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心理(精选12篇)
不安全心理 篇1
创业的核心动力来自于哪里呢?答案就是后现代心理学当中一直在强调的不确定性, 因为不确定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不确定的未来才能承载更多的期待和可能。之所以选择不确定的路子, 是因为即便确定性的职业发展意味着更低的风险、更少的挑战和更强的可规划性, 但是这样也就意味着未来的生涯基本上是一个没有什么悬念、可以做出保守预估的过程。
在一次针对青年创业者的主题活动上, 我与一位离职创业的朋友有过短暂的闲谈, 在聊到创业半年多来的切身感受时, 他说最明显的就是内心当中时常有一种“不安全感”会跳出来, 让自己的心绪变得忐忑万分, 创业之初的那种激情和希望也会被自己质疑。
每当这种不自信的能量冒出来的时候, 他就特别怀念在先前没有辞掉工作时的那种归属感, 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放弃创业再找一个企业老实呆着的念头。然而, 他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 就是因为每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都有朋友、亲人的鼓励, 让他敢于继续沿着创业的道路走下去……
源于“不确定”的魅力
创业的核心动力来自于哪里呢?答案就是后现代心理学当中一直在强调的不确定性, 因为不确定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不确定的未来才能承载更多的期待和可能。
无论是大学生辍学创业、毕业创业, 还是有过工作经历的人辞职创业, 他们或是主动选择, 或是被逼无奈, 都是对于原有确定下来的职业发展路径的一种摒弃。之所以选择不确定的路子, 是因为即便确定性的职业发展意味着更低的风险、更少的挑战和更强的可规划性, 但是这样也就意味着未来的生涯基本上是一个没有什么悬念、可以做出保守预估的过程。除此之外, 为了保障这一预估 (规划) 的达成, 我们还要做出各种愿意和不愿意的自我改变甚至自我牺牲。
现如今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并且开始跃跃欲试, 不能不说是被那些因为选择“不确定”而大有成就的创业者们所吸引燃起了心中的激情和斗志。虽然大众对于那些创业明星的成功本源有着各种各样的议论和猜测, 但不可否认的是, 如果一个人心中本身没有那股对于另一种未知生涯的探索欲望, 相信再靠谱的创业故事也不会起到哪怕一点点的促进作用。
阻于“安全感”的需求
对于创业这条路, 不得不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创业这个词还没兴起的时候, 就有国外的数据统计显示创业企业能熬过第二年的只有百分之二十, 能够支撑到第五个年头的就不到百分之五了。
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失败率, 抛开商业模式、资金链、团队建设等管理运营方面的影响因素不说, 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但却极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因素便是心理适应水平, 因为在选择创业这条“不确定”的道路的同时, 也就意味着要少了许多传统职业发展路径上的“安全感”。
“安全感”其实就是一个人归属于某种稳定环境当中的存在感, 我们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从小孩子离开家人的视野上托儿所, 到后来独自一人离开故乡求学, 再到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 乃至跟另外一个人建立新家庭从孩子的角色变成爱人、父母……这些人生当中的关键节点都是我们打破获得“安全感”的原有路径, 进而开拓新源泉的过程。因此, 必然有许多人会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停步不前甚至退缩回去, 进而也就引发出来求学、就业、婚姻等方面的种种问题。
就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只关注于父母和亲人的唠唠叨叨、管这管那, 却忘了这种看上去烦人的过程也是一种源自亲情呵护和照顾——多少人想要都得不到!对于创业者来说, 往往做出这一决策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强烈地意识到安全感重要性, 反而更多会感觉到与之共存的“约束感”, 等真正从学校、企业等机构里面出来, 过了短则三月、长则半年的“热恋期”, 自然也就开始感受到创业过程当中的“安全感”的匮乏。
守护“向前进”的信念
如果仅仅是为了更多的收入, 相信创业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事实上, 唯一能说服我们放弃原有安全的途径而走入不确定的旅程的原因就是“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我们不能说不去创业的人都不敢破旧立新, 但是不得不承认敢于走向创业道路的人的的确确有着打破陈规的魄力。因为这样一个过程就像自然界中正在蜕皮或换壳的生物, 一方面在经历人生当中的发展期,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把自己暴露在了各自挑战和危险之下。
值得欣慰的是安全感的获得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不同的途径——家人无条件的支持和陪伴、师长和朋友的积极鼓励、原有领导和同事的理解与祝福、潜在客户的认可与接纳、投资人的自助和指导, 乃至国家和区域性的利好政策……这一切都单独或者一起发挥作用, 作为一个社会支持系统鼓励着一个又一个的创业者继续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勇敢前进!
