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监管

2024-09-24

国际金融监管(共12篇)

国际金融监管 篇1

摘要: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 以及外资银行的冲击, 中国的金融业与国际金融发展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国际金融运行格局的巨大变化迫使中国要改革金融监管体系, 防范金融风险, 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通过对当前国际金融监管趋势的分析, 结合中国的金融现状提出了改革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金融监管,全球化,中国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金融形势出现的新变化, 以及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中国金融监管改革问题也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呈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要求中国在顺应国际金融潮流变动的同时, 应尽快着眼于本国金融业现状, 以确保金融安全为目标, 稳健运营为宗旨, 大力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督体制, 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一、国际金融监管新发展

美国的金融危机, 暴露出全球金融监管在风险防范、协调合作等方面存在着问题, 金融危机呼唤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弥漫, 美英率先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 从而引领和昭示了全球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第一, 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隐蔽性、易变性和复杂性、危害性增加, 波及范围扩大, 蔓延至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及全球范围。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保险、证券、金融机构等许多相关行业, 使许多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导致银行、金融机构破产, 进而影响该国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其破坏性和危害性极大。国际金融危机的复杂化客观上要求丰富国际金融监管方式, 实行灵活多样, 务实高效的金融监管。所以必须改革监管模式。实现广泛的国际协调, 进行合作监管。第二, 国际大型复杂银行合并和跨行业业务的发展及大型复杂银行合并浪潮的未来持续, 势必在日益动荡不定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开展复杂的金融业务活动, 提供复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其技术和操作难度增加。监管方式运用应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安全性与效率性, 以适应混业经营的安全需要。要求金融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发展。第三, 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及不断深化, 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和依赖也不断加强, 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跨越了国界的局限。由于各国监管政策的不一致, 为跨国银行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逃避各国监督, 从事高风险甚至非法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 同时金融风险在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 单靠一国或一家银行控制金融风险已变得力不从心, 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中, 提倡各国银行联合监管, 保持合作与交流。各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趋于统一和规范, 因此金融监管法制应逐渐走向国际化。第四, 由于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金融业的创新和变革, 金融创新产品的层出不穷, 如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网上银行交易等创新业务, 它们在增加收益的同时也增大了风险, 且更易扩散, 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也更加直接猛烈。最后, 国际金融监管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自我监控水平。监管强调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机统一, 监管当局通过审查银行内部的风险和资本管理程序, 保证资本充足性和自己对风险的评估, 建立完善的内部评估和管理系统。

总之, 在金融国际化的发展下, 国际金融监管的方向将是国际协调与合作, 并不断向集中统一、全面灵活、公开透明、务实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

第一, 中国已加入WTO, 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不断涌入, 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 这对中国的金融监管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视中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从金融业长期稳定发展出发, 深入研究如何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 又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金融监管体系, 是目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金融问题。与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相比, 中国目前金融监管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如1998年中国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分别监管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分业监管体制, 这种体制适应了当时中国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结构。但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分业经营的模式逐渐显现出不相适应的方面。突出表现在银行资产项目过于集中, 券商融资渠道不畅, 保险资金投资效益低下, 于是管理层逐渐放松了管制。如允许券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允许保险基金以购买投资基金形式进入股市以及允许券商股票质押贷款等, 呈现出混业经营趋势, 近年来事实上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 (如:光大集团、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 以及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出现都需要对纯粹的分业监管进行完善。中国目前需要加强人民银行、证监会及保监会三大金融监管合作就是适应这种要求的变革, 这项改革是未来金融监管发展的长期趋势。

第二, 中国金融监管偏重于对金融机构经营进行合规性检查, 这种检查重点主要集中在规范经营和规范操作上, 对金融机构潜在的资产风险重视不够。而资产质量的风险是金融业深层次的风险, 它的产生和发展将危及金融机构安全。同时金融监管内容存在漏洞, 对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滞后, 一些新的金融业务未及时纳入监管视线, 一些准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未纳入监管范围。

第三, 监管缺乏创新理念, 监管手段落后, 管理人才缺乏。中国金融监管缺乏主动性, 依法监督的观念不强;同时监管手段落后, 仍以直接监管为重, 大量运用行政手段, 而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运用较少;监管方式不科学, 现代化的监管方式运用得少, 监管方法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还有监管人员中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人少, 从事金融监管研究的人少, 复合性人才缺乏, 尤其是既熟悉国际惯例又懂计算机、法律及国内金融业务的综合型监管人才十分缺乏。

第四, 中国信用环境被破坏, 道德风险严重。监管新体制运行以后, 没有其他机构可以对三个专职监管机构开展工作的合规性和效率进行监督和制约, 监管缺乏合作和统一性, 失去应有的制约机制。监管责任不十分明确, 对监管者缺乏必要的责任约束, 构成监管机构自身的腐败和监管行为的非规范性运作。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中国的监管模式, 无法消化大量的不良资产, 业务面窄, 监管内容狭小, 出现了许多监管真空、盲点和重复监管问题, 降低了监管运作效率, 并导致信用环境差、道德风险产生。

中国金融监管存在上述诸多问题, 有历史的沉淀、体制的原因、金融机构自身自律性不强、脆弱性增加、经营管理能力低下、社会经济因素等多种原因造成。为此, 根据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金融监管现状, 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研究和重视。

三、中国金融监管的策略选择

1. 改革金融监管框架。

经济全球化要求中国金融业必须遵循国际规则,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必须实行跨越式改革, 目标定位也应在世界金融业发展和监管的最新趋势上: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 保留现有三大监管体, 适应混业经营要求, 专门负责管理、协调三大监管体制主体的监管工作。建立分合自如, 目标一致, 运行高效的金融行政监管委员会, 对从事混业经营的内外金融机构实行联合监管。这种新的金融监管组织体制模式既能满足实行混业经营后金融业对监管体制的要求, 也能适应现阶段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期对监管的要求, 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2. 将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相结合, 以合规性检查为前提, 风险性监督为主, 二者并重;

建立银行信用评级制度, 进行合规性和风险性评级, 以强化银行对其经营和风险程度的识别和管理, 增强自我约束力, 同时便于中央银行准确掌握银行经营状况, 并根据不同等级银行采取不同监管措施;加强银行创新业务的监管, 如网络银行业务应正式列入金融机构管理范围, 建立专门的网络银行准入制度, 制定网络安全标准, 建立安全认证体系等。应注意加强监管不能扼杀和阻碍金融创新, 运用现代科技对金融运行实施动态、实时、持续的风险监管, 以便及时化解风险, 提高监管效率。

3. 提高监管对象的自律性, 要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 就要

倡导、帮助、督促银行机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客观地评价其在防止舞弊, 消除风险, 严守监管法规方面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加强对内控部门的独立性、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检查力度。及时督促修订有缺陷的内控制度并考核其执行情况, 负责检查评价的部门应当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合理设置内控机构, 建立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稽核评价制度。使金融监管体制逐步向功能型监管转变。

4.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金融监管应以法规为依据, 并严格依法监管。抓紧修改、整理、完善各项金融法规, 取消分业经营的限制, 允许各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范围, 建立统一的会计规则, 统一会计科目, 报表格式和信息披露制度;借鉴国外经验和国际通行的监督规则, 根据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业务迅捷发展的要求, 及时制定和调整金融法律法规, 事先进行规范性监管程序设计, 建立独立的金融司法体系, 重塑信用秩序。

5.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加入WTO后,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为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必须与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 建立定期的磋商和交流制度,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跨境监管, 这既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也包括中国在外国设立的分支机构。同时, 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性和区域性金融监管组织, 如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 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监管规则的制定, 以便更好地维护中国金融业的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9) .

[2]金融混业趋势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J].重庆科技, 2007, (9) .

[3]金融监管:科学创新务实——十六大以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科学有效监管, 保障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金融家, 2007, (10) .

[4]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与借鉴[J].西部论丛, 2007, (10) .

[5]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对中国后WTO时代的启示[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0Z) .

[6]金融危机后的亚洲三国金融监管[J].新世纪领导者, 2007, (9) .

[7]美国印象[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7, (3) .

[8]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协调监管[J].新疆财经, 2007, (5) .

[9]美国的金融监管及对中国的启示[J].财政研究资料, 2007, (29) .

[10]英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及其启示[J].全国商情综合版, 2007, (27) .

