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研讨

2024-11-26

中国文学研讨(精选12篇)

中国文学研讨 篇1

“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程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为研究对象, 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的发展等内容。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写作能力及人文情怀的基础上, 更加要求研究生具有敏锐的洞悉能力、卓越的创新能力、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将研究结果诉诸学术论文的能力。传统的“知识权威”型的各种教学法已不能满足对研究生这些能力的培养,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讨式教学法的出现正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

一、研讨式教学在当代文学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及教学理念

研究生阶段不同于大学本科阶段, 它在要求学生深入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更加要求学生具有对学术性及前瞻性的知识分析领悟能力和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因此, 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将教学与科研、知识点播与启发性思考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自主的科研创新能力。这种培养计划决定了研讨式教学在研究生当代文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研讨式教学是郭汉民教授近年来在湖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本科教学中探索出来的全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学方式上, 变‘讲授式’为‘研讨式’;在教学目标上, 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在教学形式上,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在师生关系上, 变‘主—客’改造关系为‘主—主’合作关系”[1]。研讨式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教师由“领导人”变成“引领人”。

研讨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依据教学目的, 围绕教学内容和课程重点、难点提出问题, 让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系统分析问题、查阅资料、形成观点、课堂研究讨论问题、获得学术灵感、完善观点、形成学术论文。在这一过程中, 老师将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 成为开启智慧的“引领人”而不是“领导人”。

2.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灌输, 研讨式教学将传统的“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在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开发潜能, 拓宽视野, 调动学习自主性, 培养严谨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探究合作、课件制作及论文写作等综合能力。

3. 培养目标由“知识性人才”转变为“创新型人才”。

老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中, 而是以一种民主的作风、平等的态度增进与学生的交流, 密切与学生的关系;在学生的研究讨论中获得学术灵感, 提升教学水平, 真正达到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目的。学生因为获得了课堂的主体地位, 激发了学习兴趣, 调动了积极性, 由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探求者, 这样就实现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由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

二、研讨式教学在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郭汉民教授认为研讨式教学法有五个步骤:“第一步, 教学示范与布置任务。第二步, 由学生自己动手查找索引, 检索文献, 阅读资料, 并撰写出4000字左右的讲稿。第三步, 小组交流, ……然后推选几个同学在班上集中讲课。第四步, 学生讲课, 师生评议。第五步, 期末总结, 每个学生根据切身体会写一篇学习总结或教改评议文章”[2]。为了更好地实施研讨式教学, 笔者认为师生必须认真准备以下三个环节。

1. 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优选研讨课题与充分准备课题。首先, 研讨课题的挑选是上好一节研讨课的重难点。老师必须选择知识点丰富、信息量大这种适合研讨的章节, 明确教学目标, 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与学习兴趣, 分层次地设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开发潜能参与的研讨课题。如“论《长恨歌》中司绮雯的性格特征”就不如“探究当代文学中的恶母形象”这个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研讨的兴趣。

其次, 师生必须充分准备课题。教师必须根据所选课题开阔视野和思路, 周密考虑相关和引申问题, 从而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学生发散和跳跃性思维。学生要认真研读作品, 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形成独特鲜明的观点。

2. 课堂讨论与评价。

课堂研究讨论的环节是研讨式教学的中心环节, 师生都必须积极参与, 这样研讨式教学才能顺利进行。研究生的课堂是小班制, 10到20人左右, 可以每个人都进行短时间的发言, 也可以打破传统的划分小组的形式, 在组内讨论出结果选派一到两名代表上台进行全面发言。老师要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 控制好发言时间, 把握好讨论方向, 并在课堂即将结束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 鼓励和表扬有创意的想法, 纠正思维有偏差的观点和归纳总结研讨成果。

3. 课后总结整理。

在课堂研讨之后,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发言中获取的学术灵感进行研究与整合, 进一步深化已有学术思考。课程结束后, 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观点做全面整合与总结, 对于新颖鲜明的观点进一步完善, 写成学术论文。在整理论文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归纳、提升, 提高科研与创新能力。

三、研讨式教学在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当代文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和观点。研讨式教学的引入打破了僵化的、腐朽的教学模式, 给当代文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它在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显而易见、不可轻视。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知识积累与增长。

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中, 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导, 学生只负责接受老师的观点。老师用“满堂灌”的方式扩大课堂容量, 致使学生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有想法被压制, 有质疑被藏匿, 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的丧失。研讨式教学有利于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它使“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 老师走下讲台成为导演, 学生走上讲台成为主角。整个教学围绕问题提出与解决为始终, 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被激发,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学习成为一种趣味性比赛, 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研究生阶段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洞悉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老师合理设计教学计划, 针对当代文学的学科特点推荐书目, 提出课堂核心问题, 或者让学生从读书与查阅中发现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 他们会在准备研讨的过程中广泛阅读书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查阅资料、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 因此, 老师可以扮演主持人的角色, 放心地由学生讨论并解决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 最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和补充。如在“老舍研究”的课堂上, 一个同学提出疑问:“在老舍的作品中, 我们很容易就读出一种‘京味’, 我认为这种‘京味’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上。”同学们根据阅读经验和对相关知识积累, 立即就对他的观点进行了补充:“京味”还表现在取材特色上;“京味”表现在对北京市民庸常人生的北京文化心理结构揭示上;“京味”表现在对北京市民文化的借鉴中等一些全面而不缺乏新颖的观点。学生开动脑筋,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针对课堂上自己提出的鲜明观点或者感兴趣的热点收集材料, 写成学术性论文, 不仅培养了思维能力, 而且提高了科研和创新能力。

3. 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研讨式教学法极为关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互动中, 课堂变得民主和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跃, 教师要随时准备与学生关于学术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讨论甚至争论, 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引导和指正, 对学生的研讨成果进行归纳总结。老师应随时准备捕捉大量学术信息, 应对各种没有出现过的问题甚至没有涉及的学术新领域。这些因素虽然增加了教学难度, 但显然都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研讨性教学在当代文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出现跑题现象, 老师应认真规划、及时制止。

研讨式教学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较强, 很容易偏离既定的讨论问题, 出现“跑题”现象。为避免离题万里, 老师应加强对课堂的管理, 认真制订严格的课堂计划, 当好主持人, 稳控全局。当出现这种情况时, 老师应及时将学生拉回到既定的题目讨论中。

