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问题

2024-11-22

中学语文教材问题(精选12篇)

中学语文教材问题 篇1

学习文言文, 不仅对加强国学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古书和古文写作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关系着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和质量。然而,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情况并不乐观, 原因在于教材编写出自多人之手, 难免出现注释问题, 这给中学文言文教与学带来众多不便,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当前, 系统研究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的学者为数不多, 本文摭拾数例, 讨论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注释术语使用不规范, 致使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混淆

何为语义注释呢?语义注释是指表述或显示文言文词的概括义和句子的句面意义的注释, 往往体现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与语义注释相对应的文意注释, 是指陈述词句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 反应了作者在客观语义中所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文意注释经常使用的注释用语有: (1) “意思是”、“这里是……的意思”; (2) “指”、“这里指”; (3) “比喻”、“言外之意是”。我们见到这些用语, 一定会认为该句的翻译是文意注释, 而非语义注释。

但是课文中个别注释没有注意二者的差别。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 有“朝济而夕设版焉”一句。课文下的注释对此句的解释为: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 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很明显此句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 属于语义注释, 但文章却用了文意注释“指”这一注释用语。

必修3中的《过秦论》一文, 有“却匈奴七百余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却, 击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却”的解释为:退。 (1) 击退比退的意义狭隘, 击退仅仅是打败, 而“退”不仅含有打败的意思, 还有以退为进的作战方略。“击退”只是在教材中具体意思的表述, 是特指, 是文意注释。因此写为“这里指击退”更加准确。《寡人之于国也》一文, 有“弃甲曳兵而走”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走, 跑, 这里指逃跑。古汉语字典注解:走, 跑, 逃走, 逃跑。 (2) 例如:“双兔傍地走。”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杜甫的《石壕吏》:“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这里的是“逃走, 逃跑”的意思。可知, “逃跑”是“走”的另一个义项, 没必要用“这里指”这个特指的术语, 因此最好去掉。

二、语法方面的讹误

中学语文教材中, 语法方面的讹误也存在。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 有“又欲肆其西封”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往西扩大边界。可见, 此处的“西”翻译成了状语。“封”的是“疆界”, 而“西”的位置在“封”的前面, 因此, “西”应译为定语“西边的”。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作品选》对此处的注释为:必然要扩张西面的国界 (3) 。此种翻译才是正确的。

所以, 文言文翻译时, 不但要注意句意的通顺, 还要看句子的语法结构是否规范、正确。

三、注释详略不当

1. 需要详解, 却过于简单。

有的注释过于简单, 以致于让师生费解。例如: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 有“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亡关中。”课文下的注释为“左司马, 官名”。读高中时, 我曾质疑过这“左司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官, 到现在才明白, “左司马”并非一般无足轻重的官员, 而是军中管理军务、执行军法、参与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成员。这样的一个核心人物居然当了内奸, 难怪刘邦在回营之后, 立刻诛杀了曹无伤。如果课文此处的注释能更详细些, 那么学生对课文内容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也更有利于主旨的体会。又如, 必修2《兰亭集序》一文, 有“一觞一咏”一句。课文注解为“喝点酒, 作点诗”, 对“一”没做解释。古代汉语字典中对“一”的解释, 其中的一个义项为:<连词>或者。 (2) 《孙子兵法·谋攻》:不知彼而知己, 一胜一负。戴圣《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可以推出“一”确有“或”的用法。课文应该作注解, 以免学生对最简单字的错误理解。

必修3《过秦论》一文, 有“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瓮牖绳枢, 以破瓮做窗户, 以草绳系门板, 形容家里穷。牖, 窗户。枢, 门扇开关的枢轴。”“瓮牖绳枢”这四个字都是名词, 每个字在此处都应是活用的。因此, 注释应标明:“瓮、绳, 用作状语。译为, 把瓮, 用草绳。牖、枢, 用作动词。译为, 做窗户、系门轴。”

必修5《陈情表》一文, 有“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见背, 弃我而死去。古代汉语词典中对“见”的解释为:“见, 指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 译为:‘自己’、‘我’。” (4) 该文中的“见”可引申为“我”。课文应注明“见”的引申义“我”, 直接对“见背”进行解释, 有点令人费解。

2. 没必要做注释的, 却做了注解。

有些简单注释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出现, 后面没有必要再次出现, 以免重复啰嗦。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 有“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之沛公军, 到刘邦驻军地。之, 到。“之”字在初一时就有注解, 这里就无需再注解了。选自《韩非子》中的《郑人买履》一文中, 有“至之市”一句, 在这里“之”课文注解为:之, 到……去。既然在初中课本中已经出现, 并且作了解释, 那么在高中教材中就没必要再次注出, 重复的出现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注释欠准确

注释欠准确是文言文注释中一个常见的问题, 在注释时要考虑很多因素, 结合客观实际、上下文、具体语境, 尽量使文言注释接近本义。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峡》一文, 有“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一句。课文将“曦”字解释为“阳光”, 是不准确的。首先, 从结构上看, “不见曦月”中的“曦”与“月”并列, “月”翻译为“月亮”, 那么对应的“曦”就应该是“太阳”。古代汉语词典中有此说法:“曦, 指阳光。也代指太阳。” (4) 因此, 此处的“曦”应翻译为“借指太阳”。在此篇中还有一句“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一句。课文注释为:白色的急流, 碧绿的潭水, 回旋着清波, 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根据生活常识, 我们可知道, 这种解释不符合客观实际。“白色的急流”是无法“倒映各种景物的影子”, 而潭水较为平静时才现出其“碧绿”, 也可以“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译文应该是“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 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文, 有“可汗大点兵”一句。课文注解:皇上要大征兵。“可汗”, 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诸多的历史剧中, 我们都可听到此称呼。课文译为“皇上”不合乎当时的称呼, 应保持“可汗”的称谓不变。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一文, 有“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忧谗畏讥, 担心 (人家) 说坏话, 惧怕 (人家) 讥讽。把“讥”解释为“讥讽”显然是不对的。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讥, 指责。 (4) 后面用“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也”一句对此种意项进行举例说明。因此课文中的“诽”并非“讥讽”之义, 而是“批评、指责。”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鸿门宴》一文, 有“妇女无所幸”句。课文注解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这句话是范增劝项羽时所说, 文中“妇女无所幸”说的是刘邦的态度, 当时的刘邦显然不是“封建君主”。教材的错误在于将君王的宠幸和带有“尊崇”意义的“幸”字没有区别开。然而, 这篇课文中还有一句“今事有急, 故幸来告张良。”此处的“幸”教材中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此处的“幸”应当做敬词讲, 表现出对方使自己感到荣幸。因此, “幸”字的含义很丰富, 不可狭义理解。

又如, 必修1《鸿门宴》一文, 有“奉卮酒为寿”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奉上一杯酒, 祝 (项伯) 健康。我们不难发现, 在此处, “寿”是作“祝福”讲的, 此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寿”字的本义是“长寿”。在古文献中, 向尊者敬酒或赠送礼物以祝其长寿即称为“寿”。古代汉语字典中“寿”有一个意项是:敬酒并祝人长寿。 (2) 本文中还有一句“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此处的“寿”字在文中没有做解释。其实, 此处的“寿”和奉卮酒为寿中的“寿”字含义相同, 即, 敬酒并祝人长寿。

又如, 必修2《短歌行》一文, 有“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越陌度阡, 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用相存, 屈驾来访。存, 问候、怀念。把“存”解释为“问候、怀念”是不准确的。“问候”和“怀念”是两种意思。从文意可知, 老友来看望, 此时, 应翻译为“问候”更为准确。若译为“怀念”则说明作者同好友还未见面, 这与史实不符。再者, 古代汉语字典中, 是这样解释“存”的, 一种意思是, 看望、问候。 (2) 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而公子亲数存之。”另一种意思是, 思念, 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虽则如云, 匪我思存。”两种不同的意思, 在本文的注释中, 却合为一项, 令人费解。可见, 本文解释有误。

再如, 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一文, 有“王好战, 请以战喻”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请以战喻, 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将“喻”解释为“比喻”是错误的。《论语·里仁》中有:“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皇侃疏:“喻, 晓也。”可见, 先秦时代, “喻”表示“明白”、“开晓”之义。实际上, “喻”表示“比喻”之义, 开始于战国晚期以后。在孟子写此篇时, 还未出现“比喻”义, 以此说明本文中的“喻”应当是“明白”、“开晓”之义。

五、对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辨别有误

所谓古今字, 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同一读音和意义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 后来造的叫今字。古今是相对的概念, 周为古则汉为今, 汉为古则晋宋为今。两者为古今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异体字, 是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而读音、意义完全相同, 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代替的字。互为异体字关系的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通假字, 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 某个字本有专字, 可古人书写时没有使用这个专字而是借用了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 这种现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字是本字, 用来代替本字的字是通假字, 也称借字。两字之间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两字为通假字一般写为:某通某。在中学课本中, 某些注释对三者的辨别有误。

1. 把古今字错判为通假字。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中, 有“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一句。课文注释为:说, 通“悦”, 愉快, 高兴。“说”和“悦”两个意义完全不同, “说”有开导的意义, 心中苦闷, 被好友开导过后, 心中欢乐, 而“悦”有“高兴”之意。可见, “悦”和“说”有意义上的联系, 是古今字, 非通假字。《左传·僖公三十年》中, 有“秦伯说, 与郑人盟。”说, 后来写作“悦”, 高兴。因此, 二者实为古今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 有“拒关毋内诸侯, 秦地可尽王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内, 通“纳”, 接纳。《说文》:“内, 入也, 从口, 自外而入也。”由此可见, “内”的本义是纳入、进入。课文中“内诸侯”的意思是把人才贤士招进家门, 可以理解为收容之意;与“外”相对又有“内部”的意义。后人为了区别“内”的接收、接纳与它的其他含义, 在“内”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系”部, 使它的表意功能更加明确。《说文·系部》中解释:“纳, 内也。”所以说, “内”是“纳”的本字, “内”和“纳”说为古今字更为准确。必修2中的《离骚》一文, 有“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章通彰”。很明显, 两者在此处被判为通假字。《说文解字》中“章”的意思解释为:章, 乐竟为一章。从音, 从十。十, 数之终也。可见“章”的本义为乐曲演奏结束, 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因此, “章”有“表彰”之义。《说文》中也有对“彰”的解释:“彰, 文章也。从系、从章, 章亦声。”从此可见“彰”字是“章”加一形符而构成的。二者应为古今字的关系。必修2中的《赤壁赋》一文, 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冯, 通凭, 乘。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冯”的解释如下:“冯, 凭的古字。凭借, 依恃。” (2) 可知, 二者为古今字关系。

2. 通假字误判为异体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4《窦娥冤》一文, 有“这都是每无心正法, 使百姓有口难言”一句。课文下的注视为:每, 元代时的口语, 用在人称代词后面, 表示复数, 相当于现在的“们”。在这把两者误认为了异体字。实际上, 其二者应为通假字关系。“每”, 《说文解字》注曰:草盛上出也。其本义为果实。“每”本身不具有作为语助“们”的功能。二者在意义上没有联系, 但古代二者读音相似, 二者互为通假字。

3. 异体字误判为通假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5《逍遥游》一文, 有“北冥有鱼”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冥, 通溟, 海。在这里把二者判为通假字是不合理的。《说文解字》:“溟, 小雨溟溟也。从水, 冥声。”引申为:“模糊”。《说文》:“冥, 幽也。从日、从六。”可见, 二者本义都是昏暗。两者应为异体字关系。

