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共12篇)
绩效考核 篇1
1 引言
绩效考核也可以称之为绩效考评、绩效评价, 是对绩效结果进行衡量、评价和反馈的过程。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出一个分数,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充分的沟通, 使得组织或者员工进行目的性更强的绩效改进。由于评估方法不精确, 评价者存在认知偏差等原因, 导致绩效考核的效果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在评判绩效考核有效性时, 学者们往往侧重于从操作方法上对绩效考核进行分类。但是基于这些分类的研究只能用于比较不同考核方法的适用性, 而无法评判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性。在我国, 虽然绩效考核已被各种组织广泛使用, 但相关的理论研究还相当落后。国内大部分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对绩效考核工具性问题的探讨上, 对不同绩效考核可能引发的员工反应关注不够。因此根据绩效考核最终目的, 把绩效考核分为四种类型, 分别为:对比区别型、合作互利型、交换互惠型和流于形式型, 然后分别具体分析讨论员工对四种类型绩效考核反应的差异性影响, 最后对文章做出总结。
2 绩效考核类型分类
自从Meyer等人于1965年首次提出绩效考核的“双重本质”以来, 该领域的文献就开始将绩效考核区分为发展型和评估型。发展型即帮助员工发展职业, 为员工提供绩效反馈, 找出员工改善业绩、发掘潜力的空间, 并作为发掘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决策的依据;作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依据。评估型即衡量比较员工的优缺点和绩效, 掌握员工的行为和结果, 以决定员工的去留、升迁或降职、加薪或减薪及职务调动等奖惩措施。Boswell和Boudreau认为, 组织实施绩效考核时, 往往会同时采用发展和评估两种目的。也就是说, 发展型绩效考核与评估型绩效考核并不是截然相反的关系, 它们不是位于同一个概念的两端, 而是两个独立的维度。现有研究只是对两种考核目的的单独作用进行了研究, 而对现实中两种目的的兼容或重叠现象关注不够。采用坐标系图法, 根据绩效考核的目的——发展型和评估型, 将绩效考核分为对比区别型、合作互利型、交换互惠型和流于形式型。如图:
(1) 对比区别型。该类型绩效考核的结果信息主要用于评估员工过去的绩效, 对员工的发展导向关注甚少。属于以事为中心的事后考核, 考核的目标就是考核期内的工作。考核出区别, 确定了等级就算是达到了目的, 至于员工的工作绩效为什么产生差异不在它关注的视角之内。对比区别型绩效考核通常仅仅评估员工的工作结果或者工作行为, 以衡量员工对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 或者比较员工之间的优劣, 没能有效地为员工提供绩效反馈, 没有帮助员工找出工作中的问题所在, 也没有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因此, 会使员工感到绩效考核是一种惩罚的工具, 是追究员工责任的过程, 久而久之, 会使员工对绩效考核产生抗拒心理。吴培冠, 陈婷婷认为, 高度评估员工过去行为的绩效对团队绩效和团队满意度有负向作用。该类型下的考核, 希望每个员工把本职工作做好, 满足这一条, 就可以得到较高的考核结果, 进而能够获得晋级、晋升、奖励的机会。反之, 考核结果不好, 那些机会也就会与你失之交臂。这样的考核无疑只是监督和控制员工的一种手段。而对于员工在工作绩效方面为何会产生差异即深层次的内因和外因方面的分析考虑得很少, 更缺乏有针对性地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2) 合作互利型。合作互利型绩效考核在发展导向和评估导向上都表现得很强。一方面, 雇主想通过绩效考核制定严格的、科学的衡量标准, 进而给员工施加一定的任务压力, 以提升他们的绩效;另一方面, 雇主又希望通过绩效考核开发员工的发展潜力, 帮助其寻找发展的弱点, 为员工的长远发展进行投资。此类考核中的组织和成员表现为一种合作双赢的关系。这种绩效考核通过定期的正规反馈, 分析员工工作中的不足, 帮助员工理解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帮助员工发掘自身的潜力, 以提升其能力, 更好地适应工作、提高业绩。它能使员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工作, 认清自己职业发展的需要。合作互利型绩效考核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属感, 双方都愿意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3) 交换互惠型。该类型绩效考核更愿意为员工的未来发展投资, 对员工过去的工作评估较少。这类雇主通常会将绩效考核结果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员工, 并通过绩效面谈等方式帮助员工分析其自身的优劣, 使员工进一步明确其成长的目标和培训的需求。承诺型绩效考核认为员工与组织之间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
(4) 流于形式型。该类型绩效考核在发展导向和评估导向上均表现很弱, 对企业来说, 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年终单位领导及人事部门负责人召集所属各部门负责人开会, 布置年终考核工作, 各部门领导接受任务后, 逐级布置, 接着是各类人员填写不同的考核表, 在一定范围内述职, 根据述职情况评选出优秀人员, 再接着是各部门领导在考核表上写上大致相同的评语, 签字后上报人事部门, 一年一度的考核工作至此结束。该种类型的绩效考核年年搞, 年年都是例行公事。因此, 每到考核来临时, 负责人总是左右为难, 为了完成企业的考核任务, 寻求平衡应付了事。在考核过程中, 工作态度不认真, 考核形式单一化, 草草走过场了事, 之后将绩效考核结果束之高阁, 导致考核没有真正发挥其控制与激励的作用。
3 不同类型绩效考核对比分析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有效管理和激励员工的工具, 是重要的情景变量, 能够导致员工的心理反应, 即形成与同事之间合作性或者竞争性目标联系的认知, 进而导致员工的行为反应, 即形成与同事之间正向的或者负向的人际互动, 从而影响团队绩效和满意度。有研究表明, 作为增强员工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 员工发展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一种自愿和长期的、组织上的支持。从社会交换的角度说, 员工会倾向于回报企业。其中, 与同事之间的通力合作就是一种重要和有效的回报方式。此外, 员工发展导向的绩效考核能够导致间接的回报, 即企业对员工的自愿支持行为能够带来员工对同事的自愿支持行为和利他行为。发展导向的绩效考核还能通过对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反馈和梳理, 促使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一致, 每个人之间的目标兼容, 即同时体现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它不会使员工个体之间的目标或利益产生直接的冲突, 相反, 它使得员工之间的目标是正向联系的, 它引导员工互相合作、互补提升, 以实现团队目标及个人目标。由上图可知, 合作互利和交换互惠型绩效考核组织较注重员工的发展导向, 从而能够促进员工形成与同事间合作性目标联系认知。但是, 合作互利型对评估导向的关注度要高于交换互惠型绩效考核。正当程序观点认为, 绩效考核中清晰和全面的证据是影响员工公平感的重要因素, 但在收集考核信息时, 考核者往往容易受到考核目的的影响。作为一种公平的考核方式, 它必须综合考虑多种目的, 这样考核者才会在考核过程中收集更全面的信息, 利于做出更全面的评价。也就是说, 当绩效考核的两种目的处于分离状态时, 考核者往往只关注某一方面的信息, 而容易忽略其它可能非常重要的信息, 从而导致考核准确度降低, 所以合作互利型绩效考核准确度高于交换互惠型和对比区别型绩效考核。相反, 对比区别型和流于形式型绩效考核组织对员工的发展关注度较低, 该两种绩效考核组织与员工都只是建立一种短期的交易、经济交换关系, 员工在心理上对组织没有忠诚感, 较易使员工对组织产生不满的情绪, 研究结果发现, 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离职意愿存在高度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也即该两种类型下的绩效管理可能会引起员工的高离职率。
对比区别型与合作互利型绩效考核相比, 对比区别型绩效考核对员工的发展导向关注较低。在合作互利型绩效考核组织中, 员工会把自身的利益与组织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该种绩效考核着眼于以“人”为中心来进行的, 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 它以人为中心,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通过绩效考核, 发现员工的特长优势和问题不足, 对于特长优势, 要给于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并为其继续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对于问题不足, 则应通过与员工共同分析原因, 找出影响工作绩效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并制定今后一个时期的培训开发计划。另一方面, 通过绩效考核后的沟通反馈, 使员工了解到组织对自己的评价, 知道哪些做法是受到组织和大家认可的, 哪些做法上还有待于继续努力, 对于工作绩效的认识自己和组织有哪些不一致的地方等等。员工感知到组织对自己的关心、赞赏, 组织绩效考核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时, 员工也往往会给予组织更多的积极回馈。如文鹏, 廖建桥也证明当员工感知到组织绩效考核主要为了自身的发展时, 员工更愿意将自己的知识 (特别是隐性知识) 拿出共享。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下, 员工将自己的知识拿出来共享无疑会极大地提升整个组织的知识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而在对比区别型绩效考核中, 员工感觉到组织为自己提供的发展机会较少, 对自己的关心甚少, 从而对组织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就不如合作互利型绩效考核。
与其它三种类型绩效考核相比, 流于形式的绩效考核结果没有任何的实质作用。龙立荣和毛忞歆认为, 与没有绩效考核相比, 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但不执行可能会对员工造成更大的危害。Poter和Steers于1973年提出了期望落差观点。所谓期望落差, 就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中遇到的正面或负面的经历与其所期望的经历之间的差异。当一个人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时, 或者说现实与期望的落差越大时, 人们就越容易产生负面的态度 (例如满意度下降) 与行为 (如离职等) 。在绩效考核实施初期, 考核目标及其兑现方式往往能使员工产生较高的预期,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当人们感知到组织的绩效考核处于“放任”状态时, 他们通常会因为自己的工作成绩未得到承认或兑现而感到沮丧, 这种期望的落差就会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产生不满。而当绩效考核的结果无论用于员工的发展或还是评估时, 都会减轻员工期望的落差程度。考核者没有真正理解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 绩效考核缺少沟通和反馈, 绩效考核结果本身没有令人信服的依据。因而, 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也较低。
4 结语
通过以上四种绩效考核的分析, 合作互利型绩效考核的组织最能给员工带来归属感, 组织能够为员工的发展不断投资。员工之间能形成知识共享, 组织和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互利双赢的关系。而流于形式型的绩效考核是最差的一种绩效考核。组织在实施绩效考核时应同时加强对结果的评估导向和发展导向。一方面绩效考核的结果要与员工的奖金、晋升等直接利益挂钩, 以激发他们的经济动机;同时绩效考核的结果也要用于指导员工的培训与发展, 以增强他们的组织承诺和内在工作动机。另一方面, 绩效考核要为培训开展提供明确的、有针对性的依据, 培训开发是绩效考核最终的、最人本的目的。一个企业或组织, 如果能在这个问题上有理性地认识并付诸于实践, 那么就能够形成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双赢的局面。此外, 管理者应尽量避免让考核流于形式。
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绩效考核的分类是否有完备性未得到验证。第二、四种绩效考核对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三、只是理论上研究, 未得到实证验证, 以后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理论部分进行实证分析。
摘要:根据绩效考核的两种目的——发展型和评估型, 利用坐标系法把绩效考核分为对比区别型、合作互利型、交换互惠型和流于形式型, 具体分析对比了这四种类型绩效考核下员工的差异性反应, 指出采用合作互利型绩效考核的组织能够和员工保持长期合作双赢的关系, 是一种较好的绩效考核, 而流于形式型的绩效考核是较差的绩效考核。
关键词: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目的,绩效考核类型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362.
[2]McNerney D.J.Improved Performance Appraisals:Process, of Elimination.HRFocus, 1995, (7) .
[3]文鹏, 廖建桥.不同类型绩效考核对员工考核反应的异性影响——考核目的视角下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 (2) .
[4]周浩, 龙立荣.绩效考核中宽大效应的成因及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6) .
[5]Meyer H.H., Kay E., French J.R.P., Jr.Split Roles in Per-formance Appraisal.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65, (43) .
[6]付亚和, 许玉林.绩效考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76.
[7]Boswell W.R., Boudreau J.W..Seperating the Developmental and Evaluative Performance Appraisal Uses.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002, 16 (3) .
