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2024-10-15

好(的)(精选12篇)

好(的) 篇1

拉动内需, 被称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 我国出台了4万亿的内需振兴政策, 加大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力度。文化管理部门针对当前文化消费不强的状况, 也宣布将发放文化消费券, 用于拉动文化需求。但是, 文化需求的拉动, 最根本的、也是长期的措施, 应该是加强文化产品的供给, 丰富文化产品体系。电影作为兼具传媒特性的文化产品, 在文化领域有最强的生存危机意识, 也是率先进行产业化改革的文化行业之一, 应着重于发展电影产品供给, 提高供给能力, 生产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产品, 以此引导内需、挖掘内需、拉动内需。

一、电影市场上供给创造需求的特殊规律

电影需求, 是一种衍生需求。在纷繁复杂的需求中, 人的基本需求是有限的, 其他需求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衍生。人的基本需求与生俱来, 而其衍生的需求则往往需要经验和体验来开导和培养, 否则无从发生。电影自诞生以来, 其娱乐价值、教育价值、政治价值日益显示, 被人们所利用、所喜爱、所消费。贺岁电影进入中国不过十余年的历史, 它给观众带来了笑声, 观众需求也越来越强盛, 贺岁电影票房大幅上升, 2007年为7个亿, 2008年达到13亿元。

供给创造需求的特殊规律, 还表现在电影需求是一种被动需求。在电影市场上, 供给变得越来越主动, 观众是追随产品、响应潮流才去“需求”、去消费。此时, 消费者已不是主动需求者, 因为除了“必需”, 消费者几乎很难去设想进一步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体验经济。商业电影必须是让观众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娱乐效果以后, 才可能变得有需求, 才可能拉观众进影院消费, 市场才会成为大众市场, 厂商也才能在产品更替中实现盈利, 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而那些脱离现实、脱离时代、脱离群众口味的电影产品, 不能让消费者体验到其价值, 必然失去票房, 陷于拍一部砸一部的困境之中。

因此, 我们必须根据精神生产的特点来发展文化, 从努力创造优质产品的供给入手, 来推动电影大发展大繁荣, 决不能像发展制造业那样发展电影。政府基于振兴消费的专项转移支付并不一定就能带来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的发展, 首先要依靠广大电影工作者生产制作出大量符合时代特色、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产品。

我们必须根据精神生产的特点来发展文化, 从努力创造优质产品的供给入手, 来推动电影大发展大繁荣, 决不能像发展制造业那样发展电影。

二、市场短缺是当前电影发展的主要矛盾

当前, 我国电影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瓶颈。电影生产力落后, 电影的生产及供给滞后于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潜在精神需求。

1. 我国电影的供给瓶颈

一是产品数量少, 产业规模低。电影产品, 主要包括影院产品、内容产品和品牌授权产品, 这些产品类别, 我们都严重不足。我国现代电影银幕数, 目前仅为4000多块。而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 却有4万块。我国电影产量虽然达到世界第三位, 可是, 电影类型却远没有好莱坞电影丰富, 大众喜欢的电影类型很不发达。我们的品牌授权产品更是没有开发出来。美国的电影收入, 30%依靠电影票房, 70%来自于授权产品;我国相反, 90%以上的收入来自票房。

二是质量有待提高, 有效供给不高。我国每年的电影产品中, 有近60%的电影由于脱离了市场, 进不入院线, 不能跟观众见面。这些进入不了市场的一半以上的电影过剩产品, 尽管占用了许多信贷资金和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却相当低下。对于这部分电影产品来说, 与其说是有效需求不足, 不如说是无效供给过剩。当前, 我们要在提高质量上做文章, 制作出满足市场需求、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及商业价值兼具的电影产品。特别是要大力开发如贺岁片这样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产品, 而不要再把注意力集中在制作那些缺少市场吸引力的无效电影产品上。中国有市场影响力的商业大片现在每年仅为10部左右。如将来每年能制作20部电影商业大片, 那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拉动作用将是巨大的。如果平均每部大片票房为2个亿, 那么, 光这20部大片, 就是40亿。加上年产量400部的中小成本影片所产生的票房, 那么, 我国电影票房过百亿的目标就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了。

2. 当前影响我国电影产品供给的因素

一是替代品的影响。显然, 电影面临着同为视听产品的电视和网络新媒体的挑战。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 在新崛起的电视竞争之下, 电影观众快速缩减。上世纪80年代初, 全国每年有297亿观影人次, 如今有效观影人次徘徊在7亿左右。而目前中国的电视人口为3亿, 有线电视用户为1.5亿。我国电视剧产量2007年和2008年都达到了1.4万余集, 500多部, 远远超过了电影产量。新媒体的发展也极快, 当前中国网络用户为2亿, 网络视听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众媒体。

二是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制约。电影产品尽管消费者人数远比不上电视产品和网络产品消费者, 但是, 比起后两者来, 应该更具有市场性、大众性及通俗性。作为大众性的产品, 电影产品更需要具有市场号召力的电影人才。电影是明星产品, 但是, 我国明星, 包括具有国内国际市场影响力的导演和演员极其不足。我国商业大片少, 关键在于能配得上商业大片的明星严重缺乏。我国电影产业也存在着投资力度不够和渠道不通畅的问题。我国电影故事片平均每部投资为500万元人民币, 而美国平均每部为5000万美元, 相差近百倍。投资不到位, 势必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美国电影投资主要依靠社会资本, 与金融资本联系很密切。我国电影投资还很单一, 社会资本参与力度不大。我国电影产品对新技术的利用也明显滞后。中国是最不缺乏电影素材的, 但是, 我们拍不出美国大片那种宏丽场面, 主要还是后期特技制作比不上好莱坞, 数字技术落后美国太多。

三是政策。近些年来, 在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精神的指示下, 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保护电影、促进电影发展的优惠政策, 其中包括“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五项经济政策。但是, 我国电影市场的进入门槛依然太高, 电影产业的税负依然很重, 国家电影专项资金使用的市场化程度和效率有待提高, 我国金融市场对电影开放不够, 这些都会对我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是受未来预期的影响。如果厂商对未来的经济持乐观态度, 就会增加供给;反之则减少供给。电影是高风险的行业, 要同时遵照经济规律、宣传规律及艺术规律, 不能有所偏废, 否则就会受到惩罚。电影市场的不可确定性, 让投资者持谨慎态度。电影不同于物质产品, 还在于是一个链条很长的产业。电影是通过整个产品链条而实行盈利的, 票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美国电影的盈利就并不体现在票房上。我国投资者普遍缺乏耐心, 急功近利, 唯票房马首是瞻, 没有长远投资打算。

三、发展电影供给的政策路径

如果我们从“供给创造需求”这一角度看电影市场, 就会知道, 作为一个电影生产者, 应该有所作为, 通过自己的努力, 提高和丰富电影供给, 从而带动电影需求, 使电影产业走向大繁荣大发展。政府在电影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缺位的, 但是, 其工作重心应该在扶持供给上, 为电影供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1. 建立和完善各类产业主体

