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与服务

2024-12-08

社区管理与服务(精选12篇)

社区管理与服务 篇1

社区护理一词源于英文, 也可称为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 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 以社区人群为对象, 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

1社区护理的特点

社区护理将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既强调疾病的预防, 又强调疾病的护理, 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因此, 社区护理既具有公共卫生学的某些特点, 又具有护理学的某些特点, 但与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相比较, 社区护理在以下四个方面更为突出。 社区护理要以促进和维护健康为中心, 社区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 所以预防性服务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要面向整个社区人群, 护理的对象是社区全体人群, 即包括健康人群和患患者群。社区护士具有高度的自主性, 在社区护理过程中, 社区护士往往独自深入家庭进行各种护理, 故要求社区护士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高度的自主性。社区护士必须和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 社区护理的内容及对象决定社区护士在工作中不仅仅要与卫生保健人员密切合作, 还要与社区居民、社区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密切协调。

2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使患者满意, 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社区护理在内容上与医院有很多相同之处, 如输液、导尿、灌肠等。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医患关系也不同于医院, 为此我们要求社区护士在完成正常的护理工作外, 还必须增加以下服务内容。

2.1 做好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

社区服务对象多为慢性患者和老年患者, 他们不但患有躯体疾病, 心理上也常因久病不愈而焦虑、失望甚至对生活丧失信心。我们要求护士对他们都要有高度同情心, 热情服务, 引导他们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同时对他们进行健康宣教, 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坚持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建立健康档案, 每季度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 使卫生保健知识在社区普及。

2.2 实行家庭访视、上门开展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捷服务

对中风、癌症等慢性病患者, 急性期已过, 长期住院给家庭生活、经济上带来很大压力, 于是可以转入社区由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家庭访视, 上门服务以减轻压力。对于长期在家卧床患者, 依据需要提供基础护理及健康指导, 如褥疮护理、口腔护理、导尿等操作, 并对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指导。如家庭急救、康复护理等, 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2.3 开展妇幼保健

社区定期了解孕产妇名单, 到区妇幼保健院拿产后访视本, 采取随机或定期方法对孕产妇进行孕产期健康指导, 如预防流产、指导母乳喂养及新生儿能力测查, 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护理培训

社区护理是一种对社区人员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医疗保健服务, 它需要护理人员既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还应掌握预防医学, 社会医学、老年、康复医学心理学及一些人文科学等知识。故制定护理培训计划。

3.1 科内培训

每月组织护士学习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 根据季节学习季节性疾病的护理常规, 如中暑、秋季腹泻等。根据社区的特点学习常见的慢性病的常规护理。

3.2 院内培训

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学习及每季度护理查房, 提高专科护理知识, 如参加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查房, 可以了解目前心血管学科的新业务、新动态, 以便更好地为社区慢性病患者服务。

3.3 院外培训

目前社区护士中, 学历大多为中专, 有些社区还聘用临时人员, 这些虽然能满足基本卫生服务, 但要为社区人群提供生理、心理、社区全方位和连续性的服务就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 我们在加强社区护士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 还特别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利用各种渠道开展继续教育, 有计划、有组织的外派护士进行全科培训, 逐步培养综合性的全科护士。

4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思想观念

在社区工作首先就得转变思想观念。一切以居民的需求为主, 主动服务, 医护共同承担“六位一体”的服务, 每人有重点负责项目, 每项工作有交叉部分, 团队协作程度直接影响工作完成。所以要培养护士树立团队精神, 转变思想观念。计划管理与随机管理相结合 根据护理部下达的各项指标, 对照标准认真领会精神, 在平时工作中收集资料总结归纳,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做到每月有重点, 每周有安排。并将每项计划都落实到人, 使每个护士都明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 工作中发现新问题, 及时反馈, 再重新制定相应的计划、措施, 这样就形成动态管理。社区质控工作要在医院护理部的监督下执行, 将护理工作制成表格进行量化并制定考核标准, 采取每月不定期抽查、医院护理部各质控小组每月大检查相结合,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及时解决, 并落实奖惩制度, 做到奖罚分明。每月召开护理质控员例会, 布置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 反馈护理问题, 修改工作流程、制定解决方案,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护理工作。要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制度、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制度, 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健全光荣传统教育制度, 激发护理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通过文化教育制度建设, 达到提到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目的, 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也只有不断加强护理制度建设, 才能使护理管理正规化、规范化、公平化[1]。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人们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 社会对社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建立健全的社区护理体系, 加强社区护理质量管理, 使社区健康发展, 是每个社区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媛, 蔡铜山, 边巍, 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24) :91-92.

社区管理与服务 篇2

第一节社区文化概述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

1.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含义

(1)文化的含义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综合。狭义的文化是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2)社区文化的含义 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成员精神活动、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它包括社区居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状态、风俗习惯、公共道德等思想形态,以及学习、交往、娱乐、健身、休闲、审美等日常活动

二、社区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1.社区文化的特征:(1)区域性;(2)群众性;(3)分散性;(4)多元性;(5)归属性

2.社区文化的发展趋势:(1)社会趋势;(2)特色化趋势;(3)网络化趋势

三、社区文化的内容与功能

1.社区文化的内容

(1)环境文化

(2)行为文化

(3)制度文化

(4)精神文化

2.社区文化的功能

(1)娱乐和健身功能

(2)教育功能

(3)传播信息功能

(4)自我实现功能

四、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及创意

1.关注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2.关注参与性

3.娱乐性、文化性和宣传价值并重

4.传统化与创新化

第二节社区文化的管理

一、社区文化管理的内容

社区管理与服务 篇3

关键词:基层统战;社区统战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一、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基本情况

当前社区统战工作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社区统战工作在基础管理、制度建设、凝聚合力等方面,效果比较明显。总体看,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广大社区统战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立足基础工作,基本上建立健全了社区范围内统战成员数据库,并分门别类、建档立簿,输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夯实了统战基础管理工作。

2.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绝大多数社区都建立了统战工作协调小组,坚持把社区统战工作与社区党建、社区管理、社区宣传、社区服务、创建和谐社区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了社区统战工作有效融入社会管理创新。