在对待文言文注释问题上, 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去进行教与学, 实事求是, 不可不懂装懂, 误人子弟。同时, 希望编撰中学语文教材的部门、专家在文言文注释方面, 精益求精, 广泛吸取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的新成果, 共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高中《语文》 (必修1至5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下册)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中学语文教材问题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 2.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从产生以来经历了以下名称的变化【】 A.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等多种名称并用B.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C.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学论D.国文教学法一国语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育学

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 5.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教材变成儿童的经验的教育家是【】 A.莱茵B.布鲁纳C.杜威D.赞可夫

6.提出联结理论一试误说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姆D.布鲁纳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C.联想求异法D.SQ3R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 9.幻灯机、投影仪属于【】

A.视觉型媒体B.听觉型媒体C.视听型媒体D.综合型媒体

l0.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朗读、讲解、音响等手段,展开生动的场景,抒发强烈的情感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倡导者是【】 A.钱梦龙B.李吉林C.魏书生D.于漪

11.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

12.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 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

l3.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 l4.对评估对象某个侧面进行的评价是【】

A.单项评估B.综合评估C.定性评估D.定量评估 15.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 A.随时测试B.综合测试C.阶段测试D.选拔测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6.中国现代语文教学法教材史上有代表性的教材是【

A.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B.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C.蒋伯潜的《中学国文教学法》D.谢象贤的《语文教育学》E.张文儒的《中学国文教学法》 l7.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语文教学过程教程有

A.叶圣陶、朱自清的精读和略读教程B.上海育才中学的教程C.钱梦龙的六步教程D.魏书生的六步教程E.黎世发的六步教程 18.语文教学过程的人格建构,可以从以下层面来把握

A.教化与陶冶B.体验与唤醒C.理解与表达D.学习与积累E.阅读与思考 19.教学法的二重性表现为B.适切性与多样性D.最佳性和最差性 A.科学性与艺术性C.单一性和综合性E.适应性与局限性 2o.按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教学目标包括

A.认知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E.政治领域B.情感领域D.思想领域 21.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主要有

A.教学目标C.教学环境E.语思结合的原则B.教学内容D.教师自身的条件 22.交流式说话语境包括

A.交谈C.朗诵E.问答B.朗读D.背诵 23.语文基础知识包括

A.历史性知识C.语言基础知识E_文学常识B.文字基础知识D.实用文的读写知识 24.想象根据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

A.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E_幻想B.无意想象D.创造想象 25.根据测试内容的不同,语文测试可分为

A.随时测试C.水平测试E.单项测试B.阶段测试D.综合测试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是——年,由等人合订的。

27-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对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作过一个客观的评价。说它有:“一是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一是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一是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体系。”

28.在i吾文教学中,对文道关系认识不清的主要倾向有——和文道并重。29.把感知对象的本质特征联结起来的思维方法是 30.教师对作文的批改可分为当面批改和——批改。31.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脉络、线索,也就是文章的 32.听话能力是指对一切有声语言的——能力。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33.教学方法

34.语文教学方案设计 35.静态评估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举出有关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观点(五种以上)。

37、简述作文教学的功能。

38、口语交际训练的作用是什么?

39、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力的要求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0、试述如何强化语文学习的动机。

41、试述作为应用理论学科的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特点。

七、综合应用题(13分)

42、请根据以下课文设计一份简单的教案。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3册2000年版)《语文教材教法》试题A

一、填空题(20分)

1、语文具有()()()三个互相联系的特征。

2、从教育者的哲学观上分,语文教学方法可以分为()和()两大类。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和练习法。

3、阅读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的()和阅读的()。

4、说明文因其说明的对象不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说明()的说明文和说明()的说明文。

5、小说的三要素是()()()。

6、学生的写作可分为()()()()四个阶段。

二、解释下列概念(20分)

1、语文教育学:

2、情境教学法:

3、智力:

4、语文审美鉴赏:

三、简答题(共40分)

1、简述语文教学的原则。(10分)

2、简述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10分)

3、简述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12分)

4、简述语文说话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8分)

四、举例说明如何进行记叙文教学?(20分)

江苏教育学院编

说明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是中学语文教师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之一,本学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应用理论学科。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自考学员专业教学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及应用能力,以促进教学素质的提高。本课程与专科段所学的教材教法课程既有一定的衔接,又在其基础上有所延伸和提高。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考试内容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上述目的。考试的能级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以理解为主。在“理解”层面分三种要求:A、综述;B、简要阐释、分析;C、把握要点。学员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根据考纲要求,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

鉴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于2001年颁布,为贯彻新课程标准,推进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将作为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凡涉及教学大纲的内容均以新课程标准为据。为方便学员学习、本考纲后附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绪论

1、语文教育学的学科演进过程(C)

2、建立语文教育学的主要依据(B)

3、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B)

4、语文教育学的学科性质(识记)

5、语文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B)

6、语文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运用)(B)第一章 语文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 语文教育的产生和演示

1、语文教育的涵义(识记)

2、我国古代教育的“六艺”(识记)

3、西方古代教育的“七艺”(识记)

4、我国封建社会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C)第二节 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

1、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B)

2、本世纪语文教育变革与社会变化的关系(A)(1)四次重大变革的发生时间(识记)

(2)四次重大变革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B)(3)“语文”作为学科名称的涵义(B)(4)语文学科实质(识记)第三节 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1、语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A)

2、人生发展各阶段的语文教育(C)第四节 语文教育与现代化进程

1、语文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A)第二章 语文教育系统 第一节 语文教育系统概述

1、语文教育系统观的要点(B)

2、语文教育系统的一般特点(B)第二节 语言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1、语文教育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的功能和特点(1)家庭语文教育(B)(2)社会语文教育(B)(3)学校语文教育(B)第三节 语文学科教育系统

1、语文学科教育的要素和最基本要素(识记)

2、语文学科教育的过程系统(识记)

3、语文学科教育的状态系统(识记)第三章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 第一节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概述

1、教育“目的”与“目标”概念区别(B)

2、语文学科教育目标(识记)

3、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特征(B)

4、教育目标“实施可行性”的涵义(B)

5、确立语文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B)

6、现代社会大语文的具体内容(识记)第二节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体系

1、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要素与结构(1)语文材料要素与知识结构(B)(2)语文能力要素与智力结构(B)(3)语文人格要素与整体结构(B)

2、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说(1)教育目标的三大领域(识记)(2)认知领域的六个层次(识记)

(3)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目标的层次(B)

(4)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目标的层次(B)

(5)情感目标的五个层次(B)

3、“三线合一”语文教育目标的立体序列的涵义及序级(B)

4、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建立的中学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体系(B)

第三节 现行中学语文学科教育目标

该节内容以新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准,并与1992年大纲、2000年大纲进行比较。

第四章 语文学科课程

第一节 语文学科课程概述

1、语文学科课程的涵义(识记)

2、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识记)

3、语文课程标准的功能(B)

4、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B)

5、我国第一套正式语文课程标准颁行时间和起草者(识记)

6、建国后所颁行的五套八种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大纲)(识记)

第二节 现行中学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

1、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特点(B)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内容体系(附录、A)

3、形成语文学科课程地方和学校管理形态的主要原因(B)

第三节 台湾、香港的中学语文课程设置

1、台湾省中小学语文课程名称(识记)

2、台湾省课程标准规定的“五育”目标(识记)

3、台湾省中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特色以及国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C)

4、香港地区中文教育发展的四个时期(识记)

5、香港地区目前实施的中国语文科课程纲要的主要特点(C)

第四节 语文学科课程的发展趋势

1、当前世界性课程改革的总趋势(B)

2、语文课程如何与未来发展相适应(A)

第五章 语文学科教材

第一节 语文学科教材概述

1、广义的与狭义的语文教材(识记)

2、构成语文教科书的四个系统(1)课文系统的功能与选文标准(B)

(2)助读系统的内容及其功能(B)

(3)作业系统的内容及其功能(B)

(4)知识系统的内容与教学原则(B)

3、语文教材的功能(B)

4、分编型语文教材的优点及其不足(A)

5、综合型语文教材的优点及其不足(A)

6、正确使用语文教材的态度和方法(B)

第二节 语文教材的嬗变

1、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类别、代表性书目、内容及其影响(1)经学教材(“四书”、“五经”)(识记)

(2)蒙学教材(“

三、百、千”)(识记)

(3)文选教材(《文选》、《古文观止》)(识记)

2、近现代中学语文教材(1)《国文百八课》的编者及其特色(8)

(2)新式语义教材的主要特点(B)第三节 台湾、香港的中学语文教材

1、台湾省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原则及存在问题(C)

2、香港地区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色及其局限(C)第四节 语文教材的发展趋势

1、比较完善的语文教材须综合考虑的因素(C)

2、语文教材编写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B)第六章 语文教学过程和原则 第一节 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

1、“教学”的含义(识记)

2、中学语文教学过程(识记)

3、教学的过程最优化及其实施步骤(A)

4、赫尔巴物学派的五段教学过程(识记)

5、杜威的教学过程模式(识记)

6、黎锦熙的三段教程(识记)

7、叶圣陶、朱自清的精读教程和略读教程(识记)

8、凯洛夫的教学过程五环节(识记)

9、单元的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类型(B)

10、课题的语文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B)(运用)

11、课时的语文教学过程的一般阶段(B)(运用)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和课型

1、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及一般教学过程(B)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原则

1、语文教学原则(识记)

2、语言教学原则与一般教学原则的联系和区别(C)

3、文道统一原则的理论依据(B)

4、听说读写互相促进原则的理论依据(B)

5、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的理论依据(B)

6、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的理论依据及贯彻要点(B)第七章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第一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地位(B)

2、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作用(B)

第二节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

1、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C)第三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和方法

1、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六字要求及其内涵(B)第八章 阅读教学

第一节 阅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阅读教学的地位(B)

2、成功的阅读教学的作用(B)第二节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认读能力的培养(1)字的认读一般方法(C)(2)词语教学主要方式(C)(3)句的认读主要方法(C)(4)段的认读注意点(C)

2、理解能力训练要点(C)

3、培养评价鉴赏能力的相关条件(B)

4、朗读的基本要求(B)

5、默读的基本要求(B)

6、精读的基本要求(B)

7、略读能力的训练要求(B)第三节 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

1、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C)

2、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C)

3、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C)

4、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B)

5、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作用及内容(B)第九章 作文教学

第一节 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作文教学的地位(C)

2、作文教学的作用(B)

第二节 作文教学的一般程序

1、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整体训练程序和单篇训练程序(识记)

2、国际上通行的作文教学程序(识记)

3、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运用)(B)

4、直接命题和间接命题(C)

5、作文批改的要求(运用)(B)

6、作文讲评的要求和方式(运用)(C)第三节 作文指导的方式、方法

1、记叙文写作指导的要点(B)

2、说明文写作指导的要点(C)

3、议论文写作指导的要点(B)

4、应用文写作指导的要点(C)

5、多种作文练习方式的指导(C)第四节 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1、培养审题能力的要点与方法(B)

2、培养立意能力的要点(C)

3、培养选材能力的要点(C)

4、培养课篇布局能力的要点(C)

5、培养修改文章能力的要点(C)第十章 听话教学

第一节 听话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听话心理过程的五个环节(B)第二节 中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

1、中学生听话能力的构成(B)

2、中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B)第三节 听话教学的方式、方法

1、听话教学准备阶段的指导工作(C)

2、听话教学实施阶段的指导工作(C)

