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通用12篇)
中国人寿 篇1
中国人寿2月29日晚间公告,将以总计233亿元的价格,从花旗集团及IBM Credit手中购买广发银行23.69%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加上之前公司持有的广发银行股份,中国人寿共计持有67.29亿股,占广发银行已发行股本的43.69%。中国人寿也将“一家独大”,成为广发银行的单一最大股东。这笔交易的价格为每股6.39元,总对价为人民币233.12亿元,其中花旗部分为196.84亿元,IBM Credit部分为38.28亿元。该交易额创下国内银行史第二大收购规模,仅次于中国平安2010年收购原深发展银行52%股份时的291亿元。交易完成后,原本持股20%的花旗和持股3.686%的IBM Credit,将从广发行全身而退。
股权并购系指并购方通过协议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认购目标企业增资方式,成为目标企业股东,进而达到参与、控制目标企业的目的。股权投资在收益。上市以及经营控制上有较大优势。
从财务投资角度来说,2007年以来,广发行为中国人寿带来的年化投资收益率在9%以上,高时甚至13%。目前全国12家股份制银行中,未上市的银行只有广发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与其他三家相比,广发行无论是规模、业务发展、网点布局还是品牌影响力,对于中国人寿来说,无疑都是最优的选择。且2014年4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下发的《2014年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推动广发行上市”。上市无疑问会带来更大收益。
入股以来,中国人寿与广发行已建立了较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并品尝到这种基于股权关系的银保合作甜头。广发行代理销售的保费,逾一半来自中国人寿。由于中国人寿是其并列第一大股东,广发行为代理中国人寿的寿险业务。除了银保业务,近年来双方还在信用卡、车贷、企业年金等业务领域开展了合作,2014年,双方又增加了基金托管、基金销售、电子银行等业务的合作。
此外,中国人寿集团正在筹划拿下支付、证券和银行等金融牌照,实现从大型金融保险集团向全牌照金融服务集团的转型。从目前来看,国寿集团在拓展金融牌照的同时,金控平台雏形已经显现。成功收购广发银行相应股份后,国寿集团将拥有寿险、财险、养老保险、基金、电商等业务,还通过资本运作参股了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正向金融控股集团化布局靠近。
因此,中国人寿股权收购广发银行是其发展战略中的一步,是其金融平台大业发展建成中的重要一步。而股权并购对于双方是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文辉.中国人寿vs广发行:苦等10年值吗?[J].英才,2016,(4):62~63.
中国人寿 篇2
1:保险利益原则
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有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是指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有四个成立条件:合法的利益、经济有价的利益、确定的利益、有利害关系的利益。
2: 最大诚信原则
最大诚信是指诚实、守信。保险合同就是建立在诚实信用基础上的一种射幸合同,保险法第5条规定,保险合同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它主要通过保险合同双方的诚信义务来体现,具体包括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如实告知的义务及保证义务,保险人的说明义务及弃权和禁止发言义务。保险法第16条,17条作了详细规定。
3:近因原则
近因是指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用以确定保险赔偿责任。4: 损失补偿原则
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从保险人得到的赔偿正好填补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造成的保额范围内的损失。实际运用过程中,应当以实际损失为限,以保额为限,以保险利益为限。
损失补偿原则有三个派生原则,即重复保险分摊原则,代为追偿原则,委付原则。在重复保险的条件下,为了避免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获得超额赔偿,因此采用顺序、限责和分摊等原则。代位求偿是指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造成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以后,在赔偿金额范围内取代被保险人的地位行使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保险法第60、61、条就有关情况作了详细规定。委付是被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推定全损时,将保险标的物的一切权利连同义务移转给保险人而请求保险人赔偿全部保险金额的法律行为。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一、历史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属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二、发展里程碑
1、创业起步
中国人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经办的人身保险业务。新中国建立刚刚20天,为迅速发展经济,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全国统一的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设人身保险室。
1958年10月,国务院召开的西安财贸工作会议提出:“人民公社化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国内保险业务应立即停办”。1959年,人身保险业务和其他国内保险业务一道进入全面停办状态。
2、恢复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会议纪要》,作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定。11月,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中断了20年的国内保险业务正式宣告恢复,中国保险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在财产保险业务率先恢复的基础上,1982年,开始恢复办理人身保险业务。1982年至1995年的13年间,人身保险业务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递增。
3、专业化经营
1995年,我国第一部《保险法》诞生。1996年,根据《保险法》关于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分业经营的要求,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承继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全部人身保险业务和重组17家地方寿险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立,进入了专业化经营时代。
个人营销制度的引入和全面推行,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从1996年到1998年,营销队伍由4万多人发展到20万人,保费收入从192亿元增加到540亿元,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保险公司。
4、重组改制
1999年3月,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为国有独资的一级法人,直接隶属于国务院。
2002年,中国人寿提出了“实现保费1000亿,跻身世界500强”的目标,当年实现保费收入1287亿元,并以此业绩首次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2003年,是中国人寿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年6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重组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并独家发起设立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集团化发展
2003年,集团公司和寿险公司联合发起设立了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06年,中国人寿新一届领导班子研究制定了“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集团化发展战略。2006年底,财险公司和养老险公司相继成立。
2007年1月9日,寿险公司在上海成功回归A股。自此,中国人寿成为我国首家境内外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
三、财务状况
2008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总保费收入达到3220.52险市场份额的42.7%;总资产达到12846.11亿元,可运用资金超过11000亿元。
2009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总保费收入达到3029.92亿元;总资产达到1.55万亿元,占全行业境内总资产的37.7%;
2011年1月31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在对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2009资产负债
损益情况审计中,查处保险经营管理中存在违规问题6.98亿元。
2010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合并保费收入达到3506.12亿元,境内寿险市场份额为37.2%;2010年年末合并总资产达17760.20亿元。
四、声誉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连续8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由2002年的290位跃升为2009年的118位;连续3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位列第278位,是我国保险业唯一一家全球企业、全球品牌“双500强”企业;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3887.91亿元人民币列第6位。
亚洲最好的保险公司
所属寿险股份公司继2003年12月在纽约、香港两地同步上市之后,又于2007年1月回归境内A股市场,成为内地资本市场“保险第一股”和全球第一家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寿险公司。
五、文化发展
中国人寿坚持用“文化”之魂凝聚人心、引领发展。以“寿险是无悔的选择”、“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等推陈出新、一脉相承的核心理念为标志,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激励着一代代国寿人拼搏进取、奋发有为。
中国人寿:谁在掠夺谁 篇3
以前曾经作为资本市场压舱石的一些上市公司,经过时间检验被发现不过是些镀金以求高价的赝品,因此,股改之后洒扫一新的中国资本市场决意辞旧迎新,恭请大型国有上市公司镇守A股市场。这就是目前大型国有上市公司从境外市场回归,被视作对境内投资者一桩功德无量的好事的理由。
这些回归的公司成为管理层的救市良方,成为投资者的信心之源——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又一轮造市运动,与以往不同,此次借价值重估之名而行,因此变得更科学、更理性、更符合资本市场要义。但只要稍加回忆,我们不难发现,从催生美国萨班斯法的安然、世通事件,到催生国内股改的中科创业、德隆系倒塌事件,都是以大为美。可见,大与市场成熟、道德高尚是两码事。
谁获益?
2006年年底最迅速、最壮观的回归A股大戏是中国人寿上演的:12月15日通过发审委审核、19日出台招股说明书并开始询价推介,26日网上发行,2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可谓火箭速度。
同样坐上火箭的还有中国人寿的价格。此次中国人寿A股公开发行价格为18.88元/股,市场预计二级市场股价将在25至30元左右,但情况显然更乐观。上市首日报收于38.93元,较发行价上涨了106.20%。莫尼塔研究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愿意接受建仓价格在30元以上的国内基金经理累计占50%——机构投资者无怨无悔地购买中人寿股票作为压舱石,疯狂之风已吹遍投资界。
中国人寿的发行价被推得如此之高,固然有收益高、利润佳、分享人口红利等技术方面的理由。但不可否认,真正起到价格定海神针作用的是H股的投资者们。这些投资者已经获得不菲的收益,如今趁掌握A股市场定价权之机再获溢价。
2003年12月,中国人寿在纽约与香港共发行股票74.4亿股,筹集资金34.8亿美元。当年H股的发行价格是3.625港元,之所以如此低是因为“国际投资者对风险因素考虑得比较多”,但到2006年12月20日,H股的股价蹿升至23.85港元,H股投资者获利6.5793倍以上。其中香港三位亿万富翁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通过各自旗下公司投资中国人寿,总额达到5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人寿计划筹资额的17%。按照12月22日港币兑美元汇率7.7718计,如今这5亿美元已增值至33亿美元以上。
同样大获利市的还有股神巴菲特,虽然已从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国国有大型上市公司身上获得几十亿美元,但他显然并不满足。2005年5月,巴菲特购入870万份中人寿存托凭证,持股量达4.68%,随后传出巴菲特增持中国人寿至10%的消息。2006年12月12日,中国人寿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以每份97.64美元报收,这个价格已经是最初发行价18.68美元的4倍多。
与当年面向国际市场的发行价相比,中人寿的A股市场发行价却高得离谱。虽然中人寿在利润、经营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这不是A股发行价6倍于H股的理由,中人寿的业绩并没有获得同等倍数的增长。
有一个无法更改的事实是,中人寿A股市场的发行价格以目前的H股市场价作为中轴参照,加以10%左右的折价。也就是说,不管A股市场如何花团锦簇,从H股回游的公司不管其是否真的脱胎换骨,定价话语权依然掌握在境外市场人士的手中。H股市场将中人寿的股价推得越高,从A股发行中所得溢价也就越多——这就不难理解中人寿H股股价腾云驾雾般的蹿升速度。
H股投资者不遗余力地拉动中人寿股价进行抢点游戏。中国人寿在H股市场的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从去年8月1日的12.94港元/股一直上涨到12月20日的23.85港元/股,且大单买盘不断出现。至此,中人寿已位列全球上市寿险公司第一、全球上市保险集团第六。而仅仅在前年年底,中人寿的股价还停留在6港元。这再次印证了,将优质垄断资源的定价权拱手相让的结果,是让国际投资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主要分享者。
谁被套?