由此来看, 无论是学子创业或者离职创业, 如果能够像目前已经相对成熟的入学、婚恋、求职和入职等主题的心理适应服务, 在传统的政策、资金、场地等支持形式之外, 能从心理层面给予创业者更多合理的关注、陪伴和鼓励, 必然能够帮助其渡过生涯历程当中的这一重要阶段, 有效的避免因非理性的担忧、顾虑而导致的创业失败。
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如果由于内在心理素质的不稳定而导致创业的失败, 那么这种与自己紧紧套牢的负能量必然会在后面的生涯发展过程中继续发挥着“拖后腿”的作用, 也就是因为一次不成功的经历而给自己扣上一个“失败者”的帽子, 要么心灰意冷随便找个工作了此余生, 要么失去理智如同赌徒一样妄想马上翻本, 最终落得众叛亲离。但是, 如果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是因为外在资源导致了失败, 那么这样一次尝试只是让我们多了一份极其宝贵的生涯经历, 追求生涯发展的信念和动力依然并没有被磨灭, 因此无论放弃创业试踏踏实实找份工作还是重整河山以待东山再起都是很好的选择, 而生涯发展的步伐也将走得更加稳健。
实现自我的途径有很多, 创业只是其中的一种选择, 生涯本就多元, 创业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只有守住“向前进”生涯信念, 才能在“生涯发展”这个创业道场上获得修行, 因为每个人的生涯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创业”过程。
不安全心理 篇2
3月4日,是我自认为过的最糟糕的一天了。学校颁发寒假完成好的作品的奖项。我满怀期待的听着广播里的获奖名单。我最擅长的手抄报没有得奖……沮丧之际又开始继续听广播,可我的信心又再一次被广播的声音湮灭。最擅长的日记也没有得奖。那一刻,我真的好失望,但在别人面前还是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有些自愧不如,我们班的一位女同学,两项都获奖了。我开始想:是不是我真的不如她呢?说实话,我有些小小的嫉妒她,不过,还是在心里祝贺她。同时,我很高兴,因为,我在班上又找到了一个比我强的对手!一直是这样,把对手当做目标,超越他,才能磨练自己,使自己成长。
向“叛逆心理”说“不” 篇3
这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爸爸就接到了学校的电话,说丹丹在学校和一个男生打架了,要家长赶紧去。爸爸来到学校,看着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女儿,气得话都说不出来。班主任私下告诉他,丹丹刚进学校,就和同学的关系处理得很糟。平时,她倒是个很安静的女孩,也不怎么和别的同学说话,可一旦她情绪高涨的时候,就非得要周围的同学附和她,谁不这样,她就会大发脾气。
她和这个男同学打架,就是因为她突然在班上大声地对别人说了一个笑话,并自认为很好笑,要求别人都认同。可这个男同学不仅没有笑,反而还嘲讽她,于是她马上动手和他打了起来。
班主任这样一说,爸爸也颇有同感,这几年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在家里也是这样,动不动就为了一点小事和父母吵得不可开交。有时,就像一个一碰就炸的炸弹,父母只要一说话,她就会大发雷霆。
在和班主任聊了近3个小时后,爸爸也觉得,丹丹这些“出位”的行为并不是单纯的“叛逆”心理,其中似乎还包含了一些连他也未知的心理问题。
从临床医学上讲,丹丹这种心理病症可以称为狂躁症。狂躁症的主要表现为平时心情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但情绪非常不稳定,易激怒,常以敌意或暴怒对待别人的干涉和反对,情绪持续时间短。同时,还会有其他的症状,如联想过程明显加速,大脑反应敏捷、精力旺盛、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无终等。狂躁症对人的心理及生理的影响也不仅仅停留在积极好动上。在生理方面,病人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失眠,严重者可能会引发头脑紊乱,言语功能失调。在心理方面,病人可能出现抑郁或是精神分裂状态,从而对生活及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安全心理 篇4
一、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不安全心理的因素分析
(一) 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直接制约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一般来说, 经济因素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宏观环境中的政治, 经济环境等因素直接制约着消费者的心理。据调查显示, 当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来临时, 民众和消费者会产生很强的不安全心理, 对政府的期望值也随之下降。
(二) 企业自身和产品因素
1.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活动中, 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分布不均匀, 企业拥有消费者所不知道的信息。
2.名牌产品引发的安全问题
名牌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是质量和信誉的象征, 但是最近几年名牌产品的质量也接连遭到曝光。连知名品牌的产品都不可信, 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3.企业信用缺乏
当信用的失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企业商业信用和基本商业道德的缺失就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 造成消费者对商品生产者和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产生极度的不信任感, 这种不信任感进而形成消费者的不安全心理。
(三) 消费者因素
这是由于消费者自身原因对产品使用后的不良后果而导致消费者的不安全心理。某些消费者可能由于自身个体原因, 对产品中的某些成分有过敏和其他一些副作用, 或是由于消费者自身使用不当, 以至于在使用产品过后出现了一些不良后果, 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对该产品甚至是一类产品产生了抵触情绪和不安全心理。
二、不安全心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一) 对消费者购买习惯的影响
一是消费者转向寻求价格较高的产品或者是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常常被消费者认为是产品质量的一种外在表示, 当消费者所感觉到的不安全风险较高、对产品不太熟悉时, 往往会通过价格这一表现形式来判断。此外, 消费者在对相关商品产生不安全心理时, 容易出现抵触情绪, 进而会把目光投向其竞争对手的产品。
二是消费者可能会依据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包装形象, 或者直接依据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来进行购买决策。品牌知名度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熟悉程度, 产品知名度越高, 自然选择该产品的消费者越多。另外, 大多数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都有从众心理。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其他因素造成不安全消费心理时会降低消费者购买决策时的自信心, 从而提高从众倾向。在消费者看来, 很多人做出类似的购买行为一定有其道理, 根据多数人的选择做出自己的购买决定, 是减少不安全心理的常用方法。
(二) 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关注类型
当消费者对选择后果缺乏信心时, 就会主动去搜集相关信息, 增加信息量。因为更多的信息会使消费者不确定性减少, 进而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风险。消费者搜集的信息大致有三种类型:关于备选品牌的信息;关于产品评价的信息;关于品牌具体属性和特征方面的信息。通常, 普通消费者并不具备判断评价产品内在质量的技能和知识, 当消费者在搜集信息时成本过高或者无法获得有用的信息时, 就会通过产品的外在属性来判断产品的内在质量, 如产品的包装、产地和信誉保证等。
(三) 消费者对问题产品的态度
对问题产品持彻底否定态度。当消费者所知觉的安全风险极高并且很难获得准确的信息来决定购买决策时, 消费者就会对问题产品产生出严重的抵触情绪, 持彻底的否定态度, 即便是该企业对问题产品积极的改正过后, 也完全不会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当消费者所知觉的安全风险处于最高值时, 消费者甚至会对该企业的任何不同种类的商品持否定态度。
(四) 商家产品质量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
消费者会通过选择良好的购买渠道和具有良好的信誉保障的商家来降低消费存在的不安全风险。研究表明, 厂商提供的产品保证条款方面的信息, 对消费者减少质量方面的不安全风险具有重大的影响。如果消费者从有一定信誉保证的购物渠道来选择产品, 并且商家通过包修、包换、包退等方式对产品或服务提供保证, 那么, 从消费者购买心理方面来说, 会认为部分的购买风险已经转移。
三、消除消费者不安全心理的企业营销策略
(一) 产品策略
1.把好产品质量关
对于构建消费者的安全心理, 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企业只有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 牢固树立品牌的良好形象, 才能使消费者建立起对产品的信赖, 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企业应该从原材料的选购到产品的出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层层把关, 争取把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或是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尤其是企业出现问题之后, 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 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 同时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另一方面, 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不但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能够洞察产品细微的差别, 真正从源头切断问题产品, 坚决不允许问题产品再次流入市场。