2. 课堂时间不足, 运用网络和课外小组讨论形式。

当代文学研究生课程一般为两个半小时, 十周教学时间。要组织专题研讨, 让每位学生都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些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在教授法和研讨式教学法结合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运用网络形式将课堂的平台延伸到课外时间, 使每个同学都可以在群里、论坛上探讨课堂上遗留的问题。同时, 可以自由组合小组, 课外每个人都在小组中发言。老师应热情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指导研讨进程。

3. 采用平时成绩计入总成绩的形式。

研讨式教学具有互动性、民主性的特点, 在研讨课中要求各抒己见, 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讨论, 以期获得共鸣或补充。善于表达、思想活跃的学生容易进来, 也学有所获。然而一些同学因为害怕出错或者准备不足而悄无声息。针对这种情况, 老师不仅要做好主持工作,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议题, 还可以改变测评方式, 将研讨环节纳入平时成绩, 将平时成绩纳入总成绩, 调动每位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研讨式教学对于实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法在提高研究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培养了他们发散思维、科研创新、合作探究与语言表达等各种能力, 而且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它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 将学习的平台延伸到课外。研讨式教学法不仅适用于当代文学课程, 而且对所有研究生课程是一种扎实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摘要:研讨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将研讨式教学引入研究生教学中, 可以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 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本文从研讨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及在研究生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研讨式教学的实施步骤、研讨式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开展研讨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四个方面探索研讨式教学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和重要影响。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中国当代文学,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陈钧.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教学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6 (6) .

[2]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接傲雪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2) .

中国文学研讨 篇2

这是我几年来一直追寻的目标,也是我对自己作品的一个要求,或者说一个理想。那就是我必须要发出自己的、与别人不同的声音,而且这声音一定要接通大众的心灵。

那么什么才是我的声音,怎么才能区别与别人的声音?我想得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语言

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的形成又离不开所生活的环境。我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我这样一种性格,我这样一种性格又决定了我今天的这样一种对话方式。那么我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由我所归属的民族,出生的家庭,生活的环境决定的。我要在这些前提下寻找自己所专有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一直以来,我比较喜欢读明清的小说和元代的戏曲,如《红楼梦》《金瓶梅》《聊斋》,还有明清的一些笔记小说。我觉得,这些小说里面的语言特别生动、形象。读着时,仿佛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站在面前;还有元代戏曲《窦娥冤》《琵琶记》《西厢记》里面的唱词,感觉那么的朴实,又是那么的贴切。如何古为今用,如何让自己的语言也能够生动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另外,在地球村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文化相互融合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使我们有机会获取更多前沿的文化信息,但是,另一方面,受大环境的影响,我们也极易迷失自我。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乡村记忆越来越模糊。还有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我们的话语变得越来越雷同。所以,在吸取新鲜的文化营养的同时,我们不能丢弃本我的东西。那么什么是本我的东西,我的理解是,除了自己以往的文化心理,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地域文化特色。我想,做一个有根的作家,就是要抓住自己生活的地域文化特色。那么,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究竟有着怎么的文化特色?蒙古族有毡包、哈达、博克,但是,我们记忆中一些代表着汉民族的文化符号正在日渐衰微,如儿时记忆中的土炕、窗花、锅台等,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千篇一类的城市中,我们的生活环境失去了个性,那么我们的作品是否也要失去那一份独特呢?我印象中,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作家有莫言、贾平凹,陈忠实。他们都以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取胜,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好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来充实我们的创作呢。

二、表达方式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究竟是写什么重要,还是怎么写重要?其实,万物都可入文,只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写法。所以,对于一个成熟的写作者来说,怎么写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篇小说最重要的是,它要有让人读下去的力量。综合起来看的话,是小说的意蕴——通过语言、细节、故事等表现出来的意蕴,它的魅力在于洞察人性的复杂性。我曾经听过《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的一个讲座,他说,好的小说就像一个美丽的园子。这个园子里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一座美丽的园子要有值得人停下脚步观赏的地方,一篇好的小说也要让人留连忘返、顾盼徘徊。他说现在的小说,枝干突兀,而细节不足,所以,小说家们首先要抛弃以往语文老师的训练,那就是中心突出、立意明确等。一篇好的小说,应该像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不仅有树干,还要有树枝、树叶。所以,在以后的创作中,我力求使自己的作品丰满、丰润,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值得回味的东西。

我觉得,表达方式上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小说。我比较喜欢的是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还有卡夫卡的《变形记》,以及春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那一种魔幻的、变形的东西很独特、很神奇,也很吸引人。其实,他们作品中所表现的那一种情愫,我们也有,只是我们没有抓住而已。

三、思想

作品只是一个载体,作者总是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自己的理念,所以,思想便显得尤为重要。对一个国家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考量,自由度是一个指标。自由的人应该是幸福的,但是我们却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我的职业是新闻编辑,每天,我都要接触许多负面的新闻,这些新闻传递给我一个信息,那就是,我置身在一个问题百出的社会。富士康的跳楼事件、问题奶粉事件,还有教育问题、食品问题、医患问题,拆迁问题、腐败问题。还有,被贱踏得一钱不值的社会秩序和制度,处处需要人情去打通关节,才能在生活运行的轨迹中不至于卡壳。但是,普通老百姓呢,他们只能眼看着别人在规则之外行走自如。还有,现代社会的爱情病态的近乎萎靡,许多时候,击中男女双方的不是满溢爱情的眼睛,而是对方一些银光闪烁的副产品,当高贵的地位与闪着光泽的金钱摆在面前时,爱情便失去了它应有的力度。我曾经写过一篇小说《我是谁?》,这篇小说表达了人与人的疏离、陌生,那种心与心的距离感很悲凉。还写了一篇《一路歪斜》,这篇小说更像一个反讽,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中,一个清醒者往往更像一个重症患者。总之,我觉得,我们的作品要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心灵。鲁迅曾经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那么,现在,我们需不需要这样的呐呢,我觉得,还是需要的。

中国文学研讨 篇3

本刊讯(记者韩阳通讯员周李立)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总结三十年来中国儿童文学事业所取得的成绩与发展经验,12月13日,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与广东出版集团新世纪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儿童文学学术研讨会”。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领导及委员、部分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代表,以及来自部分少儿出版社的代表等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同志发来贺信,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宣读了贺信。铁凝同志在贺信中说:“在刚刚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建设凯歌高进、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对于我们的儿童文学事业来说,这三十年更是值得书写、纪念、思考与探讨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社会环境带来各种深刻的变化,也给我们的儿童文学事业带来了全新的精神资源、创新机制与宽松的创作环境,这三十年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成绩显著的一个时期。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对儿童文学事业在这三十年发展中的价值与经验进行梳理,是尤为必要的。”

