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语文诵读教学

2024-12-10

加强中学语文诵读教学(共12篇)

加强中学语文诵读教学 篇1

人们常用“书声朗朗”来描绘校园,但是,目前这种朗朗的读书声却显得微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声嘶力竭”,是对字、词、句、篇、章以及结构、思想内容不厌其烦地条分缕析。学生则陷入铺天盖地的“单元练习”“目标检测”“强化训练”中不能自拔。这对于以培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语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所谓诵读,就是指将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阅读活动。

有着悠久历史的汉语,其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中学语文课文就是从浩如烟海的典籍和现代名家名篇中精选出来的。它们在语言运用上都具有典范性,且各具特色;或委婉和谐,如行云流水;或跌宕起伏,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宜于读,值得一读。读这些文章,常常会使人陶醉其中,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注重通过“读”,使各种语文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获得。因此, 作为儿童启蒙教材的《三字经》《百家姓》以及《四书》《五经》等,首先要求学生熟读背诵,“读”到一定程度,先生才开讲。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诵读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那么在今天,这种方法是不是过时了,不需要了?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体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他又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用口与耳才好。”这里的“语”“口与耳”的学习便是有声语言,而诵读则是这种有声语言的高级表现形式。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它依然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首先,诵读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一篇文章准确、清晰、流利地反复诵读,往往会使我们受到感染,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天地里;进而潜心体味,又会有所悟,其旨意、情韵也会深存于心。在此基础上再由老师给予点拨,水到渠成,学生才会自有所得。

其次,诵读能够培养语感,增强人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正如音符之于乐曲,音符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有将其经过恰当的组合,才能构成美妙的旋律;字、词之所以有一定意义,并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使它们产生某种意义的语境,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它们便成了一些“死”的符号。要使这些符号在人们的头脑中“活”起来,并运用自如,必须对由语言文字构成的篇章,反复诵读,细心体会。长久坚持下去,就会对语言文字有较强的感受能力,潜移默化,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这才能把作品中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不由自主地出现在“我”的口中和“我”的作品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阅读,不能只借助于字典,借助于理性分析以及各种概念的罗列,不然,学生即使把“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背得滚瓜烂熟,也难以形成能力。

最后,诵读能够加深记忆。当我们浏览过一篇文章后,留给我们的印象是短暂的、模糊的,甚至稍纵即逝,只有诵读几遍后,才能留下较深的印象,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吟出,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因为在读的时候,不仅“心”和“眼”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口”“耳”的积极性,把这些信息牢固地储存在大脑中。现在新课程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如果理解了的内容不熟读成诵,又怎能巩固、形成长久的记忆呢?更何况理解了就未必能记住!因此,在语文新课程教学当中,决不能忽略“诵读”这一重要环节,更不能认为“诵读”教学层次低,费时多,见效慢,不如对文章进行抽筋剥皮、敲骨吸髓地刨析及多做几道练习题来得快。但那样做,只能适得其反,学生听得昏昏入睡,全无上课的兴趣,又怎能学好语文呢?

程翔老师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读课文做了具体的规定:现代文学中的基本篇目至少读5遍,课内自读课文至少读3遍,课外自读课文至少读1遍。文言文中的基本编目至少读10遍。经常让学生参加朗读比赛,举办诗歌朗诵会……”因此,在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被我们视为可有可无的“诵读”,不但不能抛弃,而且还应当加强。即思想上重视。不能以讲代读,把“读”当作课堂上的点缀,而应将诵读作为教好语文和学好语文的重要一环。讲求读的质量,让学生把握读的要领。同时,要目标明确,落实到位。让学生对所学篇目必须熟读;对于那些典范的篇章段落反复吟咏,用心体会;对于要求背诵的内容,教师首先要背会,学生则须牢牢地记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使他们爱读,自觉地去读。

加强中学语文诵读教学 篇2

为了让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和赶超,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尽量让学生共同提高诵读自悟的水平,我们建立了班级语文诵读合作小组。根据男女生的比例(因为历年都带高考理科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0%左右)和班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水平差异,实验班级建立了6人的合作小组,每小组都有1~2名女生,安排至少1名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全班制定了诵读合作的相关细则,组内明确分工,落实各自的任务。细则要求:朗读前,组内的全体人员必须根据作品的文体、内容、主旨等来商讨诵读时基本的语气、语调、语速,标注出重读的词语,划分好句子的节奏和停顿;然后各自试读,并向组内的学生展示;组内的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学生再次试读;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参加班级诵读活动。此外,小组诵读活动还可以不断向纵深发展,可以进一步拓展为组组之间、班班之间、师生之间等层面的诵读交流活动。

二、加强诵读引领和指导

1.开发、利用教材诵读资源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开发语文教材中的诵读资源,通过诵读来带动对文章的理解。讲授《空山鸟语》一文时,因为文章用诗化的语言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古朴、淡泊、宁静、自由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富含哲理,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是有较大难度的。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将文本的有关部分改写为现代诗歌,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来体会本文的诗意。

2.发挥范读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的范读对于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作用巨大。作为语文教师,平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使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使用规范的语言。课堂上应当积极进行诵读示范,读后可以请学生谈听读的感受,评价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教师还可以先领读,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实践表明,这种方式能很好地感染和带动学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文本的内核。

3.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阅读情绪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包含着画面和情境,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来进入作品的情境。教师可以用图画展示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描绘情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立体地创设情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适当的音乐对于学生进入情境是非常有效的,配乐引导学生应当成为教师指导学生诵读的重要途径。我在执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有这样的设计:先要求学生进行联想、想象,让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然后要求学生将体会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与同学交流分享,再要求学生来诵读诗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诵读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加强诵读基本功训练由于教育水平、地域差异、朗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诵读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诵读,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纠正读音不标准的现象,如有疑问,可以通过询问同学、老师或查字典的方式来自行解决。其次是要求读得顺畅,即要求学生诵读的时候不多字、不漏读、不哼音、不重复、不停顿,宁可慢点也要准确、流畅地读。现在学生读书的声音普遍不高,有些学生在公开场合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显得特别紧张,声音很低,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读得响亮、清晰也是教师应当特别关注和指导的。教师应着力加强语调、语速、节奏、重读等方面的指导。为了充分体现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充分释放诵读者的主观感受,朗读者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教师指导的重点应为语调、语速、节奏、重读等方面。关于这部分的指导是极为复杂的,因为学生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是诵读的基础,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差别是很大的,同样的一部作品,同样的句段,有多少种理解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因此,我们应指导学生不断练习,来感受不同的意义该怎样通过诵读技巧来体现。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朗读的语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的,朗读的速度应根据文体和文章内容的不同而区分,朗读的节奏主要是依据对句子内涵的理解,重音是用声音来突出重点等基本的常识。