3.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各社区在充分整合社区党政资源、统战资源、社会资源,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坚持用社会化的理念积极推进社区统战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统战工作全面融入社区管理和建设方方面面。广大社区还充分利用社区各方面资源,采取结对、帮扶、共建等多种形式,有效利用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场地、设施、器械等资源条件,形成共享共创工作合力,促进了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当前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服务社会管理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1.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组织网络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虽然社区统战工作组织网络建设不断完善,但有的社区统战组织网络仍不健全,有的社区统战工作队伍力量短缺,大部分社区统战委员身兼数职,负责多项工作,往往疲于应付,开展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精力不够,社区统战干部更是严重不足。

2.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载体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近年来,社区统战工作活动载体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但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社区统战工作载体不同程度的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有的社区没有统战成员活动场所,甚至有的社区统战成员彼此之间基本上没有交流活动。

3.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虽然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多,但在更好的融入社区管理创新、更好服务社区管理等工作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为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

4.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活动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拓宽。虽然各社区在创新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上,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但社区统战活动平台不够宽阔,统战部门组织开展社区活动不多,影响力不大,甚至有的统战成员常年不参加社会管理活动。

三、关于深化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统战工作,必须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创新组织网络,工作载体、体制机制、活动平台,从根本上化解统战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制约瓶颈,更好的发挥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1.创新组织网络,努力扩大社区统战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影响力。社区统战工作是一项对象广泛、社会性强的工作,必须从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上完善纵横交织、立体交叉的网络体系,实现社区统战工作网络全覆盖。探索建立完善社区统战工作组织体系,社区、楼宇层层健全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充实人员力量,统筹协调统战进社区、服务社会管理工作。

2.创新工作载体,努力增强社区统战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凝聚力。完善的工作载体是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有效抓手,必须坚持把加强基地建设作为统战工作融入和服务社会管理的切入点,通过建设统战成员教育基地、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统战部门联谊交友基地、统战理论调研基地等,不断拓展社区统战工作阵地,更好的发挥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作用。

3.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社区统战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公信力。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社区统战融入和服务社会管理,必须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筑牢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制度保障。积极建立健全社区统战委员(干部)职责及工作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党政有关部门统战工作协调配合机制、处理突发群体事件机制和统战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建立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相关制度,有效推进社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探索建立党外代表人士联席评价进出机制,采取上级评议、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工作业绩等予以评价考核,建立客观公正、重点突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违法违纪一票否定和综合评价末位淘汰的方法,对党外代表人士实现“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确保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代表性和纯洁性。

4.创新活动平台,努力提高社区统战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贡献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是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重要平台,必须把搭建活动平台作为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桥梁和纽带,坚持不懈的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系列活动,为统战工作服务社区管理提供广阔舞台。积极开展“非公企业服务月”活动,通过开通建言献策信箱、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积极为统战成员服务。鼓励基层商会组织非公企业“抱团取暖”,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科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融资和转型升级。积极引导统战成员服务社区,促进和谐共建,发挥各民主党派优势,指导组建各民主党派“同心·社会服务团”,吸引各党派成员中有技能特长的知名专家教授参加,积极开展义诊医疗、法律咨询、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实现社区统战工作深度服务社区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汪叶兵.加强基层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0).

[2]徐晓波.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社区统战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

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探析 篇4

目前,社区综合管理软件或系统日趋成熟,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智能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社区居民智能信息化服务系统,均通过互联网技术、3G技术等实现了社区管理的“智能服务”,但各社区使用的服务系统的技术、业务流程、区域划分标准均不统一,相互隔绝、重复建设,给城市社区的统一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不能利用日益发达的GIS系统服务于社区,无法实现社区服务的直观化、可视化。

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提供的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如下。

(1)通过开发基础数据采集录入系统,实现数据统一归口入库的目标,社区工作人员能方便地整合和管理社区居民信息,提供基于WIFI和3G的移动数据采集录入、数据动态更新功能,通过“掌上社区”及时发布、管理、查询社区公告及服务信息。

(2)对多项社区业务和便民服务进行整合,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借助一站式平台实现网上办事,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快捷的公共和便民服务,提高了社区的办公效率。

(3)整合社区服务呼叫中心为居民提供诸于政策解答、信息查询、业务办理指南等服务,提供电话、E-mail、QQ等多种访问方式;提供电话主动外拨、语音信箱、人工/自动回复系统功能;与上级呼叫中心及主要部门对接,形成分布式呼叫系统。

2 技术方案

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包括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社区智能呼叫中心,该系统还包括居民信息管理系统,所述居民信息管理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包括网格管理模块、小区管理模块、楼房管理模块、居民管理模块、重点人群管理模块、流动人口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巡访计划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

本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实现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社区服务配置了地图和地理信息,使服务更直观、更方便。

(2)实现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解决了城市辖区内各社区管理规范不统一及无法实现标准化、系统化的问题。

(3)整合了社区居民管理、社区服务平台及社区智能呼叫中心,同时实现了社会综合管理的标准化、智能化、一站式,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效率。

3 技术实施方案

3.1 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3.2 居民信息管理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说明本系统的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的系统框架图,该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包括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及社区智能呼叫中心。

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包括网格管理模块、小区管理模块、楼房管理模块、居民管理模块、重点人群管理模块、流动人口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巡访计划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

网格管理模块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的管理,同时根据网格划分,按照对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网格划分从上至下将城市辖区划分为若干个区级网格,区级网格的管理部门为区管理服务中心,综合了区委、区政府、政法委、信访局等区级管理资源;每个区级网格下又划分为若干个街道网格,街道网格的管理部门为街道管理服务中心,综合了街道、计生办、社会保障等街道级管理资源,形成街道网格的标准化信息并上报区级网格;每个街道网格下又划分为若干个社区网格,社区网格的管理部门为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综合了社区医疗保险、社区综合治理、社区劳动保障等管理资源,形成社区网格的标准化信息并上报街道网格;每个社区网格下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单元网格以小区为单位,配置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网格督导员、网格指导员,形成小区的标准化管理信息并上报社区网格。各网格实现标准化信息管理,信息及业务办理层层汇总和上报,各网格均匹配相应的地图、地理信息,更直观和方便地显示了网格的地理布局、街道分布,还可在网格地图上直接进入小区进行详细的查询。网格管理模块具有对网格进行划分、维护、查询的功能。

小区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对小区信息的登记、维护、查询功能,可查询各个小区当前的基础信息,如地理位置、居民人口构成、社区综合信息、楼房构成、物业及所属等。