[8]纪新华.关于绩效考核最终目的的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5, 7 (3) .[9]黄才华.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4 (5) .[10]吴培冠, 陈婷婷.绩效管理的取向对团队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6) .[11]唐翌.团队心理安全、组织公民行为和团队创新——一个中介传导模型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 2005, 8 (6) .[12]Folger R., Cropanzano R..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Human-Resource Management, Thousand Oaks, CA:Sage, 2000.[13]龙立荣, 毛忞歆.绩效考核执行力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7, 6 (8) .[14]Porter L.W., Steers R.M..Organizational, Work, and Per-sonal Fators in Employee Turnover and Absenteeism.Psycholog-ical Blletin, 1973, 80 (2) .[15]郭必裕.对高校员工绩效考核内涵的探讨[J].南通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4, 5 (2) .
绩效考核 篇2
(KPI 绩效考核)妇科外科岗位绩效考核指标
妇科、外科绩效考核指标 妇产科主任绩效考核指标 序号 KPI 指标定义 评分计算标准 信息来源 1 本科室业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及总结制订及时性 按照医院整体要求,按规定时间完成业务发展规划、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的编写、上交 1)在规定时间上交,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室业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2 每季度从门诊收治病房人数 每季度从门诊收治病房人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人,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务科统计报表 3(单病种)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 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规定时间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前
天,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住院处统计报表(单病种)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 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和标准相比超出、节约的程度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元,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提高
元,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住院处统计报表 5 病床使用率 实际占床日÷开放总床日×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住院处统计报表 6 病床周转率 病床使用周转的速度和使用效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住院处统计报表 7 业务总收入
实际的业务总收入÷预算收入额×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收入科目明细表 医疗收入目标完成情况 指本科床位、诊疗、治疗、护理等医疗收入 计算公式:实际的医疗收入÷预算医疗收入额×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收入科目明细表 9 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率 实际的药品收入÷业务总收入额×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提高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收入科目明细表 10 每床日业务收入(按实际病床日计算)
业务总收入÷实际占床日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元,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元,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住院处统计报表 11 每床日医疗收入(按实际病床日计算)
医疗收入÷实际占床日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元,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元,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住院处统计报表 医疗支出控制率 指本科床位、诊疗、治疗、护理等医疗收入 计算公式:实际的医疗支出÷预算医疗支出额×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提高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收入科目明细表 13 毛利润率 毛利额÷收入额×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帐薄 14 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的周转速度,计算公式:收入÷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帐薄 15 病人的欠费情况 病人欠费额的多少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元,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提高
元,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帐薄 临床确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 临床确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和标准相差的幅度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临床诊断记录、病理诊断分析方案 17 住院病人七日确诊率(住院病人七日确诊数量/总住院病人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临床诊断记录 18 住院产妇死亡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提高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统计记录 19 院内活产婴儿死亡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提高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统计记录 手术成功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手术记录 21 护理工作的规范性 不能按照制度要求和标准要求开展护理实施工作和相关的登记记录工作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护理部检查记录、病人投诉记录 22 查房次数 考核当期查房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查房记录 23 开展复杂病例、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的频次 开展复杂病例、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例讨论记录 24 甲级病历比率
(甲级病历数量÷总病历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案室统计报表 丙级病历比率
(丙级病历数量/总病历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案室统计报表 26 医疗文件书写、登记的及时性及统计数据及时性 医疗文件书写、登记比规定日期延迟的天数及统计工作比规定日期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疗文件、统计资料 27 医疗文件书写、登记的准确性及统计数据准确性 医疗文件书写、登记中出现差错的次数及统计数据中出现差错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疗文件、统计资料、工作检查记录 28 医保政策执行情况 被医保办审核发现有违反医保政策情况的次数 1)不出现,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保办相关记录 29 医疗纠纷、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 医疗纠纷、差错事件发生的次数 1)不出现,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事故统计记录 由于医疗纠纷、差错事件造成的损失 由于医疗纠纷、医疗差错给医院带来的损失的大小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元,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提高
元,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事件处理记录 31 病人满意度比率(科室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良好数量/总调查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务科统计报表 32 培训质量评价良好比率(培训讲课课堂质量评价结果良好数量/总评价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教办统计报表 33 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量 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篇发表文章数量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篇,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篇,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教办统计报表
本科科研项目进度计划完成率 科研项目实际进度目标完成数÷研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数×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项目进度记录 35 本科室科研项目按计划完成率 当期实际完成的科研项目数÷当期计划完成的项目数×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项目验收记录 36 本科室科研项目研究方案完成的及时性 科研项目研究方案完成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相关科研技术资料归档的及时性 相关科研技术资料归档时间比规定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档案 38 相关科研档案日常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 相关科研档案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差错、遗失、损坏的次数以及违反规定进行借阅使用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档案使用记录、工作检查记录
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实际完成的教学时数÷计划的教学总时数×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教学记录 40 “导师”制 负责本科室内 2-3 名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定期开展教学工作。对所带人员有定期的评价 不能够定期开展教学工作,人员无评价,发生一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教学记录、评价记录 41 被指导人员的论文数量 被指导人员有
篇联名论文发表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篇,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篇,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论文发表记录 42 预算的准确性(1-科室实际发生值/预算值)×100% 1)在目标值高5%及低15%的区间内浮动,得100分 2)比区间最高值每提高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比区间最低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统计报表
科室管理费用和预算值比率(科室管理费用/管理费用预算值)×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提高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统计报表 44 业务招待费用和预算的差异率(当期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当期招待费用预算)×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增加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统计报表 45 部门员工有无重大错误 部门员工出现重大失误或受到行政处分的次数 满分 100 分,每出现一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 50分 医院相关通报、通知 46 科室职工流失率(科室主动离职的职工数量/科室总人数)×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人事科员工离职记录 47 部门被投诉次数 对本部门的投诉不多于[]起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院办投诉记录 48 科室绩效考核的组织管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科室的绩效考核 1)
按时完成,得100分 2)
每延时一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考核相关记录
科室绩效考核合规性 科室职工因考核过程不规范、考核无反馈、考核不公平等原因向上级投诉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考核投诉记录 序号 GS 指标解释 考核主体、信息来源 1 科室工作计划的制订 科室工作计划制订,符合医院整体要求。科室目标分解合理,配套措施完善,有阶段性目标和计划、具体负责人,有明确计划完成时间 直接领导 2 制度制定和执行 本部门规章制度制定完备、规范、系统、切实可行,且且严格执行 院办(检查记录)医疗纠纷、差错事件的处理 能够快速查明原因、界定责任、处理好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将医院的损失和对医院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让患者、差错责任人也能接受 直接领导、处理记录 4 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工作态度热情、技能贤淑、能够达到护理的工作要求,认真的执行医嘱,获得病患者的认可 护理部 5 新技术、新方法、新业务的应用开展情况 积极进行新技术的引进、新疗法的应用、新业务的开拓,且取得显著成效 直接领导 6 感染统计表填写规范性、及时性
按规定组织填写感染统计表,且且做到按时上交
直接领导 7 培训讲课工作完善性 培训讲课准备充分,有教案,且且有系统的总结 直接领导 8 临床药物验证 组织临床药物验证工作有序开展,达到进度、质量要求 科教办 教学质量
研究方案的质量
论文的质量
外出按规定请假(备案)
外出到医务科请假(备案)
医务科 序号 否决性指标 指标解释 考核主体、信息来源 1 医疗事故(一票否决)
由于非客观原因发生医疗事故 直接领导 2 综合治理 发生被盗、火灾、交通事故等状况 综合治理相关记录 3 医德医风建设(一票否决)
科室人员出现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出等违反医德医风行为 相关的投诉、处罚记录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绩效考核指标 序号 KPI 指标定义 评分计算标准 信息来源 每季度从门诊收治病房人数 每季度从门诊收治病房人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人,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人,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务科统计报表 临床确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临床诊断记录、病理诊断分析方案 住院病人七日确诊率(住院病人七日确诊数量/总住院病人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临床诊断记录 4 手术成功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手术记录 5 护理工作的规范性 不能按照制度要求和标准要求开展护理实施工作和相关的登记记录工作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护理部检查记录、病人投诉记录 6 查房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查房记录 7 开展复杂病例、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的频率 开展复杂病例、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的频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例讨论记录 甲级病历比率
(甲级病历数量/总病历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案室统计报表 9 丙级病历比率
(丙级病历数量/总病历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案室统计报表 10 相关医疗文件书写、登记的及时性及统计数据及时性 相关医疗文件书写、登记比规定日期延迟的天数及统计工作比规定日期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疗文件、统计资料 11 相关医疗文件书写、登记的准确性及统计数据准确性 相关医疗文件书写、登记中出现差错的次数及统计数据中出现差错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疗文件、统计资料、工作检查记录 12 医保政策执行情况 被医保办审核发现有违反医保政策情况的次数 1)不出现,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保办相关记录 医疗纠纷、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 医疗纠纷、差错事件发生的次数 1)不出现,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事故统计记录 14 由于医疗纠纷、差错事件造成的损失 由于医疗纠纷、医疗差错给医院带来的损失的大小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元,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提高
元,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事件处理记录 15 病人满意度比率(科室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良好数量/总调查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务科统计报表 16 培训质量评价良好比率(培训讲课课堂质量评价结果良好数量/总评价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教办统计报表 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量 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篇发表文章数量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篇,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篇,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教办统计报表 18 科研项目进度计划完成率 科研项目实际进度目标完成数÷研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数×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项目进度记录 19 科研项目按计划完成率 当期实际完成的科研项目数÷当期计划完成的项目数×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项目验收记录 20 科研项目研究方案完成的及时性 科研项目研究方案完成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相关科研技术资料归档的及时性 相关科研技术资料归档时间比规定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档案 相关科研档案日常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 相关科研档案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差错、遗失、损坏的次数以及违反规定进行借阅使用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档案使用记录、工作检查记录 23 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实际完成的教学时数÷计划的教学总时数×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教学记录 24 “导师”制 负责本科室内 2-3 名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定期开展教学工作。对所带人员有定期的评价 不能够定期开展教学工作,人员无评价,发生一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教学记录、评价记录 25 被指导人员的论文数量 被指导人员有
篇联名论文发表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篇,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篇,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论文发表记录 26 被投诉次数 被投诉不多于[]起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投诉记录 序号 GS 指标解释 考核主体、信息来源 新技术、新方法、新业务的应用开展情况 新技术的引进、新疗法的应用、新业务的开展情况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1)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相关记录方案 2 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工作态度热情、技能贤淑、能够达到护理的工作要求,认真的执行医嘱,获得病患者的认可 护理部 3 处方、医嘱编写符合规范要求 处方一般项目填写准确无误,字迹清楚,单位、剂量用法准确,医嘱规范,且严格遵照执行 直接领导 4 医疗质控文件符合规范 遵照医疗质控规定设有各类记录本、且登记完整 直接领导 5 本科感染统计表填写规范性、及时性
按规定组织填写感染统计表,且且做到按时上交
直接领导 6 培训讲课工作完善性 培训讲课准备充分,有教案,且且有系统的总结 直接领导 7 临床药物验证 组织临床药物验证工作有序开展,达到进度、质量要求 科教办 8 科研论文著作得以发表、宣读 科研论文著作发表在国外杂志、全国性杂志、北京医科大学学报,或在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省市级杂志及省市级专业学术大会上宣读 直接领导 9 教学质量
研究方案的质量论文的质量
序号 否决性指标 指标解释 考核主体、信息来源 1 医疗事故(一票否决)
由于非客观原因发生医疗事故 直接领导 2 医德医风建设(一票否决)