3、听话教学检验阶段的指导工作(C)

4、听话训练的主要方式(C)

第十一章 说话教学

第一节 说话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说话教学的地位(C)

2、说话教学的作用(B)

第二节 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1、中学生说话能力的构成(B)

2、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A)第三节 说话教学的方式、方法

1、阅读教学中训练说话的方式(C)

2、作文教学中训练说话的方式(C)

3、课外活动中训练说话的方式(C)第十二章 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开发 第一节 语文教育中智力开发的意义

1、语文教育中智力开发的含义(识记)

2、语文教育与人类智力发展的关系(B)

3、语文教育在智力开发顺的地位与作用(B)第二节 语文学科教育中智力开发的主要因素

1、语文知识、技能与智力发展的关系(B)

2、语文能力的思维品质(A)

3、语文学习元认知(B)

4、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内涵(B)

5、语文学习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A)

6、语文学科教育中智力开发的途径(运用)(1)怎样开发观察力(B)(2)怎样开发记忆力(C)(3)怎样开发思维力(B)(4)怎样开发想象力(C)(5)怎样组织维持注意力(B)第十三章 语文学科德育 第一节 语文学科德育的特点

1、语文学科德育的内涵(识记)

2、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实施德育(A)第二节 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 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B)

1、爱国主义的教育(C)

2、坚强意志的教育(C)

3、勤劳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C)

4、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教育(C)

5、友谊情怀的教育(C)

第三节 中学语文学科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中学语文学科德育的途径(B)

2、中学语文学科德育的方法(C)第十四章 语文学科美育 第一节 语文学科美育的特点

1、语文学科美育(识记)

第二节 语文学科美育的内容

语文学科美育的内容:(B)

1、培养审美感知能力(C)

2、培养审美想象力(C)

3、培养直觉思维能力(C)

4、培养美好的情操(C)

5、全面发展具性(C)

第三节 语文学科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1、通过教学活动进行美育(C)

2、开拓视野、积累审美经验(C)

3、传授授步的美学理论知识(C)

第十五章 课外语文教育

第一节 课外语文教育概述

1、课外语文教育的重要地位(C)

第二节 课外语文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1、课外语文教育有哪几个方面(B)

第三节 家庭及社会语文教育

1、家庭语文教育的形式(C)

2、社会语文教育的形式(C)

第四节 课外语文教育的组织和指导

1、课外语文教育的指导原则(B)

第十六章 语文教育方法

第一节 语文教育方法概述

1、语文教育方法的涵义(B)

2、影响语文教育方法选择和运用的因素(B)

第二节 语文教育方法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育方法的基本要求是:(B)

1、服从整体教育目的2、服从语文学科教育目标

3、根据语文学科性质

4、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

5、合理选择,灵活运用

第三节 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运用)

1、结合教学实践,论述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2、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方法(C)

(1)以语言传送信息为立的方法讲授法 串讲法 问答式教学法 谈话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 点拨式教学法(2)以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式教学法 诵读式教学法(3)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研究式教学法 比较式教学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四节 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运用)

1、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要点(B)

第十七章 语文教育媒体

第一节 语文教育媒体概述

1、语文教育媒体的涵义(识记)

2、语文教育媒体的类别(C)

3、当今世界教育媒体的发展趋势(B)

第二节 语文教育的传统媒体

1、板书的基本要求(B)

2、语文教育现代化媒体的优越性及特点(B)

3、语文教育现代化媒体的分类(C)

第十八章 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 语文考试的历史沿革

1、我国古代语文考试的内容和形式(B)

2、现代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B)

第二节 语文考试的类型和功能

1、语文考试的类型(B)

2、语文考试的功能(B)第四节 语文考试题型

1、语文考试题型的类别(B)

2、选择题的优点和缺点(B)第五节 语文考试评价及改革方向

1、考试与评价的关系(C)

2、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学习评价三者关系(B)

3、考试评价的质量指标(B)

(1)难度(2)区分度(3)效度(4)信度 第十九章 语文教育对象 第一节 语文教育对象概述

1、研究语文教育对象的必要性(B)

2、语文教育对象与其他教育因素的联系(B)第二节 中学生语文学习特点

1、初中生语文学习特点(B)

2、高中生语文学习特点(B)第三节 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1、语文学习志趣的形成(C)

2、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1)大纲对学习习惯培养的要求(C)(2)常规训练的内容(B)

3、语文治学方法的传授(1)系统的语文治学方法的基本类别(B)第二十章 语文教育工作者 第一节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培养

1、语文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C)

2、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的内涵和要求(C)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

1、备课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要求(B)

2、上课的基本要求(B)

3、用现代大语文教育观认识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的潜在意义的变化(B)第三节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科研工作

1、语文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的意义(C)

2、语文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B)第四节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继续教育

1、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接受继续教育(B)

2、语文教育工作者继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B)选用教材意见

论中学语文教材改革 篇3

2007年,先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替换或删除了一半“传统名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了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接着重庆语文教材以担心早恋为由,删除《牛郎织女》。凡此种种,引发了关于教科书是否改成畅销书、神话故事是否引发早恋的讨论,甚至引发了关于教材的编纂权的争论。综观这些争论背后的本质,其实是涉及对语文教育核心问题的分歧。

一、我们为什么关注中学语文教材改革

毋庸置疑,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继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承担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等重任。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发轩然大波。这是由中学语文教材特殊的地位所决定的。

1、冲国的教材编写基本是自上而下的行为。

在中国,语文教材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特点,体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学语文教材的改革往往代表了国家的某些意志,甚至有人认为,政府对教材的宽容度,某种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政府对一些社会思潮的认可度。因此,中学使用的教材基本是教育主管机构邀请专家学者编写而成,很少有哪一个民间机构或者个人独立编写教材,被正式采用。1996年出台的高中语文大纲(试验版)认为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是教学的范例,训练的凭借,也是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依据。选文要文质兼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2000年颁布的也是迄今为止最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虽略有调整,但这一基本的指导思想并未改变。

2、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语文教材的选本成为改革风向标。

中学基础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任何一次关于教育的改革,都会被人们热烈讨论,并寄于过多的期待。语文教育从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并不等于语文教育就没有问题,恰恰是成绩与积弊同在。2007年,围绕着恢复高考30年引发的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讨论,再一次印证了基础教育问题依然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如果说,过去人们还一直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两难中争论不休,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话,那么到今天,关于基础教育的讨论已经超越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而是直接面向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应该怎样培养人才等人们更加关心的话题。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材

按照首都师范大学陶东风教授的理解,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两个:一个是工具性的,即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另一个是价值性的,即培养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相应地,中学语文课本选择课文的宗旨和标准也应该是两个:一是文章的审美性、文学性,也就是说入选的范文必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足以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和语言能力;二是文章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感情、体现的道德立场必须合乎人类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诚信、宽恕、感恩,等等。从这两个角度来审视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笔者认为,一部好的语文教材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标准:

1、冲学语文教材必须是审美价值与文学价值完美结合的范本。

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范文应该是优美的名篇,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其审美认知能力。通过阅读这些历史上的文学名作,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更应该培养学生对大漠孤烟、云雾江南等大自然美景的体悟,对生离死别、人性善恶的洞察,使他们成为有着健全人格的人。受过这种审美熏陶的学生不仅能哀民生之多艰,亦能惊叹自然之美好;不仅能知道“国破山河在”是一种悲怆之美,亦知道“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种凄艳之美;不仅知道茅盾的白杨树、杨朔的荔枝蜜代表了一种精神,亦知道林语堂的秋天、戴望舒的雨巷更有一种别样的况味。总之,中学语文教材的价值绝对不能体现在语法分析、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等方面,而应该是文学性和审美性的。

2、冲学语文教材必须是核心价值和普世价值完美结合的范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作为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的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中学语文教材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因此,中学语文教材应该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北京版新教材保留作为无产阶级报告文学的奠基之作的《包身工》,是有其道理的。

中学语文教材还应该体现人类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诚信、宽恕、感恩,等等。中学语文教材,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应该培养学生成为独立、自由、平等精神的有道德操守的现代人。我们的教材不需要培养骄傲自大、滥用权力的“人上人”,而应该培养自主而不放纵、自尊而不自大、自决而不专断、自省而不自卑的“人中人”,培养懂得悲悯、懂得尊重、懂得思索的思想者。《百年孤独》、《变形记》、《西西弗神话》、《许三观卖血记》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是对人类现实困境的正视,是对人类的普世价值的肯定。

3、冲学语文教材必须是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完美结合的范本。

新教材应该既重视现代文化教育,又重视传统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糟粕,但更有精华。像在人类的历史上,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中国的文学传统是最丰富耀眼的,是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每个时代都有非常好的作品,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白话新文学,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它们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大师,以文言构筑的诗文,那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足以照彻千万年,足以沐浴古今人。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记忆”与“精神传承”!在全球化时代,美国文化正在势不可挡地侵占全世界,在地球上,只有一种文化可以与之抗衡,那就是中华文化。中学语文教材一方面要弘扬人类的现代价值理念,另_二方面要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

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编应慎重 篇4

一.选文的删改不能影响文意的表达

首先把课本上《于园》 (苏教版七下第三单元) 的选段摘录一下:“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 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 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 携余往, 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 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 上植果子松数棵, 缘坡植牡丹、芍药, 人不得上, 以实奇。后厅临大池, 池中奇峰绝壑, 陡上陡下, 人走池底, 仰视莲花, 反在天上, 以空奇。卧房槛外, 一壑旋下如螺蛳缠, 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 长如艇子, 跨小河, 四围灌木蒙丛, 禽鸟啾唧, 如深山茂林, 坐其中, 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 俱以假山显, 至于园可无憾矣。”

教到最后, 有个很强烈的感觉, 文章介绍了于园的磊石的奇特、水阁周围环境幽美的特点后, 很自然的可以把最后一节翻译成“瓜洲的各个园林亭榭, 都凭借假山而有名声, (游者) 到了于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甚至使人有个感觉:“憾”可以解释成“遗憾”, 最后一小句可以翻译成“ (游者) 到了于园就没有遗憾了”。个人觉得这样的翻译很顺理成章, 但是一看教参就不是这回事, 教参上的翻译是“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这样的翻译不免让人大惑不解了。笔者仔细搜索材料, 才知道是编教材的人对原文进行了删减, 原文最后一节是这样的:“瓜洲诸园亭, 俱以假山显, 胎于石, 娠于磊石之手, 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 至于园可无憾矣。”意思是说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 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 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 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在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这些句子加上之后, 教参的意思才理解通了。

但是这样一来, 不免让人对编者的删减意图产生了质疑, 为什么要删掉有碍理解文意的重要的几个句子呢?私下揣测一下, 无非是因为出现的“胎、娠、男女”三个词语会让教师不好对学生解释, 会让学生产生不好的联想。如果仅仅因为这点就删掉了妨碍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重要语句, 就不免让人怀疑编者的思想境界了, 是太正统还是太守旧?这几个词语严重到这个地步了吗?有必要大动干戈一定要删掉吗?连刘国正先生都表示, 他赞成恢复《口技》原版内容:“删除部分内容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现在把这些内容加进来没什么大不了。”《口技》的语句要比《于园》敏感得多了, 刘先生都赞成恢复。现在的社会都在倡导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了, 我们的语文课本还要对学生进行遮遮掩掩, 这与当前的大教育气候也不协调吧?