当前, 我国文化产业的最大障碍是主体缺乏。虽然我国电影产业的改革起步早, 一大批电影产业主体建立起来了, 已有34家城市院线公司, 农村数字院线公司105家, 国有电影集团7家, 还有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电影制作企业。但是, 这些产业主体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企业, 而现代企业, 应该是产权明晰、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要加快完成电影事转企, 推动电影产业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 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形式, 组织一批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综合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实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地区结构调整, 实现跨地区发展和多媒体经营, 逐步增强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引导社会力量, 发展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创新型的中小电影企业, 促进其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提高与电影大企业的配套能力。中小企业也是电影生产的生力军, 要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按照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基地) , 建设产业集群, 使产业园区 (基地) 成为我国电影产品供给的集散地。

2. 建立电影产品市场服务体系

建立起全国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依法经营的电影市场体系, 废止电影流通体制中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等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 打破地域封锁和行业垄断, 积极推进电影市场对内对外开放, 促进电影产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有序竞争。要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电影中介服务机构是电影市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熟的电影生产体系包括政府、企业、资本、中介、科研机构等多个要素。要形成各要素协调配合, 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就需要发挥中介组织的“融合剂”作用。

3. 完善产品供应机制

树立观众意识和市场意识, 以市场需求为取向, 以提高质量为根本, 以群众满意为目标, 改革创新电影创作生产和营销机制, 充分调动广大创作人员的积极性, 面向群众, 面向市场, 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做到以销定产, 把观众喜爱和市场份额作为创作生产和评价产品的重要标准。还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导向, 坚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以饱满的艺术热情讴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 着力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进步, 着力刻画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引导电影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创新品牌, 提高质量, 努力创作出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要鼓励电影创作者自由选择创作题材和主题, 自由探索创作风格和样式, 大胆创新, 大胆实践, 充分借鉴世界范围内的电影先进艺术经验和成果, 形成类型化、多样化的创作格局, 以独到的艺术思维和艺术样式开拓电影的新境界。更好地配置和发掘现有的创作资源和生产力资源, 满足电影市场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废止电影流通体制中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等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 打破地域封锁和行业垄断, 积极推进电影市场对内对外开放, 促进电影产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有序竞争。

4. 完善产品宏观管理机制

今后我国电影宏观管理应在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一是在管理职能上, 由管系统转到管行业, 并把管理的重点放到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面。二是在管理手段上, 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管理, 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特别是要实现管理法制化, 通过健全电影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规章, 规范市场准入, 为电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在管理方式上, 使电影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的转变、由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由政策为主管理向法治为主管理转变、由重命令向重服务转变、由前置审批为主向事后监管为主转变、由管主体向管行为转变。四是在管理主体上, 解决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的问题, 实行统一、综合的执法管理。总之, 要提高电影宏观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切实解决管理上的缺位和越位问题。

摘要:拉动内需, 被称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 我国出台了4万亿的内需振兴政策, 加大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力度。文化管理部门针对当前文化消费不强的状况, 也宣布将发放文化消费券, 用于拉动文化需求。但是, 文化需求的拉动, 最根本的、也是长期的措施, 应该是加强文化产品的供给, 丰富文化产品体系。电影作为兼具传媒特性的文化产品, 在文化领域有最强的生存危机意识, 也是率先进行产业化改革的文化行业之一, 应着重于发展电影产品供给, 提高供给能力, 生产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产品, 以此引导内需、挖掘内需、拉动内需。

好(的) 篇2

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书籍《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如沐春风,发人深醒,给我很多的启发。他科学透彻的分析,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在整个书中他更多的是运用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例子,让人记忆深刻,也更能给读者以共鸣。读了孙老师的书,我觉得虽然自己刚接触教育工作,但与孩子们的相处中,跟他们构建起和谐的师幼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构建呢?

一、教师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爱”是教育者不可缺少的,陶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发自内心的,才能达到内心的最深处。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个班里的几十个孩子,没有两个是完全一样的。当我们面对行为表现良好、乖巧懂事的孩子时,我们能从心底里由衷地爱这些孩子。但是,当我们面对那些调皮捣蛋、惹事生非或生理和心理有缺陷的孩子时,我们是否会在不经意间把爱藏起来呢。优秀的老师用行动告诉我们,对于那些问题孩子她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付出比一般孩子更多的爱心。

二、教师要用宽容心悦纳每一个孩子。

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虽然年龄小,但是拥有被尊重的权利。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要构建和谐师幼关系,必须以尊重为基石。

那么教师如何以尊重为基石来爱孩子呢?首当其冲还是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多给孩子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应该宽容他们的错误,因为各项调查显示儿童期是犯错最多的时期,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外界充满好奇但又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及自我控制的能力。

拥有宽容之心,你就能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思考、询问孩子当时真实的心理需求和想法,也更易从表象中了解孩子犯错的真正原因。萌萌上课时给同伴糖吃,是因为她想表达对别人的好意,说明她已开始初步的人际交往了;安安会拿玩具回家是因为他的社会化程度低,不知道那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涛涛会把壁虎踩死是因为他听奶奶说过,壁虎的尾巴钻到耳朵里,耳朵会聋掉,他想保护大家。所以宽容永远是一种比惩罚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它能让你随时保持理性的头脑,看到问题背后的原因所在,悦纳容易犯错的孩子、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更易实现和谐师幼关系。

三、教师要用童心解读每一个孩子。

家长与孩子不能沟通,存在的一个客观原因就是“代沟”。其实教师和幼儿也是一样的,由于年龄上存在的差距,我们往往把孩子说的当成是幼稚的、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可笑的。陶先生有言云:“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学得是和小孩儿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教师如果把自己当成孩子,让自己回归最纯真的童心,就能更接近孩子的世界,得到他们的信赖和认可。

不难发现孩子的世界是希奇古怪、五花八门的,要想解读孩子,教师还得要保持一颗童心,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各种言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四、教师要用公正心评价每一个孩子。

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喜欢横向比较,这里的横向比较主要是指教师对幼儿个体之间各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差距,如知识、能力、常规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当众或当着几个幼儿的面揭某个幼儿的短。其实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还会导致师幼关系的紧张和破裂。

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也会有长短。”其实孩子也是一样的,由于先天和后天环境的不同作用,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如果忽视这种原有差异性的存在,把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进行随意比较,是缺乏公正性的,也不利于构建和谐师幼关系。

教师心中拥有一把公正的尺子,就能避免这种盲目性的比较方式。比如上面提到的强强,你如果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他在手工方面原有基础即原有能力水平,那你就能客观看待他的问题,给予更多鼓励和指导。而昊昊会与同伴吵闹,是因为那个阶段他的注意力水平还较低,不单单是别人行他为什么不行的简单归因。只要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始终保持公正之心,更多考虑幼儿个体的发展水平,相信我们的许多孩子会更有信心地去做每一件事情。

五、教师要用沟通之心了解每一个孩子。

苏霍母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互相接触的世界。”因此,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师幼间流畅、有效的交流、沟通是理想教育的应有之意,也是形成和谐师幼关系的润滑剂。小班刚进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巨大改变,常会形成焦虑不安、烦躁、恐惧、不合群、缺乏归属感、安全感。所以一开学孩子们的哭声总会此起彼伏,面对这些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幼儿我们该如何沟通,让他们与教师尽快建立情感联系,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双向互动的师幼关系呢?除了要本着平等、尊重、接纳的原则外,还要学会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一旦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就能让他们和老师有话可说,有话愿说,能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好感及初步的信任感,有利与和谐师幼关系的稳步推进。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就验证了教师学会倾听所带来的巨大功效。巴蜀园的校长耐心的听小豆豆说了四小时的话,事后小豆豆想:“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就好了。”因为校长先生的行为让他感到非常安心和温暖。可见,教师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所产生的无穷影响力。可惜有时候我们常常以大人自居,习惯于说教,这个不对,那样不行,却忽略了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主动放弃了倾听的权利。