科室人员出现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出等违反医德医风行为 相关的投诉、处罚记录 妇产科儿科副主任医师绩效考核指标 序号 KPI 指标定义 评分计算标准 信息来源 1 患儿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 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规定时间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前
天,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住院处统计报表 患儿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 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和标准相比超出、节约的程度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元,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提高
元,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住院处统计报表 3 医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医疗收入÷总收入×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收入科目 4 每床日业务收入(按实际病床日计算)
业务总收入÷实际占床日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元,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元,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住院处统计报表 5 每床日医疗收入(按实际病床日计算)
医疗收入÷实际占床日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元,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元,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住院处统计报表 医疗支出控制率 指儿科床位、诊疗、治疗、护理等医疗收入 计算公式:实际的医疗支出÷预算医疗支出额×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提高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收入科目明细表 7 毛利润率 毛利额÷收入额×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帐薄 8 临床确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 临床确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和标准相差的幅度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临床诊断记录、病理诊断分析方案 9 抢救成功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抢救记录 院内活产婴儿的死亡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新生儿死亡记录 产后 42 天检查的准确性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门诊记录 门诊三次确诊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案室统计记录 参加复杂病例、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的频率 开展复杂病例、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的频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例讨论记录 14 甲级病历比率
(甲级病历数量/总病历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案室统计报表 15 丙级病历比率
(丙级病历数量/总病历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案室统计报表 16 病人满意度比率(科室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良好数量/总调查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务科统计报表 培训质量评价良好比率(培训讲课课堂质量评价结果良好数量/总评价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教办统计报表 18 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量 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篇发表文章数量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篇,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篇,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教办统计报表 19 科研任务完成率 科研任务完成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妇产科科研项目进度记录、进度计划 20 科研项目研究方案完成的及时性 妇产科科研项目研究方案完成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相关科研技术资料归档的及时性 相关科研技术资料归档时间比规定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档案 22 相关科研档案日常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 相关科研档案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差错、遗失、损坏的次数以及违反规定进行借阅使用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档案使用记录、工作检查记录 23 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妇产科实际完成的教学时数÷计划的教学总时数×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教学记录 24 合理化建议提出且被采纳的情况 关于新生儿诊疗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和相关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议且被采纳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合理化建议方案 25 被投诉次数 被投诉不多于[]起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投诉记录 序号 GS 指标解释 考核主体、信息来源 1 新技术、新方法、新业务的应用开展情况 积极进行新技术的引进、新疗法的应用、新业务的开拓,且取得显著成效 相关记录方案 病危病重治疗符合标准 病危病重治疗符合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直接领导、3 传染病疫情方案卡填写规范性、及时性 按规定填写传染病疫情方案卡,且且按时上交收容病人主动性、积极性 积极组织病人收容、加床、倒床,不推诿病人 直接领导、5 教学质量
研究方案的质量
论文的质量
序号 否决性指标 指标解释 考核主体、信息来源 1 医疗事故(一票否决)
由于非客观原因发生医疗事故 直接领导 2 医德医风建设(一票否决)
科室人员出现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出等违反医德医风行为 相关的投诉、处罚记录 妇产科门诊医生绩效考核指标 序号 KPI 指标定义 评分计算标准 信息来源 门诊病人三次确诊率(门诊病人三日确诊数量/总门诊病人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门诊诊断记录 2 病人满意度比率(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良好数量/总调查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务科统计报表 3 甲级病历比率
(甲级病历数量/总病历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案室统计报表 4 丙级病历比率
(丙级病历数量/总病历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案室统计报表 门诊量 门诊人次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人次,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人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门诊统计表 6 每门诊人次业务总收入
每门诊人次业务总收入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元,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元,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统计报表 7 每门诊人次医疗收入
每门诊人次医疗收入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元,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元,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财务科统计报表 8 参和疑难病历、死亡病历讨论的次数 采纳于病历讨论次数的多少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历讨论记录 门诊相关医疗文件书写、登记的及时性及统计数据及时性 门诊相关医疗文件书写、登记比规定日期延迟的天数及统计工作比规定日期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门诊医疗文件、统计资料 10 门诊相关医疗文件书写、登记的准确性及统计数据准确性 门诊相关医疗文件书写、登记中出现差错的次数及统计数据中出现差错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门诊医疗文件、统计资料、工作检查记录 11 差错登记率(实际登记的差错数量/实际发生差错数量)×100% 1)=100%,得100分 2)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案室统计报表医保政策执行情况 被医保办审核发现有违反医保政策情况的次数 1)不出现,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保办相关记录 13 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量 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篇发表文章篇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篇,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篇,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教办统计报表 科研任务完成率 科研任务完成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项目进度记录、进度计划 15 科研项目研究方案完成的及时性 科研项目研究方案完成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科研方案完成日期、计划 16 相关科研技术资料归档的及时性 相关科研技术资料归档时间比规定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档案 17 相关科研档案日常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 相关科研档案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差错、遗失、损坏的次数以及违反规定进行借阅使用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档案使用记录、工作检查记录 18 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实际完成的教学时数÷计划的教学总时数×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教学记录 病人满意度比率(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良好数量/总调查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医务科统计报表 20 投诉次数 被投诉次数的多少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投诉记录 序号 GS 指标解释 考核主体、信息来源 1 病危病重治疗符合标准 病危病重治疗符合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直接领导、2 传染病疫情方案卡填写规范性、及时性 按规定填写传染病疫情方案卡,且且按时上交大病统筹单据情况填写规范性、及时性 按规定填写大病统筹审批单和结算单,且且按时上交收容病人主动性、积极性 积极协助病区开展病人收容工作 直接领导、5 感染统计表填写规范性、及时性
按规定组织填写妇产科感染统计表,且且做到按时上交
直接领导 教学质量
研究方案的质量
论文的质量
序号 否决性指标 指标解释 考核主体、信息来源 1 医疗事故(一票否决)
由于非客观原因发生医疗事故 直接领导 2 医德医风建设(一票否决)
出现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出等违反医德医风行为 相关的投诉、处罚记录 妇产科护士组长绩效考核指标 序号 KPI 指标定义 评分计算标准 信息来源 1 产房、婴儿室、人流室医嘱执行情况 不能及时准确完成医嘱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产房、婴儿室、人流室护理记录、医嘱、工作检查记录 产房、婴儿室、人流室护理工作的规范性 产房、婴儿室、人流室护理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产房、婴儿室、人流室护理记录、工作检查记录 3 婴儿室护理查房次数 婴儿室护理查房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婴儿室护理查房记录表 4 参加科主任查房和病例讨论的次数 参加科主任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病例讨论记录 5 护理数据测量准确性(生命体征等各种护理数据测量准确性抽检合格结果数/抽检总样本数)×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抽检结果 6 产房、婴儿室、人流室的清洁、消毒工作 消毒隔离合格指标 1)达到合格指标值,得100分 2)每降低
若干指标单位,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感染消毒科测量记录 7 院内活产新生儿的死亡率 院内活产新生儿的死亡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新生儿死亡记录 出生证明打印、发放的正确性 出生证明打印、发放过程中出现差错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出生证明打印发放记录 9 出生证明打印、发放的及时性 出生证明打印、发放比规定时间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出生证明打印发放记录 10 婴儿护理工作的规范性 不能按时、按规定对婴儿进行护理(如洗澡、喂奶、疫苗注射等)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婴儿护理记录 产房、婴儿室、人流室护理差错登记率(护理工作应等记差错数量/实等记差错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病案室统计报表产房病人满意度比率(产房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良好数量/总调查数量)×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护理部统计报表 14 护理物品管理的规范性 护理物品日常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违反规定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护理用品保管使用记录 15 急救物品管理的规范性 急救物品日常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违反规定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急救用品保管使用记录 16 护理文件、资料、档案管理使用的规范性 护理文件、资料、档案日常管理和使用中出现差错、遗漏、损坏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护理文件、资料、档案管理使用记录 护理档案归档的及时性 护理档案归档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护理档案 18 护理相关统计资料数据的准确性 护理相关统计资料中数据出现差错、遗漏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护理统计资料 19 护理统计资料完成上报的及时性 护理统计资料完成上报比规定时间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护理统计资料、工作检查记录 20 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量 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篇发表文章数量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篇,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篇,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教办统计报表 21 科研任务计划完成率 科研任务的完成程度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进度记录 科研方案完成的及时性 科研方案完成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相关科研技术资料归档的及时性 相关科研技术资料归档时间比规定延迟的天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档案 24 相关科研档案日常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 相关科研档案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差错、遗失、损坏的次数以及违反规定进行借阅使用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科研档案使用记录、工作检查记录 25 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实际完成的教学时数÷计划的教学总时数×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教学记录 26 合理化建议提出且被采纳的次数 有关产房、婴儿室、人流室护理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且被采纳的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条,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合理化建议方案 27 产房、婴儿室、人流室护理被投诉次数 对产房、婴儿室、人流室护理工作的投诉不多于[]次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相关投诉记录
序号 GS 指标解释 考核主体、信息来源 1 收容病人主动性、积极性 积极配合医生收容病人、加床、倒床,服从安排,不推诿病人 直接领导 2 病危病重护理符合标准 病危病重护理符合医院护理质控相关标准 直接领导 3 护理级别准确掌握 严格掌握护理级别、和医嘱相符 直接领导 4 科研方案质量
科研论文质量
教学质量
序号 否决性指标 指标解释 考核主体、信息来源 1 医疗事故(一票否决)
由于护理方面的非客观原因发生医疗事故 直接领导 2 医德医风建设(一票否决)
出现对病人吃拿卡要等违反医德医风行为 相关的投诉、处罚记录
妇产科助产士绩效考核指标 序号 KPI 指标定义 评分计算标准 信息来源 1 接产护理工作的规范性 接产护理工作出现偏差、延误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接产护理记录 2 产程观察记录病历书写的准确性、规范性 产程观察记录、病历中出现遗漏、差错、用语不规范、填写不规范等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产程观察记录、病历 3 产床、婴儿室、人流室的消毒工作情况 产房、婴儿室、人流室不按规定进行消毒的次数、及环境不达标的指标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处,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消毒工作记录、感染消毒科检查记录 4 检验标本采集的准确性 检验标本采集出现差错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标本采集记录 检验标本采集的及时性 检验标本采集延迟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提高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标本采集记录 6 医嘱执行情况 不能及时准确完成医嘱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护理记录、医嘱、工作检查记录 7 护理工作的规范性 护理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护理记录、工作检查记录 8 婴儿室护理查房次数 婴儿室护理查房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婴儿室护理查房记录表 9 新生儿病历、登记本的记录工作的准确性 新生儿登记、病历书写中出现差错、遗漏的次数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新生儿病历、新生儿登记表 10 院内活产新生儿的死亡率 院内活产新生儿的死亡率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新生儿死亡记录 护理数据测量准确性(生命体征等各种护理数据测量准确性抽检合格结果数/抽检总样本数)×100%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降低
%,减
绩效考核缘何不能提高绩效 篇3
B公司有员工400多人,推行绩效考核已经有15年,但普通员工怨声载道,因为被宰的都是“中基层”,高层却“逍遥法外”没事偷着乐。
C公司有600人,推行绩效考核也有10个年头了。由于各部门KPI制定不合理,导致生产和质量管理两个部门因为出货的时间和质量问题经常互相扯皮。
D公司CEO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推行绩效考核后比实行考核前更加缺失团队精神?
在笔者的管理咨询过程中,经常遇到类似的对国企绩效考核的困惑。某公司王老板曾向笔者这样形容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就像是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不但未能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绩效”,反而会激发公司的内部矛盾……
诚然,不成功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就是如此。殊不知,很多企业推行的绩效考核就像那令人向往的“海景房”,看起来“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但真正住进去,时间久了就会让人患上“风湿病”。那么,面对扭曲的绩效考核,到底怎样才能使员工满意、老总叫好、企业受益呢?笔者认为,绩效考核要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与人力资源挂钩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涉及考核体系、考核指标、考核标准的设计,考核工作的组织,考核过程的沟通,以及考核结果的评估与绩效奖惩等。然而在很多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由企管部或直属部门“包揽”,人力资源部下面的劳资科最终只关心与“薪资挂钩”的分数。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包揽”部门只是负责从被考核部门主管那里收集“分数”,然后对照处罚标准进行“打分处罚”,对绩效标准制定的“岗位分析”等从不关注,对绩效考核过程中的“沟通过程”、“反馈过程”、“激励过程”等具体细致的重要工作从不过问。在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中,人力资源部仅仅扮演了一个“陪衬”的角色。这种抛开“人力资源问题”的绩效考核不仅不能去深层次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而且容易造成“非人力问题”,还不如不考,考了又能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呢?
