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课教学

2024-12-11

中考物理复习课教学(共12篇)

中考物理复习课教学 篇1

摘要:中考物理复习是帮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梳理完善, 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 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复习教学实践, 提炼出中考物理“五步复习法”, 即“看书、解疑、练习、讲评、命题”, 并依次展开论述。

关键词:看书,解疑,练习,讲评,命题

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如果复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置科学合理, 循序渐进, 对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复习课上成简单的知识总结和回忆的过程, 或是对已学知识的机械再现, 那么复习的效率不会太高, 效果也不会太好。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出了一套中考物理 “五步复习”法, 即看书、解疑、练习、讲评、命题五个步骤, 下面作简要分析。

1.看书。毕竟复习课所要复习的是很久以前学过的旧知识, 先让学生自己看书, 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有一个重新拾起的过程。学生自己看书后, 自己将知识点进行梳理, 可以自行完成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知识网络图的填空, 层次高的学生可以自己绘制知识网络结构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并让学生在重新看书的过程中再一次把课本上不懂的东西找出并记录下来, 这一点是看书环节的关键所在。比如在复习《质量和密度》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制定关于质量、天平使用以及密度的知识网络图;在复习《电功率》这一章时, 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诸如焦耳定律的适用范围, 进而上升到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中电热的计算等问题。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总结和思考, 能力必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2.解疑。就是学生通过看书以及再次思考后, 提出问题, 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 也可以向同桌提出问题, 可以前后左右讨论,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 但是最后一定是教师把它收回来, 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问题的前提下, 把它们适当梳理并对一些典型易混淆的问题进行统一解答, 此时的问题不宜过深。比如, 在复习了欧姆定律公式I=U/R之后, 学生提出了欧姆定律使用范围的疑惑, 教师可点拨此定律中的电流和电压必须是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的值;而又比如焦耳定律Q=I2Rt只能用在纯电阻电路中, 至于非纯电阻电路中电热的计算, 比较复杂, 可以留到后期提高训练中再深入剖析, 此处不宜过早涉及以免学生在理解水平尚未到达的情况下, 增加思想负担和畏难情绪。

3.练习。解疑之后是练习。对于复习课的练习, 很多教师容易让学生陷入茫茫题海, 一口气发下很多张试卷让学生做, 其实这样的效果非常不好, 学生也容易产生倦怠和应付情绪。要想学生的练习有效, 教师一定要在挑选练习上狠下工夫, 给学生做的练习必须是经过筛选、且适合学生做的题目, 不能够拿了一份试卷不加删减和选择就发给学生做, 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还会把学生的思路搞乱。关于练习的方法, 一个切实有效的做法就是将大试卷变成小试卷。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以事先将各个知识点的典型题目挑选一些出来, 按照由浅到深的梯度编排印好后分成一张张的小试卷。在课堂上采用先讲例题, 然后用小试卷测试, 并当堂抽改, 再讲评的方式进行。比如, 在复习电功率的四个公式P=W/t、P=UI、P=I2R、P=U2/R时, 可以将这四个公式的相关练习分别找出一两题印成巴掌大的随堂测试卷, 讲一个公式立刻练一题, 并随堂抽改, 然后当堂讲评, 这样更能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真正动手演算, 对知识的掌握效果要比教师全部讲完后, 再一大张一大张地发试卷进行训练效果要好很多。

4.讲评。在讲评之前, 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或试卷, 要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有个清楚的了解, 比如, 答题格式是否规范, 学生典型的错误有哪些, 试卷各个分数段的人数是多少等等。试卷发下去后, 教师可以不着急讲评, 可以让学生针对试卷自行讨论几分钟, 让学生针对试卷上做错的题目进行讨论, 可以和教师讨论, 也可以和同桌讨论, 也可以下座位去请教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学生讨论完后, 错误题型的讲评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讲评, 当然教师应对什么问题由学生讲, 要心中有数。有的时候学生讲给学生听效果反而更好, 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故意抛出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看似比较容易实际又有很多陷阱的题目, 让学生来讲。有些平时较认真的学生就会发现问题。这样就会在课堂上形成一种氛围, 或讨论、或交流、或“针锋相对”这样的氛围是很不错的。这样学生更容易专心, 效果也更好。

5.命题。学生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后, 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条件, 让学生参与命题。学生参与命题能有效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 由于学生的层次各有不同,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命题的难易程度可以稍有区别。当然, 在这个环节学生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

在中考物理复习中, “五步复习法”看似平凡老套, 但教师如果能认真扎实地做好这五步, 复习效果是很明显的, 这种复习方法遵循学生的学习意愿, 真正让学生参与了、思考了、发言了、动手了、动脑了、减负了, 最终将会达到乐学和提高的目的。

中考物理复习课教学 篇2

默认分类 2010-03-19 18:44:10 阅读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据这几年我市中考物理命题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的同时,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更加追求科学性原则;既注重了基础,又突出了能力;试题的难度比例也适当,试题设置有梯度。试卷的命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时代性、人文性和教育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和落实。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自己的一点复习心得和大家一起

交流,我认为物理复习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淡化教材,重视对课程标准的研读

《课程标准》既是我们教学的指挥棒,也是命题的基本依据,不同版本中交叉的内容是不会重点考查的。因此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准确把握各考点的教学及考试要求。如: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有估读要求;2.能够记住水的密度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要知道浮力、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内部压强要知道但定量的计算不难;浮力有计算,但是不繁难;4.简单机械中包括杠杆、滑轮和斜面,考虑斜面的省力;5.串并联电路中不设计混联的分析和计算;但应能熟练进行串、并联电路中有关电流、电压、电功率的计算和实验操作;6.理解机械效率、认识机械效率,对课标中效率的范围有拓展要求,除了机械效率以外还涉及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效率等;7.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8.摩擦力中只研究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只要知道和滑动摩擦力相比可以用来减小摩擦;9.常识性了解声波的波形

图、光的三原色;10.滑动变阻器只研究其调节电阻作用。

2、夯实基础,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和基础,这几年的中考物理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这部分内容占总分的比例接近70℅。因此在复习阶段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复习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概念、规律外,还要让他们知道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发现过程;对于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避免靠简单机械记忆的方法学习物理;要注意知识的拓宽和横向联系,也要防止在某些知识上挖掘过深,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因此要十分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要通过实验现象的再现,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概括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要加强实验思想的培养和实验方法的指导。要为学生多提供动手的机会,切实提高其实验技能

