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开发(共12篇)
地方课程开发 篇1
摘要: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说起, 阐述了地方课程在国家课程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及我国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地方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特别是从自己开发地方课程的实践活动中所进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探索,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方课程开发,地域性,针对性,探究性,实践性
近年来、尤其是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 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在课程模式多样化和课程结构优化中, 地方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金川区作为甘肃省级第二批新课程改革实验区, 在地方课程开发方面充分体现了地方教育特色, 并试图对学校课程设计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和成果。
一、地方课程在国家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中, 国家课程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 它反映了国家教育标准, 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中小学教育的共同标准。地方课程则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 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 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反映了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不同, 国家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就有差别。从课程结构的构成来看, 地方课程直接影响着国家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 缺乏地方课程, 或者地方课程所占的比例不恰当, 都不利于优化宏观课程结构。从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来看, 一方面, 地方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化, 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 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 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 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因而可以说, 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
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地方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内容过难、过于繁重、过偏、过于陈旧以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等问题。与世界各国相比, 我国同一学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知识面较窄, 同一知识深度较深。同时, 对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要求做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 缺乏弹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 课程标准过高, 它是最高标准, 而不是基本标准, 相当一部分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难以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这种现状导致大多数学生负担过重, 学生辍学率增加,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 也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不仅造成学生负担过重, 而且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悖。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国家提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开发是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 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这种课程在国家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 又可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地方课程是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课程与学生、社会的关系来看, 地方课程也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纽带。
三、在地方课程开发实践活动中的一些体会
1. 地方课程开发首先要注重地域性
地方课程是针对不同地方的特定地域特征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 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 因而, 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地域性。前几年, 我们教研室在进行教研活动时, 听到了许多关于学生实践活动课难上、难以开展的呼声, 我就开始关注课程开发, 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开发一本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实践活动类课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一方面我多方收集资料, 另一方面, 和基层中小学的老师们经常探讨, 从他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一些有用的东西和灵感, 更多的是在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一些当代中小学生的思想活动情况, 考虑到金川区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资源和独特的经济社会条件, 首先是以人为本, 从关注学校、关注同学、关注家庭、关注自身等方面做起, 进一步扩大到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关注宇宙空间的顺序, 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课题, 又进一步把它们细化, 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和设计。例如, “我爱我校”这一课题, 就设计了五个系列活动, 从学校悠久的历史、校园的风貌、教师的风采、学生的成长以及走近名人、走近校友六个方面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方案, 并配以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说明、活动时间、活动方法, 对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方面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 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可依据的“参照物”。
2. 地方课程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从课程目标上看, 地方课程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 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和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 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 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 学会对社会负责,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在设计这些课题时, 在目标的确定上, 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外, 另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有时代性, 因为21世纪是一个经济时代, 我特别针对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对农民的影响及人们的经济意识的觉醒等方面, 针对金川区处于金昌市郊区,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但个别家庭条件差距又很悬殊的特殊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 以及金昌市空气污染严重、工农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都比较缺乏水资源等情况, 让学生密切关注个人生活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设计了“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调查”, “独生子女社会化发展的调查研究”, “我们周围的空气”, “亲近大自然, 走进金川峡”等系列实践活动。这些课题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 在课程目标上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3. 地方课程开发更要注重探究性和实践性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地方课程实施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应是接受式的, 而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学生在学习关于地方和社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研究本地区的现实问题, 探究每个社会成员适应本地区发展需要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同时,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因此, 我按照“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几个大类, 设计了“花草栽培管理的研究”、“寻访尘封的古镇”、“设计新型汽车”、“小小服装设计师”、“粮食是汗珠换来的”等一些具体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并且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一书第四部分的“参考资料”中, 又给出了一些优秀课例和《怎样写调查研究报告》、《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一些相关资料, 给老师、学生在实际上课时有一个可模仿、可参考的示例, 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校本课程开发:上、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2]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18.
[3]郭元祥.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1) .
[4]吴刚平, 樊莹.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几个认识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7) .
地方课程开发 篇2
课程开发汇报材料
综合实践
双泉镇北付小学
地方与学校
课程开发汇报材料 综合实践
经典诵读——学校课程的开发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他们从很多角度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诗的灿烂滋润着中华文化,也滋润着已步入古诗世界的小学生,丰富着师生的文化底蕴。诗中存在许多“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想像的余地,如能引导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像,于空白处求精彩,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很好的练笔。所以在学生经常空空也无处着笔之时,把古诗作为学生写作题材,在学习古诗之余深入其中,对古诗进行续写、扩写、改写,加深师生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技巧,写出美文,让优美的文彩翩然飞入画图,这就是我们开发学校课程的初衷。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大多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很好的练笔。
1、拓展外延,连写全文
有些古诗,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等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或扩写,或改写,或写读后感,或写由一首诗想到的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象,趣味盎然,入诗境,悟诗情,写出精美的文章来。如在教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寻隐者不遇》时,学生了解诗的由来后,写出了《寻隐记》一文。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卢纶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物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还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钻研,许多古诗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练写片段
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翩翩、莺歌燕舞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写景进行片段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隐藏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摆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中可以作为片段训练的诗作也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片段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
