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特征论文

2024-11-26

文本特征论文(精选11篇)

文本特征论文 篇1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怪异的现象:讲人文性多了, 提工具性少了;观看图片影视的机会多了, 真正研读文本的时间少了;热热闹闹搞天马行空式的探究多了, 扎扎实实咀嚼文本字词的功夫少了……一言以蔽之:语文味淡了, 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了。面对语文课被异化的现象, 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务必正本清源, 返璞归真, 还语文课以本来面目, 那就是———抓住文本特征, 重视语言训练。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近年来提出了“本色语文”的主张, 他在《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语文就是语文, 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核心。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是像语文课。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是以语言为核心, 以语文活动为主线,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福建省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也在其专著《我即语文》中专辟一章《不要动摇语文的工具性》, 他旗帜鲜明地回答:“若问对21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有什么展望, 我还是老话一句, 必须认真按照语文工具的性质规律, 把语文课切切实实上成工具课。”两位前辈的主张真乃振聋发聩, 一语中的!那么, 语文课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以语言为核心, 重视语言训练?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也就是必须紧紧抓住文本特征。

一、长文短教, 短文长教, 让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面对篇幅长、内容多的课文, 有的老师抱怨:这么长的文章, 从作者介绍到情节梳理到主旨概括再到写作特色的总结, 林林总总, 包罗万象, 区区两个课时 (最多三课时) , 按部就班下来, 早已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 如何还能进行细致的语言揣摩, 关键句的分析?我要说, 此言谬矣!我们何不来个大刀阔斧地变通呢。长文短教, 抓住要害, 提纲挈领, 教学长文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笔者于2012年10月随福建省名师送培下乡讲学团到永泰县城关中学举行借班公开教学, 我执教的班级是初二 (1) 班, 课文是传统经典篇目《阿长与山海经》。对于初二学生来说, 鲁迅的这篇超过3000字的叙事散文当属长文了。怎么办?我决定采取让学生给阿长设计名片 (内含原名:无;又名:长妈妈、阿妈、阿长;职业:保姆;文化程度:文盲;婚姻状况:孀居) 的做法, 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克服阅读长文的畏难情绪。学生通过共同设计这一小小的名片就能轻易了解阿长的基本状况。接下来我用问题激趣的办法要学生给阿长打分, 我的问题是:“如果你是当年的鲁迅, 你准备给阿长打多少分?并根据课文说说理由。”这样就引导学生注意认真阅读课文, 寻找根据。如此一来,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争先找出文中关于“我”对阿长态度的词语和句子, 如“憎恶”、“我实在不大佩服她”、“这些规矩, 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都是些烦琐之至, 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等等, 通过分析引导, 学生真正明白了作者构思上的良苦用心———通过前半部分写儿时的“我”对阿长的“抑”来衬托成年的“我”对阿长的“扬”。我还趁热打铁, 要求全班同学齐声朗诵最后两段课文, 进一步体会作者内心所涌起的对阿长的无限怀念之情。如此长文短教, 整节课学生始终兴致盎然, 充满着语言体验的乐趣。

长文要短教, 短文呢?不妨长教。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执教《黔之驴》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黔之驴》总共才106字, 这么短的一篇文言寓言, 黄老师先在与学生你来我往的对话中疏通了课文中的几个难写的字, 难读的音和难懂的词, 如“慭慭”“噬”“狎”“㘎”等, 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黔驴技穷”这一成语的主角是“黔驴”的事实来一次成语再造, 但主角必须是课文中的另一动物“黔虎”。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被霎时点燃, 争先说是“黔虎识驴”、“黔虎之智”、“黔虎之谋”等等, 互不相让, 见仁见智。接着, 黄老师启发大家道;“这篇课文从体裁上来说是一则寓言, 也就是作者借动物或植物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揭示一个大道理。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主角 (驴或虎) , 这个故事又该如何说?引导学生学会人称转换来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 我是一只来到贵州的驴 (或者虎) ……不难看出, 黄老师通过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 又让学生“创造”了成语, 还学会了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讲故事, 真正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但不少老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这三维目标有意或无意地割裂开来, 造成油水分离, 格格不入。事实证明, 只要我们本着“还语文为语文”的宗旨, 不管长文还是短文, 一样可以将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一样可以酝酿出味道浓厚的语文课来。

二、尊重文本, 盘活文本, 加强语基训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陈日亮老师在《我即语文》一书中也写道:“如果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语文, 我认为应把语文工具规范为‘技能’与‘人文’的统一, 而不是‘工具’和‘人文’的统一。学习和掌握语文工具, 就是在训练语言文字运用技能的同时, 也一并接受人文精神的感染熏陶。语文技能训练之成功与否, 正和人文教育之得失成正比。”由此看来, 工具性是语文之本, 语文之皮;人文性则是语文之末, 语文之毛。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舍本逐末, 谬莫大焉。但时至今日, 不少老师仍在语文课堂上过多地强调人文性, 而忽视了工具性。执教《愚公移山》, 对文言字词轻描淡写, 却要发动全班学生辩论愚公的行为是否在破坏生态环境;执教《背影》时, 不是去着力体会散文通过细节描写刻画父亲的形象, 以体现父爱的深沉伟大, 而是要同学们谴责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行径。如此置文本特征于不顾, 视语言训练若无睹的课堂, 都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也与语文课堂应有的教学要求相悖。

我们应紧紧地依附语文课赖以生存的语言沃土, 充分尊重文本, 盘活文本, 设法让语基训练的幼苗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姑举例如下:

1. 少搞串译, 活教文言。

长期以来, “字字落实, 句句翻译”成了文言文教学的金科玉律, 雷打不动。久而久之, 学生对文言文教学就形成了刻板教条的印象。可想而知, 学生从初一到高三, 文言文教学总是僵化的字词解释, 固定的句式翻译, 年年如此, 按部就班, 循规蹈矩, 文言文学习除了给人以面目可憎, 总想拒之于千里之外的印象之外还会有什么呢?文言文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我们有责任让学生肯学文言, 热爱文言。黄厚江老师教《阿房宫赋》就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他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就将他事先根据课文压缩成的一段百字文用幻灯片投放出来,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阿房之宫, 其形可谓 () 矣, 其制可谓 () 矣, 宫中之女可谓 () 矣, 宫中之宝可谓 () 矣, 其费可谓 () 矣, 其奢可谓 () 矣。其亡亦可谓 ()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可 () 矣!

在学生填空后, 老师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关键词的句子, 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用了一个词, 课文却用了一组句子, 这是什么手法?又有什么表达效果?很明显, 老师在这一环节中是让学生掌握“赋”这种手法注重铺陈的特点。接下来, 黄老师又大胆地出示了他改写的课文结尾, 并请同学们比较改写的结尾与原文结尾的不同效果。

(改写的结尾, 投影显示) 观古今之成败, 成, 人也, 非天也;败, 亦人也, 非天也。成败得失, 皆由人也, 非关天也。得失之故, 归之于天, 亦惑矣!

这一环节再一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老师试图通过让学生比较结尾以深刻认识原文的主旨及结构的目的也完全达到了。试想, 如果这节课还是像通常教文言文那样搞字字翻译, 学生除了硬着头皮机械地记几个字词的意思外还能得到什么?

2. 勾连纵横, 盘活说明文。

说明文难教, 有人戏称之为“天下第一难教之文”。大凡说明文教学, 不外乎要让学生懂得说明文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的, 说明文的条理结构怎样?说明方法又有哪些?如果照本宣科, 很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 昏昏欲睡。于漪老师在教说明文《晋祠》时却作了这样处理, 听写《中国名胜词典》中“晋祠”的词条:“晋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北宋天圣年间, 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要学生为听写的词条标上句序, 同时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原文, 在课文中分别找出条目里的内容, 比较与课文对晋祠描写的异同, 并判断一下是文章写得好, 还是词典上说明得好。整节课, 因于老师巧妙地引入一个词条而让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忙得心有所获。应该说, 这节课的成功, 得益于于老师善于纵横勾连的课堂教学艺术。看来, 只要善于驾驭文本, 看似枯燥的说明文也同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样能够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3. 动口动手, 激活古诗。

从初中到高中, 从必修到选修, 古诗词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所占的比重很大, 花的时间也很多。但到了高考, 面对必考的古诗词鉴赏题, 不少学生还是一头雾水, 束手无策。原因何在?是接触的古诗词数量不够多吗?显然不是。须知, 不少人从小学开始就几乎一天一首古诗, 数量多得惊人。是针对性的训练题做得少吗?也不是。高考专题复习, 各种题型应有尽有, 狂轰滥炸, 无所不用其极。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少诵读, 更少写作。俗话说得好:好诗不厌百回读。如果能像李阳疯狂英语那样大声地读, 用心地诵, 甚至旁若无人地唱, 在如此“疯狂”的诵读中去体会诗词那抑扬顿挫的音调之美, 起承转合的结构之美, 仄仄平平的音韵之美, 让自己沉浸其中, 就一定能充分感悟祖国文字的空灵、曼妙、睿智,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古诗词的濡染。可见, 大量诵读是学好古诗词的前提。

不仅如此, 我们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写作。可以先从古诗词最常见的对仗句开始练习, 将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当作源头活水, 让学生对对子。我曾将校园内贴出的两则喜报 (内容是高考成绩辉煌, 文体比赛成绩突出) 作为鲜活的素材让学生给校刊《百果园》“校园短波”栏目拟写对联 (含横批) 。结果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纷纷一展才情, 佳作应运而生, 如:

⑴能文学子高考鱼跃, 善武健儿体坛龙腾横批:文韬武略;

⑵状元府再造状元, 百果园又结硕果横批:越来越好。

在训练对对子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练习写古诗, 变单纯地读为主动地写, 这样, 学生对古诗中的炼字炼句乃至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就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如此动口动手, 学生对学习古诗词就有了自己真切的体验, 对古诗词的语言句法等就会变得特别敏感, 特别敏锐。盘活古诗, 何乐而不为?

语文课程专家倪文锦教授在《中国大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中写道:

“语言是人性的‘遗传密码’, 通过学习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所内含的人文内容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内心, 影响到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实践告诉我们, 语言训练要尊重规律, 才能取得应有的实效, 而牢牢抓住文本特征, 恰恰就是进行有效语言训练的前提。

文本特征论文 篇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吴祖光:旷世才情 不平则鸣

吴祖光,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戏剧导演牟森曾这样评价:“吴祖光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作家,极具名士风范。”

吴祖光的祖籍是江苏省武进县。父亲吴瀛是位饱学之士,以诗、文、书、画闻名,又是一位文物鉴赏家。母亲也识文断字,经常念诗给他听。家庭的文化氛围给少年吴祖光以一定的熏陶和影响。他酷爱戏曲,常泡在戏园里看戏,接触了大量戏曲。

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大学文学系,在抗战全面爆发的一九三七年,二十岁的吴祖光完成了他的话剧处女作《凤凰城》。该剧是根据东北抗日义勇军苗可秀烈士的事迹写成的。剧中歌颂了苗可秀领导“中国少年铁血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展开的艰苦顽强的斗争。该剧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这部剧作,曾得到当时戏剧大师曹禺的大加称赞。曹禺称他“一出手就是战士”。但对这部剧作,晚年的吴祖光在《“投机取巧”的〈凤凰城〉——我从事剧本写作的开始》一文中介绍说:“这个剧本写得太幼稚,今天一看会让我感到脸红耳赤。譬如剧中苗可秀别家出征总带着义仆张生,完全是旧戏里公子与随身的书童那样的主仆关系。”

随后几年间,他笔耕不辍,陆续创作了《正气歌》《林冲夜奔》《牛郎织女》《少年游》和《风雪夜归人》等声震文坛的剧作。其中完成于1942年的《风雪夜归人》是吴祖光的代表作。这部剧作集中体现了吴祖光以戏曲思维创作话剧的另一种思路,他将中西戏剧“写实”与“写意”艺术手法相融合,尝试不同题材和富有异趣的创作风格,对民族戏剧的现代化和现代话剧的民族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除了艺术上久负盛名,吴祖光还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作为剧作家,吴祖光连续撰文抨击国民党统治之下的审查制度,称之为“奴隶的审查制度”。他抨击国民党删除曹禺之作《蜕变》中“打游击”的情节;他嘲讽蒋介石因自己是秃头而将张天翼的童话《秃秃大王》改成《猴儿大王》;他愤怒自己创作的《正气歌》被国民党删去关于朝廷昏庸的所有内容。

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吴祖光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1945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率先发表了毛主席词《沁园春·雪》。毛主席诗词的突然发表,极大地改变了共产党的政治形象与文化形象,为此他遭到国民党通缉追杀。

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拐点,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难免也会深随其中而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1957年吴祖光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北大荒劳动。对于这种不期而来的遭遇,他以诗明志。诗云:眼高于顶命如纸,生正逢时以至此。行船偏遇打头风,不到黄河心不死。“生正逢时”,正是他一生最喜欢的词语。

唐代王维在《酬张少府》云:“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但吴祖光即便到了晚年也绝非万事不关心的人。1991年12月23日,两位女顾客在北京国贸中心购物,遭到服务员无端怀疑,并受到解衣、开包检查的侮辱。关于此事,吴祖光写了题为“高档次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职工”一文,发表在《中华工商时报》上。这就是吴祖光,虽然和他没有关系,但是他也要说出来。

未被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吴祖光作为一代大师,风雨动荡,而良知不失。如今斯人已逝,但精义长存。

(选自《大公报》,有删改)相关链接:

①黄佐临在《吴祖光剧作选》序言中评价道:“他的每个戏里都有一种统一的格调,字里行间都洋溢出来一种诗情,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情,从中挖掘出一种美来。”

(摘自百度)②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这样评价吴祖光:“吴老是一个在艺术上要求极为严格的人。记得当时我曾因不理解他的剧本而将其中的念白做了改动,后来吴老师跟我说,我剧本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的,可以说是字斟句酌。”

(摘自百度)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吴祖光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他创作歌颂抗日主题的剧作《凤凰城》,该剧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B.吴祖光对事业孜孜以求,不断创新。晚年对自己的早期作品指出不足,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坦荡襟怀。