境内市场所作的贡献还远不止于此。
应该注意到,中国人寿是一家享受特殊待遇的国有大型公司,已具有金融混业公司的雏形,并将投资触角伸向电网等基础设施领域。截至去年底,中国人寿在银行股权领域已累计投资逾200亿元,投资金融股为其带来了巨额投资回报:截至1月7日收市,中国人寿在中信证券、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股权投资,浮动盈利已超120亿元人民币。
中国人寿的利润增长来自于其特殊的身份,很难想象,不经过特批或者默许,中人寿的这一连串获利丰厚的大手笔投资能够顺利实施。据媒体报道,在南方电网股份转让的当天,中国人寿集团公司还分别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这是中国保险企业与地方政府首次携手合作。按照协议,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将战略性介入两省的金融、能源、交通和不动产等行业,并参与当地国有重点企业改制上市和国有股减持、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锁定的下一个合作对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
利用特殊身份所获得的投资溢价虽然不是内地市场带给境外中人寿投资者的直接溢价,但通过制度特许的利益输送,却是维持国有大盘股金刚不坏之躯的更为根本的原因。
制度性的溢价能为市场和投资者创造即期收益,但对公平市场规则的损害,造成的制度性损耗,却未必能显现于当下,只能在事过境迁之后才能进行彻底的估算,但将会在股市的发展中一点点顽强地体现出来。
作为上市公司行政身份的一个注脚,1月27日,保监会宣布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焰另有任用,股份公司日常工作暂时由现任公司副总万峰主持;吴焰担任人保控股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原人保控股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唐运祥被免职。同时,大盘股捆绑股市的危害也在2007年1月底2月初的大盘震荡中显露无遗,在连续下跌两周后,中国人寿A股跌去32%,这意味着所有在二级市场买入中国人寿的持有者全线被套。
重提撒切尔新政
中人寿并非是向境外投资者奉送最大礼包者。据估算,中国石化发行167亿股H股的时候,价格只有1.6港元,现在价格是6.3港元,相当于为海外投资人创造了100亿美元的财富。以每盎司白银14美元计算,仅中国石化一家企业就已经为海外投资人创造了7.2亿盎司白银的财富,算上这几年丰厚的分红,这笔钱将近《辛丑条约》规定的清政府向八国联军赔款总额的2倍。
毫无疑问,国企应该走向市场,也可以通过上市倒逼治理结构的改革,以提高经营效率。但如何走向市场却体现出对市场公平性与国企公益性的不同理解。在这方面,上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国企私有化过程中的以本国国民为先、以公共利益为先、以法治为先的路径值得借鉴。
为减少国企私有化改革的阻力,撒切尔夫人提出“个人资本主义”的概念,简言之,使国有资产的私有化最终成为国民分享国有资产的盛宴,并使民众从开始对私有化的顾忌怀疑,转而成为主动维护私有化成果的力量。
其关键举措之一,就是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坚决保证公平、公开、公正、科学与合理。无论是方案设计、具体操作过程、国有企业股票的定价和发行方法以及私有化的过程中的审计,都有一系列的法律程序和完整细致的计划。这些环环相扣的步骤,为私有化减少了众多的批评之声。
在私有化过程中,政府大力保障本国国民、尤其是被私有化国企中原有员工的利益。私有化的主要手段就是公开发售国企股票,英国政府首先满足国内的普通投资者。如1986年,英国煤气公司在私有化的过程中,股票认购量超过发行量的4倍,为满足国内普通大众,金融机构和外国投资者的认购数量被削减。
为避免国有企业职工的反对,英国政府还制定了特别政策以鼓励职工购买本企业股票,这些人购买股票时,可以按认购比例享受免费股,甚至无偿赠与一定的股票。如英国煤气公司私有化时,送股比例达99%,配股比例达85%,优惠率为48%,最终使得99%的职工成为本企业股东。
据英国官方统计,在私有化的过程中,持有股票的成年人由1979年的7%上升到1991年的25%,小股份持有者的数量相应从300万人猛增至1100万人。由于股票定价较低,大多数股票持有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因股票猛涨而获得较大的收益。这些获益者自然而然成为市场化改革的支持者,因为他们的利益与私有化的前景密切相关。理论上的国企国民产权论,就这样在利益转换过程中通过市场交易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国企大盘股的回游却走出了一条完全相反的路,以国内的财富回馈国际投资者,以对国内公平市场规则的抑制保证大型国有控股公司的收益。当国有垄断企业将资本市场当作国内财富的吸吮工具时,我们很难理解,全体国民的收益权究竟体现在何处。蜜月期之后,大型国有上市公司激起反对之声,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编辑 赵代波]
中国人寿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篇4
一、中国人寿绩效考核体系现状
(一) 中国人寿简介。
1988年以前, 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前身) 承接中国全部的寿险业务, 成为了龙头老大;1988~1995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出现, 将中国人寿垄断全部寿险业的格局打破;1996年至今, 人寿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我国寿险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中国人寿自1949年成立以来, 已经走过了66年的风风雨雨, 同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中国人寿作为寿险业的元老级人物, 拥有全国范围内最多的分支机构, 也因此在市场上占有极大的比重。中国人寿提供多种保险类产品, 不仅仅包括人寿产品还有意外保险产品和健康保险产品等, 为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提供了便利。
(二) 中国人寿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
中国人寿绩效考核的主体就是保险代理人队伍, 而谈起保险代理人又不得不提到的一个关键问题便是保险代理人制度即个人营销制度。保险代理人并不隶属于公司内部员工, 只签订业务代理合同, 不享受人寿公司的薪酬福利, 一切费用都由推销保险佣金所得。个人营销制度也因此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保险代理人高流失率和专业人才极度匮乏两方面。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保险代理人受到佣金制度的严格限制、束缚, 保险代理人要想拿到比较高的佣金不仅有业绩要求而且要在一定时间内都能保证出单率, 可以看出保险代理人竞争压力非常大;第二, 代理人法律地位模糊, 代理人并不是公司聘用的正式员工, 公司不与代理人签订正式劳动合;第三, 我国保险代理人素质整体偏低, 在大街上宣传成为了主要推销方式, 在这种环境下很难让社会群众对保险代理人形成好印象, 大大打击了代理人对于工作的热情。
二、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在中国人寿的实施
(一) KPI指标体系的设计
1、公司级KPI设计。
公司KPI指标要与公司战略目标相衔接, 首先通过SWOT分析法确定影响人寿公司的关键因素, “S”即strength竞争优势, “W”即weakness竞争劣势, “O”即oppportunity潜在机会, “T”即threat外部威胁, 然后通过鱼骨法对关键因素按逻辑层次表现出来。透过鱼骨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影响中国人寿战略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占有、盈利和发展、客户服务、人力资源等, 由此可以设计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公司级KPI指标。
2、部门级KPI设计。
部门级KPI指标来源主要来自于对公司级KPI的分解, 人寿公司销售部主要关注盈利方面, 增加保单继而增加销售收入就可以作为一个部门级KPI。而客服部通过调查问卷等手段提升客户满意度就是关键绩效指标。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人才留存率也是一个重要的绩效指标。在部门级KPI的设计方面要注意体现差异化原则, 还要与该部门的职责要求相结合。
3、岗位级KPI设计。
保险代理人作为保险营销的主体人员, 其关键绩效工作就是销售险种、沟通客户和服务客户。因此, 员工级KPI的设定主要从销售业绩、客户关系与服务、工作态度与能力、忠诚企业文化等方面考虑。销售业绩包括:保费销售目标完成率、保费销售增长率;与客户关系与服务包括:客户保有率、客户投诉解决率;工作态度与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能力、协作能力、工作责任感等;忠诚企业文化包括:培训参与率、规章制度执行率等。
(二) 实施KPI的具体步骤
1、明确实施KPI的职责分工。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制定、实施以及后续改进, 为绩效考核结果的正确性提供保障支持。在实施KPI绩效考核时, 人力资源部部长负责确定绩效考核的时间、整体实施步骤;主管级组成绩效考核实施小组, 商议绩效考核的具体措施以及评价意见;绩效专员负责绩效考核资料的合理归类。
2、对员工行为进行持续监控与沟通。
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的作用不是为了事后弥补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足, 更重要的是为了事前确定员工的工作标准、工作职责以及关键绩效行为, 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优越性。绩效考核的结果是基于持续、长期的有效监控, 并且要与员工不断进行沟通, 端正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的态度, 积极采纳员工合理的建议。
3、实施KPI的绩效反馈。
绩效考核不是绩效管理的终结, 将关键绩效指标与公司的薪酬体系、培训体系联系起来, 将有利于激励和留住人才,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能力。
(三) 实施KPI的措施保障
1、获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大海航行靠舵手, 高层管理者掌握公司的总体部署以及计划实施的决策权, 指明公司的战略愿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得到高层领导的信任, 才能在实施绩效考核体系时获得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只有高层领导的以身作则, 才能得到公司员工的认可与追随。
2、企业奖惩分配机制应以绩效考核结果为导向。
鉴于我国寿险行业的发展历程, 使我们认识到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寿险营销工作, 企业的奖励与惩罚作为一种激励手段, 并不是让员工产生畏惧心理, 而是让代理人从绩效考核结果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取长补短, 实现绩效改进。
3、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强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企业发展的基石, 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员工认可该企业的文化, 才能积极主动的工作, 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整个寿险行业之所以问题重重, 原因在于企业缺乏一个可以吸引、留住、激励员工的文化氛围。个人营销代理人与企业之间关系一直处于尴尬的状态, 如果企业能够以文化获得代理人的认可和拥护, 那么保险代理人的高流失率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