好的家庭,必有好的家风 篇3

记得儿子出生的时候,老公便抱着他晃悠,乐呵呵地问我:“你说咱家儿子以后会不会也是个小秀才?”老公说这话是有原故的,他家祖上曾经出过一位闻名四里八乡的秀才,当时年仅12岁。至今,家里所有的孩子在学习上都特别地用功吃苦,也因此老公对儿子希望挺大。只是话虽如此说,但做起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儿子3个月的时候,老公被派往外地工作。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生怕说话少了会影响到他交流和沟通,电话里老公给我出主意:“没事,你就给儿子读一读故事书吧,这也是一种早教,听多了或许他以后更加懂得语言的运用呢。”没想到倒真让老公说中了,在天气不好,或者晚上,我都会拿出书来,并且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给儿子听。没指望几个月的儿子能学会认字,但渐渐,我却发现儿子烦躁不安的时候,只要拿出书来读,他就会安静下来,而且眼睛会随着我的手指移动。

在这样的熏陶下,儿子两岁便能认识许多日常生字,虽然有的时候,会因为不懂某些词的意思而闹出笑话,但下一次他肯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到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识字的速度更是突飞猛进,我很是惊讶,这时的我已经上班工作了,基本没有时间教儿子识字,他是怎么认识的呢?“妈妈,动画片里教认字。”儿子指着电视说。我顿时恍然大悟,现在动画片的下面都有字幕,儿子便是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学识字的。真的是让我太惊讶了,他竟能主动学习!

许多人都问我,怎样才能让小孩爱上阅读,爱上学习的。我忍不住想,刻意地培训,其实不如言传身教。

儿子爱学习不但体现在喜欢看书,对于平时生活中的场景,儿子也非常关心。记得有一次,儿子拿了一树叶的蚜虫回来,吓了我一跳,问他为什么要拿虫子回来。儿子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回我:“妈妈你不是说要细心地观察生活吗?昨天你还看一朵花看了大半天呢,我也想观察蚜虫啊。”我哭笑不得之余又很欣慰。

平时在家的时候,我和老公很注意在儿子面前的形象,即使拿着手机也是看书,而且小小的家,书柜便有4个。楼下便是棋牌室,我和老公从门口走过,也是目不斜视,记得那次儿子听到楼下的人招呼打麻将,他感慨地摇头:“他们为什么不回家去好好看书呢?”我和老公顿时失笑,在儿子的眼里,有空余的时间,就应该交给书本的。

但好在,儿子不是个书呆子,他爱好学习的好习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区里的小朋友特别喜欢找儿子玩,因为他总能想到好玩的游戏,以及比较合理的游戏规则,通常分配好了大家各自的角色,儿子便功成身退,去找树叶玩儿,或者掐一片竹叶练习怎样吹出声音来。

那次,我问儿子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到最后。儿子歪着脑袋想了半天,才支支吾吾地告訴我,他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然后儿子拿出一个很大的素描本,里面居然画满了四格漫画,而且里面的故事情节居然很紧凑,甚至有些地方连我都给吸引住了。“你怎么想到写这个的?”我问儿子,儿子得意地笑着说:“妈妈不是总是写故事嘛,我也想像妈妈一样。”原来,他是学我的。

我们没有阻止儿子,只要是在学习,是在进步,便没有什么是应该什么不应该。学习让儿子比同龄人早熟,甚至还学会了安慰我。那次有个同学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她女儿学画的国画,我看了眼馋不已,开玩笑地对老公说:“我小时候也特别喜欢学画画,如果那时候有兴趣班,说不定我现在已经成了一代大师呢。”话音刚落,儿子便急急地说:“妈妈,你现在也可以学啊。”然后掰着手指算,“妈妈7岁的时候学画画,现在可以成为大师,那妈妈现在学,60岁的时候就可以成为大师啦!”

60岁,就可以成为大师啦!我被儿子的话震撼了,要知道就在此之前,我本来想说,现在已经太迟了。

周末去探望公公。一推开家门,便发现公公正在客厅的大桌子上练毛笔字,儿子扑了过去,大声说:“爷爷在练字啊?我妈妈也要开始学画画了。”我顿时脸一红,觉着儿子的嘴太快了,我还没有下决定呢,因此不好意思地说:“我都30多了,这会儿学,是不是晚了些。”没想到,公公和儿子竟同时回道:“不晚!”公公甚至还掂了掂手中的毛笔说:“我这么大年纪了都在练字呢,你怎么会晚呢?”

公公的话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报名学画的那一刻,我百感交集,惦记了这么些年,总算是圆梦了。

常常听到有人求解,问,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走歪路,怎样让家人间和谐友善,怎样才能做好自己的选择……我想,好的家庭必定是因为好的家风。如我家,当“学习之风”在家里漫延,当我们有不解的时候,当我们有疑惑的时候,不论是向书中学,还是向周围的人学,总能通过合适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精神源泉和力量,生活自然平和安宁。

编辑/张立平

好的课堂从好的关系开始 篇4

一、好的师生关系是好的课堂的基础

好的师生关系是好的课堂的基础。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喜欢一个老师, 自然就喜欢他所教的学科, 这一学科就能学好。

如何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 一是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二是要有很高的语言艺术。专业技能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反思, 在公开课中去磨练, 学习前沿的教学理念, 对于专业有独到的见解。语言艺术则需要老师不断地学习、修行, 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学习专业的语言表达, 说话说到学生的心坎里去。学生在没有控制、打开、快乐的状态下, 接收信息快, 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那我们就想办法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打开、快乐的状态, 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 一) 冥想, 让学生静下心来

我每天都会给学生做冥想, 刚开始只有十几个学生能闭上眼睛, 投入进来, 跟随我的引领去想象;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班级的三十位同学基本上都能静下心来去感受和体验。我的冥想内容大多是想象美好、快乐的画面, 比如学习《秋天的图画》, 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 想象自己来到了田野, 一片片金黄色的稻子, 笑弯了腰, 随风起舞; 来到了果园, 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 闻一闻, 好香啊; 来到了森林, 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枫树林, 红红的枫叶像火一样鲜艳。深吸一口气, 把秋天丰收的喜悦吸进来, 把秋天的美好吸进来。同学们在冥想的过程中, 心情很放松、舒畅, 感受到了秋天的丰收和美好, 同时也能静下心来, 把状态调整到打开、快乐的状态。

( 二) 游戏, 增加学习的乐趣

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比一年级有所增加, 这就对学生的专注力要求更高, 我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加入游戏, 增加学习的乐趣。如专注力训练的游戏, 听到水果拍手, 其他的不拍手, 老师说: 苹果、香蕉、橘子、火车等; 抓手指的游戏, 同学们右手打开, 掌心朝下, 左手食指伸出向上指, 顶在左边同学的右手手掌上, 老师说“开始”就抓别人的手指。

二、好的生生关系成就好的课堂之精彩

好的生生关系成就好的课堂之精彩。在学校教育中, 同伴关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很大作用, 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的建立。基于此, 我们在做好各项常规教育工作的基础上, 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制定班规, 二是六人小组合作。