C.《风雪夜归人》集中体现了吴祖光以西方戏剧的思维创作话剧的另一种思路,他对民族戏剧的现代化和现代话剧的民族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D.吴祖光即便到了晚年仍不平而鸣,他发表的《高档次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职工》一文即为证明。

解析:C项,“《风雪夜归人》集中体现了吴祖光以西方戏剧的思维创作话剧的另一种思路”表述有误,应是以“戏曲思维创作话剧”

答案:C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正因为戏曲天赋极高,对戏曲有独特的感悟力,吴祖光最终才能在戏曲上取得巨大的成就。

B.吴祖光的剧作《凤凰城》得到当时戏剧大家曹禺的认可,这不仅说明当时文坛的宽容,更是因为剧作反映的抗战主题,适应了人民和时代的要求。

C.文章题目是“吴祖光:旷世才情 不平则鸣”,但在行文过程中却写到了他喜爱“生正逢时”这个词语之事,虽然着墨不多,但多少有偏题之嫌。D.黄佐临对吴祖光剧作特点的评价,既表现了吴祖光对剧作诗意语言的追求,又表现了吴祖光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E.全文围绕吴祖光的才情和性情刻画人物,集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概括不全面。吴祖光成为一代戏剧大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和不断追求创新的思想等,而不能仅归功于天赋及感悟力。C项,“有偏题之嫌”分析错误,文中说他喜爱“生正逢时”词语之事,是为了说明“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难免也会深随其中而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这一道理。D项,“又表现了吴祖光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分析有误,应是说“吴祖光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情”。

答案:BE 3.传记多次引用吴祖光本人的话和别人对吴祖光的评价,这些引用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传记文本特征及理解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考生首先要明白传记中引用传主本人或他人的言论、评价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丰富传主的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要找出传记中哪些地方引用了传主本人的话,哪些地方引用了别人对传主的评价,最后针对这些引用,结合文本分析其中体现出的传主的思想和性格即可。

答案:①引用吴祖光本人对《凤凰城》的反思之语,正面表现了吴祖光善于反思、谦虚、勇于剖析自己的性格特点,丰富了传主的形象。②开头引用戏剧导演牟森对吴祖光的评价,突出了吴祖光在戏剧史上的地位以及具有名士操守的品格,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与赞美之情。③引用黄佐临在《吴祖光剧作选》序言中对吴祖光追求诗意的艺术观的评价,侧面突出吴祖光独特的艺术观;引用王玉珍的话,侧面突出吴祖光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这些引用不仅丰富了传文的内容,而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新中国兵工先驱吴运铎

万建辉

吴运铎祖籍武汉蔡甸,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抗战爆发后加入新四军,从此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军队的兵工事业。在研制武器弹药中,吴运铎多次负伤,左眼被炸瞎、左手4根指头被炸掉,左腿膝盖曾被炸开,全身负伤100多处,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1991年5月,吴运铎在北京病逝。

1938年9月,21岁的吴运铎冒着日机的轰炸,从武汉辗转前往皖南云岭新四军司令部,等待上级发枪上前线。司令部的同志告诉吴运铎,新四军的枪支数量不够,质量也不好,许多战士还在用鸟枪和土铳打仗,建议做过机械工学徒的吴运铎到新四军修械所去造枪。

在《把一切献给党》中,吴运铎写了皖南小山村中的“我们的兵工厂”:一所普通的农家院子,墙角搭起棚子,里面有两个用土筑起的炉子,两个木风箱,那就是锻工间;北屋正 中间的工作台旁埋了几根粗树桩,每个树桩上安了一部老虎钳,桌上摆满锤子、锉刀、钻子;枪托修理间,只有一些木工使用的简单工具。

就是在这样的兵工厂中,吴运铎和他的战友们造出的步枪不断地被运往前线。吴运铎曾经记下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工厂里来了一名穿草鞋、军装的外国妇女,原来是国际友人史沫特莱,她要了一支新造的步枪,在小坡上埋一块钢板,举起枪连开三枪,子弹都从钢板中穿过了。当史沫特莱参观了造出这支枪的农舍中的兵工厂后,她惊叹自己从美洲到欧洲,到过很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的兵工厂。

当年,人民军队的兵工设备简陋,生产的危险常常不亚于前线作战。吴运铎参加工作后不久,在一次检修土枪实弹射击时,土造枪管突然爆炸,炸伤了他的左手。自此之后,他又三次负重伤,留下伤口100余处,但他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一次,发动机的摇柄突然掉下,砸伤了吴运铎的左脚,后来伤口发炎,他高烧40多度,左腿伤口感染。这次受伤经历在《把一切献给党》中也有记录:“第二天,我被送到军司令部后方医院,医生给我挖去腐烂了的肌肉,沿着踝骨挖了一个月牙形的大洞,足有半个菜碗口大。”

为了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一次,吴运铎从报废的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雷管在他手中突然爆炸,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左腿膝盖被炸开,露出膝盖骨,左眼几近失明,昏迷不醒15天。

1947年在大连附近的实验场,吴运铎和兵工厂的一名厂长一起检查射出去的哑火炮弹。突然,炮弹爆炸,厂长当场牺牲,吴运铎左手腕被炸断,右腿膝盖以下被炮弹炸劈一半,脚趾也被炸掉一半。在病床上,他利用尚存的微弱视力,坚持把引信的设计搞完,并让人买来了化学药品和仪器,在疗养室里办起了炸药实验室,制造出了新型的高级炸药。同时,他还学习日文,以便阅读参考资料。第二次负伤时,吴运铎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就在床上画武器的设计草图,导致伤口迸裂,鲜血直流,但他浑然不觉,医生不得不没收了他的钢笔和小本子。

抗战时期,日伪军在淮南四处修筑碉堡群,步枪手榴弹难以对付,吴运铎便设计制造出专门攻坚用的简易平射炮。在攻占鸡岗的战斗中,36门平射炮一齐开火,日伪碉堡即刻土崩瓦解。

一次,美军飞机轰炸日本占领区时,投下的炸弹有8颗未炸,吴运铎便去拆卸。吴运铎让大家躲到安全的地方,自己上前细心检查构造,谨慎地拆下引信,从中取出了大量炸药。

(有删改)相关链接:

吴运铎的自传本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在20世纪50年代脍炙人口,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那个时代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教科书。《把一切献给党》就是中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令部的同志告诉吴运铎,新四军的枪支数量不够,质量也不好,许多战士还在用鸟枪和土铳打仗,做过机械工学徒的吴运铎就主动要求到新四军修械所去造枪。

B.史沫特莱要了一支新造的步枪,对着埋在小坡上的一块钢板连开了三枪,子弹都从钢板中穿过了,这从侧面表现了吴运铎和他的战友在简陋的条件下造出的枪支质量高。

C.在研制武器弹药的过程中,吴运铎全身负伤100多处,这既说明了人民军队的兵工设备简陋,生产的危险常常不亚于在前线作战,也表现了吴运铎不怕牺牲、勇于献身兵工事业的精神。

D.吴运铎为研究武器弹药不顾生命危险,多次负伤,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被认为是中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主动要求到新四军修械所去造枪”错误,原文是“建议做过机械工学徒„„去造枪”。

答案:A 5.本文两次引用吴运铎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中的话,各有何作用?(4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引文的内容和体现的意义。如第一处,主要描写了兵工厂简陋的设备和条件,这与后文史沫特莱试枪的结果形成对比,体现了传主制造枪支的不易;第二处,主要描写了传主受伤的程度,衬托了传主不怕危险、勇于奋斗的精神品质以及对兵工事业的热爱等。

答案:①第一处引用,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兵工厂简陋的条件,与后文史沫特莱试练新造步枪的结果形成对比,表现了传主当年制造优秀枪支的艰辛与不易以及努力为兵工做贡献的伟大精神。②第二处,细致形象地描写了传主受伤的严重程度,衬托了传主不怕危险、勇于奋斗的精神品质和对兵工事业的热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每点2分)6.结合文本,探究吴运铎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原因。(5分)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在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是一位身残志坚的革命战士,他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并且写有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答时,需要从文本中找出吴运铎与保尔·柯察金的相似经历并分析其品质。

答案:吴运铎之所以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是因为其与保尔·柯察金有着相似的革命经历和精神品质。具体说来有:①在研制武器弹药中,吴运铎多次负伤,左眼被炸,几近失明,左手4根手指被炸掉,左腿膝盖曾被炸开,全身负伤100多处,这体现了他不畏艰险、主动献身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②受伤后的吴运铎,不顾伤情,坚持完成设计研究工作,甚至在病床上画武器的设计草图,导致伤口迸裂,鲜血直流,这体现了他坚强的革命意志。③吴运铎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脍炙人口,成为那个时代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教科书并对新时期的我们有一定的教育意义。(5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喷发英武正气

很小的时候,宗璞就开始背诵诗词。父亲冯友兰会给她选一些诗,每天早晨背上书包在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宗璞还读了很多儿童读物,甚至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

童年的阅读,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是巨大的。1948年,宗璞的短篇小说《A.K.C》发表在《大公报》上,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1957年,《红豆》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小说描写女大学生江玫和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爱情悲剧,凸显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这篇小说为宗璞赢得了声誉,也带来了麻烦。《红豆》被打上“毒草”的标签,她无奈搁笔,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陆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作品。

宗璞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写到了“文革”。在《1966年夏秋之交的某一天》中写到很多知识分子被批斗、被迫自杀,对这些人的遭遇,宗璞无疑是同情的,但她自己是坚强的——她不仅在被批斗和羞辱的巨大痛苦里,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

“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的。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的荒谬,怎样的灭绝人性!”

有一部作品,对于宗璞来说是不得不写的,这就是她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七七”事变后,一大批教授、学者在战火硝烟中跋山涉水,把西南边陲造就成保存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圣地”。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当时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从军者有800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滇西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十分辉煌,长时间被埋没、被歪曲。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官被怀疑是特务,他们徽章上的号码被说成是特务编号。“把这段历史从尘封中磨洗出来”被宗璞视作自己的责任。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卷。

一方面,宗璞通过规模恢宏的小说叙事来写抗日战争,写我们民族的深哀巨痛;一方面宗璞热情讴歌中国知识分子毁家纾难,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怀。这样一部作品,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倒是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作家王蒙曾评价《野葫芦引》:“喷发着一种英武,一种凛然正气,一种与病弱之躯成为对比的强大与开阔。”

在文坛上,宗璞是一面以自我生命守护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近30年,她在病中笔耕不辍,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从写《东藏记》开始,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年才写完。《南渡记》写完,父亲去世了;《东藏记》写完,先生去世了。经历了更多死别,又经历了一些大事件,她对人生的看法更沉重了一些,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也更现实,更富于悲剧色彩。宗璞写得很苦,实在很不潇洒。但她“即使写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宗璞最大的困难是写战争。她经历过战争的灾难,却没有亲身打过仗。她害怕凭借材料只会写成一般的报道。困惑之余,书中澹台玮、孟灵己年轻的身影给予了宗璞极大的启发。用人物统领材料,将材料化解,再抟、再炼、再调和,就会产生新东西。宗璞诚心诚意地烘托书中人物,用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烛照全书,一切就活起来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相关链接:

①宗璞的哥哥冯钟辽于1943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任翻译官,那年他19岁。随着战事的推移,他用双脚从宝山走到畹町。宗璞对这段历史有一种亲切感。

②在宗璞的作品里,除了体现出冯友兰先生屡屡讲到的张载(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还表现出对大地、对自然、对人、对物甚至一只鸟、一只猫的那种大爱。

(李建军《宗璞:一位尽力发光的作家》)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抗日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包括长时间被淹没、误解的滇西战役等被宗璞写出采了,令人惊叹。

B.宗璞在创作《野葫芦引》时遭遇了病痛的折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

C.面对把战争写成一般报道的忧虑,宗璞采用人物统领材料的方法,展示在战争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使写作富有新意。

D.宗璞在病痛中坚持写作,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用自我生命守护着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令人钦佩、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于文无据。

答案:B 8.为什么说《野葫芦引》对于宗璞来说,是“不得不写”的作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即文章的第六段及相关链接①,然后从中筛选信息。如“当时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从军者有800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滇西战役„„长时间被埋没、被歪曲。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官被怀疑是特务„„”“哥哥冯钟辽于1943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有一种亲切感”,据此归纳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书写读书人的爱国行动,完善抗战文学。②还原滇西战役真实状况,为抗战老兵正名。③亲人参加远征军的历程,让她对那段历史感到亲切。(每点1分,答全给4分)9.宗璞的作品体现着“大爱”和“担当”,二者有何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具 体说明。(5分)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大爱”和“担当”的含义与关系。“大爱”是宽广博大的爱,是施予众人的爱;“担当”是承担、担负责任。有了大爱才会勇于担当,而担当正是大爱的表现。然后从文中找出宗璞的作品中体现对众人的爱,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部分,归纳总结得出答案。如“1957年„„凸显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在《1966年夏秋之交的某一天》„„而且还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及相关链接②。

答案:关系:大爱是担当的基础,为担当提供动力;担当用以表现、实现大爱。(2分)表现:①在宗璞的作品里,体现出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以及与人对物的大爱。②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创作《红豆》,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加以引导。③“文革”中对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给予同情,创作作品表达对“文革”的忧思。④感动于师生的爱国行动和滇西战役的辉煌,创作《野葫芦引》,谱写中国学人的抗战史诗。(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2分)

痴狂才子钱钟书

李 鹿

2010年11月21日是钱钟书的百年诞辰。这位“文化昆仑”的生日曾经鲜为人知,直到近年才大白天下,一是因为钱钟书本人也记不清自己的生日,二是他极不愿意被人祝寿,故而保密。在他八十岁那年,亲朋好友、机关团体、学界人士纷纷要给他做寿,一位朋友打电话来询问钱老生日具体是哪天,夫人杨绛玩笑着挡驾:“没有哪一天啦!”原来钱钟书早已有言在先:“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这是典型的钱氏作风,他淡泊名利,超凡脱俗,几乎是位出世神仙,不熟悉他品性的人难免觉得他“狂”。钱钟书还有一个特点是“痴”,从小以此著称。不仅记不清自己的生日,穿鞋还分不清左右脚,上街迷路找不回宿舍,趁女儿睡着在她肚皮上画画,半夜拿竹竿帮猫儿打架„„