杜绝平均主义
由于很多企业组织机构实行扁平化,所以一般各个部门除了经理外最多有3~5个下属,个别科室只能是一个领导一个兵。按中国人的习惯,往往上司家里有事下属也会跟着“行礼忙事”,久而久之就让上级在对下属的考核上不能“拉下脸”来去开展工作。尽管每个下属表现差异,但碍于情面,为了不得罪某一下属,便实行“绩效高分”。众所周知,绩效考核的一个目的就是把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的好坏通过指标客观、量化、直观地表达出来,并根据员工贡献的大小给予事先约定好的激励。激励的本质是让做得好的人得到很多,让做得不好的人得不到或得不到很多。但一旦企业在绩效体系设计上存在平均主义现象,再加上管理者执行中对一些定量指标打分有老好人思想,最终结果是平均主义害了集体主义,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团队意识弱于个人意识。
从结果到过程
绩效考核本质上是一种过程管理,而不是仅仅对结果的考核,企业只有将中长期的目标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指标,不断督促员工实现、完成的过程,绩效考核最终才能帮助企业达成管理目标。绩效考核的是结果,重心是评价;绩效管理的是过程,是一个管理闭环,由绩效计划、过程管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绩效改进五个部分组成,只有将每个环节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确保绩效的实现。如果企业绩效考核只关注结果,忽略绩效实现的过程、绩效沟通、绩效辅导、绩效过程监控,那么,绩效考核就是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最终就像那诱人的“海景房”中看不中用,说不准还能让企业患上“管理近视症”和“管理后遗症”。这是因为绩效的实现是通过有效的过程来保障的,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有效的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辅导、绩效监督才是推动绩效提升的关键所在。
重视长期利益
某化工企业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已经有四个年头,销售人员的工资结构是“基本底薪+销售提成+年终奖”。业务员小王为了得到高工资,在和苏北的经销商王老板签订合同时,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把产品返利点数提高2倍,最终骗取了王老板的信任顺利成交。这是多数企业绩效考核过程中,员工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公司长远利益的普遍现象。企业绩效管理的一个通病就是只重短期不重长期,造成绩效近视。绩效近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重视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片面关注企业内的业绩状况,对于外部利益相关者考虑得很少,甚至没有考虑,将来对企业的管理就会铸成大错。因为,决定企业战略发展的因素不仅来自企业内部,还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绩效管理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绩效的实现,而且要重视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关系。企业在绩效体系设计中要把员工的长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而是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到差距进行提升,最后达到双赢。
区分考核频率
绩效分为两种:一是组织绩效,宜采取月、年结合或者季、年结合进行;二是员工绩效,应采取定性、定量结合,定量为季度考核,定性为年度评价。另外,针对月度考核与季度考核所用的指标不同,考核的侧重点不同,可以把月度考核重点与公司绩效挂钩,把季度考核与个人绩效和个人的工作基本职责素质等挂钩。若绩效考核频率过高,部门主管就不能及时发现考核对象的问题并进行绩效面谈及培训辅导;若企业绩效考核频率过低,就会造成被考核员工的工作无法和设定的、量化的、定性的目标相比对。由此可见,无论是绩效考核的频率过高还是过低,考核都将没有意义。缘于此,笔者建议对公司业务人员的考核频率应该高一些,即进行月度或季度考核;对企业的支持人员的考核频率应该低一些,即采用季度或半年一考核。
重视创造企业整体价值
拯救了IBM的原IBM CEO郭士纳为IBM带来业绩考核的新办法,打破了IBM的大锅饭,让大象也能跳舞。但他曾经说过,由于企业考核什么员工就注意什么,如果部门不考核,即使员工看到许多对公司或集体有利的事,员工也会视而不思、思而不动、动而无劲,因为发生的事情与个人考核业绩无关。另外,由于公司的业绩考核强调的是对各部门进行单独考核,因此,各部门都倾向于为了完成各自的业绩目标而争夺资源,忽略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人为割裂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对企业整体价值链的衡量。毋庸讳言,这种情况也无助于激励企业整体的价值创造。
管理就是沟通,管理就是激励。激励个人主义,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绩效考核的一个“通病”。在现代企业中,如果分工的细化,很多工作需要团队的合作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团队合作不仅是企业追求的团队精神及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企业创造价值、真正实现绩效考核目标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多数是强调个人绩效的,而不是团队合作的。如果绩效考核让很多员工看到了追逐个人业绩的“实惠”大于团队业绩,整个团队就会变得更加松散。试想,一个没有团队意识的群体又怎能完成最终的组织目标呢?这也是绩效考核反而让很多企业更加缺乏团队精神的根本原因之一。
增加员工原动力
另一个问题是只看绩效,不论行为。若绩效考核只是为了发工资发奖金,不注重员工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企业只强调“绩效”方面的工作,不强调“绩效”外的员工个人及职业发展,不把重心放在绩效改进和绩效面谈分析上,就不能增加员工的原动力。显然,这样的绩效考核会束缚员工的“手脚”、影响员工正常绩效水平的发挥。因此,企业要根据绩效结果,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如做工作岗位分析调整、员工能力培训、员工心理辅导,重点是为绩效表现低的员工找原因、找差距,鼓励其对企业价值的创造。
不能重基层、弱中层、缺高层
笔者曾在一家国有企业的企管部发现一张年终公司各部门员工出门次数统计报表,从首页翻到最后一页,但怎么也找不到高层(各系统分管副总)的出门情况,甚至负责考核的企管部门经理年出门次数也是一个“估计的数字”。大家分明看到那些中高层不在岗或乘车外出,为何又不算出门呢?有人做过调查研究,发现企业里真正“不守规矩”的,不是基层一线的员工,而是那些拥有企业“特权”或老板“特批”的中高层管理者,或者是依仗有某种“独门绝技”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一些公司的“有功之臣”或者元老。如果绩效考核只是面向基层,被当作约束、惩罚“庶民”的制度,那么这种绩效考核本身的存在就不合理,或者说缺乏“法理”上的正当性,自然就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组织绩效目标也不能做到上下一致,最终使中高层、科研或技术人员、元老及“有功之臣”的工作绩效处于失控状态,企业也难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
发挥绩效考核正能量
W公司福利制度之一是年终奖。为了给年终奖的发放提供合理依据,人力资源部制定了第四季度绩效考核表,要求生产部各班长对所辖班组员工进行年终考核,有一项对员工的操作技能的评价分为四档:A(熟练)、B(一般)、C(不熟练)、D(较差)。快到年末了,班长考评完没有把考核结果向大家公布。这天班组里的小周家里有事要找班长请假。班长不在,他无意间看到办公桌上一张自己的考核表。小周发现班长对自己操作技能的评价是较差。看到这种考评结果他感到愤愤不平。他想,自己进公司工作已十年零二个月了,从对机台操作的一知半解到操作自如,最终得到的是班长对自已的这种评价。在深深地体会到考评结果的不公平的同时,他也开始自我反省:工作中虽然都能按照班长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但是自己性格太直,不注重讨好班长。
从案例中可得知该主管在考核中没有对下属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用这种心态来对待考评,带来了严重的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另外,作为班长应该反思:员工进公司十年多了,仍然操作技能差的话,身为直接主管是否应该检讨自己是不是尽到了主管的培训辅导责任?由此可见,考核不仅要公平、公正和公开,而且要起到一定正激励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不能主管说了算
绩效考核一定是客观的,真实有效的,最好是由第三方来进行考核评价。而很多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只是主管考核的部门比如企管部进行考核,或者是被考核部门的主管说了算。这种上下垂直考核,特别是定性的考核指标,不能真正体现被考核者的绩效。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360度全方位的考核方法,尽量杜绝纵向的上下级的定性考核,能量化的尽量量化,最终让绩效考核走上“成功”之路。
绩效考核 篇4
1 正确的协调两者关系的意义
事业单位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绩效考核, 它可以考核各个员工创造的价值, 并且通过合理的激励形式, 使员工的工作效率更高, 使事业单位效益更高。部门、事业单位绩效是由员工绩效组成的, 如果员工绩效没有完成, 那么部门绩效一定会受到影响。所以, 要注意两者的结合。
1.1 有一些部门的工作绩效只能从部门绩效中反映出来, 却不能够在员工的工作绩效中反映出来。
特别是一些只能够依靠部门整体合作才能够完成工作的部门中。在这样的部门中, 如果仅仅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 就会使员工不重视部门的工作, 没有整体责任感。一旦员工和部门的利益出现冲突, 员工就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先。所以, 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才能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
1.2 由于员工的素质存在差异, 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也不相同, 这就会使部门之间的整体绩效水平存在不同。
员工对自己的要求一般不同, 而且不同的管理者会对下属提出不同的要求, 这些都会使绩效考核的结果存在差异。如果不重视这些差异, 那么就会造成考核不公平。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1.2.1一些部门绩效高的部门采取降低标准的方式, 试图使自己部门的绩效和平均绩效之间的差距降低, 这就导致部门员工的工作热情大大降低。1.2.2而对于那些绩效较差的部门, 因为他们的薪水不和绩效成绩挂钩, 所以他们就不重视绩效的考核。所以不会主动提高自己的素质。1.2.3有些员工不重视大局, 只注重自己的利益。
2 如今我国事业单位部门绩效考核和员工绩效考核关系处理的现状
2.1 一些事业单位只重视员工绩效考核。他们认为, 只要考核了员工的绩效, 就不用在对部门进行考核了。
2.2 一些事业单位只重视部门绩效考核。
他们觉得, 对员工的考核工作太难, 影响因素太复杂, 这样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他们还担心, 实行考核制度以后会加大员工之间的竞争, 引起斗争。
2.3 还有一些事业单位两种考核都有, 但是没有合理的处理两者之
间的关系。
3 协调部门绩效考核与员工绩效考核的思路
3.1 正确认识团队绩效、部门绩效、员工绩效的关系。
要实现部门绩效, 也必须部门的员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完成个人绩效的同时, 互相协调、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部门绩效任务。如果过分强调员工绩效, 会导致部门内部过度竞争, 影响部门整体绩效, 甚至牺牲部门利益;如果过分强调部门绩效, 忽视员工绩效, 则很难确定个体在部门的作用。当绩效考核与员工的薪酬待遇相联系时, 容易造成内部不公, 影响部门整体凝聚力, 也容易造成“搭便车”“大锅饭”, 影响部门绩效和组织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 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考核时要正确处理部门、员工二者绩效考核的关系, 将部门绩效与员工绩效紧密联系, 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 只有部门绩效、事业单位绩效的实现, 才能使员工绩效得到肯定。
3.2 部门、员工绩效关系处理方法。
3.2.1进行员工多纬度绩效考核, 协调部门绩效与员工绩效的关系。员工绩效考核可以实行季度考核、年度考核。部门考核实行年度考核。员工绩效考核主要从绩效维度、能力维度、态度维度等方面进行。绩效纬度包含任务绩效、管理绩效 (管理人员) 、周边绩效。周边绩效体现对相关部门服务的结果。主要包括:协作性、响应时间、服务质量等。周边绩效考核员工与有关协助部门和部门员工内部之间的工作协调、配合情况, 从而杜绝了部分员工只顾自己的绩效完成而不管部门整体绩效任务完成情况, 也倡导了事业单位积极的绩效文化。3.2.2将部门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到员工绩效考核综合评定对应等级比例中。进行部门绩效考核时, 对部门绩效进行等级比例限制:优占5%;良占20%;中占40%;基本合格占30%;不合格占5%。部门绩效考核后, 将部门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考核结果通过员工绩效考核综合评定等级比例联系起来, 从而协调部门绩效与员工绩效的关系。3.2.3部门绩效考核结果计入员工绩效考核结果。部门绩效考核在年底进行, 将部门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年度绩效考核相结合。人力资源部在计算员工年度绩效结果时, 部门考核结果可以按50%比例计入中层管理人员年度最终考核结果, 按20%比例计入员工年度最终考核结果。3.2.4建立积极、协作事业单位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 是为人性发展寻求一条科学途径, 使组织力量得到最大的发挥, 取得优异的组织效益。事业单位文化能够协调个体与部门之间的绩效目标并在二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积极、协作的事业单位文化, 鼓励员工在完成个体绩效任务的同时, 关心部门绩效、组织绩效, 员工之间形成协作、互助、友爱的关系, 在合理的竞争的同时强调员工之间的配合。
3.3 部门绩效考核与员工绩效考核关系处理的注意事项。
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时, 实行末位淘汰容易造成员工工作的不安定感, 使得员工与上级的关系紧张, 同事间关系复杂, 导致工作环境的恶化。也会导致员工的不满, 挫伤其工作积极性, 特别是在员工的考核缺乏客观公正的情况下, 淘汰更容易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事业单位在对不合格员工淘汰时, 应该比较灵活, 不要一刀切, 不要全部中止或解除合同, 而是在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时, 与员工认真分析绩效不佳的原因, 并结合员工个人不同的情况, 采取调换岗位, 降低工资或下岗培训等多种形式。
4 总结
绩效考核 篇5
为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完成公司年度目标任务,落实风险防控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一、考核原则
(一)坚持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
(二)坚持员工绩效考核和公司年度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客观评价与有效改进相结合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全体员工。
三、考核内容
年度绩效考核以业绩评价为主,综合评价为辅,包括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和岗位年度绩效考核。
(一)部门年度绩效考核
