品的意义。色彩的明度体现的是艺术设计作品的轻重感,而纯度则可以抑制色彩的跳跃性,使艺术作品的主次关系得以体现。纯度的调整也能够影响人们对作品的认识和其心情,因此需要设计师格外注意。最后,在环境艺术作品设计中,颜色的面积分布也是其主题体现的重要因素。在不同主题、不同价值的艺术作品上,不同颜色在面积上应进行合理的控制,防止主次不分,影响作品的效果和人们的欣赏。

3.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除了为人们提供居住空间外,还具有调节人们心情、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特点。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是关键,在色彩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整体性与个性化相统一。实现多样性,避免单一性。由于環境设计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其设计原则应为以人为本。设计师除了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应正确把握人们的需求,是作品的设计更加合理。色彩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不同的搭配的确能够影响人的心情,这也是色彩在环境艺术中作用的体现。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色彩设计应与环境设计、色彩理论等环节联系起来。(作者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参考文献:

[1] 欧阳可文,倪文杰.浅谈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决策与信息,2008.9,

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刍议 篇7

1. 二者的区别

(1) 含义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为实现其根本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而对人们有意识、有计划地施加意识形态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成才观和人生观,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的施教和受教双方共同参与运作的审美活动。审美是其教育的核心内容, 它使学生在艺术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中, 通过学习与实践, 使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水平逐渐提高, 使学生成为懂得美、认识美、追求美, 达到一定审美标准的人才。

(2) 目的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艺术教育虽然不提出具体的政治目标, 但它决不是单纯的艺术技巧教育, 而是蕴涵着道德评价、价值导向的功能。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产生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并同时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协调与进步。

2. 二者的联系

虽然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但是就本质论, 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统一的。人的发展和完善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 但对人的教育除了考虑社会对个人的整体要求外, 必须充分考虑个性发展的丰富性和完整性。造就完美的人格,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但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使人格得以完善和发展的基础, 艺术教育也能促使个体形成符合社会利益的心理定向。因为人在审美中所感受到的愉快, 不是一种纯生理意义上的愉快, 而是融合了人的感知、想象、情感和思维等因素, 具有社会内容的愉快。它会同时作用于人的各种心理功能。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由和谐、平衡统一的状态。它使每一种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同时又兼顾整体的有机统一。可以说, 艺术教育实际是对人的一种完整反应方式的训练, 这种反应方式无论对个体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益无害的。一方面, 它能够使个体得到充分发展, 促使个体为社会整体做出贡献。另一方面, 又使社会生活本身变得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 可以简单的表述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为艺术教育确定正确的方向, 艺术教育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和统一的。

二、艺术教育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1. 艺术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讲究“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单靠语言的劝说、抚慰是不够的, 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艺术教育由于具有形象、生动、趣味等特点, 十分受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艺术教育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千姿百态:从色彩纷呈、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书法画苑, 到雄浑粗犷静穆千载的各类雕像;从天籁传音心荡神摇的钟磬丝竹, 到长袖拂天、魂牵梦绕的曼舞霓裳, 在众多的艺术种类中人们留恋、感悟、升华, 艺术的恒久不变的魅力净化着人的心灵, 培养着人的思想, 完善着人格, 美化着世界, 而艺术教育正是打开这美丽的钥匙, 孕育这美丽的沃土。它有效地将艺术经验、艺术技巧、艺术规律、艺术情思注入人生, 形成完善的人格。艺术教育可以使人通过塑造心灵创造美的感性世界, 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生存、发展。可以说, 艺术教育独特的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是德育和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未来社会, 人才的竞争是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 在这个历史的机遇下, 艺术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开发、培养和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现在, 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在有些学校已蔚然成风, 呈现出大众化、普及性的发展态势。

