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教育

2024-12-05

全程教育(共12篇)

全程教育 篇1

近年来,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 比上年增加75万人, 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212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学生由于学历偏低, 综合素质较低, 加之缺乏对职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和定位, 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 一些毕业生往往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迫切希望得到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同时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 供需双方观念不同, 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相称, “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状况并存。因而全程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对于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为就业做好知识的储备和心理的准备, 解决就业难问题, 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1) 文化知识基础差。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 文化基础较差, 学习困难相对较大, 迫切需要一种系统的管理知识的方法。

(2) 学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 与本科生相比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由于社会对高职生存在偏见, 高职生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产生偏差, 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

(3) 思想比较活跃, 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高职生虽然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差距, 但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和爱劳动、爱表现自己“才华”的天性。

二、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 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的选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每一个步骤都与前后步骤有着密切的联系, 共同决定着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向。同时人是作为一种生物存在着的, 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特征, 因此职业选择的趋向必须依赖于个人的年龄和发展, 不同年龄和发展阶段的特征都与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发展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过程。

从职业生涯阶段模型中可以知道, 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 尝试期 (15~17岁) ; (2) 过渡期 (18~21岁) ; (3) 初步试验承诺期 (22~24岁) , 大学时代应该跨越了过渡期和初步试验承诺期两个时期, 在这两个时期, 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 职业兴趣趋于稳定, 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事实上在初步试验承诺期, 许多学生往往需要就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 因此,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工作在于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 引导学生了解和尝试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职业, 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 帮助学生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实现个体人力资本、兴趣和职业的匹配。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误区

当前多数高职学校都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作就业指导在学生即将毕业时开展, 主要围绕当年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开设就业指导课、提供就业信息和开展求职技巧的培训等, 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学生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需要一个过程, 就业观念的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 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现行的短时段、浅层面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及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更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因此,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 实现教育过程的长效性。

四、高职院校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大学生一年级开始, 就应该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大一时主要是使学生明确自己喜欢什么, 许多大学生在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 混淆职业与专业的区别, 选择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走进校学习后才发现和自己当初设想的学习内容不一致, 有的学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有的调换专业, 还有退学的, 因此, 这个阶段要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 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有初步的设想, 增强他们学习专业的自觉性, 引导他们适应从高中学习模式转变到大学的学习模式, 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 学好专业知识。

大二时主要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已经有了一年时间的磨合, 学生基本上适应了大学生活, 这时要让他们了解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外还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 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 如鼓励学生参加兼职工作、社会实践活动, 并要求具有坚持性, 最好能在课余时间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 如进行周年在校滚动实习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 提高学生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 同时增强英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 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 并要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大三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是什么, 同时为走入社会还要准备什么, 此时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毕业后何去何从都有了规划, 这时可指导学生对前两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 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 前两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 对就业是否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其次,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 除了常规的就业指导课, 比如可以聘请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学生介绍各行业人才要求让学生接受择业技巧培训、组织参加招聘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等, 最后,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 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 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大学阶段的规划只是一个起步, 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 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各个阶段, 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 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 分析了目前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现象及原因, 初步探讨了针对高职院校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 采取相应的教学指导措施, 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唐东方.职业生涯规划[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5.

[2]龚建林.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初探[J].教育与职业, 2005, (6) :34-36.

全程教育 篇2

心系老师——学会感恩甲:***你知道美国的感恩节吗?

乙:知道啊,怎么突然提起感恩节了呢?

甲:目前德育现场会不是正在我们学校召开嘛,感恩教育正是这次活

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啊!

乙:由感恩教育你首先想到了感恩节,那么你对感恩是如何理解的呢?

甲:其实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

乙:感恩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

甲:感恩应该是社会上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

修养,也是人之常情。

乙:因为感恩,我的心时时被感动着,我的心里常常荡漾着喜悦与安

乐;因为感恩,我同样用我的爱心去回报。

甲:人生常怀感恩之心,生活常怀感激之情,我们感受到的就会是阳

光灿烂,心中将永远春意盎然。

乙:提到感恩,你最想感恩的人会是谁呢?你的父母?老师?还是其

他的人呢?

甲:我想我首先要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给力我生命,但现在我更要

感恩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灵魂。

乙:我和你有着同样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谈谈关于感恩老师的话题吧。

甲乙:下面我宣布:12美术(2)班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心系老师—

———学会感恩”现在开始。

甲:首先,我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到场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来参与我们的主题班会。

乙:现在有的学生,患有“情感冷漠症”,有不少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甲:所以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去感恩,不知道去感恩关心他们的人。

乙:我们先了解几位同学,大家先说出你最想感恩的一位老师,并说大致说一下你的理由(大家思考一下)。。。。

甲:通过刚才大家的发言我觉得我们感恩老师的原因很多很多 乙:老师,一个多么亲切的称呼

甲:老师,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

乙:是老师让我们健康成长,甲:是老师把青春无私奉献给了我们,我们要永远感恩老师。

乙:今天我们有四位同学特地为我们准备了一个小节目,以此来表达

我们的感激之情

甲:请听快板《夸老师》

快板

合:打竹板,劈枇啪,咱将老师声声夸。

A:声声夸,夸个啥?

B:夸咱老师顶呱呱。

C:哪些事,顶呱呱?

D:咱们现在二年级,老师每天不离班。

A:教什么?

B:他教我们两史一情不能忘,为国学习要争光,为人服务记得牢。C:教的好!

D:他教我们学习文化要勤奋,各科作业要认真。

A:他教我们成绩面前要谦虚,困难面前莫畏惧。

B:教得透。

C:他教我们早晨练、晚上练、三伏练、三九练,一年四季练练练。D:这么多个练,是为个啥?

A:老师说,身体是个宝,锻炼身体把担挑。

B:教得全!

C:思想是先导,做人道理老师教。

D:学习是基础,老师教咱走正道。

合:这个夸,那个夸,人人争着把老师夸。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老师,老师,我爱您!

乙:四位同学夸得好,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甲:老师,诲人不倦,无私地传授我们知识。

乙:老师,在我们每个迷途的路口,指引前进的方向

甲乙:老师的工作决定者祖国未来的繁荣与昌盛,甲:我们国家历来就是尊师重教的国家,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 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乙: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教师节的由来。

甲:国家在感恩老师,我们个人在感恩老师,老师一定是有着许多感

人的故事的。

乙:我们一起来了解两个关于老师的感人故事。

甲:曾经有一位腿脚残疾的支教老师说过一句感人的话:虽然我不能走了,但我希望我的学生能走得更快,跑的更远,飞得更高„ 乙:多么让人值得敬佩的一位老师啊!