楼房作为小区内独立构成单位之一,楼房管理模块用于对楼房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具有楼房信息登记、维护、查询的功能。可查询楼房的地理位置、建筑信息、使用期限、使用类别、户型情况、居民户数、居住人口、是否出租等相关信息。

居民管理模块对社区内所有居民的信息进行记录,包括家庭基础信息、个人基础信息和健康档案,以便系统和社区管理人员及时获取有效的社区内居民的分布情况和具体信息。

所述重点人群管理模块通过检索重点人群分类来获取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员信息和分布情况,主要是“五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刑释人员等。检索结果可生成报表,方便社区工作人员对重点关注人群进行走访和管理。该模块具有实现重点人群信息的获取、查询、走访计划的制订和管理、帮扶信息的管理等功能。

流动人口管理模块通过检索楼房中的出租情况和检索居民是否为外来人口等,来获取流动人口的比例和情况,检索结果可生成报表,方便社区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本社区内流动人口的分布情况,该模块具有流动人口信息的获取、查询、服务信息管理等功能。

报表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生成、打印和管理统计报表功能。

巡访计划模块用于实现建立和维护巡访计划表功能,巡访计划表的内容包括计划名称、网格、访问人群类别、计划类型、周期、目的等。

系统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用户权限管理、系统设置、日志管理功能。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备份、导入、导出、同步更新系统数据功能。

居民信息管理系统为B/S结构,采用J2EE技术平台进行开发,具有多层次分布的特点,并且实现了组件的重用能力,安全模式实现了高度统一,可以灵活地控制交易。

居民信息管理系统支持WIFI和3G的移动数据采集和录入。

所述的网格管理模块、小区管理模块、楼房管理模块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匹配相应的地图和地理信息,使管理更为直观和便捷。

3.3 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

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如图3所示)由视频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社区信息发布管理系统、健康感知服务中心、智能自助终端4个部分组成。

3.3.1 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实现功能:视频分析能力、智能行为及事件分析、智能报警预案设置、同一视频多防区设置、自我学习场景干扰物、出现行为分析报警、徘徊行为分析报警、入侵行为分析报警、对象速度异常分析报警,可做出不规则形状监控区域,方便复杂地形监控,具有多种搜索、信息过滤、数据分段下载处理、多摄像机联动监控、围墙翻越报警、区域检测报警等功能。

3.3.2 社区信息发布管理系统

实现功能:播放管理功能、终端管理功能、系统信息管理、多媒体播放、外设支持、字幕播放、自动下载、定时开关机、巡检记录、系统安全、播放日志、记录统计。

3.3.3 健康感知服务中心

实现功能:医生工作站、体检测评单元、身份识别器、个人数据采集系统、专家测评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健康服务台、健康一体机。

3.3.4 智能自助终端

实现功能:首页通知公告、排队叫号、在线咨询、服务查询、商品信息查询、政务公开、社区业务、电子地图、信息搜索、问卷调查、呼叫中心、受损自动报警、人性化导航、位置定位、统计分析。

3.4 社区智能呼叫中心

社区智能呼叫中心系统整合了电话、手机、一键通、一体机、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终端接入方式,居民通过终端实现与工作人员的语音、文字和视频沟通互动。“社区热线”呼叫中心作为信息记录、反馈和业务咨询办理的枢纽,将呼入信息进行登记、答复、跟踪并切换至问题相关的业务科室,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渠道,向居民提供7×8 h的服务。

在本次建设中,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社区智能呼叫中心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如图4所示,系统设计图如图5所示。

系统特点如下。

(1)提供综合服务业务。社区智能呼叫中心系统一开始就引入了综合客户服务的概念和体系结构。通过统一的特服号码对外为居民提供服务。当有一个呼叫到来时,系统会安排最恰当的客户服务话务员或者相应的自动客户服务处理,以保证实现统一、高效的服务。

(2)支持分布式呼叫。允许在呼叫中心内部各子呼叫中心之间进行数据的同行,当一个呼叫进入系统后,各专业业务代表之间可以互相灵活切换。例如,话务员可以随时将呼叫转到自动语音服务等中心进行处理。

(3)灵活的录音服务。录音系统有着保障客户服务系统正常运营的功能,因此录音功能是每一个呼叫中心应有的功能。

(4)强大的数据库支持。支持本地和异地数据访问功能,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共享已有的数据资源。

(5)实现功能。一键通、求助跟踪、咨询建议、留言信箱、自动留言与应答、投诉管理、预约管理、数据统计、业务受理与转交、业务办理跟踪及督办、综合查询。

参考文献

[1]张彭,王轶斌,沈玉梅.基于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智慧社区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6).

[2]陈宝刚.小软件构建大平台[J].社区,2012(19).

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 篇5

新医改方案着重强调要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出要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使社区卫生服务方便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它已在全国很多城市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效,对城市的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分析:

1、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改变, 疾病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各种慢性病、老年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生成这些疾病的根源,不仅有生物方面的原因,而且更多的是社会、环境、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的因素。现代医学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之所以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是因为它以个人为服务中心,着重于人,而不是病,接触的不仅是病人, 也有健康人, 甚至是病人的整个家庭。也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居民为对象,健康为中心,以全科医疗为模式,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为目的,且为居民提供了连续,系统,全面,完整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综合服务。

2、适应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农民是卫生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只有切实做好农村卫生工作, 才能真正体现我国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3、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的需要。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广泛、方便群众、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也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4、初级卫生保健持续、深入、健康地发展的需要。“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和指标明显侧重于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的特点,但几十项指标中很少涉及为居民个人及其家庭如何提供基层卫生服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不仅会进一步巩固公共卫生服务,还可有效地弥补居民个人及其家庭对初级卫生保健的支持和参与的不足,真正形成“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社会氛围。

5、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为老年型人口的划分标准,我国已跨入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将伴随着老年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增多,严重地影响老

年人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并带来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其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因此,降低治疗慢性病费用、提高恢复效果已成当务之急。一般认为,70%的慢病患者,只要医护员提供家庭护理、家庭访视和管理等服务, 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照顾。另外, 社区卫生服务是提供慢病一、二、三级预防的最佳途径, 是慢病防治工作能够得到落实的立足点和依托,是降低慢病经济负担的有效手段。