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 他们失去了太多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 他们急需加强艺术教育来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因此, 他们对艺术选修课、艺术实践活动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艺术选修课以及艺术实践活动是学生最喜爱参与的活动。艺术教育不但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艺术追求, 也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 调整了节奏, 丰富了生活。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因此,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满足他们的学习艺术的热情, 把握教育的时机, 在艺术教育中贯穿和补充一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赏心悦目的美的氛围中净化思想、纯洁灵魂、拓宽知识、增进健康。因此说, 用艺术教育的“车”载上思想道德教育的“货”, 是最理想的承载方式。

2. 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多种素质教育过程中,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灵魂和核心, 美育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其具体作用表现在:1.美育对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积极的影响作用。美育不同于一般教育, “它在引导人们对美进行感受鉴赏时, 凭借形象思维的方法, 教育者潜移默化地通过对美的感受引起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的共鸣, 在愉悦中受到教育。”2.美育对人的思想道德具有强烈的感化作用。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话剧《救救她》、电影《喜盈门》、电视剧《渴望》等艺术作品, 都曾使一些犯过错误或做过错事的人心灵受到震撼而改过自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审美教育同人的思想面貌的形成, 同儿童和青少年审美和道德标准的形成, 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

美育之所以有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是因为审美作为自由感受具有自由意志的因素。人们恰恰通过他们的活动, 使审美情感成为一种行为动力的。只有这种动力的推动, 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道德信念才能向道德行为转化。人在审美状态中对人生价值的领悟可以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崇高境界。这种经验一旦在内心巩固下来, 就会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显示出一种坚定力量, 就会对道德意志的形成产生推动作用。通过美育对低级情欲的净化和对高级社会情感的强化, 有助于从道德规范的硬性要求转变为意志自由的培养。在个体心理中, 道德规范的强制性将逐渐为意志选择的自由而取代, 道德的他律将日益化为个体的自律。这表明, 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 进而为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三、艺术教育的隐性德育功效

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能力的同时, 对学生人格修养、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功效,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 艺术教育使受教育者愉悦地、自觉自愿地受到思想教育

艺术教育由于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它不同于德育、智育的理论化、抽象化而更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美的生动形象具有迷人的魅力, 会唤起人们强烈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欲望, 吸引人们自愿地不知不觉地认识了美的真谛, 从而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许多艺术作品展示了社会、人生画卷, 能启迪人们去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 帮助人们思考人生、社会, 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 在文化艺术多元化、商品化的今天, 一些“粗劣”的低级趣味的艺术作品, 也极容易给青少年身心和成长产生重要的消极影响, 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影响, 它的反作用力也是潜移默化、防不胜防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抵御“良莠不分”的最好“药方”, 只有通过美的影响、美的追求, 引导人们自愿地投入到审美活动中, 通过美的认识和美的教育来自觉的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才能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2. 艺术教育能取得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效果

艺术教育是一种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教育。人们在审美时, 不是心悦开怀, 便是忧伤悲愤, 美的事物势必激起人的一定情感。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 会产生对客观事物的喜怒爱憎的态度和评价, 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精神世界得到升华, 达到“以美养善”的目的。其实, 人们参加审美活动的动机是为了愉悦, 而不是为了接受教育。但是, 人们长期生活在美的环境中, 受美的熏陶, 日积月累, 潜移默化, 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完美的高层次心理结构和心理定向。艺术教育的魅力就体现在对人的心灵深处的浸润和滋养, 艺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以美的规律去塑造完美人格的人。

刍议班主任的批评教育艺术 篇8

所谓批评, 是指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和言行给予否定的评价, 以唤起他们的警觉, 限制和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 并使之及时纠正从而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其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 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 提高觉悟, 今后避免出现同样或类似的问题。

批评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在运用批评教育手段时, 班主任要明白, 批评最终是为了不再批评。 作为一种负激励机制的批评教育手段, 若使用不当, 会产生强烈的负面效应。 那么, 如何正确地运用批评, 使其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下面, 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