三、搭建展示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诵读训练的策略 篇3

一、加强诵读训练,传授诵读方法

诵读并不难,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多读,培养诵读的兴趣。新课改要求一堂语文课的主要时间应该用于学生的诵读、感悟,而不是教师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和讲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学生的诵读训练,做到每课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诵读的兴趣。通过诵读,让学生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强化知识的记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教育。通过诵读,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具体做法是:

(一)反复诵读

凡事只有坚持,才会有成效,诵读也是如此。初中生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可塑性强,正是诵读积累语言的最佳时期。有人曾说过:文章读三四遍或两三遍,放下,过两三天或三五天,要拿出来再读两三遍。这样至少重复四五次,到相当熟了再放下。这里强调了反复地读。事实也证明,只有读多了,才能把握语言规则以及文章的思路、表达的方式。例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就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大部分时间去诵读,使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体味课文的情感,感悟伟人的风采。

(二)读出感情

教师应在侧重感情及读的技巧方面加以引导,只有投入地诵读才能更好地吸取文章的精华。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把握感情诵读,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语言、形象、意境等多种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通过诵读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加大课堂诵读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使学生读得正确、清楚,要求读出合理的节奏、顺畅的语气并力争做到抑扬顿挫、传情达意。

二、采取多种手段,激发诵读兴趣

抓诵读教学绝不能靠戒尺,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根据课文的内容及特色,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一)采用竞赛方式激发诵读兴趣

如“冠军”争夺赛、最佳“诵读者”评选的竞赛方式。

(二)让学生模仿诵读

利用名家诵读录音或录像,让学生模仿诵读,激发诵读兴趣,提高诵读水平。例如:在学习孙犁的《荷花淀》时,文中新荷清幽、月色皎洁、轻雾袅袅、微风拂面。为让学生读出这诗情画意的描写,我首先放录音让学生听诵读,然后引导学生去读、去领会,渐入佳境;再分角色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景美人更美。

(三)营造诵读氛围

通过多媒体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文本,提供作家作品的有关资料,营造诵读氛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其中的“泻”用“静静”加以修饰,极为形象、贴切地写出了月光的特点——无声、幽静、富有动感,如流水一般倾泻,毫不保留,一泻无余。在播放了有关荷塘月色的课件以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读出泻的感觉,读出恍如出现在眼前的月夜荷塘,学生跃跃欲试兴趣极高。

(四)采用多种诵读方式

诵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是各种形式的诵读有各自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时用分角色诵读、表演诵读的方式;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使用一起诵读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朗读散文、小说和戏剧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一旦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读起课文来自然就能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兴趣自然就生成了。

(五)鼓励个性化的诵读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的感悟过程。所以,读书不是“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的过程,对于句子的理解、体会各不相同,读出来的句子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多元诵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对文字的理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各尽所能,在诵读中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与人分享、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三、坚持不懈,培养诵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诵读习惯,必须反复进行强化。对每一篇课文学生都要认真诵读,教师要严格督促。对于重点课文、精彩片段要求学生背诵。教师每节新课前必须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进行诵读,上课时先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学生进行诵读老师布置的诵读课文或片段,并注意倾听,看诵读的是否正确、清楚,节奏是否合理,语气是否顺畅,感情把握是否合适,是否读得抑扬顿挫。对于读得好的学生教师要加以表扬和鼓励,促使他做得更好;对于诵读不合要求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让他反复诵读直到合适为止。每节课要给学生布置精彩文段诵读练习(或文本上的,或课外资料;或学生自己选的,或教师指定)。每位学生建立诵读档案,记录诵读的质量与数量。这样虽然较为费时,但是能够促使学生坚持诵读,学生日诵不辍,就会养成一种认真诵读的良好习惯。

加强中学语文诵读教学 篇4

语文作为一种以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为主的课程, 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内容早就被定位于语文教学的各个学段之中。其中“说、读、写”可归纳为学生在课堂之中的实践性活动,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 教师的“说”往往占据了四十五分钟中的大部分, 这让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大打了折扣。时代在变革, 课程改革走向深处的今天, 语文课中读的内容与方向也应变革, 学生诵读的程度成为新课程改革理念深化的标志。纵观近些年来, 无论是中考还是各种测试, 题型的变化也反映出以考查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趋势, 如读图题、口语交际题、各种类型的仿写、扩写与缩写, 默写已不再是以机械性的背诵为主, 而成为在创设的情境中的运用。所以, 在这种情况之下, 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包括诵读, 必须要有新鲜的血液予以补充与更替。这种补充与更替的基础就是以学生为主的实践, 而以学生为主的实践的基础又是从读开始的。因此, 我认为, 语文课堂教学的回归, 必须回归于书声朗朗的课堂。

二、从课程改革理念谈语文教学“回归”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十年来, 经历了由粗到精、由表及里的过程。由粗到精指的是由新课程刚开始时推行的是一种变革课堂的方法, 而现在则是一种支配整个教育行为的理念;由表及里指的是新课程开始实行时评课以方式方法的运用为主, 而现在则转变为以教学效果、效能、学生收获为主。