6、适应提高有效医疗服务的需求。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卫生服务提供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分配资源达到最佳效果的成本/效益, 这是目前卫生经济学界的共识。在医疗服务市场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无效医疗需求, 从而无法实现消费者最大均衡, 也使有限的卫生资源过度利用, 造成浪费。如:由于作为消费者的病人大都缺乏医学知识,在接受医疗服务中,无法主动选择医疗服务的项目、数量, 通常是医生的认可决定病人医疗需求的实现,这种不对称的供需关系,常常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价格昂贵的检查、进口药物的滥用等等大量的创造性需求。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运作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讨论:

1、政策开发。应强调维护广大农民健康是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应将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并将农村卫生工

作指标列入各级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使各级政府官员真正重视农村卫生工作。

2、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投入机制,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良性运行,维护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助包括:按规定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按国家规定离退休人员的费用等方面的投入和支出。

3、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一是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源问题,二是缓解二级医院病床拥挤住院难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解决老百姓就医难的问题。鼓励和组织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专业康复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有计划地组织卫生技术人员到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

4、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开展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积极为社区培训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同时,探索建立医学院校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习的制度。完善全科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按照全科医学岗位培

训和规范化培训体系要求,全面开展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工作。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吸引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已从事或即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管理人员、执业医师、注册护士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接受过全科医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

5、扩大城镇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探索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办法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把符合规定的基本用药、诊疗和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引导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同时在有条件的社区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篇6

社区管理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就是规范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行为,规范社区管理服务市场,调整社区管理服务组织与社区成员关系的重要技术支撑,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是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促进社区管理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安全社区、生态社区、健康社区的重要基础手段,对提升社区管理服务的公共性、服务性,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对社区的建设发展,打造社区管理服务品牌,增强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化,加速社区管理服务公共化都非常有必要。

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编制主要参考依据有:GB/T 15624.1《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总则》、GB/T 24421.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GB/T 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二部分:标准体系》、GB/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等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

标准体系编制的原则。体现社区管理服务特点,突出地域特色,促进社区管理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社区管理服务质量,规范社区管理服务行为,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重视和谐、文明、安全、环境、卫生、帮扶,维护社区成员的权益;全面协调开展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坚持全社区参与和持续改进。

标准体系编制的过程

全面梳理。对现有的社区管理服务的方针政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有关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收集梳理,研究如何以标准的形式将其固定。

广泛调研。按照以社区管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电话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社区管理部门、社区工作部门、社区成员对社区管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安排专人搜集国内外有关社区管理服务的标准化文献,系统分析,整理研究标准体系的特点和运行的机制。

科学构建。在对贵州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初步搭建由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三大子体系为支撑的覆盖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全过程的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明确重点。充分考虑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合理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考核性,明确应重点制定的各项标准。标准体系应建立应全面、协调,全面主要是指标准体系要涵盖了社区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协调主要是指其中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应重点编制本地区的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做到衔接配套,有机组合。同时,按照控制面的不同科学设定标准子体系,按照控制点的不同和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项标准进行科学归类,纳入相应的标准子体系,保证了整个标准体系的系统性。

实施改进。标准体系制定、实施后,按照积极探索、循序渐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针对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标准覆盖面不全,标准动态变化快、个别标准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应对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和有关标准进行修订完善,推动了标准体系持续改进,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的结构

结构关系图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包括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这三大体系,不相互独立,它们之间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缺一不可。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是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的基础,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是标准体系的核心。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对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对管理服务保障。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组成

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在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时应遵循的一些通用的或基础的标准的集合,处于整个标准体系的最上一层,对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和管理服务提供体系的建立和制定起着技术上的保证和支撑的作用。主要包括标准化导则、管理服务指南、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测量标准、机构分类与命名、人员分类与命名等8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支撑管理服务有效提供而制定的标准构成,按其内在联系而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以安全、环保、健康、节约能源为主,以人力资源、设备、财务、信息为辅的完整的,为管理服务提供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主要包括环境标准、能源标准、安全与应急标准、职业健康标准、信息标准、财务管理标准、设施与设备及用品标准、人力资源标准、合同管理标准、建设管理标准、综合管理标准等11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为满足社区成员需要,规范社区管理服务机构与社区成员之间直接接触活动而建立的体系。主要包括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运行管理规范和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其他管理标准等6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新机制 篇7

一、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现状

高校与社区双方功能的差异、各自优势的不同, 对高校教育教学、对社区建设都具有正面作用。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逐步在各高校形成了共识, 高校在积极主动地探索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式,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促进了社区发展和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

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校社会责任、社会服务意识的增强,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展, [1]从最初的帮忙打扫卫生、帮助孤寡老人到现在结合专业开展志愿者服务。比如, 安徽大学法学院成立了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 积极为社会弱势群体和广大群众解决法律上的疑惑, 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安徽大学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自成立以来, 共举办模拟法庭20 次左右, 知识讲座24 场, 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200 人次, 形成问卷数千余份, 开展普法宣传30 余次, 散发宣传资料几万份, 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合肥工业大学长期实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 逐步探索出一条常态化的志愿助残服务工作模式, 通过采取“长期阵地+ 专项队伍+ 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推进志愿助残常态化, 与受助方建立了良好的默契和信任。

( 二) 高校开放资源

目前, 很多高校都向社区开放了教学设施、运动设施方面的资源, 社区居民可以进入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医院等场所, 感受高校的文化氛围。例如, 合肥工业大学对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以预约的方式开放工程认知馆和校史馆, 对社会公众常年开放校医院以及对社区居民在课余时间常年开放体育场馆等。

( 三) 高校活动进社区

高校活动丰富多彩, 各类高校社团越来越多地与社区进行联系, 或者在社区开展活动, 或者到社区寻求高校活动的赞助和帮助, 甚至是邀请社区居民直接参与高校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丰富了社区生活, 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 拉近了高校和社区的关系。[2]在安徽大学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过程当中, 青年艺术中心走出校园, 为社区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 四) 大学生社区挂职锻炼

很多高校鼓励学生在社区进行锻炼, 大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 在社区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调查分析或处理社区日常工作。安徽农业大学在组织大学生挂职锻炼的过程中, 从接洽挂职单位, 到遴选赴岗的学生骨干, 团委都从实际出发, 扎实做好每项工作。例如, 安徽农业大学在2012 年暑假组织了4 支团队67 名大学生赴合肥市包河区、蜀山区、高新区的多个街道社区及企业、政府部门和团省委机关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 大部分的岗位都集中在政府基层一线部门, 接触最多的也是普通百姓, 可谓是“深入基层, 服务群众”。