对学生进行批评时, 要用好“ 热处理”和“ 冷处理”, 时机不同, 效果则不同, 只有把握住批评的时机, 及时疏通思想, 才能防微杜渐,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同时也要讲究批评场合。 批评学生, 最好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 要有所回避。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学生, 容易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 有时公开批评会引起火上浇油的作用, 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高明而优秀的班主任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对适合的对象采取合适的批评方法, 而经验较差、方法不当的班主任就不能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 时机和地点不对, 班主任批评所产生的效果则截然不同。 如, 班上的某位学生纪律差, 自我约束能力弱, 只要他们一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就会轻者小动作不断、重者迟到早退, 甚至屡屡逃课, 班主任一旦发现班上学生有这样的苗头或者是行为, 就要抓住时机, 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批评教育, 避免他们以后再犯, 也让他们清楚知道再犯的严厉惩罚措施, 让他们及时改正不良习惯。

二、选择批评的合理频率

批评学生不能学“ 婆婆嘴”, 整天唠唠叨叨, 今天批评, 明天批评, 大事批评, 小事批评。 应注意批评的频率, 不搞连续批评。 除特殊情况外, 在一周内最好不要重复批评同一个学生, 否则会使学生形成“ 抗药性”, 产生逆反心理。 故批评要少而精, 不可多而杂。 要善于判断教育效果何时为峰, 何时为谷, 何时需对学生进言。 批评要有节制, 适时地进行, “ 好雨知时节”地促成学生转变。

三、要坚持“ 心理互换”的原则

“ 心理互换” 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换心理位置, 将心比心的意思。 对犯错误的学生实施批评时, 班主任要先站到学生的位置上考虑问题, 这样批评的内容和方法就会有针对性, 符合少年的心理特点。 如果只有严厉的批评和指责, 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很容易拉大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形成对立情绪, 导致批评失败。 教师若能站在后进生的位置上和他们一起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 并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就近了, 不但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 而且在感情上与学生也更亲近了, 同时更容易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切入口, 既治标又治本。

四、力求恰当的善后

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们都是把批评看作贬义的, 所以听到批评时, 心里总是不舒服, 哪怕是最正确的批评, 有时也会使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 可作为班主任, 在教育教学当中, 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又免不了要经常进行批评。 有什么方法能消除这种由批评带来的副作用, 使之产生积极作用呢? 除了前面叙述的几点, 还要努力做好后面的善后工作。 所谓善后工作, 就是在公开场合批评了学生之后, 要和学生个别交换意见, 向学生征询你的批评与事实是否相符, 请他谈谈挨了批评之后的想法, 和他一起找出之所以存在这些缺点、错误的原因, 分析这些缺点、错误的性质以及这些缺点、错误可能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并一起寻求改正的办法、途径。 进行这种个别谈话时, 态度一定要诚恳, 要以理服人, 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 一句话, 要使学生从心里感觉到你确实是在关心他的进步, 是在为他着想。 如果通过交谈, 发现你的批评与事实不符, 使被批评者蒙受了不白之冤, 你就应该立即向他当面道歉, 为他“ 平反”。

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刍议 篇9

一、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思路

1.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既要遵循高校学生工作的普遍原则, 树立全校学生工作“一盘棋”的思想, 又要注重艺术类院校的个体性和特殊性, 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最终实现双赢。大学生思想教育要高度重视校园信息网络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加强指导, 强化管理趋利避害,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使网络成为思想教育的新载体, 这样就可提高管理的效率, 以适应现今信息社会的发展。校方应充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 应对此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以建立大学生的实践基地, 使其对社会、人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这既是思想教育的理念, 也是具体的工作方法。对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管理者来说, 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教无类”、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根本上说, 思想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 思想教育工作应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应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尊重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发挥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实践。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喜好和独立性, 以平等、理解、友好、关心的态度对待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身心的畅快、个性的张扬, 这样才能取得思想教育工作的良好效果。

3.构建综合性、开放式的工作模式。将艺术类院校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 以专业教育为载体、以文化教育为重点、以信念教育为核心, 强化对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 使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同时还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联系和沟通, 共同做好对艺术类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 其次要学会思维, 再次是学习知识和技能。强调人文教育既能为创新思维与能力提供有力的背景支持, 也能为其提供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借鉴, 从而培育和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如果学生只是局限于狭窄、技术化的知识, 就很难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因此教学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 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教师应设计一套以人文教育为中心的新课程, 把人文学科作为重要科目中的重中之重。