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包括部门业绩评价和部门综合评价,业绩评价指标根据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根据年度重点工作、纪律作风建设、民主测评等内容确定。
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基本分为100分。其中,业绩评价占70分,综合评价占30分,另设30分加分。
(二)岗位年度绩效考核 岗位年度绩效考核包括岗位业绩评价和岗位综合评价,业绩评价指标根据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根据所在部门综合评价结果、民主测评、纪律作风建设等内容确定。
岗位年度绩效考核基本分为100分。其中,业绩评价占70分,综合评价占30分,另设30分加分。
四、工作流程
(一)人事综合部门提出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方案,并会同其他部门提出岗位年度绩效考核方案。
(二)分管领导审核所分管部门和岗位的年度绩效考核方案。
(三)考核领导小组确定部门和岗位年度绩效考核方案。
(四)人事综合部门负责部门和岗位年度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工作。
(五)考核结果经分管领导审核后报考核领导小组批准。
五、考核结果
(一)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结果
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划分为 A、B、C三类,其中A类为先进部门,根据考核得分综合其他因素确定;C类为发生重大过错需追责的部门,具体标准详见附件;其余为B类。
(二)岗位年度绩效考核结果
岗位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划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为优秀等次推荐对象,根据考核得分综合其他因素确定;C类为发生重大过错需追责或符合不合格等次条件的员工,具体标准详见附件;其余为B类。
六、年终绩效奖金计算
(一)年终绩效奖金由公司董事会依据公司经营情况和工资总额管理要求确定基数奖金,并根据考核得分和计奖系数计算奖金金额。
计算公式:各岗位年终绩效奖金=各岗位基数奖金*年度绩效考核得分率*计奖系数
考核结果为A、B类的计奖系数为1;考核结果为C类的,计奖系数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详见附件)。
七、考核结果应用
(一)为员工提供绩效改善建议,作为员工发展计划和培训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合同期内考核的重要依据,合同到期时将视合同期内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续签。
(三)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工资调整、岗位调动、职位晋升的参考依据之一。
(四)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先进集体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岗位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先进个人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
八、考核组织运营管理
(一)对于绩效考核结果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末尾的部门或员工,应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必要时将对相关部门和人员作出人事调整。
(二)绩效考核结果须存档,进入员工档案系统。如需查阅考评档案,须向人事综合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同意后方能查阅。
(三)被考评者如对考评结果存有异议,应与人事综合部门沟通,无法解决时,可直接向考核领导小组提出考评申诉,考核领导小组将及时进行调查和协调,2个工作日内向申诉者答复处理结果。
(四)本制度由人事综合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附件:
部门及岗位年度绩效考核C等标准
一、部门年度绩效考核C等标准
以下情况部门负责人岗位年度绩效考核计奖系数为0.8 1.因部门责任导致公司相关重要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未完成被上级追责的;
2.部门员工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出现两个及以上C等的; 3.因部门工作失误对公司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或经济损失的;
4.考核领导小组认为须评定为C等的其它情况。
二、岗位年度绩效考核C等标准
(一)以下情况计奖系数对应为0.8-0.5 1.一年内旷工累计超过3天(含);
2.年度绩效考核全员互评结果在60分(含)以下; 3.被效能办等部门组织的行风纪律检查发现并受通报批评;
4.当年受行政警告处罚或行政警告处分、党内警告处分的;
5.在外事活动或业务工作中存在一定违纪、违规情况经查情况属实;
6.因个人责任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较大风险或一定实际损失的。
(二)以下情况计奖系数对应为0,考核等次不合格 1.在政治是非问题上立场动摇,参加社会非法组织或非法活动的;
2.在公众场合散布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论,造成不良影响的;违反纪律煽动群众集体上访的;
3.当年受行政拘留处罚或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记过处分的;
4.因个人原因导致上级对公司考核被“一票否决”的; 5.由于玩忽职守、串通造假、恶意欺诈、谋取私利、收受贿赂等严重违反公司各项管理规定而给公司造成重大风险或经济损失的;
6.一年内旷工累计超过5天(含);
考核量表决定绩效考核成败 篇6
我们知道,绩效考核过程由绩效计划、绩效执行与辅导、绩效考核评价和绩效结果反馈四个重要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绩效计划。必须明确考核主体、考核客体、考核指标、指标权重与目标值这五大因素,而这些因素最终通过考核量表反映出来。一般来说,考核主体是此岗位的上级,考核指标分为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来自与此岗位相关的流程与岗位职责,指标数量不宜超过八个,权重设置要反映指标的重要性。这些任务完成之后,考核人和被考核人签字确认,考核人要对这些指标设置再次审核,被考核人要对上级要求的目标理解到位,这个动作必不可少。
第二个环节,绩效执行与辅导。在此阶段,绩效考核对象执行绩效计划,考核主体随时进行观察、记录,并提供必要的服务、指导和建议,协助达成绩效目标。此过程在考核量表中以“信息来源或事例”的形式体现出来,很多企业往往在这个环节执行不到位,比如考核对象隐藏问题、考核主体对信息不了解、考核主体对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进行指导或不会指导、考核主体没有养成记录的习惯等等。如何开展执行与辅导呢?在这里,我们推荐两个办法:第一,建立工作计划制度,每星期进行工作汇报;第二,考核主体可以对考核周期中重要事项采用派遣《工作任务单》的形式,通过《工作任务单》完成情况来了解考核对象的工作质量。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会让绩效考核评价有充分的依据。
第三个环节,绩效考核评价。如果在前面两个阶段工作不到位,绩效考核评价难免主观片面。考核人在评价时,要对各种指标逐一评价,定量指标需要从相关数据提供部门提取数据,经过计算得出定量指标的分数,定性指标要参考工作任务单、工作汇报、重要事例等资料进行评估,确定等级分。在这里,定性指标的得分是评价出来的,因此企业要对定性指标做出等级规定,否则失去了标准。
第四个环节,绩效反馈。考核主体就评估的结果与考核对象进行沟通,发现不足,并就改进意见达成共识,直至形成改进计划,落实改进措施。我们经常说,绩效考核走形式,起不到真正提升绩效的目的,这与绩效反馈环节息息相关。在这个阶段,考核人和被考核人首先要对绩效结果进行沟通,在考核结果栏签字确认;在确认后,考核人要对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提炼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有了这些资料后召开绩效会议,考核人将好的经验推广,同时落实改进措施。这样,才能让绩效考核发挥提升绩效的作用。
以上四个环节,与考核量表紧密相关,所以说,考核量表决定绩效考核的成败。
绩效考核 篇7
一、绩效考核概述
(一)绩效考核的概念
绩效考核是在组织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管理者和员工就目标达成共识,并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研究表明,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具有心理学测量特征的控制工具,也是一个包含情景、认知和情感的社会化过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可以作为分配奖惩、人岗匹配、薪酬调整、教育培训以及业务改善等的依据,而且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士气,进而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对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产生显著影响。
(二)绩效考核对员工心理的影响
绩效考核想要发挥积极、有效的激励作用,需要将组织赋予员工的任务目标转化为员工自我完善的内部动力,即将组织的需要与员工个人的需要相结合,通过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使其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促进组织目标的完成。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可将员工的行为活动始终指向确定的对象或目标,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坚持性。因此,绩效考核的重点不应局限于如何监督、评价员工的行为表现,更重要的是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形成自我发展的内部驱动力。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员工面临被他人评价的风险,无论考核结果还是过程都使员工感到压力,这种压力源于对管理者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个人价值被低估的风险,因此绩效考核经常受到员工的抵触和反感。员工感知到的公平性将影响其参与绩效管理的意愿和自我发展的动机,只有当管理者对员工做出了客观评价,且员工主观上认同考核结果,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做出奖惩、辅导等结果应用才能发挥激励作用。此外,员工的信任也对考核结果的认同产生影响,不仅影响员工对考核结果的归因,也会影响员工对考核公平性的感知。因此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和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程度对能否有效开展绩效考核和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至关重要。
二、公平性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绩效考核公平性
公平性并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衡量标准,而是基于员工个人有限理性的主观判断和心理感受。研究表明,公平性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等对组织有积极意义的行为和认知有正相关。在强调员工高度参与的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是员工对公平性感知的关键环节。Smither(1998)指出,绩效考核对公平或公正最为敏感,若员工感知考核过程不公平、不公正,任何考核系统都将注定失败。Boswell和Boudreau认为,绩效考核的公平感主要指员工或个体对绩效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感知。
(二)公平理论及其发展
公平理论(亚当斯,1965)认为员工的行为动机来源于自己与参照对象的回报和投入的主观比较,员工既关心自己的绝对回报也关心与他人比较后的相对回报,并以此对公平性做出判断。只有当员工认为现在的回报投入既与先前保持一致,又与其他同类型人员相当时,才认为是公平的,否则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当员工认为他人的回报投入的比例高于自己或者现在低于过去,就会产生不满的情绪,从而通过改变行为,或者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减少投入或者要求增加回报达到新的心理平衡状态;当员工认为他人的回报投入的比例低于自己或者现在高于过去,往往却不会主动要求减少回报,在一定时间内对工作积极性有促进作用,当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后,会重新评估工作,调整个人期望,这时动机水平就会有所下降。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参照对象进行比较,做出公平性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
随着公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Thibaut和Walker研究发现人们不仅关注结果公平,还关心用以到达结果的方法或工具,这种感觉就是程序公平,进而提出了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的概念。员工对绩效考核公平性的感知主要还是受到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的影响。
(三)绩效考核的公平性
程序公平是指人们所感知的决策制定过程的公平性。绩效考核的程序公平强调考核制度制定过程和执行程序对考核结果公平性的影响,关注考核过程的公平性对员工参与考核的态度和行为的作用。绩效考核程序公平的效应可以通过工具性模型和团体价值模型来解释。依据工具模型的逻辑,员工通过绩效考核过程的主动参与可以最大限度达到自身所期望的良好结果,是保障个人绩效水平得到客观评价的重要措施。从长期来看,公平的程序为员工通过绩效考核获得与投入相对应的回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所以程序公平通常与人们对考核结果的正向态度正相关,如满意度、承诺。团体价值模型认为员工重视与组织的长期关系,绩效考核公平的程序表明员工在组织内是有价值的,个人的需求会被组织关注,所以程序公平也会与人们对组织的正向态度正相关,如信任和归属感。
分配公平指员工认为所接受到的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平程度。依据公平理论的观点,员工在评估结果的公平性上也会从自身与他人两方面来衡量。在组织中,不同岗位间有不同的绩效评估标准,无论考核标准采用哪种方法来设定,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技能要求、知识水平和对组织目标的贡献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所以相对于员工对自身回报投入所做的绝对比较来说,与其他岗位间的相对比较更难以保证公平。如果由于个人回报投入被低估,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感到不公平,通常会因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向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方向进行归因,否定考核结果,夸大考核过程的不公平性,产生对组织的不信任,降低对绩效管理的参与意愿。也许由于个体维护自尊心和荣誉感的需要,在短时间内会产生一定的反向激励作用,但长远来看,还是会伤害到员工的内在动机。
研究发现,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都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和绩效且程序公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比分配公平更密切。程序公平也是信任的来源之一,公平的程序使用显示组织尊重个别员工的权利尊严,如果分配的结果对员工不利,但整个执行过程很公平,员工仍然会表现出信任。因此通过建立公平、透明的绩效考核制度给予员工发表个人看法的机会,根据客观数据考核避免管理者带有个人私利和偏见的评价等促进程序公平的方法更有利于增强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同感,激发其内在动机,从而改变行为,提升绩效。