国际金融监管 篇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戚莹

我国已加入WTO。为了应对WTO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各市场主体只有继续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存在和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而金融业的竞争又是异常残酷的,因此各市场主体通过不断地金融创新来维持竞争力。频繁的创新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监管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也在不断地调整,本文拟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一。金融创新的基本理论

1.概念

创新这一概念是本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家约瑟夫B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首次提出的。熊彼特使用“创新”一词是用来定义将新产品、工艺、方法或制度引用到经济中去的第一次尝试。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些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但是金融创新真正成为金融领域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并成为研究的对象,则是80年代的事。虽然金融创新是一个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概念,但直到目前为止,金融创新一词在学术界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阿诺德B希尔金(ArnoldHeertje)认为:创新,总的来说指所有种类的新的发展,金融创新则指改变了金融结构的金融工具的引入和运用(。显然,这个定义主要论及金融工具创新。大卫B里维林(DavidLliewellyn)对金融创新如下定义:金融创新是指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新的金融市场及提供金融服务方式的发展(。这个定义包括了金融创新的几个方面内容即工具的创新,市场的创新及服务的创新。我国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谈金融创新。他指出,金融领域存在许多潜在的利润,但在现行体制下和运用现行手段无法得到这个潜在利润,因此在金融领域必须进行改革,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手段方面的改革,这就叫金融创新(。在他看来金融创新显然应该包括金融体制创新,而且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创新。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们对金融创新认识的深入,金融创新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金融创新的外延,即金融创新的分类上。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金融创新是指会引起金融领域结构性变化的新工具,新服务方式,新市场以及新体制。

2.理论基础

金融创新是以金融深化理论,理性预期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学范畴,下面就简单阐述一下有关的基本理论。

(1)金融深化理论

美国当代着名经济学家爱德华BSB肖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将这种理论概括为三个方面(:金融先行论论。金融在所有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机制一方面会促使被抑制经济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加速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如果金融领域本身被抑制或扭曲的话,则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实行金融先行的政策。金融深化理论在分析方法上,提出“财富的研究比货币的研究更为重要”的观点。在以往的经济研究和政策制订中以货币为中心。但金融深化理论认为,要研究经济,最重要的不是流量而是存量,只有研究财富的存量才能说明一个国家的实力,也才可能看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发展潜力。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它的金融资产量越大。金融资产的大小跟该国的国民收入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越高,经济发展越快。

据此,肖提出金融深化理论,要求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这与金融创新的要求正相适应,因此成了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

(2)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是从货币学派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兴经济学流派,最早提出理性预期思想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B穆斯。70年代初,卢卡斯正式提出了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理论的核心命题有两个:第一,人们在看到现实即将发生变化时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合理的、明智的反应;第二,那些合理的明智的反应能够使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据此,政府的责任在于确立一种有利于公众进行理性预期的政策规则,减少经济的不确定性,强硬反对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力主经济自由主义,要求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反对金融管制,这与金融创新的要求正相吻合。

(3)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由凯恩斯于1923年在其《货币改革论》中首先提出,后经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发展而成。该理论认为,由于各国间存在利率差异,投资方为获得较高收益,就将其资金从利率低的国家转移到利率高的国家。如甲国的利率水平高于乙国,投资者就会把资金从乙国调往甲国,为避免汇率风险,投资者一般按远期汇率把在甲国的投资收益变为乙国货币,并将此收益与乙国投资所得收益进行比较,从而确立投资方向,两国间投资收益存在的差异导致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直到通过利率的调整,两国的投资收益相等时,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才会停止(。厉以宁先生指出,利率平价理论研究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以及整个资本的流进流出和它的管制问题,都推动了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而其本身也成为国际金融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

3.分类

同一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如果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结合起来考虑,从金融创新产生动因的角度来划分的话,可以将金融划分为两类:一种是为规避监管而进行的创新,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消极金融创新,另一种是因金融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而进行的创新,我们将它称之为积极金融创新。从金融创新的历史看,金融创新是“放松管制”要求的产物,因此,绝大多数金融创新都可归纳为消极金融创新,但我们不应忽略了积极金融创新,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竞争的压力,积极金融创新已越来越多的产生出来,区分积极金融创新与消极金融创新也有利于我们采取不同的监管制度,以充分利用金融创新的益处而尽量减少其弊端。

二、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

1、概念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2、理论基础

(1)从一般“市场失灵”理论角度看。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应当发挥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金融领域作为整个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在经济领域中,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①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前者如私人阳台上种植的花草对行为所产生的愉悦作用等,后者如大气污染等。对金融业而言,两种外部性可能都存在。②垄断。某些部门具有很强的由其技术决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其固定资本又具有很强的长期使用性和沉淀性,因而构成加入壁垒就自然垄断。金融业在本质活动上是规模经济的,因此就会表现追求超大规模,摆脱管理的特征。③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竞争的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作为交易的双方,对其交易信息的了解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金融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对称现象,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在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即道德风险问题。

(2)从金融业的特征看。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特殊性,使得金融监管尤为必要。①金融业是“公共性”产业。金融机构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的储蓄,而资金的运用又是面向社会公众,因而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行为、业绩对社会公众产生直接的影响。②金融业(尤其是银行)是高负债行业。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任何一项风险都会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成败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金融机构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往往盲目扩张资产导致资产状况恶化。③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家银行或几家银行出现危机会迅速波及到其他银行形成整个金融业的危机,并危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理论分析,我们可以说,金融创新是金融自由化的必然产物,而金融监管则是国家干预主义在金融业的逻辑延伸。经济发展史表明,绝对的自由化和绝对的政府干预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因此,当代大多数国家都采取“自由”与“干预”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至于是“自由”多一点还是“干预”多一点,则取决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从理论根源上讲,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就象“自由”与“干预”一样,是动态的“博弈”过程,金融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创新作为动力,另一方面又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以利于金融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就这样互相作用,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共同促进金融改革的深化。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1.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监管运作的基础条件,客观上需要金融监管机构作出适当调整。

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使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货币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必然使得金融监管机构的原有调节范围,方式和工具产生许多不适性和疏落,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保持同步,已成为监管机构的一个主要挑战”(。

2.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从而极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金融创新是将诸多风险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再包装,这种组合后的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显得更加复杂,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控制货币及信贷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执行复杂化,一旦风险触发,可能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危机。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繁衍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捉摸不定,一些金融创新工具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化解汇率、利率波动的风险,但在实际运用中投机性越来越强。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和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破产都是因为交易员从事金融期货炒作导致巨额亏损引发的。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给市场主体提供了巨额利润来源,因此常被一些冒进的金融机构滥用,也常被不法分子利用,给金融业带来混乱。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禁止金融创新,只能相应地调整我们的监管手段,加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

3.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主体的重叠与缺位并存(。

现行分业监管过程中,大都采取机构性监管,实行业务审批制。这样,当不同金融机构业务日益交叉时,一项新业务的`推出通常需要经过多个部门长时间的协调才能完成。此外,有的新金融业务处于不同金融机构业务边缘,成为交叉性业务,如储蓄保险是一种既包括储蓄功能又包括保险功能的业务品种,对于这些金融创新,既可能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缺位。

4.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制度出现重大创新。

如前所述,金融创新使传统监管制度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各国监管制度出现重大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①监管方式上,从机构监管过渡到功能监管。由于金融机构的全能化发展,传统的以机构为监管对象的方式便不再适应,而应以功能为基础进行监管。②监管标准上,从资本监管到全面性的风险。传统监管以资本充足率为标准,这种监管主要是针对信贷风险的,但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面临着其他各种风险,仅仅对信贷风险进行监管难以实现有效监管的目的。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种风险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各国及国际监管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③内部控制制度的加强。传统监管制度注重外部控制制度,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国及国际监管机构对金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越来越给予高度重视。

四。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一般影响

1.积极方面

许多学者尤其是经济学家侧重于指出金融监管的消极影响,但实际上,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亦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学者指出,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有保护作用,这一方面的监管可称之为保护性监管(。这种保护监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可以减少交易的风险。在金融市场,交易商品的质量不能经常为所有交易当事人立即了解,确立监管框架,规定共同标准保持最低可信度,可能会减少交易的风险。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必要的监管制度,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阻碍。

(2)某种金融资产的市场组织本身就是公共机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公平地执行其职能,现在,大多数证券及期货交易场所采用会员制形式,它们不再作为一家私人公司来担负其市场职责。作为公共机构的市场组织不仅是监管制度的设计的组成部分,同时亦承担着重要的监管职责。

(3)监管可以减少损害新市场发展的过度竞争。这种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美国早期对证券发行与交易不加管制,结果出现了出售“蓝天”的投机现象,而对上市公司的不加管制更是导致了整个股票市场的崩溃,因而很多创新往往要求同时引入一个监管框架。

(4)监管本身对金融创新有刺激作用。例如,在美国,有许多对银行的特定管制,但却缺乏一个全面集中的公共机构,这种特殊结构构成了美国银行特殊的创新环境,否则,没有官方许可的创新便难以想象。

(5)监管的变化甚至可以导致创新的产生。外汇和资本管制的废除是导致银行选择海外发展和拓展国际业务的一个明显例证。还有,由于利率上限对银行存款的限制,在美国创立了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2.消极方面

事实上,金融监管经常被用来解释金融创新的原因,甚至是主要的原因,哈林顿在谈到美国的金融创新时认为,美国的银行传统上受到很多限制,许多限制在其他地方并不存在,而现代技术使金融在形式上和地理上更容易变化,因此,在美国,新技术便难以避免地用于市场设计规避有关条例和限制跨州银行的管制的方式。事实上,国际市场的许多早期发展可以用美国银行想在国外从事在国内受到限制的业务来解释(。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几乎所有的金融监管都曾被解释为某种金融创新的理由,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美国早期的金融创新工具――存款凭证都是很好的例子。