此次研讨会是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在相继与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合作推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合作出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两书之后召开的。作为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所做重点工作之一,这两书的出版,是对30年来我国儿童文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全面回顾与展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集中展示了3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30位儿童文学作家庶几涵盖所有文学样式、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的创作成果;《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则忠实记录了30年里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是全方位解读和认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的重要参考文本。

研讨会上,作为目前中国儿童文学界的老中青作家代表,束沛德、樊发稼、曹文轩、秦文君、王泉根、薛涛和李东华,分别作了发言。大家在发言中谈到,从1978年到2008年的三十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最陕、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包括儿童文学在内的文学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段非凡时期,这期间,儿童文学实绩之丰厚,观念之驳杂,现象之多彩,影响之深广,远甚于以往任何时期。可以说,儿童文学已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积极参与了30年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它以其文学成就直接影响当代少年儿童的精神健康,直接参与未来民民族性格的塑造。三十年间的优秀作品,已经影响了中华民族整整两代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儿童文学发展,也给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者与研究者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十分宝贵的经验。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2008年年会也于当天下午举行,会议总结了2008年的工作,并讨论了2009年儿童文学委员会的工作安排。

“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精彩收官

本刊讯11月23日第二届“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在成都闭幕。本次论坛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与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共同主办,来自各方的官员、专家、学者与200余位成都市小学语文教师参会,共同探讨了阅读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论坛以“静听《柳林风声》,品味儿童文学——文字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推广”为主题。强调在图画书以外,要同样重视文字类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推广。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论坛共进行了13个主题演讲及报告,并召开了“文字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推广高峰论坛”,发布了“成都宣言”。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用五个成功形容本次论坛的举办。首先,成功在过程。13个主题演讲的演讲者身份涵盖到了各个层面,主题涉及各个角度,而因为两岸经济文化等的差异,第一个演讲嘉宾梅子涵教授与来自台湾的林文宝教授的观点更是有极大差别,其中又涉及了对教育和人生的反思,令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

第二,成功在设计。本次论坛被分为“珍贵的重逢”、“文字的舞蹈”、“羊人的笛声(校园阅读)”、“书香沉醉的晚上(亲子阅读)”、“我们都是点灯人(经验介绍)”以及“温暖一路前行(专家引领篇)”、“向着明亮的远方”共七个“乐章”,既有效确立各部分主旨。又将在场诸人带入了浓厚的文学的气氛当中,情与境变得如此交融。

第三,成功在组织。本次会议以阅读为纽带,参会的不仅有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少读工委主任海飞、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予涵、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林文宝、著名儿童文学研究者朱自强等,还有深圳后海小学校长袁晓峰等教育系统的嘉宾。

第四,成功在结果。本届的“成都宣言”依旧由梅子涵撰文并宣读,他号召所有的推广人都作文学世界的彼得·潘,永远属于孩子,永远不会长大,永远不会融化。

冰心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篇4

据中新社重庆消息, 正值冰心诞辰112周年之际, 冰心文学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重庆举行。作为中国当代文坛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 冰心又被誉为中国“文坛祖母”, 她的《寄小读者》、《小橘灯》等作品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小读者。上世纪50年代,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仓石武四郎邀请冰心做东京大学的客座讲席, 使其成为日本第一个外籍女性客座讲席。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曾见过到日本访问的冰心, “远远看到, 她个子很小, 一直温和地笑着”。“虽然时代价值潮流左右着世人对冰心的评价, 但冰心一直未变。”萩野脩二说, 冰心的文章就是单纯、爱的世界, 能够深入到孩子的内心。而在女儿吴青眼中, 母亲的言传身教让她一直保持孩子般的真我本性。她说母亲对人的看法也如“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所言, 并没有中国人、外国人的区别;母亲身体健朗时每天从9点看20多种期刊, 毫无妒忌之心地向人推荐她喜欢的青年作者的文章。刘再复也读冰心的书, 五六十年不曾厌倦。“我曾自问, 冰心并不深奥, 也不算‘深刻’, 但她为什么总是打动你”, 刘再复说, “自问之后, 我总是明确地自答:因为它拥有爱的纯粹, 爱的彻底。文学是心灵的事业, 她提供的正是一颗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褪色的纯粹之心。”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研讨论文 篇5

一、研究现状综述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出台,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视,促使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要。近期,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走向:1.个案化和本土化的研究走向日益明显,即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往往会以某一具体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注重从宏观理论阐释向微观个案转移,并且针对高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论述。廖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中提出:“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2]这种立足本校的个案研究,在其他研究者中同样存在,比如姚锦莲的《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以广西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为例》、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以台湾大学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等。2.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同类平行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其他教育的特点反观汉语言文学教育,发挥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牵引效应。孟广伟在《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中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均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注,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非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交流与互通。”[3]同类文章还有乐中保《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重构》、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孟伟军《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等。3.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课程建设符合市场需要。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出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4]意识到同类问题,以“应用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文章还有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孙永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这所本科院校的新建专业,同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建国就设立的传统专业,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来说,9月才迎来这个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迎来两个年级的在校生,对这个新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在摸索中前进。面对这一新建专业,本学院的任课教师既没有直接的、一手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能对其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经验照搬照抄,所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还存在各种问题;同时囿于专业人数少、年级少、学科底子薄等现状,学院又无法将纵深层面的教学改革全面铺展并进行下去。所以,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本专业已有年级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反思,更好地推进本专业后续年级专业教育的开展,而且还可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同类性质的、新建本科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从学院实际出发,明确课程结构调整目标

为了实现《决定》提出的教育目标,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势在必行。这种课程衔接需要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互相衔接,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科课程的合理设置,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始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同时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20新建的专业,和这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因此,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完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基于各种现实问题的挑战,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势必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有侧重的调整,而这一调整要紧密围绕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1.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将来就业方向对接,培养学生能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找准自我定位,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发挥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所积累的教学经验都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本专业的后续建设,也能提升本学院的整体教研水平。3.要建立健全一套具有特色、相对完善成熟、实效性强的课程体系,及时总结将已有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教学道路,为本专业的后续教育提供可参照的范本,从而提升本专业的优势品格。