乙:下面再听一个发生在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真实故事:《老师把生的机会留给学生》。。。(视频)

甲:刚才的故事很震撼人心,相对于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是博大的,无私的乙:我们沐浴着师恩的阳光,我们像小鸟一样展翅飞翔,无论暴风骤

雨,是老师赋予了我们顽强的斗志,鼓励我们勇往直前。

甲:我们大多数的老师虽没有做出那样的豪情壮举,但他们始终在平凡中做着不平凡的事。

乙:下面请大家欣赏***同学的演讲比赛作品《一路走来,感谢有你》 甲:通过***的演讲,我想大家一定会更加深刻的去体会我们的老师,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老师们的辛劳。

乙:同学们,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心系我们的老师,感恩我们的老师吧。

甲:心系老师,我们与大家了解我们老师的节日,其实我们的老师还是有着许多令人尊敬的称谓,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吧。

(大家先思考,提问,学生抢答。。。)

—最广泛流行的敬称;老师—最历史悠长的尊称:先生 —最富哲理:灵魂工程师—最质朴无华的褒称:园丁—最真情感人的爱称:慈母—最纯挚的称谓:春蚕—最温馨动人的称谓:蜡烛—最具中国特色:孺子牛—最高评价的专称 :人梯

乙:说完称谓,我们再来说说赞美老师的歌吧

乙:大家知道哪些歌是献给老师的吗?(提人回答)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对这首歌作简要说明)

周文燕:《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对这首歌作简要说明)

甲:周文燕的歌声很好听,我提议我们用掌声请她为我们唱几句

(。。。听歌中)

乙:有唱不完的歌在歌颂老师。像《老师赞美诗》《红烛之歌》等都

是很好听的赞美老师的歌

甲:同学们,在人生的路上,老师永远是那盏最亮的指路灯,千言万语都说不完我们对老师的感谢。居里夫人有这样一句名言: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乙:古往今来,有许多有名的人也非常尊敬老师,下面请大家听听名

人尊师的故事。

1、毛泽东向老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2、鲁迅先生是尊师的楷模。

***:他12岁时进三味书屋,在寿镜吾先生身边学习了四年多。寿先生是当地有名的宿儒,品德高尚,学问渊博,对学生要求很严。鲁迅对寿先生十分敬重,上课用心听讲,课后虚心向先生请教。

有一次,鲁迅因事迟到,先生批评了他,他虚心接受了批评,在课桌上刻了“早”字来监督自己。鲁迅去日本留学后,还经常给寿先生写信问安,归国后又多次去三味书屋看望寿先生

甲:相比较而言,我们又是如何尊师的呢?我们先一起看几个反面的事例(展示图片,主持人解释)

乙:刚才的图片反应的内容在我们部分同学中是存在的甲:同学们我们不能不因善小而不为 不因恶小而为之

乙:师爱------世界上最纯洁的爱

甲: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芽。

乙:是老师

甲: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乙:是老师

甲:您的关怀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乙:同学们,我们应当从正面向我们的伟人学习,去心系老师,感恩老师。

甲:我们讨论一下,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行动去感恩我们的老师呢?(请大家讨论、思考、交流、发言)

乙:刚才大家的发言都不错,希望大家一定要把语言转化为行动。甲:下面我们再看一段有关感恩老师的视频,希望大家用心去体会 乙:我们结合实际说说我们的体会吧,再一次说说我们和老师之间发

生的故事吧。。。

甲:感恩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因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有古诗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乙:正是因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有三国时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甲:正是因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有一代伟人邓小平的肺腑之言: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乙:是呀,对老师的感恩是说不尽道不完的,下面请欣赏张明雪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散文《感恩老师》。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当我们有困难的时侯,而我们是绽放的花朵.老师就会立刻帮助我们.园丁给花儿浇水,施肥,老师的心是宽广的天空,就是在认真地教导我们,能包容我们所犯下的错误.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做过的错事,老师是一把大雨伞,老师总会很快忘记.而我们就是躲在雨伞下的小“春蚕到死丝方尽,动物.蜡炬成灰泪始干”.大雨伞能给小动物遮挡风雨.这就是我们亲爱的老师.......谢谢您,老师!

甲:感谢张明雪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深情朗诵.懂得感恩,我们要有自己的实际行动。

乙:懂得感恩,我们要学会回报,回报老师,回报我们的母校。甲乙:我建议为了感恩我们的老师,我们全体起立,作以下宣

誓:。。。

(宣誓中。。。)

乙:老师的心,和父母一样。

甲:父母给了你生命,老师给了你灵魂。

乙:父母给了你肉体,老师给了你思想。

甲:乙:愿天下所有的学子爱戴老师。

甲:拥有一颗对老师感恩的心,哪怕是面对一个微笑,一句关怀,即使是不经意间的,我们也要学会感恩

乙:下面请欣赏《感恩的心》。

甲:伴随着音乐让我们把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写在小纸条上,并张贴上墙。

6、班主任发言

全程教育 篇3

所谓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建立教育和培训全程化模式,就是指学生业余党校在教育与培训的前期应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的“入口关”,中期应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过程的“培训关”,后期应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的“锻炼关”。形成一个前期——中期——后期环环相扣的培养教育全过程,提高业余党校的培训教育质量。

一、前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的“入口关”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参加培训的“入口关”,是提高教育与培训质量的前提。

1.系党支部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工作。系党支部在接到学生业余党校下达的培训任务后,要按照通知精神,要求系党章学习小组认真做好推荐工作。参加业余党校培训的学员,原则上应该在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时间不少于六个月的学生中挑选,因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和考察,党章学习小组才能对申请学生思想认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生活作风,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等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2.各系组织员要专门找入党积极分子谈话。当确定初步人选和业余党校开班前,系组织员要专门找被推荐参加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谈话,了解入党动机。通过谈话,一方面深入了解其对党认识的程度,对“为什么入党”是否有清晰的认识,为支部的培养考察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及时把了解的情况向业余党校教师反映,为业余党校教师有的放矢,解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提供第一手资料。

3.要严格执行团组织推优的原则。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在不能满足所有递交入党申请书学生的教育和培训愿望时,团组织“推优”关口要做到前移。凡是参加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都必须经过所在班级团支部和所在系团总支推荐,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做到合格一个人推荐一个。推荐时以团支部为单位,在召开团员大会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确定初步人选,经系团总支审核后,向党支部推荐,凡是未经团组织推荐的,党支部不能列入推荐名单。认真执行团组织推优的原则,使“推优”工作成为党支部推荐参加业余党校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渠道,既可以充分发挥团支部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作用,又可以进一步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4.认真执行推荐名单公示制。党支部在确定推荐培训人员名单时,要进行公示。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推荐对象基本情况、递交入党申请书时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培养考察时间、推荐对象的现实表现、团组织推优等情况,经公示无异议后,才能确定参加业余党校培训。对推荐培训对象进行公示,一方面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加推荐的透明度,保证推荐质量;另一方面,对推荐对象也是一次教育,时刻警醒自己,不能混同于一个普通学生。

二、中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过程的“培训关”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过程的“培训关”,是保证教育与培训质量的关键。

1.组建班委会,树立表率。高职业余党校办班尽管存在时间不集中,人员较分散等问题,但业余党校在加强党性锻炼、增强组织纪律性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却不能忽视,因此,业余党校要在培训学员中建立由学员自己选举产生的临时班委会,在党校班主任的指导下,让临时班委会在课堂教学、课后自学、社会实践、师生互动等培训环节中发挥自主管理的重要作用,把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业余党校的日常管理之中,既激发学员的自律意识,又给其他学生班级做出表率。