五、金融监管对消极金融创新的影响

金融监管是一个公益性的管制问题,它既有利于受监管的产业(金融业),又有利于不受监管的产业(非金融业),但这种公益性是就整体和宏观意义而言的,从单个或微观金融机构看,金融监管总是通过限制性的方式出现的,在特定条件下,金融制度和体系中的微观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和市场主体总是倾向于生产更多的“金融产品”,以求得更多的利润。受获利冲动的驱使,金融机构会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或经营方式以逃避监管,寻求新的盈利机会,扩大生存空间。这种“个人理性”行为规则在无约束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单纯市场调节的失败和金融体系的灾难性危机,即引起整体的“非理性”。其结果必然是:消极金融创新部分抵消了某些金融监管的预期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内容和结构的金融监管政策。金融监管的公益性决定了金融监管对消极金融创新必须采取积极抑制或规范的对策。否则,金融监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理由。

六、金融监管对积极金融创新的影响

积极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获利能力,而在现有的法律框架范围内,针对金融市场需求,主动进行的创新行为。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激烈竞争的压力迫使金融机构积极进行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创新,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形成大批互相竞争的市场主体;推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金融资产,使市场工具多样化。只有市场主体和交易工具的发育成熟,才能有助于建立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对于积极金融创新,作为国家干预的金融监管应“消极”应对,尽可能地给金融机构创造更多地“自由”空间,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积极金融创新。但是应当注意,积极金融创新也存在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因此,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完全放弃监管,任其为所欲为,无约束的“自由”是产生金融风险以至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构建的国家来说,金融创新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既不能以风险为由抑制金融创新,也不能为创新而忽视风险防范,同时还要有效利用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功能。

简言之,对消极金融创新应采取“积极”的监管措施,而对积极金融创新则应“消极”监管。

七、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应对

1.金融监管制度的制定要有前瞻性

金融监管政策措施要适应金融业未来发展和变化趋势。()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定金融机构稳定性指标和有关措施时,要考虑未来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资产的可能变化等,此外,要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体系安全性的监测,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2.以鼓励积极金融创新,抑制消极金融创新为原则

3.模式的选择上,应由侧重于外部监管模式向既重视内部监管,也重视外部监管模式转变

从世界范围来看,金融监管无外乎三种类型:一种是侧重于外部监管的美国模式,其特点是金融监管主体可以站在超然的地位监管金融活动,避免部门本位主义,协调部门的立场和目标。二是侧重于内部监管的英国模式。其特点是政府除按必要的国家立法行事以外,较少干预金融活动,对金融业的日常监管主要由金融行业协会等组织来进行。三是侧重于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德国模式。金融创新具有复杂性及危机隐蔽性强的特点。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弊端的反应往往较迟钝,而金融行业协会则反应灵敏,因此对金融创新的有效监管需要更多的依据赖于内部监管。内部监管是第一道“防火墙”,外部监管是第二道“安全网”。

国际金融监管 篇3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管理 新金融 监管范式一、前言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对于金融业的发展与壮大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点包括平等、惠普、开放、共享等,该金融模式更加人性化,且十分民主,是一种非少数人控制的金融类型。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色,可以看出金融的监管应该保证其开放性、适应性与竞争性。当前,对于互联网的看法各有不一。因此,如何维护与保证互联网金融的正常发展,成为人们研究与探索的重要任务。

二、互联网金融的在发展中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应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市场的本质与功能完全相同。余额宝、支付通等技术的产生是互联网金融的方式与渠道,其主要的功能是支付、清算与资金的通融,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功能仍未超出金融市场的范畴[1]。因此,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互联网金融在今后的发展与应用中绝不会颠覆传统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

其次,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市场毫无冲突可言。互联网金融具有的是网络的相关特征,例如互联网金融具有便捷性、快速性。且互联网金融主张的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稳健。而传统的金融市场更加强调市场经济的常规性、普遍性。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上,进而展开各种金融活动,因此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市场并无任何冲突。

最后,在未来的发展中,互联网金融具有不确定性和市场发展的不稳定性,人们在重视开展金融活动的同时,更应注意互联网金融可能产生的风险,提高对互联网金融的防范意识。有研究学者表明,互联网金融本身并无任何新意可言,其创新之处在于金融与网络的结合,加快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变化,为传统的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在本质上并未发生任何改变。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新兴监管范式——互联网的监管原则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向和发展前景都十分可观。因此,应加强企业的探索精神和自律性,并提高法律监管的力度。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我国金融管理应适当采用新的管理内容,推进新金融的发展,鼓励其发展的同时也要进行规范[2]。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我国新兴的“互联网监管十二原则”。以下列举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金融应具有适当的风险容忍度原则

正因为互联网金融是当前新兴的金融模式,其发展与应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所以国家应适当放宽管理政策,过早期或是太过严格的监管力度,都会影响这种新兴金融业态的发展与壮大。有学者表明,世界上任何制度的制定都应处在“无序”和“专制”的范围之内。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原则也应采用同样的态度,从其长期发展的预测而言,互联网监管有其一定的风险存在,但是该风险都是在国家可控制的范围内。因此,对于互联网的监管应采取适当的容忍原则。

(二)互联网的实际动态金融监管原则

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外的定义中仍然十分模糊,还需要各个部门的进一步界定与明确。根据市场的监管力度,可以将金融的监管分为市场自律、监督、注册、审视等四个监管层面。此外,我国法律对金融的监管也具有相应的管理条例和管理职责。在监管过程中,如出现任何违法的行为,都要依法进行处理与惩治。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平台以及产品,金融的监管部门应适当根据其影响的程度和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互联网金融的管理范围进行确定,分别是方法与强度。对于风险小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应适当采取市场自律的原则。而风险较大的互联网金融,则要划入监督检查的范围内,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执行最严格的管理制度,最终保证我国家金融市场可以稳定和谐的发展。

(三)原则监管与规则监管的结合原则

原则性的监管模式之下,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以引导为原则进行金融监管。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对互联网金融设置过多的监管条例,且监管内容不需要细分的十分明确[3]。而相比之下,规则性监管的模式更注重法律监管的原则。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监管部门应设立各项监管条例,对金融的项目和内容作出非常详细的划分与管理。并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完成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监管部门在监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互联网金融运行的特点。在对经营人员进行管理与约束的同时,保证消费者的各项合法权益。此外,在研究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时,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及风险高发的项目制定特殊的监管条例。在两种监管原则的结合下,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条例,确保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四)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一致性原则

监管套利现象是指金融监管机构利用监管的差异性,对某些市场金融放宽管理与监督的标准,降低监管的成本与监管力度,从而获取不法利益的现象。当前,互联网金融所提供的业务与传统的金融市场提供的金融业务大同小异,例如放贷、支付等服务内容。因此,在对两者制定监管条例的过程中,不应存在任何偏袒或是不公平的现象。为确保金融监管的一致性,我国应就原则问题,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并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五)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原则

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对于我国金融系统存在“双面性”[4]。一方面,通过金融的增加服务提高配置的效率,推动了实体经济的有效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金融系统的总体风险型。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会放大金融市场的总体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为迅速,正是因为其进入的门槛极低,这就会导致许多非金融机构大量涌入金融市场,从而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总体价值,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交易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信息科技是最为突出的风险,正因为其具有较为便捷的快速处理功能,也就导致金融市场在发展与扩大的过程中,风险的聚集速度随之提升。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还具有业务流动性的风险,金融机构应加大对该风险的防范与处理力度,以确保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

四、总结

互联网金融作为当前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其发展与应用为传统的金融市场带来了全新的生命与动力,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十二原则为基础,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令法规,禁止任何不法行为发生。注重发展我国经济的同时,更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意识,以确保我国金融经济的稳定与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J].金融监管研究,2014,12(26):6-17.

[2]李真互联网金融:内生性风险与法律监管逻辑[J].海南金融,2014,6(4):76-81.

[3]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4,3(7):3-9.