新课程改革既然已由粗到精、由表及里地走完了第一轮的路程, 那么一些成功的教育理念必将给我们以启示与收益。我们必须明白: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评价教师教学理念是否合目的性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行为, 而教学行为又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诵读, 教师必须根据文本, 走入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形成合乎时代目的性的能力。如在教授鲁迅《故乡》这课时, 其中涉及景物描写的片段时, 教师既可以让学生诵读原文的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描写心理, 同时也可以找一些类似或相反情境与风格的景物描写片段,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比性诵读, 通过一定量的读, 让学生自己去体味与品评其中的同异, 在诵读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此外, 教师还要重视传统语文教学中有生命的因素, 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教师如能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认识, 从而积累大量类似语言, 那么语文的诵读就能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 成为“活”的语文。

三、从诵读的引导谈“回归”的教法以往对诵读的理解, 绝大部分教师

认为是“熟读成诵”, 但是合乎时代目的性的诵读首先应当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其次是语言的审美与创造。站在这一基础之上, 当前学生诵读的标准、诵读的方法与过程、诵读的要求与态度都应有所转变。在我所见的语文课堂上, 大多数学生读的目的是熟悉课文的内容, 而且教师对读的要求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大部分的模式是学生读一遍原文或其中某一段落, 之后教师就学生所读内容开始设问并诱导学生, 直到达到教师所预设的目的为止。在这样一种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完全体现不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提高。因此, 语文教师应建立一套诵读的规范, 包括读的轻与重、快与慢、激昂或低沉……教师应归纳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语境, 再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如《答谢中书书》与《三峡》同为写景抒情, 同为文言文, 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反复诵读, 让学生在教师不同的配乐及轻重指导, 不同的快慢节奏及停顿指导下读。如果想让学生能在自我的诵读实践中获得应有的收获, 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 而教师如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摒弃以往的、一成不变的按课本编排统一教授。但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打破照章宣科的前提是对教材与教法已经了然于胸, 否则只是添乱而已。

另外, 还有一种现象在困惑着我们的语文教师。以人教实验版教材为例, 自八年级下册开始到九年级下册, 涉及小说、戏剧这些文学样式, 其中有很多篇幅较长, 如《香菱学诗》《威尼斯商人》《变脸》《智取生辰纲》《孤独之旅》等等。在面对这类课文时, 全文的诵读显然不可能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完成, 而课前让学生预习往往又不尽如人意。因此, 教师只能以讲为主, 诵读教学法很难得以施展。我认为, 之所以教材在编排上有如此的设计, 是因为考虑到在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应当拓宽其阅读面, 而且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 教师更应把握教材的编排目的, 继续挑选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 进行如古典小说对比读、相似情节对比读、中外对比读、古今对比读等。例如, 在同是戏剧的《威尼斯商人》与《变脸》中各挑刻画人物的片段让学生分角色读;在同为古典小说的《香菱学诗》与《智取生辰纲》中分别挑侧面描写的片段对比读……通过定时定量的诵读, 在学生有所收获的基础之上, 教师应做的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更好地读书。

综上所述,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诵读的指导者, 教师首先应有一种打破常规的创造精神, 而这种精神则应踏实地立足于对教材的了如指掌之上;其次应牢记不是克隆自己所知道的给学生, 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大门。

阶段,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因

此, 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作文的

主动性;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注重积累;引导学生留

意生活, 写出真情;使学生在修改中形成自改能力;

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成功喜悦。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兴趣真情实感修改能力

加强诵读教学 促进古诗文教学 篇5

林慕英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只是浩瀚的文学海洋的点滴,却是中华文化的沉沉载体,它们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脉脉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如何让学生喝了这一瓢而喜爱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应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

一、正音听读,读得文通字顺。

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如一词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我们可以在熟读熟记其读音时记住它的不同用法。例如“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读“jiàn”,“一会儿”。而《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读“jiàn”,有“夹杂”的意思。又例“数”,《狼》“又数刀毙之”读“shù”,意为“几”。又如通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通“悦”;“河曲智叟亡以应”的“亡”通“无”。„„文言文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又间有通假字,对于这几种类型的字词,诵读时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就掌握其含义,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

二、鉴别句读,疏通词句。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哪停顿,往往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我们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如《狼》“其一犬坐于前”,先标出不同的停顿方式:“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为什么读后者?我让学生读课下注解,原来“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是修饰“坐”的。又如《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一句,通过对比鉴别,定出了正确的句读应是“而乡邻之生/日蹙”,而“而乡邻之生日/蹙”,因为“生”是“生活”,“日”是“一天天”的意思。这类情况还有不少,须在诵读时,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清句读,才能疏通句意,理解文意。

三、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 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仿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1节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轻读,为高潮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重现眼前。

读出韵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了解虚词所表达的感慨、哀叹、疑惑等语气,读出结构齐整,运用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表达的感情。在诵读训练时,可要求学生揣摩虚词的用法,注意模仿语气、语调,从而领会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

课堂处理时,我会先教学生朗读的技巧,然后抛砖引玉,提出问题“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再引导学生对比揣摩各种读法,争相发表意见,在争论与研讨中,在模仿与实践中,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图文赏读,掌握思路

一篇文章在诵读中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支撑句,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加快记忆的速度,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变静为动,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形象依据。诵读时,根据文意、诗意配图、配乐,让学生在优美的图像、音乐中朗读文章、诗歌,更深刻地领悟文意、诗意。

如我教《陋室铭》时,根据文意,按照思路,配上了几幅古色古香的图片和一段《高山流水》的音乐,使学生从中把握作者的思路。配乐诵读时,文章所表达的高洁傲岸的志趣和抱负就呈现出来了。熟读后,利用计算机可随时变动的动态板书,抓住关键句,扣住思路,用缺字法训练背诵,从易到难,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最后让学生全文背诵。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既掌握了背诵,又把握了文章,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想象品读,渐入意境。

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象。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 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巴尔扎克曾说过一句有意味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

如读《出塞》,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唐„„为了戍守边境,这关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先以图像渲染离情别绪的特定气氛:烟雨蒙蒙中,旅舍前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凄冷的氛围中,配上一曲《阳关三叠》沉郁的音乐,让学生从中慢慢品读,想象诗人的心境,走进诗人的意境。