2.产品召回
这主要是企业在遇到消费者不安全的消费心理问题后所采取的一项积极有效快速的营销策略。产品召回可以成功地避免企业品牌及其产品信誉危机的爆发, 主动召回本质上是企业自身一种深层次的危机预防管理, 是品牌危机的事前管理。正所谓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危机预防应是现阶段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选择。
(二) 价格策略
若已经出现了消费者对企业的商品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安全心理问题, 企业在价格方面, 应对原有品牌保持与之前相一致的价格, 若低价销售, 会容易使消费者仍然存在不安全心理, 在购买决策时存在一定顾虑;相反, 若高价出售, 会使消费者对企业所采取的行为产生误会, 会降低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企业可以配合广告和公关活动采取一系列的低价促销活动, 但是要适可而止, 不可盲目扩大。
(三) 渠道策略
企业要选择有信誉的渠道来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对于企业来讲, 产品的质量再好, 没有通畅的销售渠道必然会影响到产品的销量。企业在设计销售渠道和选择具体的销售场所等方面要考虑消费者安全心理的特点, 选择有信誉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的销售场所来销售产品和服务, 使消费者买得放心。
(四) 促销策略
1.广告策略。
企业应采取多种传播渠道树立企业形象, 正确传播信息, 履行服务承诺;在宣传产品方面, 应注重安全性诉求。
2.公共关系策略。
一方面, 企业通过媒体表明企业立场和态度;另一方面, 妥善处理善后事件。企业可以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 向传媒和公众主动公开有关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
(五) 客户服务管理策略
首先,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其次, 根据企业的实力和经营条件, 做出一诺千金的承诺服务;再次, 企业要致力于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 不断改善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官诚.消费心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10-119.
[2]林宁, 傅浙铭.顾客心理与营销决策[M].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 (6) :77-78.
甩掉心理包袱才能不晕车 篇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外出旅行、游览的人越来越多。然而,不是所有人出门旅行都能说走就走的,尤其是有晕车习惯的人,出门旅行时必须主要做到以下九忌。
1、忌没有准备。有晕车习惯的人出门旅行前 ,不仅需要有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 ,而且需要事先准备一些预防晕车的药物 ,最好在乘车前(一般半小时左右 )能吃些预防晕车的药物 ,这样便能起到镇静作用 ,减少晕车的发生率。也可采取一些预防晕车行之有效的民间秘方 ,如取新鲜生姜片贴于肚脐上或内关穴位上等等。
2、忌担心害怕。发生晕车与思想因素具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 ,有晕车习惯的人一定要放松思想 ,不要总害怕和担心自己会晕车。其实 ,思想放松了 ,坐车习惯了 ,也就不一定会晕车了。特别是在旅途中 ,应尽量多与同行者谈笑 ,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这样也可以避免晕车的发生,
3、忌缺少休息。有些人出门旅行前 ,准备这样准备那样 ,整天忙忙碌碌 ,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这样便很容易引起晕车。如果乘车前能睡足睡好 ,精神饱满地乘车旅行 ,无疑也能有效地防止晕车的发生。
4、忌紧闭车窗。紧闭车窗的车内往往空气比较浑浊 ,容易使人发生晕车。因此 ,有晕车习惯的人 ,出门旅行乘车时 ,最好打开车窗 ,让车内有充分的新鲜空气 ,这样就能减少或减轻晕车的现象。
5、忌坐位不当。有晕车习惯的人坐车时 ,最好选择中间靠前、靠窗的位置 ,这样行车时一则振动比较小 ,二来能打开车窗吸收新鲜空气。
6、忌坐姿不正。有晕车习惯的人坐车时 ,坐姿要尽量舒服一点 ,开车时应尽量将头朝后靠 ,闭目养神。倘若有条件的话 ,可尽量购买卧铺 ,横躺在车上则不易晕车。
7、忌面对反向。有晕车习惯的人坐车时 ,要面对车行的正面方向 ,切忌坐反方向位置 ,否则便会加剧晕车反应和呕吐。
8、忌强烈气味。有晕车习惯的人坐车时 ,切忌坐在有强烈气味的地方 ,如受到强烈气味的刺激 ,会引起条件反射而导致头晕 ,从而可以加剧晕车的发生。
恋爱心理心动不一定是真爱! 篇6
姐弟恋现在并不稀奇,但是有的人喜欢的对象却是自己父母般年纪的人,这种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也是很普遍的。在心理学上看来,有恋母情结的人,是因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但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容易产生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2.黑暗效应——光线昏暗的地方容易产生爱情
相比起敞亮的地方,在光線比较暗的地方较容易产生爱情。很多情侣约会时多会选择浪漫的西餐厅,这个是因为在光线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都看不清彼此的表情,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也会跟着变高。
3.首因效应——初次见面很重要
初次见面是很重要的,首因效应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第一次交往时留下的印象,这种印象很容易在对方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第一次见面印象好的,以后发展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4.古烈治效应——男人为什么总喜新厌旧
古烈治效应说明了男女思维之间的差异,男女双方都会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后来这也就演变成了男人见异思迁的著名心理学效应。男性在心理上有喜新厌旧的倾向也不是什么人格缺陷,而是因为有着深刻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但是人总是有良知、道德的,所以也能靠着这些东西脱离最基本的本能反应。
5.吊桥效应——心动不一定是真爱
吊桥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走过吊桥的一瞬间,抬头之时发现了一个异性,这是最容易产生感情的情形。因为你行走在吊桥之上,提心吊胆会引起你心跳加速,让你误以为是看见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产生的反应。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英雄救了美女之后,美女都会爱上那个救她的英雄。
6.契可尼效应——为什么初恋总是最难忘的
最懵懂,最青涩的恋爱总让人印象深刻,最让人刻骨铭心,那种小暧昧的滋生以及情窦初开时的羞涩懵懂,都会让你难以忘怀。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就做过了许多有趣的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总极易忘怀,而对那些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成目标的事情又总是记忆犹新,这种现象被称为“契可尼效应”,因为初恋总是没有结果的,所以总会让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7.互补定律——性格互补的人更容易产生恋情
互补定律是指在具体的内容上能够互相满足,会产生强烈的人际间相互吸引的情况。有人通过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团体之中,全是性格相似的人,很容易会造成内部不和谐,容易发生争执。这也就是因为性格相近的人需求类似,会同时对一个事物产生需求,这个时候大家的利益就会互相冲突。
8.投射效应——网恋的原因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某方面具有特殊性,他人也一定会与自己有相同的特性,容易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的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是倾向,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这也是网恋发生的主要原因。
9.多看效应——擦出爱的火花的必要因素
多看更容易擦出爱的火花,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向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之后让他们观看。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是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会越喜欢这张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篇7
那么, 优等生具体有哪些消极心理?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消极心理?我们又该怎样去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呢?