三、以目标要求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本专业要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各类学校、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学分析鉴别能力和语言表达写作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一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以实现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1.建构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合理分配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保证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过程的延续性和完整性。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等。除了理论知识课程之外,还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新闻采编写作等实践性课程。学生有22周的实践教学周,对应有22学分,其中毕业实习占有10学分,毕业论文占有6学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大于10周的实习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手认知和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带动。2.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特色,注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的构成比重,权衡并配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学时和学分比例。本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所以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汉语言文学和高级秘书两个方向,分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类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沿着“办公文秘”和“汉语言文学”两个学科类别,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向分别开设以上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具有“模块式”教学分流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同时尊重了学生各自兴趣偏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多种“应用型”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为本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提供多种理论储备,拓宽了学生就业视野和就职岗位的选择空间。3.在教法上,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采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由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最终实现从教师点拨到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学习并研究的教学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新建的本科专业,总共有4个学年,即8个学期,157个学习周。在这四学年中,本专业学生的活动类型分为五类:入学教育和军训、课堂教学、复习考试、专业实践教学、毕业教育。在这些活动类型中,课堂教学占了120个教学周,即120/157的比重,这就是说学生有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形式,这就是势必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成果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任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制作好PPT的同时,熟练使用视频、音频、图像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等类型的教室资源;另一方面,因为本专业人数较少,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发挥教师引导、点评和点拨的带动作用,将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成引入式,切实发挥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动性。同时,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良效能,通过广播、网络、电视、录像等方式传播知识,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现代技术资源将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媒介形式物化成具体作品,比如新闻稿、广播剧、文化宣传片、模拟授课视频等,从而实现学生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事务处理等实际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专业,如何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正常需求,并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新语境下焕发光彩,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不仅是专业学科内部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之义。正所谓,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设计在‘地方性’(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6]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个案研究,对其他地方性、政治性、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参照价值,其研究成果也将实现平行研究的推广与应用。

中国文学研讨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汉语言 教学模式 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42-02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我国的汉语言是东方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汉语言里,蕴含了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内容,要想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才,加强对汉语言的学校是必须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是处于人生关键的阶段,所以,老师应该考虑,采用怎样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深入的探索,提出一些有创造性的新思路。

一、汉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传统的文明古国,每一个过敏都是炎黄子孙,都是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义务,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未来的中坚力量,更应该深入的深入到这一点。而汉语言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组分,当前,部分初中对汉语言的学习不够重视,这研究的阻碍了汉语言文化的发展,作为炎黄子孙,必须要端正学习汉语言的态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速,同时,可以自豪的看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国民认识到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习好母语是天经地义的;初中学生加强对汉语言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本身的文化修养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汉语言的学习,学生才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学生才会有更高的道德修养,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有积极推动意义的。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1.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汉语言的时候,有着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一定要着重点的去引导学生,一旦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那么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进行方向的指引和最后的总结,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进行学习之前,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学生在学习之前,就能够对课文有一个大致上的理解,同时也会有一些问题存在,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去解决,在上课的时候,通过老师的课堂引导,学生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积极的帮助。

2.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习汉语言文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有良好的个人文学修养,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在进行初中汉语言教学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汉语言学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老师必须要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引入一些创造性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到《岳阳楼记》的时候,老师可以首先给学生介绍一些岳阳楼记的相关内容,这样没去过岳阳楼的同学也能够对岳阳楼有一个相对深入的认识,这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中的知识,要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教学的内容。科技在不断的发展,这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将高科技应用到传统的中学语文汉语言教学中,必然能够有效的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在进行语文重点汉语言课文教学的时候,老师事先搜集一些和课文相关的文字资料或者图片、视频,然后将这些资料制作成PPT,在上课的时候,结合PPT的直观资料,为学生讲解,这就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进行初中语文汉语言学习的时候,老师不应该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而是应该多给学生留空间,给他们留下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和自我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在课堂上多组织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允许同学表达不同的意见,然后老师最终进行总结,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大大的提高,同时,对于初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还能够明显的提升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成绩。

三、结论

作为炎黄子孙,重视汉语言文化的学习是必须的,初中是人生中的年龄段,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教学的时候,要充分的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对教学的模式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改革,努力的提升学生对于汉语言学习的兴趣,并且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云龙.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思路分析[J].中华少年,2016,01:38.

[2]朱周龙.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59.

中国文学研讨 篇7

一、乡土叙事的执着耕耘

二十世纪的中国,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已将它定义为“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书写乡土的故事也无可厚非。乡土文学自从二十世纪初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在中国文坛兴起, 从以鲁迅的《故乡》为溯源的乡土小说到赵树理、孙犁的农村题材小说, 再到新时期高晓声的“陈焕生”系列, 最后到九十年代出现的“新乡土小说”的转型, 历经了一个世纪的流变。在新世纪文学发展中, 乡土文学仍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外因的影响和文学自身发展等原因不断的被重新阐释和丰富。在《文艺报》上刊载的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的内容上笔者可以总结出以下两个特点。其一, 作家作品在文学研讨会的报道中看到了乡土文学对传统主题的一种延续。作家们在乡土文学叙事中继续描绘底层人民, 描绘整个社会历史变迁中不断改变的他们, 从他们的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 将他们的精神变迁与社会的变迁联系在一起, 展露人性的本真与复杂。在作家叶炜的长篇小说《后土》中, 他直面鲁南一个小山村——麻庄的生活现状, 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细节, 邻里关系, 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在农村发展中的挣扎, 用细致的笔法描绘了中国当下农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和生存的真相。作家容三惠的作品一直都注重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 重点书写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改变, 改革开放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新风气, 也使农村又一次走向了变革的道路, 农村的改革, 农民的进城, 农民生活观念和物质观念的变化都有所体现。作家孙向学的《仙儿堂》和李凤群的《大江边》都以农村家族的命运浮沉为线索, 在符合着社会历史的变迁, 表达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在这些或更多相似题材的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下作家们对社会变迁的描写, 也可以看到他们对底层人民生活不易的描写, 甚至我们可以发现作家们对于地域性特色的描绘。无论鲁南的山村, 还是长江流域的风景, 都带着浓浓的地域气息。这也说明乡土文学不仅仅只有“乡土”的同质性, 又加重了“地域”的气息。在当下文学发展的过程中, 在与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文学走向了“同质化”的怪圈, 许多文学创作也被文学成规所束缚, 所以“地域性”将会是一种很好的打破“同质化”的调味剂,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韵味和文化根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的文化培养不同的作家, 书写不同的作品。