文言文言简意赅,一篇短短的文章往往能融入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故事性较强的古文,想象的作用同样不可忽略。而生动、形象的画面又可以克服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述,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去观察、思考,活灵活现的情景能激活他们的灵感,开启他们的悟性。诵读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画面深入想象: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何。如读《狼》,要求学生诵读时根据屠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四幅画,想象当时的环境、屠夫心理活动的变化等等,这样一出人狼斗智斗勇的故事,一个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主题就较好地品味出来了。

六、分类赛读,激发兴趣。

单一呆板的活动往往使人产生厌恶甚至抵制的情绪,指导诵读如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诵读中,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诵的速度。诵读方式有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朗读、配乐朗读等。如分组读《狼》,一组读写屠的句子,要求读出其由“迁就退让”到“勇敢警觉”的变化过程;一组读写狼的句子,要求读出狼的凶狠狡诈;最后,两组合起来读议论的段落。第二次,两组调换读。这样,不但激发了兴趣,也掌握了课文。

一般来说,学生都有极强的好胜心,利用竞赛形式进行朗读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在教完《木兰诗》后,让学生分组进行配乐朗读比赛,比谁读得有感情,再比谁背得准又快,还让学生根据所给图片背出相关的语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极为活跃,不但加深了印象,巩固了所学知识,也激发了学生背古文的兴趣。

“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诵读文章时,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发挥学生的审美主体,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反复诵读,在之乎者也中,把握语脉,进而把握思想的脉搏,就能消除与古人的距离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在教学中,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而且背诵、理解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声情并茂的诵读,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

谈诵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篇6

一、明确诵读任务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阶段性很强,每一阶段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单就诵读这一方面来说,教师首先应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明确初中三年诵读训练应达到一个什么目标,然后再紧扣每册教材的内容确定每个学期的诵读目标。每学期一开始,教师就应对本册的熟读、背诵任务作具体交待,让学生明确全册书中哪些篇目应熟读、精读,哪些篇目应全文背诵,还有哪些篇目中的精彩语段须熟读成诵。这样,学生对全学期的诵读任务了然于胸,早有心理准备,平时也可合理安排一些时间预先熟悉内容,以便到时能从容应对。

语言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它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正音正字,整体识字,大量识字,有效识字;可以训练句读,体察语气,梳理层次,感悟语言,感悟艺术形象,领会思想感情,品味语言特色,体会意境意蕴。诵读可以出声显韵、表情传神、唤起联想想象、感受领悟、增强语感、积累语言,更利于渗透吸收,培养语感能力,提高鉴赏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诵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强了,他们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强了。作用于说话上,必然会说得趋于简明、流畅、连贯、得体、有条理。

二、激发诵读兴趣

不少学生认为熟读、背诵课文是一件苦差事,枯燥无味,毫无乐趣可言。每当需要完成背诵任务时,许多同学叫苦连天,讨价还价,平时能拖则拖,临到检查,抱着书本背得昏天黑地,真可谓“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虽然短时间内也能收到一些效果,但时间一长便忘得一干二净,久而久之,学生厌恶背诵的情绪越来越浓,有时甚至会导致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去读、乐意去背。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诵读的重要性,知道诵读是帮助理解课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所以必须要有正确的心态。还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上一些名人背书的故事来激发他们诵读的欲望。如:伏胜背《尚书》,使《尚书》得以流传至今;蔡文姬背古籍,使四百多篇古籍得以保存到现在;韩愈幼时家境贫寒,却“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终于“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三、掌握诵读技巧

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同样一篇文章,有的学生只用三四十分钟就会背了,而有的学生花了三五天时间仍背不熟,这其中固然有智力、态度等因素,但关键还是在于学生采用的方法是否得当。如果掌握了背诵的方法、技巧,既节约了背诵时间,又能让背过的内容铭记于心;反之,如果死记硬背,不但耗时多,而且易遗忘。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

1、理解内容是前提。要熟背一篇课文,首先必须扫清字词障碍,熟悉文章的大致内容,特别是文言文,必须弄清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如果一篇文章讲述的内容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又怎么能谈得上会背呢?

2、把握结构是基础。诵读前,必须理清作者的思路,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安排,特别是弄清文中各个层次间的内在联系及作者行文中的一些特点。文章的整体框架清楚了,背诵时就能提纲挈领地进行了。

3、巧用支撑点是关键。具体落实背诵时,我们最好能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一篇较长的文章分段进行,一段较长的文字分层进行,这时我们就要记准关键字、词、名言佳句,以及段落的起结和过渡照应语句等,用它们作支撑点,将全段或全篇贯穿起来。

4、及时巩固是保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生遗忘的进程是先快而后慢的,刚刚背熟的课文,如果不及时巩固,过几天可能就忘记了,如果等到一个阶段学完后再回过头来复习,也许一切又将从零开始,所以我们要提醒学生不时巩固背诵的内容,化临时记忆为永久记忆。

5、适时总结促升华。随着背诵“量”的不断增加,我们要适时引导学生从平时的诵读中摸索、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从而达到“质”的飞跃,让学生从此以后不再为背诵而烦恼。

四、注重课内引导

中学生学习科目较多,课业负担很重,课外有许多事情要做,所以我们不能把诵读的任务全部留给学生课下完成,而应抓紧课内时间精讲解多诵读,做好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如通过范读来正音、断句,把握语速、语调,通过讨论辨别句子的意思,找出关键词句,然后给学生充足的诵读时间,让课堂充满琅琅书声。尽量让多数学生当堂就能完成背诵任务,即使完不成的,课后也不需花费太多时间。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又提高了他们诵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古典诵读,提升语文素养 篇7

一、强化古典诵读, 培养学生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 也得训练语感, 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 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的确, 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语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 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在言语活动中的语感。我们很多时候也会说, 这个人的语感很好, 这个人的语文素养很高。那么, 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 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也就是说,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带上了浓厚的直观感觉、习惯经验, 是长期耳濡目染强化和积累后的一种顿悟, 是由感性的直觉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的理解, 然后获取、吸收, 自我内化, 最后再通过感性的直观表现出的语言技能。