三、信任对员工感知公平性的影响
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各种影响员工完成绩效目标的因素,管理者也无法对员工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因此考核结果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公平,这时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程度将会影响其对考核结果公平性的感知。
(一)信任的概念
对于信任的概念目前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Mayer在总结以往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并得到了管理学界的普遍认可,即“信任是一种主动示弱的意愿,在这种意愿下,由于信任者期待对方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而不对被信任者实施监控”按照不同的依据,信任的具有不同的界定和分类。Mayer(1995)构建了基于信任来源的分类模型,该模型将信任分为能力信任、善意信任和正直信任三种类型,认为被信任者的能力、善意、正直三个维度的特征会直接影响信任者的信任水平。绩效考核过程中,通常是以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价为考核结果的主要来源,因此这里主要指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能力信任是指员工相信管理者具备在绩效考核中准确、客观评价自己的基本素质;善意信任是指员工相信管理者不会以自私为导向而伤害自己且会以员工或共同利益为优先;正直信任是指管理者能够不畏强势,坚持正道,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敢于反对其坚信是错误的东西。这三种信任同时存在,共同决定着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水平。
(二)信任在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作为员工主观的判断和心理感受,虽然可以依靠科学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做到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然而并不能保证员工绝对的满意。员工与管理者间存在着个人能力和信息方面的差异,如果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水平较高,面对程序和分配上存在的少许不公平,有可能会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或重要信息的缺失,从而减弱考核结果的不公平感;如果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水平较低,则会归因于管理者的个人能力缺失甚至质疑管理者的考核动机和人品,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善意信任和正直信任更容易使员工对管理者做出考核结果的动机产生积极的归因,从而形成更为和谐融洽的组织氛围,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使员工感受到更多的人际公平。因此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会影响其对绩效考核的公平性感知和考核结果的认同。
相比较西方社会,中国社会处于相对低信任度的水平。面对绩效考核公平性可能带来的在信任损害,研究表明,当能力信任受损时,道歉对信任的修复最好;当善意、正直等与品行相关的信任受损时,否认对信任的修复最好。同时也发现,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品行信任受损,否认和道歉均没有效果,这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于品行、道德的重视和高标准有关。Ferrin(2007)检验了现实中经常出现的“沉默”的应对策略,发现在不同文化中,不论是能力还是品行受损,信任修复能力均处较低水平。因此,在绩效考核中应尽可能避免因公平性不足导致的品行信任损害。
四、结论
通过对绩效考核公平性和信任相关理论的梳理,可以看出,要想在组织内更为有效的开展绩效管理,一定要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并利用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改善组织内的信任关系。因此,首先需要营造公平的绩效考核环境,尤其是确保程序和分配的公平,正确理解绩效考核的理念和方法,打破员工与管理者间的壁垒,相互依托相互支持;其次建立真诚互信的企业文化,允许员工表达自己的意见,确保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提高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水平,改善组织内的信任关系,提升员工满意度;最后还需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树立正确的考核理念,熟练使用各种绩效考核工具,提升考核技能,避免因晕轮效应、近因效应等评价者个人原因产生的偏差,造成员工的不信任。使员工与管理者自觉自愿的参与到绩效考核过程中来,真正做到统一目标、共同发展,从而发挥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促进组织的持续、和谐发展。
摘要:绩效考核不仅作为管理工具用来评估员工和组织的绩效,更会对员工的心理因素产生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平和信任的理论研究,探讨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和员工信任对绩效考核效果的影响,从而对指导绩效管理实践有所启发。
关键词:公平理论,信任,绩效考核
参考文献
[1]李亚文,绩效考核与信任的互动关系及管理对策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4,22(1):63-66
[2]高俊山&姜泽许,张黎明,绩效考核公平感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2014,39(3):110-115
[3]张传洲,信任:基于组织公平的逻辑[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22(6):90-94
绩效考核技术与绩效评价技术 篇8
考核是把组织标准与员工工作结果相比较,用于考量员工工作结果的过程。考核需要组织确定总体目标以及支撑总体目标实现的考核指标体系,层层分解这些指标到岗位、到个人,形成部门指标以及个人的考核指标,通过考核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考核技术内容包括组织指标体系的设计、指标体系分解、个人考核指标与标准的确定,考核周期、考核时间、考核人、被考核人确定以及考核方法等。评价是考核之后组织对考核情况给予评定。评价技术主要是指用什么方法、如何评定的技术手段。
考评是考核与评价的总称,包括考核与评价两个内容或两个工作步骤。考核是评价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考核就不能评价;评价是考核的延伸,没有评价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考核就没有意义。考核与评价有时似乎是完全一致的,比如:员工考核结果得到85 分成绩,组织对该员工的评价是完成了组织任务的85%,其实这样的评价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又如,学生期末考核成绩是85 分,如果不评价,这样的成绩能说明什么呢,即不知道他是良好还是优秀,有可能还是较差呢。因此,考评是两个不同阶段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2 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
目前,在能看到的绩效管理教科书中对考核与评价以及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都没有作明确的区别,把二者混为一体。比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组织编写的《绩效管理》一书中,第一节标题是“绩效考核技术”,正文却介绍了相对评估法、绝对评估法、特征导向评估法、行为导向评估法、结果导向评估法等评估方法,但这些方法中有些是考核方法。还有的书的内文中有标题是“绩效考核技术”,一本书中同一标题重复出现,却没有把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区别开来。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把二者区别开来介绍是不可能讲清楚的,学生也更不会能弄明白。一些绩效管理教课书也都是在介绍方法时把考核方法与评价方法混为一谈,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不分。此外,日常工作用语对考核与评价也不作区别,通常考核是指考评,评价也是指考评。
3 区分考核方法、评价方法以及考核技术、评价技术的必要性
本论文认为把考核方法与评价方法区别、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区别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考核方法与评价方法。凡是用组织标准与个人工作结果相对照的方法都应该是考核方法。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组织编写的《绩效管理》一书中的因素考核法、工作标准法、图尺度考核法、行为锚定考核法等方法,笔者认为这些应该归位考核方法,而不是评价方法。而本书中的排序法、强制分布法、自我报告法等方法,笔者认为应该归位评价方法。
其次,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考核技术内容应包括所有与考核相关的技术,笔者认为主要有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技术,比如:组织目标的确定与分解、组织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与分解、组织的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分解;岗位绩效计划书的设计;员工个人考核指标与标准设计以及考核表设计;与考核相关制度如考核周期、考核人、被考核确定以及考核结果如何运用等制度设计。
评价技术是对考核结果应该如何评价的技术问题,包括对员工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的“四分图法”,就是要从技术、知识、态度、外部障碍等方面分析方法、面谈技巧等内容。
在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也需要把考核与评价、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区别开来。作这样的区分可以更加明确主体责任。考核的主体责任应该归于直线经理,评价的主体责任应该归于组织领导;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的主体责任应该归于绩效管理专员或人力资源管理经理。而专业技术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培训、辅导、指导直接经理以及组织中各级管理者,共同来完成组织的绩效管理工作。
摘要: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绩效考评包括考核与评价两个阶段,完成两个阶段的工作分别需要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目前在理论上还没有人对此进行专门论述,绩效管理教科书上也都是把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价混为一体来叙述,因此,带来了一些混乱。本文对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价、绩效考核技术与绩效评价技术进行了明确划分,并阐明了划分的依据以及意义。
关键词:绩效,考核技术,评价技术
参考文献
[1]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秀英.绩效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周文.绩效管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王菲,毛乃才.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综述及实践应用[J].商业时代,2010(7).
[5]唐文冉.关于中小企业绩效考核问题的思考[J].现代物业旬刊,2009(6).
[6]李小华.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及其实施[J].管理观察,2009(15).
绩效考核 篇9
一、对职能部门实施绩效考核通常遇到的问题
1. 工作难度和考核分数成反比。工作难度大的部门和岗位, 绩效考核的分数反而低。
2.工作量和差错率成正比。工作量大, 工作做得多的部门和岗位, 相应出错较多, 出错的几率也偏高。
由于绩效管理是以绩效考核为支撑, 并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于绩效奖金、薪酬调整、晋升等各方面, 因此, 出现上述两种现象的这些部门和岗位员工, 得到兑现的绩效奖励和薪酬晋升的机会就减少了, 而受到的惩罚倒是相应增多, 一定程度上影响、打击和挫伤了这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 原本是想通过引入绩效考核, 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能动意识、协调意识、效率意识和效益意识, 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实力, 结果反而使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配合变得更加困难, 产生了新的矛盾和对立情绪, 也导致员工抱怨不断, 管理人员参与考核的积极性逐步弱化甚至减退, 造成了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也使企业对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考核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影响了公司的整个绩效管理体系。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受职能部门所行使的管理监督职能性质所决定。职能部门工作很难量化, 很多考核指标都是定性的, 目标值和评分标准很难具体化, 不像业务单位那样有硬性的考核指标。
2. 受各职能部门工作差异的影响。一般企业里都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经济运行管理、资产管理等, 在国有企业里还有党委、工会、监察等。这些不同的部门在各自的企业里都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考核指标、目标值和权重的设定不好把握, 考核得分的可比性较差。
3. 受职能部门程序性工作的影响。通常情况下, 各职能部门尤其是职能部门基层员工的过程性工作比较多, 程序繁琐, 而能够直接对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的工作却很少, 这些工作监控起来也比较难, 给考评评分的公平、公正和客观性带来一定的难度。
4. 受职能部门和职能岗位主管领导的影响。目前很多企业采用的是主管领导考核评分的方法, 即职能部门和职能岗位的直接考核人就是主管领导。而不同的主管领导因看法不同、处理方法不同, 对软性指标的评分自然也会不同, 有的手松, 有的手紧, 有的严, 有的松。
以洛阳石化这个大型国有企业下属的后勤服务单位为例, 它是一家集体企业, 独立法人, 既起着服务大型国企的后勤管理保障和供给等作用, 又拥有自身独立经营的其他业务。多年来, 他们一直以服务母体为主业, 其他辅助经营业务也主要依托母体企业。因此, 其职能部门和职能岗位的设置主要是根据母体企业的需求, 实行了与母体企业生产、安全、设备、技术质量、企业管理、党政工团等相关业务的归口管理。由于后勤管理保障工作涉及业务面较广, 各类专业工作也使得各职能部门和岗位无法整合实现扁平化管理, 相应的职能部室岗位的绩效考核问题也有所体现。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 绩效管理本身是一个如何获得企业期望结果的过程, 而绩效考核是该过程中的一个方法和步骤。在设计绩效考核的时候, 未对职能部门岗位的工作特点深入探讨, 制定不适合的绩效考核方案, 必然得不到期望的结果。而且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难点, 在于职能岗位工作的过程性使得绩效考核标准无法量化, 同时各职能岗位的差异性也使得考核指标不能统一, 权重不好确定。所以, 如何在绩效考核方案设计时科学地制定考核标准和确定指标权重, 以便综合、全面地开展绩效考核, 是解决绩效管理问题的关键和重点。