二、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文中却可以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意通过吟诵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了。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的,但教师如果只一味地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在学生没有感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的情况下,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在这儿引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通过引导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流泻出来,拨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地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为雪人的情景;父亲因自己考试不好,失手打了自己,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处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地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汇报习作的材料时,许多学生因此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情动而辞发,作文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诵古诗,写作文”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多年来,我们一直进行着“诵古诗,写作文”的尝试,对于教师与学生都受益非浅。“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传诵千古的诗句。在这里,我们不妨说:问文哪得美如诗,为有诗中作文来。只要我们善于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地进行训练,相信学生的作文水平与语文素养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情况
同所有新生事物的诞生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起步之初,我们也曾感到困惑和彷徨。历史一贯沿袭的课堂讲台式教学模式和规定性教学内容,限制了教师们开放的教学思维,而学生也沿袭了传统的室内课桌式受教模式,禁锢了孩子们调查、合作和获取广义信息的技术能力。教师的理念和经验不足,学生的素质与现状堪忧,成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拦路虎。面对一门于学生、于教师都是全新的概念性课程,如何找准切入点,如何把握综合实践教学在实际操作中的有效尺度,在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呢?我们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狠抓教师培训,以骨干引路。“教师能走多远,学校就能走多远。”学校要发展,建立一支既精于学科教学,又擅长课程开发,同时具备大胆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是关键,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教师培训。
1、选择教师投入实施。开学之初,我校教导处进行了两项针对教师的摸底活动。一是在全体教师中征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二是就原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所做的探索进行介绍,并结合学校的工作谈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目的在于了解教师课程实施的理念、经验,基本素质等情况。根据两项活动的结果,我们确定了课程实施的骨干教师力量,有重点地进行培训。不管是外出学习、听课,还是实践体验,我们尽量给他们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2、引导教师端正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产生种种不利于课程实施的思想,如:接受任务之初的畏难;开始实施时的困惑;与传统教法冲突时的彷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参教案,没有具体的教法学法,甚至很难找到供参考的资料,因此,为上好一节实验课,教师要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到生活中寻找素材,去网上查阅资料,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是无法计算的。每一个实践主题的完成,要组织并指导学生采访、调查等校外活动,其麻烦之多,难度之大,也是毋容置疑的。为此,我们发现老师的思想问题后,学校领导不是急于求成,埋怨责备,而是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设身处地的对他们的想法、疑虑作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和教师一起学习教学理论、更新教育理念。
3、帮助教师掌握方法。教导处牵头组织每个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师召开研讨会,确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部分主题,并与老师一起拟订具体方案,指导各年级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跟踪听课、访问学生、检查资料等形式督促和指导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和老师们一起搓商、探讨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
4、鼓励老师大胆实践。要培训、提高教师,鼓励教师大胆实践是最佳道路。只要老师有好的点子,我们一定采纳,让教师看到自己创造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欢愉,鼓励全体老师学习和参与综合实践课题的研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大胆实施自己设计的方案,使课程的开发空间更广阔,效果更明显。
二、强调以点带面,以小步推进。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在三到六年级中确定骨干教师,确定实验班级,以小课题的形式,在小范围内实施。一小步一小步的向前推进,从而带动全校。
在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方面,也体现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深入、拓展的过程。三年级采用由扶到放,简易活动与专题活动相结合的操作方式。四年级逐步以专题活动为主,小主题活动为辅,五、六年级则以专题活动为主。
三、注重科学选题,以实效取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它的基本要求是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板块融合为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相互推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参与实践。
基于上述要求,我们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我们重实际、求实效,充分考察学校周边环境,考虑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及其年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离学生生活很近,易于捕捉信息,便于收集资料。我们紧紧围绕学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与生活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科学的关系四条线索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课无定势,目标更无定势。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并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达到课程资源高效利用、实验研究巧妙推进、课题成果遍地开花的效果。
四、加强课程管理,以制度规范。
1、以实施细则规范活动的内容。首先,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其次制订了课题实验方案和总体计划。在广泛收集教师、学生、家长对活动的意见,认真审核他们所提出的活动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各年级的特点制订了分层次分年级的计划和学校总体计划,力求计划操作性强,活动内容科学规范。
2、以监督制度确保活动的落实。教导处组织综合实践的教师进行研究讨论,汇报各班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的收获,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大家共享成功的经验,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指导下次活动的实施。
五、存在的困惑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需要教师有一个执着的精神,怎样营造这种精神的氛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惑问题之一。
2、相关教师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
立足地方文化,开发校本课程 篇3
关键词: 地方文化 课程资源 校本研究 校本课程
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逐步落实,在校本课程的开设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校坚持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建立以乡土文化为基础的、体系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的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以“涛雒文化”为切入点,大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教育之场所。”我校坐落于江北水乡、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的故乡——涛雒镇。涛雒镇地处黄海之滨,位于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港口中间,是山东省中心镇;历史悠久,汉时设盐官,金代置涛雒镇,是一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日照的粮仓;交通便捷,风光优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丁肇中故居、刘家湾赶海园、黄海九寨沟成为黄海之滨最好的旅游景点之一。独特的区位和历史、人文环境造就了“涛雒文化”,所以我们以探索围绕“涛雒文化”这个特色资源做文章,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首先,积极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并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例如,我校倡导历史教师发动学生及学生家长收集本乡、本土的文物,并参观当地文化遗址、遗迹,编写校本教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
其次,大力开发校内资源。完善校园文化、建立植物园区,并在教学楼布置“中国地理景观”、“植物与环境”、“地球生物圈”等内容的环保科技长廊的基础上,积极与上级科普部门联系,在校内建立水温地震检测点、海水水文检测点、航空地标点等,学生每天一测录,两周一上报,这种校内科普实地考察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校内建立42000余平方米的苗圃式绿化基地,为劳技课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二、加强校本研究,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程教学
我校在课程管理上重点处理好两点: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规范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走出教材和校内资源的狭隘视野,尽可能地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在结构上努力打破课程资源结构单一的局面,合理建构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以课改后的劳技课为例,每一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渗透组织实践活动。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到右所韩国蔬菜基地“当一天小菜农”,到涛雒工业园“当一天小工人”,以及刘家湾“小小导游”、“地震科普观测员”、“丁肇中科技馆讲解员”、“今天我当家”等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体验甘苦,丰富内心世界。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校校本教研也在逐步深入,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发生根本变化: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与此同时,学校构建“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的《涛雒二中课堂教学评价表》,主要用于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学习效果的发展性评价三个方面,权重占60%,把评价重心从对教师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注;而对教师评价的指向,从过去的“知识讲解”转移到对学生素质提升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角色把握”、“环境营造”和“技术运用”三个方面,权重仅占40%,并不关注教师是否明确,而是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达成,是否会学是否乐学。这样既有力地促进教师学习成长的发展,又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双赢。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课程开发成效凸显
我们经过几年来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丰富了学校文化,提升了学校品位。校本课程的实施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文化,学校的教室、走廊、墙壁,处处是学生自己的设计创作的作品和搜集文集:那《千年大波汇涛雒》展示了学生积极向上热爱家乡的情感,那生动的文笔《老家涛雒》展现出家乡的美丽,那为建设和谐涛雒、发展涛雒的建议等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使“校本课程开发”真正提升学校品位:学校申报立项的山东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初中学生交际与学习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家庭和社区关系研究》已经进行成果鉴定,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其成果《“自主——研究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被中央教科学授予先进科研成果;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已顺利结题。学校被中央教科所定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题实验学校、全国学科“四结合”教改试验学校、山东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重点实验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陶冶了学生情操,提升了学生素质。多年的涛雒传统文化资源的搜集、学习与熏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审美能力和观察生活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我校的校本教研的纪录片、《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亚洲最大金沙滩、中国第一赶海园——日照市刘家湾赶海园》等校本课程、学生作品等受到专家好评,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日照日报》都分别做了报道。近年来,我校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有216人次获国家级奖,600余人次获省、市奖。