2.力求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体现高职特色。高职学生业余党校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就要在教育内容上结合高职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实际,突出鲜明的政治特色、时代特色和高职特色。所谓政治特色,就是业余党校必须姓“党”,必须是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所谓时代特色,就是党校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时刻关注社会热点,解决思想难点。所谓高职特色,就是围绕高职的培养目标,结合高职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在文化素养、认知能力、思想水平的实际,因材施教。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理论学习,所学内容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及其相互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二是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包括党章、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对高职入党积极分子懂得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方面,显得尤其必要;三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应选择《大学生时事报告》中的有关内容和党的重要会议文件,帮助高职入党积极分子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明确当前任务,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四是职业素质拓展教育,这应成为培训的重要内容,要针对高职教育特点,重视培养他们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3.力求教育和培训的方式体现互动性。业余党校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互动性,改变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的“满堂灌”和“一支粉笔”的传统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一是正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指导学员采取党团组织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学习讨论和心得交流,充分利用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这一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效果。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党课教育要建立报告会制度,请专家学者、企业领导、行业技术标兵、毕业生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等到业余党校作专题报告或讲座,使學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和创造条件组织学员积极参加社会调查、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三是课堂教学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党课教学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但要改变单纯“讲”的局面,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收看视频、录像等方式,增强党课感染力。教师在讲课中还可以辅之以提问、讨论等方式,突出重点、分析问题,交换意见、解决疑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严格把好结业关。业余党校教育和培训必须在出勤情况、学习总结、社会实践、结业考试四个方面严格把好关。一是学习态度和出勤情况严格考核。培训期间不允许请假、旷课,如果发现不经请假旷课的,一律不准结业。二是学习期间认真进行学习总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员在培训期间做好“四个一”,即向党支部进行一次思想汇报、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撰写学习心得和调研报告要作为考核成绩记入总成绩,如果完不成“四个一”,不允许结业。三是严把“结业考核关”。结业考试不合格者不发给结业证书,并推迟发展。业余党校严把结业关,避免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与学不好一个样,使之有效提高培训效果。

三、后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的“锻炼关”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的“锻炼关”,是检验和考核教育和培训效果的基础。业余党校要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为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培训后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平台,做好继续教育工作。

1.给业余党校学员提要求、压担子。参加业余党校培训的都是重点培养考察对象,都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既然是先进分子,那么就应该在工作、学习、社会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业余党校在结业时,要针对高职生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要求经过培训的学员率先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模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要有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要保持学习成绩处在班级前列,不要有考试成绩不及格的课程;要积极地承担班级、团支部工作,勇挑重担,不要不愿承担任何社会工作,拈轻怕重。这样给培训学员提出明确要求,有利于对他们加大思想压力,明确努力方向。

2.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培训学员提供锻炼平台。党委应要求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动作用构筑工作平台。学工处在开展“创建文明宿舍”,团委在开展“党建带团建”,辅导员在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中要通过明责任、交任务、压担子等途径(包括担任学生干部、参加并组织活动、参与勤工助学),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创建“示范寝室”“示范岗”和“一帮一”等活动中。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实践证明,针对高职班级功能弱化,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在宿舍里进行的实际,让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生宿舍楼管理委员会”,让他们担任栋长、楼长等,既可以让他们在锻炼中提高,有利于团结同学和促进校园的稳定,也可以帮助党支部考察他们的现实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有的放矢的教育,使之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他们尽快成熟。

3.跟踪了解培训学员实习情况。由于高职专业大多与公司、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高职学生在最后一学年或一学期里,大都集中在这些公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就业实习。这就为业余党校和党支部跟踪了解培训学员的表现创造了机会和条件。这可以采取专程了解和函调的办法,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调查,这样做既可以了解业余党校的培养质量,又可以进行市场对人才培养需求调查,为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提供第一手资料。

4.要建立学员培训档案。业余党校通过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关注培养教育全过程。档案记载的不仅有参加培训的情况,还有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的表现。业余党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培训档案,收集班主任、辅导员、学工处、团委的反馈意见。当支部发展党员时,培养联系人要查阅培训档案,要把学员培训档案一并归入到“入党积极分子考核材料”里,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帮助党支部更加全面地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浅谈专科生就业教育全程化 篇4

就业问题是专科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当前社会求职人数庞大、好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部分招聘单位对学历的硬性要求无疑又增加了专科生就业的难度。

应当看到,国内高校在促进专科生就业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改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就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高校在毕业学年开始时才着手进行就业教育,导致很多学生来不及准备就被推到了就业的前线。就业教育全程化,让学生尽可能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有针对性地在求职前完善自我,增加竞争优势,对于进一步推动专科生就业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就业教育全程化,是指自大学生入学起即对学生实施有步骤、有计划的就业教育。就业教育不再是某一学期或某一学年的特定任务,而是被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1)

1 就业教育全程化的意义

(1)就业教育全程化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加之大量往届毕业生也投入到求职大军中,专科生就业压力之大前所未有。造成很多学生无法就业的原因除了部分客观原因之外,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自身实力不足、求职技巧缺乏等也是造成这一现状不可忽视的因素。就业教育全程化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及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定位,并利用大学里相对自由、充足的时间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里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增加自身在求职择业时的竞争力,最终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

(2)就业教育全程化可以促进学风。就业教育和学风建设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开展专业教育大会、专业实验、专业就业前景教育、专业实习等学风活动,可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专业特点和就业前景,把握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提早为将来就业做准备。而自学生入学之初就对其开展就业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能真正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紧迫感。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就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就业教育。引导学生在入校之初就明确学习方向,探索行之有效的专业学习方法。

(3)就业教育全程化可以推动创新创业。就业教育全程化若实施得当,将有助于优化创新创业培育机制,为推动创新创业积蓄更多力量。这有赖于各学校、学院、结合各个专业特色,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和学科技能竞赛,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广大教师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以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

(4)就业教育全程化可以实现大学生与社会的“双赢”。就业教育全程化中重要的一环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就业实习,让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参加志愿者行动还是实习,都可以增加对自己和对社会的了解,丰富社会阅历,增加职业体验。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生们也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改变着它。例如企业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同时,也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创新思维,使企业充满活力。其花费的成本却并不多。

2 就业教育全程化的具体实施

2.1 职业目标探索期

大学一年级是职业发展教育的开局时期,也可以称为职业目标探索期。大学一年级新生就业教育的内容包括:一是介绍专业发展历史、专业研究内容以及专业就业前景。让新生入学开始便对自己的专业有个初期了解,初步明确自己在专业方面可能从事的工作。二是介绍当前就业现状,主要向新生介绍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问题、就业前景等。目的是让新生全面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为新生指出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三是讲述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主要是向大学生介绍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认识、规划、准备和发展,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四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团学活动、竞技类比赛、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中,在这些实践中探索自己的个人特长、职业兴趣与职业目标。通过就业讲座等形式与学生一起分析大专毕业生的优势和劣势,从学生进行初步规划时,就要杜绝不能正确把握自我、就业期望值过高、充满幻想的现象。