二.名家名作要谨慎修改

再看一篇《父母的心》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这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故事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 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 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教参语)

课文的结尾是:“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 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 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 老实说, 我虽然没有孩子, 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 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 钱呢, 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看教参对结尾的分析, 给予“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但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将永远回荡在每个读者的心头”。并认为“似乎是一个喜剧的结尾, 但仍然使读者为这一家六口担心, 他们能否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读者担心着主人公的命运, 这就是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读者也会祝愿父母浓浓的爱心, 能克服生活上的千难万险, 让全家六口健康而幸福地生活着, 这就是哀怨的力量。”

看这样的分析, 对结尾的妙处分析得字字绝妙, 让人也不禁要向学生照样剖析, 但是仔细看原文, 看教参附录的作家原文的结尾却不是这样的。除了字句有点变化外, 关键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于是, 那位父亲由于那位有钱妇女的帮忙, 受雇于函馆的某公司, 一家六口过上了好日子。”

看完作家的原文让人有种哑然失笑的感觉, 原来教参上剖析的妙处都是在评价编书者的杰作, 和作者是没什么关系的。笔者在这里也不禁要猜测:编者之所以要改编结尾的理由是什么呢?一是为了给读者设置悬念, 让读者能发挥想象力。二是为了进一步体现“淡紫色的川端康成”的充溢着淡淡的哀愁的文风, 所以不想给予大团圆的结局。但笔者认为这有画蛇添足之嫌, 给予学生一点美好的人文关怀, 让学生对世界怀有美好的向往, 相信人间除了父母亲情, 也存在陌生人之间的大爱, 这未尝不是作者的原意?另外很多教师都对《社戏》的改编有意见。窃以为, 既然要选名家的名作, 是否应该少改为宜?只要不牵涉到一定高度的问题, 可以不改, 相信作家的创作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编者觉得哪篇文章不合适, 需要大手术, 那可以不选这篇文章。

三.选文要注意时代性和人文性

教过《甜甜的泥土》 (苏教版八上) 之后更感觉有话要说, 可以先看看教参对这篇文章的说法:这篇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 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 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 无所不在, 无处不有。笔者在去年多次听到教师上这篇课文, 教师都是按照教参的说法进行教学, 并且有的教师明确地把亲妈、后妈标出来, 让学生找出相关根据体会小亮和亲妈之间的亲情, 后妈对小亮的虐待, 有的让学生集体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名教师上课虽然形式活泼了些, 语言赏析扎实丰富了些, 但是总是脱不了教参的大主旨的框子。

听了这些课堂教学, 且不说主旨后一点的提炼有点生硬, 也不免使人怀疑这篇文章有成为学生学习的范文的必要吗?文章究竟在向学生宣扬什么, 是在进一步向学生控诉后妈的可恨, 还是强调亲妈对孩子的爱才是真挚的?仔细看看, 作者是台湾人, 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作者在那个时代写这篇文章估计也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对于人们也是有一定的惊醒意义的。但二十年过去了, 我们还学习这样内容的文章, 有必要吗?当然我们不否认那些经典作品是有持久的魅力的, 并且它们的魅力会永久持续下去。但是对于有些作品我们不需要注意时代的特征吗?

随着经济的发展, 好多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等意识的变化而发生破裂, 并随着离婚率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我想当今社会一方面需要教育人们珍视家庭的稳定, 是不是也需要教育学生正视现实生活啊?现在城市学校中每个班级估计都有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 有的地方甚至达到百分之三十的比例, 腾讯网上说北京离婚率达到百分之五十 (未经考证) , 这种情况下, 我们需要向他们宣扬亲妈后妈的严重差异吗?何况文章中的后妈也仅仅是个别例子而已。如果我们持有通常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说教, 除了对正常家庭的孩子的教育之外, 是不是也是对离异家庭的孩子的一种伤害呢?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 “恶毒的后母”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原型, 是人们集体无意识的反映。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作品中, 都会出现恶毒的后母, 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但有心理专家认为, 这些文学形象影响了人们的观念, 以为后母都是很坏的。其实, 恶毒的后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我们不应该给孩子留下后母就是坏人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对于处于后母和继子关系的人来说, 因为心理的相互作用, 即使后母的行为与亲生母亲无异, 也会因为预设的刻板印象而被误解, 所以我们有必要审视我们的选文和教育。再举一例, 基层教师对于《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这样的文章颇有微词, 因为篇幅太长, 没有文学性, 当然这样的历史事件在语文书中可以出现, 但是能否在选文上下点功夫呢?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重点 篇5

1.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2.“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追求下列课程理念:①教育民主;②国际理解;③回归生活;④关爱自然;⑤个性发展

3.新课程的目标重建:①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②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③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4.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①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②教学方式: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

5.课程基本理念有以下四条: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课程功能具有内在的联系。离开了课程功能,目标的制定就缺乏内在的依据。8.中外母语课程的独特功能:①培植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母语课程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④母语课程奠定个体社会化和终身学习的基础

9.语文课程目标也称语文教育目标,它的作用:它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并决定着语文教育的方向。

10.三个维度:“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1.立足三个“统一”,把握“三维”目标:①过程与结果的统一;②认知与情意的统一;③接受性与体验性的统一

12.教学阅读转型的表现:①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②从普适性解读到个性化解读;③从“他者解读”到“自我解读”;④从“认知性”解读到“体验性”解读

13.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表现:①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的转换;②从教师“肢解”到学生“体验”的转换;③从预设性教学到生成性教学的转换;④从倾听型学习到言说型学习的转换;⑤从结构型教学到后结构教学的转换

14.阅读教学转型存在问题解析:①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浅体验;②防止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③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伪生成;④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乱言说;⑤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无结构

15.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①与教科书的对话;②与教师的对话——垂直性互动;③与伙伴的对话——水平性互动;④与环境的对话——发散性互动

16.阅读教学要坚持四个主体性的统一:①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②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③教材编者的编辑主体性;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17.我国中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①写以致用的思想一直未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或大纲)所倡导;②在“写以致用”思想主导下,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掌握,成为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目标;③端正写作态度、培育写作情感,也是我国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18.写作教学缺乏有效性的主要特征:①写作教学内容缺失;②写作指导缺位;③写作教学观念落后;④一些作文试题的导向错误;⑤写作体式要求失当 19.①关于“写什么”:首先,要理清写作目标与写作内容的关系;其次,要规定具体的写作课程内容;最后,要研究学生有效的写作实践。②关于“怎么写”

20.口语交际教学,原名听说训练。第二次飞跃是在新世纪之初,其明显的标志是2001年7月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以往的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从而突出了口语的交际功能。

21.听说能力的基本结构:①听话能力结构:a.感知语言能力;b.理解语言的能力;c.品评语言的能力;②说话能力结构:a.内部语言的组织能力;b.口语材料的选择能力;c.语音运用及应变能力

22.口语交际教学的三种质地的课程内容:①反思性的课程内容;②形成性的课程内容;③技巧性的课程内

23.从课程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①设置综合性学习突破了传统的、狭隘的语文课程观;②设置综合性学习有助于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a.密切了语文课程与多个领域的联系,b.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了保障,c.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③设置综合性学习可以弥补分科课程的缺陷,有利于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

2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①活动准备阶段;②进入问题(课题)情境阶段;③实践体验和问题求解阶段;④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25.综合性学习评价的要求:①以正面评价和激励评价为主;②全面评价与差异评价相结合;③关注问题意识和多样化的探究;④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⑤重视过程和体验

26.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策略:①学生作品平均法;②教师观察交流评价法;③问卷调查法

27.高中阶段要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多样的课程,课程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即由原来实行单一的必修课变为必修课加选修课,于是就产生了学生的选课制。学生选课制的到来,必然引起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也就是说,客观上要求采用学分制。由此可见,学分制与选课制密切相关。

28.语文教材的基本结构:①范文系统;②知识系统;③作业系统;④助读系统 29.语文教材的功能:德智启迪功能;语文历练功能;语言积累功能;知识扩展功能 30.语文教材的类型:语文教材有综合型(合编型)和分科型(分编型)两种编制类型 31.语文教材的特质:基础性;系统性;典型性;具体性

32.语文课程资源类型:①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②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③显性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④语文课程资源的其他类型

33.语文课程资源的基本特点:丰富性;潜在性;生成性;言语性

34.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文化性原则;审美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多功能原则

35.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将在语文课程实施层面引发深刻变革,即语文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媒体、师生角色等都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36.媒介语言的特征:传播内容具体、形象、丰富;传播速度及时、迅捷、高效;传播手段多样、灵活;媒介语言具有“拟真性”、“虚拟性”,容易误导受众 37.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走向质性课程评价:质性课程评价与量化课程评价;量化课程评价的反思与批判;走向质性课程评价

38.质性课程评价典范之一:档案袋评定(语文质性评价的重要方式); 质性课程评价典范之二:苏格拉底式评定

39.学科的特点:①理论性;②实践性;③综合性

40.工具性:①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②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③以语文为工具从事其他的学习,语文是基础工具;人文性:①言语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②言语活动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只要是人就不能没有言语活动;③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一个人的言语世界有多大,他的生活外延就有多大;④就汉语而言,它不仅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当从其外在形式看,同样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和汉民族人文心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1.教学过程的构成因素:空间因素:教师、学生、教材;时间因素: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结果。42.中学语文教学原则:①德育、美育和智育相统一的原则;②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原则;③发展智力原则;④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43.评价的特点:诊断性、全面性、多元性

44.语文教育评价应具备的作用:反馈、激励、甄别、导向 45.传统语文评价方法是考试。

46.阅读教学方法选择:①记叙文教学方法:讲析法、讨论法、朗读法、练习法;②议论文教学方法:辩论、演讲;③文言文教学方法:诵读、句读、翻译、鉴赏、背诵。

作文教学方法选择:①单项作文训练;②命题作文训练;③供材料作文训练;④想象作文训练;⑤话题作文训练;⑥自由作文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听讲;诵读;复述;问答;讨论;辩论、演讲、讲故事

47.魏书生:课堂教学六步法(属于参与式):定向(明确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自学;讨论(先小组,后班级);答疑;自测;自结

48.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自读课(认读、辩题、审题、发问、质疑、评论分析)讲读课;作业课;复读课

名词解释:

1.语文素养:指人经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从而在语文修养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它包括作为行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与语文内涵相关系的心理特征。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红领巾教学法:解放初期(1956年),苏联教育学家普希金在北师大讲授《红领巾》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对我国语文教学影响最大的语文教学模式。理论上是三个阶段:起始——阅读分析——结束,在实践上表现为介绍作家的时代背景、解释生词难句、朗读、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概括主题思想、总结写作特点这一模式。通常称为讲读法,对我国语文教学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但也出现了机械模仿、公式化形式主义倾向。

3.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整体联系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借助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课程组合形态。

4.教材:关于教材最一般的定义,是指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既包括最标准的教科书,也包括形形色色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其中,教科书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狭义的语文教材的概念是指语文教科书。5.语文校本课程:语文校本课程是语文学科视野中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开发主体,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适应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而开发的有学校个性特色的语文课程。

6.媒介语言:从广义上讲,凡是用来传播信息的符号,包括文字、线条、图片、动画、声音、视频、图表、光线、色彩、影调、角度、景别、蒙太奇特技等都属于媒体语言。从狭义上讲,媒介语言单指在媒体中使用的语言、文字。从语文教学上讲,媒介语言包括在媒体中使用的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包括报刊语言、广播语言、电视语言、网络语言等。

7.语文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各种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总和,包括一切人力、物力以及社会、自然、人文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又称教学资源,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直接因素。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语文课程编制及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直接性资源。