对农村地方课程开发的思考 篇4
一、农村地方课程开发的困境
(一) 课程理念陈旧僵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是农村地方课程开发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但是在我国许多农村, 并没有开发出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 存在着忽视学生发展、抹杀地方特色、脱离农村生活实际的问题。直至目前, 不少农村教育基本上还是在单纯的升学教育轨道上运转, “应试”教育的现状没有明显改变。农村教育过度强调知识目标, 追求“技术兴趣”[1], 把课程开发过程视为一种普适性、划一性的模式。这种陈旧僵化的课程理念把学习者看成是被控制的对象, 师生在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中仍然处于客体地位, 课程成为外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客体, 他们的主体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压抑。有学者提出, 新课程要求课程要“使儿童由单纯的认识性生存走向存在性生存”[2], 但许多农村中小学, 依然把学生看成是知识接受的装置, 而非独立存在的主体。
(二) 农村课程资源重视不够
地方课程开发是以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先决条件的。一些人认为:农村学校大部分都在偏远山区,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 教室简陋, 就连起码的学习环境、条件都保证不了, 根本谈不上什么课程资源, 当然也就无所谓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了。[3]他们以城市拥有图书馆、计算机等课程资源为参照, 推断农村课程资源严重缺乏, 忽视农村丰富的民间文化和自然物产以及学生身边的实践活动等潜在的优质课程资源。例如农村孩子在小河里抓虾、摸鱼, 到田野里烧红薯、烤毛豆等乡土资源, 教师开发这些课程资源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乡土认同感。然而长期以来, 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采用统一的课程标准、教材, 农村的课程围绕“考试”的指挥棒旋转, 课程内容选择以中、高考知识为中心, 与考试无关的被排斥, 农村浓郁的风俗民情、独特的地理风物和优良的民族文化等在农村地方课程中“难觅踪迹”。
(三) 农村教师的文化阻隔
课程改革植根于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生态环境, 源于信息化、多元化和民主化的时代诉求。农村文化是学校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 但是传统农村文化的封闭性、保守性、贫困性、乡土性等特征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教师, 使教师陷入相应的文化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封闭性, 它易产生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 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小学, 同科教学人员少, 有些教师半工半农, 交流、教研机会都不多,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独立地处理教学上的大部分问题, 使教室成为教师孤立的王国, 学校成为文化的孤岛;二是保守性, 它使许多农村教师维护现状而排斥变革, 原因很简单, 改革意味着教师要放弃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 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三是贫穷性, 因为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融合, 农村形成“贫困文化”[4], 消极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不利于调动教师参与地方课程的积极性。
(四) 课程评价单一化
评价是对地方课程价值实现程度的准确判断以及对课程预期目标达成度的全面检验, 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5]。但是城乡仍然沿用“应试教育”的那一套评价机制, 用陈旧理念、单一指标、简单方法等对地方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调查资料显示, 85.8%的家长“希望子女毕业后升学”, 89.2%的农村初中学生具有升学要求, 55.0%的学生“希望通过升学改变自己的命运”。[6]由此可见, 评价仅局限于学生学业成绩, 忽视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倾向、心理素质等。特别是中、高考, 已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设置的“指挥棒”, 这必然使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课程为考试而设置。这样的课程评价机制, 与地方课程的理念相脱节, 没有体现地方课程的评价特色。据访谈中小学部分教师得知, 地方课程无论作为文本还是活动, 大多游离教学之外, 因为地方课程没列为考试范围。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 严重制约地方课程开发。
二、农村地方课程开发面临困境的原因
必须从农村地方课程开发面临的困境入手, 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当前农村地方课程的困境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一) 教育价值取向:城市化
中国的教育主要以城市为出发点, 以城市的教育需求为先, 以城市的发展规格为标准, 以城市的需要来制定与教育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对城市教育的倾斜性政策使得农村学校无论是在教育经费上、师资水平上, 还是在教育政策上都处于弱势地位, 没有话语权。倾斜性教育政策使城乡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农村地方课程开发更是困难重重。农村学校在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在必需的国家课程的教学前提下, 农村很难有财力、物力和人力完成地方课程的开发。教育城市化取向使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村教育在其各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城市偏好, 在各方面都向城市靠拢, 竭尽所能地追逐城市化价值的梦想。“城市化”教育价值取向是地方课程开发几乎无法逾越的文化障碍。
(二) 课程内容选择:城市文化、精英文化
课程是如何对文化进行取舍的呢?在一些学者看来, 课程是建立在对文化内容任意选择基础之上的。这一论断显然是不成立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实质就是一个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追问过程, 以前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现在应该反思“谁的文化最有价值”以及“什么文化最值得保存和传递”。课程内容的选择其实就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纵观现实来看, 农村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被压迫文化”、被忽视的文化。在人们的眼中, 城市文化常常是文明的、科学的、先进的象征, 而农村文化往往是“愚昧”“迷信”等代名词。众多农村教育改革都试图以城市文化、精英文化来同化农村文化, 最后往往是以农村趋同于城市而告终。那么, 关于课程究竟该如何取舍文化这一问题, 答案似乎也就不言自明, 于是农村文化顺理成章地被排斥在课程之外。农村教师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动力, 也就不难理解。以农村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方课程开发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三) 教育实然目的:离农教育
农村地方课程开发的困境与乡土文化不被认同有很大关系, 农村教育的目的就是脱离农村, 进入城市。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虽说给地方课程开发以合法性, 但是国家课程强化官方知识、城市文化的优越地位, 导致了学生对本土知识、乡土文化的鄙视。正如甘地所说:“毫无疑问的是, 当年轻人从学校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以后, 对农业却一无所知。不仅如此, 他们还从心底藐视自己父亲的职业……现代学校的一切事情, 从教科书到毕业典礼, 从来不会使一个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到自豪。他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 就越远离自己的故乡。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使他和他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 就是使他不断地疏远这种环境……他自己祖祖辈辈所创造的文明在他的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无用途的。他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7]农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本土文化不被认同, 即使“跳出龙门”, 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主流文化, 以致成为城市的“边缘人”。
(四) 教育言语选择:精密编码
伯恩斯坦提出“社会语言编码”理论:一种是精制编码, 它具有普遍性、关联性和文化修养性, 上、中等社会阶层的语言具有该特征;另一种是局限编码, 它具有特殊性、孤立性且缺乏文化修养性, 下等社会阶层的语言具有该特征。[8]国家课程具有精密编码的特征且影响深远, 而能体现局限编码的地方课程不受重视。人们日常所使用的语言实际上是一种包含文化编码特征的语言, 它呈现着言语者不同的文化状况。农村师生大多使用的方言具有局限编码的特征, 而教科书和考试等具有精密编码的特征。冲突由此产生, 农村学生不适应精密语言编码。以写作为例, 特别是在边远乡村地区, 学生习惯用方言写作, 这种做法与中、高考的要求相悖。农村学生用方言写作就得不了高分, 老师告诫大家要努力学习用普通话写作。学生只有适应精密编码, 直至被同化。在过去的写作教学中, “伴随着方言而去的, 是学生们真实、丰富而新鲜的生活经验, 是学生赖以成长和自我认同的乡村文化, 是学生从内心深处对于自己从小熟悉的环境的真切观察、思考和感受”[9]。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了改造、塑造学生言语编码和脱离学生生活体验的过程。学生的生长环境不再具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甚至成为日益陌生的异己世界。
(五) 课程评价:功利化
课程评价的功利化取向, 无论城市与农村都是存在的, 而农村学生通过“考试来改变命运”的愿望就更加强烈。考试是一种评价手段, 其本身并无过错, 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 但教育的目的不是考试, 更不纯粹是考试的结果。但是应试教育以知识为中心, 将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世界里剥离出来, 把学生训练成为考试的机器, 农村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无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文化”的熏陶下, 农村教师形成了一种适应性的“教师文化”, 教师在这种“教师文化”下形成的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阻碍农村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由此造成许多农村教师不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只关注学生的分数高低;不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只关注知识的单向传授。同时, 教育相关部门没有建立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等科学的评价体系, 地方在执行中仍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为主要评价标准。
三、农村地方课程开发的出路
从上述对农村地方课程开发的困境及原因的分析来看, 农村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是较为复杂的, 我们不能“头疼治头、脚疼治脚”, 其解决的途径可以从这样几个层面进行思考。
(一) 尊重和重视乡村文化
教育相关部门不仅要给予农村学校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 提高农村教师地方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以摆脱农村课程开发的困境;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要给予乡村文化同样的尊重和重视。首先, 乡村文化不是低劣的。它是一种个性文化, 具体独特的亚文化, 与城市文化不同。其次, 乡村文化对学生发展很重要。把乡土文化作为地方课程开发的内容, 可以激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再次, 保持乡村文化与主流文化的适度张力。农村绝不应该是城市的跟班, 农村需要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向。农村教育更应该代表的是一种真实存在于农村生活中的价值观念, 农村教育姓农不姓城。把外来的城市文化价值观念和农村原有的传统习俗共同作为可利用的资源, 合理借鉴, 走出适合农村实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农村文化被认为是“低俗”“愚昧”时, 它自然不会得到城市和农村自身的认可, 农村教师也就缺乏足够的文化动力去开发它。当农村是被改造的对象, 它要做的就是以城市为模板来改造自己并逐渐趋同于城市。简言之, 如果乡土文化没获得普遍社会认同, 我们对这种文化进行保存、保护和延续的技巧或措施即使再完善也是徒劳的。只有我们对乡村文化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重视, 置于与城市文化同样地位, 以乡村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方课程开发与利用才能获得原动力。
(二) 挖掘农村课程资源
农村课程资源有不足也有优势, 应高效地盘活现有优势的课程资源, 同时弥补其不足。一是强化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要正确认识农村课程资源的优势和不足, 扬长避短, 积极挖掘农村优秀的课程资源。二是农村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以“有效性”为标准。只要有利于农村学生的发展, 能体现地方特色的自然山水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故事传说、文化需求等都可以列为地方课程开发的范围, 建立农村地方课程体系。三是建立课程交流机制, 优化整合资源。交流范围可以是农村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大中小学校之间。采用校际间教师的交流研讨等方式, 实现师资共享, 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库等, 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在不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 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四是地方政府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强化地方对课程改革必备设施以及资源供给的宏观调控力度, 解决农村学校人力、财力和物力不足的问题。明确省、县、校的开发权责, 进一步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 完善地方和校本课程开发机制。