二、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和对策

1.充实教育内容, 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艺术类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导向, 以基本理论为指导, 重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要利用“两课”等形式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要加强学生党建工作, 形成学生骨干队伍和良好的主流风尚;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要把理论教育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使他们走上艺术学习的成才之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 要加强网络教育及其他方式方法的创新, 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艺术类院校学生感性化、情绪化的心理和“另类”的思想状态, 通过各种载体和方式,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他们学会理性思维与判断, 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矛盾;还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尊重他人、认识他人的优点开始, 学会与人交往, 体会合作的意义, 增强其对环境的心理调适能力, 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理性与感性、心理与身体、思想与行为、技能与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加强专业思想及职业道德教育。要教育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正确看待对专业的期望值, 切忌好高骛远、盲目乐观, 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心态, 稳定他们的专业思想;引导学生正视艺术专业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将学生情绪化和苦恼心理转化为具有建设性的健康向上的专业忧患意识;开展先导性的艺术伦理及艺术职业道德教育, 使学生初步具有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心理准备, 从一开始就以正确的价值观对待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艺术专业的专业性强, 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发挥专业教育优势, 优化思想教育环境。发挥专业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多, 受学生尊重, 师生关系比较密切, 他们能在教与学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专业教师应当转变观念, 进行角色重塑, 既做“经师”, 又做“人师”, 在传授给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 还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 通过“教书”这一手段和过程达到“育人”的目的。学生工作辅导员应加强与专业教师的联系和沟通, 并创造必要的条件与平台,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

强化艺术实践的作用。艺术实践因具有生动性、直观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等特点, 已成为艺术类院校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 而且还能为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提供条件, 并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信任、合作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通过艺术实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也是艺术类院校学生工作的有效办法之一。

繁荣校园文化, 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这种教育产生的效果往往比直接的正面教育更细致更深入。因此, 学校既要加强校容校貌建设, 塑造优良的校风、学风 (继承和发扬好的优良传统) , 从学校的整体管理及物质、制度层面上优化教育环境。同时, 艺术类院校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如读书比赛、画展美展、文化讲座、艺术比赛或音乐会演出等, 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整体文化品位, 从精神意识层面上营造良好的氛围, 形成整体德育环境,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3.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 坚持以高素质的队伍带动人。加强对辅导员的业务培训。一是通过短期培训等方式, 使辅导员了解艺术类院校的专业特征和学生工作的不同特点, 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二是通过考察学习、经验交流等办法,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逐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三是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 充分发挥艺术专业辅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实行导师制, 试行导生制。艺术类院校可从本科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度, 并要力争由本专业优秀的专业教师或基础课程教师担任导师。另外也可以试行由高年级优秀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导生”制度等。建立上述制度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多层次的、立体式的教育管理模式, 实现育人功能的扩大化效应。

刍议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艺术 篇10

一、要注重培养并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胜于一百句空话。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因而要发挥我们的主动精神,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我们的身教去感知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行为。其实,学生平时不仅是在用眼睛来看你,同时也在用心灵感知你,在用实际行动模仿你的行为。作为班主任,要多一些亲自动手,少一些指手画脚;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些批评指责,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 影响学生,这就是人格的魅力,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胜过无数次严厉的指责和批评。

二、批评要讲究灵活驾驭、宽严相济的艺术

批评, 是班主任一种常用的教育方式,但如果火候掌握得不好,往往会令学生出现对立情绪, 从而使批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作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的时候,需要站在理智的角度和较高层次思考良药与忠言,注重批评的艺术性,良药不是越苦越好,忠言也非越逆耳越好,学生其实更愿意接受不苦口的良药和不逆耳的忠言。学生所犯的错误,其实大部分都属于无心无意导致。当无意间犯错的时候,他已懊悔,也深恐老师的批评。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注意目的明确,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好时间、地点、场合、措辞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在指出他的不足的同时,更应当懂得如何恰当地帮他指出和这点不足相对立的长处。