( 一) 班规, 共同制定, 内化于心, 自觉执行

开学第一节班会课, 我和同学们共同制定了三条班规: 做最好的自己, 做好分内的事。会做的, 坚持做; 做不完, 继续做; 不会做的, 学着做。这些班规, 我们会经常诵读, 学生已经内化于心。遇到问题, 我们就会把班规拿出来, 自觉执行。

( 二) 六人小组合作, 产生团体动力, 能量最优化

一年级的小组合作, 我们是以四人为单位, 讨论时前面两个同学回头, 这里面学生对小组的概念不强。殷永胜校长说, 团体心理学中, 六个人以上才能产生团体动力。于是, 我们就大胆改革, 把学生分成六人一组, 座次变成三对三的会议桌模式, 学生面对面交流。这样一来, 学生的小组团体意识大大提高, 产生团体动力, 共同维护团体荣誉。小组讨论时, 由组长组织组员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轮流发言, 会的同学大胆去说, 不会的同学认真倾听、积极学习, 会的教不会的, 能量达到最优化。

三、好的家校关系是好的课堂的保证

好的家校关系是好的课堂的保证。好的家校关系主要是指好的老师和家长的关系。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 教育好孩子, 培养独立、有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好学生。作为班主任, 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是家访, 二是开展父母效能课堂。

( 一) 家访, 让家长通过孩子反观自己

在我学习父母效能和家庭系统排列课程之前, 我的家访议题主要是孩子的优缺点, 怎样取长补短。最后发现, 孩子的优越点依然在那里, 因为家长没有改变。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在孩子身上的投射。基于此, 我暑假的这次家访议题就是家庭教育, 父母如何成长自己。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房子或车, 而是父母的自我成长。

( 二) 开展父母效能课堂, 让家长达成家庭教育共识

魏台凤老师说: “孩子在母亲子宫里多舒服, 出生就面对伤害。第一个伤害是: 要经过母亲的产道; 剖腹产的孩子没有面对伤害的勇气。剖腹产的妈妈真的爱孩子吗? 人是带着伤害来到这个世界的, 所以人要修行。可是, 没有一门功课叫“父母学”, 我们爱孩子的方式就是用父母爱我们的方式。”我们尽管不喜欢父母的教育方式, 可我们又在潜移默化中传承, 真是苦不堪言。其实, 孩子是来成长父母的, 所以身为人母的我愿意去改变和成长, 我也愿意把我的成长分享给家长朋友。

好的课堂, 有了好的师生关系做基础, 好的生生关系去成就, 好的家校关系做保证, 一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堂!

一个好的营销就是讲一个好的故事 篇5

虽然,马佳佳、雕爷、黄太吉、余佳文,他们都是讲故事的高手,但与上周引爆社交媒体“我只过1%的生活”营销故事相比,故事的主人公“伟大的安妮”还要高出不只一筹。每个蹿红的故事,必定有一个潜藏在背后的文案高手,且不管他是谁,“只过1%的生活”,却能让99%的人产生共鸣,这就已经成功了。

事件回顾

12月13日21点26分,微博大V“伟大的安妮”发布“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组图,在微博上迅速发酵走红,随后很快扩散到微信朋友圈,短短的一 天,两大社会化网络均被刷屏。截止12月15日20点,该图在微博上已累计转发了43.69万次,点赞34.73万次,评论8.9万次。

而其带来的转化也 惊人的高,“伟大的安妮”14日下午15:07发布微博称,这篇文章已经有超过6000万的阅读量,有超过30万的用户下载了她创业开发的“快看漫画”应用,该应用也在App Store里最高时冲到了免费榜榜首,直到今天仍稳居第二名。

许多人惊叹,真是牛叉的营销,没见她花钱便口碑和下载量双丰收,这是绝大多数公司花钱也买不来的。

不得不承认,这确实很牛。即使随后有人质疑她炒作,质疑她的漫画水平,以及她前后说法不一的表达,在这里,要说的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创业成长路径,无关乎你我,单单从这一事件本身出发,我们能学到的,就是她的事件营销技巧——一个好故事成就了一个热门事件,一个好故事引发并促成了一个营销闭环。

“共鸣感”是引爆点

没人爱听大道理,最好讲个小故事。这无关人的智商与地位,《故事会》和《知音》有各自的受众群体,机场里的财经杂志同样也靠商业故事让白领达人们沉醉。

所以说,一个好的营销就是讲一个好的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我只过1%的生活”就可以算作是个标本。

解剖标本则能让我们更好的看清楚细节。从传播学的角度看,鲜明的主题、个性化的人物、丰富且有冲突的情节、感同身受的细节缺一不可;而这些要素的目的就是要有代入感,让观众、听众产生共鸣。

如果这样来分析“我只过1%的生活”,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高明之处。宝洁公司前营销主管吉姆.斯登格说,最好的公司会讲述两种类型的故事,来建立强大而持久的品牌。一种是创世纪故事,重点是公司的创业传奇;一种是顾客影响型故事,讲的是公司的产品、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改变。

“伟大的安妮”讲的就是个创世纪故事。各位看官,请听详细分解:

1、鲜明而有正能量的主题——励志与梦想

这是当下社会中热度一直不减的话题,也是屌丝们聊以自慰的精神食粮。有朋友在网上吐槽,说“伟大的安妮”创作的不是漫画而是鸡汤,确实如此,安妮给大家端上来的就是一碗热腾腾的心灵鸡汤。网友留言:“梦想系也许是唯一能和爱情系并列的一击即中的文艺创作题材了,因为它根本就是整个人类的软肋嘛。”

2、个性化的人物——90后少女创业者

在创业大军里面,目前还能引起舆论和人们关注的,也只有90后了,这是所有70、80后的羡慕点和媒体的关注点。人们绝对不会放过这样一场鲜活的好戏,看客们会为他们的一点成功而欢呼,也会为他们的一点挫折而苦恼。

3、新颖而可视化的传播形式——漫画80、90后早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比起长篇的文字,图像本身具有直观性和美感,更易于传播,也更适合碎片化时间。漫画的形式本身就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可传播性。

4、故事的核心矛盾点与冲突——成长与创业中的坚持与特立独行

这又是一个时下最最激动人心的模版,创世纪故事展现了品牌或公司创立之初的动机。正如梅赛德斯奔驰,人们会想起“父随女姓”的故事,每一家伟大的公司都是对某个真实存在的特定用户需求的响应。而创世纪故事正是理清了这一点。

从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安妮在自己的奋斗下已经打破了两次1%的诅咒,现在又来借助网络的力量实现第三个1%,这就是一个好的故事。讲自己的故事最动人。个性化的人物、丰富的情节、矛盾与冲突,在短短的漫画中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用户有了共鸣,安妮的影像在用户的脑海中化身成了自己的未来与希望,每一个人在感动的时候其实都是在为自己感动。

应该说,“伟大的安妮”强大的讲故事的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微博段子手讲故事的威力大放光彩。“同样的故事,我们都表达不出来,但安妮用她的文字她的画,却可以表述得那么深入人心,所以才引起大家的共鸣。”

以上四点是一个好故事所必须要具备的。

讲好这样的一个故事,你需要什么:

1、真实,让人相信。品牌故事必须“真实”,这倒不是说品牌故事必须是真人真事,而是品牌故事要能自圆其说。被消费者抓住品牌故事的漏洞,即使再真实也会被消费者贴上虚假的标签。

2、正能量,让人感动。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的故事为什么长久流传?因为它遵循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所以能够跨越时空成为人间美好的永恒。因此,品牌故事必须演绎真情,演绎对人间真善美的追求。

这两点在“伟大的安妮”的故事中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但这个好故事能否成为一个好营销,还有几点要素必不可少。

首先,在构思故事之前,你要想清楚以下几点:

1、你的目标受众究竟是谁?