国际金融监管 篇4

1.1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受大萧条影响, 金融监管思想得以面世和发展。随着规制经济学的日益成熟, 人们在经济分析时开始融入了规制过程的理念, 如此一来, 实现了经济法则、经济运行的融合, 为接下来金融监管体系的出现和完善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在该理论发展之初,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等针对其必要性展开了系统的理论论证。实施金融监管, 不仅有助于维护金融部门的安全, 而且有助于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还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最终推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1]。

1.2金融监管的效率

对金融监管成本说进行分析可知, 受监管成本的制约, 金融监管需要面对效率这一问题。在金融监管过程中, 涉及各种费用的支出, 所以过度监管是得不偿失的, 将会造成监管效率的大幅下降, 换而言之, 金融监管具有理论上的边界, 对该边界进行设定时, 应遵循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二者相等的原则, 即效率最大化的原则。

二、金融监管的复杂性

金融监管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金融系统的复杂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金融机构组织、金融业务及产品、金融体系结构日趋复杂;二、金融监管理念的相关变化;三、在制定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过程中, 各国之间的博弈不可避免。上述因素赋予了金融监管的复杂性[2]。

2.1金融监管效率的分析框架

融监管复杂性与金融监管效率的分析框架

图2是基于金融监管效率角度而得到的一个分析框架[3], 用于分析金融监管复杂性是否科学。该分析框架的核心思想在于, 如果金融监管的日益复杂化能够促进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 则表明金融监管复杂化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如果金融监管复杂化所消耗的成本大于复杂化所创造的金融效率, 则需要对金融监管予以一定的简化。随着金融监管的日益复杂化, 金融创新也将面临更大的难度;随着金融监管的日益复杂化, 不仅导致金融监管成本的增加, 而且给金融安全埋下了隐患。

2.2金融监管复杂性的最优化

金融监管成本指的是, 监管工作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支出;金融监管收益指的是, 避免不实施金融监管所产生的那部分损失。金融监管复杂性的最优化, 其本质在于通过有限的监管资源来达成监管收益最大化的目的。若监管效率用F (X) 来表示, 而金融监管成本及收益分别用C (X) 、R (X) 来表示时, 那么三者满足如下关系:F (X) =R (X) -C (X) 。R (X) 和金融监管复杂性成正比关系, 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将转为放缓趋势。当R, (x*) =C, (x*) 时, F (x*) 取最大值, 换而言之, x* 时金融监管复杂性达到了最优状态。以x* 为界, 左侧取值时, 金融监管边际收益大于金融监管边际成本, 该种情况下, 适当提升金融监管复杂性能够进一步促进金融监管效率的提升;右侧取值时, 金融边际收益小于金融监管边际成本, 该种情况下, 提升金融监管复杂性是得不偿失的, 将会造成金融监管效率的持续下降, 应简化金融监管, 以促进金融监管效率的提升[4]。

金融监管复杂性的最优化分析

2.3金融监管复杂性的成本收益分析

对于金融监管而言, 其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最佳平衡 (即金融监管效率) 取决于金融监管复杂程度。值得一提的是, 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完全固定的, 尤其是变化速度这一点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金融监管复杂性的加剧将会促使金融监管成本的增加, 即前者对后者的诸多影响因素中, 绝大多数属于确定性的;但是金融监管复杂性对金融监管收益的影响则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后者高低通常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

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时, 金融监管的复杂性才能真正为金融监管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一、金融监管复杂性能够带来良性影响, 如能够带来多层次的或者一定深度的金融创新, 不仅如此, 该创新本身所具有的金融风险远远小于其多样性所营造的金融安全;二、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且数量众多的模型能够对未来的金融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和处理;三、针对金融监管这一领域所制定的各项激励相容机制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总之, 当金融监管复杂性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金融监管复杂性所带来的边际成本时, 才有必要对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做进一步的提升, 反之亦然[5]。

三、降低金融监管复杂性所带来的监管效率

金融监管应趋向于复杂, 还是趋向于简单?面对一系列金融风险, 应选用何种监管模式, 简单底线式更佳, 还是高度敏感式更好?对于上述问题, 金融监管准则的复杂性一时也难以给出十分明确而具体的答案, 其焦点问题集中在一点, 即采用何种办法或者措施, 借助相对有限的监管资源在成本最小化的模式下去更好地达成一系列金融监管目标。由上文有关成本效率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 在增加金融监管复杂性的同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金融监管成本的增加, 然而金融监管收益增加与否却不一定, 这是诸多外生因素共同来决定的。因此, 若想实现对金融监管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方面要致力于金融监管复杂性的合理化降低, 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提供一系列有益条件以促进金融监管收益的增加。

首先, 在制定金融监管路径的过程中, 应将自下而上的监管作为基础, 与此同时, 予以自上而下监管的补充或辅助。金融复杂性、金融效率以及金融安全三者之间所具有的相关性并不算十分明确, 所以, 利用对监管路径的有效限制进而削弱或者避免金融复杂性、金融监管复杂性之间所产生的内外互动影响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所谓自上而下的监管指的是, 针对金融结构进行相应的顶层设计, 为大小金融机构划分目的明确且界限清晰的业务范围, 最终保证监管工作更具主动性, 更具系统性;所谓自下而上的监管指的是, 在面对金融体系的一系列创新或者变化时, 应对那些可能存在的风险予以监督并规避, 从有别于金融结构或者体系的其他角度对其展开相应的规制[6]。

其次, 在制定金融监管措施的过程中, 不仅要基于定量模型的相关分析, 而且要辅以相应的定性分析。如果对数量模型表现出了过度的依赖性, 那么随着金融风险多样化的加剧, 相应的度量模型将会更加复杂。需要指出的是, 在实际应用环节, 复杂程度过高的数量模型已经饱受质疑, 但是过于简单模型无法实现对真正情况的高效拟合, 有鉴于此, 对一系列金融风险展开定性化的监管以及判断也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定性分析结果予以适度引用, 可以有效弥补由于高度复杂的数量模型分析所产生的有关模型风险, 另外, 也避免借助定量模型来选用参数的发生, 如此一来, 在某种程度上大幅简化了金融监管的实施。

最后, 对融入了激励相容这一理念的金融监管予以再次的、重新的审视。由微观视角可知, 银行致力于短期效益最大化的追求, 而微观监管则强调保证单家机构的安全性以及稳健性, 二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差异;由宏观视角可知, 银行致力于自身利益的追求, 而金融监管则强调整体安全, 实现二者的激励相容具有相当的难度。如此一来, 是否需要赋予银行更大的权力, 如自由裁量权, 又如参数选择权, 是否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检验内部模型所能达到的准确性, 促进金融监管复杂性的进一步增加, 便需要监管当局及相关政府机构予以重新审视。在监管资源并非绝对足够的条件下, 对全部银行均赋予内部模型的选择权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将会让监管工作承受更大的风险和压力, 建议采用类似杠杆率的简单监管模式, 同时, 针对那些重点银行制定并采取更为严格且复杂的监管原则, 还有监管标准, 为其配置较大份额的监管资源。

四、结束语

金融监管复杂程度合理与否, 其关键在于成本收益能否达到最佳平衡。为实现这种平衡, 应基于资源一定的条件下, 对相关路径、方法以及理念等予以进一步的改善, 从而完成对金融监管复杂性的有效控制, 与此同时, 尽可能地增加金融监管复杂性所产生的一系列收益。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及金融监管的效率, 然后重点探讨了金融监管的复杂性, 最后探讨了降低金融监管复杂性所带来的监管效率。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出结论, 监管局应致力于金融监管复杂性的降低, 为金融监管带来更高的收益。

关键词:金融监管效率,复杂性,探究

参考文献

[1]王大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监管与防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2]丁玲华, 王仁祥.基于金融效率角度的金融监管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8 (04) .

[3]李海海.效率与安全:金融制度的选择困境——来自美国的经验与教训[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 (05) .

[4]张铁伟.效率与安全: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协调发展[J].现代商业.2011 (20) .

[5]安辉, 钟红云.基于金融市场效率的美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J].预测.2011 (06) .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5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金融创新过度及金融监管缺失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引,思考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认为金融发展需创新与监管并举。

★ 金融产品调查报告

★ 创新产品设计方案

★ 金融产品营销策划书

★ 金融产品推广简历

★ 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策划书

★ 金融创新与银行监管的辩证统一关系

★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企业管理论文

★ 金融产品营销管理简历表格

★ 企业发展计划书

基于金融效率的金融监管反思 篇6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效率;金融创新

一、前言

2011年9月发源于美国纽约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迅速蔓延到全球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指责金融机构的贪婪导致的经济危机。自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不可否认是美国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是由美国金融监管缺失,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滥用衍生品所导致的。为此,在金融危机后,全球对金融机构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强,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成为了大多数国家的监管目标。但是,金融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有效地配置资源,在过分强调金融监管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对金融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对金融系统进行有效监管需要重新进行反思。

二、金融监管对金融效率的影响

第一,金融监管对金融效率的正面影响。金融监管严格控制了金融市场中的风险,为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金融稳定是金融市场正常运营的基础,有效地控制金融市场风险能大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同时在对金融市场失灵的监管和纠正中,能够增强金融市场的公平性,提高市场竞争水平,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合理的金融监管能够增强金融市场稳定,全面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最终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

第二,金融监管对金融效率的负面影响。金融监管对金融效率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大道德风险、抑制金融创新和降低市场竞争等方面。道德风险是伴随着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金融监管的目的之一是及时防范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在监管过程中,由于监管目的或监管方法的不当,可能致使某些具体的监管行为导致道德风险的加大,如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等。金融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但不合理的金融创新对经济造成的损失巨大,因此金融创新受到金融监管的约束,金融创新的范围和速度都会受到限制。金融监管的初衷是提高市场良性竞争,降低市场恶性竞争,但在监管的实践过程中,往往发现事与愿违,甚至连良性的市场竞争一起被抑制。不合理的金融监管所导致的负面影响,都会使金融监管效果大打折扣,导致金融市场低效率。