他是“当代第一鸿儒”,也是一位痴狂才子。

为保护杨绛举起厚木板反击

钱钟书在小说里对男女之情冷眼旁观,似乎看破红尘,在生活中对杨绛却呵护备至,情深意切。他在杨绛睡着时用毛笔给她画大花脸;杨绛给他做饭,他心疼妻子劳累,写了“忧卿烟火熏颜色”。生活并非一直这样情趣盎然,在特殊时期,杨绛被人无理殴打,温文儒雅的钱钟书竟然冲出来举起厚木板反击,当时他已经60多岁了。

那是1972年,钱钟书已经被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一天,因为一件生活琐事,一位“革命女子”说钱钟书的女儿钱瑗“不是好人”,还打了她一耳光,杨绛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立刻还手,“这时两个‘革命男女’抓住我的肩膀和衣领,把我按下地又提起来,又摔下,又提起,又摔下”,杨绛回忆,她当时一声都没叫喊,钱钟书本来在房间里看书,该是听到撕扯中木架倒地的声音跑了出来。看见妻子被打,“他举起木架子侧面的木板(相当厚的木板),对‘革命男子’劈头就打。幸亏对方及时举臂招架,板子只落在胳臂肘上,如打中要害,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当时钱、杨二人都已60多岁,对方夫妇只有40多岁,又比他们分别高出一头,杨绛赶紧拉了钱钟书回房,关上门,锁上锁。

杨绛后来写道:“打人,踹人,以至咬人,都是不光彩的事,都是我们决不愿意做的事,我们做了不愿回味的事。”在“文革”中钱钟书挨批,挨斗,被剃“十字头”,他都没有反抗,他一生唯一一次动手打人是为保护杨绛。

帮自家猫打败林徽因的猫

钱钟书和杨绛都很喜欢猫。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住在清华,养过一只很聪明的猫。小猫长大了,半夜爱和别的猫打架。钱钟书特别备了一枝长竹竿,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叫闹,他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打架。当时,钱、杨夫妇与清华建筑系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邻居,钱家的猫与林徽因的猫是最爱争风头的“情敌”,钱钟书如果看见自己的猫被林女士的猫欺负了,丝毫不客气,总要用竹竿教训“对手”。

林徽因也非常宝贝她的猫,说那只小黑猫是她一家人“爱的焦点”,任它淘气也一味护着,没人舍得打一下。杨绛说:“我怕钟书为猫而伤了两家和气,引用他自己的话说:‘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他笑说:‘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对女儿“痴情”专一

钱钟书和杨绛一生只有一个女儿钱瑗,钱钟书从来摆不出父亲的威严,他比女儿还要顽皮。钱瑗小时候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儿,我们是妈妈的两个小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有一次,钱瑗大热天露着肚皮熟睡,钱钟书就给她肚皮上画个大脸,被杨绛一顿训斥,不敢再画。每天临睡他还要在女儿被窝里埋置“地雷”,把大大小小的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得意大乐,恨不得把扫帚、畚箕都塞入女儿被窝。女儿临睡前必定小心搜查一遍,把被窝里的东西一一取出。这种玩意儿天天玩也没多大意思,可是钱钟书百玩不厌。

杨绛说:“钟书的‘痴气’也怪别致的。他很认真地跟我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提倡一对父母生一个孩子的理论,还从未讲到父母为了用情专一而只生一个。”

(有删改)10.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用较少篇幅写了钱钟书的“狂”,用较多篇幅写了钱钟书的“痴”。在写钱钟书的“痴”时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新颖独特。

B.文章中引用了钱钟书妻子和女儿的话,属于语言描写,从正面突出了钱钟书的形象,这样的形象让人感觉亲切。

C.钱钟书八十岁那年,很多人要为他做寿,钱钟书对此持反感态度,这种典型的钱氏作风难免让不熟悉他品性的人觉得他“狂”。

D.“文革”中钱钟书的妻子杨绛被打,钱钟书为保护妻子举起厚木板反击。对于钱钟书的动手打人,杨绛认为是不光彩的事。

解析:B项,“正面突出”错,是侧面表现。答案:B 11.文中画线部分对人物的描写非常生动,请简要赏析。(4分)解析:传记作品要塑造生动鲜明的传主形象,往往会采用多种人物描写手法。此处主要采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在赏析过程中,应结合段落内容具体分析描写了什么样的细节(动作),刻画了传主怎样的形象特征。

答案: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的手法,通过详细描写钱钟书与女儿相处的情节,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富有童心和爱心的形象,突出了其“痴狂”的特点。

12.钱钟书是一代学术大师,多数传记都选取赞美其学术成就的材料,但本文较为独特。你认为这篇传记的选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15分)解析:传记作品出于不同的写作目的,会选择不同的材料。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这篇传记选了什么材料,选此材料的意图是什么,最后再联系传记的文体特征分析这样选材的好处。

根据文本特征设计阅读任务 篇3

1.分析标题,提高预测与概括能力

学生学会分析标题,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中心话题设计预测教材内容的开放性问题(陈凤梅,2013)。以模块七为例,教材中有的标题提示了主要人物或对象,如Unit 1的“Martys story”,Unit 2的“A biography of Isaac Asimov”,Unit 3的“Old Tom the killer whale”。有的提示了主要事件,如Unit 4的“A letter home”及Unit 5的“Keep it up, Xiao Lei”等等。对这一类标题的任务设计可以是:回答问题;讨论并进行预测;观察并填写表格;思考并自编故事等。例如,对于标题“Old Tom the killer whale”,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引导学生回答:Who is Old Tom, a person, a whale, or …? What does Old Tom do?接着要求学生对三个关键词Tom, killer, whale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最后学生根据这三个词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这样处理标题会花更多时间,但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思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是有益的。

找准并理解标题的关键词才能有效预测文章内容。找关键词时首先要关注名词,其次是形容词。例如Module 5 Unit 4的标题是“My first work assignment --- ‘unforgettable, says new journalist”。通过名词(短语)work assignment和journalist,可以得知主人物的工作内容和性质,通过first, unforgettable和new三个形容词可以判断文章内人物之间和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分析,学生可以回答“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并做出一些推断。

有些文章还附有小标题,这些小标题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例如Module 1 Unit 3第二篇文章的主标题仍然是“Journey down the Mekong”,但教师可利用副标题“A night in the mountains”,引导学生关注标题关键词night和mountains,预测正文所描述的时间、地点,并结合图片,帮助学生在上一篇阅读的基础上感知全文。

有些说明文是为了给出指示或提出建议,这些指示或建议大都有两个特点:按顺序排列以起到总结或强调作用;用黑体、斜体、不同字体、不同颜色等方式给予凸显。略读时目光只需关注这些部分,细读时再关注更深层的内容。例如Module 6 Unit 3 “How can you stop smoking?”略读任务就是要学生读几秒钟后就能回答标题的问题,那几秒钟的阅读印入学生脑海的只需要是以下图像:

How can you stop smoking?

·Prepare yourself.

·Be determined.

·Break the habit.

·Relax.

·Get help if you need it.

·Keep trying.

再如Module 5 Unit 5 “First aid for burns”,除了题目外,文章共有四个蓝色字体标注的小标题,即Causes of burns, Types of burns, Characteristics of burns和First aid treatment, 能够使读者对文章结构一目了然。阅读前教师可利用这一清晰脉络的文本特征,要求学生浏览标题后概括中心大意: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在疏通文本脉络中产生整体理解和印象, 引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Types of burns, Characteristics of burns的具体内容,并提示学生利用说明文中的提示,快速、准确把握文章框架和写作思路。在分析标题的过程中,提供以下图表帮助学生(划线部分由学生在读中填写,下同),要求学生根据Subtitle预测一些Details.

2.利用图表,简化复杂概念或信息

图表可以激活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和对具体场景的联想。学生在读图表的过程中,建构了图表与文字的联系及自己对两者的理解。以Module1 Unit 1 “Annes best friend”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让学生走近文本的背景知识,三幅插图分别是安妮灿烂而纯净的微笑、安妮一家四口躲在窗后担忧地望着庭院里纳粹分子、安妮看书时惊恐的转身。就三幅插图可分别提问:Why was Anne smiling in the first picture? / Where were Anne and her family? What were they doing? / How was Anne feeling and why?

图表可以简化复杂的概念或信息。科普类文章或其它说明文常插入图表,用图示表达直观进程,以帮助读者理解。例如Module 8 Unit 2 “Cloning”,如果没有那些插图、箭头和标号,普通读者很难根据文字理解克隆一只羊的复杂过程。由于人们阅读一个版面时目光可能首先落在标题、插图上,教师设计这篇课文的阅读任务时,可以先设问让学生直接读图,如:How many sheep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Who is the father / mother of the small sheep? 此问题虽然很难回答,但目的只是激发学生思考,不求准确答案。接着要求学生观察A、B、C三只羊的位置,①至⑨的标号顺序以及箭头方向,然后简要介绍。之后阅读下面的9段文字,进一步理解羊的克隆过程和相关语言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多次使用一些图表。例如Module 7 Unit 4 “A letter home”配有10幅插图,教师可以在读前用来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根据标题和插图预测课文内容,如Where am I? What am I doing there?(图1),What is my school like?(图2)也可以在读后用插图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如将图1~图4分为一组,以看图说话的形式介绍My school and my life there,将图5~图10分为一组,介绍Tombes family and their life.课本上有些读后练习的插图也可以调整利用在读前或读中阶段,例如Module 5 Unit 5 “First aid for burns”练习2的3幅形象而直观的图画完全可以用在读前让学生判断Characteristics of burns,这样能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利于下一步进入阅读时对文本的理解。

3.研读导语,明确主题与关键内容

例如Module 2 Unit 2的导语是:Pausanias, who was a Greek writer about 2000 years ago, has come on a magical journey on March 18th, 2007 to find out about the present-day Olympic Games. He is now interviewing Li Yan, a volunteer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这一导语虽然只有两句话,但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根据这一导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阅读任务:

再如Module 5 Unit 4的导语是:Never will Zhou Yang forget his first assignment at the office of a popular English newspaper. His discussion with his new boss, Hu Xin, was to strongly influence his life as a journalist.导语清晰表明了以下文段的写作目的、作者身份及主要内容。根据导语,教师可以设问:Do you think Zhou Yang might become a successful journalist later in his life? 让学生进行推断。

4.找准主题句,形成信息菜单或文章纲要

主题句的呈现也有其文本特征,如黑体、斜体、颜色等。例如Module 4 Unit 4 “Showing our feelings”, 这一类说明文的主题句大都在段落的开头,在阅读中,可根据标题和话题设计任务,让学生迅速综合段落主题句信息,提出文章纲要。

Module 6 Unit 4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but does it matter?”文章的标题本身就指出了事实现象(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并提出了疑问(Does it matter?),因此可以设计如下阅读任务,用框架图清晰呈现文章的结构。

学生将各项内容列成一个信息菜单,进行概括对比,再借助文章中的两个图表,就可以迅速判断文章大意。或者在读后利用这一框架图,帮助学生复述或巩固文章的内容,或进行文本结构的模仿写作训练。

除此以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其它文本特征。例如Module 3 Unit 2 “Come and eat here”,文中有两段小广告用斜体呈现。此时的阅读任务可以是:阅读并感知广告的语言特点;比较两条广告的内容特点;还可以把“制作一条有关healthy eating的小广告”作为读后任务。

抓住特征多方位品读文本 篇4

一、引导捕捉细节

小说的人物是作者通过丰富细腻的人物肖像、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等描写精心塑造的。人物的特点总是在一个个不断变化着的细节中得以彰显。小说教学中,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捕捉这些具体细节, 学会从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去揣摩品味, 感受鲜明的人物。

如《爱之链》中, 作者抓住了乔依的动作与神情, 把他认真负责的助人态度刻画得淋漓尽致。教师可指导学生围绕“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来具体展开, 先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 启发学生根据动作, 想象当时修车的困难, 再深入到每句话, 说说透过语言文字读懂些什么, 仿佛看到些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反复朗读和仔细揣摩, 体会乔依一心为他人着想的无私品质, 使助人为乐的乔依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清晰、丰满、鲜活起来。

二、重视品读环境

小说里的“环境”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在小学教材中以描写自然环境居多。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和景物等, 起渲染人物处境、表现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品性等作用。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关注环境, 透过“环境”触摸人物, 使“人物品读”更深入、更全面。

如教学《三顾茅庐》“隆中春景”时, 先请学生划出美景找找特点, 再引导:诸葛先生才华出众在这里也是有暗示的, 你找到了吗?当学生品悟到作者实写“山冈”, 暗喻诸葛亮是“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后, 进一步点拨:除了山冈, 松林、溪流、竹林又在暗示些什么呢?想想描写它们的诗句?启发学生回顾《青松》《竹石》, 感受古人心中“松”的高洁、“竹”的坚韧。继而启发:你觉得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诸葛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于是, 一个品格高尚、意志坚定、淡薄名利的诸葛亮形象呼之欲出, 立体感十足。同时, 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小说写景衬人的特点。

三、认真探究矛盾

阅读小说, 学生常会发现文本中藏着一些“矛盾”:有文本与现实生活间的矛盾, 有文本内容间存在着的矛盾……其实, 这些看似“矛盾”之处恰是作者落墨的着力点、全文的精髓, 也是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品质的重难点。教师应抓住契机, 组织学生探个究竟, 挖掘其深层含义, 使小说人物显得更为突出、更具表现力。

如读《三顾茅庐》学生发现以下矛盾: (1) 尊贵的刘备拜访诸葛亮时“下马步行”“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2)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前却“等了半晌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原因, 走进刘备的内心———对诸葛亮的敬重与渴求, 使刘备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四、注意阅读拓展