二、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 缺乏保障机制

在西方,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 而我国很少有这方面的法规政策。地方政府对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缺乏统筹规划, 高校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不明确, 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配套资金得不到保障, 对于如何保持高校的参与积极性没有具体的规定, 这些都会影响高校社会服务的作用的发挥。一方面,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 总体上无章可循, 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 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 二) 高校责任意识不够

参与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 但很多高校只重视教学与科研, 而缺乏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比如说在志愿服务方面, 高校不重视使得学生的参与意识淡薄, 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且高校内虽然有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活动, 但这些组织机构本身就不完善, 相应其管理、招募、培训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效的激励是高校老师和学生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力量源泉, 但如今激励机制欠缺、激励手段单一不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制约了服务水平的改善。

( 三) 社区管理体制过于行政化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给社区管理带来一定的活力, 但是过于行政化的社区固有管理模式很难突破, 大学生很难融入管理层, 将自身所学运用于社区管理与服务,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和效率。同时, 虽然我国高校参与社区建设已有一定的历史与成果, 但社区的管理者很少主动了解居民的真正的需求, 高校也只能按照已有的方式进行, 参与行为缺乏针对性, 也降低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 四) 高校与社区缺乏互动

高校与社区在认识上存在差异, 也缺乏主动联系互动的思想。而且在高校与社区中间没有正式的沟通渠道, 高校没有设立与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有关的机构, 社区方面也没有对应的承接机构, 高校参与社区建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另外, 高校与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 高校与社区内的各种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辐射性和兼容性不够, [3]社区没有利用好高校的文化教育氛围。

三、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新机制

( 一)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这种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

首先,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为高校与社区的互动提供保障。以法律法规条文的形式明确高校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 指导与规范高校的参与行为。同时各级政府可以制定政策, 引导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 如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或者是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志愿服务时间终身等量回馈激励机制 ( “爱心储蓄”模式) , 即在志愿者本人因伤、因病等原因需要他人为自己服务时, 由志愿服务组织为其提供不超过个人累计服务时间的志愿服务。[4]

其次,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支持, 而高校现阶段的资金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 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参与社区的管理与服务。所以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 根据高校的参与程度和规模给予相应的补贴, 同时可以建立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

再次, 政府应建立健全评估激励机制。目前,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热情不高, 影响了参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因此, 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及时对参与状况进行检查, 对效果良好的高校进行一定的奖励, 并将其经验进行推广, 而效果较差的高校从社区群众那里得到反馈, 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管理进行优化。

( 二) 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 为社区发展提供动力

高校集中了文化、信息、人才、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但这些优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因此, 高校应将其拥有的这些优势反哺社区。

一是进一步开放资源。现如今很多高校都开放了图书馆、体育馆等硬件设施, 以满足周边的社区居民的文体需求,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高校可以在不影响师生学习的情况下, 让社区居民观摩课程、参观实验室、参加研讨会, 甚至可以让社区内的行业精英作为讲师向高校学生讲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习收获, 对居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二是规范志愿服务。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志愿服务, 针对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 高校应该完善志愿者招募机制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培训, 特别是社会交往和团队合作方面的培训, 使得他们拥有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不易保持, 因此进行一定的激励和奖励是非常必要的, 如设置“优秀志愿者”称号、奖励学分等, 这种对他们服务的认可能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 高校在服务形式上应不断创新, 既开展常规服务, 又要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长, 开展特色项目。

三是鼓励教师进社区。高校教师除了具有教书育人的职责, 还应承担服务社会的义务。为此, 高校可以将教师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情况纳入到考评体系中来, 甚至是在科研项目的资金审批向社区方面的研究项目倾斜, 激励教师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一方面, 教师可以为社区进行咨询服务和提供决策方面的合理化意见, 扮演者智囊团的角色; 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为社区带来一些科技文化知识, 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 提高其综合素质。

( 三) 社区应该树立主动意识, 为高校创造便利条件

高校周边社区因为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能吸纳高校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与服务中来, 但如果社区缺乏主动意识, 即使高校有充足的意愿, 可能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社区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为高校的参与社区建设提供便利的条件。

高校学生除了理论学习之外, 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如今, 很多高校学生都会参与一些调研活动, 社区主动配合大学生在社区的调研活动, 大学生顺利完成调研之余, 形成的调研报告也可以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其次, 社区可以主动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让大学生在岗位上实践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再次, 社区为大学生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 大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及挂职社区的实际情况, 进行活动策划、文化宣传等日常工作, 为社区的管理层补充新鲜血液。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 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而社区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内容, 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为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支持, 可以在社区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助力大学生创业。

( 四) 加强高校与社区的互动与合作

首先, 高校与社区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制约了高校参与效果的提高, 因此应成立高校与社区之间的对接机构。在高校内部建立新的机构来负责高校与社区的沟通协调, 该机构可以由高校领导、高校教师及部分学生共同组成, 负责高校对外协调, 整合社区与高校的教育资源, 同时社区建立对接机构, 向高校反映社区需求, 达到高校与社区的有效沟通, 使高校与社区的活动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5]

其次, 高校可以与社区合作进行课题研究。社区有着各种各样的产业, 产业发展中也会出现不少问题, 社区可以请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社区方面的工作人员成立课题组, 开展驻厂研究, 既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又提高了高校的科研能力。

再次, 高校为社区建设培养人才。高校的功能之一为培养人才, 而社区的建设也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 比如说社区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领域的管理人才, 因此, 高校可针对社区建设需要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 为社区发展输送人才。

总之,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是双向的, 是有利于双方共赢的。目前高校参与建设社区还存在着缺乏保障机制、管理过于行政化等问题, 因此需要政府的引导、高校的努力以及社区的配合, 只有这样, 才能将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梅霞.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黄兰.论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J].新校园 (上旬) , 2015 (9) :115-116.

[3]范建波.地方高校与社区互动的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9) :69-73.

[4]周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 2014.