(四) 基于KPI的绩效考核结果应用
1、考核结果运用于薪酬分配。
一方面考核结果可用于工资提升幅度的参考, 考核结果优秀的代理人可以给予提升5%~8%幅度的增加额, 考核结果不是特别理想的代理人不给加薪;另一方面涉及到年终奖以及季度奖的发放, 根据优良差比例划分奖金的具体额度。
2、考核结果运用于员工晋升。
通过较长期和连续的员工绩效考核结果, 企业员工的绩效特征与工作特质将会清晰地显现出来, 在考核结果中表现优秀的代理人有可能得到晋升的机会;而绩效考核结果呈下降趋势的代理人, 则应进行绩效改进并制定绩效改进计划表;绩效考核结果一般或者不甚理想则暂不考虑晋升职位。
3、考核结果运用于个人发展。
保险代理人上岗培训周期比较短, 员工缺乏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考核结果的优劣将影响员工的后期培训教育以及综合发展机会。通过绩效考核, 员工可以清晰地看到自身的优缺点以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契合度, 了解自身关键绩效行为的欠缺, 养成对环境和工作目标进行分析的习惯。通过KPI绩效考核的实施, 员工能更深层次的认清自我, 合理计划、分配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关键绩效任务, 提高业务技能。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求既有生理、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要, 也有尊重、社交、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要, 对于绩效结果优秀的员工, 可以安排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 提供晋升的平台, 实现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 从而增强员工自信心, 提升中国人寿形象。
三、结语
对于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或缺的, 而寿险业提供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日益发挥着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险代理人作为保险业的保驾护航者, 对社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保险佣金作为保险代理人的重要生活来源, 对每个保险代理人对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此现象设计的绩效考核体系希望能有效解决佣金分配不公平、考核混乱等现象, 对保险代理人良好形象的构建以及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意义。绩效考核不是绩效管理的全部, 只有考核发现问题并积极改进, 才能促进保险代理人队伍的茁壮健康发展。
摘要:保险业作为一种经济补偿和社会再分配的手段, 和银行业、证券业一起构成现代金融的三大支柱。近年来, 中国的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获得了不容小觑的发展, 但在其高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是绩效考核体系的不完善引起的粗放式经营方式, 重业务轻服务等, 影响人寿保险在大众心中的形象。针对中国人寿在绩效管理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KPI理论的绩效考核体系, 同时还陈述了实施该体系过程中的措施保障。不仅能够促进KPI理论在寿险业中的应用, 对其他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KPI指标,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绩效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宗虎.关键绩效指标实操全案——KPI的选择、监控和实施.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2]魏钧.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陈洲, 贾波.财产保险公司个人营销绩效管理.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4.
中国人寿股票分析 篇5
技术分析(目的是获得投资时机和规模的判断)投资建议(风险提示)中国人寿09年新会计准则下实现净利润328.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1.16元,同比增长71.8%,每股净资产较08年底的6.15元增长21.3%至7.47元,基本符合预期。一年新业务价值177.13亿元,同比增长27.2%,基本符合我们28%的预期,略低于市场预期。09年内含价值2852亿元,较08年底增长18.8%。
会计准则变更对报表的影响符合预期。中国人寿2009年报是首份公布的按照新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重点关注评估利率的变动,中国人寿重新厘定准备金评估利率假设,较前略有提高。会计估计变更减少2009年寿险责任准备金80.20亿元、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0.65亿元,增加税前利润80.85亿元,即从336亿元增加24%至417亿元。再以08年报表为例,净资产较调整前上升29%,EPS较调整前增加89%,内含价值报告仍按原标准编制。如我们预料,变更后的A股保险报表更接近此前H股报表数据。
产品结构改善,新业务价值增长27%,略低于市场预期。中国人寿受产品结构调整影响,09年保费增速下降,新准则下已赚保费2750亿元,较08年微增3.7%。结构调整效果显著,2009年首年期交保费占长险首年保费由08年的21.4%提升至25.4%,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由2008年同期的38.3%提升至49.7%。09年新业务价值177亿元,较08年增长27.2%,基本符合我们28%的预期,略低于市场预期,究其原因,主要是从08年下半年结构调整已经开始从而基数较高,拉低了全年增速。2010年中国人寿将持续结构调整,公司计划保费增长5%以上,从一季度情况看,公司个险新单保费增速略有放缓,预计10年NBV增速在15%左右。
09年实现总投资收益644亿元,总投资收益率5.78%,低于我们预期。总投资收益率为5.78%,略低与预期。中国人寿09年投资资产达11721亿元,较08年增长25%,债权型投资由08年的61.43%降低至49.68%,股权型投资由08年的8.01%提升至15.31%,分享了股市上涨收益,2009年可供出售资产浮盈达206亿。2010年的投资收益料难超越09年水平,预计总投资收益率5%左右。
采用内含价值分析的公司合理价值为31元,下调评级至“中性”。公司业务增长趋势和质量良好,目前股价对应2.7倍PEV和26倍新业务倍数,有所低估但幅度不大,股价上涨空间小于其他两家保险公司,下调评级至中性。
要点一:所属板块 QFII重仓板块,基金重仓板块,机构重仓板块,预盈预增板块,北京板块,保险板块,A+H股板块,HS300板块,中字头板块,指数权重板块,参股金融板块,融资融券板块。
要点二:经营范围 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人身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或国务院批准的资金运用业务;各类人身保险服务、咨询和代理业务。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拥有由保险营销员、团险销售人员以及专业和兼业代理机构组成的我国最广泛的分销网络,同时公司也是我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通过控股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我国最大的保险资产管理者,拥有无可匹敌的竞争优势。
要点三: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公司提供个人人寿保险,团体人寿保险,意外险和健康险等产品与服务。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与年金产品,意外险和健康险供应商,亦提供个人,团体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保单和服务。截至2010年末,公司拥有约1.29亿份有效的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单,年金合同及长期健康险保单。
要点四:品牌价值 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连续八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总资产规模占据国内寿险行业半壁江山。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主办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中,“中国人寿”品牌价值由2008年的668.72亿元上升至2009年的824.37亿元,品牌价值提升了155.65亿元,位居2009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的第5位。2010年公司入选《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位列第90位,入选《金融时报》“全球500强企业”,位列第41位,位居中国上榜企业第7位,要点五:迈向金融集团 发展方向是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在战略实施上,已完成第一步—以寿险作为核心主业,资产管理作为非保险的核心主业,第二步为将核心业务扩大到养老金公司和财产险公司,第三步是将核心主业扩大到银行,基金,证券,信托等相关领域,但杨超表示,预计未来权益类投资将占20%-25%,其中股权将升至5%-10%,今后投资将主要集中在金融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领域。
要点六:国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并通过控股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本公司占60%,集团公司占40%)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险资产管理者。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管理运用自有资金及保险资金,受托资金管理业务,与资金管理业务相关的咨询业务及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资产管理业务。2010年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为5.11%。
要点七:养老险业务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全国性养老保险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公司占87.4%,资产管理公司占4.8%)。经营范围为团体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个人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等。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4.93亿元。人寿养老保险公司2010年净利润-1.94亿元。
要点八:财险业务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系集团公司与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全国性专业财产保险公司,2011年6月注册资本金增至80亿元(公司占40%),经营范围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等。2010年净利润6.19亿元。
