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学历史研究

2024-11-28

景观设计学历史研究(通用5篇)

景观设计学历史研究 篇1

摘要:高效的问题是学习动力的助推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导学案通过对问题的设计,实现导学、导思、导练等教学功能。

关键词:导学案,问题教学,有的放矢,层次性,开放性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有了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设计高效问题,是教学实践中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略谈一下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问题设计要紧扣课标,做到有的放矢

课程标准是指在特定阶段内要达到的预期教学 效果。导学案目标的 制定应以 学生为本,关注学生 的发展。编写课堂导学案前应做好几项准备工作:一是熟悉课文内容,二是明确课程标准,三是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有的放矢。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 的社会变革》课标要求:说出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和作用,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材料一:看图片,图(1)是奖励耕织 图,图 (2)是废井田 开阡陌图。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 上爵……而 集小乡邑 聚为县……平斗桶权衡丈量”。材料三:变法行之十年,秦民高兴,道无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 战。问题设计如下:

1.上述材料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根据这三则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的作用。

4.联系我们今天的生活,说一说商鞅变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选择难易适度的知识点作为问题切入点,在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二、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有 效 地 提 高 不 同 认 知 水平学生的参与度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大意就是说,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 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转化,然后到社会能力的转化。学校的课堂组织形式多数以大班教学为主,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导致同一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未达到同一水平。如果缺乏梯度性问题的设计,就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造成基础差的学生学不了、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的局面。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重视问题的 层次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课堂参与度。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一课中,问题设计如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 哉!挥剑决浮 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1.李白称赞的秦王是谁?

2.“扫六合”指什么事?具体是什么时候?

3.秦王扫六合后于什么时间建立了一 个 什 么 样 的国家?都城在哪里?

4.你认为“诸侯尽西来”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设计由浅入 深,满足了不 同层次的 学生的需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有效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动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三、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

狭隘、单一的习题难以引起学生的 兴趣,学生更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所以问题的设计要重视答案的开放性,借此扭转学生的思维定式,激发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创新思维。学生提出多个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为学习对话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例如,七年级下 册第10课《辽、西夏与 北宋的并立》,导学案探究题是这样设计的: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 至雄州交割。”(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问题设计如下:

对材料提及的议和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盟约;第二种认为签订盟约是件好事。你支持哪种评价?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从哪个角度看待问题。对北宋来讲,《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合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另一方面,《澶渊之盟》签订后,北宋和辽之间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稳定,辽统治区的经济文化得到较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中原地区的差距,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种开放性问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导学案问题设计要以紧扣“课标性”为基础,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和“开放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意识的有力保证,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

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 篇2

关键词:特征    内容     流程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013

一、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精心设计教学

学案导学教学设计要做到“三个要”。一是要根据高中历史课的内容安排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工作,这是设计学案最为根本的思路;二是要以从文本中提炼出来的学案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活动过程为基本线索,还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和本课时的训练目标来设计学案;三是要潜心研究,准确解读历史教科书,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对文本教材进行整理加工、开发利用,从而形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内容鲜明、条理清楚的、过渡自然的学案。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课型、不同的学段,设计出理想化的学案。

(二)讲课精练高效

一般情况下,教师连续讲课应把握在3-8分钟,整堂课教师讲课最多不超过15-20分钟,要做到精讲、互动(包括学生看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背诵记忆、动手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板书、三案(学案、教案(导案)、练案)等媒体的作用,力求课堂容量、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

我们的历史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杜绝走向习题化的弊端。在设计学案的时候一定要授之以渔,加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指导,积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听众的被动接受局面。精心设计学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来。教师一定要坚持执行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发扬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落实历史课堂的分层教学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今天的学案设计一定要体现出层次化,体现出梯度化,设计学案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训练中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创造出辉煌,这样学生会慢慢爱上历史课。

(五)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历史课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会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反馈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达成预先设计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方法与过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学案一般包括的基本环节(基本内容)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主要包括“识记”“理解”“运用”等不同层级的知识能力的要求。

(二)学习重点难点

告知学生本节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有侧重地去看,减少学生的盲目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应予以汇总分类,留到上课时再做统一解答。

(三)自主学习检测

以知识填空、知识问答﹑基本运用等试题形式对本课时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四)知识点拨

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化与拓展,主要对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思路进行分析,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比较,并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

(五)经典体验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试题(高考、联考、模拟等试题)2-3道,让学生感知、体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它由解题思路和答案两部分组成。

(六)自主(合作)探究

设计2-4个契合本课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先自学、合作学习,再自已动脑动手,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七)课堂反馈