朗诵, 其实就是有感情地放声言说, 声音联通了眼、耳、口, 以及大脑之间的各方信号, 可以增强对语音语调、语词组合、语法规范的感受和领悟。初中阶段对学生的文言语感和文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获得文言语感, 在这个过程中, 正确有效地发挥朗诵的作用, 对提高学生的语感有着重大的帮助。

在朗诵古诗词的时候, 因声悟语言, 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古诗词写作的一些章法、句法、词法特点, 能更好地了解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 从而整体把握古诗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作品均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按照不同时期和体例进行编排, 包含了各种题材, 体现了知识的系统连贯性和情感的丰富多样性。丰富的语气语调, 多变的句式, 经过反复朗诵和揣摩, 在无形中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感觉, 丰富个体的语言存储, 增强对言语的敏感性, 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力, 进而内化成自身的语言修养和思想素养。

二、强化古典诵读, 体味诗词内涵

1. 诗词形象再现

古诗词作品形象鲜明, 有诗词中塑造的景物形象、人物形象, 还有作者的个人形象, 我们要理解诗歌, 体悟情感, 就要先让其中的形象鲜明可感。朗诵时, 朗诵者通过设身处地去感受作品中的各种形象, 然后再建立自己的内心形象, 让内心形象与作者塑造的形象相契合, 从而通过语音表达出生动的场景画面, 呈现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反复朗诵, 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 闻其声, 感其情, 入其境, 就能如见其人, 如现其形, 让声音再现的形象与诗词作品中的形象互相交融、相得益彰。

2. 增加内容理解

朗诵是通过对文本的语音外化, 来实现对文本理解的内化。它可以把抽象的思想情感, 转变为形象的可以感知的文本声音。与此同时, 朗诵的准备练习, 也必须建立在理解领悟诗词内容的基础之上, 朗诵者心理应和作者心理形成默契。

古诗词语言意蕴深远, 语词背后包罗着多层含义, 一般除表层义之外, 往往有深层义、双关义、隐喻义等。这种暗示的话外音, 正是诗歌难以理解的关键, 仅靠教师的讲解无法让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如果借助朗诵, 一个一个语音在耳畔回响, 一句一句诗句在心中感知、琢磨, 学生就能在上下句的联系中准确把握语词和句子的含义, 对古诗词内容的感性认识就会越来越深, 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 那么, 正确品读古诗词语言深层的含义, 充分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怀, 就不再是让学生烦恼的问题。

3. 感悟作者情感

古人云“诗缘情”, 每一首古诗词都蕴含着美好的情感, 我们学习古诗词, 不仅要认知、理解, 更要有情感的投入, 朗诵的过程需要朗诵者情感的积极参与。如果朗诵时, 朗诵主体没有充分调动自身情感, 诗词文字的语音呈现就缺乏感染力, 这就不是朗诵, 而是读。因此, 需要朗诵者在朗诵前下好功夫, 尝试去分析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然后把这种感情通过自己的语音传达出来, 无论是节奏快慢把握, 还是停顿重音的设计, 语气语调的处理, 都要与诗词作品内容、思想感情保持一致, 朗诵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紧密相融, 这样才能以声带情, 以音传情, 发挥朗诵的积极作用, 从而感动听者。

朗诵古诗词, 就好似慢慢咀嚼, 细细品尝, 披文入情, 将自己的情感、心神融入诗里, 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生发, 那么诗歌情意就会涌动于心间, 诗歌的思想就会贯通于头脑, 诗歌的味道才会通过语音、表情、情绪外显出来。

摘要:通过声音把感情输入语言, 从而复活语言的语调语气, 进而感受、领悟作者的感情, 这样, 读者情感得到升华的同时也训练了语感。朗诵古诗词, 诗歌情意就会涌动于心间, 诗歌的思想就会贯通于头脑。

探究中学语文诵读模式的构建 篇8

“诵读”, 字典上解释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它是一种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

从文本学上来讲, 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 诵读则是一种再创造。语言是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的结合体。严格地说, 书面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语气、语调、语势等内容, 因书面语言的局限性, 无法外显。那么, 靠什么表达出来?答案是:诵读。诵读因“声音的清晰”, 赋予了冷静的文字以鲜活的生命、动态的灵气;因“念出声音来”, 使无声的书面语言, 变成了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诵读往往比生活中的口头语言更准确、更生动、更具美感。

诵读是我们现代文化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项功夫。诵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 把无声文字 (文字、文章、文学作品) 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口头语言中多了一层语音的作用, 于是诵读才增加了活力, 有了跳跃的生命。

二、为什么要构建中学语文诵读模式

1. 现行语文教与学的状况分析

众所周知, 中国教育崇尚考试成绩的思维定式根深蒂固, 在语文考试中, 通常以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为第一要务, 正确的语文价值观和情感因素难以考核。在以考核成绩作为入学标准的情况下, 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汉语, 可有的到现在还不会拼音, 记得我的一个学生, 她的其他方面的学习都不错, 但字音字形识别能力太低, 连“庙”与“届”这两个字的字音字形她都分不清, 处于一种模糊和混沌状态, 我认为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悲哀”与“耻辱”。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与平时语文教师没有做好启蒙教育有关, 学生出现了如此简单的错误, 老师难道就没有责任吗?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教育好孩子要从小抓起。

2. 加强语文诵读教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当下一说到诵读, 人们会自然地跟播音员、主持人、话剧演员等口语表达的专业人士联系起来, 大多数人感觉和自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普遍存在一个思维定式——这是人家的“专利”, 我们“老百姓”不用这个, 也不擅长这个, 只要会说话就行了。很长时间以来, “沉默是金, 默默无闻”成了对不善言辞者的褒奖。

在这种教育背景下, 加强语文诵读教学被提了出来。语文诵读教学, 强调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观, 有利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思想感情。目前很多学者提倡要在大学中开设诵读学, 将其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设诵读课, 这不仅符合语文本身发展的需要, 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加强中学语文诵读教学是合适的, 也是必要的。