三、职能部门岗位的工作特点分析
职能部门岗位员工不像专业技术人员那样提供技术服务, 也不像操作员工那样开展具体的生产作业活动, 其主要是为本部门的生产活动或者为其他相关部门提供服务。主要工作特点如下:
1. 工作环境相对比较稳定, 工作中程序化、事务性的工作比较多。
2. 定性的工作较多, 定量的工作较少。
3. 从事的虽然是管理岗位的工作, 但其工作与企业或组织的战略目标无紧密联系、对部门的经营成果也不能直接控制。
4. 工作绩效难以用主要经营者、经营者以及科 (室) 长这样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反映, 主要是通过工作行为来表现。
结合职能部门岗位员工的工作特点, 笔者认为, 对这类人员的绩效考核应该通过工作结果和工作行为这两部分来实现。其中, 行为绩效里还应包括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任务绩效与员工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密切相关, 同时也与个体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熟练程度和工作知识的了解、掌握密切相关, 主要体现本职工作的完成情况;而周边绩效主要与绩效的组织特征密切相关, 是组织中员工随意性的绩效行为。
四、如何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针对企业职能部门岗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对职能部门岗位特点的分析, 应重点围绕考核内容、考核标准、确定指标权重、明确考核主体、考核周期以及制定相应的绩效合同等方面的内容, 制定如下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1. 确定考核内容。职能部门岗位员工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在绩效计划与绩效考核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面面俱到, 所以通过设定一些通用的绩效考核指标对其进行管理, 考核指标也要根据岗位性质和内容设定。
(1) 职能部门岗位人员适合采用的绩效标准指标。从之前分析职能部门岗位人员工作特点可以得知, 关键绩效指标比较适用于与企业或组织的战略紧密联系, 对企业或组织具有直接增值或未来发展潜力有贡献的岗位, 而职能部门岗位员工绩效则不宜采用关键业绩指标。笔者认为, 此类人员应该比较适合采用岗位绩效标准指标 (也称工作标准) 考核, 因为岗位绩效标准指标适用于与企业或组织的战略目标无紧密联系、对其经营成果也无直接控制的事务性的岗位, 如行政秘书、打字员、档案管理员、值班员等, 而且岗位绩效标准指标更侧重于对工作过程的考核, 其主要特点:一是侧重考察对经营成果无直接控制力的工作;二是主要由他人以及自己评估得出的工作;三是可以考察长期性的工作;四是可以考察工作的过程;五是评价标准侧重行为化。
(2) 岗位绩效标准指标的设定和步骤。根据职能部门员工的岗位性质, 采用岗位绩效标准指标, 其中包括少量定量的工作结果指标和主要以定性为主的工作行为指标。对于定量的指标, 从时间、数量、质量、安全、成本五个方面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设定的标准通常是一个范围;对于定性指标的评价标准往往要对指标的达成状况给予尽可能详尽的描述, 分出等级, 如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差, 同时对每一个等级还要给出一个明确的操作性定义。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定岗位绩效标准指标:第一, 明确岗位职责。员工的岗位职责可以从其岗位说明书中获得, 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设计岗位绩效指标。如果没有岗位说明书, 必须首先对岗位进行工作分析, 明确其职责。第二, 制定岗位绩效考核标准。岗位绩效考核标准是一种将干得好的和干得差的员工区分出来的工具, 是评价员工绩效的标尺。一个好的岗位绩效标准指标除了有等级之外, 还应有相应的等级描述。第三, 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不同方面的指标在绩效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因此要根据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第四, 确定评价主体。
2. 确定考核标准。前面已提到, 对于定量的工作结果指标, 在设计绩效标准体系时可以根据岗位职责从时间、数量、质量、安全、成本五个方面进行考虑;而对于工作行为指标, 在设计绩效标准体系时应主要采用行为量表法。
这里选择由美国学者史密斯和肯德尔提出的行为锚定评分量表法确定其行为指标的考核标准。在行为锚定法中, 不同的业绩水平会通过一张等级表进行反映, 并且根据一名员工的特定工作行为被描述出来。它不仅描述了最积极和最消极的行为, 而且描述了这两者中间的几种层次。行为锚定评分量表由企业领导、考评者及被考评者的代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共同制定, 必要时还可以外聘专家加入。
行为锚定评分量表的设计步骤如下:第一, 收集工作中代表有效和无效工作行为 (绩效) 的关键事件。由了解该工作的主管和工作承担人以及工作分析专家来进行。第二, 设计绩效维度。由制表的上述人员把关键事件进行归类, 分成若干绩效维度。第三, 重新分配关键事件。由另外一个小组把关键事件重新分配到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上述已界定的绩效维度类别中。若该小组50%~80%的人对某一关键事件的归类与第二步中的归类相近, 该事件即可保留下来。第四, 评价关键事件。对关键事件评定, 确定他们所代表的绩效水平, 通常用7~9点法。第五, 最终形成评价表。每个绩效维度上的关键事件都按绩效水平进行排列, 每个关键事件代表一种绩效水平, 每个绩效维度最终通常有6~7个关键事件。
3. 确定指标权重。设置权重时要根据各项工作产出在工作目标中的“重要性”而不是根据花费时间的多少来设定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 这里我们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来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多目标、多准则决策方法。它通过分析复杂系统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将系统分解为不同的要素, 并将这些要素划归不同层次, 从而客观上形成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将每一层次的各要素相对于其上一层次某要素进行两两比较判断, 得到其相对重要程度的比较标度, 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相对应的特征向量, 得到各层要素对上层某要素的重要性次序, 建立相对权重向量。最后自上而下地用上一层次各要素的组合权重为权数, 对本层次各要素的相对权重向量进行加权求和, 得出各层次要素关于系统总体目标的组合权重, 从而确定了最终权重。
运用数学的方法建立结构模型, 由专家评分建立判断矩阵, 计算层次排序, 进行一致性检验, 综合所有专家结果, 得到最终的平均权重。具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参考层次分析法的相关应用资料, 根据企业的目标和能力的不同选择实施。
4. 确定考核主体、考核周期, 签订绩效合同。对于职能部门岗位员工考核主体由上级、同事、相关部门组成比较合适, 这样能够从多个不同角度获取评估信息, 提高评估准确性和可靠性。
考核周期的确定也很重要, 周期过长无法准确反映被考核者的绩效;周期过短又需要投入很大人力和财力。笔者认为, 对职能部门员工的考核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 半年和年度考核结果按每季度考核成绩加权平均计算比较合适。
绩效合同是发约人 (上级主管) 与受约人双方对应实现的工作绩效所订立的正式书面协议, 并受公司章程及内部一系列规章制度所约束。它明确定义了主要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及相应的权重, 并以此作为衡量受约人绩效, 决定浮动薪酬、奖惩、晋升的基础和依据, 是职能岗位员工绩效管理实施的主要载体和关键手段。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设计, 对于职能部门岗位的绩效考核方案就基本完成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科学系统的分析、确定职能岗位的工作量与工作行为指标的权重, 是落实方案的重点, 也是最终绩效考核结果是否反映真实状态、能否为绩效管理提供积极支持的关键。
总之, 一套好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 除了方案的正确, 还与各个实施环节密不可分。公司的绩效管理能否实施开展的好, 不仅需要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 还必须做好一些相关的基础工作, 如组织保证是否有力, 特别是部门领导是否重视;是否建立各种相关配套制度;人力资源部组织对绩效管理相关者培训是否到位;是否有与绩效管理系统相融合的企业文化等等, 都还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摘要:文章对现代化企业职能部门岗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如何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绩效考核 篇10
关键词:管理机关,绩效看板,绩效考核
一、管理目标描述
管理机关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组织, 管理机关绩效管理是全员绩效的深化和推广。
(一) 管理理念和策略
通过绩效看板工作推动管理机关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每季度部门 (单位) 绩效评价结合后, 开展管理员工绩效考核评价。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通过绩效看板形式在公司内网绩效管理专题进行公布。部门之间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展示对比, 员工之间的绩效考核结果之间也进行展示和对比。通过大范围的公开和对比促进部门绩效提升和员工绩效改善, 明确部门在员工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督促部门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考核。
(二) 管理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公司要求管理机关在每季度绩效考核后及时更新绩效看板, 并要求各部门内部严格考核, 认真评价, 部门指标的完成情况应在员工绩效中得到反映和体现。员工考核结果要拉开差距, 杜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公司绩效管理办公室定期检查各部门绩效看板更新情况和员工绩效考核情况, 并对各部门绩效工作完成情况在下个周期的绩效考核中进行评价。
二、主要管理做法
安阳公司按照“分级管理, 分类考核”的原则, 明确各级考核主体的管理责任。通过推行绩效看板, 进行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开展示, 全面落实考核责任, 破解管理机关考核难点, 强化管理机关绩效考核。同时, 在完成绩效看板工作的过程中加强绩效管理过程管控, 注重沟通反馈, 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持续改进, 确保公司各项任务完成。
(一) 主要流程说明
1. 采用目标任务制考核方式
(1) 管理部门考核
管理部门实行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内容包括目标任务指标与减项扣分指标。
第一, 目标任务指标 (100分) , 考核内容包括关键业绩指标、公司重点工作任务和部门主要工作任务。根据公司与省公司签定的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责任书、县公司与公司签订的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责任书、公司年度重点工作、部门年度重点工作, 确定各单位考核指标。
关键业绩指标包括省公司下达的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指标、同业对标指标、本部门根据部门职责提炼的指标以及其它部门分配的关联性指标。评价时主要采用目标比较法和历史评价法。
公司重点工作任务指标包括本部门承担的公司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其他部门派发的公司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部门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本部门 (单位) 的核心业务和工作任务, 是指除本部门 (单位) 承担的公司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之外的其他工作任务, 覆盖安全生产、电网运行、资产经营、成本费用、营销 (量价费损) 等方面。
目标任务指标考核采取部门自评、指标业务分管部门评价和公司领导审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 减项扣分指标, 是将安全生产、反腐倡廉、队伍稳定、保密工作、舆论宣传、依法治企等不可发生项目作为减分项指标进行考核。由指标业务分管部门按关键事件法进行评价, 即发生一起便对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扣减。
(2) 管理员工考核
管理员工实施目标任务制与减项扣分指标考核。目标任务制考核内容包括目标任务指标、综合评价两部分。
第一, 目标任务指标 (80分) , 考核内容包括关键业绩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指标, 由部门目标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并结合岗位职责提炼形成, 根据部门绩效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和员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评定。
第二, 综合评价 (20分) , 包括考勤、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容, 由绩效经理人每季度进行评价。
2. 实行绩效经理人制度
绩效经理人是员工的直接管理人, 负责与员工确定绩效目标、签订绩效合约、实施绩效评价、进行沟通反馈、制定改进工作计划等。安阳公司实行四级绩效经理人制度。公司党政正职是一级绩效经理人, 是公司对应副职的绩效经理人;公司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是二级绩效经理人, 是分管部门正职的绩效经理人;各部门正职是三级绩效经理人, 是副职、分管专责和班站长的绩效经理人;班站长是四级绩效经理人, 是副班长、班站员工的绩效经理人。
3. 实行三级绩效合约制度
通过对公司重点工作指标和主要工作任务进行逐级分解, 明确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 公司与各部门 (单位) 签订绩效合约, 部门 (单位) 与部门副职、专责、班组长签订绩效合约, 班组与员工签订绩效合约, 层层落实工作任务。
4. 绩效评价和申述
各级绩效管理办公室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根据绩效合约确定的目标和标准, 开展考核评价工作。确定考核结果后, 发给被考核者进行确认, 对考核结果持有异议的, 按规定程序向本单位绩效管理办公室进行申诉。绩效管理办公室接到申诉后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争取各方对考核结果达成一致意见。绩效管理办公室不能协调的, 提出处理意见后提交本单位绩效管理委员会最终裁定。
5. 做好沟通与反馈
在通过绩效看板发布绩效结果前, 绩效经理人与各被考核者进行沟通和面谈, 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绩效经理人和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共同进行分析, 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分析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 并做好相关记录, 便于下一季度绩效分析和总结。
(二) 人力资源保证与控制手段