(三) 重建教师文化
突破农村教师的文化阻隔, 重建新型教师文化。一是合作文化。要实现“关系的规范”的转型, 要把个人竞争的交互作用转变为相互关怀、合作共享的文化。[10]农村教师除参与校内教师合作外, 还要在城乡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二是开放文化。教师只有建立起开放性的思维结构才能吞吐大量的信息和高效率选择运用信息。农村教师还要积极参与新课程的培训, 认真理解、体会与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知识,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 接纳新课程的理念,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参与新课程的能力。三是民主文化。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交往, 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为“平等中的首席”[11]。四是创生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热爱农村生活的人。
(四) 改革评价制度
“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篇5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一、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意义
地方史资源是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地方史”校本课程以学校所在的乡镇或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历史为主要内容,还包括学校本身的发展史。它重视学生从所处当地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通过“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校情;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提高实际生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思想感情。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调查研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课题选择、研究参考和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对中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具备的最起码的高尚情操。而对祖国的热爱是以热爱自己家乡为基点的。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家乡也不了解,连自己家乡的历史也不清楚的人,怎么可能会热爱家乡,又怎么会树立爱国主义情操,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生呢?在初中阶段开展地方史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就对家乡的历史形成一种系统而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正树立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操。
(2)对中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一方面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能力素质能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史知识对中学生来说比较亲近,有利于形成感性认识,最易于学生掌握,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它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易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形成能力素质。
(3)现阶段初中生地方史知识的贫乏,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地方史的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围绕着中考与高考的指挥棒转的,考试对地方史没有提出要求,因此地方史知识在学生心目中几乎是一片空白。
二、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
(1)德育的依据。在地方史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本地的历史人物,通过讲述这些历史人物,学生能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很多崇高的品质,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这样学生也了解了本地悠久的历史,自然而然地了解家乡,从而达到热爱家乡的效果。本地的民间传说、文物古迹、风俗习惯等,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使他们认识了家乡,产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认识国情,热爱祖国的目的。
(2)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把现成的知识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地方史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正符合现代教学论。
(3)学生的身心特点。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6岁左右,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的早熟,初中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展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的探究精神,应当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地方史教学过程中,应当实事求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巧妙地把校内和校外教育,单科和其他科,启智和育德、强体、审美有机地渗透合成,形成综合性的、多方位的、有实效性的大教育,让学生学有所获。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教育内容,学生喜闻乐见,一是感到亲切,二是有兴趣,三是不会困难,四是学了有用。学生就不会难学、厌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善于深化,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2)选择性原则。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按照教学目的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立足地方乡土历史文化的特色,抓住灌口深青等较丰富的综合性的历史文化题材,以其为教育载体,使素质教育内容更有生命力和亲切感,让学生学有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挖掘家乡的乡土文化,投入社会亲自参加实践调查,从中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指导,让学生学有方向。
四、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实践
(1)了解相关的地方史。灌口自古以来是八闽重镇,文物古迹比较多,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带领学生查阅相关的地方史,使学生们知道了灌口的一些文物古迹,如深青古驿站、深青古镇、夕阳山,黄庄三宝,乐善好施的杜艮,东辉山口庙、双岭九十九间大厝、笔架山,李林的“小刀会”及首领黄志信、虎空山、鱼孚驿,嘉福寨、越尾山等。
(2)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2001年9月以来,我们历史组根据学校周围的环境资源和学生的特点,打响了“补充乡土历史教学,加大教学课改力度,弘扬爱国精神”的第一炮,开设了以“知我灌口,爱我家乡”为主题的系列历史课外探究活动课,力求做到以乡情动亲情,帮助学生树立“立足本乡,胸怀祖国,振兴中华,面向世界”的志向。
我们的做法是“请进来,走出去;写下来,展上去”。主要采用“介绍灌口人文历史”“古迹参观”“实地调查”“论文写作”“作品展览”“培养小导游”等几种形式,并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一步一步地实施。第一步是“介绍”,请校外知情人士灌口镇侨联主席白玉盛老师介绍厦门人文历史状况,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第二步是“参观”,在“参观”中增长知识,发现问题;第三步是“调查”,对不明之处或自己倍感兴趣的东西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走访,收集资料,弄个水落石出;第四步是“作文”,将参观、调查所获整理成文;第五步是“展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讲评,精选好的作品展出;第六步是“汇编”,把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分成各个小专题汇编成册。另外,为了更好地宣传灌口的深青古镇、深青古驿站,我们还特意培养“中学生小导游”。这样形成了一个活动系列,效果自然比单一的活动好得多。
五、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取得的效果
(1)达到了预期的育人目标。学了乡土历史之后,学生变了,学生在乡土历史教学活动中收获了知识的乐趣,汲取了民族精神与乡土文化的营养。他们盼望着上历史课,希望再多听听家乡的新鲜事。如果要说乡土教学带来什么样的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学生真正动脑了,他们忙着找身边的“?”,他们成为历史文物的“小卫士”,也成了家乡的小考古工作者,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历史教学本身。让学生关心国事、关心社会、参与实践,这不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吗?这不正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吗?学生在不断成长,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2)老师在乡土历史课改教学活动中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历史组的全体老师都积极投入如何利用乡土历史文物进行素质教育的探讨和实践的教研中。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大胆地提出了开放型、一体化乡土历史教学常识的做法,并拟出方向明确的教学思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尊重学生求知欲望,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立足地方乡土文化的特色,抓住灌口深青古驿站、古镇丰富的、综合性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其为教学载体,突出素质教育,做到“抓活、升趣、重导、合成、深化”,步步为营,达到爱乡、爱国的育人目的。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置身于“家乡文物我来讲,导游工作我来做,宣传报道我来写,历史古迹我保护“之中。历史课外活动课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促使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自身创新能力的强化。老师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平时也会向周边接触的人员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利用同学们所熟悉的家乡的乡土文化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编出了校本课程教材。现在,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从灌口走向厦门,编撰了《厦门史话》这一校本教材,从同安厦门,自古一家;古城沧桑,六百春秋;海防重镇,商贸良港;反倭抗荷,保家卫国;古迹遗存,重诉历史;千年古道,繁华远逝;建筑文脉,风格各异;民间瑰宝,浓浓乡音;华工被掳,血泪斑斑;南洋谋生,情系桑梓;厦门台湾,血脉相连;辛亥先烈,名垂汗青;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鹭岛沦陷,民族耻辱;漳厦战役,人民胜利;厦门古地图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厦门历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开发校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校本课程不等于地方史。学校可根据本校校情,广开思路,寻找适合本校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如本校除《厦门史话》《台湾史话》外,根据地处汽车工业城的特点,开发出《汽车文化》;又根据校园内植物种类繁多的特点,开发出《校园植物》。事实证明,这些拓展校本课程资源的做法,既可丰富学科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当然,开发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校本课程是在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为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提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或指南。对学生来讲,它只是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选择性参考,而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的教材。否则,校本课程就可能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一方面加重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地方经验 篇6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我们的教育要给予学生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态度、能力以及与人交往、与人共处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是否形成了开阔的国际视野并能正确分析国际以及全球性问题?等等。
基于此,一些西方国家近年来非常重视相关课程的改革,以此来培养学生参与、了解国际事务的能力,形成一种放眼全球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一种狭隘保守、封闭的世界观。中国也越来越重视国际理解教育,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提升广东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并且要“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有广东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深圳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正进入广泛深入的世界文化接触中,很多不同文化的碰撞相伴而生,迫切需要从人文素质发展的角度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从而去参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竞争。基于上述考虑,深圳市宝安区在2012年自主开发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通过三年的实践,取得系列的经验与成效。