三、加强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诵读意识

朱熹《训学斋规》提到, 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朱熹从背诵的要求指出:心不在此, 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即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 记亦不能久也。在这里, 朱子提到了“心”, 我认为只要做到了心中有数, 对任何作品, 通过认真的观摩、思索、反复的体味, 就能品出其中的价值, 捕捉到文章的灵感。诵读有利于深入体味文字作品, 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有利于发挥语言的感染力, 进而使诵读成为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诵读教学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在诵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因此, 加强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诵读意识。

四、如何培养学生的诵读意识

1. 教师自身意识的提高

为了培养学生的诵读意识, 中学教师应首先提高自己的诵读意识。语文教师除了应该寻找有效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放声诵读课文, 还要逐步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 让学生爱上诵读。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 尤其是语文教师, 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建立好语文课堂诵读模式的关键是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2. 用好课堂这一“主战场”

语文诵读教学应结合正常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切入, 用好课堂这一“主战场”, 把培养学生的诵读意识落实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俗话说:“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要想在课堂上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就要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诵读因子。

例如:诵读《荷塘月色》是要品读出文章中的静美淡雅, 诵读《故都之秋》时品读出作品的清静悲凉, 诵读“杨柳岸晓风残月”时要品读出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语文课诵读时, 就应当抓住这些语言材料, 仔细领悟, 认真体味其中蕴涵和传达的丰富情感, 进而把情感转化为有声语言。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语文诵读教学过程中, 还要开展专题讨论与研究, 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诵读话题, 如大型诗歌朗诵会结束以后, 教研室牵头召开专题会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 将研究的一些重要思想和方法应用到诵读教学中去。

另外, 要设计一些活动练习。如:在每节语文课开始之前五分钟进行诗歌朗诵, 培养和发现音质优美者, 向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推荐。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参加全国大型诗歌朗诵会, 体验大师的风采。

加强诵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情感, 而语感又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 语文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 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作者的情感, 只有体验好了, 才能把握好有声语言的表达。譬如, 在教学《故乡的榕树》时, 我是这样引导的, 先深情地说:“乡思是一曲老歌, 背井离乡的人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而舒兰则端着一杯‘乡色酒’叹道‘你满, 乡愁也满’, 余光中则临海而吟‘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席慕容更是感叹‘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说到这里, 再结合学生到校求学, 远离自己的家乡, 有没有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 绿草如茵的小山坡, 苍翠欲滴的小树林。这样唤起学生的情感, 带着相似的思绪进入课文。指导好学生在文中诵读时应注意的地方, 在诵读时就能让学生体验到与文本情感的共鸣, 读出来也就美在不言中了。

让学生走出课堂, 亲自发现和设计问题, 从而让学生尝到语文诵读教学的“甜头”, 借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积累经验, 这也符合波利亚的“主动学习的原则”。

总之, 目前语文诵读教学还没有广泛地开展, 我们培养学生诵读意识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可谓任重而道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 让语文课多一些诵读吧!引导学生多用心、多用情去解读、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 让他们的思想转化成有声语言吧!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让语文课堂成为激荡、舒畅学生诵读的海洋吧!语文教育, 应呼唤学生诵读的回归!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 (第三版)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中学语文教育应加强修辞教学 篇9

令人庆幸的是, 随着修辞理论的深入发展, 中学修辞教育也在发生悄悄的变化。新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评语文教学大纲》及其配套教材在修辞教学的内容安排上作了妥善的处理, 明显纠正了过去只注重辞格知识的介绍和辞格训练的偏颇, 增加了词语的组合、句子的组合以及语法修辞密切结合的知识内容, 也增加了关于“语境”方面的内容, 甚至也加强了口语修辞方面的要求。作为“指挥棒”的高考试题也发生了变化, 高考语文试题中频频出现与修辞相关的试题。这就给我们中学教学一个警示:中学教学要加强修辞地位, 改变传统的修辞中心观。

著名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中学教材编审庄文中说“:如果给语文教学确立一个恰当的支点, 就能让中学语文教育有效地运转起来。”吕淑湘先生在中国修辞学会成立大会上的报告中预见“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就会走进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语文作为“一门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精神交往的艺术”, 就其表达与接受, 阅读与写作而言, 其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最佳效果。对于教师而言, 他们是想通过表达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是通过老师的表达来获得最佳的接受效果, 从而谋求阅读与写作的最佳效果。而修辞就是为了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及为了达到这一最佳效果而竭尽所能地扩展语言张力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从而我们在深层面上, 为“这一支点就是修辞学”找到了事实上的根据。那么, 应该怎样加强修辞学的地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出具有“修辞学头脑”的中学教师队伍。

俗语说, 教师有一桶水, 才能给学生一瓢水。如果一个教师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修辞, 或认为修辞就是几个辞格的辨析与确认, 这样的老师也不可能给他的学生以正确的修辞观。语文教学的不理想, 效率不高, 这个难于解决的老问题、大问题之所以至今还困扰着语文工作者,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讲授任何一篇课文都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而不能正确应用修辞的基本观点———“随景设境”, 致使老师授课如煮白开水, 学生在接受时如同嚼蜡。一位老师要想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就必须学习修辞学中的“语境论”、“风格论”、“表达论”、“语体论”、“语言审美论”等基础知识与基本观点。换句话说, 中学教师必须学一点修辞。

二、加强修辞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由于受传统辞格中心论的影响, 许多教师认为修辞就是修辞格的分析。这种观点导致了学生甚至老师对修辞认识的偏差, 认为修辞教学根本不值一提。现在修辞理论虽然已先行, 但辞格中心论流毒还未消除, 致使修辞教学实践的跛脚。这一局面需赶快打破, 努力争取修辞理论与修辞教学两条腿走路。可喜的是, 我们看到无论是在教材编写还是高考试题中, 这两者的结合已初露端倪。

笔者认为, 应该把语言看作生命主体, 生命整体, 强化“人”在语言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 这就是搞好修辞教学的关键。具体地说:

第一, 修辞教学中, 要贯彻“活”与“实”的教学原则。活———训练方法的灵活性。修辞无所不在, 无处没有, 要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提高修辞能力。读大家的文章, 领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自感自悟, 静思揣摩, 逐步养成对修辞的敏感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通过鉴别、指瑕、修改等方法,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强调写作贴近人生, 变传统的“听讲———记忆———理解”的学修辞模式为“学习———钻研———探索”的学修辞模式。实———修辞学训练要有的放矢, 目标落实, 不要脱离汉语言的固有特点, 不要片面追求形式的花样翻新和表面的热闹。

第二, 注意情感的真切投入, 真正做到“主体与主体”的对话。曹禺说:“要爱语言, 要着迷, 语言的妙境才能领会得到, 之后, 才能谈到学生掌握语言, 学着使笔下生花, 创造同样真实、生动、迷人的语言境界。”只有情感投入才能激活语言, 才能显示师生个性和教学风格。

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汉字教学 篇10

其实, 课标对初中识字与写字有明确的要求, 从量上说, 要求会认3500字, 会写3000左右;从书写角度讲, 要求能熟练地写正楷字, 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提高书写速度;从审美来看, 临摹名家书法,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由此可见, 课标要求是明确的。

作为践行新课标的语文教师, 在反思过去的基础上, 怎样指导学生的识字教学呢?我认为, 初中阶段的识字教学应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 在日常的教学中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一.提升学生对汉字的认识, 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情感

首先, 可从学生熟悉的汉字与英语单词比较中让学生认识其形态美, 汉字书写可横、可竖、可斜, 可大、可小, 笔画变化丰富, 这是其他拼音化文字无可比拟的, 可通过举例 (如英语单词good, 基本能读就能写;汉字大多知道意思就会写, 如“休”, 意为人靠在树上) 让学生明白,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很多不认识的字你可推测它表示的意义, 从形体上看, 如“品、晶、森”等, 就有一种三角形的稳定美;“村、时”等左小右大, 给人一种谦让之美;“圆、困、回”给人一种圆满之美等等。学生认识到了汉字之美, 就会消除汉字难认、难读、难记、难写的思想顾虑, 渐渐产生亲切之感,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了情感的亲近, 就易于认读、识记了。

其次, 在学生对汉字有了亲切好感的基础上, 加深其认识深度。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血液, 是本民族有别于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是承载文明的江河, 失去它, 就如同人失去灵魂, 徒具躯壳而已, 正如古人所说的“亡其国, 先亡其史”是一样,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 既便“国破了”但只要语言还在, 山河就还在。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便是一个明证, 正如作者所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拿着了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爱祖国不是口号, 它有许多具体的方式, 爱长江、黄河, 爱一草一木, 其中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便是爱国的最好体现。

再次,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胜,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汉语成了许多国家的第二语言, 许多国家著名大学里都兴办了孔子学院, 专门用来学习研究汉语。但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 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理应兴起超越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毕竟, 那是我们的母语。有位在海外生活多年的人这样写到“相信每位在国外生活过的中国人, 读到汉字时感觉都是暖洋洋的……”洋装虽然穿在他们身上, 但他们的心却属于祖国, 那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滚烫的情感。在世界文字之林中, 唯有汉字形态最优美, 五千年的汉文化, 凸现了汉字独特的魅力。汉字, 是中国人诗意的的栖居, 汉字让中华民族穿越历史艰险, 忍辱负重, 使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未蒙灭顶之大辱。

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汉字大门的钥匙,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初中学生按课标要求已掌握了2500个汉字, 并在小学已基本掌握了笔画、笔顺、偏旁等分析汉字结构的方法, 较熟运用拼音、笔画查字典的能力, 为识字创造了必要条件, 学生只要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就能为阅读、写作创造便利。

1、把握汉字特点。“横平竖直”的方块汉字是一种表意性极强的文字, 重形而不重音, 不同于拼音化文字的英语、法语、俄语等。由于它形象直观, 逻辑严密, 所以能“形入心通”, 易于理解, 如“旦”字便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意为早上;“男”字反映了农耕经济时期男人的主要活动场所, 真可谓“望字生义”。

2、总结汉字规律。初中阶段识字量虽要达到3500之多, 若逐一认之识之, 势必废神劳力, 我们可利用规律帮学生识字。如“忐忑”一词望字便知与心有关, “上下”表示“心”起伏不定, 字典意为“心神不安”;《爱莲说》中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亵”笔画多难记, 但可以让学生知道这是个会意字, 用手拉开衣服, 有举止不文明的意思;如“戍、戌、戊”三字形体极为相似, 找出不同点, 编成歌谣如“点戍横戌戊中空”, 以后学生一遇这类字, 脑中条件反射出歌谣, 便可认可写。教学中, 利用汉字的规律, 便能学一知十, 举一反三, 既可帮助学生识字, 又可纠正错别字。

3、让生主动识字。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 在识字中, 应给学生一定的主动权, 交给其方法, 激发其兴趣, 只提达到目标, 不提多少遍数, 他们就会发挥其各自聪明才智, 寻找最佳办法。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汉字, 要加强巩固, 以防遗忘, 如课后生词, 可让学生选取其中几个, 嵌入具体的语段, 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这样就能避免机械重复的抄写。

4、放眼生活, 广开渠道。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来增加识字量, 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 去发现书报、影视、商标、广告、网络等媒介中的错别字, 经常交流识字成果, 让识字成为一种必需。

5、严格要求, 围追堵截。除了平时的检查听写外, 还要在考试中加大对识字写字能力考查的比重, 把字放入具体的文段中去考, 将考查识字与阅读能力有机统一。

三.加强写字指导, 提高书写质量

课标对这方面有明确要求, 因而, 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书写技能,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来语文教师要以身示范, 板书、批改作业力求规范工整, 给学生书写进行引导;二来按要求, 高质量开好书法课, 配备相对专业的老师对学生书写进行指导;三来不定时举办书法展览, 让学生提高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四来各科严格要求书写, 树立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 堂堂练、天天练, 持之以恒, 将练字当成生活的必需。