其二,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 现代化进程一直以不可阻挡的速度席卷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对中国乡土的冲击, 就是现代化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一次碰撞, 正如文明与野蛮的问题, 恩格斯曾说过冶铁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 从而进入了文明大的时代, 然而铁最初却是用来制造武器的, 这就是文明带来的野蛮。现代化进程在进入中国乡村社会时就带来了这样的问题, 中国社会缘起于农业文明, 许多传统文化几千年根深蒂固, 现代化突然的飞速侵入必然会有所不适。很多作家纷纷执笔书写当下乡村的现状, 谴责城市化进程对乡村的冲击, 对底层人民的影响, 通过个人的精神变迁, 整个乡村的变迁看当下中国社会的变迁。叶炜长篇小说《富矿》虽然是围绕着煤矿的发展史, 但是却在城乡文明与传统文化交织下, 在物质和精神的博弈下, 将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焦虑展现出来, 将人性的复杂展示的淋漓尽致。许辉和苗秀侠合著的《农民工》和王昕朋的《漂二代》, 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和农民的子女进行了描绘, 在现代化进程中, 进程务工的农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他们却又不被现代文明所接受, 他们没有身份, 没有地位, 被现代社会所排斥, 他们从乡村到城市, 是由农业文明到现代文明的一种过渡, 但却在这种过渡中失去了土地、家园, 迷失了自己。

作家们从二十世纪开始进行乡土文学的写作, 至今仍执着的进行着乡土叙事, 这和中国的农业社会文明分不开, 中国社会源于农业文明, 乡土社会就像人们的一个根, 而且在经过了几千年文化的传承, 这种小农社会的意识已经根深蒂固, 不是轻易就可以翻篇的, 所以当现代文明长驱直入的闯进来的时候打破了这种平静, 之前作家们书写乡村社会的一片净土, 现在作家们书写净土上的沸腾。所以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博弈中, 城镇化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留下的阵痛引人深思, 现代化进程的过快发展破坏了中国乡村原有的格局, 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导致许多乡村礼崩乐坏, 在极致的物质膨化下, 人性的黑暗面被挖掘出来, 这样社会基础道德的一个崩塌, 对传统的挑战确实令人担忧。

二、女性成长史的描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西方文学中性别主义写作传入的涌入, 使女性文学写作在中国文学中开出了一片新天地, 她们关注女性的命运, 创作了一批令人深思的女性题材的文学作品。她们更注重个人的意识和感受, 执着于书写个人生命体验, 描绘女性生存的现状和精神的困苦。纵观近五年《文艺报》上所刊载的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研究, 我们可以看到近五年, 关于女性题材的写作, 作家们更热衷于描绘女性的成长史, 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变迁。第一种女性题材的小说主要描绘女性个人的成长史。这样的作品主要描写女性从青春懵懂到心理和精神逐步成熟的过程, 将女性在青春疼痛中的成长, 在爱情中的迷茫的摸索, 在梦想中一步步向前的坚韧串联成一部部心灵的成长史。女作家李素红的长篇小说《花落红尘》, 以女性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和独特敏锐的观察视角, 细致地呈现了几位七零后女性成长的过程, 描绘了她们不为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始终坚持着纯真的性格, 勇敢追求着爱与梦想的故事。女作家鞠慧青春励志小说的《丁香季》向我们展示了初中女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困惑, 谱写了一段女性青春成长的历程。作家韩露的《最后一位淑女》将家庭生活中的女性带入大家的视野, 描绘了家庭女性精神的觉醒和成长。

另一种女性题材的小说是将女性的成长史穿插在社会大变革中, 通过女性成长的个人史反映了社会的大变迁, 又在这种变迁中凸显了女性的精神变迁和价值。作家柳岸的长篇小说《我干娘柳司令》, 描写了一个出身农家的女司令, 她卑微地生活, 承受命运的无常, 但也正是透过她的命运多舛, 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性身上的善良、坚韧和顽强, 通过她的成长看到了中国农村近百年历史的变迁。军旅作家项小米的小说《记忆洪荒》, 以女主人公许北北的生命历程为线索, 通过现实与梦境, 自己与他人的遭遇, 讲述了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中国社会变迁。吴景娅是一位一直关注着女性生存状况的作家, 她的小说《男根山》通过对女性数十年的命运的描绘, 串连起中国当代社会的历史变迁。这样的作品已经不是单是一部女性个人的成长史, 而是在个人史的走向上带着历史, 可以说是女性眼中的历史, 也可以说是以小见大诉说社会的历史。

对于女性题材的书写可以说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里男女不平等的意识从古代到现代, 虽然随着文化的发展, 这种不平等似乎已被打破, 但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还是有着一定的不对等, 那么女性追求的平等就要一步步从自己的成长中寻求, 在社会不断的变迁中打破不平等。作家们很好的把握了女性题材的特点, 用细腻的笔法将女性日常生活中感性、敏感、柔软的一面描绘出来, 也将生活困苦、磨难、社会变迁中, 她们内心强大、坚韧的一面呈现出来, 一刚一柔的结合将女性形象美好的刻画出来。

三、历史真相的追溯

生活在不断的历史化,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 今天将是明天的历史, 历史是在不断的延伸的, 历史题材也在不断大的被作家们书写。当下对历史题材的描写, 作家试图在对历史的追溯中进行历史真相的探寻,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部自己的历史, 所以可能一些人不满足于别人对历史的叙述, 甚至是对历史中这一代人的叙述, 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视野, 探寻历史的真相, 还原历史的本真, 给自己的个人史一个交代, 给整个社会历史的变迁一个记录。《苦草争春》讲述了作者徐双春的真实人生经历, 从“文革”中的饱受苦难到改革开放后在商海中的浮沉, 通过一个人的命运折射了一个社会的历史变迁, 让读者又看到了“文革”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苦难, 也是整个民族的磨难。在研讨会上谈到叶辛的《客过亭》, 张抗抗表示:“叶辛的创作如同一台摄像机, 完整地记录了知青各个历史阶段, 填补了知青文学转折期的空白, 可以说画了一个近于完美的‘圆’。”知青题材的写作算是历史题材的细分, 许多知情题材写作, 都将个人史融合在社会变革当中, 在申诉历史不公正待遇的同时, 将“文革”这段历史的大变革呈现出来。

许多作品打破传统的对历史的描绘的手法, 以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去品味历史, 在历史的进程中反思当下。《红药》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虽然是一部主旋律小说, 但作品没有用革命历史题材的方式, 着重描写红军和国民党的的激烈战争, 以战争为背景, 以保护地方医院为线索, 主要刻画人物, 描绘场景, 对革命历史题材有了新的描写方式, 同时也表现了历史的丰富性, 人性的多面性, 也带给了历史题材书写的新方向。《大秦帝国》是作家孙皓晖历时多年完成的一部鸿篇巨著, 是近年来历史题材小说的一个代表, 虽然描写的历史距离我们已经久远, 但作家通过积累丰富的历史史料, 试图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本真, 直面历史中的各种问题。他以肃的态度对待历史题材小说, 是在“新历史主义”对历史解构后, 我们对待历史应有的态度, 历史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 我们该尊重历史。绍武、会林合著的小说《红军家族前传》也是一部“红色叙事”, 它通过对红军家族在中国革命中的发展与成长, 表现了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其必然发生的历史意义, 这种以家族叙事的方式结合中国革命历史的叙述, 给予我们深深的真实感和历史感。