一、运用SWOT分析法,对课程开发的基础条件和现状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SWOT分析方法原本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步骤为:强势—弱势—机会—威胁。
近年来,SWOT分析已广泛被应用在许多领域中,如学校的自我分析、个人的能力自我分析等方面。它能帮助研究主体进行内外分析,然后进行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的分析,从而使主体了解本身的内在环境因素、与自己有关的外在环境因素、应该走向何处以及怎样发展等问题。这里,拟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探讨宝安区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发挥现有的优势,把握机会,更好地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
二、进行了较为合理的顶层设计与制度设计,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保证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区教育局指定了专门部门负责该地方课程的开发、实施、推广和监督工作,并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择了32所“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学校”进行相关教育教研实验,初步形成了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制度。
1.课程领导和委员会制度
区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领导担任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要领导,并明确具体分管责任部门,确保教材编写、开发和实施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以区教育业务部门为中心,吸纳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组建课程开发和实施委员会,一方面对教师如何开发和实施课程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及课程开发和实施成果的汇报与交流。
2.培训制度
宝安区采取区域推进为主的形式,遵循开拓性、主体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广泛聘请国内外专家,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师生培训。如,举办国家、省、市级教育国际化研讨会和论坛、系列教育国际化主题校长学习日、专家讲座、教研活动、教案评比、课堂大赛等形式,加大了对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相关学校的校长和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对培训等进行有效的行政统筹是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有效持续推进的有力保障。
3.实验学校实践与跟踪指导制度
课程开发和实施期间,为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先选择一批学校为实验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委员会成员定期深入实验学校,进入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实验课堂,了解课程以及主题学习的开展情况,做好记录,及时掌握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发、完善和实施该课程提供支持和指导。
三、专家团队、研究团队、教师等资源的多方参与,使课程的开发有了丰富的资源保障
宝安区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虽然经过多次讨论、编写和修改,但毕竟区内人才资源有限,人力资源较为薄弱,必须聚合所有的课程相关资源,才能确保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有效性。同时,只有课程资源保持持续、不断的参与,才能确保课程在动态的开发和实施中形成。
1.专家参与建设
区教育局邀请了上海华东师大、广东华南师大、暨南大学等相关专家和校长代表,多次召开了“宝安区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论证研讨会”,借鉴参考上海市浦东新区编写出版《国际理解教育系列读本》的经验,结合我区教育实际现状,对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论证和修改。我们发现,参加论证研讨会的专家和校长代表提出的意见,对区域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的修改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他们的意见中肯深入,为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实施该课程指明了方向。
2.研究团队参与建设
在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区教科所专家负责引导和培训,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和监督学校落实。同时,有关实验学校对地方课程具体的开发和实施也为教研部门提供了真实的研究案例,避免了教研部门在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指导上的理论说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区教研部门本土的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感性认识和课程开发实施理论。
3.教师参与建设
教师是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的主要力量和具体执行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效果,要充分依靠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宝安区发动全区优秀教师资源,开发了具有个性的课程教案。
“很荣幸成为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人之一,我刚刚研究生毕业一年,这个经历对我是个很大的锻炼,虽然整个暑假我都在查找资料、编书,没怎么休息,但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我觉得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自己也充电了。”(教师A)
“因为我前年参加过市里组织的海外培训,所以区里也让我加入了编写成员组。结合查找的资料,我把自己在国外的见闻和思考也编写到我负责的那一部分里去了,还有一些照片,希望学生能喜欢。区里举办了一个教育国际化专题网页,把我们编写的教材和图片的电子稿都上传到了网上,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下载,很方便。”(教师B)
四、全方位的渗透推进,使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呈现动态生成的良好局面
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地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是有效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必选策略。不少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学校都构建了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将国际理解教育元素渗透到校园建设、学校文化、管理理念等多个方面。专门渠道是指充分使用国际理解地方课程进行国际理解教育;非专门渠道是指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另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地共同开发和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以某中学为例,该校是区内32所“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学校”之一,他们开展了国际理解教育一系列的活动,总结了自己的一套做法和心得。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很多。在我们学校,主要有三种:第一主要是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并定期组织国际理解教育专题教研活动和示范课展示活动。第二是通过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着力培养学生理解与尊重、开放与创新的现代意识与国际视野。比如,2012年2月27日,海湾中学正式启动了教育国际化主题活动周。伯乐信国际语言学校老师Grace和我分别向全校师生做了动员讲话。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学校开展了外教英语展示课、学生手抄报展、英语才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海湾学子营造了一个多元、开放、互动、自主的国际教育氛围。第三是加强国际教育交流活动。争取各方支持,逐步选派教育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到海外进修培训。利用区位优势,与香港等地学校建立友好姊妹学校关系。通过‘教育国际化专题网站、‘视像中国项目以及电子邮件等方式,以远程实时互动的形式,开展定期的教育教学合作交流与互动,实现学校互访、教师互访、学生互访、网络合作与交流。”(校长B)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教育者认为,要想更好地开发和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应该拓宽国际理解教育交流渠道,搭建广阔的舞台。宝安区已经充分意识到利用教育国际化论坛、国际教育会议,与国(境)外进行交流、合作、互访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刘洪文.全球化背景下外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4:3.
小学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分析 篇7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程类型,原则
一、地方课程的基本含义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地方课程的概念做出了明确规划:地方根据当地发展需要,开发符合国家管理政策,由地方自主进行管理的课程。这类课程包括地方的校本课程以及与课程配套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相关内容。
小学毫不例外要涉及建设校本课程和开发地方课程的问题。而地方课程的开发,必须要明确地方课程的种类和基本开发原则。
二、地方课程的基本种类
地方课程种类繁多,在本文中试图以范围、存在方式这两个标准来进行分析。
1. 按地方课程资源的范围来进行划分
(1)校内地方课程资源
校内地方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辅、教参、学校场馆、礼堂、球场、景点、绿地、学校网站、信息中心、校容校貌、人文资源、校纪校风等。这些校内资源包括可以反映学校文化的无形资源,也包括传统的教育资源。这些地方校内课程资源大多围绕教师的教学目标展开,在教学设计上方向大致相同。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各小学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需求进行创新,从而形成具有本地特色、本校特色的课程资源。
例如,在对课程种类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方校内课程可以开设少数民族舞蹈课程、民族语言课程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保存地方民族文化,还丰富了小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天真的时期,学习舞蹈、歌唱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地方课程资源
校外地方课程资源包括:地方政治、经济、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人文科技馆等)、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具有不同本领、不同技能的各方人士。开发校外课程资源,一定要发挥地方资源的效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校外资源可以弥补学校课程资源有限的缺点,开发过程中,可以尝试将指导课程开发的校外力量引入到学生的工作方案中,为学生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我们青岛地区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小学生进行展览馆参观活动,带学生到海底世界、极地海洋馆、海洋军事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水准零点等人文景点,这不仅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死板、不灵活的缺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经常有机会到课外走一走、看一看,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内容。
2. 按地方课程的存在方式进行划分
(1)有形资源
有形资源指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课程资源。如当地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学校的场地设备、学生用的教材资料等。在开发过程中,有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简便得多,较容易开发。
(2)无形资源
无形课程资源指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资源。比如,学校的学习氛围、校园环境、办学经验、教学传统、当地的民风民俗、社会风气、光荣传统、历史故事等。这些无形的课程资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开发过程中,教育力量要善于利用这些无形的课程资源,将无形的资源转化为有形的力量。
二、地方课程的开发原则
1. 本土化
对于地方课程的开发,一定要着眼于“地方”这两个字。在开发过程中,学校教育力量要注意关注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来进行开发。边远地区校内设施、教师队伍都不占优势,开发课程资源时可以重点开发乡土资源。民间手工艺人、能工巧匠、当地风俗、乡土文化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投入开发。例如,广西宜州市在开发地方课程方面,选择《宜州旅游资源开发》《刘三姐与宜州山歌文化》《宜州地方酒的生产情况》等资源,开发了大量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资源。不仅能丰富地方课程,还给当地旅游文化、企业文化带来不菲的效益。
2. 资源共享
建立资源集中站,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率,使地方课程的开发工作高效进行。教育力量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建立自己的资源共享中心,包括校际资源的共享、专题课程资源的共享、社会资源的共享甚至是国际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学校可以利用百度、谷歌、雅虎等搜索引擎,建立、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库,积累课程资源。这不仅可以改善地方课程资源短缺的局面,还可以培养教师、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范围内进行资源共享的意识。例如,教育部启动的小学“校校通”工程,要求各地配“高速路”“高速车”,建好“车站”,都体现了资源共享的原则。
小学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一定要根据地方课程具体情况,遵循开发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开发种类。
参考文献
[1]卓晴君,徐岩.关于地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2.