大致说来, 优等生主要的消极心理有:1.虚荣心理。由于能力较强, 大多数是班级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骨干, 教师对其过分信任和偏爱, 他们时常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长此以往, 形成了较强的虚荣心理。2.“清高”心理。大多数优等生时时处处都想与众不同, 高人一等, 争强好胜, 他 (她) 们总是用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缺点, 他们不太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独来独往, 妄自尊大, 从而形成了一种“清高”心理。3.自负心理。自负心理在优等生中较为普遍, 由于优等生聪明伶俐, 思维敏捷, 在班上学习成绩优秀, 因此, 他 (她) 往往目中无人, 惟我独尊, 不把班里的同学放在眼里, 会使他们形成唯我独尊的心理障碍。4.“蛋壳”脆弱心理。优等生由于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喜爱, 他 (她) 们很少品尝失败和被人冷遇的滋味, 一旦遇到各种打击, 往往情绪低落, 悲观失望, 形成外表光亮坚硬, 实则不堪一击的“蛋壳”脆弱心理。5.孤独心理。由于这些优等生平时很受教师的宠爱, 遭到一些中下等同学的嫉妒, 因此那一部分同学不愿意主动和这些优等生进行交流;同时也由于这些优等生本身就有些自傲和清高, 让那些中下等的学生对自己敬而远之;另外这些优等生们一向视时间很珍贵, 平时不愿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无谓的聊天之中。日久就产生了孤独的心理。6.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指惧怕和仇恨别人优于自己的混合心理。优等生都有一定程度的争强好胜心, 优等生尤甚。如果不能正确对待, 便很容易导致嫉妒心理。表现为恨别人比自己强、心胸狭窄, 不容人, 对强于自己的人的不幸或过失感到快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步入高中后, 学生的自我评价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他们不仅评判自己或他人的外部行为, 而且会自觉地深入到自己或他人的内在品质、内心世界进行评论, 评价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 这是进行自我教育引导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关键期[2]。然而当前中学心理教育的严重缺失, 导致中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自我教育能力的严重不足, 从而导致中学生在自身的心理问题面前张慌失措, 反而加重心理问题的恶性循环局面。
来自社会竞争的压力和对孩子的过分关注, 使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容易表现出焦虑、抑郁以及烦躁等情绪。长期处于这种消极影响下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异常。另外, 在孩子抚育上过于溺爱或娇惯, 会导致儿童任性、不负责任、逃避、自私等;有的家长自己都没有良好的习惯, 懒做家务, 熬夜打麻将或当着孩子吵架等等, 也会给孩子不好的行为暗示和自暴自弃的影响。有些孩子在父母影响下形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养成了自私、狭隘、偏执的性格, 其性格的弱点成为心理的最大障碍。
参考文献
[1]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8, 261-286.
员工心理不和谐问题及解决思路 篇8
关键词:员工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石化企业一些企业员工因为不和谐的心理, 未感觉到新时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和谐的员工心理向企业释放的是向心力, 不和谐的员工心理带给企业的是离心力。因此, 企业应当重视解决员工的心理不和谐问题, 笔者对石化企业员工中心理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心理不和谐的特征及社会影响
心理不和谐就会形成一些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健康的思维, 甚至不适当的行为。它不仅表现为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不协调, 也表现为在处理事情时不冷静, 在人与人关系上的不融洽。心理不和谐的人难以调节自己的心理, 难以客观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 难以平静地接受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总之, 对外不适应是心理不和谐的集中表现。
心理不和谐不仅影响着心理不和谐者本人的幸福感, 而且还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 从而影响社会和谐, 这种影响力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1、心理不和谐会导致心理疾病, 甚至自毁生命。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越来越多的心理不和谐者演变为精神疾病患者。人类的心灵深不可测, 一旦扭曲, 便会给本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2、心理不和谐者在受挫后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心理学家发现, 攻击是受挫的继发行为。一个遭受挫折的人, 容易做出某种攻击行为。事实上, 社会上许多故意伤害他人和危害社会的攻击性事件就常常是由心理挫折这种心理不和谐状态所引起的。
3、心理不和谐严重影响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包括外在的社会控制和来自人的内心的控制。人的内心的控制是更为有利的社会控制。自我心理平衡就是心理和谐, 自我心理平衡能力差的人, 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自己, 不能正确对待他人与社会, 容易缺乏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荣誉感、耻辱感, 甚至出现以非为是、以恶为善、以耻为荣的道德心理。
二、石化企业员工心理不和谐的表现及原因
石化企业员工的心理不和谐现象, 既具有石化特性的问题, 也有属于社会共性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工资收入问题的心理不和谐
众所周知, 石化行业的效益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部分员工就认为, 自己为国家做了那么大的贡献, 可是工资与石化效益比起来却相对有限, 这样“不太合理”。而随着近年来石化行业狠抓规范, 企业过去突破政策违规发放的“额外收入”没有了, 这又使收入增幅进一步缩小甚至有所下降, 员工心里就更觉得不是滋味, 并由此日渐萌生了强烈的不平衡感, 工作没了干劲, 做事少了责任心。
2、个人发展问题的心理不和谐
由于石化体制的限制, 使得人员的流动性不强, 可提供的个人发展与升迁的岗位和机会也并不多。一些在编的老职工多年献身供职于石化,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但因为岗位紧缺、职位有限或因自身年龄偏大、学历略低等因素的限制, 难以升迁、难获发展。长期如此, 少部分老员工的个人心态渐生改变, 丢落了工作中的进取心, 往日辛勤工作的情形也日渐远去, 意志消沉, 情绪低落, 甚至消极怠工。
3、不适应工作环境的心理不和谐