8.语文教学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其他相关的理论,研究语文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体系。

9.语文课程目标:是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规定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个体规格和质量要求,是指人们在语文学科领域展开的全部教学活动中预期要到达的具体要求。

10.语文教学过程:是语文教师的实施过程,是语文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学生、指导学生积极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品德的过程,是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整体相统一的过程。

11.语文教育评价: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标准,在系统搜集资料并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及结果所做的价值判断、描述和把握。

论述:

1.语文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它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关乎学校教育质量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教师教育的根本性目标,而一名理想的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品质:①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教师只有有了高的理想,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不断进行自我挑战,达到高成就、高水准。而教育的复杂性则要求教师应当富有更高的灵性与悟性;②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只有自信、自强,一个人的潜能、才华才能发挥到极致,一名理想的教师,应当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③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教师应当适应这样的社会环境。同时教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在多大的层面上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④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⑤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应当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⑥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只有知识面广阔的教师,才能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⑦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因此,一名有理想的教师应该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⑧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当具备的重要条件。

2.写作教学:首先,我们应当明确新课程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第一,写以致用的思想一直为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这是我国百年写作教学一以贯之的取向;第二,在“写以致用”思想主导下,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掌握,成为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目标。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练习,被认为“是一切写作的‘通用’之基础”,所以掌握了这些文体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去写各种具体的文体,才会游刃有余;第三,端正写作态度、培育写作情感,也是我国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表现为一下三个方面:①真实写作;②读写结合;③重视兴趣的激发和生活的体验。

其次,我们应当要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即了解写作教学缺乏有效性的主要特征,并明确“写什么”和“怎么写”。第一,写作教学缺乏有效性具有以下表现:①写作教学内容缺失;②写作指导缺位;③写作教学观念落后;④一些作文试题的导向错误;⑤写作体式要求失当;第二,“写什么”值得是写作内容,而写作内容的明确,需要理清以下三个关系:①要理清写作目标与写作内容的关系;②要规定具体的写作课程内容;③要研究学生有效的写作实践。关于“怎么写”,就是我们的话语形式,也就是要求我们思考应当如何运用语言文字使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在作品中得以实现,并做到学思同步。

最后,我们还应当知道写作教学的三大范式:①“结果——文本”取向的写作课程②“过程——作者”取向的写作课程③“交流——读者”取向的写作课程。只有恰当运用上述三种范式,基于“整合同构”的思路,重建我们的写作课程,才是我国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希望所在。

中学语文教材问题 篇6

【关 键 词】语文教材;插图;价值;运用

2012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2012年3月,网友吴泽林微博上流行一组图“杜甫的一天”,高中必修3语文课本中的杜甫图像被恶搞,正在仰天沉思的杜甫被加了几笔涂鸦,杜甫插图被高中生们涂鸦成各种形象:有戴着墨镜骑电动车的形象,也有骑着自行车去买菜的形象,更有穿着运动服打篮球的形象。网友纷纷热炒这一话题,“杜甫很忙”的课本涂鸦图片让“诗圣”杜甫成了“微博红人”,也让不少网友纷纷追忆此前就被涂鸦过的课文中的插图,如鲁迅、辛弃疾、李白、关汉卿等。所谓“杜甫很忙”的这一事件折射出了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茫,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反思:当下的教育如果能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才有可能在他们心目中播种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而不是无聊感。那些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一定要画的如此粗糙、简单吗?以至于学生会对插图进行涂鸦,这反过来也说明学生不喜欢这样的插图。对于李白、杜甫诗歌这样支撑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石,人们或许应该教育孩子学会“仰望”的同时,关注这些每天让学生们面对的语文课本中插图的质量。

如今,我国教育模式虽在个别地方有一些改观,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应试教育,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教科书也成为学生反感、仇视的最大对象,各中学都存在教科書被撕掉、涂鸦的现象。语文教材急需改革,每一年语文教材的变化虽小,但也引起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极大关注。语文教材插图的编定之初,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方向,端正教育思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插图的角度变相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尊重他人,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真善美。

一、语文教材插图概论

插图,英语为illustration,源自于拉丁文illustraio,指照亮之意,也就是说插图可以使文字意念变得更清晰明确。《辞海》中是这样解释“插画”的:“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图画印在正文中间,有的图画用插页方式,对正文的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语文教材插图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起到辅助作用的,为单纯的文字添加图画以辅助教师讲课,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及知识的记忆。

中国古代早期较有权威的“语文教材”莫过于孔子所著《论语》,影响深远,广为流传。在宋代纸张印刷术及雕版印刷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论语》中也附带插画,以画释义。南宋时期出版的《尔雅》,其中插画可多达六百余幅,内容涉及广泛,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使单调枯燥的读本不再乏味,反而大为生动,增进阅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大大提高阅读趣味。古代书本中带有插图的还有《山海经》《金刚经》等等,古代四大名著由全文字读本到少文多画的小人书在20世纪80-90年代也引起极大热捧,由此可知从古代到近代,插图一直是一些书本教材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根据课标出版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有多种形式图画,编者尝试把更多、更合理的插图运用到语文教材中去,但是语文教材都是黑白色调,并未给插图添加色彩,教材插图画的比较粗糙,只能粗略浅显地展现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缺乏美感。人教版2008年7月新出版的语文教材,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很充实,但是语文教材插图有些被忽视。插图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在课本最前面作为欣赏出现彩色插图,而课文中少有的几幅插画更是线条简易,画面呈现灰黑色。这就是学生每天要面对的语文教材,除了封面是彩色的,剩下的又都是黑灰色,打开教材压抑之感扑面而来。人教版2013年3月改变了教材以黑灰色为主调,而是全新编排语文教材插图,大多增添了色彩,这反映出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教材插图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

二、语文教材插图的价值

(一)插图的教学功效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凭借,作为教材一部分的插图,同样是教师教学的凭借。插图是教师作为教学的工具,是教师拓展知识的基准,也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工具。语文教材在空间上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语文教材插图是学生在阅读语文教材之前,通过肉眼最先产生的视觉上的感受。插图和文本结合、文字与图画相融合以启迪学生思考、发展智慧。插图作为教材中的一部分,是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的工具,同时插图带给学生的道德观念也是学生的人生指南。

(二)插图的审美价值

语文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里面提到的“审美情趣”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的。审美情趣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审美倾向和主观爱(包括偏爱)。审美是在人的实践经验和思维能力及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美的认识和评价,既有个性特征,又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语文教材课文中的插图是学生关注比较多的,这其中就含有学生对插图的审美评价和审美判断。审美判断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的间接印象,对文章的主观感受,通过插图可以提升学生个体的审美情趣。

(三)插图的陶冶和导向作用

插图的陶冶作用是因为语文教材中长篇幅的文字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中不免视觉上产生疲劳,而插图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缓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疲劳,有利于学生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怀。插图可以陶冶学生在学习上的情操,插图可以在思想上和性格上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语文教材插图为了让文章表达更清晰明了,也可起到引导作用。插图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有导向作用的,教师以插图作为先导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不断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也便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通过插图的引导对课文产生兴趣和深一层的理解,同时插图也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及画面感的培养。

三、语文教材插图的合理运用

一方面,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要高度重视对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备课时也要学会备插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做到精细、精心,课文中出现的字、词、成语典故、传统知识,包括插图都需要查阅资料,大量阅读相关文章,照片或者图画出自谁的笔下,什么时间拍摄或者绘画的,与文章有什么样的联系,对于文章作者有什么意义等等都是要了解的,从而使教师授课过程饱满,可以解答学生各种疑惑,让插图引导课文的讲解,使插图与文本相融合,循序渐进地引出语文知识,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语文,更好地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深刻的记忆。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对插图的合理引用,可以让课堂教学不那么枯燥,延伸一些课外知识反倒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更大的兴趣,成为延伸语文阅读和语文学的更好方式。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生对语文材料有着多元化的感受和理解。语文教材插图给学生的视觉上带来冲击,学生在第一视觉上对插图的理解直接导致对文章的理解,所以教师不应该只注重文字知识的理解,也要关注学生对图画产生的兴趣,还要关注插图带给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而拓展相关知识,对文章及作者有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1世纪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丰衣足食的年代,他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诱惑,浮华的世界没有让孩子静下心来看书读书,感悟人生。语文是每个人一生中都在不断学习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生活中,所以语文教材插图更是要精心设计、选取和编排,这样才足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感悟生活的美好,感悟书本世界之大,感恩世间一切美好事物,让学生们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鲍清.中学语文教材插图运用及编审管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夏家发,谢芳利.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系统的实证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07.

[3]段漉希,李钢.恶搞历史名人现象的本质、心理和应对——以“杜甫很忙”事件为例[J].新闻世界,2012.

中学语文教材问题 篇7

(一) 均体现了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 在《论语》选文的课后习题中对上述语文课程标准有所体现, 如《论语十二章》中训练系统如下设置:

『研讨与联系』

一看注释, 查工具书, 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2.五日三省吾身;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4.士不可以不弘毅;5.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接人待物的处世之道, 对此, 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

由上面两题我们可以看出, 编者的初衷是要在一课中既要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知识, 又要让学生辩证的领会《论语》的内在精神。

(二) 体现了教科书编写建议精神

七年级的课程安排, 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让学生对于《论语》有初步认识。

在高中必修一的“名著导读”中, 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实践, 便是通过大量的语料积累, 由不抵触到接触, 由接触到理解。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

(三) 符合学生年龄与时代特点

不止一本教材中提及到了结合日常生活, 站在自己角度对《论语》中精神作出解读。如《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

『思考·讨论·练习』

一《论语》里多次提到君子的品性……请将有关语录整理出来, 联系日常的为人处世, 讨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

三儒家和道家对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经常有报道说中国人到国外求学、谋职, 不善于表现自己, 而这与儒家强调的礼让谦和、道家强调的无欲不争的文化传统有关, 你认为是这样的吗?

由此我们看出对于学生的引导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 且更多的联系实际, 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论语》中的有关知识去面对生活, 处理人际关系。

(四) 局限涉猎, 并未成为系统

人教版教材中对于《论语》的收录过于零碎, 并未形成系统, 编者初衷是让学生领会精神, 在课下让学生自行研读。在《论语》的二十篇目中虽然选文收录涉及到其中的十八个篇目, 但内容较为零碎分散, 让学生不能对《论语》形成整体的了解和认知。学生的记忆力有限, 在学习高中的知识时难免会对初中知识点产生遗忘, 尤其是《论语》这种古文类篇目, 在老师讲授时也难免疏忽整体介绍, 最终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过于零碎。

仅仅是此一个出版社中所选录的, 在正文里就有所重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先进》篇与《名著导读》《先进》篇其一相同。在课后链接中也有很多重复之处, 这些都足以证明编者们并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

二、《论语》选读教材中孔子思想在当下的转型接受

《论语》固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但是在当下的社会中, 其思想需要经过筛选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当代人有很强烈的身份认同危机;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也比较混乱。这是因为我们忽视传统的精神文化资源, 忽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孔子思想加以现代化, 并建立起比较合理、有序、先进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 以适应当代社会并让大众重视和继承。

如必修一“名著导读”的课后练习就体现出了这一点:

『思考与探究』

一孔子说他“十五至于学”, 这与现在上高一的同学的年龄大体相当, 请结合你的学习兴趣, 谈谈将来的志向。

二《论语》中有很多地方讲到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相关行为方式, 如“知者动, 仁者静”“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之类, 你能否在《论语》中找到接近自己性格的描述?