和实验能力。除此以外,在复习中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突出科学探究,关注过程和方法

物理中考中,科学探究的素材可以来自《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来自与《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中考中的科学探究主要以实验设计的形式出现,将注意对学生实验经历的考查,因此实验过程的考查、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思想性的考查都将有所增加,各种仪器的使用占有一定的份额。复习时,教师要精选探究素材,给学生探究提供自主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熟悉在完成探究时所用到的一些具体的常用方法,如归纳、推断、控制变量等等,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

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能得到提高。

4、强调知识的应用,关注社会热点

物理新课改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是物理学科的特点。这几年中考试题都会从学生熟悉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选材,创设真实的物理情景,从多角度展现生活与物理、物理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使学

生从答题的过程中去关注现实问题,感受、体会与领悟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关系。复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我们要将课外材料引入到复习中,和所学的物理知识进

行适度的结合和拓展,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5、精讲精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第一轮复习:回归知识点,夯实物理基础。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

活为实例,发现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的模式。

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

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习。

第三轮复习: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加强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

解答。注重解题方法,提高答题技巧,如在答题中要注意关键词等。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既要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复习,也要要求学生解题时格式要规范,语言描述要简洁、准确,计

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

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的渗透

默认分类 2010-03-19 18:42:25 阅读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在当今的社会里,单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固然不容忽视,但一滴水永远不能称其为河流,一棵树也构不成整片绿色的森林,一个人的能力再大,充其量也不过是“1”,而我们更需要的是“1+1〉2”的效果。因此,从各方面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新任务。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在物理教学中,是这样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

一、划分实验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我通过向班主任了解和自己的观察,掌握了学生的有关情况。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一个实验小组里有侃侃而谈的“外交官”,有不善言语,但认真细致的“观察员”;也有敢想敢做的“冒险家”。小组内有着形形色色不同特点、不同优点的不同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小组的最优组合。为他们互相启发、互相交流、取长补

短、合作学习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并通过民主竞选出组长,负责组内具体工作。

二、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六个人是一个团结的小集体,实验小组确立后,重要的是强化学生的小组意识、合作意识,体现“六个一大于一个六”的效果。

1.教学预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调动实验小组的合作精神。作为农村学校要百分百完成物理书中的全部实验是有极大困难,但又如何让学生能在探究过程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成为农村物理教学的难点。我就充分调动了实验小组的作用,布置的预习作业包含了下节课必须准备的实验器材。因此,预习作业在独立完成后必须进行小组交流、或必须小组交流完成,并分配任务予小组各成员。加强了小组合作的机会及合作的成功,也使物理实验的分组教学成为课堂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在准

备实验仪器中得到提高。2.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小组的合作。

2.1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实验操作是物理课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学中要抓住每一次实验,锻炼学生与人合作,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如“托盘天平的使用”的实验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按照课本提示独立做实验,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比一比哪组同学动作快,比一比哪组同学实验观察仔细、操作合理、使用方法准确。为了争做最好的那一组,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实验中。动作快的同学自动给同组的人当起了“小老师”、“小助手”。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不仅体现在互相帮助上,还渗透在小组讨论、小组协商、分工合作上。如在探求“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行探究,并将比赛竞争的意识贯穿其中。很快地,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进行了有效地分工:你设计研究与压力关系,你设计研究与接触面大小关系,你设计研究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你设计研究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关系,你负责记录结果,你……整个实验过程显得井井有条。分工合作使得活动效率得到了提高。你看,每组的六个人头碰头挤在一起讨论、协商制作方案,“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通过六个人的共同努力,他们敲定了自认为最精妙的方案,满怀信心地去向其他组挑战。获胜组体会到了合作的优势,每张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之情,其他组也不甘示弱“等着瞧,还有下次呢!”

2.2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物理概念,易可充分调动小组合作讨论。为了增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正确运用,适当的合作学习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创造情境,使学生了解概念原理的现实背景,进而让学生对概念、原理的发现有一个体验。如组员互相提问考察某个概念的内涵,或一个举例,另一个辨认。这样,学生会真正弄清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或符号表面。如“浮力”概念,教师并没有告诉学生浮力,而是先由每组准备的一些实物,如小纸船、木块、牙膏盒、…,将其投放入装水的容器中观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有学生说它是浮的,这时易得出浮力概念。这时候当有同学把石头、铁制品、肥皂投入让学生观察后,学生会说是沉的,这时问题出现了,是否所有的浸入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呢?一个学生的认识弥补了另一个学生的不足。若还有同学把物体投入汽油中,这时问题又出现了,是否物体浸在任意液体中均受到浮力呢?最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分析。最后教师对这个概念进一步抽象提升,学生对它的理解已不再困难。或当教师把一些事实材料分发给小组后,小组的每个成员会从不同侧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他们会发现共同的东西,并把它们概括提炼,并以文字形式描述出来。这时的概念、原理可能不是很准确,当通过组间交流、教师总结补充后,学生会形成一个真正理解了的、属于自己的物理概念。这种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已得到的概念要比教师“告诉式”下单纯记忆概念更能引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学生有一种这个概念就是自己“发现”的成就感,概括抽象这一重要物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3练习作业考卷的评讲是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该过程来展示小组合作能力与提高课堂效率。为了提高讲评课的课堂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对于练习我采用组内批改讲评的方法,由各组小组长组织讨论与批改并向科代表递交疑难问题;对于作业及考卷我采用师批,发由各组组织讨论并向科代表递交疑难问题。并定期讲评时听取小组汇报,增加小组的相互了解。易可组织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流。由科代表和物理实验小组组成信息小组,其主要任务是:(1)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2)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在课改园地中与全班进行交流。(3)单元小结,在教师的指导下,信息小组总结正、反

两种典型,与全班同学交流。以达到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

3.合作的延伸。小组合作,使得每个人的思想都得到了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共享。最后,提倡、鼓励组与组之间交流与合作。划分实验小组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不同想法得到有益补充,从而节省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小集体意识”的极端想法,因此要鼓励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提倡互相“串串门”。或是争论、或是借鉴、或是合作,既要重视小组又要突破组的束缚,最终形成全班范围内的合作学习。4.充分发挥小组互相监督机制。

三、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小组活动,使小组的合作学习愈学愈乐。

让每组自定议题自定时间邀请教师及课代表、部分小组长参加,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学习中物理问题的解决,学习物

理有法,我的实验创新,我的实验制作,等等。

当然,在物理教学中除了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之外,也不能忽视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意识,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各取所需,各得所需,也是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合作,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无疑是

中考物理复习课的思考 篇3

我认为中考物理复习课不应该成为教师的课堂,众所周知,中考的目的是选拔优秀的人才,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很多教师把复习课当成了试卷讲评课,学生做哪些永远都做不完的试卷,教师不停地讲,这是学生厌学的情绪加重,教师也因此身心疲惫,导致备课效率低,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急剧下降。这样怎么可能达到我们中考的目的,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呢?