三、我国金融监管偏离金融效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进出口贸易减少致使实体经济的受损,而金融体系所受到的影响较小。一方面,我国金融发展相对落后,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有限,全球化程度较低,我国金融机构尚未深入参与到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一直很注重金融监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严格的市场准入监管。金融行业进入监管是金融监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指对金融企业和金融从业人员的限制和管理。我国面临着以国有股份制金融机构为主,民营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共同竞争的局面。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我国设立商业银行的资本远远超出一些发达国家。该项监管条款导致了我国银行业组织形式呆板,发展过于缓慢,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入“黑市”,农村享受金融服务低下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越来越严重。为保护我国金融市场和银行业的发展,对外国资金进入金融业及其业务活动范围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外资银行向我国金融界展示了现代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和治理结构,如果我国能合理放开金融机构的对外管制,认真学习借鉴,势必推动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

第二,退出机制不完善。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必须建立金融机构合理的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目前,我国在金融法规方面日趋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金融机构缺乏退出机制。所以,当金融风险出现的时候,我国过多地采用非市场化的手段承担损失,通过行政手段强制解除金融风险。这种举措使政府承担了过大的责任,依靠政府信用解决债务问题,容易形成政府债务危机,甚至通货膨胀。而且政府的担保行为不利于形成良性的竞争局面,可能诱发金融机构盲目扩张,积累金融机构“大而不倒”道德风险。

第三,利率限制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是金融市场干预的最重要形式。利率限制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利率的上下限以及浮动幅度的限制。我国利率限制政策制约了市场利率的形成,引发了银行存贷息差过大的不良现象,进而使银行对息差收入的过度依赖,抑制了金融创新能力,降低了金融效率。

第四,金融创新的抑制。金融创新的目的是增强金融机构获取利润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但是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使金融监管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监管。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正是由于金融创新中派生的金融衍生品具有复杂性、高流动性、信息不透明和高杠杆效应等特点。但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非是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为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的关系。我国金融监管着重强调金融安全,从而抑制了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制约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建,黎桂林.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J].中国金融,2009(17).

2.李树生,祁敬宇.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辩证关系[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7).

3.郑联盛,何德旭.美国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框架的反思[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3).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

国际金融监管新发展 篇7

关键词:金融市场,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一、国际金融监管传统理论综述

公益利益论认为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理想状态下,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用。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 现实情况下的市场并非完全竞争, 导致金融资源的配置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监管, 通过管制来矫正市场缺陷, 从而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公益利益论认为监管通常发生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并且监管可以减少和消除市场失灵、保护公众的利益、提高公共福利, 因此金融监管当局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

管制俘获论认为管制与公共利益无关, 管制措施在实施之初可能还是有效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被管制的行业熟悉立法和行政程序时, 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管制机构会逐渐被他所管制的行业控制和主导, 被管制者给自己带来更高的收益。金融机构为了获得利益不断的对经营工具、业务进行创新, 以此同时, 市场上出现了新的金融风险, 这也推动监管机构不断提高监管水平。

管制供求论把管制看做是政府使用强制力量给特定的个人或集团带来有价值收益的商品, 运用供求规律阐释了金融监管的效率问题。管制可以被看作是由政府供给, 为特定个人与集团所需求的产品。管制是不同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消费者和生产者双方都可以从管制中得到好处。作为一种产品, 它同样受供求法则或规律的支配, 现行的管制安排是供求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寻租理论最早是由克鲁格 (Krueger, 1974) 提出, “寻租”一般是指社会中的非生产性追求利益行为, 是一种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的行为。简单地说, “寻租”就是一种寻求政府干预以谋取私利的行为。

管制成本论认为市场运作存在交易费用, 金融管制不是免费的, 而是需要花费成本的。一般的, 可以将管制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其中直接成本包括执行监管所耗费的资源与遵守监管条例而耗费的资源, 间接成本主要指因被管制者改变了原来的行为方式而造成的福利损失。

二、国际金融监管新发展

1、国际金融监管历程回顾

1.1美国金融监管历程回顾。

美国金融业主要经历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干预和金融变革时代四个发展阶段。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 美国金融业进入金融变革时代。特别是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后, 美国政府对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弊端进行反思, 对监管体系进行改革:在坚持市场主导原则下完善监管体系, 纠正市场过度自由而导致的市场与监管之间的失衡状态;对金融市场进行全方位监管, 将场外衍生品、私人金融合约和衍生品交易商均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能, 强调了稳定的重要性;对在交易地位和信息获得都处于弱势的投资者和消费者给予必要的保护。

1.2英国金融监管历程回顾。

英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悠久。英国早期的金融监管形成的是以自我约束为主, 道德规劝的自律体系。对金融领域出现的问题大多协商解决。英国金融监管经历了多个金融监管机构并存向金融监管一体化过度的过程, 试图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管, 包括建立重要人士变动的监管制度, 逐步完善内部会计记录、管理信息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等。

英国作为全球性金融中心之一, 在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后, 积极的推进金融监管改革, 在对现有体系进行修补与微调的同时,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巩固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首先, 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在早期世界性银行危机之后, 许多国家对银行业活动进行严格的限制, 采取分业隔离的体制, 减少存款者所面临的风险。但是, 到了20世纪末, 为了适应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如表1所示, 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纷纷打破分业限制, 对监管模式做出了重大改革, 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

其次, 重视对资本流动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流动性表明银行对短期到期债务的支付能力, 通常流动性越高, 清偿能力也就越强。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 对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监测和控制资产流动性也就成了金融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资本充足性是保证银行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银行表外业务的扩大, 加强对这一领域内资本充足性的监管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只有确保银行的各种负债与其资本金保持合适的比例, 才能保证银行资本营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流动和充足率均进行相应的提高, 以在现有的金融行业情况下进行有效、科学的监控。

再次, 鼓励金融创新, 加强应付复杂金融环境的能力。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大都经历了一个从严格抑制到积极鼓励金融创新的过程, 为了对创新产品进行监管, 也必须对现有的监管体系进行创新, 以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的协调统一。具体可以体现在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上。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 篇8

金融检察是个新事物, 它是检察机关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概念, 然后进入理论界研究的视野。目前, 金融检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华东政法大学姚建龙教授对金融检察作了初步定义, 他认为, “金融检察就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维护金融安全的相关理念、规范、制度与行动的统称”。笔者认为, 金融检察是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 为了预防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保卫金融安全、促进金融健康发展, 依法对金融运行和管理中的违法、违规等行为开展的检察活动的总称, 其原则是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 其对象是金融运行和管理中的犯罪行为;其目的是维护金融持续、保卫金融安全、服务于金融发展。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管理的总称。一般认为金融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部门 (主要是“一行三会”) 依据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所有业务活动进行的监督管理。广义上的金融监管除上述监管活动外, 还包括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我们通常多指狭义的金融监管, 即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活动, 其原则也是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其对象是金融机构及其行为;其目的纠正金融市场失灵, 维护金融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2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二者是对立的, 也是统一的。

2.1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的一致性

(1)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金融监管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金融市场的失灵问题, 减少或消除金融市场中出现的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竞争的不完全性。检察机关开展金融检察活动, 对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秩序、金融领域职务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惩治, 对可能产生危机的风险及时提示和预防, 也是针对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为了纠正金融市场失灵展开的。因此, 二者都是为了对金融运行和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必要的规制。

(2) 金融检察和金融监管存在共同的目标。

无论是金融检察还是金融监管, 都是克服市场失灵、维护公共利益的工具。金融检察建立的目的就是要服务于金融事业的发展, 金融检察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促进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是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维护金融机构稳健运行、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地发展和保护金融活动各主体利益。由此可见, 金融检察和金融监管的终极目标都是服务于金融事业稳定、健康地发展, 维护公共利益。

(3) 金融检察是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

在我国, 金融业是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行业, 金融产品复杂多样, 其运行漏洞、监管缺位, 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对整个国家经济体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 金融犯罪案件频发, 犯罪领域扩大化, 犯罪手段专业化、智能化、网络化, 犯罪主体多元化、团伙化, 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提出了挑战, 司法机关适时介入到金融领域, 运用刑法手段打击金融犯罪活动, 不仅为金融监管提供法律保障, 也是对金融监管缺位的有效补充。

2.2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的冲突性

(1)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之间会产生业务冲突。

一方面, 由于价值判断的差异导致业务冲突。检察机关介入金融监管领域主要是依据其金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由于判断依据标准的不一致性, 检察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 这就导致检察机关开展金融检察工作与监管部门的工作出现冲突。另一方面, 检察机关开展金融检察活动, 利用检察职权查办金融运行和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时, 如果过宽、过早的介入金融监管领域, 不仅会扰乱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 也会影响到正常金融活动的开展。

(2) 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检察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主要依据行政权力, 对于金融领域的矛头性犯罪案件, 或者涉及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案件, 监管部门一般都希望发挥本部门的作用, 运用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力来进行调查和处理。只有涉及的案件较大或较为严重, 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时, 它们才会把这些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因为检察机关过早、过多的涉入金融监管领域, 将对金融监管形成了一定的阻力。