地方课程开发 篇8
四会市地处珠三角的前沿, 具有一定的经济、地域、文化特点, 只要因地制宜地开发美术资源, 把它变成校本课程就一定能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 从而实现新课改目标。
一 合理利用校内的网络开发美术教育资源
我校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电子阅览室平台, 各班级建设了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 收集、整理美术作品和相应的背景资料, 扩展学习资源, 开阔视野。在学校的网络教室中, 学生随时可以进入网络中的世界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及各大著名美术院校, 及时了解当前的美术动态, 欣赏最新的艺术作品, 获取有用的信息。如在教学《意象艺术》一课时, 我先给学生欣赏凡·高的油画作品《夜间咖啡馆》, 然后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寻找咖啡馆实景照片和《夜间咖啡馆》进行对比, 通过比较、讨论两者的不同之处,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象艺术。最后要求学生把两幅图片和文字解释制作成课件, 在班上进行演示, 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才华, 最后再把课件上传到学校的教学资源网络空间, 随时供学生参考, 这样就形成了美术资源。
二 合理开发利用校园内的自然资源
我校是广东省绿色学校, 校园环境非常好, 校园里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郁郁葱葱, 绿意盎然。特别是几棵硕大的木棉树, 花开时节显得特别耀眼。木棉树最大的特点是先开花后长叶, 这有别于其他树木, 其生态特点就是美术教学的绝好资源。每年四月是木棉花开季节, 我校初中老师在上初二第一学期国画课《木棉花》时, 就会领学生到校园里仔细观察木棉树的不同形状, 枝叶的生长方向以及木棉花色彩的变化, 并要求他们说说对木棉的印象, 观察后, 老师再出示木棉花的国画作品, 让学生比较画作与实体 (老师课前在木棉树下捡了几朵木棉花) 两者的区别。当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获取了对木棉花的充分认知后, 接下来让他们临摹绘画, 这样, 许多学生的绘画形态逼真, 生动可感。
三 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方自然资源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要求美术教师能灵活多样地掌握多种手段和技术。如在开发的过程中, 教师要能够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的地域特点, 对地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加工, 从而获取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素材。其实, 任何学校的周边区域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由于我国教育观念相对保守, 学生活动基本都限制在校园内, 因此本来很好的美术资源因不被重视和利用常常浪费掉了。在教学中, 有时当我们把身边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资源发掘出来, 并通过我们重新整理和艺术创造成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艺术品呈现给领导、学生看时, 他们会感到非常惊奇、惊讶和惊喜。可见, 以家乡周边的自然资源为材料, 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 既可以就地取材, 节约美术材料上的开支, 又可以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 同时还可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
四会市威整镇有个奇石河风景区, 周边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奇石。由于学校就在奇石河附近, 为了充分利用这独特的资源, 老师常带领学生到奇石河采集造型优美的石头。回来后, 老师利用石头给学生讲述石头设计的基本方法, 指导学生制作彩绘石头, 把这些不起眼的石头变成美丽的艺术作品。每年我们都把学生的彩绘石头作品摆在校道两旁供全校师生玩赏, 使这些“神奇的石头”焕发出夺人的光彩。现在学校美术科组已把彩绘石头课程作为校本课程进行教学。
四 合理利用校外地方经济产品资源
《新课标》指出,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发挥校外社会教育场所和设施的教育作用, 不断拓宽学校教育的范围, 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各个系统的联系。对于农村学校来说, 由于它们没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丰富的社会性课程资源, 因此开发课程资源可广泛利用当地经济产品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些地区开办了很多企业。根据这一特点, 可利用当地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我市是“中国玉器之乡”“他山之石, 四会成器”。四会所生产的翡翠玉器产品种类齐全, 款式多样, 品质上乘。四会玉器产业的发展, 培育了一大批玉雕工艺师, 生产出的玉器产品构思巧妙, 工艺精细, 有许多产品被评为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优秀作品。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上, 评选出的珠宝玉器类金奖、优秀奖作品中, 四会占了大部分。我市有几所中小学在玉器街的附近, 很多学生家里都有加工制作玉器的家庭作坊和商铺。很多学生在放学途中都可以看到玉器的加工和摆件。根据这种有利条件, 我市几所中小学都开展了有关玉器工艺品的制作和鉴赏等课程。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一课时, 老师可直接带学生到学校旁的玉器加工厂, 实地观看玉器师傅制作玉器的工艺流程, 老师可结合玉器实例,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工艺美术的特点, 以及欣赏玉器工艺的思路和方法, 从而深入地掌握工艺美术品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技艺等方面的内容。
五 有效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新课标倡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因为它既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同时又帮助学生了解家乡, 进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四会有一个远近闻名、被誉为“中国古法造纸第一村”的古镇——邓村, 其中以白龙村委会扶利村最为集中和最具规模。走进邓村, 溪畔、河边、山上、村旁, 到处都是郁郁葱葱、枝叶婆娑的竹林, 一条条小溪常年水流不息。丰富的竹资源和水资源, 为当地发展手工造纸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开掘地方文化资源, 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走访, 这样既使他们了解了古法造纸的工艺过程, 又让他们了解了古法造纸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邓村古法造出的会纸, 除了作为祭祀用品之外, 还可作为制作面具、道具和绘画、书法之用。2004年, 广东省美术馆著名画家李钢就用会纸创作了名为《2004雅典阿提亚视觉艺术的奥林匹克》的一组现代国画, 为我国7件参展作品之一。很多学生就利用这种独特环保的会纸制作出许多精美的装饰画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脸谱。每年的艺术节展览, 都能展出许多优秀作品。现在学校根据这种纸的特点开发出了脸谱校本课程。
当然, 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复杂繁多, 学校和美术教师要把好课程资源的质量关, 使校外美术课程资源真正成为校内美术课程资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同时,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地利用这些资源,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期充分体现这些课程资源的价值。
摘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合理利用校内的网络开发美术教育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校园内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校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经济产品资源、地方文化资源开发课程。
关键词: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2]仲信生.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J].中国美术教育, 2005 (1)
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应注重地方特色 篇9
一、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注重地方特色,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 选取的材料大多是开平的民间曲艺。在课程第四部分, 主要介绍了开平的民歌形式之一———“卖鸡调”。
“卖鸡调”在江门五邑各地都存在, 其中又以开平为盛。“‘卖鸡调’原是开平地方剧中的一种曲牌, 起源于明、清时期, 始于道士在祭神活动上的吟唱。”我觉得如果一种地方曲艺品种总是停留在它最原始的状态, 是没有生命力的。诸如“卖鸡调”这类民歌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 还能够从普通的曲艺上升到戏剧的地位, 应该是开平人在艺术方面保持着兼容并蓄开放心态的结果。“开平市文化局局长梁少锋同志如是说。正因为“保持着兼容并蓄开放心态”, “卖鸡调”才有了很大的发展。平常的音乐课, 欣赏演唱的都是普通话的歌曲, 但是介绍“卖鸡调”时, 学生们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形式突然很感兴趣。一打开《潭江小唱》这个视频, 课堂里就议论纷纷, 熟悉的同学就会跟着“卖鸡调”的旋律哼上几句, 不太熟悉的同学就会自觉地相互讨论, 去认识、学唱“卖鸡调”这种开平本地的曲艺。一节课下来, 几乎人人都会唱《潭江小唱》, 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了真理。
二、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 注重地方特色, 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就拿我校所在的开平来说, 它靠近广州, 毗邻港澳, 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文化、艺术之乡, 一百多年来的中西文化的融汇, 创造了侨乡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开平旅游资源丰富, 有湖光山色的大沙河旅游区, 有秀夺峨眉的梁金山, 有中国华侨园林一绝、立一代中西合璧园林之典范———立园等。
因而, 在我校音乐校本教材里, 我们选取了我校退休音乐教师张澄汉老先生创作的乐曲《花似锦》。“第一支春歌, 唱给春天;第二支春歌, 唱给侨乡大地。放眼百里侨乡, 纵观侨乡百里, 趁春风趁春潮赶春势, 宏图鹏程正崛起。不再抚古炮台的苔痕;不再恋旧碉楼的斑迹。将往日的屈辱抛到九霄云外, 把历来的荣耀埋藏心底……”激昂欢快的曲调描绘了侨乡大地的美丽风景, 歌颂了侨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欣赏过《花似锦》之后, 学生对本地原创音乐肃然起敬, 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三、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地方特色, 能让学生更清晰知道本地区的地域文化,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 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共75万人, 分布在世界上67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广大旅居海外乡亲热心支持家乡建设, 兴办教育、卫生、慈善公益、文化和福利等公益事业, 为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于是, 有很多人都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出国, 希望在海外谋得一份好差事, 能够荣归故里, 做一个体面的“金山客”。但是, 不是每一个从开平走出去的华侨华人, 都能在海外获得成功。“独在异乡为异客”, 海外的气候、生活习俗、语言、文化氛围跟国内有着巨大的差距, 适应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就有专门针对“留洋”的描述:“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外头。”这是一首开平民歌, 是开平流行最广, 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曲调形式———“木鱼”。这种调子悠扬纯朴, 长于叙事, 也能抒情。唱腔原分龙舟腔与金兰腔两种。后来经过艺人及广大群众的加工创造, 发展成潭江水腔、龙头凤尾腔、葫芦腔、三级浪、回门腔、红花腔、清新腔、轻快腔、乙反腔等, 这样一来它的表现力就更加丰富。还有一首“阿爸离家乡, 赚钱把家养, 去到金山捱凄凉, 阿妈日盼夜夜想, 挂心肠, 金山入梦乡, 梦里不识金山样, 梦见阿爸泪沾裳……”。也描述了对海外亲人的思念, 揭示了风光的“金山客”背后, 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无奈, 带给人们无限的惆怅。
如果从小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拥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在哪里都能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 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不仅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了发展, 更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 挖掘它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 因此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地方特色, 才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 加强教育和地方的联系。
摘要: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注重地方特色, 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还能让学生更清晰知道本地区的地域文化,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地方文化选修课程教材开发的思考 篇10
一、从地方文化中寻找选修课程资源
绍兴市近几年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获奖成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课题属于地方文化范畴。针对大量出现的地方文化类学生成果,笔者对学生进行访问、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之所以会去选择与地方文化相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对传统文化有神秘感,比较感兴趣