近年来,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 石化行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个别员工适应不了发展形势, 跟不上工作节奏, 对一些有着较高专业和技术要求的工作难以接受, 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有了越怕越不会, 越想学越学不好的现象。由此出现一些不正确的想法, 产生不和谐心理。
4、家庭矛盾与社会压力的心理不和谐
一些员工家庭生活困难, 也有的员工家人病重需要照顾, 一些职工夫妻关系不和, 有些员工的子女学习成绩不理想, 等等问题, 这些情况都是心理不和谐的因素。当这些问题无法化解时, 则会让人产生压抑、烦恼、焦躁等情绪。
三、解决石化企业员工心理不和谐的主要方法
员工心理状态对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很大, 员工心理和谐、心情舒畅, 会促进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反之, 则会使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降低, 集体观念、团队意识淡化, 最终会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 对石化企业员工中存在的种种心理不和谐现象, 应及时采取对应的方法尽快解决。
1、教育辅导。
教育辅导是促进心理和谐的有效手段。就现实情况看, 心理和谐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是预防和治疗心理不健康、保障心理和谐的重要方式。因此, 要促进员工的心理和谐, 就要求石化企业各级领导和人事、政工、教育培训部门加强对员工的心理教育。可以多向员工介绍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使员工能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心理状况并对一些苗头性的情况及时控制与改正。可以下发一些心理学书籍, 让员工掌握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健康心理的方法。
2、真情疏导。
真情疏导是促进心理和谐的有效方式。各级领导和人事部门应及时了解和发现员工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 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对于员工情绪激化或消极引起的不健康心理状态, 应积极疏导、耐心劝导, 努力纠正员工的心理偏差。在疏导的过程中要动真情、用真心, 让员工切实感受到温暖, 从而转化思想上、情绪上的波动。
3、文化引导。
文化引导是促进心理和谐的重要途径。社会文化是否和谐一定程度上能充分表明整个社会的心理是否和谐, 同样,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否和谐也能表明这个企业的员工心理是否和谐。所以, 应该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 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的心理和谐。
4、价值倡导。
要提高员工的心理和谐水平, 就要在石化行业内提出积极、鲜明的价值观念。在这方面, 石化行业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 如认真学习并大力倡导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这一简单明了的价值判断标准, 来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最近提出的“共创共享”理念, 则鼓励和激发了员工的工作力与创造力, 使员工认识到只有共同努力工作奋力拼搏, 才能更好地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促进石化企业员工心理和谐的思路
要促进员工心理和谐, 还应对症下药。针对石化企业员工队伍的现状, 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进行分配制度和员工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
1、在收入保障方面, 要稳步提高工资待遇, 进行员工分配制度改革。
应加快分配制度改革, 在新的分配政策中真正体现岗位、责任、贡献等因素, 将收入与职工的工作成效及贡献紧密挂起钩来, 合理拉开分配差距, 改变目前“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机制, 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正确处理好企业内不同性质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既尊重历史、又面对现实、更着眼未来的基础上, 通过积极稳妥的改革措施, 不断缩小编内与编外人员的收入差距, 逐步消除聘用员工中存在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
2、在员工发展方面, 要积极开发员工发展通道, 进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每个人都有发展与进步的渴望。特别是当自身能力具备一定水准时, 这种愿望会变得强烈, 而当发展空间受限时, 个人的心理会产生泄气、失望等多种消极情绪。因此, 要促进员工的心理和谐, 就应当切实做好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 为有才学、有能力、肯做事、会做事的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加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力度, 为各层面、各类型人才的发展提供空间, 让优秀的人才都能有发挥才能的机会与可能。
3、在人员管理方面, 要严格业绩考核管理, 加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
管理不严格、松紧尺度不一、管理工作不到位, 都可能会使员工不满。因此, 要促进员工心理和谐, 还要切实抓好员工队伍建设, 加强考核管理。考核的对象不能仅局限于聘用人员, 对在编员工也要同样进行考核。考核中应该同尺度、同要求, 避免编内、编外两种考核、两套标准。
4、在正常工作之余, 要切实关心职工疾苦, 积极主动地帮助员工排忧解难。
应当及时了解员工的家庭情况, 对哪些职工生活困难、哪些职工心理压力大、哪些员工子女上学有困难、哪家父母身体不好等情况, 都要心里有数。在全面了解这些信息的同时, 要经常性的与那些存在困难的员工沟通, 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 消除他们的忧伤或悲观情绪。
不安全心理 篇9