3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协作机制的构建

3.1 境外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的协作模式

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 我国司法机关介入金融监督管理, 预防和打击金融犯罪的广度和力度还不够。美国为了加大力度打击金融犯罪, 由司法部牵头成立了特别调查小组, 吸收了最高银行监管机构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住房金融署、储蓄管理局等机构的人员, 以打击金融犯罪并对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澳大利亚为了打击洗钱等犯罪活动, 根据《金融交易报告法》建立了“澳大利亚可疑交易报告分析中心”, 通过与证券与投资委员会、税务总署、海关等部门建立信息交流机制获取金融交易信息, 将发现的各种金融违法犯罪行为提交给公共检察官。中国台湾金监会与法务部合作, 建立了打击金融犯罪的联系制度, 首创检察官进驻金监会协助办案。

然而, 我国还有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金融检察和金融监管的协作机制。我们可以借鉴境外的一些有益做法, 结合我国检察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 探索金融检察和金融监管的协作机制, 共同预防和打击金融犯罪活动, 维护金融秩序。

3.2 我国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协作机制的构建

(1) 相互交流学习机制的构建。

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多是学法律专业出身, 具备较强的法律专业知识, 金融专业知识相对缺乏, 而开展金融检察, 办理金融犯罪案件往往需要相关的经济金融专业知识。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的是经济金融专业性工作, 他们具有丰富的金融专业知识, 但也往往缺乏刑事法律方面的知识和案件处理经验。如果检察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 通过选派从事金融检察的工作人员到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挂职锻炼或参与课题研究, 学习经济金融知识, 了解经济金融运作模式、金融发展规律和特点, 学习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经验, 就可以扩充其专业知识领域, 更好地运用检察权力, 发挥检察职能, 有力打击金融违法、违规等犯罪活动。同时, 金融检察工作人员通过宣传和讲解金融诈骗犯罪、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伪造货币、洗钱、职务犯罪等案件, 使金融监管部门充分了解金融犯罪的特点和规律, 有效发挥防范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稳定, 促进金融健康发展的职能。目前, 一些地方检察院也正在积极探索与监管部门的交流学习机制, 如: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与北京银监局签署了《“监检携手, 筑金融安全防线”合作备忘录》, 互派人员学习交流和合作培训, 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2) 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

金融检察部门可建立与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传输机制, 互通有无, 共同探索预防和打击金融犯罪的长效机制。一方面, 要建立案件信息通报机制。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金融犯罪线索, 如信用欺诈, 窃取、买卖、非法提供信息、运输假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操纵证劵、期货市场, 职务犯罪等违法犯罪线索, 应及时向检察机关通报。同时, 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中, 如果发现影响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因素, 发现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 应及时向金融监管部门通报。另一方面, 要建立文件交换机制。金融监管部门将涉及破坏经济金融秩序的手段和方法以及监管机构维护金融稳定, 保证金融安全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可以通过简报的形式, 向金融检察部门传送。通过简报传送金融监管部门, 可为金融监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此外, 检察机关可以将金融违法、犯罪记录纳入到人民银行征信体系, 对于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强化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改革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 一些地方检察机关与金融监管部门在积极探索协调配合工作机制。例如:山西省人民检察院与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共同签署《协调配合机制备忘录》、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与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签署了《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协议》等。通过金融检察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的交流协作和信息共享, 实现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的有效对接, 不仅能够弥补监管的漏洞, 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 而且也为检察机关依法、适时、适度开展金融检察工作, 发挥检察机关在服务金融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摘要:在理论上理清金融检察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对于有效发挥检察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双效作用非常重要。

关键词:金融犯罪,金融检察,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1]张伯晋.金融检察助力维护金融法治与金融安全[N].检察日报, 2011-11-07.

[2]祁敬宇.金融监管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3]王军, 张晓津, 等.金融犯罪态势与金融犯罪研究[EB/OL].http://www.jcrb.com.

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监管的启示 篇9

2001年的9·11事件使美国经济备受打击。为刺激经济恢复增长, 美联储采取了低利率政策, 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连续13次降息, 联邦基准利率从2000年的6.5%下调到了2003年6月的1%, 达到46年来的最低水平。

2007年, “次贷”余额虽然只有1.2万亿—1.5万亿美元, 但经过包装, 衍生为证券在二级市场流通, 总规模膨胀到10万亿美元, 其中在国际上流通的约占2/3, 涉及“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多达2500多家, 全球45家大银行和券商都卷了进去。

美国从2004年6月以后变更了利率政策, 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 2006年8月宣布将基准利率继续维持在5.25%的水平。美国房地产市场自2006年开始迅速降温。一方面, 房子出手越来越难 (买涨不买跌) ;另一方面, 卖房所得也未必能够帮助借款人还清贷款。从2007年4月开始, 以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为标志, 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爆发。

二、次贷危机爆发前国际金融监管的主要缺陷

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并迅速席卷全球的事实充分证明了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严重缺陷, 无法对市场失灵做出快速的反映。

1. 监管对象的全球化和监管者的国别化的矛盾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大为增强。金融风险跨国传递和金融危机国际蔓延的途径、机会和速度也大大超过以前, 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能够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金融全球化及全球金融市场联动性的增强和国际金融产品的创新, 迫切需要全球化的金融监管体系对新产生的跨境金融交易进行监管, 以维护世界金融稳定。然而, 现有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却不能很好的满足全球化金融监管的需要, 事实上的国际金融监管仍是各个国家视角下的独立监管, 并且由于各国国内金融监管体制和监管体系迥然各异, 无法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全球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各国国内金融监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的。因此, 金融监管全球化与金融监管国别化的矛盾困扰着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有效实施。监管对象的全球化和监管者的国别化必然会在国际金融领域留下监管的空白地带, 在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加大的今天, 这种空白无疑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 主要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职能的缺失

多年来, 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一直采用的是“先上车, 后买票”的方式, 即出现监管漏洞再采取补救措施。这种模式不仅效果滞后而且致使主要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一直处于缺位和错位状态, 使之未能有效发挥全球金融监管职能。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 人们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关于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职能的缺位更加不满, 迫切需要他们提供更多的金融监控职能。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作为国际银行业监管的主体对全球银行业的风险防控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其制定的银行业监管的原则 (巴塞尔协议) 相当复杂和过于程式化, 并且还与大多数国家金融监管的实际情况不符, 这极大的削弱了其效能的发挥。更重要的是,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监管范围在新近出现的“影子银行”体系面前无能为力, 这也成为了其金融监管的一大掣肘。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职能的缺位、错位状况注定了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能有效的实施国际金融监管职能。

三、对国际金融监管的启示

监管空白、监管理念落后、金融监管协调和危机处理机制存在不足、主要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职能的缺失等众多因素的存在使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

1. 建立分层次、分区域的金融监管合作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速, 然而各国在经济水平、开放程度、金融结构、监管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使得在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问题上不应该一刀切, 应通过逐步实现分层次、分区域的监管合作慢慢达到全球范围内的统一。首先, 区域经济由于高度相关性, 可以率先达成适应一体化要求的金融监管合作, 制定有约束力的区域性合作协议, 促进区域内合作, 现阶段欧盟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其次, 在体制差距不大、金融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加快推进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和结构优势, 提高合作的效率和作用。

2.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合理性

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反映的是过去的经济力量, 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壮大 (尤其是“金砖四国”) 和他们参与全球经济事务愿望的增强, 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显然已不合时宜, 需要吸纳新的主体, 否则将很难在世界范围内协调金融监管问题。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 现有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充分认识到了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全球事务的重要性, 在原有的金融监管主体上纷纷吸纳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成员。如2009年2月, 中国、印度和巴西被OSCO的技术委员会邀请为新成员;2009年3月10—11日,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邀请巴西、中国、印度、韩国、墨西哥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进入其委员会的治理结构。此外,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同意将其成员增至16个, 并确立了名额的地区分布。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监管,监管机构,合作

参考文献

[1]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EB/OL].http://www.dongshihui.com.cn/news_view.php.2008-12-16/2010-04-28[1]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EB/OL].http://www.dongshihui.com.cn/news_view.php.2008-12-16/2010-04-28

[2]范方志: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演变及其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08 (3) :45-48[2]范方志: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演变及其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08 (3) :45-48

[3]朱小平: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9:4-8[3]朱小平: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9:4-8

国际金融监管 篇10

相比于中国, 国外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力度很大, 尤其在系统性风险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如美国, 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6月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管》 (Financial Regulatory Reform-A New Foundation:Rebuilding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改革的措施有很多, 但核心有两项:一是将美联储:美联储作为超级监管者, 加强了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 并将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纳入美联储监管范围。二是设立新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 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金融监管的中心内容。欧盟也做出了相应举措, 2009年6月, 欧盟理事会通过了《欧盟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Reform of EU’s Supervisory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Services) , 新建了欧洲系统风险理事会, 作为独立监管机构维护欧洲监管的宏观层面;另外组建欧洲金融监管体系, 强化了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监管的微观层面, 最后也是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日本在金融监管方面也有举措:由原先的大藏省为主的政府领导金融市场模式转为放权给市场, 结束“金融行政”传统的举措;设立金融厅;银行与政府分离实行独立化运营三大步骤。以上这些对于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来说, 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改进:加强宏观层面上的监管与调控;在微观层面上对金融创新, 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最后加强金融消费者在公共政策及金融市场的安全性系数, 保障交易安全。