有些传统文化较有神秘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绍兴是一个戏曲之乡,不乏戏曲题材,学生往往会去关注一些平时比较少见的表演形式,如现在舞台上已经很少见的绍剧的鬼戏,自从2012年《绍兴晚报》进行了报道以后,一下子涌现了七八个鬼戏题材的课题。又如绍兴地方小吃“奶油小攀”,地道的绍兴人都知道,现代人更称其为绍兴土生土长的“蛋挞”,它曾经是好多学生放学路上难以割舍的味道,可是其制作过程学生却不了解。这一类题材,学生也会比较感兴趣。
(二)对传统文化相关资料的获取较为容易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资料的获取至关重要。资料的获取有很多途径,如图书馆查阅、网络下载、问卷调查、访谈等。关于传统文化,除了有大量的图书文献可以供学生查阅外,问卷调查、人物访谈是一种很好的途径,通过走街串巷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往往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而且来源于民间,接地气。
(三)对地方文化有切身感受
尽管有些传统文化离现代人越来越远,但是毕竟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多多少少有所接触,清明、端午、过年之类的民俗文化,名人、古迹之类的历史文化,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加上近几年传统文化大有复兴的趋势,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二、地方文化选修课程教材的开发
在大量的地方文化选材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角度,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选修课程的开发体系,进行课程开发,是关键所在。
(一)地方文化选修课程的内容
根据对学生获奖成果的分类,地方文化类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在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类:
1.历史遗迹类
绍兴有很多历史遗迹,如古巷、古桥、古墓等。这些古迹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相关成果如《绍兴古巷屋檐研究》《桥乡夕拾》。
2.地方名人类
绍兴又是名人之乡,近的有鲁迅、周恩来、蔡元培……远的有勾践、西施、曹娥……大量的历史名人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相关成果如《鲁迅故里新型发展模式》《绍兴历史名人———越王勾践》。
3.民俗风情类
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无不蕴含着大量的人文资源。相关成果如《绍兴农家传统用具研究》《探寻书圣故里之瑰宝———嵊州金庭镇民俗的调查研究》。
4.方言、艺术类
绍兴是一个戏曲之乡,越剧、绍剧、新昌调腔、诸暨乱弹、鹦哥戏、平湖调、宣卷调、词调……大量的戏曲曲艺,既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又包含着各种方言词汇、民俗文化。相关成果如《绍剧鬼戏中的女吊、男吊、无常》。
5.地方特产类
绍兴不光有着各种各样的小吃,还有丰富的手工艺特产,各种特产的来源、制作、传说,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相关成果如《走近绍兴传统小吃———探究奶油小攀的制作及推广》《深山飘茶香———绍兴日铸茶的传承与革新》。
6.民间体育类
扎根在民间的体育活动,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有些以纯粹的体育形式存在,有些被其他艺术形式所借鉴并独放异彩。相关成果如《绍剧鬼戏中的女吊、男吊、无常》(男吊在舞台上的“七十二吊”的表演,就是借鉴于民间体育发展演化而来的)。
这些地方文化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地方特产等偏于外显的内容,又有传统精神、社会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等偏于内隐的文化内涵,都可以作为选修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二)地方文化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写
教材是课程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文化选修教材主要的价值生成应体现在传承地方文化知识、弘扬优秀的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上。为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始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各地地方文化资源在种类、存在状态和结构上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因地制宜,从具体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地方特色。以选修课程教材《绍兴地方文化》中的《十全食美》为例,鉴于绍兴人对“霉”字情有独钟,霉干菜、霉千张、霉毛豆、霉豆腐等,不胜枚举,它是绍兴烹饪的一张金名片,所以教材内容就抓住这一特色,做足“霉”字文章,其结构如表1所示。
2.体现学生主体
地方文化是个体生长、发育的摇篮,不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而且本身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地方文化选修课程的开发,实质上是回归个体生活世界的重要体现,也是回归学生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曾有学生选择“越医”为题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中医药题材对于学生来说,专业性太强,能做的纯粹就是现有资料的堆积。如果把这样的内容编入教材,仅仅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对话。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以绍兴当地的中草药为切入口,结合市场上流行的野菜热,寻找两者的交集,开展对如《走近野菜———绍兴地区常见野菜食用价值及菜品开发》之类的研究,研究重心为野菜的食用方法和药用价值,课程表现形式可以结合时令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进行识别、采摘、处理野菜的实践活动。把这样的内容编入教材,既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能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和个性发展。
3.符合教师实际
地方文化素材在学生周围比比皆是,课程开发不仅要注意挑选学生有兴趣的资源,而且还要关注教师的兴趣、能力,有时可以通过教师的兴趣、爱好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开展《绍剧鬼戏中的女吊、男吊、无常》活动时,有学生提出的课题是“绍剧的表演艺术”,但是不知道如何着手。在指导过程中,笔者刻意摒弃了专业的戏曲知识讲授,离开戏曲表演的共性,抓住“绍兴人复仇的声音”(鲁迅语)这一关键点,选择了绍剧舞台上非常有代表性的三个人物女吊、男吊和无常为研究对象,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分析女吊和无常的唱词、欣赏绍剧的舞台表演、采访绍剧名家等多种形式,把绍剧表演艺术的特点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地方文化选修课程教材《绍兴地方文化》中的《曲韵悠长》内容(如表2)就是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确定的。
地方课程开发 篇11
关键词:整合课程;开发;节水环保教育
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共同点是: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因此在节水环保教育上可把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进行整合,以提高节水教育的效果。
一、因地制宜开发节水环保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注重体现地方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龙游实验小学位于衢江和灵山江的交汇处,是全国绿色学校,重视学生的环保教育。环保教育是我校教育的一个特色。我们以环保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作为我校节水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抓手。
我们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确定了我校校本课程《两江卫士》的内容框架:
■
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我们强调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与领悟,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调动手操作和实践。
二、规范实施构建节水环保教育校本课程的模式
小学生“节水环保小课题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般分四个阶段,即:确立主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总结评价。
(一)确定活动主题,落实活动的趣味性
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总是以主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展开实践和探究活动的,在一定程度上活动主题规定了活动的内容,也影响活动方案的制订。选择什么主题,直接决定了活动的实施者(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兴趣和投入程度,也直接影响了活动的实施效果。因此,选好活动的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活动主题的选择,坚持“近”“趣”“行”的原则。如家庭节水小窍门的研究的教学:上课伊始,我通过课件出示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片和家庭中浪费水的镜头图片,让学生针对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谈一谈自己的观后感。
甲生说:我原以为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可看了公益广告后我知道人们浪费水很严重,其中有一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别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乙生说:我妈妈用洗衣机洗衣服图方便,第三次的漂洗水从来都不接起来利用的,现在我知道了这么干净的水白白流掉是很可惜的。
丙生说:我原来洗澡淋浴器的水也一直都是哗哗地开着的,现在我知道了这样也是比较浪费水的。
我趁热打铁,问学生:“你们看了这些画面后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呢?”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教师相机板书,从而引出主题:家庭要节约用水。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生成小课题:有的要了解家里一天和一个月的用水量;有的要观察家里还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有的要探究家里可怎样节约用水。全班汇报并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更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形成研究课题——《家庭节水小窍门的研究》这一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制订研究方案,落实活动的自主性
方案往往先由一至二名学生根据活动主题负责撰写,然后通过小组集体研究,再提交指导老师指导、修改确定。活动方案是为活动顺利完成而详细编制的施工蓝图,是开展活动和提高活动有效性的必要前提。活动方案的制订必须完善和可以操作。方案应包括活动主题、问题背景、活动目标、研究方法、所需资料、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研究过程、成果形式等。
还是以《家庭节水小窍门的研究》为例:
如班里范文宇小组他们给自己小组取名为“蜘蛛侠小组”,以下是他们组制订的活动方案:
1.人员分工:组长:范文宇;材料管理员:蓝江博;摄影:韩逸夫;汇报员:徐智晨;记录员:涂璟晟、方宇轩;秩序管理员:叶唯一。
2.活动计划:
■
3.活动的目的: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了解节水的必要性,增强人们关于节水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做出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
4.活动采用的方式:(1)问卷调查;(2)做节水对比试验;(3)通过书本和网络查阅资料。
5.设计的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
(1)您家一个月一般用水( )吨。
(2)您家洗衣机洗衣服第3次漂洗的水是怎样处理的?( )
A.直接排掉 B.接起来冲马桶。
(3)用热水器前那段冷水是怎样处理的?( )
A.直接排掉 B.接起来利用
(4)你家的抽水马桶是否进行节水改制?( )
A.已经 B.没有
(5)您家水龙头有滴漏时是否及时更换?( )
A.及时更换 B.拖到流水大时再换
(6)洗衣机的漂洗水和淋浴前的冷水没利用的原因是( )
A.嫌麻烦 B.水便宜不值几个钱
(7)您家家人洗澡的主要方式是( )
A.淋浴 B.浴缸泡浴
学生的活动方案设计好了,活动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学生活动方案的制订要有扶有放,扶是给学生样子参考让学生知道方案的格式,放是方案要由学生自己动脑设计,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作用。
(三)实施活动方案,落实活动实践性
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环节,它充分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体性、实践性、活动性和开放性及生成性等主要特征。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敢于实践、友好合作、特别要树立克服各种困难的信心。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指导和鼓励学生要随机应变,要敢于面对各种生成的问题。首先,要注意安全问题。特别是活动场所在教室外或在社区、工厂、农村的(如灵山江的水质进行检测和受污染成因的调查),在交通安全、被考察对象本身的危险度等方面要特别引起注意,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发一份书面活动安全须知。其次,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根据活动生成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活动方案,使实践活动更切实际、更加流畅。
下面是我校组织学生开展“灵山江水质及污染原因的调查实践”时,学生撰写的报告选摘:
我们乘车沿灵山江堤坝逆流而上观察,母亲河静静地躺在我们的身边,它不再是往日清澈见底的山泉,也没有了优美动听的歌喉,一座座白色甚至黑色的“小岛”飘浮在河面上,江水不时泛起黑色的恶浪,还散发出一阵阵令人作呕的臭气。我们拿出老师发给我们的PH试纸测水的酸碱度,试纸呈淡橙色,水的PH值在4~5之间。我们一路采访了许多人,了解了河水被污染的原因。
问:老爷爷,灵山江以前是怎样的呢?