现在教育在改革,学生要减负,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思想方面不改变,教学方法不改变,就谈不上什么减负。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转变思想,要知道我们现在的教学是“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教师只是一味的、单纯的去教书,而不想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还不如不教。我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做现代知识的消费者,而是让他们做各种知识的传承者。其实,中考要考的内容学生已经在学习新课的时候都掌握的差不多了,只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在应用方面有时会出现临时记忆空白的现象,所以我们教师不需要过多地区将那些重复的问题,只要我们教师在学生出现遗忘时,及时地唤起学生脑海当中的记忆就行了。

对于物理来说,所有的人都会认为要想学好物理就必须对物理有极大的兴趣,这些我也知道,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在新课的学习上我都会吊吊学生的胃口,让他们大饱眼福,我在视听方面大下功夫,使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使他们的兴趣始终处于亢奋的状态,到了复习课就好办多了,不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演绎自己的神话,而是放一些空间给学生,不要每天都泛泛的去讲,我们只要做好“导”就可以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都要经过复习,这几年我在中考物理复习实践中采用了一些办法,收到了意料之中的效果也是我真这个体会到了教育改革的真谛。

1.“用心”学习,用好“课后笔记”

电学是初中物理非常难的一块,在《电学》内容复习时,我要求学生不要参照任何参考资料,只是对照我们的教科书,从当中搜寻曾经讲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然后进行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然后整理在课后笔记上,看一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没有发现出来。这种做法使学生能够积极肯做,因为他们有互相比的情感在里面,课后再拿出来看看知识点就都一览无余了。

2.学生必不可少的“自主学习”

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如果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就要优化复习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复习课上,我很少在课堂上去泛泛的讲问题,我的课基本上都是自习课,学生有问题可以选择互相讨论,也可以问教师,但同一道试题我不会讲两遍,而是让第一个问的同学去解答,z这样就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不能心里会而讲不出来。

3.变“题海”为“指导”。

有很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很是热衷于做题,認为只要把题做到了就可以应付中考了。我认为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现在的中考考查的是基础性内容,万变不离其中,我们只要细心研究就会发现中考的导向。物理贴近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因为它可以与显示联系起来,所以我们是压不上试题的,我们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才会胜券在握。我们在复习课中,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能力,这也为他们以后高中物理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我采用的方法是在课堂上拿起任何一物品上学生考虑怎样出有关的物理试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很快就会提升,教师在课堂上也就越来越轻松了。

4.做到“寓教于乐”

现在的学生好奇心都很强,对复习课的兴趣不是那样的浓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比如,在复习压强一节课时说“在冰面慢慢俯下”我用了“立即趴下”并做了下立即的动作,学生会发现我的话有悖于生活常识,全班哄堂大笑,这时再讲清“为什么”就不是一件难事了。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去挖掘,物理课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受到欢迎的,上课时把欢乐带给学生,您的物理课一定会有很多的听众,也会有很多学生下课时追着你问这问那的。

学习有法,学无定法,教无定法。总之,只有好好研究物理课程标准,把握中考考试动态,并把考试精神贯彻到中考物理复习过程中,并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备课上做到思维广泛、取材广泛、狠下功夫,精心安排每一堂的授课环节,设计精当的题目,同时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我想这样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中考物理复习课教学 篇4

关键词:新课标,复习策略,效果,方法

一年一度的中考在紧张而繁忙的复习之后, 终于落下了帷幕。当我的学生面带着自信的微笑走出考场, 向我伸出胜利的大拇指, 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回顾这一个学期的复习过程, 我感慨万千。提起中考复习, 从老师的角度而言, 有的认为比新授课容易上, 不就是发个讲义, 讲讲、练练、做做、考考吗?感觉很轻松。但是从学生的角度而言, 学生厌倦了题海战术, 厌倦了对答案, 上课昏昏沉沉, 复习效果很差, 中考成绩一直不理想。我不由得思索起我们的学生是怎么样了?我们的课堂是怎么样了?我们的老师又做了些什么?

从事物理教学多年, 带过多届毕业班, 组织过多次物理中考复习, 我认为, 复习课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提高学生的复习主动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复习效果, 提高复习效率, 以下是我在这个学期的复习课中的几点做法, 感觉效果不错, 仅供同行们参考。

一、合理分组, 分层互促

无论是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 还是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 他们的做法都是把学生合理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以达到分层互促的目的。我们的学生明显有着学习能力、学习速度的差异, 如果教学中一刀切, 无疑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 后进生吃不了的弊端, 所以在我的课堂上, 也仿照他们的做法, 依据学生成绩、学习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把学生分成拔高生、攀登生和达标生三个层次的组, 每一组六个人, 按AABBCC编制, 共分成九个大组。每个组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 由他全权管理其他五名组员, 这样, 无形中多出了九个小助手, 大大降低了教师的管理难度, 教师提前一天组织小组长召开碰头会, 听学情、布置学习任务, 再由小组长安排到每一个学生, 这样更能让教师了解学情,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 小组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互帮互促,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复习积极性。

二、学案导学, 交流展示

课前下发我们集体备课准备出来的复习导学案, 安排好复习任务, 课堂上让各组学生展示, 学生带着任务, 带着压力, 带着动力, 还怕他们不主动复习吗?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里, 学生成为复习课堂的精神和创造的主体。学生只有仔细阅读教材, 查阅资料, 交流合作, 理解深刻之后才能展示自己的观点。小鸟总得自己觅食。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展示, 学生交流讨论很热烈, 学生能提出问题, 能反驳其他同学的观点, 一来说明他钻研过教材, 二来会使全班所有同学动脑子;教师一是诚心诚意鼓励学生提问题, 二是要有措施和具体的方法指导, 三是应端正态度, 放下架子, 平等地对待学生。

通过学案导学, 交流展示, 无形中就把要复习的知识点连成了线, 织成了网, 达到了知识的拓展和渗透, 水到渠成。学生提出问题, 全班学生积极动脑帮助解决, 既增强了学生的思维, 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活跃了课堂气氛, 何乐而不为?