要点九:金融业综合经营 公司积极探索金融业综合经营,入股金融企业。2010年年报披露,公司持有广东发展银行30.80亿股,占20%,期末账面值116.23亿元,为其第一大股东。此外公司还是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民生银行第二大股东以及杭州银行第八大股东(初始投资6.5亿元,占3%)。另初始投资3亿元持有中国银联2%股权,初始投资0.05亿元持有渤海产业投资基金3%股权。
要点十:网络广泛 公司拥有由保险营销员,团险销售人员以及专业和兼业代理机构组成的中国最广泛的分销网络。截至2010年末公司保险营销员总数达70.6万人,团险销售人员达1.42万人,银行保险渠道销售代理网点达9.7万个,销售人员共计4.4万人。
要点十一:参股远洋地产 2009年12月27日公司出资港币58.19亿元,认购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发行的9.43亿股新股,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6.57%。2010年1月12日公司购入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持远洋地产4.23亿股,持股比例由16.57%增至24.08%,远洋地产成为公司的联营企业。
中国人寿保险面临三大难题 篇6
2002年,保险业面对入世后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国人寿总经理王宪章在年初全国系统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实现保费1000亿元,跻身世界500强”。公司上下艰辛努力,业务以58.3%的高速发展,最终提前两个多月超过了1000亿的目标。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287.19亿元,市场份额为56。59%。中国人寿以营业总收入排名290,利润排名第351位,资产排名第224位的成绩入选,成为中国内地惟一一家进入全球500强的保险企业。但我们也看到,同在500强之列,中国人寿与外国保险公司的位次有天壤之别。据了解,与中国人寿同时进入全球 500强企业的保险公司共有48家,中国人寿仅名列第32位。排名在前 5位的保险公司依次是德国安联、荷兰国际、美国国际、法国安盛和日本生命。中国人寿与国外大公司相比,资产规模存在明显差距。 WTO允许我们有保护性地开放市场,但这种保护的时间不会太长,中国人寿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发展壮大自己。由于寿险产品一般期限较长,一旦丧失市场份额,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收复失地。中国人寿在本土占据全国寿险市场份额的65%,称其为寡头垄断、横刀立马一点不为过。可要与世界保险列强比拼,中国人寿保险确实还“嫩”了点,与外资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开展竞争,稍有不慎,会遭受致命性打击,着实令人担心。 难题之二:原本龙头老大、自以为是的企业能习惯于高度透明的股市运作吗?
有人把海外上市公司比喻成“只穿一条裤衩的公司”,企业在海外上市,要接受证监机构“翻口袋式”的检查监督,公司的一切运作昭然天下,稍有违规,就会遭到“黄牌”警告,高度透明的股市运作规则要求上市企业完全市场化运行。而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必须做到有效使用,增加了保险业务和资金运用管理的难度。而缺乏制度保障的高速度,既缺后劲,也有隐患。原本以龙头老大自居的中国人寿冲向国际市场后,不仅要克服自身原有体制上的问题,还要面临境外挑剔的投资者和合作方的压力。按国际规则打篮球,中国人寿行吗?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一位主任直言,国有保险企业一定要明确股改和上市的真正目的,不要为了上市而上市,因为企业上市后会成为“公众企业”,如果管理不跟上,业绩不好,对公司声誉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大大超过上市前。 难题之三:原本嗷嗷待哺、捉襟见肘的众多国有金融企业能让人寿一家享受财政担保的特殊优待吗?
据了解,中国人寿为实现上市,只保留在1999年6月10日或之后的保单,而之前要支付高保证回报的蚀本保单,则留在母公司人寿集团之内,导致人寿集团出现资本亏绌约1760亿元,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不符合中国保监会的最低偿付能力要求。于是,政府出门用财政担保,帮中国人寿“金蝉脱壳”,潇洒上市。人寿甩掉350亿元“亏损保单”,逍遥自在,在海外最终上市成功,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鸡蛋炒饭”,依仗的是国家行政干预,享受财政担保这个最保险的政策优待。那么眼下好多连一口稀粥都朝不保夕、嗷嗷待哺的众多国有金融企业,他们可不是“后娘”养的呀,本是同根生,缘何看待不一样,叹息、攀比、埋怨似所难免,政府总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人为地制造亲疏。如果政府把国有金融企业眼下巨额不良资产全担保下来,也没有这个雄厚的财政实力。况且,财政担保也有悖市场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一旦外国保险巨头杀进国门,一定会拿中国财政担保说事,人寿总有一天会面临“断奶”的危机。
中国人寿 篇7
1 文献回顾
在国外,Weiss(1986)[1]运用非前沿方法研究了人寿保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随后Weiss(1991)[2]检验了美国、德国、法国、瑞士和日本1975~1987年财产保险公司总体效率。Eisen(1991)[3]对8个西欧国家和美国、加拿大、日本的市场规模与寿险公司和非寿险公司的企业规模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Cummins,Weiss(1993)[4]分析了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总体效率。Santomero等(1998)[5]利用DEA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法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效率。Cummins等(1998)[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1988~1995年数据对美国人寿保险市场与规模及效率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Diacon(2001)[7]使用可变规模收益公式分析了英国保险公司的效率。Klumpes(2004)[8]使用傅立叶弹性计算了1994~1999年英国40家人寿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制度的成本和利润。Fried(2002)[9]提出了能够排除环境和统计噪音影响的三阶段DEA模型。
目前国内学者运用三阶段DEA模型主要分析商业银行的效率,如方燕(2008)[10]和黄宪(2008)[11]等,在保险业的应用与国外学者研究相比还相对滞后,相关实证文献并不多见。梁芹和陆静(2011)[12]使用三阶段DEA方法对2004~2009年7家中资寿险公司和7家外资寿险公司市场效率进行了研究。林巧珍(2011)[13]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2004~2008年14家寿险公司(8家中资公司、6家外资公司)经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陆静等(2012)[14]基于2004~200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我国产险市场的三阶段DEA效率演进进行了研究。胡宏兵(2014)[15]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2007~2010年中国保险公司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别对配置效率、技术效率、成本效率和收益效率进行实证评估。
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思想,但一些学者对保险公司效率的研究大多采用传统一阶段DEA方法,选取财务指标度量予以分析,或者把寿险和财险保险公司放在一起来评估效率,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寿险和财险在经营方式和经营环境并不完全一样,再有实证研究样本单位选取太少,不足以代表保险公司的整体水平,数据选取年限太短,不能有效反应保险业发展的整体变化趋势。
2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规模效率分析模型构建
2.1 实证研究方法
借鉴Fried等(2002)提出的三阶段DEA分析方法,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层面研究人寿保险行业的效率。
(1)第一阶段:初始效率值计算
此阶段利用各寿险公司原始的投入和产出数据,采用BCC(Banker-Charnes-Cooper)模型计算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TE(Technical Efficiency)、纯技术效率PTE(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和规模效率SE(Scale Efficiency)。标准的BCC模型为如式(1):
(2)第二阶段:利用SFA模型进行误差分解
根据第一阶段DEA模型计算结果,可得到原始投入量的差额变量(Slack Variables)数据,然后用SFA成本边界模型(Stochastic Frontier Cost Function)进行回归分析,并分离管理无效率、环境无效率、随机误差因素三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出仅是由管理无效率造成的决策单元投入冗余,最后根据所得结果,对原始投入量进行调整。
(1)第二阶段的SFA回归模型的因变量就是第一阶段投入产出变量的差额值。第一阶段的投入松弛变量为:
其中,sij是第一阶段第j个决策单元第i个投入变量的松弛(差额)变量,也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第i项投入实际值与最优值的差额(投入差额值);为达成技术效率的目标投入量。
(2)建立松弛变量与环境变量的理论模型。以sij为被解释变量,zj为解释变量,构建m个独立的SFA回归模型:
其中,zj=z1j,z2j,…,zpj为p个可观测的环境变量;fi(zj;βj)是确定可行的松弛(差额)前沿,一般取fi(zj;βj)=zjβj;βj表示环境变量对投入松弛变量sij的影响程度,β为待估计的参数向量;vij和uij分别表示统计噪音(反映随机因素的影响)和管理无效率,并假设vij~N(0,σ2iv),而uij服从截断正态分布(1),即uij~N+(0,σ2iu),vij+uij为混合误差项,两者独立且不相关。
通过Frontie4.1软件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先求出σ2和γ等未知参数,其中相关系数γ=σ2ui/σ2ui+σ2vi,γ越接近于1,则σ2ui越大,表示主导因素为管理因素,γ越接近于0,则表示随机误差项为主导。同时,γ的零假设统计检验还被用于检验SFA模型设定是否合理,假设θ0和θ1分别为γ=0和γ≠0时待估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量,L(θ0)和L(θ1)分别为似然函数值,则检验γ零假设的统计量LR为:
若γ=0的原假设被拒绝,则表明SFA模型的设定是合理的。
(3)利用回归结果调整各DMU的投入变量。首先,从SFA回归模型的误差中分离随机因素,再运用Jondrow等(1982)的方法,根据管理无效率的条件估算式先求出E(uij/vij+uij),可以得到uij的估计量:
式中,σ*=σu2σv2/σ2,εi=uij+vij,λ=σu/σv,σ2=σu2+σv2,φ和Φ分别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则可得到随机因素的条件估计:
然后,采用Fried等(2002)的调整方法,以环境等条件较差的公司为基准,增加环境条件相对较好公司的投入,将所有寿险公司调整到相同的环境条件,并考虑随机干扰的影响。最后基于最有效的DMU,以其投入项为基准,根据E(vij/vij+uij)=sij-ziβj-E(uij/vij+uij),将所估计的值代入以下调整的公式,对其它各决策单元投入量的调整如下:
其中,xij为实际投入,xAij表示调整后的投入。式(7)右边第一个中括号表示将各寿险公司都调整至相同环境和条件下,第二个中括号表示使所有决策单元处于同样的自然状态中。
(3)第三阶段:调整后的DEA模型
以调整后的各寿险公司的投入数据替换原始数据,再次运用BCC模型计算效率值,可得到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各寿险公司的效率值,可更准确地反映各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
2.2 变量选择
(1)产出、投入和环境变量
本文结合我国人寿保险业主要活动和提供服务的主要特点,根据指标数据口径的一致性、客观真实性,可计算性以及可比性原则,在参考了国内外其他作者研究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基础上,把资本(固定资产)、劳动力投入、费用支出三个变量作为投入指标,将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两个变量作为产出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2)投入产出变量关系分析
DEA模型要求投入和产出变量间具有同向性关系,如Lang和Golden(1989)认为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之间要满足Pearson相关性检验,一般相关程度越大表示效率评价结果越可靠[14]。利用统计软件对各年数据的相关系数计算显示,各项投入与产出皆显示出高度正相关,除了少数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83以上外,其他都在0.95以上,表示当投入项增加时,产出项亦随之增加,符合DEA模型的同向性要求,所选指标是合适的。
2.3 数据来源
据2012年《中国保险年鉴》,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61家人身保险公司,其中:寿险公司52家,养老保险公司5家,健康保险公司4家;中资公司为36家,外资公司为25家。在这些人身保险公司中,决策单元即样本人寿保险公司直接影响到对人寿保险行业规模效率评价,因此在选取样本人寿保险公司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主要因素:所选取样本人寿保险公司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成立和经营持续时间尽可能长、所需资料能够公开获取。本文选取了2002~2011年30家人寿保险公司,其中中资人寿保险公司15家,中外合资(外资)人寿保险公司15家,所需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所需相关数据资料来源于2003~2012年《中国保险年鉴》各卷。
3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规模效率实证结果
3.1 第一阶段:基本DEA计算结果
运用DEAP2.1软件,通过运行规模报酬可变、投入导向型的BCC模型对效率水平进行测算,计算出各年的技术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的值。整体上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有一定波动,在2005成为发展的谷底,不管是中资和外资寿险公司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而后开始逐步的上升,如表3所示。公司的效率值与其市场规模、成立时间和公司所有权性质具有显著的关系;中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值普遍的高于外资寿险公司,这与其市场规模和成立时间具有明显的关系。从纯技术效率值的比较可以发现,2007年后外资寿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均值比中资寿险公司高,这充分说明外资寿险公司的管理水平要显著的高于中资公司。结合规模效率可以发现,中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主要依靠规模效率来实现,而不是依靠纯技术效率。
3.2 第二阶段:SFA回归分析结果
以第一阶段得出各个投入变量的松弛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软件Frontier4.1对SFA的成本边界模型进行最大似然回归,得出2002~2011年各投入变量的冗余变量与各环境解释变量(成立年数、市场份额、分公司数目、所有权归属)之间的回归结果。
由于在回归分析的时间跨度比较大,本文采用的是逐年进行截面分析的方式,共建立了30个回归方程(表4,限于篇幅以分段项列出回归结果)。由于部分回归方程中出现了系数不显著的情况,即部分年份环境变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根据结果对变量进行了相应的筛选和剔除。
从表4可以发现,所有模型的LR单边检验T值均大于Mixedχ2分布临界值,通过了0.05的检验水平,拒绝原假设,表明本SFA模型的设定是合理和必要的。同时,所有回归分析结果都显示,gamma值趋近于1,表明组合误差主要受到管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投入变量进行第二阶段调整相当重要。
从回归的结果来看,各环境变量对劳动力投入的影响存在不显著蹬情况最为常见,其次是费用支出,对固定资产基本都显示出显著的影响。但整体来看,样本期间成立年数、市场份额、分公司数和所有权性质都对劳动力、资本投入和经营支出冗余值具有显著影响。
3.3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DEA计算结果
根据模型设定的方法,对各寿险公司各年的投入变量进行逐个调整,利用调整后的投入变量与原来的产出变量,通过DEAP2.1软件再次测算,结果得出如下分析。
(1)调整后的规模效率
从表5可以发现,原有的中国人寿、太保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相对效率值仍然达到0.8以上,平安人寿调整后效率值达到0.8以上,成为第一梯队,而民生人寿、生命人寿、合众人寿则未达到0.8;原来的华夏人寿、国华人寿、幸福人寿、信诚人寿、中意人寿的相对效率值仍然在0.6~0.8,生命人寿和友邦上海调整后的效率值也达到0.6以上,这些公司属于第二梯队,而华夏人寿、国华人寿、幸福人寿、中意人寿、信诚人寿等与其他公司的效率值都在0.6以下,属于第三梯队。
(2)调整后效率均值分析
调整后整体上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有一定波动,在2005年成为发展的谷底,不管是中资和外资寿险公司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而后开始逐步的上升,如表6所示。调整后的公司纯技术效率出现了显著的提升,基本都在0.85以上,说明纯技术效率被低估了。调整后更多的公司无法体现出其规模效率了,说明这些公司的规模效率被高估了,特别是中资人寿保险公司。
(3)调整前后比较分析
(1)技术效率比较
从图1可以发现,考虑环境变量和统计噪音前后的比较来看,除了2011年的差距比较明显外,调整后公司的技术效率值与调整前的差距不大;从发展趋势看,调整后的技术效率值波动性要明显的小于调整前;具体来看,2002年和2006年调整前后技术效率基本一致,2003年、2004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调整后的技术效率要低于调整前,而2005年和2007年调整后的技术效率要高于调整前。
(2)纯技术效率比较
从图2可以发现,考虑环境变量和统计噪音前后的比较来看,调整后寿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值明显高于调整前,说明之前计算的纯技术效率受到了外部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从发展趋势看,调整后的纯技术效率值波动性要明显的小于调整前;从具体差异来看,相比其他年份,2005~2007年的纯技术效率差距最为显著。
(3)规模效率比较
从图3可以发现,考虑环境变量和统计噪音前后的比较来看,寿险公司规模效率值显著下降,除了2005年基本一致以外,其他年份的规模效率都要小于调整前,说明之前计算的规模效率值被高估。从波动性来看,调整后的波动性要小于调整前,说明公司的规模效率受到了外部环境要素的显著影响。
4 结论
中国人寿 篇8
关键词:人寿保险产品,所得税,制度设计
人寿保险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行业。一方面, 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是中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及社会“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它所提供的保险服务比较特殊, 是以人为载体的保险产品。它的涉及面广, 既涉及到投保人, 又涉及到人寿保险公司, 同时还涉及到收益人;它的时间跨度长, 业务时间跨度可以长及一个人的生命年限。因此, 设计出适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的税收制度就显得尤其困难, 也正因为如此, 即使到了现在, 世界各国对人寿保险的税收政策差别都各不相同, 差异较大。有的国家人寿保险发展比较长, 但对这个行业如何征税还在摸索之中。中国人寿保险行业起步较晚, 涉及人寿保险的税收制度也比较少,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际上人寿保险税收设计的三种主要模式, 提出构建中国人寿保险税收制度的建议。
一、人寿保险产品所得税制度设计的三种模式
一般情况下, 人寿保险合约会涉及到三方关系:投保人、保险公司、受益人。如图1所示, 投保人购买人寿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收到投保人的保费收入, 按照人寿保险产品的不同, 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即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生死合险。定期寿险是被保险人于保单期内死亡, 保险公司给付事先约定的金额给受益人。受益人收到的保险公司给付款称之为死亡收益;终身寿险是指被保险人不论死亡何时发生, 当被保险人死亡时, 即给付事先约定的金额给受益人。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的主要区别在于保险的年限不同, 前者是终身有效, 而后者则是约定期限内有效。生死合险则不同, 若被保险人于保单期间死亡, 给付事先约定的金额给受益人, 若期满仍生存, 则也给付相同的事先约定金额给保单所有人, 这时, 保单所有人收到的给付款称之为生存收益。在一般情况下, 税制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对于投保人, 保费支出可否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对于投保人收到的生存给付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于收益人收到的死亡给付是否征税?对这些问题设计的答案不同, 构成了不同模式的差别。
在有些情况下, 由于各国社会保障体制不同, 一般会存在雇主替雇员购买人寿保险产品的情况。如图2所示, 这时, 又会产生另外两个税制设计问题, 第一雇主替雇员购买人寿保险产品的保费可否在计算雇主的企业所得时税前扣除?第二雇主作为员工的福利替雇员支付的保费是否需要作为雇员的个人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年金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寿保险产品, 它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养老保险产品, 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人寿保险产品。对年金的征税各国也都有不同的选择。年金征税, 同样存在前面所提到的那些问题, 除了以上这些税制设计问题之外, 还有其独特的问题, 即年金收益是否征税?