2、你要用什么样的故事去感动他们?

3、如何到达受众并让他们参与其中?

在这方面,安妮应该想的比较清楚,在这次营销中,短短的两天时间,投资人、行业合作者以及普通的用户都被一网打尽,这一结果肯定是超出了她当初的预想。从 面向普通看客的内容入手,从社会化网络发端,即使对普通用户的影响没有特别突出的效果,至少也能让投资人和行业合作者看到自己的营销能力,可能是安妮团队最基本的初衷。

你学的会,却不一定做得到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所说的你学得会却做不到,主要指这一点。一般说来,“伟大的安妮”在微博上的粉丝群以及段子手群,是其敢于发力并且获得成功的杀手锏。拥有逾838万粉丝,加上微博上一众长期抱团的段子手群,都成为了这一事件的推销员,转发、评论、赞,每个人都充满着感情和兴奋,充当着大小不等的传播节点。

而这种传播渠道,对绝大多数的企业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即使是砸钱去做推广,也因非自发的参与,本身就像强扭的瓜,商业味过重和链条过长,也而使效果大打折扣。

一般来说,讲故事是个长期且持久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渗透与铺垫,对于一个事件营销,或者说单次内容营销来说,发起者很难奢望一次就获得成功。激发用户的心智,即是个脑力活,也是个体力活。如果你想四两拨千斤,在对生活和八卦的解读中延展出特色的营销,激活你的用户,挖掘的便是用户的心智资源。

品牌故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播品牌,而不单单的是娱乐大众。“讲故事”是一个沟通、说服的过程,要把故事讲好,其实远比想象的难。在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运作中,一个好故事的情节能让人产生共鸣,用户更愿意参与其中,带来的传播效果远比企业大把砸钱去做推广好得多。

文章编辑:微网网络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统尽在Micronet微网

好(的) 篇6

历史教科书的目的是培养“世界公民”

最近这些年,我比较关心教科书的情况,包括世界上各种有关教科书的讨论。比如2006年初,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刊登了加州历史教科书有关印度问题的讨论,认为雅利安人和印欧语系起源于印度,这反映了美国人对印度文化的推崇,但又引起了另一批人的反击。从1990年代起,欧盟各会员国就准备在其境内的中小学发布新教材,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倡导“欧洲一家”的理念,为欧盟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花了大量经费支持相关研究。在东亚,如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就引起过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韩国的争论;同样,台湾的历史教科书把台湾史从明代(相当于中国明代中期)开始接到了世界史上,这就不再是单一的中国史了。2007年,有一个俄罗斯重编教科书的讨论,2009年梅德韦杰夫签署了总统令,宣布成立一个与“危害俄罗斯利益篡改历史行为斗争”的委员会,国内有人将它翻译为“历史证明委员会”,主要工作是负责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与改写,比如讨论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大饥荒,以及赫鲁晓夫时代应如何重新评价等。到了梅德韦杰夫和普京时代,这种清算或重新检讨所谓苏共时代历史的倾向,又转向了要重新塑造一个击败纳粹,解放东欧的伟大形象。从这些方面看,历史教科书不仅负责传播历史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它还承担着身份认同、提高国族凝聚力和培养爱国主义的作用。所以,历史教科书问题确实很重要。

中国影响最大的历史教科书,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罗香林的《高中本国史》等,最早的中国现代历史教科书是学习、参考了日本东洋史教材的,这就使得历史教科书摆脱了古代的“二十四史通鉴”、“通鉴纲目”一类书籍。编写好历史教科书,能起到一系列好的作用;如果编写不好,则会起相反的作用,这是很麻烦的。国外常常在讨论一个问题,即历史教科书如何“塑造忠诚国民”。所谓“忠诚国民”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要误解为仅仅是忠诚于某个政府或某个组织的人。其实,几乎所有的历史教科书都包含着民族和国家认同的信息,如我们国家的历史很伟大,出过很多杰出人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很大贡献……这些放在哪一国的历史教科书都会出现,无可非议。但它的界限在哪里?界限就是不要滑入国族主义或民族主义的泥淖。“塑造忠诚国民”的“国”,更多的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国家,而非政治意义上的政府。但我们现在的教科书政治意识形态太强了——例如,改革开放了,洋务派的地位就上升了;列宁说一句话,王安石就变成了11世纪的改革家;不考虑中国疆域族群的不断变化,只是简单地下定论“谁是民族英雄”,“谁是什么什么”。举太平天国的例子,研究历史的人若能撇开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都能看到这一事件导致后来的中国历史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不能因为它的阶级属性,就下定论说这是一场伟大的运动,实际上太平天国带来的是国家的遍体鳞伤,并导致了很多激进化的倾向。义和团同样如此,至始至终充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做法,我们不能为维护政治正确,而评价它是下层人民的运动,是正确的——如果从中国要开放、改革,要现代化的一个大目标来看,它到底起了一个什么作用?我们的教科书之所以不好看,是因为读者觉得其中负荷了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主导教科书的不是历史知识和文化认同,而是政治意识形态。

另外,目前有几个问题很突出,比如我们常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悠久且伟大,可我们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第一,这里指的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是儒家文化还是包含了各种文化的汉族中国文化?抑或是不仅包含汉族中国文化,还包括各种异族的中国文化呢?这个文化的内部是多元的还是只唱主旋律而没有和声的?第二,有否考虑过本国文化也是在跟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交融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否考虑过从古到今中国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线索,这是复数而不是单数。第三,教科书有没有告诉读者,如果固守原教旨式的文化,会带来什么后果?日本的锁国时代带来了什么后果,中国明清时代以后的天朝意识带来了什么后果,这些都是必须检讨的。现在很多人讲中国文化就是优秀文化,讲得声嘶力竭,其实文化不能说谁比谁更优秀,只有文明之间可以作比较,有的进步,有的落后,文化是没有优劣分别的,如果有,那种族就有优劣之分——这与希特勒鼓吹的种族歧视有何区别?