拓展阅读是对教材阅读的延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精心选取、适当拓展与小说人物有一定联系的阅读材料, 补充、提升学生对小说人物的感悟。拓展阅读可根据资料的长短或与文本内容的疏密, 分为课内外两种。

如《三顾茅庐》, (1) 课内拓展:补充阅读诸葛亮的《出师表》片段, 通过诸葛亮的回顾与感恩来证明当时刘备的“诚”之深, 使刘备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 课外拓展:《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 展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诚心待人, 诸葛亮的才华出众, 张飞的鲁莽无礼等。虽然文中人物个性鲜明, 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因此学完 《三顾茅庐》, 教师可趁热打铁, 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 将课内的人物形象延伸至课外, 启发学生到原著中去感受刘备、张飞、诸葛亮和更多的三国英雄人物, 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古典名著的窗户。

解读文本时应兼顾文体特征 篇5

[关键词]文本解读 文体特征 兼顾 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3-070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记叙文、说明文、寓言、诗歌等,它们构成了小学各册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内容。面对不同的文体,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学。但是许多教师教学时却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造成了目前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怪圈。

一、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

现状一:不同文体相同教法

当前,面对不同的文体,许多教师却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来教学,把说明文、诗歌、寓言等都按照记叙文的教学方法来教学。这种不选择适合文体特征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阅读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广玉兰》一课时,把广玉兰的色彩、形状、香味及叶子的形状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完全按照记叙文的解读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样的教学没有尊重说明文的特征,没有因文而教,学生是不可能获得更深层次的解读的。

现状二:重文本解读,轻文体解读

目前,许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只是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体结构进行解读。

【案例二】一位教师在教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时,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读词的内容上面,让学生思考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并逐词逐句进行解释,引导学生分析“醉”,分析为什么作者会“误入藕花深处”,却没有带着学生去领悟词牌中的意境。过于理性的分析已经把这首优美的词牌教得支离破碎,学生更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初步感受到《如梦令》这一词牌的运词规律,也不能把握好词的阅读节奏。

二、阅读教学新思考

如何上好阅读课,带着学生更好地解读课文,让阅读教学产生更好的效果呢?

1.教学内容应选择文本核心

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变,而要从文本的核心内容出发来展开教学。

比如《广玉兰》的教学,我们不能把教学内容局限于分段、词语解读等方面,而是要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描写方法,并尝试着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围绕感悟广玉兰纯洁、旺盛的生命力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地方来介绍广玉兰的,都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最后让学生交流作者为什么喜欢广玉兰,并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这样,就实现了从教“广玉兰”向教“说明文”迈进,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掌握说明文的一般写法。

2.教学方法应尊重文体特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文体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对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教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的时候,我们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感悟词所表达的意境上。如在学生掌握了每一句词的意思之后,让学生边看插图,边想象画面,傍晚、河面、女子、荷花、水鸟融为一体,学生边观察边想象,然后闭上眼睛,回忆刚才的画面,慢慢吟诵这首词。这样,学生就可以较好地感受到这首词的意境。如果这时候,让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那一定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

3.拓展阅读应紧扣二者属性

阅读教学的拓展应紧扣文本内容与文体特征的基本属性,然后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篇目让学生阅读,打开学生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促进学生更好地阅读。

比如,在教完《广玉兰》之后,我没有让学生课外无目的地阅读一些描写植物的文章,而是让学生阅读介绍一些花树的文章。这样,无论是从文本内容还是从文体特征方面,都可以找到与《广玉兰》这篇文章的相近之处,从而巩固了学生对这一类文体课文的整体把握。

总之,不同的文体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学。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还要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文本与文体知识有机链接起来,让学生在解读课文时做到文本与文体并驾齐驱。

日本动画片文本特征分析 篇6

一、故事

动画片所描述的故事, 不管是如《名侦探柯南》这样的侦探型故事, 还是《幽灵公主》反映的人与自然的故事, 抑或是《灌篮高手》这样记录高中生活的现实题材, 都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值得关注。

(一) 普适性的主题

日本动画片包含了许多人类普遍关注的主题:《中华小当家》表现了小当家的奋斗史, 《海贼王》反映路飞冒险, 还有很多的作品表现了主人公的友情与爱情等亘古不变的主题。宫崎骏的作品作为日本动画片的杰出代表, 它在貌似浅显的动画中展现的是人性的真、善、美, 讨论的是环保、科技发展, 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等具有现实意义且容易引起共鸣的话题。作为已经遗忘了童真和童趣的成年人, 你可以轻视动画, 却不可以无视这些动画的深刻之处。这些现实且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的主题当然不仅为日本人所独享, 而且也是全人类都认同的一些思想、品质与行为。日本动画片并非有些批评者所说的那样:日本动画片色情、暴力。很多的日本动画片能让我们获益良多。

(二) 多元化的题材

日本动画片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从神话、科幻到现实均有, 非常丰富。从地域上看, 从日本到外国、从东方到西方都包括在内, 涵盖广泛。这得益于其善于从世界各国的文化资源中汲取素材。中国观众对此应该是感触最深的, 比如《最游记》、《铁板三国志》等都是对中国的文化资源的借用, 《中华小当家》更是把故事发生的地点设在了中国四川, 剧中提到的那些熟悉的地名和菜名更是让中国观众倍感亲切。这些动画片通过对中国的经典作品的运用和改编, 一方面可以让中国受众更容易接受, 另一方面也让中国受众领略了别国人眼中的不一样的中国。也正是因为日本动画片在题材上的包容性使得其能满足多国受众的需求。

日本动画片题材的另一个特点是现实性, 如近几年走红的《樱桃小丸子》, 反映的是其貌不扬、爱偷懒、会耍小脾气, 并且有些小心眼的小学生小丸子和其家人的普通生活故事。也许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并不完美, 但她却是活生生的, 因其真实而获得了观众的青睐。

(三) 内容的唯美风格

日本动画片的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以宫崎骏的作品《幽灵公主》为例。其一是影片中出现的画面与景物。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水光树影相映, 还有夜晚涉水而来满身透着绿色荧光的麒麟神以及在森林里游弋的绿色的小树精, 以及最后出现的花草丛生的画面。日本动画片对自然美景的描画很多, 这可能源于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对人与自然和谐的不懈追求。

其二是其作品内容的感伤美。《幽灵公主》中的阿姗, 自小被遗弃在山林中, 被犬狼收养, 面对人类对山林的无度开发, 她头戴绳文时代的土偶面具, 身披狼皮和森林诸神一道抗击人类。她敏捷、凶猛, 带有原始的暴力和野性, 多次孤身闯入达达城, 与女总督展开激烈的斗争。孤独和对人类行为的愤恨使她用坚强和冷酷把自己包裹起来, 面对少年勇士阿席达卡多次出手相助以及对她的爱慕之情, 她刻意回避, 内心却受到触动, 从猪神手中救下阿席达卡。但是, 她始终无法原谅人类对自然所犯下的罪行, 当群山万壑被麒麟神重新赋予生命时, 她不肯和爱慕她的少年勇士一起回归人类的队伍, 仍然头戴面具、身披狼皮和犬狼神返回树林。阿珊的悲剧境遇让这样一部阳刚气十足的影片充满了浓浓的感伤气氛。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结局, 但这大概不太符合日本人的胃口。他们欣赏的是樱花瞬间的灿烂和铺天盖地的落英随风而逝的凄美。他们不怕毁灭, 而是从容地欣赏, 痛并快乐着。就像他们拍战争片, 拍的不是总攻时吹响的号角, 不是胜利时全军将领的欢呼, 而是在极阴郁的背景下, 士兵们行军的艰难、战场上的血肉横飞、血腥的死亡场面, 这在我们看来, 简直是最佳的反战影片。可日本人欣赏的就是这种类型的战争片, 也许悲惨的景象大家一样会看得落泪,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 我们心头涌动的是怜惜, 他们心头涌动的却是敬佩。战争的凄惨会让我们厌战和反战, 却会让他们油然而生一种崇高感和悲壮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日本动画从制作到内容无不渗透着日本的民族特点, 浓郁的日本风格也为它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当然不是说这样的一种审美倾向就一定是好的, 但起码体现了日本文化的本质性的东西, 那么它就有了特色, 有了生命力。[1]

(四) 娱乐性

日本动画片的娱乐性表现在很多方面, 语言、情节、人物造型等等, 娱乐元素无处不在。所以即使是像《名侦探柯南》这样内容严肃的动画片, 在案件要破的紧要关头, 甚至片中的人物命悬一线时, 还不忘让神探毛利小五郎出来作一番看似严密实则滑稽的推论, 一方面为后面柯南破案作铺垫, 另一方面也让观众在紧张的气氛中轻松一笑。这样的例子很多, 像《灌篮高手》, 本是一部很严肃的青春励志片, 但樱木花道往往在表现出他的篮球天赋的同时上演他的幼稚和可爱。总而言之, 娱乐性是日本动画片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或者说是动画片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固有的特点, 正因为这个特点, 它才能把一些原本严肃的道理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让观众在快乐中学习。

二、叙事

叙事是一则故事 (虚构的或真实的) 组织成前后相继的事件时, 制约这一过程的手法、策略与惯例:“然后如何如何”。叙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情节” (plot) (A遇到B;某事发生;重归原态) 与“叙述” (narration) (“从前有个美丽的公主”, 或“昨天总统说”) 。情节是一则故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而叙述是使这些内容发生关联的方法。由此来说, 像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及对于第三人称的第一人相称 (相对于“他/她”的“我”) 等表现手法, 均为叙事而非情节的属性。[2]再好的故事也要讲好才会更有吸引力, 怎么讲就是叙事的任务。这就好比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作用的。

(一) 叙事元素:影像符号与文字符号的互补

动画片的叙事语言是影像、声响和字幕三者的结合。它与影视叙事语言很接近, 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在动画叙事方面, 如果我们接受麦茨之的“所谓电影手法实际上仍是电影的叙事法”的观点, 那么当我们说电影是一种“不在场的真实”时, 动画所呈现的则更是一种“超乎真实的在场想象”。图绘方式所表现的动画 (例如宫崎骏或是押井守的动画作品) , 并无法如摄影技术般再现真实, 或者以一种藉由视觉而得以凝住与释放、活生生的触感展现 (因此种展现须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 透过观看而得以被“召唤”) 。但是也因为上述的因素, 使得动画的叙事性比电影所能构作之范围更加广阔。动画所能表达的内容, 其题材与弹性原本就比电影所能展现的更为宽阔, 在制作上更为容易。[3]光有画面还不行, 必须配上声音才能成功传播。但是原声的日本动画片在中国播出存在语言的障碍, 所以要配音或是配上字幕。然而配音的影片往往就使其韵味大打折扣, 日本动画片也是如此。现在日本动画片在中国播出主要是通过互联网, 播出的动画片的数量也非常之多, 字幕也是动漫迷们自己来解决的, 也就不可能每部动画片都配音。基于这种情况, 日本动画片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影像和字幕来实现。

1. 影像与叙事

影像部分主要指通过摄影造型构成以及直观作用于观众视觉的银幕形象。[4]这是宋家玲在《影视叙事学》中对电影和电视的影像所下的定义。作为一种叙事形态, 动画片和电影享有共同的视听语法规则, 但二者之间又存在本质的区别。动画片的拍摄对象及影像构成材料不是现实物体及生命体的原样, 而是用造型艺术手段制作的虚构背景空间及在其中活动的形象符号, 其影像构成的基础属于造型艺术范畴的内容。电影史学家萨杜尔先生对动画片的解释恰当地概括了动画片的形貌特征:“动画片是以在平面上的图画或者立体的偶以及物品为拍摄对象的电影”。[5]简言之, 电影和动画片的影像的区别就是拍摄的对象。

具体到动画片本身的影像, 由于它的拍摄材料是虚构的, 让制作者有了发挥想像的更大空间。动画制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比起电影导演更大, 可以这样来看:动画片是动画制作者用一个个画面来对故事进行叙述, 这些画面之间的联系要导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把握, 这样, 一方面给了导演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同时也对他们的想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从拍摄的对象到最后呈现给观众的内容都更多的是影像, 所以在动画片叙事中, 影像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 其他的手段只是辅助。

影像作为一种叙事语言, 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具象性 (一种具体实在物的存在感) 。当使用这种符号系统进行传播时, 让接受者不必看取或听取文字编码后, 在文字解码中全面想象性地重建文本内容, 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传者和观者之间的同向平移。它呈现给观众的东西比较直观、易懂, 不像文字和语言叙事那样抽象, 而且观众在解读时跟文字文本相比也更具封闭性, 观众只要跟着镜头的移动就很容易把握故事。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日本动画片克服在中国播放时语言方面的障碍。

2. 字幕与叙事

字幕大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演职员表的字幕和语言翻译的字幕, 再则就是在故事进展过程中加入的字幕。[6]这里要谈的是语言翻译的字幕, 因为大部分日本动画片受众是听不懂日语的, 因而他们只能通过看字幕来弥补这种不足。这些字幕是由动画迷自己来完成的, 他们主要是一些高校的字幕社和网络上各种关于动漫的论坛所成立的字幕社。跟高校的字幕社相比, 后者的成员跨越了空间、年龄和职业的差别, 规模更为庞大, 而且由于他们就是日本动画迷, 在翻译风格上就更能为普通的动画片受众所接受, 这样不仅能保证翻译的质量, 也能让受众看到更原汁原味的日本动画片。这当然有利于日本动画片在中国的播出。