作家对于历史题材的描写, 有的是对历史的一种追溯, 有的是对历史的重新阐释, 也有人是对当下现实的一种关照, 在历史的叙述和历史真相的追溯中直面历史中的问题, 用当下的眼光去看历史, 用历史的经验反省当下现实中的问题, 历史的存在不仅是记录过去的事情, 更多的是在历史中积累经验, 给予当下生活更好的指引, 让当下社会的发展踩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越走越好。

结束语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繁荣发展, 据有效统计, 每年纸质版长篇小说的发表就有几千部, 所以在题材方也面包罗万象, 在整理中发现关于军事、知识分子、工业、金融等题材都有所描写, 但是在所参考的考量中乡土题材、女性题材和历史题材的比较多。这和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都分不开, 也是文学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文艺报》上所刊载的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的报道, 整理分析了当下长篇小说题材发展的倾向及其原因, 从《文艺报》的特殊领导地位, 从文学研讨会对文学发展的助力作用来看, 虽然文学期刊的发表, 文学报道的刊登, 文学研讨会的举办都还有许多内在或外在的因素影响, 但在结合当下文学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 小说题材方面这样的倾向性还是有一定的确定性的。纵观当下整个文学发展的情况, 还是基本吻合文学发展的轨迹的。

摘要:《文艺报》作为中国作协的机关刊物, 是中国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作为文学会议的一种,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世纪文学已经迈入第二个十年, 随着政治、经济, 物质和文明的飞速发展, 文学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态势稳步发展。文章以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文艺报》为考察载体, 对近五年 (2011——2015) 《文艺报》上刊载的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进行了整理统计, 试图通过研讨会本身和其内在的内容对当下长篇小说的题材倾向及原因进行讨论。

关键词:长篇小说,题材,《文艺报》,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

参考文献

[1]武翩翩.叶辛长篇新作《客过亭》:为知青文学画了一个“圆”[N].文艺报, 2011-03-23 (1) .

[2]罗舒予.文艺报关键词研究1956—1965[D].吉林:吉林大学, 2011.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2.

中国文学研讨 篇8

《我的兄弟, 我的姐妹—一位工会主席的家访周记》的作者董晨鹏, 是江苏省镇江市城市投资建设集团公司工会主席, 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 他坚持每个星期家访一名一线员工, 将视角投向所属单位的司机、保安、保洁员、厨师、食堂服务员、绿化工人、小区物管员等最基层人物, 不仅真实纪录了他们的生存状态, 更关注到他们的精神生活, 以原生态的叙述方式, 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当代普通职工对生活、情感、事业和理想的追求。由于这部作品真实、可信、接地气, 出版后迅速得到读者欢迎和追捧。

研讨会上, 专家们积极发言, 对《我的兄弟, 我的姐妹》这部作品给予很高评价。他们认为, 作为一名工会主席作家, 董晨鹏深入基层, 做职工心声的倾听者, 做职工利益的维护者, 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怎样更好地履行职能, 拉近工会组织与普通职工距离的这一问题, 展现出作者思想坚实的质地和文化反省的自觉, 在当今文坛非常难得。作者以基层工会主席家访这个独特视角, 将笔墨聚焦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的国企基层员工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生活, 以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一段段感人的话语, 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培育和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念, 感悟到普通群众追梦、筑梦、圆梦的奋斗精神,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

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江苏省总工会副主席马永青、江苏省镇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当凌、江苏省镇江市政协党组成员、市总工会主席王荣正也分别作了发言。研讨会由江苏省作协副巡视员、创研室主任汪政主持。

中国文学研讨 篇9

自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以来,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联盟的有效组织和联盟单位的积极努力下, 取得了许多积极且重要的成果, 为整体提升我国汽车轻量化水平做出了贡献, 同时也带动了许多未加入联盟的企业开始了在这一领域的研发工作, 推动了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进步步伐不断加快, 受到国内外各类机构的高度关注。

一年一度的“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是国内外各类机构了解中国汽车轻量化工作进展、沟通信息、交流成果和总结经验的重要平台。为使各方面及时了解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 交流企业、高校在实现轻量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2011年9月23~24在重庆市举办第五届“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会议由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文学研讨 篇10

一、“美、善”学说和古代文学功利观

《论语·八佾》中曾道:“子谓《韶》, 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汉朝郑玄注:“《韶》, 舜乐也。美舜自以德禅于尧, 又尽善美, 谓太平也。《武》, 周武王乐, 美武王以此定功天下。未尽善, 谓未致太平也。”学者认为, 其中“美”指的是乐曲声音婉转, “善”指代音乐内在完善。但事实上, 从郑玄所注可看出, “美”与“善”都是其音乐语言的特质。而“美”指的是歌者的赞美, “善”指代被赞者之良善。也可以说, “美”是艺术, “善”是生活。[1]如孔子所说, 《韶》尽善又尽美, 是因为“舜自以德禅于尧”, 天下统一, 歌舞升平, 对乐曲的赞美就如同对舜功绩的景仰。但“武”尽美却不尽善, 是因为武王伐纣, 虽属正义之举, 但仍然掀起了腥风血雨, 人民难逃战火之殇。孔子学说的中心是“仁”, 即“爱人”, 看重人的地位和作用, 反对奴隶社会将平民看做受贵族随意支配的私人财产。因此, 孔子的“美、善”说反映了他“仁”和“为政在人”的思想, 同时也带有功利色彩。

孔子的“美、善”说对我国文学史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继孔子之后, 许多儒学大师都推广并发展了“美、善”说, 包括孟子的“以意逆志”, 荀子的“明道”主张等。大汉王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把孔子思想推到了封建王朝统一思想的地位上, 使其替政治教育服务。这一文学功利观, 在魏晋时曾遭到玄学挑战, 到了南北朝和唐朝时期又被唯美主义齐梁风冲击, 然而仍旧保持着主流思想的地位, 引导着我国古文学发展。但“美、善”说有其片面性, 单独强调文学的外在功能而忽视了对其内在规律的探索, 因此对我国古文学发展也有消极影响, 使古代文学前进的步伐相较于西方文学而言要缓慢得多。