我最近在看美国的大学教科书,有些编得很好,比如我手头上就有一本普林斯顿大学编的,叫“world together,world apart”(《世界一体,世界分裂》),它提倡的理念首先是教科书要超越国家的界限,要变为全球的历史,内容应涉及各个伟大的文明而不是单一文明。世界史应该让大家跨越社会和文化的边界,形成自觉的、跨文化的、多元的意识。该书在“主题”一章中提到:“教材应该讨论以下问题:第一,让人们尝试在历史学习里面跨越宗教、政治、文化的边界,让世界成为一个世界,所以叫world together;第二,人们要懂得跨地域的观念、物品和人是怎样转化的,当然这其中也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第三,人们要讨论在当今世界上,由于历史的原因,世界如何分裂、离散甚至产生冲突”。我觉得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培养“世界公民”。从大的角度讲,这应该正是历史教科书所追求的目标。

但我们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做不到这一点。不仅仅教科书是割裂的,连教育部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制造这种裂痕。比如,原来中国史和世界史是在一个一级学科里,现在把它们分成两个一级学科,这就等于把中国和世界分割开了——世界史是没有中国的世界史,中国史是没有世界的中国史,似乎中国从来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中国不在世界的关系互动中,而世界史就等同于外国史。

归纳来说,各种文、史、哲方面的教科书,有三条最重要:第一就是刚才所讲的,文化自觉、身份认同、塑造忠诚国民;第二是怎样成为世界公民,培养学生的多元意识;第三是通过这些文史教材,培养人的文明和教养。

文明和教养非常重要。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背后有多少文化遗产,他的肚子里有一些文、史、哲知识,他想问题、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樣了。其次是能拥有完善的语言表达,会运用优雅的语言和多种语言。我们现在所谓粗俗和粗鄙的东西太多了,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塑造文雅”。再者是视野要开阔,不再只看眼前的,而要看长远的;不只看到乡土的,而要放眼世界。一个人的知识、视野应该是他所能阅读到的世界,而不是目之所及的一亩三分地,读书就是通过书本了解过去及凭借自己的经验、眼睛不能直接了解的东西。

可我们现在的教科书看起来很“窝囊”,莫言得了诺贝尔奖了,他的文章就要选进教科书,做决策的人有否考虑过莫言的小说尽管写得好,但它有可能不适合当教科书;季羡林地位高,他的散文就要进教科书;余秋雨走红,他的文章也要进教科书。这些都是违反常识、教养和训练的,跟“论功行赏”没什么两样。

教科书应由最好的学者来写

我现在对各种教材非常不看好,但作为一介学者,也没有太大能力去改变现状。

教材编写者是决定教材质量的重要一环,写教科书是一项极为困难的事业。伟大的历史学家比如法国年鉴学派的布罗代尔,他曾写过欧洲史;当年写出《国史大纲》的钱穆先生,是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是很了不起的历史学家。他们能写、愿意写,我们现在所谓的大牌学者为什么就不能写、不愿意写呢?抗战时,钱穆先生曾有感而发:“对传统要有一种温情的敬意。”为何这么说?除了有民族情绪在里面,他很愿意让他的历史知识变为一种普及性的、有教育意义的东西,他有这种责任感。现在的教授并非没责任感,而是有责任感但起不了任何作用。教材都是上面定好的,在这种大环境下,学者的积极性就会被一点一点地磨灭掉。

我在这里呼吁,国内的学者们能否去做“编些好的教科书”这样的事情,虽然这个要比写著作更难。有的学者认为编写教材不算科研成果,评职称时又派不上用场,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我曾讲过一句话,可能很多人都引用过:“一本好的教材远胜于一打好的学术著作”,因为它的影响力太大了。现在我国专业的教科书编写队伍普遍参差不齐,很多情况下,是出版社临时拼凑一群人,编完就散了。教科书应该由最好的学者来写,有的人并非教育界人士,而是从事专业研究的;有的人是做教育的,但又没有广阔和深入的研究,现在需要的是将这两种人结合起来,否则编不好教科书。而且教科书应该百花齐放,不应该由某个教育指导部门单独指定。

仅就历史而言,我们通常定义它是一部社会发展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流行所谓的“社会的几个发展阶段”,认为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是由于阶级斗争的推动——当然现在不怎么提“阶级斗争”了,但看看我们的博物馆,里面的“中国通史陈列”,多数还是按这个路子来走。所以我们的教科书里人物很少,穿插的故事看起来也相当枯燥。这样的教科书不是一个充满了故事和人物的活生生的历史,而是一些图解,或是用一些历史线索来填充的教条的东西。从技术层面出发,应如何把教材写得好看、学生爱读?我认为一方面可以运用相对多的图像资料,上面列举的美国的两本教科书还有英国剑桥的教科书,其中的图像资料都很丰富,质量也很高,看起来赏心悦目又能很好地辅助阅读。另一方面是编写时应学会运用故事,描述人物。此外,可以尽可能多地运用文学材料,文学材料其实是可以反映历史脉络的。比如讲安史之乱,这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单讲安禄山如何从范阳(即今日北京)起兵,打了几年战争,最后到唐代宗时期被平定了,显然没多大趣味。若能在讲解的同时穿插杜甫的诗《哀王孙》《兵车行》、“三吏三别”,让大家感同身受,觉得这一事件确实使得唐帝国中央地区遭受苦难,是带来大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效果自然会大不一样。又比如黄巢之乱,能否用韦庄的《秦妇吟》来展开讨论?如此学生就会知道黄巢起兵对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命脉——中原地区带来多大的困扰,明白为何起兵导致后来国家的中心从唐代以前的长安迁到了河南的汴梁、开封一带。

我在教学中常常采取两个办法:一是放弃教材而采用参考资料(我当年就编写过《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让学生直接面对纷纭复杂的历史文献,自己作出判断;第二个方法是在主流的教材外,写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辅助性参考书、教材,我自己也做过这方面的尝试,比如《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中国经典讲义》,都是我在通识课上讲课的记录。相较而言,那里面意识形态的东西会少些,我个人的东西要多一点,而且因为它是通识教材,涉及的面要广一些,讲的也浅一点,生动一点,目的是尽可能改变现行教材过于生硬的引导性。

总之,我们的教材一是要高手来写,二是要想很多招数、方法使教材变得生动,三是要排除各种意识形态教条对教材的影响。

(本文由本刊记者梁思慧采访、整理)

好的教育 篇7

一是能让孩子有愉悦感。令人愉悦的活动, 总能吸引人, 甚至让人乐此不疲, 乐而忘返。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习活动有5个层级:愿学 (学习动机) , 乐学 (学习兴趣) , 好学 (学习情感) , 勤学 (学习意志) , 独立学习 (学习性格) 。由此可见, 孩子的学习内因源于对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若孩子从一开始就觉得学习是一件苦不堪言的活动, 那么无论学习多重要, 孩子都会敬而远之。然而, 我们的教育, 一开始就要求孩子学习要用功, 一味地要孩子勤奋、刻苦, 常常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激励孩子。孰不知, 这是比较高的学习层级, 没有前面的愿学、乐学、好学, 又怎么能让孩子做到“勤学”呢?减轻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 不是简单地控制作业的时间, 少做几道题, 而是要从改善孩子的学习情感做起, 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让每个孩子都能愉快地学习, 从而渐渐地爱上学习。这样的教育变革, 才可能为孩子所喜爱。学习, 需要刻苦, 但绝对不要痛苦!