对当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题目要少而精,点面结合,力求举一反三,符合高中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四段八步”是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四个教学阶段各有两个教学步骤,一共八个步骤。

(一)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

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这是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的独立学习。这一自主学习具体来说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就是在学习历史课程之前,教师根据学生提前预设的学案内容自主探究文本,在学案三维目标、学案重难点、学案方法的指引点拨下,再结合自身的文化底蕴,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以及网上查询等方法,与历史教材亲密接触,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的习题,初步整体感知文本。第二就是质疑,将自己不懂的问题、不理解的问题标记出来,做好批注,以备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合作探究。

(二)合作探究

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合作学习阶段,分为两步:(1)对学——学生结对相互检查学案的完成情况,指出错漏处,并相互启发,解决独学时的部分疑难。(2)群学——首先,在学习小组内,组员各自提交问题进行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再解决部分疑难;然后,各小组将共同的问题提交班级研讨,进行更大范围的展示交流。

(三)评价反馈

学生在展示的时候,教师要适时点拨,完成学生的能力体系,形成相关技能。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突出历史知识的重点,突破历史知识的难点,让学生整理历史笔记,建构自己的历史知识网络。

总之,在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学案,多层次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依据学案导学,让学生实践、练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赵恒烈,冯习泽.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刘军主编.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齊健主编.历史教育价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张静主编.历史学习方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景观设计学历史研究 篇3

一、注重构建学科体系,追求知识系统性、完整性

新课标指出:“要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 时期的横 向联系、历史 发展的因 果联系。”重新出版的初中历史新教材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 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 合的呈现 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我们在活动设计中要注重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设法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具体可采取表格、知识树、提纲、要点等多种方式将课堂精髓归纳和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自主记忆,组内过关,多元督查,让学生在知识的系统化呈现下增强理解和驾驭宏观历史的能力。学生带着这样的知识体系学习历史肯定是有利于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相关历史知识要点记忆起来也是拎得清、说得明,很好地体现课标理念的。

二、注重学 科 育 人 的 社 会 功 能,追 求 学 生 全 面、健康、终身发展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要充分 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因此,我们在设计历史课堂活动时要结合课程内容,充分挖掘情感渗透因素,尤其要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以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加强学生社会性的培 养。比如对于科技史部分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推动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形成尊重科学、追求科学的精神,同时结合科技的负面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认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等等。

三、注重形成重视证据的历 史 意 识,追 求 学 生 自 主探究和逻辑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指出:“要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 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这里强调在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时要重视形成证据意识,这是历史学科基本能力之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求的重要体现。初中历史教学应该不光是让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还应让学 生明白是 怎样知道 这些历史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历史课堂活动时要有意识 地培养学生注重证据的意识,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史实证据来佐证历史观点。 长此以往,学生常见 的“随意、讲空话”等现象会逐渐消失,其自主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有潜在的提升。

说到底,历史是一门滋润人的精神 世界、塑造人 的人文学科,因此,初中历史活动单设计要结合初中生的心智发展特点,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在知识上拓展学生的宏观视野,在能力上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水平,在情感渗透上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为衡量标准。当然,新课标的其他一些先进理念如“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发展性评价”等我们在活动设计中也要认真落实、完善,这样才能不断追求完善的、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充满活力的初中历史课堂。

摘要:在我市推行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有必要在新的课标理念下进一步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活动设计策略,从源头上探索如何进一步推动活动教学,不断推进适应新时期的素质教育。

景观设计学历史研究 篇4

一、合理确立教学主题, 增强教学目标意识

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策略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服务于教学内容的, 故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就要围绕教学目标, 开展“主题化”课堂教学。教学主题是统领一课的核心, 是教学应该完成的主要目标, 往往也是教学中真正需要探究的问题。

在设计《抗日战争》活动单时, 根据历史学科思想和历史课程模块专题式的结构特点, 采用“一课一中心, 一教学内容一主题”的“主题教学”策略。课程标准将抗战史归入政治模块之“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具体要求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政治模块的核心价值是:民主代替专制, 法治取代人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我根据课标理念、模块思想和单元价值合理确定了《抗日战争》的三维学习目标, 并以“全民族的抗战”为课时主题, 设计了四个专题活动:“太阳旗下的罪恶”———认识日军的滔天罪行;“众志成城, 共赴国难”———探究全民族的抗战;“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理解抗战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对抗日战争的反思。