二、“文、质”学说和古代文学创作模式

《论语·雍也》中提到:“子曰,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孔子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人的质朴如果大大超过文才, 那就如同缺乏气质和修养的山林野人;而如果文才大大超过质朴, 那就如同华而不实的史官。而谦谦君子, 必定是二者平衡, 集文和质于一身。“质”指代人内部的品格, “文”指代外部仪态。孔子学说认为, 君子要“文质彬彬”, 也就是说不但要有质朴的内在品格, 还要有斯文的外在仪态, 两者兼备, 就形成了孔子的“文、质”说。[2]虽然孔子认为“文”与“质”要相辅相成, 但二者并非单纯的组合, 而要求人们从辩证的角度看待这两者的关系。质超过文的时候, 要突出“文”的必要性, 文超过质时, 就要强调“质”的作用。“质”要符合仁爱的要求, “文”要体现礼仪的规范, 文质一体, 完美融合, 才构成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但孔子这一思想也具有理想化性质, 因为实际生活里, “文”和“质”常常因人而变, 因环境而变, 很难达到现实意义上的均衡。

从实际看来, 孔子“文、质”学说并不是在探讨文学理论, 而是在讲君子修身之事。而最终把“文、质”说应用于文学中的, 其实是两汉时期的儒家学派。汉朝统治者推崇经学, 改造了先秦儒学, 使其成为新儒家思想, 并渗透到社会各大阶层。文学在汉朝也逐步发展, 经学与文学相碰撞, 就导致了儒学开始倾向于文学, “文、质”说也随之发生了转变。董仲舒曾道:“《诗》道志, 故长于质;《礼》制节, 故长于文……《春秋》正是非, 故长于治。”其中“质”和“文”都是文学性的评论。汉朝学者以“文、质”说进行文学评判时, 通常以“质”指代文学内涵, 以“文”指代文学形式。从此, “文、质”说对传统文学创作开始产生影响。

三、“无邪”“中”学说和古代文学审美取向

子曰:“《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其中“思”为语气助词, 无实义。而“无邪”, 何晏解释为“归于正”, 孔颖达则将其阐述为“诗之为体, 论功颂德, 止僻防邪, 大抵皆归正”。用孔子的话说, “正”就是“过犹不及”。而孔国安道:“言俱不得中也。”那“中”就在“过”与“不及”之间, 也正是孔子所言的“正”和“无邪”。孔子的“中庸”思想认为, “中”即不偏不斜, “庸”则经久不变。《论语·雍也》认为“中庸”乃至高道德标准, 而“无邪”则是“中”延伸的行为规范。[3]“中”这一思想在哲学领域又带有审美色彩, 在《诗三百》中以“无邪”的形式展现出来, 之后就成为了文学审美的指导思想。

战国末期, 荀子在对诗歌和乐曲的评论中就运用了“中”的思想。他提出, “中”是符合礼义的, “礼”即礼法, “义”即仁义。该思想比起孔子以“无邪”诠释“中”, 表达得更加直观具体。后来荀子说:“诗者, 中声之所止”, 也正是说诗歌须用“中声”控制, 不要完全为诗情左右, 超过了应有的度。而“乐之中和”, 强调诗歌乐曲须让听者得到“中”之感悟与“乐”之美好, 从而化为“无邪”。这里是强调诗乐对人的中和教化。

四、“兴、观、群、怨”学说和古代文学接受思想

《论语·阳货》中曾道:“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这句话本着“诗教”的目标, 介绍了传统文学作品的美感用途、教化用途、政治教育用途、抒发感情用途和学习用途, 是我国传统文学评论历史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学解释之一, 传达了儒家的文学接受思想, 为之后的文学接受理论发展扎下了根基。“兴”就是“引譬连类”的意思, 朱熹也将其称作“感发志意”。“引譬连类”的意思是“诗”能够让读者由此及彼, 联系起许多事物;“感发志意”的意思是“诗”能够感染读者情绪与心智, 举一反三。两者虽表达不同, 但实际意义相同, 总的来说, 就是“诗”能够启发读者。包咸道:“兴, 起也。”孔子道:“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而“观”, 则是“观风俗盛衰”, 即观察民情。[4]“群”乃“群居相切磋”, 意思是互相切磋, 研究诗词含义。“怨”是“怨刺上政”, 即“诗”可以用于了解人民的“怨情”, 知道他们痛恨什么, 想要什么。[5]

孔子“兴、观、群、怨”说强调对受众的引导, 对传统文学接受思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一学说的意义并不均衡, “兴、群”侧重于修善自身, 其影响力较小;而“观、怨”强调了解社会, 产生的影响较大。

五、“诗论”和古代“诗教”解《诗》

关于李学勤对《诗论》的探究, 其中共有十二卷, 原简达二十三卷。孔子《诗论》中对《诗》的评论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是综述:“孔子曰, 《诗》亡隐志, 乐亡隐情, 文亡隐言。”第二是分类解说:“《颂》, 平德也, 多言后, 其乐安而迟, 其歌引而渺, 其思深而远, 至矣。”三是揭露具体诗歌的主题, 《诗论》中所有诗都引用自孔子语录。孔子对汉朝儒学诗歌教育起到的最为深远的影响, 是将诗歌真正变成了政治教育的手段。所以, 孔子的《诗论》是汉朝儒学诗歌教学思想的起源, 也是其核心与理论根基。

六、结语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历史上许多学者都着重探究他的政治哲学理论, 而对其文学方面的学说却有所忽视。事实上,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文学理论家, 他的文学思想为我国古典文学论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因此, 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孔子学说。虽然孔子的文学观具有一定功利性, 使文学在一段时期内成了政治的工具, 但总的来看, 其功仍然远超于过。

参考文献

[1]段玮婷.试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儒家思想[J].牡丹, 2015 (14) :12-13.

[2]张树弘.孔子文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研究[J].芒种, 2013 (11) :103-104.

[3]于新秋.关于孔子文学思想的几点思考[J].今日科苑, 2010 (04) :142.

[4]赵玉敏.乐亡隐情:孔子乐论思想的文学意义[J].北方论丛, 2011 (04) :6-10.