社区管理与服务 篇8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生感染的因素

1.1 布局不合理

由于各种原因, 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旧房改造而来, 导致房屋面积狭小, 采光、通风、结构和正规医院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给感染管理工作增加难度。

1.2 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社区护士素质偏低[2],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医护人员有二大特点, 一是退休返聘人员多, 二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医护人员多, 缺乏有实践经验、年富力强的医务人员, 对医院感染知识了解不够, 重视不够。

1.3 就诊的病人多为年老慢性疾病病人

大多数是年老体弱、抵抗力低下, 很多病人长期患有慢性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 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染管理及控制措施

2.1 合理布局, 优化工作流程

治疗室、换药室、供应室应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门诊诊室分开设置, 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设病人专用通道, 输液观察病人按病种分室收治。

2.2 加强培训, 提高感染管理意识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感染管理意识;组织学习各种治疗常规、消毒隔离技术等知识;新职工岗前培训必须增加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与考试, 成绩合格才能上岗。经过强化培训,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次医院感染管理考试中合格率达98%。

2.3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制订完善管理措施

社区中心成立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由中心主任任组长, 全科医生主任、护士长、医技、药剂科主任为小组成员, 分别负责各部门感染管理工作。在管理上, 强化医院感染“零宽容”的理论;即每例医院感染都不应该发生[3], 做到事前预防, 事后控制。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法规, 制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考核细则。按考核标准每日检查, 每周总结, 每月分析, 发现问题及时讨论, 及时改进。

2.4 严格无菌操作, 认真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

医护人员上班时衣帽整齐, 严格执行有效洗手制度, 接触病人后、操作前洗手, 各项技术操作按无菌原则进行, 严格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治疗室、处置室等工作场所。治疗室、处置室常规紫外线照射, 每天2次, 每次60 mim, 抢救室、诊室、观察室、病房紫外线照射, 每天1次, 每次60 mim, 遇有特殊传染病人及时消毒。地面、物体表面用0.05%的“84”消毒液喷洒消毒, 每天2次。5年来, 在市疾病控制中心医院感染监测中,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均达到100%。

2.5 加强抗感染药物管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

对于感染性疾病在使用抗生素时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使用一种药物有效, 不使用多种抗生素, 检验科和药剂科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为医生用药提供信息。护士应根据抗生素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 准确执行医嘱。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年来无一例因用药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染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惠珍, 宁花兰, 方家瑛, 等.引入PDCA循环法加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1) :90-92

[2]齐玉梅, 毛宗福, 王生锋.影响社区护理质量相关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 2007, 21 (5A) :1309-1310.

社区管理与服务 篇9

一、调查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 通过查找相关专业认同的文献资料和初步访谈, 结合研究需要, 从专业的认识、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制作《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 对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7份, 回收137份, 回收率100%。另外, 除了问卷调查法之外, 还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三个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深层次的结构化访谈, 深入了解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

在分析方法上,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全部问卷资料在整理好之后统一进行编码, 采用5级积分方式, 1表示完全不符合, 2表示基本不符合, 3表示说不清楚, 4表示比较符合, 5表示完全符合, 因此, 3表示中等强度的观测值。得分越高, 则说明专业认同度越高。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见表1)

通过表1, 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中, 年级分配存在不均的情况, 其中大一学生人数最多, 占一半以上 (56.9%) , 这和专业招生规模有关。在性别分布上, 女生占大部分, 占据比例为64.2%, 男生仅占35.8%, 男女生比例差别较大。生源地农村和城市 (镇) 比例相当, 比较均衡。

在专业选择因素上, 可以看出, 近一半的人属于调剂专业, 仅有35.8%的学生属于自主选择, 比例相对较低, 其他19.7%的学生是父母或者他人的意愿。

(二)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分析

1.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总体情况

本研究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三个维度来探讨该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状况 (见表2) 。

从表2可以看出, 当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总均分为3.1507, 标准差为0.59611, 这说明该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整体状况趋于一般。其中三个维度的均值分别为3.3528、3.0314、3.0679, 可见专业认知度均值最高为3.3528, 说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有一定的了解, 专业情感认同最低为2.9788, 专业行为也不乐观, 均值为3.0679。这充分说明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上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专业认知不充分, 情感不足, 专业学习行为欠缺。

2.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各维度调查结果分析

(1) 专业认知状况分析。根据表3可以看出, 在对于“我总体上了解所学的专业”这个问题的回答上, 仅有50.4%和8%的学生选择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 21.9%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 还有16.8%和2.9%的学生表示比较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这说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在专业的认识上存在问题。其他几个方面的平均得分也是稍高于中间值, 所以, 从整体上看,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对专业认知程度一般。

(2) 专业情感认同状况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 从专业情感认同各指标比较看, “我从未产生换专业的想法”得分最低, 为2.72, 通过对该项问题的频次分析得知, 46%的学生有过换专业的想法, 还有20.4%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有无换专业的想法。其他各项指标得分也比较低, 基本上都趋于中间值3, 这说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情感认同度较低, 缺乏对专业的感情。

(3) 专业行为认同状况分析。根据表5可以看出, 在专业行为各指标上的得分也是靠近中间值3, 其中“我把很多时间都用在所学专业上”这项得分最低, 说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较少, 学习动力不足。

3. 不同年级学生专业认同度差异分析

一般情况下, 良性的专业认同发展应该随着学习时间的深入而逐渐的提高。通过比较不同年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见表6) , 不难发现, 在专业认知上, 大三学生明显高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 这说明随着学习专业时间的推移, 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也在增加, 大三学生通过近三年的学习, 对专业自然较大一、大二学生高, 但是在专业情感上, 随着年级的提高, 呈现降低的趋势, 这说明不少学生在入学初的时候的对专业持比较认可的态度, 但是随着年级的提高, 对自己专业越来越没有感情, 也就是说, 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中出现了“越了解自己的专业越不认同自己专业”的现象, 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同时也应该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4. 不同性别学生专业认同度差异分析

如表7所示, 男女生在专业认同度上存在差异,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女生的专业认同度总体上高于男生, 这和我们目前实际情况也比较一致,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自开始招生以来, 女生人数就比男生多, 本次调查对象的男女性别比例也可以证实这一点, 不仅如此, 根据目前情况, 该专业女生在日常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学习等各个方面都较男生有更好的表现。