2.2 职业能力提升期

大学二年级是开展职业教育的关键时期,也可以称为职业能力提升期。在这一学年里,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增强专业素质并提高自我职业素养。

专业素质是通常指大学生的系统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根底,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可从多方面入手,如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来补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职业培养计划;(2)二是在做计划时要评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兼顾自己的能力,环境条件的限制,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预测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如何逾越障碍。通过开展社会实践、企业兼职实践等途径让学生开始尝试踏入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提升一定的实践技能。高等学校应当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保证课堂教学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在全校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课程的教学效果,以知识讲座、科技沙龙、专业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为载体,通过校园报、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大力宣传,普及专业技能知识,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

就业知识储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就业政策法规,即向大学生介绍国家就业政策和规定,如《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等,告知大学生求职中必须了解的法律问题。二是大二下学期要进行就业途径讲解,向大学生介绍目前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的七类途径:就业市场双向洽谈、报考国家公务员、自主创业、考研升学、出国留学、参军入伍、到基层工作。三是要进行就业前情况了解。引导、鼓励学生提前参加招聘会,了解最新的就业现状,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3)

2.3 应聘技巧提升期

三年级是开展职业教育的冲刺时期,也可以称为应聘技巧提升期。

一是就业程序讲解,向大学生介绍国家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大学毕业生的择业程序,了解派遣、报到接收工作方法。

二是就业思想引导,大学生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克服由此造成的思想压力与心理负担,树立职业流动的观念,以“平常心”对待第一次就业。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在任何地方、任何职业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4)有部分学生择业时眼光过高,工资低的不愿意去、条件差的不愿意去、基层及偏远的地方不愿意去。因此,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与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清华大学生尚能应聘城管工作,那么,更多的专科大学生也应放下身段,把自己投入到一个普通劳动力的位置上,参与到全社会各岗位的就业竞争中去。况且,现在许多企业包括知名企业招聘的“门槛”普遍降低,只要求职者要求不是特别高,一般都能找到合适工作。社会上工作岗位供不应求,谁主动,谁有利,谁按兵不动,谁就失去主动权。应当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三是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服务信息。具体包括通过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简历制作方法与面试礼仪的技巧等,通过开展模拟招聘、创业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提前认知职场、增强求职技能。同时积极为毕业生拓展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分析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分析提出对策。四是妥善规划就业实习。可以考虑调整毕业学年的教学计划,解决教学与求职的矛盾,并合理规划毕业生的教学与实习时间。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实习中确定最终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是十分有效的。

3 结论

从本质上说就业教育是以就业择业、职业发展、职场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重要一环,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专科生来说,他们在就业上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我们把就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的始终,恰当安排就业教育的时间和内容,并且就业教育要持续开展直至毕业生就业成功乃至创业成功。

注释

1王正斌.高校全过程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创新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71-172.

2范玲.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7:90-91

3赵明炬.新媒介文化优势与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8:51-54.

全程教育 篇5

发表时间:2008-3-3 17:56:46点击:140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牢牢把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强化党组织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教育优势,使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青年学生所认同、接受,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在工作中我们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首先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课05方案实施之际,党委书记参与集体备课,校长登台讲授第一课,极大激发了学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进行自我修养的热情。05方案教学改革调查显示,优质课堂率及学生非常满意课堂均达到100%。其次是注重在专业课中渗透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已开展多年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着重将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纳入课程建设范畴,并在人文讲座中突出信仰信念、民族精神、荣辱观等主题,在“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中突出创新的时代精神。

二是以党校教育为纽带。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培训工作形成了四个层次:一层是依托分党校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主要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知识教育;二层是学校党校举办的预备党员培训班,重点开展增强党员意识、增强党性修养的教育;三层是学生党员骨干培训班,通过邀请大师级学者授课、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党员精英并形成良好的辐射效应;四层是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侧重进行党务实务培训。

三是以校园政治文化为载体。成立民族精神研究院,开展了“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大规模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编辑出版了全国首套《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读本》,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追随者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我校党委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着力点。主要抓住组织建设的三个方面:

一是完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业期望。校党委要求党支部应尽可能与行政、教学、科研、学生班级等实体对应设置,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形成合力。二是创新工作载体,着眼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广泛开展师生支部共建活动,指导学生党支部制定工作计划,联系入党积极分子,与“三困”(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惑)学生结对子。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思想帮扶”、“业务帮扶”、“经济帮扶”;开展“党员责任田”、“党员一帮一”等活动。

三是推行支部建在班上,致力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近两年,我校学生支部建在班上的比例达到65%以上,本科三年级以上学生党支部基本建在班上,增强了党组织在学生班级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加大发展力度、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成为可能。支部建在班上,还

有力地推动了班风、学风建设,在评比标准未变、我校近几年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校优良学风班由2002年的89个增加到2006年的272个。

全程教育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

一、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立足于大学生长远发展、实现其顺利就业的重要举措,当前在各个高校已经广泛开展起来。对大学生实施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向深入的重要举措。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人职业生涯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的低级目标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目标;中级目标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根据主客观条件拟定合理可行的人生发展方向;终极目标是立足学生一生的发展,提升学生未来的幸福感。

因此,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在整个大学期间,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开展不同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教育。它是包括职业规划教育、价值观教育、职业素质与拓展训练、就业指导与创业培训等在内的系统化、全程化、个性化的专业性教育。

二、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一)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阶段划分——4个年级、4个阶段

根据大学4个年级的不同特点,将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成4个年级、4个阶段,即大一是职业探索期,大二是职业定位期,大三是职业实践期,大四是职业实现期。实际上,4个年级、4个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的有机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结果。

在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我们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具体教育内容,以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主就业的意识,以及不断发展的立业、创业能力。这是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

(二)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8个模块、15个主题

1.大一职业探索期

这个阶段的教学包括两大模块:多彩校园——大学生活探索篇,美丽人生——职业生涯认知篇。模块一的主题是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目标包括: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前景有一定的了解。模块二的主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发展阶段,目标包括: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内涵和重要理论,让学生掌握2~3种职业规划的方法,能对影响职业规划的各种因素进行客观的评价,初步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这个阶段共安排8个课时,其中6个理论课时、2个实践课时。

2.大二职业定位期

这个阶段的教学包括两大模块:他山之石——职业成功之道篇,初涉职海——职业生涯规划篇。模块一的主题是复制成功,目标包括:学习不同成功人士的发展历程,体会由成功人士总结出的成功之路。模块二的主题是职业定位,目标包括:理解并掌握职业定位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制定出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方案。