对于生存收益税制设计的难点在于它形式多样, 年金收益也属于生存收益的一种。除此之外还包括保单股利、内部累积利息收益、资本利得等。在互相保险公司组织形式下, 投保人既是客户, 同时也是保险公司的股东, 作为股东, 投保人可以享有收取保单股利的权益, 那么保单股利是否需要对投保人征税呢?还有在其他一般的组织形式的人寿保险公司中, 投保人的保费会累积在人寿保险公司, 从而产生内部累积的利息收益, 对于这部分内部累积的利息收入是否需要对投保人征税?什么时候征税?在生死合险中, 保单到期日, 投保人所取得的总收益超过原始保费的部分的资本利得是否需要对保单持有人征税?
正是对于上述这些问题的所得税处理方式的不同, 因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人寿保险产品的所得税制度设计模式。
从税制设计的原理来看, 保费能否税前扣除实际上和生存收益是否征税这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的。一般而言, 从避免重复征税角度, 如果保费可以税前扣除, 那就意味着投保人在购买人寿保险产品时, 所支付的保费是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因此, 投保人收到和这一保费相对应的人寿保险产品收益是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反过来, 如果购买人寿保险产品的保费不允许税前扣除, 那就说明投保人是用个人所得税后的所得购买的, 那么这时的生存收益就不应当征收个人所得税。
雇主替雇员购买人寿保险产品, 雇主是否可以扣除保费, 是指在雇主的税前扣除, 如果雇主是公司, 那就是在公司或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雇主所支付的保费, 相当于是雇员从雇主处所获得的一种福利, 所以这种福利是否需要作为雇员的个人所得的一部分, 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也是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最优惠的税制就是既允许雇主税前扣除, 同时又可以不作为雇员的个人所得税征个人所得税, 最为不利的税制设计就是, 既不允许雇主税前扣除, 同时还要对雇员征个人所得税。
税制设计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设计出简单和优惠的税制鼓励投保人购买人寿保险产品, 因为它具有重要的正的外部性。按照这一制度, 在一定的预先设定的最大数额以内, 购买符合条件的定期寿险、终身寿险或生死合险产品所支付的保费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地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是由于人寿保险产品众多, 人寿保险公司还会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推出新的保险产品, 因此税法还需要对符合条件的人寿保险产品进行定义。模式2和3都不允许扣除个人购买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的保险费。模式2允许扣除购买生死两全险时相当于支付的储蓄合同部分的保费可以税前扣除, 也就是说, 保险费中相当于承担死亡风险的保费不能税前扣除, 当然, 在实际执行中, 生死两全险产品这两部分保险费很难区分开来。当然, 一般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如最低年限要求和最高数额限制等。模式3不管购买何种人寿保险产品, 其保费都不能从投保人的个人所得税前扣除。所有模式下雇主都可以在税前扣除替雇员支付的人寿保险费, 这一制度设计体现的思想就是把人寿保险费视为和雇主的其他生产经营的必要费用一样, 全额税前扣除。
所有的这三种模式下都将保单股利所得排除在保单持有人的应税所得之中。另模式1和2都没有直接对保单内部累积的利息征税。模式3则对利息征税。模式1和2在保单清偿或到期时需要对资本利得征税。模式1下年金收益款不征税。模式1和2对雇主作为福利为雇员购买人寿保险并不对雇员课税。模式3则需要将这种福利视同员工报酬征税。关于死亡收益的征税, 模式1和2都不征税。模式3则认为, 任何以前没有征过税的利得在死亡时都需要征所得税。
从税收对人寿保险产品优惠角度比较来看, 这三种模式中, 模式1最优惠, 模式2其次, 模式3再次之。
二、中国人寿保险产品所得税制度现状及改革的建议
中国人寿保险产业还刚刚起步, 但发展潜力巨大。设计出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寿保险产品税收制度需要遵循下面三个原则:第一人寿保险产品税收政策设计的目标应当是适度鼓励和支持中国人寿保险产业的发展。中国历史悠久, 国民受到传统的“养儿防老”、“储蓄养老”观念影响, 对于购买人寿保险产品养老这一新兴事物还会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 人寿保险产品的正外部效应明显, 因为, 如果个人不购买人寿保险产品去养老, 那么必然需要依赖于政府的社会保障体制承担这一责任, 这样就加重社会保障体制的负担。因此, 制定税收政策的出发点应当是适度鼓励和支持人寿保险产业的发展, 给予人寿保险产品购买人以适当的税收优惠。第二人寿保险产品税收政策需要和理想税制的公平、中性、简便目标保持一致。所谓公平, 就是不偏袒, 情况相同应当征收相同的税, 情况不同应当征收不同的税, 这是理想税制基本要求;所谓中性, 就是不扰纳税人的选择, 即征税前和征税后纳税人的选择相同, 尽量做到不要因为税收而改变纳税人的选择;所谓简便, 就是税制设计要尽理简单, 便于执行和管理。第三适当兼顾保险行业监管的需要。保险行业是属于金融业中的特殊行业, 保险行业的政府监管部门会对保险参与各方提出各种要求, 那么税制在设计中尽量兼顾这些要求的需要, 以减轻纳税人的不必要负担。
在保费的税前扣除方面, 由于中国个人所得税属于分类所得税, 在每项所得的扣除项目中都没有人寿保险产品的保费扣除, 所以, 自然人无论是购买何种性质的人寿保险产品, 按照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 都不允许税前扣除, 即需要用个人所得税后的所得去购买, 这无形中加重了投保人的负担。对于雇主为雇员所提供的人寿保险, 又要分为两种情况:其一企业为员工购买的正常的人寿保险产品, 如定期寿险等, 但不包括生死两全险或分红型保险, 只有特殊行业或者经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才允许税前扣除, 一般行业不得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6条规定, 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 不得扣除。其二企业为员工购买的年金, 可以在一定的限额以内, 在雇主的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5条规定,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 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 准予扣除。
在生存收益征税方面, 个人收到的保单股利视同股息红利所得, 需按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但是, 中国目前还没有相互保险公司这一组织形式, 因此, 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保险公司向其投保人支付股利情形。对于保单内部利息收益是否征税, 这需要看利息支付的方式, 如果分期向投保人支付利息, 那么, 就相当于投保人从保险公司收到了利息收益, 需要扣缴20%的个人所得税, 尽管目前对储蓄存款利息已经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了, 但是不适用于保险公司支付的利息。但是如果利息是在保单到期时或者清偿时支付, 那么, 对于投保人收到的收益款超过原始成本的部分, 应当作为纳税人的财产转让所得征税, 而不是作为利息所得征税, 税率也是20%。对于保单到期或清偿时的资本利得, 按照中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应当作为个人的财产转让所得征税。因为保单也是属于个人金融资产的一种。年金收益征税尽管目前没有税法条款明确是否征税, 以及如何征税, 但是从税制的理论来看, 由于购买年金产品的保费是用个人的税后所得支付的, 即已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那么年金收益中相当于本金的部分就不应当再征税, 否则就重复征税, 但是对于年金收益中超过保费成本的部分, 就需要作为个人的所得征税了, 如果把年金产品也视为个人的金融资产的话, 那么也要按财产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于死亡收益课税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4条第5项规定, 保险赔款免纳个人所得税。尽管个人所得税法前没有明确保险赔款的范围, 但是一般理解包括人寿保险产品的赔款, 即定期寿险或终身寿险产品的赔款, 但不应当包括分红型两全险的赔款, 即生存收益金部分的赔款。
从上述对中国保险产品现行税制条款和三种模式的对比中, 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现行的税制实际上是一种比模式3还要苛刻的税制, 这样的税制没有给予人寿保险产品以任何优惠, 根本不能起到鼓励个人购买人寿保险产品的目的, 这对于中国亟待大力发展的人寿保险行业极为不利。随着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进一行深化, 如果现行税制条款不加以修订, 甚至会导致部分投保人到国际市场购买人寿保险产品, 从而导致保险费收入外流。鉴于此, 对中国现行的人寿保险产品制提出下列改革建议: (1) 允许符合条件的人寿保险产品的保险费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限额扣除。特别是对于个人购买的定期寿险或者终生寿险产品的保险费。对于两全保险可以就其承保死亡风险部分的保险费税前扣除, 但是储蓄部分保险费不能税前扣除。为鼓励企业在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期允许企业为员工购买的人寿保险产品的保险费也可以全额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也就是说, 对于现在的年金产品, 企业可以全额列支, 而不是限定比例列支;对于其他人寿保险产品的保险费也应当允许列支。 (2) 对于生存收益中的保单股利、内部利息收益、保单资本利得实行统一的征税办法。这一征税办法需要对不同金融产品的收益征税保险一致, 使得税制在纳税人购买不同金融产品选择上保持中性。采取统一的计算方法和统一税率。 (3) 将年金征税模式由“TTE”改为“ETT”, 即对雇主为员工购买年金时, 免雇员个人所得税, 但对每年的年金收益和最终清偿时的资本利得征税。
参考文献
[1]PriceWaterHouseCoopers.International Comparsion of Insurance Taxation..http://www.pwc.com/extweb/pwcpublications/.