三《论语》中有很多格言警句, 你觉得哪一句给你启发最大?请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四你认为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意义? (3)

通过上面这四道题目, 我们可以看出, 在教材编写方面, 编者把《论语》放在历史大结构上。在具体的内容引导方面, 编者还是强调了对于学生的接受以及在当下的实际价值。第一题和第二题都是从学生自身出发, 强调个体解读。第三题与同学交流感想, 第四题联系当下社会。总体来说在并没有偏离《论语》本质的前提下, 尽量强调学生解读和实际意义。

在选修教材的收录上, 如《先秦诸子选读》中编写组成员说道:“开设这门课程, 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 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 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使人格健全地发展……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又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4) 总体来看, 编写组人员还是从各个角度对于篇目的选择做出了考量。

三、《论语》选读教材编写建议

(一) 对于选文的编辑目标建议

语文新课改规定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要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无论是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 必修还是选修, 都应当遵循课程标准, 有一定之规, 让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获得发展。不能让教材割裂, 导致联系不清等状况的出现。

(二) 对于选文标准的分类建议

梁启超先生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对《论语》有如此分类:“一、关于个人人格修养之教训;二、关于社会伦理之教训;三、政治谈;四、哲理谈;五、对于门人弟子及时人因人施教 (注重个性的) 回答;六、对于门人弟子及时人的批评;七、自述语;八、孔子日常行事及门人颂美孔子之语 (映入门弟子眼中之孔子人格) ”。 (5)

那么在选文时也应有所注重, 在内容上对于《论语》的二十章节都有所涉及, 让学生对于《论语》有整体认知, 其次在内容上也应有所分类, 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孔子学说及其思想。

(三) 对于编者编写建议

当下教材编写各自为战现象层出不穷, 编者与其闭门造车, 不如联合起来形成统一规划。如人教版教材中, 选文重复屡见不鲜。而且当下很多不同出版社对于《论语》的接受多种多样, 如语文版、粤教版中录有《论语》选读, 苏教版、鲁教版有《论语》《孟子》选读 (6) 等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教材编写的借鉴, 让教材设置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 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 可多涉及相关链接, 让学生在典籍中畅游一番, 并非为了考试强行记忆。同时也要多涉及开放性试题, 如台湾版有一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 这和孔子要求的‘讷言敏行’是否矛盾?” (7)

这样能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 从而得出更加有主见的答案。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 《先秦诸子选读》,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年

[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

[5]梁启超, 《饮冰室书话》,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年

中学语文教材问题 篇8

这里, 我们选择了《美国著名中学语文课文精选》第3部分“国家的发展”第六课《瓦尔登湖 (节选) 》的练习, 与人民教育出版社 (以下简称人教社) 四个不同时期版本的中学语文传统篇目《春》 (朱自清) 的练习, 进行比较。《瓦尔登湖》是“一部将自然观察、社会批评和哲学思想独特地融合在一起的著作, 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先验主义作品中的最优秀著作”。作品文笔清新、朴实、自然, 思想深刻、丰富, 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作者亨利·大卫·梭罗, 美国著名作家、自然主义者、哲学家。第六课由《瓦尔登湖·我生活的地方和我生活的目的》 (节选) 、《瓦尔登湖·结论》 (节选) 以及梭罗的名篇《论公民的不服从》 (节选) 组成。本文举《瓦尔登湖》 (节选) 练习为例, 是因为它在全书练习设计中的典型意义。与此同理, 本文选取的人教社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1987年11月第2版 (以下简称1987年版)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2001年3月第1版 (以下简称义务教育2001年版)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001年6月第1版 (以下简称课标2001年版)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007年3月第2版 (以下简称课标2007年版) 四个版本《春》的练习设计作为参照, 也是因为其在同一版本中练习设计思路的趋同性和思维的一致性。

请先看1987年版《春》的“思考和练习”设计。

思考:

一.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春天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本文着重描写了草、树、风、雨,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练习:

一.本文是围绕一个“春”字展开描写的, 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根据你的观察和感受, 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形容的春景具体描绘一下。

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三.·体·会·作·者对春草、春花、春雨的形象描绘, 完成下面练习。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春草下述特征的词语, 填在括号内。

萌动的幼芽, 破土而出 ()

这温顺柔和的草儿多讨人喜欢 ()

初生的春草带着几分娇柔 ()

一片一片铺向远处的天边 ()

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春花特征的句子, 按要求写在下面。 (略———笔者注)

3.按下面要求摘抄课文中的语句, 写在空白处。 (略。要求“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煦”, “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香味”———笔者注)

4.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的特点, 请用恰当的词语把它概括, 写在括号内。

雨是最寻常的, 一下就是三两天 ()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四.本文结尾三个比喻的含义是什么?

五.朗读、背诵课文。

1987年版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 是在1978年正式本基础上修订的。修订依据是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87年版《春》的“思考和练习”一共五题, 主要涉及对课文结构和描写对象的特征把握, 如思考一、二, 练习一、三;对文本词句的理解、概括与把握, 如练习二、三;对修辞的学习, 如练习四;朗读和背诵, 如练习五。综合观之, 都属于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表现形式的范畴。

再看看义务教育2001年版《春》的“练习”设计。

练习:

一.本文写春天, 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仔细阅读课文, 抓住感情线索, 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 然后背诵课文。

二.本文语言生动, 形象, 富有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 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偷偷地”“钻”用得很好, 好在哪里?)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如果把“闹”换成“叫”, 有什么不好?)

3.“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一句先说春风“像母亲的手”, 是比喻;又顺着说它能“抚摸”, 是拟人。这个句子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使用, 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 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 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 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三.给下列几组字注音, 并分别组词。 (笔者注:六组形近字, 略)

四.文章写春花, 还写了花下的蜜蜂和蝴蝶;写春风, 还写了唱歌的鸟儿, 吹笛的牧童:动静结合, 较好地展示了景物的特点。学习这种写法, 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尽量写得生动活泼些。

本版《春》的练习有四道题。“练习一”引导学生对文章线索、思路进行梳理, 对作品的情感进行把握, 是1987年版思考一、练习一、练习五的糅合。“练习二”是对文章传神词句、修辞的理解、品味与把握。其中, 第4小题由1987年版的提示性语言“本文结尾三个比喻的含义是什么?”改为具体内容, 是呈现方式的不同。“练习二”最突出的特点是切换了1987年版有关景物特征描述的语言材料, 转而对精彩语句的较深层次的咀嚼、玩味儿。这个立场也表明了这样的观点:对语义韵味的理解比外在表象的把握更重要。练习中新增了两个内容, 一是形近字的练习 (练习三) , 二是仿写训练 (练习四) 。

比较1987年版的练习设计, 这个版本的练习扩大了容量, 也有了一定深度, 工具性 (写作、修辞) 、基础性 (形近字的注音、组词) 、人文性 (文学语言及文学形象的品味) 兼备。

再看看课标2001年版与2007年版《春》的“研讨与练习”设计。 (说明:因为这两个版本的练习完全一致, 这里, 我们就一并抄录于后。)

研讨与练习:

一.用抑扬顿挫的声调,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 直至背下来, 并细心品味课文中描写的江南春景。

二.课文语言生动形象, 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 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 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 为什么放在句末?)

2.“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 你觉得还像什么?)

三.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比喻, 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 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使描写生动形象, 说理通俗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似的”等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明喻。课文最后三段把春天描写成“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 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读一读, 写一写

朗润酝酿卖弄宛转 (下略———笔者注)

这两个版本除保持前两个版本对文本理解程度的重视, 对语言赏析的青睐, 对基础知识的情有独钟外, 有一些变化:一是“练习”演变为“研讨与练习”, 增加了“探讨”环节,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探究、合作学习要求的具体体现。二是想象与联想的出现, 有了思维训练的内容。三是学习内容也有调整, 如写作内容就调整到单元练习去了。词句的理解由三个例子减为两个, 括号中的问题也作了微调。修辞题作了强化, 增加了比喻的知识。而形近字注音、组词也演变成了轻松的“读一读, 写一写”。

从中, 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频频出镜的基本元素, 如朗读、背诵, 品味语句, 把握修辞蕴涵、积淀词汇, 等等。而“探究”学习方法的引进, “想象”“联想”的思维活动, 出发点也是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的崇拜心理也很重。比如, 练习二第2小题的第1例:“‘嫩嫩的, 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的前面, 为什么放在句末?”这个提问就很值得商榷。语言现象有一个规律性问题, 也有一个语境问题。这个提问所描述的仅仅是一般的语言现象, 而忽略了这个句子的特殊性。如果我们尝试把“嫩嫩的, 绿绿的”放在‘小草’前面, 会出现什么情景呢?那就是既不能正确反映作者的心理与视角, 也不能客观描绘小草“偷偷地”“钻出来”的情态。因为小草只有在已经钻出土地之后, 在春风中, 才会一步一笑地呈现出“嫩嫩的, 绿绿的”舒展模样。

综合起来看, 这四个版本跨越了20多个年头, 在中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的争论中蹒跚前行, 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是, 从经典课文练习设计中, 还是可以大致解读出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我们的语文教学高度关注对文本的集体性感受, 重视基础知识和技巧学习。问题设计以课文把握为轴心, 问题内容基本上不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现代社会生活发生联系。

下面,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瓦尔登湖 (节选) 》的练习设计。

练习由“问题指南”与“作品积累”两部分组成。

问题指南

文学和生活

读者反应:根据你的看法, 独自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度过两年时光的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是什么?

主题焦点:梭罗可能对今天快节奏的社会有什么看法?你生活中的什么具体事情可能会特别让他担忧?

阅读理解

1.梭罗在想象中做了什么事情?

2. (a) 梭罗为什么住在森林里? (b) 他最后为什么离开了森林?

3.他从他的“试验”中学到了什么?

4.梭罗对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提出了什么忠告?