(二) 叙事结构

一般来讲, 日本动画片使用的都是线性结构。所谓线性叙事, 指的是在作品中有且只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情节主线。这条情节主线有一个明确的开端, 又有一个合目的的结尾。[7]这种叙事结构在日本动画片中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它一般有明确的叙事目的, 整部影片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而且在叙述的过程中, 伴随有矛盾冲突或者说是具有戏剧性, 因为这样才能吸引观众, 尤其是那些剧集长的动画片。线性叙事中的目的向度非常宽泛且自由。它可以是一种复杂的人生哲学, 也可以是一个单纯的事件。比如, 一个寻宝故事可以像斯蒂文生的《金银岛》那样来描写世界的奇妙和人性的微妙, 可以像《海贼王》那样来描写少年成长的热情, 可以像许多香港的武侠小说那样将寻宝与复仇紧密联系在一起, 也可以像许多民间故事那样, 直接表现为一个简单的故事———之所以寻宝是因为宝物可以满足人的各种物质欲望或不可思议的魔力。光有了目的还是不够的, 因为任何故事要想对观众有吸引力, 在叙事中一定要有一些戏剧性的场面, 尤其是那些长达几百集的动画电视剧, 仅有几个大的戏剧悬念还不够, 在每个剧集中还要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戏剧性场面。就像《名侦探柯南》中整个故事都是围绕柯南对黑帮的调查展开, 但每一集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 也只有这样才可能让观众对这么长的电视剧保持兴趣。此外, 有些日本动画片还采用了平行叙事 (所谓平行叙事, 指的是在主干情节之外, 另外建立一条或多条相对独立的情节线索) 的方式, 这很像中国的古代经典著作《三国演义》、《水浒传》。以《棋魂》为例, 故事的主要情节就是近藤光如何发现围棋的奥妙, 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大棋士的曲折过程。其间有关矢塔亮的情节虽然时常与近藤光的故事交汇, 但却有自己的发展逻辑。而且通过这一相对平行的叙事情节, 在表现近藤光与矢塔亮的性格冲突时, 这种戏剧性的冲突就更加自然完整。从这几点看, 线性结构有很突出的优点。它也是东南亚观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叙事方式, 当然也是中国观众比较容易接受的。

不过也有很多的日本动画片使用的是非线性结构, 如:《名侦探柯南》、《蜡笔小新》, 这些动画片往往是围绕一个人物的生活展开。但就是这类动画片在每一集中还是能找到线性叙事的痕迹。

三、文化内涵

在分析日本动画片时, 不能将其视为纯粹的儿童娱乐品, 很多日本动画片其实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所谓文化, 是感觉、意义与意识的社会化生产与再生产, 将生产领域 (经济) 与社会关系领域 (政治) 联系起来的意义领域。[8]从广义上讲,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从狭义上说, 文化是针对自然而言的一种概念, 多用于精神财富方面, 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或者说是起主导作用的部分。[9]这里所谈的文化主要是从狭义上来说的。

(一) 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日本是一个岛国, 岛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大和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尤其就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这一点来说。日本从远古直至现代, 从未间断过大量吸收外来文化, 并都能使之改变成为适合日本风土的文化。美国研究日本的著名学者埃德温·赖肖尔曾经指出:“日本人的出类拔萃之处, 与其说是模仿性, 毋宁说是其特殊性以及他们在学习和应用外国经验时又不失去自己文化特征的才能。”[10]日本人的“模仿性”早已有口皆碑, 而其“特殊性”应是日本人对外来文化在模仿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取舍选择, 重新创造的能力。在日本文化的模式里, 我们可以发现“双重特质”的存在, 这就是模仿与再创造并存。日本著名的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樋口清之指出:“岛国的宿命使日本没有独创文化的能力, 只能贪婪地吸取外来文化, 经过取舍选择, 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文化”。[11]回顾日本发展的历史,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日本在封建社会阶段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以及在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方现代化文明的引进。日本动画片在这一点上也做得毫不逊色, 不管是在题材上还是人物等等很多方面都可以找到外来文化的元素。如果你看过《魔女的宅急便》, 你一定会有这样的印象:一个类似欧洲的海滨小镇, 一个欧洲童话中骑着扫把的少女在天空飞来飞去。但是你又能很清楚地感到这个故事不像欧洲童话。这是因为虽然日本动画片融入了外来文化的元素, 但却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 而是把它们与日本的本国文化结合在一起, 也只有这样, 才可能不丢掉最根本的东西, 才可能有生命力。还有《天使之翼》, 故事虽然发生在日本, 却有一位来自足球之国巴西的著名球星, 这位球星曾经效力的球队是AC布兰克, 这些都与当今足球最高水平的地方联系了起来;而且故事描述的事情跟日本足球的发展之路也有相似之处, 很好地把日本和世界联系了起来。一味固守本国的东西, 总有一天能用的素材会枯竭, 因而要不断地从外国文化汲取养分, 但又不能丢到本民族的文化, 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才会有更多的完美的作品产生。

(二) 日本动画片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日本动画片中有很多的题材就是取自中国的神话、传说或是经典的文学作品, 还有些直接以中国为背景。从更深的层次来看, 中国与日本同属汉文化圈,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且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性, 使得日本在接受外来文化时首先便接受了中国文化, 并影响了整个日本历史的发展。[12]

“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和合”之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已故文化巨匠张岱年先生曾指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 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 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精神, 强调“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辩证立场, 以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张扬着丰富的天道与人间和谐融洽观念。管子、老子和孔子都主张“和”、“和合”、“合和”作为回应和化解天与人、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最佳方式。而这些主题在日本动画片中也是随处可见的。就像在《幽灵公主》中, 男主人公阿席达卡用爱极力阻止人类向自然的宣战、向神进攻, 为的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合。还有些日本动画片中包含了中国文化的象征符, 《千与千寻》中的小白龙是个很明显的例子。在中国, 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象征, 它代表了神圣。这样的内容对中国的受众来说总是具有亲切感的, 也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和喜欢。不仅是儒教, 而且佛教、道教也全被吸收谐调于日本人的精神生活之中, 这是日本人本身具有豁达的包容性和卓越的同化力带来的结果。[13]

还有就是中国功夫, 作为中国的一大特色在日本动画片中也有所表现。其实日本本身也有柔道和空手道。柔道是日本的国粹, 是日本讲道馆柔道的简称, 由古代的柔术发展过来的。严格来说, 柔道只是一种体育运动, 并不亚于武术。据日本历史记载, 约在公元720年, 日本流行一种类似相扑的角力赛, 称为“体术”。后来由于日本深受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 日本人便根据《易经》中“以柔克刚”的学说, 将“体术”改称为“柔术”, 经过长期的发展, 到1886年, 嘉纳治五郎综合了各流柔术的精华, 把柔术改良为一种新兴的运动———柔道。而空手道则可追溯到琉球的“唐手”, 1922年船越 (富名腰) 义珍先生等人, 将“唐手”移植进入日本本土, 1936年船越义珍先生不仅改良了唐手技术上的缺失, 并且将佛教的禅理注入唐手, 加深它的哲学内涵, 而改名为“空手道”。从柔道和空手道的发展历史来看, 它们更注重实用, 空手道更是跟中国武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而中国的武术跟空手道和柔道相比, 则博大精深得多。日本动画片的武术技击这个话题则更多地受到中国武术和中国武侠文化的影响。武术技击类的作品表现重点, 是神秘格斗技能的修行过程和巨大威力方面。和角力故事单纯的肉搏场面渲染不同, 武术技击重点烘托的是独特格斗技本身包含的神秘力量。像《北斗神拳》也有许多搏杀的场面, 但人们不会对这些记忆深刻了。而主人公健次郎发出他的必杀技, 看似随意地击打在对手身上, 然后冷酷地说“你已经死了”, 随即对手从头上到胸口就迸溅开许多血洞———这一酷厉的场景, 却让人们久久难以忘怀。动画片中, 单纯的武术技击类故事并不多, 动画片借用的是中国武术某些形式上的东西, 尤其是外在组织形式和外观形式上的一些特点。很有意思的一点是, 他们对所谓的打擂比武似乎情有独钟, 像《七龙珠》、《机动武斗传》、《火影忍者》等名作均有大量的故事情节都涉及到这一点。[14]

(三)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

日本动画片题材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它就是一个综合体, 而且往往是在一部影片中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糅合在一起, 让观众穿梭于古今之间。《千与千寻》获奥斯卡金像奖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曾创下了2003年的票房记录, 它就具有这种效果。一开始是一家三口开着奥迪车行走于乡间的公路上, 一下又把观众带入了一个神灵的世界, 在这里, 巫婆与各路神仙齐集一堂。但在这个异域的世界却也有着现代文明的痕迹:火车、电梯这些现代化的工具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日本善于汲取外来文化, 可以把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分为两个部分, 明治维新前主要是从中国、朝鲜这些亚洲国家借鉴;而之后则主要是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所以, 不妨来这样来给日本文化分类, 日本的现代文明是从西方过来的, 而传统文化则受汉文化的影响。日本文化除了把这些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外, 还不只是停留在引进的层面上, 而是对他们做符合日本式的改造, 使之适用于日本。这些在日本动画片中也体现了出来, 以致我们能够穿梭于现代与过去间、东方与西方文化间。这样的包容性使得日本动画片在中国的流行属于情理之中。

摘要:近年来, 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呈流行之势, 本文试从动画片文本的主题、叙事以及文化的角度来探究其流行的原因。

《纽约兄弟》文本的隐喻特征探析 篇7

《纽约兄弟》(Homer & Langley又称《霍默与兰利》)是美国作家E.L. 多克托罗于2009年9月出版的囊括了一战前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历史的一本力作。该作品以美国纽约历史上一对真实的、因“囤积癖”而闻名的怪兄弟——霍默·柯里尔和兰利· 柯里尔——为原型,以瞎眼弟弟——霍默的第一人称视角描述了兄弟俩波折而传奇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人们对历史上“柯里尔兄弟”的固有印象 ;同时将视域锁定在纽约曼哈顿区第五大道的区域内,巧妙地安排了近八十年间历史上形形色色的各类事件在此发生,令柯里尔兄弟成为美国历史的见证者。正如同《卫报》对于该作品的评价“(多克托罗)以科里尔兄弟的惊人故事隐喻美国的二十世纪”[1],作者用娓娓道来的笔触,借助霍默温婉而又富有哲理性的描述,隐喻了这一阶段美国社会发生的巨变。

在莱考夫和约翰逊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隐喻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方法,“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体系(metaphorical concept system)”,“是人类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2]。这种隐喻形成机制在人类的认知层面发挥作用,带有强烈的经验主义色彩,使人们凭借已有体验建构未知体验。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不自觉地将自身经验带入到作品情境中,以期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这种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隐喻的映射。《纽约兄弟》借助盲人视角,将读者代入到黑暗无光的世界,感受身边的、家族的、社会的人与事的变化发展,隐喻意味深厚。本文部分借助莱考夫和约翰逊所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对《纽约兄弟》的文本进行细读,从内容、体裁和女性人物形象三个方面探析作品文本的隐喻特征。

二、家族变迁:美国历史的缩影

小说情节始于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处,终到20世纪70年代末,与美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在此期间,美国历史上发生的每一个重大事件都对科里尔家族产生了影响,而家族轨迹的每一次转折,也分别隐喻了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成为了美国社会发展与变化的缩影,如下图表1 :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的基本格式是由一个已知的、关于某种实体的体验——源域(source domain)向另一个全然不同的体验——靶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mapping),在映射过程中,“源域的特征及内在关系与靶域的相应部分保持相似性[3]”。读者跟随盲人的视角,获得了对科里尔家族发展变迁的体验,而在跳脱出故事情节之后,便不难发现,兄弟俩生活中经历的事件与美国历史的发展是呼应一致的。在当下,个体很难获得对于历史发展的宏观体验,而借助科里尔家族变化的体验,我们可以通过隐喻机制,一窥历史流逝留下的辙印。

源域中兰利因一战爆发而参军,芥子气和战争的荼毒使他“简直变了一个人,他的嗓音变得含混而且不停地咳嗽和清嗓子”,“两颊凹陷颧骨突出”,“赤裸的背上……更多的伤疤以及小小的弹坑,上面长着芥子气造成的水泡”(多克托罗2009),这与他参军前颇为英俊的外貌形成了极大反差 ;同时,兰利在战争中受到的精神创伤也是他之后的坏脾气以及囤积症的根源。兰利的参军,隐喻了战争给全人类带来的伤亡与痛苦。

同样,源域中父母的死亡,映射1918年席卷美国的西班牙流感 ;源域中霍默失去了为默片弹奏配乐的工作,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被时代甩在了身后,映射靶域中有声电影的兴起和默片时代的结束,隐喻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基础,是不断淘汰过时的旧技术 ;源域中科里尔兄弟因家庭财政状况不善举办茶会,隐喻美国经济的大萧条,而来参加茶会的人们“完全没有斗志。他们没有兴趣享受好时光。他们来这里就为了互相搂着。”“……我们的星期二舞会像是某种公共哀悼的场合。”隐喻经济萧条导致纽约市民物资匮乏,精神空虚,消极厌世,人们不愿直面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转而逃避。

源域中科里尔兄弟的日裔管家——星山夫妇遭到邻居的威胁,被警探带走,并“被圈起来拘留在集中营里”,隐喻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引起的种族仇恨 ;而家中非裔厨师罗比洛奶奶由于孙子在二战中的罹难,要求辞职离开去找孙子的遗孀,至此,家族的最后一位成员也走了,霍默与兰利开始了形单影只、与世隔绝的生活,这隐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美国人民带来的又一次伤害,以及战后人们被抛弃被蒙蔽的心理感受。

源域中文森特黑帮团伙和嬉皮士在科里尔府邸的出现,映射着战后纽约犯罪率的飙升和反正统运动的兴起,以及二十世纪6、70年代美国混乱的社会现状和日裔恶化的城市场面,“我们许多处于骚乱中的大学校园与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权力机构似乎已经失去控制力。伟大共和国的根基正在发生动摇” [4]。而犯罪团伙与嬉皮士们,一类凶残、激烈,另一类逃避、遁世,也隐喻了民众对于动荡、骚乱的局面产生的或激烈、或消极、或厌世的复杂心态。

20世纪70年代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给美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大幅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消费主义也在迅速扩张。“消费社会是一个什么东西都可以出售的地方” [5],人们似乎有了更多的购买权和选择权,但与此同时,更多的限制也在束缚着人们的自由——原来免费的东西,现在都需要付费了。源域中科里尔兄弟拒绝为房贷、水电付费,隐喻民众在消费主义膨胀阶段产生的不适、挣扎以及束缚感。