每个人在他存在的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长处是别人没有或不足的,学生也同样如此。作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首先对学生的优点加以肯定,然后,再用提示、暗示、对比等方式,自然委婉地把话题转到学生的问题上。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不仅注意到他的问题,而且还看到了他的优点和长处,他就会觉得老师是公正而又值得信赖的, 从而消除了对批评的抵触情绪,也就比较容易认同和接受老师的批评。

三、表扬要讲究张弛有度、适可而止的的艺术

表扬是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方法。在班级管理中,表扬应该是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也都需要别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赞扬或鼓励,可以影响或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呵护学生的自尊心,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机会,向学生指出并给予肯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了解和重视。比如,对待学生考试成绩, 应把它看成是学生的一种隐私,不在班上以任何形式公布,成绩出来后,不排名次,只给学生一个“进步榜”,列出考试进步者, 这样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得到呵护,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进步的步子会更大。

四、 思想教育要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谦虚与骄傲、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矛盾的宏大世界。有的学生因为约束力太差而无心向学,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而沉郁寡欢,有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低下而缺乏自信,更有学生因在青春期时出现悲观、烦恼、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所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多亲近、常倾听、勤观察、多调查、善分析,去交流、去沟通, 同时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给予引导、教育、疏导、关心或鼓励,激发学生走出困境的信心, 指点他们人生的方向,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促使学生内心世界矛盾的积极方面不断壮大, 以战胜消极方面,尤其是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既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也不能大声呵斥,予以白眼,而应心平气和地与之促膝谈心,以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他们,用诚恳、真诚的话语打动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感化他们,努力使他们的思想言行、学习态度、纪律观念等稳步提高,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赶。

公益广告语言艺术刍议 篇11

关键词 公益广告 语言风格 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公益广告,是指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以推广加强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理念和思想意识为目的的广告传播活动,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向社会公众传播对其有益的社会观念的广告活动,以促使其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

近年来,公益广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公益广告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言,在表达方式上,表现出淡化理性诉求,强化情感诉求,越来越追求艺术化的特性。除了以艺术化的方案、画面和音乐音响提高公益广告宣传作品的实际影响力,一些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更是给广告增添震撼人心、耐人寻味的力量。这些语言是极赋艺术性的。本文分析公益广告语艺术的语言风格,再探求达到这些语言风格所采用的表现手法。

公益广告语言艺术的风格,是广告艺术在运用语言的各种场合中的综合表现,是创作者思想、艺术修养和语言修养在广告语言中的反映。广告语言艺术的风格既是广告艺术特色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形成艺术特色的许多其他组成部分借以表现的工具和手段。公益广告语言艺术风格有显著的时代性、社会性,又有显著的个性,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简洁明快。一些公益广告简明、干净、直截了当,虽然语句短小,但是内涵丰富,让人一听便知,能够很快抓住要领。如“生活需要宽容”,这是一则弘扬社会风气的公益广告,简单六个字涵盖了丰富的内容。

(2)形象生动。公益广告传递着社会提倡的精神和美德,但它绝不是政治口号,它应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不断改善自我。这就要求创作者不断提高公益广告的艺术性,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在形象生动的语言中得到启发。拟人式公益广告从人的角度出发,给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从而给人以生动、真实、亲切的感觉,这样,公益广告人情味浓了,亲和力强了,读者的兴趣被激活了,更容易接受广告内容。

如爱护花草的公益广告——“别摘走那朵向你微笑的花,她还要向每个人问好。”“ 我的盛开需要你的关怀。”这儿用拟人的手法使花草动起来,将无意识的花草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表情动作,使人看了不忍心去践踏草坪、采摘花草。

(3)幽默风趣。幽默具有特殊的社会教育作用,“寓教于乐”,通过笑来鞭挞假丑恶,弘扬真善美。

如马来西亚柔佛市在交通安全周期间,设计了这样一则广告:“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可以欣赏本市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到法庭作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市设备最新的医院;上了100英里,预祝你安息。”广告做得轻松幽默,丝毫没有行政命令的长官意志,但每个司机在会心一笑之后都会受到一种警策,把握方向盘的双手也会变得小心翼翼了。