5. 不同专业选择因素专业认同度差异分析

一般来说, 学生填报志愿的主观意愿将会影响其对专业的认同状况, 这在统计结果中也有验证, 根据表8所示, 自主选择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总体上比调剂专业和父母或他人意愿情况下选择此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度高。但是在专业认同的子维度专业认知方面, 则不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与我们的一般经验不符合, 为此, 笔者与部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得知部分学生在填报专业时并不了解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存在极大的盲目性, 和调剂专业及父母或者他人意愿才选择此专业的学生并无差异。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整个社会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认知程度较低, 这需要在招生时加强宣传的力度。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 当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整体较低, 专业认同总均分只有3.1507, 基本上是处于模糊说不清楚的状态。第二, 在专业认同三个维度上, 专业认知得分最高, 基本达到一般以上认同水平, 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均为中间水平, 这说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还处于较低层次。第三,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选择因素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在在专业认同上存在差异, 在年级因素上, 存在越了解专业, 越对专业没有情感的倾向;在性别因素上, 女生比男生的专业认同程度高;在专业选择因素上, 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比调剂专业和父母或他人意愿才选择此专业的专业认同度高。针对以上调查结果, 结合学院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一) 加强招生宣传, 提高专业社会认知度

加强招生宣传, 在招生时把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方向、专业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地说明, 以便学生及社会能够加强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认知, 从而提高就读该专业时的专业认同度。

(二) 优化课程体系, 完善课程设置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课程课程体系:第一, 深入调研, 依据社会需求开设课程, 使课程符合社会市场需求及具有地方特色。第二, 开设相应的专业选修课, 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第三, 增加部分拓展课程,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设一些心理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交际与沟通、活动策划等相关课程,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要求教师能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目前本专业具有多年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少, 因此需要引进和培养一批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加入教学团队中, 尤其是核心课程要实现专兼职教师共同授课模式, 实现理论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教师与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除此之外, 还要加强本专业已有教师的顶岗实践, 鼓励教师去行业一线顶岗实习, 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

(四)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实践教学条件

依据调查得知, 和的学生认为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认为目前本专业教育教学条件一般或比较差, 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办学条件比较好, 这也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目前校内实训基地比较薄弱, 需要学校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 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功能加强实践办学条件。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或实训室时, 还要注意提高其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利用院内或系内其他专业的教学资源, 补充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摘要: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三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考察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 并利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频率和均值分析, 深入探讨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 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学生专业认同的建议, 以供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院校参考。

关键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专业认同,状况

参考文献

[1]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 2009.

[2]王玉龙, 胡海伦.我校教育技术学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1) .

[3]贾文文.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的初步修订[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 (1) .

社区管理与服务 篇10

广州市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取得的基本成效

(一)基本建立起一套社区管理的政策体系。

制定实施了《关于学习借鉴香港先进经验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的意见》、《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具有广州特色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政策体系,保证了社区管理服务改革创新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初步形成了社会管理服务新体制。

在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执法、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思路,整合街道机构和聘用人员,推进街道组建社区综合管理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综合执法队伍(简称“三中心一队伍”)的相关工作,并在14个街道开展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按照行政管理和社区居民依法自治有效对接、良性互动的要求,同步推进社区居委会改革,厘清街道与社区之间的工作职责,共梳理出136项社区居委会工作任务,并根据性质和内容进一步划分为政务协助、居民自治、可转介服务三大类型,将其中34项归位街道各中心,11项转介社会工作机构承接,居委会工作减负33%,提高了社区服务管理的效能,基本形成了执法、管理、服务“三位一体”、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互动发展的基层管理服务体制。

(三)打造了新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在学习借鉴香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新加坡家庭服务中心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在全市20个街道开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通过整合社区服务资源,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或委托项目管理等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家庭服务、养老服务、青少年服务、社会救助、社区矫正、残障康复等多样化、便捷优质的社会服务,使得居民的服务需求有了更好的回应,诉求得到更有效的解决,群众的积怨明显减少,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四)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模式有新突破。

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五自三无”(自发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行政业务主管部门)的民间化改革,试行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制度,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建立了市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和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全面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本形成了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工作格局。

要强化统筹能力,切实把社区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纳入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布局,把社区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社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

(五)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有新发展。

近年来,广州大力开展加强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开展社会工作宣传和培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工作组织领导、行政管理及行业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治良性互动的社会工作管理机制。三年来,全市共有12400多人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其中2103人通过了考试,获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近两年各级财政先后投入1.1亿元用于购买社工服务,初步形成了政府扶持、社会运作、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模式。

(六)以社区为平台的民意诉求渠道更为畅通。

在社区建立听取民意的常态机制,向社区派驻“两代表一委员”(指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街道党工委配合,日常工作包括深入社区调查,上门访问和电话访问;组织居民活动,建立互信关系;每周一次在社区设点接受居民投诉,整理后交由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反映给市和区有关部门;建立街道综治维稳中心与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畅通的联系渠道,协同政府部门或党派、机构解决问题。街道党工委组织一定数量的社区志愿者协助派驻社区的“两代表一委员”开展工作,居委会协助做好居民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切实维护了群众权益,拓宽了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了和谐社区建设。

广州市的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取得了不少实效,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缺乏对社区建设的总体科学规划;管理体制还不健全,政社不分、职责不清的问题还未根本解决;缺乏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社区自治能力有待提升等。

对全省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启示与建议

实践证明,广州加强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为全省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创造了新鲜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概括而言有以下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切实强化党政主要领导社区管理服务创新的责任。

广州市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的成效,离不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建议将社区建设理论知识和政策学习作为全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必备知识培训内容。通过学习使领导干部能够认识到建设和谐社区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广东的内在关系。要强化统筹能力,切实把社区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纳入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布局,把社区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社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建设工作责任制,把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参与社区建设工作成效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加快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

要按照广州市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思路,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以街道为核心节点,充分整合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资源和力量,在全省所有街道全面铺开街道机构和聘用人员整合工作,积极推广广州市推进街道“三中心一队伍”建设的经验,把基层资源和工作力量交由街道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调配,从根本上解决多头管理、多头指挥、资源分散、效能低下等问题。同时要强化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切实推进社区居委会直选制度,建立健全以社区为平台的民意诉求畅通渠道,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监督,努力实现对人的服务管理“社区化”。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三)加快推进居(村)委会自治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不断完善社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村)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健全和落实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自治制度。深化社区(村)民主自治,规范社区(村)重大事务民主议事规则,健全社区居(村)民会议及居(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协商会议、民主听证、居(村)务公开制度。充分借鉴广州的经验,逐步在全省推广社区居委会改革工作。加强业主大会建设,强化社区居委会对业主大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引导业主大会依法规范运行。