作者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的美国,不仅因为这是历史上真实的科里尔兄弟所生活的年代,更因为在这一阶段,美国所经历的事件之多,发生的变化之大史无前例。在作品的内容方面,科里尔邸宅发生的种种转折,在结构上与美国历史前进的每一步是颇为相似的,科里尔家族的发展变迁正如同美国历史的缩影,读者可以通过个体的感知——霍默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的体验,以小见大,通过带有转喻色彩的隐喻,建构对于美国历史的宏观感受。

三、时间与空间并行:公路小说的投影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霍默和兰利》是一部公路小说,俩人虽宅居屋内,却好似在路上同行,经历各种冒险……别人不断踏入他们的生活,如同道路一般从科里尔府邸穿过[6]”。多克托罗在给亚马逊的书评中如此评价自己的作品。公路小说——以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为代表——兴起于二战后的美国,以在路上的旅程为主线,表现人物开拓与冒险、迷茫与追寻、逃亡与追逐、爱情与成长等主题内容。莱考夫与约翰逊认为,“结构隐喻依靠人们经历和经验中的系统的相互关系” [7](转引自朱全国,139)得以形成,源域与靶域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人们便可以从源域的概念中建立起靶域的概念。在《纽约兄弟》中,兄弟俩的地理位置虽未发生移动,他们拥有的唯一一台汽车——长年累月堆放于报纸、旧物之下的福特T型车——也未发挥驾驶作用,然而兄弟俩的居所、度过的时间、经历的种种事件,在作品的体裁结构上,与公路小说中得必备要素 :交通工具、公路、旅途上的“他者事件”在功能上相似,构成了一个结构隐喻。

美国是一个“轮子上的国家”,公路小说中的汽车不仅是主人公乘坐的交通工具,更是小说的载体,是故事情节得以发展的前提。正如公路小说的主人公离开了汽车就如同失去了奔走的双腿,《纽约兄弟》中霍默与兰利若没有房子的庇护,恐怕也只与街头的流浪汉无异。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第五大道的房子是兄弟俩的庇护所,是他们展开大部分活动的区域,是旧报纸与各种旧物的囤积场所,是诸多事件的发生地点,也是小说故事情节得以发展的依托,发挥了公路小说中汽车的作用。

《纽约兄弟》的时代背景——从一战前至20世纪70年代末这近80年的历史——发挥了公路小说中“公路”的作用,如果说“公路”为主人公的驰骋提供了地理空间,那么对于霍默与兰利这一对足不出户的兄弟俩来说,在位置不变的前提下,流逝掉的时间便是兄弟俩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移。如果说“公路”为三维空间中位置的移动提供了空间场所,那么读者可以通过在公路上移动的经验格式塔,建构“历史”——抽象流逝的时间——在四维空间内的移动体验。眼盲的霍默,因为少了视觉上的刺激与参照,更容易感知得到这种时间上的“位移”,于行走中他“通过街上不断变化的声音和气味测知时代的进展”。因此他在给杰奎琳的文字中说 :“我们的家并不是我们的家,而是兰利和我如朝圣般行过的一条旅途”。

在公路小说中,故事因主人公路遇的“他者”事件而完整,主人公若只专注于驰骋不息,和路途上的人与事全无交集,那么故事的精彩程度必定也会大打折扣。同样,科里尔兄弟若是一对完全遁世、不与外人往来的隐居者,对于他们的书写就失去了历史意义。作者巧妙地安排兄弟俩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中,让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西班牙流感、经济大萧条、肯尼迪总统被刺、阿波罗登月、嬉皮士运动、越战等诸多标志性事件与兄弟俩产生交集。这些事件映射着公路小说中主人公路遇的“他者”事件,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丰富。

读者通过公路小说的阅读体验而产生的经验格式塔参与建构了对《纽约兄弟》阅读体验的经验格式塔,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纵使兄弟俩的空间位置没有明显移动,生活轨迹一成不变,读者如同从车窗内窥探不断后移的风景一般,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与时间的冲刷感。在作品体裁方面,《纽约兄弟》带着公路小说的投影,为读者展现了一场时间旅行的画卷。

四、来自异域的陪伴:神话与历史女性形象的倒影

《纽约兄弟》显然是一部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相比之下,书中的几个女性形象更像是兄弟俩人生中的过客,见证了他们在不同阶段展现出的不同状态。相对于兰利对“替代品理论”的醉心和制作“终极报纸”的投入,霍默的失明及其对音乐的熟稔使其对于女性更为敏感,更能体会到情感的细微变化。作者对于霍默生命中几位女性的描写虽篇幅不多,人物刻画却相当丰满,有血有肉,并展现出移民身份的共性——身为犹太裔的作者多克托罗对于移民形象一向偏爱有加。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位虚构的移民女性不仅特质异禀,其经历与性格也透露着神话与历史上女性形象的倒影,充满了隐喻意味,为兄弟俩传奇的一生增加了些许神秘的氛围。

1. 茱莉亚——海妖塞壬

茱莉亚是小说中科里尔兄弟家中的匈牙利籍女佣,热情能干而野心勃勃,通过与霍默发生关系而一心觊觎科里尔家女主人的位置。她不仅对家中老女佣西沃恩颐气指使,更偷窃了霍默已过世母亲的钻戒。在偷窃行径被发现后,被解雇离开了科里尔家。

茱莉亚在霍默的印象中是“温暖顺从”,“轻声低语”的,她告诉霍默自己“头发颜色很淡,是小麦的颜色,还有她的眼睛像猫一样是灰色的”。霍默通过双手的触感和想象总结出了茱莉亚的形象,“她的身材比例很好……柔弱无骨……细腰,丰乳,有坚实的背和健壮的大腿和小腿肚”。在这里读者跟随霍默的感知,认为茱莉亚是一个身材矮小,带有异域风情的曼妙美女。然而在茱莉亚被解雇之后,霍默通过兰利的描述得知,茱莉亚的头发是深棕色的,而且太长,“总有散落的发丝垂到她脸上和脖子上,以此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一个明白自身地位的佣人绝不会这样……(眼睛)总是在四处乱瞥……她太聪明了,不可信”。实际上,霍默在用双手抚摸茱莉亚的脸庞以得知她的模样时,茱莉亚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下巴很大……宽大丰满的嘴,小小的耳朵,稍稍有点塌的鼻子以及她的额头,很宽,发际线很高”。在霍默的世界中,对于美的认知,除了在他还看得见的时期积累的审美能力,仅剩下通过他人的描述与自己的双手抚摸和想象了。而这种对于美的体验往往很容易被误导。茱莉亚利用霍默的眼盲掩盖了自己的动机甚至模样,通过与霍默发生关系、表现顺从来伪装美化自己的形象从而达到欺骗和偷窃的目的。这种伪装和欺骗,隐喻了海妖塞壬通过美妙的歌声伪装自己,勾引水手触礁沉没。海妖塞壬的原型——自然界的儒艮,若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怕是跟“美”沾不上半点关系,然而因为远距离、海上若隐若现的薄雾与塞壬美妙的歌声,水手们如同看不见的霍默一样,在脑海中虚构了女人的美色,从而一头扎进温柔乡,遭遇了灭顶之灾。而小说中兰利的介入和霍默的理智,及时打断了茱莉亚的计划。霍默回忆道 :“当我和她卿卿我我时我根本不知道她是怎样一个人——她只是一个被我的自我满足感分裂出来的存在”。这隐喻着神话中的奥德修斯通过想办法自控而躲过塞壬的勾引。茱莉亚,如同海妖塞壬一样,脱离了科里尔家族在历史中行驶的轨迹,却带着温柔与美艳的伪装,在霍默的生命中留下了短暂而浓重的一抹痕迹。

2. 玛丽——圣母玛利亚

玛丽·伊丽莎白· 里奥丹是霍默任职于为默片弹奏配乐的工作时雇佣的助手兼其钢琴课学生,与霍默和兰利只有一段短暂的交集,却是小说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一位女性角色。她来自一个不幸的移民家庭,后来成为了修道会的修女,在中美洲的一个边远农村遭遇奸杀。

在众多女性角色中,玛丽的形象最为纯洁、神圣。科里尔兄弟俩都爱上了她,却因年龄与地位的差距不能示爱,因为“……如果付诸行动将会毁了这女孩”。霍默曾多次在想象中靠近玛丽,却每次都将自己的幻想视为对于贞洁的亵渎而自责。正如同霍默猜想“玛丽的父母……富有远见为了保护她这份脆弱的美丽而给她取了他们信仰的圣母的名字”,玛丽身上的每一个特质都符合圣母玛利亚散发的光环。她“有一头黑色卷发,最白皙的肌肤和一双淡蓝色的眼睛”,作者未提及玛丽的民族,但黑发、白皮肤和蓝眼睛是大多犹太民族的外貌特征,这隐喻着圣母玛利亚犹太民族的身份——“玛利亚在上帝的旨意下,在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一个犹太家庭被抚养成人,并且承袭了未将生之前的天国精灵的外表特征[8]”;她善良而富有同情心,因霍默的眼盲而照顾他的感受 ;在成为传道士后,她“在贫瘠的、旱灾肆虐的国家里,住在一个小村子里和穷苦受压迫的人们在一起……给他们粮食、药品以及精神上的安慰”,她的爱是博大而宽广的,不分种族和肤色,因此她“先是在非洲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然后去了南亚的几个国家,几年之后又去了中美洲的农村……好像在环球体验贫穷和死亡”。最后兰利在报纸上读到了她的死讯 :“……在中美洲边远地区的一个小村中发现了四名美国修女的尸体。她们死前均遭到强奸,之后被枪杀”。玛丽善良博爱的一生却以惨遭强奸杀害为终结,这种冲突颇有基督耶稣为救赎人类而被钉死的宗教意味,而其修女的身份更为隐喻的形成增加了说服力。玛丽的身上集合了普世价值观中女性的所有优点 :贞洁、美丽、善良、奉献,是真善美的化身,是霍默与兰利心中对于人世美好的最后一丝渴望。但与耶稣不同的是,玛丽无法复活,她成为了科里尔兄弟俩心中无法愈合的一道伤痕。霍默没有宗教信仰,兰利带着批判的目光审视宗教,因此在得知玛丽的死讯后,兄弟俩无以寄托,他们生命中最美丽的一道光消失了,“我们的百叶窗再也没有打开过”,霍默与兰利彻底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

3. 杰奎琳——自由女神

杰奎琳·洛克斯是出现在霍默生命中的最后一位女性角色,也是多次出现在小说中霍默陈述的对象。她来自法国,“周游过世界”,“是个出版过作品的作家”,在霍默险些撞车的关头救过他的生命,对霍默进行了一场聊天式的采访,之后便消失于茫茫人海中,再未出现。

杰奎琳是一位思想自由的法国知识女性,对于事物的看法犀利而独特,与霍默十分投机。这位出现于霍默生命的尾声的女性身上的自由奔放的气质,在不出方圆十里的霍默看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是霍默社交生活中的最后一道光亮,也隐喻着在美国成立之初法国建造的赠礼——自由女神。自由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象征独立与平等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与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世俗羁绊和对于自由的追求。杰奎琳环游世界,游历美国,“去过加利福尼亚和西北地区,去过莫哈维沙漠,芝加哥和底特律,还有阿巴拉契亚”,为《世界报》写评论专栏,在霍默问起婚姻状况的时候,洒脱地说 :“再也不会结婚了,那没意思。”杰奎琳的国籍,她的自由个性,洒脱直率的性格,隐喻着自由女神的来历和象征意味。而霍默,却是不自由的。除了眼盲限制了他的行动,他敏感内敛的性格也早已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外界格格不入。在杰奎琳采访结束之后,霍默一直期待着杰奎琳的再次来访,但事与愿违,杰奎琳消失于人海中再没回来,她更像是一个情感的寄托和一个自由的象征,吸引着霍默在残烛般的晚年进行对于生命的回顾与创作,这种吸引如此强烈,以至于霍默甚至幻想出杰奎琳的归来。“尽管我很虚弱我无法确定她是否真的如她所说的回来过……但她确实回来过,我几乎能确定这一点,或者就让我们说她确实回来了”。在幻觉中霍默接受了杰奎琳劝说他用写作代替音乐的建议,实际上这是霍默对于自己的劝说。在听觉也抛弃了霍默的时候,在“时间的过程在我的感知里变成了空间感”的时候,霍默的存在意义仿佛就是敲击着盲文打印机进行写作,而杰奎琳就如同深海中的一座灯塔,是他坚持下去的力量。“我是为了她而写的……如果她不回来,如果我再也见不到她了,我将在我的沉思中拥有她”。

五、结语

基于KDD的文本特征抽取模型 篇8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流媒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业务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离散地分布着大量的信息,尤其是文本信息时刻都在以几何量级的速度增长[1]。用户已经无法从文本信息中以人工的方式提取有效的信息,无法满足用户希望获得更高层次、更加精确、更实时信息的需求[2]。面对着不断积累的文本信息,如何快速地从巨大的文本信息数据库中找到合适可用的信息及时反应当前相关领域内的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成为了日益严峻的问题[3]。

数据库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 in Database,KDD)于1989年8月在美国底特律市召开的第11届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的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1,2,3]。KDD能够描述整个数据挖掘的过程,例如,从最开始的业务需求目标到最终的结果的分析与评价,KDD的提出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技术。KDD就是从海量数据库中发现数据中存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有用知识的方法[4]。KDD能够从已有数据中发现新的知识,也能够学习已有的知识并通过推理生成新的知识。由KDD发现的知识能够更加直接便于用户理解,也便于存储和应用[5]。