三、创设情境, 激发争论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 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 打开学生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真正做到问题让他们去提, 让他们去议, 答案让他们去辩, 结论让他们去得, 真正做到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争论走进课堂, 学生不但体味到了成功的愉悦, 调动了学生争论的兴趣, 还提高了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 使学生在争论中发展。同时, 把对学生的物理双基训练同思维密切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

争论时必须寻找让人信服的理由, 才能说服对方, 这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手段, 问题怎样才能争起来?教师要善于将复习的内容转化为可争的问题, 敏感地抓住课堂上可争的问题, 这是争论的两个来源。如, 在一节电学复习课上, 我在学案上安排这样一个争论话题:一个标有“220V 40W”的灯泡, 还有一个标有“220V100W”的灯泡, 接在电路中, 哪个更亮?学生中出现了三种声音:40W、100W、无法确定。从而引发一场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结果最终达成一致, 学生中恍然大悟的声音响成一片, 效果很好。我觉得, 教师有的放矢激发争论, 能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作风, 同时也提高了复习效率。

四、寓教于乐, 打造快乐课堂

单纯直接的课堂教学乏味无趣, 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 产生心理疲劳, 我受到电视上一些节目的启发, 如果能把我们要复习的知识点制成竞赛的题卡, 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竞赛中, 效果应该不错。竞赛题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 我事先把要复习的这一单元的知识点以题的形式制成题卡, 有条件的可以制作成PPT课件, 如果自制几个抢答器效果会更佳。学生手里也有卡片, 这种卡片是长期使用的, 卡片上标有A、B、C、D和对错号, 在反面可以书写计算题的答案。在题目的选择上, 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 难度适中, 题目以选择、判断、计算等形式出现,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一堂课, 学生兴奋异常, 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寓教于乐, 学生思维活跃, 印象深刻, 培养了学生捕捉重点知识的能力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复习的密度大, 节约了复习时间, 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总之, 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 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 让枯燥的复习课也变得妙趣横生, 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我的课堂我做主, 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快乐中成长, 让学生乐学爱学, 这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责任。以上是我在上复习课时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权当抛砖引玉, 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更精彩的高效复习课堂吧。

参考文献

[1]陈剑.新课程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湖南中学物理, 2011 (07)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5

一、认真研究大纲和考试说明

大纲是我们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语文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是确定复习要点的依据。在复习前,应认真的分析大纲和考试说明,大胆的取舍复习内容,选准复习侧重点,尤其注意中考的一些新动向,也就是一些最新的信息要了解,避免难易不分,避免一些无用的复习,这样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理计划,分阶段复习

在吃透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是很重要的。各阶段的复习侧重点要选好,要注意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切不可孤立的复习。

(一)课本知识的复习阶段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教师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复习时间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首先,我大胆的取舍复习内容,打破逐册复习的方法,确定好重点的册,然后再分体裁复习。分体裁复习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以及语文知识(当然非重点的内容也能涉及一些),然后师生应进一步明确哪一些内容是应了解的、哪些内容是必须掌握的,了解到什么程度、掌握到什么程度,一般运用什么复习方法都要有明确的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习。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查、一般会出现那些问题以及怎样应对,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例如,文学常识中的作家作品,内容繁多,就要让学生明确哪一些是应了解的、哪些是一般掌握的、哪些是应详细掌握的;字词内容除了集中记忆以外,课文中的预习提示、课后练习,一些阅读材料甚至一些学生作品,在讲解之前都要求学生准确朗读,让学生平时就养成借助工具书记忆字词的习惯,这比强行记忆效果要好得多;修辞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表达方式、词语的感情色彩以及刻画人物的方法等一些学生易混淆的.内容要让他们分清;课本重点语段的阅读训练,及时引入相关的课外材料,注意了知识的强化和迁移的训练等等。

(二)综合复习阶段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理解和写作题就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这些能力,因此,我重点训练了这些内容。

阅读训练

我分析了许多中考语文试题,发现:试题的阅读板块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分值占全卷的40%--50%。这一部分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选文上,课内选段,课外选篇,兼顾多类文体,注重文质兼美,适合考试;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重视科技文阅读。(2)在设题上,以简答题为主,由侧重静态地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等内容)转向注重整体感知,注重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考查。(3)在答案设计上,多强调意思对即可,鼓励学生写出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针对这些变化,我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了训练:

(1)精心选材。围绕中考阅读题的选材特点,我分体裁精选了阅读材料,这些材料的选取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涉及素质教育、环境保护、人口问题、最新科技、实事新闻以及精美时文等(今年应考虑到教育改革、北京申奥、9.11事件以及美国落选人权委员会等实事热点内容),用这些内容来考查学生学过的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2)精心设计问题。除借助这些材料继续训练字、词等基础知识以外,我修改材料的问题,突出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的训练。

关于中考物理复习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6

【关键词】中考;物理教学;复习

一、引言

中考物理复习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再学习,让学生加强训练、加深理解,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对题目的举一反三。但是目前中考物理复习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而进行灌输式的概念复习和泛滥的题海战术,复习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必要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使得本来就周期较长的复习课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学生复习课后的作业负担大。笔者意图根据近年物理中考复习授课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二、中考物理复习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到中考复习阶段,其直接目标无疑是希望通过复习保证学生在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然而对于教师而言,这一直接目标的达成却需要更加科学化、艺术化的手段。“学习中心论”要求教师主导的授课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有机结合,“教学并重”,既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指导、调控和组织作用,又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激发、调动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具体到中考物理复习教学中,则是达到以下要求:首先,保证学生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全面、系统的掌握,使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知识网;其次,根据学生平时学习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培养学生对同一类问题在新情境、新角度下联想的能力;最后,建立一种宽松、理解、鼓励的复习教学环境,防止学生的思维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处于禁锢状态而无法正常发散,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

在教学方式层面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分组学习、互助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具体来讲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特点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帮助小组确定各自学习目标,鼓励小组成员互相进行复述识记、笔记注解、技能练习、求助式交流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论述交流自己的看法,锻炼自身的物理学习能力。期间,教师根据小组学习进度给予对应性的指导。在阶段性学习结束,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测验,统计个体分数,评比小组总分,奖励优秀小组。