(4)新颖贴切。一些旧有的生命力较强的公益广告题材要求从新的角度去反映。如一则救助失学儿童的公益广告,画面是贫困山区儿童的学习境况,破旧的土屋,破烂不堪的桌凳,画面中出现这样的文字:“知识是娃娃的未来,可娃娃的学习环境竟如此,希望工程,请为娃娃们的未来奉献出您的一份爱心。”最后突出主题“救助失学儿童,从现在开始。”我们知道希望工程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这则公益广告从贫困山区的现实入手,文案从娃娃的未来入手,贴切生活,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公益广告的内容还要贴切群众的生活,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切合群众的需要,使人们不知不觉地亲近它并从中获益。否则如果喊一些空话、大话,不切实际地提一些过高的要求,人们就会远离它,公益广告的社会效益更无从谈起。例如:

①别摘走这些向你微笑的花朵,她们还要向别人问好。

②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③我的盛开需要你的关怀。

④我是生命,请君足下留情。

以上各条公益广告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段,例①③④将无意识的花草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表情动作。例②把人所具有的最动人的情感“子盼母归”赋予鸟,会触动很多人的情感,使他们手下留情。

公益广告以其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新颖贴切的语言风格,使人在享受语言艺术美的同时获得教益,促成行动。那公益广告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形成这些语言风格的呢?

公益广告从遣词造句到运用某些特殊的语言技巧,都综合地反映在广告语中,十分讲究语言技巧,表达了广告的中心内容,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1)体裁多样。公益广告的体裁应该不拘一格,不求定法。短语在公益广告中是广泛使用的,或独立成句或是做句子成分,短促有力,这样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起到鞭策警示的作用。

有一则禁烟的广告语“为了人类共同的呼吸!”这样一个介宾结构的短语,使大家都知道吸烟不仅污染空气,损害的是大家共存的自然,含而不露,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2)软化语言。公益广告的功能在于对人们行为规范的劝告、提醒,重在说明道理。但是一味地说“禁止”“严禁”“罚款”等语气生硬、不近人情的字句不但不能起到启示人们的作用,反而引人厌烦,拒之于千里之外。如果注入感情色彩,则会更具有想象力,显得合情合理,那就体现了语言的软化功能。语言软化的常用方式一般有:

①命令式的语气换成善意的提醒。如“损坏玻璃罚款10元”改为“当心压坏玻璃受伤”。前者使人不容易亲近,会想到损坏了要赔偿,但是后者却使人考虑到玻璃的感受,形象中善意提醒了群众。

②多使用祈请的语气。如“禁止随地吐痰”改为“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随地吐痰”。前者“禁止”语气生硬,而后者祈请的语气使人三思而后行,顾虑到他人的健康。

③叙述语气换成反问语气。如“同志,你将为希望工程作何贡献?”加重句子的语气,促成大家的行动。

④用第一人称语言。如“我为校园添光彩”,“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水资源,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从我做起,有一种主人翁意识,从自身的行为出发,希望全社会来关注。

⑤指责的语言变成问候的语言。如“不讲卫生可耻”改为“养成卫生习惯,祝您身体健康”。前者用“可耻”指责对方不近人情,使人不能自觉养成卫生习惯。而后者问候中体现一种关怀,备受感动。

语言的软化不会使人觉得生硬,使广告内容显得优雅、客气,给人以亲切感、新鲜感,人们也因受到礼遇而备受感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人们自觉自愿地改掉不良行为。

公益广告有其自身的语言风格,并用多种表现手法将之发挥得淋漓尽致,公益广告有如广告艺苑里的一束奇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利用公益广告作秀的现象还是常见的,有的公益广告语言语气生硬,不近人情,有的则是干巴巴的空洞说教,令人反感。这种广告很难让人接受。我们看到,艺术化语言的公益广告能美化生活环境、净化人的心灵,创造一种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氛围。随着富于创意的公益广告作品不断产生,那些新颖别致、热情友善、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而又文才斐然的公益广告能让人耳目一新,心悦诚服。这就可见广告语言的重要性了。相信我国的公益广告语言会不断完善,展现语言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谭瑾,陈刚等.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现状及展望.电视研究.2002(9).