宏观层面上的改革我国已经着手进行:立法方面, 《银行破产法》的出台、存款保险制度等种种完善银行退出机制和结构性调整的措施已经开始了, 相应的金融司法、执法也正在进行中。但微观层面上的监管措施还有很大的弥补空间, 如以下几点:

一、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带来的微观层面的系统风险

金融衍生品泛指一切以一般金融产品为基础并由此衍生出来的投资工具, 在外汇买卖, 股票和债券投资、房地产投资、借贷等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生出的金融交易形式, 其带来的风险隐患主要有:

1.原始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原始借款人到期如不能归还所借款项的本金和利息, 可能引起资产质量下降而导致相关风险;2.利率风险与利率波动风险:利率的变化影响证券的销售量和固定利率产品的收益, 当利率风险提高, 流动性短缺导致利率波动风险提升, 导致收益不能;3.资信等级下降的风险:资产证券化对等价下降的敏感度较高, 当贷款人无法抵偿债款, 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亦无法支付固定利息, 之后便引起流动性短缺和亏损;4.营运风险:衍生品交易和结算过程中, 如缺乏内部控制, 交易程序不健全, 价格变动反应不及时或者错误预测行情, 电脑网络造成相应的风险即是营运风险;

二、网络融资平台等互联网金融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金融市场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但因其发展快, 种类多以至于相应的金融监管法律很难及时对其进行监管, 如P2PS私募平台等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混乱和法律真空, 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软法的运用

国外的金融监管尤其重视软法的运用, 尤其在英美法系中, 商事法和金融相关法律对软法的运用不次于硬法, 在目前经济发展快, 经济形式多样且复杂的情况下, 更多地运用灵活的软法可以提高司法效率, 可以更好地解决如私募平台、股权不明问题等诸多复杂情况。

四、金融消费保护制度问题

相关的金融安全法仍未出台, 金融投资者和消费者具体的金融交易安全仍无法保证。我国对于投资者的保护力度欠缺, 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的进入门槛高,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系统的活跃性;退出机制欠缺, 对于信托形式的投资也被忽视, 导致消费者只能参考相关的零星的法条。

五、行政方面的干预

来自行政方面的干涉通过操控金融体系, 完成计划经济和国家发展任务;但随着市场经济成为主流, 行政方面的干涉和主导需要让位给市场, 政府从台前走向幕后作为监管者而非决定者, 这样才能符合市场对于金融系统的要求。以上是我国微观金融监管上的一些不足之处, 除了宏观监管的问题, 我国微观领域缺陷更大, 这是我国行政干预、宏观调控过强, 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而强化的结果, 但这已不适应当下的经济形势,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 我国在微观金融兼顾方面应以加强, 对金融衍生品、互联网金融方面加强立法, 减少金融监管中过多的指导性的行政性条款。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比国内外宏微观金融体系的改革措施, 外加目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措施:在宏观上减少行政干预, 完善银行业破产等市场退出机制;在微观层面上, 对金融衍生品市场、互联网金融、信托法修改和金融安全的保障措施要加以重视, 保障金融监管的健康运行, 多层次地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蒋大平.《国外金融监管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法学杂志, 2010年1卷第二期.

[2]参见顾功耘著.《金融危机与经济法的最新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离岸金融市场监管的国际经验研究 篇11

一、发展离岸市场的收益与成本

离岸货币市场作为一个与在岸市场平行,相对独立的货币交易市场,将货币的国家风险和汇率风险相分离,既为货币发行国提供了巨大收益,也带来了风险与成本。

(一)发展离岸市场的收益

发展离岸市场的收益主要表现在:第一,离岸市场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收益率,同时也提供了汇率风险分散化的渠道;第二,离岸本币交易为本币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有助于提升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利于建立证券市场的有效定价机制,从而促进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第三,发展离岸市场为资本项目不完全可兑换的国家提供了货币国际化的载体,使一国可以在离岸和在岸市场相对分离的情况下,推进跨境本币业务的开展。

(二)发展离岸市场的成本

发展离岸市场的成本主要在于:第一,离岸本币削弱了货币政策独立性。离在岸市场联动削弱了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限制了利用货币政策调节本国经济情况的能力。在离岸市场不存在管制的情况下,离岸市场本币通过为在岸市场提供信贷,扩大了货币乘数,放大了国内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影响货币政策的数量传导机制;而在利率平价作用下,套利行为会导致离岸市场利率水平和国内利率水平趋同,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价格传导机制。第二,离岸市场扩大了汇率波动性。不存在离岸市场情况下,投机套利活动只能在境内本币市场上进行,央行可以通过外汇干预影响在岸市场价格;而离岸市场条件下,离岸市场宽松的监管环境使套利活动更为活跃,在本币存在贬值趋势,且没有管制措施隔离境内外市场情况下,贬值预期很容易自我实现。

二、离岸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模式

根据政策的主体和对象不同,离岸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模式可分为三类:

(一)离岸市场所在国加强监管

离岸市场监管的一种方式是要求离岸市场所在国加强对离岸交易的监管力度。事实上,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监管措施,均会提升交易成本,削弱离岸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在离岸金融中心缺乏政策协调的情况下,金融交易会从管制严格的金融中心转移到相对宽松的金融中心。出于对离岸金融中心竞争优势的保护,各国政府往往不会主动限制自身的业务。因此要求离岸市场自身加强监管的方式尽管在理论上可行,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

(二)放松在岸市场监管力度

发达国家在发展离岸市场过程中,往往采取放松在岸市场监管力度的方式,即离岸对在岸的倒逼机制。相较于在岸市场,离岸市场的监管往往更为宽松,通过降低国内金融市场的管制力度,可以促进离在岸市场的协调均衡发展。

以美国为例,欧洲美元市场是在逃避境内严格管制下产生的。欧洲美元市场建立初期,其收益比境内市场更高,这导致了美元向欧洲市场外逃,欧洲美元市场的存款规模快速上升。随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美元外流的措施如Q条款、利息平衡税、国外直接投资规则等规定,以限制本国金融机构对非居民的贷款。但这些措施并未能阻止资本外流,反而进一步促使美元资本进入欧洲美元市场筹措资金、开展业务,推动了欧洲美元市场的更快发展。最终,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对美国国内金融改革产生了倒逼作用:美国政府陆续解除了利息平衡税等资本管制政策,随着利率上限被取消,Q 条款的终结,美国完全实现了利率自由化。当前,美元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在定价方面已几乎不存在区别。

(三)对离岸本币交易施加管制

对离岸市场进行限制的第三种方式是对本币的跨境交易施加限制,通过限制离岸本币与在岸本币的兑换,控制离岸市场流动性,隔离离在岸市场,从而阻断离岸市场对国内经济冲击。相对于以上两种方式,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区别设计,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都更为灵活,因此更加适合金融体系尚未完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新兴经济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正是采用此种方式来应对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冲击。该措施分为以下三类:

1、对非居民本币交易的汇兑管制

对离岸本币市场最直接高效的方式是对非居民的本币兑换进行管制,即对本币在境外银行和境内银行账户之间的划转施加限制。该措施通过限制境外银行的本币结算能力,控制离岸市场的本币流动性,从而隔离离岸与在岸市场。由于该措施实际上也限制了具有真实贸易、投资背景,出于对冲外汇风险目的的离岸本币交易,因此会带来较高经济成本,监管者应谨慎使用。

2、对金融机构的本币资产交易限制

另一种相对间接的监管离岸市场方式是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表内和表外业务施加管制。从境外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角度,货币当局一方面可以通过限制国外金融机构的在岸本币负债,如禁止或对非居民账户利息收入征税,对非居民负债设置更高准备金率等方式,限制非居民对本币的需求;另一方面,从资产角度,货币当局可以通过禁止或限制境内金融机构向境外机构提供本币信贷,达到限制本币供应的效果。最终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削弱离岸市场流动性,耗尽做空本币头寸的投机套利者的资金来源。

3、对非金融机构本币交易的限制

在一些情况下,对金融机构的非居民本币交易管制仍不足以约束离岸货币交易。在管制措施未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在离岸与在岸市场之间转移资金。为了防止这种政策漏损,对离岸本币交易管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限制非金融机构的本币交易。最常使用的交易管制包括:限制非金融主体的本币信贷;对非居民购买、发行或销售本币计价资产的直接管制;禁止居民开立离岸本币账户;禁止本币用于贸易或金融交易结算;限制本币现钞的跨境输入输出等。

三、离岸本币交易监管的国家经验

对尚处于金融体系改革,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可兑换的中国来说,对离岸本币交易的监管模式最为适用。对此,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和新加坡对离岸市场的管制措施为我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离岸本币交易监管的具体形式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了应对离岸市场的冲击,过去快速推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国家纷纷加强了对离岸市场的监管力度。而根据管制的范围大小不同,可将各国的离岸本币监管模式分为宽口径和窄口径监管模式。其中,宽口径监管以马来西亚和韩国为代表,窄口径监管以新加坡和泰国为代表。