三、中考物理復习教学的具体安排

实践经验证明,中考物理复习分为“三轮复习”是最有效和科学的。

第一轮复习时间大约为50天,是三轮复习中耗时最长的,也是复习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一轮复习以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为教学目标,教师要做到研习物理课标,紧抓大纲和教材,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考试新动向、考试的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选择合适的典型例题和针对性练习。

复习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应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压力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在此问题之上追问“为什么要引入压强的概念?该概念的含义是什么?继而再引发学生思考怎么测量压强?计算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压力和压强之间有什么关系?改变压强的方法是什么?在对基本规律的理解上,复习时应该多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杠杆平衡原理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其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命题更多地重视考查科学研究方法。所以在复习中还应该灌输学生物理实验方法的概念。比如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滑动摩擦力,液体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导体的电阻大小、电流做功的多少、电流的产生热量的多少,哪些因素会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都要用到“控制变量法”;而研究电流产生的效应可以认识无法目视、触摸的电流、通过磁场产生的作用可以了解磁场的存在、用电磁铁吸大头针可以判断电磁的强弱,这些都是“转换法”的应用;曹冲称象、平面镜成像实验、判断几个力合力则是运用等效替代法。

第二轮复习时间大约为30天,这一阶段是以专题复习为脉络,强化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训练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和综合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教师需要做到打破章节的界限,挖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关注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利用专题教学来提炼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比如,将初中物理中有联系的知识点组合可以大致分成声、电、光、力、热等板块,各板块以知识树的形式展现,可以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而对于能够起到链接作用的知识点进行深化。例如“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探究欧姆定律”、“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测定小灯泡的电阻”等实验中都要用到滑动电阻器。那么在这些实验中,作为重要器材的滑动变阻器分别有什么作用?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对电学实验有更加系统化的理解。

第三轮复习时间为20天,主要进行习题训练和模拟测试。这一轮复习时间较短,主要起是规范答题、查漏补缺的作用,使学生适应中考的能力要求,熟练使用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增强学生考试的信心。

该阶段应强调“反思”的作用,一味搞题海战术并不能使学生解题能力提高,应该通过练、评、交流等形式,对易错点、平时忽视掉的问题进行强化。还应该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比如,最近有哪些科学技术发明、时事热点新闻里有没有与物理相关的问题等。

四、中考物理复习教学的建议

1.深化教材的作用

物理教学与命题无疑都是以教材为依托的引申和组合。“依本扣纲”虽然是教学中的必备理念,但是教材的功能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被充分挖掘。比如,新教材中有很多小栏目通常被教师略过,但是这些栏目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很有作用,也极有可能成为中考命题的来源点。

2.充分运用图形与实验

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也是进一步物理学习深造的敲门砖。中考物理中可能出现作图和识图的内容有简单的机械图、力的示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如果训练学生能熟练地画出图形,就会很容易地看出题目的解题关键何在,准确得出物理规律,加快解题速度。而物理实验不仅仅是教师为了完成课标要求而作,实验的关键是给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可能成为物理学习突破瓶颈的有效措施。

3.关注生活中的物理

物理是一门应用学科,这就使得其与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中考中也时常出现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物理问题,因此引发学生联系生活思考物理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向学生提问教室的照明灯你能画出电路图吗?厕所里的声控灯原理是什么?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以此来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考物理复习教学不仅是对旧知识的重复或者对习题的大量训练,应该是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教学。当然,教学方法并不固定,但是只有真正能提高复习有效性和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才能够帮助学生从容面对中考。

参考文献:

[1]董海弟.中考物理复习方略简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03);

[2]王鹏.中考物理总复习的几点体会[J].考试周刊,2012(25);

[3]刘征禧.实验教学在中考物理复习教学中的魅力和功能[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3(06);

浅议中考物理复习教学 篇7

一、明确复习的任务和目的, 处理好“温故”与“求新”的关系

复习课的目的, 任务是什么?按照传统的观点, 复习课的目的, 任务是“巩固已有的知识, 使其系统化、条理化, 并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按照这种观点,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温故”。显然, 这种观念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而且极易导致复习教学中旧知识的简单堆砌、机械重复, 造成学生趣味索然, 学习效率低下。此类复习方法正是平常所谓的“炒旧饭”。笔者认为: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 它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温故”是必要的, 它是“求新”的必经途径;“求新”是“温故”的最高目的。复习课的特点, 就在于要通过对旧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 给学生以新的信息。要用新的题材、新的结构, 引发学生新的思维, 使学生获得新的发展, 达到新的水平。例如在复习光的反射定律时, 不仅要求学生死背该定律, 还要求能利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 当给定入射光线时, 如何画反射光线, 当给出反射光线时, 如何画入射光线;当给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时, 如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等等。这样由机械记忆变为实际运用, 学生感到新鲜而且实惠, 能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正所谓“旧饭越炒越香”。因为只有“求新”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获取新的发展, 也只有“求新”, 才能使学生“高屋建瓴”地看待旧知识, 获得更好地运用和驾驭已学知识的能力。因此, 复习课的目的应为“通过对旧知识的梳理概括, 归纳整理, 以达到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提高学生的能力”, 也即“温故”以“求新”。

二、课前充分准备, 避免仓促上阵

毛泽东在论打仗的战略战术时, 告诫大家不打无准备之仗。同样的道理, 教师也不应该上无准备之课, 备课不是简单的“背课”, 而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在中考复习阶段, 备课显得尤为重要, 有些教师认为复习课是旧课, 不需要备课, 显然是错误的。课备不好, 仓促上阵, 目的和任务不明确, 学生知识状况不了解, 教法混乱, 这样的复习课就收不到良好效果。备课时,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 备教材, 做到“胸中有书”, 达到懂、透、化的程度。懂, 就是本堂课复习内容中涉及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公式、物理意义等都要弄通、弄懂。透, 就是从知识体系上把握和领会复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抓住考点。化, 就是把复习内容的死知识内化为教师的活知识, 并与教师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 运用自如, 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有趣。

第二, 备学生, 做到“心中有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 理解能力, 兴趣爱好, 学习态度, 个别差异等情况, 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以达到学生各得其所的目的。