中国文学研讨 篇11

新东方泡泡少儿教育中心主任吴强介绍,泡泡少儿教育正式成立于2004年,但项目从2000年就已经开始启动。作为新东方集团旗下唯一也是全国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少儿培训品牌,“泡泡”获得了众多中国儿童及其家庭的喜爱。此次“泡泡”图书项目的主创阵容非常强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泉根,是“泡泡”童话书项目主编。他认为,目前国内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存在与市场脱节的现象,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主动与儿童品牌融合,创造出能够影响到孩子们的优秀作品,是整个儿童文学界应该承担的责任。

“泡泡具有多重积极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正是我们愿意参与进来的原因。我认为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有好看的故事,第二要有记得住的人物形象,第三作品要让孩子看了能感动,就是文学作品的思想精神。一流文学作品三要素,正是‘泡泡’需要的,也是世界一流儿童文学需要的,”王泉根讲道,“新东方的教育品牌,童石最有经验的网络科技,南京大学社的出版实力,再加上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品,我相信‘泡泡’产品能够成功,而且没有理由不成功。最终目标,我们希望“泡泡”产品能成为孕育民族下一代向上的力量,成为中国新时期的儿童文学儿童教育类一个极有价值极有意义的新产品。”

泡泡系列图书顾问束沛德、樊发稼,建议所有主创一定要坚持基于儿童本位。童话书主创金波、汤素兰、李东华、苏梅,在研讨会上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将对“泡泡”的打造落到实处。另外,来自童趣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士也针对项目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作为重塑“泡泡”品牌的合作方,上海童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表示会基于自身在全媒体打造上的经验,通过产业融合,将“泡泡”打造为知名儿童卡通品牌。

《鱼挂到臭、猫叫到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刊讯 8月18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的新书《鱼挂到臭、猫叫到瘦》出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张抗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孙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白晔等众多专家学者出席并发言。

张抗抗首先发言,她说:“我读了这本书以后,觉得这本书非常真实,这是第一感觉。为什么会说它是很真实呢?真实一是大时代背景的真实,第二是细节的真实,还有一种是书写的真实。另外,我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作者是很有文化的知青,尤其古诗词功底非常好……”白晔表示说:“这是一本很独特的小说,说成知青文学的一朵奇葩大概也不为过。这本书,跟一般知青小说不一样,一般的知青小说更多的写知青为理想拼搏,更多讲的是革命性的成长,或者是激情性的。而这部小说个性化非常明显。”(默 耘)

用阅读收藏童年“夏洛书屋”正式亮相

本刊讯 童书出版是近年来蒸蒸日上的一个图书领域,而各大出版社也都试图在这一潜力无限的领域中有所开拓,8月19日,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以独家代理的拳头品牌童书《夏洛的网》为核心理念的系列童书——“夏洛书屋”。

该套童书的出版理念可以概括为“博览经典,回归经典,走进经典”。该书选取的标准是:经过时间的过滤,仍能触碰自己内心,并且在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赏读的,能带给读者爱与勇气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此外,译文出版社还网罗到了目前国内一流的儿童文学翻译大师及儿童文学家们来执笔翻译,在他们的遣词造句中,广大读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亲切体会大师与大师之间的唯美沟通,甚至聆听他们之间的心灵对答。

中国文学研讨 篇12

一、古代城市文学的内涵性意义

首先, 中国古代城市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其文学史意义不能被忽视。其文学的内涵深度和广度因其独特性而被深入挖掘, 但是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限制, 直至今天, 我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发展仍然显得稚嫩。古代城市文学构建的客观丰富内涵需要建立在对其认知的、成熟的因素上, 才能得以实现其完整性。

文学史研究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复杂、多样的文学性格要求其在对待古代城市的研究中, 应当将它作为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整体上看待其文学史意义。

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离不开客观历史存在对于它的影响。分阶段、分时期的对古代城市文学进行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理念, 其在具体研究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 我国的文学史研究着眼于对文学的历史时间意义的关注, 缺乏从更为具体、更为客观的空间意义上去参照其文学意义的体现。在这种历史的研究结构下, 古代城市文学一直存在着, 却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但因为其客观存在的性质, 又决定了古代城市文学终将被抹去历史的尘埃, 而重获新生。以其客观构建内涵来填补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中的诸多方面的历史空白。也因为其内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它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文学史的发展。

在对于城市文学的价值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中, 主要是从文学空间分布形态位移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城市文学发展。这种作家与地理位移上的对应关系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探究方向, 有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与价值。当然, 在作家文学创作上对审美体验影响因素的探讨和文学取材方向上的选择性问题等, 都是在文学空间角度形态位移方面的价值型表现。

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文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存在的, 在其发展进程中, 城市文学受到乡土文学的影响与渗透。客观地说, 从历史空间的因素角度讲, 文学史的发展是在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二元空间文学因素下不断发展丰富的。想要脱离乡土文学谈城市文学, 或者脱离城市文学整体研究文学史, 都是片面的。只有从二元结构的空间因素角度去着手, 才能全面的、完整地实现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准确认知。

二、城市文化的文学性外延

城市文学是建立在城市文化上的外在性表现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 城市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在城市文化的高度繁荣与发展的格局之上的一种文化态势。因此说, 城市文学表现出的外延性特征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 并且毫不避讳地彰显其城市文化的绝对创造力量、弱化无意识行为, 以及在城市追求与张扬世俗精神的过程中高调显示其对文化意义的表现能力。

城市文学具备什么样的属性与特质, 也就必然是对现实城市文化中属性与特质的反应。中国古代城市是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同时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其中政治因素最为明显。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衰亡往往伴随着其背后的政治性因素, 城市作为人们追求政治的渴望和幻想的摇篮, 最先能够感受到这种振幅的正是生活在城市当中的普通百姓。城市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性表现, 在这一方面对于城市的政治文化生活构成城市文学的最重要的文化性内涵。城市厚重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基础, 对于文学发展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最为优良的物质基础。使之在城市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形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通过研究历代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关系不难得出, 单纯的文学形式产生, 不会是在离群索居的社会交际环境中完成的, 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物质文化相对富足的区域中实现的, 这种现象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城市文学性意义。而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与艺术欣赏水平得以提升, 反过来对促进城市文化多种文学形式的水平提升又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这样说, 中国古代城市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 为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并起到保障性作用。

三、结语

对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研究应当通过发展的唯物史观去分析, 将古代城市文学融入现代文学史中, 找寻其现代文学价值。随着城市地域性文学研究热潮的到来, 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学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通过以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历史机运, 纵横比较, 借鉴移植, 进而形成独具中国现当代特色的中国城市文学史研究, 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任务。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要有其历史传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去滋润营养其现代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学史在这方面应当有所发展, 将全身的“穴位”打通, 突破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历史围栏。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历史的整体性特征, 为后世中国文学的研究与发展创造更多、更有用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平衡建筑论文下一篇: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