这个阶段共安排6个课时,其中4个理论课时、2个实践课时。

3.大三职业实践期

这个阶段的教学包括两大模块:职海漫游——职业环境探索篇,厚积薄发——工作能力提升篇。模块一有2个主题:(1)人才市场与大学生就业。目标包括:了解人才的内涵和不同时代、不同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人才市场的分类、特点、作用、发展趋势;掌握人才市场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充分利用人才市场实现就业;谨防人才市场陷阱。(2)典型行业分析。目标包括:正确认识目前的就业环境;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和人才需求;学会关注不同企业、行业、职业的文化特征和工作特点,了解目前行业、职业的薪酬水平;正确认识企业需要的人才和社会所具备的人才的匹配关系。

模块二有3个主题:(1)职业素质提升。目标包括:大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沟通能力,了解公司的核心文化。(2)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包括:了解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内涵,认识创造、创新能力的巨大作用,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培养不断创新的思维习惯。(3)团队拓展演练。目标包括:了解拓展训练的内涵,深入体会“团体”与“团队”的区别,全心领会团队精神的实质;树立团队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培养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开发个人潜能、挑战自我。

这个阶段共安排10个课时,其中4个理论课时、6个实践课时。

4.大四职业实现期

这个阶段的教学包括两大模块:器利事善——脱颖而出篇,我主沉浮——自主创业篇。模块一有5个主题:(1)求職简历制作。目标包括:明确求职目标;了解求职简历的基本内容、内容选择及编排;如何包装简历,使其易于通过;投递须知。(2)求职心态管理。目标包括:了解求职中常见的认知偏差,并掌握其解决方法;学会在求职中保持恰当的自我预期;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求职中的选择与挫折;掌握在求职中心态管理以及减压的有效方法和策略。(3)求职礼仪。目标包括:了解求职礼仪的重要性;掌握求职面试中的礼仪技巧;学会运用求职资源;提升个人形象,展现完美自我;掌握各种职业场合的男女着装规则和着装要领;找到适合自己的服装款式和风格定位。(4)模拟面试。目标包括:真实再现面试场景,切身体会面试气氛;真正读懂面试官的目的和意图;明确面试前应该做哪些准备;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简历会诊与点评。(5)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学习。目标包括:了解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大学生就业权益等相关内容;了解如何签订劳动合同;了解如何合理有效保护自身权益。

模块二的主题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目标包括:正确认识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创业形式,了解成功创业者具有的素质,掌握大学生创业初期需做的准备,充分认识大学生创业可能经历的困难,创业项目的选择、计划制订与评估。

这个阶段共安排16个课时,其中8个理论课时、8个实践课时。

三、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不足

经过4年一轮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 学校层面。一是重视还不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还有待丰富和提高。三是职业规划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水平参差不齐。

(二)学生层面。一是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如职业规划仅仅就是规划、课堂作业或者比赛时的讲演稿,没有一以贯之的行动。二是有相当多的规划不具有可操作性,没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或闭门造车,或随大流。三是规划非常脆弱,没有坚定性。

(三)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的内容结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标准。在实践中,虽然实行了一套课程体系和一定的标准,但是它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论证。对职业规划教育开展的评价相对简单,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形式单一。

参考文献:

[1]任娟.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刍议[J].出国与就业,2011,(1).

[2]范铮钰.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阶段划分与教育内容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09,(8).

全程教育 篇7

1方法

1.1

将《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格用板夹夹好挂在患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 宣教以管床护士为主, 宣教内容可不按序号顺序, 而是适时按需宣教, 宣教形式以一对一宣教为主, 对宣教内容要深入浅出不断重复直到家长理解听懂, 宣教护士在执行者签名栏签名并在日期栏写上宣教日期, 家长在被指导者签名栏签名。如更换了陪护者要重新宣教与患儿疾病有关知识并再次签名。专业组长每日检查, 护士长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进展情况并提问, 了解患儿及家长掌握疾病知识情况, 并在评价者签名栏签名。见表1。

贵家长您好:在您宝宝住院期间接触的护士是否满意:是 否

1.2评价标准及方法

(1) 预防保健科和护理部通过每月1次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和定期不定期的质控检查。 (2) 在患儿住院过程中和出院时, 以口头询问的方式了解陪护者对医院制度、患儿所患疾病的症状、治疗原则、观察内容、小儿喂养和保健知识等的掌握程度, 以患儿家长能流利叙述宣教内容的75%以上为健康教育达标。 (3) 患儿出院时由家长将《健康教育全程指导》上“在您宝宝住院期间接触的护士是否满意”一栏填全后投入意见箱。

2效果

2.1实施《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格有利于提高满意度。

《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要求护理人员主动向患儿及患儿家长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和内容, 保证了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入院至出院的每个环节, 促进了护患的沟通和互动, 密切了护患关系, 增加了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从而提高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2007年1月-12月患者满意度平均为96.2%, 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8.78%, 回收《健康教育全程指导》977份, 满意率达99.01%。通过《健康教育全程指导》的实施, 使患儿家长了解并掌握了患儿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 提高了健康教育知晓率, 而且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2.2《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格是儿科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 我院自1999年开始实施整体护理, 部分护士缺乏健康教育意识, 往往完成任务似地将健康教育内容一次性灌输给患者, 其内容太多或健康教育时间选择不佳, 患儿家长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 特别是患儿病情重或者文化程度低的家长, 容易遗忘, 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而影响护理质量。现在使用《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格, 宣教护士可抓住不同时间讲解不同内容, 如雾化吸入时示范叩背的手法, 输液时讲解疾病特点、药物知识、护理措施, 喂饭时讲解饮食注意事项, 发药时介绍药物作用, 出院时交待家庭护理要点、复诊的时间;对急危重症患儿的健康教育, 应把握时机避免产生逆反心理, 在抢救患儿生命的同时, 兼顾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 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 再进行教育。护理人员按内容向患儿及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逐一落实以防遗漏, 从而主动配合, 达到教育的预期目标。

2.3实施《健康教育全程指导》有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健康教育技能。

《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适时有效地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这促使她们自觉地去看书、请教他人或查阅资料, 从而提高了自学能力, 最终提高临床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

2.4

护士主动地进行健康教育, 有利于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从而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减轻患儿及家长的陌生感、心理压力和各种不适。

全程教育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诊断或治疗的糖尿病病人250例,这些病人中男性为134例,其余116例为女性病人,年龄在42.5~75.4岁之间,平均为(57.4±4.7)岁。抽选标准:1患病时间超过1年;2确诊患有二型糖尿病且各项临床症状与糖尿病的症状一致。这些病人在接受全程教育之前, 仅有142例病人能够自觉定时检查血糖,有197例病人能够自觉服用治疗药物,有152例病人能自觉注射胰岛素针剂进行治疗。

1.2 创建及实施方式

1.2.1创建糖尿病的全程疾病健康教育模式的方法1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训练:为确保开展全程疾病教育的有效性,医院要从不同临床科室选出一批工作经验超过3年的护理人员, 并聘请国内知名、经验丰富的护理学教授及糖尿病研究人员为这些护士、护工进行职业训练。在为期1年的护理职业训练课程结束之后,教授要对这些护工、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测评以及护理技术评核。2院内创建疾病知识教育小组:在医院的内分泌科室中选出有经验的主任以及副主任医师、护士,同时选出几名营养师共同组建糖尿病疾病知识教育小组。小组成员要按照全程教育方案为病人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 同时以轮班形式接听疾病咨询电话。