[2] 王桂宏.略论公益广告的写作艺术.云南电大学报.2001(4).

德育与艺术教育的内在浸融刍议 篇12

1 德育需要艺术的滋养,艺术也需要道德的支撑

虽然德育与艺术的着眼点不同,德育求善,艺术求美,但美与善都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价值标杆,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善是美的灵魂,美在本质上又追求善。从艺术的视角看德育,德育需要艺术的润泽;从伦理的视角看艺术,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撑[1]。

德育需要艺术的滋养。古今中外、古往今来,多少艺术经典以其独特的形式呈现出对人类生存状态、社会生活以及个体精神的伦理道德的深刻思考。在德育效果日渐式微的今天,用艺术的感召力来唤醒人类的道德精神和道德思考力,升华人类的道德境界,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事实上,艺术的伦理教化功能古已有之,孔子早就提出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人生道德修养路径,并认为艺术是人达至“仁”的境界的特殊通道。拯救现代工业社会导致的人的道德虚无、冷漠,也急需通过重新点燃艺术精神之火,来温暖那些孤寂的心灵,唤醒生命意识与情感体验,激发内心自省的能力。正如马尔库塞所说:“艺术通过让物化的世界讲话、唱歌、甚或起舞,来同物化斗争”[2]。

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撑。毫无疑义,真正的艺术不仅拥有美的形式,更具备了美的内涵,而美的内涵必然需要寻求道德的支撑。艺术如果缺乏道德支撑,缺乏感动生命、升华精神的内涵,其负面影响是灾难性的。正如现实社会中某些艺术领域充斥着某些荒诞、虚无、扭曲、暴力、色情等元素,如果任其发展蔓延,极可能将欣赏者引入到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容的伦理规范相悖的道路。尤其是对于尚不具备理性辨别力的年轻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导致其主体伦理观的丧失,甚至产生恶的导向,极可能对社会、他人、自身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正因为如此,艺术创作有责任提升人的道德感,而不是与道德的疏远或背离,艺术从本质上呼唤道德底线的支撑。

2 艺术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实现道德手段的艺术教育与审美仅被视为德育的配角,只起着敲敲边鼓的作用。而实际上,艺术与审美既是促成品德形成的工具和手段,又是道德人或理性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与目标。席勒曾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只有通过审美教育和美才能达到人的自由,而“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3]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审美自由是人的精神解放和力量和谐的最高状态。深思席勒的这些话语,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过去人们一直错误地认为,人的发展只是经历从自然的人到审美的人,再到道德的人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意味着人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成为有德性、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样艺术和审美在德育实现过程中只是充当了中介和桥梁,成为“手段”。事实上,艺术审美活动的非功利性决定了艺术审美不仅能够使人获得超功利性的主体自由,实现审美主体的道德净化与提升,使人成为道德人,而且道德人追求的目标是精神解放与道德自由,是人生终极的幸福感和价值体验,而这一目标又显然直接指向了审美,因为“只有审美的心境才产生自由”。[3]檀传宝教授也曾肯定地指出:“至境人生和德育的审美特性并非自然的事实,而是道德主体、道德学习主体和德育工作者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4]这就使人的发展过程由原来的“自然—审美—道德”过程变为“自然—审美—道德—审美”这样一个过程。而后一过程中最后阶段的审美不仅能给人以情感的慰藉和道德伦理的教化,更能激起人们对生存意义的追问、感悟与理解,并通过艺术所独具的终极关怀获得精神的升华,达至人性自由的境界。所以,艺术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并且最终促成了艺术与道德的圆融。