1、全面监管:马来西亚,韩国

长期以来,韩国尽管一直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但是对发展离岸市场持谨慎态度。相反,马来西亚在危机前对资本项目自由化和离岸市场发展保持着积极态度,是在跨境资金对本币施加了贬值的巨大压力下,紧急加强了离岸市场管制。尽管两国加强监管的背景有所不同,二者最终都施行了宽口径的全面管制措施。

马来西亚是亚洲金融危机后管制措施涉及面最广的国家。1997年8月,当试图通过限制银行对非居民的掉期交易隔离离在岸市场的政策失败后,监管部门随即全面限制了离在岸市场交易,禁止了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信贷及其衍生交易;所有离岸市场上的本币均被要求汇回;对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本币划转施加限制;禁止本币贸易结算和离岸市场本币资产交易;限制本币现钞的输入输出。尽管管制措施的涉及范围很广,但马来西亚并没有对外商直接投资和经常项目交易施加限制。韩国在危机后对离岸市场的韩元施加了与马来西亚的覆盖广度类似的监管措施,但是工具强度却远不及马来西亚严格,除严格禁止韩元用于贸易结算外,管制主要以事前审批、报告、和告知为主。

2、部分监管:新加坡,泰国

新加坡尽管早在1978年就取消了一切基于居民歧视性的资本管制,但却并不鼓励离岸本币的发展,监管当局要求国内银行对非居民的本币信贷仅限于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融资信贷,对银行间互换、期权等衍生品交易施加了较强限制。与马来西亚的情况相类似,泰国在危机前一直积极鼓励离岸业务的快速扩张,是在金融危机后境外套利资金施加了巨大贬值压力下,紧急出台了对离岸市场的管制措施。

新加坡和泰国的监管措施均涵盖了对非居民本币交易的限制,离在岸银行间的借贷限制,以及对非居民衍生品交易的管制等,但这些限制措施均是在区分商业和金融信贷的基础上,仅针对不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信贷进行限制。相比之下,泰国管制措施比新加坡的涉及范围更广:泰国严格禁止一切境内金融机构对非居民的本币信贷,而新加坡则需要征得货币当局同意。与马来西亚相类似,危机后泰国对非居民本币的兑换严格施加限制,尤其禁止境内银行在离岸市场上开立本币账户,向其转移本币资金或是持有离岸分支机构的本币债权;同时泰国还禁止居民购买非居民证券。

(二)监管政策的有效性

离岸市场的管制效果可以通过其否有效抑制投机套利活动,稳定在岸市场价格来进行判断。按照此标准,各国对离岸市场管制措施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全面监管和部分监管并不意味着监管的高效和低效。相对于管制的覆盖范围,最终效果更加取决于管制的实施力度和政策一致性。危机后马来西亚与韩国对离岸市场都使用了全面监管模式,但马来西亚对境外本币的各类交易执行的是彻底禁止性措施,而韩国的具体实施手段仅是事前审批、报告和通知要求,这些措施并没能有效纾解贬值压力,韩元在危机中贬值幅度超过20%,而马来西亚则并未出现严重货币贬值。

而同为部分监管模式的泰国与新加坡,二者的政策结果也大不相同:泰国在危机后出台的管制措施缺乏政策的前后一致性:危机初期禁止掉期业务曾一度打击了做空泰铢的离岸投机者,但泰国之后逐步放松了管制力度,仅保留了对非居民信贷业务和离岸本币账户的管制,贬值压力再度显现才迫使货币当局加强了离岸业务的上报审核机制,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加重了处罚力度。这种政策的反复性导致了管制效果缓慢显现。相反,尽管新加坡在危机后并没有增强对离岸市场的管制力度,但各项措施的执行效率非常高,在危机中新加坡元并没有遭到巨大贬值压力。

第二,在危机情况下,临时性资本流出管制有其合理性。泰国与马来西亚在应对危机中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泰国并未对资本流出施加管制。而危机前大力推进离岸市场发展,积极推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马来西亚,在危机中果断通过禁止资本流出管制有效地抑制了资本外逃。尽管该做法一度遭到国际社会指责,但事实证明马来西亚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本币投机套利压力,经济金融运行受到危机冲击的影响较小。

第三,国内经济与金融改革是抵御外部风险的最终决定因素。马来西亚在危机后出台了稳健的经济政策,大力推行金融机构和企业部门改革;类似的,危机后韩国积极推行经济金融体系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最终重竖了投资者对韩元的信心;而新加坡在危机中并未遭到投机套利攻击的原因,也恰恰在于新加坡金融改革开展较早,已建立了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再加上国内稳定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使投资者对新加坡的经济运行具有长期信心。因此从长远来看,经济与金融领域改革是扭转汇率悲观预期的根本解决对策。

四、总结

事实证明,危机前积极推进离岸市场发展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和危机后窄口径管制的国家如新加坡,均成功抵御了危机中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冲击,而关键在于一国是否建立了对离岸市场切实有效的监管制度安排,以及国内经济与金融改革是否到位。如果一方面大力推进离岸市场扩张,甚至以超越在岸市场水平的速度发展,而另一方面在风险上升时又无法实施高效的监管,就有极有重蹈泰国金融危机的覆辙。对此,作者认为,离岸市场作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国家在继续发展离岸市场的同时,也应客观认识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影响,积极研究建立离岸市场的审慎监管机制,更好地推进离岸和在岸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

nd. Measures to Limit the Offshore Use of Currencies:Pros and Cons [E]. 2009. IMF Working Paper WP/01/43

[2]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

tlements. Offshore Markets for the Domestic Currency:Monetar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ssues [E]. 2010. BIS Working Papers No 320

[3]He,Dong and McCauley,Ro-

bert. Eurodollar Banking and Currency Internationalisation [R]. BIS

我国金融体统与金融监管浅析 篇12

一、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1金融业的信息不对称。存款者与银行、银行与贷款者、银行与监管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 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不仅降低了金融效率, 而且增加了金融风险。

1.2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 以较少的资本经营较多的资产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同时, 个别银行的破产很容易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而引发金融危机。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

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监管, 形成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 对金融机构的准入、经营以及退出进行监管。这种监管不是一种有效监管, 而只是一种存在诸多缺陷的权力监管。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市场化程度还不高, 金融体制和企业制度还不够完善, 因此银行监管制度也存在一定缺陷, 使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打了折扣。我国的金融体系确实存在很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我国的金融体系缺少新的金融监管理念。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央对金融机构的运作管理过多, 致使金融机构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金融业健康地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并且我们的监管方法还比较落后。所以我们要用新的理念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 尝试用新思路来管理我们的金融市场。让金融机构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

2.2我国目前的金融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金融市场缺少约束力。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所以各个金融主体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这是导致金融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因素。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金融市场运行非规范化, 市场上就会产生很多非公平的交易和不正当的竞争, 经济主体的利益遭受损失, 欺诈行为时有发生, 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虚假信息、做假账。

2.3信息披露不完全, 信息公开性差。准确、及时、全面地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对于金融业的监管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它是对金融业实施有效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 也是市场公开原则的集中体现。我国经济目前所处阶段, 信息的公开程度还不够高。因此,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也成为金融发展和监管的一个重要趋势。

三、实现有效金融监管的措施和建议

3.1改进监管方式, 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我国的监管体系要形成一套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监管机制就必须加强金融机构的自律监管。金融机构应该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 建立内部监控制度, 为了实现金融机构的安全性, 充分发挥各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在加强金融机构自律监管的同时, 发挥行业互律组织的监管作用, 防止不正当的竞争, 规范金融行为, 实现外在约束和内在自律的统一, 使金融机构有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3.2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首先, 要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修订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经营与监管的法律框架, 系统清理现行的金融监管法规,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结构, 补充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从目前法律法规的种类看, 我们已经制定颁布实施《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贷款通则》《保险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为监管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 但是为了适应对金融业的全面监管, 还必须制定与这些基本法律相配套的更多的专业性法律法规、条例, 制定和完善具体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金融业监管办法;其次, 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强化金融监管的执法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和履行监管职能的绩效考核, 确保各项监督措施落到实处;其三, 强化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执行, 建立严厉的经济处罚机制, 强化处罚的威慑力。

3.3加强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建设, 完善市场约束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可以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这对金融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经营效率也产生了强大的市场约束力和推动力。同时, 通过收集、评价和发布金融机构的经营和信用信息, 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 也为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有效的信息载体。

3.4大力推进金融人才战略。市场竞争首先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金融机构在未来的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 要得以生存和发展, 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首先, 必须根据国际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 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化、专业化的经济管理者队伍, 抓好自我监管;对现有的监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学习现代国际监管知识和技能, 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通过各种办法全面提高和改善金融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效能, 真正起到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的特征, 所以金融体系风险大, 动荡不稳定。金融稳定是一项系统工程, 而金融监管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很多缺陷, 所以有必要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管。本文将讲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论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 及有效的监管措施。

关键词:金融体系,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1]、刘明华:《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 《武汉金融》2003年02期

上一篇:多层建筑下一篇:音乐课堂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