1. 为保证管理机关绩效看板工作扎实开展, 公司成立绩效兼职管理员队伍, 负责协助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本部门绩效管理相关工作, 包括绩效数据搜集、分析、上报、总结, 绩效看板编制、维护等工作, 有效地保证了绩效相关工作的推进、宣传及开展。强有力的绩效管理组织体系, 确保了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 为推动管理机关内部绩效工作的开展, 公司在各部门 (单位) 中选树管理标杆, 进行奖励, 采用典型带动全局的方式, 使员工逐步接受绩效分数有差别, 绩效结果有分级, 推进管理机关绩效工作的开展。
3. 公司的绩效管理办公室会按照一定周期对于每一个部门的绩效进行基于更新状态。更新所显示内容和对于员工自身绩效考核的情况的考查。同时, 在公司绩效指标体系各部门考核任务中加入“绩效目标任务完成率及工作质量合格率”指标, 对各管理部门内部管理员工考核及绩效看板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三、评估与改进
(一) 评估方法
1. 调查员工对全员绩效管理办法的认可程度。采取问卷调查、绩效面谈等方式, 了解员工对绩效看板工作的意见、对评价内容与方法的掌握程度、对全员绩效管理实施过程和考核结果的认同程度等。
2. 开展管理机关全员绩效管理工作评价。按照公司颁布的全员绩效管理工作办法和绩效看板工作要求, 通过现场检查或其他方式开展评价工作, 检查量化考核对员工的覆盖程度, 指标体系的量化程度、合理性和是否对工作内容的全覆盖, 考核评价结果有无与个人薪酬相挂钩, 考核兑现是否体现奖优罚劣、多劳多得的原则, 是否完整建立员工的绩效考核信息档案, 全面考核其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具体成效。
(二) 存在的问题
1. 绩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管理效率不高。公司目前绩效合约的制定、流程管理、考核评价全靠手工模式, 导致绩效管理模式相对粗放, 各部门绩效工作差异性较大, 数据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绩效数据审查和甄选难度较大, 绩效运行体系效率较低。
2. 各单位 (部门) 之间绩效管理推进工作仍然存在不平衡现象。绩效经理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员工对全员绩效管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者与员工的绩效沟通虽较以往有所加强, 但距离绩效管理的要求仍有差距, 双向沟通还没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三) 改进方向
1. 加强绩效管理宣贯
通过外请绩效培训师、教练等方式, 将全员绩效管理理念不断在员工脑海中灌输、巩固和加强, 进一步培育公司全员绩效管理的文化氛围, 提高各级绩效经理人的绩效管理意识和能力, 发挥绩效管理工具作用。
2. 加强绩效系统建设
走出绩效考核“围城” 篇11
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以来,从出版社到出版集团、发行单位都在积极推行三项制度即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三项制度的改革与绩效考核管理紧密相关,没有一套科学、合理、客观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三项制度改革形同虚设,因此很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开始了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因管理体制不同层级不同
当前,各出版社因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同,形成了针对不同业务的分类考核和管理制度。
从考核角度来看,我国出版社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形式。
(1)一级管理体制。这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出版社普遍采用的方式,即出版社越过中层部门而直接考核到员工个人(包括部门负责人),其考核体系比较详细。每年初,出版社根据年度目标将编辑、出版、发行等经营任务直接分解到员工,年终根据绩效考核确定该员工的薪酬。
(2)二级管理体制。这是大型出版社普遍采用的方式。这类出版社的中层部门一般是分社、出版中心、发行中心或事业部等,这些部门都是独立核算单位。考核分二级进行,即出版社考核这些二级部门,二级部门再考核到员工个人。出版社对二级部门的考核比较简单,一般以利润和工作目标为主要考核指标,而二级部门对个人的考核就比较详细而复杂了,涉及到一系列的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年初,先是出版社把全年的经营任务分解到二级部门,二级部门再把任务分解到个人。年终,出版社根据二级部门进行考核,并按成绩确定整个部门的薪酬总额;二级部门考核员工并按成绩确定员工的薪酬。
(3)混合管理体制。这是大多数出版社采用的方式。这些出版社规模不是很大,但也不是很小,通常只有部分二级部门(如发行)实现了独立核算,而大部分二级部门仍由出版社直接核算。这些出版社一般都混合采用了一级和二级管理体制,对独立核算的部门实行二级管理,而对其他部门则实行直接考核到包括部门负责人在内的个人的一级管理。
考核因部门不同方法各不相同
不论实行哪一种管理体制,“终端”考核都是要考核到具体的员工个人,都需要根据不同业务类型的关键绩效指标建立指标考核体系。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当前国内出版社绩效指标考核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对职能服务部门实行以工作目标考核为主,部分工作指标量化考核为辅的办法,这些部门通常包括社办、总编办、财务、人力资源、出版、市场推广、信息服务、培训、工会、妇联等。由于职能部门的服务目标比较明确,部分工作可以量化,所以考核体系的建立比较容易,考核也易于操作。
(2)对生产部门实行量化的生产任务考核办法,这些部门一般包括排版、设计、制作、印制、校对、储运、书店等。应当说,在出版社中这些部门的业务是最容易实现指标量化和考核的,考核方法比较成熟,考核体系比较完备。
(3)对编辑部门、发行部门和高层管理人员(社级领导)采取绩效考核的办法。其中,发行部门由于业务比较单一,关键指标确定及量化都比较容易,所以考核方法和考核体系的建立均比较成熟。而编辑业务专业广、类型多、个性强、弹性大,很难采用统一的量化体系、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来对编辑部门进行考核,编辑部门的绩效考核管理是目前出版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也是存在争议最多的环节。此外,高层管理人员的考核也是一个难点,单纯地进行职能化考核是不行的,但绩效考核又十分复杂,所以存在争议也比较多。
绩效考核误区
从实行绩效考核管理的单位来看,出版业的绩效考核并不是将企业的那套指标照搬过来那么简单。有不少出版单位的考核只是请全体员工投票“优、合格、基本合格”等档次,谁优秀大家说了算;有的考核只是看几个指标完成了没有;有的考核在设定指标时,脱离出版规律,比如一些出版社对编辑的考核过于重视利润指标,造成编辑的短视行为,经济效益杠杆高了,社会效益的这头就忽视了,造成编辑更热衷于卖书号、跟风出书,根本不会考虑本社长远的选题战略。而对发行的考核基本是回款实洋、退货等,而忽视了客户反馈、客户资源开发,造成发行员不管采用何种手段只要能回款的心理,有的甚至私下与客户达成“寅吃卯粮”换取发货折扣的优惠等。可以说,这样的考核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而新华书店这样的发行单位,自从大部分地区从省集团公司到各地市、县店开展连锁经营以来,由于对各分公司的考核没有分等级、分类别细化考核,这些单位的绩效考核建立与否、建立程度如何参差不齐,大多绩效考核还不尽如人意。
概括起来,不尽如人意的绩效考核会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认知误区,观念片面,绩效考核等于绩效管理。
2.脱离战略,无本之木,为了考核而考核。
3.缺乏支持,虎头蛇尾,高层都是口头支持。
4.角色错位,尴尬扯皮,考核都是人力资源部的事。
5.考核断层,体系缺损,高层没有考核或流于形式。
6.缺乏量化,罚多奖少,考而不核,主观性的考核难以服众。
7.量化过细,频率过高,执行成本过高,被迫流产。
8.缺乏互动,沟通不深,重结果,轻过程。
考核文化对绩效考核的促进作用 篇12
“笼统地说,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如此看来, 具备不同文化层次、文化修养不同的人, 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也会不甚相同。文化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理念, 它无处不在, 有形无形地影响着这些个体和群体的实践活动, 文化与实践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考核文化”是指组织 (包括单位、部门) 在考核管理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沉淀物, 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组织的考核制度和考核管理之中, 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文化与制度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文化的演进与制度的变迁是同时存在的共同体, 制度不能孤立地脱离文化底蕴去制定, 文化对制度的管理提升起到促进和升华的作用。在制定考核方案时, 必须要考虑被考核主体的文化素养, 如果员工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还不匹配, 我们不能大刀阔斧地强化物资激励对管理的作用, 加大力度去奖勤罚懒。相反, 如果文化层次跟得上, 我们可以降低物资的激励, 加大精神激励的作用, 同时可以降低组织的管理成本。探究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 为什么“小米加步枪”可以取得胜利, 根源还是当时沉睡在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 心中已经熊熊燃起了“解放全中国”的社会价值观, 简单地说, 也是当时的中国文化解放了全中国, 是中国文化软实力解救了中国的劳苦大众。
二、文化与绩效考核的交融及问题
在考核方式方法上, 我们往往与员工文化层面 (亦即价值观层面) 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1.没有处理“好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关系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大锅饭”现象。我们在制定考核方案和实施考核时, 考核的标准和细则不敢突出重点, 所有的工作事项都列入考核范围, 追求大而全, 实际考核检查到的却只是一些皮毛问题, 考核得分相差微乎其微, 拉不开差距。主要原因是考核管理人员害怕得罪人, 不敢深层次去查找问题;而被考核人员如果被查出问题, 就认为是考核人员在找茬, 存在“大家都出现的问题为什么偏偏是自己被查到”的思想, 然后又被扣分、扣工资, 其他存在相同问题的人却因没有被发现而相安无事, 照拿全额工资, 导致员工对考核人员产生怨恨心理。
2.没有处理好“公平与相对公平”的关系
我们在考核过程中, 往往去追求所谓的绝对“公平”, 要以事实为依据, 不偏袒、不讲人情。但是往往从考核项目的设置、考核实施的手段、激励措施等方面开始, 就出现了本身的“不公平性”。员工不完全理解高层管理者设置考核项目的意图, 会认为设置的指标是有针对性的;也会认为实施的考核手段不够科学, 激励措施给我少了, 给他多了, 等等。管理者面对的员工在文化素养、成长经历、性格差异等都会各自不同, 殊不知, 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感觉到绝对公平, 其实就是“不公平”的表现。
3.没有处理好“考核管理力度与员工的心理承受程度”的关系
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 往往喜欢使用加大考核力度来管理员工, 要狠狠地“奖勤罚懒”、严惩不贷。表面上看是严管理严要求了, 但是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预期或承受程度, 超出了大家的心理价值观认可的承受程度, 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也会大大降低, 这样的考核将会对管理效果起到削减或相反的作用。
针对上述三点, 组织在制定制度或是在策划考核方案时, 如果脱离员工的价值观, 脱离实际, 落后或超前于员工的认同感, 制定出再好的考核方案都会形同虚设, 通过绩效考核取得的成效将低于我们的预期目标。
三、如何运用文化促进绩效考核上水平
当今社会, 大多数员工对“考核是为了查找问题, 解决问题, 提升管理水平, 不是为了找茬、整人、害人”的理念表示认可, 对“做得好的多拿奖励, 做得不够的少拿奖励并迎头赶上”的做法表示认同。虽然还会有少部分员工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 就是得不到上级或领导的认可, 心理产生逆反情绪, 这是组织中的正常现象, 也符合基本规律或管理学上的“二八定律”。针对这少部分人, 我们可以重点突破, 多加解释或多做指导, 把他们的思想或价值观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一是全员参与:从办法制定、实施考核、结果形成都要全员参与, 使组织中全体员工的价值理念融进考核方案并理解和认同方案的制定的真正实质。在考核过程中, 考核人员也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 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去收集考核资料、去发现工作亮点和存在问题, 把好的做法发扬光大,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促使考核与被考评的主体处于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鱼水关系。
二是统筹兼顾:要关注文化、和谐、创新等方面的因素, 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提升, 通过文化引领提升管理水平, 多多弘扬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 降低或减少扣工资或惩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是系统化应用:尽可能运用信息化手段为考核工作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信息系统是固化流程、公平公正、痕迹记录化最有说服力的考核工具, 主要是通过完成率、及时率、工作质量满意率的考核, 真实反映员工的绩效结果。通过科学技术考核让员工对考核结果得到充分的信任, 减少被考核主体对考核主体的质疑, 更加有利于和谐发展、共同发展。
四是集思广益:要广泛收集、征求好的意见和建议, 加大绩效反馈和持续改进的工作力度, 多多开展研讨会、分析会的形式, 让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对存在的不足要及时给予指出, 对好的做法及时宣传、表扬, 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安全感和满足感。
社会在发展,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文化也在不断地走向进步, “向好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组织中的每一位员工, 都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营造奋发向上的文化理念, 这个组织将更加和谐、更加进步, 人类世界也将走向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富强。
摘要:对于企业发展来说, 绩效管理背后的考核文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同时却又是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 亟待正视及重视。有鉴于此, 本文对考核文化的内涵进行详细解析, 思考文化与绩效考核的交融点, 并点明在实务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思考运用文化促进绩效考核上水平的要点及思路。
关键词:考核文化,绩效管理,交融
参考文献
[1]李志东.浅谈我国电力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 2013, (1) :17-18.
【绩效考核】推荐阅读:
绩效考核 - 如何提高企业绩效考核的效率11-03
企业绩效考核绩效管理06-08
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10-09
司机绩效绩效考核指标06-04
KI绩效考核如何建立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09-20
绩效考核首页08-25
通报绩效考核10-22
国企绩效考核05-08
护理绩效考核05-20
绩效考核原则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