(四)加快构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切实建立社区建设资金的长效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充分调动驻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福利募捐和个人资助等社会性集资的数量,为构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要全面总结广州市新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经验,切实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社区管理职能和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健全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以新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规范基层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鼓励和引导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其内部服务设施,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加强社区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社区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确保实现连接顺畅、信息互联、资源共享。

(五)大力发展多元化社区服务。

朝阳区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实践行 篇11

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获得国家民政部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资格。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探索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的新思路,朝阳区于2015年3月全面启动了全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并通过建设平台、整合资源、规划布局、创新运行管理四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事项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统一办理,并逐步达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改善公共服务信息技术装备条件,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的目标。自2016年上线4个月以来,辖区内3个试点街道共受理计生、残联、老龄服务事项210件(次),其中108项已办结。

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朝阳区地处首都核心区域,辖区面积470平方公里,现有24个街道办事处,19个地区办事处,是北京市人口最多的区县。朝阳区结合本辖区实际,推进特大城市社会精细化治理,以街道(乡)作为基本单元,社区作为服务延伸,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平台集成公共服务事项办理与社区居民基础信息采集功能,采用统一、规范的办理界面,纳入各委办局下沉街乡的面向居民的公共服务项目,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运行模式。

依照不同委办局业务的具体情况梳理、简化、优化公共服务事项材料及流程,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建立起区、街乡、社区三级政府的信息流通闭环,推进政务服务机制变革。以居民身份证为标准识别码,平台为居民群众提供网络、电话和窗口服务关联组合的一体化社区公共服务。居民可在网站、微信、热线、窗口等多种渠道满足咨询、查询、办理、建议等社区公共服务需求。平台不仅为政府和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办理服务,还兼具社区居民基础信息与公共服务状态信息采集功能。平台沉淀居民办事信息,形成居民个人电子证件库,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整合社区公共服务信息资源

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朝阳区加快推动社区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的统筹整合。以“一把手”工程为抓手,全区凡涉及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事项,均要逐步纳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集中办理。首批纳入卫计委、残联、老龄办、人社局、教委、民政局等6家委办局的公共服务业务,并成功对接所涉及的4个业务专线系统。下一步将逐步推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公共服务业务专线系统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减轻基层人员使用业务应用系统和管理台帐的负担。逐步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范围、共享方式和共享标准规范;逐步丰富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服务信息;以全区通办、跨区通办、全市通办为目标不断扩大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的通办范围。

规划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布局

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业务整合作用,朝阳区依照“试点先行”、“扩大推广”、“全面实施”的“三步走”思路布局平台建设。首批选取社区信息化基础好,社区居民群体特色明显的四个标本街道作为试点,指导试点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硬件标准化改造,集中建设与部署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一站式”服务机构,统一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咨询、办理和回执服务。为街道(乡)及社区开展服务提供便捷渠道和技术支持。为了支撑社区服务站给居民提供便利、优质、高效的服务,以街道(乡)综合服务设施为范本,建设社区服务站延伸服务机构。第二阶段扩大试点范围,分步改造其余街道大厅综合服务设施、部署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第三阶段面向辖区内街道(乡)全面实施,以保证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全覆盖。为辖区内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增强社区公共服务的便捷性。

创新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运行管理

朝阳区行政服务中心作为全区公共服务的监管机构,制定完善的大厅硬件改造标准、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管理规范、文件档案的流转程序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实现统一考核、实时监管。在综合窗口建立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绩效考核和群众监督机制,引入了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在人员不更替的现有条件下,采用轮岗制,逐步培养综合窗口服务队伍,加强业务指导和规范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未来,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朝阳区将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结合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企业资源,针对辖区内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困难人群等优先发展特色服务,促进社区公共服务、便利服务、公益服务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逐步完善社区服务信息推送机制,主动及时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和生活服务信息。大力发展多种信息服务载体和信息服务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社区管理与服务 篇1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以服务社区群众, 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为宗旨的医疗机构。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管理体系不健全, 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面临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管理制度不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没有建立独立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 没有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由所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管理或者是某个直属医院托管, 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独立运行。另外,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到管理单位的束缚, 其财务管理也无法独立运行, 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

(二) 财政投入不足。

社区卫生服务受资金不足的限制, 导致医疗设备、服务质量、医疗技术等发展滞后, 严重制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难以及时更新医疗设备, 难以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 甚至难以发放医务人员的工资, 这些都成为限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瓶颈。

(三) 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现代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体系应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完善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 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但是,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信息更新速度慢、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化标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缺乏整体的规划, 导致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四) 医务人员配置和结构不合理。

目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医务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卫生技术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 这些问题成为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制约因素。医疗体制改革既给我国的医疗事业带来了新希望, 也遗留了一些难题。如医院改制后, 一些医务人员占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称、编制, 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引进人才, 形成人员配置不合理的局面。

二、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问题, 医疗机构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医疗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对策,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下面,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 提出几点管理对策。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医疗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不断改进管理理念,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应及时引进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满足社区群众的就医需求,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 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包括政府、卫生部门、街道、医院等。具体措施包括: (1) 政府应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定合理的人员编制, 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结构合理发展; (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实行独立的管理, 在人员编制、财务管理、事物管理方面要有自主权, 街道、政府、医院等部门不能进行干预; (3) 卫生部门应采取管办分离的制度, 将管理自主权交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点加强对中心的卫生检查、业务考核, 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独立发展。

(三) 建立激励机制, 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研究表明, 有效的激励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使人们更自觉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因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激励机制,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积极表彰宣传业绩突出的优秀科室或个人, 树立先进模范典型; (2) 全面关心医务人员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 鼓励医务人员不断学习进修, 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3) 制定绩效考核制度, 完善奖励机制, 对业绩突出、受到表彰、获得优秀论文的科室和个人, 要给予奖金鼓励, 特别要奖励一线医务人员。

(四) 不断加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自身特点, 制定总体发展规划, 创新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对社区群众健康档案的采集与管理。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及时更新信息, 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病人的各种信息档案, 并作出合理的健康状态分析。

三、总结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产物, 是实现社区群众便捷就医、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因此, 要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 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 为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从新, 彭荣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模式探讨[J].实用全科医学, 2008 (02) .

[2]肖文刚, 孙梯业, 洪先本.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模式[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07) .

上一篇:英语教学评价激励方法下一篇:主持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