浅谈如何加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11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1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84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用自己的讲解和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而是要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阅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但是在当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教师将一篇优美生动的文章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讲解,使这些意境优美、情感充沛的文章变得支离破碎;(2)为了顺畅的完成课堂教学,很多教师习惯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有限的时间都在一问一答中消失殆尽,学生没有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3)教师的板书太过繁琐,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教师往往是密密麻麻的一黑板的板书,学生只能低头忙于记笔记,教师讲了什么根本没有时间听;(4)学生在课堂上一直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没有停下来潜心读书的时间,没有对文章的真切感悟,使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总是无话可说,更谈不上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训练都会产生很大的困难。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转变过去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思想中走出来,把语文教学的讲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上来,将朗读训练始终贯穿于我们的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努力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上,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

一、重视学前读

学前读是指让学生初读课文,进行表层性的朗读。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由朗读,这样的预习朗读是在课下进行的,学生有着充足的朗读时间。经过反复多次的朗读,能够从语言文字上延伸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上,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

为了实现课前朗读的最佳效果,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预习训练,让学生意识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重要性,使朗读课文变为一种人人乐于参与其中的读书活动。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读得正确。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生词时,要勤于动手翻阅工具书或者字典,扫清自己的阅读障碍;第二,读得通顺。将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做到了然于心,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整个初读课文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自己的主导作用,不要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只是适当介绍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以及其中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即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的训练计划。通过初步朗读,使学生做到四会:第一,会利用工具书理解生词难句,读懂课文内容;第二,会围绕课后问题进行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第三,会动手自己批注文章重点和好词好句;第四,会自己提出质疑,参与探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重视学中读

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第二环节的朗读训练——读通课文,理解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感的方式方法。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学中逐字逐段分析的教学方法,而是选择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产生更为全面的情感体验,从而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来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功,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容,从写作方法上指导阅读,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

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要过分追求面面俱到,要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安排有选择性地确定重点的训练项目,根据课文内容安排语文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自己去发现、品味和总结。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整体性的学习观念,处理好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每一篇文章的语言和思想内容都是高度统一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整体厨房,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文章主题运用词句、段落和写作方法的,切忌进行孤立的语言训练。在引导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字的美妙。

三、重视学后读

在学生通过两个环节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继续做好课后的朗读,使学生做到熟读成巧。这个环节的朗读训练中,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和朗读形式上的不断变化。比如在朗读形式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在朗读技巧上,让学生了解语调的高低、正确处理句子的停顿和连接等,让学生在吟诵中细心品味,以文字的美拨动心弦。随着现代教育资源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可以播放一些与文章意境相吻合的音乐,指导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在动听的乐曲中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和感悟,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的相关训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用文章中强烈的艺术性和人文性感染我们的每一名学生,对学生进行一种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坚持不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敏欣.探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3):227.

[2] 陈芙蓉.激发阅读兴趣提升解题技巧——中学文言文教学及中考复习实践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1):60-61.

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的尝试 篇12

一、对学生进行心灵美的教育

心灵是指一个人灵魂深处的思想和感情。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时期, 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灵美的教育十分必要。初中语文教材中心灵美的素材十分丰富, 我们所讲的“五讲四美”中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现在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 人固然要讲究仪表, 但更重要的是讲内在美, 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核心, 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 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 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而言的, 主要体现在道德美、人情美、人性美几个方面。如《我的老师》《背影》《孔雀东西飞》《项背轩志》以及《陈情表》和《出师》等课文中描述的主人翁的心灵美和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灵美, 真是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在教学中若能从道德美、人情美、人性美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灵美的教学, 效果自然很佳。

二、对学生进行语言美的教育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初中语文教材具有语言美的特色, 语言美又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从内容美来说, 初中语文教材中使用的很多, 文明用语是语言内容美的代表,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日常文明用语的教育和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如“您好!”“请进!”“请坐!”“请喝茶!”……从形式美来说, 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 速度适中, 就是美的, 否则就是不美的。比如说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的第一段: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鉴于以上所述, 可以说初中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语言美的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 以及通过适当的活动课教学, 对学生进行语言美的教育和训练。

三、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

行为即表现一定思维作风的举止行动。语文教材中行为美的例子到处可见, 课文中我们必须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行为美又分动态行为美和静态行为美两个方面。体现在动态行为美方面的, 如《英雄儿女》一文中, 王诚拿着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行为;《董存瑞》一文中董存瑞举起炸药包舍身炸碉堡的行为;闻一多作《最后一次讲演》时慷慨激昂的行为;《分马》一文中翻身农民的组织分马、让人挑马、替人追马、带头换马、再次让马等行为都很美;《背影》中父亲爬站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行为, 乍看起来并不算美, 甚至显得有些笨拙。但仔细想一想当时时代背景下的父子情深, 他的行动又是很美的。有些静态行为也是很美的, 动了反而不美。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邱少云被熊熊大火燃烧了半个钟头, 也没有挪动一寸, 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处于烧身大火的邱少云, 何尝不想打一个滚 (哪怕挪动一寸) 以求生存, 何尝不想喊几声 (哪怕一声) 以减轻痛苦。可是他想到的是战斗的胜利, 而表现出了一动不动, 一声不吭的行为实在是美极了。以上的行为美是建立在心灵美的基础上的, 因此行为美是心灵美的体现。要让学生正确鉴别行为是美、是丑, 就必须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不断用美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对学生进行环境美的教育

环境是指所处的情况和条件。环境美, 主要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美两个方面, 社会环境美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自然环境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自然环境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美丽的自然环境。如湖南的张家界、猛洞河、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而创造出来美丽的自然环境。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 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荷花很美, 并且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 中学教材中有《爱莲说》《荷塘月色》《荷花淀》等课文中, 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空反映了荷花的美。又如《国宝———大熊猫》一文, 内容是通过对大熊猫这一国宝的说明, 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 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 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 同时按照美的规律和要求来改造环境, 美化环境。再如《写在第11亿位国民出生前夕》一文, 这篇短论宣传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意义;另外通过本文的教学, 不但有利于全社会增强控制人口增长的意识, 而且也有利于增强环保意识。

上一篇:动态模拟电路下一篇:素质管理