3 道德与艺术两种文化意念本身的内在浸融、渗透

德育与艺术审美不仅在生命活动的价值取向上获得了共同的意义,而且就艺术与道德这两种文化意念本身来说,他们之间也渗透着相互浸融的内在关系。“德”与“艺”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意念,他们之间又是如何实现其相互浸融的呢?先秦儒家认为,虽然德与艺之间实质地蕴含着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但“德”向“艺”的透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将“德”划定为“艺”的表现内容,艺对德的彰扬,也不简单地等同于将“德”外罩以“艺”的形式。在他们看来,德向艺术本体的推置,不应以摒弃艺术本身的内在法则为代价,而是在充分认定艺术本身的内在法则的前提下,实现“德”与“艺”的内在浸融、统合。[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讲美,旨在衡量其能否给人以感官的、情感的愉悦;讲善,重在评判其能否给人以道德精神的熏染。先秦儒家推重德,但不举善抑美,即简单地以伦理道德规范干涉、取缔艺术应提供的感官愉悦;认定美,但不求美弃善,为了感官的享乐而抛弃伦理道德标准。唯有尽善尽美,才是艺术的整体法则,才是先秦儒家所崇尚的最高艺术形态。正是“尽善尽美”法则的确立,将“德”注入了“艺”的本体,使“艺”成为了“德”的载体,成为“与伦理通者也”。使“德”与“艺”这两种文化意念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

道德与艺术这两种文化意念的内在浸融具体表现为:

其一,艺术对人的生命伦理有特殊的显现作用。艺术所追求的美,自古以来就被看作与道德所追求的善息息相关。无论是东方的“尽善尽美”,还是西方的“美即是善”都说明了这点。这也就是说,艺术不仅追求美,同时也追求善,而且美本身也是善的,即艺术是美与善的和谐统一。当然艺术表现道德应遵循以下原则:艺术对善的显现应遵循艺术的规则;美对善的追求必须遵循生命的真实和尺度。

其二,情感是沟通道德与艺术的桥梁,艺术通过情感的培养而获得德育所追求的目标。艺术的本质是审美,但艺术不等于审美,除了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备认知、教化、情感体验等功能。艺术的情感体验功能是指艺术能够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特别是情感需求的功能。艺术是人类情感创造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它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本身的情感体验。一件艺术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否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使人在获得超脱自身的情感体验享受中,提升生命的质量。艺术的教化功能是指艺术通过情感体验对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产生影响。艺术作品正是通过激发主体的情感体验而使主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使人受到教育感化。艺术作品往往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之弦,感动我们的生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灵魂。因此正是通过情感的培养使艺术教育与德育殊途同归,统一起来。

4 结束语

总之,高校德育和艺术教育虽然在手段运用上各有侧重,但都以缔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性灵和谐为旨归,他们在目标上具有相互包容、彼此依赖、融合共通的特性。德育源于生存,艺术源于追求;德育侧重观念教化,艺术教育则侧重形象体验;艺术的情感与善是道德的基础,道德的弘扬又出于人们对美好人性的向往;艺术美激励人创造浪漫、幽默、诗意,对艺术美的追求达到一定境界又能内化为道德,道德的崇高成为最壮丽的美。由此可见,艺术和道德本来就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密不可分的水乳交融关系。因此,德育与艺术教育只有相互借鉴、渗透、融合才能发展,谁背离了对方都会失去生命的支撑。

摘要:德育与艺术教育不论在目的、内容、形式、手段诸方面都存在着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的内在浸融关系,因而使得二者同时兼具理论与实践上的同构性。德育与艺术教育的内在浸融主要表现为:德育需要艺术的滋养,艺术也需要道德的支撑;艺术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道德与艺术这两种文化意念本身也渗透着相互浸融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德育,艺术教育,浸融

参考文献

[1]彭燕.艺术的道德性何以可能——兼论艺术与道德的关联[J].岱宗学刊,2008(4).

[2][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北京:三联书店,1989:257.

[3]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6,147.

[4]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75.

上一篇:老挝社会主义论文下一篇:成长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