思考

解释

1.梭罗的评论“受到一个农场的束缚和受到国家监狱的束缚并没有什么不同”是什么意思? (分析)

2.用你自己的话来描述梭罗对于个人主义和遵守常规的态度。 (解释)

3.根据梭罗的观点, 为什么穷人要比富人好? (证据支持)

应用

4.你认为梭罗有可能在今天的社会里进行他的”试验”吗?解释原因。 (假设)

扩张

5.今天的旅行社和假期活动的组织者为想回归自然的人们设计假期。为什么这样的旅行很有吸引力? (职业连线)

作品积累

点子库

写作

1.写给编辑的信:梭罗的哲学观点在今天能怎样应用?给一份报纸的编辑写一封信, 宣传人们应该简化自己的生活的观点。

2.报告:为了抗议墨西哥战争, 梭罗在监狱里度过了一夜。写一篇报告解释这场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以及美国民众的反应。 (社会研究连线)

3.比较和对比:写一篇文章比较爱默生和梭罗的信念, 利用他们作品中的段落和细节作为支持的证据。

项目

1.今天的瓦尔登湖:调查研究今天的瓦尔登湖的状况。如果可能的话, 收集关于该地区的照片。把你调查的结果报告给班里的同学。然后讨论从梭罗的年代到现在, 瓦尔登湖发生了什么变化。

2.自然日志:到一个在你附近并且能观察自然的地区去游览几次——无论是一个公园, 一片森林, 还是一片海滩。把你的观察结果记录在一篇自然日志中, 并给你的同学看。 (科学连线)

微型写作课 (略———笔者注)

通过对“问题指南”和“作品积累”两个组成部分的直观体验和理性分析, 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征:

1.保持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独立立场, 把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尊重落到实处。而教育的公平、公正, 首先就体现在学生的人格受到充分的尊重。

2.通过情景的创设 (如“读者反映”“主题焦点”两个栏目) , 沟通文本与生活,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重视多元思维, 尊重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强调批判性阅读与表达。

4.从大处着眼 (如“项目”栏) , 具体对象入手, 着眼社会、人生, 着眼思想、情感的表达, 厚重、大气, 有胸襟, 引导学生向负责任的社会成员角色迈进。

5.注意文本理解、基础知识与能力拓展的平衡, 重视实践能力的习得。

6.练习设计多样化、情景化、趣味化, 视野开阔, 信息量大, 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活力。

语文的工具特质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语文与生活不可割裂的关系、语文人文思想教育的特色, 也都得到充分体现。中美两国的中学语文教材练习有共同点, 如对文本理解的高度重视, 对技巧的学习, 等等, 但是, 由于着力点、落脚点各不相同, 两者的差异性就更大。

中国:

———重视母语的熟读成诵, 重视字词的“微言大义”, 倾向感性把握, 高度关注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对修辞等技法的学习有强烈兴趣, 工匠色彩浓厚, 学究味儿重。

———教师立场, 先知先明, 对学生指指点点。

———线性的思维:文本的写作形式、思想观点、情感体验都是正确的, 也是最好的。

———缺乏想象力。

美国:

——平等对话的立场, 尊重学生的学习权、思想权和表达权。

———创设生活情景, 引导学生创新、创造和批判, 培养现代公民负责任的态度。

———充满活力。

两国中学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的差异, 其实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教育观念的差异。比较美国语文教材练习来看, 我们更关注对文本的守护, 关注表现形式, 跪倒在文本面前, 心甘情愿做一个书奴。我们乐于把时间、精力、智慧花在熟读、熟记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上, 并因此博得名利。学生的个性理解、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在教学活动中被消解了。长此以往, 这种定势思维必然延伸进作为社会人的精神层面、生活层面, 最终导致集体创造力的失语。

教育大计, 百年树人。为了不输在起点, 我们需要立即行动的是:

首先, 要真真切切地在实践层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学生当成人, 把学生当成学生。

其次, 要把被颠覆了的目的和手段重新颠覆过来。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材就是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思想锻炼、态度养成、人格发展的一个触发点, 一个教练平台, 而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第三, 要平衡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关系, 使知识学习成为能力发展的内在要素和推动力;要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活动来发展某一种能力, 培养某一种情感, 孕育某一种智慧。

浅谈中学语文教材的巧妙使用 篇9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材是例子, 是教学的知识载体。完全照本宣科对于指导教学规范确实起过积极作用, 但是却无法体现教学的实质。当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后, 应该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 通过教师的桥梁作用, 学生可以纵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 教师一定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 教师要对教材深入研究, 全面把握;其次, 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要有质疑教材的能力, 要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加工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当的增添

教材是知识精华所在, 并非面面俱到。教材中未涉及的内容, 如果课堂有需要, 教师要适当添加, 将其融入到教学之中。比如课文《将相和》, 在讲完课文之后, 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内容的补充, 如在渑池之会中, 赵国和秦国谁获得了胜利等。这是教材中没有的内容, 但是学生感兴趣, 并且教师可以在延伸内容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落实“大语文”的教育观点。

课后练习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增添。教材上的课后练习具有一般教育意义, 但是地区不同、学生水平不同, 课后练习不能以一概之。教师可以在课后题目的基础上, 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延伸,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又可以有效地丰富课后习题的内容。

二、适当的删减

所谓的删减教材并不是不要教材、否定教材, 而是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删减不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 删减重复过多的内容, 删减要求过死的内容等。比如有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常识, 写出蒙古包的形状和内部陈设, 并且请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描绘。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 这个要求具有难度, 应该进行删减。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删减方面不应该盲目迷信权威,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地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修改, 使教材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

三、适当的补充

虽然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课文进行了新的编排, 但是不得不承认, 很多课文中描述的事物对于学生而言太过陌生。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做些资料补充, 以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比如圆明园, 学生从其他资料中看到的是圆明园残骸, 他们很难想象那个灰飞烟灭的时代。教师需要通过图片或者案例给他们以时代感, 如果条件允许, 不妨用视频片段, 来重现圆明园的魅力。两相对比, 学生不仅仅了解了圆明园, 更激发了爱国之情, 提升了学生全面素养。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 对教材进行了一些补充, 但是不要喧宾夺主, 以防使学生忽视学习的本质和目的。

四、适当的联系

美国教育博士珍尼特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谈到:“一个新的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 没有新的成分, 只是新的组合。”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升华学生的内在想法。很多课文在给予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 更会给他们内心以撞击。语文具有德育功能的优势, 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适当地进行情感延伸, 在紧密的联系中, 给予学生情感升华。

“大语文”教育观实质是将内部相同的课文进行集体展示, 在以一篇为核心的基础上, 旁征博引, 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 文学修养得到提升。

五、适当的调整

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年龄阶段和地区不同, 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知识储备也不同。教师应该在尊重和认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之上,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 包括内容先后顺序、重难点方面, 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储备。对于一些名词、方言, 教师更要根据本地区情况进行调整。

六、适当的拓展

我认为就语文教学而言, 课堂教学足以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将教学进行拓展, 增加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仅就每学期的不到三十篇文章, 这些能力的提高有限, 教师要扩大视野, 把语文教育置于学生生活之中, 和社会的紧密结合, 丰富语文教学实践, 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还可以将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育有机结合, 在彼此呼应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典型的认知 篇10

一、引导学生感知文学典型

什么是文学的典型?有一种说法:典型就是“熟悉的陌生人”。

别里科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 (以下简称“高中语文”) 第二册第4课) 中塑造的文学典型。即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他也要穿上雨鞋, 带上雨伞, 裹起棉大衣, 把脸藏在衣领里, 用棉花堵住耳朵孔, 才敢外出行走。即使是闷热得透不过气的夏夜, 他也要关紧门窗放严帐子, 蒙上棉被才敢睡觉。他的口头禅是:“啊,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现实生活中, 哪会有这种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人呢?对于这样一个文学典型, 当然让人感到陌生。但是, 看看我们的周围吧!当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在起步阶段, 农村刚刚开始实行联产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当深圳被划为特区成为对外的一扇窗口的时候;当中国的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 出现大量下岗分流人员的时候;甚至于在高速公路联网、铁路提速、电脑上网普及、股市红火的时候……从一些人内心发出的“啊,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的惊呼声中, 不是可以看到一张张多么熟悉的别里科夫式的面孔吗?因此, 说“陌生”, 是指“这一个”别里科夫而言。因为在现实生活中, 你的确很难找到和“这一个”别里科夫的癖好、习惯、气质、个性完全相同的人;说“熟悉”, 是指“这一类”别里科夫式的人们而言。因为他们尽管情态相异、个性各别, 却有着共同的特征:保守、固执, 头脑僵化、害怕任何新的事物。既陌生, 又熟悉;既是不可重复的鲜明个性, 又是被许多人重复过一千次、一万次的普通共性。文学典型, 就是这样一种“熟悉的陌生人”。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典型既是一个人, 又是很多人, 就是说, 是这样的一种人物描写:在他身上包括了很多人, 包括了那体现同一概念的一整个范畴的人们。”典型是通过个别来达到个别和一般的新的统一。这就是我们通过中学语文教材来认知的典型。

二、引导学生了解典型的产生

高尔基在《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一文中写道:“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 以至从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的身上, 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等抽取出来, 再把他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 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

鲁迅把作家创造典型的方法归纳为两点:一是专用一个人;二是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专用一个人, 就是在创作中以某个人作为基础。但鲁迅反对把以这个人为基础创造的艺术形象与这个人本身等同起来。鲁迅说:“这就是所谓人生有限, 而艺术却较为永久的罢。”因为, 在艺术作品中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原型创造的形象, 同样是经过了选择, 经过了去糟取精, 经过了典型化了的。只不过这种典型化, 不是概括、综合, 而是选择、提炼。作者通过选择、提炼所创造出来的形象, 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 具有较重大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 所以它的存在能“较为永久”。“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 这种典型化的方法和高尔基所言几乎一致, 只是范围更广泛了些。

先看“专用一个人”来塑造典型, “阿长”就是鲁迅先生“专用一个人”来塑造的。阿长是鲁迅童年生活中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 曾几次被鲁迅写入作品中。到《阿长与<山海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6课) 中, 又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来写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写出了她身上的消极、落后, 也写出了她的善良、真诚。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 显然是经过鲁迅先生精心选择、提炼了的。鲁迅写阿长, 不仅局限在幼儿保姆这个范围内来表现她的性格美, 而且把这种性格美同愚昧落后相掺杂, 这种典型化, 沙里淘金似的让她闪烁出性格美的光辉。

“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则是最常用的典型化的方法, 文学作品中大多数典型是用这种方法塑造的。其实, 作家在实际创作中, 往往是将多种方法综合在一起, 创造出“熟悉的陌生人”。《陈奂生上城》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3课) 中的陈奂生就是如此。高晓声说:“像陈奂生这样的人, 是我多年在农村见到的一种农民类型, 可以从很多农民身上看到他的某些影子, 甚至在个别农民身上完整地体现出来。”《阿Q正传》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9课) 中的阿Q也是这样, 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原型作依据的, 但他不是这个人物的写真, 而是进行了广泛的概括, 刻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三、引导学生解读典型的真实性

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后, 遭来最大的非议是:阿Q竟然得到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作者在执笔之初, 并未预料到阿Q会有“大团圆”这种可悲的结局。但当他一章章写下去时, 终于意识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中, 阿Q终究不可能甩掉“精神胜利法”的包袱, 作者尽管希望阿Q甩掉“精神胜利法”的包袱而“生”, 而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却决定了他只能背负着“精神胜利法”的包袱而“死”, 除了“大团圆”, 再无第二种结局的可能。这便体现了典型化中的真实性。像《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 (见于高中语文第四册第5课“林黛玉进贾府”) , 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 极符合出场者的特定身份和性格, 但如果把写王熙凤出场前的那种手法, 生搬硬套到号称“二木头”的贾迎春身上, 让贾迎春在出场前也象王熙凤那样先喊一声“我来迟了”, 岂不成了背谬人物性格的笑话?典型化中的真实性便大打折扣了。

再看看鲁迅小说《祝福》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1课) 中的祥林嫂, 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典型。这一典型的真实性不但在于她是有生活原型的, 是鲁迅少年时上坟见过的一个因儿子被狼咬死而哭瞎了眼睛的妇女, 更在于鲁迅通过她剖析出封建的“四权”———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像凶恶的饿狼一样吞噬着中国劳动妇女的生命。祥林嫂的典型形象并不是那位哭泣妇女的翻版, 她展示了千千万万深受“四权”迫害的中国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所以她是“真实的”。

可见, 真实性是典型化的基础, 典型化中所表现的是更高、更深刻的真实性。

今天, 新一轮课程改革又在三湘大地吹拂起一阵春风。以高中语文而论, 不但在必修模块中继续保有大量的文学作品, 而且在选修课程中设计了“诗歌与散文”系列和“小说与戏剧”系列, 随着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呼唤, 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必将进一步强化。引导学生认知文学典型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能推卸的使命。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 拥有大量的文学作品, 而文学形象, 尤其是文学形象构成的典型, 无疑是这些作品中最能够打动人的地方。认知文学典型及典型化, 是中学生理应了解的文学理论常识, 是进一步赏析文学典型以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基础。