第三, 备教法, 做到“手中有法”。要从复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选择能够真正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参与复习的教学方式, 设计出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的复习蓝图。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融,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情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实施情感教育是搞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同时又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学生和教师都是有感情的人,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在教学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师生情感交融的最基本成分是“爱”。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以及学生之间的“友爱”, 交织在一起构成“尊师爱生”这一师生情感交融的主流。其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要倡导师生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 使学生认识到教师的“爱”是一种稳固而深厚、高尚而纯洁、公正而无边的情感。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并产生出对教师的“敬爱”的感情, 从而达到师生情感交融的境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平等施教, 绝不可“居高临下”, 摆出一副说教面孔, 应努力倡导师生共同探讨, 相互学习的平等教学气氛。注意在细微之处关爱学生, 赢得学生的好感, 比如当教师能以亲切的语气随口叫出一位学生的名字时, 他会感到愉悦, 尤其是在师生接触交往的最初阶段, 教师能很早记住他的名字, 更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出乎意料的惊喜, 对教师骤增亲切感, 师生情感也得到了加强。

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怀着一片爱心去鼓励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同时, 还要怀着同样的关爱之心, 以适宜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这过程中自然少不了批评教育。而批评如未能满足学生的某些需要就易使其产生不悦, 反感甚至恼怒的情绪, 这就需要运用艺术的批评方式。俗话说:“奖子一功, 胜于数子十过。”教师应以温和、热情、表扬为主的方式对待学生, 应该满腔热情地及时肯定每位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使每位学生深信自己能够学好, 从而将这种自信心转化为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上有了困难和差错, 要耐心地引导和点拨, 热情地鼓励和帮助, 可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学生的心敏感而脆弱, 需要鼓励、喝彩与掌声。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当着大家的面多一些表扬、鼓励与赞许, 将会使全班学生都感到愉悦, 学习气氛也会因此轻松, 课堂教学就会因之活跃。学生复习的兴趣也就随之高涨。

总之, 学生喜欢哪个教师, 就喜欢他所教的科目, 学生就会“有话总爱跟教师讲, 有事总爱找教师帮”。加强师生情感交融, 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梁文东.中国当代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5.

中考历史复习课教学“四要” 篇8

一、按时出好复习内容提纲,打印及时并保证清晰,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

仅让学生拿着书本复习有几个弊端:一是学生不知道该复习什么,所以我们常见学生将书从头读到尾,而且效果不佳;二是反复看书会出现视觉疲劳,容易忽视书上的内容,就是所谓的视之不见,我们常在考试后听到学生说书上的这个地方没注意。我的做法是依据中考说明的要求和集体备课的结果,将要求学生了解、指导、简述、理解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进行细化,编写成复习内容提纲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掌握内容,哪些是重难点、易混点,做到有的放矢。当然这个工作可以由不同教师分工完成。

二、博众家之采,取众家之长,收集与整理中考信息,多途径收集名校复习方法及复习资料。

中考是我们初中阶段的战略大决战,只有充分地掌握大战前的各种信息,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考复习其间,我们会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考试大纲及其特点变化,试题类型及变化,内容范围及难易深浅,等等。虽然这些信息并非试题本身,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使教和学有所依据,不会如无头苍蝇,盲无目的。如我们在参加各种中考会中得知,2008年的中考会与重大时事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就把一些时政热点与历史挂钩,并进行整理归类。如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就把有关改革开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去复习。果不其然,在08年中考中问答题的第三题正是此知识点,甚至跟我们整理的资料一模一样。这样不是事半功倍吗?所以应对中考,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临考前一段时间更是如此。

三、保证课堂复习模式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对于这个工作的研究和探讨,有许多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在复习课堂中,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堂建模很重要。模式就是方法和途径,好的课堂模式就是两点间的直线运动,这样的模式简洁、直截了当、有的放矢,能达到成本最小效益最大;不好的模式就是两点间的曲线运动,花费时间多精力大,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还会达不到效果。课堂模式除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外,对学生也有着很大影响。学生是很难创造出自己的独有学习方法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和方法基本源于教师的课堂模式,是教师课堂模式的翻版。因此,我们结合了洋思模式、杜朗口模式、即墨28中模式的特点,根据本地实况,创制出了“目标明确、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师生共解、激辨讨论、提高能力”的课堂模式,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课堂讲解不超过20分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围绕目标自主学习,实践结果表明效果不错。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复习内容和要求要非常明确,尽量细化。第一,教师要交待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有目标的学习比“今天大家复习世界大战”要有效得多。第二,师生要系统回顾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毕竟中考历史主要考查的还是基础知识,重在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形成知识网络与结构。第三,教师要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注意解题方法和本学科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纵横的联系和比较。第四,要根据学生实际制订适当的复习量。复习课中常看到教师布置了超量的复习内容,我们通过试验比较发现其结果是效果很差,一堂课不可能复习完两堂课的内容。

四、历史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至关重要。

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复习计划再好、复习方法再有效、中考信息再灵通,没有积极负责的教师去执行,最后就很难保证复习效果的真正有效,学生的中考成绩也许就会因此大受影响。包括一些历史教师都认为,历史无关紧要,这是十分的错误看法。《考试说明》中历史部分包括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共有四本课本。考试知识点多,考查范围广,综合性强,并且遵循“以能力立意命题”的命题导向。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地掌握和了解,想取得理想的成绩,难度很大。如果连教师都不能认真负责,则可能导致中考全军覆没。

教师的认真负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负责任的精神转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一些学生总是不把历史放在一定的地位上,很少甚至根本就不愿意分配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和复习历史。学生对自己不负责,教师要负责。因此教师在复习中一定要教育学生,改变以前对历史学科的态度,要认真对待。其次,努力争取提高学校对中考历史学科的认识,保证充足的课时;积极寻求班主任的配合,因为学生都更信任班主任的话。最后,做好教师份内的事,尤其是批改试卷,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知识缺漏,弥补知识缺漏;培优补差,这是有效提高学生总体成绩的好方法。我们不能怕烦怕苦,不能流于形式,应该做的还是必须认真做的。

摘要:如何优质、高效、科学地安排好中考历史学科的复习, 这是摆在每一位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提出了中考历史复习课教学中的“四要”策略, 以此来科学有效应对新形势下新课程历史中考, 获得历史中考的成功。

中考物理复习课教学 篇9

一、学生分层

学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 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物理基础, 可将学生分为A、B、C三层, 其中A层为成绩优秀的学生, 能在掌握课堂及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知识迁移与发展; B层为成绩中等的学生, 这类学生能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但对有关知识点的发散学习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C层为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要以“优等生”、“差生”的名义对学生进行分类, 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打击其学习积极性; ②分层要实施流动策略, 即低层次的学生在经过努力后完全可以进入高的层次, 而高层次的学生一旦落后也会进入低级层次.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潜力, 分层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和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接轨. 在课堂教学中, 应容许学生自行选择要达到的目标和所需的期限, 也就是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 根据本文对学生的A、B、C分层模式, 教师在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教学目标时可考虑以下建议:

①A层学生: 根据学习情况适当提高教学难度, 加快教学进度, 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宽, 同时注意各个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 ②B层学生: 根据学习情况从知识的熟练、灵活运用入手, 巩固基础,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习热情; ③C层学生; 根据学习情况降低教学难度,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回忆和掌握, 提高学习欲望, 逐步提高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 在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复习中, 对A层学生的要求为: 从试验现象中总结科学规律, 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如, 凸透镜成像时像距随物距变化的规律, 并总结出成实像时物象间最小距离是四倍焦距的结论, 并能够解释实验光具座不可太短、凸透镜焦距不可太长的道理. 对B层学生的要求为: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得出实验结论, 如, 总结凸透镜成虚像与实像的分界点, 正立像与倒立像的分析接, 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等. 对C组学生的要求为: 自主完成基本操作, 经历完整的实验活动, 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道物距、像距与成像的特点.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分层

课堂教学设计的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实施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实现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灵活结合. 对于A层次的学生, 要敢于放手, 鼓励其进行自主探索, 注意启迪其思维灵感, 同时要注意培养该层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鼓励其主动帮助B层与C层的学生共同进步. 对于B层次与C层次的学生, 要给予更多的鼓励, 即使他们遇到了失败也不要进行贬低.

分层提问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 对其提出合适的问题能够帮助其巩固知识点, 同时也能增强其学好物理的信息. 例如, 在复习“测量灯泡功率”一课时, 可以向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以下问题: ①如果电路中缺少电流表/电压表, 该如何测量灯泡功率? 如果只有一个电流表/电压表, 能否仅仅通过开关的通断来判断灯泡功率: ②在试验中, 如果移动滑动变阻器, 则灯泡的亮度都没有发生改变, 原因可能有哪些? 如果灯泡不亮, 且电流表没有示数, 而电压表示数较大呢? ③从试验现象可知, 灯泡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际功率又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课后作业的分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对于课内作业, 要统一要求, 统一标准.因此, 课内作业内容要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 既要使B、C层次的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完成, 又要体现教学重点. 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 则要进行分层考虑. 对于A层次的学生, 要布置拔尖提高题目, 根据其学习水平不知难度大、要求高的题目; 对于B层次的学生, 则应主要考虑课后习题; 对于C层次的学生, 可把难度较大的题目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题目布置, 或者给予一定的提示.

五、考核评价的分层

根据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效果上的区别, 对其的评价也要从三个角度入手: 对于低层次的学生, 应当以表扬为主,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对于中层次的学生, 要鼓励为主;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 则要提高其竞争意识. 教师既要使学生看到自身的闪光点, 主动挖掘自身潜能, 又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进行自我评价. 总之, 评价分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踏板.

摘要:中考物理复习, 时间紧任务重,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班级授课的方式来进行中考复习, 必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分层教学是适应差异显著的班级的教学组织形式, 符合新课标“因材施教”的规定.本文对中考物理复习中的分层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考物理复习,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王丽娟.中考物理总复习的几点体会[J].学生之友:初中版 (下) , 2011 (7) .

[2]闫俊华.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 .

[3]李春芳.剑术比剑之长短学法论学之成败——中考物理复习五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 (1)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课教学 篇10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有效性

一、引言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中考科目之一, 因此各中学都有较长时间的中考复习教学过程。主要是利用较为集中的一段时间, 将初中三年的思想品德内容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总结和梳理, 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构建。在复习课上, 教师需要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及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进而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所有知识点。

二、按照既定纲要稳步推进

在临近中考时, 很多学生都出现了焦虑的情绪, 他们认为初一、初二没有好好学习, 现在很多知识点都不能有效掌握。这时候, 他们什么都想复习, 但是由于基础相对薄弱, 尽管想通过复习巩固基础, 还是不能有效理解相关知识点。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按照复习大纲, 稳步推进复习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复习课上一定不能带有急躁的情绪, 因为这种情绪会传染给学生。学生本身已经十分焦躁了, 如果教师在思想品德复习课上出现急躁的情绪会加剧学生的焦躁不安, 这样就实现不了预期的复习效果。因此, 在临近中考的时候, 教师首先需要组织好相关的教研活动, 制定好复习计划, 这样才能更加系统、全面地复习。对于哪些知识点需要详细掌握, 哪些知识点只要简单了解, 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在复习过程中, 才能有的放矢, 高效地实现教学内容的复习目标。其次, 要突出教研活动在中考复习中的作用, 教师要定期召开相关研讨活动, 对于一些复习细节, 要进一步明确。最后, 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师在复习计划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复习要点, 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复习效果。

三、解题思路和手段明确

中考的表现形式是一张试卷, 这些试题的解答是对学生三年学习情况的总结。因为中考试题都是由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构成, 所以学生需要掌握主观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而这些技巧和方法, 需要教师在复习课上逐步传授, 通过教师的培训, 学生才能有效掌握。在中考试题答案出来的时候, 很多学生都反映:这些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不是自己不会, 是自己没有读懂试题的含义, 不知道题目考查的是这样一个知识点。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复习课上对相应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要进行详细的剖析及系统的训练, 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解题技巧。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 因为在初三进行复习教学中有很多教师都很年轻, 他们在应对中考复习的方法上没有经验, 这就需要学校组织中考解题技巧的教研活动, 在教研过程中, 通过解题经验的交流, 以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 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以实现本地区中考思想品德课教学复习效率的提升。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难度最大的就是主观题, 这类题目需要学生针对材料认真审题, 了解试题立意和设问指向, 这样学生才能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析, 实现系统的、辩证的剖析。具体来说, 第一步是分析题目材料, 第二步再用思想品德课程上学过的知识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解答过程中, 学生需要注意术语的运用, 要分层次, 多角度分析。例如, 某地的中考试题中就出现了关于雷锋精神的材料, 这个题目将雷锋精神引入到民族精神的知识点上, 让学生根据民族精神的知识, 分析学习雷锋活动的意义。这就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民族精神的知识点, 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这一知识点分析学习雷锋活动的意义的能力。

四、突出热点时政在复习课程中的作用

时事政治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 中考试题历来不避热点。很多试题是从时政热点中取材的, 因此, 教师在复习中要大量引入时政热点事件, 平时应重视学生对时政的学习, 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锻炼他们的综合审题能力。社会热点的引入, 对学生的影响是强烈的, 对其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某地中考试题中以当时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为材料, 提出目前国内实施的主要发展战略, 以及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创新力度。这一解析题考查的就是人教版思想品德课程中涉及到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知识点。因此, 在复习阶段, 我们要对当前的时政要点进行认真梳理, 同时使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这些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

五、结语

中考是学生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考试, 他们在复习过程中存在一些紧张、烦躁也是十分正常的, 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同时在进行复习时, 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以及结合时政热点进行复习。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提高中考复习课的质量, 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小微, 武云斐, 毛齐明, 李飞, 王晴等.近五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研究的进展报告[D].“教育改革的哲学反思”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 (01) :95-99.