在各所高校内部, 图书馆长期以来经常被外人看做是除了借还以外几乎就没有其他事务去做的机构, 是所谓养闲人懒汉的场所;很多时候这里的工作人员是校领导的“关系户”或教授等学校骨干的家属人员, 一般学历不高, 工作技术含量较低。通常, 他们每天的事务就是简单地管理一下在校师生的借还书工作, 同时也负责采购图书、期刊、电子数据库等文献资料。从性别比例上看,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女性居多而男性相对较少, 以女性的心理特点通常会出现所谓“婆婆妈妈”、“搬弄是非”等现象。长期以来, 个别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存在着自卑心理, 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这种心理状况导致很多新分配来的高学历人才不安心致力于图书馆的本职工作, 甚至远走高飞, 即所谓“跳槽”到其他行业的事件时有发生;另外, 对工作人员所服务的外部对象来说, 他们普遍存在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即认为你是为我服务的, 我就有权利挑你的问题, 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鄙视的现象, 从而加大了有些工作人员对自己的不信任感, 这种不健康心理用以导致工作人员和被服务人员之间产生隔阂甚而至于矛盾和冲突。按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规章要求, 工作人员应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牢记自己的服务守则, 对自己的服务对象要求进行耐心细致的服务, 耐心地为每一位被服务者所提出的咨询提供详细地解答;更不能说诸如“你等着吧”之类的脏话, 给自己乃至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带来污点。尽管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知识水平较高的高级知识分子, 他们较常人的道德修养要高出一截, 但当他们遇到诸如借不到书或因损坏图书被要求罚款时等现象时, 有时难免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产生矛盾, 出现抱怨乃至于过激的情绪。
另外, 缺乏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集体活动也是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出现不健康心理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回顾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在早期的闭架、手工借阅时期, 当时是所谓的“人管人”, 基本上每周召开一次业务交流会议, 会议完后一般大家各忙各的;有时大家会聚在一起打打牌、下下棋, 或在户外一起进行一些球类活动。每到邻近元旦或春节时, 馆里通常会组织大家进行一些例如茶话会、歌咏比赛等联谊活动, 一想起那个时代, 现在看来犹有许多回味之处。后来, 到了开架借阅时代, 图书馆实行了制度化管理, 馆里仍然会组织大家开展一些文体娱乐活动, 在假期还会组织大家到外地旅游观光, 或者跟学校的其他单位机构进行一些篮球赛等交流活动, 这些文体活动不仅活跃大家的工作气氛, 而且还让大家增强了身体素质, 提高了团队意识。现在, 随着计算机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的进入, 虽然大家工作时的体力付出少了, 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但是以前的文体活动却少了许多, 除了例行的高校图工委的体育比赛以外, 大家再没有其他进行健身娱乐活动的机会;随着十八大以来中央的新政策的出台以及反腐力度的加大, 很多开销性较大的文体活动被取消了, 无形间剥夺了大家进行文体娱乐的机会, 从而向成了大家上班时各忙各的但是活力少了许多, 但大家身体素质普遍下降, “亚健康”现象逐渐增多。
还有, 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也是导致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出现不健康心理现象的一个因素。同校内其他单位机构相比,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使得一些工作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消极甚至抵触, 从而加剧了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2 纠正措施 (解决办法)
通过上述分析这些不健康心理现象的成因, 笔者提出以下的纠正措施。
首先, 对于馆员个人而言, 应贯彻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被服务对象。从而形成被服务对象为中心, 以服务为根本, 以创新为准绳, 以令被服务对象满意为目标。爱岗敬业, 对被服务对象要有亲和力, 认真贯彻高校图书馆的有关规定。
其次, 学校应积极改善图书馆的工作环境。一方面, 应增加图书馆经费的投入, 在职称评定和福利待遇上向图书馆适当倾斜, 并且多为馆员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通过以上措施,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水平、提升了服务质量, 客观上也优化了图书馆的整体外在形象。
再次, 高校图书馆应像过去一样定期举办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不仅活跃了大家的工作气氛, 增强了大家的身体素质, 还改善了大家之间的人际关系, 使得大家之间跟家和谐融洽, 发展了友谊。
总之, 分析高校图书馆人员产生不健康心理现象的原因, 并提出针对不健康心理现象的举出一些相应的纠正措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平法制友善等理念促使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一方面要按照馆内规章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深刻的爱岗敬业精神;再次, 学校也应积极改善图书馆员的工作环境, 有利于调动图书馆员工作的积极性, 使他们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 从而更好地为在校的广大师生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鷃.高校图书馆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 (12) .
不安全心理 篇10
孤儿群体的弱势地位使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大量关注与关爱。物质需求可以很容易得到满足, 但是对他们的心理成长关怀方面很容易被忽视, 导致他们的心理问题加剧。一些不恰当的社会关爱, 不仅不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融入社会, 还会对他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现今对孤儿的关爱行动, 比较有代表性和参与度较高的就是志愿者援助类, 包括生活照料, 无偿教育等等。但志愿活动往往流动性过大, 服务时间短且缺乏基本规范。下面笔者将以志愿活动的流动性大, 志愿者服务不规范为例子, 讨论不恰当的社会关爱对孤儿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 并提出改善建议。
一、不恰当的社会关爱对孤儿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为了研究不恰当的社会关爱对孤儿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本文首先研究了孤儿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存在的许多问题。本次调查以广东省广州市儿童福利院36名孤儿和36名正常的同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适用于中国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3]的成熟的标准化量表。
结果如下:与正常同龄儿童相比, 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在孤独倾向、焦虑、敏感、自责倾向等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别。
1. 强烈的心理落差