1.2.2开展糖尿病全程疾病知识教育的方式 (1)门诊教育 :在首日开展全程教育时,护士要把病人的详细信息记录下来,每次上课前对病人进行点名并检查血糖。将课程计划发放给病人,同时叮嘱病人记录每天的自我护理日记。 (2)入院教育:护士要针对病人的学历水平、病程以及对糖尿病的了解开展疾病知识科普工作,帮助病人积累与糖尿病有关的医护知识。 (3)住院教育:1运用课件和投影设备分析糖尿病的诱发原因、致病机制以及相关并发症。2播放防控糖尿病的相关教育影片以及护理方法示意图,并教导病人应对紧急病变的护理方法。3示范推注胰岛素针剂以及自我检查血糖的方式。4介绍食物的含糖量、热量以及调节饮食的方式。 (4)出院教育:病人离院后,医院要为病人提供电话咨询途径,使病人可以通过电话随时获取糖尿病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帮助。

1.3 教 育效果评价方式

统计病人接受全程教育之前自觉接受治疗的情况,并将数据与实施全程教育之后的统计资料进行比较。

1.4 统 计方法

通过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通过t验证,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接受全程教育后, 有250例能够自觉服药、247例能够自行检测血糖、有244例能够自行注射胰岛素进行控制血糖的治疗。数据证实, 在对糖尿病病人开展全程教育之后, 病人对糖尿病的认识可以大幅提升,同时病人遵从医嘱接受治疗的主动性也显著提高(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当前尚无根治方法,因此,医护人员的首要责任是为罹患糖尿病的病人实施适宜的治疗以及护理,使病人可以少受病痛折磨,尽量为病人延续生命。糖尿病会伴随病人的医生,因此,疾病治疗工作对病人的自觉性有很高的要求[3]。要想阻止糖尿病恶化,防范各种并发症状发生,病人必须主动积累糖尿病知识,自觉吃药、注射针剂。为此,笔者研究了针对糖尿病建立全程疾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从统计结果来看,病人接受全程疾病教育之后,遵医接受治疗的自觉性显著提升(P<0.05)。因此,基层医院应针对糖尿病创建全程疾病健康教育模式,帮助病人积累疾病知识,提高糖尿病病人在遵医治疗方面的自觉性。

摘要:目的 研究创建并实施全程糖尿病疾病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方式以及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在该院接受诊断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50例,在院内创建糖尿病全程疾病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并为250例病人开展全程教育,比较病人接受全程教育前、后,自觉接受治疗的情况。结果 糖尿病病人接受全程疾病教育之后,病人遵医接受治疗的自觉性大幅提升(P<0.05)。结论 基层医院应针对糖尿病创建全程疾病健康教育模式,帮助病人积累疾病知识,提高糖尿病病人在遵医治疗方面的自觉性。

全程教育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资料为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手术期进行临床护理的具体治疗方法,并将这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选组的这两个小组糖尿病患者的年龄都在25~65岁之间, 这两组患者也并不存在明显的文化程度的差异,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时间也符合均匀分配的原则,总体来说,两组患者在开始进行观察实验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对这样的情况,这两组患者有着观察可比性,得出的实验结果也具备一定的可信度。对这两组之中的实验组采取的是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是常规护理路径,并通过观察患者护理过后的具体表现来评价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1.2 方法

首先,要为实验组制定好相应的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为了保证糖尿病患者在手术过后可以顺利的康复,减少患者可能遭受的伤害,要求在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设计过程之中,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需要,在经过对大量的文献的查询的基础之上,设立一套以主治医师为核心,责任医师为辅助的临床护理路径,并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之中不断完善这一路径的治疗效果。务必保证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的治疗时间为横轴,根据患者进行治疗的各个阶段具体表现,制定出合理的临床护理手段,以便与有效的提升健康教育的教育效果。

其次,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需要搞好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形式:第一,要根据上述的临床护理路径的设计制定出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这份表格要包括有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主治医师以及责任医师的具体姓名 ,医院之中各位医师的具体的休息时间、医院之中的具体的医疗环境、医院之中的具体的医疗规章制度、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要注意的各项规定等,与此同时,还要向糖尿病患者进行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让患者积极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有效的调节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帮助糖尿病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便于帮助患者积极的迎接手术。

最后,在让糖尿病患者准备好了迎接手术之后,要向糖尿病患者的家属仔细说明各种要准备好的事项,让糖尿病患者从各方面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并对患者进行各种皮试,看看糖尿病患者是否已经可以接受手术。当手术完毕之后,医疗护理工作人员要具体的规定好患者的具体的休息时间,并定时注意观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体征状态,指导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

2 结果

2.1 评 价指标

进行对观察组和实验组的调查指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好坏;一个是患者的住院评价状态。第一个方面具体指的是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焦虑的心理状态;第二个方面具体指的是患者住院的天数、患者卧床的天数、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对于医院采取的治疗方法的满意程度。

2.2 评 价结果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实验组和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术期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对照组的具体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采用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需要所进行设计的,在手术进行前、手术进行中、手术进行后都有着对糖尿病患者的有效作用,比传统的护理治疗方法有着较大的优势,具有着在临床医学之中的推广价值。与此同时,由于其实有针对性的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于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问题,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也有着优异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索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25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25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将这5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采用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路径治疗体现出来的效果的差异,具体的调查了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的概率以及患者住院持续的天数和患者的卧床时间,并调查了患者对于这两种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 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手术期的应用过程中,有利于提升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论 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手术期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全程教育 篇10

1.1 需要加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认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科学性的学科, 它是个性化、长期化的过程, 是人生规划中的一个子集。在一些发达国家,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从每个孩子未成年就开始入手, 把孩子的成长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至步入职场进行了衔接。而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仅是为了应对就业难问题。一般采用在低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高年级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学校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 而且不能真正的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职业观、职业路径, 更不用提实现具有长远意义的人生规划了。因此, 我国高校也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重新认识和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在大学生人生规划的框架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2 高校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制度化保障

高校的就业率关系到该校的口碑和招生, 而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与否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 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一方面, 行政部门服务制度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各个部门配合才能全面开展, 但是高校各管理部门目前仍然只注重“管理”。高校应该制定相关制度, 整合所有资源, 使各职能部门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服务, 保障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全面开展。另一方面, 建立主动学习的机制。高校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认同要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并尝试自我规划, 但只有很少同学付诸实践并坚持下来。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大学生,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 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应试和学分。没有深切体会到“就业难”,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不强。对于作为教育主体并一直在致力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高校来说, 需要建立约束机制, 打造学生自主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路径的氛围, 帮助学生长期坚持职业生涯规划, 给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的制度化保障。