[2]Harold D.Skipper J (rOECD) :The taxation of life insurance polices in OECD countries:Implications for tax policy and planning.
[3]田君, 陈伟忠.中外保险业税制比较与中国保险业税制改革路径[J].财贸经济, 2005, (2) .
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篇9
目前,公司在全国已开设18家省级分公司,在上海、广州成立了全国性的电话销售中心和客户联络中心。
2012年12月,国华电商以革命性的万能险产品在淘宝聚划算平台创下“三天过亿”的骄人业绩,创造中国电子商务史上首个“单团破亿”的纪录。2013年“双11”,开创了9分34秒过亿的销售神话,天猫旗舰店双11当天成交5.26亿。短短一年多时间,国华电商销售业绩已接近20亿。国华人寿在电商领域的创新与突破,使购买保险成为一种客户自主行为,极大地改善了保险行业形象,推动了整个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国华人寿总裁付永进因此当选“2013年互联网金融年度人物”。
2013年,国华人寿先后荣获和讯网“2013年度最具创新力保险公司”、金融界“最佳中资寿险公司”奖、天下网商绿网商:年度最具成长性公司、东方早报社“2013年最具创新力保险公司”、《华夏时报》“金蝉奖——2013年互联网保险产品最具创新奖”。
泰康人寿为何要收购苏富比? 篇10
泰康人寿在过去的一个多月内, 连续在纽约证券市场上出手增持苏富比股份, 买入价格从每股29.61美元一直至31.99美元。截至7月26日, 泰康人寿持有的股份达到791.87万股, 以13.52%的持股量成为了苏富比第一大股东。若以居中价格每股30.80美元估算, 此次泰康总斥资约为2.44亿美元, 约合16.25亿元人民币。
于这次购买苏富比股权, 内地当代艺术专家伍劲在其微信上谈道:“2亿美元其实就是一幅莫迪利亚尼《裸女》的钱, 也基本相当于意大利全年的拍卖成交金额, 不算多也不算少, 接下来看谁会收购巴塞尔了吧﹖”
泰康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 于1993年创办了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1996年8月创办了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据2016年6月泰康人寿发布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 中国嘉德持有泰康人寿23.77%的股份, 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据悉, 泰康在提交给苏富比董事会的文件中表示, 泰康人寿有意于董事会的席位。苏富比行政总裁泰德·史密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苏富比董事会已经与泰康高层会面, “热烈欢迎他们对苏富比的战略支持”, 希望所有的股东、客户以及员工都会因此举受益。
公开资料显示, 苏富比此前的第一大股东为美国丹尼尔·勒布的对冲基金Third Point, 持股比例11.38%;资产管理公司Marcato Capital Management持有约10.9%的股份;贝莱德 (Black Rock) 持有约7.33%股份。
无独有偶, 今年5月17日,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了以内地经营网络游戏起家的盛大集团在新加坡注册的私有投资集团对苏富比拍卖行持股的反垄断增持, 当时盛大已经持有大约1.98%的苏富比股份, 传盛大可能将增持苏富比股份到10%, 而不知何故, 几个月来, 盛大一直按兵不动, 目前仍只持有苏富比1.98%的股权, 排名为第14大股东。
从2012年起, 苏富比的拍卖业绩一直不如另一家国际拍卖行佳士得:2012年苏富比全年完成45亿美元成交, 佳士得则完成了52.7美元;2013年苏富比成交51亿美元, 佳士得拍出了59亿美元 (以上数字均不包括私人洽购和网络销售的交易额) 。
2013年10月, 纽约的一位对冲基金经理人丹尼尔·勒布忍不住猛烈攻击苏富比的政策:“相对于佳士得日益退化的竞争位置, 把较低价位拍卖品市场让给你的主要竞争对手, 佳士得利用由此产生的新兴收藏家群体再在市场顶端与你竞争。”勒布抱怨苏富比未能充分认识到现当代艺术市场的成长, 在中国、中东、私人洽购及其网络拍卖方面的策略, 全部落后于佳士得。丹尼尔·勒布因此开始购入苏富比的股份, 并不断施压, 要求提升盈利。勒布成为苏富比大股东后, 对苏富比的经营管理人事都予以了很多改动。
受全球拍卖市场疲软拖累, 苏富比的股价从勒布接手后一直萎靡不振。其股票2013年10月时的价格为每股54美元, 2015年5月触底到每股18.86美元, 近期, 随着拍卖市场的好转, 众多股东不断增持股票, 尤其这次泰康人寿的大手笔买入, 苏富比股价一扫低迷士气而连日上涨, 截止到7月27日, 苏富比股价上升到每股大约31.48美元。
近日, 苏富比公布的半年报中指出:2016年上半年, 苏富比的全球拍卖总额为24亿美元 (不包括私人洽购) , 较去年同期的37亿美元下降了24%。但是, 苏富比在亚洲区的成交额却在上升, 从3.82亿美元上升到4.615亿美元;苏富比香港2016年春拍总成交达到31亿港元, 创出历史最好成绩, 超出2015年春拍26.9亿港元和秋季拍卖26.69亿港元的成交额均在15%以上。
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谈及上半年度业绩时表示:“苏富比亚洲区上半年度拍卖总成交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2%, 表现令人振奋。放眼全球, 亚洲藏家于苏富比各主要拍场越见活跃。以最近举行的纽约及伦敦当代艺术拍卖为例, 亚洲藏家纷纷踊跃参与, 大力推动了市场。”
在这种欧美市场不佳, 亚洲市场创新高的形势下, 苏富比的市场战略应该有所调整。
笔者以为, 泰康人寿收购苏富比的股权, 具有许多优势:
1.中国嘉德是泰康人寿的大股东, 泰康成为苏富比的大股东, 有利于中国嘉德和苏富比在全球拍卖市场版图上的互利合作、市场互补与区分。当保利拍卖公司借文化集团在香港上市, 匡时拍卖公司被上市公司宏图高科全资收购之后, 这次收购苏富比也成为中国嘉德的市场对策。
2.已经浸润艺术品拍卖二十多年的陈东升比丹尼尔·勒布更懂艺术品和拍卖的特性, 他作为大股东, 要比擅长对冲基金运作的后者也许更能把握好管理和经营上的分寸, 这对于挽回近年来苏富比的颓势十分有益, 同时, 对于苏富比中国业务的开展也会有更多的倾斜。
3.间接成为苏富比的股东的事实, 有利于强化中国嘉德的国际品牌形象和地位, 这对于未来嘉德国际化业务的开拓有着强大的支撑作用。
4.中国嘉德从成立的那一天起, 就十分崇拜苏富比拍卖行, 他们派出高管和拍卖师到香港苏富比拍卖现场观摩并录像, 嘉德公司的包装袋、拍卖规则、拍卖图录、拍卖现场显示屏都一度模仿蘇富比而制作。成为苏富比的股东, 则有利于嘉德进一步了解苏富比的管理与经营模式, 促进嘉德继续向苏富比学习与靠拢, 也圆了陈东升早年学做苏富比的梦想和当上国际拍卖人的情怀。
5.通过入主纽约上市公司苏富比, 泰康人寿和中国嘉德可以进一步了解国际化上市公司的运作与管理, 为今后泰康人寿和中国嘉德进入证券市场获取经验和铺平道路。
6.如今, 苏富比的股价已经跌到了历史底部, 差不多也是历史最高价的腰斩位置。泰康人寿此时收购是买得便宜, 投资风险不大;未来在苏富比股权投资上的回报, 对于陈东升来说也必然胜券在握!