志愿者服务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行为准则或者规范[4], 一些志愿者甚至是抱着功利的心态走走过场。例如, 高校入党要求积极分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些大学生为了拿到入党资格去社会福利院做义工, 只是拿些礼物去“看看孤儿”而已。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或者“提高企业社会形象”要求员工组织社会活动。这些现象下的社会志愿者, 并没有充分了解孤儿, 准备工作不足, 在志愿者活动中很难充分考虑孤儿的心理情况, 易犯一些言语上行动上的小错误。虽然他们并没不良目的, 但这些无心之失, 可能使孤儿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 造成隐形的心理创伤。比如, 当着孤儿的面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 亲切呼唤自己的孩子和表现出享受到的家庭关爱等等。对于孤儿来说, 心理落差的负面影响将远远大于物质条件落差的不满足感, 并且这种落差感一旦形成, 就很难通过努力或引导纠正。
2. 二次伤害
据本文的调查, 占志愿者较高比例的高校大学生志愿群体, 在每学年初, 都会招募数量庞大的志愿者团队, 这些志愿者在一、二年级时, 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 但随着年级的升高, 一大部分具备丰富经验的骨干志愿者由于种种原因而退出或徒有虚名, 从而使得志愿者工作缺乏连续性, 难以深入推进工作。
志愿者的流动性[5]会造成孤儿对生存环境的不稳定认知。志愿者的短暂停留以及快速更替会反复打破建立不久的信任感、依赖感, 将使得孤儿的情感脆弱性加剧, 不信任他人、并缺乏安全感。这种模式, 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二次被抛弃的假象, 带来二次伤害, 并不断压迫孤儿的心理承受能力, 造成心理创伤。
3. 逆反仇视心态和自尊心扭曲
由于缺少正规培训和专业知识, 大多数志愿者对孤儿的成长过程以及性格缺乏了解, 社会关爱者或多或少会表现出不恰当的情感流露。比如, 指出反复错误的措辞不当, 面对朋友之间小矛盾的处理不公。上文提到, 孤儿要比家庭健全的同龄儿童更加容易感到自卑。这种心理往往导致孤儿对他人的行为和评价更加重视。不恰当言行会使他们产生不公感和挫败感。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正面引导, 就会引发负面的心理活动。由于孤儿的心理的特殊性 (如表1) , 这种负面情绪累积, 如果无法疏导, 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从表1中自责倾向一栏可以看出正常孩子的平均值为4.55明显低于同龄孤儿的4.97。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 孤残儿童要比正常儿童更加容易感到自责。
4. 加剧心理的脆弱性
对于孤儿来讲, 他们能够从志愿者的言行和外界报道当中感到社会的关爱。而过分或不恰当的关爱会被理解成同情。从表1, 敏感倾向一栏可以看出, 正常孩子的平均值为4.33, 而孤儿的敏感心理平均值为4.65;数据显示孤儿心理相较于正常同龄儿童来说, 心理上更具脆弱性和自卑。心理高度敏感的孤儿会不适应陌生人关爱, 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长期养成的思维模式会让他们把志愿者的诚意认作是对自己的怜悯, 觉得自己是异类。这无疑会加剧他们心理的脆弱性和自卑感。
二、基于上述的不良影响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 加强培训, 正确处理和孤儿相处的一些问题
提高志愿者队伍素质, 在上岗前进行必要培训。让志愿者充分理解、考虑到孤儿群体特有的敏感性, 并注意细节, 尽量避免心理落差的产生。比如, 当他们有问题或小困难时, 不要为了体现亲近, 主动说“爸爸妈妈马上就来”, 使孩子感受到欺骗。最好直接回答“阿姨/叔叔在这里, 马上来”。表扬时不要说“你真漂亮”, 而要说“你真努力”。诸如此类的语言表达技巧, 最好都能在岗前得到系统的培训, 引起志愿者注意。
2. 维持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
提高对孤儿院工作者以及志愿者的筛选标准, 将工作时间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提供较高质量、可持续的陪伴, 形成相对稳定的依恋关系。分离时也要以正确的方式告知, 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让孤儿理解分离, 接受分离。例如在汶川地震后国内某些地方采取“一对一”地帮扶孤儿的形式, 收到良好的效果[6]。震后大连市52位“代理母亲”, 参与了“一对一”资助行动, 即一位母亲对口资助一个四川彭州地区的孤残儿童, 直到这个孤残儿童成长到年满18周岁。在此期间这52位孤儿明显更加开朗, 更加愿意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 “一对一”志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 熟悉感能有效增强安全感。可以找寻能令他们产生熟悉感的群体纳入到照顾者的队伍中, 例如童年的玩伴、邻居。
3. 建立自信心, 鼓励儿童自我教育
孤儿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 除了鼓励外界不断加强正确的关注和引导之外, 合理调动孤儿自身的积极因素, 培养他们乐观、向上、豁达的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提供平台给孤儿展示和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 通过孤儿的自我教育[7]和肯定, 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 才能形成真正健全的心理品质, 孤儿成人之后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4. 建立档案, 进行定期心理辅导
缓解孤儿的心理脆弱和敏感的问题, 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状态的工作是复杂的、长期的。为了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建立孤儿“心理档案”[8,9], 从其心理成长、变化的整体过程来把握其心理发展方向。在其达到适龄受教育后, 孤儿院应主动与校方联系, 建立孤儿在学校的“成长档案”。由校方或者院方对孤儿进行定期心理疏导[1], 帮助孤儿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及根源, 挖掘孤儿本身潜在的能力, 引领孤儿改变原有的认识结构和行为模式, 以提高孤儿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调解周围环境的能力。
就不恰当的社会关爱对孤儿心理的不良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本文进行了基本讨论和浅显分析。希望能引起应有的社会关注, 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打好基础。
摘要:孤儿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 社会各界对其投入了大量的关注与关爱, 这些使得孤儿的健康成长有了保障。但是, 由于孤儿特殊的心理状态, 他们对于外界以各种形式所呈现的关爱十分敏感。不恰当的社会关爱将对他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对其心理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不合理志愿者服务为例, 对不恰当社会关爱对孤儿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会关爱,孤儿心理,影响及应对措施
注释
1[1]高亚华, 杨宏, 试析孤儿心理疏导的意义及策略.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57-58