二是能让孩子有进步感。愉悦感是一种情感动力, 进步感则是一种持久的内驱力,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成功、渴望进步。孩子亦然。所谓进步感, 是孩子经历学习之后, 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收获, 看到了自己所具备的学习潜能, 久而久之, 便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相信自己, 才能超越自己。这似乎触及到了教育的真义。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既了解别人, 也了解自己。陈国安先生说得好:知人者方能体慰他人, 自知者犹可坚守自己。一个能“知人知己”的人, 就是一个文明人!学习, 正是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智慧潜能, 就是要创造条件, 将孩子的智慧潜能转化为各项实践智能。然而, 我们的教育往往过度拔高了对孩子的评价标准, 是以90分来评价、衡量孩子, 而不是60分。由此, 教育呈现的不是孩子的潜能与进步, 而是孩子的问题与缺点, 制造了无数个“失败者”。从孩子的起点出发, 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每天那么一点点的进步, 才是教育应该具有的情怀。这样点滴的进步, 对于孩子来说,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可能需要他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好的教育, 一定会用足够的时间, 让孩子慢慢长大;一定会有足够的耐心, 静待花开的声音;一定会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学会的可能。

这种感觉,挺好的 篇8

爷爷是个农人, 与农田打了一辈子交道, 虽已年过七十, 但依然精神矍铄。他的两鬓早已霜白, 头上也只剩稀稀落落的几根白发, 杂乱无章地挂着。

爷爷是去年寒冬时节来的。那时寒风凛冽, 原本冷冷清清的家, 因为他的到来, 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爷爷有一爱好, 就是下棋。到我们家后, 下棋便成了他的消遣。

爷爷可能是年纪大了, 棋艺看起来已不咋样, 但他的棋品却比棋艺更让人担心, 而老爸却依然热衷于和爷爷切磋。

就拿上次来说吧。吃完晚饭, 爷爷照例拿出棋盘, 摆好棋子, 端坐在那儿, 一言不发。不一会儿工夫, 老爸就坐到了爷爷面前。只听爷爷吼开了:“好啊!今晚让你输个彻底!”老爸一言不发, 脸上微微含着笑, 让爷爷先走, 然后静静地等待开始。

在爷爷的一番自我吹嘘之后, “战斗”开始了。爷爷架起了当头炮, 老爸随即跳起了马;爷爷飞起了象, 老爸也效仿;爷爷出其不意地出了车, 老爸胸有成竹, 应对自如……屋子里一片寂静, 只有棋子落到棋盘上的铿锵声。

时间飞逝, 不一会儿, 棋局就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爷爷渐渐招架不住了, 老爸占了上风。

突然, 老爸的车“咬住”了爷爷的双马, 无论爷爷怎么动脑筋, 都会被老爸吃掉一匹。我想, 爷爷只能忍痛割爱了。

爷爷安静地坐了片刻, 猛地拍案而起, 指着老爸, 质问他的车怎么会到这里来的, 并命令他把车退回去。老爸似乎并不急躁, 他一步一步, 慢慢地给爷爷分析、解释。爷爷的耍赖没有成功, 他闷闷不乐地坐了下去。谁料, 他屁股还未坐稳, 又猛地站了起来, 这次不是质问, 而是强行要求老爸:要么回去, 要么送个子给他吃。见过“蛮横”的, 却没有见过如此“蛮横”的, 这下, 老爸就算有100张嘴也没辙了。无奈之下, 老爸只好妥协。

可强者总是有办法的。在爷爷面前, 老爸就是这样的强者。没一会儿, 爷爷又到了危急关头, 这一次, 他不再耍赖了, 而是自说自话, 说自己赢了, 随即点起一根烟, 跑了, 留下老爸一人, 坐在棋盘前, 含笑不动。霎时, 我悟出了那笑的含义:大度, 善解人意。

因为爷爷, 冷清的家里多了一份生机, 多了一些活力, 虽然时不时要忍受他的“蛮横”, 却很温馨。

这种感觉, 挺好的。

点评:这篇文章, 小作者主要通过语言、神态、外貌、动作等描写, 以下棋的故事为载体, 塑造了爷爷和老爸这两个人物形象。爷爷率真, 老爸稳重;爷爷随性, 老爸体贴;爷爷“蛮横”, 老爸谦让……爷爷看起来像个老顽童, 老爸倒真是个“一家之主”。正是在这样的人物刻画中, 小作者描绘出了爷爷给我们增添的热闹和情趣, 并且在文末巧妙点题。文章语言流畅风趣, 叙事简洁明了, 充满了生活气息, 是篇难得的佳作。

什么是“好的数学” 篇9

一、“好的数学”不仅是“数学”, 更是“人学”

我们的数学教育, 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还要让学生感悟更重要的基本思想、基本生活经验;同时, 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了解数学的内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等。简言之, 我们的数学教育, 不仅是知识的训练, 还是智慧的累积, 更是生命的成长、人生价值与意义的体现。

人学是以人性 (人的本质) 、人生意义及人的行为准则为思考对象, 是以人性论为核心, 兼含人生观 (人生价值论和行为准则论) 、人治论 (自治的修养论和他治的政治论) 、人的社会理想论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思想体系。把数学不仅看作“数学”, 更当作“人学”, 是数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好的数学”是以人为核心的数学, 是真真正正的“人学”。

二、“好的数学”不只是教知识与方法, 还教思想

教学有三个层次:教知识, 教方法, 教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的优秀品质在于, 她支撑着整座数学大厦, 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应用广泛, 容易保留在人的长时间记忆之中。任何学科都要用到数学思想方法, 只不过应用的方式、程度有所差别而已。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统一体。“好的数学”首先要追问四个问题:第一, 教与学的内容是什么 (分别审思究竟、应该、能够教学什么) ;第二, 为什么要教与学这些内容;第三, 师生应该怎么做;第四, 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此基础上, 教师对文本进行还原性、探源性的深读与细读, 对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进行调研与分析, 便会明白一节课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 更应该感悟与提升哪些方法与思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认识客观世界的数量变化规律, 并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才是数学科学的真谛。

三、“好的数学”不仅关注昨天和今天, 更指向明天

数学总是挑战与危机并存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的知识总量在不断增加, 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日益加快, 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学科又与数学密切相关, 特别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数学的应用范围更广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还要带有前瞻的目光。好的数学是运动着的, 她不会停留在过去, 也不会在今天原地踏步。

昨天, 意味着基点与重复;今天, 意味着起点与出发;明天则是希望与方向。昨天的“旧船票”难以登上明天的“新客船”, 没有未来的数学学习活动的确是非常可怕的。“好的数学”不会让学生做一个机械的、复制粘贴的搬运工, 而要让学生扬起奋进的风帆, 激发起思维探究的欲望, 走向充满不确定的、创造的未来。

四、“好的数学”不仅是记忆与模仿, 更是发展与创造

美国学者斯蒂恩在给郑毓信教授的信中, 曾诚恳地指出:“中国与美国学生的一个重要差异在于:中国学生比较适应适用于特定问题的特定解法的‘算法’学习, 而美国学生则较善于解决那种开放性的、含糊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并需要更多创造性的非常规的问题。”

我们的基础教育给学生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勿庸置疑的, 记忆与模仿于其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于此, 我们是不可视而不见的。但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躺在“扎实的双基”上而沾沾自喜, 则明显是短视与浅薄的。人才的竞争力在哪里?她的核心当然是创新能力, “好的数学"必然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思维活动, 选择有发展、重创造的数学。我们既不崇洋媚外, 也不盲目排外;我们既不夜郎自大, 也不妄自菲薄。我们要于“传统”与“拿来”之间, 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好的数学教育。

五、“好的数学”不仅“好玩”, 而且“有用”

2002年8月, 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 9l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 写下“数学好玩”四个大字。当然, 数学好玩是有不同的层次与境界的, 数学大师看到的好玩和小学生看到的好玩是截然不同的。

“好的数学”不仅是“好玩”的, 而且是“有用”的。———数学课程改革已将那些“繁、难、偏、旧”的“没用”的内容删去了, 让学生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正可谓“大哉数学之为用”。

每当我看到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踢了四五个小时足球的校队小队员, 就会忍不住问:“累不累?”“不累!”———小家伙们回答得异常干脆。

明明已精疲力竭, 却仍兴奋不已, 为什么呢?因为他喜欢, 因为他沉醉, 苦在其中, 更乐在其中, 不以为苦, 反以为乐, 化苦为乐, 再累也不觉得累了,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论好的学习态度 篇10

第一是积极。积极者对待学习是自觉主动的, 是进取上进的, 是拼搏发奋的;而消极者却是被动的, 甚至是被逼迫着学习, 在学习上显得那么无奈和极不情愿。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课堂上不思考不答问, 经老师再三提醒再三强调或许方能跟上老师的思路, 完成作业需要老师一再督促, 自习课及闲暇时间不知道去弥补学习上的缺漏, 甚而根本就忘了有学习这么一回事……如此态度, 学习能搞好才是怪事!