季涛简介:
独克宗中国人寿希望小学揭牌 篇11
2012年4月27日,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独克宗中国人寿希望小学举行捐赠揭牌仪式。据悉,这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对迪庆州希望小学进行的爱心捐助,也是迪庆州接受最大的助学捐助之一。
出席揭牌仪式的领导有: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国寿)党委书记、总经理阮建设,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秘书长阿西主,独克宗中国人寿希望小学校长七玉英。
阮建设代表云南国寿对独克宗中国人寿希望小学如期揭牌表示祝贺;对长期奋战在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职员工及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谢意;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人寿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阮建设表示,中国人寿作为中央直管的特大型金融企业,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十分关注民生,特别关注和积极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独克宗希望小学的挂牌是中国人寿在迪庆州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步,今后,随着公司的发展,将积极争取捐助、扩建、改善更多的学校。
中国人寿是国内最大的国家控股寿险公司,一直以来都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非常重视社会效益,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为国为民贡献力量。2008年中国人寿全面收养汶川地震中的孤儿,承担生活和学习费用,每人每月至少给予600元的补助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人寿还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合作的一些具体事项。在省内全面铺开保险先进村的建设,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险保障,同时中国人寿也在省内资助建设了近30所中国人寿希望小学。
云南国寿在迪庆州内属于最大的寿险公司,承保了全州90%以上“学生平安保险”,为迪庆州学生提供了教育保障,同时也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在州内拥有健全的网络机构和遍布全州各乡镇、村委会的业务人员,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
云南国寿一直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效益,一手抓社会效益,创业不忘教育,发展不忘孩子。为此,中国人寿拿出30万元捐助迪庆州独克宗小学,真正为学校解决了许多硬件方面的问题,为很多就读于独克宗中国人寿希望小学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阿西主秘书长代表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对中国人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把春天般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和我们这些孩子们!”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阿西主勉励孩子们加倍珍惜学习机会,将来成为建设家乡的有用之才,用丰厚的知识和爱心回报社会,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从小学会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人;感恩老师,感谢他们交给我们知识,教育我们做人;感恩朋友,感谢中国人寿,感谢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真情。
同时表示,中国人寿的这一善举,以实际行动在全社会倡导了良好风尚,唤起了更多人们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分体现了心系教育、情系孩子的高尚情怀。阿西主说,中国人寿的善举必将帮助更多孩子坚定人生信念,书写更加灿烂的人生篇章。
据七玉英校长介绍,独克宗小学始建于1936年,至今已有76年的历史,是迪庆州甚至整个滇西北第一所省立小学。回顾以前,它寻找茶马古道悠久的历史,人文步伐,踏着前辈们的铿锵脚步,一度点缀着迪庆高原,燃放了多少雪域儿女前进的力量!一直以来,该校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一路奋斗,一路拼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里面凝聚着广大教师无私的奉献,汗水的抛洒;凝聚着各级领导真诚的关怀,精心的呵护;凝聚着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孜孜关心和深深厚爱。
试论加强人寿保险的服务 篇12
1、优质服务是寿险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寿险是一种商品,是以信用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承诺,外在形式为一份合同。寿险公司是直接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行业,销售的产品,它主要依赖人的服务。客户购买产品后,寿险公司便承诺按合同履行保险义务,由于寿险一般有长期性和信息不对称,保证履约需要机构或从业人员具有优质服务。
2、优质服务是提高竞争力的法宝
美一著名管理大师预言:“21世纪将是服务的世纪,服务质量是占领市场的有效武器”。当今我国寿险市场情况:一是在需求还不足情况下,绝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二是同质化率高,产品差异小。三是监管力度加强,保险市场逐步规范,费率弹性减弱。于是,服务就是取胜法宝。目前,市场众多公司,国寿占据市场72%,独占鳌头,靠的是服务战略。开展“百万客户大回访”、“规范经营诚信服务”等活动,扎实有效地提高了服务质量,换来了众多客户,成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秘诀。
3、服务是发挥保险职能的基础
保险职能是由本质决定,它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化,一般说,保险固有职能不会消失,并产生新职能。固有职能是经济补偿。保险具有资产和社会管理功能。保险为客户提供了风险转移。保险人用客户的保费建立基金,用以对客户因灾害或意外所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以保障经济发展,维护稳定。保险固有职能能否发挥,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需要客户认同。若大众踊跃投保,扩大保障面积,就要以服务为支撑。
二、寿险服务存在的问题
1、误导突出,信誉受损
寿险经营出现诚信危机。目前,低素质的营销队伍,短期化销售与产品不断“升级换代”间矛盾明显,同时,公众对保险服务也提出更高要求,营销队伍为了维持和拓展销售业绩而产生大量误导行为,损害客户利益,损害寿险形象。
2、监管存在困难
公司委托个人代理时,代理人直接同客户接触,掌握了保险人不知的信息,公司对其监督存在障碍,使自身处于信息劣势,很难察觉代理人违规。如代理人在利益驱使下,精力放在获利上,就会产生误导、返佣等不正当行为,这样寿险公司查处很难。
3、理赔慢问题显现
理赔慢原因一是理赔人员少。寿险公司把占市场,壮规模为目标,主要资源投到业务部门,对理赔人员配备少。随着业务扩大,案件增多,人员少的矛盾突出。二是理赔人员整体素质低。有些公司理赔人员学历低,素质低,对某些疑难案件处久拖不决。还有些理赔人员没有责任心,对积压案久不处理。三是个别公司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故意压赔,损害客户利益。
三、加强服务基本思路
1、服务要处理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寿险公司要履行合同,发挥其服务功能和作用,全心服务,树立正确观念。二是要处理服务与业务关系。服务是发展前提,寿险公司如做好服务,就能促进发展,规模壮大了,就有实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相辅相承。三是要处理服务与效益关系。理赔工作中惜赔和滥赔是错误的。公司如不按合同少给付,就丧失信誉,面临生存危机。如果超过规定多给付,就不能生存,因此,要贯彻“主动、准确、合理”原则,实事求是。
2、加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售前要做好宣传。宣传做到社会宣传和营销员与客户面对面相结合,通过电视等传媒在社会上宣传,宣传保险知识,提高群众意识。营销员对客户宣传重点放在产品,以寿险产品功能和作用引导投保,满足客户需求,宣传要切入点准,宣传到位。售中是续保和扩保的重要环节,营销员要与保户感情投资到位,提高续保率,扩大承保面。售后要解决理赔等问题,寿险公司要选调素质高、责任心强人员充实理赔,提高素质。制定理赔案件时效控制制度,严格落实,对违规要追究。促进理赔效率,使客户满意度提高。
3、加快寿险服务制度建设
要规范寿险公司服务,必须加快建立服务制度,要加强代理人行为的制度完善和督察办法,建立回访、咨诉岗,制定工作考核、建立理赔承诺及违诺追究等,从制度上约束。
4、建立服务质量激励机制
服务质量持续性改进和提高,取决于员工主观。为增强员工责任心,调动服务积极性,要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服务质量目标和考核标准,开展服务竞赛等活动,在评选中广泛听取员工、客户意见严格标准,对优秀人员给予奖励并宣扬,在客户及全社会树立专业、诚信寿险良好形象。
摘要:如何能够在服务中寻求到占领市场的法宝,如何能够在占领市场的同时得到客户的认可,和都需要寿险从业人员树立优质服务理念和付诸行动,使客户满意、使社会和谐。
关键词:寿险,优质服务,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美)人寿保险管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英)伊思.M.道布斯著.人寿保险管理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年
【中国人寿】推荐阅读:
中国人寿领导致辞08-27
中国人寿增员范文09-08
中国人寿客户答谢会11-15
中国人寿基本管理制度11-30
中国人寿保险案例分析11-26
中国人寿客户答谢会主持词11-09
中国人寿大客户答谢会致辞08-2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06-21
中国人寿好(群口快板词,用于做视频)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