试析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苏轼作品 篇11

[关键词]苏轼作品 乐观旷达 壮志难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当下,不少中学生遭遇挫折后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诗歌具有强大的熏陶感染功能,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并从中思考、领悟。语文教材中,作家的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积极态度,为学生模仿榜样提供了可能性。榜样应充满生命感,不能只讲其优点,而对其缺点只字不提。

苏轼,是中学生的榜样。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何正臣弹劾苏轼,上奏苏轼任职湖州后所进的谢上表,其用语暗讽朝政。接着御史李定等王安石一派的官员,从苏轼的诗文中寻找罪证,指控他有谋反之心。后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也称“乌台”,因御史台内柏树上多乌鸦筑巢栖息。这起文字狱被称为“乌台诗案”,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笔者查阅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发现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作品共有七篇。这些作品分别为元丰四年(1081)作散文《方山子传》,元丰五年(1082)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赋《赤壁赋》、散文《游沙湖》,元丰六年(1083)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而《游沙湖》中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所作的词即《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一、乐观旷达的精神

“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履险如夷,尽显其乐观旷达。

《游沙湖》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病愈后,与主治医生庞安常同游蕲水清泉寺。苏轼看见寺边兰溪的水往西流,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告诉我们,纵使时光流逝,我们仍应老当益壮,奋发有为;“休将白发唱黄鸡”,即不要因人老就唱起“黄鸡催晓”等消极悲观的歌曲。

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苏轼去沙湖看田。他在归途中遇雨,便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行皆狼狈,而苏轼却持竹杖,穿芒鞋,一边吟诗长啸,一边逍遥前行。他不怕,只需一件“蓑衣”就可以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程中的风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他对天气变化毫不介意,实际上是他不为人生忧患而动摇的修养。

元丰五年(1082),苏轼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所游为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之地。由于当地传说赤鼻矶就是周郎赤壁,苏轼也不妨把它当成真的赤壁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壮美的大江,引发了苏轼对主帅周瑜的赞赏。周瑜年轻有为,在赤壁之战中从容指挥,最终打败曹操。而此时的苏轼,功业未成,早生华发,便感喟“人生如梦”。这种感触并非颓废和悲观,他最后还是做出了举杯邀月,酒酹于江的壮举。这一举动,与词中所写的壮丽江山、千古英雄融合在一起,营造了深沉、雄浑的意境。

元丰五年(1082)农历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并进行了一段精彩的主客间的对话。月下的主客问答,是苏轼人生态度的两个层面。作为“主人”的苏轼,表现了他的乐观旷达;而作为“客”的苏轼,表现了他的消极悲观。先分析作为“主人”的苏轼。面对“客”所发出的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主人”苏轼解释到,就像水会流逝,月有盈虚,生命就个体而言,是如此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万物与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既然这样,我们不如享受大自然,随遇而安,拂江上清风,赏山间明月。

元丰六年(1083),苏轼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与好友在承天寺悠闲地观赏柔和的月景,庭中的月色如水般澄澈明净,“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微风吹拂,竹子和松柏在月光的照耀下舞弄着自己的影子。

二、壮志难酬的慨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苏轼被贬谪后,偶尔慨叹壮志难酬,也是可以理解的。

试分析《赤壁赋》中作为“客”的苏轼,他从眼前的赤壁壮景,想起了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英雄人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了,他便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

苏轼于元丰四年(1081)作散文《方山子传》,作品赞扬了他的好友方山子特立独行的性格和远离尘嚣的价值观。方山子出身世代功勋之家,家在洛阳,有富丽堂皇的园林宅院,在河北有田,每年可得上千匹布帛,他却放弃了这一切,过着隐居的生活。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他对北宋政权极端不满,宁愿与世隔绝,也不愿向权贵“低眉折腰”。苏轼表面上是为方山子打抱不平,实际上是委婉地表达了对统治者的痛斥。

通过分析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苏轼人生态度的基调是乐观旷达的,即使遭受贬谪,他也不甘沉沦,过着超然物外的生活,“也无风雨也无晴”。笔者希望学生以苏轼乐观旷达的精神为榜样,直面逆境,磨砺意志,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中学语文教材问题 篇12

笔者认为,课本剧应该有丰富的内涵:第一,从课本剧与戏剧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看,课本剧首先属于“剧”,是戏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课本剧就是戏剧。但是,课本剧主要面向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主,学生自编自演,这也是课本剧为戏剧的特殊表现形式之所在;第二,从题材来源这个角度来看,课本剧是以课本内容为蓝本,从教材中选择故事性比较强、情节相对复杂的文章,将其改编成剧本,由学生上台表演。

由此,我们可这样概括课本剧的内涵:它是以课本内容为蓝本,将其中故事性较强、情节较复杂的课文改编成剧本,通过艺术的加工,如人物性格塑造、气氛渲染、情节优化、动作美化等,使其内容逼真,人物形象鲜明,进而搬到舞台上表演的一种戏剧形式。

现阶段,将课本剧融入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符合新课改下语文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树立大语文观,提倡一种动态的语文学习。

二、课本剧教学的实质

(一)课本剧———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了学会共同生活,其中隐含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学习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积极互赖、个人责任、社会技能、小组自评和混合编组”。在整个课本剧的编演过程中,处处留有“合作”的影子:有人创作剧本,有人当导演,有人准备道具,有人当主角,等等;从舞台的布置到道具、服装的准备再到人物角色的选择,从排练时间的安排到排练过程中相互的理解、支持,这些都需要倡导合作的意识。

(二)课本剧———探究性教学的一种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

课本剧的编演过程融入了许多“探究”因素:第一,改编课本剧,首要的问题是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有关戏剧的知识,探究戏剧的特点、结构等,为下一步的改编打好基础;第二,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变死的课本为活的演出实践;第三,编演课本剧还涉及绘画、音乐等层面,如服装设计、配乐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并将锻炼其艺术融合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课本剧———情境教学的一种方式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使他们心理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要讨论的课本剧,其实质上也是一种情境教学,这从课本剧的整个编演过程可以看出。首先,课本剧的编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以书面的形式呈现情境的内容;其次,“演”的过程其实也是融入情境、想象体验的过程。例如,教授《皇帝的新装》(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5课)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皇帝一丝不挂,在大庭广众之出乖露丑地举行了“游行大典”。一个天真的小孩说:“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这声音如同长了翅膀的小鸟迅速地飞到人们的心中。大家在笑皇帝的愚蠢,笑满朝文武百官都是一些虚伪小人!而皇帝听到小孩诚实的声音后“有点发抖”。那么,他回宫后怎么处理这件事呢?这可以由学生自由想象,为这个故事续写,然后再进行改编。

三、初中语文教材(鲁教版)中课本剧的选择策略

(一)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布局

新课标鲁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采用“特定话题为主线切分与组合模块单元”,将8个模块分解成为40个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思维与情感发展紧密相关的特定话题,每个模块由5个话题组成,每个话题涵盖一个单元,40个单元话题涉及人生、情感、自然等各个领域。同一单元内部围绕同一个话题呈现不同文体的文本,如“亲情篇”这个话题内部选文包括《风筝》、《祖父、后园和我》、《冬夜的灯光》是小说,《散步》是散文,《纸船———寄母亲》和《金色花》是诗歌,此外,《世说新语》两则收录了两篇短小的文言文。这种布局可以使学生了解多种文体的差别,并且避免了学习单一文体的枯燥无味,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本剧的选择策略

由上可以看出,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材来源广泛。在这些内容丰富的文章中,有的可以改编成课本剧,有的则不适合。下面我们来谈一下如何选择课文改编成剧,主要从三个维度来考虑:选文的特点、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编演的可行性。

1. 选文的特点

(1)文章的故事性比较强

由于课本剧具有戏剧的特点,要求有高度的矛盾冲突,因此首先应选择具有故事性的文章。这一要求决定了大部分的记叙文可以用来改编成课本剧,而说明文则不适合改编,其原因如下:第一,它们的文体特点决定了不适合将其改编成剧。说明文在于向人们详细地说明解释某一事物的性质、特点、功能等,并没有课本剧所必须的故事情节及矛盾冲突;第二,故事性的文章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他们去编去演。故事性的文章多为记叙文,具有故事情节,而且通俗易懂,是各类文体中比较能吸引大多数学生阅读动机的一种文体;第三,故事性的文章具有故事情节,比较适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并分角色表演,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使学生人人都能享受表演的乐趣。

(2)文章篇幅长短适中

课本剧的编写要充分考虑课文的容量。如果篇幅太长,则改编的难度比较大,人物关系复杂,这也会给表演带来很大的难度,处理不好的话就会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但是,我们并不否定篇幅长的能够改编成课本剧,因为在课本剧日益产业化的今天,大型的演出往往需要精心地准备比较复杂的剧本;有的文章篇幅太短,那么便没有改编的必要性。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渡荆门送别》(李白)写作者乘舟远去,故人身影渐渐模糊,船依然再行,只有故乡之水像亲人一样推动行舟游过万重山。诗歌因其篇幅短小,缺乏故事性,所以一般不适合改编成课本剧。所以,课本剧的选文篇幅要长短适中,尽可能地达到人物角色、情节的最优化,忌太长或太短。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选文的可塑性比较强

选文可以增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课本剧要求语言精炼,尽可能用较少的语言来展现人物性格,这就对选文提出了灵活性的要求,即选文的语言可以被改编者重新加以整合,有些心理语言,如悲哀、愤怒、喜悦、高兴等,可以通过人物角色的表情来表现,这就精简了剧本语言。

2.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这一时期,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逐步增长。中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突出表现在他们能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而且,他们喜欢动手实践。所以故事性的文章尤其能够吸引他们去编去演。

此外,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也认为每一个体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学生有多元才能”。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力,而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同样具有较高智力的人,可能是一名作家,可能是一名歌唱家,可能是一名数学家,可能是一名画家,可能是一名运动员,可能是一名思想家,也可能是一名社会活动家。因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课本剧的选择力,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潜能。例如,朗读好的学生可以让他担任旁白者,爱好绘画的学生可以发挥他画画的优势作海报宣传或者绘制表演的服装、道具、舞台布置等,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搜集音乐,以此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发挥的他的个性特长。

3. 编演的可行性

这一策略的实质是“投入与产出的实效问题”。课余时间编演课本剧,学生会花费大量时间,如准备道具、背诵台词、必要的化妆等,而且课本剧最终要到舞台(或者教室)上表演,这还需要考虑时间、地点、道具等因素。如果人物角色太多太杂,就可能适应不了舞台的空间;时间太长的话,则可能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需要的道具或者服装太多或者要求太高,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而影响教学的质量。所以,课本剧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可行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在整体把握语文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策略把其中一些适合改编课本剧的文章选择出来,让学生自主改编,自主表演,从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我相信,通过课本剧的学习,我们的新课改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课本剧的编演愈演愈烈, 并逐步走向产业化、市场化。但是, 当前的问题是人们过分注重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这一结果, 而对其文章的选择却关注不足。本文简要介绍如何选择教材中的文章进而将其改编成课本剧, 旨在说明这样一个问题:有的文章适合改编成课本剧, 有的则不适合或者没有改编的必要性。同时, 合理运用课本剧的编演这一教学形式,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提高其多种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课本剧,选择策略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3]田文华.“山东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 (必修) 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上一篇:城市模式下一篇:川西少数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