第二是认真。认真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老师的要求, 就是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人虽然坐在教室, 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桌子上虽然摆着书, 却挂羊头卖狗肉;课虽然听了, 却如风过耳;作业虽然做了, 却是偷工减料, 应付了事;老师虽然语重心长, 苦口婆心, 却是死水一潭。如此马虎苟且, 敷衍塞责, 又如何能搞好学习呢?认真者对待学习, 课堂上全神贯注听讲、做笔记、动脑筋答问题忙得不亦乐乎, 课下整理笔记、梳理知识、查漏补缺、复习巩固充实而快乐, 完成作业、独立思考、保质保量, 甚至超质超量……凡事认认真真, 一丝不苟, 这才是对待学习的好态度。

第三是专心。专心者读书, 或青灯黄卷摇头晃脑, 或伏案冥思奋笔疾书, 沉沉焉不知月上西楼, 醉醉焉已然穿越时空, 已然进入忘我境界。荀子说“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讲的就是专心;郑板桥说“咬定青山不放松”,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说的也是专心致志于一件事情、一个目标, 无论条件多么恶劣, 环境如何变化。告别浮躁, 拒绝诱惑, 远离尘嚣, 心无旁顾, 全神贯注, 一门心思地搞自己的学习, 专心很重要。

第四是勤勉。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劳一分才。”他又说:“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每年高考、中考都有不少学生天赋一般却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而考上理想的学校, 这难道不说明问题吗?有些同学自恃才高, 懒散拖沓, 学习不积极, 其结果只能是成绩不断地下滑。“业精于勤荒于嬉”, 同学们不可不谨记啊!

好的,首相 篇11

图文虽做了夸张化处理,却能如实反映这位英国近两百年来最年轻的首相过去一个月的心情。当民调显示反独阵营和倾向独立阵营的人数比例几乎持平时,距离公投已不到10天。卡梅伦再也坐不住了,他两赴苏格兰,“竭尽全力”劝说苏格兰继续留在英国。

9月15日,在东北部城市阿伯丁的演讲中,他用夫妇关系作比喻,强调苏格兰对英国的重要性(不知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民族听了作何感想),“我有义务明确告诉大家,一旦你们选择‘是’,将带来怎样的后果。独立不意味着短暂的分手,而将是痛苦的离婚。请不要分裂英国这个民族家庭。”说到动情处,他声音哽咽,为了控制激动的情绪,一次又一次捏自己的鼻子。

3天后,三百多万选民中55.8%给出的回答是“好的,首相”,令整个唐宁街10号松了一口气。诸如“英国还活着”、“日不落帝国没死”的煽情标题出现在报纸的头版。

公投前夕,英国政治周刊《旁观者》记者乔纳森·福尔曼发布了首相为可能到来的分裂草拟的辞职信:

“我要为我在这场大英帝国分裂中扮演的角色致歉。我从不认为自己会是英联邦最后一任首相,更想不到这个全欧洲,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共同体会经由我手分崩离析。尽管我知道,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无济于事了。我必须为此承担责任。”

没人知道卡梅伦的泪眼挽留起了多大作用,无论如何,大多数苏格兰选民最终迎向了首相高举的双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卡梅伦实现了最危险的政治逃脱,因为他终于可以不用作为目睹苏格兰离去的英国首相被载入史册,但英国议会有一场恶战在等着他,他已被批评在处理苏格兰独立问题上犯下一系列战略和战术性错误,如今,人们等着看他如何拿出给苏格兰的放权大礼包。

好的校训应突出“五性” 篇12

好的校训应该突出全面性。长期以来, 诸多学校对于校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认为制定校训, 面向的是学生, 影响的也是学生, 校训是对学生实施硬性要求的一种方式与体现。事实上, 这是对校训的一种错误理解, 校训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与高度概括, 其精神价值的引领, 不仅应当针对学生, 而且更应当针对教师和学校管理者, 应当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只有师生共同践行, 才能彰显学校的文化, 才能打造学校的品质, 才能形成一种不可言说的教育氛围。例如一所学校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为校训, 显然没有彰显校训全员方向性引领的作用, 其面向主体仅为学生, 而对教师的影响力较小, 这样的校训充其量只能称之为育人的目标, 作为校训则略显缺失。而一所学校以“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四有新人”为校训, 则将校训的指向性定格在教师群体, 而对学生引领作用有所欠缺。这两类校训都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的, 也是值得进一步修正与思考的。

好的校训应该突出简约性。校训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高度体现与思想凝结, 因此体现在文字表达上, 应该是简洁凝练的。学校的文化内涵也许需要几百字、几千字来诠释, 但是落实到校训上, 却需要简短的一句话, 或者几个字。文字的简练才能让人过目不忘, 才能诵之入口、记之于心。当然, 简约的背后是深刻, 是思想, 是哲理, 是启示, 是方向, 是引领, 可以让人浮想联翩, 回味无穷。简约而不简单, 才是校训的至高境界。

好的校训应突出精神内涵的丰富性。校训的核心在于文化容量, 在于精神内涵, 而这种精神内涵应当成为引领师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指针, 成为学校宏观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纲领, 成为构建校园精神文化的骨架。例如, 一所学校校训为“做最好的自己”, 内容简约, 却内涵丰富, 在理念层面上彰显了“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最优质的教育”这样一种办学理念, 在教师层面上体现了“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 优质的教育需要优秀的教师”这样一种价值引领, 在学生层面上传递了“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 学校期待着每一位学生实现最好的自己”这样一种关爱与期望。学校围绕着这样的校训开展了系列的主题活动, 培养教师, 发展学生, 教师自信, 学生阳光, 校园幸福。这就是“好校训”的魅力与作用。

好的校训应该突出独特性。校训的创生不是凭空而来, 它来源于学校独有的精神文化, 因而应当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 应当成为学校文化的名片。当下, 诸多学校的校训千篇一律, 同质化倾向极为严重, 如“开拓、进取、严谨、创新”等, 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校校都适用的校训, 不仅不能让师生得到充分的认同, 而且也让校训的教育意义流于形式。好的校训一定要去概念化, 避免空洞、虚化、重复的窠臼, 要以独特的方式, 表现其独特的性质, 展现学校独特的风采。如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北京十一学校的校训是“志远意诚, 思方行圆”等, 无不体现了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以及与众不同的学校文化。

【好(的)】推荐阅读:

上一篇:ADS优化下一篇:异常状况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