在KDD过程中,数据选取的过程是整个知识发现过程的首要环节,所选的数据必须与用户需求具有极大地相关性,否则,所选的数据会极大地制约或减小后续处理过程的能力[6]。在文本信息选取的过程中,文本特征的抽取方法决定着所选文本是否满足用户需求。KDD模型下的文本特征抽取策略必须由用户需求模型指导,使得抽取的特征不仅能够精确地描述当前文本信息内容,而且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从而解决传统的文本特征选取策略的缺陷。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需求描述的文本信息特征抽取模型。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模型,将用户需求进行特征化描述,即通过若干特征及该特征描述。首先将数据库中存储的原始本文信息进行预处理加工,计算的词频、权重,初步选取文本特征,再根据用户需求描述计算特征相似度,过滤不相关的“噪声”信息,进而精确地描述文本信息。

1 文本信息特征抽取模型

1.1 KDD模型概述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在业务模型的指导下,从数据集合中提取并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数据,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及处理,挖掘原有数据中的潜在的关联或者进行初步的推理,从而生成有效的知识[2]。

如图1所示,Fayyad提出了一个知识发现过程,该过程获得了国内外广泛认可,是公认的知识发现过程的定义。主要通过数据选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变换、数据挖掘、评价五个处理过程[3]。其中,数据选取的目的就是从数据库中选择满足用户需求模型的初始信息,过滤不相关无效的噪声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按照与数据预处理模块建立的接口类型进行结构化描述,通过一定的数据组织方式进行描述,从而提高后续模块的处理能力,否则,所选的数据会极大地制约或减小后续处理过程的能力。

文本特征项是表示文本内容的基本单位。选择语义信息较多,对文本的表示能力较强、有较为明显的统计规律性的词作为特征项,特征项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文本相似度计算的准确性。

如图2所示,在用户需求模型的指导下,面对非结构化的文本信息,将其进行结构化的表示,就必须要从文本信息中抽取该文本内容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对该文本进行结构化的表示。向量空间模型(Vector Space Model,简称VSM)是针对本文信息的一个构建模型,由哈佛大学的Gerard Salton等提出的。在向量空间模型中,文本信息被看作一组正交特征向量组成的向量空间。那么,向量空间模型具有可将每个无结构的文档处理为结构化的数据、用来衡量句子段落或文章间的相似性等特点。将用户需求模型进行描述,用来与抽取的文本特征进行比较,从而验证抽取文本特征的正确性及相关性。将抽取的文本特征进行描述,即将文本中与该特征有关的句子及段落首句作为描述信息进行关联。将抽取的特征及其描述与用户需求特征进行相似性比较,从而对抽取的特征进行评估,若抽取的特征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则舍弃该特征,进行重新抽取。

1.2 用户需求描述

设R=(r1,r2,…,rn)为用户需求集合,其中,ri为R中的一个需求项,以二元组形式进行表示,即ri=(Ti,Oi),其中,Ti为需求特征,Ti中可包含需求特征及该特征的相近相关特征;Oi为需求特征描述(Ti的扩展描述),且Oi中内容可以为Ti的解释内容或相近相关特征的解释内容,可由若干个特征词构成的向量进行描述。

1.3 抽取文本特征

文本通常由段、句、词、字构成,特征可由字、词等方式进行表示。由于中文内容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通常由词来作为特征项的选取目标,分词就成为文本预处理的核心。在文本的构成成分中,段落之间和段落中的句子之间在文本信息中所处的地位和关键程度均不同(例如,首段和末段相对于全部文本信息来说是较为重要的信息,用以概述当前文本内容)。抽取文本特征的过程应当为:首先选取重要的段落,再将这些段落进行分句处理、最后进行分词处理。通过段落的重要程度来看,抽取文本特征的段落通常集中在首段和末段以及每个段落的段首部分。再将获得的句子信息进行分词处理,从中选取文本特征。

句子本身作为能够携带一个较为完整的、轻量级信息载体,由词与标点符号组成。对于中文文本内容来说,分句的依据是文本中出现的“。”、“!”、“?”等标点,进而分割每一个完成的句子。

(1)将获取的段落Pi通过“。”切分,将Pi表示成为句子的集合,即Pi=(s1,s2,…,sα)。

(2)判断Pi=(s1,s2,…,sα)中的每个元素中是否含有“!”。并根据“!”对该子段落进行切分。获得Pi=(sundefined,sundefined,…,sundefined)。

(3)判断Pi=(sundefined,sundefined,…,sundefined)中每个元素中是否含有“?”。根据“?”,继续对Pi进行切分,从而获得Pi=(sundefined,sundefined,…,sundefined)。

此时,Pi=(sundefined,sundefined,…,sundefined)中的每个元素还需要进行分词处理。分词的主要任务是将文本中的内容切分成词条的集合,分词也是选取文本特征的前提。中科院的ICTCLAS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中文分词处理工具。ICTCLAS根据中文词的类别及特性对文本内容进行切分。经过分词处理,一个文本T则可被分解成若干个词来表示T=(term1,term2,…,termn),即文本被表示成为特征词的集合。分词的结果仅仅作为文本特征的候选集合,需要经过过滤、词频统计、权重计算等过程才能被评估为特征。

(1)本文中出现大量的虚词、叹词、助动词等噪声词被过滤。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具有统计规律的特征词可以区分文本内容。为了获得反映能够精确描述文本内容的特征词,就必须对T=(term1,term2,…,termn)中元素进行权重评估。词条权重的计算公式:

ωi=log[1+tf(i)]*log[N/n(i)] .

其中,tf(i)表示词条i出现的频数;N表示文本包含的句子总数,n(i)表示文本中包含词条i的句子数。本文选取权重较高的词汇作为该文本的特征项。从而获得T(new)=(term1,term2,…,termn)。

(2)根据用户需求描述R=(r1,r2,…,rn),将T(new)=(term1,term2,…,termm)中元素进行匹配并过滤不相关的特征。例如,通过同义词、近义词匹配,计算termj与ri之间的相关度RSundefined。除此之外,还需要将每个term之间进行关联,即将出现在同一句子中的term进行关联,构成简单的特征向量vj=(term1,term2,…,termd),用来共同描述每个特征词。通过计算ri→Oi=vi=(t1,t2,…,tk)与termj→vj之间的相关度undefined,其中undefined为vi与vj中相似特征的数量。

将RSij=RSundefined×RSundefined作为termj与ri之间的相关度,将T(new)=(term1,term2,…,termn)中相关度较小元素删除,从而获得最终的文本特征集合T(F)=(term1,term2,…,termk)。若T(F)(term1,term2,…,termk)中特征与R=(r1,r2,…,rn)匹配程度较低,则当前文本的内容不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将该文本删除,以提高KDD后续处理的效率。

2 实验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文本特征抽取算法的有效性,选择1000个中文文本文件作为测试集合。通过预先给定的用户需求模型,对测试集合中的文本内容进行特征抽取,并将抽取后的特征项与用户给定相关样本文本内容进行匹配,计算文本之间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来评价文本特征抽取质量。

如图3所示,将每100个文本内容作为一个测试子集,用来计算平均文本相似匹配精度。与传统文本特征抽取算法相比,本文所提文本特征抽取算法能够获得较高的文本相似精度的匹配值。这是因为将用户需求模型进行描述,将无关特征进行过滤,并评估相关抽取特征,经过迭代评估,使得抽取的特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对文本内容精确的表示。然而传统方法则忽略了用户业务需求,仅仅通过传统的特征词频来计算特征权重,根据权重选择文本特征,从而匹配精度较低。

3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需求描述的文本信息特征抽取模型。将数据库中存储的原始本文信息进行预处理加工,计算的词频、权重,初步选取文本特征。将用户的业务需求模型特征化描述,计算提取的文本特征与用户需求描述相似度,过滤不相关的“噪声”信息,进而保留精确文本特征。

摘要:针对目前数据库知识发现模型系统中传统文本信息抽取算法无法满足用户业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需求描述的文本信息特征抽取模型。通过用户的业务需求模型进行特征化描述,将数据库中存储的原始本文信息进行预处理加工,计算的词频、权重,初步选取文本特征,根据用户需求描述计算特征相似度,过滤不相关的“噪声”信息,进而保留能够精确描述文本信息的特征。

关键词:用户需求模型,文本信息,文本特征,相似度

参考文献

[1]邱晓辉.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分析[J].情报探索,2011(1):99-101.

[2]梁协雄.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10-14.

[3]Jong P.Yoon and Larry Kerschberg.A Framework forKnowledge Discovery and Evolution in Databases[J].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1993,5(6):973-979.

[4]Christopher J.Matheus,Philip K.Chan,Gregory Pia-tetsky-Shapiro.Systems for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J].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Engineering,1993,5(6):903-913.

[5]胡清华.混合数据知识发现的粗糙计算模型和算法[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童质文本解读的生态特征研究 篇9

一、文学文本解读, 准确把脉学生心理

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质文学文本众多, 童话、小说、寓言、散文等,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在童质文本解读时, 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 用饱满的儿童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典型的儿童语言, 展示童质文本的生态特征。除了课内教材, 很多课外读物也包含大量童质内容, 如童话故事、动画绘本等, 都可以为学生提供阅读素材。教师适时引入课外童质文本解读, 符合新课改基本精神要求, 可以提升学生文本学习价值。童质文本解读要贴近学生心理和想法, 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进行学情调研, 而不是凭借教辅资料进行备课设计。学习《埃及金字塔》时, 教师在讲述金字塔为什么举世闻名时,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们说:金字塔有悠久的历史, 是重要文化象征;金字塔建造工程庞大, 凝聚劳动人民智慧;金字塔还有众多难以解开的谜……教师根据学生认知进行总结: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宝贵文化遗产, 其高超的建筑技术至今让人叹为观止, 相信同学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成功进行推演研究, 解开埃及金字塔建造的千古之谜。这样, 学生就能快速进入到文本学习之中。教师先让学生谈感受, 是探寻学生思维视角, 这样给出的文本解读才具有针对性。教师从金字塔建造之谜展开文本解读启迪, 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这一个角度展开学习探讨。教师文本解读非常准确, 切中了学生关注要点, 效果显著。

二、回忆文本解读, 有效增长学生智慧

所谓温故而知新, 引导学生展开回忆, 对文本进行探究式阅读, 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感知自然是鲜活的。教师自身也要有童质意识, 站在儿童角度进行文本解读, 回忆自己童年的学习经历, 制定更贴切的文本解读策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以拔下毫毛变出无数个孙悟空, 这是学生记忆比较深刻的影像。在学习《神奇的克隆》时, 文本开头可以从孙悟空神奇法术引入克隆技术概念解读, 学生学习思维就能顺利启动。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 了解动植物无性繁殖情况。教师重点对现代克隆技术进行解读:人们都会生病, 人体器官一旦出现坏死, 很容易导致生命灾难。克隆技术发展成熟后, 可以制造人体器官, 这将给人类带来福音。虽然现代医学技术可以给人换器官, 但常常出现排异现象, 缩短人们的寿命。而且器官资源非常有限, 难以满足人们的普遍需要, 克隆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学生听教师解读克隆技术, 自然引发回忆。因为我们身边有一些病人, 需要得到更先进的医疗技术的救治, 如果克隆技术发展起来, 必定能够给人类带来益处。学生联系相关记忆认知, 教师针对性解读, 学生自然非常关注, 使学习进入到主动探索阶段。

三、生活文本解读, 多元衔接学生经验

小学教材文本展示的大多是不同时期的儿童生活经历, 教师在文本解读时, 要对文本思维展开生活链接。虽然教材文本背景和人物处于不同历史时期, 但童质具有相似性, 学生学习感知具有相通性。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对学生思想、情感、认知等要素进行多元衔接, 体现文本童质特点。特别是一些展示名家童年生活情形的文本, 具有极强生活气息, 教师要深入文本, 挖掘文本思维对接点, 提升童质文本解读针对性。在学习《只拣儿童多行处》时, 教师从“儿童不解春何在, 只拣游人多处行”和“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两句话展开解读:前者是说儿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 只好找游人多的地方;后者是说游人不知道春天在哪里, 只好找儿童多的地方。正好是进行了人物位置调换, 但其意义却大不相同。游人要靠儿童来引导, 说明儿童是春天的使者, 凸显了儿童的活力。人们都有踏青的经历, 早春什么地方的儿童最集中呢?学生齐声回答:公园、山脚、游乐场。教师继续引导:儿童是最活跃的, 当然也能够最早发现春的气息, 如果问春天在哪里, 我们都会唱起那首春之歌:《春天在哪里》。教师选择关键语句展开解读,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引导, 学生感觉非常亲切自然, 学生思维快速启动, 自然形成学习内驱力。特别是引入学生生活体验, 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场所, 学习最熟悉的歌曲, 都会给学生带来认同感。

四、结束语

教师成功解读文本, 为学生顺利走进文本奠定基础, 这也是教师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体现。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浅, 教师要充分考量学生的接受能力, 从学生认知基础、生活经历、感悟维度等角度入手, 赋予文本以生命活力, 为学生带来针对性文本解读信息, 帮助学生快速整合学习思维, 贴近语文教学脉搏, 形成重要学习增长点。

摘要:小学教材文本大多具有童质特征, 文章从文学文本解读, 准确把脉学生心理;回忆文本解读, 有效增长学生智慧;生活文本解读, 多元衔接学生经验三个方面对此进行研究, 以便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引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质文本,解读

参考文献

[1]陈世荣.语文教学呼唤文本解读观的重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4 (01) .