答: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灵山江特别清澈,特别的甘甜。我们可以在河里捉到鲜活的鱼、虾,夏天大家都爱在这里游泳、洗衣。
问:这条河被污染有多少年了?
答:已经有很多年了。(老爷爷摇着头,一脸的无奈)
问:您知道这条河是怎么被污染的吗?
答:是人们把生活垃圾、工厂污水排入河中引起的。
学生通过自己的采访、观察、分析、实践等活动,受到的教育才会深刻,体验才会到位。所以实践是活动的核心,只有让他们亲自经历,他们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四)活动的总结和评价,落实活动的生成性
总结与评价是活动的终结阶段,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显性表现形式,它对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否有持续的兴趣至关重要,因此,要特别重视这一环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是不断生成的。综合实践活动最能吸引学生和最具魅力的,就在于其生成性。
地方课程开发 篇12
1、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研究
校本课程的概念。 对于校本课程的概念理解学者们也是各抒已见, 但是综合看来有着共同的特征。校本课程是由各个学校的老师根据学校的不同特点, 针对学生自身差异和需求开发出让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理所当然老师作为学校的主体。体育教师们以实践体育和健康新课标为目的, 对自己的学生辩证科学的进行评估, 充分的运用学校提供的体育资源, 还要本着以健康为目标的原则设计课程方案。因此, 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也是一个持续的、继承与革新并存的动态过程。
2、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
所谓价值就是主体对客体是否满意。 假设将体育校本课程看作是客体的话, 那么与之相关的其他都当作是主体的话, 那么体育校本课程改革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1、校本课程体现了课程的差异性和针对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地域辽阔的国家,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贫富差距较大、在历史文化的民族习惯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国家课程的设置很难全面的顾及到各个地区的教育需求。即便是在同一个地区, 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如果要求各个学校都实施相同的教学课程, 完成相同的课程目标, 肯定会造成教学障碍, 与学校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轨。体育的校本课程具有针对性, 结合了学校自身的发展状况, 减少了与其他学校的发展落差。
2.2、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
国家课程改革的需要就是建立在学生对知识基本认知的基础上, 整个学习过程规范有序, 从而达到教育素质提升的目的, 从何这方面来说, 基本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但是在基础课程方面也应该实现各个学校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当然一些地方课程多补充一些一些对国家课程的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只能是在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内做内容的补充, 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特定的学生个性发展。
2.3、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在以往的体育教育中, 教师只是本能的遵守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教育。但是在脚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当然是以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在体育教学处于自主教学地位, 教师也承担着课程开发的责任, 因此, 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创新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等等, 从而使教师的文化素养得到一个全面提升。
2.4、有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在我国多年的教育体制改革下, 国家拥有对课程资源控制、支配的绝对权利, 学校知识充当了一个传递者的角色。事实上每个学校会根据本校学生的的个人情况不同, 对各个地方课程的内容、结构、资源进行对号入座, 寻找他们适合的学习内容等等, 这一切理所当然的就决定了, 校本体育课程的改革一定要与学生和当地的特色相吻合。同时这些教学特色一定要与教育的基础思想相融合, 显现出学校的办学特斯与传统教育的创建和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事业做出努力。
2.5、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改革课程
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体育校本课程, 能体现学校体育课程的完整性的唯一办法就是开设体育校本课程。 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来看, 他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个重要补充, 国家课程往往就存在共性和普遍性。作为学校他们应该达到的目标就是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 除了设置大众的课程以外还应该设置比较另类的课程, 凸显出地方特色和文化, 这是国家教育的需要, 更是学校建设的需求。如果校本课程的开发轻易的就被我们忽视, 那就称不上是完整意义上的校本改革, 也不能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所以, 在体育改革中, 一定要落实国家的改革方案, 加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有利于推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进程, 也是我国体育课程的实践需要。
2.6、校本课程的开发更能体现教育的民主化
校长、教师、课程专家以及社会人士等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是脚本课程开发的实质。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和借鉴, 广泛吸收众人的经验和教训, 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个阶层的满意程度, 这都体现了教育决策的广泛性、科学性和民主性, 这也是当体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所追求的, 也体现了与当代经济生活的民主化和以人为本思想的一致性。
3、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
3.1、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土体育教育资源
体育校本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充分条件是体育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 也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比较注重特色和创新, 课程体系的建立也是根据全面分析学校所处的环境、地域特色和学生自身条件的优越性等物质资源, 辩证的分析优势和劣势后, 进而制订了适合学校发展的实施方案。整个体系的确立充分利用了我校的资源和体育设施, 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促进教师专业特长和专业素养有好处。
3.2、开发资源要讲究因地制宜
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大优势就是地方高校的独有特色, 各校想要创新开发模式, 无非就是从自身身上的独特优势着手, 当然还得确认自身的课程资源是否满足。 课程资源既可以作为一种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媒介, 还可以作为一种载体辅助课程方案的实施, 是校本课程质量的决定因素。 要想顺利实现体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具体的实行上, 各个地方高校把传统课程和新兴课程相结合并融入本地特色, 更可以将民间有历史的体育项目引入校本课程的教学, 既能实现课程的创新发展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3、科学完善课程评价制度
一门课程必须有其完善的评价制度。 让学生掌体育锻炼的技能是体育教学的目的和宗旨, 学会自主锻炼的方法是终身体育的目标。评价标准的制定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这个环节对已开发的课程进行有目的的改进, 防止实施效果与实施目的出现偏离。目前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了普遍下降的状况, 我校也在面对这些现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在学期开始和快要结束时分别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 同时还要进行对比, 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摘要:高校体育的教育工作是高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中地方高校在整体高校系统中占有很大比例, 他们的发展情况怎么样, 是关乎整体高校发展变化的重要性因素。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辽阔, 所以各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 这就使得各个地方的高校体育课程难以形成国家的统一标准, 所以, 各个地方的高校体育课程往往需要进行各自的课程研究。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探讨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 对提升我国的体育教育课程有重要的帮助, 提高工作质量, 促进整个学校的体育教育事业, 让教育事业达到巅峰。本文将对体育课程方面进行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促使我国的教育达到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创新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于继明.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9, 09.
【地方课程开发】推荐阅读:
国外地方课程开发透视05-26
《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课题成果公报05-14
地方音乐课程07-22
地方美术课程07-26
小学地方课程11-09
语文地方课程11-21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评价标准06-28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05-14
地方地理课程资源06-02
物理地方选修课程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