二、用好用活教材, 合理开发整合教学资源

知识的系统性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有些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时缺乏系统性, 冲淡了情境主题和主要教学目标, 使学生难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整体结构。用教材教, 精选恰当的史料创设整体性的教学情境既是教师课程教学理念是否真正转变的体现, 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要求。首先, 要用好用活教材,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 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解读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如:学习活动“在数轴示意图上标出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军侵华的主要事件或罪行”和“阅读课本归纳整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主要活动并理解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其次, 要精选恰当的史料创设教学情境。用好用活教材并非意味着要让教材牵着走, 我们要依据课标, 依托教材, 合理开发整合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价值的历史课程资源。如:学习活动观看视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归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重大事件及其根本原因观看视频 (抗战的胜利) , 列举抗战取得胜利的力量要素, 小组讨论分角度归纳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观看图片《侵华日军代表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等, 思考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史上的地位。观看表格《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统计简表》, 思考抗日战争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三、学为主体与教为主导结合, 拓展教学思维空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因此, 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以生为本, 立足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 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检测练习, 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 在不同范围内解答疑难问题, 随时调控教学进度等作用。在“以学为主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学习模式中, 教师以“创设情境→任务呈现→启发指导→总结评定”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进入情境→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交流反馈”的体验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拓展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如:在小组合作学习“国民政府的抗战”时, 要求分析《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四大会战》表格, 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学生提出“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抗战的失败是由于他们不会打仗”的观点。我及时介入, 向学生介绍国民政府提出的“持久消耗战略” (“积小胜为大胜, 以空间换取时间”) , 帮助学生对国民政府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作出正确评价:四大会战尽管相继失败了, 但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同时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

四、注重教学技术优势互补, 促成整合相得益彰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学的灵魂, 任何先进的教学技术都不可能取代它, 而只能够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与活动单都是我们教学的辅助工具, 各具特色。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容量大但是制作内容不能复杂, 要有所取舍;活动单集“学、研、考”于一体, 可操作性强但也不能面面俱到。在二者整合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不能冲突。如用多媒体技术去展示图片、视频资料、知识结构小结等, 那么活动单就可以以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为主。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原则是要因人制宜, 因课制宜, 应是锦上添花, 而不能喧宾夺主。多媒体技术与活动单导学的有效整合, 要做到相得益彰。

总之, 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课活动单导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改变的不仅是教学组织形式, 更是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深层次变革。模式适应了课堂教学范式由记忆型 (内容中心模式) 教学文化到思维型 (任务中心模式) 教学文化的变化, 体现了“为学习设计教学”“为学习者的学而教”的理念, 必将提升师生的历史素养和信息素养,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进而大大推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金海清.小课堂演绎大课改——活动单导学实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2]黄牧航.论中学历史主题教学的三个层次——兼论2005年来广东省高考历史科命题的主题选择[J].中学历史教学, 2011 (4—5) .

景观设计学历史研究 篇5

一、前期准备阶段

1. 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2. 研究者细致观察研究对象在课堂、作业的表现, 记下对应的编码, 每次观察45分钟, 连续观察8次。

3. 从上表统计的情况来看, 研究对象无效课堂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完成学习任务或听讲时, 易被外界刺激、影响, 没有记笔记, 掌握解题规律的习惯;练习中, 缺乏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答题不规范, 得分率低。此外, 研究对象的错题整理能力也很弱, 错题重做效率不高。

二、实施研究阶段

综合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 通过比对分析, 利用活动单进行行为矫正与训练, 研究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途径。

1. 集中精力能力训练。

在研究对象周围安排一些比较稳定的学生。同学间利用活动单交流时, 要求井然有序, 不要胡乱插话, 尽可能减少环境对他的刺激和影响。在活动单上注明完成各个活动所限制的时间, 请其他同学配合, 提醒他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相应部分的内容。当要做笔记时, 稍微减慢语速或用目光给他暗示。

2. 解题能力训练。

第一步:抓关键词训练。在活动单上要求他找出题目问的什么问题, 并做好记号。

第二步:分析概括能力训练。按活动单要求先看材料出处, 时间等;看材料时要以标点符号为单位, 依次概括大意, 并用缩句的形式找出并划出关键词, 找到答案时依次做记号, 并编号以便整理出完整的答案。

3. 答题规范性训练。

要求同学上黑板答题, 然后请做题规范、字迹端正的同学上去帮他进行评分, 并用红笔在不规范的地方做记号, 进行示范性订正。

三、通过后测来检查教育和矫正的效果

对研究对象进行教育、矫正四个月后, 我再次进行了测试, 结果分析如下:

上一篇:建筑与建筑师下一篇:新型环保路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