文本特征论文 篇10

关健词:教学 文学 思维导图 主题 运用

我们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讲明白了么?”“大家听懂了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教与学的思维具有抽象性,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隐性的,有时是一闪而过的,有的难以再现的。就算是形象的教学语言,也大多难以复制和再现的,因为教学语言主要是声音,而言语是具有隐晦性模糊性和多义性,容易导致交流的障碍。更要要紧的是学习的思维过程,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潜水的,其思维的向度广度深度,别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如何解决教学与学习中思维的潜水问题?如何让思维变为可复制可再现的物质?我们的方法是用思维导图技术,让其变得可视,可复制可矫正可升华可评价。

一.生成思维导图主题的前提是入境。

生成文学文本思维导图主题的前提是学生入情入境,融入文本,成为文本的“当事人”,或成为文本的角色,或成为文本的作者。

情感是人的精神内核,是文学灵魂。“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1]所有的阅读,都不是冷眼旁观,都是从别人的文字里读到自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只有融入文学的情境之中,并成为文本的“当事人”,才可能进行多元解读,多元感受。只有融入文本语境,才可能在悲欢离合的氛围中获得对“生命”新的理解、体验、超越、升华。

一切阅读都应是个性化的,唯有个性化才有真实的阅读,深度的阅读,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是到达个性化的不二途径。所以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融入文本。

只有学生成为了文本的“当事人”,才能有生命的“困惑”,生成“生命的问题”,进而将生成的问题进行思维可视化,才可能发现学生思维的方向性、连接点、系统性等是否存在问题,才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细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

二.可视化语文的概念、特征及其功用

(一)语文可视化的概念界定

可视化是借助思维软件将隐性的思维绘制成图,可视化语文是对语文的形象性、会意性、模糊性、神秘性等潜性思维的显性化,进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科学性、结构性、系统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力,实现学习效能的优化[2]。

(二)课堂思维导图主题的特征

课堂思维导图是课堂生成的,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明确的知识点能力点的指向性,能聚集绝大多数同学的思维,能成为课堂的主题。对节奏、结构、坡度、难度等课堂关键要素,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可视化的主题必然具备以下特征:

1.生成性。思维导图的主题(问题)是在课堂阅读时,学生入境入情后遇到的各种困惑而提出的若干问题,在学生共同讨论后确定的一个问题。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虽然老师可以预设,却不可包办代替。

2.唯一性。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多构性,所以学生在阅读时也必然会提问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问题,甚至一个学生会提出好多问题。如果课堂要回答解决所有学生的所有问题,必然是散乱的,也是不必要的。因而要引导学生聚焦于一个问题,在一个主题下进行结构化思维训练。

3.形象性。文学作品的个性化阅读,读者生成的问题,一定是生动形象、具体生动的。而不能太抽象,如教学《方山子传》时,聚焦式问题可以是“方山子是陈季常么”“标题能不能换成陈季常传”“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语义指向谁……却不可是“《方山子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4.切口小。思维导图的主题一定要切口小,具体化,以便让学生思维有抓手。不可将大而无当的问题作为思维导图的主题。如《祝福》,可以是“顺来逆受的祥林嫂有没有反抗”,但不可以是“鲁迅写《祝福》是为了表现什么”。

5.最近发展性。思维导图的主题不宜太难,也不可太易;太难则难以形成争论,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学生茫然失措或思路混乱,太易则难以聚集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大多数学生不需要讨论就可画出完善的思维导图。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可以是“思美人兮天一方”的“美人”究竟指谁?因为苏教版在这一个课前面安排了《离骚》,学习过“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懂得了“香草美人”的手法,应当能突破“思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内涵。但是,“嫠妇”注释为“寡妇”,合适么?应当怎么解?这个问题就不能确定为课堂的思维导图的主题,因为“嫠妇”这个极具文化内涵的意象[3],从小学到高中,课本上是第一次出现“嫠妇”这个词,学生必然无法解决。

6.时控性。绘制思维导图要根据学生讨论时思维的向度、宽度、深度进行时间控制,给思维一个适宜的空间和时间。既不可为了表演而一闪而过,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尚未真正展开,就仓促结束讨论。比如李清照《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的“为什么是淡酒”的讨论,不能放任学生在“假酒、兑水的酒、没钱买好酒等等”假问题的争论中。

(三)思维导图的教育功能

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聚焦性和系统性。“关注主题,注重未来”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拥有更富于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摆脱困境的勇气。

变知识课堂为思维课堂,突出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培养出啃老的宅男。

培养出胸怀博大、高远视野的创新人才。因为主题的结构化思维、因为案例、因为关注未来、因为争论,就必然利于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意见;利于学生面对自己的思考、研究的同时,要思考别人的观点;利于学生对不同意见形成自己新的理解;利于学生习惯民主和宽容;利于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之上形成决策能力。日久天长,学生心胸和视野就会变得博大,更容易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爱好和文化。培养了学生对含糊或复杂事情的关心和容忍度,滋润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坚韧性[4]。

三.运用思维导图突破文学文本的难点

(一)思维导图的类型

语文思维导图类型极多:有知识类,课文内容、知识点或考点、单元(专题)等,有文体类,文学文本类、实用文本类、议论文本类、写作知识类;有方法类,各种题型的解题通法,各种文本的阅读方法,写作的基本方法…不论多少类型,都可归为三种:知识类思维导图,策略类思维导图,模型类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的绘制

绘图的过程,就是思维结构化思考的过程。第一步,确定思维导图的主题,第二步分支关键词的提取,第三步分层分支的标准确定。第四肯绘制导图。第五步,检验导图所体现的思维的科学性:一审最后的分支是否属于主题的真子集;二审每一层级的分支是否处于同一分类标准;三审每一分支的关键词与另一分支的关键词是否有共同的母集。

(三)思维导图的运用实例

用思维导图来破解文章的关键点、难点,能起到“突破一点顿悟全篇”的效果。因篇幅所限,仅举一例(因考虑杂志排版,只好将图转化为文字)。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於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5]

思维导图的主题为“隐”的内涵,进行结构化思考并画图:

第一分支为“隐”指向哪些句子,下位分支的关键词为“威王隐事”,可分支为“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再次分支,关键词为“隐的结果”,指向“百官荒乱,诸侯并侵”。

第二分支关键词为“大臣对隐”,又可分支为“隐”“左右莫敢谏”和“不隐”“淳于髡说之以隐”。

第三分支为“不隐”指向哪些句子,下位分支的关键词是“威王不隐”,可分支为“一鸣惊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下位分支的第二分支关键词“不隐的结果”,指向“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画图,问题就出来了,结尾一句“威行三十六年”是对“不隐”部分的总结,还是对全文的总结?经研讨,学生们终于明白此句是对全文的总结。随之,问题又出来了,“威行三十六年”既然是对全文的总结,那么全文是分总结构,还是总分总的结构?经反复修订导图,学生们发现“齐威王之时喜隐”这句是总,当断为“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喜隐的主语不是威王而是“威王之时(世)”。全文的结构好似是总分总。

随之问题出来了,两个分支的“喜隐”“不隐”看似并列,却有轻重之分。“隐”是为了“不隐”;“隐”是表象,“不隐”才是施政的真实;“隐”是手段,是治国方略,是利用“世俗的好隐”来甄别和麻痹敌人。可得出结论:

第一,结构虽是总分总,但分的部分却不是并列,而是层递关系。

第二,“齐威王之时喜隐”的“隐”的意思,不仅仅是指语言的“隐晦曲折”之“迷语”、“隐语”,还包括各种各样的“隐”的技术,更可能指“隐”的人物性格,更指向治国方略。“齐威王之时喜隐”就是全文的主旨句。

第三,第一分支的“隐”与第二分支的“不隐”在结构艺术方面,不仅仅形成对比艺术手法,更有伏笔、悬念、照应等艺术手法。在人物描写的艺术方面,照应与对比,让威王与淳于髡,形象非常丰满,寓治国、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中,表现了人物非凡的胆识和才智。

综上所述,文学文本的思维导图以极小的切口、生动形象的聚焦问题作为主题,能以点带面,突破一点,顿悟全篇。更重要的是,形成以案例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们“关注问题注重解决”的思维品质,从而让学力在结构化思维中不断地提升。同时,形成了主题式的课堂教学,聚焦了学生的思维,让语文课堂学习不再支离破碎地生硬地从一个环链接到另一个环节,因为环节的聚焦,更能提升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刘勰在,文心雕龙[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

[2]刘濯源,思维可视化:减负增效的新支点,中小学管理[J],2014.6

[3]李莹,魏晋南北朝“嫠妇”赋研究,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J],2009.6

[4]黄丽,焦点解决模式:理论和应用[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

[5]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M],北京出版社,2006.7

文本分类中特征选择方法研究 篇11

近年来,文本分类方法在机器学习的推动下迅猛发展。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特征空间的高维性以及文本表示向量的稀疏性始终是文本分类问题中的最大难点之一。在空间向量模型中,通常采用词语作为特征向量,这样,出现在文档中的所有词语就组成了原始的特征空间,然而,一个中等规模的语料库就可能包含有上百万条不同词语。对于分类算法来说,这样的高维空间计算量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希望在不降低分类精度的前提下寻求一种特征降维方式来降低空间维数,提高分类器效率。特征选择与特征抽取是特征降维中的主要方法,本文将就特征选择的不同方法进行研究。

1 特征选择方法

1.1 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1,2]

追溯起来,互信息这个概念来源于信息论,用于度量一个消息中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现在,互信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相关词统计语言模型中,在文本分类中它主要用于衡量词条t与类别Cj之间的统计关联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tCj)表示为词t在类别Cj出现的概率,P(t)表示词条t在整个训练文档中出现的概率,MI(Cj,t)表示词条t在类别Cj的互信息。在实际计算中,这些概率可以用语料库中相应出现的概率来表示。互信息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其中,N为语料库中所包含的总文档数,A表示词条t且属于类别Cj的文档频率,B表示为包含词条t但是不属于类别Cj的文档频率,C表示属于类别Cj但是不含词条t的文档频率。

值得一提的是,互信息计算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它互略了特征词的词频信息,偏向于低频词,这就造成了它在一些实验中的低效。

1.2 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IG)[1,2]

信息增益亦是来源于信息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文本分类中,它表示了某个特征项的存在与否对类别预测的影响。信息增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j为第j类文档集合,j=1,2,3,…,m,m为类别数。undefined表示特征词t不出现。P(Cj)表示Cj类文档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概率,P(t)表示语料库中包含特征词t的文档频率,P(Cjt)表示文档包含特征词t时属于Cj类的条件概率,P(undefined)表示语料库中不包含特征词t的文档频率,P(Cjundefined)表示文档不包含特征词t时属于Cj类的条件概率。

特征项的信息增益值越大,对分类越重要,因此在进行特征选择时,通常选取信息增益值大的若干个特征词构造文本的特征向量。信息增益的不足之处在于它考虑了特征词不出现的情况,虽然某个特征词不出现也可能对判断文档类别有一定的贡献,但实验说明,这种贡献往往小于考虑特征不出现情况带来的干扰。另外,由于考虑因素比较多,信息增益的计算量也相应较大。

1.3 x2统计(CHI)[1,2]

x2统计(CHI)度量词条与文档类别之间的相关程度,并假设词条与类别之间符合具有一阶自由度的x2分布。在实际中,经常采用它的近似公式,令A表示属于Cj类且包含词条t的文档频率,B表示不属于Cj类但包含词条t的文档频率,C表示属于Cj类但不包含词条t的文档频率,D表示既不属于Cj类也不包含t的文档频率,则有:

undefined

由公式可以看出,x2统计值越大的特征项与类别之间的独立性就越小,对分类的贡献就越大。

1.4 期望交叉熵(Expected Cross Entropy)[3]

期望交叉熵与信息增益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期望交叉熵只考虑特征在文本中发生的情况,而信息增益同时考虑了特征在文本中发生与不发生两种情况。对于特征t,其期望交叉熵记为CE(t),计算公式如下:

在只考虑单个类的时候,则有:

2 实验测试及分析

本文选用的中文文本分类语料库来自于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平台,该语料库共分为十大类,包括环境、交通、计算机、经济、军事、艺术、政治、医药、体育、教育,从中随机选取了1882篇文档作为训练集,934篇文档作为测试集。训练文本和测试文本文档分布如表1所示。

目前,KNN是VSM(向量空间模型)下最好的分类算法之一[4],该算法的基本思路为:给定待分类文本后,寻找训练样本集中与待分类文本最相似(或距离最小)的k篇文本,然后根据这k篇文本所属的类别判定待分类文本所属的类别。KNN分类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k值大小的选定,一般凭借经验来取值。

综合以上,在本实验中,选用了KNN分类器进行分类,且k值取35,对上述四种不同的特征选择方法进行了文本分类测试,对应的分类精度比较如表2所示。

显而易见,实验数据表明互信息的分类效果最差,x2统计、信息增益、交叉熵的分类效果较好。在实验中,当特征空间维数为1000时,互信息抽取的特征词基本上都是文档频率为1的词条,且许多词条互信息量完全相同,同一分值的词条可能有上百条,而训练集中文档频率为1的词条远超过1000个。因此,在进行特征选择的时候,只能随机的删除那些打分与前面相同但是靠后的词条。由于有些类别中的大多数文本的向量中含有几个属性,在分类过程中,会导致有些文档无法识别。例如,选取互信息作为特征选择方法的时候,发现934个测试文档中有2个文档无法进行分类。

3 互信息修正方法讨论

由实验可知,特征选择方法选用互信息的时候,分类效率极低,若不对互信息作任何的修正,在中文文本分类中使用的价值并不是很高。对互信息的修正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增加特征空间的维数,以提取足够多的特征信息,但是这样就会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额外开销,不是一种很实用的修正方法。

第二,从互信息函数的定义可以看出,互信息认为低频词携带着较为强烈的类别信息,从而对它们有不同程度的倚重。当训练语料库的规模比较小的时候,特征空间中必然会存在大量的出现文档频率很低的词条,他们较低的文档频率导致了他们必然只属于少数类别,但是从抽取出来的特征词观察发现,大多数为生僻词,很少一部分确实带有较强的类别信息,多数词携带少量的类别信息,甚至是噪音词。因此通过减小互信息对低频词的倚重来修正互信息是种有效的方法。

4 结束语

互信息的不足导致了互信息在中文文本分类中的低效率,而对于互信息的进一步修正仍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仍需要继续在修正互信息方面努力,寻求一种效率比较高的修正方案。

参考文献

[1]秦进,陈笑蓉,汪家维,等.文本分类中的特征抽取[J].计算机应用,2003,23(2):45-47.

[2]刘丽珍,宋瀚涛.文本分类中的特征选取[J].计算机工程,2004,30:14-15.

[3]Mlademnic D,Grobelnik M.Feature Selectionfor unbalanced class dis-tribution and Nave Bayees[C].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Bled:Morgan Kaufmann,1999:258-267.

上一篇:清选性能下一篇:农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