1.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专业化

首先, 教育内容比较笼统。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性化的教育, 需要对不同背景、性格和专业的同学, 在选择未来职业时进行具体的职业环境分析。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还比较粗浅, 仍然停留在基础概念的传授、笼统的心理测试、简单职业环境介绍的层面, 没有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分类教育, 是无法满足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服务需求的。其次, 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教育对指导教师的社会阅历、心理辅导、专业知识都是有一定要求的, 需要指导教师给予专业的、高屋建瓴的指导。如果没有专业化的培训和较深的专业知识, 很难给学生人生规划进行有效的指导。加上大多数高校由于师资力量有限, 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老师大多数是兼职, 很显然不能够达到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教育要求。因此高校应该对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进行严格的筛选、专业的培训, 并不断的为这些教师创造深入学习的机会, 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使他们成为专职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的核心力量。

1.4 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全方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需要高校经费才能运作。高校应该对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从整体预算中给予充足的经费用于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培训、学生实践活动开展及职业生涯规划评估, 使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但是, 目前各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大。值得一提的是, 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学校等级不同等不均衡因素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资金投入差别很大。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服务体系构建的建议

2.1 强化个人生涯管理观念进行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高校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时, 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学生为本, 将自我认知、职业发展与实践相结合, 落实到大学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 在大学分阶段进行, 使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终极目标相结合。要帮助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终生的职业目标的设定, 从而找到在大学阶段他需要完成的“人生子计划”, 以不同阶段为时间单元, 将职业生涯渗透在每个大学阶段开展起来。需要注意的是, 即使制定了终生目标, 也是暂时的, 因为目标的设立和实践都是动态的过程, 很可能在实践过程中, 学生对于目标、实现手段等出现需要重新规划的情况。在人生规划每个阶段的实践中, 都需要做充足的准备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建立终生服务机制来帮助该校正在学习阶段和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人生规划。

2.2 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需要制定大学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 要把学生的学习、就业、成长成才等有机衔接起来。但是,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并不健全。高校应该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服务平台, 为每个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前期咨询、方向定位和实践指导等机构, 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主动性,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尝试从制度建设方面下手, 制定一些有助于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有效衔接的制度和规定, “强制”大学生进入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的角色中。例如: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建立教学评估体系来推动大学生主动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平台。使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个阶段都与学分相结合, 约束学生主动按照学校职业生涯规划阶段管理的要求, 循序渐进的在不同阶段, 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运作之中, 探索个体的职业生涯实践路径。

2.3 打造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平台

高校应建立多层次、多职能、完善而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其一, 校内建立专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室。在工作室内设置不同的部门, 按照专业背景进行分工帮助大学生进行专项的职业生涯咨询和帮助。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还可以进行完整的培训课程的开发。例如: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对象的特点、所处的学习阶段设立研究型、创业型、技术操作型等专业模块以及具体的职业生涯内容设计。其二, 提高校企联合力度。目前发达国家在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环节上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连接。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 我国也可以采用网络化形式进行。高校在校内要在课程设置中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 加强以创业、科研、实践为重心的职业规划工作实践基地建设。要按照分专业、分层次、分阶段为学生联系与学生未来行业、职务相匹配的单位进行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全面了解工作岗位具体要求和工作环境。其三, 充分整合学校内部和外部的资源,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自我测评平台,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可以通过自我测试平台帮助不同性格、背景的同学设定终生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测试的平台, 也可以帮助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同学, 在动态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随时进行测试, 从而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实践方式。

2.4 加强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需要有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队伍, 这要求这些教师须拥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水平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一, 提升专业知识。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不仅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 还应该非常了解随时变化的国家相关政策, 能够紧紧跟着时代的脉搏, 了解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变化情况。第二, 从事职业生涯指导的技能。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职业规划辅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分析预测能力和自主发展等能力。第三, 教学相长, 与时俱进。职业选择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之后, 更重要的是参与到全方位、宽领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咨询帮助工作。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 与时俱进的提高自己的视野和专业指导技能和知识。

2.5 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模式需要完善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性化,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都不同。它需要每个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对自己的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四个方面和未来所处的职业环境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选择对自己来说最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当前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 仍然和传统的就业工作指导工作类似。虽然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已经开展, 也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 但是, 对于大学生来说更需要高校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指导, 有专职人员在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中对不同专业、性格、价值观的学生提供符合个人需求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包括职业发展路径设计、精心进行职业方向性指导、搭建实践平台、为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增加职场实践的机会、全力为大学生提供咨询帮助等。

参考文献

[1]张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4) :114-115.

[2]李若凝, 程柯.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 2007 (4) :8-10.

全程教育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3-0227-0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上比较紧张,大学生盲目就业的情况较为严重,十分令人担忧。许多大学毕业生没有职业规划,迫于就业压力而“病急乱投医”,放弃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特长,不顾个人实际情况、不顾长远发展,进入一个并不适合的工作领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一现象归根结底,除了社会提供的岗位绝对数量有限之外,大学就业教育不够显然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现有就业教育课程现状分析

1、就业指导课未能受到重视且内容陈旧

高校就业教育课程定位不准确,认为可有可无,己有的就业指导课程往往靠行政推动,并且大多只在大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快餐式”短期而快速地课堂教学,并且教学随意性大,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其次在课程内容上,许多地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仍然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代替或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就业指导内容零敲碎打。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缺乏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长远性、发展性的职业倾向和能力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和择业心理教育等内容,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2、现有的就业指导没有上升到长期性的教育层面

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是一种应急式的就业指导, 主要集中在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表现为“短期促销”、“临阵磨枪”的共同性。就业指导在时间上的明显滞后,致使大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后,已经没有时间来进行素质准备和求职择业能力培养。这种功利化的课程安排不能满足大学生求职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3、课程培养目标不符合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

如果把大学比做工厂的话,那么大学毕业生就是“即将出厂的产品”,产品能否畅销,最终取决于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大学生培养理所当然应当倾听用人单位(消费者)的心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需求决定着大学应开设包括就业教育课程在内的各种课程及其课程培养目标。但当前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却并没有真正地以人才市需求为导向,而是以政府行政要求和专家学者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曾有一位企业老总不客气地质问大学校长:“现有的地方高校就业教育课程几乎没有讲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没有人告诉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是怎么回事……”这一抱怨也许有些严厉,但切中要害。另据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最高的五项能力分别是积极学习,掌握方法、有效沟通、学会聆听、理解他人。可这些能力的培养在现有的大学课堂里难觅踪影。

二、大学生生涯阶段性特点及对就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启示

以大学生成长阶段性特点为依据设置就业教育课程,是使课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保证。为便于全程化就业教育课程内容模块在时间上的安排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相适应,本研究基于四年制本科大学生生涯进行探讨,以时间间断性和学习任务的不同分析大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并形成全程化就业教育课程设置思路。

1、一年级生涯特点

大学一年级作为大学生活的起始阶段,大学生会碰到许多新的问题。比如在中学运用自如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生活上的不习惯;实现了上大学的目标后,新的目标尚未确立;课外可以自由支配的大量时间不知道如何利用;面对各种学校社团和活动难以选择等等。所以这一阶段就业教育课程应主要在于帮助大学生快速认识了解自我;使学生认识各自专业特点及其相适应的职业,树立职业发意识,促使他们思考自己的未来,引导他们进入职业探索期。