2[2]卡蒂·布里盖尔·萧普, 拥抱哭泣的儿童.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 (1) :42-47
3[3]李燕燕, 刘开琼, 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14 (2) :194-196
4[4]刘晓红与宋继芳, 孤儿救助及其存在的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162-166
5[5]Okawa, S, et al,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AIDS orphans in urban Kenya.AIDS Care, 2011.23 (9) :p.1177-1185
6[6]Zhao, G, et al, Family-based care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AIDS orphans:Does it matter who was the care-giver Psychology, Health&Medicine, 2010.15 (3) :p.326-335
7[7]张峰等, 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研究.河北企业, 2009 (12) :70-71
8[8]Huynh, H.V, New directions in orphan and vulnerable children policy and research:A focus on supporting“suitable”institutions when placement is“necessary”for a child.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2014.84 (4) :p.387-394
拒不认错或是防卫心理作怪 篇11
第二天,眼看约定时间到了,我的搭档迟迟没出现,而正式合同却在他手里。等了半个小时,客户脸上出现了不耐烦的神色。一个小时过去,搭档仍没出现,我打他手机又提示关机。客户起身要走,我连忙道歉,恳请他再稍等一下。然而客户说:“签合同都不能守时,谁知道你们厂交货守时不守时?我可跟你们耗不起。”说完拂袖而去。
客户走没多久,我的搭档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然而没用了,订单已泡汤。我这才知道,他因为合同即将到手,一高兴晚上就跟朋友去喝酒,没想到喝高了,恰好手机又没电,早上手机闹钟没响,他就昏昏沉沉地睡过了头。
我气冲冲地指责和训斥了他一顿,本来还一脸歉意的他,最后居然脖子一梗,说:“泡汤就泡汤,爱咋咋地。”我一怔,没想到他是这种态度,明明错了还不承认,心里越发觉得和他搭档真是倒霉。
不过后来他倒一次也没迟到过,而且在他的努力下,我们又拉到了一张大订单,弥补了上次的损失。自从那次迟到误事后,他一直更加努力地工作,表现相当不错。
当我们做错事时,其实自己心里是清楚明白的,但若是有人用训斥的方式来指责我们,那只会激发我们的防卫心里,反而拒不认错。就像我的那位搭档,自从那次事件后,虽然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因为我的指责,他对我就像浑身戒备的刺猬,我们原本可以有更好的业绩,就因为沟通上没有做好,令我们合作起来总是磕磕绊绊。
别轻易激发他人的防卫心理,没有人天生爱犯错,如果一出事就指责批评别人,对方纵使心怀歉意,也会立即把自己武装起来,与你对抗。
不安全心理 篇12
1 国内市场
1.1 国产大豆
美豆连续下跌, 主产区绥化、齐齐哈尔、哈尔滨及黑河地区早熟新豆及芽豆上市。截止到目前, 商品毛粮价格普遍在4 000元/t左右, 过4.0筛的清粮价格普遍在4 100元/t, 个别高的达到4 200元/t, 芽豆毛粮价格在4 400元/t左右, 水分低在13%左右, 高的在15%左右。因价格不稳及期价大豆连续下挫, 贸易商入市谨慎, 收购很少, 而农户忙于秋收及对后市看好, 出售得也很少, 基本有价无市。今年大豆质量普遍不如去年, 因干旱原因, 个别地区如牡丹江和佳木斯等地干旱略显严重, 从已经收割的大豆情况来看, 多数地区的单产及质量不如去年, 单产在250~270市斤较多, 但今年黑河地区大豆产量及质量都不错, 个别地区要好于去年。安徽个别地区新豆上市, 其中商品装车价格集中在4 200元/t左右, 水分在17%~18%左右, 销售地区豆价平稳, 多数等待新豆, 市场存货不多, 出货缓慢。湖北新豆上市, 商品上车价格普遍在4 500~4 600元/t左右, 水分在15%左右。质量最好的上车价格在4 700元/t上车。
1.2 港口大豆
美豆持续下滑, 豆油、豆粕行情走软, 油厂压榨利润亏损, 对大豆需求降低, 进口大豆理论到港成本也跟随下降, 港口分销豆报价下降30~40元/t, 因市场观望严重, 成交困难, 高报低走现象严重。截止到目前, 港口实际成交价格在4 200元/t左右, 成交小。因美豆可能止跌反弹, 港口豆价也随盘上, 而且美豆中长期上涨趋势不变, 后市看涨不变。
2 国际市场
2.1 报告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报告显示, 美新豆单产为41.8蒲式耳/英亩, 较8月41.4蒲式耳/英亩, 提高0.4蒲式耳/英亩, 而较市场预期的41蒲式耳/英亩, 预计美豆总产为30.85亿蒲, 较上月的30.56亿蒲, 提高0.29亿蒲, 较市场预期的30.25亿蒲, 提高0.6亿蒲, 新豆的期末库存为1.65亿蒲, 而较上月的1.55亿蒲, 提高0.1亿蒲, 较市场预期的1.52亿蒲, 提高1.3亿蒲。美国8月大豆压榨量为1.18 767亿蒲式耳。
2.2 市场概况
美国农业部 (USDA) 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 截至9月11日当周, 美国大豆优良率为56%, 之前一周为56%, 去年同期为63%。截至9月11日当周, 美国大豆落叶率为15%, 之前期为6%, 去年同期为35%, 5年均值为27%。巴西政府预计2011年产量为7 530万t, 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可能增加50万hm2。
3 期货市场
9月中下旬美豆因报告意外利空及天气面上的利空, 而且欧债危机有恶化的迹象, 也对美豆打压, 美豆出现连续下滑的走势, 连续跌破1 400美分, 1370美分的重要支持位, 随着利空的逐渐消化, 美豆可能在1 350美分止跌企稳, 进行指标修正, 如果美豆反弹到14美元上方, 则后市将逐渐上扬。连豆跟随美豆下滑, 但走势相对较强, 目前基本站在60日均线上方, 连豆有望在4600一线附近整理, 止跌企稳, 因其周线多头保持良好, 我们对连豆看多的观点不变, 谨慎看多为主, 上涨的行情没有破坏, 后市依然看到5 000一线。
4 油粕市场
9月中下旬, 内外期货延续下行, 豆油现货随盘走低, 一豆现货指数较前期每吨跌83元, 现货走势强期货, 低价位吸引市场采购, 成交氛围活跃, 市场关注美联储议息会议, 预计随着利空的消化, 逢低将吸引买盘及市场入市, 豆油现货市场下方动能料释放, 有随盘止跌企稳, 或反弹修正要求, 各地成交价低至近期整理区间下沿, 成交普遍放量, 预计下周盘面或超跌反弹, 油厂受低价合同支撑延续挺价。
5 后市分析
9 月末美豆可能在1 350美分附近止跌回升, 港口豆
价也将随盘而上涨, 但目前港口成交量小及高报低走的现象, 将使其上涨空间有限, 而国产大豆将逐渐上市, 价格仍处在不稳定当中, 因其质量和产量不如去年, 市场看涨心理较强, 预计下周国内豆价稳中略强, 国产稳定, 港口略强, 购销依旧低迷。关注宏观经济, 原油及美元走势, 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天气。产区油厂收购大豆价格集中在3 840~4 000元/t, 粮点清粮收购价格集中在4 040~4 240元/t, 销售区食品豆销售价格在4 350~4 750元/t, 港口分销豆成交价格在4 270~4 370元/t。吉
【不安全心理】推荐阅读:
人的不安全行为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影响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