中考物理复习课教学 篇11

一、在总复习中要坚持系统性原则

初中物理教学范围大,有声、光、力、热、电等教学内容。大部分知识是抽象难学,各部分之间基本没有联系,讲了这章那章忘,讲了下学期上学期忘的差不多了。这样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初三物理总复习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这就需要教师开始复习时做好计划,在严密中系统化。《学记》指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教学杂乱无章,就会陷入混乱,得不到成效。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之所以要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是因为我们教学的知识本身就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生的认识规律也是有一定顺序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复习时先整体布局,先复习哪册,从哪章开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一章的复习时应不要直接做单元检测题,甚至综合题。要把一章的知识系统化,该背的、该记得整理好让学生拿到手,让学生心中有数。比如在进行浮力一章的复习时,我是先将这一掌知识系统化再从重难点切入把要复习的用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基础性原则

对初中学生来说,大都感到物理抽象难学,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中失去信心,掉队的也不占少数,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巩固,提高,不要只顾题海战术,基础不好,盖起大楼也会摇摇欲倒,再说中考虽然有难题,那也是星星点点,大量题还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掌握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若每节课都有收获,他们会继续学下去的,基础打牢了还怕成绩不出吗。仍然是举浮力的例子,我把基础知识都利用课件这一高效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展示给学生,学生面对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的整理和运用,很感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直观性原则

都说物理难学难教,确实如此,物理不仅抽象而且和现代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和科技飞速发展紧密联系,却又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面对现代的初中生,特别是城里的孩子,离开了生产实际。物理上讲到农村用的什么工具都是陌生的,就基本的钳子、压水井、手推车等等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见过,在学简单的机械时教师最好是拿实物,多把生活中的简单机械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大家,并且把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画力臂等等,通过课件都能直观地形象地获取知识。再比如,学生感到浮力难学,对浮力的方向,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总是掌握不好,针对这些难点,我把平时上课做的演示实验做成课件。通过课件来讲解,用石块细线乒乓球做一个浮沉子,放到水中发现竖直向上,把杯子歪一下还是竖直的,浮力的方向就在其中,我又把用注射器给乒乓球抽水和注水制成在同一杯中同一液体中的漂浮、悬浮、下沉的实验制成课件,让学生讨论所受浮力谁大谁小,同在一杯水中,乒乓球哪个重,体积是相同的,讨论各自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既形象又直观,效果就比空口讲效果好多了。

四、坚持实验性原则

初中物理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平时教学离不开实验特别是初三总复习时,也不要离开实验,坚持实验是教学的成功、复习的成功。比如,压强、浮力这两章的复习我不仅把有些实验重做,而且有些题学生不易懂的,与实验相联系的我就用实验来解决,比如,这样一题,“有一个两端开口玻璃管底端用一个玻璃片堵住,竖直插入水中某一深度,问,向玻璃管中注入多深的水玻璃片开始脱落,注入酒精呢,引导学生利用二力平衡和压强知识解决。再比如船从海到河还是船从河到海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我利用两个完全形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到装有盐水和水的量筒中看漂浮情况,引导学生这是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浮力不变,密度大的浸入液体的体积少,水的密度小的进入体积就大,来阐述船的上浮还是下沉。效果特别好。再比如复习到电学串并联功率题时,两个灯泡规格不同串联起来哪个亮,我利用实验来解决效果好,直观性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可以说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性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五、目标性原则

教师为了提成绩千万不要只用题海战术,盲目做题甚至只抠难题,忽视简单题,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劳民伤财。教师要做好学生迎考的领路人,做学生的好向导,教师要紧紧把握新课标的整体,重点注重在对新课标和课标解读的运用,复习内容和知识点还要紧扣近几年中考题,以近几年中考题型为导向,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为学生的中考搞好攻坚战。

历史中考复习课的教学与能力培养 篇12

一、以史引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历史思维能力

2008年政史合卷的历史试题体现了“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所学知识、能力和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对基本历史知识和人类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可以说,历史思维能力要求是今后历史中考命题的主要趋向。教师在复习时,应特别重视基本理论教学,注意史实与理论的有机渗透和相互统一。例如,在复习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时,应当指出,斯图亚特王朝、波旁王朝、种植园奴隶制经济都分别阻碍了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这些国家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获得了巨大发展,这说明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有阻碍作用的,而先进的生产关系则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得出的理论认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可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基本理论教学,以史引论,史论渗透,对学生的理论认识、理论分析、理论评价等高层次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精心训练,及时讲评,构建科学的复习体系

根据中考试题的能力要求高、重在知识应用的特点,复习体系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轮复习以单元、章节进行,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须用至少8周时间对历史六本教材进行系统复习与练习。时间紧,任务重,线索多,做习题应以简单为主,复杂的、深奥的大题不宜多。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做好专题训练,以基础与能力并重。用4周左右时间进行。可以粗线条的形式进行,例如中国古代史在考试中以是选择题为主的,一般不出材料题,可以简单地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四条主线;中国近现代史考试比重最大,既有选择题,又有材料题,可分为列强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近代化探索史、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世界古代史占考试分值最小,不用进行专门的训练,世界近现代史则可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史、国际工人运动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着重使学生掌握中外史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自的发展变化和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较为高度的和系统化的思维能力,即“立体”的思维能力。

第三轮复习主要是综合训练,以能力为主。要把考前的综合训练变成中考前的“演习”,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精心挑选各地典型的有价值的中考例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每次训练后,教师要认真分析和讲评,不能纯粹地对答案,训练和讲评是为了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提高的目的。

三、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上一篇:沥青防水的耐久性下一篇:急性病毒性肠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