2、二年级生涯特点

大学二年级大学生们普遍适应了新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愈来愈有主见,自我独立性开始显现出来,开始将自己的大学学习与个人命运联系起来思考各种问题。其中有不少同学甚至开始考虑创业的问题。因此就业教育课程在这一阶段应主要帮助大学生确立学习和发展目标或调整一年级就己确立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指导大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引导大学生在此阶段考虑如何在丰富多样的大学学习与生活中发展自己,考虑应参加哪些社会服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创业方面的知识;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发展友谊, 对待恋爱与学业的矛盾和问题;形成健康社会人和职业人所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友谊观、社会政治观等内容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

3、三年级生涯特点

大学三年级这一阶段,大学生们的学习和心理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思想上逐渐成熟,专业学习己完成一大部分,急需要实习实践来检验和激发学习的兴趣。但同时也需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和己有的实际情况,开始关注各类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和培训以及根据自己意向职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确定学习计划。有不少同学还会在这一阶段面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再一次调整从而走在考研、考公务员、留学和还是准备求职的十字路口上。因此这一阶段的就业教育课程内容应主要在于介绍各类职业的发展情况、从业资格、能力和素质要求;介绍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的信息;对考研、留学、考公务员以及求职选择的利弊分析及相关情况进行介绍;搭建培养学生政治认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的煅炼舞台,进行学生社会化形象礼仪训练等等。

4、四年级生涯特点

大学四年级是从学生生活向职业生活过渡的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过渡阶段,是大学生求职的热身和实施阶段。但也是集专业理论学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复习考研考公务员、寻找职业等等多重任务于一时的阶段。在学历与学业、就业与事业的抉择中,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中,以及在各种出乎意料的挫折和困难面前(如求职失败、各种失误、就业权益受到损害等等),大学生身心背负很大的压力和困惑。因此,这一阶段就业教育课程内容应主要集中于就业政策法规指导、就业陷阱的防范及维权、择业心理辅导、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运用、求职途径的利用、求职笔试面试的技巧及应注意的事项、利用互联网求职的技术、制作精美求职材料、职场生存和发展指导等等。

三、全程化就业教育课程方案

根据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全过程化就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可以分四大阶段十三个模块构建前后承接、递次推进,覆盖整个大学过程的就业教育课程方案。即一年级认知教育(认知阶段),二年级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教育(定位阶段),三年级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培养阶段),四年级求职技能与职业发展教育(过渡阶段)。第一阶段四大模块:自我认知;专业认知;职业认知;环境认知。第二阶段两大模块: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第三阶段两大模块:综合素质培养;职业素质培养。第四阶段五大模块:就业政策法规;就业陷阱及维权;就业心理知识;求职择业知识和技能;职场生存和发展。

1、大学一年级自我认知及就业认知

我国教育体制和方式决定了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很少考虑职业选择的问题,甚至大学学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在高考后填报志愿的几天时间里快速决定的,也就意味着在填报高考志愿短短的时间里,广大高考考生必须快速决定影响自己一生的大学专业,与自己潜在的终生职业“一见钟情”定下不容背叛的承诺。还有许多考生的大学专业选择甚至是亲朋好友越俎代庖完成的。因而一进入大学,许多大学生感到新鲜的同时,也伴随着茫然、困惑以及没有目标感。因而大学一年级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所学专业、了解职业、了解就业环境。为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重新树立奋斗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2、大学二年级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教育

通过大学一年级自我认知、专业认知、职业认知以及环境认知的学习,大学二年级学生普遍能够对自己的处境和任务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大多数大学生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形成初步的职业愿望。从而使得大学生在职业方向和学习任务上开始进入一个初步定位的阶段。根据大学生大学二年级期间成长的规律,这一阶段的课程主要包括两大模块: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创业教育。

3、大学三年级培养综合能力及职业素质课程

经过一年级认知教育和二年级定位教育,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奋斗目标比较明确,也确定了一系列的努力方案。那么大学三年级就是执行和实现这些目标的阶段。主要包括两大模块,一是成为社会人需具备的通用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二是基于专业相关的职业或其他意向职业素质培养。这一考虑也是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对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的需要。这一阶段就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征就是在第一课堂之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加强相关技能实践煅炼。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注意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增长技能,参加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和其他技能学习获得相关证书,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

4、大学四年级求职技能及职业发展性指导

大学四年级具有生涯过渡性和就业能力实战性,是大学生求职的热身和实施阶段。根据这一阶段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及其规律,加上时间的紧迫性,客观上要求这一阶段的就业教育课程内容应安排现学现用、快速掌握的求职过程相关的各方面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实用的素质准备为主。主要包括五大实用模块:就业政策法规和程序、就业陷阱与维权、就业心理知识、求职择业知识和技能、职场生存和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不计后果的“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以及盲目就业的行为给国家、社会、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沉没成本和遗憾,为改变这种现状,基于大学全程化视角的就业教育课程按照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阶段性规律,结合用人单位用人要求和高校就业教育的实际需要,在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依次展开,将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划分为四大阶段十三大模块,按时间先后顺序递次推进,通过不同教学形式和课程形态,对大学生实施就业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会欣.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

[2]杨俊玲.大学生就业应着力于全程指导[J].视野,2005,(3).

[3]李济权.大学生就业教育全程化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全程教育 篇12

资料与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36~70岁,平均(49.3±4.93)岁;观察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37~72岁,平均(45.92±5.0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性护理方式:入院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耐心地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而观察组则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入院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及生活状况等情况,应对其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及相关知识,有效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指导患者并让其认识到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并发症以及发病原因,讲解治疗期间坚持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应用血糖仪的正确方法以及注射胰岛素的技术,能够让患者加强血糖的自我检测,并严格限制患者热量的摄入,适量补充脂肪、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指导进行适量的运动,避免运动量过大或饮食控制过度而导致低血糖反应。保持积极配合以及乐观的心情。交代患者出院后住院相关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定期复查,并参加院内组织的疾病预防教育。分别于实施全程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3个月对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进行检测。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最后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的具体判定分为3个维度,分别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表示计数资料,分别完成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质变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后,其血糖指标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观察组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对比:观察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糖尿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力活动的减少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的并发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3],常常因为血糖控制不理想而反复伴有并发症的发生。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经常导致其他脏器的损害,不仅需要药物治疗,同时还需监测血糖值、普及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应贯穿糖尿病患者整个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4],使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加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从而重塑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患者对糖尿病的态度和行为发生相应的改变,使其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得到有效降低[5]。从本文研究结果看出,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全程健康及教育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指标得到更好的改善,同时还可以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并且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临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提高相关知识,更加有效地控制血糖,同时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效果

参考文献

[1]马静.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69-2171.

[2]郑艳,何文雯.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79-182.

[3]安艳梅,任凤玲.1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590-591.

[4]赵宗书.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6):97.

上一篇:市盈率模型下一篇:农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